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及钛合金棒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钛及钛合金棒材》编制说明
(送审稿)
(2006年12月)
钛及钛合金棒材
一、任务来源及计划要求
根据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关于下达2006~2008年有色金属国家标准修订计划的通知》(有色标委[2006]第13号)的要求,由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修订GB/T 2965-1996《钛及钛合金棒材》。
按要求于2006年完成修订任务。
二、编制过程(包括编制原则、工作分工、征求意见单位、各阶段工作过程等)
1、编制原则
在现行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近些年来钛及钛合金棒材的研制成果及生产、使用的实际情况,参考宝钛集团有限公司与国内使用单位签订的相关的产品协议标准,并充分考虑现行标准在执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修订。
1)根据国家标准GB/T 3620.1《钛及钛合金牌号与化学成分》的修订情况,将工业纯钛棒材的牌号相应修订为TA1、TA2、TA3和TA4(分别对应ASTM标准的Gr.1、Gr.2、Gr.3和Gr.4);并新增TC4 ELI、TA13、TA15和TA19等钛合金牌号。
2)扩大了棒材的尺寸范围:最小直径或截面厚度从8mm降为>7mm;棒材的最大规格由200mm增大到230mm;退火态棒材的长度范围扩大为300mm~3000mm。
3)依据ASTM B348-06ε1标准,补充了TA1、TA2、TA3、TA4和TC4 ELI 的力学性能指标;根据相关协议标准,确定TA13、TA15和TA19钛合金棒材的力学性能指标。
4)增加了所有牌号钛棒材的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R p0.2指标。
5)提高了棒材的直径或截面厚度的尺寸允许偏差要求。
6)增加了机加工棒材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2、分工
本标准由宝钛集团有限公司和宝鸡钛业股份有限公司起草。
3、征求意见单位
本标准在中国有色金属标准计量质量研究所网站公开征求意见。
4、各阶段工作计划
2005年6月~2006年4月调研;
2006年5月~2006年7月提出标准草案;
~2006年11月标准征求意见,形成讨论稿并完成标准的预审;
~2006年12月完成标准送审稿。
三、调研和分析工作的情况
GB/T2965-1996自发布实施以来,在钛及钛合金棒材产品的订货、生产和检验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钛及钛合金棒材的工业应用,并加速了其贸易的发展。
但近些年来,钛及钛合金在各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新型钛合金的研究、试制及工业化生产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TA13、TA15和TA19合金均已通过鉴定,由科研试制生产转为工业批量生产,应用于飞机和航空发动机,目前需求量逐年增加。
近些年来的生产与使用情况表明,其生产工艺成熟,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所以拟将该三种牌号纳入国家标准。
TC4 ELI合金由于具有良好的损伤容限,使用量也越来越大,拟参照ASTM B348 中Gr.23牌号的指标,将该牌号也纳入国家标准中。
随着某些重点型号的启动,由一航材料院牵头,对TC6钛合金的热处理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了普通退火、等温退火等热处理对相应产品性能的影响,得到的性能数据表明,普通退火棒材的性能良好,完全可以满足相关产品的要求,现已修订了型号技术条件,纳入了普通退火处理。
本次修订参照了相关技术协议,增加TC6合金的普通退火热处理及其对应的性能指标。
四、主要技术内容的说明
1、化学成分
本标准中的化学成分仍引用GB/T3620《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及成分允许偏差》。
由于GB/T3620修订时对纯钛的4个牌号是参照美国ASTM材料标准中纯钛成分和ISO外科植入物钛材标准进行改进和调整的,所以本标准中纯钛从表示方式和成分上都与ISO和ASTM标准保持一致。
保证了我国钛材更利于推向国际市场。
纯钛四个牌号与ISO和ASTM标准中纯钛牌号一一对应关系为:TA1对应Gr.1, TA2对应Gr.2, TA3对应Gr.3, TA4对应Gr.4。
本标准新增的TA13、TA15 、TA19和TC4 ELI四种钛合金,原GB/T3620.1未涉及到,但在修订GB/T3620.1已将该牌号加入。
其化学成分的范围具体见下表规定。
表1 新增四种钛合金的化学成分%
2、力学性能
标准修订后的室温力学性能指标见如下表2,高温拉伸和持久性能见表3。
表2 钛合金的室温力学性能
表3 钛合金棒材的高温力学性能
