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理论论文范文精品
艺术概论的论文
艺术概论的论文艺术概论的论文(精选7篇)艺术概论的论文篇1摘要:舞蹈与我们的日常行为生活坚持着十分亲密的关联。
简而言之,舞蹈是一种特殊的人体动作。
但是,这种人体动作必需是树立在提炼组织及加工的基础上的,是一种美化了的人体动作。
并且,能够划分到人体动作范畴中的艺术包含了很多种,例如人体雕塑哑剧等艺术方式。
因而,将舞蹈的动作作为艺术展现的主要手段应用动作的组合表现文字及言语难以表现的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是舞蹈区别于其它类型的人体动作艺术的最主要的方面。
舞蹈能够应用本身的形象性,充沛表达舞蹈编导的审美思想及情感,从而将生活的审美属性形象而生动的展现出来。
关键词:舞蹈艺术;本质;特征一、前言发明者思想及情感活动的过程便是艺术发明的活动,在这一发明过程中,发明者需求一直坚持昂扬的热情。
舞蹈扮演是一种综合艺术的表现,并不是简单舞姿动作的罗列,而是在一定的角色情感内,扮演的艺术生命形象,应用音乐节拍与动作的圆满契合,表达出内心的情感思想。
所以,舞蹈演员不只仅要具备扎实的舞蹈功底,更需求具备扮演才能,唯有具备了充足组织要素,才干充沛演绎出扮演角色的情感脉络,从而更好的将技术与技巧发挥到极致,使得舞蹈艺术迸发出绚烂的生命力与发明力。
但是由于持久以来,关于舞蹈扮演的探求缺乏科学性及系统性,所以舞蹈扮演理论还相对单薄,从而使得舞蹈艺术理论发展相对滞后。
作为人类生活中一种普通的社会现象,舞蹈艺术的来源与发展同样是由众多历史要素共同促成的,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所以人们主张“劳动综合论”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所谓的“劳动综合论”其实就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理论过程才是舞蹈真正的来源,属于生活理论的一种详细需求,详细来讲,舞蹈主要产生于人类为了生存所进行的劳动健身及性爱等行为活动的重现。
二、舞蹈的本质人的本身生命活动的深入表现与肯定便是艺术。
借用马克思主义的理念进行诠释:艺术均是按照固定的规律及需求中所进行的一种特殊的艺术消费活动,为了保证人类审美需求得到满足而发明出的精神发明物便是艺术作品。
艺术的议论文
艺术的议论文•相关推荐关于艺术的议论文(通用20篇)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
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艺术的议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艺术的议论文1摘要:艺术类高校的声乐教学中,一直以来沿用的都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结构和课程设置上都存在很多不足,作为一名声乐教学工作者,多年来的学习及教学经验和实践,对声乐教学有着更深的了解和体会。
本文从根据当今就业形势而调整课程的设置与教学的变革等方面论述,提出了个人的几点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声乐教学课程设置就业当今社会就业压力大,并不是每个从象牙塔走出的学子都能找到与其专业对口的工作,特别是艺术类高等院校宽进宽出的今天。
高校的声乐教学基本分为声乐表演及音乐教育声乐方向,顾名思义,前者是为了培养表演类人才,如歌舞团的合唱或独唱演员;后者是为了培养中小学音乐教师及少量高校专业教师。
那么真的是每个相关专业的学生走向社会就学有所用了吗?其实不然。
在这两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上要更加地有针对性才有利于学生把握方向,从而在社会上寻找到适合的位置。
声乐表演专业主要侧重学生的演唱及表演技巧。
既然是在舞台上为取悦大众的艺术审美寻求一片天地的专业,首先声音条件及形象两大客观因素得具备,这就需要高校招生选拔学苗时下一番苦功。
在课程设置上继续沿用传统声乐教学“一对一”的教学模式,除了声乐演唱技巧的教学,还应设置其他相关课程,比如形体、正音朗诵、歌剧排练、合钢伴。
形体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表演欲望及肢体表达的能力,使学生站在舞台上大气丰满———既然是表演就不能像木头一样站在台上。
除了用声音去传达感情,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也会增进与观众之间的交流,并带动歌唱经过使表演达到听觉与视觉的和谐。
正音朗诵的课程设置很有必要。
大部分艺术类高等院校是全国招生,而我所接触的大部分学生都在演唱中存在乡音问题,如前后鼻音分不清楚,不能自如地演唱儿化音等,这大大影响了演唱上咬字吐字的表达。
艺术概论论文(精选3篇)
艺术概论论文(精选3篇)艺术概论论文篇一首先,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入手。
在大部分音乐专业学生的意识中,专业课指的是各种术课(如钢琴小课、声乐小课),和乐理、视唱练耳、和声、作曲、音乐史等理论课程,而把艺术概论排除在外,所以,教师有必要在上课之初从-白话文§ 艺术与社会、艺术与音乐、艺术与自身发展等角度将《艺术概论》课程的重要性、实用性阐明清楚,让学生从思想上引起重视,主动学习。
第二,教材的选择。
《艺术概论》的教材种类繁多,难度深浅不一,各有侧重。
如王宏建主编的《艺术概论》,这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从艺术本质、艺术门类、艺术发展、艺术作品、艺术接受、艺术创作几部分系统、全面、专业地阐明了艺术学,内容较为深奥,是所有艺术类从业人员都适用的艺术学专著;而专门针对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由彭吉象、张瑞麟所著的《艺术概论》一书,虽然也是从艺术概说、艺术种类、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传播等方面进行编著,但它更侧重于从音乐的角度来阐明艺术的哲理性,较多地结合了音乐作品、音乐欣赏等内容,不失为一本适用于音乐学专业的好教材。
