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介入科常见疾病.ppt

合集下载

介入手术简介ppt课件

介入手术简介ppt课件

破口位置消失,支架贴壁良好

主老 动年 脉男 瘤患
, 诊 断 腹
73
59
支架系统定位
60
支架释放
61
支架释放后动脉明显扩张
62
病例三、肾动脉支架植入术
左侧肾动脉 99%狭窄
经导管导入 支架系统
63
支架释放狭窄消失
64
支架释放狭窄消失
65
病例四、布-加氏综合征球囊扩张术
下腔静脉隔膜
下腔静脉隔膜
66
球囊扩张
术后造影下腔静脉显影
67
3、覆膜支架治疗大动脉夹层及大动脉瘤
19
20
病例二:同样诊断肝癌患者,经介入治疗前后表现如下:
21
肝动脉造影提示:血管紊乱、增多及血管巢、血管湖
22
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后未见肿瘤供血动脉显示。
23
2、肺结核大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 病例:男患,肺结核咯血急诊入院,内可止血无效后行支气管 动脉栓塞术。
24
支 气 管 动 脉 造 影 : 左 上 肺 血 管 异 常 显 影
介入手术各类手术汇报
介入科:陈 明 兴义市人民医院
1
简介
介入治疗是上世纪8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集医学影 像学与临床治疗学于一体的新兴学科。其利用
seldinger技术进行操作,具有简便、安全、有效、 微创和并发症少的特点。
seldinger技术是由Sven Ivar Seldinger于1953年
25
经动脉注入明胶海绵栓塞剂后造影异常血管未显示,患者咯血停止。
26
3、介入栓塞术对于消化道大出血治疗 男患,76岁,消化道大出血入院,急诊行腹部动脉造影+胃十二 指肠动脉栓塞。

介入医学ppt课件

介入医学ppt课件
1968年Newtont用栓塞血管的方法治疗脊柱血管瘤获得 满意效果。
12
1969年Dotte介r首先入提放出了射血学管内发支架展的简设想史,并在犬实验
研究中证实了血管内支架能够嵌入血管壁,保持血管腔通 畅达两年半之久。由于20世纪70年代PTA的兴起,使内支 架的研究受到冷落。直到14年后,PTA显示缺陷以后,血 管内支架才得到重视和发展。 1974年Grunzing发明了双腔带襄导管用以作腔内血管成术, 较之Dotter的同轴导管更先进。3年后他又用这种导管成 功地为一患者在清醒状态下作了冠状动脉成形术
9
介入放射学发展简史
1930年Bamey Brooka在手术中用肌肉栓塞颈动脉海绵窦瘘成功 1941年,Farinas采用股动脉切开插管作腹主动脉造影 1951年,Peizce通过套管作经皮置管术。同年,Biermam用手术
暴露颈动脉和肱动脉的方法作选择性内脏动脉置管造影术,并 作为化疗药物推注的途径 1953年Seldinger首创了经皮股动脉穿刺、钢丝引导插管的动、 静脉造影法,由于此法操作简便,容易掌遏,对病人损伤小, 不需结扎修补血管,因而很快被广泛应用。他本人也因此获得 诺贝尔奖。
14Biblioteka 1987年以后介,入Sigw放ar射t、R学ou发ssea展u、简Str史ecker和
Robkin等相继报道了一些新的内支架。随着内支 架材料、形态、投递技术的研究,其种类不断增 多,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自膨式支架 药物洗脱支架
15
16
1965年,Sano用导管法成功地栓塞了先天性动-静脉畸 形
11
介入放射学发展简史
1967年,Porstman采用经腹股沟动静脉双途径插入特 制的导管进行栓塞的方法,栓塞未闭的动脉导管,取 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功。同年, Baum与Nusbaum经导管 灌注血管加压素治疗消化道出血取得成功,接着又开 展了血管栓塞术治疗出血。

