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__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常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 )、饮食与艺术 (一)、饮食与艺术
1、取名 、 2、刀工 、 3、烹技 、 4、调法 、 5、食具 、 6、环境 、 总之,中国的饮食艺术常常在总体上力求做到:第一, 总之,中国的饮食艺术常常在总体上力求做到:第一, 风味多样。第二,四季有别。第三,讲究美感。第四, 风味多样。第二,四季有别。第三,讲究美感。第四, 注重情趣。第五,食医结合。 注重情趣。第五,食医结合。
4、饮食与宗教: 、饮食与宗教:
沟通“天地”“人,鬼,神”(用饮食社交) 沟通“天地”“人 用饮食社交) ”“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常识
(三)、饮食与文化 )、饮食与文化 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分为生食、 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 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筵宴 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烹饪王国”的美誉。 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与利用、 食具的运用与创新、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餐饮的服务 与接待、餐饮业与食品业的经营与管理,以及饮食与 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学艺术、饮食与人生境界的关系 等,深厚广博。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 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 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品味, 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常识
2、饮食发展 、
1.有巢氏(旧石器时代):茹毛饮血,不属于饮食文化。 2.燧人氏:钻木取火,从此熟食,进入石烹时代。主要 烹调方法:①炮,即钻火使果肉而燔之; ②煲:用泥裹 后烧; ③用石臼盛水、食,用烧红的石子烫熟食物; ④ 焙炒:把石片烧热,再把植物种子放在上面炒。 3.伏羲氏:在饮食上,结网罟以教佃渔,养牺牲以充庖 厨。 4.神农氏:“耕而陶”,陶具使人们第一次拥有了炊具 和容器,为制作发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 5.黄帝:中华民族的饮食状况又有了改善,黄帝作灶, 始为灶神。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常识
6.周秦时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成形时期,以 谷物蔬菜为主食。 7.汉代: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时期,归功于汉 代中西(西域)饮食文化的交流, 8.唐宋:饮食文化的高峰,最具代表性的是烧 尾宴(专指士子登科或官位升迁而举行的宴会)。 9.明清:饮食文化是又一高峰,是唐宋食俗的 继续和发展,同时又混入满蒙的特点,饮食结构 有了很大变化,满汉全席代表了清代饮食文化的 最高水平。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常识
(二)肉食 1、肉食品种 、
牛羊猪(三牲): 狗: 鱼:鲤、鲢、草、青四大家鱼
2、肉食的制作 、
炙:烤肉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诗·小雅·瓠叶》 饮醇酒,炙肥牛。——《乐府诗集·西门行》 脍:细切的肉 生肉为脍。——《汉书·东方朔传》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 醢hǎi :用肉、鱼等制成的酱 羹: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冻状食物 脯fǔ :肉干 ,亦称“脩”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常识
(三)蔬菜 1、五菜 、 葵、藿、薤、葱、韭 2、其他蔬菜 、 蔓菁(又称葑feng,俗称大头菜,)、萝卜、蒜、菰(茭白)、 菘(白菜)、竹笋、苋菜、藤藤菜、大葱、花椒 3、国外引进的蔬菜品种 、 莴苣(西汉-地中海沿岸和西亚一带) 、苜蓿(小亚细亚、伊 朗、外高加索和土库曼高地)、扁豆(汉、晋-印度)、大蒜 (西汉-地中海)、香菜(西汉-地中海)、茄子(南北朝-印 度)、菠菜(唐-波斯)、芹菜(中国古代称 为“胡芹”,唐 代经丝绸之路由西域时传入)、冬寒菜(唐-非洲)、胡萝卜 (元-英)、丝瓜(元-印度)、苦瓜(明-印尼)、花生(明巴西)、番茄(清-秘鲁)、四季豆(清-南美洲)、莲白(清地中海)、花菜(清-地中海)、土豆(清-南美)、辣椒(清中南美洲)、洋姜(北美洲)、芦荟(唐时由波斯人传入)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常识
一、中国古代的饮食结构 )、主食 (一)、主食 1、主食品种 、 五谷
