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发泡工艺介绍
发泡生产工艺
![发泡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58373165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33.png)
发泡生产工艺发泡是指将液体、气态、固态等材料加工制造成具有空气孔隙结构的产品。
发泡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家电、玩具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发泡生产工艺。
首先,发泡材料的生产一般分为两个主要步骤:原材料的准备和发泡过程。
原材料的准备包括选择适宜的基材和发泡剂,以及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工作。
基材的选择要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进行,常见的基材包括聚苯乙烯(EPS)、聚氨酯(PU)、聚氯乙烯(PVC)等。
不同的基材具有不同的特性,例如EPS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PU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粘合性能,PVC则具有较好的耐候性能。
发泡剂的选择也同样重要。
常见的发泡剂有化学发泡剂和物理发泡剂。
化学发泡剂通常是通过加入气体发生剂或放热反应等方式来实现发泡效果,物理发泡剂则是通过改变材料的结构或形态来实现发泡效果。
不同的发泡剂适用于不同的材料和要求。
预处理工作包括清洁、干燥、配方等环节。
清洁是为了消除杂质和污染物,保证产品的质量。
干燥是为了去除基材和发泡剂中的水分,以避免水分蒸发导致空气孔隙塌陷。
配方是根据产品的要求,将基材和发泡剂按一定比例混合。
发泡过程是将预处理好的原材料进行加工与发泡的过程。
发泡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混合、加热、膨胀和冷却。
混合是将配好比例的基材和发泡剂进行充分混合,并加入适量的辅助材料,如增塑剂、阻燃剂等。
混合过程可以通过搅拌或料斗等装置来完成。
加热是将混合好的原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以促进发泡剂的活化和膨胀。
不同的发泡材料有不同的加热温度要求,一般需要在高温下进行加热。
膨胀是指发泡剂受热后产生气体,使材料形成孔隙结构的过程。
发泡剂可通过气化、蒸发或分解等方式释放气体,使材料发生体积膨胀。
冷却是将膨胀好的发泡材料冷却,使其固化并保持其形状。
冷却过程还可以通过控制冷却速度和温度来调节产品的密度和硬度。
以上便是发泡材料生产的常见工艺流程。
不同的发泡材料和产品要求可能还会有一些特殊的工艺步骤。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需求的不断增加,发泡材料生产工艺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汽车内饰里面的发泡工艺(带图详细)
![汽车内饰里面的发泡工艺(带图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07fba99ca0116c175f0e4837.png)
ABS/PVC 原料
ABS/改性 PP原料
搪塑/真 空成型 注塑成型
POLY
ISO
剪切、弱 化
火焰处理
高压混合
注模发泡
熟化
取件后Βιβλιοθήκη 理聚氨酯发泡成型工艺开模浇注流程:
清模
固定骨架 固定表皮
浇注
闭模浇注流程:
合模
熟化 后加工
开模 取件
清模
固定骨架 固定表皮
合模
浇注
熟化 后加工
开模 取件
聚氨酯发泡成型工艺
3.聚氨酯发泡成型工艺
3.1 一步法发泡工艺
特点: 一步法发泡工艺因具有工艺简单、设备投资少,易于操作管理等
优点,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制造工艺。
原理 : 它主要是将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水,催化剂,泡沫稳定剂等
其他添加剂一步加入,在高速搅拌下混合后进行发泡。
聚氨酯发泡成型工艺
原理图:
异氰酸酯 多元醇 水 催化剂
聚氨酯发泡成型工艺
主讲:林崇
聚氨酯发泡成型工艺
内容
1.聚氨酯发泡工艺所适用的零件 2.高压发泡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3.聚氨酯发泡成型工艺 4. 聚氨酯发泡零件的性能与材料及工艺的关系
聚氨酯发泡成型工艺
背景简介: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人们对汽车的外观,舒适性,安全 性,节能性等要求的不断提高,塑料制品在汽车零部件上的用量也在 不断的提高。
聚氨酯发泡成型工艺
c)料虚
表现为:泡沫成破碎状,不平整,泡孔粗 大。 产生的原因为:问题区域的发泡内压不足。 对策:采用可以增加发泡内部压力的方法, 如提高模温,增加料量等方法。 d)表皮褶皱 原因: 1)表皮与模具匹配不良。 2)下模真空不够。 3)骨架与表皮有干涉。 4)作业员操作失误。
pu发泡工艺
![pu发泡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e23486f50722192e4536f6f3.png)
发泡基本知识一、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基本配方及各组分的作用原料名称白料主要作用聚醚、聚酯或其它多元醇主要反应原料水链增长剂、同时也是发生CO气泡原料来源2催化剂(胺或有机锡)催化发泡及凝胶反应泡沫稳定剂使泡沫稳定、控制孔的大小及结构阻燃剂提高阻燃性防老剂抗老化链增长剂改善和调节聚氨酯的性能发泡剂汽化后作为气泡来源并移去反应热,避免泡沫中心因高温而产生“烧焦”颜料制造色彩鲜艳的制品黑料多异氰酸酯主要反应原料二、目前常用发泡料的种类发泡料的种类划分主要是针对白料而言。
