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第5章 组织
《管理学基础》第六版 第五章沟通与合作
23
会话的技巧
要言之有理,并有足够信息量。 选择对方感兴趣或擅长的话题谈。 尊重与赞美。 回避忌讳的话题。 传递信息的语言要准确、简明,生动。 善于运用体态语言。 运用幽默。 要注意说话的数量、速度与声调控制。
返回
24
情感沟通
研究并尽可能满足沟通对象的社会心理需要。 真诚、热情、助人为乐。 沟通技巧固然重要,但在根本上必须做到以诚 相待,这是情感沟通的思想基础。 运用心理规律,促进情感融通。
返回 15
演讲方法运用
演讲者形象塑造 演讲语言艺术 声音与体态 鼓励现场互动 精心营造现场氛围
的有 一效 般演 指讲
导所 方应 针遵
循
16
有效演讲所应遵循的一般指导方针
观点 ——请记住,不管听众规模多大,是众多个体而非一个群体在接受交流的信息 准备 ——准备要点而不应是完整的演讲稿:千万别对着听众照本宣科 ——多加练习,这样你就会对内容熟悉 ——练习演讲姿势和接受反馈 ——对不熟悉的内容使用延伸的定义,描述观点时多采用举例和类比的方法 ——利用视觉效应来强调演讲内容:幻灯片、投影仪、录像带、讲义 ——检验视觉效果以确保演讲者、视觉和听众间的协调 过程 ——放慢语速,提高音量,以保证在既有的场地设施和麦克风等条件下听众都 能听到 ——发音清晰,否则很多听众都无法听清楚
注意:发音清晰则必须放慢语速,而紧张则易使人加快语速 ——与听众保持眼光接触 ——使用有意义的手势:你得显得自然而不做作;你还得使手势有助于强调你 的观点,而不是分散听众的注意力 观点 ——习惯紧张情绪:尽管你可能高度紧张,但这种感觉是可以隐藏的,听众未 必知道
返回 17
知识测试
知识测试的重点内容为: 1.管理沟通的障碍; 2.有效沟通的原则; 3.传播主体、对象、方式手段对传播效果的
管理学基础第5章领导课件
(一)领导的概念 一个组织在其组织目标已确定,组织结构与人
员配置已完成之后,管理者面临一个重要和困难的 任务——进行领导与指挥。所谓领导是指管理者利 用组织赋予的职权和个人具备的能力去指挥、命令 、影响、引导职工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的活 动过程。
1
领导者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的过程,就是发挥 领导作用的过程。领导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决策、用
导的有效性是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条件三 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13
领导的行为应随组织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权变 1. 2.
14
图5-3 费特勒领导行为模式图
15
图5-4 生命周期模式
16
第三节 沟
(一) 在现代组织管理中,有效的沟通,是领导与指
挥的重要形式之一。领导者日常工作中的大部分内 容都与沟通有关。所谓沟通,是指信息的发送者通 过各种渠道把信息传递给接受者,并使接受者接受 和理解所传递的信息过程。在实际生活中,沟通的 目的可分为两类:一是组织沟通,即组织上下级以 及各部门间信息的传递和意见的交流;二是人际的 沟通,即两个以上的人的信息传递和思想感情交流 。
17
(二) 组织沟通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有效的沟通来传递 组织所要传达的信息,并使组织成员接受和理解这
1. 2. 3. 4.
