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浙江文综历史部分(附答案)

合集下载

2014年高考浙江杭州命题比赛高三文综历史试题14 有答案

2014年高考浙江杭州命题比赛高三文综历史试题14  有答案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选择题部分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认为德性的根据在于知识,有知识就有德性。

王阳明提出“致良知”,认为德性的根据在于“良知”,良知是是非善恶的标准。

以下评述准确的是 A.都强调知识在美德形成中的主导性 B.都坚持德性在政治活动中的关键性C.都遵循逻辑在理论体系中的建构性 D.都重视道德在个人修养中的重要性13.钱穆在《中国历史政治得失》中谈到:“政治制度是现实的……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

”下列各项制度的发展演变,体现了这一观点的有①西周的分封制②古代罗马法④英国君主制④美国的宪政体制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14.史载,宋朝湖州(地处今浙江省北部,北濒太湖)农民“以蚕桑为岁记”;严州(位于今浙江省西部,钱塘江流域)“谷食不足,仰给它州,唯蚕桑是务”;太湖洞庭山区(今江苏吴县太湖之滨的东、西洞庭山)“然地方共几百里,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颖昌府(今河南许昌)“城东北门内多蔬圃,俗称香菜门”。

上述材料最能说明宋代A.经济结构变动 B.经济重心南移C.小农经济衰落 D.农产品商品化15.有学者对某次战争曾有这样的评价:此战大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

“此战”指的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 D.抗日战争16.某校校本课程“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拟分为五个单元:第一单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第二单元,救亡图存,君主立宪;第三单元,民主共和,三民立宪;第四单元,……;第五单元,柳暗花明,以俄为师。

其中,第四单元的主题应是A.五四精神,旗帜高扬 B.欲变社会,先变思想C.国共合作,国民革命 D.武装割据,开创新路17.某中学生写了一篇历史小论文《论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内迁》,他在论述大批民族工业内迁的原因时,总结归纳了以下四点,你认为正确的是①中国工业经济发展不平衡②大量爱国人士迫于战争需要呼吁东部工厂内迁③保护民族工业的需要④南京国民政府进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需要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④18.下列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生活中发生的四件大事,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宁波、温州被批准成为沿海开放城市②震元堂由国有独资转制为股份制企业③马云创办淘宝电子商务网站④宗庆后负责的校办(集体)企业娃哈哈成立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②①④③19.思想领域的进步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历史(11) 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历史(11) Word版含答案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文综卷(历史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12.个人自由只有在承担了必要的社会责任后,才能得到充分的实现。

下列思想家既强调个人的精神自由,又提倡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是①庄子②朱熹③普罗塔格戈拉④卢梭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13.学者陈明远先生撰文质疑“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他认为该说法没有得到世界范围内史学界的公认。

他的依据是“乔·韦尔斯著《世界史纲》、汤因比著《历史研究》、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都找不到‘四大文明古国’的正式说法”。

下列对此人士最合理的是A.陈明远质疑四大文明古国是错误的 B.陈明远的论据不够充分,观点值得商榷C.陈明远否定中华文明,妄自菲薄 D.陈明远的论据充分,观点正确14.公元前4世纪中叶,秦国颁行“分异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即分家),倍其赋”。

也就是说,“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实行“诸子有份”。

此规定A.是分封制影响的产物 B.推动了郡县制的建立C.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制 D.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15.“农商工师,各得所欲。

……故工不出,则农用乏;商不出,则宝货绝。

农用乏,则谷不殖;宝货绝,则财用匮。

故盐、铁、均输所以通委财而调缓急。

罢之不便也。

”上述汉代名臣桑弘羊的言论所表达的核心思想是A.工商业是国家获得财富的根源 B.农、工、商应该互通有无C.国家应该重视并控制工商业的发展 D.官府应该维护市场的良好秩序16.明清两朝皇帝每年冬至日都到天坛祭天,祈祷丰年。

礼仪极其隆重与繁复,不管耗费多少人力物力,亦在所不惜。

明清的统治着这样做,其理论依据是A.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B.儒家的“仁政”学说C.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7.近代某时期《大公报》曾对版面的编排进行了重大改革:两版面的国内外要闻,重要新闻很突出,长短新闻注意搭配,错落有致,标题醒目,还配有图片,版面美观新颖,很能吸引读者。

2014年高考文综浙江卷及答案

2014年高考文综浙江卷及答案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1页(共28页)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 第2页(共28页)绝密★启用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 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140分)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河。

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1,2题。

1. 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2.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B. 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C. 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D. 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

读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完成第3,4题。

第3,4题图3. 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体现其优势的是 ( )①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 ②修建总成本低③运输快捷,灵活方便④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4. 某贸易代表团7月从吐鲁番出发沿铁路前往中亚考察,有关沿线的自然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 自威海至阿拉木图呈现草原向荒漠的变化B. 在乌鲁木齐看到坡上有植被、顶部有积雪的山峰C. 锡尔河自上而下到河口水量不断增加D. 从阿拉木图往北走看到山地针叶林分布海拔不断上升区域人口对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某资源人均占有量与区域该资源人均占有量之比,此比值可作为判断区域人口规模适宜程度的指标之一。

