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仓库模型建设规范1.0

合集下载

中国电信CTG-MBOSS规范总体介绍

中国电信CTG-MBOSS规范总体介绍

MSS项目成果
计费模型项 目成果
©版权所有, 注意保密
O-S1:服务管理
O-N1:综合网管
CTG-EDM项 目成果
14
D-O1:运营数据仓储 D-W1:数据仓库
图例:
IT管控架构 IT管控流程 供应商管理 实施指导意见
已经完成
§ CTG-MOBSS总体规范
q 功能和技术架构 q 管控架构
§ 总体实施规划
计费
BSS
帐务
采集
网络
©版权所有, 注意保密
资源(逻辑) 网管
投资、采购 项目建设
资源(物理) OSS
量收对应
帐实对应
5
资产管理 MSS
MSS
财务 人力资源 工程管理
应用
系统 信息数据管理 企业信息门户
IT技术架构涵盖功能范围
BSS
OSS
客户关系管理 计费帐务 综合结算 营销分析
服务开通 服务管理 施工调度 综合资源管理 网络管理
©版权所有, 注意保密
21
集团 省 本地网
集成蓝图
MSS 1’ 综合管理系统 2’
BSS
3’
CRM系统
7’
9’
计费系统
OA/知识 管理系统
A
6’ 8’ 4’
5’
11’
10’
B 营销分析系统
D
3
1 综合管理系统 2
CRM系统
7
结算系统 5
计费系统
11
10
9
营销分析系统 H
• IT规划流程:集团和各省以ITSP为战略指导,制定三 年滚动规划;再根据滚动规划形成年度计划;集团根 据当年信息化工作重点提出指导意见。

数据仓库模型的设计

数据仓库模型的设计

数据仓库模型的设计数据仓库模型的设计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面的设计151:.概念模型设计;.逻辑模型设计;.物理模型设计;下面就从这三个层面分别介绍数据仓库模型的设计。

2.5.1概念模型设计进行概念模型设计所要完成的工作是:<1>界定系统边界<2>确定主要的主题域及其内容概念模型设计的成果是,在原有的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较为稳固的概念模型。

因为数据仓库是对原有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进行集成和重组而形成的数据集合,所以数据仓库的概念模型设计,首先要对原有数据库系统加以分析理解,看在原有的数据库系统中“有什么”、“怎样组织的”和“如何分布的”等,然后再来考虑应当如何建立数据仓库系统的概念模型。

一方面,通过原有的数据库的设计文档以及在数据字典中的数据库关系模式,可以对企业现有的数据库中的内容有一个完整而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数据仓库的概念模型是面向企业全局建立的,它为集成来自各个面向应用的数据库的数据提供了统一的概念视图。

概念模型的设计是在较高的抽象层次上的设计,因此建立概念模型时不用考虑具体技术条件的限制。

1.界定系统的边界数据仓库是面向决策分析的数据库,我们无法在数据仓库设计的最初就得到详细而明确的需求,但是一些基本的方向性的需求还是摆在了设计人员的面前:. 要做的决策类型有哪些?. 决策者感兴趣的是什么问题?. 这些问题需要什么样的信息?. 要得到这些信息需要包含原有数据库系统的哪些部分的数据?这样,我们可以划定一个当前的大致的系统边界,集中精力进行最需要的部分的开发。

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界定系统边界的工作也可以看作是数据仓库系统设计的需求分析,因为它将决策者的数据分析的需求用系统边界的定义形式反映出来。

2,确定主要的主题域在这一步中,要确定系统所包含的主题域,然后对每个主题域的内容进行较明确数据仓库建模技术在电信行业中的应用的描述,描述的内容包括:. 主题域的公共码键;. 主题域之间的联系:. 充分代表主题的属性组。

数据库建设规范

数据库建设规范

数据库建设规范数据库作为存储、管理和处理数据的重要工具,在现代信息化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数据库的质量和效率,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需要制定一套数据库建设规范。

本文将从数据库设计、数据规范、性能优化和安全保障四个方面详细介绍数据库建设规范。

一、数据库设计在数据库建设的初期阶段,良好的数据库设计能够为后期的开发和维护工作奠定基础。

数据库设计应遵循以下几点规范:1. 数据库表命名规范表名应具有具体的描述性,能够准确表达其所存储的数据内容,并采用小写字母与下划线组合的方式命名,例如"order_info"。

2. 字段命名规范字段名应有明确的含义,避免使用缩写和数字等模糊的命名方式。

同时,字段名也应采用小写字母与下划线组合的方式命名,例如"create_time"。

3. 主键和外键规范每个表应有主键,并使用自增长或唯一性约束来保证主键的唯一性。

同时,在设计关联表时,外键应与关联的主键类型一致。

4. 索引规范为常用作查询条件的字段创建索引,以提高查询效率。

在创建索引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避免过多的索引对性能造成负面影响。

二、数据规范数据库中的数据质量对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需要制定以下数据规范:1. 数据类型规范在对字段进行设计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以节省存储空间,并确保数据的正确性。

例如,对于存储日期时间的字段,应选择合适的日期时间类型。

2. 数据录入规范为了避免数据录入错误,需要制定数据录入规范。

规定数据录入格式、校验规则和必填字段,同时提供数据录入的帮助文档和提示信息,以减少错误的发生。

3. 数据清洗规范对于已有的大规模数据,需要进行数据清洗,剔除重复、错误、缺失和异常数据,以保证数据库中的数据质量。

三、性能优化数据库的性能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用户体验。

为了提高数据库的性能,需要进行以下优化措施:1. 查询优化使用合适的查询方式、优化复杂查询语句、减少不必要的连接和子查询,以提高查询效率。

《数据仓库建设指南》

《数据仓库建设指南》

《数据仓库建设指南》数据仓库建设指南随着企业信息化的趋势不断发展,数据化已经成为企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数据成为了企业在竞争中的筹码,企业数据分析的能力也成为了企业成功的关键。

更多的企业意识到,要想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精细管理企业,就必须建立一个合理的数据仓库。