18
(一) 组织信息沟通的过程,是指一个信息发送者通 过选定的沟通渠道把信息传递给信息接受者的过程发送者需要把某种意图通过一定形式把 它转变成信息接收者所能理解的信息(如语言、文 字、手势、表情等),然后通过一定的沟通渠道( 如电话、文书、电报、互联网和电视等),传递给 信息的接收者,信息接收者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加 工、处理、分析以接受和理解信息,然后把所理解 的信息反馈给信息发送者,以便确认其所接收的信 息的正确性。
管理学原理总结基础
管理学原理总结基础第一章管理学原理基础理论一、管理的概念1.管理概念:管理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组织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以期有效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
2.管理科学性和艺术性:从管理活动过程的要求来看,既要遵循管理过程客观规律的科学性要求,又要体现灵活协调的艺术性要求,因此,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
管理的科学性:管理的科学性是把管理看作一种有组织的活动,其中具有内在的规律性,存在着普遍适用的管理理论、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有一套独立于其他学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管理的艺术性:管理的艺术性是对管理实践性的描述。
它突出了管理人员创造性地运用管理原理,使组织经营顺应环境的发展和变化,从而取得成功的作用。
它强调了管理人员在工作中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外,还必须灵活地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更要注意经营理念、管理思想的创新。
管理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二者相互补充,管理的艺术可以上升为科学理论,管理艺术又需要理论指导;而管理科学理论的运用也必须讲究艺术,管理是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3.管理的二重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管理的二重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
反映出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
●自然属性管理的自然属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管理是社会劳动过程的一般要求。
管理是社会化生产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二、管理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只有管理才能把生产过程中各种要素得以组合和发挥作用。
管理的自然属性与生产力、社会化生产紧密相联。
●社会属性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它只能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
管理具有维护和巩固生产关系、实现特定生产目的的功能。
管理的社会属性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紧密相联。
●两者关系体现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统一关系。
A.两者相互联系,不能孤立存在;B.两者相互制约,前者要求后者适应,后者影响前者二、管理职能1.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计划:就是对未来活动如何进行的预先筹划。
第五章 管理--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销售 事业部A 事业部A 事业部B 事业部B 事业部C 事业部C 事业部D 事业部D
财务
行政
•意味着员工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技能和 意味着员工需要良好的人际关系技能和 全面的培训 •耗费时间包括经常的会议和冲突的解决 耗费时间包括经常的会议和冲突的解决 •来自于环境的双重压力以维持权力平衡 来自于环境的双重压力以维持权力平衡 •对管理者的要求高 对管理者的要求高
杰克 业主兼经理
约翰 营业员
菲比 营业员
莫尼卡 营业员
钱德 营业员
罗比 营业员
简 收款员
2. 职能制
• 特点:在组织中设置若干职能专门化的职能机构,这些职 特点:在组织中设置若干职能专门化的职能机构, 能机构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都有权发布命令和指示。 能机构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都有权发布命令和指示。 • 优点:能够成分发挥职能机构的专业管理作用,减轻各级 优点:能够成分发挥职能机构的专业管理作用, 行政领导的工作负担。 行政领导的工作负担。 • 缺点:形成多头领导,违背了统一指挥原则,易造成管理 缺点:形成多头领导,违背了统一指挥原则, 上的混乱。 上的混乱。 • 适应于任务较复杂的社会管理组织和生产技术复杂,各项 适应于任务较复杂的社会管理组织和生产技术复杂, 管理工作需要具有专门知识的企业管理知识。 管理工作需要具有专门知识的企业管理知识。
7. 模拟分散制
特点: 特点:把企业按生产阶段划分为许多相对独立的生产经 营单位,在保证生产过程连续性的条件下,给他们尽可 营单位,在保证生产过程连续性的条件下, 能大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但不直接和市场发生联系。 能大的生产经营自主权,但不直接和市场发生联系。 优点:可以调动各个模拟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优点:可以调动各个模拟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缺点:难以明确责任。 缺点:难以明确责任。
管理学基础教程 第5章 决策方式
根据决策问题的后果的影响范围及决策问题的程 序化程度,在不同管理层级间分配决策问题,即 确定决策问题的责任人。
9
实例:
区
业务内容
经办单位
权限
分
承科经协总
办长理理经
人
理
2.超额领料单之签
核
生 2-1 1%以内 2-2 1%-2%
产 2-3 2%-3% 单
问使常题组见被织发做遭现法受后损:即失会由或议事失制先去确度改定、善的的工决机作策会报责。任
发现问题和界定问题 人发告进现制行问决度题策、和,界部在定门不问间同题的的的组文方织件式文决信化定息下了管,组决织
的方式
策对理的问制制题定度的方等预式见相能去力甚。远。
在问组题织能文事化先既预定见的其条出件现下,,但制一定般决不策能的准
会议规则
12
5.3决策方式选择:弗鲁姆-耶顿 模型
问题:A
B
C
D
E
F
G
图5-1 选择决策方式的规范模型
13
问题内容
提问方式
A
决策质量的重要性
决策是否有某种质量上的要
求,从而使某一解决方案可能比
另一个方案更为合理?
B
领导者为做出高质
是否已经掌握了做出高质量决
量的决策所掌握的信 策的足够信息?
