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战国七雄

合集下载

战国七雄ppt8可编辑全文

战国七雄ppt8可编辑全文
得快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莎士比亚
70、当一切似乎毫无希望时,我看着切石工人在他的石头上,敲击了上百次,而不见任何裂痕出现。但在第一百零一次时,石头被劈成两半。我体会到,到,并非那一击,而是前面的敲打使它裂开。 贾柯•瑞斯
名人名言激励励志名言名语名句100句(励志古诗词篇,附出处) 71、瓜是长大在营养肥料里的最甜,天才是长在恶性土壤中的最好。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 雨 果

初一历史第4课笔记

初一历史第4课笔记

初一历史第4课主要讲述了夏商周的更替。

以下是这一课的笔记整理:
一、夏朝的建立
1. 禹建立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

2. 夏朝的都城:夏朝的都城位于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市)。

二、夏商周的更替
1. 商汤灭夏:公元前1600年左右,商汤灭掉夏朝,建立了商朝。

2. 商朝的都城:商朝的都城最初设在安阳(今河南省安阳市),后来迁至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

3. 周武王伐纣: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周军伐纣,灭掉商朝,建立了周朝。

4. 周朝的分封制:周朝实行分封制,将国家领土分封给宗室、功臣和贵族。

三、西周的繁荣
1. 西周的经济:西周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所发展。

2. 西周的文化:西周时期,文化教育得到了重视,诗歌、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繁荣发展。

四、东周的春秋战国时期
1.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开始了春秋时期。

2.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战国七雄争霸,战争频繁。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历史上夏商周三个朝代的更替过程,以及各个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特点。

这为我们进一步学习历史打下了基础。

初中历史部编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基础知识填空练习(第4—6课)(附参考答案)

初中历史部编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基础知识填空练习(第4—6课)(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基础知识填空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一、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1.夏朝建立:时间及人物:约公元前年,建立夏王朝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2.“家天下”:形成:禹的儿子不接受传统举贤禅让做法,直接继承禹的王位。

影响:取代禅让制3.国家机器:夏朝建立军队,制定,设置监狱,还制定了历法,称为“”4.中心区城:主要在今河南中西部、山西南部一带5.考古发现:考古学家在洛阳附近发掘出年代相当于夏朝王朝后期的都城遗址——“”。

6.遗址内容:大型、大型墓葬和为王室服务的手工业作坊,还有贵族和平民的生活区、墓葬群。

出土用于祭祀等礼仪的精美玉器和乐器、青铜酒器、镶嵌绿松石的龙形器,它们大多为王室使用的高贵礼器。

【意义】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发展水平。

7.夏王桀的暴政夏朝前后经历了400多年,到统治后期,各种矛盾开始激化,国势走向衰弱。

末代君主夏穷奢极欲,残暴无道,导致民怨沸腾,夏朝统治陷入全面危机二、商朝的统治1.夏朝灭亡(1)背景:夏王的暴政引起民众反抗(2)经过:夏朝后期,分布于今河北南部、河南东北部的商人逐渐强大。

约公元前1600年,商的首领趁夏朝统治面临崩溃之际,联络周围民族,推翻夏朝统治,建立起新的奴隶制王朝——商朝。

2.商朝建立(1)时间:约公元年(2)统治者:汤(3)都城:3.商朝的统治(1)前期统治:商王汤,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使商朝很快走向强盛。

(2)商朝迁都:受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商朝曾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徙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

(3)巩固统治的措施:增强军力,设置监狱,制定刑法,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

(4)后期统治:商朝后期,日趋尖锐,奴隶主贵族更加腐朽。

(5)商纣王的暴政末代君主商纣继位后,对外连年征伐,耗费国力,对内大兴土木,横征暴敛,严酷刑法,导致民不聊生。

3.西周的兴衰(1)过程公元年,周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军在展开决战,大获全胜。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4-8课)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4-8课)知识点归纳总结

