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__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常识
中国饮食文化
5、黄帝 中华民族的饮食状况又有了改善 黄帝作灶,死为灶神。集中火力节省燃料,使食物速 熟。 “蒸谷为饭,烹谷为粥”,首次因烹调方法区别食品, 蒸锅发明了,叫甑zèng 。 蒸盐业是黄帝臣子宿沙氏发明,从此不仅懂得了烹还 懂得调,有益人的健康 。
6、夏、商、周时期 从新石器时代直到殷商时期,人们对谷物 的加工一直比较原始简单。烹饪方法也非 常少 。 周代石岂的出现,是谷物初加工方法的一 次飞跃。
周代肉类加工更为考究,周人已完全懂得选择无病、 无特殊腥臊异味而又健壮的畜禽,并辨别畜禽各部位, 然后施行宰割。 周王室贵族在祭祀、宴会时所享用的各种肉类,其选 割及烹制,由专设的官署“内饔yōng ”与“外饔”执 掌。 周代从进食方式到筵席宴飨xiǎng ,都对等级之别有着 严格的规定。当时盛行的青铜饮食器具——鼎便是衡 量社会身份等级的标志物:国君用九鼎,卿用七鼎, 大夫用五鼎,士用一鼎或三鼎。 《国语•楚语下》载观射父语:“天子食太牢,牛羊 豕三牲俱全,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 炙,庶人食菜。”
周秦时期 中国饮食文化的成形时期 百姓以谷物蔬菜为主食 春秋战国时期,自产的谷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但 结构与现在不同
8、汉 负责皇帝日常事物的少府所属职官中,与饮食活动 有关的有太官,汤官和导官,它们分别“主膳食”、 “主饼饵”和“主择米”。这是一个人员庞大的官 吏系统。太官令下设有七丞,包括负责各地进献食 物的太官献丞、管理日常饮食的大官丞和大官中丞 等。 汉朝礼制规定:天子“饮食之肴,必有八珍之味。” 他们“甘肥饮美,殚天下之味。”
中国饮食文化专题
教学要点:
1、中国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2、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3、中国烹饪主要菜系 4、中国酒文化与茶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知识点总结
中国饮食文化知识点总结一、饮食习俗1.四季饮食:中国饮食习俗与四季有关,根据季节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食材烹饪食物,以适应当季气候和人体的需求。
2.节令饮食:中国人讲究节令饮食,如春天要吃春笋、夏天要吃西瓜、秋天要吃瓜果、冬天要吃涮火锅等。
3.地域饮食:中国各地饮食文化独具特色,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传统菜肴和烹饪方法,如川菜、粤菜、鲁菜等。
4.宴席饮食:中国人重视宴席文化,讲究宴客礼仪和宴席菜品搭配,有各种规定的席次和宴席流程。
二、餐饮礼仪1.客人敬主人:在中国餐桌上,客人要尊重主人,主人要热情招待客人,互相敬酒、劝酒是常见的礼节。
2.先年长后晚辈:吃饭时要遵守先年长后晚辈的原则,年长者先坐下,先吃菜,晚辈要等待长辈吃过后再开始用餐。
3.尊重食物:在饮食过程中要尊重食物,不可挑食、浪费食物,要将饭菜吃完,不可留下残羹剩饭。
4.注意餐桌礼仪:用餐时要注意坐姿端庄、言谈举止得体,勿大声喧哗,不可伸长吧脚等。
三、饮食禁忌1.偏食忌辛辣:中国饮食禁忌中有禁忌偏食,忌过于嗜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伤害脾胃。
2.不宜过量:中国人饮食注重平衡,不宜过量,大鱼大肉、油腻辛辣的食物要适量食用。
3.忌生吃生冷:中国饮食文化忌生吃生冷食物,认为这样容易伤害脾胃,影响身体健康。
4.忌吃动物的头部:中国有吃动物头部的忌讳,认为头部为先天之气所在,忌食动物头部。
四、餐具礼节1.餐具摆放:中国人讲究餐具摆放的规矩,如筷子要放在右侧,碗要正对着主人等。
2.用筷子注意事项:用筷子时要注意避免发出刺耳的咬合声音,不可竖插在饭中,不可将筷子交叉放在碗上等。
3.点心吃法:中国的点心吃法也有许多礼仪,如不可一口吃完,要小口尝,分次享用,不可大口吞咽等。
总的来说,中国饮食文化丰富多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和人文精神。
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交流的加深,中国饮食文化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塑造出更加多元化的饮食文化。
同时,传统的饮食文化依然保留着其珍贵的传统和魅力,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之饮食文化PPT课件
如在人死后要放置一包茶叶在死者手里,他 们以为人死后必经孟婆吃迷魂汤,故成殓 时,用茶叶一包,拌以土灰至于死者手中 ,这样就不用饮迷魂汤 了。
祭神时,往往以茶为祭品,只因诸多神仙均
爱饮茶。
51
三. 酒文化
? 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食物之一,它的历史几 乎是与人类文化史一道开始的。酒不仅具 有食用价值,还具有精神文化价值。自从 酒出现之后,作为一种物质文化,其发展 历程与经济发展史同步;作为一种精神文 化,则体现在社会政治生活、文学艺术乃 至人的人生态度、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 中国是酒的故乡,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 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来了解 一下酒文化的基本常识吧!