息和技能程度
协商方式(C2) 可仅以作不为反组映织者而不用自己的思想
去影响群体,并愿意接受和落实
团体决策(G)
任何一个集体支持的方案。
4
决策方式矩阵
阶段 独立进行
发现问题
A1
和界定问
题
《管理学原理》AB第5章:组织基础
设计部
裁剪部
制衣部
整烫部
包装部
第五章 组织基础
第二节 组织设计的原则
五、部门化原则 组织部门化的新趋势 •顾客部门化愈来愈受到高度重视。 •跨越部门界限的团队广泛采用。
第五章 组织基础
第二节 组织设计的原则
六、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原则 •集权:决策指挥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上的集 中。 •分权:决策指挥全在组织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上 的分散。 •集权与分权是相对的,必须将集权与分权有效地 结合起来。
第五章 组织基础
第一节 组织概述
三、组织的类型 (二)微观层面的组织分类 1、按照组织形成方式,可分为正式组织和非正 式组织。 2、按照组织形成的机理不同,可以分为机械式 组织和有机式组织。
第五章 组织基础
第一节 组织概述
三、组织的类型
机械式组织 (综合使用 传统设计原则的产物) 有机式组织(综合使用现 代组织设计原则的产物)
第五章 组织基础
第一节 组织概述
二、组织工作过程
1.确定组织的整体目标。 2.对目标进行分解,形成目标体系。 3.明确为了实现目标所需的各项业务或活动,并加以分 类和组合。 4.划分职能部门,设置管理机构。 5.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力。 6.合理分配人员。 7.建立和维持一个畅通的信息联系渠道。 8.规定规章制度,确立运作机制,保持组织的灵活性、 适应性、开放性和相对稳定性。
第五章 组织基础
【专栏5-1彼得·德鲁克关于组织工作 的七项原则】
1.清晰性。组织中的每一个管理部门、每一个人,特别是每一位管 理人员,都需要了解他属于哪里、处于什么地位。同时,他们也需 要了解应该到哪里去取得信息、协作或决定以及如何才能够取得。 2.经济性。组织结构应该使人们能够进行自我控制,并鼓励人们进 行自我激励。不得不把时间和注意力投放在使机构运转——即放在 “管理”和“组织”、“内部控制”、“内部沟通”和“人事问题” 的人,应该保持在最低限度。 3.愿景的方向。组织结构应该能够对个人和各个管理部门的愿景提 供指引,把它们引向取得绩效的方向,而不是引向做出努力的方向。 而且,它应该把愿景引向取得成果的方向,即指引到有利于提升整 个企业绩效的方向上去。
《管理学基础》(第二版)各章自测练习(含答案)
A.厂容厂貌B.职工风貌C.企业制度D.企业精神
二、多项选择
1.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主要有:(BCD)。
A.塞缪尔·纽曼B.弗雷德里克·泰罗C.亨利·法约尔D.马克斯·韦伯
2.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ABC)。
A.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B.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C.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士气D.科学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效率
8.日本经济之所以能在“战后”一片废墟上迅速发展起来,起主导和关键作用的是(A)。
A.培养并利用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B.先进的社会制度C.充分利用企业战略管理D.进行了企业流程再造
9.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就是(C)。
A.企业精神B.企业价值观C.企业文化D.企业形象
三、判断正误
1.泰பைடு நூலகம்的科学管理既重视技术因素,也重视人的社会因素。(×)
2.从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欧洲和美国都相继有人提出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比如,在美国表现为泰罗创建的科学管理理论,在法国表现为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
3.韦伯是德国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他对管理理论的贡献是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管理体系,其代表作是《行政组织体系理论》。(×)
3.马克斯·韦伯指出,任何组织都必须由某种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才能实现目标。这些权力包括:(ABD)。
A.传统的权力B.理性----合法的权力C.纯粹的权力D.超凡的权力
4.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形成的。它由(ACD)三个部分组成。
A.精神文化B.传统文化C.制度文化D.物质文化
A.现实性B.权变性C.关键性D.协调性
3.目标的确定要建立在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并通过一定的程序加以确定,既要保证目标的科学性又要保证其可行性。这就是确定目标的(A)原则。
管理学基础第5章习题及答案
第5章习题及答案一、判断题1.组织的目标统一原则是指在建立组织结构时,要有明确的目标,并使各部门、员工的目标与组织的总体目标相一致。
( √)2.职能制也叫军队制,是一种最早也是最简单的组织形式。
它的特点是不设专门的职能机构,企业各级行政单位从上到下实行垂直领导,下属部门只接受一个上级的指令,各级主管负责人对所属单位的一切问题负责。