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商鞅变法以及各诸侯国变法——中国确立了封建制度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②变法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 ③商鞅个人敢于与旧势力坚决斗争。
★★商鞅具有的品质:坚持真理,不畏艰难,敢于和顽固势力作斗争,勇于创 新,为改革不怕牺牲。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修建:公元前 256 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 都江堰。 2、构成: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 3、 功能:防洪、灌溉、水运等。 4、影响:(1)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变成天府之国; (2)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 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3)分封制的意义或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 统治范围。 (4)实质: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西周时期社会等级:周天子 → 诸侯 → 卿大夫 → 士 ) (5)弊端:诸侯国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当诸侯国力量强大后,会威胁到周天子 的统治地位,最终导致春秋战国的战乱与纷争。 3、灭亡:公元前 841 年,周厉王时发生 国人暴动 。 公元前 771 年,周幽王时,西周被犬戎族所亡。 (四)东周建立: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东迁洛阳,史称东周。 ★★总结讨论: (1)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 都是由于国君暴虐无道,统治残暴、腐败,失去民心。 (2)从夏朝和商朝灭亡中我们能得什么启示?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商周时期:
①用途与功能: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及军事等,功能由食器发展到礼器。
②特点: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
代表:○1司母戊鼎(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大青铜器);○2四羊方尊(造型奇特);

4-9课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4-9课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第4课(一)夏朝兴衰1、启继禹位:(1)概况: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

(2)影响:①从此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②夏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2、统治中心: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

3、国家机器:都城建在阳城。

夏朝修筑了城堡、宫殿,建立政府机构,组建军队,并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4、桀的暴政:建造豪华宫室,无休止地征发百姓。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1、商汤灭夏: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灭亡,商建立。

2、商的强大:任用有才干的伊尹做大臣,关心百姓,农民商人各安其业。

3、盘庚迁殷:因为水患和政治动乱,商王盘庚迁都到殷,后人又称商为殷朝。

4、武王伐纣:(1)渭水流域的周国,国君周文王重视农业生产,任用贤人姜尚等,国力逐步强大。

(2)文王死后,继位的儿子周武王,决心伐纣。

公元前1046年,双方在牧野大战,商纣自焚而死,商灭亡。

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历史上叫做西周。

(三)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

2、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3、作用:西周通过分封,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4、西周灭亡:西周后期,发生了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第5课(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青铜铸造业(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出现..青铜器。

(2)到了夏朝,青铜器种类逐渐增多。

(3)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

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

著名的青铜器有巨大的司母戊鼎和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

(4)西周青铜器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祭祀。

(5)与商周同期,我国西南地区的成都平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就是“三星堆”文化。

那里出土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

2、陶瓷制造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北师大版〕战国七雄 教学PPT课件

〔北师大版〕战国七雄 教学PPT课件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 培 根 72、失去财产的人损失很大,失去朋友的人损失更大,失去勇气的人则损失了一切。 —— 塞万提斯 73、不要将过去看成是寂寞的,因为这是再也不会回头的。应想办法改善现在,因为那就是你,毫不畏惧地鼓起勇气向着未来前进。
—— 朗费罗 74、悲观的人虽生犹死,乐观的人永生不老。—— 拜 伦 75、一个有坚强心志的人,财产可以被人掠夺,勇气却不会被人剥夺的。 —— 雨 果
旧贵族:不变法,我们的生活也很好, 再说谁能保证变法就能成功?没有百 分之百的把握,就不能变法。
商鞅:你们的生活很好,可是老百姓 的生活不好,国家也不富强,你们还 是为国家,为人民多想想吧!变法结 果有可能失败,但更有可能成功。
商鞅这样做的目 的是什么?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 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 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商鞅变法
主要内容
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军功
奖励耕织
建立县制
历史作用