目前,白料主要有全氟系列、141b系列及环(/异)戊烷系列,历史上还曾经使用过减氟系列。
这些种类的划分是按照聚醚中混入的发泡剂的特性来分类的。
全氟系列对大气层的破坏最为严重,而环/异戊烷及环戊烷对环境的破坏几乎为零。
根据蒙特利尔协议,到2005年将全面停止全氟、减氟、141b的使用。
三、白料的预混目前使用的白料以前为自配,现改为组合料,由供应商直接提供。
组合料的预混流程如下:环戊烷组合料静态混合器过缸备用环异戊烷发泡剂预混的控制关键:温度、搅拌时间、配比环戊烷/组合料=11-14/100 ≥25min 22±5℃四、手工检测检测的目的是为了检测所配制的白料是否合格。
每缸必检并要求记录。
检测的内容包括:乳白时间、凝胶时间、失粘时间、密度及泡沫的外观。
具体操作方法:分别取一定量的黑白料并调节到要求的温度,按照要求的比例在台钻上搅拌一定的时间,用秒表记录三个反应时间,用排水法测试自由泡芯部密度。
参数: (黑料/白料) 25±2℃ 10s 12±2s/68±6s/95±20s 25±1 Kg/m3五、常见问题及处理1、反应时间太慢原因:组合料催化剂不够;处理:加大催化剂的用量;料温偏低;提高料温;黑料加多;使用合理比例;环境温度太低;适当控制环温;2、反应时间太快原因:组合料催化剂过多;处理:减少催化剂的用量;料温偏高;降低料温;黑料过少;使用合理比例;环境温度太高;适当控制环温;3、泡沫发不起原因:组合料出现问题;处理:停止使用;未加发泡剂;按照比例添加;未搅拌;按照规定时间搅拌均匀;4、泡孔粗大原因:组合料出现问题;处理:停止使用;六、安全注意事项环戊烷属于碳氢化合物,沸点49℃,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蒸气比空气重,是一级易燃液体,闪点是-25℃,在空气中爆炸极限是~%(占空气中的体积的百分数),遇明火易爆炸。
聚氨酯发泡工艺详解
![聚氨酯发泡工艺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7aa093680066f5335a8121ba.png)
聚氨酯发泡工艺一、发泡聚氨酯的优点发泡聚氨酯由双组分组成,甲组分为多元醇,乙组分为异氰酸酯,施工时两组分进入喷涂机械中混合喷出,呈雾状,一分钟发泡凝固成型。
这种材料近几年才引进,用于建筑保温防水经过二、三年的使用,有较多的了解,优点很多,使用范围很广。
1.保温性能好。
导热系数0. 025左右,比聚苯板还好,是目前建筑保温较好的材料。
2.防水性能好。
泡沫孔是封闭的,封闭率达95% ,雨水不会从孔间渗过去。
3.因现场喷涂,形成整体防水层,没有接缝,任何高分子卷材所不及,减少维修工作量。
4.粘结性能好。
能够和木材、金属、砖石、玻璃等材料粘结得非常牢固,不怕大风揭起。
5.用于新作屋面或旧屋面维修都很适宜特别是旧屋面返修,不必铲除原有的防水层和保温层,只需清除表面的灰、砂杂物,即可喷涂。
6.施工简便速度快。
每日每工可喷200多平米,有利于抢进度。
7.收头构造简单。
喷涂发泡聚氨酯收头,不用特别处理,大为简化。
如使用卷材,在女儿墙处,需留凹槽,收头在凹槽内;若不能留凹槽,需用扁铁封钉收头,还要涂嵌缝膏。
8.经济效益好。
如果把保温层和防水层分开,不仅造价高,而且工期长,而发泡聚氨酯一次成活。
9.耐老化好。
据国外已用工程总结和研究测试获知,耐老化年限可达30年之久。
二、发泡聚氨酯的应用1.平屋面防水保温不上人屋面加喷一道彩色涂料,作为保护层;上人屋面,在上坐浆铺面砖。
2.瓦顶坡屋面将发泡聚氨酯喷在望板下沿,瓦块座浆在望板上,不会发生滑动。
3.墙体保温发泡聚氨酯用作墙体保温更具优越性装。
配式大墙板,喷在板肋间,粘结好又严密。
如用空心砌块,可将发泡聚氨酯喷在孔洞内,塞充饱满冻库的墙壁,喷涂尤佳。
目前墙体改革很关键的是保温技术,发泡聚氨酯可以大展宏图。
4.地下室外墙保温防水,是发泡聚氨酯大显身手的部位,既能保温、防水,又省去其他保护层,一举二得。
三、发泡聚氨酯的缺点虽然发泡聚氨酯有如此多的优越性,但也不是万能的,存在短处和不适宜之处。
pu垫的生产工艺
![pu垫的生产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f3762f6d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c6.png)
pu垫的生产工艺PU垫是一种常用的填充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家具、汽车座椅、床垫以及鞋子等产品的生产中。
它通过聚氨酯材料的发泡加工而成,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舒适性。
下面将介绍PU垫的生产工艺。
PU垫的生产开始于原料的准备。
主要原料包括聚醛等聚酯材料以及一定比例的聚醚多元醇、起泡剂、催化剂等。
这些原料需要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和预热,以便后续的发泡加工。
接下来,混合好的原料进入发泡机。
发泡机主要由两个混合室和一个发泡室组成。
混合室中的原料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搅拌和混合,使其成为均匀的混合物。
然后,混合好的原料通过管道进入发泡室。
发泡室是PU垫生产的关键环节。
在发泡过程中,原料中的起泡剂和催化剂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
同时,催化剂也促使原料中的聚氨酯链之间相互交联,形成坚固的网状结构。
这个过程是在一定时间和温度下进行的,以确保PU垫的质量和性能。
发泡后,PU垫的体积迅速膨胀,并达到设计要求的形状和尺寸。
然后,发泡好的PU垫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却,以利于割切和后续的加工处理。
经过冷却处理后,PU垫进入割切环节。
这个环节中,PU垫被切成合适的尺寸和形状,以满足不同产品的需求。
割切一般采用机械切割或水刀切割,以保证切面的整洁和精度。
割切完成后,PU垫通常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后续加工工序,例如磨边、丝印、贴边等。
这些工序旨在提高PU垫的表面质量和美观度。
最后,PU垫经过严格的质检,并分别打包和包装,准备投放市场。
