第三章龋病的预防

合集下载

《龋病的预防》PPT课件

《龋病的预防》PPT课件
牙线能够清除牙缝间的食物残渣和细 菌,保持口腔清洁。
遗传因素
基因遗传
家族中有龋病高发史的人更易患龋病,可能与基因遗传有关 。
口腔环境
遗传因素也会影响口腔环境的酸碱平衡,增加龋病风险。
其他风险因素
年龄
儿童和老年人更容易患龋病,可能与牙齿发育和口腔环境的变化有关。
生活习惯
吸烟、喝酒、不良睡眠习惯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增加龋病风险。
漱口和使用牙膏
饭后漱口,并使用牙膏刷牙,以减少口腔细菌的数量。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1 2
定期口腔检查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治 疗龋病。
定期洁牙
每年洁牙一到两次,以去除牙结石和牙菌斑。
3
早期治疗
一旦发现龋病,应尽早进行治疗,以避免龋病加 重。
谢谢
THANKS
在医生的指导下,饮用适量的氟化水 也可以增强牙齿抗龋能力。
定期使用氟化物漱口水
氟化物漱口水可以有效提高口腔内氟 化物的浓度,增强牙齿抗龋能力。
定期口腔检查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可以及时发现龋病和口腔问题,及早进行治疗和干预。
接受专业口腔医生的建议
专业口腔医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给出针对性的预防建议和治疗方案。
认识龋病的症状
了解龋病的症状,如牙齿疼痛、敏感等,以便及 时发现和治疗。
了解龋病的病因
了解龋病的病因,如细菌、食物、口腔环境等, 有助于预防和控制龋病。
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每天刷牙两次
每天早晚刷牙两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
使用牙线清洁牙间隙
除了刷牙,还应该使用牙线清洁牙间隙,以去除牙菌斑和食物残渣 。
详细描述:龋病的发病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 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首先,口腔中的细菌是导致龋病 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些细菌会产生酸性的代谢产物 ,这些酸性的代谢产物会侵蚀牙齿的硬组织,导致牙齿 的破坏。其次,食物中的糖分也是导致龋病发生的重要 因素之一。糖分被口腔中的细菌分解,产生酸性的代谢 产物,这些酸性的代谢产物会进一步加剧牙齿硬组织的 破坏。此外,口腔的酸碱度、牙齿的硬度和抗龋能力等 因素也会影响龋病的发生和发展。

第3章 龋病的预防

第3章 龋病的预防
12小时后,细菌连成片状,球菌为主
菌斑的形成过程-4
24小时后,釉质表面已完全被细菌 覆盖,球菌为主,杆菌开始出现
菌斑的形成过程-5
3天后,菌斑增厚,杆菌和丝状菌增多
菌斑的形成过程-6
7天后,以丝状菌为主,少量球菌附着
菌斑的形成过程 -7
14天后,菌斑成熟,结构更加复杂
菌斑结 构
•平滑面菌斑 •窝沟菌斑
窝沟龋
细菌致龋条件:
产酸耐酸,粘附牙面,能将 小分子的葡萄糖合成大分子的 葡聚糖
菌斑微生物
• 主要致龋菌是变形链球菌,它可使
局部PH下降至5.5以下,从而造成局部 脱矿
• 血链球菌,轻链球菌
• 乳酸杆菌:主要致病菌,但对牙面亲
和力低,菌斑中比例小,且产酸量少, 难已造成大范围脱矿破坏,仅能导致 窝沟龋,牙本质龋
二、氟化物防龋的全身应用
(二)食盐氟化 (三)牛奶氟化; (四)氟片 (五)氟滴剂
三、氟化物的局部应用
(一)含氟牙膏 (二)氟水漱口 (三)局部涂氟 (四)含氟涂料 (五)含氟凝胶 (六)其他局部用氟方法
目前有口内氟控释装置,含氟牙科材料,含 氟泡沫等。
第五节点隙沟裂(窝沟)封闭
窝沟封闭又称点隙裂沟封闭,是指 不去除牙体组织,在he面,颊面或舌面 的点隙裂沟涂布一层粘接型树脂,保护 牙釉质不受细菌及其它代谢产物侵蚀, 达到预防龋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第4章 龋病的预防
第3章 龋病的预防
学习目标
1感人群的概念 3、叙述氟化物防龋的全身应用和氟化物的局 部应用 4、说出窝沟封闭的适应症及操作步骤。 5、简述预防性树脂充填与非创伤性充填的适 应症。
目录 一
• 第一节 概述 • 一、龋病的定义 • 二、龋病的临床特征 • 三、龋病的致病因素 • 第二节龋病易感人群的检测 • 一、 龋病易感人群的定义 • 二、 龋活性实验 • 第三节 龋病的预防措施和方法 • 一、 龋病的预防措施. • 二、龋病预防方法 • 第四节 氟化物防龋 • 一、氟化物与人体健康 • 二、氟化物防龋的全身应用 • 三、氟化物的局部应用

