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GDP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与策略

合集下载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摘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当今,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成为新世纪的标志。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因此,如何协调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坚持实现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关键。

关键词: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关系前言以往人们谈到环保时总是把它与经济发展和促进对立起来,认为环境保护只会加重经济发展的负担,特别是当经济面临困境的时候,人们往往首先考虑的是牺牲环境利益甚至环境安全来保证经济稳定和经济安全,虽然环保必定与经济发展有矛盾的地方,但不至于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只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采取适当的措施,二者是可以和谐并进的。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民众的富裕有赖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解决环境保护问题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发展,但是如果一味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那么它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

1.我国的环境现状中国目前的环境状况可以说是比较恶劣的,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一样,中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

大城市工业污染物对附近儿童健康造成影响的事件常有发生,特别是兰州,太原等城市是世界污染最严重城市之一。

另外中国耕地面积严重缺乏,而另一面又围田造路;一面退耕还林,而另一面又大量砍伐树木。

华北沙尘暴,西北土地荒漠化,草原退化等问题较严重。

可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最紧迫的任务是发展经济,拉近与发达国家的距离,这点是毋庸质疑的,然而内蒙古的草原改革开放以后,牧民的生活逐渐发生了变化,道路穿过莽莽草地,使他们与外界的联系愈加方便,随着与外界的联系,牧民的羊群逐渐增多,牧民的生活也不断地改善,然后,这样的状况并没有持续多久,羊群越来越多,牧民逐渐发觉,草场变的荒芜,气候更加干燥,风沙开始肆虐,羊群的草料异常的困难,牧民们不得不大量地宰杀和出卖自己的牛羊,牧民的生活变的艰难,许多牧民离开世代生活的家园,到陌生的城市谋生。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辩论辩题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辩论辩题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辩论辩题正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矛盾,相反,环境保护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首先,环境保护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环保产业逐渐兴起,如清洁能源、环保技术等领域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

例如,中国在发展清洁能源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不仅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推动了经济的转型升级。

其次,环境保护可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环境恶化会导致健康问题,增加医疗支出,降低劳动生产力,影响经济发展。

因此,环境保护不仅是为了子孙后代着想,也是为了当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着想。

正如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所说,“环境问题不是一个次要的问题,而是我们生存和繁荣的基础。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反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存在着矛盾。

一方面,环保成本高昂,对企业经营造成负担,可能导致企业减少投资、裁员等,影响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为了经济增长,一些地方可能会牺牲环境,忽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例如,中国一些地方为了GDP增长而大量开采煤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然而,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画上等号。

正如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所说,“我们没有借给我们的地球,我们从我们的子孙那里借来它。

”环境问题不解决,经济发展也是短暂的。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应该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

在实践中,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证明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可以实现良性循环。

例如,丹麦在发展风能、生物能等清洁能源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因此,我们应该寻求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采取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平衡与协调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平衡与协调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平衡与协调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各国的经济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这种经济发展带来的同时也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如气候变化、能源短缺和生态破坏等。

因此,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和协调成为了全球共同关注的议题。

一、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资源消耗、能源排放和生态破坏等方面。

首先,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大量消耗致使资源量日益减少。

例如,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矿产资源和原材料,而这些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不可避免地导致环境的破坏和恶化。

此外,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土地面积的扩大也会导致土地资源的消耗。

其次,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能源排放是环境问题的主要来源之一。

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等活动产生的废气和尾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化,严重影响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最后,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是无法忽视的。

大规模的工业开发和城市建设导致了森林的砍伐和湿地的填埋,使得生态系统的失衡进一步加剧,影响了物种的生存和栖息环境的保护。

二、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资源节约、绿色产业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首先,环境保护要求节约资源的使用,减少浪费和污染。

这将促使企业和个人采取更加环保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

其次,环境保护倡导发展绿色产业,即通过环保技术和环保产品来实现经济发展。

绿色产业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降低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同时还能创造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点。

