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教材
传染病培训教材(传染病诊断标准)
![传染病培训教材(传染病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0d19510f111f18583d05a8a.png)
传染病培训教材(传染病诊断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卫生行业标准)规定管理的39种传染病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
甲类传染病鼠疫【GB 15991—1995】诊断标准1.1 流行病学线索患者发病前10d到过鼠疫动物病流行区或接触过鼠疫疫区内的疫源动物、动物制品及鼠疫病人,进入过鼠疫实验室或接触过鼠疫实验用品。
1.2 突然发病,高热,白细胞剧增,在未用抗菌药物(青霉素无效)情况下,病情在24h内迅速恶化并具有下列症候群之一者:1.2.1 急性淋巴结炎,肿胀,剧烈疼痛并出现强迫体位。
1.2.2 出现重度毒血症、休克症候群而无明显淋巴结肿胀。
1.2.3 咳嗽、胸痛、咯痰带血或咳血。
1.2.4 重症结膜炎并有严重的上下眼睑水肿。
1.2.5 血性腹泻并有重症腹痛、高热及休克症候群。
1.2.6 皮肤出现剧痛性红色丘疹,其后逐渐隆起,形成血性水泡,周边呈灰黑色,基底坚硬。
水泡破溃,创面也呈灰黑色。
1.2.7 剧烈头痛、昏睡、颈部强直、谵语妄动、脑压高、脑脊液浊浑。
1.3 患者的淋巴结穿刺液、血液、痰液,咽部和眼分泌物以及尸体脏器或管状骨骨骺取材标本,分离到鼠疫菌。
1.4 患者2次(间隔10d)采集血清,用PHA法检测F1抗体呈现4倍以上增长。
2 疑似病例具备1.1加1.2中任一项。
3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加1.3或1.4。
传染病培训教材(传染病诊断标准)
![传染病培训教材(传染病诊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4be3a49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9e.png)
传染病培训教材(传染病诊断标准)传染病培训教材 (传染病诊断标准)章节一:概述1.1 传染病定义和分类1.2 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和风险因素1.3 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章节二:常见传染病介绍及诊断2.1 流感2.1.1 流感的病原及传播途径2.1.2 流感的临床表现2.1.3 流感的实验室诊断2.1.4 流感的治疗及预防2.2 肺结核2.2.1 肺结核的病原及传播途径2.2.2 肺结核的临床表现2.2.3 肺结核的实验室诊断2.2.4 肺结核的治疗及预防2.3 痢疾2.3.1 痢疾的病原及传播途径2.3.2 痢疾的临床表现2.3.3 痢疾的实验室诊断2.3.4 痢疾的治疗及预防2.4 登革热2.4.1 登革热的病原及传播途径2.4.2 登革热的临床表现2.4.3 登革热的实验室诊断2.4.4 登革热的治疗及预防2.5 人感染H7N9禽流感2.5.1 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病原及传播途径 2.5.2 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临床表现2.5.3 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实验室诊断2.5.4 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治疗及预防章节三:法律名词及注释3.1 传染病防治法3.2 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3.3 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办法章节四:附件4.1 传染病防控宣传材料4.2 传染病防治工作流程图4.3 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附件:传染病防控宣传材料、传染病防治工作流程图、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 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旨在规范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 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卫生部印发的规范性文件,指导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具体操作流程。
- 传染病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办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发的文件,用于指导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措施。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教材【精选文档】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教材【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cca5aa0804d2b160a4ec0e7.png)
第一章传染病基础知识培训要点一、概述(一)我国法定传染病的种类及名称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三类37种。
甲类传染病2种,包括: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25种,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丙类传染病10种,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并予以公布。
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传染病法所称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二)传染病流行病学中的几个重要概念1.传染过程传染过程是指病原体进入宿主机体后,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
宿主感染病原体后,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结局,如病原体被清除、隐性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显性感染甚至死亡等。
2.传染病流行过程传染病流行过程是指病原体从已受感染者排出,经过一定的传播途径,侵入易感者机体而形成新的感染,并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流行过程包括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传播途径指病原体自传染源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环境中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传染病可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传播,主要传播途径有经空气、水、食物、接触、媒介节肢动物以及医源性传播等.人群易感性是指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
