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成分的预试验检测方法汇总

合集下载

中药药材的化学成分分析与鉴定技术

中药药材的化学成分分析与鉴定技术

中药药材的化学成分分析与鉴定技术中药药材一直以来都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疗效和安全性直接影响着中医药的应用和发展。

中药药材的化学成分分析与鉴定技术是中医药领域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

本文将介绍中药药材的化学成分分析与鉴定技术的现状以及相关的研究进展。

一、中药药材的化学成分分析技术中药药材的化学成分分析技术是指对中药药材中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和分析的方法和技术手段。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药药材的化学成分分析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1. 薄层色谱法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中药药材化学成分分析技术。

它通过将中药药材的提取物或者粉末样品涂抹在薄层色谱板上,然后将其置于特定溶剂中,利用化学成分在板上的迁移速度和颜色的差异进行分析和鉴定。

薄层色谱法具有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中药药材的化学成分鉴定。

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分析方法,能够对复杂的中药药材化学成分进行准确的鉴定和分析。

它通过将中药药材样品分子化,然后在气相色谱柱中进行分离,最后利用质谱仪进行检测和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具有分离效果好、分析灵敏度高等优点,能够对中药药材中微量的化学成分进行准确鉴定。

二、中药药材的成分鉴定技术中药药材的成分鉴定技术是指通过对中药药材中的特定成分进行鉴定,从而确定其品质和质量的技术手段。

1.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常用的中药药材成分鉴定技术。

它通过将中药药材样品溶解在溶剂中,然后在高效液相色谱柱中进行分离和检测,最终通过对峰面积和保留时间的测定对其中的成分进行鉴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中药药材的成分鉴定。

2. 紫外-可见光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是一种利用中药药材吸收和发射光谱特性进行成分鉴定和分析的技术。

它通过测量中药药材在紫外或可见光波段的吸收光谱,从而对其中的成分进行鉴定。

紫外-可见光谱法具有分析速度快、操作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中药药材的质量评价和成分分析。

中药化学实验指导—实验十二 中药化学成分预试验

中药化学实验指导—实验十二  中药化学成分预试验

实验十二中药化学成分预试验(一)目的要求1.掌握常见中药化学成分的鉴别原理及实验技术。

2.能根据实验结果,判断检品中所含化学成分的类型。

3.认真做好预试验记录,正确书写实验报告。

(二)试验材料本实验中的供试液(品),可根据各类成分鉴别实验的具体需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各类成分或含相应成分的药材提取物,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进行准备。

需要鉴别的主要药物成分的类型有:生物碱、糖、苷、氨基酸、蛋白质、鞣质、黄酮、蒽醌、香豆素、强心苷、皂苷、挥发油、油脂、有机酸等。

(三)实验原理中药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很多,在提取分离某种有效成分之前,一般可先通过简单的预试验,初步了解药材中可能含有哪些类型的化学成分,以便选用适当的方法对其中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分离。

预试验通常分为二类:系统预试验和单项预试验。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中药中各类化学成分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分成数个部分,如水溶性、醇溶性及石油醚溶性等部分,再分别进行各种定性反应。

各成分的检识反应可在试管或滤纸片上进行,也可用色谱法,然后根据各化学反应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以了解试样中可能含有哪些类型的化学成分。

(四)实验内容1.水溶性成分的检识取中药粗粉5g,加50ml蒸馏水,浸泡过夜,或于50~60℃水浴中温浸1小时,滤过,滤液供检识下列各类成分:(1)糖、多糖和苷类1)Molish反应:取1ml供试液于试管中,加入1~2滴10%α-萘酚乙醇试剂摇匀,倾斜试管45°,沿管壁滴加1ml浓硫酸,分成两层。

如在两液层交界面出现紫红色环,表明可能含有糖、多糖或苷类。

2)斐林反应:取1ml供试液于试管中,加入新配制的4~5滴斐林试剂,在沸水浴中加热数分钟,如产生砖红色氧化亚铜沉淀,表明可能含有还原糖。

将上述溶液中沉淀滤过除去,滤液加1ml 10%盐酸溶液,置沸水浴中加热水解数分钟,放冷后,滴加10%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中性,重复上述斐林反应,如仍产生砖红色氧化亚铜沉淀,表明可能含有多糖或苷类。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预实验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预实验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预实验
实验一
药材
提取
总提取液
水浸液 -可供糖、多糖、有机酸、 皂苷、酚类、鞣质等的预试
醇提液 -可供黄酮、蒽醌、苷、 有机酸、香豆素、萜及内酯、甾 体的预试
酸提液 -可供生物碱的预试
各类化学成分的定性检查
基本流程
防己药材2g 蒸馏水20~30ml
60℃水浴上 滴加数滴盐酸 加热15分钟 使呈酸性
过滤
滤液备用
生物碱的鉴别 (防己)
【来源】本品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 S. Moore的干燥根 【性味归经】苦,寒。归膀胱、肺经。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祛风止痛。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疹疮毒, 风湿痹痛;高血压
【化学成分】含多种生物碱,其中主要为粉防己碱(汉防己甲素 Tetrandrine)、去甲基粉防己碱(汉防己乙素 Demethyl tetrandrine), 轮环藤季铵碱(Cyclanoline)等
自制硅胶薄层板
【用法用量】 4.5 ~9g
OCH 3
N H
OCH
H3CO
3
O
N
H
O
OCH 3
汉防己甲素 (Tetrandrine)
OCH 3
N
OH H3CO
H
O
N
H
O
OCH 3
汉防己乙素 (Thalrugosine)
防己
? 碘化汞钾试剂(Mayer试剂)→ 白色沉淀 ? 碘化铋钾试剂(Dragendorff试剂) → 桔红色
【功能主治】消肿托毒,排脓,杀虫。用于痈疽 初起或脓化不溃;外治疥癣麻风
HO
皂角
COOH
皂角醇浸液 1ml

中药材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汇总手册

中药材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汇总手册

中药材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汇总手册中药材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化学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中药材的药理作用和药效成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汇总一些常用的中药材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旨在为中药材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色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是中药材化学成分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其中,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一种常用的色谱分析技术,可用于分离和定量分析中药材中的化学成分。

通过选择合适的固定相和流动相,可以实现对中药材中多种化学成分的分离和测定。

二、质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是一种用于分析中药材中化学成分的重要方法。

其中,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是一种常用的质谱分析技术,可用于分析中药材中的挥发性成分。

通过将气相色谱和质谱相结合,可以实现对中药材中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和定量分析。

三、红外光谱分析法红外光谱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无损分析技术,可用于分析中药材中的有机化合物。

通过测量中药材样品在红外光的作用下吸收、透射或反射的特征,可以得到中药材中化学成分的信息,从而实现对中药材的分析和鉴别。

四、核磁共振分析法核磁共振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技术,可用于研究中药材中的化学成分。

通过测量中药材样品中的核磁共振信号,可以得到中药材中化学成分的结构和相对含量信息,从而实现对中药材的分析和鉴别。

五、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是一种新兴的分析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和高通量等优点,可用于分析中药材中的化学成分。

通过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技术,可以实现对中药材中多种化学成分的快速分离、鉴定和定量分析。

六、电化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是一种基于电化学原理的分析技术,可用于分析中药材中的电活性成分。