最后,环境保护要求实现可持续发展,即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需求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是长期的发展模式,需要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深度调整和协调,但它也能够为未来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基础。

三、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与协调为了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与协调,各国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普及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环保的合力。

如何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如何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如何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吕风霞发展是硬道理。

经济发展始终是人类社会的主旋律,但经济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充分顾及人民群众生存环境的基础上,保持生态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规模的基本平衡,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经济发展必须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严重失衡。

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 20 多年的时间内集中出现。

就我省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发展速度快速增长,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也已接近饱和。

如果到2010 年, GDP在 2005 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即使万元GDP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降低35%,全省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也将是 2005 年的 1.3 倍。

这将远远超过我省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关键是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

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

三是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为新的发展腾出环境容量和空间。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必需在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从源头上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上狠下功夫。

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是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产业体系的首要环节。

只有严格执行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下决心淘汰那些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落后生产能力,严禁新上那些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同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缓解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才能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循环利用,努力实现增产减污。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把握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把握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把握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对立或完全的统一,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需要我们以智慧和策略来妥善把握。

过去,在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忽视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带来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但同时也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森林被砍伐,河流被污染,空气变得浑浊,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虽然在短期内带来了经济的增长,但从长远来看,却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良好的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如果环境恶化,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还会增加医疗成本,降低劳动生产率,从而制约经济的发展。

例如,一个地区的空气和水污染严重,可能导致居民患病的几率增加,劳动力身体素质下降,工作效率降低。

企业为了应对环境污染可能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治理和设备更新,增加了生产成本。

而一个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地区,则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促进旅游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绿色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同时,环境保护也能够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环保产业逐渐兴起,包括可再生能源开发、资源回收利用、污染治理技术等领域。

这些产业不仅能够创造就业机会,还能够推动技术创新,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然而,要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并非易事。

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

一方面,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不愿意在环保方面投入足够的资金和精力。

他们可能会采取偷排、漏排等违法手段来降低成本,从而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这就需要加强环境监管,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企业进行严厉惩处。

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在制定发展规划时,仍然存在重经济、轻环保的倾向。

为了追求GDP 的增长,盲目引进高污染、高耗能的项目,忽视了环境承载能力。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依存关系。

发展经济难免带来环境问题,保护和改善环境,需要付出一定的财力和物力,这是相互制约的一面。

另一方面,保护环境本质上就是保护资源,保护生产力,促进能源和资源的节约,这都有助于经济的增长和效益的提高;反过来,经济的发展又为环境保护提供物质条件和技术基础,这是相辅相成的一面。

由此可见,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处理得好,可以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处理不当.则会相互影响,彼此阻碍。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是保障广大人民利益的。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人民造福。

所以,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处理好人口、资源、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把可能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解决在生产建设的过程之中,使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

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者的统一。

我国的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环境和生态方面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十分巨大的。

且不说像沙尘暴、水污染等人们切身感受的事实,据国家海洋局的报告,在我国沿海地区,有70%的海滩被侵蚀,10多个海湾港口正在丧失原有功能,滨海湿地丧失近一半,红树林减少了66%,近岸珊瑚礁95%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70%的水域遭到污染,2000年,近海发现28次赤潮,累计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正成为最严重的海洋灾害。

由3000位各国专家参与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研究小组"最近的报告说,全球变暖将比以前设想的严重得多,而且还会持续数百年。

报告认为,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燃烧矿物燃料释放的二氧化碳气体"。

这表明联合国气候会议通过的《京都协议书》的正确性和重要性。

美国人口虽然只占全球的4%,可是排放的温室气体却占全球的1/4,是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

布什总统宣布不执行这个协议,当然引起各国人民的抗议。

人们常说发展经济要"以人为本",如果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而垃圾、噪音和污染却增加得更多、更快,那又怎么体现以人为本呢?香港有份报纸的一篇文章说,当人们突然发现,钱有了,房有了,豪华的吃穿也有了,有的还有车;可是那清澈的、潺潺地、荡着碧波的水却已经浑了、脏了、臭了、少了、有的干脆没了。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与协调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与协调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与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环境保护是为了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而经济发展则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然而,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实现平衡和协调并不容易,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首先,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意味着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