2024年《传染病护理学》教案
![2024年《传染病护理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0a8aa2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7.png)
《传染病护理学》教案传染病护理学教案一、课程简介传染病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研究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护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在传染病防治和护理实践中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在传染病防治和护理实践中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传染病概述:传染病的定义、流行病学特点、传播途径和防治原则。
2.病毒感染性疾病:流感、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手足口病等。
3.细菌感染性疾病:肺结核、细菌性痢疾、破伤风等。
4.寄生虫感染性疾病: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等。
5.性传播疾病: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等。
6.传染病护理技术:隔离技术、消毒技术、防护技术等。
7.传染病突发事件的应对与处理:疫情报告、现场处置、个人防护等。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传染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案例分析法:分析临床典型病例,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3.操作演示法:演示传染病护理技术,培养学生的临床技能。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传染病防治和护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安排1.总学时:60学时。
2.理论教学:40学时。
3.实践教学:20学时。
六、考核方式1.平时成绩:30%,包括出勤、课堂表现、作业等。
2.实践成绩:40%,包括操作技能、临床思维等。
3.期末理论考试:30%。
七、教学资源1.教材:《传染病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参考书籍:《传染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传染病护理学实践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
3.网络资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传染病护理学相关教学视频等。
八、教学效果评估1.学生对传染病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2.学生在传染病防治和护理实践中的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总结(21篇)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总结(21篇)](https://img.taocdn.com/s3/m/7cf7c111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a5.png)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总结(21篇)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总结 1为认真贯彻落实《新建县疾控中心关于做好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文件及会议精神,做好我镇传染病的防治工作,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我镇于20__年4月20日开展了生米镇传染病防治培训会议,现将培训情况总结如下:一、参会人员参加本次手足口病培训会议的人员有生米镇中心卫生院院长喻明辉、副院长刘建华及全体乡村医生。
二、培训情况在本次传染病防治培训会上,生米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刘建华对各类传染病的概述、传染源、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物理学检查、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等知识作了详细讲解,并每人发放1份培训材料。
副院长刘建华对本次传染病防治工作作了重要强调:1、把传染病纳入日常工作管理;2、认真做好传染病疑似病例的`登记及上报工作;3、传染病必须经县疾控中心专家组确诊上报。
培训结束后,经过对传染病知识测试,成绩均在95分以上,说明我镇医务人员及乡村医生对传染病防治知识基本掌握。
本次培训工作已达预期目的。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总结 2为做好手足口病及春秋季传染病防治工作,根据县卫生局关于举办手足口病及春秋季传染病防治培训的通知精神,我院于20__年7月3日在卫生院会议室举办了全乡卫生人员手足口病及春秋季传染病防治培训班。
首先由朱院长讲授了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诊断治疗相关知识。
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与普通流感的症状、体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的区别,禽流感病毒的分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病学特征(即该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诊断和治疗等四个方面结合实际病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参加培训人员受益匪浅。
紧接着赵国龙讲解了手足口病防治的诊治相关知识,讲解了手足口病的症状、体征、诊断要点,接着结合着实际病例重点讲解了手足口病的治疗以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应重点注意的细节,特别强调了重症患儿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
防治艾滋病知识培训计划