心内科常见介入手术及护理ppt课件可修改全文

心内科常见介入手术及护理ppt课件可修改全文
52
方法
首先行心腔内电生理检查以明确诊 断并确定消融靶点。选用射频消融导管 引入射频电流。消融左侧房室旁路时, 消融导管经股动脉逆行或股静脉经房间 隔置入;消融右侧房室旁路或改良房室 结,大头导管经股静脉置入。确定电极 到位后,能量5~30W放电10~60s。重 复电生理检查,确认异常传导途径或异 位兴奋灶消失。
1958年瑞典胸外科医生Ake Senning置入第一台全埋置式 心脏起搏器,距今已有40余年
人工心脏起搏已经成为病窦综 合征和房室传导阻滞所致症状 性心动过缓唯一的标准治疗方 法
近10年来发展迅速,临床适应 证不断拓宽
61
心律失常器械治疗新指南更新的要点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用于治疗心动过缓的植入性永久起搏器
2)补救性PCI:溶栓治疗后仍有明显胸痛, 抬高的ST段无明显降低,冠状动脉造影显示 TIMI 0~Ⅱ级血流者。 3)溶栓治疗再通者的PCI:溶栓治疗成功 的病人,如无缺血复发表现,7~10天后根据 冠脉造影结果,对适宜的残留狭窄病变行 PCI治疗。
20
适应证
•主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复发心绞痛 的病人。 •稳定型心绞痛经积极药物治疗,病情未能 稳定;心绞痛发作时ST段压低>1mm,持 续时间>20min,或血肌钙蛋白升高的病人。
47
二、心导管射频消融术
radio frequency catheterablation,RFCA
48
射频消融术
是治疗心律失常的一种导管治疗 技术。射频消融仪通过导管头端的电 极释放射频电能,在导管头端与局部 的心肌内膜之间电能转化为热能,达 到一定温度(46~90℃)后,使特定 的局部心肌细胞脱水、变形、坏死, 自律性和传导性能均发生改变,从而 使心律失常得以根治。

介入治疗 PPT课件

介入治疗 PPT课件
PTCA(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将带有球囊的特制导管 插入置于狭窄部位,通过球囊的机械压力挤压斑块使其碎裂, 病变血管壁组织伸展延长,血管内径增大,血流增加。主要 适应症: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塞等。
CAG(球囊扩张术):除应用于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外,还应 用于解除肺动脉瓣、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的狭窄,使一部分病 人免于手术。
嗜伊红肉芽肿、脓肿。 4. 刷检:包括肺、泌尿道、胆道、胃肠道 5. 肠扭转的压力囊复。 6. 肠套叠的压力整复。
常用器材
1. 穿刺针由针套和针芯组成,有的带闭塞器。针芯端部可有平钝形和尖锐 形。针套略短于针芯,多为钝头,近端有手柄。闭塞器前端钝圆,不损伤 血管,当针进入血管后拔出针芯,插入闭塞器可使针稳定地深入血管。
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 ( PBPV ) 经皮球囊主动脉瓣成形术(PBAV) 未闭动脉导管封堵术 --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PDA) 房间隔缺损封闭术--房间隔缺损(ASD) 室间隔缺损封闭术--室间隔缺损(VSD)
关于重疾类责任的处理-冠状动脉搭桥术
在重疾类产品中,冠状动脉搭桥术作为一项特定的责任 存在,已是惯例。
介入治疗的范畴
多数学者认为介入学是以医学影像学引导下 的导管诊断和治疗技术为特征,将其分为血管 性介入放射技术和非血管性介入放射技术两大 类。
一 血管性介入放射学治疗
1. 血管疾病方面:包括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房间隔切 开、溶栓治疗、非血栓性缺血、控制出血(急慢性创 伤、炎症、静脉曲张)、非手术性关闭动脉导管未闭、 血管畸形以及动静脉瘘与血管瘤栓塞治疗、下腔静脉 的人造间隔、血管再建。
5. 其他:连接开关常用二通和三通开头,用于连接导管的尾端,便于冲洗 导管和与高压注射器连接。导管插入鞘用于引导导管顺利地进入血管,同 时也主要用于导管交换。

