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机工作原理
手摇横机工作原理
手摇横机工作原理
手摇横机是一种使用手摇动力来驱动的机械装置,用于制作编织品。
其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横机线圈准备:首先,将织布线圈放置在横机上的线带中。
线圈是用来储存纱线的装置,通过手摇横机时,线圈会提供纱线。
2. 纱线供给:手摇横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手摇动作来给纱线供给动力。
当手摇横机开始运转时,手动操纵的传动机构就会带动纱线的供给机构。
纱线供给机构会释放出适量的纱线进入织布区域。
3. 纱线传送和织布:纱线供给之后,纱线会经过横机上的导线通道,传送到织布区域。
在织布区域,纱线会在纵经线和横纬线的交织纱线上形成编织结构,从而制成织物。
4. 手摇操纵工作:手摇横机的工作原理的核心是操纵手摇机构。
通过手摇机构的摆动,可以调整横机的运转速度、纱线的供给量和织布效果。
手摇横机工作原理简单、灵活,适合小规模制作编织品的需求。
由于动力来自于手摇,操作者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和控制工作过程。
同时,手摇横机还具有较高的可移动性,便于携带和使用。
横机工作原理
横机工作原理
横机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电机驱动传动装置,使工件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往复运动。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 传动装置:横机通常使用电机作为动力源,通过传动带、齿轮或链条等传动装置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工件的水平往复运动。
2. 工作台:工作台是安放工件的平台,通常由耐磨材料制成。
工件放置在工作台上,随着横机的启动,工作台开始进行水平往复运动。
3. 目标工件:横机通常用于加工较长的工件,例如管材、棒材或板材等。
工件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4. 自动送料:横机还可以配备自动送料装置,可以实现对工件的自动上料和下料。
自动送料装置通常由输送带、滚轮或夹具等组成,通过电机或气动装置驱动工件的进给。
5. 控制系统:横机的运行通常由控制系统控制,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横机的启停、速度调节、往复幅度调节等功能。
控制系统还可以通过传感器检测工件的位置、长度等参数,实现精确的加工操作。
总结起来,横机通过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工件的水平往复运动,实现对工件的加工。
同时,配备自动送料装置和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加工过程的自动化和精密化操作。
横机的工作原理
横机的工作原理
横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一系列的装置和机械结构来实现纺纱过程。
一般来说,横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供纱装置、牵引装置、纺纱装置和绞纱装置。
在供纱装置中,纱线被从线筒或纱锭上取下,经过张力装置和导纱装置后,进入到牵引装置中。
牵引装置利用滚筒的旋转来牵引纱线,保持其张力稳定。
这样可以避免纱线断裂或过紧过松导致纺纱质量下降。
接下来,纱线进入纺纱装置。
纺纱装置主要包括滚纱盘、卷纱轮和横风叶片。
滚纱盘通过旋转将纱线缠绕在盘上,卷纱轮将纱线从滚纱盘上抬起并传给横风叶片。
横风叶片在高速旋转的情况下,在离心力作用下将纱线拉直并拉伸。
由于横风叶片的高速旋转,纱线上的纤维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导致纤维之间的结合更紧密,从而增加了纱线的强度和稳定性。
最后,纺纱装置中的纱线进入绞纱装置。
绞纱装置通过将多股纱线绞合在一起,增加了纱线的强度和稳定性。
这个过程通常通过旋转绞纱轴或利用离心力来完成。
综上所述,横机通过供纱装置、牵引装置、纺纱装置和绞纱装置的协同作用,将纱线加工成强度和稳定性较高的纺纱线。
这种纺纱线通常用于织布、织物和纺织品的制作。
横机工作原理
全自动电脑横机机械工作原理2011-03-02 12:06:15| 分类:电脑横机|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编制程序→控制器→执行元件编制程序——将编织有关的动作,如机头的往复横移与变速变动程、选针、三角变换、密度调节、导纱器变换、针床横移、牵拉速度调整等预先编制。
控制器——控制各执行元件,向执行元件发出信号。
执行元件——伺服电机、步进电机、电子选针器、电磁铁等。
2、花型变换快3、成圈系统多(8系统)。
4、针床宽,可同时编织几幅衣片(最宽2500mm)。
(一)成圈与选针机件1、舌针:为移圈针2、挺针片:与织针镶嵌在一起,挺针片受压,片踵埋入针槽,不受三角作用,织针不动。
3、中间片:位于挺针片之上,具有A、B、C三个位置A: 挺针片片踵被压入针槽不受三角作用——织针不编织;B:挺针片片踵从针槽中露出,可以受三角作用——织针参加编织(织针集圈或接圈)C: 挺针片片踵从针槽中露出,可以受三角作用——织针参加编织(织针成圈或移圈)4.选针片——受电磁选针器9作用。
5.沉降片:配置:配置在两枚织针中间,位于针床的齿口部分的沉降片槽中。
排列:两个针床上的沉降片相对排列,由三角控制沉降片片踵使沉降片前后摆动。
当织针上升退圈时,前后针床中的沉降片闭合。
当织针下降弯纱成圈时,前后沉降片打开。
(二)三角系统机头内可安装1至多个编织系统,最多8个系统。