通过测量中药材样品在电化学电位或电流作用下的响应,可以得到中药材中电活性成分的信息,从而实现对中药材的分析和鉴别。

综上所述,中药材化学成分分析方法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中药材的药理作用和药效成分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材的化学成分如何分析鉴定

中药材的化学成分如何分析鉴定

中药材的化学成分如何分析鉴定中药材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药效的发挥往往依赖于其中所含的各种化学成分。

准确分析和鉴定中药材中的化学成分,对于保证中药材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深入研究中医药理论和开发新药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那么,中药材的化学成分究竟是如何分析鉴定的呢?首先,我们需要对中药材进行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

采集的样品要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出该药材的整体特性。

采集后,要对样品进行清洁、干燥、粉碎等预处理,以便后续的分析操作。

在分析鉴定方法中,色谱法是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

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能够有效地分离和检测中药材中的各种化学成分。

它通过将样品溶液注入色谱柱,不同的成分在柱子中的保留时间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然后,通过检测器检测出各成分的含量。

气相色谱法(GC)则适用于挥发性成分的分析,比如一些精油类成分。

质谱法(MS)在中药材化学成分分析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可以测定化合物的分子量和结构信息。

与色谱法联用,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能够更准确地鉴定化学成分。

除了色谱和质谱法,光谱法也是常用的手段。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可用于检测具有特定吸收波长的成分。

红外光谱法(IR)能反映出分子的官能团信息,有助于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在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之前,往往需要进行提取和分离工作。

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如水提、醇提等。

提取后的溶液通常需要进一步分离纯化,以获得单一的化学成分。

分离方法有萃取法、沉淀法、结晶法等。

对于一些复杂的中药材,可能需要多种分析方法相结合,才能全面准确地鉴定其中的化学成分。

同时,还需要结合化学分析和生物活性测定。

例如,通过测定某种化学成分对特定细胞或生物体的作用,来验证其药理活性。

另外,现代的分析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比如,核磁共振法(NMR)能够提供化合物的详细结构信息;毛细管电泳法(CE)对于带电成分的分离具有独特优势。

北中大中药化学实验指导03综合实验项目-1中药化学成份的系统预试验操作

北中大中药化学实验指导03综合实验项目-1中药化学成份的系统预试验操作

第三章综合实验项目实验一中药化学成份的系统预试验操作在研究一未知样品时,多采用中药化学成分的系统预实验。

先根据各化学成分的溶解性不同,选用适当的溶剂,极性梯变,顺次将各类溶解性相近的成分提出。

例如:石油醚、汽油、苯可溶解油脂、挥发油、植物甾醇、某些生物碱、亲脂性强的香豆素等亲脂性化合物;乙醚可提取出树脂、内酯、黄酮等化合物;氯仿可提取有利生物碱;丙酮、乙醇、甲醇则可提取出一些生物碱及其盐,有机酸及其盐、苷类、鞣制、无机盐类等化合物。

通过制备预实验的溶液,可减少各成分间的相互影响,提高预试的效果。

一般工作中常根据水能提取极性物质,石油醚可提取非极性物质,醇能提取大多数成分等特点,采用石油醚、95%乙醇和水为溶剂对样品进行分别提取。

预实验的结果仅能作为进一步提取分离有效成分的初步线索。

由于植物中各成分的复杂性和相互干扰,各定性反应常有例外,例如:碘化铋钾试剂,不仅对生物碱发生反应,对碱性氨基,生物胺等同样也发生反应。

生物碱沉淀反应作为预实验阴性结果可做出无生物碱存在的结论,阳性结果实际意义不大,须进一步配合其他反应或配合TLC及PC进行。

因此,决不能只跟据预试结果武断作出某种成分存在与否的结论。

为进一步了解所含成分单体的个数和情况可配合TLC 和PC。

一、实验目的掌握中药成分的预试验方法,总结中药中各主要化学类型成分的理化性质。

二、实验原理根据中药化学成分溶解度不同进行溶剂系统提取分离,达到分类,再利用各种沉淀试剂和显色剂进行预试,并配合TLC及PC,初步判断和了解各部分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

三、溶剂及试剂95%乙醇150ml,石油醚150ml,1%HCl 30ml,氯仿40ml,氨水适量。

四、实验操作(一)与实验溶液的制备1.水提取液样品粉末10g(过20目筛)10倍量水,室温浸泡过夜过滤(滤取一半量)滤液(检液A)部分浸液及药渣60℃水浴加热10min-1h过滤滤液(检液B)滤渣此滤液供糖、多糖、有机酸、皂苷、苷类、酚类、鞣质、氨基酸、生物碱等项的预试。

中药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汇总

中药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汇总

中药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汇总1.总生物碱含量测定总生物碱含量是中药中常见的一个参数,常用的测定方法是滴定法和酸碱滴定法。

滴定法是将适当加量的酸作用于中药样品中的生物碱,再用酸碱指示剂滴定至终点,通过计算滴定的酸量,计算出总生物碱含量。

而酸碱滴定法则是先将中药样品中的生物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再进行滴定,计算出总碱量。

2.总多糖含量测定总多糖含量是中药中常见的活性成分之一,常用的测定方法是酸水解法和酚硫酸法。

酸水解法是将中药样品加入酸溶液中进行水解,然后用酚硫酸试剂加热反应,再用后硫酸染色,并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多糖含量。

而酚硫酸法则是将中药样品用酚硫酸试剂加热反应形成紫色复合物,然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复合物的吸光度,从而测定总多糖含量。

3.总黄酮含量测定总黄酮含量是中药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常用的测定方法是铝盐比色法和斯奈普斯方法。

铝盐比色法是将中药样品与铝盐反应形成结合物,然后测定结合物的吸光度,从而计算出总黄酮含量。

斯奈普斯方法则是将中药样品与氧化氢酶反应生成发色物,再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发色物的吸光度,从而测定总黄酮含量。

4.总皂苷含量测定总皂苷含量是中药中常见的一个指标,常用的测定方法是荧光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荧光法是将中药样品与荧光试剂反应发生荧光化学反应,然后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荧光强度,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出皂苷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则是将中药样品中的皂苷通过色谱柱进行分离,再利用紫外光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得到皂苷的含量。

5.总生育酚含量测定总生育酚含量是中药中重要的抗氧化成分,常用的测定方法是巴氏法和分光光度法。

巴氏法是将中药样品与酸反应形成络合物,然后利用巴氏试剂滴定至红色终点,从滴定量计算出总生育酚含量。

分光光度法则是将中药样品与化学试剂反应形成发色物,然后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发色物的吸光度,从而计算出总生育酚含量。

综上所述,中药及其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中药成分,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可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中药化学成分预实验实验报告

中药化学成分预实验实验报告

中药化学成分预实验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中药化学成分的预实验,初步了解中药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为后续的分离和鉴定工作提供依据。

二、实验材料
1. 中药样品(例如:丹参、黄连、甘草等)
2. 实验试剂: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氯仿等
3. 实验仪器:索氏提取器、薄层色谱板、紫外灯、试管、滴管等
三、实验步骤与观察
1. 索氏提取法:采用索氏提取器,以乙醇作为溶剂,提取中药样品中的脂溶性成分。

