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成语的有效积累和运用》
初中语文成语词语积累秘籍

初中语文成语词语积累秘籍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掌握丰富的成语词语是非常重要的。
成语词语不仅能够增加句子的表达力,还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下面将介绍一些初中语文成语词语积累的秘籍,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成语词语。
一、积极主动,多读文章要想掌握丰富的成语词语,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多读文章。
通过阅读,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成语词语,特别是在文言文中,成语的使用非常频繁。
所以,同学们可以多读一些古代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这些名著中蕴含了大量的成语词语。
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做好标记,将不认识的成语词语记录下来,积累起来后进行复习。
二、制作成语词语笔记为了更好地掌握成语词语,同学们可以制作成语词语笔记。
在每次学习新的成语词语时,可以将其写在一张纸上,并附上其意思和用法。
此外,还可以将相似意义的成语词语进行分类整理,方便进行记忆和复习。
在平时的学习中,可以经常翻阅这份笔记,加深对成语词语的记忆和理解。
三、运用成语词语进行写作练习掌握了成语词语后,同学们要善于运用它们进行写作练习。
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使用一些成语词语来增加文章的表达力和亮点。
比如,在写一篇关于环保的文章时,可以使用成语词语“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来形容人们在追求小利益时忽视了大的利益。
这样的运用不仅可以提升文章的质量,还可以巩固对成语词语的记忆和理解。
四、参加成语词语比赛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成语词语的学习兴趣,学校可以组织成语词语比赛。
比赛可以设置成语词语的拼音、意义、用法等多个环节,既能够检验学生对成语的掌握情况,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
在比赛中,同学们可以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竞争,掌握更多的成语词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之,掌握丰富的成语词语对于初中语文学习至关重要。
通过积极主动的阅读、制作成语词语笔记、运用成语词语进行写作练习和参加成语词语比赛等方式,同学们可以更好地积累和运用成语词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案:积累和运用成语和谚语

小学语文教案:积累和运用成语和谚语引言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成语和谚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丰富的意义和深厚的历史背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累和运用成语和谚语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本篇文章将介绍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积累和运用成语和谚语,并提供相关的教案设计。
为什么要积累成语和谚语1.认识传统文化:成语和谚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成语和谚语,可以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2.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成语和谚语是中国语言的精华之一,积累和运用成语和谚语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语感和修养:成语和谚语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情感,通过学习和运用成语和谚语,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修养,提高对词语的感悟力和把握能力。
如何积累成语和谚语创设情境1.阅读经典故事:故事中常常出现成语和谚语,通过阅读经典故事,学生可以在情境中积累并理解成语和谚语。
2.听讲座和故事会:邀请专家或老师进行讲座,或组织故事会,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场景中接触和理解成语和谚语。
游戏和活动1.成语接龙游戏:在教室中组织成语接龙游戏,让学生通过比赛的方式积累和运用成语。
2.谚语填空活动:设计填空题,让学生在句子中填入合适的谚语,通过填空,学生可以逐渐熟悉和掌握常用的谚语。
3.成语故事演绎:让学生根据成语的意思和背景,编写成语故事并进行表演,通过亲自参与创作和表演,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
课堂教学1.成语解析:在语文课堂上,选择一些常用的成语进行解析,讲解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并通过例句和练习加深学生对成语的理解。
2.成语造句:设计成语造句的练习,让学生在句子中正确使用成语,提高运用成语的能力。
3.成语抄写: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写出一定数量的成语,通过抄写成语,巩固和强化对成语的记忆。
如何运用成语和谚语作文写作1.写作加分利器:在作文中正确地运用成语,既可以展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够进一步提升作文的档次和质量。
部编版七下成语积累和运用(原创答案)