机头可以分成两个(如一个4系统机头可分为两个2系统机头)当两个机头分开时,可同时编织两片独立的衣片。
1、三角系统结构(1)挺针片起针三角(使织针上升做成集圈、成圈)(2)接圈三角2和起针三角1同属一个整体,将织针推到接圈高度。
(3)压针三角3除压针作用外,还有移圈功能。
(4)挺针片导向三角4起导向和收针作用。
(5)上、下护针三角5、6起护针作用。
移圈时,上护针三角5还起压针作用。
(6)集圈压条7和接圈压条8是作为一体的活动件,可上、下移动。
(7)选针器9由永久磁铁M和选针点C1、C2组成。
横机出针原理说明
电脑横机出针原理针织横机是一种双针板舌针纬编织织机.它的三角装置犹如一组平面凸轮,织针的针脚可进入凸轮的槽道内,移动三角,迫使织针在针板的针槽内作有规律的升降运动,并通过针勾和针舌的动作,就能将纱线编织成针织物.织针在上升过程中,线圈逐步退出针勾,打开针舌,并退出针舌挂在针杆上;织针在下降过程中,针勾勾住新垫放的纱线,并将其牵拉弯曲成线圈,同时原有的线圈则脱出针勾,新线圈从旧线圈中穿过,与旧线圈串联起来,众多的织针织成的线圈串互相联结形成了针织物.1,成圈过程横机的织针将纱线编织成织物的过程称为成圈过程,成圈过程可分为退圈,垫纱,带纱,闭口,套圈,脱圈,成圈和牵拉等8个阶段.(1)退圈退圈就是将处于针勾中的旧线圈移动到针杆上,为垫放新的纱线作好准备.在退圈过程中,织针从最低点上升到最高点,织针处于退圈阶段,退圈后针舌被线圈刮开.(2)垫纱垫纱就是将纱线放到针舌上,完成退圈后,织针开始下降,由于给纱机构的配合动作,纱线便在导纱器的引导下,通过纱嘴被垫放到针勾的下面,针舌的上面,以便织针继续下降时,针勾能可靠地勾住纱线.(3)带纱带纱就是将垫放到针勾下面的纱线引到针勾内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依靠织物下降来完成.(4)闭口闭口即封闭针口,使新垫放的纱线旧线圈为针舌所隔开.不带纱过程结束后,纱线正确地被针勾勾住,织针继续下降,落到针杆上的旧线圈沿针杆向针头滑动,移到针舌的下面,针舌由于旧线圈的作用,开始绕针舌轴旋转,当织针再下降时,针舌旋转盖住针勾封闭针口.(5)套圈套圈过程是从旧线圈套到关闭了的针舌上开始,而后沿关闭了针舌移到针勾处而结束.(6)脱圈脱圈就是线圈从针头上脱落下来的过程.当完成套圈后,织针沿三角工作面下降,勾住新垫放的纱线穿过旧线圈,而旧线圈同时由于牵拉力的作用,由针头处脱出.(7)成圈成圈阶段的工作是在旧线圈脱出针头后,针勾带住新垫放的纱线穿过旧线圈,织针再下降将纱线拉弯成新的线圈.(8)牵拉牵拉就是为了使成圈后的新线圈得以张紧,不得脱出针勾,以进行下一横列编织的成圈工作.牵拉是利用牵拉机构将旧线圈拉向针背,达到紧张的目的,同时将已成形的织物引出成圈区域.2,集圈过程集圈是针织物组织的基本线圈结构之一,它是将旧线圈不予退圈或脱圈,而织针继续成圈,新旧线圈集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组织.在横机上采用两种手段来制取集圈组织,一种是无脱圈法,一种是无退圈法.(1)无脱圈法集圈无脱圈法集圈是将横机的一个或前后对角的两个压针三角推上一定高度.当要头带动三角运行时,织针上升到最高点,然后下降到闭口阶段即不再下降,线圈关闭针舌后挂在针杆上,此时针勾勾住了新垫放的纱线.当机头反向运行编织下一横列的织物时,织针在三角的作用下可上升到顶点,或下降到最低点,新纱线形成悬弧退圈后与挂在针杆上的旧线圈合并在一起共同脱圈后形成集圈.(2)无退圈法集圈无退圈法形成的集圈又称为胖花组织,只能在胖花横机上织成.二级胖花横机形成平行集圈,三级胖花横机可形成交错集圈.平行集圈:二级胖花横机有一个活动的挺针三角,针板上排列高脚针和低脚针.当机头运行编织时,挺针三角退出低脚针高度,高脚针可被挺针,继续上升至退圈,而低脚针只能升起到起针三角的顶尖处,尚横档三角上平面行进,然后下降,线圈打开针舌后挂在针舌上不退圈,针勾同时勾住新垫放的纱线.当机头编织下一横列的织物时,退出的挺针三角回复原位,低脚针针舌上挂着的旧线圈与新形成的纱线悬弧共同退圈,脱圈形成集圈.因这种集圈只在低脚针上形成,织出的集圈组织在衣片上互相平行排列,故称为平行集圈或二级胖花.交错集圈:三级胖花横机的活动挺针三角有两个,针板上排列高脚针,低脚针和高脚长舌针.当上,下挺针三角共同退出低脚针高度时,织出平行集圈组织.当上挺针三角单独退出工作位置时,织针上升到下挺针三角位置,因长舌针针舌较长,线圈打开针舌后挂在针舌上不退圈,垫纱后,新旧线圈集合在一起形成集圈.因此种集圈在低脚针和长舌针上形成,织出的集圈组织在衣片上交错排列,故称为交错集圈,又称为交点网眼胖花和三级胖花.。
电脑横机的工作原理
电脑横机的工作原理
横机指的是电脑主机的安装方式,即主机水平放置在桌面或其他平面上。
电脑横机的工作原理与竖机并没有根本上的区别,它们都是通过内部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来实现数据的处理和操作。
主要硬件设备包括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声卡等组件。
处理器是电脑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计算机程序的指令;内存用于临时存储程序和数据,并提供给处理器快速访问;硬盘用于长期存储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用户数据;显卡负责将计算机数据转换为可供显示器显示的图像;声卡则负责音频的输入和输出。
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
操作系统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核心软件,它通过与硬件设备交互来实现用户的命令和应用程序的运行;应用程序是用户通过操作系统来运行的具体功能软件,例如办公软件、游戏等。
当电脑横机启动时,电源会供给主机的各个硬件设备,处理器会读取主板上的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指令,启动并进
行自检。
接着,BIOS会加载操作系统的引导程序,将控制权