( X )3.职能制组织结构由于按职能划分部门,其职责容易明确规定。
( √)4.矩阵制组织是在一个机构之机能式组织型态下,为某种特别任务,另外成立专门小组负责,此专门小组与原组织配合,在型态上有行列交叉之式,即为矩阵式组织。
( √)5.组织目标的确定为组织明确了工作方向,组织结构的建立为组织提供了实现目标的条件。
但是,要真正实现组织目标,还要靠组织中最主要的因素——生产资料,没有生产资料的组织是没有任何活力、任何功能的静态结构,也就无从谈起指导与领导以及进行有效的控制。
( X )二、单项选择题1.为保证组织结构的完善和组织工作的有效进行,在组织结构的设计过程中,职位的职权和职责要(B)。
A.分清重点B.对等一致C.大小有别D.放在第二位2.网络型组织结构简单、精炼,由于组织中的大多数活动都实现了(C),降低管理成本;这些活动更多地靠电子商务来协调处理,组织结构可以进一步扁平化,效率也更高了。
A.计划B.控制C.外包D.决策3.控股公司是国外通常采用的一种产权经营组织。
它不同于一般直接从事商品生产的企业,也不是简单的产品协作关系或企业间的合作关系,而主要是通过控股的形式,以(A)为基础从事公司的产权管理和经营。
A.股权关系B.营销关系C.人事关系D.财务关系4. 强烈的(D)是管理者从事管理工作的前提,担任管理工作不仅意味着较高的报酬,同时也能取得教高的声望和地位,而且可以利用制度赋予的权利指挥他人劳动,一个对权利不感兴趣的人,是不能很好的运用权利的。
A.计划欲望B.决策欲望C.利益欲望D.管理欲望5.一个组织的成员个性类型,一定是(A),性格都较强、或者都较弱,会让团队成为“争吵”的平台,或者让团队成为“绵羊”,而缺乏活力或者柔性。
5.《管理学基础(第六版)试题库答案
一、速测题(填空题)第1章管理概述1.1.1管理是共同劳动的产物。
1.1.2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科学,是强调其客观规律性;艺术,则是强调其灵活性与创造性。
1.1.3管理系统一般由以下要素构成:⑴管理目标;⑵管理主体;⑶管理对象;⑷管理媒介;⑸管理环境。
1.1.4高层管理者以决策为主要职能。
1.1.5中层管理者是高层管理者决策的执行者。
1.1.6基层管理者负责现场指挥与现场监督。
1.1.7所谓管理机制,是指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理。
1.1.8管理机制主要包括运行机制、动力机制、约束机制等三个子机制。
1.1.9按存在于社会组织的内外范围划分,管理环境可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1.1.10组织的外部环境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一般环境和任务环境。
1.1.11中基层管理者的十大管理实务:⑴确定目标;⑵制定计划;⑶建立机构;⑷配备人员;⑸指挥;⑹激励;⑺沟通;⑻协调;⑼监控;⑽评估。
1.1.12管理核心技能的“1+3”模式是指以管理者的概念技能为统领(“1”),包括人际技能、行政技能、技术技能等三大领域技能(“3”)的管理者核心技能体系。
1.1.13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以现场管理为重点,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中心。
1.1.14 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以组织管理为重点,着重研究企业的整个活动。
1.1.15梅奥认为企业中的人首先是“社会人”1.2.16卡斯特等人的系统管理学说,是以普通系统理论为基础的,包括系统哲学、系统管理和系统分析三个方面。
1.2.17卢桑斯的权变管理的基本思路是:先确定有关的环境条件,然后根据权变关系的理论,求得与之相应的管理观念和技术,以最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
1.2.18 非理性主义倾向强调管理中的“软”因素,倡导一种以人为核心、带有感情色彩、注重灵活创新的非理性的管理模式。
1.2.19 “学习型组织”理论提出五项修炼:追求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目标、开展团队学习、锻炼系统思考能力。
管理学基础(第四版)第五章决策习题及答案
第五章决策一、单项选择题1.决策所涉及的问题一般与()。
A.将来有关B.过去有关C.现在有关D.过去、现在、将来都有关2.现代组织活动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
A.信息的准确及时B.是否作了充分的调查C.决策的正确与否D.组织内部的管理质量3.()旨在实现组织内部各环节活动的高度协调和资源的合理使用,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率。
A.战略决策B.管理决策C.业务决策D.确定性决策4. 合理决策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不包括()。
A.目标合理B.可靠的信息情报C.有限合理、经济性D.决策结果满足预定目标的要求5. 战略决策主要是谋求()。
A.组织目标的实现B.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佳方案C.组织内部条件、外部环境和目标三方面的动态均衡D.组织工作的正确指导6.决策方案的后果有多种,每种都有客观概率,这属于()。
A.不确定型决策B.非程序化决策C.战术决策 D.风险型决策7.决策的定量方法是()。
A.依靠人们的知识、经验和判断能力来进行决策的方法B.运用数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来进行决策的方法C.确定型、不确定型和风险型决策的方法D.一系列科学的处理过程8.决策树的构成要素是()。
A.概率枝、方案枝、决策点、状态结点B.方案、概率、期望值、自然状态C.决策点、方案枝、概率枝、自然状态D.方案、决策点、概率、状态结点9.对某种自然状态概率为“1”的决策是()。