那么,数据仓库建设需要考虑哪些要素和步骤呢?本文将一一为您解析。

一、数据仓库简介数据仓库是一种长期积淀和管理数据的系统,它可以帮助企业集中存储和管理来自各种渠道的数据,为企业提供分析支持。

它可以将内部和外部的数据整合、加工之后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层用于分析,这样企业就可以在分析过程中减少对数据来源的依赖,加快数据分析过程。

二、数据仓库建设步骤1.规划和准备数据仓库建设是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因此,首先需要确定需求,明确数据仓库的建设目标,并确保团队中所有成员都清楚地理解目标和业务需求。

同时,团队还需要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

在规划和准备阶段,团队需要对企业业务进行分析和评估,确定数据仓库中需要的信息和数据以及其来源;需要制定数据建设计划,分步骤地完成数据仓库的各个环境的建设和测试,以确保其稳定性和数据可靠性。

2.设计在设计阶段,需要确定数据仓库的基本结构和架构等。

从不同的维度来考虑数据仓库的数据设计,面向业务时的数据设计包括事实表和维度表的设计,以及定义关系型数据模式。

面向数据仓库的设计要考虑数据的存储形式和数据的管理:如何利用索引快速查找数据,如何存储不同的数据格式或类型等。

3.实施实施是数据仓库建设中最为繁琐的环节,这个过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

需要与各种数据源进行连接和整合,然后将这些数据存储到数据仓库中,来适应变化的数据分析需求。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数据清洗、转换和加工等过程。

数据清洗的目的是过滤掉不必要的数据,转换是将数据从一种格式转换为另一种;加工就是从原数据中提取关键信息。

4.测试和验证测试与验证是数据仓库建设过程中很重要的步骤,通过测试可以验证数据仓库所设计的模型和工具是否能够适应实际的业务需求,同时也可以提供一些有益的改进建议。

数仓模型设计原则

数仓模型设计原则

数仓模型设计原则
1. 明确业务需求:数仓模型应该紧密关联业务,准确反映业务现状和要求,满足业务分析需求。

2. 清晰数据架构:数仓模型应该按照一定的规则、约束和标准,由基础数据、汇总数据、指标数据和其他数据层次组成,使得数据能够在不同层次之间流转和分析。

3. 有效维度建模:数仓模型需要将业务中复杂的概念和关系抽象为可重用的维度,使得维度成为数据分析和查询的基础。

4. 模块化可维护:数仓模型需要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便模型的维护和升级,并且具有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

5. 数据质量保证:数仓模型需要在设计阶段考虑数据质量问题,包括数据来源、数据清洗、数据同步等,确保数据准确性和一致性。

6. 保证数据安全:数仓模型中的数据需要根据不同的角色和权限进行访问控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7. 可操作性和易用性:数仓模型需要保证数据的操作性和易用性,同时需要具备数据可视化和数据分析的能力,方便用户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

数据仓库规范

数据仓库规范

数据仓库规范一.数据仓库层次结构规范1.1 基本分层结构系统的信息模型从存储的内容方面可以分为,STAGE接口信息模型、ODS/DWD信息模型,MID信息模型、DM信息模型、元数据信息模型。

在各个信息模型中存储的内容如下描述:1) SRC接口层信息模型:提供业务系统数据文件的临时存储,数据稽核,数据质量保证,屏蔽对业务系统的干扰,对于主动数据采集方式,以文件的方式描述系统与各个专业子系统之间数据接口的内容、格式等信息。

与该模型对应的数据是各个专业系统按照该模型的定义传送来的数据文件。

STAGE是生产系统数据源的直接拷贝,由ETL过程对数据源进行直接抽取,在格式和数据定义上不作任何改变。

与生产系统数据的唯一不同是,STAGE层数据具有时间戳。

STAGE层存在的意义在于两点:(1)对数据源作统一的一次性获取,数据仓库中其他部分都依赖于STAGE层的数据,不再重复进行抽取,也不在生产系统上作运算,减小生产系统的压力;(2)在生产系统数据已经刷新的情况下,保存一定量的生产系统的历史数据,以便在二次抽取过程中运算出错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回溯。

2) ODS/DWD层(对应原模型的ODS和DW层)信息模型:简称DWD层是数据仓库的细节数据层,是对STAGE层数据进行沉淀,减少了抽取的复杂性,同时ODS/DWD的信息模型组织主要遵循企业业务事务处理的形式,将各个专业数据进行集中。

为企业进行经营数据的分析,系统将数据按分析的主题的形式存放,跟STAGE层的粒度一致,属于分析的公共资源。

3) MID 信息模型:轻度综合层是新模型增加的数据仓库中DWD层和DM层之间的一个过渡层次,是对DWD层的生产数据进行轻度综合和汇总统计。

轻度综合层与DWD的主要区别在于二者的应用领域不同,DWD的数据来源于生产型系统,并为满足一些不可预见的需求而进行沉淀;轻度综合层则面向分析型应用进行细粒度的统计和沉淀。

4) DM信息模型:为专题经营分析服务,系统将数据按分析的专题组织成多维库表的形式存放,属于分析目标范畴的数据组织与汇总,属于分析的专有资源。

数据中心数据仓库建设规范模板

数据中心数据仓库建设规范模板

XX数据仓库建设规范版本号V1.0修订历史1概述本文档制定了XX数据仓库中数据库对象的命名规范(用户、表、视图、存储过程、函数、表分区、主键、索引、序列等)、数据库编程规范,JAVA编程规范为系统设计和开发工作提供统一的命名标准,提高系统的规整性和代码的可读性,减轻维护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2数据库对象命名规范2.1层次划分数据层级按照自己数据仓库规划的命名即可~2.2表、视图、存储过程、函数命名规范<对象类型><_模型层次><_主题><_对象描述>[_汇总类型][_存储类型]说明:<> 尖括号中的内容为必须项,适用于所有用户层对象[] 方括号中的内容为可选项,会因用户层及对象的不同而不同命名约束:数据库对象命名可能受最大长度限制,因此在实际命名中如果按照规范约定的命名方式存在超长的现象,需要开发人员灵活控制。

2.2.1对象类型<对象类型><_模型层次><_主题域><_对象描述>[_汇总类型][_存储类型]。

适用范围:所有用户层对象。

2.2.2模型层次<对象类型><_模型层次><_主题域><_对象描述>[_汇总类型][_存储类型]说明:对象属性一般为对象归属用户的简写。

适用范围:所有用户层对象。

可以参照自己的对象属性命名规范,对此不要求统一。

2.2.3主题域<对象类型><_模型层次><_主题域><_对象描述>[_汇总类型][_存储类型][_][序号或描述]说明:主题域是对数据进行大类划分,不同用户下的分类有所不同。

