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字有文白二读

合集下载

血什么时候念xue,什么时候念xie

血什么时候念xue,什么时候念xie

血什么时候念xue,什么时候念
xie
我对题目内容的理解是,“血”字读xuè、读xiě在词汇范围、类型上有怎样的区别。

答案向这一方向作答,不触及
xuè、xiě二者在优势使用时代、优势使用地区方面的内容。

答案旨在帮助提高个人普通话精准度,并非提高“历史性语音正确度”,故不做文白异读方向的探讨。

规律一
读xuè时,“血”字大多和字组中或前或后一定字词结构紧密,或限定修饰,或相近并列,构成语义整体;
读xiě时,“血”字大多在字组中单独形成语义整体,和前后字词结构松散。

规律二
文雅词、滞古词偏xuè音,口语俗语、新造白话偏xiě音。


读xuè
血红蛋白(限定)、血肉模糊(并列。

松散化、口语化:血
xiě和肉都混一起,看不清)、血液循环(限定)、一片血泊(修饰)、腥风血雨(修饰)、血浓于水(文雅、滞古。

口语化:血xiě比水浓)、血流成河(文雅、滞古。

口语化:血xiě流得都像河一样了)
读xiě
鸭血(口语词)、流鼻血(口语词)、抽血(结构松散、偏口语。

书面化:抽取血xuè液)、一针见血(结构松散、俗语词)、产后大出血(结构松散、新造白话)
注:
1. 对于非口语、通常以xiě为强势读音的词组,血字读
xuè也不难为大众接受,口语词读xuè则听感怪异;
2.作为一个母语为普通话的人,以上都是个人语感总结出来的,规则不是规则,只是辅助用的。

一、不、七、八、血、质、量、室的正确读音(全)

一、不、七、八、血、质、量、室的正确读音(全)

“一”、“不”、“七、八”、“血”、“质”、“量”、“室”的读音一、“一”的变调:“一”的本调是阴平(一声),它在单独使用,有在词句末尾或作为序数“第一”的省略时,仍读阴平。

例如:一二三、天下第一、一般、一楼、数一数二、统一、话一、万一、说一不二1、在去声(四声)字前念成阳平(二声)。

例如:一致、一阵、一切、一块、一部书、一样、一个人2、在阴平(一声)、阳平(二声)、上声(三声)字前念成去声(四声)。

例如:一杯茶、一心工作、一节课、一场战斗、一怀、一直、一早3、夹在重叠动词中间时念轻声。

例如:想一想、看一看、试一试、等一等4、用在动词、形容词与量词中间一般也读轻声。

例如:去一趟、认识一下儿、好一点儿、贵一些二、“不”的变调:“不”的本调是去声(四声),单独使用、用在语句末尾、或在阴平、阳平、上声前都念去声。

例如:不,我不想去!我偏不!不多、不少、不早不晚、不可思议、不!我不!不高;不知道;不同;不习惯;不瞒你说;不少;不好;不满意“不”的变调情况:1)在去声(四声)字前念成阳平(二声)。

例如:不要;不错;不是;不在;不认识、不对、不破不立、不上不下2)用在动补结构的词语中间或相同词语中间时念轻声。

例如:起不来;说不定;用不着;睡不着;差不多;等不及;能不能;会不会;贵不贵;认识不认识、了不起、吃不了、去不去练习:1、读下列词语,注意上声的变调:小组古典冷水广场展览引导简短感想反省海风雨衣简单始终北方老师演出解说海军改革水田举行检查起床隐瞒脸盆演员主持典范忍耐演戏美丽武术可怕土地访问巧妙2、读下列词语,注意“一”的变调:一致通过一切顺利一定照办一样轻重一律作废一天到晚一声大喊一帆风顺一知半解一张白纸始终如一国家统一整齐划一百里挑一大年初一3、读下列词语,注意“不”的变调:不信鬼神不算高明不大可能不怕困难不必客气不相上下不说假话不听劝告不知好歹不欢而散不能迟到不难学会不劳而获不愁吃穿不由自主不可多得不许说谎不敢相信不管闲事不懂外语三、“七”、“八”的声调:①单说或在语句末尾,在阴平、阳平、上声前念阴平。

语言文字知识手册

语言文字知识手册

语言文字知识手册一、知识篇1.什么是语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用语言学的定义来说,“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组织结构的信号体系”。

人们用眼神、手势也可以表达一定的意思,但那种表达是简单的、不系统的,而且往往要借助语言的说明。

人们用灯光、标志牌也可以表达一定的意思,但那也是要预先用语言设定其意义的。

因此,语言是人类多种交际工具中最重要的一种。

2.什么是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音、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

3.什么是方言?方言是根据语言的长期演变而来的,根据其性质差异可分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

现代汉语共有七大方言。

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

4.什么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经国务院第134次总理办公会批准,自1998年起,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通过广泛开展推普宣传周活动,大力促进推广普通话工作向纵深发展,既是当前国家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5.什么是普通话水平测试?普通话水平测试采用口试形式。

根据教育部、国家语委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试卷分为4项内容:(1)读单字100个,测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读音的标准程度;(2)读词语100个音节,测查应试人声母、韵母、声调和变调、轻声、儿化读音的标准程度;(3)读短文400字,测查应试人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作品的水平,在测査声母、韵母、声调读音标准程度的同时,重点测查连读音变、停连、语调以及流畅程度;(4)命题说话3分钟,测查应试人在无文字凭借的情况下说普通话的水平,重点测查语音标准程度、词汇语法规范程度和自然流畅程度。

6.什么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

”规范汉字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正体字、简化字以及传承字。

汉字的文白异读

汉字的文白异读

LI Chuntao, The Textual Research of the Qi-Square-sacrificial-vessel(启簠)and the Qi (启)-halberd in the Bronze Inscription
There is the so-called character of xian(献)in the newly published Qi-Square-sacrificial-vessel(启 簠)inscription. Actually, it is not properly explained by the reviewers. This paper interprets it as wu( ), which means wu(吾)according to its usage. In the inscription, the word shi(飤)is used as a verb. The sentence 吾以飤士、庶子及我父兄 means that Qi(启)made a square-sacrificial-vessel to entertain his shi(士), sons, father and brothers. A similar inscription on the Chu(楚)-Square-sacrificial-vessel is also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n addition, since the writing method of the name in the inscription of the Qi (启)-halbert is special, this paper analyzes a kind of special ji(戟)characters in the inscription of state Zeng(曾). Key Words: the Qi-Square-sacrificial-vessel(启簠), xian(献), wu( ), ji(戟)

医学常用字正音

医学常用字正音

医学常用字正音摘要】针对社会上常见的误读现象,本文对某些常用字从误读原因、误读频率、误读字分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纠正措施。

【关键词】常用字误读正音社会上经常会遇到误读现象,下面对一些常用字从误读原因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纠正措施。

