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交换技术白皮书--系统架构设计一

合集下载

FusionCube数据库超融合平台技术白皮书

FusionCube数据库超融合平台技术白皮书

FusionCube数据库超融合平台技术白皮书目录2.1系统架构 (2)2.1.1统一管理 (3)2.1.2深度融合 (4)2.1.3弹性扩容 (5)2.1.4预集成 (5)2.2分布式存储软件 (5)2.2.1分布式机头 (6)2.2.2分布式缓存 (6)2.2.3精简配置 (7)2.3高性能SSD存储 (8)2.4高速IB交换网络 (9)2.5可靠网络设计 (9)3.1 E9000机框 (10)3.2 E9000刀片 (11)3.3 10GE交换 (14)3.4 InfiniBand交换 (15)4.1数据库基础设施配置规格指标 (17)4.2 HANA一体机配置规格指标 (18)1 引言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虚拟化与云计算技术来构建IT系统,提升IT系统的资源利用率,但同时面临如下挑战:●基础设施平台部署和管理复杂,运维费用仍然维持增长趋势●安装部署复杂,硬软件来自多厂商,规划、部署、调优需要丰富的经验支撑●多厂商设备,售后支持界面多,解决问题慢●维护体系庞大(不同厂商硬件设备维护、虚拟平台管理)●小规模数据中心优势不明显(人员要求高,上规模才有优势)●扩充不灵活,业界数据库一体机大多采用固定规格配置,不能按业务需求灵活部署计算和存储资源,不能支持多种数据库。

客户越来越关注成本控制、业务敏捷、风险管控几方面,希望能拥有总成本低、新业务的上线时间快、资源可弹性伸缩、安全可靠、高性能的IT系统。

华为公司全力打造的华为FusionCube数据库超融合基础设施(HuaweiFusionCube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for Database)正是以计算/存储/网络融合、预集成、高性能、高可靠、高安全、业务快捷部署、统一运维管理、资源水平扩展为其设计理念,充分满足企业未来业务需求,帮助其IT系统转型以更快更好地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实现与客户的共同成长。

FusionCube HCI超融合方案白皮书

FusionCube HCI超融合方案白皮书

华为FusionCube HCI 超融合方案白皮书技术白皮书前言前言概述本文档介绍了华为FusionCube 3.2 虚拟化超融合基础设施(FusionCube Hyper-converged Virtualization Infrastructure,以下简称FusionCube 3.2 HCI)的产品价值、产品架构、高性能、线性扩展、系统安全以及系统可靠性。

借助本手册,您可以全面了解FusionCube 产品。

读者对象本文档主要适用于以下工程师:●营销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维护工程师符号约定在本文中可能出现下列标志,它们所代表的含义如下。

“注意”不涉及人身伤害。

技术白皮书目录目录前言 (ii)1产品概述 (1)2产品价值 (2)3产品架构 (4)3.1FusionSphere 场景架构 (5)3.1.1架构 (5)3.1.2典型配置 (6)3.1.3组网 (9)3.1.4工作原理 (9)3.2 Vmware 场景架构 (10)3.2.1 架构 (11)3.2.2 典型配置 (11)3.2.3 组网 (14)3.2.4 工作原理 (15)4分布式存储 (16)4.1架构概述 (17)4.2关键业务流程 (20)4.2.1数据路由 (20)4.2.2IO 路径 (21)4.2.3Cache 机制 (23)4.3存储管理 (25)4.3.1存储集群管理 (25)4.3.2存储服务化 (26)4.4数据冗余 (26)4.4.1多副本 (26)4.4.2Erasure Code (27)4.5特性介绍 (28)4.5.1SCSI/iSCSI 块接口 (28)4.5.3 快照 (31)4.5.4共享卷快照 (32)4.5.5一致性快照 (32)4.5.6链接克隆 (33)4.5.7多资源池 (34)4.5.8QoS (35)4.5.9存储双活 (35)4.5.10存储异步复制 (36)5硬件设备平台 (38)5.1机架服务器平台 (38)5.1.1RH1288 V3 机架服务器 (38)5.1.2RH2288H V3 机架服务器 (39)5.1.3RH5885H V3 机架服务器 (40)5.1.4 1288H V5 机架服务器 (41)5.1.5 2288H V5 机架服务器 (42)5.1.6 2488 V5 机架服务器 (43)5.1.7 2488H V5 机架服务器 (44)5.2 E9000 刀片服务器平台 (44)5.2.1 E9000 机框 (44)5.2.2 E9000 刀片 (45)5.2.3 高性能交换板 (50)5.3 高密服务器平台X6800/X6000 (53)5.3.1 X6800 机框 (53)5.3.2 X6800 服务器节点 (54)5.3.3 X6000 机箱 (58)5.3.4 X6000 服务器节点 (59)6安装部署和运维管理 (61)6.1自动化部署 (61)6.1.1FusionCube Builder (61)6.1.2系统初始化 (63)6.1.3设备自动发现 (64)6.2统一运维管理 (65)6.2.1业务发放管理 (66)6.2.2一键式运维 (67)6.2.3Call Home (70)7性能和可扩展性 (72)7.1系统高性能 (72)7.1.2分布式SSD Cache 加速 (73)7.1.2.1Read/Write Cache (74)7.1.2.2大块Pass Throught (76)7.1.3硬件加速 (77)7.2线性扩展 (77)7.2.1存储平滑扩容 (78)7.2.2性能线性扩展 (78)7.2.3一键式扩容 (79)7.3FusionCube 分布式存储相对于传统SAN 的性能优势 (80)7.3.1更高的性能 (80)7.3.2线性Scale-up/Scale-out (81)7.3.3大池POOL (83)7.3.4SSD Cache vs SSD Tier (84)8系统可靠性 (86)8.1数据可靠性 (86)8.1.1块存储集群可靠性 (86)8.1.2数据一致性 (87)8.1.3数据冗余保护 (87)8.1.4快速数据重建 (88)8.1.5数据存储多路径 (88)8.2硬件可靠性 (89)8.3系统亚健康增强 (89)8.4备份与恢复 (93)8.5容灾恢复 (95)8.5.1双活解决方案 (96)8.5.2异步复制解决方案 (97)9系统安全 (98)9.1系统安全威胁 (98)9.2总体安全框架 (99)9.2.1网络安全 (100)9.2.2应用安全 (101)9.2.2.1权限管理 (101)9.2.2.2Web 安全 (101)9.2.2.3数据库加固 (102)9.2.2.4日志管理 (102)9.2.3 主机安全 (103)9.2.3.1 操作系统加固 (103)技术白皮书 1 产品概述1 产品概述随着数据不断增长以及互联网业务的兴起,新兴业务的激增、业务数据呈现几何倍数增加,传统服务器+存储的架构已经无法很好满足业务发展需求,分布式、云化技术应运而生。