质检主要包括对PU垫的密度、弹性、吸水性和耐久性等性能进行测试,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标准。
以上就是PU垫的生产工艺的简要介绍。
通过这些工艺步骤,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PU垫,满足不同产品对填充材料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材料的创新,PU垫的生产工艺也在不断改良和提升,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PU发泡工艺介绍
![PU发泡工艺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a1e346e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2d.png)
PU发泡工艺介绍PU(Polyurethane)是一种具有众多优良性能的聚氨酯材料,其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航空航天、家电、电子等领域。
而PU发泡工艺是将PU材料通过特定的工艺进行发泡制造,以实现材料的轻量化和良好的绝缘性能。
下面将对PU发泡工艺进行详细介绍。
PU发泡工艺主要包括原料配制、混合与反应、发泡加工、硬化和成型等环节。
首先,原料配制是指将PU材料的主体成分聚醋酸酯(Polyol)和异氰酸酯(Isocyanate)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
混合与反应环节中,将配制好的主材与辅助材料(如发泡剂、催化剂、稳定剂等)与机械设备进行充分混合搅拌,以促使材料发生反应,并产生气体,从而形成泡沫结构。
发泡加工阶段,经过一系列工艺操作,如调整温度、压力、密度等参数,对PU材料进行发泡加工,以获得所需的产品形状和尺寸。
硬化阶段是指将发泡完毕的PU材料进行定型和固化,使其具备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
最后,成型阶段是将硬化的PU材料进行剪裁、冲压、压延等工艺,通过模具来完成最终产品的成型。
首先,PU发泡工艺可以制造轻质的材料,具有较低的密度。
这是由于PU材料中的发泡剂释放出的气体可以形成许多微小的气泡,从而使材料的密度降低。
其次,PU发泡工艺可以实现材料的良好绝缘性能。
PU泡沫是一种封闭细胞,具有良好的隔热、隔音和耐火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和电子领域。
再次,PU发泡工艺可以制作各种复杂形状的产品。
PU材料具有优良的可塑性和可加工性,可以通过调整发泡工艺参数和选择合适的模具来生产各种形状、尺寸和硬度的成品。
此外,PU发泡工艺还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PU材料可以通过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PU发泡工艺可以有效减少材料的使用量,从而实现资源节约。
在应用方面,PU发泡工艺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航空航天、家电、电子等领域。
在建筑领域,PU发泡材料可用于墙体隔热、屋顶保温、地板隔音等。
在汽车行业,PU发泡材料可用于制造汽车座椅、车门内饰等零部件。
pu发泡工艺技术
![pu发泡工艺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e43384c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c7.png)
pu发泡工艺技术PU发泡工艺技术是一种利用聚氨酯材料进行发泡制作的技术。
该技术可以使用于各种行业和领域,如建筑、汽车、家具、电子等。
在PU发泡工艺技术中,聚氨酯材料是通过化学反应组成的,形成一个具有轻质孔隙结构的发泡体。
PU发泡工艺技术主要包括材料准备、混合、注塑、发泡、固化等步骤。
首先,需要准备好聚氨酯材料,通常是由两种液体材料混合而成的。
然后,将这两种液体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使其达到适合发泡的状态。
接下来,将混合的材料注入模具中。
模具可以根据需要制作成任何形状,以满足产品的要求。
在注塑过程中,材料开始发生变化,逐渐充满整个模具,并形成一个密闭的空腔。
在发泡阶段,注塑的材料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使整个空腔膨胀。
这样,PU发泡材料就形成了一个轻质、高强度的聚氨酯泡沫。
最后,通过固化工艺,使聚氨酯泡沫发泡体完全固化。
固化的时间和温度取决于具体的产品要求和材料性质。
完成固化后,就可以将PU发泡制品取出模具,得到成品。
PU发泡工艺技术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PU发泡材料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可以在电子领域中广泛应用。
其次,由于聚氨酯材料的性质可调,可以制作出各种不同硬度、厚度和形状的产品。
另外,PU发泡材料重量轻、强度高,可以减少产品的重量和成本。
PU发泡工艺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
在建筑领域,可以用来制作隔热材料、隔音材料和防水材料等。
在汽车领域,可以用于制作车座、车门和车顶等。
在家具领域,可以用于制作床垫、沙发和椅子等。
此外,PU发泡材料还可以用于制作包装材料、运动器材和医疗器械等。
总之,PU发泡工艺技术是一种十分重要且具有广泛应用的技术。
它通过化学反应和物理变化,将聚氨酯材料转化为轻质、高强度的泡沫制品。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满足各种行业和领域的需求,同时也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PU发泡工艺技术将在更多领域中发挥作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舒适。
