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安全交底
地下室防水工程技术交底

地下室防水工程技术交底一、工程概述地下室防水工程是为了防止地下室受到地下水的渗透和侵蚀,保证地下室的干燥和安全。
本工程旨在介绍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技术要求、施工流程和质量控制措施,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二、技术要求1. 施工材料: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水材料,包括防水涂料、防水胶带、防水卷材等。
2. 防水设计:根据地下室的结构特点和地下水位情况,进行合理的防水设计,确保防水层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 施工工艺:采用适当的施工工艺,包括基层处理、涂刷防水涂料、铺贴防水卷材等,确保防水层的坚固性和耐久性。
4. 排水系统: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包括排水沟、排水管道等,确保地下室内的积水能够及时排除。
5. 质量检测: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检测,包括防水层的厚度、附着力、耐水性等指标的检测,确保防水层符合要求。
三、施工流程1. 地下室准备工作:清理地下室内的杂物和垃圾,确保施工区域干净整洁。
2. 基层处理:对地下室的基层进行处理,包括清洗、除尘、修补裂缝等,确保基层的平整和结子。
3. 防水涂料施工: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防水涂料进行施工,涂刷均匀、厚度一致。
4. 防水卷材铺贴: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适当的防水卷材进行铺贴,确保卷材之间的接缝密切、无空隙。
5. 排水系统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排水沟和排水管道,确保地下室内的积水能够及时排除。
6. 质量检测: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检测,包括防水层的厚度、附着力、耐水性等指标的检测,确保防水层符合要求。
7. 完工验收:工程完工后,进行验收,确保地下室防水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
四、质量控制措施1. 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关的防水工程经验和资质,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2. 施工现场管理:建立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包括施工区域的划分、材料的堆放和管理、施工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等。
3. 质量检测:委托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进行质量检测,对施工过程和成果进行监督和抽查。
4. 质量记录:对施工过程和质量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施工日志、检测报告等,确保施工质量可追溯。
降水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降水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一、工程概述本工程是一座大型商业建筑,占地面积约为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50万平方米。
该建筑包括地下两层和地上六层,建筑高度约为100米。
由于该建筑地处市区中心,周边环境复杂,地下水位较高,因此需要进行降水施工。
二、降水施工方案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我们采用深井降水的方法。
在建筑周边布置若干口深井,深度约为15米,井径约为200毫米,井管采用直径为100毫米的钢管。
在降水期间,深井将抽取地下水,通过水泵排入市政管网。
三、降水施工安全技术交底1、施工前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向工人讲解降水施工的安全注意事项和应急措施。
2、深井施工时应采取防止人员和物体掉落井内的措施,如设置围栏和警示标志等。
3、深井水泵应按照厂家说明书进行安装和操作,确保其正常运行。
水泵应定期维护保养,保证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4、深井周围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围栏,防止人员和车辆误入深井。
5、在降水期间,应对深井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止出现井壁坍塌、井管破裂等问题。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向上级报告。
6、降水施工时应保持现场整洁有序,避免因杂乱无章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7、施工现场应配备消防器材和应急救援设备,并定期检查其完好性和有效性。
8、施工人员应佩戴劳动保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鞋、防护手套等,确保其人身安全。
9、如遇突发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并向上级报告。
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始终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为了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的安全性,避免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的必要性、主要内容以及其在实际施工中的应用。
一、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的必要性在建筑工程中,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通过施工安全技术交底,可以确保每一位工作人员了解并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的安全事故。
同时,这也是对工程质量的保障,避免因安全事故导致的工程延期或造价超支。
基坑排降水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基坑排降水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降低事故发生风险,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现将基坑排降水安全技术交底如下。
二、施工人员要求1. 所有参与基坑排降水施工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操作资格证书。
2. 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施工规范及操作规程。
3. 施工人员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尘口罩、手套等。
4. 施工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施工前准备1. 检查施工设备、工具、材料等是否齐全、完好,确保其符合安全要求。
2.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3. 根据地质、水文情况,制定合理的降水方案,确保基坑稳定。
4. 施工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明确施工区域、危险区域及安全通道。
四、施工过程安全措施1. 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高处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
2. 严格执行“三同时”原则,即施工、监测、防护同时进行。
3. 施工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地下水位变化,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4. 降水井施工时,应确保井口周围地面稳定,防止塌方。
5. 降水井井管安装完毕后,应进行试压,确保井管密封性良好。
6. 井点降水设备排水口应与坑边保持一定距离,防止排出水回渗入基坑内。
7. 降水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坑外水位观测,防止隔水帐幕渗漏影响周围环境。
8. 坑外降水时,为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应采取回灌井点或回灌砂井、砂沟等措施。
9. 拔除井点管后的孔洞,应立即用砂土或其他材料填实,杜绝井管位置发生管涌。
10. 布设降水管道的支撑梁两侧必须安装防护栏杆,严禁私自拆改防护栏,严禁人员在没有防护栏杆的支撑梁上行走。
11. 在降水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基坑内水位变化,防止突涌、机械沉陷事故发生。
12. 做好井孔的封盖工作,防止泥渣落入井内,造成死井。
13. 遇大雨、暴雨时,应做好雨中和雨后坑内排污工作,加强周边环境的检测力度。
14. 配置应急救援物资,应对降水过程中的突发事件。
施工现场降排水施工方案技术交底