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再结合学生的信息反馈,笔者发现学生对教学内容仍有不适之处,于是及时调整,选用了由郑锦扬主编的《艺术概论》,这本教材与前二者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将艺术原理与艺术门类分开,大幅度地增加了艺术门类的内容,每门艺术门类都从起源、发展、特点等方面展开,更加侧重于艺术的实用性,对于文化知识基础相对薄弱的音乐专业学生来说,具体可感的内容比理论性、抽象性较强的内容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第三,教学内容的安排。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结合书本内容,略做了调整。
先从具体的艺术门类,即学生最为熟知的音乐开始,让学生对课程产生一种亲切感,再继续美术、舞蹈、戏剧戏曲、电影、文学等内容,通过了解各艺术门类的发展、特点,对各艺术名作进行赏析后,最后结合艺术原理的部分达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艺术理论论文大全精选
艺术理论论文大全精选下面是关于艺术理论的一些论文范文,不知道怎么下手的朋友们可以看看哦。
欢迎阅读借鉴,希望你喜欢。
浅谈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区别现代主义艺术与后现代主义艺术作为艺术史上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被反复的论证与分析。
现代主义艺术是指20世纪初在西方出现并占有主流地位的具有前卫和先锋特色、颠覆传统的艺术流派与艺术思潮的统称,而并非为一种艺术风格。
而后现代主义艺术则被认为成是前者的衍生与颠覆者,二者息息相关。
现代主义艺术的出现是具有历史必然性的。
19世纪之后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人们的生活方式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关照自我,关注社会的角度,思维的方式都不同以往,这个时代的艺术必然染上了时代的政治、文化气息。
在急速变化的世界中,人们对于自我、世界和社会的关系失衡,战争的残酷带来了精神的创伤,自我的迷失导致了心理的扭曲,于是现实生活中的消极悲观与失望的情绪被带入了艺术创作,作品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色彩。
现代主义艺术既然是作为一种现象的总括,就无法归纳其普遍性的风格特征,而只能从观念层次进行梳理。
作为这样一个杂糅的概念,之所以能被划分为一个整体,无非在于它们颠覆传统的共性,然而这种共性的背后,又显现出方式和观念的相异。
达达主义提倡自动性和偶然性,他们的目的不在于创造而在于破坏和挑战,广泛采用现成品和拼贴的手法,杜尚更是以相当敏锐的选择能力和丰富的文化基础,巧妙的嘲讽了由来已久的美学传统和欣赏习惯。
正如阿纳森所说的那样:“杜尚在那些现成物体中,发现了一些在本质上涉及到艺术史中历史价值问题的形式。
……大约在那时,他使用了‘现成物体’这个术语,用来标明这种作法的形式。
这些现成物体的选择,从来不受什么审美快感的支配:‘它是以视觉的无所反应为基础的,不讲任何高雅或粗俗的审美情趣……事实上,是一种完全麻木状态’。
”在达达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超现实主义则是吸取了其传统和自动性创作的观念,但是摒弃了其全盘否定的虚无态度,致力于探讨人类先验层面的潜意识,这种突破理性和道德束缚的美学观念促使艺术家用不同的手法表现原始的冲动,释放自由和荒诞意象。
关于传统艺术的论文六篇
关于传统艺术的论文六篇
论文一:传统艺术的定义与意义(800字)
传统艺术是指在文化传承中代代相传的艺术形式和创作方法。
本文将从时代背景、艺术形式和社会意义三个方面探讨传统艺术的定义和意义,以期加深对传统艺术的理解。
论文二:中国传统绘画的魅力(900字)
中国传统绘画是在中国悠久历史和文化熏陶下形成的独特艺术形式。
本文将介绍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流派和表现手法,以及其魅力所在,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和重视。
论文三:传统音乐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1000字)
传统音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独特的音乐文化遗产,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传统音乐的传承方式、现代社会对
传统音乐的认知和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推动传统音乐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
论文四:传统舞蹈的美学价值和民族特色(850字)
传统舞蹈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独具特色的舞蹈形式,它体现了特定民族的文化和传统。
本文将结合具体的传统舞蹈形式,分析传统舞蹈的美学价值和民族特色所在,以期加深对传统舞蹈的认识和欣赏。
论文五:传统戏曲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播与创新(900字)
传统戏曲作为中国特有的戏剧艺术形式,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传统戏曲的传播方式、现代社会对传统戏曲的接受程度和创新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推动传统戏曲在现代社会的传播和创新。
论文六:传统雕塑的技术特点与艺术表现(950字)
传统雕塑是通过雕刻材料来表现艺术形象的一种艺术创作方式。
本文将介绍传统雕塑的材料、技术特点和艺术表现手法,以及其在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发展和当代艺术中的应用。
以艺术为题的议论文(通用5篇)
以艺术为题的议论文(通用5篇)以艺术为题的议论文(通用5篇)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尤其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议论文,议论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议论,它主要用概念、判断、推理来表明作者的观点或阐明道理,或反驳别人的意见,指出其谬误。