VMWare vSphere7虚拟化基础架构白皮书

VMWare vSphere7虚拟化基础架构白皮书

重新审视您的 vSphere 虚拟化基础架构白皮书目录VMware vSphere with Operations Management (3)VMware vSphere Data Protection (4)VMware Virtual SAN (4)VMware vCloud Air (5)不断变化的格局 (6)近年来,随着虚拟化格局发生巨大转变,许多公司正在不断进一步整合他们的 x86 工作负载,导致对物理硬件的需求大大减少。

同时,不断提升的硬件性能使得整合率比以往有所提高,10:1 已成为广泛接受的最小正常值。

如此之高的整合率可将服务器资源利用率推升到了 80%,从而使客户获得最佳的投资回报。

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些进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 VMware 服务器虚拟化解决方案的成功推出及采用,而最近推出的 VMware vSphere® 系列产品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原本只面向大型企业客户的各种功能现在也适用于中小企业 (SMB) 市场,这使得这一细分市场的用户也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服务器硬件资源和数据中心容量。

随着虚拟化的快速演变,一个全新的虚拟化 2.0 时代蓄势待发,这将引领行业朝着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SDDC) 方向不断前进。

在过去,许多此类新功能和技术都非常适合中小企业市场,但高昂的成本使他们望而却步。

这一状况如今将随着新一轮虚拟化 2.0 技术浪潮而发生根本改变,其中包括:•热添加•Fault Tolerance•VMware vShield Endpoint™•vSphere Storage vMotion®虚拟化 2.0 时代不仅添加了这些功能,还在 VMware 新近发布的一系列解决方案和技术中增加了多种高级服务、数据保护、聚合存储、实时集成智能报告与监测以及优化整个虚拟基础架构等功能。

此白皮书将回顾其中一部分新的解决方案和技术,并重点介绍混合云(混合云本身不是虚拟化 2.0 的一部分,而是一种部署模型,该模型可利用并增强虚拟化 2.0 的各种功能,以便将来能够发展成为云)– 这一切都是基于值得信赖的 VMware 技术构建的。

产品方案技术白皮书模板(含系统架构说明书)

产品方案技术白皮书模板(含系统架构说明书)

附件二十九:产品方案技术白皮书一、背景概述 (2)1、研发背景 (2)2、产品定位 (2)二、产品方案功能介绍 (2)1、设计理念 (2)2、系统拓扑图 (2)3、系统构架描述 (2)4、系统功能介绍 (2)5、产品方案规格 (2)四、产品方案应用介绍 (3)1、应用模式 (3)2、应用流程 (3)3、应用环境 (3)五、产品方案特性介绍 (3)1、技术特性 (3)2、应用特性 (3)3、系统特性 (3)六、产品方案技术介绍 (3)1、相关技术 (3)2、技术指标 (4)七、产品方案测评数据 (4)八、实施运维方式说明 (4)九、售后服务方式说明 (4)一、背景概述1、研发背景介绍用户需求背景、该产品所在行业信息化建设背景、产品所涉及的相关政策简述等,以说明该产品的研发背景,以及满足的客户需求。