脑血管介入治疗PPT课件

脑血管介入治疗PPT课件
第23页/共45页
应用钙离子拮抗剂的护理 为了防止出血后的继发性脑血管痉挛引起的缺血
性神经损伤。 如尼莫地平,该药能优先作用于脑部小血管,改
善脑供血,但在治疗过程中可出现头晕、头痛、 胃肠不适、皮肤发红、多汗、心动过缓等,少数 患者可出现失眠、不安、激动、易激惹等中枢神 经系统过敏反应,应注意密切观察。并告知停药 后症状很快消失,静脉给药时,应现配现用,并 注意控制好输液速度,防止发生低血压。
第25页/共45页
(7)颅内动脉瘤的并发症及观察护理
※脑出血
是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临床表现:为突发的精神紧张,烦躁不安,表情痛苦和呼吸困
难,意识障碍或意识障碍加重,肌力减退或丧失,小便失禁。动脉瘤 破裂前多数患者还可再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眼痛、复视、颈项部 僵硬、癫痫发作、感觉或运动障碍等。
第24页/共45页
患者术后需常规皮下注射速碧林,稳定后应继续服 用阿司匹林等,以期达到有效抗凝抗血小板,抗凝 药物在使用中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为出血倾向。
在用药过程中需严密观察有无皮肤淤斑,牙龈出血, 鼻衄、注射针眼出血、血尿、黑便等情况发生。应 避免摄入影响抗凝疗效的药物,和食物,如含乙醇 饮料、复合维生素、维生素K等。鼓励清醒患者术后 多饮水,以降低血液黏稠度。
• 3.头面部富血管性肿瘤,术前了解血供状 况,观察颅内占位性病变与邻近血管的关系。
• 4.头面部及颅内血管性疾病治疗后复查。
第12页/共45页
禁忌证
• 1.对碘过敏者(需经过脱敏治疗后进行,或 使用不含碘的造影剂)。
• 2.有严重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病者。 • 3.有严重心、肝或肾功能不全者。 • 4.脑疝晚期,脑干功能衰竭者。
第17页/共45页

介入科常见疾病ppt课件

介入科常见疾病ppt课件

全麻者需禁食水8小时,局麻者禁食水4小时。
术前0.5H应用镇静剂,留置导尿。
38
护理常规
2.术后
❖ 患者卧床24H,穿刺部位压沙袋,该侧肢体 平伸8H,观察穿 刺部位有无渗血、出血, 观察该侧肢体远端血液循环情况。
❖ 遵医嘱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意识、瞳
孔及肢体、语言功能。如术中栓塞材料或
28
2 血管内栓塞术
❖ 属于介入治疗方法,采取经皮穿刺动 脉,插入导引管,再经导引管插入微 导管至动脉瘤内或载瘤动脉,经微导 管送入栓塞材料(如球囊,微弹簧 圈),将动脉瘤或载瘤动脉闭塞的方 法。
❖ 血管内栓塞后的处理:(1)术后摄 头颅正侧位平片,了解球囊与微弹簧 圈情况,以便与日后复查比较;(2) 给与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同防治脑血管
3 并发颅内压增高与急性脑积水
❖ 颅内动脉瘤不是占位性病变,一般不会引 起颅内压增高,有下列情况时亦可引起颅 内压增高。(1)巨大动脉瘤,且其部位足以 导致脑脊液通路阻塞。(2)动脉瘤破裂 后形成颅内巨大血肿。(3)反复多次的 蛛网膜下腔出血形成广泛的蛛网膜粘连而 导致交通性脑积水时。(4)由于严重脑 血管痉挛而导致脑缺血性水肿时。当患者 有颅内压增高症状时,应进一步查明上述 情况。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如出血破 入脑室或影响脑脊液循环通路时可引起急25
29
3 非手术治疗
❖ 适应症:非手术治疗适用于:急性蛛 网膜下腔出血的早期,病情的趋向不 明确;
❖ 病情严重的Ⅳ,Ⅴ级病例不允许作开 颅手术,或手术需延期执行;
30
七 介入治疗的适应症
1. 未出血的囊状动脉瘤,如脑基底部、基底动脉 末端、基底动脉干、眼动脉的动脉瘤。
2. 颅内囊状动脉瘤破裂出血后,病情属Hunt一、 二级;Hunt三、四级应在脑血管痉挛发生前行 栓塞术。