一、误读原因归类1.声旁误导:娠chén, 酵xiào, 氯lù ,蕾léi2.形似误读:棘là手, 大剌剌cìcì,3.传统影响:血xuě, 亚yǎ, 韦wěi4.类推不当:肋lè, 勒lè, 得dé 黑hē, 贼zé, 北bó5.音义混淆:髋kuà,晕hūn,咯ké6.方言音: 惠xì,卜bō, 瘦sòu,炎yàn,腹fǔ7.多音(古今音):中zhōnɡ肯 ,拓tuò片8.文白异读:角jiǎo色, 模mó样9.废弃字:醯xiān, 菸yú二、易误读字分类㈠解剖专业常用字误读蹠zhé髋kuà髂kà贲pēn 肋lè胼胝体bìnɡdī㈡生物学专业常用字误读间期jiān 分子fènɡ 栅栏shān栓皮quán 痫(癇癎)jiān㈢化学专业常用字误读氯化钾lù 酵母xiào漂白粉piào吡咯ɡē吖嗪yā铵ān腈纶qīnɡ㈣生物化学专业常用字误读组织胺ān蛋白朊yuán 乙醯乙酸xiān菸酸yú㈤免疫学专业常用字误读微生物wěi 细菌jǔn类luì㈥生理学专业常用字误读血压xuě咯血ɡē消瘦sòu妊娠chén谵妄chán安瓿péi 鼻衄niǔ㈦病理学专业常用字误读宫颈癌jìnɡ疽zǔ濒pín胱huǎnɡ搦ruò塞sāi㈧药理学专业常用字误读檗pì涎yán莨liánɡ纤qiān蒿ɡāo三、纠正措施1.努力摆脱方言的影响。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注音商榷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注音商榷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注音商榷《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在原有基础上增加和调整了部分字词的读音,收入了大量新增词语,对一些词语的义项和释义做出了修订,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

笔者结合前人及自身研究,指出了其中一些值得商榷的注音问题,以求教于方家。

标签:《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注音规范化2012年6月《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第6版面世,这部词典为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和社会的一致好评,成了语言生活参与者必不可少的权威指南。

新版《现汉》在注音方式上做了进一步的完善,比如:对词组、熟语以按词分写的原则做了进一步的细化,按照四字成语的结构差异加以区分——可以分为两个双音节的,在中间加短横“-”,如“投井下石”注作“toujing-xiashi”;不能分为两个双音节的,则全部连写,如“判若鸿沟”注作“panruohonggou”。

这样的处理,有助于广大读者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内部结构和意义内涵,严格遵守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以下简称《正词法》)。

然而,笔者对于新版《现汉》中一些词语的注音存有疑问,在此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提出,以就教于方家。

一、含多音字词语的注音问题汉语中多音字很多,有的是因为有不同的语义而读作不同的语音,即分音别义;有的则是因为书面语和口语的原因,有不同的读音。

对分音别义的情况而言,若对其中的多音字理解不同,就可能读作不同的音。

如:(1)【间不容发】jianbfurongfa,意思是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也形容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第629页)其中的“间”是多音多义字。

究竟该读作阴平还是去声呢?《现汉》第6版注释其中的“间”为方位词“中间”之义,音jian。

而有学者曾指出“这里‘间’指‘间隔、间隙、距离’,不指‘中间’,应当注为jian”。

因为“中间”和“间隙”二词的意义不同,前者只是说明事物之间的位置,后者则强调事物之间的空间或时间的距离小。

从“血”字正音说开去

从“血”字正音说开去

从“血”字正音说开去经国务院批准,自 1998 年起,每年 9 月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2017 年 9 月 11 日至 17 日是第 20 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以“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主题。

针对普通话审音的问题,普通话审音委员会于 1963 年发表了《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于 1986 年制定出《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1985 年 12 月修订)》,这些都对普通话异读词的审音做了具体规定说明,多年的语言实践证明,审定为“统读”的异读字基本得到认可,方便了普通话的学习,也促进了语言规范化。

而语言作为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在其语言实践中也透露出一些尚未解决的语言问题,如文白异读的“血”字正音问题。

以 CCTV1 在2017 年 9 月15 日的一个新闻报道视频为例,标题“河南:患者大失血,医生用体温‘热’ 血袋”,该视频中频频出现“血”字,主持人均读为“xuè”,而受访医生均读为“xuě”;CCTV5 主持人在2017 年 9 月 2 日报道全运会张晨受伤一事时,又将“血”读为“xiě”;而 CCTV2 在 2017 年 8 月30 日报道“输血不用血或成可能” 时,频频出现的“血”既有“xiě”又有“xuè”的读音。

由此可见,“血”字读音混乱。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受过专业训练的播音主持尚且存在读音分歧,普通大众又该如何选择以哪种读音作为标准呢?“血”字究竟怎么读才是正确读音呢?最新出台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2016)给出如下明确规定:统读xuě,口语单用也读xiě。

这一规定是国家语委于 2011 年对普通话开展第三次审音,并于 2016 年制定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里的相关内容,结合前两次审音的相关规定,就“血”字正音的合理性进行思考,并由此分析审音表中其他统读字是否存在同样的情况以及这些字现在的使用情况,从而探讨正音规范的稳定性。

江苏专转本(语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江苏专转本(语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江苏专转本(语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6. 阅读理解7. 文学作品赏析12. 作文单项选择题1.下列加下划线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滇池癫狂颠簸白癜风B.晕车愠色酝酿熨斗C.籍贯慰藉嫉妒辑录D.血泊血压献血血汗正确答案:B解析:A项滇池diān:素有“高原明珠”之美称的淡水湖,是昆明风景名胜的中心。

癫狂、颠簸都是diān。

白癫风diàn:皮肤生斑点后变白色的皮肤病名。

B项晕车、愠色、酝酿、熨斗都读yùn。

C项慰藉jie:安慰、抚慰。

嫉妒jídù:本作“嫉女石”。

害贤为嫉,害色为妒。

后指因人胜过自己而产生的忌恨心理。

元.白朴《墙头马上》第四折:“恁(nín)母亲从来狠毒,恁父亲偏生嫉炻。

”D项血泊xuè、血压xuè、献血xiě、血汗xuè。

“血”字有文白二读:一读xuè(文),用作书面语读音;一读xiě(白),用作口头语读音。

“血”用在合成词和成语中,属于书面语用法,应读成xuè。

如:血液、血管、血汗、血迹、血案、血本、血统、血色、血债、输血、贫血、心血、充血、热血、浴血、血小板、吸血鬼、混血儿、脑溢血、血海深仇、血流如注、头破血流、狗血喷头、有血有肉。

【含有“血”字的成语中,只有“一针见血”的“血”注为xiě,其余都注音为xuè】。

“血”单独使用或用在短语(词组)中,属于口头语用法,应读成xiě。

如:吐了一口血、血的教训、血的代价、像血一样红(以上属单用);血脓、血块、血斑、鸡血、猪血、卖血、献血、验血、抽血(以上都是双音节短语)。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松弛精粹思辨遴选B.粗犷气概瑰宝发韧C.匮乏修葺倾刻赝品D.人情世故有恃无恐额首称庆鬼鬼祟祟正确答案:A解析:A项精粹:精美、纯粹。

一般写成精华、精髓的意思。

思辨:动词,思考辨析。

血字读音举例

血字读音举例

多音字“血”的读音举例许多老师把握不住多音字“血”字的读音,这里提供一份资料。

读xiě的“血”用于口语,多单用。

例如:流了好多血、便血、鸡血、吐血、血糊糊、血淋淋、一针见血。

读xuè的“血”用于书面语,多用在合成词中,例如:血管、血汗、血红、血泪、血浆、血脉、血泊、血管、血块、血亲、血肉、血色、血书、血水、血糖、血统、血腥、血腥、血型、血性、血压、血液、血印、血衣、血小板、血球、出血、补血、活血、流血、输血、鲜血、止血、鲜血、抽血……成语多属于书面语。