浙江省嘉兴市2014年高三教学测试(二)文综历史试题(纯word版)

浙江省嘉兴市2014年高三教学测试(二)文综历史试题(纯word版)

第13题图2014年高三教学测试(二)文综历史试题 2014.412.打破贵族垄断权力,建立官员选拔机制是政治文明发展中的进步趋势,下列政治家中采取措施推动这一趋势的有 ①周武王 ②汉武帝 ③伯里克利 ④华盛顿 A .①④B .②③C .①②④D .②③④13.右图为“熹平石经”的残石。

该石经由《诗》、《书》、《春秋》等七经组成并立于洛阳太学。

这一残石作为 史料,可以用来佐证A .隶书始于秦朝B .民间入仕风气高涨C .儒学的官方化D .国家教育系统建立14.1684年,康熙帝颁布“开海”命令:“今海内一统,出洋贸易,得旨允行”。

1717年,又以南洋地区“西 洋泊船之所,藏匿盗贼甚多”,恐其结成反清势力为 由,下令禁止南洋贸易。

下列对上述现象的解读中, 正确的是A .平定噶尔丹叛乱是“开海”的政治前提B .“开海”“禁海”都是有限制的对外贸易C .欧洲列强联合反清是“禁海”重要原因D .康熙帝时期清朝政府开始推行海禁政策15.近代有学者说,“文人画不仅形于山水,无物不可寓文人之兴味也明矣”、“西洋画可谓形似极矣!而立体派之思想转变,亦足见形似之不足尽艺术之长”。

该学者这一认识的主旨是A .西方画作都以形似为重B .文人画和西洋画可以取长补短C .文人画有形似的不足D .文人画与立体派都重精神表达16.有史家认为,凡是未经中间人手修改或省略或转写的是直接史料。

据此判断,下列各项中作为研究中国古代早期纺织业状况的直接史料,最合适的是 A .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 B .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 C .《说文解字》中关于纺织业的字D .《史记》中关于纺织业的记载17.1939年创作的一首陕西民歌唱道:“大脚参加自卫军,小脚参加慰劳队,男男女女都工作,生产劳动是第一,男人们前方去闹枪,后方的生产靠婆姨,生产运动要号召,人人知名毛主席。

”这首民歌主要反映了 A .根据地把抗日与社会生产相结合 B .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全党指导思想 C .根据地男女平等实现了同工同酬D .抗日根据地因百姓广泛支持而扩大18.1950年1月18日新华社评论指出:“北京市军管会要收回的不是任何领事馆的…办公地点和产业‟,而是某些外国根据不平等条约而占据的中国地产。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历史(9) 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 历史(9) Word版含答案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文综历史卷考试说明:本卷为文科综合卷历史试题部分。

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文综为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原创)1915年,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遭到全国人民唾骂,称其卖国贼。

然而某同学认为袁世凯也是被逼无奈,他找到《曹汝霖一生之回忆》中对签完“二十一条”后袁世凯的反应的材料:“只望大家记住此次承认是屈于最后通牒,认为奇耻大辱,从此各尽各职,力图自强,此后或可有为,如朱使所言。

若事过辄忘,不事振作,朝鲜殷鉴不远,我固责无旁贷,诸君亦与有责也。

”这则材料①是孤证,孤证不立,没有史料价值②曹汝霖也是卖国贼,他的话不足信,不具备史料价值③经考证无误后,可作为研究袁世凯的史料使用A.①正确,②③错误B.②正确,①③错误C.①③正确,②错误D.③正确,①②错误12. 【答案】:D 【试题立意及考点】: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史学方法的运用。

考点:史学方法难度:0.713.(根据2009年天津文综高考卷改编)据《逸周书·度邑》记载,武王曾称赞周公为“大有知”,认为只有周公“可瘳于兹”,能够稳定周初的政局,因而主张“乃今我兄弟相为后”,而周公“恐,泣涕其手”,表示不能接受。

下列史实与周公的做法相一致的的是A.武则天代替儿子当上皇帝 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 D.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13. 【答案】:C【试题立意及考点】:材料的阅读,迁移和分析。

考点:西周的政治制度难度:0.6 14.(原创)“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尚贤”思想C.道家“无为”思想D.法家“集权”思想14. 【答案】:C【试题立意及考点】:名人名著名言的理解、解读和运用。

2014高考文综历史试卷全国1卷答案解析

2014高考文综历史试卷全国1卷答案解析

2014高考文综历史试卷全国1卷答案解析2014年高考新课标1卷文综历史解析(参考版)一.选择题。

(共12题,共48分) 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

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帝“灭佛”。

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懦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

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 A.本质是善 B.本质为恶 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著名儒者程颢、程颐提出的道德修养目标,保存心中的天理,消灭人的欲望。

即可知他们认为人性本恶。

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国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28.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29.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