口腔预防医学第三章龋病的预防课件

口腔预防医学第三章龋病的预防课件

饮食控制
• 减少糖分和酸性食物 的摄入
• 增加富含蛋白质和纤 维的食物
• 饮用水或牛奶代替高 糖饮料
氟化物应用
• 使用氟化牙膏或嘴含 氟化物溶液
• 接受氟化水处理 • 定期接受氟化剂的治疗
龋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治疗
1
早期诊断的重要性
早期诊断可以帮助有效治疗龋病,避
龋病的预防治疗方法
2
免病情恶化和进一步的牙齿损坏。
2 成人龋病的预防
3 社区龋病的预防
个人口腔卫生、定期口 腔检查、改善饮食结构、 戒烟、限制酒精摄入等 生活习惯的调整对成人 龋病的预防和管理起着 重要作用。
改善饮水质量、普及口 腔卫生知识、加强社区 口腔卫生服务等是社区 龋病预防和管理的关键 措施。
包括牙齿密封、氟化剂治疗、非手术
治疗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
合适的治疗方案。
3
定期口腔检查和牙齿清洁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是保持口腔 健康的重要步骤,可以及时发现和处 理龋病。
龋卫生教育、学 校口腔健康项目、儿童 体检和转诊制度等综合 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管 理儿童龋病。
口腔预防医学第三章龋病 的预防课件
欢迎来到口腔预防医学第三章的课件。通过本课件,我们将一起探索龋病的 预防和管理,为您提供有关龋病的最新信息和实用建议。
龋病的定义和流行病学
• 龋病的定义 • 龋病的流行病学数据 • 龋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由口腔细菌引起的牙齿表面组织的
不可逆性破坏。 • 根据流行病学数据,全球有超过50%的人口受到龋病的影响,成人和
儿童都具有相似的患病率。
龋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龋病的主要病因
不良口腔卫生习惯、高糖摄入、酸性饮料和食物、细菌感染等是导致龋病发生的主要病因。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口腔预防医学复习摘要:第三章龋病的预防

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口腔预防医学复习摘要:第三章龋病的预防

第三章龋病的预防1.龋病(dental caries或tooth decay)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四联因素”细菌+宿主+食物+时间2.细菌因素致龋菌:公认的致龋菌有变链,乳酸杆菌和放线菌。

这些菌通过粘附,产酸,耐酸(致龋菌的三个特性)这些致龋毒性发挥作用,致使龋的发生。

在脱矿与再矿化之间有一个临界PH为5.0-5.5(若低于临界值,将可能损坏)变形链球菌群:主要是变链球菌,远缘链球菌变形链球菌特点:①G+球菌②厌氧菌③适合于Ph7.2时生长,下降到Ph4.2时仍能生长致龋特点:(1)产酸力和耐酸力(2)合成口腔外多糖(3)变链对牙面的粘附主要引起根面【选择】乳酸杆菌种类:包括唾液乳酸杆菌,发酵乳酸杆菌,乳酪乳酸杆菌,嗜酸性乳杆菌乳酪乳酸杆菌特点:①产酸能力强②耐酸能力强、高,当Ph3.5时仍能生长③与牙表面亲和力低④深龋中多嗜酸性乳杆菌特点:①产酸能力强,耐酸生长②可单独导致窝沟龋产生乳酸杆菌可单独导致窝沟龋产生放线菌:粘性放线菌,内氏放线菌,溶齿放线菌与邻面龋和根面龋有关非变形链球菌3.致龋菌的主要作用是:粘附,产酸,耐酸。