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 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黍、稷、麦、菽、稻 ; 另一种指黍、稷、麦、菽、麻 。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 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 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 中最初无稻。 “谷”原来是指有壳的粮食;象稻、稷 (jì计,即谷子)、黍(亦称黄米)等外面都有一层壳, 所以叫做谷。谷字的音,就是从壳的音来的。五谷原是 中国古代所称的五种谷物,后泛指粮食类作物。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常识
3、调料: 中国自古以来到处都生长着丰富的调味品资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现了甘、 源,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现了甘、酸、苦、辛、 咸五味,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的积累与探索, 咸五味,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的积累与探索,创 制了丰富多采、名目繁多的调味料, 制了丰富多采、名目繁多的调味料,对饭菜饮馔 的色、 味的形成具有极重要的作用。 的色、香、味的形成具有极重要的作用。 酒是最先出现的三大烹饪调味品。 盐、梅、酒是最先出现的三大烹饪调味品。盐的 始用当甚早。《世本》称炎帝时“宿沙作煮盐。” 梅则主要利用其果酸作调料,梅酸具有收敛固涩、 健脾胃、增强肝脏功能的作用。新石器早期人们 已知利用梅酸。春秋以后,人们才发明了用粮食 发酵成醋(古称醯 )的方法。 (古称醯xī)
簠fǔ:古代祭祀和宴飨时盛放黍、稷、 粱、稻等饭食的器具。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常识
3、酒具
人类的饮食是由“饮”和“食”两部分组成的, “饮”的远古起源是酒(茶的起源要比酒晚许多, 一般也不作为饭食的组成部分),因此说起古代 的饮食文化,自然离不开的是酒和酒具。 盛酒的器具有:尊、壶、卣、彝、罍、缶等。 饮酒的器具有:爵、觯、觚、斝、觥等等。 尊是酒器的总名,凡酒器都可以叫做尊。
斝(音甲)外形似鬲而腹与足分离明显。陶斝产生于新石 音甲)外形似鬲而腹与足分离明显。 器时代晚期,当时也是空足炊具之一。 器时代晚期,当时也是空足炊具之一。进入夏商周时期的斝变 为三条实足,且多青铜制成,但已是酒具而不是炊具了, 为三条实足,且多青铜制成,但已是酒具而不是炊具了,作为 炊具的陶斝只存在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几百年间, 炊具的陶斝只存在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几百年间,作为酒具的 斝则盛行于商周两代。 斝则盛行于商周两代。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常识
3、饮食制度 、
日常饮食: 日常饮食:
朝食( 朝食(饔yōng ,专指早餐 ) 餔食( 餔食(飧sūn,晚饭,亦泛指熟食,饭食) ,晚饭,亦泛指熟食,饭食)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滕文公》 饔飧,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孟子 滕文公》。注:“饔飧, 《孟子·滕文公 饔飧 熟食也,朝曰饔,夕曰飧。 熟食也,朝曰饔,夕曰飧。” 昼食(午饭) 昼食(午饭)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常识
我国最早使用的辛辣调味料是姜、葱、蒜, 古代还有一味常用的香料调味品花椒 香料调味品花椒。 香料调味品花椒 《诗·载芟》:“有椒其馨。” 《洪范》“五味”中有甘。饴是麦牙糖,蜜 是蜜糖。五味之甘,可能指这类糖。 除此之外,还有酱油、豆豉、豆麦酱等等 酱油、豆豉、豆麦酱 酱油 我国最早用于烹饪的油是动物油,称为 “膏脂”,而最早使用的植物油是麻油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常识
2、食具 、
簋,专指商周时期的青铜盛食器。在青铜器产生 之前,此类器物是陶质或竹木质,被称为塯,或 称土簋,功能与碗相同。簠簋之称仅存在于夏商 周时期,当时除作为日常用具外,更多地用作祭 祀礼器,且多与鼎连用,以偶数出现,用来表示 使用者身份地位的不同。与豆不同的是,簋专盛 素食,秦汉之际,作为实用器的簠簋已不复存在。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常识
国外输入的五谷杂粮: 国外输入的五谷杂粮
豌豆(西汉-希腊)、胡豆(南北朝-西亚)、绿豆 (北宋-印度)、玉米(明-美洲)、番薯(明-美洲)、高 粱(非洲)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常识
2、主食食俗(南人食米、北人食面) 、主食食俗(南人食米、北人食面)
糗(qiǔ):干粮,炒熟的米或面等;饭或面食粘连成块 状或糊状。 糗一筐。——《国语·楚语》 舜之饭糗茹草也。——《孟子·尽心下》 饼:麦粉所制 飺zí :米粉所制 糗饵粉飺。——《周礼·籩人》 饵:米粉所制的饼状物 饵,粉饼也。——《说文》 粥: 饡zàn:以羹浇饭 ,与今天的“盖浇饭”相似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常识
(二)、饮食与人生 )、饮食与人生 1、饮食与家庭: 、饮食与家庭: 2、饮食与社会: 、饮食与社会:
对“秩序”的体现功能:乡饮酒礼、根据身份来定桌席座次(主仆, 秩序”的体现功能:乡饮酒礼、根据身份来定桌席座次(主仆, 男女不同席) 男女不同席) 的体现功能: 周礼》 饮食必祭,示有所先。 对“礼”的体现功能:《周礼》:“礼,饮食必祭,示有所先。”(最 早的礼:尊祖敬神) 早的礼:尊祖敬神) 饮食行为异化(勾兑,腐败的工具,利益交换) 饮食行为异化(勾兑,腐败的工具,利益交换)
宴请饮食: 宴请饮食:
钟鸣鼎食:餐饮器具带有政治化的特征, 钟鸣鼎食:餐饮器具带有政治化的特征,饮具成为一种政治的手 段和工具。 礼记·礼器 礼器》 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 段和工具。《礼记 礼器》:“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 三也。 三也。” 筵席礼仪: 筵席礼仪: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常识

壶:盛酒器和水器。流行 于商至汉代,用于装酒和装水。
彝:古代 盛酒的器具, 亦泛指古代宗 庙常用的祭器
爵:古代饮酒器的通名, 古代饮酒器的通名, 三足, 三足,以不同的形状显示使用 者的身份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常识
二、中国古代的饮食制度 )、制度 (二)、制度
1、饮食起源 、 自然饮食阶段:生食(生食不经过加工) 《礼记》:“昔者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 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调制饮食阶段:熟食(火的产生和使用) 烧烤——炮,煎——水煮 总的来讲两大进步:火的使用和水煮的开始应用
3、饮食与心理: 、饮食与心理:
对人际关系的“ ”“合 功能。理论上起源于“五味调和” 对人际关系的“和”“合”功能。理论上起源于“五味调和”,以次 求得“人和”,即社会生活得和谐(家,家族,宗族——和为贵、家 求得“人和” 即社会生活得和谐( 家族,宗族 和为贵、 和为贵 和万事兴) 和万事兴) 视为一种人生目的, 已经不再是一种“手段” 把“吃”视为一种人生目的,“吃”已经不再是一种“手段”,而变 成了“目的” 千里做官,为了吃穿” 民以食为天” 成了“目的”。“千里做官,为了吃穿”,“民以食为天”。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常识
(五)酒和调料
1、酒的出现 夷狄造酒、杜康造酒、猴儿造酒 酒的出现,似可上推到新石器中期以前,《世本》称 “仪狄始作酒醒变五味。”《战国策·魏策二》云:“帝 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看来酒为饮 料及调味品,至夏禹时已相当流行。 2、酒的品种 最早的酒属于谷物天然酒,谷类粮食受潮发芽变霉, 由微生作用而引起糖化和酒化,大概至商代人们已从中悟 出制造曲糵(niè)即酵母的酿酒新技术。商代不仅掌握 曲糵酿酒,又能酿制果料酒。最晚到唐代,酒的品种就很 多了。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常识
(四)水果 1、中原地区原产果类 、 樱桃、桃、杏、梨、李、柰、山楂、柿子、枣、板栗、 2、南方原产果品 、 枇杷、荔枝、龙眼、甘蔗、香蕉、柚子、猕猴桃 3、国外引入果品 、 葡萄(西汉-欧洲) 、石榴(西汉-伊朗) 、核桃、西瓜 (五代-非洲) 、甜橙、酸橙、柠檬、花生、草莓、向日 葵、苹果、椰枣(西汉-西亚)、芒果(明-印度)、菠萝 (清-巴西)、腰果(20世纪30年代-美洲)、胡桃(原产 于伊朗和阿富汗,后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常识
鬲:古代煮饭用的Hale Waihona Puke Baidu器。铜
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时代已 有的陶鬲制成的。其形状一 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 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 热。
甗yǎn,古代蒸煮用的 , 炊具,全器分上下两部分, 炊具,全器分上下两部分, 上体称甑,用以盛粮, 上体称甑,用以盛粮,下体 为鬲,用于煮水, 为鬲,用于煮水,即现代的 蒸锅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常识
二、中国古代的饮食制度 (一)、食器 1、炊具

关于“ 关于“鼎”的来历及作用: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 的来历及作用: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 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许慎在《说文解字》 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 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有三足圆鼎,也有 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 有三足圆鼎, 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 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 造的铜鼎。 造的铜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