在含有“血”的成语中,“血”一般都读四声xue,例如:血海深仇、血口喷人、血流如注、血气方刚、血肉相连、心血来潮、有血有肉、兵不刃血、头破血流、腥风血雨,呕心沥血、茹毛饮血。

(三百卷生)如何掌握“血”字的读音?《她是我的朋友》一文中,多次出现“血”字,而读音不同。

由于“血”字读音时常变化,影响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朗读。

“血”字读音的变化有没有规律可循呢?有的老师说,在单音节词中读xiě,在双音节词中一般读xùe;有的教师则说,读哪个音都对。

究竟怎样掌握呢?河北省唐山市汉丰镇黄沽小学李晓芳“血”字有文白二读:一读xùe(文),用作书面语读音;一读xiě(白),用作口头语读音。

但是,书面语和口头语有时候不大容易区分,要是按“血”字的用法来区分,就比较容易掌握了。

“血”用在合成词和成语中,属于书面语用法,应读成xùe。

如:血液、血管、血汗、血迹、血案、血本、血统、血色、血债、输血、贫血、心血、充血、热血、浴血、血小板、吸血鬼、混血儿、脑溢血、血海深仇、血流如注、头破血流、狗血喷头、有血有肉。

“血”单独使用或用在短语(词组)中,属于口头语用法,应读成xiě。

如:吐了一口血、血的教训、血的代价、像血一样红(以上属单用),血脓、血块、血斑、鸡血、猪血、卖血、献血、验血、抽血(以上都是双音节短语,它们在普通话词典中不列为词条)。

谈“血”的读音

谈“血”的读音

“血”字的两种读法怎样区别?“血”字有文白二读:一、用在带书面色彩的合成词和成语中时,属于书面语用法,读成(xuè)。

1.一些医疗专用名词:血液、血管、血癌、血崩、血红蛋白、血浆、贫血、输血、血小板、脑溢血等等;2.带书面色彩的合成词:血汗、血迹、血案、血本、血统、血色、血债、心血、充血、热血、浴血、吸血鬼、混血儿等;3.成语:血海深仇、血流如注、头破血流、狗血喷头、有血有肉……二、用于口语词或单独使用时,应读作(xiě)。

1.单独使用的:吐了一口血、血的教训、血的代价、像血一样红等;2.作为口语词使用的:血糊糊、血淋淋、鸡血、猪血、献血……值得一提的是,汉语的合成词与短语之间的界限,语法学界至今尚未彻底解决。

不过在通常情况下还是可以区分的,那就是看它们在概念上的差异以及内部的结合关系紧密与否。

合成词的概念是单纯的、固定的,不是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其内部的结合关系比较紧密;而短语所表达的概念缺乏专指性,是几个词的意义的总和,其内部的结合关系比较松弛。

例如:“流血牺牲”“流血事件”中的“流血”特指“牺牲生命或负伤”,因此是合成词,应该读xuè(词典上有);而“流血过多”的“流血”,并非指“牺牲生命或负伤”,而是指“流出的血”,因此是短语,应该读xiě。

短语的内部结构关系比较松弛,它可以插入一些别的词语。

例如:“鸡血-鸡的血”“献血-献了一次血”“抽血-抽了血-抽了一点血”“流血-流了点血-流出了血”。

而合成词的内部结构比较紧密,一般是不能插入别的词语的,如“血水”不可说成“血和水”“血球”不可说成“血凝成的球”;只有少数动宾式的合成词内部可以插入别的词语,如“输血”可以说“输了一次血”“输300CC血”,但它还是合成词,因为它是医学上的专门术语,不是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不等于“输送血液”。

所以,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6课《孔繁森》中“献血”一词,课文中的注音为“献xi ě”;而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她是我的朋友》中“输血”就应读作“输xuè”。

词与短语的区别

词与短语的区别

词与短语的区别2006-3-16页面功能【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在汉语中,词与短语的组合方式、结构类型基本相同,以致不少学生无法从外在形式上来辨别。

如: A B大陆--大树冰箱--冰雪水瓶--水火A 组是词,B 组是短语,仅从形式上很难看出区别。

但词与短语无论从意义还是用法上,都不尽相同,认识它很有必要。

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分辨:一、从构成上来区别1. 看有没有非自由语素短语的构成单位必须是词(即自由语素)。

词的构成单位是语素。

可以是自由语素,也可以是半自由或不自由语素。

因此,若一个结构中有非自由语素的存在,则一般是词。

如“骨头、钉子、人性、异化”等斜体语素是不自由语素。

“感官、平素、慨叹、语言”等两个语素都不是自由语素,故可以肯定它们是词,不是短语。

2. 看有没有轻声语素普通话中有大量的轻声词,所以一个语法组合其最后一个语素为轻声语素(虚词除外),则该组合一般为词。

如“胡同、相声”等均有轻声语素,一定是词。

需要注意的是:同一语法组合,轻重音还能区分词与短语:如:买卖(m à i )为短语:买和卖;买卖( mai )为词:生意。

东西(x ī)为短语:指方向;东西( xi )为词:泛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

兄弟( d ì)为短语:指哥哥和弟弟;兄弟( di )为词:指弟弟或别的年纪比自己小的男人。

二、从语音上来区别词的内部各语素之间语音上一般是连接的,也就是说语素之间没有语音停顿。

如:“艰”与“苦”、“卓”与“越”、“问”与“题”之间不能停顿;短语的内部成分之间在语音上大多是停顿的,如“水火”、“问路”、“头晕”等,中间都可以有一个短暂的停顿,所以是短语。

再者,词有固定的语音形式,而短语没有固定的语音形式,如“动员”和“动心”。

“动员”有固定的语音形式,第一个音节读重音,中间不能停顿,是词;“动心”则没有固定的语音形式,两个音节都读重音,中间可以停顿,是短语。

不过,有少数语言单位,既可以是词又可以是短语,需要根据具体的语文环境来衡量。

普通高校专升本大学语文单项选择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普通高校专升本大学语文单项选择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普通高校专升本大学语文单项选择题专项强化真题试卷1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最富文采、标志着我国古代叙事散文的成熟著作是( )A.《左传》B.《国语》C.《战国策》D.《史记》正确答案:A解析:识记、理解类试题,属作家作品类文学常识考察。

《左传》是“《春秋》三传”之一,它以《春秋》的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和传说,叙述了丰富多彩的历史事件,描写了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

把《春秋》中的简短记事,发展成为完整的叙事散文。

《左传》发展了《春秋》笔法,不再以事件的简略排比或个别字的褒贬来体现作者的思想倾向,而主要是通过对事件过程的生动叙述,人物言行举止的展开描写,来体现其道德评价。

《左传》还创立了一种新形式,即在叙事中或叙事结束后直接引入议论,以“君子日”、“君子是以知”、“孔子日”等来对事件或人物作出道德伦理评价。

这种形式,更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立场和感情,增强了叙事的感情色彩。

《左传》确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国语》以记言为主,所记多为朝聘、飨宴、讽谏、辩诘、应对之辞。

