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第五单元全部)

合集下载

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人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人教版)
10时58分50秒
:
1分= 60 秒
1分30秒= 80秒=
90 秒 1 分 20 秒
1分40秒=
100 秒
⒊ 体育课练习跑100米。小青用了20秒, 小东比小青多用2秒,小东用了多少 秒?谁跑得快?
20+2=22(秒)
答:小东用了22秒。 小青跑得快。
比比哪个裁判最公正
前不久学校举行了运动会,这是二年级四位男同学60米跑的成绩。
7时45分 7:45
10时25分 10:25
9时5分 9:05
3时25分 3:25
小结:
注意:我们看几时几分,要先看时针,时针走过几,就 是几时。
再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合起来就 是几时几分。
当看到分针走的小格不满10小格时,写的时候 要在小圆点后面写上“0”。
读作: 3时9分 写作: 3:09
15 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 )分钟
分针从6走到9,走了3大格,所以是15分钟。 你是怎样
算出来的
45-30=15,所以是15分钟。
呢?
你能告诉她, 还要等多久吗? 说说你是怎样 算的。
从8:40到9:00,时钟表 上要走4大格,所以是20分钟。
9:00就是8:00过去60分钟, 60-40=20,所以是20分钟。
1
3)、1时=( )分601分=( )秒
60
1时=(
)秒 3600
2、填写合适的时间单位。
大约每天睡9(小时 )
系红领巾大约需要20( 秒 )
煮米饭大约要25(分钟 )
真棒!
3、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
(1)时针从8走到9,经过1时。(

(2)分针从8走到9,经过1分。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完整-(第三单元全部)ppt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完整-(第三单元全部)ppt课件

50-15=35(毫米)
可编辑ppt
30
2 米 = 20 分米
20÷4=5(分米)
答:这个凳子的高约是5分米。
可编辑ppt
31
一根丝带长50分米,捆一个 大礼品盒用去了12分米,剩 下的丝带每7分米能捆一个小 礼品盒。剩下的丝带还够捆 ( 5 )个小礼品盒。
可编辑ppt
32
1厘米3毫米+1厘米3毫米=2厘米6毫米
长 3厘米 3分米 3 米
黑板
( ) ( ) (√ )

长 7厘米 7分米 7米

( ) (√ ) ( )
口 长 16厘米 16分米 16毫米

(√ ) ( ) ( )
可编辑ppt
23
2.在括号里填上长度单位
3( 米 )
2( 毫米)
22(厘米)
可编辑ppt
24
3. 在横线上填上 适当的长度单位
钢笔长14_厘__米_ 大头针长3_厘__米_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 课件
第三单元
可编辑ppt
1
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1.一棵大树高约12( 米 )。 2.一支铅笔长约18( 厘米)。
可编辑ppt
2
动动手:
请同学们用尺子量一下 自己数学书的有多长,有多 宽,有多厚?
可编辑ppt
3
你能说说你量的是多少吗?
可编辑ppt
26
判断:
1.儿童游泳池水深7毫米.( × ).
2.课桌高 60米.
( × ).
3.一分硬币厚约1毫米. ( √ ).
4.一支钢笔长约9厘米. ( √ ).
可编辑ppt

最新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全册带目录

最新版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优秀教案全册带目录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目录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1)第一单元《时、分、秒》 (4)第1课时《时、分、秒》 (4)第2课时《时间的换算及计算》 (9)第3课时《时、分、秒的巩固练习》 (11)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3)第1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13)第2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 (15)第3课时《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18)第4课时《估算》 (21)第5课时《整理和复习》 (23)第三单元《测量》教案教案设计 (27)第2课时《分M的认识》 (29)第3课时《长度单位的换算》 (31)第4课时<<千M的认识、换算和估测>> (33)第5课时《吨的认识和换算> (36)第6课时《解决问题》 (40)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0节) (42)第一课时:两位数连续进位加 (42)第二课时:三位数连续进位加 (43)第三课时:连续进位加 (45)第四课时:连续退位减法 (46)第五课时:加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49)第六课时: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 (52)第七课时:加法的验算 (53)第八课时:减法的验算 (56)第九课时:万以内的加减法 (59)第十课时:整理和复习 (62)第五单元倍的认识 (63)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11节) (67)第一课时:口算乘法 (67)第二课时 (68):整百、整千数的口算乘法 (68)第三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乘法 (69)第四课时:练习课 (71)第五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 (71)第六课时:多位数乘一位数(进位)乘法 (73)第七课时:连续进位乘法 (75)第八课时:连续进位乘法练习课 (76)第九课时: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76)第十课时: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77)第十一课时:整理复习 (79)※数字编码 (80)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6节) (84)第一课时:四边形的认识 (84)第二课时: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86)第三课时:周长 (87)第四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88)第五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练习课 (90)第六课时:估计 (91)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3节) (93)第一课时:认识几分之一 (93)第二课时:几分之几 (95)第三课时:分数的简单计算 (97)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 (98)第十单元总复习(3节) (101)第一单元《时、分、秒》第1课时《时、分、秒》教案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套PPT课件:第五单元课件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套PPT课件:第五单元课件