废除了旧制度,
后 实来
封建制度形成
现秦
统灭
一六
经济发展,军队 战斗力加强
奠国 定、 了

加强中央集权, 确立封建统治。
础 。
商鞅变法是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改革。
本课重点之--- 商鞅变法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第4-6课)-2025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第4-6课)-2025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分封制 保证了周王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诸侯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权利:管理土地人民,在自己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义务: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周王调兵。
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知识点一、王室衰微(背诵红字,熟读蓝字,时间5分钟)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 开始。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 春秋时期社会处于动荡和变化中。
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政 治 改革户籍制度,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经 济
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统一度量衡
军 事
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开始: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 商鞅变法 目的:为富国强兵,巩固统治 影响:使秦国的综合国力大为增强,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而成为最 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中国 奠定了基础。 商鞅变法是成功的
(商业)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奴隶)。”这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主要
B 措施是( ) A.统一度量衡 B.奖励耕织 C.废除分封制 D.建立县制
3.《史记·商君列传》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这
C 主要是因为变法后的秦国( )
A.严明法度,禁止私斗
B.免除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的徭役
C.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D、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A 这反映了牛耕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
A.春秋时期
B.秦汉时期
C.商朝时期
D.夏朝
课堂检测
3.《论语》中说“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是古人对下列哪一历史时期政治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知识要点(背诵)1、夏、商、西周朝代更替朝代建立者建立时间都城亡国君夏禹公元前2070年阳城桀商汤公元前1600年亳纣西周周武王公元前1046年镐京周幽王2、禹建立的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

3、禹的儿子启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臵,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4、受战乱和环境等因素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盘庚时迁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

5、周武王与商军在牧野大战,周军占领都城,商朝灭亡。

6、二里头遗址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同时也反映了夏朝时期文明的进程。

7、西周分封制:(1)目的:稳定周初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对象:宗亲和功臣(3)内容;①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利,建立诸侯国。

②诸侯国需要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

③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4)作用——加强对地方控制,稳定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5)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6)实质:确立了周王朝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社会等级制度。

8、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夏、商、西周三朝的灭亡都是因为出现了暴君,他们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第五课青铜器与甲骨文知识要点(背诵)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古人称铜为金)1、青铜器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代表是齐家文化出土的铜镜。

2、青铜器繁荣于商朝以后:①特点: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

②功能:饮食、祭祀、军事和礼器(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③青铜器铸造技术:泥范铸造法,经过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金属液体、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

④代表:司母戊鼎。

历史地位:它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的出土不仅体现了商朝精湛的技术,也说明了商朝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组织严密、分工细致,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桂 陵 之 战 围 魏 救 赵

救命啊!
齐 桂陵
——

公元前342,魏国进攻韩国,韩国也向齐国求 救。次年,齐国仍以孙膑为军师,出兵围魏救韩。 魏国又派庞涓带兵10万迎战。孙膑主动后撤,采 用减灶计(第一天,在撤出营地留下的军灶,足 够10万人吃饭用;第二天留下的军灶只5万人吃饭 用,第三天只够3万人吃饭用)。庞涓察看军灶变 化,以为齐军大量逃亡。于是,他轻敌猛进,追 到马陵。那时天已大黑,魏军点火,见一棵树上 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之下”。这时齐军万箭齐发, 魏军主力被歼灭,庞涓拔剑自刎。从此,魏国大 大削弱,齐国强大起来,孙膑名扬天下。
队多达14 万人以上 平王东迁 后,还有3 万人。后 来只剩下 几千人了
的地位。
直辖的人口 天子成了 所剩无几, 傀儡,不 财力、物力、 得不依靠 兵源减少
强大的诸 侯。
一、春秋五霸:
1、春秋五霸形成的背景: 2、关于春秋五霸的两种说法: 周王室的衰微和诸侯的强大。 (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秦穆 公。 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春秋时期形势图
一、春秋五霸:
1、春秋五霸形成的背景: 2、关于春秋五霸的两种说法: 3、春秋五霸争霸的过程:
(1)、齐桓公称霸
一、春秋五霸:
1、春秋五霸形成的背景: 2、关于春秋五霸的两种说法: 3、春秋五霸争霸的过程:
(1)、齐桓公称霸 (2)、晋文公称霸
第6课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一、春秋五霸:
1、春秋五霸形成的背景:
西周、东周王室变化的对照表:
名称
土地
兵力
财力物力 人口

2024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复习提纲

2024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复习提纲

2024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复习提纲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一、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化石和旧石器时代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2、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代表有?A.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距今约170万年。

B.蓝田人发现于陕西蓝田,包括一个完整的头骨化石,距今约160万年。

C.郧县人发现于湖北郧阳,目前发掘出3个头骨化石,距今约100万年。

3、通过对元谋人、郧县人、蓝田人遗址的研究可以看出,他们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工具。