? 仅见之于史籍的唐朝名食就有萧家馄饨、 庾家粽子、冷胡突、生鱼片、蒸麝麝、皮 索饼、驼峰炙、猩唇、熊白、糖螃蟹、鲤 尾、对虾、烤全羊、蒸全狗等。
21
饮食器具
22
4、宋元明清食俗
? 这是满汉全席的一部 分,满汉全席是我国 一种集合满族和汉族 饮食特色的巨型筵席, 起源于清朝的宫廷, 上菜一百零八种,极 为奢华,代表了清代 饮食文化的最高水平。
11
蔬菜和水果:
? 瓜、韭菜、苦瓜、萝卜、苦菜、荠菜、豌 豆苗、竹笋、枸杞等
? 水生蔬菜有蒲、莲藕、水藻、苹(凉菜)、 荸荠、菱角
? 调味蔬菜有韭、葱、荞头、蒜头及秦椒、 姜等
? 海棠、沙果、梨、桃、李、杏、梅、枣、 板栗、橘、柚
12
动物性食材:
? 商代后期的妇好墓出 土的玉雕动物中有马、 牛、羊、狗、猴、兔、 龟、鹅、鸭、鸽等家 养畜禽
13
3、汉唐的饮食发展
? 紫驼之峰出翠釜, ? 水精之盘行素鳞。 ? 犀箸厌饫久未下, ? 鸾刀缕切空纷纶。 ——杜甫《丽人行》
饮食民俗
二、饮食民俗文化的形成及特点
❖ 自然环境、物产——地域性 (水稻,小麦,青稞)
❖ 文化传统——传承性 (同一地理环境中不同的习俗,如正月初一早晨 的饮食;特色食品;同一原材料不同的烹制方法 和饮食方式; “湖南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 四川人怕不辣”;饮茶习俗)
5、闽菜
闽菜以烹制山珍海味而著称。在色、香、味、形兼顾 的基础上,尤以香、味见长。其烹饪技艺,有四个鲜明的特 征,一是采用细致入微的片、切、剞等刀法,使不同质地的 原料,达到入味透彻的效果。二是汤菜居多,变化无穷。三 是调味奇异,别具一格。四是烹调细腻,雅致大方。
名菜佛跳墙以十八种主料、十多种辅料互为融合。其 原料有鸡鸭、猪肚、蹄尖、蹄筋、火腿、鸡鸭肫;有鱼翅、 海参、鲍鱼、干贝、鱼高肚; 也有鸽蛋、香菇、笋尖、竹 蛏等共三十多种原料与辅料分别加工调制而成。
❖ 特点:口味清淡,酥香,用油少,调味很少用酒,调味品 一般放在桌上供客人自己选用;
❖ 英式菜肴的名菜有:鸡丁沙拉、烤大虾苏夫力、薯烩羊肉 、烤羊马鞍、冬至布丁、明治排等。
布丁
3、西菜始祖——意式大餐
❖ 特点:原汁原味,喜面食,如意大利通心粉,比萨饼等; ❖ 意式菜肴的名菜有:通心粉素菜汤、局馄饨、奶酪局通心
❖ 卤是将经加工后的原料放进卤水中加热使其吸收卤味并加热 至熟而成菜的烹调方法。
❖ 炸,也称氽,用多油旺火。食品下锅油炸的时间及方法,依 原料性质和形状大小、厚薄而定。原料形状小而薄的,可在 油沸时下锅,约八成熟取出,让其内部熟透;最后,油沸时 再下锅炸一炸。
❖ 煲以汤水和瓦煲为主要导热媒介,将物料放进有汤水的瓦煲 中,通过加热使主料与配料的美味互相渗透融合,形成嫩滑 、浓香的菜肴的烹调方法。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系列之饮食文化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系列之饮食文化古代饮食文化知多少一、古代食器1.鼎鼎,是用来煮肉盛肉的器皿,一般是圆腹三足,所以也叫“鼎足而立”,鼎的下面可以烧火。
有几种肉,就分几个鼎来煮,煮熟后就在鼎内取食,所以说“列鼎而食”。
夏禹时的九鼎,经殷代传至周朝,象征国家最高权力。
只有得到九鼎的人才能成为天子,所以,称它是传国之宝,当之无愧!2.簋簋,形似大碗,人们从甗(yǎn)中盛出食物,放在簋中再食用。
fu是一种长方形的盛装食物的器具,用途与簋相同,故有“fu簋对举”的说法。
(fu,生僻字,原创作品,字打不出来)3.豆豆,外形像高脚盘,本用来盛黍稷,供祭祀用。
后渐渐用来盛肉酱与肉羹了。
皿, 盛饭食的用具,两边有耳。
4.5.盂盛饮之器,敞口,深腹,有耳。
下有圆形之足。
盆盂,均为盛物之器。
5.案案,又称食案。
是进食用的托盘,形体不大,有四足或三足,足很矮。
古人进食时常“举案齐眉”,以示敬意。
6.俎俎,古代的案板,鼎内取出肉,在俎上用刀割,所以刀俎并用。
古人食肉常用匕把鼎中肉取出,置于俎上,然后用刀割着吃。
7.匕匕,是长柄汤匙:俎是长方形砧板,两端有足支地。
古人常以刀匕、刀俎并举。
以“俎上肉”比喻受人欺凌、任人宰割的境遇。
例如:《鸿门宴》中有这么一句:“人为刀俎。
我为鱼肉,何辞为?”说的就是这种境遇。
8.箸箸,夹食的用具,与“住”谐音,含有停步之意,因避讳,故取反义为“快”。
又因以竹制成,故加个“竹”字头为“筷”,沿用至今。
以上食器的质料,均可选用竹、木、陶、青铜等。
一般百姓的食器大多用竹、木、陶制成,贵族的食器则以青铜居多。
古代君王所用的筷子,有的用金、银或象牙制成,极尽奢华。
9.镬,镬,是无足的鼎,与现在的大锅相仿,主要用来烹煮鱼肉之类的食物;后来,它又发展成对犯人施行酷刑的工具,即将犯人投入镬中活活煮死。
二、古代酒器1.樽樽,是古代酒器的通称,作为专用名,是一种盛酒器,外形敞口,高颈,圈足,樽上常饰有动物形象。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饮食、器物ppt课件
最新版整理ppt
39
爵
▪ 爵是古代饮酒器的通称。但是作为专名, 爵是用来温酒的,它有三只脚,下面可以 举火。上古常用的饮酒器是觚和觯,觯比 较轻小,所以古人说“扬觯”。战国以后 出现了一种椭圆形的杯,两侧有弧形的耳, 后人称为耳杯,又叫羽觞。杯可以用来饮 酒,也可以盛羹。《史记·项羽本纪》说: “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羹。”杯的质料 有玉、银、铜、漆等,汉代很流行。
最新版整理ppt
20
▪ 簋、簠、豆、皿、俎
最新版整理ppt
21
簋簠
▪ 古人盛饭盛菜不用碗。《说文》虽有盌字,
那是“小盂”(水器)。传世古器自铭为盌
的,实际上是一个小盂旁边加上一个柄,那
是用来舀水的。上古盛饭用簋,一般圆腹圈
足,两旁有耳,是青铜或陶制的,也有木制
或竹制的。又有一种簠,长方形,用途和簋
一一祭也。故封土的这一突出地位是由它对人们生
活的重要性所决定的。
最新版整理ppt
4
▪ 麦子的地位似乎没有黍和稷那么突出。麦 子有大麦小麦之分,古代称大麦为麰。
最新版整理ppt
5
▪ 菽就是豆子,原指大豆,又作豆类的总名。
最新版整理ppt
6
麻
▪ 麻之所以列入谷类,是因为麻籽可以充饥。麻 籽叫黂(fēn,分)、苴(jǖ,居),又叫枲 (Xǐ,喜)。
最新版整理ppt
2
▪ 我国自进入农业社会后,就以粮食作物为 主食,所以自周秦以来,诗文中关于粮食 的记述很多。粮食作物古代统称五谷或六 谷。至于五谷六谷所包括的品种,则历来 说法不一,比较可信的说法是黍、稷、麦、 菽、麻为五谷,六谷即再加上稻。现在依 次叙述。
最新版整理ppt
3
▪ 黍即现代北方的黍子,又叫黄米,状似小米,色黄而
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之一,历史悠久而丰富多样。
从古至今,中国人注重饮食的品味与养生之道,在饮食方面积累了许多独特的知识和智慧。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1. 食材的选择与搭配中国古代注重食材的选择和搭配,讲究“天人合一”的理念。
根据不同季节、地域和个人健康状况,选择适宜的食材。