观察提取液的颜色和质地,记录提取液中可能存在的成分。

2. 溶剂萃取法:将中药样品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氯仿进行萃取,观察不同溶剂萃取后得到的萃取液的颜色和质地,初步判断各萃取液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

3. 薄层色谱法:将中药样品进行薄层色谱分离,在紫外灯下观察斑点的颜色和位置,初步确定样品中可能存在的化合物。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根据实验观察和记录,初步确定中药样品中可能含有的化学成分。

例如,丹参可能含有丹参酮类化合物,黄连可能含有小檗碱类化合物,甘草可能含有甘草甜素等。

讨论这些成分的生理活性及其在中药中的作用。

五、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预实验,初步了解了中药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为后续的分离和鉴定工作提供了依据。

在实验过程中,应进一步优化实验条件和方法,提高分离和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中药理化鉴定具体方法

中药理化鉴定具体方法

中药理化鉴定具体方法
中药理化鉴定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方法,对中药进行化学成分及其含量、药材特性、纯度、质量等方面的鉴定和评估。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药理化鉴定方法:
1. 外观检查:观察药材的形态、颜色、气味、质地等特征。

2. 显微鉴定:使用显微镜观察药材的细胞结构、组织学形态等。

3. 薄层色谱法:将中药提取物经过柱层析后,利用薄层色谱技术,通过观察斑点的颜色、位置、形状等特征,判断其中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

4.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中药提取物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以确
定其中活性成分的含量。

5. 紫外可见光谱法:利用紫外可见光谱仪对中药提取物在特定波长下的吸收情况进行测定,从
而判断其中的化学成分。

6. 红外光谱法:通过红外光谱仪测定中药提取物在红外区域的吸收情况,从而分析其分子结构
和功能团。

7. 燃烧试验:将中药进行燃烧观察,根据燃烧性状和灰分量等特征,判断药材的纯度和杂质情况。

8. 含水量测定:采用失重法或干燥法,测定中药中的水分含量,以评估药材的质量。

9. 重金属及有害物质检测: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技术,对中药中
的重金属和有害物质进行检测,以确保中药的安全性。

以上仅为常用的中药理化鉴定方法之一,实际鉴定中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不同的鉴定
技术进行分析。

中药材的化学成分如何分析鉴定

中药材的化学成分如何分析鉴定

中药材的化学成分如何分析鉴定中药材是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含的化学成分是发挥药效的关键。

准确分析鉴定中药材的化学成分对于保证药材质量、开发新药以及深入理解中医药理论都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中药材的化学成分究竟是如何分析鉴定的呢?要分析鉴定中药材的化学成分,首先得进行样品的采集和预处理。

采集时要注意药材的产地、采集时间、药用部位等因素,因为这些都会影响化学成分的种类和含量。

采集回来的样品需要经过清洗、干燥、粉碎等预处理步骤,以便后续的分析操作。

常见的分析鉴定方法之一是化学分析法。

这种方法包括重量分析和容量分析。

重量分析通过称量物质的质量来确定成分含量,比如测定中药材中某些无机元素的含量。

容量分析则是基于标准溶液与被测物质的定量反应,通过测量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来计算成分含量。

光谱分析法在中药材化学成分分析中也应用广泛。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可以根据物质对不同波长紫外光和可见光的吸收程度来测定成分含量。

比如,通过测定某些黄酮类成分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从而计算其含量。

红外光谱法能用于鉴定化合物的官能团和结构,对于确定中药材中的有机成分有一定帮助。

色谱分析法更是不可或缺的手段。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具有分离效率高、灵敏度高的特点,能够对中药材中的多种成分进行同时分离和定量分析。

气相色谱法(GC)则适用于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还有薄层色谱法(TLC),可以用于初步筛选和定性分析中药材中的成分。

质谱分析法常与色谱法联用,如气质联用(GCMS)和液质联用(LCMS)。

质谱能够提供化合物的分子量和结构信息,有助于对复杂化学成分的鉴定。

除了这些现代仪器分析方法,传统的鉴定方法也不能忽视。

比如,通过观察药材的外观、形状、颜色、气味等特征来初步判断其可能含有的成分。

在实际分析中,往往会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获得更全面准确的结果。

在分析过程中,还需要建立可靠的标准和对照品。

标准品是已知纯度和结构的化合物,用于校准仪器和验证分析方法的准确性。

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汇总

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汇总

CH 2OH O OH HO
O
CH 2 O OH OH HO O
OH HO
CH 2OH O O OH HO CH 2OH O O OH HO OH
人参皂甙Rb1
10.其他成分
有机酸 树脂 氨基酸、蛋白质和酶 鞣质 植物色素 油脂和蜡 无机成分 微量元素
溶剂 亲 脂 性 石油醚、 苯、氯仿、 乙醚、乙 酸乙酯 正丁醇 亲 水 性 甲醇、 乙醇 苷
OH
OH
HO
OH
洋地黄毒甙
9.皂苷(saponins)
由螺甾烷类或三萜类化合物与糖结合的低 聚糖苷,前者为甾体皂苷,后者为三萜皂苷。 无色,对粘膜有刺激性,有吸湿性、发泡性和 溶血性。 大多数极性较大,易溶于水、热甲醇和乙 醇,难溶于丙酮、乙醚。皂苷元不溶于水而溶 于石油醚、苯、氯仿等低极性溶剂。有助溶性。
O
石榴皮碱
COOH NH2 赖氨酸
5.复合途径
O
AA-MA
O
COOH CH3 HOOC
NH3 NH2
HOOC
OH
O
O
O
查耳酮、二氢黄酮生成的复合途径
第3节 中药化学成分预试验
1.预试验的分类
2.预试验的方法
3.预试验供试液的制备
1.预试验的分类
单项预试:重点检查某类成分。 系统预试:全面检查各类成分。
+
第4节 提取分离中药有效成分常用的方法
1.提取方法
2.分离纯化方法
有效成分已知:检索文献,提取分离。 有效成分未知:溶剂系统提取,配合临床及药 理实验,追踪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
1.提取方法
(1)溶剂提取法 (2)水蒸气蒸馏法 (3)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4)其他方法

