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五章-----诊法述要教学讲义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护理学5诊法ppt课件

中医护理学5诊法ppt课件

12
• (五)望五官 • 望目:色泽和形态,反映五脏的情况 • 望耳:反映肾与肝胆的情况 • 望鼻:反映肺与脾胃的情况 • 望口唇:反映脾胃的情况 • 望齿龈:反映肾与胃的情况 • 望咽喉:反映肺胃与肾的情况
整理版课件
13
• (六)望皮肤 • 1.望皮肤色泽 • 2.润燥、斑疹、疮疡
整理版课件
14
整理版课件
3
• (一)望神 • 重点观察患者的 • 精神表情、意识思维、 • 面色眼神、语言呼吸、 • 动作体态
少神
整理版课件
得神 失神
4
• (二)望色 • 1.常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 • 主色:是与生俱来的基本肤色。 • 客色:受季节气候、生活和工作环境、情绪及运动等不同因素
影响所致气色的短暂性改变
整理版课件
28
• (3)望舌形
• 苍老舌:舌质坚敛
苍老,纹理粗糙
主实证或热证
• 娇嫩舌:舌体浮胖
娇嫩或边有齿痕。
主虚证或寒证。
整理版课件
29
• 胖肿舌:舌体肥大肿胀 主脾虚湿蕴。
• 瘦薄:舌体瘦小薄瘪
主气血虚(瘦薄色淡)
或阴虚火旺(瘦薄色
红绛干燥)。
整理版课件
30
• 芒刺舌:舌面有乳头高突如刺,状如草莓,扪之碍手, 主热盛。
整理版课件
16
• (八)望排出物
• 1.望痰涎
• 痰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有形之痰与无形之痰
• 涎 小儿口角流涎,涎渍颐下
整理版课件
17
• 2.望呕吐物 • 3.望大便 主要是察大便的颜色及便质、便量 • 4.望小便 观察小便要注意颜色,尿质和尿量的变化

最新中医诊断学第五章脉诊PPT课件

最新中医诊断学第五章脉诊PPT课件
(肾三藏精)化其血—他—精脏为腑化血与之本脉,象合营形以生成血的关系。
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脾胃
为气血生化之源,脾统血;肝藏血, 贮血,调节血液,调畅气机;肾藏 精,为元气之根,这些因素均与脉 象的形成间接有关
14.01.2021
中医诊断学
二、诊脉部位
(一)三部九候诊法
天(两颞动脉)—候头额、颞部
14.01.2021
中医诊断学
随着时代生活的日新月异,人们的医疗条 件逐渐改善,对于脉诊的看法更需要客观、辨 证地对待。
从目前的临床情况来看,现代生活状态中的
中医脉诊比起古人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更难反映人体的真实
客观情况。我们知道,一般凡是来门诊看中医
的病人,有很大一部分是慢性病和疑难病患者。
而这些病人中,有一大部分的患者是长年服药
上(头) 人(耳前动脉)—候目、耳
地(两颊动脉)—候口、齿
天(手太阴肺经动脉处)—候肺气
中(手) 人(手少阴心经动脉处)—候心气
地(手阳明大肠经动脉处)—候胸中之气
天(足厥阴肝经动脉)——候肝气
下(足) 人(足太阴脾经动脉)——候脾、胃之气
14.01.2021
地(足少阴肾经动脉)——候肾气
中医诊断学
14.01.2021
中医诊断学
3.寸口分候脏腑
寸——心
寸——肺
左手 关——肝
右手 关——脾
尺—肾(阴)
尺—肾(阳)
14.01.2021
中医诊断学
疑难点 寸口六部所主脏腑的依据是什么?
〈分析〉独取寸口的道理:
一.是由于寸口位于手太阴肺经的原穴部位, 是脉之大会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所以, 在寸口可以观察胃气的强弱;