七年级下册成语积累和运用成语积累:可歌可泣:值得歌颂,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鞠躬尽瘁当之无愧:家喻户晓:截然不同:锋芒毕露: 妇孺皆知:妇女、小孩全都知道。
指众所周知。
引人注目:吸引人们注意。
马革裹尸:燕然勒功:典出《后汉书。
窦融列传》。
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
燕然,山名,即今蒙古的杭爱山。
勒功,刻石记功。
心会神凝:心思精神完全汇聚和集中起来。
潜心贯注:用心专而深,全部精力都放在上面。
沥尽心血:用尽心思和力量。
沥,滴。
目不窥园: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
这精神不集中。
慷慨淋漓:气冲斗牛:迥乎不同:很不一样。
迥,差得远。
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了极点。
浩浩荡荡:①水势大②形容广阔或壮大。
自言自语:低眉顺眼: 言外之意:话里暗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
微不足道:大庭广众: 诲人不倦:教育人极有耐心,从不厌倦。
不耻下问:一以贯之:颠沛流离: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
以身作则:如释重负: 海阔天空:①形容大自然的广阔。
②形容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
任重道远:死而后已:仁人志士:仁爱而有节操的人。
悲天悯人: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
盘虬卧龙:回旋盘绕像卧着的龙。
仙露琼浆:,比喻美酒。
忍俊不禁:蜂围蝶阵:指蜜蜂、蝴蝶围绕,蝶。
垂垂暮老:形容渐渐衰老的状态。
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耀武扬威: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耀:显扬。
姗姗来迟:形容来得很晚。
姗姗,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
忧心忡忡: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
忡忡,忧愁的样子。
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的样子。
悚然,恐惧的样子。
千钧重负:比喻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
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
惊心动魄:屏息凝神:(呼吸)。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小学语文成语积累记忆法

小学语文成语积累记忆法成语是汉语中的特色表达方式,它们以简练、精确的方式传递深刻的意义。
小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积累成语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语文成语积累的记忆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成语。
一、联想记忆法联想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式,通过将成语与熟悉的事物或情景联系起来,帮助学生记忆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例如,成语“井井有条”,可以与井和条联系起来。
学生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口井边,井水平静如镜,而旁边放着整齐排列的细条,这样就能形象地记住成语的意思和形象。
二、分类记忆法成语的记忆量庞大,如果没有一定的分类,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混乱。
通过将成语按照主题或含义进行分类整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
以成语“亡羊补牢”为例,可以将其归类到“预防为主题”的分类中。
在这个分类下,学生还可以找到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等。
三、造句记忆法造句是巩固和应用成语的好方法。
通过编写自己的句子,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
学生可以选择几个成语,然后尝试用这些成语编写句子。
例如,如果选择了成语“对牛弹琴”,学生可以写出:“他很聪明,但在对那个对牛弹琴的问题上,他的智商无法发挥作用。
”四、故事联想法成语背后通常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通过了解成语的来历和故事,学生可以更好地记忆和理解。
以成语“掩耳盗铃”为例,学生可以了解到它来源于《战国策·齐策四》中的一个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有个盗贼把铃放在耳朵旁边,然后捂住耳朵偷东西,结果被人发现。
学生可以通过这个故事来记忆和理解成语的含义。
五、多媒体辅助学习法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来帮助记忆成语。
例如,学生可以观看成语教学视频、听成语故事的录音,甚至使用成语学习App。
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学生可以更加生动地接触和学习成语,提高记忆效果和兴趣。
总结:小学语文成语积累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
采用合适的记忆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成语。
管好自己就能飞的成语积累

管好自己就能飞的成语积累
摘要:
1.成语积累的重要性
2.如何有效地积累成语
3.运用成语提升写作能力
正文:
一、成语积累的重要性
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
在日常生活中,恰当地运用成语可以提升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展示个人的文化素养。
因此,积累成语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如何有效地积累成语
1.阅读:阅读是积累成语的最直接方式。
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历史书籍和报刊杂志,可以接触到丰富的成语。
2.记忆:记忆是积累成语的基础。
将遇到的成语记录下来,通过反复记忆,使之成为自己的语言财富。
3.实践:在写作中运用积累的成语,不仅可以巩固记忆,还能提高写作水平。
三、运用成语提升写作能力
1.增强表达的准确性:成语通常具有固定的结构和意义,恰当地使用成语可以更准确地表达观点。
2.丰富语言的表现力:成语通常具有较强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运用成语可
以使语言更具表现力。
3.展示个人文化素养:在写作中恰当地使用成语,可以体现个人的文化修养,提升作品的品质。
总之,管好自己就能飞的成语积累对于提升写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积累成语与俗语的方法与应用