粘附的实质是菌体表面粘附素与牙表面获得膜上的有机受体的分子结合。

变形链球菌群分泌两种细胞外多糖:葡糖基转移酶(GTF)和采糖基转移酶(FTF)。

GTF能利用口腔中的碳水化合物,特别是蔗糖,合成可溶性与不溶性葡聚糖构成菌斑基质,同时可吸附更多细菌,促使菌斑形成。

GTF和FTF特征:a对蔗糖有高度特异性b 有广泛的PH适应度(PH5.2-7.0)c合成不需诱导。

葡聚糖参与了a致龋菌定植b菌斑形成。

乳酸也是一个重要的致龋因子。

致龋菌产酸只要是乳酸。

耐酸:随着菌斑内细菌代谢的酸性产物的堆积,当PH降到5.0以下时,乳酸杆菌,变形链球菌仍能继续生存并产酸。

4.特纳牙(turner tooth),乳牙根尖周的严重化脓性炎症,使继承恒釉质发育出现缺损,是龋病好发部位。

第三章龋病的预防

第三章龋病的预防
免过度脱矿和牙齿结构丢失; 评价防治措施的效果。
编辑版pppt
36
视探诊技术
Visual-Tactile detection •依据颜色和质地
健康牙面——完整、光滑、有光泽、无染色 活动性病损——失去光泽,白色或者黄色,不透 明;探诊有粗糙感;无临床可见的组织缺失。
静止性病损——白色,棕色或者黑色,但有光泽 ;探诊表面感觉质硬光滑。牙根或者牙本质处病损 表现为黑色。
编辑版pppt
28
时间因素
年龄趋势 幼年时6-7岁为患龋高峰,老年人的根面龋
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每 年 新 龋 数
12 3 4
4
8
11
18
年龄
55
65(岁)
编辑版pppt
29
龋病的预测与早期诊断
(一)易感因素预测 患龋经历 致龋微生物 唾液 全身健康状况 社会行为方面
编辑版pppt
30
龋病的预测与早期诊断
——2005年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编辑版pppt
67
治疗成本
第一恒磨牙 窝沟封闭 60 树脂充填 180 根管治疗 600-10000 冠修复 300 烤瓷桥 > 1000 种植牙 >10000
编辑版pppt
68
局部危害
﹡牙源性感染 ﹡对继承恒牙的危害 ﹡影响颌骨及颜面的生长发育 ﹡损伤口腔粘膜软组织
变形链球菌属 : 变形链球菌 远缘链球菌
(人类检出率) (90%)
乳杆菌属
: 干酪乳杆菌
(9%) 嗜酸乳干菌
放线菌属 : 粘性放线菌 内氏放线菌
其它
: 非变形链球菌
编辑版pppt
13
变形链球菌为主要致龋菌的依据

龋病的预防和治疗课件

龋病的预防和治疗课件
药物治疗的效果取决于龋病的严重程度、治疗时机、用药方式等多个因素,因此需 要及时就医并遵医嘱治疗。
充填治疗
定义:用人工材料填充牙齿缺损处,恢复牙齿形态和功能的治疗方法。 适应症:适用于牙齿龋坏、牙齿缺损等病变较轻的情况。 常用材料:玻璃离子、复合树脂等。 注意事项:充填治疗后需定期复查,避免继发龋坏。
的抗龋能力。
饮食指导:控制 糖分摄入,鼓励 孩子多吃蔬菜、 水果和含钙丰富 的食品,以保持 身体健康和牙齿
健康。
中老年人
定期口腔检查,及早发现龋病 保持口腔卫生,每天刷牙两次,使用牙线清洁牙缝 饮食中控制糖分摄入,避免过多摄入含糖饮料和食品 定期进行口腔保健教育,提高中老年人的口腔健康意识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提高口腔健康水 平:定期口腔检 查可以及早发现 口腔其他问题, 如牙周病、口腔 溃疡等,提高口 腔健康水平。
保持口腔卫生习惯
每天刷牙两次,每次至少2 分钟
使用牙线和牙缝刷清洁牙 缝
定期更换牙刷和牙膏
饭后漱口,清除食物残渣
选用软毛牙刷
正确的刷牙方法
刷牙力度适中
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
定期更换牙刷
身体虚弱者容易患龋病,需要特别 关注口腔卫生。
身体虚弱者
针对身体虚弱者的特殊情况,采取 个性化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治 疗龋病。
注意饮食营养,增强身体免疫力, 预防龋病的发生。
总结和展望
总结龋病的预防和治疗要点
预防龋病的重要性 龋病的病因和危险因素 龋病的预防措施 龋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 理牙齿问题