适用所有业务层;每个新增的业务主题均需到该规范备案登记。

2.2.4对象描述<对象类型><_模型层次><_主题域><_对象描述>[_汇总类型][_存储类型]◼适用范围:所有用户层对象;◼对象描述要求简洁准确,尽可能的直观表达对象的含义,通常包含业务+功能;如果是通用命名规则:<对象类型><_模型层次><_主题域><_对象描述>[_汇总类型][_存储类型],这里的对象描述是多业务的合成体,这时不加业务。

数据仓库建设方案(DOC32页)

数据仓库建设方案(DOC32页)

第1章数据仓库建设方案(DOC32页)1.1 数据仓库总体架构专家系统接收增购项目车辆TCMS或者其他子系统通过车地通信传输的实时或者离线数据,通过一系列综合诊断分析,以各类报表图形或者信息推送的形式向用户展示分析结果。

针对诊断出的车辆故障将给出专家建议处理措施,为车辆的故障根因修复提供必要的支持。

根据专家系统数据仓库建设目标,结合系统数据业务规范,包含数据采集频率、数据采集量等有关因素,设计专家系统数据仓库架构如下:数据仓库架构从层次结构上分为数据采集、数据存、数据分析、数据服务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数据采集:负责从各业务自系统中汇合信息数据,系统支撑Kafka、Storm、Flume 及传统的ETL采集工具。

数据存储:本系统提供Hdfs、Hbase及RDBMS相结合的存储模式,支持海量数据的分布式存储。

数据分析:数据仓库体系支持传统的OLAP分析及基于Spark常规机器学习算法。

数据服务总线:数据系统提供数据服务总线服务,实现对数据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并对外提供数据服务。

1.2 数据采集专家系统数据仓库数据采集包含两个部分内容:外部数据汇合、内部各层数据的提取与加载。

外部数据汇合是指从TCMS、车载子系统等外部信息系统汇合数据到专家数据仓库的操作型存储层(ODS);内部各层数据的提取与加载是指数据仓库各存储层间的数据提取、转换与加载。

1.2.1外部数据汇合专家数据仓库数据源包含列车监控与检测系统(TCMS)、车载子系统等有关子系统,数据采集的内容分为实时数据采集与定时数据采集两大类,实时数据采集要紧关于各项检测指标数据;非实时采集包含日检修数据等。

根据项目信息汇合要求,列车指标信息采集具有采集数据量大,采集频率高的特点,考虑到系统后期的扩展,因此在数据数据采集方面,要求采集体系支持高吞吐量、高频率、海量数据采集,同时系统应该灵活可配置,可根据业务的需要进行灵活配置横向扩展。

本方案在数据采集架构使用Flume+Kafka+Storm的组合架构,使用Flume与ETL 工具作为Kafka的Producer,使用Storm作为Kafka的Consumer,Storm可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实时处理,及时对问题指标进行预警。

dwd构建规则

dwd构建规则

dwd构建规则DWD构建规则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据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数据,数据仓库成为了企业和组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数据仓库的构建规则被称为DWD(Data Warehouse Design)构建规则。

DWD构建规则是指在进行数据仓库设计和构建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则和原则。

这些规则旨在确保数据仓库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和易用性。

下面将介绍几个重要的DWD构建规则。

1. 高度冗余的数据模型:在数据仓库中,数据的冗余是被允许的。

通过将数据冗余存储,可以减少数据的访问时间,提高数据查询的性能。

同时,数据冗余还可以降低关联查询的复杂性,简化数据分析过程。

2. 维度建模:维度建模是数据仓库中最常用的建模技术之一。

维度建模以业务维度为核心,将数据按照业务维度进行划分和组织。

通过维度建模,可以更好地支持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

3. 规范化的事实表:事实表是数据仓库中存储事实数据的表格。

为了提高数据查询和分析的效率,事实表通常需要进行规范化处理。

规范化的事实表可以减少数据的冗余存储,提高数据的更新和维护效率。

4. 易于理解的命名规则:为了方便数据仓库的使用和维护,需要制定一个易于理解的命名规则。

命名规则应该能够清晰地表达数据的含义和用途,避免出现歧义和混淆。

5. 数据质量控制: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保证数据质量,需要进行数据清洗、去重和校验等工作。

同时,还需要建立数据质量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修复数据质量问题。

6. 安全性和权限管理:数据仓库中存储着大量的敏感数据,因此安全性和权限管理非常重要。

需要建立合理的权限体系,限制对数据的访问和操作权限,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7. 数据备份和恢复: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是企业的重要资产,需要进行定期的数据备份和恢复工作。

通过数据备份,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8. 性能调优和优化:数据仓库的性能对于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至关重要。

数据仓库国家标准规范最新

数据仓库国家标准规范最新

数据仓库国家标准规范最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仓库作为企业数据管理和分析的核心工具,其标准化建设对于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关于数据仓库国家标准规范的最新概述:# 数据仓库国家标准规范最新引言数据仓库国家标准规范旨在为企业提供一个统一的数据管理框架,以支持数据的集成、存储、管理和分析。

这些规范有助于提升数据处理的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数据定义和分类- 明确数据的定义,包括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

- 根据业务需求和数据特性,对数据进行合理分类。

2. 数据集成- 规定数据集成的方法和流程,确保数据源的多样性和数据的一致性。

- 采用ETL(Extract, Transform, Load)等技术实现数据的抽取、清洗和加载。

3. 数据存储- 规定数据存储的格式和结构,支持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的存储需求。

- 确保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包括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机制。

4. 数据质量管理- 制定数据质量标准,包括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和时效性。

- 实施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并纠正数据问题。

5.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规定数据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 遵守相关的数据保护法规,保护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