![防治艾滋病知识培训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971a16a5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45.png)
防治艾滋病知识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艾滋病是一种严重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为了提高全员对艾滋病的认识和预防意识,预防艾滋病的传播,有效控制艾滋病的传播,保障全员的健康和安全。
本次培训旨在提高员工关于艾滋病知识的了解,提高艾滋病预防的意识,减少艾滋病的发生。
二、培训对象公司全员员工三、培训内容艾滋病基本知识1. 艾滋病的概念、病因、传播途径和危害2. 艾滋病的预防和控制3. 艾滋病的常见误区及防范措施4. 艾滋病的医学诊断和治疗四、培训方式1. 课堂讲解2. 案例分析3. 视频播放4. 现场演示五、培训时间1. 培训时间为两天,每天4个小时。
2. 培训时间为上午9:00-11:00,下午1:30-3:30。
六、培训场地公司会议室七、培训师资邀请专业的医生或医学教授担任培训讲师,具体由公司卫生管理部门协调安排。
八、培训形式1. 专家讲座2. 互动交流3. 观看教育影片4. 应用案例分析九、培训资料1. 提供书面资料2. 提供视频教学资料3. 提供相关案例分析资料十、培训效果评估在培训结束后,通过员工的在线问卷调查以及面对面的交流互动方式进行效果评估。
以便了解员工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对防治艾滋病工作的态度,从而调整和改进培训方式和方法,提高培训效果。
十一、培训后续为了进一步巩固员工所学的知识,公司将定期开展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将艾滋病预防知识融入到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同时,公司还将建立艾滋病宣传教育长效机制,使全员员工真正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十二、培训预算1. 培训师费用2. 视频教学资料费用3. 书面教材费用4. 会议室费用十三、培训总结通过本次防治艾滋病知识培训,公司全员员工对艾滋病的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艾滋病预防的意识也得到了加强,有了更多实用的知识和方法进行艾滋病的防治。
总之,通过不断的知识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艾滋病的了解和认识,增强对艾滋病的防治意识,有效控制和预防艾滋病的传播是非常有必要的。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项目“传染病防治”2011122461954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项目“传染病防治”2011122461954](https://img.taocdn.com/s3/m/70fee92b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51.png)
关于考核
必考项目,考核主要为了保证培训的基 本质量
考核内容不超过讲义,答案以讲义和相关 文件规定为准,不出偏题怪题。因此只要学员 抱有认真参与的态度,认真讲课、认真自学复 习,适当记忆,努力与临床轮转相结合,通过 考核并不难
某些对今后终生行医很重要的内容却难 以考核,总之考核不是目的
改进建议
如何顺利完成培训
(对住院医师)
• 要认真听课,尽量不缺课。不仅要理解讲课内容,掌握重点;更 要听出讲者的临床思路。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疏理出自己 今后遵循的思路。倡导与教师互动讨论,多提出问题与异议, 以教学相长。养成有目标的自学习惯,根据自己的精力,多阅 读推荐的参考文献,做好阅读笔记,加深对教材和讲课的理解
青人在实践中带着问题不断总结提高 • 身教重于言教,处处体现热爱医学,关爱病人的道德风尚
注意事项
• 尽力挑选有一定学术影响的临床专家授课,形成 品牌效应.避免缺乏亲身临床经历的医师授课
• 创造条件多看病种 • 强调在一线实践中学习提高 • 结合临床实际,组织小讲课,病例讨论等活跃气氛 • 认真听取学员的意见与建议,并予改进 • 有关责任人必须实施集体备课,试讲,督导听课等
因培训教材撰稿时间短促,难免出现不当 和错误,请同行及时向我们反馈,以便再版时能 重新整合全市传染病专业同行的智慧与专长, 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术水准,反映上海水平
• 较深地理解和实行对传染病和院内感染的预防 隔离、防治等措施
• 对涉及各专科的感染性疾病建立科学的诊断、 鉴别诊断和规范抗感染治疗的思路
• 熟悉和讲究抗菌药物、抗病毒药、抗深部真菌 药、抗结核药和抗寄生虫药的规范应用
培训特点
• 不同于本科生,也不同于专科医师培训,不是炒 炒冷饭
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ppt课件
![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b87348f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e7.png)
医疗机构应与疾控、社区等部门密切合作,共同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社区、企事业单位参与
加强社区防控
社区应做好居民的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居民自我防护意识;同时加 强环境卫生管理,消除传染源。
企事业单位参与防控
企事业单位应制定内部防控措施,加强员工健康管理;同时积极支 持政府和社会组织的防控工作,共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清扫和消毒,保持环境整洁。
加强校园绿化美化
02
增加绿植覆盖面积,提升校园环境品质,同时减少尘土飞扬,
降低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风险。
完善校园垃圾处理机制
03
设置分类垃圾桶,引导师生养成垃圾分类习惯,及时清理垃圾
,防止病菌滋生。
个人卫生习惯培养
1 2 3
倡导勤洗手
教育师生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特别是在接触公共 设施和用餐前后,要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 双手。
感谢观看
REPORTING
保持呼吸道卫生
鼓励师生在咳嗽或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肘部遮掩 口鼻,避免直接用手触摸口鼻眼等部位,减少病 毒传播。
注重饮食卫生
教育师生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避免食用变质 或未经煮熟的食品,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
疫苗接种与免疫规划
推广疫苗接种
积极宣传疫苗接种的重要性,组织师生按照国家和地方免疫规划 要求接种相关疫苗,提高群体免疫力。
一旦发现家庭成员出现 传染病症状,应尽早识 别并采取隔离措施,避
免疫情扩散。
PART 05
社会共同参与传染病防治
REPORTING
政府职责与政策保障
01
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