介入科查房ppt课件

介入科查房ppt课件
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 介入封堵治疗。
肿瘤介入诊疗
01
02
03
04
肝肿瘤介入诊疗
通过栓塞化疗、射频消融等技 术治疗肝癌。
肺肿瘤介入诊疗
对肺癌进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 疗或栓塞治疗。
盆腔肿瘤介入诊疗
对妇科肿瘤、泌尿系统肿瘤等 进行动脉灌注化疗或栓塞治疗

其他肿瘤介入诊疗
如骨肿瘤、软组织肿瘤等的介 入治疗。
介入诊疗技术的挑战与问题
尽管介入诊疗技术具有许多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挑战 和问题,如技术难度大、操作复杂等。
介入诊疗技Hale Waihona Puke 未来展望介入诊疗技术的发展方向
未来介入诊疗技术的发展将更加注重个性化、精准化和智 能化,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的介入诊疗技术将不断涌现,如 纳米技术、基因治疗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将为患者带来更 好的治疗选择。
科研工作
自主学习
参与科研项目,进行临床研究,提高科研 能力和学术水平。
利用网络资源、专业书籍等途径,自主学 习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
介入科医生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适应医学发展
医学技术和诊疗理念不断更新,继续教 育能够帮助介入科医生跟上医学发展的
步伐。
增强竞争力
在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继续教育 能够帮助介入科医生保持竞争优势。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查房结果,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 最佳治疗。
03
介入科常见疾病及诊疗方法
心血管介入诊疗
冠心病介入诊疗
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植入 术治疗冠心病。
先心病介入诊疗
利用导管技术对先天性心脏病 进行封堵或修补。

介入手术简介PPT演示课件

介入手术简介PPT演示课件

9
10
血管支架
11
12
一、经皮穿刺活检术及置管引流术
13
1、肺部及肝脏穿刺活检术
CT监视下行肺穿刺活检术:
14
病例二、女患,因“腹痛5天”入院。入院后行CT平扫提示肝癌可能, 为明确诊断性CT定位下肝穿刺活检术。最后病理诊断为低分化腺 癌。
15
穿刺针位置
16
另一个肝脏肿块患者, 行穿刺活检术后诊断肝 细胞癌
37
找准供血动脉并给予栓塞
38
供血动脉栓塞
39
8、下肢动脉出血介入栓塞术
出血 点
栓塞弹 簧圈
出血停 止
40
9、膀癌胱患者介入栓塞治疗术
图1、2示:髂内动脉造影并超选进入膀胱动脉
图3示:超选膀胱动脉并予栓塞后表现41
10、肝血管介入栓塞治疗
诊断为巨大肝血管瘤患者,介入术前后表现如下:
巢肝
、动 血脉 管造
6
我科开展常规手术如:穿刺活检、置管引流术、 外周血管造影术、各类急性出血栓塞、外周血管灌 注栓塞治疗、PTCD术、胆道支架植入术、食道支 架植入术、外周血管支架成形术等常规一到四级手 术。未来我科将重点开展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 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
7
手术室
操作室
8
介入常规材料展示
动脉鞘
导管
61
支架释放后动脉明显扩张
62
病例三、肾动脉支架植入术
左侧肾动脉 99%狭窄
经导管导入 支架系统
63
支架释放狭窄消失
64
支架释放狭窄消失
65
病例四、布-加氏综合征球囊扩张术
下腔静脉隔膜
下腔静脉隔膜
66
球囊扩张

介入治疗临床应用PPT课件

介入治疗临床应用PPT课件
39
小肝癌TACE术中
40
小肝癌TACE后CT
41
TACE术前CT
TACE术后10个月
42
43
44
45
肝癌多枝动脉供血
46
介入方法植入药盒能有的放矢
47
右肝癌手术前CT
48
右肝癌手术后1个月全肝转移
49
肺癌灌注化疗前后
50
子 宫 肌 瘤 栓 塞
51
子宫肌瘤栓塞前后1周CT比较
栓塞前
栓塞后
60
左侧甲状腺上动 脉造影显示左侧 甲状腺上动脉增粗, 分支增多,腺体染 色明显且染色范围 较大。
●国内开展于70年代初,林贵,陈星荣、刘子江等 ●我院1989年开展介入治疗,1990年建立介入病房 ●90年卫生部决定将开展介入治疗的放射科改为临床
科室
4
Seldinger技