6. 数据分析与报告- 规定数据分析的方法和工具,支持高级分析和数据挖掘。

- 制定报告生成的标准格式,确保报告的一致性和可读性。

7. 数据治理- 明确数据治理的职责和流程,包括数据的所有权、使用权和责任。

- 建立数据治理委员会,负责监督和指导数据仓库的建设和维护。

8. 技术标准和接口规范- 规定数据仓库的技术架构和接口标准,确保系统的兼容性和扩展性。

- 支持开放标准和API,促进数据的共享和互操作。

结语数据仓库国家标准规范的最新发展,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坚实的数据管理基础。

通过遵循这些规范,企业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数据资源,提升决策质量和业务竞争力。

数据库建设规范(参考模板)

数据库建设规范(参考模板)

数据库建设规范目录1. 前言 (2)2. 范围 (2)3. 术语和定义 (2)3.1范式 (2)3.2关联 (3)3.3关系模型 (3)3.4视图 (3)3.5外键 (3)3.6约束 (3)3.7主键 (3)4. 命名规范 (4)4.1规范约定 (4)4.2表名 (4)4.3视图 (4)4.4存储过程 (4)4.5函数 (4)4.6触发器 (4)4.7字段 (5)4.8索引 (5)5. 数据库建设过程规范 (5)5.1概述 (5)5.2需求分析阶段 (6)5.2.1需求调查 (6)5.2.2内容分析 (6)5.3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7)5.2.1定义实体 (7)5.3.3定义关系 (7)5.3.4定义属性 (7)5.3.5定义键 (8)5.3.6定义索引 (8)5.3.7定义其他对象和规则 (9)5.4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9)5.5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 (10)5.6实施、运行、维护规范 (10)6. 数据库建设安全性规范 (11)6.1概述 (11)6.2完整性设计 (11)6.3物理安全 (13)6.4访问控制 (13)6.5数据备份 (14)1. 前言数据库技术是信息资源管理最有效的手段。

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有效存储数据,满足用户信息要求和处理要求。

本规范通过数据建库的命名、结构、建库过程及安全性措施等几个技术方面进行约定,目的就是提供一套规范、合理、科学的建库技术体系,应用系统提供建库技术参考。

2. 范围本规范主要从关系数据库的命名、关系和结构以及建设过程等几个方面来规定数据库设计应遵循的规范。

3. 术语和定义3.1范式关系数据库中的关系是要满足一定要求的,满足不同程度要求的为不同范式。

满足最低要求的叫第一范式,简称1NF。

在第一范式中满足进一步要求的为第二范式,其余以此类推。

一般而言,数据库的设计应至少满足第三范式。

3.2关联关联是不同表之间的数据彼此联系的方法。

数据仓库建设原则

数据仓库建设原则

数据仓库建设原则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指的是将企业的各种分散的数据源进行整合和汇总,以便于进行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的技术和体系结构。

在数据仓库建设过程中,有一些重要的原则需要遵循,以保证数据仓库的稳定性、可用性和可扩展性。

1.需求驱动原则:在数据仓库建设之初,需求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仅有清晰明确的业务需求,才能够确保数据仓库的建设方向和目标,以及所需的数据和分析功能。

数据仓库项目的需求要经过和业务部门的充分沟通,了解他们的具体需求,并将之转化为明确的数据仓库设计和实施方案。

2.数据质量原则:数据质量是数据仓库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保证数据仓库可用性和有效性的基础。

在数据仓库建设中,需要对源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集成,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需要建立数据质量管理机制和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数据质量问题。

3.数据一致性原则:数据仓库的数据来自于各种不同的数据源,这些数据源具有不同的数据格式、数据结构和数据语义。

为了确保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一致,需要进行数据标准化、整合和转换。

在数据仓库建设中,需要设计和实施一致的数据模型和数据整合规则,以确保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一致、可比和可扩展。

4.可扩展性原则:随着业务的发展,数据仓库中的数据量和用户数量都会逐渐增加。

因此,在数据仓库的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数据的可扩展性,即数据仓库能够容纳大量的数据,并能够支持更多的用户和访问请求。

为了实现数据仓库的可扩展性,可以采用分布式存储和计算技术,将数据仓库分布在多个节点上,以提高数据的并发处理能力。

5.安全性原则:数据仓库中存储着企业的核心数据,这些数据可能包含敏感的商业机密和客户隐私信息。

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性,需要在数据仓库建设中加强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只有被授权的用户才能够访问到数据仓库中的数据。

此外,还需要采取数据加密和备份等技术手段,以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6.高性能原则:数据仓库的建设旨在提供高效、快速和准确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

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模型设计与优化

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模型设计与优化

数据仓库中的数据模型设计与优化数据仓库是指将企业的各种数据进行整合、清洗和加工,形成供决策支持和分析的统一数据源。

而数据模型设计是数据仓库开发的重要环节,它决定了数据仓库的结构、组织方式和性能优化。

一、数据仓库的设计原则1.1 单一事实表数据仓库通常由事实表和维度表组成,事实表记录了业务中的主要事实和指标,而维度表则用于描述事实所处的背景信息。

在数据模型设计中,一个明确的原则是尽量将事实表设计为单一的,即每个事实表只包含一种类型的事实。

这样可以避免冗余的数据和复杂的关联关系,提高查询性能。

1.2 星型模型和雪花模型在数据模型设计中,常用的两种模型是星型模型和雪花模型。

星型模型采用了以一个或多个事实表为中心,周围围绕着多个维度表构成的星形结构,简洁明了,易于理解和查询。

而雪花模型在星型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标准化了维度表,将其拆分成多张表,从而减少数据冗余。

选择采用哪种模型需要根据具体业务需求和数据特点做出合理的判断。

1.3 维度的层次结构维度表是数据仓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用于描述事实所处的背景信息,如时间、地理位置、产品等。