我们该怎么去写这类型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以艺术为题的议论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以艺术为题的议论文1艺术无处不在,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
吉他也是一种艺术。
五年前一天,我在一家琴行门口停住了,目不转睛地看着里面的吉他。
不知不觉中,我走了进去,开始了一段我与吉他的奇妙旅程。
起初,我要练基本功,有的人觉得非常枯燥,但是我觉得挺好玩。
一年过去了,老师开始教我们歌曲。
我想退缩了,因为我的手上结出了一个个水泡,又疼又痒,连琴弦都按不紧。
一年后,一件事情让我彻底爱上了吉他。
第三年,我转入电吉他班,开始了我漫长的电吉他生涯。
过了不久,我又加入了明星乐队,在许多地方演出。
站在舞台上,看着台下那么多观众,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听着那如雷鸣般的掌声,我爱上了那把陪我演出的吉他,爱上了演出时那种澎湃的感觉。
第四年,老师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个单子,让我们去迷笛音乐节演出,并教了我们一首新歌。
老师才教我这首歌时,我胸有成竹,可刚开始的推弦我就有问题,这让我的底气越来越不足了。
后面也学得一塌糊涂,老师和伙伴都安慰我,我才重拾信心,刻苦练习,五个月后奔赴苏州。
路上,我特别紧张,总觉得自己弹不好,我转念又想:我刻苦练习,必然会有收获。
我不能输,不能!靠着这股信念,我们在舞台上气场十足,火力全开,演出圆满成功,老师向我们投来一记赞赏的眼神。
现在,吉他不是我的工具,而是我的知心朋友,是我生活的一部分。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会继续努力,在弹吉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以艺术为题的议论文2艺术是什么?艺术就是能够让人赏析悦目的事情,但每个人都是对艺术有着不同的`,独到的见解。
与艺术理论相关的论文
与艺术理论相关的论文下面是关于艺术理论的一些论文范文,不知道怎么下手的朋友们可以看看哦。
欢迎阅读借鉴,希望你喜欢。
浅谈电视节目画面编辑的艺术性一、电视编辑的概念及内涵在我国的电视业中,电视编辑是一个内涵比较广泛的概念。
一是指对电视画面剪辑这一环节的工作及工作者。
而在电视业中,由于画面的组接,是利用电子编辑器来控制进行,将素材带上的某一段画面编录到编辑带上去,实际已无“剪”的行为,所以,将电视业中相当于电影业中剪辑的工作及工作者,称为“编辑”。
此外,在电视业中,“编辑”这一概念最普遍的含义又另有所指。
如,专题片中,担任文字脚本的撰稿人常常还担负与摄像师配合,在拍摄现场为实现创作意图进行一定组织工作,常常也称为编辑。
在新闻部中,有的编辑既担负了画面剪辑的工作,又担负了配写解说词的使命。
有的编辑,则除上述工作外,还要组织采访规划、指导记者进行采访等。
而有的编辑,确实又专门操作编辑机,在编辑记者或艺术片导演指导下,从事画面组接的工作。
电影和电视的实践证明,在电视画面组接的这一工作环节,实际上除了具体执行剪辑的剪辑师以外,常常总是包含着编辑、导演的劳动,包含着编辑、导演直接指示的通过画面组接的特殊技巧来体现的艺术构思,包含着画面组接的电视艺术因素。
因此笔者在这里所论及的“编辑”,主要针对电视画面组接这一整个创作工作环节。
它不仅是剪辑师,也是编辑、导演在把握电视片的整体创作时,都应给予相当重视。
二、电视编辑的意义电视编辑的意义,可以说同电影剪辑的意义在根本上是相同的。
无论是电视片还是电影片创作,都离不开剪辑。
这首先是因为技术手段的局限,不可能一气拍完一部电视片或电影片,极短的新闻片除外。
第二是因为艺术的要求。
“电影是省略法的艺术”[1],电视同样如此。
无数个镜头的电视素材,只有经过剪辑,才能将最合适的画面段落,按照最理想的方式组合起来。
电视和电影艺术发展的历史早已告诉我们,在画面与画面的组接关系中,蕴含着极有生命力的艺术因素。
艺术理论的论文范文
艺术理论的论文范文下面是关于艺术理论的一些论文范文,不知道怎么下手的朋友们可以看看哦。
欢迎阅读借鉴,希望你喜欢。
论歌唱艺术活动中“说”机能的训练歌唱是研究语言在音乐旋律上延长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是直接将语言和音乐相结合来表达思想感情、塑造艺术形象的一种活动。
人类利用“自身”为乐器来进行音乐美的创造,是和人的思想、肌肉与发音器官的运动相联系的,是人的生理机能与心理思维的有机结合,即将有声的口头语言音乐化。
歌唱与语言具有不可分性,语言是歌唱艺术的造型基础和创造艺术形象的核心。
语言最自然的表达方式是靠说来完成,是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最直接、最基本、最自然的动作,通过唇、齿、舌等和发声、共鸣器官共同协作完成。
而产生的声音,多为表意,不带有音乐旋律性。
唱是在说的基础上加以扩大发展,并带有强烈的情绪和感情色彩,具有旋律感。
说与唱是同一发音器官发出的程度不同的声音,说是唱的基础,唱是说的音乐化。
正如意大利著名歌唱家卡鲁索认为的“讲话和歌唱是同一的功能,是由同一个生理机能发出的,因此,它们是同一现象。
同时,讲话的声音是歌唱和歌声的实质性的因素,其本质只是带音乐节奏的说话,因此,没有正确的讲话发音就没有正确的歌唱存在”[1]。
卡鲁索的这个观点与我们中国传统声乐艺术中的“字正腔圆”的美学观点有相似之处。
歌唱时要想达到“字正腔圆”的目的,就得按照“依字行腔、腔随字走、字领腔行”的方法进行。
歌唱具有时间性,它是人声的音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刺激听众的听觉,从而给他们带来心理感受和情感反应的一种活动。
富有感情色彩的歌唱需要通过一个个的字或者音节来体现,所以在歌唱时要让听众首先能听清楚每一个字、词。
歌曲的演唱要展现出内容深刻、丰富而又感人的音乐形象,给听者以美的享受。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演唱时首先必须做到咬字、吐词清楚、正确,使人闻其音就能解其意,从而引发听者思想与感情上的共鸣。
俗话说“咬字千斤重,听者自动容”,一个歌唱者只有口齿清晰,才能唱出动人的歌声,否则就会出现如余笃刚先生在其《声乐艺术美学》著作中提到的“字不正,腔难圆;字不正,意难明;字不正,音难听”[2]的情况。