《战国策》则主要记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

2.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B.C.D.正确答案:B解析:A项滇池Diān:素有“高原明珠”之美称的淡水湖,是昆明风景名胜的中心。

癫狂、颠簸都是diān。

白癜风diàn:皮肤生斑点后变白色的皮肤病名。

B项晕车、愠色、酝酿、熨斗都读yùn。

C项慰藉jiè:<书>安慰、抚慰。

嫉妒jídù:本作“嫉?”。

害贤为嫉,害色为妒。

后指因人胜过自己而产生的忌恨心理。

元.白朴《墙头马上》第四折:“恁(nín)母亲从来狠毒,恁父亲偏生嫉?。

”D项血泊xuè、血压xuè、献血xiě血汗xuè。

林荫道辨析“血”的读音

林荫道辨析“血”的读音

前几天,故宫(微博)一个别字“撼”原应为“捍”,让全国人民热烈地讨论了一把。

近日,一苏州网友在其博客上称,他觉得这个事情很有意思。

不过,当他在女儿的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上看到“林阴道”一词时,却产生了极大的质疑:记得自己一直学的是“林荫道”。

对此,教材编写者解释说“林荫道”是异读词,为防止出现混淆,所以国家语委进行了统一修改。

对于日前故宫出现的“撼”字风波,该网友称,大家之所以敢讨论,敢说这个字错了,是因为故宫不是教书育人的。

大家讨论讨论,就当做茶余饭后的笑谈而已。

“我觉得挺好。

”但如果一个权威机构,一个教书育人的地方,将错误堂而皇之地印在教科书上,所有老师都不敢质疑,将会是什么样的后果呢?随后,该网友特别指出,在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教科书104页“识字”中,出现“林阴道”一词,让人着实吓了一跳。

“因为明显与我们老师长期教我们的区别大啊。

”经过多番联系,昨天记者联系上了这位姓李的市民。

据其介绍,他多年前和妻子一起来苏打拼,目前开了一家体育文化广告传媒公司,女儿就读于苏州新区某小学一年级。

去年,女儿开学后,兴冲冲把教科书背回了家。

后来,他无意间翻到了语文书第104页,看到了那个错别字,认为非常不妥。

“可教科书上已经白纸黑字地印出来了,既成事实,我们这些家长也只能望洋兴叹啦。

”李先生表示,对于教科书上出现这样的错误,他们家长感觉很无奈,也很无语。

带着网友的质疑,记者来到苏州新区狮山实验小学。

在校方提供的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教科书第104页上,记者果然看到了“林阴道”一词。

该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陆菊敏告诉记者,他从事小学语文教育已经有17年了,自从语文书从人教版换成苏教版后,这15年里一直都是“林阴道”,他们也是一直这样教的。