5上篇第五章诊法述要-电子教案

5上篇第五章诊法述要-电子教案
★ 四诊合参:指诊察疾病时,必须将望、闻、 问、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全面结合分析。
第一节 望 诊
•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全身和局部 表现、舌象及排出物等,以收集病情资料的诊 察方法。
一、全身望诊
(一)望神
•广义:是人体生命活动总的外在表现。 •狭义: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望神:是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表 现来判断病情。有得神、失神、少神 、假神 四种情况。
芒刺:主热证
• 舌尖—心火亢盛 • 舌中—胃肠热甚 • 舌边—肝胆火盛
齿印:主脾虚湿盛
• 舌质淡嫩,边有齿痕, 多为脾虚;
• 舌体胖大,舌质淡白, 苔白湿润而有齿痕,常 为阳气虚弱,水湿内停。
2.舌苔
• 苔色:白、黄、灰、黑 • 苔质:厚薄、腐腻、润燥
(1)苔质
薄苔:主表证, 疾病轻浅
厚苔:主里证, 外邪入里
(2) 舌形
• 老舌:实证、热证 • 嫩舌:虚证、寒证
胖舌:主虚、湿
• 舌淡白胖嫩,苔白水滑, 多为脾肾阳虚,水湿停留;
• 舌红绛胖大,苔黄厚腻, 多是脾胃湿热,痰浊停滞;
• 舌赤肿胀而苔黄, 乃热毒壅盛,心脾有热;
• 舌肿胀紫暗多为中毒。
瘦舌
舌瘦瘪淡红而嫩 心脾 两虚 气血不足
• 舌瘦薄绛干 热盛伤阴 阴虚火旺。
→舌中→ 舌根→ 两侧; 舌苔→ 舌质。 • 注意辨别染苔。
肾 肝胆
脾胃 心肺
正常舌象
舌 淡 红 、 苔 薄 白
病舌及主病
1. 舌质
• 舌色: 淡白、红、绛、紫
• 舌形: 老嫩、胖瘦、裂纹、齿痕
(1) 舌色:
• 淡白:主虚证、寒证 舌色淡白(气血不足证) 淡白而瘦薄(气血两虚)

温病学 第五章 诊法 PPT课件

温病学 第五章 诊法 PPT课件

三、辨斑疹、白PEI
(一)斑疹
温病过程中常出现斑疹,观察其色泽、 形态、分布等,可以帮助了解感邪轻 重、病变浅深、气血津液盛衰、病势 进退、预后顺逆等,对于指导临床治 疗具有重要意义。
1.区别:

皮肤表面的红色皮疹

大小



高出否

压之色退否

退
2.成因

均是邪热入营血分


热郁阳明,内迫血分
肌肉
胃 肺

皮肤
邪热郁肺,内窜营分
3.诊察要点
(1)察色泽:
正常色:红活荣润——正气盛;血流畅;邪热透 异常色:如胭脂——血热↑ 如鸡冠花——热毒↑↑ 如煤炭——热毒↑↑↑
雷少逸:“红轻、紫重、黑危”。
(2)别形态
顺证:松浮色鲜,洒于皮面 逆证:紧束有根,自皮钻出
(3)审疏密
顺证:疏;均匀——热毒轻浅 逆证:密;成片——热毒较重 叶“斑疹皆是邪气外露之象”“宜见不宜见 多”。
伴证
黑苔:
温病过程中的黑苔,大多数由黄 苔或灰苔发展而来,往往是病情危重 的标志,但根据其所表现的厚薄润燥 不同,所主病证也有虚实寒热之分。 其常见的黑苔有以下几种:
(二)辨舌质
舌诊除了辨舌苔外,还要辨舌质。舌 为心之苗,舌质由血液荣养,所以舌质与 心和营血的关系非常密切,其变化也较容 易反映心及营血的情况。 在温病过程中,当邪热深入营血、营 阴受伤、耗血动血时,舌质必然有相应的 变化。通过对舌体的色泽、形态等方面的 观察,可以辨别热入营血的各种病候,特 别能反映出邪热的盛衰和脏腑、营血、津 液的盈亏。
第五章 诊法
•一、辨舌 •(一)舌苔 •1、白苔