明确政府、部门、单位和个人在传染病防治中的职责和义务,为防治工
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教材
![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ccc5a136fad6195f312ba65b.png)
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流感大流行流行病学和预防控制流感病毒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中心部位主要是遗传物质核糖核酸、核蛋白以及其他少量蛋白质;中间层包括纸质层和一层膜蛋白;外层是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
病毒的结构和其分型是有关系的,核蛋白和膜蛋白比较稳定,基本不会发生变异。
根据这种特点,把流感分为甲型、乙型和丙型,英语就分别称为A型、B 型和C型。
甲型根据表面抗原不同,分为多个亚型,H亚型已经发现有H1到H16,N1到N9,由H和N可以组成不同的亚型。
但是B型和C型,没有亚型的分类。
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流感病毒是怎样命名的,国际学术界有一个统一的命名方法。
第一是型别,第二是宿主,第三是分离地区,第四是毒株的序号,第五是分离的年份。
A型病毒主要造成流感爆发大流行;B型很少发生变异,所以只造成局限性传播,例如学校、工厂等;C型病毒几乎很少造成人类的感染。
所以季节性流感的流行和大流行,都是针对甲型流感病毒,也就是英语称的A型病毒。
(一)季节性流感季节性流感每年均会发生。
致病病毒是在人群中流行过的主要亚型,亚型的内部发生比较小的变异,小的变异也导致了一部分人每年发病,严重程度各异,依赖于每年内部的变化程度,发病人群主要是儿童和老年。
季节性流感在北方地区主要发生在冬春,南方夏季也有流行。
(二)人感染动物流感动物的流感病毒通常只在动物之间流行,接触动物的职业人群和其他接触者,可能会偶然从动物身上获得感染,例如人感染禽流感、人感染猪流感。
例如:1976年美国新泽西洲一士兵感染了猪流感病毒;1988年威斯康辛州一38岁的妇女因肺炎住院治疗8天后死亡,后来在体内也检测出猪流感;2005年—2006年,美国报告了12起人感染猪流感病毒,但没有发生死亡。
这是人偶然感染的猪流感病毒。
此次发生在墨西哥的流感实际上跟猪流感没有什么实际关系,但是它的基因成分含有猪流感病毒,所以一开始称之为猪流感,现在已经改为统一名词了。
人感染猪流感在人际之间不传播,是接触动物偶然感染。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教材(PPT 73页)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教材(PPT 73页)](https://img.taocdn.com/s3/m/76ac3dd83968011ca200918d.png)
❖ 联系电话:填写患者的联系方式。
❖ 病例属于:在相应的类别前打√。用于标识病人现住地址与就诊医院所在地 区的
关系。
❖ 现住地址:至少须详细填写到乡镇(街道)。现住址的填写,原则是指病人 发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填卡说明(2)
❖ 病例分类:在相应的类别前打√。乙肝、血吸虫病例须分急性或 慢性 填写。
外污染菌,复数菌或混合感染),属另一次医院感染。 ❖ 新生儿经产道获得的感染。 ❖ 住院中由于治疗措施而激活的感染。
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 在皮肤、粘摸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临 床症状或体征者。
❖ 由损伤而产生的炎症或由非生物因子刺激产生 的炎症。
❖ 婴儿经胎盘获得的感染,如CMV,弓形体发生 在出生后48形式以内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1)
卡片编号:
报卡类别: 1、 初次报告 2、订正
患者姓名*:
( 患 儿 家报长告姓 名 :
)
身份证号:
性别*: 男 女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如出生日期不详,实足年龄:
年龄单位: 岁 月 天)
工作单位:
联系电话:
病人属于*: 本县区 本市其他县区 本省其它地市 外省 港澳台
❖ 潜在活化(CMV
二重感染 主动移位 被动移位 TB)
❖ 19世纪60年代Nightingale提出医院卫 生条件与术后合并症的关系,并通过 改善卫生条件,采取对感染患者进行 隔离、病房通风、带手套等措施,仅 用了4个月的时间,使伤病员的死亡率 从42%下降到2.2%。
❖ 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在显微镜下发 现了细菌,并采取加热方法来减少细 菌的数量,从而减少感染。
第三十五条 责任疫情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 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 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艾滋病)的病 人、 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城镇于 6小时内,农村于1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 向发病地的卫生防疫机构报告,并同时报出传 染病报告卡。
医疗卫生人员培训教材鼠疫
![医疗卫生人员培训教材鼠疫](https://img.taocdn.com/s3/m/aedb847b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40.png)
(四)对密切接触者实施隔离和医学观察:近9日内
密切接触人员实施隔离预防性治疗9天
(五)特殊情况下的封锁隔离:发生鼠疫病人的疫区及附近10km
之内所有汽车站、火车站、飞机场、港口等,必要时可实施交通封锁。
(五)疫区的消毒、灭蚤、灭鼠
3、人群分布:人类对鼠疫菌普遍易感,统计学上所显示 出来的年龄、性别及职业等方面的差异,只是由于感染机会的 不同所致。
4、临床病型:无论跳蚤叮咬或直接接触感染,首发病例 多为腺鼠疫,但腺肿部位随感染部位和疫源地类型不同而异。
应该指出的是,随着人类社会活动和经
济活动的日益频繁,交通日益便利,鼠疫的 某些流行特征也正在发生变化。最明显的例 子是,近年来鼠疫自然疫源地已越来越靠近 人口稠密区及中小城市,鼠疫对人类的威胁 加大了。而挖掘冬眠后的旱獭并进行长途贩 运的非法活动,将使鼠疫的地方性及季节性 流行特点完全被打破。
★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等,用5%来苏水溶液浸泡或漂白 粉(200-400g/kg)消毒24h后掩埋,垃圾焚烧后掩埋 。
2.灭蚤 患者衣物住所普遍喷洒灭蚤药物,对大、小隔离 圈进行环境灭蚤,对猫、犬等动物严加管理。 灭蚤要求:灭蚤可使用敌敌畏、溴氰菊酯、奋斗 呐、灭害灵等。对大、小隔离圈进行环境灭蚤后,要 求达到粘蚤纸法(每房间5张)和集土法(每房间5m2 )检不到跳蚤的标准。 3.灭鼠使用敌鼠钠盐、溴敌隆、磷化锌、磷化铝 、氯化苦等高效灭鼠剂,采用熏蒸法或毒饵法进行。 严禁器械灭鼠,以防止鼠疫感染和疫蚤游离。 4.环境卫生治理
二、鼠疫流行概况
3.甘肃省鼠疫流行情况