中药化学成分的预试验大全

中药化学成分的预试验大全

中药化学成分的预试验大全系统预试法——应用一些简单的定性试验,对中药中所含各类化学成分作全面检查.单项预试法——根据需要,有重点的检查某类成分或某药效成分.方法:试管反应+薄层层析检查中草药主要来源于植物.植物的化学成分较复杂,有些成分是植物所共有的,如纤维素、蛋白质、油脂、淀粉、糖类、色素等.有些成分仅是某些植物所特有的,如生物碱类、甙类、挥发油、有机酸、鞣质等.各类化学成分均具有一定的特性,一般可由药材的外观、色、嗅、味等作为初步检查判断的手段之一.如药材样品折断后,断面不油点或挤压后有油迹者,多含油脂或挥发油;有粉层的多含淀粉、糖类;嗅之有特殊气味者,大多含有挥发油、香豆精、内酯;有甜奈者多含糖类;味若者大多含生物碱、甙类、苦味质;味酸者含有有机酸;味涩者多含有鞣质等等.中草药所含化学成分均为多类的混合物,分析时常常互相干扰,不易得到正确结果.因此需根据中草药所含各种化学成分的溶解度、酸碱度、极性等理化性质,再用各类成分的鉴别反应加以鉴别.一、预试溶液的制备1、水提取液——糖、多糖、有机酸、皂苷、酚类、鞣质、氨基酸、多肽、蛋白质……2、乙醇提取液——酚类、鞣质、有机酸、香豆素、强心苷、黄酮、蒽醌、甾体……3、 5%HCl-乙醇提取液——生物碱4、石油醚提取液——甾体、萜类、脂肪油……一鉴别注意事项1.根据各灰成分不同性质,选用适宜的溶剂提取,以保证等成分能被提取出来. 2.检品提取液的浓度应足以达到各该反应的灵敏度.3.检品提取液的酸碱度pH值应不致影响鉴别反应中所需要的pH值.相差甚大时应事先调节.4.提取液较深时,常易影响观察鉴别反应的效果,此时可适当稀释,或进一步提纯.5.鉴别反应时应注意防止多类成分的相互干扰,以免出现假阳性,或颜色不正等情况.最好在化学鉴别的同时,做空白试验和对照试验用已知含某类成分的中草药或纯品做阳性对照.6.在鉴别试验中,如果某一类成分的几个鉴别反应结果不一致时即有的呈阳性反应,有的呈阴性则应进行全面分析.首先应注意呈阳性反应的试验是否属于该类成分的专一反应,否则应检查其他类成分能否产生该反应,从多方面加以判断.但也应注意,某些反应只能对某一类成分中的某个化学基团呈性反应,如检查黄酮类的盐酸――镁粉试验,它只对黄酮类中的羟基黄酮类黄酮醇类反应明显,其余类的黄酮类则不甚明显,但也不能轻易否定不是黄酮类,为了避免孤立和片面的下结论,一定要全面考虑综合分析.中草药化学成分一般鉴别试验屯只是一个初步判断,最后确证尚需进一步提纯,以鉴定后才能予以肯定.二鉴别方法1、氨基酸、多肽、蛋白质1加热沉淀试验:加热煮沸→混浊或沉淀蛋白质+5%H2SO4不加热→混浊或沉淀2双缩脲反应:+40%NaOH,1%CuSO4 →紫色、红色或紫红色多肽、蛋白质3茚三酮反应:+0.2%茚三酮试液→蓝或蓝紫色氨基酸、多肽、蛋白质4吲哚醌反应:+吲哚醌试液→各种颜色氨基酸5Millon反应:+Hg,H2NO2 →红色蛋白质分子中有酪氨酸组成6Hopkins-Cole反应:+乙醛酸,浓硫酸→各色蛋白质分子中有色氨酸组成7氨基酸的薄层层析检查:吸附剂——硅胶G展开剂—— n-BuOH,n-BuOH:HAc:H2O显色剂——0.25%茚三酮试液→紫红色斑点1加热或矿酸试验:取检品的水溶液1ml于试管中,加热至沸或加5%盐酸,如发生混浊或有沉淀示含有水溶性蛋白质.2缩二脲试验:取检品的水溶液1ml,加10%氧化钠溶液2滴,充分摇匀,逐渐加入硫酸铜试液,随加摇匀,注意观察,如呈现紫色或紫红色示可能含有蛋白质和氨基酸.凡蛋白质结构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肽键-CONH-者均有此反应,能在碱性溶液中与Cu2+生成仙络合物,呈现一系列的颜色反应,二肽呈蓝色,三肽呈紫色,加肽以上呈红色,肽键越多颜色越红.3茚三酮试验,取检品的水溶液1ml,加入茚三酮试液2-3滴,加热煮沸4-5分钟,待其冷却,呈现红色棕色或蓝紫色蛋白质、胨类、肽类及氨基酸.氨基酸与茚三酮的水合作物作用,氨其酸氧化成醛、氨和二氧化碳,而茚三酮被还原成仲醇,与所后成的氨及另一分子茚三酮缩合生成有蓝紫色的化合物.注①茚三酮试剂主要是多肽和氨基酸的显色剂,反应在1小时内稳定.试剂溶液pH值以5-7为宜,必要时可加吡啶数滴或醋酸钠调整. ②此反应非常灵敏,但有个别氨基酸不能呈紫色,而呈黄色,如脯氨酸.4氨基酸薄层层析检出反应:①吸附剂:硅胶G.②展开剂:1正丁醇:水1:12正丁醇:醋酸:水4:1:5③显色剂:0.5%茚三酮丙酮溶液,喷雾后于1100烘箱放置5分钟,显蓝紫允或紫色.2、皂苷1泡末试验:振摇→大量持续性泡末+0.1M HCl 二管泡末高度相同三萜皂苷+0.1M NaOH 碱管高于酸管甾体皂苷2溶血试验:+2%红血球悬浮液→溶血3Lieberman—Burchard反应:+醋酐-浓硫酸——紫红色三萜皂苷黄-红-紫-污绿甾体皂苷1泡沫试验:取检品的水溶液2ml于带塞试管中,用力振摇3分钟,即产生持久性蜂窝状泡沫维持10分钟以上,且泡沫量不少于液体体积的1/3.注常用的增溶剂吐温、司盘,振摇时均能产生持久性泡沫,要注意区别.2溶血试验:取试管4支,分别加入滤液0.25、0.5、0.75 ml,然后依次分别加入生理盐水2.25、2.0、1.75、1.5 ml,使每一个试管中的溶液都成为2.5ml, 再将各试管加入2%的血细胞悬液2.5ml,振摇均匀后,同置于370水浴或25-270的室温中注意观察溶血情况,一般观察3小时即可,或先滴红细胞于显微镜下,然后滴加检液看血细胞是否消失.如有溶血现象示正反应.注①鞣质对血红细胞有凝集作用,干扰溶血试验的观察,应事先除去可用取胜酰胺粉吸附或用明胶沉淀. ②检液应为中性溶液.3醋酐浓硫酸试验Liebrmann Burchard反应取检品的水溶液置蒸发皿中,于水浴上蒸干,残渣加入少量冰醋酸使溶解,再加入醋酐浓硫酸19:1试液,呈现红紫色并变成污色绿色甾类、三萜类成分或皂甙4区别甾体皂甙和三萜皂甙:取带塞试管两支,各盛检品的水溶解1 ml,1支加0.1N盐酸溶液2ml,另一支加0.1N氢氧化钠溶液2ml用力振摇1分钟需左右手交替振摇各半分钟,观察两管泡沫的多少,若两管泡沫体积相同或酸管多,示含三萜式皂甙;若加碱管泡沫多于加酸管示含甾示含甾体皂甙.三萜皂甙为酸性皂甙在酸性水溶液中形成较稳定的泡沫;甾体皂甙为中性皂甙在碱笥溶液中能形成较稳定的泡沫.浓硫酸、高氯酸、高氯酸-香草醛、浓硫酸-香草醛等的显色原理主要是使羧基脱水,增加双键结构,再经双键位移,双分子缩合等反应生成共轭双键系统,又在酸作用下形成阳碳离子盐而显色.3、糖和苷1斐林试剂:+硫酸铜、酒石酸钾钠——砖红色沉淀还原糖—+1%HCl +NaOH 沉淀苷元△30min 上清液+多糖、苷2Molish反应:+α-萘酚-浓硫酸→紫红色环3银镜反应:+0.1N硝酸银、5N氨水→银褐色还原糖4薄层层析检查::吸附剂——硅胶G或纤维素展开剂—— n-BuOH:Pd:H2O;15%HAc显色剂——苯胺-邻苯二甲酸1碱性酒石酸铜试液:取检品的水溶液1-2ml如为醇溶液须将醇蒸发除去,加入碱笥酒石酸铜试液1ml,于沸水浴上加热5分钟,产生棕红色或砖红色氧化亚铜沉淀,示有还原糖.还原糖能使二价铜盐蓝色还原成氧化亚铜,醛糖的醛基氧化成羧基:注①如检液呈酸性,应先碱化. ②此反应所产生的沉淀由于条件不同,其颜色也不同,质点上的呈黄色,质点大的呈红色.有保持性胶体存在时,也常产生黄色沉淀. ③职样品中含有其他醛、酮及还原较强的其他成分,或中划药制剂中附加的抗氧剂、;葡萄糖等均可显阳性反应.2α萘酚试验Molisch紫环反应:取检品的水溶液1ml,加5%萘酚试液数滴振摇后,沿管壁滴入5-6滴浓硫酸,使成两液层,待2-3分钟后,两层液面出现紫红色环糖、多糖或甙类.