陆菊敏告诉记者,当他刚接触到“林阴道”时,第一反应是这个字印错了,因为在之前近20年的学习中一直都是“林荫道”。

在他和学校同事讨论后,大家也一致认为这个词是印错了。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读后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读后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读后李志江摘 要㊀‘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工作向前推进了一步,有些读音改动的论证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㊂文章在肯定修订稿取得的成绩的基础上,对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主要是:有的多音字要考虑社会使用的稳定性,不必急于统读;凡是规定统读的字音,需要注明统读前的多个读音,说明取舍背景;关注并审定地名和科技名词的异读;建议进一步开展社会调查,编写‘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⓪解读“;建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包括‘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在内的语言文字规范的常态化研究㊂关键词㊀普通话异读词㊀语言文字㊀规范研制㊀㊀普通话异读词,是指普通话词汇中表达同一个意义而习惯上有不同读音的词,如 薄 (bó/báo)㊁ 谁 (shuí/shéi)㊁ 装订 (zhuāng dīng/zhuāng dìng)㊂这里所说的异读是社会上普遍性认同的异读,不包括少数人甚至是个别人的误读㊂普通话异读词的审音,要求在普通话异读词的多个(通常是两个)读音中,确定其中之一作为规范读音,另外的则予淘汰,或者区别不同读音的不同适用场合㊂㊀㊀为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11年10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 国家语委 )启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三次普通话审音工作,任务是研制普通话审音原则,修订1985年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以下简称‘审音表“)㊂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以下简称‘修订稿“)完成㊂2016年5月,为确保‘修订稿“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国家语委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㊂‘修订稿“公布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㊂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汉语辞书编纂的编辑,我认真学习了‘修订稿“,并努力加深理解㊂一㊀㊀根据课题组介绍,本次修订的审音原则是:1.以北京语音系统为审音依据㊂2.充分考虑北京语音发展趋势,同时适当参考在官话及其他方言区中的通行程度㊂3.以往审音确定的为普通话使用者广泛接受的读音,保持稳定㊂4.尽量减少没有别义作用或语体差异的异读㊂5.在历史理据和现状调查都不足以硬性划一的情况下暂时保留异读并提出推荐读音㊂㊀㊀根据以上原则,课题组和审定委员会做了许多社会调查和学术研究㊂总体来说,本次审定改动的读音数量不多,有些读音改动的论证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㊂44㊀辞书研究2021年第1期㊀㊀‘修订稿“中,不少读音改动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和赞同㊂㊀㊀1.‘审音表“中有个别不应做统读处理而做了的,‘修订稿“中予以退回㊂例如:㊀㊀(1)‘审音表“荫㊀yìn(统读)( 树~ 林~道 应作 树阴 林阴道 )‘修订稿“荫㊀①yīn㊀~蔽㊀~翳㊀林~道㊀绿树成~②yìn㊀庇~㊀福~㊀~凉㊀㊀(2)‘审音表“作(除 ~坊 读zuō外,其余都读zuò)‘修订稿“作㊀①zuō㊀~揖㊀~坊㊀~弄㊀~践㊀~死②zuó㊀~料③zuò㊀~孽㊀~祟㊀㊀2.‘审音表“中有个别应做统读处理而未做的,‘修订稿“中改为统读㊂例如:㊀㊀(1)‘审音表“荨㊀①qián(文)㊀~麻②xún(语)~麻疹‘修订稿“荨㊀xún(统读)㊀㊀(2)‘审音表“芥㊀①jiè㊀~菜(一般的芥菜)㊀~末②gài㊀~菜(也作 盖菜 )㊀~蓝菜‘修订稿“芥㊀jiè(统读)㊀㊀3.在‘审音表“发布后的二十多年中,有些字音出现了新的异读,并且已被社会普遍接受,‘修订稿“予以确认㊂例如:㊀㊀(1) 的 的读音原来已有de㊁dí㊁dì三个㊂‘修订稿“增收了dī,用于 的士㊁的哥㊁的姐㊁打的㊁面的㊁残的 等㊂㊀㊀‘审音表“的㊀dí㊀~当㊀~确㊀㊀‘修订稿“的㊀①dī㊀打~②dí㊀~当㊀~确㊀㊀(2) 拜 的读音原来只有bài一个㊂‘修订稿“增收了bái,用于 拜拜 (英语 再见 的译音)㊂㊀㊀‘修订稿“拜㊀bái㊀~~(再见;分手)㊀㊀4.还有的异读词在长期使用中几乎是浑然不觉地完成了统读,例如 一场雨 的 场 (cháng),人们早已与 一场球赛 的 场 (chǎng)一样读作chǎng了,‘修订稿“确认了这种用法㊂㊀㊀‘审音表“场㊀①chǎng㊀~合㊀~所㊀冷~㊀捧~②cháng㊀外~㊀圩~㊀~院㊀一~雨③chɑng㊀排~㊀㊀‘修订稿“场㊀①chǎng㊀~合㊀~所㊀冷~㊀捧~㊀外~㊀圩~㊀一~大雨②cháng㊀~院③chɑng㊀排~㊀㊀(按: 圩场 是方言词,这里的 场 读cháng,是 集市 的意思㊂‘修订稿“将 圩~ 由xūcháng改读为xūchǎng,似欠妥)㊀㊀5.‘修订稿“对专业上一直存在异读的读音予以判断㊂例如,中医古籍‘金匮要略“的 匮 ,到底应该读guì还是应该读kuì,‘修订稿“明确 匮 是 柜 (櫃)的古字,读作guì㊂㊀㊀‘修订稿“匮㊀guì(同 柜 )石室金~㊀‘金~要略“㊀㊀‘修订稿“中改变的读音,有些已经在通行的语文辞书中得以体现,社会反响比较平稳,客观上为后来的审音做出了积极的铺垫㊂㊀㊀不必讳言,对于‘修订稿“中的一些改动,相当一部分人还持有不同的看法㊂㊀㊀1.两个读音没有交叉混淆,不必统读而改为统读㊂例如:㊀㊀‘审音表“葛㊀①gé㊀~藤㊀~布㊀瓜~②gě㊀ 姓 (包括单㊁复姓)㊀㊀‘修订稿“葛㊀gě(统读)㊀㊀ 葛 本有gé㊁gě两读㊂‘修订稿“规定统读为gě,那就意味着 葛布㊁葛麻㊁葛藤㊁瓜葛㊁纠葛 中读gé的 葛 ,都要与姓 葛 的 葛 ㊁ 诸葛 的 葛 一样读为gě㊂原来两读的用法明确,没有交叉,没有统读的必要,有些人读错了,那正是需要纠正的㊂规范读音不宜采取将错就错㊁以错为对的办法,这样做对经过学习,已经掌握正确读音的人不公平,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㊂㊀㊀2.姓氏读音,不宜处理为统读㊂例如:㊀㊀‘审音表“纪㊀①jǐ㊀ 姓②jì㊀~念㊀~律㊀纲~㊀~元㊀㊀‘修改稿“纪㊀统读jì(纪姓旧读jǐ)㊀㊀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符号,其读音代代相传,不可轻易改动,特别是在没有征求本人意见的情况下㊂有些姓,例如 瞿 (Qú)㊁ 任 (Rén )㊁ 曲 (Qū)㊁ 应 (Yīng )㊁ 华 (Huà)等,平时经常被人读错,但是不能因此就 一刀切 ,还是维持‘审音表“原来的处理为好㊂㊀㊀3.异读词的某个读音,虽然比较少见,但那些有理据㊁有传承㊁在语文学习中反复强调的,不必改为常见音㊂例如:㊀㊀‘审音表“强㊀①qiáng ㊀~渡㊀~取豪夺㊀~制㊀博闻~识②qiǎng ㊀勉~㊀牵~㊀~词夺理㊀~迫③jiàng ㊀倔~㊀㊀‘修订稿“强㊀①qiáng ㊀~渡㊀~取豪夺㊀~制㊀博闻~识㊀~迫②qiǎng ㊀勉~㊀牵~㊀~词夺理㊀~颜欢笑③jiàng ㊀倔~㊀㊀ 强迫 的 强 读qiǎng 是正确的,历来如此㊂至于相当多的人读为qiáng ,那是因为学习得不够,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必强求㊂有的专家认为,这里的 强 读为qiáng ,从字理上说也是可以讲通的㊂问题是:如果读音不改,是不是没有错误?如果没有错误,不改是不是更稳妥一点?㊀㊀4.异读词的规范,如果废弃原有读音而另立新读音,需要慎之又慎㊂例如:㊀㊀‘审音表“血㊀①xuè(文)用于复音词及成语,如 贫~ ㊁ 心~ ㊁ 呕心沥~ ㊁ ~泪史 ㊁ 狗~喷头 等㊂②xiě(语)口语多单用,如 流了点儿~ 及几个口语常用词,如: 鸡~ ㊁ ~晕 ㊁ ~块子 等㊂54‘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读后㊀64㊀辞书研究2021年第1期㊀㊀‘修订稿“血㊀xuě(统读)(口语单用也读xiě)㊀㊀ 血 有xuè和xiě文白两读㊂现在社会使用上,二者的区分并不十分严格,甚至说话时不读xuè而读xuě的也大有人在㊂但是,据此就将 血 的读音由xuè改为xuě,恐怕不很合适㊂在普通话中,字的注音与口语读音有时不完全吻合,例如 经 字,只有jīng和jìng 两个读音,但 正经 在口语中一般读zhèngjǐng; 主 字只读zhǔ,但 主意 在口语中通常读zhúyi; 流 字只读liú,但 二流子 在口语中一直读èrliūzi;等等㊂‘现代汉语词典“的各个版本中,从来没有给 经㊁主㊁流 之类另立读音㊂第7版的处理为:㊀㊀正经㊀zhèng㊃jing(口语中也读zhèngjǐng)㊀㊀主意㊀zhǔ㊃yi(口语中也读zhú㊃yi)㊀㊀二流子㊀èrliú㊃zi(口语中也读èrliū㊃zi)㊀㊀‘现代汉语词典“的处理,在字音上没有割裂语言发展的历史,又反映了当今的语言实际,是值得借鉴的㊂如果 血 的读音改动了,援其例,或许还有一些字的读音也要改动,那将不利于普通话读音的稳定性㊂二㊀㊀普通话异读词的审定范围,可以有三个角度的理解㊂从历时的角度,它不审定古代汉语㊁近代汉语,只审定现代汉语;从共时的角度,它只审定普通话,不审定方言;从词汇分类的角度,它既审定一般语词,也审定专科语词㊂㊀㊀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审定异读词时,这个概念尚不十分明晰㊂从‘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1963)看,归入异读词的,有的是普通话内的异读(例如 炽 有chì㊁zhì两读),有的是普通话与北京土话的异读(例如 把 bǎ,北京土话也读bǎi),有的是普通话与古汉语的异读(例如 哑 yǎ,古汉语另读è)㊂后来制定‘审音表“的时候,审音委员会明确了审音范围,但是仍存在着个别瑕疵㊂㊀㊀普通话内有异读,同时又涉及方言音的,处理时宜区别对待㊂例如:㊀㊀‘审音表“凹㊀āo(统读)(‘修订稿“未改动)㊀㊀ 凹 在 低于周围 义上有āo㊁wā两读,二者统读为āo是没有问题的;而它在方言中还读wā,用于地名或人名,就不便于统读了㊂似应保留方言音,并给予提示 (在方言中又读wā) 为好㊂㊀㊀讨论普通话与古汉语异读的,似应从‘修订稿“中删除㊂例如:㊀㊀‘审音表“哑㊀yǎ㊀~然失笑(‘修订稿“未改动)㊀㊀ 哑然 读yǎrán,又读èrán㊂读yǎrán时,意思是 形容寂静,或形容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读èrán时,意思是 形容笑声 ㊂一个无声,一个有声,语义对立,不宜混为一谈㊂在 哑然 的 形容笑声 义上,‘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注音yǎrán,又注明 哑 旧读è ;‘汉语大词典“注音èrán,又按:哑,今读yǎ㊂既然二者的读音不同且语义有别,那么是否就没有审音的必要了,如果有必要,似也不应以 哑然失笑 做例㊂㊀㊀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地名的异读是亟需规范的一项内容㊂1963年‘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中有190多个地名的异读审定,后来基本上都落实到‘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中了㊂1985‘审音表“没有顾及地名,其 说明 中说: 人名㊁地名的异读审订,除原表已涉及的少量词条外,留待以后再审㊂ 如今近30年过去了,‘修订稿“依然是 不审订人名㊁地名等专有名词的读音,原表涉及的人名㊁地名的条目除外 ,这是令人遗憾的事情㊂全国各级各类的汉语地名多如牛毛,但乡镇街以上的行政区划地名中,有异读的毕竟很少,目前仍存在不同意见的更少㊂花一些时间,下一点功夫,早一些把它们的读音确定下来完全应该,也完全值得,一拖再拖恐怕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㊂处理地名异读规范时, 名从主人 原则是建立在 方言音与普通话语音的对应关系 的前提下的,最好能够制定一个基本规则,既有学理支撑,又有成功范例,以便统一标准,而不至于 按下葫芦起来瓢 ㊂如果常见的地名异读解决了,那么无论是辞书的注音,还是广播电视的播音,就都有了明确的依循,也不必为 六安 到底是读Liù ān 还是读Lù ān , 解州 到底是读Xièzhōu 还是读Hàizhōu 而争论不休了㊂在地名异读的审定方面,国家语委的规范无疑是具有权威性的㊂㊀㊀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科技术语的异读也是亟需规范的一项内容㊂参与制定规范的语言专家,一般对科技术语不甚熟悉,他们所依据的语料中,科技方面的内容很少,所以审定也就难以顾及了㊂㊀㊀科技术语中有相当多的异读词是需要审定的㊂试举几例㊂㊀㊀1.