交给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初始化各个硬件设备,并提供一个用户界面,允许用户进行各种操作。
在用户操作过程中,应用程序会通过操作系统提供的接口与硬件设备进行交互。
例如,用户在键盘上输入字符时,操作系统
会将字符传送给CPU进行处理;用户通过鼠标点击图标启动软件时,操作系统会调用相应的应用程序;用户通过界面操作移动、复制文件时,操作系统会控制硬盘进行读写操作等。
通过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协同工作,电脑横机能够实现数据的输入、处理、存储和输出,提供各种功能和应用,满足用户的需求。
手摇横机原理与操作
手摇横机原理与操作手摇横机是一种常见的纺织机械,用于制作纺织品,具有简单操作、易学易用等特点。
本文将介绍手摇横机的原理和操作技巧。
一、手摇横机的原理手摇横机的原理基于纺纱和织布的基本原理,通过手摇横机的操作,将纱线经过梭子穿梭在纱梁上,完成织布的过程。
具体原理如下:1. 纺纱:首先,将纱线固定在纱梁上,通过手摇横机上的纺纱装置,将纱线拉伸并绕在纱锭上。
通过不断转动纺纱装置,纱线会随之缠绕在纱锭上,形成纺纱的过程。
2. 织布:在织布过程中,将经线和纬线穿过梭子并放置在纱梁上的织布架。
然后,通过手摇横机上的操作杆,将梭子来回移动,使纱线穿梭在经线和纬线之间,形成织布的过程。
手摇横机通过梭子的来回移动,将纱线交织在一起,完成织布的过程。
这是手摇横机能够制造出纺织品的基本原理。
二、手摇横机的操作手摇横机的操作相对简单,但仍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下面是手摇横机的基本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首先,确保手摇横机的各个部件正常运转,包括纺纱装置、梭子和织布架等。
检查并调整纱线的张力,使其平稳且不发生断裂。
2. 上纱:将纺好的纱线穿过纺纱装置,绕在纱锭上,并通过张力装置调整纱线的张力。
保持纱线的平稳和稳定,确保没有松弛或过紧的情况。
3. 调整织布架:根据所需织布的宽度和密度,调整织布架的位置和张力。
确保织布架前后移动时的平稳和稳定。
4. 操作梭子:将经线和纬线穿过梭子的线孔,并将梭子插入织布架中。
通过手控制操作杆,使梭子来回移动,使纱线交织在一起。
5. 调整速度和张力:根据织布的需要,调整手摇横机的速度和纱线的张力。
过快的速度和过松或过紧的纱线张力会影响织布的效果。
6. 定期检查:在操作过程中,定期检查织布的质量和横机的工作状态。
注意观察纱线是否有断裂或纺纱装置是否正常运转。
7. 维护保养:定期对手摇横机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洁横机的各个部件、润滑移动部件,并检查和更换损坏的零部件。
确保手摇横机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手摇横机原理与操作
手摇横机原理与操作手摇横机是一种传统的织布工具,广泛应用于纺织业。
它的原理简单,操作灵活,被许多手工艺人喜爱和使用。
本文将介绍手摇横机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一工具。
一、手摇横机的原理手摇横机的原理基于横纱的不断上升和下降,通过纵纱的穿插,完成织布的过程。
它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1. 横综:横综是手摇横机上的一个关键部件,用于上升和下降,使纱线能够穿插。
2. 纵纱踦:纵纱踦是一组位于织布机上部的细槽,用于纵向导纱。
3. 纬纱梭:纬纱梭是手摇横机上的关键部件之一,用于将纬纱穿插到横综中,形成织物。
4. 手摇杆:手摇杆是手摇横机的操作杆,通过手动旋转控制横综的上升和下降。
在手摇横机的运作过程中,横综在上升时,纵纱踦将纱线穿插,然后手摇杆被推动使横综下降,纬纱梭将纱线穿插到纱踦上,形成织物。
随着手摇杆的循环运动,织物不断形成,完成整个织布过程。
二、手摇横机的操作步骤下面,我们将介绍手摇横机的具体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首先,根据织布需求,选择适当的纱线和纬密度,确定所需的织物规格。
然后,将纱线装入手摇横机上的纱线槽中,并调整纱线的张力和位置。
2. 调整纬密度:根据需要,调整手摇横机上的纬密度梭头,以确定织物的密度和宽度。
3. 开始织布:握住手摇杆,将其顺时针旋转,横综会被推上,纵纱踦会将纱线穿插。
然后,推动手摇杆将横综下降,同时纬纱梭将纱线穿插到纱踦上。
持续重复这个过程,直至完成所需长度的织物。
4. 调整织布速度:根据自己的熟练程度和织布需要,逐渐调整手摇横机的速度,保持稳定的织布节奏。
5. 结束织布:当织布完成时,停止手摇杆的旋转,并将织物从横综上取下。
注意要保持织物的整洁,避免纱线的松脱或缠绕。
三、手摇横机的使用技巧和注意事项1. 练习:对于初次使用手摇横机的人来说,练习是必要的。
可以从简单的布料和织布样式开始,逐渐提高技巧和熟练程度。
2. 纱线选择:根据织布需求选择适合的纱线,不同材质和粗细的纱线可以产生不同的织布效果。
针织横机的工作原理