关于艺术的论文4篇
关于艺术的论文4篇艺术体现和物化着人的一定审美观念、审美趣味与审美理想。
下面给大家带来关于艺术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
篇1:关于艺术的论文艺术观念与艺术表现摘要:在现代主义之后,艺术不再是拥有高超的绘画技能的代名词,西方教育界普遍将其定义成“视觉艺术”,使艺术外延到一切可使用的艺术手段和材料,艺术家充当思想家和科学家的角色得到延续。
自从1964年4月安迪沃霍尔在纽约首次举办的雕塑展上展出了他的著名作品“布里洛包装盒”后,在美国著名艺术评论家阿瑟丹托的内心产生巨大的震动,在他的笔下,“布里洛包装盒”跨越时间、历史、地域的界限,成为推动艺术发展史进程的象征物,并发出“艺术终结了”的呼喊。
这种观念不断引发人们对艺术的定义及其本质的重新思考,如何平衡艺术品中的观念与技术成为艺术家们开始探索的新课题。
关键词:观念;艺术表现;时代语境;同一性促使我写这篇论文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笔者发现,在学习油画的过程中学生提问最多的问题就是油画的技法是什么?二是大多数人在看过越来越多的现当代艺术品后都会质疑,看似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艺术作品何以有如此成就?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始查阅资料,从出现在现当代艺术转折点上的艺术品开始研究这个问题。
在过去7年的学院式教育环境成长过程中,我们更多接触到的是19世纪以前,更确切地说是梵高以前的艺术,对于梵高之后知之甚少,学院教育索性很少提及这段历史,学艺术的学生敏感一些的或多或少都能感受到这种空白感。
为了在艺术这条路上更好、更稳地走下去,我们不能跨越任何空白,这个空白或许会成为艺术道路上的阻碍。
因为20世纪的艺术完全打破了旧有的绘画模式,观念艺术的范围除了绘画还延伸到雕塑、摄影、装置艺术、环境艺术、大地艺术、行为艺术等等。
笔者希望可以通过对20世纪部分艺术的研究,解答艺术家是如何平衡艺术品的观念与技术,并达到一定艺术高度的问题。
整个20世纪发生了两次轰动全球的世界大战,一战造成了欧洲势力的衰弱和分裂,美日随之兴起,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艺术也随之发生变化。
艺术理论的论文精选
艺术理论的论文精选下面是关于艺术理论的一些论文范文,不知道怎么下手的朋友们可以看看哦。
欢迎阅读借鉴,希望你喜欢。
浅谈在艺术设计中使用云南民间工艺艺术一、前言我国的民间工艺,品类繁多,而且有着很悠久的历史。
在设计中,如果能够可以很好的借鉴这些工艺,一方面可以很好的指导设计,另一方面能很好的发扬我中华民族之特色。
同时,对于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也大有裨益。
民间工艺是造型艺术。
不论任何一种工艺品种,任何一套工艺技法,首先考虑造型的设计问题。
没有一个完美的造型设计方案.再高的技法也无处实施,工艺品也不可能产生。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共有56种民族。
其中,居住在云南省境内的民族种类就达26种之多。
云南各族人民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沉积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而云南民族民间工艺就是这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中的一朵奇葩。
风格独特、丰富多彩、灿烂耀眼的云南民族民间工艺是云南各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为了适应自然、气候等方面条件,使劳动工具实用而又美观,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获得更多更高的精神享受而不断摸索和创作出来的一门艺术。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是美学与生活的结合,是艺术与技术的相互协调。
它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与人的衣、食、住、行、用息息相关,是实用与审美的完美统一。
二、云南民间艺术我国的民间艺术,确以其独特的造型震惊中外艺术界。
理论家们或称其造型奇特、古朴稚拙或赞其造型质朴、浑厚大方。
现代更有人用新的名词术语说其造型是我们中国的立体派、野兽派、现代艺术等等。
说它古朴也好,现代也罢,我国民间的造型艺术,确以其独特的面貌与风格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也确实存在着一套完整的、独特的造型体系和创作规律。
它们都是作者主观精神的显化,是为“意”造象,是属中国传统的“意象造型体系”,是每个人按照自己的审美情趣、情感意愿、理想追求去立象造型。
所以虽然都是同一品种,同是剪纸工艺,张三和李四所剪出的狮子也不会一样。
民间有句俗语“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各地区的民俗都有一定的差异。
艺术学领域毕业论文范文
艺术学领域毕业论文范文第一章:引言在人类历史上,艺术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绘画、音乐、舞蹈还是戏剧,艺术都是人类创造力和情感表达的媒介。
本论文将探讨艺术学领域的相关议题,并分析不同理论对艺术的影响。
第二章:艺术审美理论艺术审美理论是研究美的本质和艺术欣赏的原则的一门学科。
从古代到现代,有许多不同的审美理论被提出。
其中,一种重要的理论是形式美学,强调艺术中的形式、结构和组织。
另外,情感美学认为艺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是重要的审美要素。
这些理论对于我们理解艺术的本质和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艺术和社会艺术与社会密不可分,它在其中起到了多重作用。
首先,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表达各个社会群体的价值观和思想。
其次,艺术对社会变革和历史进程具有深远影响。
例如,在战争时期,艺术作品可以成为反战的呼声,引起社会的思考和变革。