●确定穿刺点(动脉搏动最
强处)、皮 肤消毒、注
射局麻药、用尖头刀刺
开皮肤2-3mm
●穿刺针呈45度角刺向血
管(穿破血管 前后壁),
指经导管向靶血管内注入栓塞剂,使 靶血管闭塞,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技术
11
TAE—止血
●外伤性出血 肝、脾、肾、骨盆、胸腔 ●医源性出血 活检术术后,术中误伤血管,术
后感染引起动脉炎或动脉瘤破裂出血 ●肿瘤出血 鼻咽部肿瘤、肺癌、妇科肿瘤等 ●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胃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采用经颈静脉穿刺肝内
术前准备
●术者作好思想和物品准备、详细了解病情、 设计治疗方案、准备防范措施
●血、尿、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 能,胸片,心电图,
●有无药物过敏史、糖尿病、哮喘 ●患者思想工作,详细与患者及其家属谈话 ●备皮、碘过敏试验、青霉素皮试 ●对尿失禁、或操作时间过长者,留置导尿管

介入治疗PPT课件

介入治疗PPT课件
介入科常见疾病
中心ICU 赵颖
.
1

概述
介入疗法来自于介入放射学。介入放射学是放射学领域的一 个新的分支学科,主要是利用X线透视、CT定位、B型超声 仪等医疗影像设备做导向,将特制的导管或器械经人体动脉、 静脉、消化系统的自然管道、胆道或手术后的引流管道抵达 体内病变区域,从而达到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目的。
外周血管疾病组 恶性肿瘤疾病组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旋切术和糖尿病足的低张球囊 扩张治疗主动脉夹层和腹主动脉瘤的腔内隔绝(覆膜支 架置入)治疗术 肾动脉支架成形术 门静脉高压肝内门 体分流术(TIPSS)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再通治疗
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和超选择化疗栓塞经皮 放射粒子植入治疗
.
8
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 治疗与护理常规
3 腰椎穿刺
❖ 如病情允许应进行腰椎穿刺检查,可 见脑脊液呈均匀一致血性。
• CT或MRI/MRA检查
.
19
4 脑血管造影
❖ 造影时机:未破裂或病情属Ⅰ~Ⅱ级, 在出血后应尽早造影,以便尽早诊断, 尽快治疗。Ⅲ~Ⅳ级者,应待病情好 转后再造影。对伴发颅内较大血肿, 情况紧急者,可紧急造影。
❖ 多发动脉瘤占15~20%,其中破裂动
.
5
三 治疗的特点
介入治疗相对于传统的外科手术,优点在于:
1、它无需开刀,一般只需要局部麻醉而非全身麻醉,从而降低了 危险性。
2、损伤小、恢复快、效果好,对身体的干扰不大,在最大程度上 保护正常器官。
3、对于目前尚无根 治方法的恶性肿瘤,介入治疗能够尽量把药物 局限在病变的部位,而减少对身体和其他器官的副作用。
.3Biblioteka 二 介入治疗分类非血管内介入治疗
是指没有进入人体血管系统,在影像设备的 监测下,直接经皮肤穿刺至病灶,或经人体 现有的通道进入病灶,对病灶治疗的方法。 包括:经皮穿刺肿瘤活检术、瘤内注药术、 椎间盘穿刺减压术、椎间盘穿刺消融术等。

介入治疗及相关常识PPT课件

介入治疗及相关常识PPT课件

.
8
常规手术术例
冠脉类: n 冠造 n PTCA n PTCA+STENT n 血管内超声 n 血管内旋切
.
9
常规手术术例
心脏的其它疾病: n 射频消融术(RFCA) n 心脏电生理检查 n 起搏器安装、ICD植入 n 二尖瓣球囊扩张术 n 房、室缺的修补 n 动脉导管未闭(PDA)
.
10
常规手术术例
穿刺入路途经
.
14
介入相关图谱
.
15
.
16
Angiograms showing (left) stenotic branch pulmonary arteries (BPA) and (right) angioplasty balloon inflated across stenosis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周边血管类: n 肿瘤的栓塞/化疗 n 溶栓 n PTA n PTA+STENT n 腔静脉滤器 n 动脉瘤/血管瘤/子宫肌瘤的栓塞
.
11
常规手术术例
非血管类: n 食道/气道狭窄支架术 n 梗阻性黄疸引流术 n 胆道支架术 n ERCP n 尿道/前列腺支架术
.
12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介入治疗与外科手术的基
本区别
介入治疗特征
外科手术特征
所用器械:导管 借助于影像设备 通道:利用人体已有的管 道系统
优点:不开刀、损伤小、恢 复快、效果好;适宜于外科 不适的患者。 缺点:价格较高,适应症较窄
所用器械:手术刀 直视下 通道:手术刀切口