我有10根小棒能摆几架飞机?
小红 小丽 小强
能摆 用15 2根小棒。 架飞机。
四、布置作业
作业:第53页练习十一,第1题。
倍的认识
例2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一、复习巩固
第一行: 数一数第一行 有几根小棒。
第二行:
第二行小棒的根数是 第一行的( 4 )倍。
二、探究新知
(一)阅读与理解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扫地的4人,4的3倍是12,正好是 擦桌椅的人数,解答正确。
答: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3倍。
三、知识运用
1.
能提出一个用除法 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解决的问题吗?
台灯的价钱是台历的几倍? 我们检验一下对不对。
49÷7=7
台历7元,7的7倍是49,正好是 台灯的价钱,解答正确。
三、知识运用
2.
观察下图你知道了 什么信息?
例3
(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一、复习巩固
第一行: 数一数第一行 有几根小棒。
第二行:
第二行小棒的根数是第一行的4 倍,第二行摆多少根?
二、探究新知
(一)阅读与理解
可以提出一个什么问题? 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象棋的价钱是多少元? 知道了军棋的价钱, 要求象棋的价钱。
四、布置作业
作业:第55页练习十一,第11题。
三、知识应用
(三)看图填空
24
三、知识应用
(三)看图填空
15
三、知识应用
(三)看图填空
42
三、知识应用
(四)解决问题
你能提出数学问题 并解答吗?
李芳踢的个数是 王平的几倍?
18÷3=6 答:李芳踢的个数是 王平的6倍。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情境导入
教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请一些同学上讲台来。教师请3名女 生站在第一排,再请6名男生站在第二排(3个3个站在一起)。 教师提问:第一排有几个女生?(3个) 第二排有几个3?(2个3)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 像今天这种情况,我们就说讲台上的男生的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今天 ,我们一起来学习“倍的认识”。(板书课题)
板块二、探究新知 1.教学教材第50页例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片,兔子特别喜欢吃萝卜,我们看看在图片中有 多少根大胡萝卜。(2根) 那带叶子的小胡萝卜有多少根呀?(6根) 我们把6根小胡萝卜2根2根放在一起,就是3个2根,对不对?(对) 所以我们说小胡萝卜的根数是大胡萝卜的3倍。 大家一起来看一下,白萝卜一共有几根?(10根) 如果白萝卜每2根放在一起,就有5个2根,那白萝卜的根数是大胡萝卜的 几倍呀?(5倍)
(2)学生讨论,归纳方法。 第一种:图示法。 第二种:要求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就是求12里面有几个4,用除 法计算:12÷4=3。 师生共同检验 :扫地的有4人,4的3倍是12,正好是擦桌椅的人数,解答 正确。
5.归纳与总结。 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法解出了这道题目,这也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已知 两项求倍数”的一般思路。 第一步:阅读与理解,知道问题的条件,明确要解决什么问题。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可以用图示法,也可以直接用除法计 算出结果。 第三步:回顾与反思,检验解答是否正确。(板书)
八、教学反思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阅历学识和生活阅历为根基,供给学生熟谙的概括情 景,以辅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 生活的紧密联系。 3、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 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例1》课件PPT模板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例1》课件PPT模板

倍的认识—例1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件
5. 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
4份
4个2就是2的( 4 )倍,也就是 ( 8 )个。
PART 04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把一些物体的个数看作1份,另一些 物体的个数有这样的几份,那么另一 些物体的个数就是这些物体的几倍。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课堂练习
2.想一想,摆一摆。
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 4)个5根, 一共是(20 )根。
第二行摆:
第一行的4倍
课堂练习
3.摆一摆,填一填。 粉花: 黄花:
的朵数是 的( 5)倍。
4.摆一摆,再填空。
第一行摆2个○,第二行摆△,△的个数 是○的3倍,△摆(3 )个2个,一共是 ( 6)个。
第一行摆: 第二行摆:
倍的认识—例1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件
导入新课