A.风险型B.确定型C.程序化D.非程序化10.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固定成本为160 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 000元,每台售价12 000元,该产品的盈亏平衡点是()。
A.14台B.12.5台C. 7.3台 D.80台11. 决策过程的第一步是()。
A.确定目标B.发现问题C.搜集信息D.调查研究、分析情报资料、找出问题12. 不确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的主要区别在于()。
A.风险的大小B.可控程度C.能否确定客观概率 D.环境的稳定性13.管理决策主要应由()作出。
第五章 决策 (《管理学基础》PPT)
2. 会议类型,如表所示。
表:会议类型
会议的两种类型
具体内容
设想开发型
这是为获取大量的设想、为课题寻找多 种解题思路而召开的会议,因此,要求参与 者要善于想象,语言表达能力要强
设想论证型
这是为将众多的设想归纳转换成实用型 方案召开的会议。要求与会者善于归纳、善 于分析判断
(一)头脑风暴法
3. 会议原则
(二)拟定备选方案
当明确了决策问题,明确了决策目标,接 下来的步骤就是拟定备选方案。决策是从可以 相互代替的方案中进行选择,因此要拟定两个 或两个以上能达到决策目标的备选方案。拟定 备选方案是决策过程的一个中心步骤,因为实 现决策目标的最终方案是在这一步骤中形成的。
(三)对备选方案进行分析评价
在分析评价过程中,要着重对每个方案的可行性、 满意程度和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 并能反映出各方案的长处和短处、优点和 不足。分析评价程序 (见图)。
哥顿法有两个基本观点: 一是“变陌生为熟悉”,即运用熟悉的方法处理陌 生的问题; 二是“变熟悉为陌生”,即运用陌生的方法处理熟 悉的问题。该法能避免思维定势,使大家跳出框框去 思考,充分发挥群体智慧以达到方案创新的目的。 法哥顿法的实施要点是:在会议上先把问题抽象 化,以便开拓思路,不受具体问题的约束,然后提出 具体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会议主持者的 引导和启发,适当的时候提出具体问题。
(一)确定型决策方法
确定型决策的特点是:每当一个新问题发 生需要进行决策时,只需按原规定的程序去处 理就可以了;事件的各种自然状态是完全肯定 而明确的,经过分析计算可以得到各方案明确 的结果。最常用的一种方法:盈亏平衡分析法。 盈亏平衡分析法,又称量本利分析法。该 法是研究一个项目的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之间 函数关系的一种数量分析方法。
选聘的途径_管理学基础(第2版)_[共2页]
第5章 组织(4)人员选聘的过程也是组织树立自身形象的过程。
选聘需要准备材料,这些材料中必然会包括关于组织的基本情况、发展方向、方针政策等的介绍,并通过广告形式扩散出去。
对此,除了应聘者外,其他许多人也会注意到这些内容,有意无意地使人们对组织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而有利于组织在公众中树立自身的形象。
所以,这是组织对外宣传的一个极好机会。
当然,人员选聘应依据一定的标准来进行,而这些标准正是组织需求的一种反映。
每一职位都有自身的要求,人员选聘就是要根据人力资源所包含的体力、智力、知识、技能四方面内容进行选聘,选出最适合某一职位要求的人员。
所以,在人员选聘中,依据特定的职位制定相应的标准,是顺利开展选聘工作的基础。
三、人员选聘的过程人员选聘是一个系统的逻辑过程,这个过程受组织内外部许多因素的影响。
尽管如此,仍可以按一定的系统逻辑内容和程序来描述这一活动过程。
(1)确定需要的人员数量。
人员选聘是在组织结构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
所需人员数量的确定主要以设计出的职务数量和类型为依据。
一个组织中人员的需求量,基本上取决于组织的计划、组织结构的规模与复杂程度,以及组织的扩充发展计划和人员的流动率。
(2)选配人员。
为了保证担任职务的人员具备职务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必须通过面向组织外部的招募和选拔,以及从组织内部的调整和提拔,筛选出最适合的人选并授予其相应职务。
(3)考核及评价。
人员配备过程要对占据各个职位的人员的职务履行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
(4)制订和实施人员培养计划。
根据组织的成员、技术、活动、环境等特点,利用科学方法,有计划、有组织、有重点地进行全员培训,特别要加强对具有发展潜力的未来管理人员的培训。
5.3.2 选聘的途径人员选聘有两种途径:一种途径是从组织内部选聘,另一种途径是从组织外部选聘。
两种选聘途径各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选聘者应将工作中的成功因素与人员选聘途径相联系,判定高素质人员的来源,从而根据组织发展的需求,来选择适当的人员,实现预期目标。
第四章 组织 《管理学基础》PPT课件
1)战略发展的决策权。 2)资金分配的决策权 。 3)人事安排权 。
11
五、矩阵制组织结构
严格地讲,矩阵制结构是一种非长期的组织结构,是一种把按职能 划分的部门同按产品、服务或工程项目划分的部门结合起来的组织形式 (见图4-5)。 主要优点是:灵活性和适应性较强,有利于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 协作和配合,并且有利于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和激发组织成员的创造性。 主要缺点是:组织结构稳定性较差;条块发生矛盾时,处于双重领 导下的项目组成员会面临两难的困境;同时还可能导致项目经过多、机 构臃肿的弊端。这种组织主要适用于科研、设计、规划项目等创新性较 强的工作或单位。
23
4—7