预防医学课件-龋病的预防

预防医学课件-龋病的预防
➢化学细菌学说 ➢蛋白溶解学说
➢蛋白溶解螯合学说
化学细菌学说
• 碳水化合物 口腔微生物 酸

降解,发酵
有机物分解 龋洞
无机物脱矿
蛋白溶解学说
蛋白溶解酶
产酸菌
• 有机物
破坏
龋洞
无机物脱矿




蛀牙


龋病的四因论
细菌菌斑
食物 宿主 时间
细菌菌斑 •定义
细菌粘附于牙体或修复体表面, 形成的微生态环境,细菌在其 中生长,繁殖,衰亡,并进行 着复杂的物质代谢活动. 分为 龈上菌斑和龈下菌斑
龋病的预防
第一节 概述
• 一、龋病的定义 • 龋病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牙体硬组织
发生的慢性、破坏性、细菌感染性疾病。 是口腔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龋病的概念
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
响下,牙齿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 性破坏的一种疾病。
龋病
无机物脱矿,有机物分解 产生色、形、质三方面的慢性破坏
龋病的特点
牙齿: 牙的形态、结构、排列在龋
病发生方面起重要作用。
唾液: 唾液是牙齿和细菌的外环境,
对维持口腔正常PH值,阻止牙齿脱 矿,促进再矿化,清洁口腔等方面 具有重要作用。唾液中的各种蛋白 质、酶及免疫球蛋白可影响龋病的 发生。
(二)宿主因素
机体的全身状况: 营养、内分泌、遗传、
机体免疫状态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糖的致龋性排序为:蔗糖〉葡萄糖〉麦芽糖〉乳糖〉果糖〉 山梨糖〉木糖醇。
蛋白类食物可使菌斑PH值升高,利于再矿化。在牙釉质基质 形成时期,缺乏蛋白质可使釉质形成缺陷,降低抗龋能力。食物 中的氟、钙、磷酸盐是牙再矿化的原料

《龋病的预防》课件

《龋病的预防》课件
ERA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龋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是由于 口腔中的细菌分解食物残渣产生酸性 物质,导致牙齿硬组织脱矿、溶解和 破Fra bibliotek,最终形成龋洞。
分类
根据龋坏的程度和范围,龋病可分为 浅龋、中龋和深龋。
龋病的病因
01
02
03
饮食
高糖、高酸性食物可促进 口腔中细菌的生长繁殖, 增加患龋病的风险。
口腔卫生
预防胜于治疗
通过定期口腔检查,可以 采取预防措施,如涂氟、 窝沟封闭等,有效预防龋 病的发生。
成人口腔卫生习惯养成
正确刷牙
成人应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每 天刷牙两次,每次至少两分钟。
使用牙线
除了刷牙,成人还应该使用牙线 清洁牙间隙,去除牙菌斑。
漱口和使用漱口水
饭后漱口,必要时使用漱口水清 洁口腔。
成人饮食调整与控制
ERA
结论总结
龋病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主 要由于口腔细菌和食物残渣共同
作用所致。
龋病的发生与饮食习惯、口腔卫 生习惯以及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

预防龋病的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 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
查,以及控制糖的摄入量。
对个人的建议
使用牙线或牙间隙刷等工具清洁 牙间隙,特别是对于拥挤的牙齿 和固定正畸矫治器。
均衡饮食与控制糖分摄入
均衡饮食
保证摄入足够的钙、磷、维生素 等营养素,以维持牙齿的正常结
构和功能。
控制糖分摄入
糖是细菌的主要食物来源,过多摄 入糖分会导致口腔酸度升高,加速 龋病的发生。应减少糖的摄入,尤 其是频繁摄入糖分。
饮食建议
适当增加富含钙、磷、维生素的食 物,如牛奶、鱼、蔬菜、水果等; 减少糖分含量高的食品和饮料的摄 入。