至2013年,已查明全省鼠疫疫源地面积 达80198.72万平方公里,分布在10个疫源县(区 )的96个乡镇(区),其中旱獭疫源地73361.82 万平方公里,黄鼠疫源地6836.9万平方公里。
传染病防治培训总结
![传染病防治培训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408738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30.png)
传染病防治培训总结传染病防治培训总结1根据xx年度灵璧县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总体安排,我们下楼镇卫生院,在灵璧县委县政府、卫健委、县疾控和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镇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基本完成了传染病防控各项工作任务,小结如下:1、制定完善了年度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和培训计划。
2、更新完善了相关组织和制度。
3、参加上级培训9天次,本镇开展传染病相关培训13次,培训380余人次,并对麻疹、结核病、手足口病、流感、霍乱、疟疾、登革热、布氏病、水痘、流腮等多发、重点传染病和传染病的报告管理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培训,完成了传染病培训计划,也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4、全年共发现传染病133例,报告传染病133例,报告率100%。
afp报告0例,发热病人疟原虫镜检26例,全部阴性;腹泻病报告44例,送检大便6份次,全部阴性。
5、制定了下楼镇卫生院卫生应急工作计划、预案和霍乱、水痘、手足口病、救灾防病等单项预案。
6、实行了重点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制度,对季节性的重点传染病,在易发生的时间节点前,通过网络办公平台向村室、学校进行预警提示,指导督促村室、学校做好传染病防控各项工作,全年未发生传染病暴发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7、按时完成了卫健委和县疾控及镇政府安排的.其他各项工作任务。
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还有诸多方面需要完善和提高,希望在下个年度里,争取把各项工作做的更好。
传染病防治培训总结2为提高我院医务人员的传染病专业知识、传染病监测及网络直报质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规范填写,以及医务人员对传染病防治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做好公共卫生工作。
响应上级要求,我科于20xx年7月1日对我院医务人员进行了相关业务培训。
现将培训情况总结如下:一、此次培训内容1、《传染病防治法》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4、《传染病诊断标准》5、《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报告规范》6、《传染病报告管理规章制度》7、《中东呼吸综合征防治知识》二、此次培训面向全院所有医务人员。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制度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fd65854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b4.png)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制度一、前言为了提高公司员工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认识和能力,加强公司对职工的健康监管,特制定本培训制度。
本培训制度旨在通过培训,使得公司员工掌握一定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减少传染病危害的发生和传播,提升员工身体健康水平,促进公司健康、稳定发展。
二、培训目标1.使员工掌握基本的传染病防治知识,了解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预防与控制方法;2.规范员工日常卫生习惯,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3.增强员工自我防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4.切实保障员工健康安全,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三、培训内容1. 传染病基本知识(1)传染病的定义和特点(2)传染病的病原体与传播途径(3)传染病的分类及其主要特征(4)预防传染病的基本原则(5)常见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危害2. 传染病的预防控制(1)预防传染病的环境改善措施(2)预防传染病的卫生管理措施(3)有效隔离与防护措施的实施(4)传染病的发现、报告及其处置3. 健康饮食与生活习惯(1)各类膳食营养素的含义和作用(2)日常保健饮食的选择和搭配(3)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与生活习惯(4)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身心保健方法四、培训形式1.在公司内部举办相关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课程,以教材、讲解、视频、答疑等方式进行;2.通过定期在线培训或培训手册的形式,向员工提供必要的知识、技能和信息,实现培训全覆盖。
五、培训考核1.员工必须参加公司组织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并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培训任务;2.培训结束后,员工应参加考核测试,测试内容包括基础知识、危险源辨识与预防、急救技能等方面;3.对未通过考核测试者,应重新提供培训机会,直到达到合格标准。
六、经费保障为保证本培训制度的实施,公司将从安全生产经费中划定专项经费用于开展职业健康培训,保障培训的经费需求。
七、总结公司职工的身体健康是公司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培训制度的实施,有利于增强员工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也有利于切实保障员工健康安全,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鼠疫知识培训计划
![鼠疫知识培训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9f423f08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2d.png)
鼠疫知识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跳蚤传播给人类。