排挡(档)(páidǎng /páidàng )㊀㊀ 排挡 简称挡㊂是汽车㊁拖拉机等用来改变牵引力的装置,用于改变行车速度或倒车㊂通常所说的 挂挡㊁一挡㊁二挡㊁倒挡 就是这个 挡 ㊂因为 挡 是实物,不是动作,所以有些汽车专家坚持写作 档 ㊂过去, 档 有dàng 和dǎng 两个读音,现已统读为dàng ㊂㊀㊀‘审音表“档㊀dàng (统读)(‘修订稿“未改动)如果写成 排档 才是正确的,那 档 是不是要恢复dǎng 的读音?如果不恢复,那是不是要说服汽车专家写作 挡 而不写作 档 ?或者采取妥协的办法,辞书中注为:排档páidàng (口语中多读páidǎng )?这个问题讨论多年,应该有一个权威的说法㊂㊀㊀过去,有些字的读音在北京话中有去声㊁上声两读,后来审音都统读为去声,如 室 (shì)㊁ 质 (zhì)㊁ 亚 (yà)㊁ 较 (jiào )等㊂这些字音的统读被社会普遍接受,只有 档 字稍有特殊㊂ 档 统读dàng , 排档 读páidàng ,采用 档 字,维持现状,是一个稳妥的办法㊂㊀㊀2.栅极(shānjí/zhàjí)㊀㊀ 栅极 是由金属细丝组成的筛网状或螺旋状电极㊂在电子管中位于阴极和阳极(板极)之间,用来控制电子流㊂这个 栅 就是因为形状像栅栏而得名,本来应该读zhà,可是在电子行业里, 栅极 一直读为shānjí(可能因为 栅 与 珊 姗 的字形相像)㊂‘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也注为shānjí,这是一种从俗从众的处理,现在看来似乎不够妥当㊂这种异读实为误读,应该予以规范㊂㊀㊀3.射干(yègān /shègān )㊀㊀ 射干 是鸢尾科草本植物,它的根茎可入药,性寒,味苦,功能是清热解毒㊁利咽㊁祛痰,主治喉痹咽痛㊁肺热咳嗽痰喘等症㊂中医界一直将 射干 读为shègān ,‘中国药典“也注为shègān ㊂而在‘辞源“‘辞海“里, 射干 则注为yègān ㊂‘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 射 ,只收shè音,未收yè音,也未收 射干 一词㊂那么, 射干 到底应该读为yègān ,还74‘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读后㊀84㊀辞书研究2021年第1期是应该读为shègān呢?希望异读词审音能够给出答案㊂㊀㊀4.癫痫(diānxián/diānjiān[癫癎])㊀㊀ 癫痫 的写法和读法,语言学界与医学界一直有分歧㊂‘审音表“制定时就遇到了这个问题:医学界认为此病为间歇性发作,因而习惯写成 癎 ,读作jiān;语言学界认为‘广韵“以来 痫 字为 户间(閒)切 ,与 闲 同音,读作xián㊂当时作为疑难问题搁置下来㊂2013年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收录了 痫 字,未收 癎 字㊂后来全国科技名词委员会专门发文,确认医学界可以写作 癫癎 ,读作diānjiān㊂这桩时间久远的悬案应该可以解决了㊂㊀㊀总之,科技术语异读词的审定,长期缺位是不妥当的㊂就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科技术语来说,应该重视语音的历史传承,尽量避免将某个学科内的误写误读作为规范加以审定㊂这方面的工作,似可专门立项,专门研究,以求比较全面的观照和考量,使异读词规范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㊂三㊀㊀由于种种原因,‘修订稿“至今还未作为语言文字规范文件正式公布㊂没有正式公布也就意味着修订工作仍未结束,未结束就要继续工作下去㊂㊀㊀就近期任务来说,课题组不妨结合社会各方面的反馈意见,对‘修订稿“的改动内容再次梳理㊁斟酌㊂凡是学理上有支撑,群众基础也较好的,就可以考虑改动;凡是学理上认识有分歧,也缺乏群众基础的,就可以搁置不论㊂改动与否,关键在于条件是否成熟㊂改动宁愿少一点,也要稳一点,以维护语言文字规范文件的稳定性和权威性㊂㊀㊀规定统读的字音,需要注明原来读几个音,读什么音㊂如果不注明,就不了解其取舍的背景,不知统读从何说起㊂例如:㊀㊀‘审音表“喔㊀wō(统读)(‘修订稿“未改动)㊀㊀在1958年公布的‘汉语拼音方案“韵母表中,o所对应的汉字是 喔 ㊂ 喔 有两读,一读wō(拟声词,形容公鸡的叫声),一读ō(叹词,同 噢 )㊂如果拟声词的wō和叹词的wō统读为wō,那么 喔 就不能再读为ō(即没有ō的读音),于是‘汉语拼音方案“韵母表中o与 喔 的对应就有问题了㊂如果说拟声词的 喔 过去有wō和ō两读,现在统读为wō(与叹词 喔 的读音无关),那就顺理成章了㊂由此可见,说明统读的背景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㊂㊀㊀要说明不同读音的适用场合,就需要举例㊂举例不宜过少,相反,多举为佳㊂依靠类推不是方便使用者的做法,也不是所有的使用者都具备类推的能力㊂例如:㊀㊀‘审音表“答㊀①dá㊀报~㊀~复②dā㊀~理㊀~应㊀㊀‘修订稿“答㊀①dá㊀报~㊀~复②dā㊀~理㊀~应㊀㊀以上内容‘修改稿“未改动㊂如果能够改为:㊀㊀答㊀①dá㊀~案㊀~辩㊀~对㊀~复㊀~卷㊀~谢㊀~疑㊀~题㊀报~㊀对~㊀回~㊀解~㊀问~㊀应~㊀作~㊀~非所问②dā㊀~理㊀~应㊀~腔㊀~讪㊀~茬儿㊀羞~~信息量就大得多了㊂㊀㊀就中期任务来说,课题组可以准备编写一本‘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⓪解读“㊂将三次审音的来龙去脉,包括审音原则㊁审音范围等做出权威的阐释,对工作组织㊁工作流程等做出翔实的说明㊂同时,审定的每一条都对取舍及应用做出明确的交代㊂这些不仅是规范内容的必要补充,也是推广㊁贯彻规范的必要手段㊂前些年,新的规范文件公布后都推出了 解读 小册子,‘修订稿“亦应如此㊂没有 解读 ,人们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机械地贯彻执行就陷于被动㊂当年‘审音表“的主要制订人之一徐世荣先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于1997年5月出版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释例“一书㊂其中内容一字一议,追根溯源,有问题,有分析,很有参考价值㊂例如该书73页有:㊀㊀巷hàng ㊀~道㊀㊀‘初稿“(即‘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审 巷道 一词,定此词中 巷 为特定音hàng ,广泛用于矿业㊁矿工㊂并注: 巷 在别的地方念xiàng ㊂ 其实hàng 为18世纪以前的中古音㊂舌面音j㊁q㊁x 是明末才由g㊁k㊁h 腭化 发音部位由 舌根音 前移而成㊂ 腭化 ,即因经常后拼细音(齐㊁撮韵母)形成,故hàng 变为xiàng ㊂矿业㊁矿工用语,又由方音返回古音,因已成行业专用语,不可改易,其实词义仍是 巷 (小的通道)的本义㊂又北方话称繁密树林或树木成行之处为 树巷子 shùhàngzi ,也是这个 巷 字的古音,但此词并不通用㊂㊀㊀修订‘审音表“,首先要把‘审音表“中遗留的问题以及新的规范需求了解清楚,遵循问题导向,才能对症下药㊂准备工作不充分,就难免采取 排雷式 的方法,碰到什么问题是什么问题㊂对‘审音表“的得失,以及还有哪些异读词需要审定,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编辑(特别是辞书编辑)和中小学语文教师是最有发言权的㊂他们既有理论素养,又有实践经验,本职工作几乎天天与普通话异读的是非正误打交道,哪些地方需要及时规范,哪些地方可以暂且不动,怎样稳中求进,他们最有切身体会㊂建议课题组有机会下沉基层,听取一线同志的意见,再加上在校大学生层面的调查,情况就能掌握得更全面了㊂㊀㊀就长期任务来说,课题组要将地名㊁人名的异读词审定承担起来㊂地名归民政部门管理,汉字读音归国家语委审定,两个部门团结协作,有分歧的读音总会找到相对稳妥的解决办法㊂现在,全国地名第二次普查工作已经结束,民政部正在组织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地名词典“(将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在这部词典中,地名要注音,就要面对异读问题㊂充分地占有地名资料,科学地制定审音原则,只要下功夫,一定能够有所突破,有所前进㊂㊀㊀课题组还要把科技术语中的异读词审定承担起来㊂科技术语归全国科技名词委员会审定,汉字读音归国家语委审定,两个部门一向联系㊁合作比较多㊂现在,全国科技名词委员会已经审定了100多个学科共50万条左右的科技术语,并出版了十卷本的‘中华科学技术大词典“㊂在这个基础之上,将术语的多音字全部调出,筛查分析其中处理不同的异读现象,相信科技术语异读词的审定能够出现令人振奋的新面貌㊂㊀㊀如果‘修订稿“一时不能形成正式文件,建议尝试将其中比较成熟的改动意见在辞书中体现,一方面与使用者见面,接受社会检验,一方面发现不足之处,促使规范文件更加完善可行㊂还可以请中国辞书学会出面,组织有辞书编纂出版单位和语言学者㊁词汇学者参加的协调会议,就那些意见尚存分歧的改动意见展开学术讨论,重视并充分发挥规范性语94‘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读后㊀05㊀辞书研究2021年第1期文辞书的作用,避免若干辞书的不同处理给社会使用造成混乱㊂学术讨论可以畅所欲言,确定规范要谨慎稳妥㊂㊀㊀普通话异读词的审定,既要成立阶段性的课题组,也要组织常态化的课题研究,二者缺一不可㊂第一次审音于1963年结束,第二次审音于1989年结束,第三次审音的修订稿于2016年公开征求意见,每两次间隔大致算来都是26年㊂由于间隔时间长,其间均未有组织地收集资料,发现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因而前后缺乏有机衔接㊂一旦新的审定启动,许多事情都要从头做起,这显然不利于历史传承,也加重了工作负担㊂有些重要的工作,由于缺少充分的前期准备,或者受到时间㊁人力的限制,力不从心,只好暂付阙如㊂为此,建议国家语委设立 中国语言文字规范研究中心 ,承担包括‘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在内的语言文字规范的常态化研究,每年完成一定数量的研究论文和相关报告,使各项语言文字规范的贯彻执行实现持续研究㊁定期监测㊁适时修订或制定的良性循环㊂参考文献㊀㊀1.曹先擢.普通话异读词审音.中国语文,2002(1).㊀㊀2.陈会兵,朱良群,杨晨笛.‘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与‘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审音比较研究.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5(5).㊀㊀3.陈茜.审慎对待两岸语音标准的差异 从‘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修订说起.语言规划学研究, 2017(2).㊀㊀4.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编.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1985年12月修订).㊀㊀5.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汉语大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 1994.㊀㊀6.普通话审音委员会编.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63.㊀㊀7.普通话审音原则与‘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课题组编.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2016.㊀㊀8.冉启斌,石锋.普通话异读词的调查.中国语文,2016(4).㊀㊀9.王力.论审音原则.中国语文,1965(6).㊀㊀10.徐世荣.四十年来的普通话语音规范.语文建设,1995(6).㊀㊀11.徐世荣.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释例.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㊀㊀12.张莉.‘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讨论二题.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7(4).㊀㊀13.赵贤德,冯寿忠.‘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的审音范围应进一步扩大.辞书研究,2012(3).㊀㊀1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㊀北京㊀100732)(责任编辑㊀马㊀沙)。