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命题比赛(3)及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命题比赛(3)及答案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文综历史卷(文综历史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计48分)1.一本杂志描述了这样一个片断:“媒体记者乘坐飞机前往美国采访爱因斯坦,爱因斯坦详细介绍了他发明“相对论”的经过,回答了记者的提问,采访结束后,记者把采访过程拍摄下来,并马上制成了电影发布在网路上”。

此片断说明A.爱因斯坦是通过实地考察方式进行科学研究的第一人B.该小说的描述属历史的真实再现C.小说反映的是第一手材料D.小说作者不了解历史2. 《周礼》中对天子和诸侯的都城进行了严格的规划,其中规定天子都城十二里,公国都城九里,侯伯国都城七里,子男都城五里的都城建制。

以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都城规模的差异体现出各国经济实力的不平衡B.周王室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一整套集权机制C.城市建制的确立反映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D.确定了以宫殿、庙坛为中心的传统都城的建制3. (改编自黑龙江省庆安县第三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第5题)唐朝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记载:“(江贼)水劫不便,逢遇草市,泊舟津口,便行陆劫。

······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

自十五年来,江南江北,凡名草市,劫杀皆便,只有三年再劫者,无有五年获安者。

”从上述材料中可以提取的信息有:○1唐朝时商品经济的繁荣○2乡村集市在江淮出现○3交易者财货缺乏安全保障○4这一时期唐朝政局动荡不安A○1○2○3○4 B○3○4 C○1○3○4 D○2○3○44. (改编自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14届高三2月月考第10题)阅读下列近代西方科技在上海、重庆出现的时间表,从中能得到的结论有①中国科技近代化沿海比内地早②中国充分吸收了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③中国侧重引进西方的实用技术④中国民族工业主导了两地的近代化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5. (改编自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学分认定考试第21题)陈寅恪先生指出“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民族之地位。

2014年高考浙江杭州命题比赛高三文综历史试题13 有答案

2014年高考浙江杭州命题比赛高三文综历史试题13  有答案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1、明末黄梨洲著《明夷待访录》写道:“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

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

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

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

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

不亦并传子之意而失者乎?”材料中不能体现黄宗羲思想的是:A、反对废除丞相制度B、主张权力继承以个人的才能为标准C、丞相可以补救君主能力的缺失D、废除丞相后不再有贤明的君主原创,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尤其是整理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材料分析的是相劝与君权的互补关系,由此提出废除宰相制度的弊端,AC选项正确。

B选项没有在材料中体现,D表达的意思与材料不符。

所以选择D.2、朱元璋认为元末商税太重,改二十取一为三十税一,并扩大免税范围。

明中叶以后又推行两项政策,一是嘉靖八年(1530)轮班匠制度的取消;二是万历九年(1581)“一条鞭法”的推行。

前者使工商业者人身依附关系大大减轻,后者则使那些“操资无算”的富商大贾“亦以无田而免差”。

上述政策的实行导致的主要结果是A、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B、明代农民生活富足C、明代工商业者被统治阶级笼络D、“工商皆本”思想被社会接受原创,本题中的两个政策学生都比较陌生,但是材料已经做了补充说明,如果学生根据材料信息分析,联系古代人民承担的赋税徭役以及明朝的重农抑商政策、资本主义萌芽等知识,可以回答但难度较大。

古代社会一直是重农抑商、农民也处于被统治阶级承受剥削压迫,所以BC选项错误,D选项时间和表述都有问题。

A选项需要做转化即是资本主义萌芽,材料分析上述政策促进资本主义萌芽所需要的劳动力、市场等因素。

3、王先谦编著的《东华录》康熙十五年(1711年)有一段康熙亲自给以为巡抚下达的一段旨意:“今天下太平无事,以不生事为贵,兴一利则生一弊。

2014年高考真题精校精析纯word可编辑·2014高考真题解析 历史浙江自选

2014年高考真题精校精析纯word可编辑·2014高考真题解析 历史浙江自选

科目: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是著名法家,坚持变法,富国强兵,故“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对商鞅变法的评价,主流观点有:“商君之法,使民务本力农”;“然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苏轼《商君功罪》);商鞅相秦“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要领(司马迁《商君列传》)。

——据《中国古代史》改编材料二人说惠王(即秦惠文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

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

且夫商君,固大王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

”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战国策》(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并简析该理论在历史上的作用。

(5分)(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商鞅遭车裂而“秦人不怜”。

(5分)9.[答案] (1)法家思想。

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乃至秦始皇统一全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

(2)商鞅变法侵犯了贵族利益;轻视教化,轻罪重罚;加重对百姓剥削与压迫。

[解析]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第(1)问,指导思想根据材料一中“见刑而不见德”“残伤民以峻刑”可知是法家思想;作用应根据教材必修三的相关知识从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秦统一全国的作用归纳。

第(2)问,原因根据材料一、二,从变法对旧贵族利益的侵犯、改革措施中的严刑峻法、轻视教化、对人民利益的侵害等角度分析。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模块(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a)图(b)(1)联系教材,判断图(a)中雕塑的名称及其作者。