项目名称及编码***楼项目第页共页楼栋号1#、2#主楼分项工程名称场地降排水专项施工方案工程量分包商负责人一、工程概况1、方案基本概况本工程为***项目场地内排水施工,1#、2#楼场地内标高为1254.10m,场地东侧紧邻8#楼,8#楼地下室底板标高1255.10m,现已建成;西侧与3#楼相接,3#楼地下室底板标高1262.30m,3#楼在建中;北侧为5#、6#楼,5#、6#楼地下室底板标高1262.30m,1#、2#楼与3#至8#楼地下室相互连通,1#、2#楼南侧为南广场,地下室底板标高为1260.45m。
因周边楼栋结构施工已施工完成,目前本工程施工场地地势最低,在底板施工阶段存在较大蓄水风险。
经现场实际勘察,现场主要水源由2股地表水汇入,1股为西北侧原小湾河河水由4#、5#楼旁埋临时管道向场地引排,西南侧有另1股由3#楼南侧向场地排泄。
现我司已与业主沟通采用场内支撑管道方式,将5#楼南侧出水口及南广场西南侧水源采用A600mm钢管引至8#楼箱涵处,排入市政管涵。
因施工场地内地质特殊,基岩裂隙水和岩溶水通过基坑周边边岩石间隙流入基坑内。
根据施工图纸,主楼基坑开挖深度最深为4.5m,为防止本工程在1#、2#塔楼、裙楼基坑及南广场基础开挖及基础施工过程中面临严重积水的施工环境,保证基础阶段工程质量,必须对场区内地表水及出露地下水采取长期降水、引排措施。
为保证本项目对基坑周边边岩石间隙流水及雨季降水的降、排水正常施工排水,本工程采用降水井基坑内汇水,结合基坑周边明水集排,水泵强抽至已建好排水钢管预留漏斗口上,引流至市政管涵的排水方式。
2、排水概况2.1、排水施工方式(1)1#、2#楼西南侧从西往南基坑四周采用角钢支撑架架立A600mm,t=6mm的排水钢管,按排水坡度为0.3%,将5#楼南侧水源引导到8#楼南侧市政排污口;同时在管道上口位置按照间距20~30m设置一个集水漏斗,用于场内积水强抽至排入排水钢管,漏斗高度为300mm,上口安装一个钢板水箱,水箱大小为750mm×750mm×750mm,钢板厚度为3mm。
水利 工程施工安全交底【范本模板】

目录一、安全技术交底(范样) (10)1、钢筋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10)2、砼施工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14)3、木工支模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16)4、砌筑工程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17)5、脚手架搭设、拆除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20)6、土方开挖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21)7、马道、护头棚安全技术交底 (22)8、卸料平台搭设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23)9、防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25)10、库房防水材料管理安全技术交底 (26)11、调漆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27)12、喷漆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28)13、屋面防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29)14、油漆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30)15、大模板施工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33)16、钢结构施工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36)17、清理、清运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37)18、钢管、料具码放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38)19、安全网支搭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39)20、抹灰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40)21、吊顶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43)22、玻璃安装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44)23、大理石干挂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45)24、玻璃幕墙安装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46)25、外墙抹灰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47)26、外墙涂料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48)27、外爬架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49)28、外挂架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50)29、挑脚手架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53)30、拆除工程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55)31、回填土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56)32、内外墙面砖、地砖粘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58)33、井字架搭拆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59)34、管道施工、水暖工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66)35、外电线路防护架搭拆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68)36、电焊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70)37、现场临时用电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71)38、冬季施工用电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73)39、一级(A)配电柜安装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75)40、二级(B)配电箱安装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77)41、三级(C)配电线安装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79)42、塔吊上镝灯安装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80)43、木工设备照明安装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81)44、流动箱、手提箱安装使用安全技术交底 (82)45、砼振捣器接线使用安全技术交底 (83)46、低变照明安装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84)47、办公区、生活区食堂用电设备安装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85)48、雨季施工用电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86)49、打夯机使用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89)50、消防水泵安装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90)51、气焊、气割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91)52、电焊机的安装搬运和使用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93)53、塔吊作业(含群塔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95)54、外用电梯安装使用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97)55、电动吊篮的安装、调试、使用安全技术交底 (98)56、无齿切割机切割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110)57、圆盘锯使用安全技术交底 (111)58、车、机床加工操作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112)59、塔吊、外用电梯的拆立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113)60、汽车吊吊装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115)61、信号指挥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116)62、机具切割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117)63、通风及设备安装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118)64、路基工程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120)65、路面工程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124)66、旧路面凿除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126)67、推土机、安装机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127)68、炊事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130)69、大临设施施工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131)70、库房保管安全技术交底 (133)71、铁件加工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134)72、暗挖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136)73、物料装卸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141)74、绿化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142)75、砼地泵(含布料杆)安全技术交底 (143)76、塔机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144)77、搅拌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145)78、放线测量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146)79、挂勾工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147)80、场内运输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148)81、木工(模板工)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149)82、木工机械安全使用交底 (152)83、壮工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155)84、钢筋工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159)85、预应力钢筋张拉工安全技术交底 (161)86、焊工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163)87、混凝土工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169)88、架子工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171)89、起重工(挂钩工、信号工)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179)90、瓦工、抹灰工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183)91、防水工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185)92、油漆工、玻璃工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186)93、测量工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187)94、动力机械操作工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188)95、铲土运输机械和基础施工机械操作人员安全技术交底 (189)96、混凝土机械操作工安全技术交底 (192)97、起重运输机械操作工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196)98、内燃机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203)99、发电机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204)100、空气压缩机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205)101、10KV以下配电装置安全技术交底 (206)102、手持电动工具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208)103、履带式起重机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210)104、汽车、轮胎式起重机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212)105、门式、桥式起重机与电动葫芦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214)106、卷扬机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215)107、土石方机械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216)108、单斗挖掘机械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217)109、挖掘装载机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219)110、推土机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220)111、拖式铲运机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222)112、自行式铲运机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223)113、轮胎式装载机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224)114、蛙式夯实机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226)115、振动冲击夯操作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227)116、载重汽车安全技术交底 (228)117、自卸汽车安全技术交底 (230)118、平板拖车安全技术交底 (232)119、油罐车安全技术交底 (234)120、散装水泥车安全技术交底 (235)121、机动翻斗车安全技术交底 (236)122、皮带输送机安全技术交底 (237)123、叉车安全技术交底 (238)124、桩工机械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239)125、柴油打桩锤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240)126、履带式打桩机(三支点式)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241)127、螺旋钻孔机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242)128、混凝土搅拌机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243)129、混凝土搅拌站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245)130、混凝土搅拌输送车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246)131、混凝土泵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247)132、混凝土泵车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249)133、插入式振动器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250)134、附着式、平板式振动器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251)135、钣金和管工机械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252)136、电焊工具和使用安全技术交底 (254)137、气焊与气割器具使用安全技术交底 (256)138、材料堆放和仓贮安全技术交底 (257)139、施工机械使用安全技术交底(通用) (258)140、深基础施工的安全技术交底 (259)141、高层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260)142、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安全技术交底 (261)143、基坑支护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264)144、爆破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272)145、爆破材料运输及储存安全技术交底 (274)146、爆破工程炮眼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276)147、爆破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277)148、瞎炮处理安全技术交底 (278)149、拆除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279)150、桩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280)151、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283)152、深井和地下连续墙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285)153、木模板(含木夹板)安装、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286)154、定型组合钢模板安装与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287)155、大模板安装与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289)156、滑动模板安装与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290)157、爬模安装与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291)158、电热张拉法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292)159、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装运、推放、吊装安全技术交底..293 160、锻压机械使用安全技术交底 (300)161、钳工操作安全技术交底 (303)162、屋面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304)163、脚手架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306)164、扣件式钢筋脚手架搭设与拆除安全要求 (309)165、门式钢管脚手架搭拆安全技术交底 (313)166、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搭拆安全技术交底 (316)167、附墙升降脚手架安全技术交底 (318)168、抹灰、饰面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326)169、油漆、喷涂、刷浆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328)170、玻璃安装安全要求 (331)171、铝合金玻璃幕墙安装的安全技术交底 (332)172、烟囱工程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333)173、高处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336)174、临边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337)175、洞口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338)176、攀登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340)177、悬空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341)178、操作平台安全技术交底 (343)179、现场临时用电接地与防雷安全技术交底 (344)12、当做分部、分项施工作业安全交底时,应填写“分部、分项工程名称"栏;3、交底提要应根据交底内容把交底重要内容写上。
基坑降水安全技术交底

基坑降水安全技术交底单位名称:临沂东风东关棚户区改造项目第六标段编号:AQJD-14-001 工程名称F1区车库施工作业单位基坑降水支护施工队施工内容降水井施工交底日期2014-4-1安全交底内容:般要求:I、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扣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
禁止酒后上班和疲劳作业。
3•电气设备的电源,应按有关规定架设安装;电气设备均须有良好的接地接零,并装有可靠的触电保护装置。
4、严禁在高低压架空电线下钻孔,移动桩机时、钻杆时必须保持与高压电线的安全距离。
5、配电箱以及其它供电设备不得置于水中或者泥浆中,电线接头要牢固,并且要绝缘,输电线路必须设有漏电开关。
6、在施工全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有关机械的安全操作规程,由专人操作并加强机械维修保养。
7、挖掘机工作时,必须有专人指挥,并且在其工作范围内不得站人。
8材料运输车进出场必须打开转向灯,入场后倒车必须设专人指挥。
9、吊车及钻机工作之前必须进行机械安全检查。
10、施工作业平台必须规整平顺,杂物必须清除干净,防止拆除导管时将工作人员绊倒造成事故。
II、现场卸料(主要指钢筋和钢板、钢管)前,必须检查卸料方向是否有人,以避免将人员砸伤。
14、遇大雨、大雪、大雾和六级以上大风,应停止钻孔作业,当风力超过六级时,应将机架放倒在地面上。
暴风雨雪后,必须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5、操作人员要遵守桩机冲、钻孔的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
16、注意现场文明施工,对不用的泥浆池(地沟)应及时填平;对正在使用的泥浆池(地沟)加强管理,不得任泥浆溢流,捞取的沉渣应及时清走。
各个排污通道必须有标志,夜间有照明设备,以防踩入泥浆,跌伤行人。
二、施工过程要求:1、井点降水施工前,由施工队电工负责用电线路的拉接,保证在抽水期间的供电连续性。
抽水应连续进行,特别是刚开始抽水阶段,如不能连续抽水,降水井的滤管易阻塞,出水混浊。
同时由于长时间停止抽水,造成地下水位上升会引起土层的扰动。
隧道排水沟施工技术交底

隧道排水沟施工技术交底1. 前言隧道工程中,由于地下水位的存在以及雨水的渗入,必需要对隧道进行排水处理,以维持隧道的正常运行。
隧道排水沟是一种有效的排水措施,在隧道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隧道排水沟的施工技术进行详细介绍与交底。
2.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隧道排水沟施工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2.1 设计准备根据隧道工程设计图纸,明确隧道排水沟的位置、尺寸和施工要求。
同时,要做好隧道内部的排水系统设计,确保排水沟与其他排水设施的连接。
2.2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准备好排水沟所需的材料,包括排水板、排水管等。
确保材料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并进行验收。
2.3 设备准备准备好必要的施工设备,如挖掘机、运输车辆等。
确保设备能够正常使用,并满足施工需求。
2.4 施工人员准备组织好施工人员,并进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了解施工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
3. 施工步骤隧道排水沟的施工包括以下步骤:3.1 排水沟定位根据设计要求,确定排水沟的位置,并进行标示。
同时进行现场勘探,确保施工位置没有地下管线等障碍物。
3.2 排水沟开挖使用挖掘机进行排水沟的开挖工作。
根据设计要求,控制排水沟的尺寸和坡度,确保排水效果良好。
3.3 排水沟施工根据设计要求,铺设排水板和排水管。
排水板的安装要确保排水畅通,排水管的连接要牢固,以防止漏水现象的发生。
3.4 排水沟覆土完成排水沟的铺设后,进行覆土工作,确保排水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施工注意事项4.1 施工安全隧道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穿戴个人防护装备,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4.2 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排水沟的正常使用和排水效果。
4.3 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施工工期的完成,避免对工程造成不必要的延误。
4.4 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环境保护,避免污染环境。
合理处理施工废料,保持施工现场的清洁。
5. 施工验收在完成隧道排水沟的施工后,进行施工验收工作。
基坑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基坑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引言概述:基坑工程是建筑施工过程中常见的一项工作,它涉及到土方开挖、支护、降水、排水等多个环节,安全问题一直是该工程面临的重要挑战。
为了确保基坑工程的安全进行,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基坑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和要点。
一、基坑工程的安全风险识别1.1 地质勘察:通过地质勘察,了解施工地点的地质情况,包括土层性质、地下水位等,以识别潜在的地质风险。
1.2 周边环境:调查周边环境,包括道路、建筑物、管线等,识别可能对基坑工程施工安全产生影响的因素。
1.3 施工工艺:对基坑工程的施工工艺进行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施工风险,例如土方开挖、支护结构施工等。
二、基坑工程的安全措施规划2.1 土方开挖:确定土方开挖的安全措施,包括合理的开挖顺序、开挖深度的控制、坡度的稳定等。
2.2 支护结构:设计合理的支护结构,包括围护结构的选择、支撑方式的确定、加固措施的施工等,确保基坑的稳定。
2.3 降水和排水:制定降水和排水方案,包括合理的井点布置、排水管道的设置、泵站的选型等,保证基坑内的水位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三、基坑工程的安全操作要点3.1 人员安全:落实人员安全责任制,保证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技能,严禁未经培训和未戴安全帽等操作。
3.2 设备安全:确保施工设备的安全性能,包括设备的维护保养、操作规范、防护装置的使用等。