PU发泡工艺介绍解析
![PU发泡工艺介绍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199dfc5022aaea998f0fcc.png)
20
聚氨酯化学:A料跟B料之比
对于座椅泡沫而言(TDI系统及TDI&MDI系统)来说, 其对应关系为:
A料 P1:100
B料(软泡) 30-50
B料(硬泡)
根据实际羟值和水份计算,通常要 远高于软泡
21
聚醚组合料
2、新制的泡沫需在自然状态下熟化72小时方可取 样,取样应放在恒温恒湿内(GB/T2918规定的温 度是23±2℃,相对湿度50±5%)。
31
发泡测试标准
硬度:压陷硬度(ILD)、压缩硬度(CLD) 这两种测试方法的主要区别是泡沫塑料的加载面积,在ILD试验中
样件受压面积是323CM2,而CLD是将整个样件进行压缩。在此,我 们只讨论ILD试验方法。 在ILD试验中,试样大小是38*38*50mm,试验的压头直径200mm (压头底边有R=10的圆角),支撑板开有6mm的孔,孔间距20mm。 压头加压速度(100±20)mm/min,首先以5N的压力作为下压零点, 从零点开始下压试样厚度的70%,再以同样的速度卸荷,重复加压、 卸荷三次,作为预压,重复预压三次后立即以相同的速度压陷试样, 压头压入试样的厚度分别为25±1%、65±1%,到达变形量之后保持 30±1s记录相对压陷值,记下的值即为该压陷变量下的压陷硬度。
3
聚氨酯定义
➢主链上含有--NHCO-- 基团聚合物通称为聚 氨酯甲酸酯简称为聚氨酯。
➢简称PU。
4
聚氨酯分类
➢根据原料不同和配方的变化,分为软质、 半硬质和硬质泡沫。
软质:座椅,头枕,海绵… 半硬质:扶手,方向盘; 硬质:方向盘芯、冷库保温防水。
自结皮发泡工艺
![自结皮发泡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d3eba5e9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4c.png)
自结皮发泡工艺
PU自结皮泡沫的外皮与芯层在一次成型过程中同时制得,也就是表皮与芯层都由相同的材料制成。
结实的外皮是由于物理作用的结果产生的。
由多元醇A组分与异氰酸酯B组分组成的反应混合物,因受热使加入的物理发泡剂形成泡孔,泡孔中充满蒸汽,若碰上低温的模具壁,因热量被排岀,而使蒸汽溶于聚氨酯中,泡孔发生破裂,高温的芯层物料便被压制成结实的外皮,直至输入与输出的热量平衡为止。
PU自结皮发泡工艺是怎样的?
将加工合格的骨架作为嵌件放人模貝中,用反应注射成型工艺加工汽车方向盘的PU发泡外层。
软质泡沬塑料的模塑制品的表皮较薄,必须在泡沫体表面再加覆盖表皮(如采用pv等作为表皮材料),因此,整个工艺较为复杂,劳动生产率低,占地面积大。
pu喷涂发泡工艺
![pu喷涂发泡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aef62928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a8.png)
pu喷涂发泡工艺PU喷涂发泡工艺是一种常用于制造轻质且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材料的工艺。
在该工艺中,聚氨酯(PU)发泡剂被喷涂在需要进行发泡的材料表面上,然后通过发泡剂的化学反应产生气泡,从而使材料膨胀和发泡。
PU喷涂发泡工艺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PU喷涂发泡可以在不同类型的表面上进行,包括金属、混凝土和木材等。
这使得它非常适用于各种应用领域,如建筑、航空航天和汽车工业等。
其次,PU发泡材料具有较低的密度,因此可以显著降低结构的重量,提高整体性能。
此外,PU发泡材料还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可以有效地减少能量传递和热损失。
在PU喷涂发泡工艺中,发泡剂起着关键的作用。
发泡剂通常由多个组分组成,包括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和催化剂等。
这些组分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气泡,并使材料膨胀和发泡。
为了确保发泡剂的质量和稳定性,需要严格控制其配方和混合比例。
此外,还需要注意适当的工艺参数,如喷涂厚度、喷涂速度和工作温度等,以确保发泡效果和材料质量的一致性。
PU喷涂发泡工艺在建筑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可以用于墙体、屋顶和地板等结构的隔热和保温。
通过在建筑结构中应用PU发泡材料,可以显著降低能耗,提高室内舒适度。
此外,PU发泡材料还具有较好的吸音性能,可以有效地减少噪音传播。
因此,在需要隔音和降噪的场所,如剧院和录音室等,也可以使用PU喷涂发泡工艺。
在汽车工业中,PU喷涂发泡工艺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可以用于制造汽车座椅、车门和仪表板等部件。
通过在汽车内部应用PU发泡材料,可以减轻车身重量,提高燃油效率。
同时,PU发泡材料还具有良好的吸能性能,可以有效地吸收碰撞能量,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
除了建筑和汽车行业,PU喷涂发泡工艺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领域。
例如,它可以用于制造冰箱、冷库和集装箱等冷链设备,以提供更好的保温性能。
此外,PU发泡材料还可以用于制造浮动装置、救生衣和浮筒等水上救生设备,以提供额外的浮力和安全性。
PU喷涂发泡工艺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制造工艺,可以制造出轻质、隔热和吸音性能优异的材料。
PU发泡工艺介绍
![PU发泡工艺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d8fa704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e6.png)
➢ 混合后泡沫并不是马上起发,而是经过一定时间的流动后, 泡沫才开始变白并开始迅速起发.