针织横机的工作原理针织横机的工作原理针织横机是一种双针板舌针纬编织织机.它的三角装置犹如一组平面凸轮,织针的针脚可进入凸轮的槽道内,移动三角,迫使织针在针板的针槽内作有规律的升降运动,并通过针勾和针舌的动作,就能将纱线编织成针织物.织针在上升过程中,线圈逐步退出针勾,打开针舌,并退出针舌挂在针杆上;织针在下降过程中,针勾勾住新垫放的纱线,并将其牵拉弯曲成线圈,同时原有的线圈则脱出针勾,新线圈从旧线圈中穿过,与旧线圈串联起来,众多的织针织成的线圈串互相联结形成了针织物.1,成圈过程横机的织针将纱线编织成织物的过程称为成圈过程,成圈过程可分为退圈,垫纱,带纱,闭口,套圈,脱圈,成圈和牵拉等8个阶段.(1)退圈退圈就是将处于针勾中的旧线圈移动到针杆上,为垫放新的纱线作好准备.在退圈过程中,织针从最低点上升到最高点,织针处于退圈阶段,退圈后针舌被线圈刮开.(2)垫纱垫纱就是将纱线放到针舌上,完成退圈后,织针开始下降,由于给纱机构的配合动作,纱线便在导纱器的引导下,通过纱嘴被垫放到针勾的下面,针舌的上面,以便织针继续下降时,针勾能可靠地勾住纱线.(3)带纱带纱就是将垫放到针勾下面的纱线引到针勾内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依靠织物下降来完成.(4)闭口闭口即封闭针口,使新垫放的纱线旧线圈为针舌所隔开.不带纱过程结束后,纱线正确地被针勾勾住,织针继续下降,落到针杆上的旧线圈沿针杆向针头滑动,移到针舌的下面,针舌由于旧线圈的作用,开始绕针舌轴旋转,当织针再下降时,针舌旋转盖住针勾封闭针口.(5)套圈套圈过程是从旧线圈套到关闭了的针舌上开始,而后沿关闭了针舌移到针勾处而结束.(6)脱圈脱圈就是线圈从针头上脱落下来的过程.当完成套圈后,织针沿三角工作面下降,勾住新垫放的纱线穿过旧线圈,而旧线圈同时由于牵拉力的作用,由针头处脱出.(7)成圈成圈阶段的工作是在旧线圈脱出针头后,针勾带住新垫放的纱线穿过旧线圈,织针再下降将纱线拉弯成新的线圈.(8)牵拉牵拉就是为了使成圈后的新线圈得以张紧,不得脱出针勾,以进行下一横列编织的成圈工作.牵拉是利用牵拉机构将旧线圈拉向针背,达到紧张的目的,同时将已成形的织物引出成圈区域.2,集圈过程集圈是针织物组织的基本线圈结构之一,它是将旧线圈不予退圈或脱圈,而织针继续成圈,新旧线圈集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组织.在横机上采用两种手段来制取集圈组织,一种是无脱圈法,一种是无退圈法.(1)无脱圈法集圈无脱圈法集圈是将横机的一个或前后对角的两个压针三角推上一定高度.当要头带动三角运行时,织针上升到最高点,然后下降到闭口阶段即不再下降,线圈关闭针舌后挂在针杆上,此时针勾勾住了新垫放的纱线.当机头反向运行编织下一横列的织物时,织针在三角的作用下可上升到顶点,或下降到最低点,新纱线形成悬弧退圈后与挂在针杆上的旧线圈合并在一起共同脱圈后形成集圈.(2)无退圈法集圈无退圈法形成的集圈又称为胖花组织,只能在胖花横机上织成.二级胖花横机形成平行集圈,三级胖花横机可形成交错集圈.平行集圈:二级胖花横机有一个活动的挺针三角,针板上排列高脚针和低脚针.当机头运行编织时,挺针三角退出低脚针高度,高脚针可被挺针,继续上升至退圈,而低脚针只能升起到起针三角的顶尖处,尚横档三角上平面行进,然后下降,线圈打开针舌后挂在针舌上不退圈,针勾同时勾住新垫放的纱线.当机头编织下一横列的织物时,退出的挺针三角回复原位,低脚针针舌上挂着的旧线圈与新形成的纱线悬弧共同退圈,脱圈形成集圈.因这种集圈只在低脚针上形成,织出的集圈组织在衣片上互相平行排列,故称为平行集圈或二级胖花.交错集圈:三级胖花横机的活动挺针三角有两个,针板上排列高脚针,低脚针和高脚长舌针.当上,下挺针三角共同退出低脚针高度时,织出平行集圈组织.当上挺针三角单独退出工作位置时,织针上升到下挺针三角位置,因长舌针针舌较长,线圈打开针舌后挂在针舌上不退圈,垫纱后,新旧线圈集合在一起形成集圈.因此种集圈在低脚针和长舌针上形成,织出的集圈组织在衣片上交错排列,故称为交错集圈,又称为交点网眼胖花和三级胖花.。
纬编横机作用和工作原理
纬编横机作用和工作原理
纬编横机是一种纺织设备,主要用于将纱线排列成一定的纬向编织结构,常见于织布机。
其作用是在织造中为织物提供纬向纱线,并使纱线相互交织,形成织物的纬线。
纬编横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多个导引叶片和导引针交替运动,将输入的纱线按照编织结构要求进行排列。
其基本工作步骤如下:
1. 开始时,纱线由纱锭上提供,并通过送纱器传送到纬编横机的进纱路线上。
2. 纱线通过导引叶片的引导,被分配到不同的导引针上。
3. 导引针按照编织结构的要求,交替上下运动,从而将纱线排列成编织结构中的纬线。
4. 在纱线交织的同时,纱线可以由导引针穿过、折叠或形成环形,以实现各种编织效果。
5. 编织完成后,纬编横机上的织物可以通过织物收卷器收集或进一步处理。
纬编横机的工作原理简洁高效,可以实现各种编织效果,并广泛应用于纺织行业中。
针织横机工作原理
针织横机工作原理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横机的主要结构与工作原理。
2.上机编织平针、罗纹、畦编等织物,了解在横机上起口、收口、密度调节和编织的方法。
3.对编织的织物进行分析、比较它们的性能与特点。
4.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适宜在横机上加工的原料的选配、组织结构设计、编织工艺设计、上机打样操作等一系列过程。
二、实验原理SGE6505型手摇针织横机有两个倾斜对立的针床,外观呈倒“V”字形。
横机的编织,是通过装有成圈机件的机头在针床上往复运动,驱动舌针在针槽中上下运动来完成的。
三、实验设备SGE6505型手摇针织横机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 SGE6505型手摇针织横机的组成:(1)机座与针床部件:机座是机器的骨架,用于安放针床、机头导轨、针床移位扳手等零件。
针床是编织的关键部件,织针在针槽内作上下运动完成编织过程。
(2)机头部件:机头是编织的心脏部件,用于编织线圈,并使之相互串套成针织物,它由机头、三角装置、三角控制调节装置、导纱变换器等组成。
(3)喂纱部件:用于输送毛纱供编织之用。
(4)引线架部件:用于穿引从纱筒上输出的毛纱,可消除或减轻毛纱的张力波动,保证织物两边缘线圈紧密均匀。
它由挑线弹簧、调节螺母、圆盘式张力器。
挑线弹簧的弹力大小由压紧螺母控制,圆盘式张力器的夹紧力由调节螺母控制。
(5)牵拉机构:采用重锤式牵拉,用于编织中起口、牵拉织物之用,它由定幅梳栉(俗称串线板)、重锤等组成。
2. 横机的操作注意事项(1)手摇机头时,人要站稳,用力要均匀、适中,用力方向应与机头滑行方向一致。
(2)在编织时,机头不能在编织区域内调向,必须使机头推过最边缘的工作针2cm以上才能调向,以免损坏机件和织物。
(3)机头处于编织区内时,不能扳动针床移位扳手,否则将严重损坏织针,也不能拨动各种三角的调节装置和开关,以免发生撞针事故,损坏机件。