介入医学PPT课件

介入医学PPT课件
介入医学,是现代医学园地中的一朵美丽的奇葩。她的神奇之处在于诊疗范围大, 治疗难度高,在人体中探幽入微,几乎无所不能。它既能扭转内科药物对改变组织 结构无能为力的窘迫,也能避免外科手术对机体“大刀阔斧”的伤害。它对人体损 伤极小,可发挥的治疗效果却非常可靠,而且显著!所以,介入医学已经成为今天 医学界的“新宠”。是继内科、外科之后的第三大临床学科 .
介入科的建立与发展状况



2005年9月16日介入科成功引进亚太地区GEINNOVA 2100数字平板血管造影机。像一个婴儿呱呱落地。9 月21日成功开展第一台手术。 2009年4岁时候:北京协和医院介入科开展的业务, 我院现已独立、熟练开展! 2010年我们5岁了。。。。。国内开展的我们也已开 展!

如何评价疗效?
伟人语录

邓小平: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 标准。” “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 猫。”

现代治疗新方案
医学高科技 肿瘤血管病 介入治疗微创神奇 曲径通幽巧克顽疾
异军突起的第三者----介入医学!
介入医学




定义:在医学影像学设备引导下利用特殊 器材进入人体,对疾病进行治疗和诊断的 一门新兴学科。二十一世纪微创医学的领 头羊 特点:微创、高效、可重复性强、副作用 和并发症相对较轻 技术优势:无孔不入,无孔也不入。几乎 可以达到人体各个器官、管道和腔隙 诊治范围:可以涉及传统医学大部分学科
2“通”:



“通”:是指介入到不通的管腔结构内,在局部通过导丝、药物、支架置 入等,使不通的官腔重新再通的介入技术。包括各种血管的狭窄或闭塞性 病变的再通术;消化道、呼吸道、胆道、尿道、泪道等其它管道的再通术; 人为通道的建立如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等。 血管的狭窄或闭塞:可由各种原因引起,包括动脉硬化、动脉炎、动脉损 伤、静脉炎、静脉受压等。血管狭窄或闭塞往往伴有血管内血栓形成,加 重了狭窄或闭塞的程度。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供应区域血流减少或中断, 出现缺血性疼痛或梗死;静脉狭窄或闭塞会引起受累区域静脉回流受阻, 静脉内压力增高,液体渗透到组织间隙,出现区域性水肿、疼痛。血管的 开通大家较熟悉,通过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使狭窄的血管恢复通畅。 消化道、呼吸道、胆道、尿道、泪道等其它管道的再通术,也是通过球囊 或支架植入进行再通,不再赘述。 人为通道的建立,是指原本没有这个通道,而人为的建立一个通道或旁道, 使受阻的血流通过的介入技术。如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 是在肝内穿刺,建立肝静脉与门静脉之间的通道,使受阻不能回流的门脉 血流回流到心脏,从而降低门脉压力,预防或治疗由于门脉高压引起的消 化道大出血。