2、产品定位为了满足客户以上需求,该产品具有什么功能,能够解决什么问题。

二、产品方案功能介绍1、设计理念该产品方案的设计思路。

2、系统拓扑图使用统一的图标,制作系统拓扑图。

3、系统构架描述按照系统的构成,分类对系统进行描述。

4、系统功能介绍详细阐述系统的主要功能。

5、产品方案规格产品方案不同的规格介绍,或者对产品方案技术规格的介绍。

四、产品方案应用介绍1、应用模式该产品方案包括的应用模式类型,或者针对不同类型客户的解决方案。

2、应用流程该产品方案的应用流程。

3、应用环境描述该产品所运行的应用环境。

五、产品方案特性介绍1、技术特性主要是性能先进性、功能齐全性、系统兼容性、技术稳定性等。

2、应用特性主要是部署灵活性、可扩展性、管理方便性、易用性等。

3、系统特性对系统的主要特性进行描述,根据产品不同和竞争优势的不同而不同。

六、产品方案技术介绍1、相关技术主要应用技术的介绍,以及该技术的优势。

2、技术指标针对技术参数进行描述。

七、产品方案测评数据产品方案主要测评数据,可以是内部测评数据,也可以是第三方的测评数据。

数据交换平台.功能白皮书

数据交换平台.功能白皮书

数字校园系列软件产品数据交换平台功能白皮书目录1产品概述 . .............................................................................................................................. - 3 - 1.1 产品简介 . .................................................................................................................. - 3 - 1.2 应用范围 . .................................................................................................................. - 3 - 2 产品功能结构 . ...................................................................................................................... - 4 - 3产品功能 . .............................................................................................................................. - 5 - 3.1 数据源适配器 . .......................................................................................................... - 5 -3.1.1 数据源类型 . .................................................................................................. - 5 - 3.1.2 数据获取方式 . .............................................................................................. - 5 - 3.2 数据抽取 . .................................................................................................................. - 6 -3.2.1 抽取全量、增量数据 . .................................................................................. - 6 - 3.2.2 数据过滤 . ...................................................................................................... - 6 - 3.2.3 数据关联 . ...................................................................................................... - 7 - 3.2.4 数据分包 . ...................................................................................................... - 8 - 3.2.5 数据加密 . ...................................................................................................... - 8 -3.2.6 数据压缩 . ...................................................................................................... - 8 - 3.2.7 数据备份、删除 . .......................................................................................... - 8 - 3.3 数据传输 . .................................................................................................................. - 9 - 3.4 数据映射、转换 . ...................................................................................................... - 9 - 3.5 数据同步 . .................................................................................................................. - 9 -3.5.1 数据同步方式 . ............................................................................................- 10 - 3.5.2 数据同步异常 . ............................................................................................- 10 - 3.6 服务调度 . ................................................................................................................- 10 - 3.7 运维监控 . ................................................................................................................- 11 -3.7.1 告警监控 . ....................................................................................................- 11 - 3.7.2 流程监控 . ....................................................................................................- 12 - 3.7.3 资源监控 . ....................................................................................................- 12 -3.7.4 日志管理 . ....................................................................................................- 13 - 4产品特点 . ............................................................................................................................- 13 - 4.1 支持多种数据交换方式 . ........................................................................................- 13 - 4.2 服务调度时间多种选择 . ........................................................................................- 14 - 4.3 进行可视化的数据交换过程监控 . ........................................................................- 14 - 4.4 提供多种数据个性化业务处理 . ............................................................................- 14 - 4.5 支持海量数据处理 . ................................................................................................- 14 - 4.6 先进的体系结构 . ....................................................................................................- 14 - 4.7 完善的安全设计 . ....................................................................................................- 15 - 5运行环境 . ............................................................................................................................- 15 - 5.1 服务器配置 . ............................................................................................................- 15 - 5.2 客户端配置 . ............................................................................................................- 15 - 6 典型客户 . ............................................................................................................................- 15 -1 产品概述1.1 产品简介在校园信息化趋势日益高涨的同时,暴露出很多问题:信息化建设缺乏统一指导和总体规划,各部门独自为战,信息孤岛现象日益严重由于建设时期不同,采用的技术架构和建设情况各有差异,各系统之间的运行管理维护等也相对独立缺少统一应用平台,不能提供基于全面准确的标准数据及基于此的决策分析等深层次的增值服务数据交换平台正是立足于解决以上问题,通过对现有的系统进行数据整合,尤其是对相关的数据资源进行整合,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校园内各种信息系统的互通互连和数据共享,形成统一的数据服务层,为上层应用提供数据服务,为校园综合信息服务的便利、完善和高效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UAP技术白皮书

UAP技术白皮书

ERP-U8应用技术平台(UAP)UAP是英文“UFIDA Application Platform”的缩写。

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知识沉淀,构建出的专业、安全、高效的ERP应用技术平台。

UFIDA SOFTWARECO.,LTD.目录1用友软件UAP FOR U861应用技术平台简介 (3)1.1UAP平台概述 (3)1.2UAP平台关键价值 (3)1.3UAP平台体系构成 (3)1.4UAP平台适用范围及应用角色 (5)2用友软件UAP FOR U861应用技术平台关键能力 (5)2.1强大的界面设计 (5)2.2基于业务对象的流程设计 (6)2.3灵活的档案参照 (7)2.4可视化的单据设计 (8)2.5所见即所得的报表定制 (9)2.6快捷的单据转换规则 (10)2.7丰富的查询方式 (11)2.8统一的插件管理 (11)2.9标准的数据接口 (12)3技术体系与特性 (13)3.1UAP技术架构及特性 (13)3.2支持完整的产业链模式 (15)4U8 UAP成功案例 (16)1 用友软件UAP For U861应用技术平台简介1.1 UAP平台概述为保障信息化战略目标的达成,用户一直期望有一种更加体系、灵活、高效、统一的信息化方案,帮助他们解决信息化过程中的关键难题。

用友软件向用户提供了标准、专业的解决方案。

ERP-U8作为一种面向企业信息化战略的主流产品,从整体、全局和发展的角度,为信息系统的设计、构建、集成、部署、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提供高可用性、高合理性的体系架构——UAP应用技术平台。

UAP支持ERP-NC及ERP-U8产品的应用研发,支持产业链伙伴的二次开发、行业插件管理,以及第三方软硬件产品的广泛集成。

UAP是最强有力的ERP应用技术平台,她将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全面发展,为中国ERP普及事业保驾护航。

此处需要一幅图:(广告公司设计,体现个性化、平台化)1.2 UAP平台关键价值客户选择基于UAP的ERP-U8信息系统,可以:●满足快速构建和随需而变的要求,满足个性化和用户主控的需求●保障企业的IT 效益,降低信息化的风险和总体成本,获得最大限度的投资保护合作伙伴选择UAP应用技术平台,可以:●实现对伙伴产品的全面集成和团队高效协作●通过易用、成熟的二次开发功能获得增值回报实施人员选择UAP应用技术平台,可以:●简便部署ERP-U8产品,及时交付个性化项目●针对用户特殊需求快速进行现场定制及客户化开发研发人员选择UAP应用技术平台,可以:●更关注于业务的逻辑设计和核心应用而不用考虑技术实现●避免重复构建大量冗余代码,降低日常工作及维护量1.3UAP平台体系构成UAP平台是在.Net Framework平台基础上建立的一套企业应用平台,它是充分利用了.Net的各种开发技术和开发思想并对U8产品的各种业务应用进行抽象后建立的。

EVPN解决方案技术白皮书

EVPN解决方案技术白皮书

EVPN解决⽅案技术⽩⽪书EVPN解决⽅案技术⽩⽪书关键词:EVPN ,VTEP, L3VNI,IRB 摘要:本⽂介绍了EVPN的基本技术和典型应⽤。

缩略语:⽬录1 概述 (3)2 EVPN技术 (4)2.1 概念介绍 (4)2.2 EVPN控制⾯ (5)2.2.1 ⾃动建⽴隧道、关联隧道 (5)2.2.2 地址同步 (6)2.2.3 外部路由同步 (7)2.2.4 VM迁移 (8)2.2.5 ARP抑制 (9)2.3 EVPN数据⾯ (10)2.3.1 VXLAN报⽂: (10)2.3.2 EVPN组⽹模型 (10)2.3.3 ⼆层转发 (12)2.3.4 三层转发 (14)3 EVPN部署 (19)3.1 EVPN组⽹应⽤模型 (19)3.1.1 EVPN⽅案主推组⽹: (19)3.1.2 EVPN⽅案可选组⽹: (20)3.1.3 EVPN组⽹配置 (22)4总结 (27)1 概述随着企业业务的快速扩展需求,IT作为基础设施,快速部署和减少投⼊成为主要需求,云计算可以提供可⽤的、便捷的、按需的资源提供,成为当前企业IT建设的常规形态,⽽在云计算中⼤量采⽤和部署的计算虚拟化⼏乎成为⼀个基本的技术模式。