(4)放针时,织针要推至与工作针平齐;收针或拷针后,空针要退到不工作位置,切忌停留在停针区与工作区之间的位置,否则会引起撞针。
第十四讲横机的构造与编织原理ppt课件
缝合,也影响缝合处的美观。
暗收针: 移圈的针数多于要减少的针数。
暗 收
优点:边缘不形成重叠线圈,便
针
于缝合,边缘更加美观。
2、拷针:把线圈直接从 针上脱下,织针退出工作。
特点:方法简单、效率 高,但线圈易脱散。
3、持圈式收针: 织针退出工作,线圈
既不转移也不脱掉,仍保 留在针钩里 • 特点:收针缝合处平滑, 没有收针花。 • 用途:用于局部编织和 形成立体结构。
普通横机与圆纬机比较:
优点:(1)结构变化多; (2)翻改品种方便; (3)可编织半成形、全成形产品,节约原
料。 缺点:(1) 成圈系统数少;
(2)生产效率低(路数少)。
一、编织机构工作原理
由针床、织针和三角座和三角、给纱机构、 导纱变换器;针床横移牵拉机构组成。
(一)织针和针床 1、舌针——短踵针、长踵针 和长踵长舌针三种。 2、针床(针板)——针槽、 压针条、栅状梳栉,前后针床 配置角度为90°~104 ° .
∵三角对称, ∴α、β轨迹线的交叉点是在 中心线x-x’上。如果交叉点偏 向任何一方的床口线,说明前 后三角座各对应的工艺点不对 称,有滞后或超前现象,反映 到生产中,就会产生疵点。
2、b点是集圈点,旧线圈停 留在针舌上。
3、c点是挺针最高点。
4、d点与c点高度相同,c-d为一 停顿平面,目的是为了减小织针 换向时针踵与导向三角的冲击。 5、e点是喂纱点。 6、f-g是闭口阶段,织针带纱、 闭口。 7、g-h为套圈阶段。 8、i点是弯纱最低点,它决定线 圈长度的大小(织物密度)。 9、j点是舌针仍处于成圈三角底 部的成圈位置上,略有轻微回退。 10、k点以后,织针脱离压针三角 底边的控制。
1.组织结构变化 织物幅宽:集圈≻平针≻罗纹 2.改变织物密度 密度小,幅宽大 3.增减工作针数 收针、放针(成形特点:是
纬编横机工作原理
纬编横机工作原理
纬编横机是一种自动织布机械,主要用于制造纺织品中的织物。
它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将经线和纬线分别放置在机器的经线筒和纬线筒上,经线通常由一个大型纱锭供应,而纬线则是通过一个弯曲的导线导入机器中。
2. 通过调节机器上的调整杆,使经线和纬线在一定的张力下通过织布机的机头。
3. 机头中有很多织眼,经纱和纬纱通过相互交织来形成织物。
纬线通过织眼的上下移动来穿插经线,从而实现织物中的纵横编织。
4. 在完成一行织物后,机器会自动进行下一行的编织,通过不断地重复这个过程,最终完成整个布匹。
需要注意的是,纬编横机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一些其他的机构和控制系统,用于调整织布机的速度、停止和重新开始织布等等。
这些机构和系统都是为了确保织物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总体来说,纬编横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经线和纬线的交织,通过织眼的运动将其编织成为织物。
这种机器的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快速高效地生产各种类型的织物。
电脑横机的原理
电脑横机的原理电脑横机的原理是指电脑主机的工作原理。
电脑主机是电脑的核心部件,负责处理和控制各种计算任务。
它由多个硬件组件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主板等。
这些硬件组件通过电路板和电缆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电脑系统。
电脑横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硬件层面和软件层面两个方面。
在硬件层面,电脑横机的核心是中央处理器(CPU)。
CPU是电脑的大脑,负责执行各种计算任务。
它由多个核心和线程组成,每个核心都可以执行指令和运算。
当电脑启动时,CPU会从主板上的BIOS(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中读取指令,然后按照指令的要求执行相应的操作。
CPU通过总线与其他硬件组件进行通信,如内存、硬盘、显卡等。
内存是电脑横机中的另一个重要组件。
内存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和程序,以供CPU 快速访问。
当电脑启动时,操作系统和其他程序会被加载到内存中。
CPU在执行任务时,会从内存中读取数据和指令,并将计算结果写回内存。
内存的速度和容量对电脑的性能有很大影响,较大的内存容量可以提高电脑的运行速度和多任务处理能力。
硬盘是电脑横机中用于存储数据的设备。
它可以长期保存数据,并且可以随时读取和写入。
硬盘通常分为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两种类型。
机械硬盘使用磁盘和读写头来存储和读取数据,而固态硬盘使用闪存芯片来存储数据。
硬盘的读写速度和容量也会影响电脑的性能。
显卡是电脑横机中负责处理图形和显示的设备。
它可以将CPU计算的结果转换为图像信号,并输出到显示器上。
显卡通常包含一个或多个图形处理器(GPU),用于加速图形计算和渲染。
显卡的性能对于图形处理和游戏运行速度有很大影响。
主板是电脑横机中连接各个硬件组件的中枢。
它提供了电源、总线、插槽等接口,使得各个硬件组件可以相互通信和协调工作。
主板上的芯片组负责控制和管理各个硬件组件的工作。
在软件层面,电脑横机的工作原理是由操作系统控制和管理的。
操作系统是电脑的核心软件,负责管理硬件资源、提供用户界面和运行应用程序。
电脑横机的基本结构
二、选针与编织原理
1、选针工作原理
在电脑橫机的整个工作过程中,选针工作是关键.该机通过两次选针 实现三功位编织的功能.由于2个系统只采用4套选针器,因此上一编 织行程需要为下一编织行程进行预选针.