积累成语与俗语的方法与应用成语和俗语是汉语言中流传最广、使用最频繁的两种表达方式。
它们既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又可以启迪我们的思维智慧,因此许多人希望能够掌握更多的成语和俗语。
本文将首先介绍一些积累成语和俗语的方法,然后探讨在实际运用中如何正确地使用成语和俗语。
一、积累成语和俗语的方法1.多读书阅读是积累成语和俗语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成语和俗语,从而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智慧。
建议读者选择一些文化底蕴丰富、语言精湛的书籍,如《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这些书籍中的成语和俗语比较经典,有助于读者快速积累并记忆。
2.听音乐、观影视剧通过听音乐、观影视剧也可以积累成语和俗语。
流行音乐、电视剧和电影通常都会运用到不少成语和俗语,观众在欣赏的过程中可以重复听到或看到这些成语和俗语,有助于记忆。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辨别成语和俗语的正确使用。
3.参加语言讲座、读书会等活动参加语言讲座、读书会等语言活动,也是积累成语和俗语的有效途径。
在这些活动中,与会者会交流和讨论各种语言表达方式,包括成语和俗语。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学习,我们不仅可以学习到更多成语和俗语,还可以掌握它们的正确用法。
二、正确使用成语和俗语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成语和俗语后,如何在实际运用中正确地使用它们,避免出现错误和引起误解呢?以下几点建议供读者参考。
1.了解成语和俗语的意义不同的成语和俗语有不同的意义。
在使用成语和俗语之前,一定要确保自己已经掌握了它们的正确含义。
如果不确定,可以通过查找词典或咨询专业人士来确认。
2.注意成语和俗语的搭配成语和俗语通常会与其他词语或语法结构搭配使用,例如“大红大绿”、“不可思议”等。
在运用成语和俗语时,要注意它们的搭配方式,避免出现不合适的搭配或语法错误。
3.避免死记硬背积累成语和俗语的方法中,有些人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掌握成语和俗语。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积累成语方法:集合法、接龙法、讲故事法-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积累词语、丰富词汇,对小先生来说有很大意义。
它不仅有助于先生浏览理解文章,而且对进步写作程度也有很大帮助。
现介绍几种积累词语的方法:
一、集合法
就是把含有相反特点的词语集合在一同进行积累掌握的方法。
1.可以把含有相反部分的词语集合在一同,如:天长地久、翻天覆地、天高地厚、缄口不语、天涯海角、昏天亮地、天涯海角等,都以“天”开头;再如:平心静气、平易近人、平分秋色、平铺直叙、平步青云等,都以“平”字开头。
2.可以把用反义词组成的词语集合在一同,如:南辕北辙、声东击西、大惊小怪、出生入死、前呼后拥、冥思苦想等。
3.可以把堆叠的词语集合在一同积累,如:浩浩荡荡、冒冒失失、隐模糊约、地地道道、家家户户等。
词语积累的方法
二、接龙法
就是用把一词的词尾同另一词的词头接起来的方式积累词语的一种方法。
如:“光明正大—大同小异——异曲同工——工工整
整——整装待发——发号施令——令行禁止……”这类方法还有益于培养积累词语的兴味,寓学于游戏当中。
三、讲述故事法
即用讲述故事的方法来积累词语。
有些成语是一个小故事或一则寓言的概括,有些成语来源于一则典故。
能讲述这个故事,这个成语就记牢了。
如:狐假虎威、刻舟求剑、闻鸡起舞、指桑骂槐、毛遂自荐、指鹿为马等。
小学生的成语积累

小学生的成语积累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学习成语的关键时期,通过这个阶段的努力积累,可以为将来的语言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小学生如何有效地积累成语,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和建议。
一、观察积累观察是积累成语的重要途径之一。
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多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和人物,发现其中蕴含的成语。
比如:看到妈妈很忙碌,就可以学习到“忙里偷闲”;见到老师多次在班级督促同学认真学习,可以理解“言传身教”等。
二、阅读积累阅读是积累成语的重要途径之一。
小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了解其中蕴涵的许多成语和俗语。
比如:《三只小猪》中的“狼来了”、“铁窗汉子”等,都是常用的成语。
同时,还可以通过课外书籍、报纸杂志等扩大阅读面,积累更多的成语知识。
三、课堂积累课堂教学是小学生学习成语的重要环节。
老师在语文课上会介绍许多成语,小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听讲、朗读、课外练习等方式积极学习。
同时,可以结合课文中的成语进行造句、理解成语的意义,提高学习成语的效果。
四、亲子互动积累家庭是小学生成语积累的重要场所。
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玩猜成语游戏、编成语故事等方式,激发孩子学习成语的兴趣。
在日常交流中,家长还可以通过引经据典、举一反三等方式,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
五、游戏积累游戏是小学生学习成语的有趣方式。
家长和老师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成语游戏,比如成语接龙、成语猜谜等,让孩子在游戏中轻松地学习成语。
通过游戏,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成语积累量,还可以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记忆能力。
六、总结反思积累小学生在学习成语的过程中,要注重总结反思。
可以定期复习、整理已学习的成语,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要多思考成语的应用场景和意义,培养孩子灵活运用成语的能力。
通过以上几种途径和方法,小学生可以有效地积累成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识内涵。
希望家长和老师能够共同努力,为小学生的成语积累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让孩子在成语学习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成为语言表达能力强、思维敏捷的优秀学生。
中年级学生成语积累与运用的有效策略