第三章 龋病的预防

第三章 龋病的预防

油无水的压缩空气吹干牙面约15秒,也可采用
挥发性强的溶剂如无水酒精、乙醚辅助干燥。
33
封闭前保持牙面干燥,不被唾液污 染是封闭成功的关键。酸蚀牙面干燥后 呈白色雾状外观,如酸蚀后的牙釉质没 有这种现象,应重复酸蚀。操作中要确 保酸蚀牙面不被唾液污染,如果发生唾 液污染,则应再冲洗牙面,彻底干燥后 重复酸蚀60秒。
16
(二)增强牙的抗龋能力
1.氟防龋---影响细菌生长、促进牙体硬
组织再矿化
2.激光防龋
17
(三)糖代用品
木糖醇不被菌斑中产酸菌利用,可使
致龋菌的葡聚糖产生减少,常作蔗糖代
用品。
18
第四节 窝沟封闭

窝沟封闭:又称点隙裂沟封闭(pit and fissure sealant),是指不去除牙 体组织,在牙合面、颊面或舌面的点隙裂 沟涂布一层黏结性树脂,保护牙釉质不 受细菌及代谢产物侵蚀,达到预防龋病 发生的一种有效防龋方法。窝沟封闭使 用的高分子材料称窝沟封闭剂。
应具有有效性、可靠性、可行性。

用于预测龋的发生、防龋效果的检测、龋
病流行的细菌学研究。
10
(一)检测致龋菌
1.变形链球菌的检测 培养法 菌数>106CFU/ml为龋活性显著 Dentocult SM试验 “3”为龋活性显著 刃天青纸片法 红色变白色为龋活性显著 2.乳酸杆菌的检测 培养法 菌数>104CFU/ml为龋活性显著 Dentocult LB试验 >106为龋活性显著
38
四、窝沟封闭失败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一)效果评价 1.封闭剂保留率 完整、部分脱落、全部脱 落/总封闭牙 2.龋降低有效率=对照组患龋牙数—实验组 患龋牙数/对照组患龋牙数*100%

第三章-龋病

第三章-龋病

医学
25
医学
26
二、龋病发病的其他学说



(一)化学细菌学说 化学细菌学说由米勒提出。 该学说首次表明了口腔微生物、食 物、酸与龋病发生的关系,为龋病 的现代病因理论奠定了基础,为进 一步研究龋病病因学指明了方向。
医学
27
(二)蛋白溶解学说 (三)蛋白溶解螯合学说
医学
28
第二节 龋病的临床病理
医学
4


5、牙齿的脱落,前牙的缺失影响发音 6、癌变。 严重的龋坏导致的残冠、 残根刺激周围的软组织等,引起溃疡 糜烂,甚至癌变。还可成为一个病灶 ,细菌的大本营。细菌的毒素经血流 可到全身的各个部位。 7、其他病变:心内膜炎、风湿性关节 炎、慢性肾炎。
医学
5
医学
6
医学
7
第一节 概述
三、龋病的流行病学、好发牙齿和部位 1、龋病流行情况 患龋率=(患龋病人数/受检人数)*100% 龋均=(DFM/受检人数)*100% 2、好发牙和牙齿的部位 好发牙齿:磨牙多余前磨牙,前磨牙多余前牙 好发牙面:以咬合面居首,其次是邻面,再次 是颊面。
医学
53
2.视诊(色泽、外形) 3.探诊(粗糙、钩拉、插入感) 4.X-Ray:观察龋坏部位、深度等,尤 其是邻面龋和继发龋。 5.牙髓活力测试:判断牙髓活力状况。 6.光投照法
氩离子激光照射
医学
54
(二)龋病的诊断标准 1.浅龋 发生于釉质层或牙骨质层的 龋病。
Ⅰ.窝沟浅龋
Ⅱ.光滑面浅龋
医学
55
(一)窝洞的设计及制备原则(备洞) 1.分类(G.V.Black) I类洞 所有牙面发育点隙裂沟的龋损 II 磨牙、前磨牙邻面 III 切牙、尖牙邻面未累及切角 IV 切牙、尖牙邻面累及切角 V 所有牙的唇(颊)舌颈1/3 Ⅵ 前牙切嵴和后牙牙尖等自洁区 医学