(3分)(2)图(b)是梵蒂冈城示意图。

请从世界文化遗产的角度,简要介绍其中两处景点。

(7分)10.[答案] (1)《哀悼基督》,米开朗琪罗。

(2)西斯廷小教堂。

文艺复兴盛期绘画艺术的宝库,拉斐尔和米开朗琪罗的很多作品陈列在这里。

2014年浙江省高考压轴卷文综历史

2014年浙江省高考压轴卷文综历史

2014年浙江省高考压轴卷文综历史一.选择题(44分)12.王绍兰,萧山城厢镇人,嘉庆年间历任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抚、闽浙总督。

为官20年,为民作主,惩恶扬善,百姓们称其为“王青天、南包公”。

关于他的所任职务,下列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A.按察使、布政使沿袭明制,是地方最高的民政、司法官员B.巡抚为主管一省的最高长官,故王绍兰有资格称“封疆大吏”C.闽浙总督统辖闽、浙二省,管辖地还包括当时的台湾地区D.按察使、布政使分别是按察司、布政司的最高官员,沿袭宋制,在中央分管财政13.“农商工师,各得所欲。

……故工不出,则农用乏;商不出,则宝货绝。

农用乏,则谷不殖;宝货绝,则财用匮。

故盐、铁、均输所以通委财而调缓急。

罢之不便也。

”上述汉代名臣桑弘羊的言论所表达的核心思想是A.工商业是国家获得财富的根源 B.农、工、商应该互通有无C.国家应该重视并控制工商业的发展 D.官府应该维护市场的良好秩序14.孔子周游列国时,路上多次遇险。

在陈国的匡邑,被当地的士兵和百姓围住五天,弟子们惊恐不安。

孔子安慰大家说:“周文王虽然死了,他的事业不是落在我们肩上了么?如果天意要消灭文王的事业,就不应该让我们为‘道’而奋斗;如果天意保留文王的事业,那匡人能把我们怎么样呢?”从这句话中,你看出孔子抱着什么信念:A.孔子对周礼产生了怀疑B. 孔子希望掌握政权C.孔子对君子的人格提出了自己的想法D. 孔子维护周礼的坚定信念15.有历史研究者收集到了一则史料:苏格拉底朋友海尔莫盖尼斯说“难道你看不出雅典人的法庭由于受到言辞的影响把无辜的人处死,而另一方面,由于言辞所引起的恻隐之心或由于申辩的人说话说的中听,也常把有罪的人释放吗?”由此得出结论较为科学合理的是()A.雅典法庭无公平与正义B.辩论有害于民主C.程序公平不代表结果公正D.论证了君主专制合理性16.以下是一个国家国歌的歌词:“God save our gracious Queen, Long live our noble Queen, God save the Queen: Send her victorious, Happy and glorious,”国歌往往记录了一个国家一段历史中最重大的事情。

2014年高考浙江杭州命题比赛高三文综历史试题18 有答案

2014年高考浙江杭州命题比赛高三文综历史试题18  有答案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共48分)一、本卷共12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2、据元史记载:“1351年,蒙古大汗蒙哥遣其六弟旭烈兀率军携‘铁孚图’西征大食(阿拉伯帝国),攻其都城,城墙俱碎,人马直飞上天。

”由此可知“铁孚图”是A.使用火药的大炮B.航海用的指南针C.写字用的纸D.活字印刷术【答案】A【解析】因为“铁孚图”是什么我们并不了解,只能根据题干的材料猜测,由“铁孚图”西征之用,攻城时“城墙俱碎,人马直飞上天”可知是火药武器,故选A项;其余B、C、D三项都不是武器。

13、浙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下列在浙江所作或出土的古代作品有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答案】C【解析】采用排除法解题,②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④是战国时楚国大夫屈原的代表作,楚国在今湖北境内。

14、“鬼子”顾名思义“鬼的儿子”,由于英、法等西洋人“肤白、金发、蓝眼、高鼻子”,与中国人的外貌明显不同,故称他们为“鬼子”。

后来“鬼子”却成为日本人的“专利”,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人们所说的“鬼子”就是指日本人,中国人普遍称他们为“鬼子”大概是()A.鸦片战争时期B.九一八事变后C.八国联军侵华期间D.改革开放时期【答案】B【解析】西方列强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再加上他们长相与中国人不同,所以称他们为“西洋鬼子”,后来日本成为主要侵略中国的国家,且他们犯罪恶行比西方人有过之而无不及,故中国老百姓称他们为“东洋鬼子”,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扩大,这个名称也传遍了全中国,简称“鬼子”,故选项B项正确。

15、下表是明朝万历(1573—1620)年间湖州所属一州六县的商业市镇分布情况。

下列各项中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A.湖州所属州县基本上都出现了商业市镇,自然经济日趋瓦解B.商业市镇的出现是湖州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C.从表格中看,湖州所属州县的市镇在地区分布上较为平衡D.湖州的市镇经济比其它地区发达,【答案】B【解析】考察对古代商业发展的理解。