➢ 混合结束到起发(泡沫上升)之间的时间就是乳白时间. ➢ 乳白时间越长则泡沫的流动性越好. ➢ 乳白时间长有利于原料在模具中分布.
8
聚氨酯泡沫形成
上升:
涉及到泡沫填充能力和熟化速度.
拉丝:
涉及泡沫的凝胶程度.
1
课程目标
• 介绍聚氨酯发泡工艺基础原理 • 发泡设备、模具的基础知识 • 工业生产安全防范
2
课 程 目录
• 聚氨酯的发展史 • 聚氨酯的分类 • 原料的介绍 • 聚氨酯的发泡原理 • 影响发泡的因素 • 配方制作基本要素 • 脱模剂原理及选择 • 发泡设备简单介绍
• 发泡模具简单介绍 • 生产工艺流程解析 • 常见问题分解 • 工业生产安全防范 • 聚氨酯发展趋势 • 知识要点回顾 • 持续改进(发泡工艺) • 经验分享
28
工艺控制
配方
➢ 目前主要使用的是TDI&MDI体系. ➢ MDI体系: 密度范围52-60g/cm3 ➢ TDI 体系 : 密度范围35-45g/cm3
29
发泡测试标准
测试项目:
✓ 密度:密度=质量(kg)/体积(m3) ✓ 硬度:压陷硬度(ILD)、压缩硬度(CLD) ✓ 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 ✓ 撕裂强度 ✓ 回弹性 ✓ 压缩永久变形 ✓ 阻燃 ✓ VOC
➢ 不平衡的压力将导致:浇注重量波动,超差;混合效果不 好;
➢ POL与ISO的比例不对; ➢ 混合程度、串料;
26
工艺控制
原料温度
➢ 在所有的工艺参数中,强调温度的稳定是首要条件. 如果温度波动,势必导致其它系统参数的波动. 例如:温度变化导致原料粘度发生变化,导致混合效果不 好,最终产品发生产品缺陷.
发泡pu脱模方案
![发泡pu脱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39f996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6c.png)
发泡PU脱模方案简介发泡聚氨酯(Polyurethane,简称PU)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具有轻质、高强度、保温隔热、吸音性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汽车、鞋材等领域。
在生产过程中,将发泡PU倒入模具中,并待其完成固化后,我们需要将PU制品从模具中脱模。
脱模工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发泡PU脱模方案。
直接脱模法直接脱模法是一种常用而简便的脱模方案。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好完成固化的发泡PU制品。
2.打开模具,比较易于脱模的制品,可以直接取出。
3.对于不易脱模的制品,可以用木槌轻轻敲击模具,帮助制品脱离模具表面。
4.如果仍然无法脱模,可以在模具表面喷涂一层脱模剂,等待一段时间后再试。
5.脱模完成后,检查制品表面是否有损坏或变形,如有需要进行修补或调整。
直接脱模法适用于制品表面平整且不需要复杂形状的情况。
它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操作方便。
但是对于复杂形状的制品或表面要求较高的制品,则需要采用其他脱模方案。
冷热撬模法冷热撬模法是一种通过温差刺激脱模的方法,适用于形状复杂的PU制品。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好完成固化的发泡PU制品。
2.用冷水冷却模具外部,使模具表面温度降低。
3.同时,在制品的内部注入热水或蒸汽,使制品内部温度升高。
4.冷热温差作用下,PU制品会产生体积膨胀,从而脱离模具表面。
5.待制品完全脱模后,将其从模具中取出并进行检查。
冷热撬模法利用温差的原理,使PU制品自然脱模。
相比直接脱模法,冷热撬模法可以更好地保护制品表面不受损伤,但操作相对复杂,需要掌握温度和脱模时间的把握。
涂层脱模法涂层脱模法通过涂覆一层脱模剂在模具表面,使PU制品在固化后能够更容易脱模。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好脱模剂,常用的有硅油、脱模剂喷剂等。
2.将脱模剂均匀地涂覆在模具表面,并确保完全覆盖到制品可能接触的部分。
3.在制品注入发泡PU前,让脱模剂充分干燥。
4.发泡PU完全固化后,轻轻敲击模具,帮助制品脱离模具表面。
pu foam加工工艺
![pu foam加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be312822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47.png)
pu foam加工工艺
PU泡沫是一种聚氨酯材料,具有优良的保温隔热性能和吸音性能,常被用于制作座椅、周转箱、垫片、密封件等,以下是PU泡沫的加工工艺:
1. 原料准备:首先需要准备PU泡沫的原料,通常是以异氰酸酯和多元醇为基础的两种液态原料。
按照一定比例将两种原料混合均匀。
2. 发泡:将混合好的原料注入模具中,然后在一定的温度下,通过起泡剂或气体的作用,使原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泡沫。
发泡的温度和时间会影响泡沫的密度和质量。
3. 塑形:发泡后的PU泡沫可以进行塑形,可以通过切割、刮胶、压花等方式进行塑形。
根据加工的要求,可以制作出各种形状和尺寸的PU泡沫制品。
4. 硬化:发泡后的PU泡沫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硬化才能得到稳定的性能和质量。
硬化的时间一般在几小时到几天之间,具体的时间会根据泡沫的密度和厚度等因素而变化。