中年级学生成语积累与运用的有效策略
中学生语言积累与运用可分为两个方面:听说和读写。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策略,帮助中学生在语言学习中获得更好的成效。
一、听说
1.多听多说:语言积累的第一步是多听多说。
学生应追求与母语人士交流的机会,并尝试在实际交流中积累新的语言材料。
2.模仿优秀的发音:学生应该向母语人士学习正确的发音。
通过模仿、听和重复,他们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3.学会倾听:在交流时,学生应该多倾听对方的意见,听懂他们所说的话。
这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4.交流难题:如果有交流难题,学生应该学会有效沟通,并尝试了解不同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所带来的差异。
二、读写
1.广泛阅读:阅读应是一个常规的习惯。
学生应该从各种类型的书籍、报纸和杂志中获得知识和语言材料。
2.勤奋写作:写作是语言学习中的重要环节。
学生应该勤奋写作,慢慢积累写作技能。
3.复习语音:为了在写作中使用正确的拼写,学生可以通过复习语音,提高词汇的拼写技能。
4.学习语言规则:系统学习语言规则有助于加强语言积累和运用。
学生应该经常回顾语法和语言规则。
有了以上策略,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积累并运用语言。
但是,为了获得最佳效果,学生需要时常进行实践和复习,以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
部编版七下成语积累和运用(原创答案)

七年级下册成语积累和运用成语积累:可歌可泣:值得歌颂,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鞠躬尽瘁当之无愧:家喻户晓:截然不同:锋芒毕露:妇孺皆知:妇女、小孩全都知道。
指众所周知。
引人注目:吸引人们注意。
马革裹尸:燕然勒功:典出《后汉书。
窦融列传》。
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
燕然,山名,即今蒙古的杭爱山。
勒功,刻石记功。
心会神凝:心思精神完全汇聚和集中起来。
潜心贯注:用心专而深,全部精力都放在上面。
沥尽心血:用尽心思和力量。
沥,滴。
目不窥园: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
这精神不集中。
慷慨淋漓:气冲斗牛:迥乎不同:很不一样。
迥,差得远。
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了极点。
浩浩荡荡:①水势大②形容广阔或壮大。
自言自语:低眉顺眼:言外之意:话里暗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
微不足道:大庭广众:诲人不倦:教育人极有耐心,从不厌倦。
不耻下问:一以贯之:颠沛流离: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
以身作则:如释重负:海阔天空:①形容大自然的广阔。
②形容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
任重道远:死而后已:1仁人志士:仁爱而有节操的人。
悲天悯人: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
盘虬卧龙:回旋盘绕像卧着的龙。
仙露琼浆:,比喻美酒。
忍俊不禁:蜂围蝶阵:指蜜蜂、蝴蝶围绕,蝶。
垂垂暮老:形容渐渐衰老的状态。
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耀武扬威:炫耀武力,显示威风。
耀:显扬。
姗姗来迟:形容来得很晚。
姗姗,形容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
忧心忡忡:形容忧愁不安的样子。
忡忡,忧愁的样子。
语无伦次:话讲得很乱,没有条理。
怏怏不乐:形容不满意或不高兴的神情。
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惧的样子。
悚然,恐惧的样子。
千钧重负:比喻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
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
惊心动魄:屏息凝神:(呼吸)。
本末倒置: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小学语文成语积累方法总结