2014高考真题文综(历史部分)全国新课标I卷( Word版)试题及答案

2014高考真题文综(历史部分)全国新课标I卷( Word版)试题及答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文科综合(历史)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

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帝“灭佛”。

这反映出唐代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懦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

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学科网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D.本善习远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国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

这一记载表明当时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28.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

这反映出当时中国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29. 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

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

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历史(11)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三命题比赛历史(11)Word版含答案

2014年高考模拟试卷文综卷(历史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12.个人自由只有在承担了必要的社会责任后,才能得到充分的实现。

下列思想家既强调个人的精神自由,又提倡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是①庄子②朱熹③普罗塔格戈拉④卢梭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13.学者陈明远先生撰文质疑“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他认为该说法没有得到世界范围内史学界的公认。

他的依据是“乔·韦尔斯著《世界史纲》、汤因比著《历史研究》、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都找不到‘四大文明古国’的正式说法”。

下列对此人士最合理的是A.陈明远质疑四大文明古国是错误的 B.陈明远的论据不够充分,观点值得商榷C.陈明远否定中华文明,妄自菲薄 D.陈明远的论据充分,观点正确14.公元前4世纪中叶,秦国颁行“分异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即分家),倍其赋”。

也就是说,“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实行“诸子有份”。

此规定A.是分封制影响的产物 B.推动了郡县制的建立C.冲击了传统的宗法制 D.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15.“农商工师,各得所欲。

……故工不出,则农用乏;商不出,则宝货绝。

农用乏,则谷不殖;宝货绝,则财用匮。

故盐、铁、均输所以通委财而调缓急。

罢之不便也。

”上述汉代名臣桑弘羊的言论所表达的核心思想是A.工商业是国家获得财富的根源 B.农、工、商应该互通有无C.国家应该重视并控制工商业的发展 D.官府应该维护市场的良好秩序16.明清两朝皇帝每年冬至日都到天坛祭天,祈祷丰年。

礼仪极其隆重与繁复,不管耗费多少人力物力,亦在所不惜。

明清的统治着这样做,其理论依据是A.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B.儒家的“仁政”学说C.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 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7.近代某时期《大公报》曾对版面的编排进行了重大改革:两版面的国内外要闻,重要新闻很突出,长短新闻注意搭配,错落有致,标题醒目,还配有图片,版面美观新颖,很能吸引读者。

2014年高考浙江杭州命题比赛高三文综历史试题16 有答案

2014年高考浙江杭州命题比赛高三文综历史试题16  有答案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2.东汉王符在《潜夫论·浮侈》写道:“今举世舍农桑,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伪巧,充盈都邑,治本者少,浮食者众。

……浮末者什于农夫,虚伪游手者什于浮末……天下百郡千县,市邑数万,类皆如此。

”从中我们得到的历史信息是①批评东汉后期舍本逐末的社会现象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商业发展的情况③东汉虽有抑商法令,但经商的人不少④是当时城市商业经济发展的真实反映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3.元代秦岭以南的汉中地区被划归陕西行省,使四川盆地的北向门户洞开……归州,地处四川、河南二行省之间,却隶属于并不与之连界的湖广行省;同是处于汉水上游汉中盆地的兴元路和沔州,却分属四川、陕西行省。

此种行政区划不利于A.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B.加强对地方的军事控制C.各民族之间经济的交流D.增强行政区的自然属性与文化一体化的趋势14.实现教育公平,对每一个学生成才、对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意义重大。

中国古代有一位思想家提出了类似的主张,下列图片与这位思想家有关的是15.某县模范父亲王者成在送儿子王建堂出征之际。

赠送的竟是一面“死”字大旗。

他在白布中央写了大大的一个“死”字,两边写着:“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有吾子,自觉请缨;赠旗一面,时刻防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体现了甲午战争时期政府发动民众B.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C.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狠残暴D.体现了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踊跃支前16.右图反映的是从西周至新中国建立初期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锐减,植被破坏严重的现象。

造成这一变化的社会历史原因有①长期大规模农耕活动的影响②人口的增加导致土地过度开垦③统治者大肆修建宫室陵苑④近代以来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7.“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

浙江省2014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 文综历史 Word版含答案.pdf

浙江省2014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 文综历史 Word版含答案.pdf

12.《汉书·食货志》记载:“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

敢犯令,没人田货。

”该禁令A.? B.C. D.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③天下为主,君为客 ④愚夫愚妇与圣人同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14.唯心还是唯物是今人区分不同思想家的一个重要标准。

在这一问题上,下列思想家有相同倾向的有 ①荀子 ②张载 ③普罗塔戈拉 ④王夫之 A.②③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④ 15. 近年来,关于谁是活字印刷术的起源国,中韩两国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韩国学者的主要证据是:《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印刷于公元1377年,发现于韩国清州,2001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它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金属活字印刷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韩国学者掌握了实物史料,因此韩国学者的观点正确 B.《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这一实物史料不足以说明韩国是活字印刷术的起源国 C.目前关于活字印刷术的起源国还没有定论 D.活字印刷术起源于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结论有问题 16.清朝军机处大臣,随时由皇帝在满、汉大学士及各部尚书、侍郎中选定,即所谓的“无专官”。