3、精神层文化。 它主要表现为组织员工所具有的共同价值观、经营理念。它是组织 文化中最深层、最稳定的内容,是组织文化发挥作用的源泉。同时,它 是组织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也是最为困难的。精神层次的组织文化一 般要通过员工的行为方式分析才可能真正感受与把握。所以,精神层次 组织文化的形成,标志组织员工的基本价值观的统一,就会自觉地在日 常的组织行为中发挥作用。组织文化的这三个层次,可以用图4—7予以 表示:
3)攻坚文化。 4)过程文化。
2、我国学者的分类 1)网络型组织文化。 2)利益型组织文化。 3)个人型组织文化。 4)俱乐部型组织文化。
25
六、组织文化的建设
管理学基础 各章习题答案
管理学基础习题答案第1章管理学概论一、单项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ABBABB C A B C 二、多项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答案ABD A B C C D A BCD ABCD三、简答题(略)四、论述题(略)五、案例分析答案提示管理是科学,也是艺术。
公司的成败在于员工的积极性能否发挥,员工积极性的发挥在于领导艺术。
麦考密克在本应裁员减薪时,却减时提薪,乃惊人之举,属高超的领导艺术。
员工对领导的认可是领导权力有效行使的一个重要条件,领导和员工同舟共济的高昂士气是公司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困难和解决困难的办法是同时存在的,而且办法总比困难多,领导艺术是挖掘“办法”的技能。
第2章管理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5 A A C B C 6-10 A D D A C二、多项选择题1-5 AB ABC ABCD ABCD三、简答题1.(1)进行时间-动作研究。
制定出标准的操作方法和时间定额,以此来要求个人按科学标准来完成他们的工作。
(2)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即按照个人完成定额的多少而采取不同的工资率。
(3)明确划分管理职能和作业职能,使管理工作独立出来,成为企业的一项职能。
(4)科学地挑选工人,并给予培训和指导,使他们能够按照标准化的程序去工作。
2.(1)法约尔第一个提出了“管理职能”的概念(2)“14条管理原则”(3)强调组织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3.主要思想:(1)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把职工当做不同的个体来看待,当做社会人来对待,而不应将其视做无差别的机器或机器的一部分,不能单纯从技术和物质条件着眼,而必须首先从社会心理方面考虑合理的组织与管理。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3)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贡献: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为管理思想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也为管理方法的变革指明了方向,并引起了管理上的一系列改革。
他注意研究人的需要与激励,强调非正式组织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完整word版)管理学基础第二版方振邦课后习题答案1-15章
(完整word版)管理学基础第二版方振邦课后习题答案1-15章第1章管理与管理学1、什么是组织?组织的基本特征有哪些?组织:组织是一切管理活动的载体,是由人们组成的、具有明确目的和系统性结构的实体。
具有三种共同的特征,首先,每个组织都是由两个以上的人员组成的。
其次,每个组织都是有一个明确的目的。
最后,每个组织都具有系统性的结构,用以规范和限制成员的行为。
2、如何理解管理的内涵管理的概念:本书将管理定义为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1)管理是一个协调工作的过程,这个过程代表了一系列进行中的有管理者参与的职能活动;(2)管理是与他人一起或通过他人实现组织的目标,这就区分了管理岗位和非管理岗位;(3)效率和效果是管理活动追求的两大目标。
效率(efficiency)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效果(effect)是指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
可见效率是关于做事的方式,而效果涉及结果。
3、论述管理的性质及其一般特征管理的性质:1.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2.现代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的一般特征:1。
管理最基本的任务是实现有效的社会协作。
2. 管理最基本的形式是组织。
3。
管理最主要的内容是处理人际关系。
4。
管理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变革与创新。
4、简述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的角色1.人际关系。
管理者在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有三种,分别是挂名首脑、领导者和联络者.2.信息传递。
在组织的信息传递过程中,管理者也就成了组织中的信息监听者、传播者和发言人。
3.决策制定。
决策制定是做出抉择的活动,管理者扮演着包括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四种角色。
5、简述管理的环境。
管理的环境:是指能够对管理活动的成效产生潜在影响的何种因素的总和,可以将其划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6、如何对管理的外部环境进行评估和管理根据外部环境的特点和客观形势的变换采取相应的技术和方法对其进行评估与管理.(1)评估环境就是评估其不确定性程度。