最新5上篇第五章诊法述要-电子教案

最新5上篇第五章诊法述要-电子教案

二、局部望诊
(一)望头面
• 头过大、头过小——先天不足。 • 口眼歪斜——中风
(二)望五官
• 眼、耳、鼻、口唇、齿龈、咽喉
(三)望颈项躯体
• 瘿瘤——肝气郁结,气结痰凝 • 羸疬——痰凝或血瘀 • 项强——经气不利或热极生风 • 鸡胸——先天不足,后天失养 • 腹部深陷——久病虚弱,新病津脱 • 腹部青筋暴露——肝郁血瘀
—肾虚水饮或寒湿带下。 • 面色黧黑,肌肤甲错:
—多为瘀血久停所致。
(三)望形
1 肥胖——痰湿体质;干瘦——阴虚体质 2 浮肿:水肿证 臌胀证 3 瘦瘪:恶病质 疳积证
(四)望态
1 动静 • 多动—多为阳证,热证,实证 • 少动—多为阴证,寒证,虚证 2 咳喘 • 气粗声重,坐而仰首者—多为热证,实证; • 喘促气短,坐而俯首—多为寒证,虚证。 3 抽搐:主肝风内动 4 偏瘫:中风偏枯证 5 痿痹 • 痹证—关节肿痛,曲伸不利,麻木疼痛。 • 痿证—四肢痿软无力,行走困难。
(四)望皮肤
1、外形:水肿、鼓胀、皮肤干瘪枯槁、疳积、皮 肤甲 错
2、斑:斑形如锦,或红或紫,平摊于皮肤,抚之不碍 手消失后不脱皮。
3、疹:色红,形如米粟,稍高于皮肤,摸之有碍手感, 消失后脱皮。
4、痈毒疔疖:丹毒、湿毒、痈、疽、疔、疖
(五)望毛发
三、望排出物
1. 望痰涎涕唾 2. 望呕吐物 3. 望大便 4. 望小便
舌质
正气
舌苔
邪气
第二节 闻 诊
一、听声音
1. 声音:
• 实证、热证——声音重浊而粗、高亢洪 亮、烦躁多言。
• 虚证、寒证——声音轻清,细小低弱, 静默懒言。
• 新病——声音重浊、嘶哑。 • 久病——声音轻清、体弱。

中医-诊法述要 PPT

中医-诊法述要 PPT

望神的四种情况








2、望色
(1)色泽与气血的关系:气对人体起温煦的作用,血 起濡润的作用。病理上气血的盛衰将引起色泽的变化。
(2)望色的部位——在面
面部为人体经脉、络脉的气血上注之处,又是脏腑 气血之外荣。
常色—正常人的面色是微黄,略红润而有光泽。 病色—病人面色鲜明、荣润,说明病变轻浅,气血未
②舌诊的内容
舌质—舌体的肌肉,脉络。 舌苔—附着其上的一层苔状物,为胃气所生。
色—淡红(隐隐红活) 正常舌象:舌质 形态—舌体柔软,活动自如
舌苔—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 苔。
常将正常舌象描述为“淡红舌,薄白苔”
③舌诊的意义:可了解人体正气的盛衰及病位的 深浅,病势的进退,区别病邪的性质,测知病情 的预后。
C.黄疸—身目俱黄 阴黄—黄而晦暗如烟 熏-寒湿
④青色:
原因:阴寒内盛或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主证:寒证、痛证、惊风证及瘀血证
证型:
里寒证 寒主收引
A .实证 外寒证
由寒化热—热极生风—小儿惊风
B. 虚证—a.心气不足,气虚血瘀
b.肝气虚弱,肝血瘀阻
⑤黑色:
原因:阳虚致阴寒内盛,或气血瘀阻。
主证:肾虚、水饮、瘀血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 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 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 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 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 病所生。以治则无过,以诊 则不失矣。
第一节 望诊
定义:望诊实际上就是对病人的神、 色、形态、舌象以及分泌物排泄 物色、 质的异常变化进行有目的 的观察,以测知内脏病变,了解 疾病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