比如,北方人喜欢食用麦面制品,南方人则更多地以米饭为主食。
在烹饪过程中,还会注意不同食材之间的搭配,以达到味道的协调和营养的均衡。
2. 烹饪方法的多样性中国古代的烹饪方法非常丰富多样,包括炒、炸、蒸、煮、炖、烤等。
每种烹饪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应场合。
比如,炒菜可以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烤肉则可以锁住肉质的鲜嫩和香味。
不同的烹饪方法也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对食材加工和调味的不同需求。
3. 节令饮食的重要性中国古代人们非常注重节令饮食,即根据不同的季节和节日来选择相应的食材和菜肴。
比如,春季注重滋补清肝明目,夏季则重视清热解暑,秋季追求润燥养肺,冬季则注重温补保暖。
同时,节日也是古代人们享用美食的时刻,比如春节时吃饺子和年糕,端午节时吃粽子等。
4. 美食与礼仪的结合中国古代人们将美食和礼仪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
在宴会和重要场合,人们会按照一定的礼仪规范进行就餐,注重用餐的仪态和礼貌。
同时,在宴席上,菜肴的摆设、颜色的搭配和餐桌的布置也讲究一定的礼仪规范,以彰显主人的身份和待客之道。
5. 养生与药膳的传统智慧中国古代人们注重饮食与养生的结合,探索出许多药膳和保健食品。
根据《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的记载,古代医家总结了许多食材和食谱,以满足不同体质和疾病的需求。
比如,人参、灵芝等被广泛应用于药膳中,认为它们具有补气血、健脾养胃等功效。
总之,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传统。
通过对食材选择与搭配、烹饪方法的多样性、节令饮食的重要性、美食与礼仪的结合以及养生与药膳的传统智慧等饮食文化知识点的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第二讲:中国八大菜系
提味窍门
1. 调味料不是用的量越多越好,而是相关的几种略放一点,吃出香 味刚好。 2. 烹饪界有句俗话“猪不椒,羊不料”,也就是猪肉不放花椒,羊肉 不
放大料。 3. 烧牛肉时尤其要放一些陈皮(或者山楂或者番茄沙司),可以使
牛肉容易烂。 4. 中餐调味料基本都可以做中药,但不是所有中药都可以当调味
料。
• (四)清代八珍 • 其一是“参翅八珍”。指参(海参)、翅(鱼翅)、骨 (鱼明骨,也称鱼脆)、肚(鱼肚)、窝(燕窝)、掌 (熊掌)、筋(鹿筋)、蟆(蛤士馍)。 • 其二是“山水八珍”。 山八珍:熊掌、鹿茸、犀鼻 (或象拔、犴鼻)、驼峰、果子狸、豹胎、狮乳、猴脑; 水八珍:鱼翅、鲍鱼、鱼唇、海参、裙边(鳖的甲壳外围 裙状软肉)、干贝、鱼脆、蛤士蟆。 • 其三是满汉全席的“四八珍”。即山八珍:驼峰、熊掌、 猴脑、猩唇、象拔(象鼻)、豹胎、犀尾、鹿筋;海八珍: 燕窝、鱼翅、大乌参、鱼肚、鱼骨、鲍鱼、海豹、狗鱼 (娃娃鱼);禽八珍:红燕、飞龙(产于东北山林中的一 种叫榛鸡的鸟)、鹌鹑、天鹅、鹧鸪、彩雀(可能是孔 雀)、斑鸠、红头鹰;草八珍:猴头(菌)、银耳、竹荪、 驴窝菌、羊肚菌、花菇、黄花菜、云香信(香菇中的一 种)。另据旧时南货老人曰:“海味八样”、“动物八 珍”。海味八样:鱼翅、海参、鱼肚、淡菜(干贻贝肉)、 干贝(干扇贝肉)、鱼唇、鲍鱼、鱿鱼;动物八珍:熊掌、 象鼻、驼峰、猩唇、鹿尾、猴脑、豹胎、燕窝。
鲁菜精于制汤
“厨师的汤,唱戏的腔”,高汤是味精产生之前的主要提 味佐料。 清汤色清而鲜。选用肥鸡、火腿、肥鸭、猪肘子为主料, 冷水先旺火后小火细熬,纱布过滤;鸡脯剁碎做蓉,拌上 蛋白,“吊”汤(把肉蓉顺时针倒入汤中,吸附汤中的骨 渣沫子等)。
奶汤色白而醇。一般选用鸡鸭,猪肘、猪肚等容易让汤 色泛白的原料,滚水先烫过,放冷水旺火煮开,去沫,放 入葱姜酒,文火慢滚至汤稠呈乳白色。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烹饪技艺与饮食习惯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烹饪技艺与饮食习惯一、概述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是源远流长的,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烹饪技艺与独特的饮食习惯。
从古代典籍、文献以及考古发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许多关于中国古代饮食的信息。
本文将从古代饮食的起源、烹饪技艺以及饮食习惯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二、古代饮食的起源古代饮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当时人们主要依靠采集自然食物为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农业的发展使得人们开始种植粮食作物,如小麦、稻米等,这为古代饮食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古代饮食的烹饪技艺1. 烹调方法古代烹调方法主要包括炒、煮、炖、蒸、烤、炸等。
其中,炒是最常用的烹调方式之一,它不仅能够保持食材的鲜美与营养,还能够突出食材的原汁原味。
而煮、炖、蒸这些烹调方式则突出了食材的鲜嫩与口感,使食物更加可口美味。
另外,烤、炸这两种独特的烹饪方法,更是给食物带来了诱人的香气和酥脆口感。
2. 调味品古代饮食中广泛使用各种调味品,如酱油、盐、醋、酱料等。
其中,酱油是古代烹饪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它不仅增强了食物的风味,还能够提高其色泽。
盐的运用能够起到调味、保鲜和防腐的作用。
醋则能够帮助去腥解腻,调节味觉。
这些调味品的使用使得古代饮食更加丰富多样。
四、古代饮食的习惯1. 餐饮礼仪古代中国人重视饮食礼仪,注重饮食氛围的营造。
在饮食过程中,人们讲究座次次序,注重与人相处的方式。
此外,古代宴会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人们通过宴席的方式加强人际关系。
2. 饮食习惯古代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与现代有所不同。
一方面,古代人们主要以米饭和面食为主食,以及少量的肉类、蔬菜和水果;另一方面,古代人们崇尚饭、粥、面的清淡口味,强调食材本身的原味,注重保持食材的天然色、香、味。
五、结语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瑰宝,它不仅是人们世代相传的珍贵财富,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了解和传承古代饮食文化,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体验中华民族的独特风俗与传统美食,进一步增进对中华文明的理解和感悟。