集圈编织时:选针片 在第二选针区被选上, 选针片下片踵沿选针 三角的F2面上升→上 片踵沿三角16上升→ 推动中间片的下片踵 上升到三角10和11之间 通过,中间片的上片踵 被压条7压进针槽→挺 针片片踵压进针槽上 升到集圈高度→织针 集圈编织.
不编织时:在两个选针区都没有被选上,选针片不会沿三角14上升,中间 片始终在原始位置,被压条8压住,挺针片片踵不翘出针槽,不会沿三角1上 升→上方的织针不编织.
双向移圈原理:
定义:双向移圈是指一个 针床上的一部分织针的线 圈移到另一个针床相应的 织针上,同时另一部分织 针接受另一个针床上相应 织针转移过来的线圈,这 种移圈、接圈方法称之为 双向移圈. 这时各三角的状态与前面 所述的针织接圈时的状态 一样,仅在第一次选针 〔预选针被选上的选针片 沿预选针三角上升推动相 应的推片到H位,其上的挺 针片推动织针上升到接圈 高度进行接圈;在第二次 选针也被选上的选针片沿 推针三角上升,推动相应
2、移圈片踵
3、编织、集圈片踵
1、片头〔联接头
推片:俗称弹簧针脚.位于挺针片的上方,其片踵1受机头三角系统中各种压 力的控制.当片踵受压时,位于其下方的挺针片片踵进入针槽里,使其不与三 角作用;当片踵不受压时,位于其下方的挺针片片踵伸出针槽,随三角运动 并推动织针工作.
纬编成形产品—横机的基本结构与编织原理
挺针三角
横档三角
压针三角
起针三角
起针三角
压针三角
短踵针、长踵针
二级花式三角
二、横机编织结构
b.三级花式横机在二级花式横机三角的基础上,将挺针三角分成三块,从上至下分别为上挺针三角(活动)、下挺针三角(活动)和横档三角。如图所示,再配上长踵针、短踵针、长踵,则可以编织出更多的花式组织。
四、针床横移机构
2.电脑横机横移机构电脑横机的针床横移是由程序控制,通过步进电动机来实现的,可以进行整针距、半针距横移和移圈横移。(1)整针距横移——通过整针距横移可以改变前后针床针与针之间的对应关系。(2)半针距横移——改变两个针床针槽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由针槽相对变为针槽相错。(3)移圈横移——使前后针床的针槽位置相错约四分之一针距最大横移距离一般为50.8㎜~101.6㎜(2英寸~4英寸)
上挺针三角
横档三角
下挺针三角
压针三角
压针三角
二、横机编织结构
花式三角中活动三角的底平面(多为起针三角或挺针三角)相对于针床平面有A、B、C三种不同的位置,再配合长短针踵来完成三功位选针。A位置——三角完全进入工作,长短踵针均参加编织。B位置——三角退出一半工作位置,底平面高于短踵上平面,只有长踵 针参加编织。C位置——三角完全退出工作位置,长短踵针都不参加编织。
横机的基本结构与编织原理
一、横机的主要机构
给纱机构、编织机构、牵拉卷取机构、针床横移机构、控制机构、驱动机构和机架等系统组成。
机座
机头
针床
导纱变换器
机头导轨
牵拉机构
二、横机编织结构
主要由针床、织针、三角系统组成。(一)针床(又称针板)——是横机的主要部件之一。1、普通横机 一般有两个针床,其中针槽、压针条是防止织针外窜,栅状梳栉是握持沉降弧。
成型针织机械原理课件
❖ 四、由罗纹对针空针产生的花型 ❖ 五、脱圈花型 ❖ 第四节 斜向型花型 ❖ 一、原理 ❖ 二、斜线纵行花型 ❖ 三、无移圈孔眼的斜向纵行 ❖ 四、绞花花型 ❖ 第五节 嵌花设计 ❖ 一、原理 ❖ 二、简单的嵌花 ❖ 三、浮雕式嵌花花型 ❖ 第八章 电脑横机成形编织 ❖ 第一节 矩形衣片 ❖ 一、具有2+2罗纹下摆的米兰努罗纹衣片 ❖ 二、具有花型组合的衣片
❖ 按针距分:Stoll 机器的针距范围从3针到18针。 ❖ 按工作幅宽分:45英寸,50 英寸,72英寸,84英
寸,86英寸和96英寸。
❖
4、关于机型分类的分析及有关技术的解释
❖ 以上分类是Stoll电脑横机最新的分类方法。 较旧的分类是按照基本型、紧凑型、大型机 和特殊型进行分类的如表1。
❖
表1 Stoll旧的机型分类
❖ 第三章:横机的工作原理 ❖ 第一节 横机编织时需要完成的基本动作 ❖ 一、起口 ❖ 二、收针与放针 ❖ 三、翻针 ❖ 四、移圈 ❖ 五、针床横移 ❖ 第二节 普通横机的基本三角结构和走针轨迹 ❖ 一、 一级横机的三角结构和走针轨迹 ❖ 二、二级横机的三角结构和走针轨迹 ❖ 三、三级横机三角结构和走针轨迹 ❖ 四、分针三角横机编织三角组的结构和走针轨迹 ❖ 五、分芯三角横机编织三角组的结构和走针轨迹 ❖ 六、提花横机编织三角组的结构和走针轨迹 ❖ 七、普通嵌花横机编织三角组的结构和走针轨迹
一种通用型机器,织可穿也是一种通用型机器,
因此在新的机型分类中将它们独立的列成了多针
距机器和织可穿机器。这种分类也是建立在人们
对众多的羊毛衫类型的要求上,追求个性、独一
无二是人们对服装的个性化的要求,“量身定做” 将是电脑横机发展的永恒目标。
机器新分类方法中后缀字母的解释:
手摇横机工作原理
手摇横机工作原理
手摇横机是一种传统的纺织工具,用于织造织物。
它的工作原理如下:
1. 架构:手摇横机通常由一个稳固的木架构成,其中包括主轴、织布机板和绕线轴。
2. 经线的装载:在织布机板上有一系列装有经线的梳子。
经线是平行的丝线,贯穿整个织布机板的宽度。
这些经线通常是以一定的张力绕在绕线轴上。