这反映了 A.军机大臣地位低下 B.君主权力进一步加强 C.军机大臣无决策权 D.清朝政治混乱 17.孙中山曾说:“夫吾人之所以持民生主义者,非反对资本,反对资本家耳,反对少数人占经济之势力,垄断社会之富源耳。

”与上述言论相符的思想是 A.平均地权 B.节制资本 C.耕者有其田 D.普遍平等的民权 18.右图所示为1960—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A.? B.C. D.120年前的甲午中日战争和100年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命运,客观上加速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进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6分) 材料一 甲午之败并非海军之败,也非陆军之败,而是国家之败。

……福泽谕吉说,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改变三个方面: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的改变。

2014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浙江卷)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2014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浙江卷)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12.如何对待物质需求,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认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有的甚至提出“去人欲”;也有的针锋相对:“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下列人物中,明确表达上述主张的有①苏格拉底②亚里士多德③朱熹④李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试题答案】D【试题考点】古代东西方的思想家。

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苏格拉底提出“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反对放纵自己的欲望;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李贽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故①③④正确。

13.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瓷器(china)深受世界人民喜爱,所以,中国被称为China。

更有学者指出,China 是“秦”的音变(Qin→Chin-a)。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A.在考古学上取得突破,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B.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科技手段,进行广泛调查,得出科学结论C.调查中外著名历史学家意见,用民主方式解决这一学术问题D.弄清最早China称呼中国者先获悉了“秦”还是“瓷”的信息【试题答案】D【试题考点】史学方法。

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解决外国人是因为瓷器还是因为秦而称中国为china,所以通过各种方式弄清最早称呼中国为Chinar的人是先获悉了“秦”还是“瓷”的信息是最关键的。

ABC均是搞清这一关键的方式。

14.下列是宋、元、民国、当代编纂的浙江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这些地方志按先后排列是A.①②④③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试题答案】B【试题考点】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能力层级为B级。

【试题分析】①从“新军、警察”可知是民国时期,②从“三省、科举”可知是时宋代时期,③从“本路蒙古学”可知是元朝时期,④从“报刊、文物古迹”可知是当代,故选B 。

15.清末某官员谈到铁路修建时说:“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

是铁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

2014年高考浙江杭州命题比赛高三文综历史试题19 有答案

2014年高考浙江杭州命题比赛高三文综历史试题19  有答案

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共48分)一、本卷共12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也。

”下列言论与之出自相同思想流派的是()A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C.“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D.“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

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解析材料意思:所以圣人意欲别人所不意欲的,不珍贵难得的货品;学别人所不学的,挽救众人的过错。

以辅助万民的自然发展(实现自化、自成),而对人民不加干涉和强制。

材料体现的是道家顺其自然的思想。

“人皆知有用之用。

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体现的是道家无用思想。

故选D。

A项是心学,B项是董仲舒的主张,C项是荀子的主张。

答案D2、学者韩毓海在《从世界千年史看毛泽东的战略遗产》写道:“毛泽东找到了一种政治和组织的方法,将殖民主义、封建主义宰割下分崩离析的中国大地重新组织起来、动员起来,使被视为最封闭、最保守、最落后的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中国的黄土高原,重新崛起为最具革命性的力量所在。

”下列著作或思想完成于这一“心脏地带”的是解析“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中国的黄土高原,重新崛起为最具革命性的力量所在”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所列毛泽东的著作或思想完成于此时的是《新民主主义论》,故选D。

A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到国民大革命时期,B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 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皆排除。

答案 D3、下图是《两次世界大战间的中国银行业》分布状况图,造成此种分布状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B.全国政治中心的南移C.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 D.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解析从柱状图可以看出, 1934年相比1925年,中国银行的分布,在北平、天津急剧减少而上海飞升,这是由于中国政治中心的南移造成的,故选B。

2014浙江历史高考卷解析

2014浙江历史高考卷解析

1、简单评论西方中心论及其在中西世界历史编纂实践中的某些表现。

(一)西方中心论(1)西方中心论的概念西方中心论是一种从西方的角度来看整个世界的一个隐含的信念,是西方随中华文明近代落伍通过殖民化全球后逐步形成的欧洲对于世界的优越感,是对文明文化和历史的误解,是西方文化的一个不自觉的前提。

主要出现于20世纪以后的非殖民化时期。

很多国际标准(如本初子午线、公元纪元、拉丁字母)都包含西方中心主义。

尤其是工业革命由西方产生,更加拉大了西方跟亚非拉国家的差距,极大推动了西方中心论的兴盛。

(2)西方中心论的内容西方中心论以文明---野蛮、科学---愚昧、先进---落后等二元对立构建西方与非西方的等级图式,后现代主义的基础主义批判解构了等级和中心的观念。