最后,艺术作品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第四章: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艺术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观念至关重要。
通过艺术教育,学生可以发展自己的才能,并且培养对艺术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此外,艺术教育还可以提供跨学科学习的机会,使学生在创作中获得综合知识。
艺术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五章:当代艺术的挑战当代艺术面临着许多挑战和争议。
一方面,一些人认为当代艺术缺乏真正的创新和质量,只是对前人艺术的重复和模仿。
另一方面,一些当代艺术作品引发了道德和伦理的争议,挑战传统观念和价值体系。
在这个章节中,我们将探讨当代艺术的挑战和争议,并尝试为其找到解决方案。
第六章:结论通过对以上讨论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艺术在人类文化和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艺术审美理论、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当代艺术的挑战都是我们需要关注和研究的议题。
通过深入探讨艺术学领域的相关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Smith, J. (2005). The Aesthetics of Art. London: XYZ Press.- Johnson, M. (2010). Art and Society: The Impact of Art on Social Change. New York: ABC Publishing.- Brown, A. (2012). The Importance of Art Education in Schools. Journal of Art Education, 35(2), 45-57.- Jones, R. (2017). Contemporary Art: Challenges and Controversies. Art Today, 50(3), 89-102.。
艺术鉴赏论文1500字艺术的论文范文(精选5篇)
艺术鉴赏论文1500字艺术的论文范文(精选5篇)第1篇:艺术鉴赏论文1500字艺术的论文【关键词】艺术审美教育藝术实践一、艺术审美教育的现状近几年,高校都比较重视通过艺术审美教育提高非艺术类学生的审美情趣、能力和修养,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现有的非艺术类学生的艺术审美教育教学方法还停留在学生主要是在课堂上听一些比较枯燥的艺术审美知识,只注重从一种知识的角度去认识艺术,如果我们的课程只是能够看着或听着一些艺术作品,讲出一大堆艺术大师的人名、作品创作的背景等问题的话,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
因为这些内容无法令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部分学生完全没有进入到艺术审美的情趣、自我思考和创作的过程中。
美学知识和美学原理是开展艺术审美教育的基础,但是,由于时代的发展,艺术实践性越来越被重视,因此,艺术审美教育的培养方向就应该向实践培养出发,并结合美学知识和美学原理进行大学生个性和创造能力的拓展,这样的模式才是艺术审美教育最成功的形式。
二、艺术审美教育和艺术实践的关系广义的艺术审美教育,内容有三点:文化知识的教育;艺术技能的教育;艺术行为的教育。
就艺术审美教育来说,无论哪点,都必需要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实现的。
但在非艺术类学生的艺术审美教育中,不难看出,我们注重强调艺术审美教育中的艺术文化知识,而忽略了艺术实践自身对于人的文化价值。
艺术审美教育是对生活在不断变革的社会中的“人”进行审美教育的工作,因此不能培养学生用其中一种固定的思维去进行艺术审美,不能考查学生记住了多少著名大师的名字和作品,而要通过学习,考查有没有激发起学生对艺术美和生活美的兴趣,有没有培养学生具有全面的、健康的审美情趣,有没有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一个百花齐放、积极参与、互动性强和不断变化的艺术审美课堂才是我们所要的。
这些因素虽然产生的是一种“隐性”效果,可是对学生而言更能产生深刻印象的效果。
三、艺术实践的重要性艺术审美教育一定要从“课堂走向生活”。
艺术概论论文范文
艺术概论论文范文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本质是审美的表达和情感的传达。
艺术概论作为研究艺术的学科,不仅关注艺术作品本身,更关注艺术创作的过程、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艺术的本质、功能以及艺术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首先,艺术的本质是多维的。
它既包含了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和思想,也反映了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
艺术作品往往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体验,激发观者的情感共鸣和思考。
艺术的创作过程是一个主观与客观相互作用的过程,艺术家将自己的情感、思想和对世界的理解融入作品之中,使其具有独特的个性和魅力。
其次,艺术的功能是多样的。
艺术可以作为审美的享受,给人以美的体验;可以作为情感的宣泄,帮助人们表达和调节情感;也可以作为思想的传递,启发人们的思考和认识。
艺术教育在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艺术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通过艺术作品,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可以相互理解和欣赏。
再者,艺术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密切的。