小学语文成语积累方法总结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积累成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成语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词汇量,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文课文和文章中的意思。
不过,要想有效地积累成语,我们需要采用一些方法和技巧。
本文将总结一些小学生积累成语的有效方法,并分为两个部分:课内积累和课外积累。
一、课内积累在课堂上,老师会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一些常用的成语。
学生们应该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努力记住这些成语,并在日常写作和口语表达中灵活运用。
1. 听课时提问在老师讲解课文或讲演讲时,学生可以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
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注意到老师在讲解时使用的成语。
及时记录下来,课后整理。
2. 整理和记忆课后可以把老师讲解时使用的成语整理成表格,包括成语、释义和例句。
然后在课外时间进行记忆和背诵。
可以使用记忆卡片、练习册等辅助工具。
3. 运用成语在完成作文、阅读理解和口头表达等任务时,要尽量运用已学的成语。
可以根据题目要求,有目的地选择适合的成语,并注意正确运用。
二、课外积累除了课堂上的积累,课外的积累同样重要。
学生们应该养成自主学习成语的习惯,利用外部资源进行积累。
1. 阅读成语故事成语故事是学习成语的好帮手。
学生们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成语故事,通过阅读的方式来学习成语的来源和用法。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理解故事中的意义,记住成语的使用场景。
2. 成语游戏成语游戏是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来帮助学生们记忆成语。
可以选择一些互动性强的成语游戏,如成语接龙、成语猜谜等,通过游戏的方式提高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3. 成语字典和工具书学生们可以购买一本成语字典或者成语工具书,这样在遇到不认识的成语时可以及时查找其意思和用法。
同时,可以在空闲时间翻阅字典,了解更多的成语知识。
通过课内和课外的积累,学生们可以提高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成语的积累需要长期坚持和反复复习,只有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希望以上总结的方法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积累成语,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积累与运用的策略探析

小学语文教学中成语积累与运用的策略探析作者:梁春燕来源:《读与写·教师版》2020年第05期摘要:成语教学的目的是和小学语文教学的总目的分不开的,主要在于提高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笔者认为,成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促进学生在课文学习中理解成语含义、掌握成语用法并熟练运用,为日后尽快掌握阅读方法、提升写作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成语积累;小学语文;运用;成语教学的目的是和小学语文教学的总目的分不开的,主要在于提高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笔者认为,成语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促进学生在课文学习中理解成语含义、掌握成语用法并熟练运用,为日后尽快掌握阅读方法、提升写作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成语积累需教师引导1.1强化理解,品味成语含义;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情境教学法,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帮助学生品味成语含义、理解成语用法。
我们要引导学生将积累的东西必须真正理解了、领会了,尽可能地用过了,这样才有可能积淀为他们自己的东西。
如,通过一些活动,展示一些场景,让学生说说联想到的警句名言;带领他们置身蒙蒙春雨中或是烂漫的春花中,让他们说说想到的有关诗句;在兴趣课上组织成语接龙……多少个词语仿佛远在天边,忽一下飞至眼前,仿佛在沉睡之中,猛然间被唤醒,这又是一个积累词语的大好时机,信手记下,揣摩加工,一篇小文就问世了。
1.2摘录好词,做到“化零为整”;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指出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根据成语运用类型,按照不同标准,如运用范围、表现形式等进行划分,鼓励学生摘录以加深印象。
在课后布置学生利用好课余时间阅读优秀的杂志,比如《青年文摘》、《读者》等,不是让学生随便读一读就算了,笔者会布置学生一些问题,其中就有一项:把文章中好的词语摘抄下来。
可以制作卡片、摘录名言警句等,并把这些词语进行分类摘抄,比如写人的摘抄在一起,写物的摘抄在一起,一定要做到条理清晰,力求做到词语积累,有的放矢,需要时从记忆的脑海中把它撷取出来。
中年级学生成语积累与运用的有效策略

中年级学生成语积累与运用的有效策略1. 引言1.1 引言在中年级学生的语言学习过程中,生成语积累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生成语指的是学生通过模仿和使用新学习的语言材料来生成新的语言表达。
这种过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更能够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有效地进行生成语积累对于中年级学生的语言学习至关重要。
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成语能力,通过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帮助他们进行语言积累。
利用生活中的实际语境进行生成语练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学生更加自然地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
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和积累也是非常关键的,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和积累,学生才能够真正掌握所学的语言知识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中年级学生成语积累与运用的有效策略对于他们的语言学习至关重要。
通过引导和指导,学生可以更好地积累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自信地运用所学的语言。
2. 正文2.1 中年级学生生成语积累的重要性中年级学生生成语积累的重要性在学生的语言学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成语积累是指学生通过不断地使用和运用语言,积累起自己能够流利、准确表达思想的语言资源。
对中年级学生来说,生成语积累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能力,还可以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和沟通能力的提升。
生成语积累还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通过不断地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可以更好地理清自己的思维逻辑,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生成语积累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
2.2 有效的生成语积累策略有效的生成语积累策略对中年级学生成语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
下面列举了几种有效的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积累和运用生成语。
定期背诵和复习是非常有效的生成语积累策略。
通过反复背诵和复习,学生可以加深对表达方式、词汇和句型的理解,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每周背诵任务或定期进行复习测试来督促学生定期进行背诵和复习。
中年级学生成语积累与运用的有效策略