探索新知

巩固练习
课堂小结
PART 01
导入新课
课前导入
1、填空。
( 2)个3
( 2)个2
课前导入
2、游戏。 4名女生站在第一排,8名男生站 在第二排(4个4个站在一起)。 第一排有几个女生?第二排有几个4?
PART 02
探索新知
探究新知
图中有几 种萝卜?
白萝卜 红萝卜 胡萝卜
探究新知
2
6
3份 有2根, 有3个2根。 根数是 的3倍。
仔细观察胡 萝卜有几根。
探究新知
的根数是 的几倍?
5份 的根数里面有5个2根。 的根数是 的5倍。

【精品】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

【精品】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

1.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计算及相关除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倍”是一个新的概念,是一种数量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和简单的数学模型,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乘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与能力,培养数感,为今后学习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2.教材为倍的认识提供了直观形象的情景图,以此引导学生认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引出“倍”的含义;然后例3是引导学生用“画一画”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建构思维模式。

三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

其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虽然已经有向逻辑思维过渡的趋向,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直接联系,主要依赖具体形象思维。

因此我把“倍的认识”这一知识,融合在学生的直观感受、操作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多种感官刺激中体验“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与促进“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思维模式的建立。

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

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明白“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具体意义。

2.通过直观演示与操作,引导学生体验数形结合的方法,建立“几个几”与“几倍”之间的联系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渗透“倍”与乘除运算的关系。

3.通过画一画、摆一摆、说一说,丰富“倍”的表象,深化倍的认识,培养用数学语言有理有据地说明问题本质的能力。

4.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把“倍的认识”这一知识,融合在学生的直观感受、操作与游戏之中。

让学生在多种感官刺激中体验“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与促进“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思维模式的建立。

2.依据儿童心理学有关小学生思维特点的理论,直观演示法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自身心理结构与小学数学知识结构不相适应的特点。

灵活地运用多媒体让学生直观地建立“倍”的概念,加深其印象,验证操作结果,也便于比较。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 倍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 倍的认识
数学三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
第1课时 倍的意义
请你比较胡萝卜和水萝卜 的量,发现了什么?
怎么摆能让我们一眼就看 出水萝卜比胡萝卜多4根呢?
摆时要注意什么呢?
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水 萝卜的数量多,胡萝卜的数量 少,在比较中,我们除了知道 多和少以外,还能知道什么呢?
怎么摆就能明显地看出有3 个2根呢?
倍的认识,是两个量通过比较 得来的,我们要分清谁是谁的几倍, 就要看清谁和谁在比,比的标准不同 了,结果也就不一样了。
同学们,生活中存在着许多倍数关 系,请你仔细地找一找,利用这节课学 习的“倍”的认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单元备课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倍的认识》单元备课

第三单元《倍的认识》单元备课
第三单元备课
个平均分成(
个里面有(
)的个数是的(
)的个数的(
3.完成P55 8
理解去年是什么意思,表示两人的年龄都要减一岁。

4.完成p55 9
引导读题,找准条件,理解两个问题中哪钟颜色的珠子数量不变,哪种珠子是哪种珠子的6倍,哪种珠子应该是多少,在这样的理解基础上再来想比这种珠子原来的个数是多还是少。

5.思考p55 10
读懂题意,让学生按照这样的变化画出图形,再来思考结果。

6.思考p55 11
引导学生明确小熊手里的5个玉米需要加上3再乘2得到熊妈妈现在个数与小熊现在个数的关系,最后再加上3得19个。

三、作业设计
1.小欣今年5岁,妈妈今年35岁。

(1)妈妈的岁数是小欣的几倍?
(2)明年妈妈的岁数是小欣的几倍?
(3)10年后,妈妈比小欣大多少岁?
2.张阿姨家养了6只鸡,其中2只公鸡4只母鸡,每只母鸡又孵了3只小鸡。