她是我的朋友

她是我的朋友

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 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 己 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文中带“泣”的词语较多,体会它们的 不同含义。 (chuò) • 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 哭泣——轻声哭。
• 抽泣——同“啜泣”一吸一顿地哭泣。 • 呜咽(yè)——低声哭泣。
我会写
我会写
“血”单独使用或用在短语(词组)中, 属于口头语用法,应读成xiě。
如:吐了一口血、血的教训、血的代价、 像血一样红(以上属单用),血脓、 血块、血斑、鸡血、猪血、卖血、献 血、验血、抽血
医院 擦拭 护士 呜咽 确认 输血 血型 捂住脸
草垫 酒精 掩盖 拳头 制止 轻柔 周围 迫在眉睫 姓阮 恒久 竭力 啜泣
(他想:________________。) 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 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他心里_____________, 此时他想:________________。) 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 竭力制止抽泣。(他越来越____________,越来 越______________,越来越_______________,但 他下定决心________________。)
课前交流:
我和朋友之间的故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请你大声地读课 文,读准字音,读
炸死
医院
血型
草垫
酒精
掩盖
制止
拳头
轻柔
周围
咬着
“血”字有文白二读: 一读xuè(文),用作书面语读音; 一读xiě(白),用作口头语读音。 “血”用在合成词和成语中,属于书面语用 法,应读成xuè。 如:血液、血管、血汗、血迹、血案、血本、 血统、血色、血债、输血、贫血、心血、 充血、热血、浴血、血小板、吸血鬼、混 血儿、脑溢血、血海深仇、血流如注、头 破血流、狗血喷头、有血有肉。