经济发展通常需要大量的资源和能源消耗,这个过程往往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例如,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和废水对空气和水质造成污染,过度开采自然资源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等。

因此,为了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一方面,政府应加强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对违法企业进行严厉的处罚。

同时,鼓励和支持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节能减排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企业也应主动承担环境责任,加大环境保护投入,推动绿色发展。

此外,还需要加强教育宣传,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其次,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还需要注重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发展理念和方式。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应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并建立健全的生态保护体系。

通过建设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维护重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同时,要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预防环境问题。

企业也应加强生态意识和生态伦理意识,推动绿色供应链建设,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最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还需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市场机制可以通过经济手段来引导资源配置,鼓励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补贴、排污权交易等措施来引导企业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鼓励绿色金融的发展,为环保产业提供融资支持,推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浅谈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浅谈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浅谈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摘要:进入二十世纪,人类进入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通过对资源的过度利用,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也造成了诸多的环境问题,可以说人类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保护环境成为人类发展的重要问题。

而,解决环境问题,其本质就是一个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

关键词: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谐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与自然从远古天然和谐,到近代工业革命时期的征服与对抗,到当代的自觉调整,努力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人们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意识发展的反映。

这些年的实践证明,正确处理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二者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可以达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主要概念及指标①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时期内从贫穷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

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家经济总量的增长,更意味着经济结构的改善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的全面进步。

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有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婴儿死亡率等。

前两个指标都是主要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一般1年)内国民经济在数量规模上的货币增加量,如GDP表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②环境保护是指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理论和方法、技术,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的等多方面措施,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防止和治理环境污染和破坏,综合整治环境,保护人体健康,促进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

这就要求人们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并掌握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根源与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防止环境质量恶化,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持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的主要指标有: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二氧化碳、工业固体废物和工业粉尘等),城市环境保护指标(如城市空气质量、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率、噪音标准、绿化标准等),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如自然保护区面积比率、海洋保护区面积、森林覆盖率、湿地面积保护等)。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生策略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生策略

浅谈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生策略内容提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传统观点认为: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相互矛盾的,经济发展必须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而若要保护环境则会限制经济的发展。

本文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不是矛盾的,而是由于制度设计的不当,导致两者的相克,通过对现存的部分环境制度进行改革,并进行环境制度的创新,给经济主体提供充分的激励,将环境保护与经济主体的利益最大化行为相关联,就可以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生。

本文对环境管理制度与技术问题的成因及相关的理论进行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环境保护问题的一些对策建议。

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1.环境内涵及现状1989年12月26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一章第二条说明,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环境状况日益恶化,大气、水与海洋污染日益严重,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许多物种正濒临灭绝,森林的过度砍伐与矿产资源的过渡开采都给人类生存与发展带来了现实的与更严峻的潜在威胁。

环境资源的稀缺性逐步表现出来,环境问题正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治理环境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2.环境管理制度比技术更重要环境问题宽泛而复杂,涉及到技术层面、管理层面、制度层面。

技术层面:研究治污防污的有效技术、环境质量的标准设定、生态保护区的设立等等;管理层面,如何按照既定制度有效组织安排生产;制度层面:设计制度,合理构建各相关主体的产权与利益关系,如排污企业、受污染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环境与生态问题研究中曾有过争论:技术与制度哪个更重要?经过多年的环境保护实践,证明制度是更为重要的因素,好的制度才会催生出好的技术,如果制度设计不合理就会抑制高效率的环保技术的产生,目前我国治理污染的政策制度比较单一,以收取排污费为主要形式。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问题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

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难题。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非对立关系,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措施。

一、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经济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政府应该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和环保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此举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二、加强环境监管与法制建设建立健全的环境监管机制和法律法规体系,是保护环境的基础。