为了提高员工对鼠疫的认识和防范意识,保障公司员工的身体健康,特制定鼠疫知识培训计划,帮助员工了解鼠疫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二、培训对象全公司员工三、培训内容1.鼠疫的基本概念- 鼠疫的定义、起因和传播途径- 鼠疫的临床症状及并发症- 鼠疫的预防措施2.鼠疫的传播途径- 鼠疫的传播者及传播方式- 鼠疫的传染源及暴露途径- 鼠疫的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及其高发区域3.鼠疫的防范措施- 饲养环境卫生管理- 鼠类及跳蚤防治- 保护个人卫生,做好个人防护- 室外环境的消毒和清洁- 紧急处理措施及应急预案四、培训形式1. 线上培训- 使用视频、PPT等多媒体资料进行培训- 制定在线问卷测试,测试员工掌握情况- 培训内容录制成视频,方便新员工随时学习2. 线下培训- 召开专题培训会议,邀请专家进行讲解- 使用实际案例进行模拟演练,提高员工应对鼠疫的处理能力- 发放宣传资料,提高员工对鼠疫的认识五、培训时间根据员工的工作安排,合理安排时间进行培训,可分阶段进行培训,确保员工能够充分消化和掌握培训内容。
六、培训效果评估1. 组织定期考核,了解员工对鼠疫知识的掌握情况2. 培训结束后,收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培训计划3. 培训后定期开展模拟演练,检验员工对鼠疫应对能力七、培训资料1. 鼠疫相关的宣传资料2. 培训教材和PPT3. 培训视频资料八、其他事项1. 培训期间,公司将加强对饲养环境的检查和维护2. 对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个人卫生进行指导和督促3. 加强对鼠疫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引导员工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以上为鼠疫知识培训计划,希望通过该计划的实施,能够提高员工对鼠疫的认识和控制能力,确保公司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公司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
2024年传染病培训计划
![2024年传染病培训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35c2b0ed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03.png)
传染病培训计划一、背景及意义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染病的传播速度和范围日益扩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传染病防控体系建设。
在此背景下,开展传染病培训计划,提高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等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对于提高我国传染病防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培训目标1.提高参训人员对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政策及防治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2.提升参训人员在传染病监测、报告、调查、处置等方面的业务能力。
3.增强参训人员在传染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卫生监督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4.促进参训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传染病防治工作合力。
三、培训对象1.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包括临床医生、护士、检验人员等。
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包括传染病预防控制人员、实验室检测人员等。
3.卫生监督机构人员:包括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卫生监督协管员等。
4.其他相关人员: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工作人员、乡镇(街道)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等。
四、培训内容1.传染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政策:包括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
2.传染病基础知识:包括传染病的定义、分类、流行病学特征、病原学特征等。
3.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包括传染病监测方法、传染病报告流程、传染病信息管理等。
4.传染病调查与处置:包括传染病病例调查、密切接触者管理、疫情现场处置等。
5.传染病预防控制:包括传染病预防措施、疫苗接种、健康教育等。
6.卫生监督执法:包括传染病防治执法检查、违法行为查处等。
7.跨部门合作与沟通:包括卫生、公安、教育、民政等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
五、培训方式1.面授培训:组织专家进行面对面授课,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2.网络培训: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培训,提供视频课程、电子教材等资源。
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教材
![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cc14fdd277232f60dccca104.png)
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教材结核病防治培训手册主编王虹副主编汪华许卫国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00四年四月结核病防治培训手册主编王虹副主编汪华许卫国主审赵勇进袁建平编写人员(以姓氏笔划为序)王虹(江苏省人民医院)许卫国(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吕华坤(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 汪华(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范本达(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陆伟(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俞婉珍(江苏省人民医院)夏震华(江苏省卫生厅)前言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受流动人口增加,艾滋病流行和耐药性结核病的增多等因素的影响,结核病在全球重新蔓延,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全球结核病处于紧急状态”,1998年WHO又再次指出:“遏制结核病的行动刻不容缓”。