上篇第五章诊法述要电子教案PPT课件

上篇第五章诊法述要电子教案PPT课件

热盛伤 阴虚火
芒刺:主热证
• 舌尖—心火亢盛 • 舌中—胃肠热甚 • 舌边—肝胆火盛
齿印:主脾虚湿盛
• 舌质淡嫩,边有齿痕, 多为脾虚;
• 舌体胖大,舌质淡白, 苔白湿润而有齿痕,常 为阳气虚弱,水湿内停。
2.舌苔
• 苔色:白、黄、灰、黑 • 苔质:厚薄、腐腻、润燥
(1)苔质
薄苔:主表证, 疾
望神的四种情况







神Hale Waihona Puke (二)望色⒈ 常色
• 主色:指由禀赋所致、终生 不变的色泽。
• 客色:指受季节气候、生活 和工作环境、情绪及运动等 不同因素影响所致气色的短 暂性改变,非疾病所致。
正常面色: 微黄透红,明润光泽。
⒉ 病色
• 病色包括五色(青、黄、赤、白、黑)善恶与 变化。
• 善色:明润光泽而含蓄,表示病情较轻,预后 较好;
病轻浅
厚苔:主里证, 外邪入

润燥苔
润苔:津液未伤
燥苔—津液亏耗、 热盛伤津
腐腻苔
腐苔---主食积胃肠, 痰浊内蕴
腻苔--主湿浊、痰 饮、湿温 。
(2)苔色
白苔:主表证,寒证
◎苔薄白为病邪在表; ◎苔白而厚,主湿浊内盛,
或寒湿痰饮; ◎苔白滑黏腻多主痰湿; ◎若舌苔白如积粉,舌质红赤,
则主湿遏热伏,或瘟疫初起; ◎苔白厚燥裂,可见于湿温病邪热炽盛,暴伤津液。
蒸而成。 • 望舌注意事项:光线;自然伸舌;顺序:
舌尖→舌中→ 舌根→ 两侧; 舌苔→ 舌质。 • 注意辨别染苔。
肾 肝胆
脾胃 心肺
正常舌象
舌 淡 红 、 苔 薄 白
病舌及主病

《诊法述要中医学》课件

《诊法述要中医学》课件

脉诊
脉诊的定义
脉诊是中医通过触摸患者的脉搏来诊断疾病的方法。脉搏的跳动与心脏的跳动相一致,能够反映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 态。
脉诊的原理
脉诊的原理基于中医的基本理论,即人体的气血运行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通过触摸脉搏,可以了解气血的 运行状况,从而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程度。
脉诊的方法
在进行脉诊时,医生需要用手指轻轻地按压患者的寸口、关部和尺部,感受脉搏的跳动。医生需要根据 脉搏的强弱、快慢、滑涩等特征,结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分析,得出诊断结论。
寒热往来
03
询问患者是否出现寒热交替的症状,判断病情是否与疟疾相关

问汗
有无出汗
询问患者是否出汗以及出汗的部位和时间,判断病情的虚实和表 里。
自汗盗汗
询问患者是否出现自汗或盗汗的症状,了解病情的阴阳失调情况 。
汗出异常
询问患者出汗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汗出如油、冷汗等,判断病 情的危重程度。
问疼痛
案例分析:一例急性阑尾炎的中医外科临床实践,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减轻患者 痛苦,促进康复。
中医妇科临床实践
中医妇科临床实践主要涉及女 性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如月经不调、痛经、产后调 理等。
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运用中 医理论和方法,针对女性生理 特点和疾病特点进行辨证施治 。
案例分析:一例多囊卵巢综合 症的中医妇科临床实践,通过 中药治疗和饮食调理,恢复患 者生殖健康。
按诊
01
按诊的定义
按诊是医生通过触摸患者的身体部位来诊断疾病的方法。通过触摸患者
的皮肤、肌肉、骨骼等部位,可以了解病变的性质和程度,以及患者的
体质和心理状况。
02
按诊的原理
按诊的原理基于中医的基本理论,即人体的脏腑经络与体表组织器官密