(1)张阿姨家现在有多少只鸡?
个平均分成(
个里面有(
)的个数是的(
)的个数的(。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课件)
答:那它的宽是7厘米。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现在你能解决佩奇和乔治的争吵吗?到底 谁跑的路程长?请你算一算。
3米
5米
6米
(6+3)× 2 =9×2 =18(米)
5×4=20(米)
知识延展
我们对周长的学习
三年级上册: 认识四边形,周长
三年级上册: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六年级上册: 圆的周长
大胆提出问题,大 有提出不同看法, 不敢问问题,不敢
胆表达想法
并作出尝试
尝试和表达
合作
善于与人合作,虚 心听取意见
能与人合作,能接 缺乏合作精神,难
受意见
以听取意见
思维条理性
能有条理表达意见,解决 问题的过程清晰,做事有
计划
能表达意见,有解决问 题的能力,条理性差些
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缺乏计划性,不能独立解
他们跑的路程其实就是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
探究新知
合作要求:
1.量一量,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 2.算一算,算出长方形的周长。 3.摆一摆,表示出所列的算式。 4.写一写,写出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探究新知
边 边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拓展练习
一个正方形花圃的周长是36米, 那它的边长是多少米?
分析题目 已知:正方形周长是36米
决问题
思维创造性
具有创造性思维,能用不 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
思考
能用老师提供的方法解 决问题,有一定的思考
能力
思考能力差,缺乏创造性, 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我这样评价自己:
伙伴眼中的我:
同学评价
教师评价
作业布置
制作一张周长为42厘米的长方形卡片, 写上祝福语,送给你想送的人。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倍的认识》说课(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倍的认识》说课(课件)
1. 初步感知“倍”的含义
通过直观演示与教师介绍,使学生了解到“倍” 产生于两个数量的对比中,初步感知“倍”的含义, 适时创设疑问,激起学生的思考。
12
一、说教材、学生 二、说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重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五、说教学过程 六、说板书设计
环节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2. 尝试模仿,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 (1)出示课件,展示10根白萝卜。 (2)请学生仔细观察,用“倍”的知识说说白萝卜的个数与胡萝卜的个数有什么 关系呢?
“倍”的概念
01
一、说教材、学生 二、说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重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五、说教学过程 六、说板书设计
说教材
“倍”是一种
数量之间的关系
深入理解乘法的含义 拓宽应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与能力 培养数感,为学习分数、小数和百分数奠定基础
02
一、说教材、学生 二、说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重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五、说教学过程 六、说板书设计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以学生喜欢的游戏——复 习旧知,目的是为了激起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帮助 学生唤起求几个几是多少的 回忆,为学习新知做好知识 和心理上的准备。
08
一、说教材、学生 二、说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重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 五、说教学过程 六、说板书设计
环节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说学生
三年级学生处于第二阶段,概念形成主要 依赖对感性材料的概括。同时考虑到"倍"概念 有较为抽象的特点,而三年级学生思维比较形 象直观,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倍"的概念较 少,所以学生理解起来不容易。
因此在教学时,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圈一 圈,比一比,说一说这些课堂活动,以及努力 创设生活情景,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使学 生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表象,经历从具体到抽 象出"整数倍"模型的过程。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题有妙招》课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解题有妙招》课件

答:该合唱组有男同学9人,女同学36人。
3.在一道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除数比被除数少24, 商是7,被除数和除数各是几? 画线段图: 除数: 被除数:
除数:24÷(7-1)=4
24
被除数:4×7=28或4+24=28
答:被除数是28,除数是4。
类型2
用“图示法”解决同增或同减差不变 的差倍问题
千克,这时乙袋盐的质量是甲袋盐的3倍,甲、乙两
袋原有盐多少千克?
画变动后的线段图: 甲袋:
乙袋:
现甲袋:(8+4)÷(3-1)=6(千克)
(4+8)千克
原甲袋:6+4=10(千克) 原乙袋:10千克
答:甲袋原有盐10千克,乙袋原有盐10千克。
RJ 三年级上册
用“对应思想”解决年龄问题
经典例题
两年后,妈妈比现在大了两岁:28+2=30(岁); 兰兰也比现在大了两岁:4+2=6(岁)。 求两年后妈妈的年龄是兰兰的几倍, 就是求30是6的几倍。
的 线 段 图 :第二个书架:
(9+9)本 现在第一个书架:(9+9)÷(3-1)=9(本)
现第一个书架: (9+9)÷(3-1)=9(本) 原第一个书架: 9+9=18(本) 原第二个书架:18本 答:第一个书架原来存书18本,
第二个书架原来存书18本。
6.两袋盐的质量相等,从甲袋取出4千克,给乙袋装入8
答:第一根铁丝剩下12米,第示法”解决原两数相等,变化 后一数减少另一数增加的差倍问题
5.两个书架所存书的本数相等,如果从第一个书架里取出9
本书放到第二个书架,那么第二个书架所存书的本数是
第一个书架所存书的本数的3倍,两个书架原来各存书多 少本?画 变 动 后 第一个书架:
RJ 三年级上册