艺术不仅存在于博物馆和画廊,它也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建筑、服饰到音乐、电影,艺术无处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艺术的普及和推广,有助于提高公众的文化素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最后,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变迁,反映了人类的精神追求。
艺术的创新和发展,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同时,艺术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体现了人类对美、对真、对善的不懈追求。
综上所述,艺术概论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体验。
通过对艺术本质、功能和与人类生活关系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艺术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在艺术的熏陶下,提升自我,丰富生活。
艺术理论论文的范文
艺术理论论文的范文下面是关于艺术理论的一些论文范文,不知道怎么下手的朋友们可以看看哦。
欢迎阅读借鉴,希望你喜欢。
工业设计中艺术与技术,科学与美学之间的关系工业产品设计必定是贴近人类生活的,从写字用的笔到路上开的汽车都留下了它的影子。
如果说科学技术像一个马车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则艺术,美学便是马车上绚丽夺目的纱帐。
也许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们就有了技术与艺术相统一的理念。
如在西方古希腊神话中,众神之一的?斯就是掌管科学与艺术之神。
而在庄子《天下篇》中也提出“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的观点,它分析并判定美与析理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
那么什么是艺术和技术呢?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具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
”而技术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
”从这里给的定义,我们看出艺术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种现象。
而技术则是一种方法、过程。
这两者不存在本质的矛盾,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甚至是统一的共生体,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技术作为支点的工业产品会是什么样的空洞,而一件没有艺术作为情感镶嵌的技术性设计产品又怎么能让人们使用的舒适。
以福特汽车的发展为例,亨利?福特于1908年设计并制造了第一辆T型车(图一)。
而亨利?福特的公司在1927年末到1931年间,共设计改良了450多万辆不同车身造型和不同颜色的A型车(图二)。
很明显地看出,福特的A型车无论是造型还是性能都远超T型车,也更讨好消费者,这是一种明显的技术与艺术的双重进步。
在汽车轮子技术还未发明之前,笨重的物件需要原木或滑板作为物与地面的基础介质来移动而轮胎的出现使得物体的灵活性、轻便性及其驾驭性得到了大踏步的发展。
“蒸汽、电力、内燃机的发明可为交通工具从古代到现代排定出优劣次序。
” 交通工具的进步,显示了技术的巨大作用,由此可见技术给造物设计带来的进步是不可否认的,但艺术的发展也给了技术十足的动力。
自从福特设计并制造出T型号车后因为其技术无可替代的革命性而取得当时市场成功。
艺术导论论文(五篇)
艺术导论论文(五篇)第一篇:艺术导论论文中国历史长河中的艺术指导老师:学生:学号:班号:谈到艺术,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的名词,它的身上似乎笼罩着一层高高在上的神秘面纱,它就如同夜幕中的星辰,明明知道它的存在却又高不可攀。
在新华词典中对于艺术的解释有三条:①通过形象塑造来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因表现手段和方式不同,通常分为:表演艺术(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绘画、雕塑),语言艺术(文学)和综合艺术(戏剧、电影)。
②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③指独特优美而丰富多采。
其实,艺术的表现形式有许多,诸如: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
引用中华奇石馆馆长李文科先生的描述就是:“我们将“艺术”定义为人类通过借助特殊的物质材料与工具,运用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的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
可以说它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创造行为,是人的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的有机结合体。
”说到这里,可能大家对艺术就更加迷惑了,但是其实在我看来艺术存在与生活的每个角落。
中国很少有专门的艺术博物馆,北京的故宫算得上是其中的佼佼者。
艺术在哪里可以说是随处可见。
那人面鱼纹的彩陶盆,那古色斑斓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秀骨清像的北朝雕塑,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它们展示的不正是可以使你直接感触到的这个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吗?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练、积淀下来,传留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意绪,经常使人一唱三叹,流连不已。