中医护理学5诊法ppt课件

中医护理学5诊法ppt课件

整理版课件
9
• (三)望形态 • 1.望形体:是观察病人形体的强弱胖瘦、及体质类型和异常表
现等来诊察疾病的方法。 • 皮毛、肌肉、脉管、筋腱、骨骼是构成形体的五种基本组
织,称之为“五体”。
整理版课件
10
• 2.望姿态 • (1)动静 • (2)抽搐 :主肝风内动 • (3)偏瘫 :中风偏枯证 • (4)痿痹:痿证,痹证
热。
整理版课件
50
•(1)恶寒发热:恶寒与发热同时出现,是表证的特征 •(2)但寒不热:新病为寒邪直中,久病多为阳气虚衰
整理版课件
51
• (3)但热不寒
• 壮 热:多为里热炽盛
• 潮 热:日晡潮热-多为阳明腑实证

午后潮热,入夜加重或骨蒸痨热-阴虚潮热

午后热盛,身热不扬者-湿温潮热

身热夜甚-温热病热入营血
整理版课件
55
• 3.问疼痛
• 疼痛的原因: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 (1)问疼痛性质
• 胀痛-气滞 刺痛-瘀血 绞痛-实邪阻滞或阴寒凝滞
• 隐痛-精血亏虚或阳虚有寒 重痛-湿邪困阻
• 酸痛-湿阻 冷痛-寒邪阻络或阳虚 灼痛-阳热亢盛
• 走窜痛-气滞或风胜 固定痛-血瘀或痹证
• 掣痛-筋脉失养或邪阻经络
整理版课件
28
• (3)望舌形
• 苍老舌:舌质坚敛
苍老,纹理粗糙
主实证或热证
• 娇嫩舌:舌体浮胖
娇嫩或边有齿痕。
主虚证或寒证。
整理版课件
29
• 胖肿舌:舌体肥大肿胀 主脾虚湿蕴。
• 瘦薄:舌体瘦小薄瘪
主气血虚(瘦薄色淡)
或阴虚火旺(瘦薄色
红绛干燥)。