中年级学生成语积累与运用的有效策略中学生在学习语言过程中,积累和运用成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掌握和运用成语,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丰富自己的语言内涵。
下面是中学生积累与运用成语的有效策略。
一、积累成语的方法1. 制定学习计划:成语众多,学习成语需要持之以恒,因此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是必要的。
可以每天学习一个成语,掌握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2. 阅读原文:可以通过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和名人名著,了解当前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内涵,从而掌握并积累成语。
注意这些文章的内容不仅仅是语言表达,还有更深层的意义值得我们思考。
3. 创设情境:通过创设情境来帮助理解和记忆成语。
可以通过编写成语故事、设置情境对话等方式来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使学习过程更富有趣味。
4. 制作成语卡片:将每个成语单词写在卡片上,并在背面写上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每天背诵一些成语卡片,可以在巩固成语的同时提高记忆力。
5. 制定成语整理表:整理成语,将成语按照主题或者词性进行分类,制作成整理表。
这样可以方便学生随时翻阅和查找需要的成语。
1. 根据上下文理解成语:在阅读文章和书籍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成语的使用。
这时可以通过上下文来理解成语的意思和用法,并积极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和口语中。
2. 编写成语故事:可以根据自己学习的成语,编写小故事来运用成语。
通过编写故事,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还可以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3. 参与成语接龙:成语接龙是一种有趣的游戏,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巩固和运用成语。
可以和同学、家人一起参与成语接龙游戏,通过不断接龙的方式来运用和记忆成语。
4. 写作中使用成语:在写作过程中,可以适当地使用一些成语来提升文章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水平。
可以通过背诵一些常用的成语,并在写作过程中恰当地使用,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5. 注重口语表达:成语的运用不仅仅体现在写作中,还可以在口语表达中使用。
可以通过模拟对话,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并在对话中巧妙地插入一些成语,增加表达的灵活性。
积累成语学习运用常见成语

积累成语学习运用常见成语成语是汉语中的独特形式之一,它以简练凝练的方式表达了丰富的含义,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准确地运用成语不仅能够提升语言表达的水平,还能够增加语言的趣味性。
因此,积累常见成语并加以运用非常有助于我们的语言学习。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成语,并探讨如何有效地运用它们。
一、先由浅入深,掌握基础成语在学习成语时,我们可以从一些基础成语开始,逐渐扩大自己的成语储备。
比如, "一马当先",意为领导先行,引导大家走在前面; "画龙点睛",意为在作品中用简练的表达或者描绘一个重要的细节; "对牛弹琴",意思是把复杂的事情讲给不懂的人听,白白浪费时间。
通过多读多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基础成语,为以后的语言表达积累一定的基础。
二、广泛阅读,积累更多的成语阅读是积累成语的最佳途径。
我们可以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例如小说、报纸、杂志等,以丰富自己的成语储备。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理解和记忆那些常见的成语,比如 "人云亦云",意思是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 "井井有条",意为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通过不断地阅读,我们能够迅速掌握更多的成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运用成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成语的运用不仅能够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有趣,还能够提升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交流中,利用适当的成语能够更好地诠释自己的意思,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当我们想要表达一个人十分了解自己的领域时,可以说他是“饱读诗书”,意为广泛阅读,学问渊博。
当我们想要形容一个人非常自信时,可以说他有“胸有成竹”,意为有事先考虑好了的成果。
通过不断地尝试运用成语,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自己的语言魅力。
四、注意成语的用法和搭配在运用成语时,我们要注意它们的用法和搭配,以确保自己的表达准确无误。
有些成语是有搭配的,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下才能使用。
申论作文成语积累