3.3 现场管理:加强现场管理,包括施工现场的封闭、标识的设置、交通组织等,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四、基坑工程的安全监测与控制4.1 地下水位监测:设置合理的地下水位监测点,及时掌握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4.2 坑底沉降监测:进行坑底沉降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避免坑底沉降过大。
4.3 支护结构监测:对支护结构进行监测,及时发现支护结构的变形和破坏,采取相应的修复和加固措施。
五、基坑工程的应急预案5.1 突发事件应对:制定基坑工程的应急预案,包括火灾、坍塌、事故等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基坑降水基本知识(四)

1、地下水基本知识(1)地下水埋藏和运动于地面以下各种不同深度含水层中的水。
(2)含水层充满地下水的层状透水岩层(土层),是地下水的储存和运动的场所。
(3)隔水层不能透过和给出水量,或透水和给水均微不足道的岩层(土层)。
(4)承压含水层位于两个连续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
(5)承压水充满于两个隔水层(弱透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
(6)潜水位于包气带下第一个具有自由水面的含水层中的水。
(7)地下水位饱和带地下水自由潜水面或承压含水层水头的高程水头。
(8)水头以液柱高度表示的单位质量液体的机械能。
2、基坑降水基本知识基坑施工中,为增加边坡和坑底的稳定性,减少被开挖土体含水量,便于挖土,或防止突涌发生,需要对基坑进行降水,其分为疏干降水和减压降水。
常用降水方法使用条件(1)常用基坑降水方法集水明排通过在坑外挖集水井,让潜水、施工用水、降水等汇入集水井中,采用抽水泵将其一并抽出坑外的排水方法。
轻型井点沿基坑四周或一侧将直径较细的井管沉入深于基底的含水层内,井管上部与总管连接,通过总管利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从井管内不断抽出,使原有地下水位降低到基底以下。
轻型井点降水喷射井点喷射井点降水是在井点管内部装设特制的喷射器,用高压水泵或空气压缩机通过井点管中的内管向喷射器输入高压水(喷水井点)或压缩空气(喷气井点)形成水气射流,将地下水经井点外管与内管之间的缝隙抽出排走。
电渗井点利用井点管(轻型或喷射井点管)本身作阴极,沿基坑外围布置,以钢管(φ50-75mm)或钢筋(φ25mm以上)作阳极,垂直埋设在井点内侧,阴阳极分别用电线连接成通路,并对阳极施加强直流电电流。
管井(深井)通过成孔将管井埋置要设计深度,通过在管井内放置抽水泵,将地下水排出坑外的降水方法。
管井降水(2)疏干降水疏干降水目的a、有效降低开挖深度范围内的地下水位标高;b、有效降低被开挖土体的含水量,达到提高边坡稳定性、增加坑内土体的固结强度、便于机械挖土以及提供坑内干作业施工条件。
井点降水安全技术交底

井点降水安全技术交底背景介绍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深基坑和隧道等工程中存在一定的水与土压力问题,这会给工人安全和生命带来很大的威胁。
为了确保工程施工和工人安全,我们采用了井点降水技术。
井点降水技术井点降水技术(Groundwater Drawdown Technology)是利用开挖工程的排水方式,将深度开挖区域内的水压降低,以减小深度开挖带来的土体变形和失稳危险,从而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井点降水分区域降水和整体降水两种降水方法。
区域降水区域降水是在开挖施工时,将挖土区域内设置井点装置,通过井点从上层引入水,形成流向挖土区域的地下水流,再通过井下泵站将水泵出来,实现区域降水的目的。
整体降水整体降水通过在开挖范围内围设井点装置,在开挖前就开始降低水位,使整个开挖区域形成一定的井点降水压力差,从而控制土壤变形和水坑发生的深度和尺寸。
整体井点降水适用于大面积连续开挖,时效性强,而区域降水适用于小型开挖区域、不要求紧急停产的场合。
整体降水在工期中要根据地下水位变化情况,进行增减调整。
井点降水技术的措施为了实现井点降水技术的有效措施,我们需要在实际施工中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管网布置1.确定井点位置,将井点布置在距离现场开挖边缘合理距离的地点,以确保深度开挖区域内地下水有有效地入口;2.根据实际情况,在深度开挖区域内设置固定式及可拆卸式井点形成管网,在出水井点处安装净化设备和计量设备,测量井点吸水量及水泵流量,以确保水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泵站选型根据开挖区域的情况选择相应的井下泵站,确保够用的水量,根据开挖进度调整泵站的位置和数量。
检测与调整1.对管网进行巡查和维护,检查井点是否正常引入地下水,对管道泄漏和破损及时修补,并记录井点吸水量和水位高度;2.检测开挖区域内地下水位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以维持水位在安全范围内,并及时调整泵站的放置位置。
安全措施在整个降水过程中需要做好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如:1.设立醒目的安全标志,提醒工人注意安全;2.通过专业培训,让工人明确降水操作流程,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和操作技能;3.在施工现场设置专属的安全管理人员,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异常情况,确保施工环节中的人员和设备安全。
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安全交底

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安全交底l、排水的安全要求(1)施工前应作好施工区域内临时排水系统的总体规划,并注意与原排水系统相适应。
临时性排水设施应尽量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
山区施工应充分利用和保护自然排水系统和山地植被,如需改变原排水系统时,应取得有关单位同意。
(2)临时排水不得破坏附近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地基和挖、填方的边坡,并注意不要损害农田、遭路。
注:1)临时截水淘至挖方边坡上缘的距离,应根据土质确定,一般不小于3m。
2)临时排水沟之填方坡脚应有适当距离,沟内最高水位应低于坡脚至少0 3m。
(3)在山坡地区施工,应尽量按设计要求先做好永久性截水沟,或设置临时截水沟,阻止山坡水流人施工场地。
沟底应防止渗漏。
在平坦地区施工,可采用挖l临时排水沟或筑土堤等措施,阻止场外水流人施工场地。
(4)临时排水沟和截水沟的纵向坡度、横断面、边坡坡度和出水口应符合下列要求:纵向坡度应根据地形确定,一般不应小于3‰,平坦地区不应小于2%o,沼泽地区可减至1‰;横断面应根据当地气象资料,按照施工期间最大流量确定。
边坡坡度应根据土质和沟的深度确定、一般为1:0 7~l:l 5,岩石边坡可适当放陡;出水口应设置在远离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低洼地点,并应保证排水畅通。
排水暗沟的出水口处应防止冻结。
(5)临时排水沟内水的流速不宜大于后表的要求。
必要时,在下列地段或部位应对沟底和边坡采取。
临时加固措施:土质松软地段;流速较快,可能遭受冲刷地段;跌水处;地面水汇集流人沟内的部位;出水口处。
(6)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如山坡陡峻、地下有溶洞、边坡上有滞水层或坡脚处地下水位较高等),有可能发生滑坡、坍塌的地段挖方时,应根据设计单位确定的方案进行排水。
2、降低地下水位的安全要求(1)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和其他挖方时,应根据施工区域内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开挖范围和深度,以及防坍防陷防流砂的要求,分别选用集水坑降水、井点降水或两者结合降水等措施降低地下水位,施工期间应保证地下水位经常低于开挖底面1.5m以上。
管井降水施工方案

管井降水施工方案
一、引言
管井降水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施工技术,通过设置管井,利用泵站将地下水抽排出来,以降低地下水位,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管井降水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前准备、管井设置、降水泵站安装等具体步骤。
二、施工前准备
在进行管井降水施工前,需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确定降水目标:根据工程需要确定降低地下水位的目标值,从而制定
合理的降水方案。
2.环境调查:对工程周边地质情况、地下水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周边建
筑物、交通等情况。
3.安全技术交底: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确保施工安全。
三、管井设置
1.管井位置确定:根据地下水位和建筑物位置确定管井设置位置,通常
设置在工地四周以确保全面降水。
2.管井挖掘:按照设计要求,使用挖掘机等工具挖掘管井,确保井壁垂
直,井底平整。
3.管井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将管道安装在管井内,连接好管道接口,保
证管路畅通。
四、降水泵站安装
1.泵站选型:根据降水量和地下水位选择合适的泵站,确保泵站能够满
足工程需求。
2.泵站安装:将泵站安装在地面或地下室中,根据设计要求连接电力源
和排水管道。
3.泵站试运行:安装完成后进行试运行,检查泵站运行是否正常,调整
排水量等参数。
五、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过程中要定期检测管井降水效果和泵站运行情况,确保施工过程
中地下水位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2.施工完成后要做好管井和泵站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施长期稳定运行。