二、北京人1、遗址位置: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距今时间: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

3、命名:1921年发现,后来古人类学家根据在遗址中发现的3颗牙齿化石,将活动在这里的古人类命名为“北京直立人”或“北京人”。

4、北京人头盖骨发现:1929年,我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5、特征: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吻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他们的身高平均为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够直立行走。

6、工具:北京人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工具。

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能够制成不同类型的工具,如砍砸器、尖状器、刮削器等。

北京人使用这些工具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

7、生活方式:北京人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共同从事获取食物的劳动。

8、火的使用:北京人会使用火,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

学会用火是人类演化史上的里程碑。

9、地位意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进址之一。

包括北京人在内的我国境内直立人遗存的发现,对研究人类起源和古人类演化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三、山顶洞人1、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他们的骨骼化石是在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发现的,考古学家将他们命名为“山顶洞人”。

2、山顶洞人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属于晚期智人。

初中七年级历史《战国争雄》教学教案三篇

初中七年级历史《战国争雄》教学教案三篇

初中七年级历史《战国争雄》教学教案三篇本节课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战国七雄的史实,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记住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战国七雄的名称和地理方位。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七年级历史《战国争雄》教学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初中七年级历史《战国争雄》教学教案一【课程标准】知道战国七雄的史实,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教学目标】识记和理解:记住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战国七雄的名称和地理方位。

理解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了解合纵与连横的含义。

能力与方法:通过对战国时期战争特点的的概括,培养概括能力。

通过对孙膑、白起等历史人物的了解和评价,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初步能力。

通过对战国形式图的学习,培养学生释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战国时期的相关知识,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通过合纵与连横。

培养是非分明、爱憎分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战国时期的起止年代,战国七雄的名称和地理方位。

难点:对战国时期的战争的特点的理解,合纵、连横的含义及其形成的原因。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学生读引言2.教师引入: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春秋争霸”,作为一个时期的名字,春秋和战国常常是连在一起的。

我们了解了春秋争霸的情况,战国争雄的局面又如何呢?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争雄战争有什么不同?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战火硝烟的战国。

请大家先把课文认真预习一遍,包括课文中设计的所有信息,看书的同时找出你没有弄懂的问题,5分钟后我们一起讨论解决。

二、新课讲授(一)“战国七雄”1.观察地图,谈发现。

2.战国七雄是哪七个诸侯国?“三家分晋”,七个国家的分布有何特点等(二)战国时期的战争1.学生读教材,看看战国时期战争有哪些特点?2.读教材“围魏救赵”、长平之战,然后请几个同学来复述这两次战役。

思考:体现了哪些战争艺术、成语?3.简述长平之战的影响。

(三)、合纵与连横1.学生阅读教材,弄清何为纵、横?什么是合纵?什么是连横?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何影响?在地图上出示意出来。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PPT课件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PPT课件
公元前356年
影响: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 国家,为秦 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在秦孝公死后,商鞅就被处 死了,那么变法是成功了还
是失败了?
一场变革的成败标准,不在于实 施者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 否达到。商鞅惨死,只是说明守旧势 力的猖狂和最高统治者的昏庸。商鞅 虽死,但他推行的变法已经使秦国的 经济得到发展,军力不断增强,成为 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封建国家。所以
第7课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一、春秋五霸——五霸相继(前 770~前476年)
1、春秋五霸
想一想:春秋五霸是指哪五个人?
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 庄王; 另一种说法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 越王勾践、吴王夫差
春 秋 形 势 图
2、齐桓公称霸
想一想:齐桓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
1、雄厚实力——管仲改革,富国强兵 2、高明手段——“尊王攘夷”,深得民心 3、优越条件——山海渔盐,经济富裕
3、晋楚称霸
(1)、晋国称霸
想一想:退避三舍这种策略在当时 有什么作用呢?
①实现诺言,报答谢恩 ②战术:避其锋芒,诱敌深入
(2)、楚国问鼎中原
二、战国七雄 (前475~前221年) 1、七雄并立
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到中央
2、合纵连横
第8课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一、千耦其耘
个体农耕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提高生产效率
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 1、铁农具
战国时期,使用范围扩大
春秋末年,已经使用牛耕 2、牛耕
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
新的剥削方式 奴隶
农民
开明的奴隶主 地主
出租地
2、商朝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青铜器是 ----铜--、