力学性能指标修订及其理由如下:
1)大量生产和检验中的数据表明,原标准中的R p0.2指标完全可满足使用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也可达到,指标较为合理,故本次修订时把原标准中规定的力学性能选作指标R p0.2,规定为一项考核指标。
2)由于GB/T 3620中工业纯钛的牌号及其化学成分发生了变化,因此本标准也相应采纳了新的工业纯钛牌号,并相应调整了棒材的力学性能指标。
本标准参照ASTM B348-05ε1《钛及钛合金棒材规范》的性能指标,对纯钛棒材的力学性能进行了调整和规定。
3)新增TA13、TA15、TA19和TC4 ELI合金的力学性能。
本标准参照相关协议引用了其室温拉伸、高温拉伸和持久性能指标。
依据ASTM B348-05ε1标准中的对应牌号Gr.23,增加了TC4 ELI牌号的力学性能指标。
TA13:试样热处理制度参照GJB3763A-2004,规定为780℃~800℃,保温0.5h~2h,空冷;室温力学性能指标参照相关的产品技术条件确定。
TA15:试样热处理制度参照GJB3763A-2004,为700℃~850℃,保温1h~4h,空冷。
室温、高温力学性能指标依据相关技术协议,并与GJB 2218(修订稿)中TA15钛合金通用棒材相同。
TA19:试样热处理制度参照GJB 2218(修订稿),与GJB3763A-2004规定(Tβ-15~30℃,保温1h~2h,空冷;595℃,保温8h,空冷)基本一致。
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指标与相关协议及GJB 2218(修订稿)中的指标相同。
TC4 ELI:性能与ASTM B348-05ε1《钛及钛合金棒材规范》中Gr.23的性能指标相同。
3、规格范围及尺寸允许偏差
近几年,市场需求更宽广,原标准规定的长度已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同时各钛材加工企业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和完善,根据国内现有的装备条件和实际生产情况,对棒材规格范围及尺寸允许偏差进行了修订。
a. 扩大了棒材的尺寸范围
最小直径或截面厚度从8mm降为>7mm;棒材的最大直径从200mm扩大到230mm;将退火态棒材的不定尺长度从300~2000mm扩大为300~3000mm。
b. 提高了棒材直径或截面厚度的尺寸允许偏差要求
调整简化了尺寸允许偏差中的直径或边长的组距范围,相应提高了尺寸允许偏差要求,热加工棒材尺寸允许偏差见表4,车(磨)光及冷加工棒材的尺寸允许
偏差见表5。
表4 热加工棒材尺寸允许偏差单位为毫米
表5 车(磨)光及冷加工棒材的尺寸允许偏差单位为毫米
4、表面状况
根据超声波检验对棒材表面质量的要求和实际生产水平,规定了机加工棒材的表面粗糙度要求Ra值不大于3.2μm。
5、超声波同时、组织检验及外观质量方面的规定,与原标准一致。
6、用于工业纯钛的牌号、化学成分改变,其室温力学性能指标相应进行调整,为便于进行新、旧标准的对比,满足用户使用时选材需要,并保持标准的连续性,新增了资料性附录B原标准中工业纯钛的牌号、化学成分及室温力学性能。
五、验证试验的情况和结果
原标准经10年的生产、检验和用户使用证明,其各项指标基本合理。
本次修订中,调整的工业纯钛牌号和TC4 ELI钛合金,化学成分与美国ASTM标准一致,力学性能指标参照ASTM B348-05ε1制定,经过多年来大批生产及检验情况证明,各项指标合理。
新增TA13、TA15和TA19牌号,其各项指标均是在相应的协议标
准基础上确定,也已经过大量的生产、检验及用户使用,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合理,完全可满足标准及用户使用要求。
六、与国外同类标准的对比分析
国外钛及钛合金棒材产品的标准主要有: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ASTM B348-05ε1《钛及钛合金棒材规范》,
本标准的修订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原标准中纯钛的成分进行了改进,与国际标准和美国ASTM标准的成分一致;二是增加了4个牌号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规定。
本标准中纯钛结构丝材在成分范围上与国外牌号保持一致,性能与ASTM B348两个标准保持一致,属国际先进水平。
七、与现行法规、标准的关系
当前我国发行的国家级钛及钛合金棒材标准有两个,除本标准之外,另一个是国家军用标准GJB2218《航空用钛及钛合金棒材及锻坯》,两个标准使用的场所和产品形式均不同,所以两者之间并无冲突。
八、实施标准的要求和措施的建议
由于纯钛牌号与化学成分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化学成分的差异决定了性能的差别,本标准与原标准的性能相应进行了较大的修改,所以在选材时应特别注意成分与对应的性能。
九、其他要说明的事项
本标准根据新版标准要求增加了前言、订货单内容等,并对标准格式进行了编辑修改。
十、参考资料清单
略
《钛及钛合金棒材》标准编制组
2006-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