多糖类遇浓硫酸被水解成单糖,单糖被浓硫酸脱水闭环,形成糠醛类化合物,在浓硫酸存在下与α萘酚发生酚醛缩合反应,生成紫红色缩合物.注①甙的分子结构中含有糖基,一般属于单糖类,如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但也有含二分子糖双糖或多分子糖多糖.在上述反应条件下,甙被水解成单糖,因此甙萘酚试验,系分子中糖部分的反应. ②由于此反应较为灵敏,如有微量滤纸纤维或中草药粉末存在于溶液中,都能产生上述反应.故滤过时应加注意.3多糖的确证试验:取检品的水溶液5ml于水蒸发至干,加入1ml蒸馏水,再加入乙醇5ml,如出现沉淀,滤过收集后用少量热乙醇洗涤,再将沉淀物溶于3ml蒸馏水中,做下例试验.①碘试验:取检品的不溶液1ml,加碘试液1滴,观察颜色变化,如呈蓝黑色为地衣糖;紫黑色为糊精;蓝色加热消失,冷后蓝色再现为淀粉.②多糖水解:取检品的水溶液1ml,加入稀盐酸5滴,置沸水浴中加热10-15分钟,然后用10%氢氧化钠液中和至中性,再加新配制的碱性酒石酸铜试淮4滴,另取检液1ml,不加酸水解直接加入上述试液4滴,两管同置水浴上煮沸5-6分钟.如果水解后生成棕红色常常物的量比未经水解的多,则示有多糖.多糖水解后产生单糖,利用单糖的还原性,使铜离子还原成氧化亚铜.4、酚类和鞣质1FeCl3试剂:+1%FeCl3试液→蓝、暗绿或蓝紫色2三氯化铁-铁氰化钾试剂:喷洒→蓝色斑点3香草醛-盐酸试剂:喷洒→红色间苯二酚、间苯三酚4重氮盐试剂:+对硝基苯胺、亚硝酸钠→红色5薄层层析检查:吸附剂——硅胶G或纤维素展开剂—— n-BuOH:HAc:H2O;15%HAc显色剂——1% FeCl3试液1%三氯化铁-1%铁氰化钾试液→蓝、绿或黑色鞣质与酚类的区别:+明胶——沉淀上清液 +1%FeCl3试液→蓝、暗绿或蓝紫色1三氯化铁试验:取检品的水溶液1ml,加三氯化铁试液1-2滴,呈现绿色、污绿色、蓝黑色或暗紫色可水解鞣质显蓝一蓝黑色,缩合鞣显绿色一污绿色.鞣质均是多羟基酚的衍生物,即多元酚,能和三价铁离子发生颜色反应生成复杂的络盐.注此反应如遇有矿酸或有机酸、醋酸盐等存在,能阻碍颜色的生成.硝基酚类对三氯化铁试剂无明显反应.2明胶试验:取检品的水溶液1ml,加氯化钠明溶液2-3滴,即生成白色沉淀物. 鞣质有凝固蛋白的性能.3溴试验:取检品的水溶液1ml,加溴试液1-2滴,生成白色或沉淀物,示可能含有酚或儿茶酚鞣质.注过多的溴会阻碍鞣质的沉淀,因此溴水不宜多加.4香草醛一酸试验:取检品的水溶液点于滤纸片上,干后,喷雾或滴加香草醛一盐酸试液,呈现红色斑点多元酚类物质.5鞣质、酚类薄层层析检出反应:①吸附剂:聚酰胺;硅胶;硅胶;石膏:水5:1:7调成状,涂成薄板,1050烘干45分钟.②展开剂:乙醇:醋酸100:2;正丁醇:乙酸乙酯:水5:4:1;苯:甲醇95:5.③显色剂:10%三氯化铁溶液;1%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与1%铁氰化钾水溶液1:1显蓝一紫色斑点.5.黄酮及其甙类1盐酸-镁粉反应:+HCl-Mg →红色2三氯化铝反应:+AlCl3 →黄色3浓氨水反应:+NH3 →亮黄或橙色4薄层层析检查:吸附剂——聚酰胺或硅胶G1盐酸一镁或锌粉试验:取检品的乙醇溶液1ml,加放少量镁粉或锌粉,然后加浓盐酸4-5滴,置沸水浴中加热2-3分钟,如出现红色示有游离黄酮类或黄酮甙以同法不加镁或粉做一对照,如两管都显红色则有花色素存在.如继续加碳酸试液使成碱笥即变成紫色双转变为蓝色,即证明含花色素.黄酮类的乙醇溶液,在盐酸存在的情况下,能被镁粉还原,生成花色甙元而呈现红色或紫色反应个别为淡黄色、橙色、紫色或蓝色.这是由于酮类化合物分子中含有一个碱性氧原子,致能溶于稀酸中被还原成带四价的氧原子即锌盐.本法是鉴别黄酮类的一个反应.但花色素本身在酸性下不需加镁粉呈红色,应加以区别.注①此反庆仅在化学结构中,第三位上带羟基的酮醇类显色较明显,而其它黄酮烷酮类均不甚明显.因此试验呈阴性反庆是不能做出否定的结论,尚需结合其他实验再做结论. ②试验应在醇中进行,水分多会影响颜色的生成.此反庆较慢,有时需置水浴上加热,以促使反应的进行.2荧光试验:①三氯化铝试验:取检品的乙醇溶液点于滤纸片上干后再点1次,使其浓度庥中,干后,喷雾1%三氯化铝乙醇试液,在紫外光灯下观察,呈现黄色、绿色、橙色等荧光为黄酮类;呈现天蓝色或黄绿色;荧光,则为二氢黄酮类.这是区别二氢黄酮类化合物的一种鉴别反应.②硼酸丙酮枸橼酸丙酮试验:取检品的乙醇溶液1ml,在沸水浴上蒸干加入饱和硼酸丙酮溶液及10%枸橼酸丙酮溶液各0.5ml,蒸去丙酮后,在紫外光灯下观察,管内呈现强烈的绿色荧光黄酮或其甙类.3碱液试验:取检品的乙醇溶液点于滤纸片上干后,再点一次,使其溶液集中,干后,喷1%碳酸钠溶液或在氨蒸气中熏几分钟,呈现亮黄、绿或橙黄色.如将氨气熏过的滤纸露置空气中,颜色逐渐裉去而变为原有的颜色黄酮或其甙类.6、生物碱1沉淀反应——碘化汞钾试剂→白色或浅黄色沉淀碘化铋钾试剂→橘红色沉淀碘—碘化钾试剂→浅棕或暗棕色沉淀硅钨酸试剂→浅黄或黄棕色沉淀磷钨酸试剂→浅黄色沉淀磷钼酸试剂→白色或淡黄色沉淀苦味酸试剂→黄色结晶或非结晶形沉淀鞣酸试剂→棕黄色沉淀氯化金试剂→黄色结晶氯化铂试剂→白色结晶雷氏铵盐→红色无定形沉淀2薄层层析检查:吸附剂——碱性氧化铝Ⅲ级,干法铺板硅胶G稀碱湿法铺板展开剂——氯仿:甲醇显色——UV;碘化铋钾7、有机酸1PH试纸检查2溴酚兰试液:喷洒→蓝色背景黄色斑点3薄层层析检查:吸附剂——硅胶G或酸性氧化铝展开剂—— C6H6:EtOH显色剂——0.1%溴酚兰试液→黄色8、甾体1Lieberman—Burchard反应:+醋酐-浓硫酸→黄-红-紫-污绿2氯仿-浓硫酸反应:+氯仿-浓硫酸氯仿层→红或青色硫酸层→绿色荧光3五氯化锑或三氯化锑反应:+SbCl3或SbCl5 →红色4薄层层析检查:吸附剂——中性氧化铝或硅胶G展开剂—— C6H6-MeOH;CHCl3-MeOH显色剂—— 10%磷钼酸→蓝-蓝紫色5%三氯化锑试液→红、棕红或绿色9、香豆素、内酯1开闭环反应:+1%NaOH→澄清+2%HCl→混浊2异羟污酸铁反应:+7%盐酸羟胺、10%KOH △ +稀HCl、1%FeCl3 →红色3重氮盐试剂:+对硝基苯胺、亚硝酸钠→红色4薄层层析检查:吸附剂——酸性硅胶G或硅胶G 或酸性氧化铝展开剂——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4:1显色剂——UV→蓝色荧光异羟污酸铁试液→红色10、强心苷1Kedde试剂:+3,5-二硝基苯甲酸试液→紫红色2Baljet试剂:+碱性苦味酸试液→橙或橙红色3Legal试剂:+亚硝酰铁氰化钠试液→紫红色4K-K反应:+FeCl3/冰HAc、浓H2SO4→ 上层绿~蓝色 2-去氧糖界面红棕色5薄层层析检查:吸附剂——硅胶G 或中性氧化铝展开剂—— n-BuOH:HAc:H2O4:1:5显色剂——碱性3,5-二硝基苯甲酸试液→紫红色碱性苦味酸试液→橙红色11、蒽醌1碱液反应:+10%NaOH →红色+H2O2 →红色不褪+H+ →红色褪去2醋酸镁反应:+1%MgAc2 →红色3薄层层析检查:吸附剂——硅胶G展开剂——Pet:EtOAc显色剂——UV→黄色荧光5%NaOH →红色12、挥发油、油脂1油斑检查:油斑挥发→挥发油;油斑不消失→油脂或类脂2磷钼酸反应:喷洒5%磷钼酸试液→蓝色油脂、三萜、甾醇最后重点提醒:以上各试剂的配制方法最好参照药典来配制,原因一是上面写得很详细,二是药典中有个规定,药典上配制的溶液要是要用到乙醇的,如果没有指定用无水乙醇,一般是要用95%的乙醇的.另外附一个试剂的配法:氯化钠明胶试剂:两者都是固体,刚开始我还真不知道怎样配,后来在药典才发现配方2g氯化钠和1g明胶,再加上100g水,要求是现配的。