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督,严格执法,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同时提高环境违法成本,加大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

同时,加强环境规划与管理,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确保各项建设项目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三、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根本目标。

政府应该引导企业和个人树立环保意识,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采取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措施,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同时,鼓励开展节能环保科技创新,推动环保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促进产业升级与转型。

四、加大环境教育力度环境教育是培养人们保护环境意识和能力的有效途径。

从小培养儿童的环保意识和习惯,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课程,使学生掌握环保知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同时,加强大众环境素质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引导人们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

五、加强国际合作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国际合作来共同应对。

各国应加强合作,共享环保经验和技术,共同制定环境保护标准和规范,建立起有效的国际环境保护机制。

同时,发达国家应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和资金支持,帮助其推进环境保护工作。

结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关系。

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1 生态环境的含义在阐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之前,首先了解一下生态环境的含义。

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

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会让我们的生活环境逐渐恶化,经济发展受到限制。

因此,要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就必须保护生态环境。

2 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人类对其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尤其是党和政府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列入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

生态环境的内容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保护。

保护生态环境主要包括: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禁止废弃物进入环境,保证生态环境本身的净化能力,保证自然物种的多样性,从而使生态系统得以良性循环,所以人类不仅要保护生态环境而且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自然是人类的朋友,只要保护生态环境才能给我们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

第二,防治生态环境污染。

环境的污染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何防治环境污染是世界性课题。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工业污染,建设中的建筑污染,人们生活中的生活污染都不同程度地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危害。

第三,保护具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

近些年,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在环保方面我国取得了很好的成就,但是保护环境形势依旧非常严峻,在发达国家积攒上百年的环境问题,在中国20年里就具有体现,因此,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的重要工作之一。

3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关系3.1 经济与生态环境资源的和谐发展自然界是世间万物的生存基础,是生产力发展和人类赖以生存的保障。

和谐发展理论提倡健康、适度发展,反对滥用科学技术,制止对无法弥补的自然生态破坏活动。

经济要发展,生态环境也要保护,所以经济的发展不能建立在损害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要发展经济就需要走一条与自然资源和谐发展的正确道路,如果一味地索取,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受到自然的反作用力。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在当今的全球化背景下,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日益受到关注。

许多国家面临着如何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避免对环境造成过度损害这一重要课题。

本文将深入分析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平衡之道。

一、环境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 资源枯竭与经济可持续性首先,环境的变化直接影响到资源的可用性。

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资源消耗急剧增加,例如水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等。

一旦自然资源被过度开发,便会导致枯竭,进一步影响到经济发展。

例如,某些地区因为地下水过度采掘而导致土地荒漠化,生产能力下降,直接影响当地的农业和工业。

2. 自然灾害和经济损失气候变化引起的自然灾害频率增高,对经济的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

台风、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不仅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也导致基础设施损坏、生产停滞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例如,在近几年的多次洪灾中,受灾地区的生产总值大幅下降,重建过程需要耗费巨大的资金和时间。

二、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压力1. 工业化与污染问题经济发展的过程伴随着工业化的加速,这往往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在追求短期经济利益时,企业常常忽视环境保护,排放废气、废水等污染物,加剧了空气和水体污染,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和健康。

例如,中国在快速工业化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雾霾问题,这不仅是健康危机,也是社会稳定的潜在风险。

2. 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破坏城市化虽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为了满足城市扩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大量森林被砍伐、湿地被填埋,这不仅破坏了生物多样性,也改变了地区气候。

因此,在追求城市现代化与繁荣发展时,必须反思产业布局与环保政策的一致性。

三、平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必要性面对环境危机和经济挑战,各国都在不断探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实现这两者之间的平衡,是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

1.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通过引入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可以有效减轻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从而降低排放、减轻对环境的压力。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如同两条交织的丝线,既相互依存又时常冲突。

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日益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如何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其中的矛盾与挑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首先,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微妙的。