为尽快遏制全球的结核病疫情,2000年3月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召开全球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结核病控制与可持续发展部长级会议”,发表了“阿姆斯特丹遏制结核病宣言”,结核病防治工作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2001年10月,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第一次遏制结核病合作伙伴部长级论坛会议,会议确定了到2005年全球结核病人发现率至少达到70%,发现的病人治愈率至少达到85%的控制目标。
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结核病防治工作。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家将结核病列入重大疾病控制规划;1996年卫生部将结核病列为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2000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2001年又下发了《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规划(2001-2010年)》;中央和各级财政设立了结核病控制专项经费;加强了结核病防治机构的能力建设;与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全球抗艾滋病结核病疟疾基金等国际组织和英国、日本、加拿大、比利时等友好国家协作开展结核病控制项目,促进了我国结核病控制规划的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一、传染病的概念传染性疾病简称传染病,是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二、传染病的特点1.具有传染性。
大多数传染病感染而获得并可能传播给他人。
2.具有流行性这是传染病最突出的特点。
人们之所以对传染病“谈虎色变”,主要就是传染病的这个特点。
尤其是“烈性”传染病和一些传染性极强的病对人类的生命健康损害极大。
如霍乱、鼠疫的暴发流行。
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艾滋病等。
3.发病急、病情重。
一些急性传染病,来势凶猛,如在2003年初,我国部分地区暴发的“非典”,甲型H1N1流感,以及现在发生的H7N9禽流感等等4.后果严重。
感染了传染病,如未能及早治疗,其预后较差,或残或亡或有后遗症。
如流脑,若不及早治疗,病死率非常高。
流行性腮腺炎可并发睾丸炎,影响男性的生育能力。
女性怀孕前三月感染风疹病毒,易致胎儿畸形。
5.及早治疗。
早期治疗是治愈传染病的关键,并且与预后的好坏直接相关。
如狂犬病:当被狗咬伤后,及时注射狂犬疫苗或抗狂犬病血清,可以完全避免患病。
若未采取措施,一旦发病,其死亡率为100%。
6.感染后具有免疫性。
三、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传染病的发生要具备三个要素:传染源、传播途经、易感人群,缺一不可。
1.传染源是指体含病原体并可传染其它个体的人或动物。
2.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通过一定的方式再侵入其他易感者所经过的途径,常见传播方式有以下几种:经空气飞沫传播:当病人呼吸、谈话特别是咳嗽、打喷嚏时,含有病原体的飞沫可自鼻咽部喷出,漂浮于空气中,被易感者吸入而感染。
如麻疹、白喉、流行性感冒等都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经水传播:水源受到病原体污染,未经消毒饮用,即可造成传染病流行。
如霍乱、伤寒、痢疾、甲型病毒性肝炎等都可经水传播。
有些传染病是通过与疫水接触而传播的,如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等。
经食物传播:所有肠道传染病都可以通过被污染的食物传播。
经接触传播:有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两种传播方式。
直接接触是指传染源与易感者直接接触所造成的传染,如接触疫水而感染的血吸虫病和钩端螺旋体病等均为直接接触传播。
间接接触是指通过污染的生产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等引起的传播,间接接触传播在肠道传染病中也很多见。
经虫媒传播:这类传染病的病原体主要存在于传染源的血液中,并在体繁殖,完成其生活周期,通过蚊、蚤、虱、恙虫、蝇等为重要的传播媒介, 使病原体进入易感者体而传播。
如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鼠疫等。
经土壤传播:有些肠道寄生虫卵必须在土壤中发育至一定阶段成为感染期蚴,经口或皮肤才能引起感染。
垂直传播:是指母体患感染性疾病时病原体可通过胎盘或产道传给胎儿或新生儿。
经血液、血制品传播:是指通过输入含有病原体或被病原体所污染的血液和血制品造成疾病在人与人之间播散的一种方式。
如乙型肝炎、艾滋病等。
3.易感人群是指对某一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群。
阻止传染病流行,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
四、春季好发的传染病春季好发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风疹、猩红热等,随后又增加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新病种。
消化道传染病也是冬春季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如痢疾、病毒性甲型肝炎和手足口病等。
这些传染病亦需要引起大家注意。
五、几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其主要特点:冬春季发病多见,常群体性发病,发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可伴有头痛、全身关节酸痛、结膜充血、咽痛、咳嗽、皮疹等症状。
1.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
潜伏期1-3日,主要症状为发热、头痛、流涕、咽痛、干咳、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不适等,发热一般持续3-4天,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和胃肠型感冒。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传染期为一周。
2.流脑是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较强,多发于冬春季,15岁以下儿童多见,成人亦可发病。
潜伏期一般为2—3日,最长的为一周。
流脑发病初期类似感冒,流鼻涕、咳嗽、头痛、发热等。
病菌进入脑脊液后,头痛加剧,嗜睡、颈部强直、有喷射样呕吐和昏迷休克等危重症状。