中国古代饮食礼仪常识有哪些?
中国古代饮食礼仪常识有哪些?饮食是一件神圣的事情,民以食为天,随着发展在餐桌之上不再单纯的只有中国饮食文化,掺杂了诸如人际交往,沟通等等方面的内容,在餐桌上还能表现出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素质,应运而生的便是在饮食上的礼仪。
下面跟着店铺小编一起来了解下!【中国古代饮食礼仪常识有哪些?】任何民族都有富有特点的饮食礼俗,发达的程度也各不相同。
中国人的饮食礼仪是比较发达的,也是比较完备的,而且有从上到下一以贯通的特点。
《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在中国周代时,饮食礼仪已形成为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
这些食礼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对现代社会依然产生着影响,成为文明时代的重要行为规范。
宴饮之礼有主有宾的宴饮,是一种社会活动。
为使这种社会活动有秩序有条理的进行,达到预定的目的,必须有一定的礼仪规范来指导和约束。
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都有自己的一套规范化的饮食礼仪,作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
中国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是按阶层划分的: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
一般的程序是,主人折柬相邀,到期迎客于门外;客至,至致问候,延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导客入席,以左为上,是为首席。
席中座次,以左为首座,相对者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
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
宴毕,导客入客厅小坐,上茶,直至辞别。
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规程。
作为客人,赴宴讲究仪容,根据关系亲疏决定是否携带小礼品或好酒。
这个“英雄排座次”,是整个中国食礼中最重要的一项。
总的来讲,座次“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
首席未落座,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都不能动手,巡酒时自首席按顺序一路敬下,再饮。
待客之礼如何以酒食招待客人,《周礼》、《仪礼》与《礼记》中已有明细的礼仪条文,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礼仪的具体内容。
首先,安排筵席时,肴馔的摆放位置要按规定进行,要遵循一些固定的法则。
这些规定都是从用餐实际出发的,并不是虚礼,主要还是为了取食方便。
传统饮食知识点总结图文
传统饮食知识点总结图文传统饮食是指长期形成并世代相传的食品和饮料制作方式、饮食习惯和饮食文化。
这些传统饮食不仅反映了当地的气候、地理、文化等因素,更体现了对美食的热爱和对健康饮食的追求。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一些传统饮食的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传统饮食文化。
一、传统饮食的特点1. 食材种类多样:传统饮食在食材的选择上非常讲究,通常会选用当地的农产品和水产品,以确保食材的新鲜和原汁原味。
2. 烹饪方法丰富:传统饮食中有许多独特的烹饪方式,如炖、煮、蒸、炸、烤等,这些烹饪方法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食材的营养和口感。
3. 饮食习惯有序:传统饮食讲究饮食的饮食结构和比例,通常包括主食、肉类、蔬菜等,能够满足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
4. 继承保护意识:传统饮食的烹饪技艺和食谱往往是由长辈传给晚辈,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保护。
二、中国传统饮食知识点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
下面我们将总结一些中国传统饮食的知识点。
1. 中餐的分类:中国传统饮食可以按照不同地域和特色进行分类,比如川菜、粤菜、鲁菜、湘菜、闽菜等。
每个地域的饮食特色都体现了当地的气候、地理和历史文化。
2. 中餐的调味品:在中国传统饮食中,调味品是非常重要的,比如酱油、豆瓣酱、花椒、姜蒜等。
不同的调味品搭配可以制作出各种口味独特的菜肴。
3. 中餐的主食:中国传统饮食的主食非常丰富多样,比如面食、米饭、馒头、粥等,每种主食都有其独特的制作方法和食用习惯。
4. 中餐的节令饮食:中国传统饮食还讲究节令饮食,比如春季吃春笋、夏季吃荔枝、秋季吃板栗、冬季吃火腿等。
这些食材是根据当季气候和人体需要来选择的。
5. 中餐的饮食习惯:中国人的饮食习惯非常有规律,通常包括早餐、午餐、晚餐和夜宵。
每一餐的食物搭配都很讲究,比如早餐吃包子、粥、面条等,午餐和晚餐吃主食、肉类和蔬菜等。
三、西方传统饮食知识点西方传统饮食同样独具特色,以下是一些西方传统饮食的知识点。
课程设计及教案《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课程设计及教案《中国传统饮食文化》1.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学生将能够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重要价值,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创新。
2. 课程大纲2.1 第一讲:中国传统饮食的历史渊源- 了解中国传统饮食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探究中国饮食文化的地域特色和多样性2.2 第二讲:中国传统饮食的核心概念- 研究中国传统饮食的四大烹饪技法:炒、爆、炸、烧- 了解中国传统饮食中的食材选择和配伍原则2.3 第三讲:中国传统饮食的重要价值观- 分析中国传统饮食与中华文化的密切关系- 探讨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健康观念和礼仪俗2.4 第四讲:中国传统饮食的文化意义与影响- 研究中国饮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际关系的影响- 分析中国饮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挑战和机遇3. 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与演示,向学生传授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相关知识,并举例说明。