1. 东方学:它的最极端、粗劣也令人反感的形式是种族优越论。

西方在其全球性的殖民扩张中衍生出一个关于东方的话语系统,即西方文化中的东方学。

东方学所认知和描述的东方,仅仅是呈现在西方人视野中的东方,是用西方的话语扭曲和遮蔽了的东方,而不是真实的东方。

东方主义的西方中心论倾向控制着西方关于东方的话语系统,支配着西方人认知和审视东方的基本态度和立场,其中充满着强烈的种族主义偏见。

2. 现代化理论:它的最温和的、使人觉察不到的,也“科学化”、概念化的形式是现代化理论,认为西方文化在其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发展出来的特殊的社会现象、制度装置、价值观念、生活取向,具有普遍意义。

西方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它的成功,更强化着这种普通性的意识。

(3)西方中心论之我见西方中心论是西方人以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用于东方社会时的一种自然表达。

它本质上体现西方的观点或立场。

它是由西方文化看待世界的方式,或这个文化的概念结构所规定的,呈现出一种欧洲对世界的优越心理。

事实上,不同文化之间是平等的,西方种族与文化不具备优越性,也不具备普世性,不同文化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尊重文化多样性与特殊性,重视属于文化自身的传统,任何文化都不能作为评判其他文化的标准。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命题比赛(26)及答案

浙江省杭州市2014届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命题比赛(26)及答案

2014年高考文综命题卷(历史部分)第I卷选择题(共12题 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

共计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改编).公元前8~前3世纪,在几个古老的文明中心,首次出现了一些对人类进行反省的哲人,当代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将此时期称作人类精神觉醒的“轴心时代”。

下列经典语句能够表明此时期人类精神觉醒的有①“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近几年浙江文综卷12题均考察古代东西方思想家的比较。

“宇宙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是南宋理学大家陆九渊的主张,不符合公元前8-前3世纪的时间要求。

正确选项C,难度B级13、.下图为汉墓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佐成王图》(左三为周公,左四为成王,右侧为诸侯)。

对该图历史内涵的解读与历史事实基本吻合的应是A.图中四方诸侯来朝,反映了成王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形成B.图中成王地位至尊,说明成王时初步实现了权力的集中C.图中成王厉行分封,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必须严格履行D.图中成王勤政爱民,统治者的品行成为权利之间的纽带解析:对古代政治制度的考察是浙江高考历史的一个长效知识点。

本题中西周尚未确立中央集权制度,故A错误;C项中只能看到成王与诸侯地位分明的等级关系,却看不到双方权利和义务关系;D项明显不符合史实。

而B项中诸侯对成王非常恭顺,四方来朝,说明天子权力较大,故正确。

正确选项B,难度C14、(改编)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不经,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

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

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

这一撰述过程最能表明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目前完全可信B. 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的真实C. 历史文献记录可以与口头传说相印证D. 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解析:对史学常识的考察近几年来在浙江文综卷中屡屡出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浙江高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选择题部分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如何看待物质需求,东西方思想家中有人认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有的甚至提出“去人欲”,也有的针锋相对:“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下列人物中,明确表达上述主张的有①苏格拉底②亚里士多德③朱熹④李贽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3.为学者认为,中国的瓷器(china)深受世界人民喜爱,所以,中国被称为China。

更有学者指出"China 是“秦”的音变(Qin—China)。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A.在考古学上取得突破,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B.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科技手段,进行广泛调查,得出科学结论C.调查一著名历史学家意见,用民方式解决这一学术问题D.弄清楚用China称称中国者先获悉了“秦”还是“瓷”的信息14①《山阴志》选举、书院、学堂、新军、警察②《临安志》宫阙、宗庙、三省、台阁、禁军、科举、坊市③《四明志》职官考(府州官员)、学校考(本路蒙古学、本路儒学)④《绍兴志》科学技术、报刊、文物古迹、名家学术思想A.①②④③B.②③①④C.③①②④D.③①④②15.清未某官员谈到铁路修建时说:“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是铁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

”这一言论的含义是A.“求富”“自强”B.师夷长技C.中体西用D.民生主义16.从甲图到乙图,表明A.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B.某些生活习俗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C.专制王朝由强大走向败弱的历史命运D.专制与民主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17.右图是20世纪初某报截图,它不能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A.出版业的发展B.广告业的进步C.婚姻礼俗之变迁D.世界发明之演进18.《纽约时报》某记者在回忆录中述及“广州聘请苏联顾问”、“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设防”、“攻克南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等。

学科网这些情形出现于A.辛亥革命时期B.五四运动时期C.国民革命时期D.全面抗战时期19.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带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学者敏锐的看到,“公社体制改革后,农工分了手,农业经营承包到户”,企业家感慨,“时代不同了,我得考虑如何增强企业活力”。

这表明①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废除②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③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试点④非公有制经济开始起主导作用A.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 ②④20.《英汉词典》在解释列出的义项有①公共汽车②火箭的一级③火车车厢④公共_____。