部署虚机需要在⽹络中⽆限制地迁移到⽬的物理位置,虚机增长的快速性以及虚机迁移成为⼀个常态性业务。

VxLAN⽹络技术是在传统物理⽹络基础上构建了逻辑的⼆层⽹络,是⽹络⽀持云业务发展的理想选择,是传统⽹络向⽹络虚拟化的深度延伸,提供了⽹络资源池化的最佳解决⽅式。

它克服了基于 VLAN 的传统限制,可为处于任何位置的⽤户带来最⾼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以及优化的性能。

传统⾃学习⽅式构建VxLAN需要⼈⼯⼿动配置隧道,配置复杂。

地址同步需要依赖数据报⽂泛洪⽅式实现,产⽣⼤量泛洪报⽂,不适合⼤规模组⽹。

EVPN通过MP-BGP⾃动建⽴VxLAN隧道,⾃动同步MAC和IP地址,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

EVPN(Ethernet Virtual Private Network,以太⽹虚拟专⽤⽹络)是⼀种⼆层VPN技术,控制平⾯采⽤MP-BGP通告EVPN路由信息,数据平⾯⽀持采⽤VxLAN封装⽅式转发报⽂。

软件系统产品技术白皮书

软件系统产品技术白皮书

软件系统产品技术白皮书1. 引言本文档为软件系统产品的技术白皮书,旨在介绍产品的技术架构、功能特性、技术实现等方面的内容。

软件系统产品是一款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先进软件系统,旨在帮助用户高效管理数据、提升业务运营效率。

本白皮书将详细介绍产品的核心功能与技术实现,为用户提供深入了解产品的技术基础。

2. 技术架构软件系统产品采用了分布式架构,具备高可扩展性和高可靠性。

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模块构成:2.1. 用户界面模块用户界面模块为用户提供友好的交互界面,支持多平台和多端设备的访问。

采用现代化的Web前端技术,配合响应式设计,可以在不同屏幕尺寸下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

2.2. 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存储模块采用分布式对象存储技术,将大规模的数据分散存储在集群中的多个节点上,实现高可靠性和高可扩展性。

通过数据冗余和数据备份策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恢复性。

2.3. 业务逻辑处理模块业务逻辑处理模块是软件系统产品的核心模块,负责管理数据流转和业务处理。

采用微服务架构,将不同的业务功能拆分成独立的服务,通过消息队列实现服务间的通信和解耦。

每个服务运行在单独的容器中,具备高并发处理能力。

2.4. 大数据分析模块大数据分析模块利用批处理和流处理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提供实时和历史数据的分析报告和可视化展示。

采用分布式计算和分布式存储技术,提供高性能和高容错性的数据处理。

3. 功能特性软件系统产品具备以下主要功能特性:3.1. 数据管理软件系统产品支持数据的采集、存储、查询和分析。

通过用户定义的数据模型,可以灵活管理不同类型的数据。

提供丰富的查询语言和条件筛选功能,方便用户对数据进行快速和准确的查询。

3.2. 业务流程管理软件系统产品支持业务流程的定义、执行和监控。

通过图形化的流程设计器,用户可以自定义业务流程并进行执行和监控。

系统提供任务调度和工作流引擎,支持复杂的业务逻辑和流程链式调用。

3.3. 实时监控软件系统产品提供实时监控功能,可以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和数据变化。

虚拟实验室技术白皮书(DOC 32页)

虚拟实验室技术白皮书(DOC 32页)

虚拟实验室技术白皮书(DOC 32页)虚拟实验室技术白皮书上海庚商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5年9月目录1 产品概述 (3)1.1 云教育基础架构分类 (5)1.1.1 服务器虚拟化 (5)1.1.2 桌面虚拟化 (6)1.2 教育虚拟技术应用分类 (7)1.1.1 模拟 (7)1.1.2 仿真 (8)1.1.3 虚拟现实 (8)1.1.4 增强现实 (9)1.1.5 远程实验 (10)2 总体设计 (13)2.1 系统架构 (13)2.2 系统说明 (13)3 系统功能 (17)3.1开放管理 (17)3.2知识地图 (18)3.3二维码 (20)3.4微课与实验支架 (21)3.5虚拟实验 (22)3.6 可视化环境监控 (23)3.7 电流检测 (23)3.8 科研协同 (24)3.9 云桌面 (26)4 预算清单 (28)1 产品概述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科学研究进一步深入的需要,虚拟仿真实验技术日渐成熟和完善,虚拟实验作为继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之后的第三种科学研究方法,对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代表着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发展方向。

虚拟实验是指以计算机为控制中心,利用软件技术,构建系统的逻辑结构模型,基于模块化和层次化的设计思想,采用软硬件相结合的方式,协调相关硬件和效应设备,形成虚拟实验系统,并利用网络技术,实现虚拟实验系统的网络化,形成运行在个人计算机上、实现自行设计与开发,以及远程控制与协作的实验方式。

庚商虚拟实验室作为实验资源综合服务平台,不同于传统的虚拟平台,割裂实体资源与在线资源的联系,而是面向最终实践教学、科研与管理活动,对数据与应用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是实体资源的延伸与增强。

同时,通过对实践教学、科研等核心活动数据的采集,为管理活动提供第一手的信息,有效辅助管理决策。

系统建设目标如下:1)提供良好实验平台,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传统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是分开的。

华为FusionSphere 8.0 虚拟化套件分布式虚拟交换机技术白皮书

华为FusionSphere 8.0 虚拟化套件分布式虚拟交换机技术白皮书

华为FusionSphere 8.0 虚拟化套件分布式虚拟交换机技术白皮书文档版本V1.0发布日期2019-12-30版权所有©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19。

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档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商标声明和其他华为商标均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商标。