3.2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理解和观点,并加深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理解。
3.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品尝中国传统美食、研究烹饪技巧等,增加学生对饮食文化的亲身体验。
4. 教学评估4.1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度、提问能力和讨论质量等。
4.2 作业及报告布置相关作业和课后研究项目,评估学生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3 汇报演讲要求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汇报演讲,展示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研究成果和创新思考。
5. 教学资源教师可准备相关教学文稿、书籍、图片、视频等资源,辅助学生的研究和理解。
6. 参考文献-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导论》-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史》- 《中华食尚: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研究与探讨》以上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课程设计及教案的大致框架和设计理念,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探索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古代饮食文化常识
古代饮食文化常识中国饮食文化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门类之一。
作为中国饮食文化,具有其在文化中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古代饮食文化常识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古代饮食文化常识上古的粮食作物有所谓五谷、六谷和百谷。
按照一般的说法,五谷是稷、黍、麦、菽、麻;六谷是稻、稷、黍、麦、菽、麻。
六谷比起五谷来只多了一种稻,这显然是因为水稻本是南方作物,后来才传到北方来的[1]。
至于百谷,不是说上古真有那么多的粮食品种,而是多种谷物的意思。
稷是小米,又叫谷子[2]。
稷在古代很长一段时期内是最重要的粮食。
古人以稷代表谷神,和社神(土神)合称为社稷,并以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由此可见稷在上古的重要性。
黍是现代北方所说的黍子,又叫黄米。
《诗经》里常见黍稷连称,可见黍在上古也很重要。
上古时代,黍被认为比较好吃的粮食,所以《论语·微子》说:"杀鸡为黍而食之。
"[3]麦有大麦、小麦之分。
古代大麦叫,又名来牟。
菽就是豆。
上古只称菽,汉以后叫豆。
麻指大麻子,古代也供食用,后世还有吃麻粥的。
《诗经·豳风·七月》:"九月叔苴。
"苴就是麻子。
麻不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古代以丝麻或桑麻并称,那是指大麻的纤维。
现在说一说谷、禾、粟、粱。
谷是百谷的总称。
禾本来专指稷,后来逐渐变为一般粮食作物的通称。
粟本来是禾黍的籽粒,后来也用作粮食的通称。
粱是稷的良种,古人常以稻粱并称,认为这两种谷物好吃;又以膏粱或粱肉并称,认为是精美的膳食。
粮食炒成干粮叫糗,也叫糇粮。
《诗经·大雅·公刘》:"乃裹糇粮。
"[4]粮字本身也指的是干粮,行军或旅行时才吃粮。
所以《庄子·逍遥游》说:"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5]古人以牛羊豕为三牲。
祭祀时三牲齐全叫太牢;只用羊豕不用牛叫少牢。
牛最珍贵,只有统治阶级吃得起,比较普遍的肉食是羊肉,所以美(美味)羞(馐)等字从羊,羹字从羔从美。
传统饮食知识点归纳总结
传统饮食知识点归纳总结一、中国传统饮食的特点1. 农耕文化的体现中国传统饮食与农耕文化紧密相关,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与饮食文化紧密相连。
中国传统饮食以稻米为主食,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文化的传统。
2. 良好的食材选择中国传统饮食非常注重食材的选择,尤其是以季节性食材为主,提倡食材新鲜,注重荤素搭配,以及食材的多样性。
3. 烹饪技艺中国传统饮食烹饪技艺独特,包括了炒、炸、煮、蒸、烧、烤等多种烹饪方法,以及刀工、火候的掌握。
4. 饮食礼仪中国传统饮食注重饮食礼仪,如宴会礼仪、宴席座次、菜肴摆放、饮食用具的使用等。
5. 医食同源中国传统饮食与中医药理念相结合,认为食物与身体的健康息息相关,食疗观念在中国传统饮食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二、传统饮食的分类中国传统饮食可以分为八大菜系,包括了川菜、鲁菜、粤菜、苏菜、浙菜、闽菜、湘菜和徽菜八大菜系。
这八大菜系代表了中国各个地方的饮食文化,各具特色,并在中国传统饮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 川菜川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属于四川地方风味菜。
川菜主要以四川地方的干、鲜、辣、香为主要特点,其代表菜品有水煮鱼、夫妻肺片等。
2. 鲁菜鲁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属于山东地方风味菜。
鲁菜以精、细、鲜、咸为主要特点,其代表菜品有糖醋排骨、红烧肉等。
3. 粤菜粤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属于广东地方风味菜。
粤菜以鲜、嫩、淡为主要特点,其代表菜品有白切鸡、叉烧等。
4. 苏菜苏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属于江苏地方风味菜。