六、总结
管井降水施工是一项重要的施工技。
(完整版)水利工程排水技术交底

(完整版)水利工程排水技术交底水利工程排水技术交底水利工程排水技术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排除建筑物、道路、地下设施等区域内的积水,确保工程的正常运行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本文将对水利工程排水技术进行详细交底。
1. 排水系统设计在水利工程排水技术中,排水系统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排水系统设计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和需求进行合理规划,确保排水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设计包括以下关键要素:- 排水管道布局:根据工程需求和场地实际情况,合理布置排水管道,确保排水系统的完整性和高效性。
- 排水口设置:根据积水区域的具体情况,合理设置排水口,确保排水畅通。
- 排水泵站:对于需要降低排水水位的区域,应设计和设置排水泵站,提供必要的排水能力。
2. 排水工程施工在进行水利工程排水技术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执行,确保排水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安全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 废水处理:对于排除的废水,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环境保护。
3. 排水系统维护完成水利工程排水技术的建设后,还需要进行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以确保排水系统的长期可靠运行。
维护包括以下内容:- 定期检查:定期对排水系统进行巡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堵塞、破损等问题。
- 维修和更换:发现排水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 水质监测:定期对排水口进行水质监测,确保排放的废水符合相关标准。
通过以上对水利工程排水技术的交底,可有效指导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排水工作,确保工程的正常运行和环境的保护。
注:本文内容仅供参考,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水利工程排水技术方案,并参考相关法规和规范。
深基坑降水安全技术交底

深基坑降水安全技术交底深基坑工程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满足建筑物基础深度的要求,需要进行挖掘较深的施工工程。
由于施工深度大、施工面积广,基坑降水工作成为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就深基坑降水安全技术进行交底,详细介绍降水工程的目的、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一、降水工程的目的在深基坑工程中,降水工程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地下水位,保证工程施工能够在相对干燥的环境中进行。
降水工程能够有效地控制地下水位,防止地下水向基坑渗流,保证基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降水工程的方法1. 排水井法排水井法是降水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通过在基坑周围挖掘排水井,将降水管道与井相连,通过泵站抽水,将地下水排出。
排水井的位置和数量需要根据基坑的大小和地下水位的情况进行合理设计。
2. 土壤改性法土壤改性法是通过改变土壤的渗透性来降低地下水位。
通过在基坑周围注入改性材料,如水泥浆,改变土壤的物理特性,减少地下水的渗透速度,从而达到控制地下水位的目的。
3. 隔离板法隔离板法是在基坑周围设置隔离板,防止地下水进入基坑。
隔离板可以采用钢板、混凝土板等材料,通过与地下土壤形成一道有效的隔离层,将地下水与基坑隔离开来。
三、降水工程的安全注意事项1. 施工现场安全降水工程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警示人员注意施工区域。
施工人员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好安全防护装备,注意施工现场的安全。
2. 施工材料选择在降水工程中,选择合适的材料非常重要。
施工材料应具备良好的耐腐蚀性和防水性能,能够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定期巡视和维护降水工程施工完成后,应定期进行巡视和维护工作。
及时排除降水设备故障,保证降水系统的正常运行,以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4. 防止渗漏降水工程中,应密切关注降水管道和井口等部位的渗漏情况。
一旦发现渗漏,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修复,避免地下水进入基坑。
5. 停电保障降水工程的泵站通常需要电力供应,因此,在进行降水工程施工时,应充分考虑到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前做好停电保障措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电力故障。
地下室降水、排水方案

地下室降水、排水方案一、工程概述本次工程项目为具体工程名称,地下室建筑面积为具体面积,地下层数为具体层数。
地下室主要用途为停车场、设备用房等。
由于地下室施工过程中需要面对地下水的影响,为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特制定本降水、排水方案。
二、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一)工程地质条件通过地质勘察报告,了解到施工场地的地层分布情况,包括土层的类型、厚度、物理力学性质等。
(二)水文地质条件查明地下水位的埋深、水位变化幅度、含水层的渗透性等。
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潜水,含水层主要为具体含水层名称。
三、降水方案设计(一)降水目的降低地下水位至地下室底板以下,保证地下室施工在干燥的环境中进行。
(二)降水方法选择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结合施工要求和经济性,本工程拟采用井点降水法。
(三)井点布置井点沿地下室周边均匀布置,间距根据计算确定,一般为具体间距。
(四)井点设备选型选用具体型号的井点设备,满足降水要求。
(五)降水时间从地下室土方开挖前开始降水,直至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完成,且地下室外墙防水及回填土施工完毕后停止降水。
四、排水方案设计(一)排水系统布置在地下室周边设置排水明沟,将降水井抽出的地下水和施工过程中的地表水汇集到集水井,再通过排水泵排至市政排水管网。
(二)排水明沟设计排水明沟截面尺寸为具体尺寸,沟底采用具体材料进行硬化处理。
(三)集水井设计集水井设置在排水明沟的交汇处,尺寸为具体尺寸,井内设置具体型号的排水泵。
(四)排水管道设计排水管道采用具体材质和管径的管道,连接集水井和市政排水管网,管道坡度不小于具体坡度。
五、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一)井点施工1、测量放线,确定井点位置。
2、采用具体施工方法成孔,孔径和孔深符合设计要求。
3、安装井点管,确保井点管垂直插入孔中,并用具体材料填实孔壁与井点管之间的空隙。
4、连接井点管与总管,进行试抽水,检查系统是否正常。
(二)排水明沟及集水井施工1、按照设计要求开挖排水明沟和集水井。
排涝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排涝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一、施工技术概述排涝工程是指为了解决地面积水积聚和排水不畅的问题,采取各种方法和措施,进行排水工程的施工。
排涝工程对地下水位控制和地表水排除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城市建设和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
排涝工程施工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对于保持城市和农田的正常排水状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施工技术要点1. 地形勘测和设计在进行排涝工程施工之前,首先需要针对施工区域的地形和地势进行仔细的勘测和设计。
地形勘测和设计要根据施工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排涝方案,确定排水管网、排水沟和泵站等排水设施的位置和布局。
2. 排水管道施工排水管道施工是排涝工程中的核心环节,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在进行排水管道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地面开挖和排水沟清理,然后进行排水管道的敷设和连接。
在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管道的质量和紧密连接,避免漏水和堵塞现象。
3. 排水泵站施工排水泵站是排涝工程中的重要设施,用于将积水抽送到外部地面排放。
在进行排水泵站施工之前,需要先进行地基处理和基础浇筑,然后安装水泵和管道系统。