介入治疗并发症-心血管课件

介入治疗并发症-心血管课件
搏动性包块。
动静脉瘘
动脉与静脉之间形成异常通道 ,导致动脉血液直接流入静脉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由于疼痛刺激或精神紧张引发 ,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减慢
等症状。
血管并发症
血栓形成
血管夹层
血管痉挛
血管破裂
血管内形成血栓,阻塞 血管腔,导致远端组织
缺血。
血管内膜撕裂,血液进 入血管壁中层形成夹层。
血管平滑肌强烈收缩, 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
其他系统并发症
造影剂肾病
使用造影剂后引发的肾脏损害,表现 为肾功能异常。
过敏反应
对造影剂或药物产生过敏反应,轻者 出现皮疹、瘙痒,重者可能导致休克。
感染
手术部位或全身性感染,与消毒不严、 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关。
辐射损伤
长时间接受X线辐射可能引发皮肤损 伤、白细胞减少等辐射相关疾病。
03 并发症发生原因及危险因 素分析
加强团队协作
建立多学科协作团队,包括心血管内科、外科、影像科等专家共同 参与介入治疗过程,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培养创新精神
鼓励医生关注新技术、新方法的发展动态,积极尝试和探索新的治 疗手段和策略,推动介入治疗领域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处理方法与技巧
1 2
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医生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 化,一旦发现并发症迹象,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进行处理。
合理用药
对于介入治疗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医生应根据 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用药物进行治疗。
3
必要时采取手术治疗
对于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心脏破裂、大出血等, 医生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以挽救患者生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6
三 治疗的特点
正由于以上诸多优点,许多介入治疗方法成为了某些疾 病(例如:肝癌、肺癌、腰椎间盘突出症、动脉瘤、血管 畸形、子宫肌瘤等)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甚至取代或 淘汰了原来的外科手术。
精心整理
7

介入治疗分类
脑血管疾病组
脑动脉瘤 脑动-静脉畸形
颈动脉海绵窦瘘 硬脑膜动静脉瘘 脊髓血管畸形和动静脉瘘的栓塞 治疗
精心整理
3
二 介入治疗分类
非血管内介入治疗 是指没有进入人体血管系统,在影像设备的 监测下,直接经皮肤穿刺至病灶,或经人体 现有的通道进入病灶,对病灶治疗的方法。 包括:经皮穿刺肿瘤活检术、瘤内注药术、 椎间盘穿刺减压术、椎间盘穿刺消融术等。
精心整理
4
三 治疗的特点
1. 简便 2. 安全 3. 有效 4. 微创 5.见并发症
1. 脑血管痉挛 2. 颅内动脉瘤再破裂出血 3. 并发颅内压增高与急性脑积水
精心整理
22
1 脑血管痉挛
❖ 脑血管痉挛是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严 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占约30~50%。 发生率与出血后的临床病情呈正相关。 常发生于邻近载瘤动脉主干上。大多在 出血4天后发生,持续10~15天消退。主 要的临床表现:严重的脑血管痉挛可引 起脑缺血,从而时整个脑功能发生紊乱, 在出血4天后患者病情加重,昏迷加深, 瘫痪及颅内压增高等病情进一步恶化时, 应考虑为脑血管痉挛所致。除以上症状 外,脑血管造影可显示脑血管痉挛并确 定其范围。TC精心D整(理 经颅多普勒检查)可 23
3 腰椎穿刺
❖ 如病情允许应进行腰椎穿刺检查,可 见脑脊液呈均匀一致血性。
• CT或MRI/MRA检查
精心整理
19
4 脑血管造影
❖ 造影时机:未破裂或病情属Ⅰ~Ⅱ级, 在出血后应尽早造影,以便尽早诊断, 尽快治疗。Ⅲ~Ⅳ级者,应待病情好 转后再造影。对伴发颅内较大血肿, 情况紧急者,可紧急造影。
精心整理
9