苏菜以淡、嫩、鲜、软为主要特点,其代表菜品有糖醋鲤鱼、桂花糯米鸡等。
5. 浙菜浙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属于浙江地方风味菜。
浙菜以鲜、鲜、嫩、醇为主要特点,其代表菜品有东坡肉、西湖醋鱼等。
6. 闽菜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属于福建地方风味菜。
闽菜以鲜、脆、鲜、藤为主要特点,其代表菜品有酸菜鱼、佛跳墙等。
7. 湘菜湘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属于湖南地方风味菜。
湘菜以麻、辣、鲜、香为主要特点,其代表菜品有剁椒鱼头、口味鸡等。
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是怎样的
浙菜:以浙江菜为代表, 注重选料和调味
京菜:以北京菜为代表, 注重选料和调味
粤菜:以广东菜为代表,
注重鲜味和口感
闽菜:以福建菜为代表,
注重海鲜和调味
4
中国古代的饮食文 化和文学作品
THEME TEMPLATE
文学作品中的饮食描写
《红楼梦》中的 饮食描写:丰富 多样,精细考究
《水浒传》中的 饮食描写:豪放 粗犷,体现江湖 气息
炸:将食材放入热 油中炸至熟透,使 食材外酥里嫩,口
感丰富
著名的菜系和菜品
川菜:以四川菜为代表,
湘菜:以湖南菜为代表, 注重香辣和调味
秦菜:以陕西菜为代表, 注重面食和调味
注重麻辣和调味
苏菜:以江苏菜为代表, 注重刀工和造型
徽菜:以安徽菜为代表, 注重火候和刀工
鲁菜:以山东菜为代表, 注重火候和刀工
稻壳学院
中国古代的饮 食文化
THEME TEMPLATE
目录
CONTENTS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概述
中国古代的食材和烹饪方法
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和文学 作品 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和民俗 文化 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的影响 和意义
01 02 03 04 05 06
1
添加章节标题
THEME TEMPLATE
《西游记》中的 饮食描写:奇幻 神秘,充满想象 力
《金瓶梅》中的 饮食描写:市井 生活,真实生动
饮食文化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饮食文化是文学作品的重要背景, 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风俗习 惯。
饮食文化在文学作品中具有重要 的叙事功能,推动了故事情节的 发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中国饮食文化传统知识讲解中医饮食调护PPT
» “宜”为常,故不多言,言忌“忌”较多。 » 中医食忌:主张因人、因地、因时、因病有所不同。 » 评论饮食的营养价值,不论是用于食补,还是食疗,都
不应从珍、奇、名、贵出发,而应着眼其使用是否得当。 » 饮食要有节制,不可过饥过饱,过饥则气血来源不足,过饱则易伤脾胃之气。 » 进食要有规律,三餐应定进、定量、遵循“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的原
第 一 部 分 饮食调护基本原则
» 饮食应多样化,合理搭配,不可偏食。 » 《素问.藏气法时论》中说:“五谷为 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 味合而服之,补精益气。”这就是说人体 的营养应来源于粮、肉、菜、果等各类食 品,所需的营养成分应多样化。 » 只有做到饮食的多样化和合理搭配才 能摄取到人体必须的各种营养,维持气血 阴阳的平衡。
第 二 部 分 食物的性味
• 凡适用于热性体质和病症的食物,就属凉性或寒性食物,寒性食物如:马齿苋,蒲公英, 苦瓜,连藕,蟹,番茄,柿子,紫菜,西瓜,香蕉,黄瓜 • 凉性食物如:茄子,白萝卜,冬瓜,梨,薏米仁,鸭蛋 • 凡适于寒性体质和病症的食物,就属于温性或热性食物。 • 热性食物有:芥子,肉桂,辣椒,花椒 • 温性食物:韭菜,小茴香,葱,香菜,蒜,南瓜,木瓜,酒,醋,龙眼肉,杏仁,鸡肉, • 平性食物的性质介于寒凉和温热性质食物之间,一般体质或寒凉,热性病症的人都可选 用,平性食物多为一般营养保健之品。 • 平性食物:洋葱,南瓜子,土豆,香椿,玉米,百合,葡萄,猪肉,蜂蜜,青鱼,牛奶
荤素搭配
» 荤素搭配是饮食的重要原 则,也是长寿健康秘诀之一。 » 饮食应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物、蔬菜、瓜 果等素食为主,辅以适当的肉、 蛋、鱼类,不可过食油腻厚味。
第二部分
食物的性味
古典风中国美食文化介绍学习培训课件
1、红色食物——减轻疲劳预防感冒
可以令人精神抖擞,增强自信及意志力,使人充满力 量。至于颜色较辣椒稍浅一些的胡萝卜,所含的胡萝 卜素可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发挥护卫人体上皮组 织如呼吸道黏膜的作用。
上榜食物 :红辣椒、胡萝卜, 苋菜、洋葱、红枣、番茄、红 薯、山楂、苹果、草莓、老南 瓜。
“南人食米北食面” “北咸、西酸、南辣、东甜”
影响地方饮食习俗形成的因素:
• 自然环境 • 食物资源 • 地域民俗 • 各地气候差异形成不同口味
中国饮食地方菜系
四大菜系
鲁菜、川菜、苏菜和粤菜
八大菜系
鲁菜、川菜、苏菜、粤菜、闽菜、 浙菜、湘菜、徽菜
十大菜系
鲁菜、川菜、苏菜、粤菜、 闽菜、 浙菜、湘菜、徽菜、楚菜、京菜
“五菜”
为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 并非是特指,而是泛指各种蔬菜。 菜蔬种类多,根、茎、叶、花、瓜、 果均可食用。
“五畜”
“五果”
为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 为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
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牛、狗、猪、 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大枣、李子、
羊、鸡,即各种肉类。
栗子、杏、桃,泛指各种水果。
性寒的食物,四 季尽量少吃,如 果要食用,必须 添加性温性热的 食物。
性凉的食物,夏 季可以经常食用, 其他季节必须配 合性温的食物一 起吃。
2、平性食物
1.谷类:大米、玉米、红小豆、黑 豆、扁豆、蚕豆、白豆、花生、花 生油、黑芝麻。
2.干果干菜类:白果、百合、木耳。
3.水果类:葡萄、栗子。
4.蔬菜类:西红柿、胡萝卜。
上榜食物 :各种绿颜色蔬菜