第4课 战国七雄教学设计

第4课 战国七雄教学设计
1.战国的起止时间-----
2.观察“战国形势图”,找出七国所在位置,然后根据方位自行编出快速记忆的口诀。
二、【商鞅变法】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20-21页,回答以下问题
1.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
2.读图19页,归纳秦国自然环境特点。秦国为什么要变法?
3.商鞅变法内容
商鞅变法的作用?
4. 20页“读一读”,讨论:“商鞅变法为什么能获得成功”?
本教学设计的特点
本课通过图片、文字、地图、音像等资料,创设历史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学习全面思考问题,加深对改革的认识。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悟历史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分析、理解和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学案设计
第4课战国七雄
学习目标:
1、说出并记住战国的起止时间,举出战国七雄的名称;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和历史作用;借助书中材料讲述“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历史故事。了解都江堰和郑国渠。
秦国的“国际形势”:社会发展情况(生产力进步),其他国家的改革
秦国的“国内形势”:秦国地理位置不利,实力比较弱。
2、主要内容:
阅读课文内容归纳总结,要求在书上落实知识点。
3、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
根据课本给出的三段材料,分析变法的历史意义:对当时秦国产生怎样的影响?对后来统一又有什么作用?对现在有什么意义?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4、战国七雄
年级
初一
教材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设计者
张德永
学校
顺义八中
邮箱
Zhangdeyong5776@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倡:“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因此针对本课的特点,依据“自主探究式”学习法,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在教师指导下,带着问题,运用多种手段进行预习:如上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上网查找相关内容等。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使学生能够以探究的方式进行预习。运用多媒体课件,提供有关历史资料,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加深学生对各知识点的印象。抓住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的心理和有利因素,通过组织讨论、讲故事等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情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辩证分析历史问题。

七年级上册 第7课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七年级上册 第7课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知道“春秋”、“战国”名字的由来
吗?
《时名期作春东的为“秋历这》春史个一秋发历书”展史,源春秋相时由自当期于于(。的其孔前所名记子7以称载根奴7历。的据隶0代历鲁社-史史国会-学时国瓦前家期史解4就与整7把一理6这个修)个客订书观成 天谓下,周之到《战西战国汉国七初策,年.战国燕而,策燕战一(处国》前弱这载4焉个封苏7。名建秦5”词社的-当还会弟-时没形弟前就有成苏2有变代2战化说1国,:)的西“称汉凡
著名的合纵家合:秦国的连张仪
PK
著名的连横家纵:魏国的横公孙衍、苏秦




: :














那么为什么六国合纵
纵横抗家秦为的什谋么略没提有出成功 “合的纵呢”?、“连横” 策略从?地域上来说,以韩赵魏为主北连燕南接
楚,南北合成一因条纵为线秦。国东用抗贿齐赂,西、抗威秦胁;、而这 些小国东连齐“或连西横连”秦的,东手西法连各成个一击条破横线破进攻 其他弱国是为坏连了横合。纵纵。横家其提次出,这其样他的五策略国是为 了纵适或应 者当连时横的来立政称场治雄不斗中坚争原定的或需者,要建“,立朝以自秦此己暮鼓的楚吹“依霸”靠业。合”
末年刘向编辑《战国策》开始把“战国”作为特定 的历史时期的名称。
春秋时期 (前770--前476 )
春秋诸侯争霸的原因和目的
原因:一是周天子失去往日的权势。表现在诸侯不 听天子命令,政令征伐自诸侯出。
目的:为了拥有对其他诸侯的支配权,获取周 天子过去享有的政治和经济特权。
一、齐桓公称霸
1、齐桓公称霸原因: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4-8课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4-8课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第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1、夏、商、西周朝代更替2、禹建立的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

3、启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4、盘庚迁殷.5、周武王与商军在牧野大战,周军占领都城,商朝灭亡。

6、西周分封制:(1)目的:稳定周初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2)内容①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利,建立诸侯国。