在排水泵站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泵站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4. 技术质量控制在进行排涝工程施工时,需严格执行相关施工标准和规范,保证施工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工程进度和工序要求进行技术质量检查,确保施工质量达标。
同时,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
三、施工安全管理1. 安全生产责任制在进行排涝工程施工时,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和义务。
各级领导要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
2. 安全技术交底在进行排涝工程施工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讲解安全生产规定和操作规程,强调施工现场的安全注意事项和紧急处理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达标。
3. 安全防护设施在施工现场要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并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护鞋等,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地下降水工程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1. 国家相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2. 地下降水工程相关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
3. 施工单位内部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二、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_______2. 施工地点:_______3. 施工单位:_______4. 施工项目经理:_______5. 施工负责人:_______三、安全技术交底内容1. 施工前准备(1)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确保施工人员掌握相关安全知识。
(2)对施工设备、工具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其性能良好。
(3)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确保场地平整、无障碍物。
2. 土方开挖与支护(1)开挖前,必须对地质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地下水情况,确定开挖深度和支护方案。
(2)开挖过程中,严格执行分层开挖,严禁超挖。
(3)支护结构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支护结构稳定。
(4)开挖过程中,密切关注地下水位变化,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施工,并采取相应措施。
3. 降水井施工(1)降水井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确保其掌握降水井施工技术。
(2)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降水井施工,确保井壁稳定。
(3)降水过程中,密切关注井内水位变化,防止井壁坍塌。
(4)拔除井管后,立即进行封堵,防止地下水渗漏。
4. 降水设备管理(1)降水设备应定期检查、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规操作。
(3)降水设备运行过程中,密切关注设备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机检查。
5. 降水施工安全措施(1)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2)施工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区域安全。
(3)施工过程中,严禁酒后作业、疲劳作业。
(4)施工过程中,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6. 应急措施(1)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程序和措施。
(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施工现场配备应急救援物资,确保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
四、交底要求1. 施工单位应将本安全技术交底内容纳入施工组织设计,并严格按照要求执行。
基坑支护降水作业安全技术交底

(1)基坑中部轻型井点:当降水达到设计要求后,土方开挖前进行拔除。
(2)坑底周边轻型井点:当底板达到设计强度并满足结构设计单位要求后方可拔除。
4、注意事项
(1)土方挖掘运输车道不需要设置井点,这并不会影响整体降水效果。
(2)在正式开工前,电工必须及时办理用电手续,保证抽水期间不会停电。因为抽水要连续进行,特别是开始抽水阶段,时停时抽会导致井点管的滤网易被堵塞,出水也会变得混浊。同时,中途长时间停止抽水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可能引起土方边坡塌方等事故。
四、基坑围护施工工艺
1、测量放线
根据基坑围护平剖面图,使用测量仪器准确放线,确定好基坑围护内边线的位置,并用木桩或白灰标记出开挖线。
2、边坡开挖
(1)土方开挖原则:
土方开挖时应按照分段、分层、分块的原则进行,严禁超挖。控制挖土分段宽度小于15m,并建议进行跳挖。
(2)挖土与围护结构施工的配合:
根据后浇带及施工缝的位置合理安排土方开挖进程。
(3)轻型井点降水应经常进行检查,其出水规律应该是“先大后小,先混后清”。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进行检查。
(4)真空度是轻型井点降水顺利进行的主要技术指标,现场应派专人频繁观察,如果发现真空度不够,应立即检查整个抽水系统是否存在漏气环节,并及时排除。
(5)在抽水过程中,尤其是开始抽水时,应检查井点管是否有死井现象。可以通过管内流水声、管子表面是否潮湿等方法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死井数量超过10%,则会严重影响降水效果,应立即采取措施,使用高压水进行反复冲洗处理。
1)砂石必须采用粗砂,以防止堵塞滤管的网眼。
2)滤管应放置在井孔的中间,砂石滤层的厚度应在60~100mm之间,以提高透水性,并防止土粒渗入滤管堵塞网眼。填砂厚度应均匀,速度应快,不得中途中断,以防止孔壁塌土。
地下室安全技术交底

通风与照明:保证地下室通风良好,提供足够照 明,降低因缺氧或视线不清导致的安全风险
消防安全:设置消防设施,培训施工人员掌握消 防知识,提高应对火灾等紧急情况的能力
确保地下室施工过程中的安 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提高地下室施工人员的安全 意识
明确地下室施工过程中各方 的责任和义务
促进地下室施工的顺利进行, 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确定交底人员: 应由项目经理或 技术负责人进行 交底
交底内容准备: 应包括地下室施 工安全技术要求、 施工方案、施工 工艺等内容
交底时间安排: 应在地下室施工 前进行交底,并 确保所有相关人 员都了解交底内 容
交底方式选择: 可以采用书面交 底、口头交底或 视频交底等方式 进行
交底内容应全面、具体、准确
地下室施工前,应在施工现场设置专门的交底场所,确保交底过程顺利进行。 交底地点应选择在安全、安静、无干扰的地方,确保交底过程不受外界干扰。 交底地点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确保交底过程的安全性。 交底地点应保持整洁、干净,确保交底过程的顺利进行。
交底内容要详细、全 面,包括地下室施工 安全技术要求、操作 规程、安全措施等
地下室施工安全 技术交底的目的 和意义
地下室施工安全 技术交底的范围 和内容
地下室施工安全 技术交底的注意 事项
地下室施工安全 技术交底的具体 要求
施工单位应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由双方签字确认。 施工单位应向作业人员提供地下室的施工图纸和相关资料。 施工单位应制定地下室施工方案,明确安全技术措施和操作规程。 施工单位应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对地下室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作业人员应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服从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挥。 施工单位应建立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采取措施。
降水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降水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引言概述:降水工程是指通过人工手段调节和控制降水过程,以达到水资源合理利用和防洪排涝的目的。
在进行降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技术交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降水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和要点。