本文档提及的其他所有商标或注册商标,由各自的所有人拥有。

注意您购买的产品、服务或特性等应受华为公司商业合同和条款的约束,本文档中描述的全部或部分产品、服务或特性可能不在您的购买或使用范围之内。

除非合同另有约定,华为公司对本文档内容不做任何明示或暗示的声明或保证。

由于产品版本升级或其他原因,本文档内容会不定期进行更新。

除非另有约定,本文档仅作为使用指导,本文档中的所有陈述、信息和建议不构成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担保。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地址: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总部办公楼邮编:518129网址:目录1 分布式虚拟交换机概述 (1)1.1 产生背景 (1)1.2 虚拟交换现状 (2)1.2.1 基于服务器CPU实现虚拟交换 (2)1.2.2 物理网卡实现虚拟交换 (2)1.2.3 交换机实现虚拟交换 (3)2 华为方案简介 (5)2.1 方案是什么 (5)2.2 方案架构 (7)2.3 方案特点 (7)3 虚拟交换管理 (8)3.1 主机 (8)3.2 分布式虚拟交换机 (8)3.3 端口组 (8)4 虚拟交换特性 (9)4.1 物理端口/聚合 (9)4.2 虚拟交换 (9)4.2.1 普通交换 (9)4.2.2 SR-IOV直通 (10)4.2.3 用户态交换 (10)4.3 流量整形 (11)4.3.1 基于端口组的流量整形 (11)4.4 安全 (12)4.4.1 二层网络安全策略 (12)4.4.2 广播报文抑制 (12)4.4.3 安全组 (13)4.5 端口组类型 (13)4.5.1 Trunk端口 (13)4.5.2 Access端口 (13)4.6 端口管理 (13)4.7 存储面三层互通 (14)4.8 配置管理VLAN (14)4.9 业务管理平面 (14)5 虚拟交换应用场景 (15)5.1 集中虚拟网络管理 (15)5.2 虚拟网络流量统计功能 (15)5.3 分布式虚拟端口组 (15)5.4 分布式虚拟上行链路 (15)5.5 网络隔离 (15)5.6 网络迁移 (16)5.7网络安全 (16)6 缩略语 (16)华为FusionSphere 6.5.0分布式虚拟交换机技术白皮书1分布式虚拟交换机概述1 分布式虚拟交换机概述1.1 产生背景图1-1网络虚拟化的发展计算虚拟化驱动网络虚拟化的发展。

FusionSphere虚拟化套件技术白皮书

FusionSphere虚拟化套件技术白皮书

华为FusionSphere 6.5.0 虚拟化套件技术白皮书pg. i1 摘要云计算并不是一种新的技术,而是在一个新理念的驱动下产生的技术组合。

这个理念就是—敏捷IT。

在云计算之前,企业部署一套服务,需要经历组网规划,容量规划,设备选型,下单,付款,发货,运输,安装,部署,调试的整个完整过程。

这个周期在大型项目中需要以周甚至月来计算。

在引入云计算后,这整个周期缩短到以分钟来计算。

IT业有一条摩尔定律,芯片速度容量每18个月提升一倍。

同时,IT行业还有一条反摩尔定律,所有无法追随摩尔定律的厂家将被淘汰。

IT行业是快鱼吃慢鱼的行业,使用云计算可以提升IT设施供给效率,不使用则会拖慢产品或服务的扩张脚步,一步慢步步慢。

云计算当然还会带来别的好处,比如提升复用率缩减成本,降低能源消耗,缩减维护人力成本等方面的优势,但在反摩尔定律面前,已经显得不是那么重要。

业界关于云计算技术的定义,是通过虚拟化技术,将不同的基础设施标准化为相同的业务部件,然后利用这些业务部件,依据用户需求自动化组合来满足各种个性化的诉求。

云着重于虚拟化,标准化,和自动化。

FusionSphere是一款成熟的Iaas层的云计算解决方案,除满足上面所述的虚拟化,标准化和自动化诉求外,秉承华为公司二十几年电信化产品的优秀基因,向您提供开放,安全可靠的产品。

本文档向您讲述华为FusionSphere解决方案中所用到的相关技术,通过阅读本文档,您能够了解到:⚫云的虚拟化,标准化,自动化这些关键衡量标准是如何在FusionSphere解决方案中体现的;⚫FusionSphere解决方案是如何做到开放,安全可靠的;⚫FusionSphere解决方案所包含的部件,所涉及的主要技术领域,使用的主要单点技术;⚫针对FusionSphere提供的各种技术选择,您怎样使用它们来满足您的业务诉求;本书分为如下章节:第一章,就是本章,给您对云计算,云平台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并对本文档的阅读给出指导。

VSF(虚拟交换框架)技术白皮书-V1.0

VSF(虚拟交换框架)技术白皮书-V1.0

V S F(虚拟交换框架)技术白皮书-V1.0关键词:VSF、拓扑收集、角色选举、高可靠性、冗余备份摘要:VSF是一种将多台设备虚拟成一台设备来管理和使用的技术。

本文将介绍VSF如何将这些设备进行虚拟化,以及在网络中的主要应用。

缩略语:缩略语英文全称中文全称VSF Virtual Switching Framework 虚拟交换框架目录1. 概述 (1)1.1 简介 (1)1.2 VSF技术优点 (1)2. VSF的技术实现 (2)2.1 基本概念 (2)2.2 组建VSF (3)2.2.1 物理连接 (3)2.2.2 收集拓扑 (4)2.2.3 角色选举 (4)2.3 VSF设备管理 (4)2.3.1 配置同步 (4)2.3.2 成员编号 (4)2.4 VSF维护 (5)2.4.1 设备加入 (5)2.4.2 设备离开 (5)2.4.3 拓扑更新 (5)2.5 成员设备软件自动升级 (5)3. VSF高可靠性 (6)4. VSF报文转发原理 (7)5. DCN实现的技术特色 (8)5.1 通用虚拟化软件架构 (8)5.2 应用成熟的系统结构 (9)5.3 丰富而稳定的功能支持 (9)5.4 1:N冗余保护 (9)5.5 框式交换机成员内的冗余保护 (9)6. 典型组网应用 (9)6.1 使用VSF扩展端口数目 (9)6.2 使用VSF扩展系统处理能力 (9)6.3 使用VSF扩展带宽 (10)6.4 使用VSF简化组网 (10)1. 概述1.1 简介VSF就是将多台设备通过VSF端口连接起来形成一台虚拟的逻辑设备。

用户对这台虚拟设备进行管理,来实现对虚拟设备中所有物理设备的管理。

传统的园区和数据中心网络是使用多层网络拓扑结构设计的,如图1-1所示。

这些网络类型有以下缺点:z网络和服务器复杂,从而导致运营效率低、运营开支高。

z无状态的网络级故障切换会延长应用恢复时间和业务中断时间。

z使用率低下的资源降低了投资回报(ROI),提高了资本开支。

BGPMPLS VPN HoPE技术白皮书

BGPMPLS VPN HoPE技术白皮书

BGP/MPLS VPN HoPE技术白皮书BGP/MPLS VPN HoPE技术白皮书关键词:BGP/MPLS VPN、HoPE 摘 要:BGP/MPLS VPN中的PE分层体系结构(HoPE)提供了一种分层组网模型,解决了 BGP/MPLS VPN业务的覆盖和扩展问题。