在维度表的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是维度的层次结构。

比如时间维度可以按照年、季度、月等层次进行划分,产品维度可以按照品类、品牌、型号等层次进行划分。

合理的维度层次结构可以提高数据仓库的查询效率和用户体验。

二、数据模型设计的优化技巧2.1 行列存储在数据仓库中,数据通常以行为单位进行存储和查询。

然而,当数据量达到一定规模时,行存储方式会造成大量的IO操作和数据冗余。

为了提高查询效率和节省存储空间,可以采用列存储的方式,即将相同列的数据连续存储在一起,从而减少IO操作和数据冗余。

2.2 分区和分桶数据仓库中的数据量通常非常庞大,为了提高查询效率,可以采用分区和分桶的技术。

分区是指将数据按照某个规则划分成多个逻辑部分,如按照时间、地理位置等划分。

而分桶是指在每个分区中将数据再划分成多个小的数据块,从而减小每次查询的数据量。

oracle数据库安装及配置规范_v1.0

oracle数据库安装及配置规范_v1.0

Oracle数据库系统安装及配置规范2015-10目录1. 数据库物理设计原则 (5)1.1. 数据库环境配置原则 (5)1.1.1. 操作系统环境 (5)1.1.2. 内存要求 (5)1.1.3. 交换区设计 (5)1.1.4. 其他 (6)1.2. 数据库设计原则 (6)1.2.1. 数据库SID (6)1.2.2. 数据库全局名 (6)1.2.3. 数据库类型选择 (6)1.2.4. 数据库连接类型选择 (7)1.2.5. 数据库SGA配置 (7)1.2.6. 数据库字符集选择 (8)1.2.7. 数据库其他参数配置 (9)1.2.8. 数据库控制文件配置 (9)1.2.9. 数据库日志文件配置 (10)1.2.10. 数据库回滚段配置 (10)1.2.11. 数据库临时段表空间配置 (11)1.2.12. 数据库系统表空间配置 (11)1.3. 数据库表空间设计原则 (11)1.3.1. 表空间大小定义原则 (11)1.3.2. 表空间扩展性设计原则 (12)1.4. 裸设备的使用 (12)2. 数据库逻辑设计原则 (13)2.1. 命名规范 (13)2.1.1. 表属性规范 (13)2.1.2. 索引 (14)2.1.3. 视图 (15)2.1.4. 实体化视图 (15)2.1.5. 存储过程 (15)2.1.6. 触发器 (15)2.1.7. 函数 (16)2.1.8. 数据包 (16)2.1.9. 序列 (16)2.1.10. 表空间 (16)2.1.11. 数据文件 (16)2.1.12. 普通变量 (16)2.1.13. 游标变量 (17)2.1.14. 记录型变量 (17)2.1.15. 表类型变量 (17)2.2. 命名 (17)2.2.1. 语言 (17)2.2.2. 大小写 (18)2.2.3. 单词分隔 (18)2.2.4. 保留字 (18)2.2.5. 命名长度 (18)2.2.6. 字段名称 (18)2.3. 数据类型 (18)2.3.1. 字符型 (18)2.3.2. 数字型 (19)2.3.3. 日期和时间 (19)2.3.4. 大字段 (19)2.3.5. 唯一键 (19)2.4. 设计 (20)2.4.1. 范式 (20)2.4.2. 表设计 (20)2.4.3. 索引设计 (23)2.4.4. 视图设计 (24)2.4.5. 包设计 (24)2.4.6. 安全性设计 (25)2.5. SQL编写 (26)2.5.1. 字符类型数据 (26)2.5.2. 复杂sql (27)2.5.3. 高效性 (27)2.5.4. 健壮性 (28)2.5.5. 安全性 (29)2.5.6. 完整性 (30)3. 备份恢复设计原则 (30)3.1. 数据库exp/imp备份恢复 (30)3.1.1. 数据库级备份原则 (30)3.1.2. 用户级备份原则 (30)3.1.3. 表级备份原则 (31)3.2. 数据库冷备份原则 (31)3.3. Rman备份恢复原则 (31)3.3.1. Catalog数据库 (31)3.3.2. Archive Log (33)3.3.3. 全备份策略 (33)3.3.4. 增量备份策略 (33)3.3.5. 恢复原则 (33)3.4. 备用数据库原则 (34)3.5. 一些小经验 (34)3.6. 系统调优知识 (35)3.6.1. 生成状态报表(statspack的使用) (35)3.6.3. 内存调整 (37)3.6.4. 排序的优化 (40)3.6.5. 统计信息 (41)4. 设计工具 (42)1.数据库物理设计原则1.1.数据库环境配置原则1.1.1.操作系统环境对于中小型数据库系统,采用linux操作系统比较合适,对于数据库冗余要求负载均衡能力要求较高的系统,可以采用Oracle10gRAC 的集群数据库的方法,集群节点数范围在2—64个。

数据库建设的规则

数据库建设的规则

数据库建设的规则1.数据库规范:建设数据库前,应根据实际需求制定一套数据库规范,包括数据库命名规范、表和字段命名规范、数据类型约定等。

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混乱和错误。

2.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是数据库建设的关键,要进行合理的表结构设计。

主要原则包括遵循正规化原则、避免冗余和重复数据、合理使用关联关系,确保数据库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3.数据完整性:数据完整性是指保证数据库中的数据符合预期规则和约束条件。

建设数据库时,应设定适当的数据完整性规则,包括主键、外键、唯一性约束等,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4.数据安全性:数据库的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建设数据库时,应设置必要的访问权限和安全控制措施,包括用户权限管理、加密技术、防火墙等,以保护敏感数据免遭恶意攻击和非法访问。

5.性能优化:数据库建设应考虑到数据量的增长和系统的并发访问。

要进行性能优化,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建立索引、分区表、存储过程、视图等,以提高数据库的查询效率和响应速度。

6.数据备份和恢复:建设数据库时,必须规定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制定相应的数据恢复计划。

这样可以在数据库发生意外故障或数据丢失时,快速恢复数据库,保障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

7.数据库监控和维护:数据库建设完成后,需要建立数据库监控和维护机制,定期检查数据库的性能状况,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同时,还要定期进行数据库的优化和维护工作,包括垃圾清理、索引重建、统计信息更新等,以确保数据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8.文档和记录:数据库建设过程中应有详细的文档和记录,包括需求分析、设计文档、测试记录等。

这些文档和记录可以为数据库的维护和升级提供参考,也有助于后续人员的理解和沟通。

9.合规性和法律遵循:在数据库建设过程中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隐私规定,确保数据库的合规性和合法性。

同时,要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遵循相关的安全和保密措施。

总结起来,数据库建设的规则主要包括数据库规范、数据库设计、数据完整性、数据安全性、性能优化、数据备份和恢复、数据库监控和维护、文档和记录、合规性和法律遵循等方面的原则。