天然药物系统预试验操作方法总结

天然药物系统预试验操作方法总结

天然药物系统预试验操作方法总结中草药主要来源于植物。

植物的化学成分较复杂,有些成分是植物所共有的,如纤维素、蛋白质、油脂、淀粉、糖类、色素等。

有些成分仅是某些植物所特有的,如生物碱类、苷类、挥发油、有机酸、鞣质等。

各类化学成分均具有一定的特性,一般可由药材的外观、色、嗅、味等作为初步检查判断的手段之一。

如药材样品折断后,断面不油点或挤压后有油迹者,多含油脂或挥发油;有粉层的多含淀粉、糖类;嗅之有特殊气味者,大多含有挥发油、香豆精、内酯;有甜味者多含糖类;味苦者大多含生物碱、苷类、苦味质;味酸者含有有机酸;味涩者多含有鞣质等等。

中草药所含化学成分均为多类的混合物,分析时常常互相干扰,不易得到正确结果。

因此需根据中草药所含各种化学成分的溶解度、酸碱度、极性等理化性质,再用各类成分的鉴别反应加以鉴别。

对未知成分的中草药,在分离其有效成分之前,作初步检查,籍及了解其中所含成分的概貌是很有必要的。

预试验主要有两类方法:一类是单项试验法即根据工作需要,有重点地检查其某类成分;另一类是系统预试法,应用一些简单的定性试验,即对中草药中各类成分进行比较全面的定性检查。

方法:试管反应+色谱鉴别(纸色谱+薄层层析)1 预试溶液的制备系统预试方法很多,常采用的为递增极性溶剂法,就是根据中草药成分亲脂性强弱,选用各种极性不同的溶剂,依次进行提取,使其分为若干部分,并按其可能存在的成分选择适当的鉴别反应。

最后做出较合理的判断。

方法一:将药材直接放入连续加热回流提取器中,依次用石油醚、乙醚或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乙醇或甲醇、水回流提取,将药材按照极性的大小由小至大分成(Ⅰ~Ⅶ),加压回收溶剂,浓缩干燥,即得。

这七部分所含化学成分大体如下:Ι石油醚部分——挥发油、萜类、甾体、脂肪油等;Ⅱ氯仿部分——生物碱(叔胺碱、仲胺碱)、黄酮类、游离香豆素和内酯、游离木质素、游离醌类、萜类、甾体皂苷元、脂肪酸、环肽等;Ⅲ乙酸乙酯部分——游离醌类、黄酮、少量强心苷等;Ⅳ水饱和正丁醇部分——多数苷类;Ⅴ丙酮部分——强心苷等;Ⅵ 95%乙醇部分——多数苷类(醌苷、香豆素苷)、游离木质素、黄酮及其苷、萜及萜苷、强心苷、甾体皂苷及皂苷元、鞣质、氨基酸、环肽、生物碱(季铵碱、碱盐、某些含N-O结构生物碱)等;Ⅶ水部分——黄酮、三帖皂苷、强心苷、甾体皂苷、生物碱(季铵碱、碱盐、某些含N-O结构生物碱)、鞣质、氨基酸、环肽、蛋白质、多糖。