经济发展如同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机遇。

工厂的烟囱高耸入云,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城市的灯火辉煌,夜空如同繁星点点。

这一切的背后,是无数劳动者的辛勤付出和创新精神。

然而,这辆列车的车轮也在碾压着大地,留下了一道道深深的痕迹。

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这些问题如同一片片乌云,笼罩在人们的头顶,让人感到窒息和无助。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未来。

然而,在现实中,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却时有发生。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追求GDP的增长,不惜牺牲环境,导致了大量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例如,某些工业区的空气质量常年超标,河流被严重污染,土地被重金属污染,这些环境问题不仅影响了当地居民的健康,也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如同一场拉锯战,双方都在争夺有限的资源和空间。

然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非水火不容。

事实上,两者是可以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

环境保护可以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

例如,清洁能源、环保材料、循环经济等新兴产业,不仅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此外,环境保护还可以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例如,一些国际知名品牌,通过采用环保材料和生产工艺,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如何协调平衡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如何协调平衡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如何协调平衡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重要议题。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在实现经济繁荣的同时,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经济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它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生活,创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生活水平。

然而,如果在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忽视了环境保护,就可能导致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例如,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可能造成资源枯竭,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可能排放大量污染物,破坏生态平衡,影响空气质量、水质和土壤质量,进而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

环境保护则是确保人类未来能够继续享受美好生活的关键。

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源、绿色的森林和多样的生物物种,这些都是我们生存和发展所不可或缺的。

良好的环境不仅能够提供生态服务,如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和水、防止水土流失等,还能为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促进经济的多元化。

那么,如何才能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找到平衡呢?首先,需要转变发展观念。

过去,我们常常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对立起来,认为要发展经济就必然会牺牲环境。

然而,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我们应当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认识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并非相互排斥,而是相互促进的。

通过采用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方式,可以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的增长。

其次,加强政策引导和法规建设至关重要。

政府应当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规范和约束。

例如,制定严格的环境排放标准,对污染企业进行严厉的处罚;同时,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鼓励企业开展环保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科技创新是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平衡的重要手段。

加大对环保技术的研发投入,开发和推广清洁能源、节能减排技术、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等,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例如,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不仅减少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还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一:1、彼此联系的观点,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人口,资源,环境,经济正是处在彼此联系的关系中并彼此作用,人口多,资源消耗就大,要提供这么多资源那么环境就会受到破坏,虽然会带来短时间的经济效益,但长期看,经济也必然受到牵制,因为环境被破坏而致使的经济损失,因人口过量致使的就业压力和养老压力都必然连累经济。

因此,他们是彼此联系的。

资本主义国家走的是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咱们国家坚持的是发展与环保并举,近些年来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力度,归根结底是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2、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

当前正确熟悉二者关系有利于现实经济的发展。

有什么样的物质,就有什么样的意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也正表现了这种关系,国家按照我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制定政策,发展经济,就是为了适应物质世界,一样,精神对物质有反作用,这些政策也将对人口控制,资源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起到踊跃的作用,这四者的关系就是一种唯物观的表现。

3、坚持发展的观点。

一切事情都出在不断的发展进程中,过去,在奴隶封建社会里,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矛盾并非是那么突出,所以表面上看去是很和谐的,可是,到了工业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对资源的消耗超越了以往,为了取得资源,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这时,咱们就需要从头审视它们之间的关系,用发展的目光看问题,不该只看到短时间的经济效益,更应该看到久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踊跃的政策保护环境,控制人口,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唯有如此,才能取得久远的发展。

4、正确的价值观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就涉及到是从久远价值仍是眼前价值来判断问题,如何的才是正确的价值观,既要照顾此刻人们对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也要为子孙后代着想,这之间的利益如何取舍,就要求咱们学会用正确的价值观处置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关系。