本文档介绍了HoPE的技术原理,最后给出 了HoPE的典型技术方案和典型配置。

缩略语:缩略语 MPLS VPN PE CE HoPE HoVPN BGP MP-BGP 英文全名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Provider Edge Customer Edge Hierarchy of PE Hierarchy of VPN Border Gateway Protocol Multiprotocol extensions for BGP-4 多协议标记交换 虚拟私有网 运营商边界路由器 用户边界路由器 分层式PE 分层式VPN 边界网关协议 多协议扩展BGP 中文解释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第1页, 共11页BGP/MPLS VPN HoPE技术白皮书目 录1 概述 .......................................................................................................................................3 1.1 产生背景 ......................................................................................................................3 1.1.1 当前BGP/MPLS VPN平面模型的缺陷................................................................3 1.1.2 典型的网络构架要求 ..........................................................................................4 1.2 技术优点 ......................................................................................................................5 2 HoPE方案介绍 .......................................................................................................................6 2.1 相关术语 ......................................................................................................................6 2.2 技术细节 ......................................................................................................................7 2.2.1 HoPE基本架构...................................................................................................7 2.2.2 SPE与UPE的分工..............................................................................................7 2.2.3 SPE和UPE之间的协议 ......................................................................................8 2.2.4 HoPE的演进 ......................................................................................................8 3 典型组网案例 .........................................................................................................................9 3.1 HoPE分级网络的延伸 ..................................................................................................9 3.2 HoPE跨自治系统部署 ................................................................................................10 3.3 注意事项 ....................................................................................................................10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第2页, 共11页BGP/MPLS VPN HoPE技术白皮书1 概述1.1 产生背景在解决企业互联和提供各种新业务方面,BGP/MPLS VPN越来越受到网络运营商 的重视,成为IP网络运营商提供增值业务的重要手段。

青鸟环宇VPN系列产品-技术白皮书v1

青鸟环宇VPN系列产品-技术白皮书v1

青鸟环宇VPN系列产品技术白皮书北大青鸟环宇科技股份XX2002年5月目录第一章企业网络系统信息安全问题11.1企业(政府)网络系统典型架构及其安全现状11.2企业网络面临的威胁及安全需求31.3网络安全基本技术与VPN技术61.4IPS EC网络安全体系81.5用SJW10IPXX机构建VPN系统10第二章青鸟环宇VPN设备SJW10 IPXX机122.1SJW10IPXX机技术说明122.1.1 硬件平台及主要功能122.1.2 软件系统及网络位置132.1.3 功能指标及配置说明152.2SJW10IP安全包技术说明192.2.1 概述192.2.2 系统总体结构202.2.3 功能特点202.3SJW10安全管理中心212.3.1 概述212.3.2 密钥管理方案24第三章典型应用案例253.1某省银行应用SJW10构建安全金融业务网253.2某市银行应用SJW10构建安全银证联网系统273.3某省环保局应用SJW10在I NTERNET上构建安全数字环保网络28第一章企业网络系统信息安全问题1.1企业(政府)网络系统典型架构及其安全现状随着我国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和互连网络技术的日趋完善,各行各业及政府各部门纷纷借助公共网络基础设施将分散在不同地域的相对封闭的信息系统联成一个整体,以加快信息的流动速度,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提升政府办公的工作效率。

就目前大部分网络应用而言,典型的企业(政府)网络结构一般都由一个总部(网络中心)、若干分支机构、数量不等的合作伙伴及移动远程(拨号)用户所组成。

除远程用户外,其余各部分均为规模不等的局域网络系统。

其中总部局域网络是整个网络系统的核心,为企业(政府)各类中心服务器所在地,同时也是网络管理中心。

各部分之间的联接方式多种多样,包括远程拨号、专线、Internet等。

从互联方式来看,则可分为三种模式:通过拨号远程访问企业网络,拨号又可分为通过网络拨入访问服务器和拨入网络服务提供商(如:ISP)两种方式;远程分支机构局域网通过专线或公共网络和总部局域网络连接;合作伙伴(客户、供应商)局域网通过专线或公共网络和总部局域网连接;该典型结构如下页图1.1所示。

H3C IRF技术架构

H3C IRF技术架构

网络虚拟化 IRF 技术白皮书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目录1. 概述 ......................................................................3 2. 当前网络架构的问题 ........................................................3 3. H3C IRF虚拟化技术解析 .....................................................4 3.1 IRF技术概要 ..........................................................4 3.2 IRF的系统管理 ........................................................5 1.3.2 拓扑管理 .......................................................5 2.3.2 成员管理 .......................................................6 3.3.2 软件管理 .......................................................8 3.3 IRF对上层控制协议的支撑 ..............................................8 3.4 IRF的底层转发实现 ....................................................9 3.5 IRF分裂检测处理 .....................................................12 1.3.5 桥MAC变化 .....................................................12 2.3.5 Master检测和分裂处理 ..........................................12 4. 基于IRF虚拟化技术的网络横向整合功能 ......................................13 5. 结束语 ...................................................................13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网络虚拟化 IRF 技术白皮书1. 概述虚拟化技术是当前企业 IT 技术领域的关注焦点,采用虚拟化来优化 IT 架构,提升 IT 系统 运行效率是当前技术发展的方向。

FusionSphere虚拟化套件存储虚拟化技术白皮书

FusionSphere虚拟化套件存储虚拟化技术白皮书

华为FusionSphere 6.5.0虚拟化套件存储虚拟化技术白皮书目录1简介/Introduction (3)2解决方案/Solution (4)2.1 FusionSphere 存储虚拟化解决方案 (4)2.1.1架构描述 (4)2.1.2特点描述 (5)2.2存储虚拟化的磁盘文件解决方案 (6)2.2.1厚置备磁盘技术 (6)2.2.2厚置备延时置零磁盘技术 (6)2.2.3精简置备磁盘技术 (6)2.2.4差分磁盘技术 (7)2.3存储虚拟化的业务管理解决方案 (7)2.3.1磁盘文件的写时重定向技术 (7)2.3.2磁盘文件的存储热迁移 (8)2.3.3磁盘文件高级业务 (8)2.4存储虚拟化的数据存储扩容解决方案 (9)2.4.1功能设计原理 (9)2.5存储虚拟化的数据存储修复解决方案 (10)2.5.1功能设计原理 (10)1 简介/Introduction存储设备的能力、接口协议等差异性很大,存储虚拟化技术可以将不同存储设备进行格式化,将各种存储资源转化为统一管理的数据存储资源,可以用来存储虚拟机磁盘、虚拟机配置信息、快照等信息。