中药化学成分预试验大全(3):皂苷

中药化学成分预试验大全(3):皂苷

皂苷 (1)泡末试验:振摇→⼤量持续性泡末 +0.1M HCl ⼆管泡末⾼度相同(三萜皂苷) +0.1M NaOH 碱管⾼于酸管(甾体皂苷) (2)溶⾎试验:+2%红⾎球悬浮液→溶⾎ (3)Lieberman—Burchard反应:+醋酐-浓硫酸—— 紫红⾊(三萜皂苷) 黄-红-紫-污绿(甾体皂苷) (1)泡沫试验:取检品的⽔溶液2ml于带塞试管中,⽤⼒振摇3分钟,即产⽣持久性蜂窝状泡沫(维持10分钟以上),且泡沫量不少于液体体积的1/3。

【注】常⽤的增溶剂吐温、司盘,振摇时均能产⽣持久性泡沫,要注意区别。

(2)溶⾎试验:取试管4⽀,分别加⼊滤液0.25、0.5、0.75 ml,然后依次分别加⼊⽣理盐⽔2.25、2.0、1.75、1.5 ml,使每⼀个试管中的溶液都成为2.5ml, 再将各试管加⼊2%的⾎细胞悬液2.5ml,振摇均匀后,同置于37℃⽔浴或25-27℃的室温中注意观察溶⾎情况,⼀般观察3⼩时即可,或先滴红细胞于显微镜下,然后滴加检液看⾎细胞是否消失。

如有溶⾎现象⽰正反应。

【注】①鞣质对⾎红细胞有凝集作⽤,⼲扰溶⾎试验的观察,应事先除去(可⽤取胜酰胺粉吸附或⽤明胶沉淀)。

②检液应为中性溶液。

(3)醋酐浓硫酸试验(Liebrmann Burchard反应)取检[医.学敎育搜集.整理]品的⽔溶液置蒸发⽫中,于⽔浴上蒸⼲,残渣加⼊少量冰醋酸使溶解,再加⼊醋酐浓硫酸(19:1)试液,呈现红紫⾊并变成污⾊绿⾊(甾类、三萜类成分或皂甙) (4)区别甾体皂甙和三萜皂甙:取带塞试管两⽀,各盛检品的⽔溶解1 ml,1⽀加0.1N盐酸溶液2ml,另⼀⽀加0.1N氢氧化钠溶液2ml⽤⼒振摇1分钟(需左右⼿交替振摇各半分钟),观察两管泡沫的多少,若两管泡沫体积相同或酸管多,⽰含三萜式皂甙;若加碱管泡沫多于加酸管⽰含甾⽰含甾体皂甙。

三萜皂甙为酸性皂甙在酸性⽔溶液中形成较稳定的泡沫;甾体皂甙为中性皂甙在碱笥溶液中能形成较稳定的泡沫。

实验七中药化学成份的预试验

实验七中药化学成份的预试验

实验七中药化学成份的预试验中药中所含的化学成份较为复杂,在提取分离某种中药成份之前,一般可先进行简单的预试验,初步了解其中可能含有哪些类型的成份,以便对今后的提取分离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预试验方法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单项预试验,即根据需要重点检查某类成份,例如寻找含生物碱成份,仅需进行生物碱的定性反应,以检查生物碱的存在与否。

另一类是系统预试法,即选用简单的定性方法对中药中各类成份进行较为全面的试验。

一、目的要求1.学习中药化学成份的预试验方法及原理。

2.掌握中药预试验的程序及结果的判断。

二、实验原理系统预试和单项预试的基本原理基本相似,首先制备供试液,然后进行各类成份的检识。

制备供试液主要是利用各类化学成份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分成数个部份,如水溶性、醇溶性及石油醚溶性部份。

有时还可结合化合物的酸碱性不同,采用酸或碱处理,使其再细分为含酸性、含碱性及含中性的化合物部份。

如欲进一步了解预试的结果,也可根据化合物极性大小和分子分配子数不同采用吸附溥层层析或纸层析进行观察。

制成供试液后就可分别进行各类成份的检识,根据检出结果确定药材中含有哪些类型的化学成份。

一般预试的结果只能参考,因为预试所采用的检出反应往往不是专属性很高的反应,或是各类成份之间存在干扰,使结果不明显或不正确。

因此,要学会根据检识反应的检识范围及供试液的制备方法和层析结果诸因素综合考虑后再作一个恰当的结论。

三、实验内容(一)实验样品制取方法1.水浸液取中药粉末4g,加40ml蒸馏水浸泡过夜,滤取3ml滤液供检查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其余部份放在60℃水浴加热约10min,过滤,滤液供糖、多糖、有机酸、皂苷、苷类、酚类、鞣质等项的预试。

2.乙醇提取液取中药粉末约5g,加60ml95%乙醇,于水浴中加热回流20min,过滤。

其中30ml滤液供黄酮类化合物、蒽醌、鞣质、苷类、有机酸、香豆素、萜类、内酯、甾体等项的预试,其余滤液浓缩至1ml,供圆底滤纸层析时点样用。

中药化学成分鉴定

中药化学成分鉴定

中药化学成分鉴定
中药化学成分的鉴定是通过分析中药材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以确定其中的活性化合物和其含量。

以下是中药化学成分鉴定的一般步骤:
1.样品制备:
o从中药材中提取目标化合物。

这可以通过水提取、醇提取、溶剂抽提等方法来实现。

2.分离与纯化:
o使用色谱技术分离样品中的化学成分。

常见的技术包括薄层色谱、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

o分离后的目标化合物可以通过进一步的溶剂结晶、固相萃取等方法进行纯化。

3.结构鉴定:
o使用各种分析技术来确定目标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包括核磁共振(NMR)、质谱分析(MS)、红外光谱(IR)
等。

o通过与已知化合物进行对比,对目标化合物进行鉴定。

4.含量测定:
o使用合适的分析技术来测定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含量。

常见的方法包括比色法、滴定法、高效液相色
谱等。

o通过校准曲线或相对浓度的计算,得出目标化合物的含量。

5.数据分析和报告:
o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所含化学成分的结论。

o编写鉴定报告,包括样品信息、分析方法、结果和结论等。

通过中药化学成分的鉴定,可以了解中药材中的活性化合物、药理作用和药效,为中药材的质量控制和药物研发提供依据。

这个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分析技术和仪器,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中药成分测定方法

中药成分测定方法

中药成分测定方法
定性分析是通过对中药成分进行化学反应或物理性质测试,判断其化学成分的存在与否,从而对药材进行鉴别和质量评价。

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包括薄层色谱法、纸层析法、气相色谱法等。

其中,薄层色谱法是一种简单、快捷、经济的定性分析方法,通过将中药成分在薄层硅胶或薄层氨基硅胶上进行分离,然后在紫外灯下观察成分的色谱带位置来判断其化学成分。

纸层析法则是通过将中药成分在特定条件下在纸上移行分离,通过化学反应、染色显色等方法来确定化学成分的存在与否。

定量分析是通过测定中药成分的含量来评价其质量。

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色谱法、光谱法、滴定法等。

其中,色谱法是当前应用最广泛、最具有效性和准确性的定量分析方法。

常见的色谱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气相色谱法(GC)。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利用不同成分在色谱柱上的相互分离来分析和测定成分含量的方法,可用于定量分析中药中的多种成分。