(一)在我看来中国最早的的艺术体现应当是远古各氏族的图腾,比如最早的伏羲氏系统的有所谓的长龙氏、潜龙氏、居龙氏、降龙氏、上龙氏、水龙氏、青龙氏、赤龙氏、白龙氏等等。
这些是最早的图腾体系,其大都是人面蛇身的式样,其中大概就是我们的原始祖先们最早的“人心营构之象”吧。
而这蛇之象经过历史的积淀后逐渐演变为龙,也成为正统图腾之一。
与艺术理论有关的论文范文
与艺术理论有关的论文范文下面是关于艺术理论的一些论文范文,不知道怎么下手的朋友们可以看看哦。
欢迎阅读借鉴,希望你喜欢。
谈二胡演奏艺术中对情感美的追求二胡被国人称为中国的“弦乐之王”,外国人称它为“中国的小提琴”。
一首二胡曲通过演奏者二度创作,用各种特定技法展现其曲调旋律,以优美的声音艺术和准确的艺术表达去调动情感来打动听观众,在奏者与听者之间架起桥梁。
那么什么是演奏艺术中的“情感美”?演奏者又如何将“情感美”融入到二胡艺术之中?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乐记》中就己经提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它告诉人们音乐是以各种不同的声音表达出哀心、乐心、喜心、怒心、敬心、爱心等六种不同的心情。
哲学家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反复强调音乐的内容是通过人的情感认识来表现的,认为只有“情”才是音乐要占为己有的领域。
二胡名家闵惠芬一直以来探索与实践的器乐演奏声腔化,通过对戏曲、曲艺、琴歌和民歌等传统声乐艺术的美的挖掘,将二胡演奏中的“情感美”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由此进一步提高了二胡音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为二胡演奏拓展了新的领域。
这些都是秉承传统、汲取民间、演绎当代二胡艺术的成功典范。
一、当代人们对情感美的理解当代人们对于音乐的审美,亦是对于音乐情感美的理解与追求,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如今人们欣赏音乐,不只停留在认识一件乐器,熟悉一首乐曲,愉悦一下身心就满足了,人们所向往精神层面的东西更多了,实际上这种人们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就是对音乐艺术之美的欣赏。
演奏家或歌唱家在塑造艺术形象时,在各自一定文化素养的支撑之下,通过自己的理解对乐曲进行改编、创造,融入自己的情感和技法,赋予音乐形象以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丰富的思想内涵,使听观众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得到一种美感的预示和享受。
那么在演奏器乐作品,尤其是在演奏二胡音乐作品时,究竟怎样将其上升到一个完美的境界呢?当代的二胡大师们认为:音乐的情感美就在于乐曲中所表达的艺术家内心深处最纯真、也最具有艺术感染力的感情,它主要表达艺术作品中的“情”字,是音乐创作和音乐表演的灵魂。
以艺术为话题的议论文
以艺术为话题的议论文以艺术为话题的议论文1艺术像一首歌,悦耳动听;艺术像一幅画,着色淡雅;有人说,艺术离我们很遥远,因而我们对它一无所知。
而我想说,艺术就在我们身边,需要我们去好好感受。
因此,我让爸爸妈妈给我报了舞蹈班,开启了我的舞蹈之路。
我学的是拉丁舞,需要跳得有力度。
我一开始以为所有舞都像芭蕾一样越柔软越好看。
但我错了,老师说我跳得软绵绵的,一点也不美观。
我便日夜加以练习,有时练上上百遍,甚至几千遍。
妈妈鼓励我不要半途而废,爸爸也为我加油,让我不要放弃,终于,我跳得又有力又漂亮,我兴奋极了。
老师当面表扬我,我为此而自豪。
但就在这个时候,老师又让我们练习基本功,简单来说就是拉韧带。
但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韧带非常差,连一字马都不行。
老师让我们在海绵垫上练习,老师先放了一首舒缓优美的音乐,然后嘴里喊着节拍,让我们做指定动作。
我故意挑了个后面的位置,好不让老师发现我的问题。
但该来的还是来了,老师围着垫子走了一圈观察着,很快找到了我的漏洞,便让我放学留下,他来帮我纠正。
别人都走了后,老师手把手帮我压韧带,终于,我的韧带拉开了。
现在回想起来,老师的做法还真是妙,让别的人先走,既不伤我自尊,还帮我拉开了韧带。
如果不是学业上的繁忙,我会一直学下去,因为我觉得这是一门艺术,一门永不衰落的伟大艺术。
以艺术为话题的议论文2在我的生活中,充满了艺术。
有时候艺术也使我乏味———钢琴,但通过了一件小事,我突然发现,钢琴是我的朋友。
每天,我写完作业后,弹钢琴是我一天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坐在那庞然大物面前,看着钢琴上那黑白相间的键盘:看着乐谱上那黑白的像小蝌蚪一样的音符,我不由的觉得——钢琴,那在人们眼中十分高尚的艺术,似乎变了一个样,变得十分枯燥乏味,没有生机。
我每天总是机械般地在那些琴键上垂打着,没有兴趣,没有乐趣。
终于有一天,妈妈看着我无精打采,愁眉苦脸的面孔,一脸严肃地对我说:“快点!给我好好弹!”当时我忍不住内心的怒火,往琴键上重重一敲,“哐”地一声,我把怒火全发泄在了这台钢琴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理论论文:谈黑色幽默的特点
发表时间:2013年12月17日17:21:51
摘要:黑色幽默文学是世界文学中重要的现代派文学,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盛极一时。
黑色幽默诉诸于人类形而上的灾难命运,厚重的悲剧意味与浓烈的喜剧色彩之间分外矛盾,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描绘出了美国历史上的这个荒诞世界。
它在文学艺术上表现的特征也值得剖析和探讨。
上世纪60年代美国文坛,许多作家的创作风格呈现出相似性:单纬性的人物性格,人物与感情被有意地割裂,滑稽、怪诞,对悲剧材料异乎寻常地处理,散乱、分离的叙述结构;对现实不可靠的清醒认识和超脱的观望;不分善恶,无功无利的模仿、嘲笑等等。
他们引起了读者和批评家的注意。
1965年,弗里德曼出版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十三位作家的作品片段选集,名为《黑色幽默》。