如果按历史上这些含义出现的先后来编写辞条,那么正确的顺序应当是A.①③④② B. ③②①④ C. ④①③② D. ④③①②2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

”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A.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的竞争B.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C.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D.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22.纳赛尔被誉为“中东雄狮”。

学科网如果要给他写传记,下列史实中不能作为其生平事迹的是A.签署“戴维营协议”B.领导建立埃及共和国C.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D.推动不结盟运动诞生23.欧洲在国际政治中举足轻重。

右图白色部分为某国际组织的欧洲成员国,据此判断该组织是A.1942年的反法西斯联盟B.1946年的联合国C.1949年北约D.1967年欧共体非选择题部分(共52分)38.学习历史,不仅要广泛阅读,更要感悟智慧,融会贯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6分)材料一1587年“并无大事可叙”。

学者黄仁宇却从此年入手,剖析明中后期社会,写成《万历十五年》。

该著作涉及的重要人物有: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

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的“荒诞奇迹”;已经去世五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

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这年去世的名将戚继光。

他曾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保卫了东南海防;在内地已成功定居4年多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

他从欧洲出发,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活跃于广东一带。

——据《万历十五年》编写材料二玉米、番薯等“种出西土”,在不少地方开始种植。

——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等(1)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简述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形态,并分析造成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8分)(2)试揭示明朝中后期在经济领域中(含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日益凸显出来的新气象和政府实行的老政策。

(9分)(3)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以日本、西欧(葡萄牙)为切入点,简要叙述明朝中后期中外关系的基本内容以及明朝政府的政策。

学科网(9分)39.50年前,中法出于对独立自主的迫求,冲破冷战坚冰,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

这不仅是两个国家,也是两大文明的历史性握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6分)材料一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

时任总统戴高乐指出,中国是一个“非常独特而深厚的文明”。

只有中国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才能真正解决亚洲乃至世界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

——新华社2014年3月24日讯材料二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学科网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人民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材科三拿破仑是政治家、军事家、法学家。

他强化中央集权,编纂《拿破仑法典》,创办法兰西银行。

起初,推动革命深入,捍卫革命成果占主导;后来,日益与旧制度妥协,还建立帝制。

对外战争既反对外国武装干涉,打击欧洲旧制度,传播革命思想;又侵略扩张,图谋称霸。

前期战争的主导方面是反干涉,此后却逆转了。

对拿破仑的评价,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主张:①杰出人物是时代的产物,又反作用于他所处的时代;②既要一分为二,又要分清主次;③区分人生不同阶段,动态评价;④区分不同活动领域,全方位评价。

——据李元明《拿破仑评传>整理(1)结合材料一、二,联系所学知识,特别从新中国外交的演变、20世纪6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大背景,论述中法建交的重大意义。

(9分)(2)中法两国都是大国,都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试选择中国人民熟悉的三位法国文学家,各列举一部作品,并写出其所属文学流派或评价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9分)(3)中法历史上都涌现了不少叱咤风云的人物。

如果请您评价拿破仑,您会更注重材料三中的哪种主张?请结合历史事实扼要展开。

(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8分)2014年浙江高考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参考答案12.D 13.D 14.B 15.A 16.B 17.D 18.C 19.A 20.D21.B 22.A 23.C38.(1)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内阁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但不能正式统帅六部百司;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

皇帝离不开内阁,但又以司礼监予以牵制;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导致政治日益黑暗。

(8分)(2)蚕桑、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美洲作物开始传入我国。

资本主义萌芽,会馆出现,商帮势力强大。

(答对三点即可)重农抑商。

(9分)(3)倭寇骚扰;葡萄牙占领我国澳门,西方传教士进入内地。

明政府维护“朝贡”体制,实行“海禁”政策。

(9分)39.(1)新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一边倒”),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体现了我国外交的新胜利。

在美苏争锋的两极格局下,与不结盟运动等一起,冲破冷战坚冰(使两极格局一定程度上受到撼动)。

中法都是大国,都有灿烂的文明。

两国建交是两大文明的历史性握手。

国际事务只有中国参与,才有可能真正解决。

(9分)(2)雨果。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司汤达。

《红与黑》。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者。

巴尔扎克。

《人间喜剧》(《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高利贷者》等)。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

罗曼·罗兰。

《约翰·克里斯多夫》。

现实主义作家。

“两个世纪的文化的一座桥梁”(9分)(3)更注重①:拿破仑既是法国大革命的产物,又以自己的方式巩固和发展了法国大革命。

评价拿破仑,必须把他置于时代的具体语境,又不忘他的个人风采。

更注重②:拿破仑的政治活动和对外战争都具有双重性。

但从根本上说,功大于过,是个应当肯定的历史人物。

更注重③:拿破仑一生的经历错综复杂,有很强的阶段性,都有必要区分不同阶段,给予恰当评价。

更注重④:拿破仑拥有多重身份,在多个领域都有建树,为法兰西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评价时需区分活动的不同领域,得出比较全面的结论。

(8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