绿色的草本植物都被用作治疗的用途,足以证明绿 色食物的确具有调和身体机能的功效。大部分蔬菜 都拥有绿色的能量,可以维持人体的酸碱度,而且 提供大量纤维质,有助于清理肠胃,担负着肠胃 “清道夫”的角色。心理方面,绿色食物可舒缓压 力及头痛等相关毛病。此外,绿色蔬菜也是享有 “生命元素”称号的钙元素的最佳来源,其蕴藏量 较通常认为的含钙“富矿”牛奶还要多,故吃“绿” 被营养学家视为最好的补钙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常识
国外输入的五谷杂粮: 国外输入的五谷杂粮
豌豆(西汉-希腊)、胡豆(南北朝-西亚)、绿豆 (北宋-印度)、玉米(明-美洲)、番薯(明-美洲)、高 粱(非洲)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常识
2、主食食俗(南人食米、北人食面) 、主食食俗(南人食米、北人食面)
糗(qiǔ):干粮,炒熟的米或面等;饭或面食粘连成块 状或糊状。 糗一筐。——《国语·楚语》 舜之饭糗茹草也。——《孟子·尽心下》 饼:麦粉所制 飺zí :米粉所制 糗饵粉飺。——《周礼·籩人》 饵:米粉所制的饼状物 饵,粉饼也。——《说文》 粥: 饡zàn:以羹浇饭 ,与今天的“盖浇饭”相似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常识
鬲:古代煮饭用的炊器。铜
鬲最初是依照新石器时代已 有的陶鬲制成的。其形状一 般为侈口(口沿外倾),有 三个中空的足,便于炊煮加 热。
甗yǎn,古代蒸煮用的 , 炊具,全器分上下两部分, 炊具,全器分上下两部分, 上体称甑,用以盛粮, 上体称甑,用以盛粮,下体 为鬲,用于煮水, 为鬲,用于煮水,即现代的 蒸锅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常识
(二)鱼:鲤、鲢、草、青四大家鱼
2、肉食的制作 、
炙:烤肉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诗·小雅·瓠叶》 饮醇酒,炙肥牛。——《乐府诗集·西门行》 脍:细切的肉 生肉为脍。——《汉书·东方朔传》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乡党》 醢hǎi :用肉、鱼等制成的酱 羹:用蒸煮等方法做成的糊状、冻状食物 脯fǔ :肉干 ,亦称“脩”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常识
我国最早使用的辛辣调味料是姜、葱、蒜, 古代还有一味常用的香料调味品花椒 香料调味品花椒。 香料调味品花椒 《诗·载芟》:“有椒其馨。” 《洪范》“五味”中有甘。饴是麦牙糖,蜜 是蜜糖。五味之甘,可能指这类糖。 除此之外,还有酱油、豆豉、豆麦酱等等 酱油、豆豉、豆麦酱 酱油 我国最早用于烹饪的油是动物油,称为 “膏脂”,而最早使用的植物油是麻油
3、饮食与心理: 、饮食与心理:
对人际关系的“ ”“合 功能。理论上起源于“五味调和” 对人际关系的“和”“合”功能。理论上起源于“五味调和”,以次 求得“人和”,即社会生活得和谐(家,家族,宗族——和为贵、家 求得“人和” 即社会生活得和谐( 家族,宗族 和为贵、 和为贵 和万事兴) 和万事兴) 视为一种人生目的, 已经不再是一种“手段” 把“吃”视为一种人生目的,“吃”已经不再是一种“手段”,而变 成了“目的” 千里做官,为了吃穿” 民以食为天” 成了“目的”。“千里做官,为了吃穿”,“民以食为天”。
斝(音甲)外形似鬲而腹与足分离明显。陶斝产生于新石 音甲)外形似鬲而腹与足分离明显。 器时代晚期,当时也是空足炊具之一。 器时代晚期,当时也是空足炊具之一。进入夏商周时期的斝变 为三条实足,且多青铜制成,但已是酒具而不是炊具了, 为三条实足,且多青铜制成,但已是酒具而不是炊具了,作为 炊具的陶斝只存在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几百年间, 炊具的陶斝只存在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几百年间,作为酒具的 斝则盛行于商周两代。 斝则盛行于商周两代。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常识
(四)水果 1、中原地区原产果类 、 樱桃、桃、杏、梨、李、柰、山楂、柿子、枣、板栗、 2、南方原产果品 、 枇杷、荔枝、龙眼、甘蔗、香蕉、柚子、猕猴桃 3、国外引入果品 、 葡萄(西汉-欧洲) 、石榴(西汉-伊朗) 、核桃、西瓜 (五代-非洲) 、甜橙、酸橙、柠檬、花生、草莓、向日 葵、苹果、椰枣(西汉-西亚)、芒果(明-印度)、菠萝 (清-巴西)、腰果(20世纪30年代-美洲)、胡桃(原产 于伊朗和阿富汗,后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常识
3、调料: 中国自古以来到处都生长着丰富的调味品资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现了甘、 源,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现了甘、酸、苦、辛、 咸五味,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的积累与探索, 咸五味,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的积累与探索,创 制了丰富多采、名目繁多的调味料, 制了丰富多采、名目繁多的调味料,对饭菜饮馔 的色、 味的形成具有极重要的作用。 的色、香、味的形成具有极重要的作用。 酒是最先出现的三大烹饪调味品。 盐、梅、酒是最先出现的三大烹饪调味品。盐的 始用当甚早。《世本》称炎帝时“宿沙作煮盐。” 梅则主要利用其果酸作调料,梅酸具有收敛固涩、 健脾胃、增强肝脏功能的作用。新石器早期人们 已知利用梅酸。春秋以后,人们才发明了用粮食 发酵成醋(古称醯 )的方法。 (古称醯xī)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常识
一、中国古代的饮食结构 )、主食 (一)、主食 1、主食品种 、 五谷
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 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黍、稷、麦、菽、稻 ; 另一种指黍、稷、麦、菽、麻 。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 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 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 中最初无稻。 “谷”原来是指有壳的粮食;象稻、稷 (jì计,即谷子)、黍(亦称黄米)等外面都有一层壳, 所以叫做谷。谷字的音,就是从壳的音来的。五谷原是 中国古代所称的五种谷物,后泛指粮食类作物。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常识