《数据仓库编程规范》word版

《数据仓库编程规范》word版

未经允许,不可全部或部分发表、复制、使用于任何目的文档修订摘要1引言编写目的编写《数据仓库开发规范(dbsql系统)(1.0)》的目的是:dbsql封装了访问db2,oracle,greenplum,Sybase 和Teradata数据库的方法,形成了一套访问db2,oracle,greenplum,sybase和Teradata数据库的统一接口。

dbsql不仅提供了对db2,oracle,greenplum,sybase和Teradata访问方法的统一,而且提供了一些方法屏蔽5个数据库之间sql语言的差别。

这样对于应用程序,只需要编写一套代码,就可以操纵db2,oraclee,greenplum,sybase和Teradata数据库,对开发工程师而言,只用熟悉sql92的标准sql和此文档sql函数就本文档供以下相关人员阅览:◆参于数据仓库设计评审的专家人员;◆参与数据仓库软件开发的软件部人员;◆参与数据分析系统测试人员。

1.1 背景介绍◆开发的软件系统的名称:数据仓库编程规范◆开发单位:数据分析部◆系统使用单位:◆该软件系统是数据仓库底层开发跨平台异构数据仓库的基础平台1.2 术语定义1.3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共包括:◆《Tcl/Tk 编程权威指南》◆《Expert One on One: Oracle》◆《Oracle 数据库DBA专题技术精粹》2DBsql环境配置2.1 目录设置2.2 环境变量主要环境变量设置包括:➢$DBSQL:程序安装点,开发时设置为个人目录。

➢$AGENTLOGDIR:Scehdule Server日志采集目录,通常设置为$DBSQL/log➢$AGENTTRACEDIR:日志及TRACE文件目录。

(Schedule Server不采集,可用于存放调试信息)➢$TOOLS:存放tcl运行环境包及异构数据库编译的动态包安装目录。

用户可以在用户目录下创建.profile文件,例如:2.3 开发与安装开发时需要作如下设置:➢将dss及_common.tcl复制到$DBSQL/bin下;➢将_common.cfg复制到$DBSQL/etc下;➢参照dwd_trade_base_ds.tcl开发各处理程序,有关dwd_trade_base_ds.tcl 的详细说明参见具体例子;➢如需要专用配置文件则在$DBSQL/etc下创建<rootname>.cfg文件,专用配置文件中允许覆盖公共配置项,但需要慎用。

数据中心数据仓库建设规范模板

数据中心数据仓库建设规范模板

一、引言数据仓库是数据中心的核心组成部分,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和数据分析等重要功能。

本文档旨在规范数据中心数据仓库的建设过程,确保数据仓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背景数据中心数据仓库的建设是为了满足企业对大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的需求。

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长和业务复杂度的提升,数据仓库的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三、数据仓库建设的基本原则1.满足业务需求:根据企业的业务需求定制数据仓库的结构和功能,确保数据仓库能够准确、高效地支持业务分析和决策支持。

2.数据一致性:保证数据仓库中的数据与源数据保持一致,避免数据错误和混乱。

3.数据安全性:加强数据仓库的安全控制,确保数据在存储、传输和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

4.可扩展性:设计数据仓库的架构和存储方式,以便在需要扩展时能够方便地进行扩容和升级。

5.可维护性:建设数据仓库时应考虑维护成本和维护工作的简化,确保数据仓库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

四、数据仓库建设流程1.需求分析阶段a)收集业务需求:与业务部门沟通,明确业务分析和决策支持的需求。

b)确定数据源:确定数据仓库的数据来源,包括关系数据库、文件系统等。

c)制定数据仓库规划:根据需求和数据源,确定数据仓库的架构和数据模型。

2.数据抽取和清洗阶段a)数据抽取:根据数据源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抽取方式,将数据源中的数据导入到数据仓库。

b)数据清洗和转换:对抽取的数据进行清洗和转换,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正确性。

c)数据加载:将清洗和转换后的数据加载到数据仓库中。

3.数据存储和管理阶段a)数据存储:选择适当的存储方式,包括关系数据库、列式数据库等,根据需求进行数据分区和索引设计。

b)数据管理:制定数据管理策略,包括备份与恢复、空间管理、性能优化等。

4.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阶段a)数据挖掘和分析:利用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支持业务部门的决策。

b)报表和可视化:设计和报表和可视化界面,直观地展现数据分析结果,支持普通用户进行数据分析。

数据库建库规范

数据库建库规范

数据库建库规范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数据库成为了企业和组织存储、管理和利用数据的核心工具。

一个设计良好、规范建设的数据库能够高效地支持业务运营,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而一个不规范的数据库则可能导致数据混乱、错误、丢失,甚至影响业务的正常开展。

因此,遵循一套科学合理的数据库建库规范至关重要。

一、数据库规划与设计在开始建库之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设计。

这包括明确数据库的用途和目标,确定要存储的数据类型、规模和访问需求。

例如,如果是用于客户关系管理的数据库,就需要重点考虑客户的基本信息、交易记录、沟通历史等数据。

同时,要进行合理的数据库架构设计。

选择合适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如 MySQL、Oracle、SQL Server 等),并根据数据特点和业务需求确定数据库的模式,如关系型数据库的表结构、字段定义、主键和外键等。

在设计表结构时,要遵循规范化原则,尽量减少数据冗余,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二、数据命名规范清晰、一致且有意义的数据命名是数据库建库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

表名、字段名应该能够准确反映其包含的数据内容。

使用具有描述性的名称,避免使用模糊、简短或无意义的缩写。

例如,“customer_information”比“ci”更具可读性和可理解性。

命名规则应保持一致,采用统一的大小写格式(如驼峰命名法或下划线命名法),并遵循一定的命名约定,如使用名词来命名表,使用动词或形容词来命名存储过程等。

三、数据类型选择为每个字段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能够优化数据库的存储空间和性能。

例如,对于整数类型,要根据数据的取值范围选择合适的整数类型(如 tinyint、int 或 bigint)。

对于字符串类型,要根据预计的长度选择合适的长度(如 varchar 或 char),避免过度浪费存储空间。

四、主键和索引设计主键是用于唯一标识表中每条记录的字段或字段组合。

主键的选择应该具有唯一性和稳定性,通常建议使用自增整数类型作为主键。

数仓建设标准

数仓建设标准

数仓建设标准
数仓建设标准是指在数据仓库建设过程中,遵循一定规范和流程,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标准化和集成,从而提高数据质量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建设标准。