气相色谱法则是一种利用气相色谱仪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和测定的方法,主要用于分析中草药中的挥发油等成分。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存在一些特殊的中药成分测定方法,如质谱法、核磁共振法等。

质谱法通过将中药样品离子化后,利用质谱仪对产生的离子进行分析和测定。

核磁共振法则是通过测定中药样品在磁场中的核磁共振行为来分析和测定成分含量。

总之,中药成分测定方法各有利弊,需要根据具体的药材和成分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中药成分测定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和创新,以提高测定的灵敏度、准确度和可靠性,更好地服务于中药药材质量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化学成分的预试验检测方法汇总
1
2020年6月23日
中药化学成分的预试验
系统预试法——应用一些简单的定性试验, 对中药中所含各类化学成分作全面检查。

单项预试法——根据需要, 有重点的检查某类成分或某药效成分。

方法: 试管反应+薄层层析检查
中草药主要来源于植物。

植物的化学成分较复杂, 有些成分是植物所共有的, 如纤维素、蛋白质、油脂、淀粉、糖类、色素等。

有些成分仅是某些植物所特有的, 如生物碱类、甙类、挥发油、有机酸、鞣质等。

各类化学成分均具有一定的特性, 一般可由药材的外观、色、
嗅、味等作为初步检查判断的手段之一。

如药材样品折断后, 断面不油点或挤压后有油迹者, 多含油脂或挥发油; 有粉层的多含淀粉、糖类; 嗅之有特殊气味者, 大多含有挥发油、香豆精、内酯; 有甜奈者
多含糖类; 味若者大多含生物碱、甙类、苦味质; 味酸者含有有机酸; 味涩者多含有鞣质等等。

中草药所含化学成分均为多类的混合物, 分析时常常互相干扰, 不
易得到正确结果。

因此需根据中草药所含各种化学成分的溶解度、
酸碱度、极性等理化性质, 再用各类成分的鉴别反应加以鉴别。

一、预试溶液的制备
1、水提取液——糖、多糖、有机酸、皂苷、酚类、鞣质、氨基
酸、多肽、蛋白质……
2
2020年6月23日
2、乙醇提取液——酚类、鞣质、有机酸、香豆素、强心苷、黄
酮、蒽醌、甾体……
3、5%HCl-乙醇提取液——生物碱
4、石油醚提取液——甾体、萜类、脂肪油……
( 一) 鉴别注意事项
1.根据各灰成分不同性质, 选用适宜的溶剂提取, 以保证等成分能被提取出来。

2.检品提取液的浓度应足以达到各该反应的灵敏度。

3.检品提取液的酸碱度( pH) 值应不致影响鉴别反应中所需要的pH值。

相差甚大时应事先调节。

4.提取液较深时, 常易影响观察鉴别反应的效果, 此时可适当稀释, 或进一步提纯。

5.鉴别反应时应注意防止多类成分的相互干扰, 以免出现假阳性, 或颜色不正等情况。

最好在化学鉴别的同时, 做空白试验和对照试验( 用已知含某类成分的中草药或纯品做阳性对照) 。

6.在鉴别试验中, 如果某一类成分的几个鉴别反应结果不一致时( 即有的呈阳性反应, 有的呈阴性) 则应进行全面分析。

首先应注意呈阳性反应的试验是否属于该类成分的专一反应, 否则应检查其它类成分能否产生该反应, 从多方面加以判断。

但也应注意, 某些反应只能对某一类成分中的某个化学基团呈性反应, 如检查黄酮类的盐酸――镁粉试验, 它只对黄酮类中的羟基黄酮类( 黄酮醇类) 反应明显, 其余
3
2020年6月23日
类的黄酮类则不甚明显, 但也不能轻易否定不是黄酮类, 为了避免孤立和片面的下结论, 一定要全面考虑综合分析。

中草药化学成分一般鉴别试验屯只是一个初步判断, 最后确证尚需进一步提纯, 以鉴定后才能予以肯定。

( 二) 鉴别方法
1、氨基酸、多肽、蛋白质
( 1) 加热沉淀试验: 加热煮沸→混浊或沉淀 ( 蛋白质) +5%H2SO4( 不加热) →混浊或沉淀
( 2) 双缩脲反应: +40%NaOH, 1%CuSO4→紫色、红色或紫红色( 多肽、蛋白质)
( 3) 茚三酮反应: +0.2%茚三酮试液→蓝或蓝紫色( 氨基酸、多肽、蛋白质)
( 4) 吲哚醌反应: +吲哚醌试液→各种颜色( 氨基酸)
( 5) Millon反应: +Hg, H2NO2→红色( 蛋白质分子中有酪氨酸组成) ( 6) Hopkins-Cole反应: +乙醛酸, 浓硫酸→各色( 蛋白质分子中有色氨酸组成)
( 7) 氨基酸的薄层层析检查: 吸附剂——硅胶G
展开剂—— n-BuOH, n-BuOH: HAc: H2O
显色剂——0.25%茚三酮试液→紫红色斑点
( 1) 加热或矿酸试验: 取检品的水溶液1ml于试管中, 加热至沸或加5%盐酸, 如发生混浊或有沉淀示含有水溶性蛋白质。

4
2020年6月23日
( 2) 缩二脲试验: 取检品的水溶液1ml, 加10%氧化钠溶液2滴, 充分摇匀, 逐渐加入硫酸铜试液, 随加摇匀, 注意观察, 如呈现紫色或紫红
色示可能含有蛋白质和氨基酸。

凡蛋白质结构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肽键( -CONH-) 者均有此
反应, 能在碱性溶液中与Cu2+生成仙络合物, 呈现一系列的颜色反应, 二肽呈蓝色, 三肽呈紫色, 加肽以上呈红色, 肽键越多颜色越红。

( 3) 茚三酮试验, 取检品的水溶液1ml, 加入茚三酮试液2-3滴, 加热煮沸4-5分钟, 待其冷却, 呈现红色棕色或蓝紫色( 蛋白质、胨类、
肽类及氨基酸) 。

氨基酸与茚三酮的水合作物作用, 氨其酸氧化成醛、氨和二氧化碳, 而茚三酮被还原成仲醇, 与所后成的氨及另一分子茚三酮缩合生成有蓝紫色的化合物。

【注】①茚三酮试剂主要是多肽和氨基酸的显色剂, 反应在1小时
内稳定。

试剂溶液pH值以5-7为宜, 必要时可加吡啶数滴或醋酸钠调整。

②此反应非常灵敏, 但有个别氨基酸不能呈紫色, 而呈黄色, 如脯氨酸。

( 4) 氨基酸薄层层析检出反应:
①吸附剂: 硅胶G。

②展开剂: ( 1) 正丁醇: 水( 1: 1) ( 2) 正丁醇: 醋酸: 水( 4: 1: 5)
③显色剂: 0.5%茚三酮丙酮溶液, 喷雾后于1100烘箱放置5分钟, 显蓝紫允或紫色。

5
2020年6月23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