这些作家没有集会、结社,也没有共同纲领、宣言,但他们的作品却以相似的面貌出现在当时的美国文坛。
由于这种相似性,他们被称为“黑色幽默”派。
黑色幽默是一种用喜剧形式表现悲剧内容的文学方法。
“黑色”代表死亡,是可怕滑稽的现实,“幽默”是有意志的个体对这种现实的嘲讽态度。
幽默加上黑色,就成了绝望的幽默。
这派作家调动一切可调动的艺术手法,将周围的世界和自我的滑稽、丑恶、畸形、阴暗等放大、扭曲,使其更加荒诞不经。
一、题材
黑色幽默的题材选择涉及到它产生的土壤。
美国社会在上世纪60年代发生了激烈的变化,出现了大量的社会异质。
传统小说江河日下,嬉皮士、战争忧郁症、两性混杂、荒谬的社会现实成了热门题材。
这都为黑色幽默的产生提供了基础。
黑色幽默选择意义不明,摇摆不定,似梦似醒的场景。
这种场景为作家提供了否认旧标准,树立新标准的无穷题材。
这些题材大都超越表面,形成对人的精神和社会的关注。
以约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为例,它是以第二次世
界大战中一支美国空军中队的经历为题材。
根据第二十二条军规,只有疯子才能获准免于飞行,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而一旦提出申请,恰好证明了你是一个正常人,还是在劫难逃。
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争小说,海勒并没有真心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是试图通过第二十二条军规下的军人,刻画人类在敌对环境中的内心体验,揭露社会现实的丑陋。
其最终目的是阐述人生哲理,而非历史。
以外,黑色幽默作家还在科技领域里挖掘题材。
他们大都是大学教师,有渊博的知识,喜欢把自然科学领域的概念带进文学。
如,《五号屠场》里主人公毕利·皮尔格里姆有超时空的能力,还被飞碟绑架到541号大众星。
二、人物形象
传统小说的主角一般都体现小说主旨,并与历史的主流意识保持一致性,具有正面性。
而这正是黑色幽默所背离的。
黑色幽默作品的人物没有严格的正反面定义。
一方面,这些人物荒诞懦弱,企图逃避责任,另一方面,他们又走在潮流的反面,揭示人性的荒诞与丑恶,成为一种另类的英雄形象。
这些反英雄形象怀疑一切传统价值,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感。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尤索林是反体制的斗士,也是懦弱的逃兵。
这样的人物形象成了黑色幽默独特的风景,是其艺术表现手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三、叙事结构
与传统小说不同,黑色幽默小说的情节结构混乱无序。
这幅由散乱情节构成的复杂场面就是荒诞无序社会的写照。
但它能让读者享受到从无序中建造有序的乐趣。
例如,在库尔特·冯内古特的《五号屠场》中,时间和空间都是随着人的思维变化而变化。
主人公毕利·皮尔格里姆的思绪在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层面以及地球和541号大众星之间的空间层面中跳跃。
小说的开始,作者就说:“听!毕利·皮尔格里姆摆脱了时间的羁绊。
”接着都是在毕利·皮尔格里姆在时间和空间的穿越中进行叙述的,似乎是由一个个简短画面构成。
他一会儿在战场上,一会儿在埃廉市,一会儿在541号大众星上,使读者觉得整个结构看起来杂乱无
章,时空颠倒。
冯内古特认为,小说不需要有开端、中心、结尾,甚至不需要情节。
有的作家还主张采用拼贴的方法写作,那作品情节就更为杂乱了。
虽然黑色幽默小说中穿插着无数的分支情节和人物,叙事顺序混乱,但是作者通过巧妙的组织,利用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将各个情节有机联系,形成了完整的故事架构。
这种谋篇布局反映出黑色幽默作家不仅通过内容,而且运用形式来揭示世界存在的无序性和荒诞性。
四、黑色幽默中的幽默
用语言来界定幽默是很困难的,因为幽默并不存在于语言本身,而是在语言描述的场景中。
在大街上见到狗不觉得奇怪,但在会议中闯入一只狗,人们会大笑不止,因为这不是狗该出现的地方。
幽默就产生于这不期而遇、超出常规的场景中。
至于黑色幽默,冯内格特是这样解释的:这是一种Gallow Humor,我们可将其理解为“绞架下的幽默”。
有这样一个美国民间笑话:在一个对死囚执行绞刑的日子,绞架旁聚集了大批观众。
可是囚犯迟迟未来。
监刑人、刽子手和人群已开始不耐烦。
终于,狱卒押着囚犯来到刑场。
囚犯看到人们焦急贪婪的目光不禁笑了,他得意地说:“没有我,你们什么也干不成。
”看到绞架旁的人群,囚犯却是大笑。
这就体现了与传统描写的大不同。
它是企图把内心无形的恐惧,变成有形的大笑。
它使人发笑,但却未能带来愉悦,因为在滑稽背后隐藏着痛苦和不幸,这会让人哀怨和恐惧。
可以说,幽默和恐惧的相互融合和渗透就是黑色幽默的本质。
《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第八章,克莱文杰因为“专爱闹事,又是有头脑的人”,为沙伊科普夫少尉憎恨,并被推上审判台。
海勒用极其戏谑的口吻描写这次审问,但读者却不能笑得舒怀。
因为揭开了滑稽的面纱,读者看到的是恐怖:一个无辜的人,随时都会成为黑暗现实的牺牲品;咄咄逼人的军官不仅让克莱文杰,也让
读者胆颤心惊。
在这场审讯中,幽默和恐惧互相交融,读者感到乐中有惧,惧中有乐。
可见,黑色幽默是将悲剧内容按照喜剧来进行艺术处理,本应让当事人惆怅悲伤的死亡、战争等成了调侃的对象,读者在欢笑中能感受到背后的悲凉和恐惧,达到“绝望的喜剧”效果。
《五号屠场》中,毕利无论描述多模血肉横飞的惨状,都是以一副轻松、戏谑的口吻说:就这么回事。
黑色幽默作品正是以营造这种荒诞扭曲的喜剧氛围,形成了特有的流派风格。
五、结语
黑色幽默作品在题材、人物形象、叙事结构和幽默特点等方面都自成一派,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它通过对现实的荒诞不经的描绘和独特的结构表现了深沉的悲哀,不仅揭露了社会及其人的心理的荒诞,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的强烈关注。
了解这一文学流派的艺术特点和形成基础,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其产生、发展和近年来衰落的深层次原因,也可以对其反映的社会问题及其发展历程有更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