数仓建设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建模标准:数据建模是数仓建设的基础,要求采用统一
的数据建模方法和建模工具,规范数据模型的设计和管理,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维护性。

2. 数据质量标准:数据质量是数仓建设的重点,要求制定数据
质量管理流程和数据质量指标,对数据进行质量检测和清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信度。

3. 数据集成标准:数据集成是数仓建设的核心,要求采用标准
的数据集成方法和技术,实现数据的高效、安全地集成和交换,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用性。

4. 数据安全标准:数据安全是数仓建设的基本要求,要求建立
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策略,保障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5. 数据使用标准:数据使用是数仓建设的最终目的,要求制定
数据使用规范和权限管理机制,确保数据的合法性和安全性,同时提高数据的价值和效益。

综上所述,数仓建设标准是指在数仓建设过程中,遵循统一的规范和流程,从而提高数据质量和数据分析能力的建设标准。

数仓建设标准是数仓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对于企业的数据管理和分析具有重要
的意义和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仓库模型建设规范1.概述数据仓库不同于日常的信息系统开发,除了遵循其他系统开发的需求、分析、设计、测试等通常的软件生命周期之外,它还涉及到企业信息数据的集成,大容量数据的阶段处理和分层存储,数据仓库的模式选择等等,因此数据仓库的模型设计异常重要,这也是关系到数据仓库项目成败的关键。

物理模型就像大厦的基础架构,就是通用的业界标准,无论是一座摩天大厦也好,还是茅草房也好,在架构师的眼里,他只是一所建筑,地基—层层建筑—封顶,这样的工序一样也不能少,关系到住户的安全,房屋的建筑质量也必须得以保证,唯一的区别是建筑的材料,地基是采用钢筋水泥还是石头,墙壁采用木质还是钢筋水泥或是砖头;当然材料和建筑细节还是会有区别的,视用户给出的成本而定;还有不可忽视的一点是,数据仓库的数据从几百GB到几十TB不等,即使支撑这些数据的RDBMS无论有多么强大,仍不可避免地要考虑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数据仓库建模的设计目标是模型的稳定性、自适应性和可扩展性。

为了做到这一点,必须坚持建模的相对独立性、业界先进性原则。

2.数聚模型架构在数聚项目实施过程,我们一般将数据仓库系统的数据划分为如下图所示几个层次。

2.1.数据架构图2.2.架构工作方法规范2.3.准备层L02.3.1.主要数据结构临时表:从数据源抽取,直接落地到临时表。

临时表总是保存这次抽取的数据,不保留历史数据。

也就是说,如果是全量抽取的话,就是源系统整个表的数据,如果是增量抽取的话,就是自从上次修改后的数据。

接口表:从临时表,经过清洗、转换到达接口表。

接口表保存历史数据,也就是说,如果是全量抽取的话,就是源系统整个表的数据,如果是增量抽取的话。

接口表里面也是源系统整个表的数据。

转换表:为了进行清洗和转换建立的中间辅助表。

2.3.2.命名规范临时表:L0_TMP_源系统_具体业务或 L0_TMP_业务主题_具体业务(对单一源)举例:L0_TMP_POS_SALESORDER接口表:L0_DCI_业务主题_具体业务表举例:L0_DCI_SALES_SALESORDER转换表:L0_MAP_具体业务表举例:L0_MAP_SALES2.3.3.开发工作●开发数据抽取接口,落地TMP区●开发数据清洗转换程序,落地DCI区,多源系统进行合并●开发数据装载程序,装载到L1层2.4.原子层L12.4.1.主要数据结构维度表:整个数据仓库一致的维度代码表:维度属性,非维度代码等。

原子事实表:根据业务主题,形成原子事实表汇总事实表:根据分析主题,业务主题形成合并或汇总的事实表。

2.4.2.命名规范维度表:DW_DIM_维度。

举例:组织维 DW_DIM_ORG 日期维 DW_DIM_DATE.代码表:DW_CODE_代码。

举例:性别 DW_CODE_GENDER原子事实表:L1_DW_FACT_分析主题_具体分析汇总事实表:L1_DM_FACT_分析主题_具体分析2.4.3.开发工作●维护聚集。

●衍生计算,二次指标计算。

2.5.应用层L22.5.1.主要数据结构宽表:根据需求,从L1层抽取成宽表,表现形式为固定报表,仪表盘等等。

立方体:根据分析主题,从L1生成OLAP立方体。

视图:根据需要,从L1,L0层产生L2层的视图。

前端应用,不仅仅可以利用L2层的数据结构,还可以利用L1层的数据结构。

对于源系统,还可以利用L0层的DCI区数据,可以做详单和明细查询。

2.5.2.命名规范宽表: L2_FACT_【应用主题】_【分析主题】_应用。

举例:L2_FACT_FIN_ZCFZB (财务->资产负债表)立方体:根据分析主题,从L1生成OLAP立方体。

视图:根据需要,从L1,L0层产生L2层的视图。

如明细单。

举例:L2_VIEW_原L1层表。

2.5.3.开发工作数据从L1层经过计算,汇总,根据前端分析需求,形成可以有效支撑前端应用查询的结构。

3.建模方法要成功地建立一个数据仓库,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数据模型。

数据仓库建模在业务需求分析之后开始,是数据仓库构造的正式开始。

在创建数据仓库的数据模型时应考虑: 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兼顾查询效率与数据粒度的需求;支持用户需求变化;避免业务运营系统性能影响;提供可扩展性。

数据模型的可扩展性决定了数据仓库对新的需求的适应能力,建模既要考虑眼前的信息需求,也要考虑未来的需求。

目前两类主流的数据仓库模型分别是由Inmon提出的企业级数据仓库模型和由Kimball提出的多维模型。

Inmon提出的企业级数据仓库模型采用第三范式(3NF),先建立企业级数据仓库,再在其上开发具体的应用。

企业级数据仓库固然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但在缺乏足够的技术力量和数据仓库建设经验的情况下,按照这种模型设计的系统建设过程长,周期长,难度大,风险大,容易失败。