3. 梳子移动:使用依靠手动摇动的主轴,织布工将梳子推送到织布机板中。
这个过程中,梳子穿过经线,把它们从侧面推到中央,产生交叉。
4. 纬线的插入:在梳子推出之后,织布工使用手推插入纬线,称为纬线。
纬线被插入经线的交叉位置,并与之交叉,使得纬线和经线紧密结合。
这个过程由织布工手动完成。
5. 织布:一旦经线和纬线紧密交织,织布工将手摇横机上的横杆来回移动。
这个运动导致经线和纬线互相穿插,逐渐形成织物。
6. 捆绑织物:织布完成后,织物需要捆绑起来。
织布工将织物从织布机板上取下,并用绳子或其他材料捆绑起来,以防止拆解。
手摇横机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完全依赖于手动操作。
通过将经线和纬线交织在一起,手摇横机可以生产出各种织物,包括布料、服装和纺织品等。
虽然工作速度较慢,但手摇横机在一些传统纺织行业中仍然得到广泛应用。
手摇横机原理与操作
带线收针:机头在右边,把最右的工作针的线圈用单只 扒套出来,针退到最下面,线圈套在临近工作针上, 把这根工作针拉起来,这样线圈处于针舌以下的位置。 用线在针舌下绕一圈,再在针舌上绕一圈,顺时针和 逆时针都可以,但所有带线收针要保持一致。把针压 到工作位置,这样针勾上就有了新的线圈。可同时收 多根针,左边对称。机头在哪边收哪边。
目录 一、手摇横机的工作原理 二、各种织法操作 三、各种加针、减针操作 四、男式圆领套衫工艺设计程序
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摇横机的工作原理
1、橫机的概述
横机是生产羊毛衫的主要生产设备,全机由130多个零 件装置而成。横机的规格是根据它的针型和长度来制 定的,即针型指针板的每英寸内(2.54cm)有几个槽; 一般有6G、7G、9G、12G。
2、橫机的组成
由针床、织针和三角座和三角、给纱机构、导纱变 换器;针床横移牵拉机构组成。
3、织针和机床
针床(针板)——针槽、压针条、栅状梳栉,前 后针床配置角度为90°~104 °
4、机头的组成及作用原理
机头主要由密度三角、起针三角、中心三角、休 止键、引返键组成。
密度三角4
中心三角
起针三角4
缝合要求:6G、7G用 8#缝合机;9G用 10#缝合机;12G用 14#或16#缝合机。
6、工艺计算
7、各衣片的织法
谢谢各位的聆听
2、各种收针方法
暗收针:机头在右边,把最右一针的线圈用单只扒 套出来,把这针退回不工作位置,把线圈套到邻近 工作针上。可同时收多针,左边同理。两边同时收 好,再织需要的行数。 花收:机头在右边,把最右的工作针的线圈用多只 扒套出来,6目收2针,7目收3针,线圈依次套在减 N针的织针上。两边同时收好,再织需要的行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自动电脑横机机械工作原理
2011-03-02 12:06:15| 分类:电脑横机|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1、编制程序→控制器→执行元件
编制程序——将编织有关的动作,如机头的往复横移与变速变动
程、选针、三角变换、
密度调节、导纱器变换、针床横移、牵拉速度调整等预先编制。
控制器——控制各执行元件,向执行元件发出信号。
执行元件——伺服电机、步进电机、电子选针器、电磁铁等。
2、花型变换快
3、成圈系统多(8系统)。
4、针床宽,可同时编织几幅衣片(最宽2500mm)。
(一)成圈与选针机件
1、舌针:为移圈针
2、挺针片:与织针镶嵌在一起,挺针片受压,片踵埋入针槽,不
受三角作用,织针不动。
3、中间片:位于挺针片之上,具有A、B、C三个位置
A: 挺针片片踵被压入针槽不受三角作用——织针不编织;
B:挺针片片踵从针槽中露出,可以受三角作用——织针参加编织
(织针集圈或接圈)
C: 挺针片片踵从针槽中露出,可以受三角作用——织针参加编织
(织针成圈或移圈)
4.选针片——受电磁选针器9作用。
5.沉降片:
配置:配置在两枚织针中间,位于针床的齿口部分的沉降片槽中。
排列:
两个针床上的沉降片相对排列,由三角控制沉降片片踵使沉降片前
后摆动。
当织针上升退圈时,前后针床中的沉降片闭合。
当织针下降弯纱成圈时,前后沉降片打开。
(二)三角系统
机头内可安装1至多个编织系统,最多8个系统。
机头可以分成两个(如一个4系统机头可分为两个2系统机头)当两个机头分开时,可同时编织两片独立的衣片。
1、三角系统结构
(1)挺针片起针三角(使织针上升做成集圈、成圈)
(2)接圈三角2和起针三角1同属一个整体,将织针推到接圈高度。
(3)压针三角3除压针作用外,还有移圈功能。
(4)挺针片导向三角4起导向和收针作用。
(5)上、下护针三角5、6起护针作用。
移圈时,上护针三角5还起
压针作用。
(6)集圈压条7和接圈压条8是作为一体的活动件,可上、下移动。
(7)选针器9由永久磁铁M和选针点C1、C2组成。
选针点可通过电信号的有无使其有磁或消磁。
先由M吸住选针片的片头
如果选针点未被消磁(不中断),相应的织针就未被选上,不参加工
作。
如果选针片头被消磁释放(中断),相应的织针就被选上,参加工作。
C1点中断中间片到C位成圈或移圈
C2点中断中间片到B位集圈或接圈
(8)中间片走针三角10、11,可使中间片下片踵形成三个针道。