5. 后处理:硬化后的PU泡沫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后处理,如修整边角、修剪多余的部分、修复表面缺陷等。
以上是PU泡沫的一般加工工艺,具体的加工步骤和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品和需求来进行调整。
pu发泡_精品文档
![pu发泡_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f27f93c8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c4.png)
pu发泡标题:PU发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引言:PU发泡技术是一种常见且广泛应用的现代化工技术,通过将化学材料多种原料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并发生膨胀,形成具有闭孔结构的聚氨酯泡沫材料。
本文将从PU发泡技术的原理、应用领域、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PU发泡技术的原理PU发泡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反应生成聚氨酯,并在反应中引入发泡剂,使反应体系发生膨胀并形成泡沫结构。
PU 发泡技术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多元醇和异氰酸酯,以及适宜的发泡剂和工艺条件。
通过调整反应组分的配比和发泡剂的添加量,可以控制PU泡沫的孔隙度、孔径和力学性能等。
二、PU发泡技术的应用领域1. 建筑与装饰:PU泡沫材料在建筑隔音、隔热和保温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例如,在屋顶和墙壁中使用PU泡沫材料可以有效隔断外部环境的温度和噪音,提高室内的舒适度。
2. 汽车工业:PU泡沫材料在汽车制造中用于座椅、车门、仪表板等部件的填充和缓冲材料。
其优良的吸能性能可以有效提高汽车的碰撞安全性能。
3. 包装行业:PU泡沫材料可以用于产品的保护和包装,例如电子产品、玻璃器皿等易碎品的包装。
由于PU泡沫材料具有轻质、柔软和防震的特点,能够有效保护产品免受外部冲击的破坏。
4. 航空航天工业:PU泡沫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可用于飞机内部设备的隔热、隔音和减震等方面。
由于PU泡沫材料具有轻质高强的特点,能够满足航空器对重量和性能的严格要求。
5. 体育用品制造:PU泡沫材料被广泛应用于体育器材的制造,如运动鞋的中底材料、体操垫的填充材料等。
PU泡沫材料的舒适性和吸能性能使得体育器材在使用过程中更加安全和舒适。
三、PU发泡技术的优缺点1. 优点:- PU泡沫材料具有优异的热隔热性能和声隔音效果,能够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
- PU泡沫材料具有较低的密度,重量轻,能够减轻结构负荷,提高产品的使用性能。
- PU泡沫材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加工性能,可根据需要进行成型加工,并可以与其他材料进行复合使用。
pu发泡工艺.docx
![pu发泡工艺.docx](https://img.taocdn.com/s3/m/5b679143941ea76e59fa045c.png)
发泡基本知识一、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基本配方及各组分的作用原料名称白料聚醚、聚酯或其它多元醇水催化剂(胺或有机锡)泡沫稳定剂阻燃剂防老剂链增长剂发泡剂颜料主要作用主要反应原料链增长剂、同时也是发生CO2气泡原料来源催化发泡及凝胶反应使泡沫稳定、控制孔的大小及结构提高阻燃性抗老化改善和调节聚氨酯的性能汽化后作为气泡来源并移去反应热,避免泡沫中心因高温而产生“烧焦”制造色彩鲜艳的制品黑料多异氰酸酯主要反应原料二、目前常用发泡料的种类发泡料的种类划分主要是针对白料而言。
目前,白料主要有全氟系列、141b 系列及环( / 异)戊烷系列,历史上还曾经使用过减氟系列。
这些种类的划分是按照聚醚中混入的发泡剂的特性来分类的。
全氟系列对大气层的破坏最为严重,而环 / 异戊烷及环戊烷对环境的破坏几乎为零。
根据蒙特利尔协议,到 2005 年将全面停止全氟、减氟、 141b 的使用。
三、白料的预混目前使用的白料以前为自配,现改为组合料,由供应商直接提供。
组合料的预混流程如下:环戊烷组合料静态混合器过缸备用环异戊烷发泡剂预混的控制关键:温度、搅拌时间、配比环戊烷 / 组合料= 11-14/100 ≥25min 22 ± 5℃四、手工检测检测的目的是为了检测所配制的白料是否合格。
每缸必检并要求记录。
检测的内容包括:乳白时间、凝胶时间、失粘时间、密度及泡沫的外观。
具体操作方法:分别取一定量的黑白料并调节到要求的温度,按照要求的比例在台钻上搅拌一定的时间,用秒表记录三个反应时间,用排水法测试自由泡芯部密度。
参数:( 黑料 / 白料 ) 25±2℃ 10s12±2s/68± 6s/95±20s25±1 Kg/m3五、常见问题及处理1、反应时间太慢原因:组合料催化剂不够;料温偏低;黑料加多;环境温度太低;处理:加大催化剂的用量;提高料温;使用合理比例;适当控制环温;2、反应时间太快原因:组合料催化剂过多;料温偏高;黑料过少;环境温度太高;处理:减少催化剂的用量;降低料温;使用合理比例;适当控制环温;3、泡沫发不起原因:组合料出现问题;未加发泡剂;未搅拌;处理:停止使用;按照比例添加;按照规定时间搅拌均匀;4、泡孔粗大原因:组合料出现问题;处理:停止使用;六、安全注意事项环戊烷属于碳氢化合物,沸点比空气重,是一级易燃液体,闪点是49℃,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蒸气 -25 ℃,在空气中爆炸极限是~ %(占空气中的体积的百分数) ,遇明火易爆炸。