中医学的诊法 ppt课件

中医学的诊法  ppt课件

ppt课件
12
(二) 望姿态 望姿态是通过观察病人的动静姿态及肢体动作和体位,以诊 断疾病的方法。 1.动静姿态
观察病人喜动喜静的不同姿态,可判断证候的阴阳、寒热、 虚实。 阳证、热证、实证病人多以动为主,可见卧时面常向外,转 侧时作,喜仰卧伸足,揭衣弃被,不欲近火,坐卧不宁,烦 躁不安; 阴证、寒证、虚证病人多以静为主,可见卧时面常向内,蜷 缩成团,不欲转侧,喜加衣被,喜卧少坐。 2.咳喘姿态 呼吸气粗,咳嗽喘促,难以平卧,坐而仰首者,为肺有痰热, 肺气上逆之实证。 喘促气短,坐而俯首,动则喘甚,为肾不纳气,或肺气不足 之虚证。 身肿心悸,气短咳喘,喉中痰鸣,多为肾虚水泛,水气凌心 射肺之证。
(二)少神 少神又称“神气不足”,是精神不振,思维迟钝,目光呆滞,不欲言语, 肢体倦怠,动作迟缓等的表现。 意义:少神为轻度失神之象,提示正气受损,多见于一般虚证或恢复期 的患者。
(三)失神 失神又称“无神”,是精神萎靡,神情恍惚,目光呆滞,反应迟钝,言 语低微,面色无华,肌肉瘦削,或二便失禁等生命活动衰败的表现。 意义:失神为神气衰败之象,提示正气大伤,精气衰竭,脏腑功能虚 衰,病情深重,预后较差。 若见神识昏迷,语无伦次,循衣摸床,撮空理线等,多属邪陷心包,阴 阳离决的危候。 若见猝然昏仆,目闭口张,手撒尿遗等,属失神重证,提示精气已脱。
(3)口眼歪斜: 单见口眼歪斜,肌肤不仁,患侧目不能合,口不能闭,不能皱 眉鼓腮,饮食语言皆不利,此为风邪中络,脉络二) 望五官 1.望目 水轮-瞳仁、风轮-黑睛、气轮-白睛、血轮-目眦、肉轮-眼睑
(1)目色: 目眦色赤为心火,白睛赤为肺火,白睛显红络为阴虚火旺, 全目赤肿为肝经风热。 白睛变黄为黄疸,目眦淡白为血亏,眼胞红肿湿烂为脾火。 (2)目形: 健康人低枕睡眠后一时性胞睑微肿不属病变。 目窠微肿如新卧起之状,为水肿病初起。 目窠内陷,为亡阴脱液,或五脏精气衰竭之象,病重难治。 喘而眼睛突起,为肺胀。 眼突颈肿,属瘿病。单侧眼突则多为目内或颅内肿瘤。 睑缘肿起结节如麦粒,红肿较轻者,名为针眼; 胞睑漫肿,红肿较重,名为眼丹,皆为风热邪毒或脾胃蕴热 上攻所致。