第三章--龋病的预防

第三章--龋病的预防
③建立合理的饮食习惯,增强儿童咀嚼功能,促 进颌骨发育,保证牙的正常替换,减少因牙替 换异常而造成的牙列不齐。
谢 谢!
第四节 窝沟封闭
预防龋齿的重要措施—窝沟封闭
窝沟封闭
不去除牙体组织,在牙的点隙裂沟涂布一层粘结 性树脂,保护牙釉质不受细菌及代谢产物侵蚀, 达到预防龋病的一种有效防龋方法。
封闭前
工业化国家过去30年的经验证明人类失牙的 一大杀手龋病可以有效预防
第三章 龋病的预防
一概述
[定 义] 牙齿硬组织在以细菌为主的多 种因素影响下发生无机物脱矿、有机物 分解,产生色(白垩色、黄褐色、黑褐 色)、形(缺损成洞)、质(疏松软化)3方 面改变的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
[危 害]
深部发展→牙髓病、根尖周病、颌 骨炎症、颌面部间隙感染等。
3)甲壳素类
3.化学方法 洗必泰(又名氯己定),对变形链球菌、
放线菌作用显著。防龋制品有漱口剂、牙膏、 防龋涂漆及缓释装置等。
4.免疫方法 致龋菌特异性抗原 特异性抗体
(二)糖代用品
目前还没有一种糖代用品可以完全替代蔗糖。 现有的糖代用品,只能起到限制蔗糖食用的辅 助作用。如山梨醇、甘露醇、木糖醇、甜菊糖 等可使致龋菌的葡聚糖产生减少。
(二)实验室预测
以致龋菌及酸性产物为指标,检测龋 发生危险因素的试验称龋活性试验。
目前较成熟的方法如下:
1.Dentocult SM试验
原理:以观察唾液中每毫升菌落形成单位(CFU/ ml)的变形链球菌数量来判断龋的活性。
检测方法:先令受试者咀嚼一粒石蜡丸1分钟后, 持附着板在舌背部翻转涂抹10次,立即将板放置 培养试管内,旋上螺帽,37℃,48小时培养后, 计数在附着板上变形链球菌落(蓝色)密度情况。 结果判断:分四级:“0和1”<105;“2” <105~ 106;“3”>106。“3”为高龋的活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更可靠地发现龋损
• 简单,经济,为学术界
接受
• 可靠性好
• 提供等级资料 • 已证明有效
增强光学检查—— DIFOTI

在传统FOTI的基础上,加上数字型CCD相机, 将获得的数字影像输入电脑中运用专门程序进 行显示和分析。
增强光学检查—— FOTI
Fibro-optic-trans-illumination 利用口内光纤探头将光源发 出的高强度白光传导并照射 在牙面, 比较于周围的健康牙 体组织,脱钙区域呈现黑色; 适合所有牙面,特别是邻面 ; 主观评价; 口内检查存在视野限制,不 易准确观察; 图像无法记录。
健康牙体结构
牙釉质 冠 牙本质 牙髓 根
牙骨质
牙周膜
根尖
龋齿
龋齿
窝沟龋
光面龋
龋齿
恒牙龋
乳牙龋
龋齿
根面龋
龋病的危险因素
四 联 因 素
龋齿
细菌因素
龋齿 蛀牙 虫牙
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硬组织发生的慢性、 进行性、破坏性的感染性疾病
“《释名》云:龋,朽也。虫啮之缺朽也。” —— 张守节 ,《史记正义》