5.坚持正确的矛盾分析方式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趋增加的物质文化需求与掉队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抓住这个主要矛盾才能正确处置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之间的关系,不能一味追求眼前利益而破坏环境,也不能一味以子孙需求而闲置资源停止发展,它们只是社会矛盾中的一个小矛盾,不能因小失大。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两个十分重要且不可忽视的议题。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共同挑战。

本文将探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1. 背景介绍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和改善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包括空气、水、土壤和生物多样性等。

经济发展则是指通过提高生产率和创造财富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依存的,因为经济的繁荣需要一定的资源和环境支撑,而环境的保护也需要一定的经济投入。

2. 环境保护对经济的影响环境保护措施会对经济造成一定的影响。

首先,环境保护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这将增加企业和政府的负担。

其次,环境保护可能会限制一些对环境有较大影响的产业的发展,如煤炭和化工等行业。

最后,环境保护政策的执行可能导致一些企业的关闭或转型,给就业市场带来一定的冲击。

然而,环境保护的投入也具有一系列积极的影响。

首先,环境保护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其次,环境保护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从而提高人们的幸福感。

最后,加强环境保护可以提升国际竞争力,为国家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

3. 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经济的快速发展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损害。

一方面,工业生产和能源消耗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加剧了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问题。

另一方面,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和城市化进程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环境的稳定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经济发展对环境也存在积极的影响。

首先,经济的发展可以提供更多的资源和资金用于环境保护,支持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

其次,经济的发展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增加个体和社会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需求。

最后,经济的繁荣可以为环境技术和绿色产业的发展提供机遇,推动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崛起。

试析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试析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试析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当今社会,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两个重要的议题。

生态环境保护是保障人们健康和福祉的基础,而经济发展则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促进国家进步的基础。

然而,这两个议题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对立或平衡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首先,生态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环境的优良状况对于企业的发展和产品销售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例如,消费者更愿意购买环保产品,企业也越来越重视环保,在环保领域投入的资金也越来越多。

此外,环境治理也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大量的环保项目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的投入,同时也会带动相关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从而提升了GDP和国民收入。

其次,经济的发展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

国家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越高,就能够更好地保护环境、解决环境问题。

例如,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工业废水和废气的排放,这些措施需要经济支撑和技术支持。

同时,经济的发展也可以提供更多的投资和研发机会,以促进环境治理的科技创新和监管能力的提升。

然而,经济发展也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一些工业和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能源和资源,也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和废物,进而破坏生态环境。

因此,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环保的重要性,采取更加高效、绿色、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的净化能力,从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仅有对环境投入资金而没有经济发展,很难实现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保护,同样,仅有经济发展而没有相关的环保措施,也很难保证环境和人民的健康和福祉。

因此,必须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迅猛发展,而这种经济发展又常常伴随着对环境的破坏与资源的消耗。

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寻找平衡,成为了全球各国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探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之道,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经济发展是现代社会的追求和目标,但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往往会给环境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首先,工业化进程加剧了大气污染。

工厂排放的废气中的硫化物、氮氧化物等有害物质会导致酸雨的产生,对土地、水源、农作物等造成危害。

其次,大量的工业废水排放导致水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进入水源,不仅污染水质,也威胁到水生生物的生存。

再者,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频频出现,导致大量土地资源的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此外,高能耗和高排放也给全球气候变化带来负面影响。

二、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环境保护所需要的投入和措施却可能对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制约。

首先,环境保护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这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减经济的增长潜力。

其次,环境保护的加强也可能对某些行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要求下,煤炭等高碳能源的使用受到限制,这对煤炭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再者,环境保护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也可能对一些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带来压力,影响其竞争力。

三、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之道为了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必须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首先,建立与环境保护相适应的经济制度和政策,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

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税收、减免、激励等措施,引导企业投资于环保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其次,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力度,打击违法排放和环境破坏行为,形成严厉的法律制度和监督体系。

同时,要加强对环保知识和意识的普及,提高全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

此外,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绿色产业和循环经济,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人们意识到,环境保护不仅仅是为了我们的未来世世代代,而且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因此,如何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取得平衡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问题。