管理学基础-第五章 战略管理
第五章战略管理学习目标学完本章内容,你应该能够:给战略下定义描述战略的特征知道战略的五个构成要素描述战略管理过程的六个阶段及其任务界定各种类型的总体战略、竞争战略解释各种类型战略的特征及实施方法关键术语战略战略管理经营理念核心能力作为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战略理论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范围内的市场态势逐步向多样化的买方市场转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顾客需求日益多样化和市场竞争进人超强时代的今天,不论组织规模大小,也不论组织处在什么样的发展阶段,都必须重视战略管理,因为它指明了组织来来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组织长期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本章在介绍战略概念、特征和构成要素的基础上,重点阐述战略管理的基本过程、战略类型,选择战略的方法等内容。
第一节战略概述一、战略的含义和特征(一)战略的含义“战略”一词原本是一个军事领域的概念,原意是指指挥军队的科学和艺术。
著名的《孙子兵法》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研究军事战略的伟大著作,书中阐述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等思想不仅是获取军事胜利的重要途径和保证,而且早已成为企业战略决策和竞争制胜的优秀管理思想。
将“战略”一词引入企业经营管理中,是基于市场如同战场、企业如同兵团、企业之间也有非常激烈的竞争的认识。
今天,战略管理已超出工商领域,像医院、学校、研究机构等非营利组织也都制定并实施发展战略。
关于什么是战略,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例如,有的学者认为,战略就是组织的发展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基本方针:有的学者认为,战略就是决定组织所从事业务的范围以及在某个具体的业务领域如何获得竞争优势;还有学者认为,战略就是协调和配置组织各种资源和市场活动来创造价值的方式。
归纳各种观点,我们认为,战略是指组织为了实现长期生存和发展,在综合分析组织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做出的一系列带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的谋划。
这些谋划是为了使组织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实现长期生存和发展而由组织最高管理层绘制的一张蓝图。
管理学第6版 教学要点 第5章
第5章领导教学指南一、本章要点·领导的本质与内容·领导的权力基础·领导效能的决定因素及有关的领导理论·领导职能的主要构成·人性假设·人的行为基本模式与主要的激励理论·沟通的含义、过程、渠道与网络·组织气氛与组织文化的含义、组织文化的类型二、概念原理总结(一)重点概念领导者:组织中确定和实现组织目标的首领。
领导的本质: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使被领导者能义无反顾地追随领导者前进,自觉自愿而又充满信心地把自己的力量奉献给组织,促进组织目标的更有效实现。
权力:一个人主动影响他人行为的潜在能力,它是领导者对他人施加影响的基础。
权力有职位权力与个人权力之分。
专制式领导风格:领导者主要凭借发号施令和实施奖惩的权力进行领导。
民主式领导风格:领导者在采取行动方案或作出决策之前听取下属意见,或者吸收下属参与决策的制定。
放任式领导风格:领导者极少行使职权,而留给下属很大的自由度,让其自行处理事情。
仁慈专制式领导风格:专制式领导风格朝民主式方向的一种变异。
支持式领导风格:靠近民主式的一种变异形态的领导方式。
管理方格论:认为领导风格的分类多种多样,最理想的领导风格是将关心任务与关心人员紧密结合起来的团队式领导方式或风格。
领导生命周期理论:将被领导者的成熟程度作为一个情境因素,考察能取得最好效能的领导方式是怎样因情境不同而发生变化的一种权变领导理论。
领导的随机制宜理论:从职位权力、任务结构、上下级关系三方面情境条件来考察领导行为的有效性是怎样受环境条件强烈影响的一种权变领导理论。
激励:通过一定的手段使员工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其主动自觉地发挥个人的潜能,从而确保组织达成既定的目标。
主导需要:员工在某一特定时期占主导和支配地位的需要。
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可以按其重要性和发生的先后次序划分为生理的、安全的、社交的、尊重的以及自我实现的五种,这些需要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从而形成一个层次序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那个操作工来说,比以前需要更多的知识、技巧,也负有更大的责任。不过,对另 外两个工人来说,除了像以前那样又脏又要担点风险外,还要保留最起码的一点技术。
5.1组织与组织设计
【先导案例5-1】紧缩机构的木材公司
在公司发展顶峰时,公司管理层颇为自己公司总部的工作效率自豪。例如,成堆的文 件里记载着成千上万个客户与产品之间关系的明细账。可现在,生产好了便运往各地区仓 库,他们在指定的区域内向各自的客户提供服务。再说,公司总部的所有记录已输入计算 机数据库,可以随时调取。在公司的重组计划中,针对全国六大地区设立了地区经销办事 处(营业所),每个办事处都有计算机直接与中央数据库联网。
第二步,根据工作和人员相称的原则为各职位配置人员,并通过决策任务的分析确定 每个职务所拥有的职责与权限。