第五章诊法述要

第五章诊法述要

C腐腻:主中焦湿浊及胃气盛衰。
腐苔:颗粒粗大,苔厚疏松,状如豆腐渣,
中边皆厚,易刮,脾胃湿浊;
腻苔:颗粒细小,致密而粘。中厚边薄,
不易刮,湿浊内蕴,阳气被遏。
(2)苔色
白苔:主表,寒、湿证。薄白而滑,风寒袭表; 苔白而厚,湿浊内盛。
黄苔:主里证,热证。薄黄苔为外感风热;苔 黄厚腻为湿热积滞。
瘿瘤,肝气郁结,气结痰凝;瘰疬,肺 肾阴虚、或感风火时毒;项强,风寒外 袭,经气不利,或热极生风;鸡胸,先 天不足,或后天失养;腹部深陷,久病 或津脱;腹部青筋暴露,多肝郁血瘀。
(1)全身
(2)望斑疹:斑重于疹,为温热病,邪 热郁于肺胃,内迫营血。
(3)望痈毒疔疖
局部红肿热痛,高出皮肤,根部紧束为痈; 漫肿无头,坚硬而肤色不红者为疽;初起 如粟米,根部坚硬,麻木或发痒,顶白剧 痛为疔;形如豆粒梅核,红热作痛,起于 浅表,继而顶端有脓头为疖。
3.望形体(外形、体质) (1)胖瘦(主要反映阴阳气血的偏盛偏
衰)
体胖肤白、乏力——形盛气虚之痰湿体质。 体瘦肤黄、易躁、怒——多火体质,阴虚
内热。
(2)浮肿:水肿证,臌胀。 (3)瘦瘪:大肉削瘦。
行、走、坐、卧、立。
(1)动静:阳证、热证、实证以动为主; 阴、寒、虚证以静为主。
汗,阴虚内热; 先恶寒战栗,继而全身大汗为战汗,急性热病
转折点:a、汗出热退,脉静身凉;b、汗出身 热,脉急促。
(三)问疼痛
新病、剧、持续、拒按,实证;久病、 缓、时止、喜按,虚证;胀痛(气滞), 刺痛(血瘀),游走痛(气滞,或风 胜),冷痛、灼痛、绞痛、隐痛、重痛 (湿)、酸痛(肢体为湿,腰为肾虚)
(2)咳喘:痰热实证;肺虚;肾虚;肾 虚水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吐弄:不回缩为吐舌,反之为弄舌。主心脾有热,小儿 惊风,先天不足。
麻痹:转动不灵活,血虚风动或肝风挟痰。
舌纵:舌体伸出,难以收回。痰火扰心。
2.望舌苔
(1)苔质
A厚薄:透过舌苔能隐约见到舌质为薄,不见舌 质为厚。反映病邪的浅深和轻重。
B润燥:津液之存亡,过湿为滑苔,主脾虚湿盛 或阳虚水泛;苔燥为阴伤。
第二节 四诊
一、望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
神色形态、局部表现、舌象,分泌物和 排泄物色质的变化来诊察病情的方法。 先全身,再局部,再排泄物及舌。 光线:充足、自然光。
(一)全身望诊
(精神、面色、形体、姿态)
1.望神
神:(广义)指高度概括的人体生命活动的 外在表现;(狭义)指神志、意识、思维活动。 望眼神尤重要。
(4)望舌态
痿软:痿软无力,色淡白,为气血两虚;伴绛无苔,为 肝肾阴枯;伴舌红,为热伤津。
强硬:强而干,红绛为热入心包;伴口眼 歪斜,半身不 遂为中风。
震颤:伴红绛,为热极生风;舌淡白,微震颤,属虚风 内动。
歪斜:风中经络,或风痰阻络。
卷缩:危证,伴赤干,热极伤阴;兼淡白湿润,寒凝经 脉;并舌胖粘腻,痰浊内阻。
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舌质淡红明润, 胖瘦适中,柔软灵活;舌苔薄白均匀,干湿适 中,不粘不腻,揩之不去。
1望舌质
(1)望舌神:红活明润为有神,干瘪晦暗为无 神。
(2)望舌色
淡白舌:阳气虚弱或气血不足,主虚证、实证。
红舌:鲜红正红,主热证;全舌深红,质粗有苔, 为实热新病;舌红兼舌心干燥为热灼胃阴;舌边 红肝胆有热;舌尖红起刺为心火上炎。
绛色:邪热炽盛,主瘀。舌绛起刺为热入营血; 绛而舌心干为胃火热邪内伤津液等。
青紫舌:淡紫无红者为青舌,主阴寒,瘀血;舌 深绛而暗是紫舌,主气血壅滞,瘀血。全舌青紫 为重证血瘀;舌紫肿大为酒毒攻心。
(3)望舌形
老嫩:辨虚实 胖瘦:胖舌主湿盛,阳虚;瘦舌主气血不足。 芒刺:主火热炽盛。 裂纹:主阴伤。 齿印:主脾虚,湿盛。 舌疮:心经热毒炽盛;肝肾阴虚,虚火上炎。 舌下络脉:青紫迂曲,为有瘀之象。
(1)得神(精神充沛、神清、语言、面色明润、 目灵活明亮)正气足,预后好。
(2)少神(虚证)