一方面,环境保护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和资金,而这些资源和资金往往来自于经济发展和生产活动。

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也需要一定程度的自由发展,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改善生活水平。

首先,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需要从政策层面进行调整。

政府需要制定一系列相关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对污染治理、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进行规范和引导。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监管力度,对那些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严重的企业和个人进行处罚和约束,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

此外,政府还应该推动绿色技术和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以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其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还需要加强环境意识和教育。

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只有当每个人都能从个体层面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才能形成全社会的环保意识。

教育部门应该加入环境教育内容,让学生从小学习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同时,媒体和社会组织也应该加强环境宣传和教育,引导公众的环境价值观和行为。

再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没有任何国家可以独自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

国际合作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各国应加强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面对全球环境挑战。

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应设立环境保护的议题,并建立相关的机制和机构,加强国际环境法律体系的建设。

最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企业需要承担起环境责任,加强环保投入和技术创新,推动绿色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公众应当改变传统的消费观念,选择绿色产品和环保服务,通过自己的行为和选择来支持环境保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经济发展GDP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与策略
摘要:文章简要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中gdp指数与环境保护问题的现状,并探析了二者在国家建设新时期应当进行有机重组,以适应金饭碗发展需要这一课题。

关键词:环境保护;经济发展;gdp;问题探析
中图分类号:s72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近些年,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gdp一直保持高位,可总体来讲多属于粗放型发展,能耗大,污染重,经济发展以环境污染为代价,这其实是限制了国家的长期发展,随着人们意识观念的转变,人们对于环境因素考虑得更多,有效处理经济与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当务之急。

1 环境保护同经济发展关系现状
1.1 环保同经济关系的思维现状
此前人们谈及环境保护工作时,经常将其与经济促进发展和gdp 的增长对立起来。

认为环境保护工作同gdp增长是相矛盾的,提环境保护,就一定会限制经济发展。

尤其是在经济困难时期,人们通常将经济安全与经济稳定放在第一位来考虑,而把环境保护工作放到次要位置,甚至是以牺牲环境安全来达到经济发展的目标。

在美国近几十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政府表面上也做出一些环境保护的工作,可是一旦发生经济不景气的时候,环保问题马上会放到一边,而将更大的精力与投资都放到房地产与银行业当中。

欧洲在平时一
向非常注重环保问题,可当经济危机来临时,便都对环保问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中国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这都说明了人们至今仍然没有摆脱经济和环保互为对立这一思维现状。

1.2 环保同经济关系的实际表现
经济发展和gdp的高位增长引发了重大的环境危机,粗放式的经济增长使得大气、水等自然环境和生态主要因素受到污染,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含量增加,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在一些城市污水排污不合理,污染水体等等。

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一是大气污染。

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是由燃烧煤炭所带来的。

二是水污染。

近些年来,我国在废水处理、工业污染防治等方面取得一些成绩,可是却面临新的问题,既城市生活污水,大幅度增加排放量,城市污水处理厂建成数量有限,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的污水造成了严重污染。

三是固体废弃物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种类繁多,涉及到的行业部门复杂,处理起来难度很大。

从以往的经验看,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的。

现在,在以消耗地球资源为条件建立了发达的经济结构后,这些发达国家回过头来高举“绿色和平”大旗,要求所有国家共同遵守环保条约来保护地球,希望所有国家牺牲经济发展速度来换取对环境破坏程度的降低。

但这是否就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呢?没有,事实上,一些发达国家是以牺牲部分经济利益来实现环境保护。

譬如德国,他们森林面积上升的原因是因为境内
设置了大面积的天然林保护区,严禁砍伐。

这实际上是牺牲了林木业的发展来维护环境。

而更多的发达国家是把环境危机转嫁给其他国家,如日本,日本由于国土面积小,资源匮乏。

日本从来不愿砍伐自己一颗树木,每年却从周边国家特别是中国进口大量的一次性木筷。

1.3 环保与gdp的博弈与合作
在现在生活中,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从农业社会到工业文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间总是“零和”博弈的关系。