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多、传播快、流行广,来势凶猛,病死率高,危害性大。
因此,在该病流行期间,如果发现有不明原因的发热、头痛、咽喉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3.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婴幼儿多见,成人亦可发病,潜伏期8-12日,以发热、皮疹及两眼发红、流泪、畏光、打喷嚏、咳嗽为主要症状,并以颊黏膜出现麻疹斑为特征。
病程中可出现肺炎、喉炎、脑炎等并发症。
病人自发病前2日至出疹后5日均具有传染性,应注意隔离,患病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传染源为病人。
4.风疹是风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1-5岁儿童多见,成人亦可发病。
表现为低热、畏寒、头痛、流涕、上呼吸道炎症、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发热当天全身可见以四肢为主的分布均匀的淡红色圆形或卵形点状充血性斑丘疹,色淡、细小、蔓延快,24小时可遍布全身,痒感不明显,一般皮疹二至三天开始从上到下陆续消退,退疹后不留痕迹。
妊娠初3个月感染风疹病毒,可能导致胎儿先天畸形。
出疹前后5日均有传染性,患病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传染源为病人。
5.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病毒引起的,多发于冬春季,儿童多见,成人亦可发病,俗称“乍腮”,潜伏期一般为14-19日。
主要表现为全身不适,发热、耳下或下颌角疼痛,以耳垂为中心1-2日迅速肿大,口和咀嚼时疼痛。
病人自腮腺肿大前1日至肿消后3日均具有传染性,应注意隔离,注射疫苗或患病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传染源为病人。
6.水痘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季,儿童多见,成人亦可发病。
潜伏期一般为1-21日。
主要特征是先有轻度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厌食及上呼吸道感染症状,1-2日后躯干皮肤出现红色斑疹呈向心性分布,以躯干、胸背、面部、头皮较多,而四肢远端较稀少,手掌和足底更少见或无皮疹。
水痘病人自出疹前1-2日至出疹后5日或皮疹全部结痂干燥前均有传染性,应注意隔离。
传染源为病人。
7.非典是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潜伏期1-14天,主要为发热、乏力、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和干咳、胸闷、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为主要表现,化验血象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不高或降低,肺部X光片可有间质性肺炎样变等。
患者为主要传染源。
8.人禽流感是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之交多见。
潜伏期1-7天,主要表现为发热、流涕、咽痛、咳嗽、全身酸痛,类似普通感冒症状,约有半数患者有肺部病变。
传染源主要为病、死禽以及携带禽流感病毒的健康禽。
目前,人禽流感病人或隐性感染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非常有限。
人对禽流感病毒尚不易感,一般认为12岁以下儿童、与家禽密切接触人群、与病人密切接触者为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高危人群。
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以下几点,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了。
1.接种疫苗。
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也是投资小,收效大的预防举措。
2.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
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卫生,不要堆放垃圾。
饭前便后、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
保持教室、宿舍空气流通。
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应减少集会,少去公共场所。
3.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春天人体的各个器官、组织、细胞的新代谢开始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机,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散步、慢跑、做操、打拳等,使身体气血畅通,筋骨舒展,增强体质。
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要避开晨雾风沙,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进行自我监护身体状况等,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4.做到生活有规律。
保持充分的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
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劳逸结合,像有的人通宵玩牌、打电子游戏机、上网冲浪,劳累过度,必然导致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很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5.衣、食细节要注意。
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若骤减衣服,极易降低人体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必须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切不可一下子减得太多。
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太过则助火气;也不宜过食油腻。
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要多饮水,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
6.切莫讳疾忌医。
尽量减少与病患者接触,与病人接触时需戴多层棉纱口罩,注意手的清洁和消毒。
在发现身体不适,或.有类似反应时要尽快就医。
同时对发病的房间要及时消毒,有条件的也可以通过食醋熏蒸来进行预防。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和传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