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外活动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课外活动总结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在参与课外活动时,除了松弛我们的学业压力,还可以开拓视野,锻炼多方面的才能,见多才能识广。我们千万不可小看参与课外活动,日积月累可以得到丰富的知识。如何做好一份小学课外音乐活动总结呢?请看为大家整理的内容,欢迎阅读。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感受力的基础和前提,爱好多,情趣广泛,艺术感觉才好。只有孩子对什么东西感兴趣了,他才会注意的看,注意的听,耐心的体验、观察、感受。兴趣是情感的基础,“情趣情趣”,“情”和“趣”是分不开的,对什么东西感兴趣,对它的感情就会越深。兴趣广泛的人感情就是丰富。大人尚且如此,何况少年儿童呢,一次积极热情的感兴趣的练习将比任何机械的、不假思索的重复练习有意义得多。基于这一理念,我想到了在“玩中学”的学习方法,其方法就是在于把学生从强制被动地位中解放出来,努力使学生把对基本技能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让他们始终处于一种对音乐技能的向往和渴求当中。在“玩”的过程
中,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点拨的作用,学生不断的尝到成功的喜悦,不断的超越自我,学生就不再感到枯燥和乏味,兴趣就成了最好的老师。例如,刚开始学习时,学生了解每个“音”在乐器上的位置和基本演奏方法之后,往往迫切地想利用所会的那点方法和技巧来演奏自己所熟悉的旋律,并且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于是我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在课外活动中让学生演奏《西游记》、《哪吒传奇》、《葫芦娃》等学生喜欢的动画片的主题曲,学生对流行歌曲、所喜爱电视节目的主题曲以及书本上的歌曲都非常愿意进行尝试。每当他们奏出某一句旋律或某首乐曲时,都会自然而然的表现出一种成功和满足感。因此,把握学生的心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教师万万不可在此时过分的强调演奏技巧而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应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不必强求学生去练习枯燥的练习曲;应解放思想、放开手脚,放手让学生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们只要对学生好的表现给予肯定,并加于正确的引导,便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兴趣是不歇的动力
西洋乐器,很多同学都没有见过,当我们把乐器分发给同学们时,他们都非常激动,按耐不住地想摆
弄乐器,并想尝试地吹奏一下。这时教师往往会告诉同学们不准乱动,由教师来示范、讲解怎样演奏,然后让学生从单音开始练习。教师让学生干什么,学生就得干什么。我认为这样不好,因为这样往往会削弱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我们不妨先不讲,把乐器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先玩弄,去探究,以满足同学们对新事物所产生的好奇心。我是这样做的:学生拿到乐器后先让他们自己随意地摆弄一阵后,然后随便的弹奏,这样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尝试会发现音高、音阶等没规律,这样吹奏和那样吹奏不一样,嘴唇的松紧程度不同,气流强弱不同吹出的声音也不同等等。这样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就产生了很多问题,便急于向老师请教,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三、技巧的培养
由于音乐是技术性很强的艺术,离开了技能、技巧,美丽动人的音响便无从谈起,音乐也就不复存在。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乐器的技能技巧是极其重要的。对学生演奏技巧的训练主要在于激发学生自己练习的兴趣,换一句话说就是让他们自己渴望自己“玩”得更好,比如:在练习怎样运用气息时,我让学生先练习吹蜡烛、火柴,让同学们每个人吹出的气流能聚成一条线,才能把蜡烛、火柴吹灭,这样既练习了口型又
练习了气息,同学们的兴趣也提高了。然后我们再指导怎样吹奏吐音、断音、和连音等等,由浅入深,水到渠成。在技能、技巧的学习和运用中,学生之间的相互指导、相互学习很重要。当一个学生或几个学生自己先摸索或先学会了某种技巧后,就先让他们展示一下,并介绍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互相交流,互相传递,共同提高,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群体合作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对高素质的人才需求也越来越多,企业家们大声疾呼:学校要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不可否认,我们的教育是存在很多的弊端的,比如,我们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天生好动,喜欢聚在一起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当学生掌握了一些演奏的基础知识和独奏的基本技能后,教师便可以引导他们去合奏。我是这样做的:首先把旋律乐器,如小号、单簧管、长笛、萨克斯等旋律乐器所吹奏的主旋律吹奏出来,其次,加入第二主旋律或第主三旋律。然后在熟练演奏的基础上加进伴奏乐器圆号、长号、大号等。不过在加伴奏乐器的时候不要急于求成,要逐步的、一件一件的把伴奏乐器加入到旋律中,每加一件乐器
音响效果就不同,让同学们自己感受,最后把打击乐器加入到旋律中,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最初的音响效果,最后再一个乐句、一个乐段的细细进行处理、排练。在这一排练的过程中同学们知道了自己所演奏的乐器该什么时候进入乐曲中;什么时候休止、什么时候是后半拍进入;什么时候前半拍进入;什么时候强;什么时候弱等等。最终使学生体会到要演奏好一首乐曲,必须是大家共同合作,齐心协力的结果,一个人演奏得再好也不行,因为自己只是乐队中的一小部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的合作精神。
五、情感的培养
在器乐教学上我们不仅要注意学生演奏的技能、技巧是否正确,同时还要注意准确地表达出乐曲的情感。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教师要努力创设出与所演奏的乐曲相吻合的音乐情境,把自己和学生融入到特定的音乐情景之中。同时介绍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让学生走进音乐,丰富情感体验,亲自吹奏乐曲,尽可能把自己心中的感悟演奏出来,把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当学生演奏得比较熟练的时候,我们再开始合奏,这样学生就能知道怎样运用情感来吹奏乐曲。当我们进行歌曲处理的时候就容易得多了。
六、心理素质的培养
心理学家英格里希说过:“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当事人在那种状态下能作出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且能充分发展其身心潜能”,而我们正是想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一个心理素质健康的学生,因此,在学习乐器的过程中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都得到了良好的培养。我看过这样的一则报道,某校接待一批美国留学生的访问,应美方的要求,该教师的音乐课堂上临时的加入了20名美国小朋友,中、美学生同时学习了用口琴吹奏《雪绒花》这首歌曲。在能熟练的演奏的基础上,该教师发现,美国留学生在演奏乐曲时强弱有序,乐曲的情感表达细腻,个人的演奏非常的投入,完全陶醉在音乐的旋律中。而中国的学生只是平淡的、机械的演奏该乐曲,个别同学演奏还显得紧张、僵硬,甚至演奏完后有如释重负的表现。这说明我们学生的心理素质有待提高。
七、培养学生坚定、顽强的毅力
学习乐器不仅能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同时也能培养出学生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毅力。学习乐器本身就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同学们往往在刚开始时还能坚持住,但随着难度的加深,有一些年龄比较小的同学都相继退出了乐队,严重地动摇了整个乐队的“军心”,这时我把退出的同学召集在一起,给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