用户对存储的管理更加同质化。

虚拟机磁盘、快照等内存均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数据存储上,所有业务操作均可以转化成对文件的操作,操作更加直观、便捷。

基于存储虚拟化平台提供的众多存储业务,可以提高存储利用率,更好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可以带来更好的业务体验和用户价值。

华为提供基于主机的存储虚拟化功能,用户不需要再关注存储设备的类型和能力。

存储虚拟化可以将存储设备进行抽象,以逻辑资源的方式呈现,统一提供全面的存储服务。

可以在不同的存储形态,设备类型之间提供统一的功能。

2 解决方案/Solution2.1 FusionSphere 存储虚拟化解决方案FusionSphere存储虚拟化平台能够屏蔽存储设备差异,统一封装为文件级操作接口,并在虚拟化层提供了丰富的存储业务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虚拟交换技术白皮书系统架构设计一目录1概述 (2)1.1产生背景 (2)1.2技术特点 (3)2系统架构 (4)2.1概述 (4)2.1.1VST硬件 (5)2.1.2VST软件 (5)2.2基本概念 (6)2.2.1虚拟交换域 (6)2.2.2成员编号 (6)2.2.3虚拟交换链路 (7)2.2.4VSL物理端口 (7)2.2.5设备角色 (7)2.2.6成员优先级 (8)2.2.7工作模式 (8)2.2.8VST分裂 (8)2.2.9VST合并 (9)2.3VST的形成 (9)2.3.1VSL物理连接 (9)2.3.2配置基本参数 (10)2.3.3模式切换 (14)2.3.4VST初始化 (14)2.3.5VSL链路管理 (15)2.3.6拓扑发现 (16)2.3.7角色选举 (16)2.4VST数据转发 (17)虚拟交换技术白皮书摘要:虚拟交换技术是将多台交换机设备虚拟成一台交换设备来使用,从而增强设备可靠性、简化网络结构、提供网络稳定性。

本技术白皮书将介绍迈普虚拟交换技术的技术背景、技术架构、技术特点和典型应用。

关键词:虚拟交换技术、堆叠技术、虚拟交换机、虚拟交换链路、跨设备链路聚合、高可靠性、网络稳定性缩略语1 概述1.1 产生背景长期以来,交换机在组网应用中多采用层次化的网络结构,网络一般分为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为了增强网络的可靠性,通常在核心层部署两台核心交换机,然后所有的汇聚层交换机都通过两条链路分别“双归”到两台核心交换机,如图1所示。

图1-1 传统网络组网结构当这种网络结构采用二层技术实现,由于冗余链路的存在,导致网络出现环路问题,不得不配臵STP/RSTP/MSTP协议来消除环路。

而实际应用中往往由于设备故障或链路中断等原因,可能导致STP/RSTP/MSTP拓扑振荡,而STP/RSTP/MSTP的收敛时间又比较长,从而影响网络的正常运行。

同时,生成树协议为了消除环路,需要把一些链路阻塞,没有利用这些链路的带宽,造成带宽资源浪费。

而在三层组网中,为了实现冗余备份,通常采用VRRP协议,状态为master 的交换机发生故障,处于backup状态的交换机至少要等3秒钟才会切换成master。

故障恢复时间一般在秒级。

同时,也存在网络拓扑复杂,管理困难等问题。

随着网络稳定性和设备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司针对高端交换机提出了一种将两台或多台物理交换机组合成一台虚拟交换机的技术,即虚拟交换技术(Virtual Switching Technology,简称为VST),如图2所示,图1-2 应用虚拟交换技术(VST)的网络结构核心层的两台交换机之间通过VSL链路连接,并通过虚拟化技术形成一个虚拟交换,汇聚层交换机通过上联链路分别连接到核心层的物理交换机上,并分别在汇聚交换机和核心交换机上实现链路聚合,最终把左侧的网络结构简化为右侧的网络结构。

需要指出的是,为了描述方便,虽然本技术白皮书主要是针对核心层应用来描述和举例的,事实上,VST技术作为一种通用的技术架构,可以应用到网络的汇聚层和接入层。

1.2 技术特点虚拟交换技术相对传统二层生成树和三层VRRP技术,具有下列优势:带宽成倍增加并充分利用。

虚拟交换技术不需要把一些链路阻塞,从而有效利用这些链路的带宽,不会造成带宽资源浪费,相对传统的技术方案,带宽成倍增加。

另外,通过跨设备和跨板卡的聚合链路既可以提供冗余链路,又可以实现动态负载均衡,充分利用所有带宽。

●简化网络拓扑。

通过VST技术形成虚拟交换机(VS)在网络中相当于一台交换机,并通过聚合链路和周边设备相连,由于不存在二层环路,所以没必要配臵STP/RSTP/MSTP协议。

各种控制层协议运行在一台虚拟交换机上,减少了设备间大量协议报文的交互,缩短了路由收敛时间。

●故障恢复时间缩短到毫秒级。

虚拟交换机和周边设备通过聚合链路连接,如果其中一条成员链路出现故障,切换到另一条成员链路的时间是50到200毫秒。

既提供了冗余链路,又可以实现负载均衡,充分利用所有带宽。

●简化管理。

两台或多台交换机组成虚拟交换机以后,管理员可以对多台交换机统一管理,而不需要连接到多台交换机分别进行配臵和管理。

2系统架构2.1 概述虚拟交换技术(VST)是基于分布式内部交换网络(Fabric)技术,把两台或多台物理设备通过特殊的虚拟交换链路(VSL)连接起来,运行特殊的软件让这些多台设备虚拟为一台逻辑设备来工作的技术。