沈阳市人教版-2019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配套教案全集-第5单元

沈阳市人教版-2019年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配套教案全集-第5单元

第5单元倍的认识第1课时倍的认识(1)【教学内容】教材第50页例1、例2。

【教学目标】1.充分认识“倍”的概念。

2.理解“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含义,并会运用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并会运用倍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掌握“已知两项求倍数”的解题过程和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建立“倍”的概念,学会已知两项求倍数的基本方法。

难点:建立“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思路,体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教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请一些同学上讲台来。

教师请3名女生站在第一排,再请6名男生站在第二排(3个3个站在一起)。

教师提问:第一排有几个女生?(3个)第二排有几个3?(2个3)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

像今天这种情况,我们就说讲台上的男生的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倍的认识”。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教学教材第50页例1,初步形成“倍”的概念。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幅图片,兔子特别喜欢吃萝卜,我们看看在图片中有多少根大胡萝卜。

(2根)那带叶子的小胡萝卜有多少根呀?(6根)我们把6根小胡萝卜2根2根放在一起,就是3个2根,对不对?(对)所以我们说小胡萝卜的根数是大胡萝卜的3倍。

大家一起来看一下,白萝卜一共有几根?(10根)如果白萝卜每2根放在一起,就有5个2根,那白萝卜的根数是大胡萝卜的几倍呀?(5倍)2.巩固“倍”的概念。

现在,请大家拿出自己的小棒,我们一起来动动手。

大家看教材第50页“做一做”第2题。

第一行摆5根小棒。

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在第二行每5根小棒摆在一起,要摆几个5根?一共有多少根?学生动手摆小棒,数小棒,然后汇报。

由于第一行是5根小棒,第二行是4个5根小棒,所以第二行一共有20根小棒。

大家完成得非常不错,现在你们都明白了“倍”的概念了吗?3.体验求倍数的一般思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鼠
标准量
兔子
比量
标准量 2只松鼠 兔子有3个只2
所以兔子是松鼠的3倍
松鼠
兔子
标准量 3只松鼠 兔子有2个3只 所以兔子是松鼠的2倍
标准变了,倍数也就变了
松鼠 小鸟
小鸟是松鼠的 ( 2 )倍
如何确定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第一步:观察,找出标准量。 第二步:根据标准圈一圈。 第三步:数一数圈了几组,就是几倍。
第一关:看图圈一圈,填一填
蓝花有2朵,红花有( 4 )个2朵,( 红花 ) 的朵数是( 蓝花 ) 的( 4 )倍。
☆☆☆ ☆☆☆ ☆☆☆ △△△
(☆ )的个数是( △ )的( 3 )倍
( )的只数是( )的( 2 )倍。
第二关:圈一圈,填一填
1、 的个数是 的(3 )倍。 的个数是 的( 6)倍。 2、思考:为什么都是在和 这个标准量比较,结果却不相同呢? 和 的个数不同。虽然标准量 相同,但比较量不同或是发 生改变,倍数也会发生改变。 3、从这道题中,你还能找到其他的倍数关系吗?
松鼠 兔子
松鼠有2只,兔子有3个2只
兔子是松鼠的3倍
2只 3个2只
松鼠
小鸟
松鼠有2只,小鸟有 ( 56)个( 2 )只,
小鸟的只数是 松鼠的( 65 )倍 小鸟的只数和松鼠同样多时,小鸟是松 鼠的( 1 )倍
松鼠
3只
兔子
2个3
松鼠有(3)只,兔子有( 2)个(3 )只 兔子是松鼠的( 2)倍
是 的2倍
第三关:画一画 填一填
1、第一行画4个○,第二行画△。△的个数是○的2倍。
○○○○ △△△△ △△△△
2、第一行画○,第二行画△。△的个数是○的5倍。
○○○○○ △△△△△ △△△△△ △△△△△ △△△△△ △△△△△
第四关:口答
(1)14里面有( 7 )个2 14是2的( 7 )倍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 课件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看图说一说,各有几个几? ☆☆☆ ☆☆☆ ☆☆☆
3个3
○○ ○○ ○○ ○○ ○○ 5个2
△△ △△
△△ △△
△△ △△
3个4
二、口答
(1)14里面有( 7 )个2 (2)32里面有( 4 )个8 (3)56里面有( 8 )个7 (4)27里面有( 9 )个3 (5)18里面有( )个( )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2)32里面有( 4 )个8 32是8的( 4 )倍
(3)18里面有( )个( ) 18是( )的( )倍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