(3)失神(正气大伤)
(4)假神(精气将绝)“回光返照”、“残灯 复明”。
2.望色 以面部气色为主,兼望肤色、目睛、
爪甲等。
五色配五脏:肝(青)、心(赤)、 脾(黄)、肺(白)、肾(黑)。
(1)常色:主色(禀赋、不变);客色。 微黄透红,明润光泽。
第五章-----诊法述要
第一节 诊法的基本原理与运 用原则
一、基本原理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皮肉脉 筋骨、经络与脏腑息息相关,而以脏腑 为中心,以经络联通内外,外部的征象 与内在的脏腑功能关系密切。通过审察 其外部征象,可以探求疾病的本质。
(一)司外揣内
通过观察外表的现象,推测内脏的变化, 认识病理本质,并解释外在征候,即司外 揣内,“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 病矣”。可正确处理表与里,现象与本质、 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3岁以内的小孩,为手太阴肺经分支,分 风、气、命三关。正常为红黄隐隐于食 指风关之内。
纹色辨寒热,淡滞定虚实,浮沉分表里, 三关测轻重。
(五)望舌
(自然光线,自然伸舌,注意染苔)
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反映正气,脏腑及 气血虚实盈亏。
舌苔是附于舌面的一层苔垢,其由胃气上蒸而 成,反映邪气深浅,胃气存亡。足太阴脾,足 少阴肾,足厥阴肝及手少阴心经均联于舌。
灰苔:多主痰湿,里证。灰而润滑,寒湿内阻 或痰饮内停;灰而干,阴伤。
黑苔:主里证,重证。热盛阴耗;阳虚或寒盛; 黑燥、重于疹,为温热病,邪 热郁于肺胃,内迫营血。
(3)望痈毒疔疖
局部红肿热痛,高出皮肤,根部紧束为痈; 漫肿无头,坚硬而肤色不红者为疽;初起 如粟米,根部坚硬,麻木或发痒,顶白剧 痛为疔;形如豆粒梅核,红热作痛,起于 浅表,继而顶端有脓头为疖。
5.望毛发 : 反映肝肾气血
C腐腻:主中焦湿浊及胃气盛衰。
腐苔:颗粒粗大,苔厚疏松,状如豆腐渣,
中边皆厚,易刮,脾胃湿浊;
腻苔:颗粒细小,致密而粘。中厚边薄,
不易刮,湿浊内蕴,阳气被遏。
(2)苔色
白苔:主表,寒、湿证。薄白而滑,风寒袭表; 苔白而厚,湿浊内盛。
黄苔:主里证,热证。薄黄苔为外感风热;苔 黄厚腻为湿热积滞。
(三)望排出物 含排泄物、分泌物
1.痰、涎、涕、唾
2.望呕吐物 : 稠浊酸臭,胃热;清稀无臭,胃 寒。
3.望大便 :虚寒、溏薄;实热、燥结。远血、 近血。
4.望小便:清长为寒,赤涩、短、少为热;黄 赤混浊、偶有砂粒为石淋;混浊如米泔,淋沥 而痛为膏淋;小便带血,热涩刺痛为血淋。
(四)望小儿指纹
(2)病色 五色善恶: 善:明润光泽而含蓄。
恶:晦暗枯稿而显露。 青:主寒证、痛、惊风、血瘀。 赤:主热。 黄:主湿、虚、黄疸。 白:主虚、寒、失血。 黑:主肾虚、水饮、瘀血。
3.望形体(外形、体质) (1)胖瘦(主要反映阴阳气血的偏盛偏
衰)
体胖肤白、乏力——形盛气虚之痰湿体质。 体瘦肤黄、易躁、怒——多火体质,阴虚
属肝、瞳子属肾、眼睑属脾。眼神、色泽、形 态。
(2)望耳:主要反映肾与肝胆的情况。 (3)望鼻(肺与脾胃) (4)口唇(脾胃) (5)望齿龈(肾与胃) (6)望咽喉(肺胃与肾)
3.望躯体
瘿瘤,肝气郁结,气结痰凝;瘰疬,肺 肾阴虚、或感风火时毒;项强,风寒外 袭,经气不利,或热极生风;鸡胸,先 天不足,或后天失养;腹部深陷,久病 或津脱;腹部青筋暴露,多肝郁血瘀。
内热。
(2)浮肿:水肿证,臌胀。 (3)瘦瘪:大肉削瘦。
4.望动态 行、走、坐、卧、立。
(1)动静:阳证、热证、实证以动为主; 阴、寒、虚证以静为主。
(2)咳喘:痰热实证;肺虚;肾虚;肾 虚水泛。
(3)抽搐 (4)偏瘫:中风偏枯证。 (5)痿痹
(二)局部望诊
1.望头面 2.望五官 (1)望眼:目眦血络属心、白睛属肺、黑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