pu 发泡
![pu 发泡](https://img.taocdn.com/s3/m/b48050be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a8.png)
pu 发泡1. 引言pu 发泡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加工技术,通过将聚氨酯(polyurethane,简称PU)材料进行化学反应,使其在特定的条件下形成发泡结构。
PU 发泡具有轻质、隔热、吸音、抗压强度高等特点,在建筑、汽车、家具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 pu 发泡的原理、工艺以及应用领域,帮助读者了解 pu 发泡技术的基本知识。
2. 原理PU 发泡的原理是通过在PU材料中加入发泡剂,并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加热处理,使发泡剂放出气体,从而形成发泡结构。
发泡剂通常是含有低沸点液体的物质,加热后会蒸发产生气泡,使PU材料体积膨胀。
PU 发泡的原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1.混合材料:将PU 原材料与发泡剂进行混合,通常还需要加入一些助剂来调节材料的性能。
2.加热处理:将混合材料放入加热设备中,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加热处理,使发泡剂蒸发并形成气泡。
3.固化:在PU 发泡过程中,材料会逐渐固化,形成稳定的发泡结构。
3. 工艺PU 发泡的工艺包括材料准备、混合、加热、固化等步骤。
下面是一般的 pu 发泡工艺流程:1.材料准备:选择合适的PU原材料,包括聚酯酯等基材料,发泡剂,助剂等。
2.混合:将PU原材料与发泡剂、助剂等进行混合。
通常需要根据具体的要求进行配比,以获得适当的发泡效果。
3.加热处理:将混合后的材料放入加热设备中,控制温度和时间使发泡剂蒸发,形成气泡。
4.固化:在加热处理后,待材料中的气泡形成完整的发泡结构后,将材料进行冷却和固化。
5.后处理:根据具体的需求,对发泡材料进行切割、加工、涂层和表面处理等。
4. 应用领域PU 发泡材料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使其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4.1 建筑领域PU 发泡材料在建筑领域广泛应用于隔热、隔音和抗震等方面。
例如,可以用于墙体、屋面和地板的保温材料,提供更好的能效和舒适性。
4.2 汽车领域PU 发泡材料在汽车制造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发泡知识
![发泡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f35c86d85022aaea998f0ff5.png)
指 标 羟 值 (mgKOH/g) / / / / / / [B] 酸 值 (mgKOH/g) / / / / / / / 水份 (×10-2) 1.6~2.2 1.4~2.0 1.8~2.4 1.8~2.4 1.8~2.3 1.8~2.3 [B] 粘 度 (25℃) (mPa﹒s) 2000~4000 1800~3000 2200~4500 2200~4500 2000~4500 2000~4500 [B]
4
发泡主要问题点: 1、离泡、漏泡 2、收缩、变形 3、空泡、假满 4、开裂、气泡
5
与设计、工艺质量相关问题: 1、门体加强铁使用 2、箱体注泡孔定位与注泡方式 3、导流槽使用 4、注泡挡块使用 5、泡层通道及排气
一、PU简介与发泡的作用
一、PU简介与发泡的作用
1、PU历史: 1937年,德国人Bayer合成PU; 1957年,POL在美国合成,同年ICI公司以MDI成功制作 硬泡; 1958年杜邦公司用CFC-11成功制备硬泡PU; PU至今已成为五大塑料之一。 2、发泡原理:复杂的化学反应,通过链增长、交联、发泡 等反应完成(略)。 3、发泡原料:发泡剂、MDI(PAPI)、POL。
二、基础知识
二、基础知识
1、发泡剂及主要特性参数
(1)常用发泡剂 CFC CFC-11已淘汰 HCFC HCFC-141b已淘汰 HFC HFC-365mfc(冰箱类少用)、HFC-245fa HC c-Pentane环戊烷(含c/i-Pentane)
各类发泡剂的性能指标
特性 沸点℃ 爆炸极 限 % 导热系 数25℃ mw/mK 芯密度 kg/m3 CFC-11 一氟三氯 甲烷 23.7 8.5 HCFC-141b 一氟二氯乙 烷 31.7 8-18 10.1 HFC-245fa 五氟丙烷 15.3 12.2 HFC-365mfc 五氟丁烷 40.2 3.5-9 10.6 cPentane 环戊烷 49 1.4-8. 1 11.8 c-Pentane/ HFC-245f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伯羟基含量:伯羟基含量越高则聚醚多元醇的 反应活性越高;
• 粘度:粘度越低则原料的流动性越好,加工性 能就越好,及混合程度;
16
聚氨酯原材料-聚醚组合料
• 固含量: 固含量越高则泡沫产品硬度越高;
• 粘度: 与固含量相关,固含量越高则粘度越高; 粘度越低则原料的流动性越好,加工性能 就越好;