视探诊技术
Visual-Tactile detection •依据颜色和质地 健康牙面——完整、光滑、有光泽、无染色 活动性病损——失去光泽,白色或者黄色,不透 明;探诊有粗糙感;无临床可见的组织缺失。 静止性病损——白色,棕色或者黑色,但有光泽 ;探诊表面感觉质硬光滑。牙根或者牙本质处病损 表现为黑色。 • 对新萌出牙齿和表面结构(病损)可能破坏 • 主观、定性评价
表面连续 泽; 用探针尖端轻探牙齿表面可感知粗糙
通常表面附有菌斑;
没有临床可以检查出来的实质性缺损 光滑的表面:靠近龈缘的典型龋损; 点隙/裂沟:窝沟形态完整;病损只延 伸在裂沟的侧壁;
Nyvad指数
2 活性龋 同1的标准。仅局限在釉质的表 没有可用探针探测到的釉质表 层下脱矿或松软的基底 (表面失去 面龋损(微小龋洞); 连续性)
唾液
(1) 成分 水、有机物、无机物、悬浮物(上皮细胞、 细菌、白细胞等) 电解质:Na+、K+、Ca2+、Cl-、FHCO3-、PO43- 等 有机物:粘液素和糖蛋白的复合物、淀 粉酶、乳铁质、尿素及其他低分子物质等
唾液
(2) 缓冲能力
作用:维持口腔恒定PH值 主要缓冲作用者:
碳酸氢盐缓冲系统(HCO3-/H2CO3,Pk1=6.1) 占总缓冲力的85% 磷酸盐系统(HPO42-/H2PO4-, Pk2=6.8)
细菌因素
与龋病关系密切的细菌主要有
变形链球菌属 : 变形链球菌 远缘链球菌
(人类检出率)
乳杆菌属 放线菌属 其它
(90%)
: 干酪乳杆菌 : 粘性放线菌 : 非变形链球菌
(9%)
嗜酸乳干菌 内氏放线菌
变形链球菌为主要致龋菌的依据
1、唾液或牙面的变链菌检出阳性率与龋病发生
呈平行关系。无龋者有20%的人无此菌。 2、变链菌对糖类发酵产酸强,PH值可低于5以下 3、将蔗糖合成葡聚糖,后者与龋病的粘附有关 4、能接种复制。 5、能制成疫苗使动物免疫。
危险因素
1、唾液内变形链球菌比例增加 2、唾液乳杆菌比例增加 3、牙菌斑呈酸性 4、牙表面菌斑致龋菌及产酸菌数量增加
宿主因素
一、牙齿
解剖形态 表面结构 排列 发育矿化
宿主因素
二、唾液
唾液是维持口腔生态环境的基地,物 理清洁、抗附着、抗菌及缓冲。 任何造成唾液分泌障碍的原因都可以成为 龋病的易感条件。
结 构
龋病的电测定
(Electrical Caries Monitor, ECM)
测量牙齿的电阻
完整的牙齿绝缘好
脱矿的牙齿绝缘差
电极接触到牙本质,电阻
迅速降低
光纤维透照技术
Fiber Optic Trans-Illumination (FOTI)
光纤维透照技术 (FOTI)

龋患部位的光散射和吸收较正常多,牙本质 龋在光透照下表现为褐色或桔黄色,牙釉质 脱矿在光透照下表现为灰色暗带
新龋诊断标准(Nyvad指数)
龋失补指数记录代码 乳牙 恒牙 A 0 B 1 C 2 D 3 E 4 5 F 6 G 7 8 W T N 9 无龋 有龋 已充填有龋 已充填无龋 因龋缺失 因其它原因缺失 窝沟封闭 非龋全冠 未萌牙 外伤牙 不作记录
Nyvad指数
0 健康 釉质透明度和密度正常 (在健康的裂隙中可以 有轻微的色斑) 1 活性龋 釉质表面白色或黄色,不透明缺乏光
Yes
FDA
DIFOTI®
Yes
FDA
未见报道
评价:传统诊断技术须有明显龋洞形成时能诊断;引进设备为非破坏性技术,操作性好,可以在龋病早 期(未成洞)时做出判断,提供客观、定量的检测结果。特别是QLF技术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诊断结果 的数字化、图形化、能即时显现,利于医患交流,利于资料存储和分析结果,利于定量动态监测。
Nyvad指数
7 充填无龋
8
充填+活跃性龋损
成洞或未成洞龋损
9
充填+非活跃性龋
成洞或未成洞龋损
放射检查新技术
牙合翼片放射检查
Bite-wing ~~ 支持器 平行投照技术 数字化技术 放射减影技术 ——用于邻面龋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预 防教研室
龋损对荧光的影响
荧光的散射 激发光的屏障 发色团分子环境改变 引起荧光淬灭 蛋白性发色团的丢失
DIAGNOdent/pen
激光荧光龋检测仪的原理