6.周秦时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成形时期,以 谷物蔬菜为主食。 7.汉代:中国饮食文化的丰富时期,归功于汉 代中西(西域)饮食文化的交流, 8.唐宋:饮食文化的高峰,最具代表性的是烧 尾宴(专指士子登科或官位升迁而举行的宴会)。 9.明清:饮食文化是又一高峰,是唐宋食俗的 继续和发展,同时又混入满蒙的特点,饮食结构 有了很大变化,满汉全席代表了清代饮食文化的 最高水平。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常识
2、饮食发展 、
1.有巢氏(旧石器时代):茹毛饮血,不属于饮食文化。 2.燧人氏:钻木取火,从此熟食,进入石烹时代。主要 烹调方法:①炮,即钻火使果肉而燔之; ②煲:用泥裹 后烧; ③用石臼盛水、食,用烧红的石子烫熟食物; ④ 焙炒:把石片烧热,再把植物种子放在上面炒。 3.伏羲氏:在饮食上,结网罟以教佃渔,养牺牲以充庖 厨。 4.神农氏:“耕而陶”,陶具使人们第一次拥有了炊具 和容器,为制作发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 5.黄帝:中华民族的饮食状况又有了改善,黄帝作灶, 始为灶神。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常识
(五)酒和调料
1、酒的出现 夷狄造酒、杜康造酒、猴儿造酒 酒的出现,似可上推到新石器中期以前,《世本》称 “仪狄始作酒醒变五味。”《战国策·魏策二》云:“帝 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看来酒为饮 料及调味品,至夏禹时已相当流行。 2、酒的品种 最早的酒属于谷物天然酒,谷类粮食受潮发芽变霉, 由微生作用而引起糖化和酒化,大概至商代人们已从中悟 出制造曲糵(niè)即酵母的酿酒新技术。商代不仅掌握 曲糵酿酒,又能酿制果料酒。最晚到唐代,酒的品种就很 多了。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常识
二、中国古代的饮食制度 (一)、食器 1、炊具
鼎
关于“ 关于“鼎”的来历及作用: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 的来历及作用: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 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许慎在《说文解字》 当于现在的锅,用以炖煮和盛放鱼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 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有三足圆鼎,也有 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 有三足圆鼎, 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 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 造的铜鼎。 造的铜鼎。
三、中国古代的饮食文化 )、饮食与艺术 (一)、饮食与艺术
1、取名 、 2、刀工 、 3、烹技 、 4、调法 、 5、食具 、 6、环境 、 总之,中国的饮食艺术常常在总体上力求做到:第一, 总之,中国的饮食艺术常常在总体上力求做到:第一, 风味多样。第二,四季有别。第三,讲究美感。第四, 风味多样。第二,四季有别。第三,讲究美感。第四, 注重情趣。第五,食医结合。 注重情趣。第五,食医结合。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常识
3、饮食制度 、
日常饮食: 日常饮食:
朝食( 朝食(饔yōng ,专指早餐 ) 餔食( 餔食(飧sūn,晚饭,亦泛指熟食,饭食) ,晚饭,亦泛指熟食,饭食)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滕文公》 饔飧, 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孟子 滕文公》。注:“饔飧, 《孟子·滕文公 饔飧 熟食也,朝曰饔,夕曰飧。 熟食也,朝曰饔,夕曰飧。” 昼食(午饭) 昼食(午饭)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常识
2、食具 、
簋,专指商周时期的青铜盛食器。在青铜器产生 之前,此类器物是陶质或竹木质,被称为塯,或 称土簋,功能与碗相同。簠簋之称仅存在于夏商 周时期,当时除作为日常用具外,更多地用作祭 祀礼器,且多与鼎连用,以偶数出现,用来表示 使用者身份地位的不同。与豆不同的是,簋专盛 素食,秦汉之际,作为实用器的簠簋已不复存在。
簠fǔ:古代祭祀和宴飨时盛放黍、稷、 粱、稻等饭食的器具。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常识
3、酒具
人类的饮食是由“饮”和“食”两部分组成的, “饮”的远古起源是酒(茶的起源要比酒晚许多, 一般也不作为饭食的组成部分),因此说起古代 的饮食文化,自然离不开的是酒和酒具。 盛酒的器具有:尊、壶、卣、彝、罍、缶等。 饮酒的器具有:爵、觯、觚、斝、觥等等。 尊是酒器的总名,凡酒器都可以叫做尊。
宴请饮食: 宴请饮食:
钟鸣鼎食:餐饮器具带有政治化的特征, 钟鸣鼎食:餐饮器具带有政治化的特征,饮具成为一种政治的手 段和工具。 礼记·礼器 礼器》 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 段和工具。《礼记 礼器》:“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 三也。 三也。” 筵席礼仪: 筵席礼仪: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常识
(三)蔬菜 1、五菜 、 葵、藿、薤、葱、韭 2、其他蔬菜 、 蔓菁(又称葑feng,俗称大头菜,)、萝卜、蒜、菰(茭白)、 菘(白菜)、竹笋、苋菜、藤藤菜、大葱、花椒 3、国外引进的蔬菜品种 、 莴苣(西汉-地中海沿岸和西亚一带) 、苜蓿(小亚细亚、伊 朗、外高加索和土库曼高地)、扁豆(汉、晋-印度)、大蒜 (西汉-地中海)、香菜(西汉-地中海)、茄子(南北朝-印 度)、菠菜(唐-波斯)、芹菜(中国古代称 为“胡芹”,唐 代经丝绸之路由西域时传入)、冬寒菜(唐-非洲)、胡萝卜 (元-英)、丝瓜(元-印度)、苦瓜(明-印尼)、花生(明巴西)、番茄(清-秘鲁)、四季豆(清-南美洲)、莲白(清地中海)、花菜(清-地中海)、土豆(清-南美)、辣椒(清中南美洲)、洋姜(北美洲)、芦荟(唐时由波斯人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