这种模型的优点是信息全面、系统灵活。

由于采用了第三范式,数据存储冗余度低、数据组织结构性好、反映的业务主题能力强以及具有较好的业务扩展性等,但同时会存在大量的数据表,表之间的联系比较多,也比较复杂,跨表操作多,查询效率较低,对数据仓库系统的硬件性能要求高等问题。

另一方面,数据模式复杂,不容易理解,对于一般计算机用户来说,增加了理解数据表的困难。

Kimball提出的多维模型降低了范式化,以分析主题为基本框架来组织数据。

以维模型开发分析主题,这样能够快速实施,迅速获得投资回报,在取得实际效果的基础上,再逐渐增加应用主题,循序渐进,积累经验,逐步建成企业级数据仓库。

这也可以说是采用总线型结构先建立数据集市,使所有的数据集市具有统一的维定义和一致的业务事实,这种方法融合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设计方法的思想。

这种模型的优点是查询速度快,做报表也快;缺点是由于存在大量的预处理,其建模过程相对来说就比较慢。

当业务问题发生变化,原来的维不能满足要求时,需要增加新的维。

由于事实表的主码由所有维表的主码组成,所以这种维的变动将是非常复杂、非常耗时的。

而且信息不够全面、系统欠灵活、数据冗余多。

本规范我们主要针对维度建模的方法来阐述规范。

3.1.维度建模多维数据建模以直观的方式组织数据,并支持高性能的数据访问。

每一个多维数据模型由多个多维数据模式表示,每一个多维数据模式都是由一个事实表和一组维表组成的。

多维模型最常见的是星形模式。

在星形模式中,事实表居中,多个维表呈辐射状分布于其四周,并与事实表连接。

位于星形中心的实体是指标实体,是用户最关心的基本实体和查询活动的中心,为数据仓库的查询活动提供定量数据。

每个指标实体代表一系列相关事实,完成一项指定的功能。

位于星形图星角上的实体是维度实体,其作用是限制用户的查询结果,将数据过滤使得从指标实体查询返回较少的行,从而缩小访问范围。

每个维表有自己的属性,维表和事实表通过关键字相关联。

使用星形模式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提高查询的效率。

采用星形模式设计的数据仓库的优点是由于数据的组织已经过预处理,主要数据都在庞大的事实表中,所以只要扫描事实表就可以进行查询,而不必把多个庞大的表联接起来,查询访问效率较高。

同时由于维表一般都很小,甚至可以放在高速缓存中,与事实表作连接时其速度较快;便于用户理解。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用户而言,星形模式比较直观,通过分析星形模式,很容易组合出各种查询。

3.2.建模步骤第一步:选取建模的业务过程设计过程的第一步是确定要建模的业务过程或者度量事件。

业务过程是在业务需求收集过程明确下来。

在很多的生产活动中,存在着很多价值链,这些价值链就是有一系列的业务过程来组成的。

比如在供应链管理中。

存在着下面的业务过程:原材料购买原材料交货原材料库存材料账单生产制造将产品运到仓库制成品库存客户订单为客户送货货品计价付款退货第二步:定义模型的粒度业务过程被确定下来后,就建模师就必须声明事实表的粒度。

清楚地定义事实表的行到底代表什么在提出业务过程维度模型的过程至关重要。

如果没有在事实表的粒度上达成一致,那么设计过程就不可能成功地向前推进。

第三步:选定维度一旦事实表的粒度已经稳固地确定下来,对维的选择就相当简单了。

也正是在此时,就可以开始考虑外键的问题了。

一般来说,粒度本身就能够确定一个基本或者最小的维度集合,设计过程就是在此基础上添加其他维。

这些维在已经声明的事实表粒度都有一个唯一对应的值。

第四步:确定事实四步设计过程的最后一步是仔细选择适用于业务过程的事实和指标。

事实可以从度量事件中采用物理手段捕捉,或者也可以从这些度量中导出。

对于事实表粒度来说,每个事实都是必须设计存在的,不要将那些明确声明的粒度不相匹配的其他时间段的事实或者其他细节层次的事实混杂进来。

4.维度表设计维度表包含内容:1)代理键:整型,不可重复,唯一标识每一条记录,不包含任何商业信息。

(必选)2)代理键有效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必选)3)当前有效标志。

(必选)4)主键:传统意义的业务键,包含相应的商业信息,如员工编号。

(必选)5)名称:数据分析时显示的内容,如员工名称等;(必选)6)排序键:自定义序列。

(可选)7)自定义汇总:利用自定义表达式进行特定的数据运算。

可选)8)父键:父子维度中用来标识主键的上级。

(可选)9)一元运算符:在父子维度中用来定义上下级的汇总关系。

(可选)(详细)10)属性:属性包含有关维度的信息。

例如,Customer 维度可以包含 Name、PhoneNumber、Gender、City、State 等属性。

属性通过属性层次结构显示出来。

维度中的属性层次结构同时包含可选的 (All) 级别和该属性的非重复成员。

例如,Customer 维度可以包含具有两个级别的 Name 属性层次结构:(All) 级别以及为每个姓名包含一个成员的级别。

父子层次结构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

属性不一定要具有属性层次结构。

如果未创建属性层次结构,多维数据集的空间将与属性无关。

例如,通常不会为 Phone Number 属性创建属性层次结构,因为通常不会按电话号码导航维度。

如果没有为属性创建属性层次结构,则该属性可用作成员属性,但不能用作用户层次结构中的级别。

属性可以通过前端展示软件进行展现。

(可选)11)属性层次结构:属性层次结构完全定义多维数据集的空间。

多维数据集是由多维数据集的属性层次结构的交集产生的多维空间。

(可选)4.1.时间维度时间维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维度,可以参考如下的模板:4.2.层级维度层级维度也是我们模型设计最常遇见的维度,比如组织结构,区域,产品树,行业结构等等。

在设计时,可以采用如下模板:针对数据存储时,采用自关联的结构:针对数据展现时,将自关联的结构展开,以列存储层次:根据需要可以把组织层级具体化。

4.3.缓慢变化维缓慢变化维定义数据会发生缓慢变化的维度就叫”缓慢变化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