血字怎样读

血字怎样读

血字怎样读大家往下看,像不像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呵呵!反正我不想看了。

“血”字有文白二读:一读xuè(文),用作书面语读音;一读xiě(白),用作口头语读音。

但是,书面语和口头语有时候不大容易区分,要是按“血”字用法来区分,就比较容易掌握了。

“血”用在合成词和中,属于书面语用法,应读成xuè。

如:血液、血汗、血迹、血案、血本、血统、血亲、血色、血债、输血、贫血、心血、充血、热血、浴血、血小板、吸血鬼、混血儿、脑溢血、血海深仇、血流如注、头破血流、狗血喷头、有血有肉。

“血”单独使用或用在短语(词组)中,属于口头语用法,应读成xiě。

如:吐了一口血、血的教训、血的代价、像血一样红(以上属单用)、血脓、血块、血斑、鸡血、猪血、卖血、献血、验血、抽血(以上都是双音节短语,不列为词条)。

值得一提的是,汉语的合成词与短语之间的界限,语法学界至今尚未彻底解决。

不过在通常情况下还是可以区分的,哪就是看它们的概念上的差异以及内部的结合关系紧密与否。

合成词概念是单纯的、固定的,不是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其内部的结合关系比较紧密;而短语所表示概念缺乏专指性,是几个词的意义的总和,其内部的结合关系比较松驰。

例如:“流血牺牲”、“流血事件”中的“流血”特指“牺牲生命或负伤”,因此是合成词,应该读xuè(词典上有);而“流血过多”的“流血”,并非指“牺牲生命或负伤”,而是指“流出的血”,因此是短语,应该读xiě(词典上不收“流血xiě”)。

短语的内部结构关系比较松驰,它可以插入一些别的词语。

例如:“鸡血→鸡的血”、“献血→献了一次血”、“抽血→抽了血→抽一点血”、“流血→流了点血→流出了血”。

而合成词的内部结构比较紧密,一般是不能插入别的词语的,如“血水”不可说成“血和水”、“血球”不可说成“血凝成的球”;只有少数动宾式的合成词内部可以插入别的词语,如“输血”可以说“输了一次血”、“输300CC 血”,但它还是合成词,因为它是医学上的专门术语,不是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不等于“输送血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贪婪的狴犴发表于2011-4-23 20:13
“血债血偿”怎么读?
本帖最后由贪婪的狴犴于2011-4-23 20:14 编辑
今天看电视,听女主说了这么一句台词:“血债血偿”(音:xue zhai xie chang)
反应了一下,想到同样是血这个字,一个词里读音是不同的哦~
查百度未果,不过“鲜血”和“献血”这两个词中的“血”读音就是不同的哦~
鲜血——xian xue
献血——xian xie
请教坛中诸友,“血”这两个读音怎么区分?在何情境下念“xue”?在何情境下念“xie”?
songchao发表于2011-4-23 20:17
“血”字有文白二读:一读xùe(文),用作书面语读音;一读xiě(白),用作口头语读音。

但是,书面语和口头语有时候不大容易区分,要是按“血”字的用法来区分,就比较容易掌握了。

“血”用在合成词和成语中,属于书面语用法,应读成xùe。

如:血液、血管、血汗、血迹、血案、血本、血统、血色、血债、输血、贫血、心血、充血、热血、浴血、血小板、吸血鬼、混血儿、脑溢血、血海深仇、血流如注、头破血流、狗血喷头、有血有肉。

“血”单独使用或用在短语(词组)中,属于口头语用法,应读成xiě。

如:吐了一口血、血的教训、血的代价、像血一样红(以上属单用),血脓、血块、血斑、鸡血、猪血、卖血、献血、验血、抽血(以上都是双音节短语,它们在普通话词典中不列为词条)。

值得一提的是,汉语的合成词与短语之间的界限,语法学界至今尚未彻底解决。

不过在通常情况下还是可以区分的,那就是看它们在概念上的差异以及内部的结合关系紧密与否。

合成词的概念是单纯的、固定的,不是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其内部的结合关系比较紧密;而短语所表达的概念缺乏专指性,是几个词的意义的总和,其内部的结合关系比较松弛。

例如:“流血牺牲”“流血事件”中的“流血”特指“牺牲生命或负伤”,因此是合成词,应该读xùe(词典上有);而“流血过多”的“流血”,并非指“牺牲生命或负伤”,而是指“流出的血”,因此是短语,应该读xiě。

短语的内部结构关系比较松弛,它可以插入一些别的词语。

例如:“鸡血-鸡的血”“献血-献了一次血”“抽血-抽了血-抽了一点血”“流血-流了点血-流出了血”。

而合成词的内部结构比较紧密,一般是不能插入别的词语的,如“血水”不可说成“血和水”“血球”不可说成“血凝成的球”;只有少数动宾式的合成词内部可以插入别的词语,如“输血”可以说“输了一次血”“输300CC血”,但它还是合成词,因为它是医学上的专门术语,不是语素意义的简单相加,不等于“输送血液”。

当然,特例也有。

那就是几个口语词,如“吐血、咯(kǎ)血、便血、血糊糊、血淋淋”和成语“一针见血”中的“血”要读成xiě。

笔者发现词典上含有“血”字的成语中,只有“一针见血”的“血”注为xiě,其余都注音为xùe。

究其原因,大概是“一针见血”这个成语来源于群众口语的缘故吧。

记住了特例,其余场合的“血”字,只要掌握了它的用法,也就掌握了它的读音。

如果还不放心,那么可以查《现代汉语词典》或《汉语成语词典》。

远方发表于2011-4-23 20:32
中国人自己杀自己的脑细胞。

太无聊。

有必要这样“学问”?女主播读不对,专业播音员读不准,汉语工具书也是乱乱的,太好笑。

北京小富儿发表于2011-4-23 20:44
白读:xue和xie,声调都是上声。

文读:xue去声。

其实应该就是北京话入声字的文白异读造成的。

zhangxiang01234发表于2011-4-23 20:49
第一次听说呢,呵呵,学习了
songchao发表于2011-4-23 20:55
“血”用在合成词和成语中,属于书面语用法,应读成xuè,血债是个合成词。

“血”单独使用或用在短语(词组)中,属于口头语用法,应读成xiě。

“血债血偿”的意思是“血债”要用“血”来偿还。

“血”单独使用,应读成xiě。

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