第三步,设置各层次、各部门之间纵向、横向联系的手段和组织运行的基本制度规范。 组织设计工作的直接结果是组织结构和运行规则。
目标 环境 资源
确定实 现组织 目标所 必需的 活动
组织设计
1
对活动进 行分组, 2 形成职位、 部门和层次
公司在威斯康星州的胶合板厂生产过程已经大大自动化了,但是厂里职工的工作岗位 却基本上还是50年代那个样子。人事部经理对剥皮车间的工作岗位设置有个新的打算。在 过去,那里有不少非常专业化的手工活:一个工人浸泡原木,一个工人翻滚原木,然后由 三个工人剥离树皮,再由一个工人把原木转移到位等。而现在全部过程都在一个大盆里进 行,由一个操作工在控制塔里操纵,运来的原木会沿着输送链逐一完成各工序。只要给那 个操作工配备两个非技术工人就够了,在他的指挥下,他们把可能阻塞加工流程的不到位 或卡在一起的原木拨正或松开就行了。
组织设计就是对组织结构和活动进行创新、变革和再设计。 组织设计应采用系统、动态权变式的观点,即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不断与外部环境 进行资源和信息交换,不断地对组织进行调整,以保持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5.1组织与组织设计
5.1.2组织Βιβλιοθήκη 计的过程第一步,根据组织目标的要求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即根据组织目标确定 相应的基本职能,并以职能细分和归类为依据,设置相应的机构和相关职务以及规定部门 的职权关系。
目录
1 概论 2 管理理论 3 计划 4 决策 5 组织 6 人力资源管理
目录
7 领导 8 激励 9 沟通 10 控制 11 创新 12 管理学基础考试模拟试卷
第三篇——组织篇
第5章 组织
知识学习目标
掌握组织设计的内容和总原则 掌握组织部门化和工作专门化的基本原则 掌握职权配置的途径及方法 了解组织的层级化 掌握组织结构的类型 了解组织变革的原因和实施过程 理解组织文化结构、内容及其建设
公司在重组结构上的确是减少了管理层次,许多中间管理层次再也不见了,留下的经 理们精神抖擞,结果呢,每个人比以前照看更多的业务。
讨论题:公司为什么要调整组织结构?有哪些因素会影响企业的组织?
5.1组织与组织设计
【先导案例5-1分析与解答】
由于匹克托普公司组织内部或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原有的组织结构已经不 适应环境的新变化和新要求,需要对组织结构进行相应调整。这一案例说明组织 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组织结构与组织内部或外部环境相互协调,才有可能 提高组织运行效率。但是该公司每天销售情况汇报错位等问题需要理顺。
【先导案例5-2】巴恩斯医院的困惑
10月的某一天,产科护士长黛安娜给巴恩斯医院的院长戴维斯博士打来电话,要求立即作出一 项新的人事安排。从黛安娜的急切声音中,院长感觉到一定发生了什么事,因此要她立即到办公室来。 五分钟后,黛安娜递给了院长一封辞职信。
“戴维斯博士,我再也干不下去了,”她开始申述:“我在产科当护士长已经4个月了,我简直 干不下去了。我怎么能干得了这项工作呢?我有两个上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要求,都要求优先处理。 要知道,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已经尽最大的努力适应这种工作,但看来这是不可能的。让我给你举 个例子吧,请相信我,这是一件平平常常的事,但像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
从动态的组织活动过程来讲,组织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为了有效地实现共同目标 和任务,确定组织成员、任务及各项活动之间关系,对组织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过程。
5.1组织与组织设计
5.1.1组织与组织设计的概念
组织设计的概念
组织是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在组织目标明确后,就必须考虑进行有效的组织 设计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技能训练目标
初步学会组织的设计 具有组织结构分析的能力
5.1组织与组织设计
【先导案例5-1】紧缩机构的木材公司
近几年来,匹克托普木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大幅度地扩张。在20世纪初,它 创业时只是美国西北部的一个小型锯木厂(作坊),后来它得到了森林地,开始建造越来 越大的厂房,到了70年代和80年代初,由于住房和商业建筑大幅度下降,公司又不得不勒 紧裤带。这意味着公司总部,还有它的销售部门、胶合板厂、装配件厂都要在组织结构上 进行调整。
配备人员, 划分职责和 权限
3
设置纵向、 横向联系手 段和基本制 度规范
组织变革
组织运作
图5-1 组织设计过程示意图
5.1组织与组织设计
5.1.3组织设计的总原则
1.专业化分工原则—— 基本原则 2.统一指挥原则 3.控制幅度原则 4.权责对等原则 5.集权与分权原则 6.柔性经济原则
5.2组织部门化和岗位专门化
5.1组织与组织设计
5.1.1组织与组织设计的概念
组织的概念
“组织”一词可从静态的社会构造实体和动态的组织活动过程两方面去理解其不同的 含义。
从静态的社会构造实体角度看,组织(Organization)代表一个实体,是指人们按照 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编制起来的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社会团体,是为了达到某些特定 的目标经由分工与合作及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责任制度而构成的人的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