概述
脑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
异常改变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
起,其主要见于成年人(30~
60岁)。主要症状多由于动脉
瘤破裂出血引起,部分是由于
瘤体压迫脑血管痉挛及栓塞造
成。动脉瘤破裂出血死亡率很
高,初次出血占15%,最多出
血可达6次,再次出血的40%~
65%死亡,而精且心整理再次出血最多
10
精心整理
外周血管疾病组 恶性肿瘤疾病组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旋切术和糖尿病足的低张球囊 扩张治疗主动脉夹层和腹主动脉瘤的腔内隔绝(覆膜 支架置入)治疗术 肾动脉支架成形术 门静脉高压肝内 门体分流术(TIPSS)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再通治疗
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和超选择化疗栓塞经皮 放射粒子植入治疗
精心整理
8
脑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的 治疗与护理常规
精心整理
2
二 介入治疗分类
血管内介入治疗
使用1-2mm 粗的穿刺针,通过穿刺人体表浅 动静脉,进入人体血管系统,医生凭借已掌 握的血管解剖知识,在血管造影机的引导下, 将导管送到病灶所在的位置,通过导管注射 造影剂,显示病灶血管情况,在血管内对病 灶进行治疗的方法。包括:动脉栓塞术、血 管成形术等。常用的体表穿刺点有股动静脉、 桡动脉、锁骨下动静脉、颈动静脉等。
2 神经系统检查
❖ 有无脑膜刺激征,查视力,视野和眼 底,有无动眼,滑车,外展神经麻痹 与一侧前额部感觉减退,有无偏瘫, 失语和精神症状,有无颅内压增高和 小脑幕切迹疝体征。
精心整理
17
2 神经系统检查
应根据病史体检,对颅内动脉瘤按 Hunt进行病情分级:0级:未破裂的动 脉瘤。 Ⅰ级:微量出血,无症状或有 轻度头疼和颈项强直。Ⅱ级:有少量 出血,清醒,头疼较重,脑膜刺激征 明显。 Ⅲ级:中等出血量,嗜睡或朦 胧,颈项强直,有神经系统障碍和颅 内压增高表现。Ⅳ级:中等量或较大 量出血,有明显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半昏迷和颅内精心压整理增高表现。Ⅴ级:严 18
11
精心整理
12

破裂的诱因
大动脉瘤
高血压 吸烟 严重酗酒 家族史 药物滥用
精心整理
13

症状
1. 小的未破裂的动脉瘤通常不会导致任 何症状。较大的动脉瘤则开始对临近 组织产生压迫,并导致局部疼痛。当 动脉瘤增大时,动脉瘤对脑组织或临 近的神经产生足够大的压力,患者可 发生视野障碍,胳膊或腿部麻木、无 力,记忆障碍,言语障碍或癫痫发作。
2. 若动脉瘤破裂,患者通常发生突然的 非常严重的头疼。头疼可伴随有恶心、 呕吐、颈项强精心整直理 、视物模糊或复视、14
四 脑动脉瘤如何诊断
❖ 病史 ❖ 神经系统检查 ❖ 腰椎穿刺 ❖ CT或MRI/MRA检查 ❖ 脑血管造影 ❖ 鉴别诊断
精心整理
15
1
病史
❖ 破裂出血往往是动脉瘤的首发症状, 且是突然起病,有剧烈头疼,恶心, 呕吐。并应了解意识障碍及其程度, 有无上眼睑下垂,复视,眼球偏斜, 有无一侧肢体无力。并可因并发急性 脑积水出现颅内压增高。4天后因继 发脑血管痉挛而使病情加重。或再出 血而使病情加重甚至死亡。未破裂的 动脉瘤,除巨大动脉瘤因占位可引起 颅内压增高精或心整神理 经受压症状体征外,16
介入科常见疾病
中心ICU 赵颖
精心整理
1

概述
介入疗法来自于介入放射学。介入放射学是放射学领域的 一个新的分支学科,主要是利用X线透视、CT定位、B型超 声仪等医疗影像设备做导向,将特制的导管或器械经人体 动脉、静脉、消化系统的自然管道、胆道或手术后的引流 管道抵达体内病变区域,从而达到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 目的。
❖ 多发动脉瘤占15~20%,其中破裂动
脉瘤的征象是:(1)动脉瘤较大,
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或哑铃状;
(2)载瘤或主干动脉有血管痉挛;
(3)出血动脉瘤的局部由于出血和
水肿而有脑血精心整管理 移位。
20
5 鉴别诊断
❖ 应与高血压性脑出血,脑血管畸形, 脑底血管异网症,颅脑损伤和颅内肿 瘤等鉴别。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5
三 治疗的特点
介入治疗相对于传统的外科手术,优点在于:
1、它无需开刀,一般只需要局部麻醉而非全身麻醉,从而降低了 危险性。
2、损伤小、恢复快、效果好,对身体的干扰不大,在最大程度上 保护正常器官。
3、对于目前尚无根 治方法的恶性肿瘤,介入治疗能够尽量把药物 局限在病变的部位,而减少对身体和其他器官的副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