虚拟交换技术(VST)是一个开放的、可扩展的系统,主要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

它的系统架构如图:图2-1 虚拟交换技术逻辑框架从功能逻辑的角度来看,这里面包含两个层面的内容:(1)数据平面:数据平面包含用户可见的数据平面,即用户可见的用户端口,以及用户不可见的内部互联网络,即Fabric。

各用户端口之间的业务数据是通过内部互联网络来转发的。

虚拟交换通过连接各成员设备的内部互联网络来实现的,即虚拟交换技术的本质是分布式内部互联网络,这是实现跨设备链路聚合、跨设备端口镜像、跨设备L2 & L3 ECMP转发的硬件基础。

(2)控制和管理平面:从物理的角度来说,虚拟交换技术所涉及的每一个成员设备都是一个可以独立工作/运行的物理设备。

在虚拟交换的实现中,为了统一的管理和控制,控制平面软件实质上被分为两个部分:一个为硬件相关的部分,即保证成员设备能正常工作的设备驱动程序、机箱管理等基本功能,而另一部分是硬件无关的部分,即控制平面中的控制协议以及面用户进行设备管理的管理平面。

在虚拟设备形成的过程中,将通过角色选举出整个虚拟设备的主控设备。

从控制平面软件的角度来看,只有主控设备的控制面的上述两个部分是完全激活的,而其他成员设备只有硬件相关的部分处于激活(工作)状态,成员设备与硬件无关的控制协议和管理部分将处于Standby状态。

在虚拟设备形成以后,所有成员设备将接受主控设备控制面的统一控制和管理,从而达到虚拟为一台设备的效果。

2.1.1 VST硬件VST硬件主要包括:(1)交换机硬件平台:即机架式高端交换机平台;(2)用于设备互联的VSL链路和与之对应的物理端口:对于机架式高端交换机,VSL链路通常由线卡上的万兆端口来提供。

2.1.2 VST软件VST软件是在VST硬件基础之上实现设备虚拟化的的控制协议软件,它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VST协议:VST协议主要负责虚拟逻辑设备的建立和维护,主要包括VSL 链路管理和链路状态监测、对端发现、拓扑收集、角色选举、成员设备软硬件版本检查、多激活检测和恢复等功能。

(2)虚拟设备层:在VST协议基础上,实现对VST成员设备的板卡等各种资源进行管理和抽象,并对这些成员资源进行虚拟映射,从而模拟出一个虚拟的交换设备。

最终,对于运行在此系统上的各种应用和业务特性软件来说,通过虚拟设备层的抽象和屏蔽,它并不关心设备物理上的差异,即不管是真实的物理设备还是虚拟出来的VST设备,它都不需要做任何的修改。

(3)支撑业务:基于虚拟设备层,上层的管理和控制协议软件将可以运行在VST 设备中,这些服务主要包括:a) 设备管理,包括SNMP、CLI和配臵文件等配臵管理内容;b) HA服务:HA同步和倒换服务等;c) 业务模块:根据交换机硬件支持的业务特性,提供各种业务模块,通常包括:♦重要的跨机箱链路聚合和端口镜像特性;♦可选的二层交换功能和协议模块;♦可选的三层路由转发功能和协议模块;♦可选的MPLS交换功能和协议模块;♦可选的增值业务模块,如IPFIX、FW等。

2.2 基本概念2.2.1 虚拟交换域虚拟交换域(VST Domain)是虚拟设备的一个属性,用来区分不同的虚拟设备。

具有相同VST Domain的交换机才能组成虚拟设备。

VST Domain ID的取值范围是1到255,缺省值是100。

2.2.2 成员编号虚拟设备的每一个成员设备(物理交换机)都需要一个VST成员编号(VST Member ID)来识别。

在每一个VST Domain中每个成员设备的编号必须是唯一的,如果建立VST Domain时出现两个成员设备的编号相同,则不能形成VST虚拟设备。

成员设备编号的取值范围根据设备类型不同而有所不同。

VST成员编号常用于VST中的系统资源编号,比如,VST在物理单机模式,端口编号采用二维格式(如tengigabitEthernet 1/1),而在VST工作模式中,端口编号采用三维格式(如tengigabitEthernet 1/1/1),第一维表示成员设备编号。

2.2.3 虚拟交换链路虚拟交换链路(VSL,Virtual Switching Link)是两台成员交换机之间的逻辑链路。

虚拟交换链路(VSL)是由一个或者多个物理链路通过汇聚组成的逻辑链路。

2.2.4 VSL物理端口VSL物理端口是指成员设备可以用于VSL逻辑连接的物理端口。

对于高端交换机,VSL物理端口可以交换机上的任意10GbE接口(光口或者电口)。

一个普通的物理端口需要分配到VSL链路之后才能成为VSL物理端口,一个VSL链路可以包含多个VSL物理端口。

2.2.5 设备角色在一个虚拟交换域中,每台成员设备可能被赋予不同的VST角色。

各成员设备按照在VST Domain中承担的任务和作用不同,通常分为两种角色:●主控设备(Master):负责管理整个VST的管理和控制;●备份设备(Slave):负责本地设备基本硬件管理,并接受主控设备的管理和控制。

成员设备VST角色的确定是在VST形成过程中通过选举产生的,一个VST 中只能同时存在一台主控设备(Master),其他成员设备都是备份设备(Slave)。

当主控设备故障时,系统会自动选举一台备份设备成为新的主控设备。

2.2.6 成员优先级VST成员优先级也是VST成员设备的一个属性,主要用于角色选举过程中确定成员设备的角色。

优先级越高(数值越大),当选为Master 的可能性越大。

取值范围是1到255,缺省优先级是100。

2.2.7 工作模式支持VST技术的交换机具有两种运行模式:●单机(Standalone)运行模式:设备作为一台普通的分布式设备单机运行,不能与别的设备形成VST虚拟设备。

●VST(Virtual Switch)运行模式:可以和其它设备连接形成一个VST,也可以单台设备运行。

缺省情况下,所有设备都工作在单机运行模式。

只有通过明确的用户配臵,交换机才从单机运行模式切换到VST模式。

2.2.8 VST分裂一个VST 形成后,由于VSL链路故障,导致VST中两相邻成员设备物理上不连通,一个VST变成两个VST,这个过程称为VST分裂(split)。

图2-2 VST分裂示意图2.2.9 VST合并两个VST各自已经稳定运行,通过物理连接和必要的配臵,形成一个大的VST,这个过程称为VST合并(merg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