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就业形式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概期中小论文

题目:当前就业形势之剖析

当前就业形势之剖析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这个现象的产生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生产力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矛盾,生产力跟不上社会需求增长速度,提供的就业缺口就小,供给大于需求的局面就会存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预测,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中国每年将新增劳动力700万人左右,同时,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加剧,农村每年有2000万左右的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而每年可安排的就业人数只有1000万,那么,至少就会有1600-1700万劳动力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

经过上面具体数字的分析,就业形势的严峻性不言而喻,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现象存在的呢?除了经常提到的劳动力供求总量的影响和劳动者就业能力的影响外,还有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使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尤其是非熟练劳动力被动地向第三产业转移。这样,必然使不适应第三产业就业岗位的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其次,所有制结构调整使就业岗位从国有企业向混合所有制企业,包括个体私营企业、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转移。这样,由于就业观念等原因,有一些劳动力人口必然处于失业状态。其次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从长远看,中国科学技术进步将会促进就业增长,但是,当前中国正经受着科学技术进步所引起的“资本排斥劳动力”的过程。由于劳动力在传统产业部门与新兴产业部门之间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致使大量传统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最后是制度性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就业制度:许多地方性政策法规使城乡劳动力市场处于半封闭状态,严重

影响城乡劳动力转移;教育制度:由于城乡之间教育投入和不同地区之间的教育投入的非均衡性,使城乡之间和不同地区之间的教育发展呈现出非均衡态势,最终使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呈现出非均衡性;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大量农民被排斥在社会保障制度之外,这对就业有着潜在的影响。

就业难问题再针对到大学生群体来说,还有一些更加深层次的原因。首先是总量矛盾与结构矛盾并存,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的发展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西部地区,却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其次,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过去,大学生是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这与时代赋予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形成鲜明的对比。大学生目前的择业在单位的选择上:选择科研结构、党政群体、中外企业很多,而选择乡镇企业、大中学校、集体企业的却很少。另外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没有市场意识,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

此外,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工作往往毕业前才进行,就业指导仅仅是一种职业介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只是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最后是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企业用人的时候,首选是相关专业,其次是高潜质的人。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

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的能人,并且希望招来的人很快能给企业带来变化,忽视大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对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剖析之后,就可以知道相应的对策应该有哪些。首先,就大学生自身而言,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就要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最重要的是,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转换思路,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其次,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其次,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定招聘人员的质与量。

对于目前的高校而言,应转变观念,把握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加强世界高教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全面提高办学水平。不断进行教育改革,以市场为导向,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加快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现有科类结构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能完全适应,需要适时调整。实施高校扩招后,要协调招生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实行不同层次教育要求水平不一的政策,如对高职教育实行宽松政策,对于本科及以上教育采取宽进严出政策,保证教育质量。目

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技术工人需大于供的态势,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极度缺乏,在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时,可以缩短高职教育年限以适应人才需求。

对于这个就业难问题,社会和政府必须进行总体性的相应调整。政府要通过努力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尤其是建立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水平,来增加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使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人才需求衔接好,这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其次,扩大毕业生入伍人数,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让部分优秀毕业加入人民解放军,既有利于提高军队素质,同时解决部分大学生就业。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延缓大学生就业时间,也为社会培养更多高层次人才。当前可以鼓励经济条件允许的大学毕业后到发达国家深造,学习国际一流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学成归国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鼓励大学生到条件艰苦的地方就业,特别鼓励大学生参与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更加宽松的条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

最后,在制度保障方面,要完善有关人才及劳动法规。使用人单位、高校、大学毕业生都在能人力资本交易中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鼓励创业,通过种种刺激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对大学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以及档案管理“一条龙”服务、加强对失业高校毕业生的管理和服务、尽快建立全国性的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

劳动力的闲置会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阻碍,不仅不能创造应有的价值,还会占取相应资源。不能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利用就意味着发展不能最大化,这种状态势必会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产生影响。我们要做的就是缓解这个问题,尽量减少矛盾,改变当前生产力落后的现状,还社会一个比较和谐的就业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