②诸侯国需要向周王(义务)进纳贡物,并服从调兵。

(3)作用——加强对地方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

(4)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讨论:(1)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 都是统治残暴、腐败,失去民心。

(2)从夏朝和商朝灭亡中我们能得什么启示?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1、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出现:原始社会后期,我国出现了铜器,用途:商朝数量增多,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礼器的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 朝代建立时间灭亡时间都城开国君主亡国之君夏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阳城禹桀商约前1600年前1046年几次迁都,盘庚时把都城迁到殷汤纣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镐京周武王周幽王周东周前770年前221年洛邑周平王等级界限。

工艺:采用“泥范,铸造法”,如著名的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2、甲骨文记事.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

意义: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影响: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3 甲骨文的造字特点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

其中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

对汉字的影响:甲骨文已经具备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战国七雄
【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战国七雄的形成,能准确说出战国时期的起止年代并掌握战国七雄的地理方位;在掌握和了解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商鞅变法的成败,以掌握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导入部分通过介绍一个历史小知识的方式铺垫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进入整个历史大背景的介绍,让学生能够了解战国七雄形成的历史,同时通过练习巩固对战国七雄地理方位的掌握;通过学习商鞅变法、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解决”历史问题,再实践前人的创新过程的探究式学习方式。

最后,通过关于“商鞅变法的失败与成功”,“商鞅变法为什么能获得成功”这两个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商鞅的了解,使学生认识任何推进社会进步的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使学生认识到做一个推进时代进步的改革者,需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诚信意识和献身的勇气。

【教学重点】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变法的背景和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教学方法:讲述法、提问法、讨论法等综合方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老师同时演示课件,直观地反映出三家分晋的历史事实。

然后展示歌谣:“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让学生记忆。

并进行练习以巩固。

师:商鞅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群雄并立,
纷争不断的一个历史时期。

问: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假如你是当时的统治者,你认为应当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国家强大,立于不败之地?
师:那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师:战国时期,铁农具广泛的使用于农业生产中,同学们想想,这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出示图片铁农具)。

老师边演示幻灯片,便进行讲解。

(如右图)
师:新兴地主阶级产生了,他们要求通过变法来确认他们对新辟的土地的所有权,并确立他们的统治地位。

在政治上,各诸侯国为了壮大自己的实力,也纷纷展开了变法运动。

问:在这些变法运动中,哪个国家的变法最为坚决、彻底?
二:商鞅变法
1、变法背景
问:为什么商鞅变法最坚决、彻底?
老师给出变法前的秦国的史料。

问:秦国是七雄中最弱、最被别的国家看不起的国家:年仅21岁的秦孝公即位时、面对自己的处境和地位,他是一种怎样的态度?
师: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局面呢?如果你是秦孝公,你会采取怎样的措施来改变这种局面?
2、变法经过
孝公求贤:
史料、图片:秦孝公求贤令——变法开始。

生:发展经济、壮大军事。

生:生产效率提高了
生:秦国的商鞅变法。

生:他觉得很羞愧。

但同时提出,他的变法也触犯了一些人的利益。

那么,这些人有没有为他的变法设置障碍
问:那谁来说说他在变法过程中遇到了怎样的阻力?他清除了吗?他怎样清除了?
让学生讲述商鞅和太子之间的斗争。

问:经过变法,秦国怎样?
生:国富兵强。

问:那么谁的功劳大?
生:商鞅。

问:商鞅的结局怎样?
生:车裂而死。

师: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

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被处死。

请大家议一议,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商鞅变法为什么能成功?请同学们按组讨论。

(小组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倾听同学们的意见,参与学生的讨论。

)现在我们一起听听大家的意见。

三、总结本课通过这节课学习,从商鞅变法当中,我们能学到什么?从中能思考什么?(诚心意识、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和牺牲的勇气)
板书设计第4课战国七雄
一、七雄并立
变法背景
二、商鞅变法变法经过
变法内容
变法作用
教学反思本课最大的特点,是教学过程高度灵活,学生的活动余地很大,给学生以充分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解决问题,整个课堂气氛轻松和
谐。

通过小组竞赛和探究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不同程度地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
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使学习成为自觉的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