一、施工现场安全交底:1.1 交底施工现场的安全要求,包括工地的封闭与围栏、施工区域的划定、施工现场的安全标识等。
1.2 现场人员的安全要求,包括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期间的安全行为等。
1.3 施工设备的安全要求,包括设备的检查与维护、使用规范、防护措施等。
二、施工过程安全交底:2.1 施工工序的安全要求,包括施工顺序、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要点等。
2.2 施工材料的安全要求,包括材料的质量检验、存放要求、使用规范等。
2.3 施工机械的安全要求,包括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维护保养、安全操作注意事项等。
三、施工安全事故应急交底:3.1 安全事故的定义与分类,包括常见的施工安全事故类型和其危害程度。
3.2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包括事故发生后的紧急处理措施、人员疏散与救援、事故报告与记录等。
3.3 施工安全事故案例分析,通过分析过往安全事故案例,总结教训,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四、施工质量交底:4.1 施工质量要求,包括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验收标准等。
4.2 施工质量检查与测试,包括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方法、检测设备使用等。
4.3 施工质量记录与整改,包括质量问题的记录与整改措施、验收合格证明等。
五、施工安全文明交底:5.1 安全文明施工要求,包括施工人员的文明行为、施工现场的清洁与整治等。
5.2 施工环境保护要求,包括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废弃物处理等。
5.3 施工文明交底的宣传与培训,包括通过宣传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文明意识。
结论:降水工程安全技术交底是确保施工过程中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施工现场安全、施工过程安全、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文明等方面的详细阐述,可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确保降水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边坡坡面上如有局部渗出地下水时,应在渗水处设置过滤层,防止土粒流失,并应设置排水沟,将水引出坡面;
7)土层中如有局部流砂现象,应采取防止措施。
(4)采用井点条件和施工期限等因素进行技术经济比较,选择适当的井点装置。
3)井点降水干扰计算书;
4)井点降水的施工要求;
5)水泵的型号、数量及备用的井点、水泵和电源等。
注:降水设计所采用的古水层渗透系数必须可靠。重大工程的井点降水应作现场抽水试验确定。
(6)降水前,应考虑在降水影啊范围内的已有建筑物和构筑物可能产生附加沉降、位移或供水井水位下降,以及在岩溶土洞发育地区可能引起的地面塌陷,必要时应采取防护措施。在降水期间,应定期进行沉降和水位观测并作出记录。
2.降低地下水位的安全要求
(1)开挖低于地下水位的基坑(槽)、管沟和其他挖方时,应根据施工区域内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开挖范围和深度,以及防坍防陷防流砂的要求,分别选用集水坑降水、井点降水或两者结合降水等措施降低地下水位,施工期间应保证地下水位经常低于开挖底面1.5m以上。
(2)基坑顶四周地面应设置截水沟。坑壁(边坡)处如有阴沟或局部渗漏水时,应设法堵截或引出坡外,防止边坡受冲刷而坍塌。
1)根据现场地质条件,应能保持开挖边坡的稳定;
2)集水坑和集水沟一般应设在基础范围以外,防止地基土结构遭受破坏,大型基坑可在中间加设小支沟与边沟连通;
3)集水坑应比集水沟、基坑底面深一些,以利于集排水;
4)集水坑深度以便于水泵抽水为宜,坑壁可用竹筐、钢筋网外加碎石过滤层等方法加以围护,防止堵塞抽水泵;
(4)临时排水沟和截水沟的纵向坡度、横断面、边坡坡度和出水口应符合下列要求:纵向坡度应根据地形确定,一般不应小于3‰,平坦地区不应小于2%o,沼泽地区可减至1‰;横断面应根据当地气象资料,按照施工期间最大流量确定。边坡坡度应根据土质和沟的深度确定.一般为1:0 7~l:l 5,岩石边坡可适当放陡;出水口应设置在远离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低洼地点,并应保证排水畅通。排水暗沟的出水口处应防止冻结。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并保存(一式三份。接受交底人一份、交底人一份、安全员一份)。
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工程名称
国家会计学院二期工程
施工单位
交底提要
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安全交底
交底日期
年月日
交底内容:
临时排水沟内水的允许流速表
项次
土的类别和加固方法
允许流遵(m/s)
1
2
3
4
5
6
7
8
一、土的类别
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工程名称
国家会计学院二期工程
施工单位
交底提要
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安全交底
交底日期
年月日
交底内容:
(5)井点降水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基坑(槽)或管沟的平、剖面图和降水深度要求;
2)井点的平面布置、井的结构(包括孔径、井深、过滤器类型及其安设位置等)和地面排水管路(或沟渠)布置图;
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编号
工程名称
国家会计学院二期工程
施工单位
交底提要
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安全交底
交底日期
年月日
交底内容:
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安全交底
l.排水的安全要求
(1)施工前应作好施工区域内临时排水系统的总体规划,并注意与原排水系统相适应。临时性排水设施应尽量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山区施工应充分利用和保护自然排水系统和山地植被,如需改变原排水系统时,应取得有关单位同意。
(7)在第一个管井井点或第一组轻型井点安装完毕后,应立即进行抽水试验,如不符合要求时。应根据试验结果对设计参数作适当调整。
(8)采用真空泵抽水时,管路系统应严密,确保无镉水或漏气现象,经试运转后,方可正式使用。
(9)降水期间,应经常观测并记录水位.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0)井点降水工作结束后所留的井孔,必须用砂砾或粘土填实。如井孔位于建筑物或构筑物基础以下,且设计对地基有特殊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回填。
(11)在地下水位高而采用板桩作支护结构的基坑内抽水时,应注意困板桩的变形、接缝不密或桩端处透本等原因而渗水量大的可能情况,必要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堵截板桩的渗漏水,防止因抽水过多使板桩外的土随水流人板桩内.从而淘空板桩外原有建(构)筑物的地基,危及建(构)筑物的安全。
(12)开挖采用平面封闭式地下连续墙作支护结构的基坑或深基坑之前,应尽量将连续墙范围内的地下水排除,以利于挖土。发现地下连续墙有夹泥缝或孔洞漏水的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堵截补漏,以防止墙外泥(砂)水涌人墙内,危及墙外原有建(构)筑物的基础。
淤泥
细砂、中砂、轻亚粘土
粗砂,亚粘土、粘土
软砾岩、泥灰岩、页岩
石灰岩、中实的和密实的砂岩
二、加固方法
干砌卵石或块石
浆砌卵石或块石
素混凝土
0.35
0.5-0.6
1-1.5
4
5-7
2-3
3-4
4
注:表内允许流速为水深lm的流速。水深为0.4m时,应乘以系数O.7;水深为2m时,应乘以系数l.04。
(3)采用集水坑降水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2)临时排水不得破坏附近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地基和挖、填方的边坡,并注意不要损害农田、遭路。
注:1)临时截水淘至挖方边坡上缘的距离,应根据土质确定,一般不小于3m。
2)临时排水沟之填方坡脚应有适当距离,沟内最高水位应低于坡脚至少03m。
(3)在山坡地区施工,应尽量按设计要求先做好永久性截水沟,或设置临时截水沟,阻止山坡水流人施工场地。沟底应防止渗漏。在平坦地区施工,可采用挖l临时排水沟或筑土堤等措施,阻止场外水流人施工场地。
注:当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小于5m/昼夜,且不是碎石粪土时,宜选用轻型井点和喷射井点(如渗透系数小于0 lm/昼夜时,宜增加电渗装置).当含水层渗透系数20m/昼夜时,官选用管井井点装置;当古水屡渗透系数为5~20m/昼夜时,上述井点装置均可选用。
审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并保存(一式三份。接受交底人一份、交底人一份、安全员一份)。
(5)临时排水沟内水的流速不宜大于后表的要求。必要时,在下列地段或部位应对沟底和边坡采取。临时加固措施:土质松软地段;流速较快,可能遭受冲刷地段;跌水处;地面水汇集流人沟内的部位;出水口处。
(6)在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如山坡陡峻、地下有溶洞、边坡上有滞水层或坡脚处地下水位较高等),有可能发生滑坡、坍塌的地段挖方时,应根据设计单位确定的方案进行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