主要特点: 制作的产品密度较低 产品拉伸、回弹较好 耐老化性能较差 危害性较大
13
聚氨酯原材料-ISO部分
MDI(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指的是改性的MDI或称MMDI, 主要成分:MDI+(4、4MDI,2、4 MDI)。
系统主要特点是: • 活性比较高,反应速度快; • 对模具温度的依赖程度低,可以低模温生产; • 后熟化快; • 耐老化性能非常优良; • 撕裂强度较差; • 价格低; • 适合做高硬度、高密度产品;
3
聚氨酯定义
主链上含有--NHCO-- 基团聚合物通称为聚 氨酯甲酸酯简称为同和配方的变化,分为软质、 半硬质和硬质泡沫。
软质:座椅,头枕,海绵… 半硬质:扶手,方向盘; 硬质:方向盘芯、冷库保温防水。
根据多元醇品种分类,分为聚酯型、聚醚 型;我们主要是使用聚醚型。
三乙醇胺 (85%)
水
称量 搅 拌
进料罐
P1
M
计量泵
P2
M
计量泵
高压 混合
P3
M
计量泵
ISO
M
计量泵
CV8前座
25
工艺控制
压力
压力循环的目的使系统平衡 高压循环压力=浇注压力(欧洲);高压循环压力≥浇注 压力(目前)
根据ISO不同分类:TDI、TM、MT、 MDI。
5
聚氨酯分类
根据发泡方法分类,可以分为块泡,模塑和 喷涂聚氨酯泡沫:
分别应用: 块泡:复合泡沫、海绵。 模塑:座椅,扶手,头枕。 喷涂:冷库防水保温。
6
聚氨酯泡沫形成
反应方程式
7
聚氨酯泡沫形成
混合:
ISO与 POL混合,此过程在混合头上完成。
14
聚氨酯原材料-ISO部分
• TDI&MDI: • 为了降低成本可在TDI内加入MDI。
• TDI&MDI:
•
有TDI+MDI组合而成;加入的 MDI比
例不同,有TM70/30,TM80/20等不同配比,
按具体的配方而定。
15
聚氨酯原材料-聚醚组合料
• 聚醚多元醇 • 我们现在使用的GP-1618、ZS-104
氢氧化铝 防老剂 链增长剂:三乙醇胺(我们使用的) 颜料 脱模剂
11
聚氨酯原材料-ISO部分
TDI:甲苯二异腈酸酯
MDI:多亚甲基多苯基多异腈酸酯
12
聚氨酯原材料-ISO部分
TDI(甲苯二异氰酸酯):主要有2,4-和2, 6-异构体。工业上主要有三种产品, T100,T80/20,T65/35
• 将聚醚,水,催化剂和稳定剂按一定的比例配制后搅拌均匀的体系; 也称为A料
• 常见的配方:
22
工艺流程
• 原料检验
•
羟值,含水量,固含量,NCO含量等原材料性能;
• 配料
•
按配方配制聚醚组合料;
• 浇注
•
按一定的轨迹,一定的流量,一定的浇注时间向
模具中进行投料并控制原料的温度,模具的温度以及浇注
• 料比: 产品硬度,物理性能和开孔性的重要控制 点;
17
聚氨酯原材料-聚醚组合料
• 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的未来发展趋势: • 高官能度的聚醚多元醇; • 高固含量和低粘度的聚合物多元醇; • 低挥发性; • 分子量高,分子量分布范围小; • 伯羟基含量进一步提高。
18
聚氨酯化学
两个主要反应方程式
硬; 其中TDI理想的范围是90-105; MDI系统理想的范围是85-95。
20
聚氨酯化学:A料跟B料之比
对于座椅泡沫而言(TDI系统及TDI&MDI系统)来说, 其对应关系为:
A料 P1:100
B料(软泡) 30-50
B料(硬泡)
根据实际羟值和水份计算,通常要 远高于软泡
21
聚醚组合料
注释:以上是两个主要的反应,但实际还存在超过10个的副反应 存在,因此关键是控制好反应的平衡以获得所需要的结果。
19
聚氨酯化学:A料跟B料之比
根据A料与B料反应时的当量关系,可以计算出100克A料需 要多少克B料。
发泡指数INDEX:ISO实际用量/ISO理论用量*100; INDEX范围一般为60—110之间,INDEX较高时,产品比较
时的压力。
23
工艺流程
成型
两种原料在一定的温度下反应,简称固化
脱模
与脱模剂有极大的关系
开孔
泡沫出模后,需要进行开孔,使泡孔破裂,否则泡沫容 易收缩。
后熟化
泡沫出模后,还没有反应完全,还需后熟化,该过程 需要6小时。
24
工艺流程(从配料到浇注)
GP-104
ZS-1618
Y-10366
A-380
C-225
乳白:
混合后泡沫并不是马上起发,而是经过一定时间的流动后, 泡沫才开始变白并开始迅速起发。
混合结束到起发(泡沫上升)之间的时间就是乳白时间。 乳白时间越长则泡沫的流动性越好。 乳白时间长有利于原料在模具中分布。
8
聚氨酯泡沫形成
上升:
涉及到泡沫填充能力和熟化速度。
拉丝:
涉及泡沫的凝胶程度。
收缩:
考量开孔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9
聚氨酯原材料
聚氨酯原材料主要有ISO部分(又称黑料或 B料)和聚醚组合料部分(又称白料或A料) 组成。
ISO部分: TDI、TDI&MDI、 MDI。
聚醚组合料部分: 聚醚: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
10
聚氨酯原材料
助剂:
催化剂:发泡胺催化剂和凝胶胺催化剂 泡沫稳定剂:有机硅油 发泡剂:H2O、F-11、F-12、二氯甲烷 阻燃剂:磷酸铵、氧化锑、含卤(烃、醇、酯、醚)、
1
课程目标
• 介绍聚氨酯发泡工艺基础原理 • 发泡设备、模具的基础知识 • 工业生产安全防范
2
课 程 目录
• 聚氨酯的发展史 • 聚氨酯的分类 • 原料的介绍 • 聚氨酯的发泡原理 • 影响发泡的因素 • 配方制作基本要素 • 脱模剂原理及选择 • 发泡设备简单介绍
• 发泡模具简单介绍 • 生产工艺流程解析 • 常见问题分解 • 工业生产安全防范 • 聚氨酯发展趋势 • 知识要点回顾 • 持续改进(发泡工艺) • 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