目前,世界经济发展经过上百年历程,环境资源供给相对减少,而对其需求却在不断增加,资源的稀缺性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先发展经济,后治理环境”的道路已走不通了,不保护环境资源,经济根本无法实现发展。

笔者认为,我国应该走两者兼顾的道路。

根据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我们还不能够放弃经济的发展以求得环境质量的改善,所以必须引入另外一种思维,即将环境保护纳入gdp 指数增长体系之内,使其作为一种产业来经营,使经济主体能够从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中受益,与其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相一致,使保护环境成为人们一种自觉自利的活动,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从相克到相生的转变。

这种转变依赖于环境保护制度与管理方式的变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给予经济主体足够的激励,将环境问题内化到企业的决策过程中,成为其决策的变量,这样企业在做决策之前就会像考虑劳动力与资金成本一样,将所采取的行动作为一个决策变量,或是将保护环境本身作为一种可赢利的事业加以发展,从
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因此对传统环境保护制度进行扬弃,将经济政策与手段引入环境保护之中,实现环境保护制度的创新,应是未来环境政策的重要取向。

2 要明确环保工作是培育经济增长点的新途径
2.1 以gdp改变环境
面对强烈的经济发展需求,并不意味着放弃环境保护。

所有的企业与个人,都要在政府的统一引导下,积极应对形势的变化,提出新措施、新方法,主动转型,以环境保护为切入点,将经济发展工作科学进行下去。

根据相关统计,因为环境污染问题严重,我国的经济发展成本要较世界平均水平高10%左右,因为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所引发的损失,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7%以上,盲目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的经济发展,其实际意义上,是会造成长远的经济衰退。

我们国家已经认识到了环境污染对于经济的制约作用,从原来的先污染再治理政策,转变为从源头上杜绝污染的政策。

自从实施可持续发展规划以来,经济总量并未降低,
环境污染问题也有所放缓。

一些地区与城市的环境质量甚至得到了改善与加强。

因为我国人口、经济等的特殊国情,环保问题非常突出,生态保护及污染控制任务艰巨,若是无法摆脱有原有的资源利用形式与经济发展形式,那我们国家在经济与环境两方面都要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占。

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更应该狠抓环境问题,淘汰高耗能、高污染、高投入的落后生产方式,引领企业采取与环境更能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新型
生产、消费模式,促进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2.2 以环境促进gdp
实际工作中经济遇到的问题是一些领导者对环境问题不重视,环保工作受到重重的阻力。

环保工作不但关系到当前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关系到国家乃至全世界的长远发展。

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依赖优良的环境质量。

最容易为我们所忽略的资源,如空气和水的质量提升,有可能为我们提高几个百分点的国民生产总值,同时因为经济活动更多地依赖于高科技劳动力和知识创造力,为了可以吸引到更高素质的人才,就一定要有良好的生活与居住空间。

这也就需要我们有优良的环境支持。

此前,我们对这一问题重视程度一向不足。

而要想解决经济与环境这一对看似矛盾的课题,政府便需要制定出一些特别的政策。

比如用税收补贴与行政管制的办法实现区域性内化管理。

税收补贴政策让那些对环境造成消极影响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不得不考虑到经济成本与社会成本,被认为是较管制更为有效的办法。

3 总结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两方面的工作,通常都认为这两项工作是互相矛盾的,这种看法其实不利于国家经济建设与长远发展。

我们应当认识到二者是有机的整体,经济发展可以改变环境,环境保护可以促进经济,惟有做出这种认识,才能使这两项工作都能得到长足进展。

参考文献:
[1]钟水映,简新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m].科学出版社,2005.
[2]李克国,魏国印,张宝安.环境经济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第二版),2008.
[3]覃成林,管华.环境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4]周石如.经济与环境如何双向发展[j].经济参考周刊,2009,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