使用固体激光( 655 nm diode laser) 当固定波长光波刺激时可以在牙面产生荧光反射

荧光的改变依据牙齿表面的矿化程度. 这一改变的 价值能指示牙齿结构的脱矿程度
DIAGNOdent pen
DIAGNOdent的使用方法

唾液
(3)再矿化能力 龋的形成是唾液PH降低时釉质间歇性脱矿 和 PH 值上升时再矿化现象长期交替进行 的过程
口腔中氟的水平是釉质脱矿与再矿化速度的 决定因子
宿主因素
三、行为和生活方式 四、机体的全身状况
饮食因素


过多过频的糖摄取
பைடு நூலகம்酸性饮料
食糖的频率比量更加重要
不良饮食习惯
时间因素
龋病是发生在牙体硬组织的慢性进 行性破坏性疾病。从菌斑的形成、致龋 菌的代谢产酸至釉质脱矿均需要一定时 间。碳水化合物在牙面上的滞留时间、 牙齿萌出后的时间等,均与其他三因素 相关连。
附着力小于链球菌,大量存在于龋洞中。 作用: 加速龋病的发展。
人类口腔正常菌丛中的主要致龋菌
致龋菌应具备的基本生物学特征: ①粘附于牙面——形成牙菌斑
②产酸
③耐酸
能在低pH(<5.0)环境中生长代谢。
牙菌斑(Dental Plaque)
粘附在牙齿表面或口腔其他软组织上的微生物 群。它是由大量细菌、细胞间物质、少量白细胞 、脱落上皮 细胞和食物残屑等组成。不能用漱口 或用水冲洗的方法把它去除。 细菌粘附 营养维持 酸的宿集
检查前先对牙面进行干燥 将尖头轻轻接触牙以使激光光线能进入牙的表面和需要 测量的牙釉质

通过以垂直方式移动测量尖可能增加精确度
QLF检查结果
电学检查-ECM

Electrical Conductance measurement
牙釉质是电的不良导体 。龋病发生时,随脱矿进 行釉柱间形成间隙并充满 富含离子的唾液,使釉质 电阻大大降低成为电的导 体。电阻下降程度与龋病 损害的严重程度成正比。 通过测量牙齿表面到髓腔 的电阻值,可判断龋病发 生情况。

清洁、干燥牙齿后进行观察,可以观测合面 及邻面龋,发现牙釉质龋
作为传统视诊方法的补充 为确保检查结果,检查者须接受很好的培训

光透照(FOTI)
龋损部位
龋损部位
Score 1
Score 2
Score 3
Score 4
Examples of enhanced visual scoring
FOTI 的优点
龋风险评价
个体患龋风险
龋风险(caries risk) 一定时间内患龋或者新发龋损的可能性;确定 易患龋的个体或人群,在龋病发生前给予一 定的预防措施,防止龋病的发生。 龋活跃性(caries activity) 在单位时间内新龋的增值(新龋增值/时间)
龋风险的评价
临床检查 —— 已有的龋患情况、 牙齿排列、外 形等 实验室检查—— 致龋菌评价 细菌产酸能力检测 唾液缓冲功能评价 问卷调查 —— 社会经济地位、蔗糖摄入情况、 口腔健康行为
能否诊断 早期龋
适用解 剖范围
结果输出形式
国外使 用情况
国内使用 情况
ECM
电学
Yes
根面龋 窝沟龋
数字
FDA
实验室
DIAGNOdent
光学
光学+ 计算机技术 光学 + 计算机技术
Yes
窝沟龋
光滑面 龋 窝沟龋 邻面龋
数字
使用计算机技 术,图形化 使用计算机技 术,图形化
FDA
临床少量 使用
实验室
QLFTM Clinic
Nyvad指数
5 非活性性龋 同 4 的标准;只出现在釉质中的 表面失去连 局 限 性 的 表 面 龋 损 ( 微 小 龋 续性 洞);没有可以用探针探测到 的釉质的表层下破坏或松软基 底 6 非活性龋 用肉眼可以容易的发现釉质或牙 有龋洞 本质龋洞;
龋洞表面可能有光泽;
用探针轻探其表面坚硬光滑; 是/否涉及髓腔
龋病的早期诊断
1. 常规临床检查 2. X线诊断 3. 特殊仪器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