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物修复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单位:******

1.1.2项目名称:******

1.1.3拟建地点:项目拟建地点位于******

1.1.4项目性质:在原址修缮

1.2研究工作的依据和范围

1.2.1研究工作的依据

A、中共******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城市建设的战略发展精神;

B、项目的土地使用权证;

C、有关基础数据资料;

D、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E、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投资项目指南》;

F、现行的行业规定、产业政策、法律法规、设计标准;

G、技术人员提供的相关资料;

H、《******详细规划》;

I、《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J、******《关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委托书》。

1.2.2研究工作范围

本报告重点对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工程技术方案、投资估算及经济分析等进行研究。

1.3研究工作概况

项目单位依据******市委制订的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关于加快城镇化的进程,提升城市竞争能力和辐射能力的精神,把握坚持科学规划、集约发展的原则,加快推进城镇化;坚持完善功能与拓展规模相结合,加强次中心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坚持突出特色、提升品位的原则,加强老城古建筑的重建工作,认真贯彻市政府和******关于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战略意图,通过对旅游市场的调查,为了改善当地旅游环境,弥补现有旅游观光项目单一的现状,决定建设******项目,以期为国家、为民族、为后代原汁原味地保存古建筑文化遗产,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努力做到与时俱进,积极融入社会民生,对和谐社会建设、经济文化发展和惠及民生进步方面的促进作用日益彰显。

1.4建设方案

1.4.1建设指导思想

一、遵守重建原则

(一)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和“文物工作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在修缮时遵循“整旧如旧”的理念,尽最大可能保存原有材料,原有构件,原有工艺,尽可能保存历史信息,保持文物建筑的原真性。

(二)安全为主的原则

所谓安全,包括修缮过程中文物的安全和施工人员的安全两个要素。文物的生命与人的生命同样是不可再生的,二者同等重要。

(三)质量第一的原则

文物修缮成功与否,关键足质量,在修缮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质量意识,从工程材料,修缮工艺,施工工序等方面要加强管理,使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

(四)修缮过程的可逆性与可识别性原则

在修缮过程中坚持修缮过程的可逆性,可再处理性,尽量选择和使用与原构材料相同、相近或兼容的材料,使用传统工艺和技法,并做好标识。为后人的研究、识别与再度处理,修缮提供更多、更准确的历史信息及余地。

(五)尊重传统,保持地方风格的原则

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建筑风格与传统手法。在修缮过程中要加以识别,尊重传统,承认建筑风格的多样性、传统工艺的地域性和营造手法的独特性,特别注重其保留与继承。

1.4.2建设规模

******规划总占地******平方米,约合******亩,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原址上抢修保护、修复南城门及瓮城建筑工程。

1.4.3建设条件

供电:供电电源引自城市电力干线。

工程供水:水源为市政管网。

1.5土地利用

本项目建设为原址建设,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符合国家及省市的产业政策。

1.6研究结论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政府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的要求,项目建成后,将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份完整的重现历史的艺术瑰宝,

并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经计算项目总投资******万元,社会效益显著,项目总体可行。

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建设的必要性

2.1项目背景

(一)******概况

根据民国二十五年《******志》记载,“******古鄯阳地,为云中支郡,遥控长城,外连大漠,背居延而面燕京,右偏关而左雁门,南峙宁武,居三关之中,襟山带水,四塞为固,古墩野戌,回环盘护,固西北一大扼塞也。”

根据1999年版《******志》所载,“******历史悠久,古称马邑、******。位于山西省北部,是我国古代雁门关外的边陲重镇。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大将蒙恬率军北至塞外戌边,在此地筑城养马,故名马邑。根据《元和郡县志》所载,“昔秦人筑城于武周塞以备胡,城将成而崩者数矣。忽有马周旋驰走反复,父老异之,后随马迹筑城,城乃成,遂以马邑名之。西汉置马邑县,南北朝时期,北魏太武帝延和二年于宝襄古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设怀******,北齐天保元年(550年)置******,******之名自此始。天保八年(557年)******治所(治所在今******县城)移秦汉马邑故城(秦汉马邑故城故址在今******古城西北隅,城址附近有演武场、草坪等,其中的草坪迄今仍为******牧场)。隋改招远为鄯阳县,为马邑郡治,唐为******治。宋为朔宁府治,辽统和年间升******为顺义郡。元复为******治,属河东山西道大同路,元朝至正末年,因兵少城阔,省去西北,筑东南一隅,以便备守,未完,元朝灭亡。明洪武三年,开设******卫衙门,依元末所筑旧址继续修筑城墙,砖券四门,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砖包全部城墙。清仍称******,初属大同府,雍正三年改属雁平朔平府(治所在今右玉县),嘉庆元年撤消马邑县为乡,并入******。民国元年(1912年)改******为******。民国十六年废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