当中间片的下片踵沿三角10的上平面运行时,织针可处于成圈或
移圈位置;
当中间片的下片踵在三角10和11之间通过时,织针处于集圈或接
圈位置;
当中间片的下片踵在三角11的下面通过,则织针始终处于不工作
位置。
(9)12为中间片复位三角。
(10)13为选针片下片踵复位三角,供选针器作用、选针。
(11)选针三角14、二个起针斜面作用选针片的下片踵:
F1 ——第一选针点选上选针片;
F2 ——第二选针点选上选针片。
(12)选针片挺针三角15、16作用于选针片的上片踵:
15——作用于第一选针点的选针片;
16 ——作用于第二选针点的选针片。
(13)选针片压针三角17作用于选针片的上片踵。
2、编织与选针原理
(1)成圈、集圈和不编织原理
? 成圈编织时:选针片在第一选针区被选上,选针片的下片踵沿选针三角的F1面上升,上片踵沿三角15上升→推动中间片下片踵上升到三角10的上方并沿其上表面通过,中间片的上片踵在压条8的上方通过,相应的挺针片片踵一直沿三角1的上表面运行→退圈→成圈。
? 集圈编织时:选针片在第二选针区被选上,选针片下片踵沿选针三角的F2面上升→上片踵沿三角16上升→推动中间片的下片踵上升到三角10和11之间通过,中间片的上片踵被压条7压进针槽→挺针片片踵压进针槽上升到集圈高度→织针集圈编织。
? 不编织时:在两个选针区都没有被选上,选针片不会沿三角14上升,中间片始终在原始位置,被压条8压住,挺针片片踵不翘出针槽,不会沿三角1上升→上方的织针不编织。
? 三功位编织:在编织过程中,有些选针片在第一选针区被选上,有些选针片在第二选针区被选上,有些选针片在两个选针区都不被选上,则会形成三条走针轨迹,分别为成圈、集圈和不编织。
(2)移圈和接圈原理
?移圈时的选针与成圈时相似,选针片和中间片都走与成圈时相同
的轨迹。
?不同的是:此时的挺针片压针三角3向下移动到最下的位置,挡住了挺针片片踵进入三角1,使其只能沿压针三角3的上面通过,从而
使其上方的织针上升到移圈高度。
?接圈时,选针片在第二选针区被选上,与集圈选针相同。
此时集圈压条7和接圈压条8下降一级,被推上的中间片上片踵在一开始就受左边的接圈压条8的作用,被压入针槽,并将挺针片片踵也压入针槽,使其不能沿下降的压针三角3上升,只能在三角3的内表面通过,当在中间离开压条8时,中间片和挺针片释放,挺针片片踵沿接圈三角2上升。
? 随后,另一块接圈压条重新作用于中间片的上片踵,挺针片的片踵再次沉入针槽,以免与起针三角相撞,并且不受压针三角3的影响。
走过第二块接圈压条后,挺针片片踵再次露出针槽,从三角5、6之间通过,
被压到起始位置,完成接圈动作。
双向移圈原理:
? 定义:在同一成圈系统也可以有选择的使前后针床织针上的线圈相互转移,即形成双向移圈。
此时,有些选针片在第一选针区被选上,其上的织针进行移圈,有些选针片在第二选针区被选上,其上的织针接
圈。
? 在两个选针区都没有被选上的选针片,其上面的织针既不移圈也
不接圈。
分针技术原理:?目的:在移圈时,为了避免移走线圈后的空针在重新编织时织物上形成不想要的孔眼,影响织物外观。
原理:将被移线圈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被移到对面针床的接圈针上,另一部分线圈仍留在移圈针上作为旧线圈,同时喂入新纱线,形成新线圈。
(3)织物密度调节
? 调节方法——通过步进电机来调节弯纱深度,从而改变织物密度。
其方法有三种:静态调节、动态调节和两段密度调节。
? 静态调节——在每一横列只有一种弯纱深度,机头运行到机器的
两端时进行变换;
? 动态调节——使弯纱深度在一个横列中根据程序变化,即在机头
运行的过程中变换;
? 两段密度调节——采用不同厚度的三角结构,通过机械的方式来实现相邻线圈大小的显著变化。
(三)多针床编织技术
作用:
(1)便于双面织物的收针操作
(2)提高移圈时的生产效率
二、针床的横移
1、针床横移原理:由程序控制,通过步进电机来实现的。
2、针床横移类型、作用:
(1)整针距横移——通过整针距横移可以改变前后针床针与针之间
的对应关系。
(2)半针距横移——改变两个针床针槽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由针槽
相对变为针槽相错。
(3)移圈横移——使前后针床的针槽位置相错约四分之一针距
3、最大横移距离——50.8㎜~101.6㎜(2英寸-4英寸)
三、给纱与换梭
(一)导纱器配置:
针床上方配备4根导轨,每根导轨有两条走梭轨道,共有8条走梭
轨道。
选梭工作原理:
?1、当电磁铁1吸起销子2时——销子2抬起,摆杆3的B端下降,带梭触头4下降进入工作,带动相应的导纱器编织;
?2、当电磁铁1释放销子2时——销子2下降,摆杆3A端被压下,B端抬起,带梭触头4向上抬起,导纱器就退出工作。
嵌花导纱器:
1、工作原理——导纱器可以由程序控制向左或向右摆动。
把纱线
垫在指定的织针上。
四、无机头横机:
(一)无机头横机工作原理:
1、舌针工作原理——每枚舌针下装有一个线性电动机1,用以驱
动织针的上升和下降,由电脑程序控制其运行轨迹。
2、导纱器工作原理——由步进电机驱动以使其与针的运动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