申论作文成语积累
在申论作文中,使用成语可以增添文辞的优雅,表达思想的深刻,并展示出自己的语言功底。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成语,可以在写作中进行积累和运用:
1. 言必有中:在表达观点或主张时,要注意言辞中肯,既不能偏激,又不能过于含糊。
2.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遇到困难或障碍时,要勇往直前,寻找解决的办法,创造条件去应对。
3. 独木难支:强调个人力量渺小,单靠自身无法做到某件事情,需要团结合作才能取得成功。
4. 形势逼人:指形势或环境的压力非常大,不得不作出进一步行动或改变。
5. 守望相助:形容在困难或危险时相互帮助、支持的情谊。
6. 居安思危:在安定的时候也要时刻保持对危机的警惕,防患于未然。
7. 不遗余力:指不计较个人付出,全力以赴去帮助别人,完成任务。
8.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做事要有长远的眼光,不仅追求眼前的利益,还要考虑未来的发展。
9. 众志成城:指众人团结一致,共同面对困难或危险。
10. 千方百计:用尽一切办法,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或达到目标。
以上这些成语可以运用到不同的场景中,丰富自己的作文表达。
但在使用成语时要注意避免过度使用,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使用成语,以及使用成语的适当程度。
此外,要确保成语的使用不会影响句子的通顺和表达的准确性。
浅谈教学中成语的积累和运用

龙源期刊网 浅谈教学中成语的积累和运用作者:吕金鸿张志明来源:《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课程版》2018年第10期摘要:成语又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它的意思精辟,结构紧密,是使用程度相当高的词语。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成语的积累和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丰富知识储备,得到文化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成语;积累;运用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8)28-0028-02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的固定短语,它比词的含义更丰富,在写作、言语交际中的使用率很高。
所以学生应该掌握一定数量的成语。
小学语文课本中,经常在课后收录一些成语让学生识记。
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积累和运用成语,帮助学生走近成语,学好成语。
一、积累(一)在学习生字时积累成语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生字的同时,同步积累成语。
这样既在识记成语的过程中巩固了生字,又在学生字的过程中学习了成语,而且还能在成语中学到新的字。
在雙重作用下识记,为枯燥的识字过程添加催化剂。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识字和成语积累结合起来。
如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六板块《黄河颂》一课中有生字“魄”“障”“哺”,在学习生字时,可以积累带有这三个生字的成语:“失魂落魄”“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嗷嗷待哺”。
这样避免了识字的枯燥,让识字的过程变得灵动起来。
(二)在读书时积累成语成语用简短的形式表示丰富的内容,具体的形象,复杂的意义,但含义不太容易被学生理解。
对于一个成语的含义,可以让学生利用工具书查找,还有就是通过阅读内容的上下文来领会。
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如果在句子中遇到成语,可以用记号笔描一遍,或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个记号,再把句子重复读一遍,体会成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读完之后,把所有读过的成语抄写在积累本上。
好词好句的积累和应用

好词好句的积累和应用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而好词好句则是语言的精华所在。
好词好句不仅能够让我们的表达更加准确、生动,还能够提升我们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好词好句的积累和应用,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积累好词好句的重要性1.1 丰富表达方式好词好句的积累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当我们遇到一个复杂的问题或者一个有趣的话题时,如果我们只有有限的词汇和句式,那么我们的表达就会显得单调乏味。
而如果我们有一些丰富多样的好词好句,我们就能够更加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1.2 提升语言能力好词好句的积累可以提升我们的语言能力。
当我们不断地积累和运用好词好句时,我们就会不断地拓展自己的词汇量,提高自己的词汇水平。
同时,我们也会更加熟悉和掌握各种句式和语法结构,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1.3 培养思维能力好词好句的积累还可以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
当我们学习和运用好词好句时,我们需要不断地思考和理解其中的意义和用法。
这样的思考和理解过程,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提升我们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二、好词好句的积累方法2.1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是积累好词好句的重要途径之一。
经典文学作品通常具有丰富的词汇和精彩的句式,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好词好句的用法和表达方式。
同时,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还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2.2 学习词汇和句式学习词汇和句式是积累好词好句的基础。
我们可以通过背单词、学习词根词缀等方式来扩充自己的词汇量。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学习各种句式和语法结构,来拓展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这些学习过程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运用,我们才能够真正掌握这些好词好句。
2.3 多写多练多写多练是积累好词好句的有效方法。
通过不断地写作和练习,我们可以将学到的好词好句运用到实际的语境中,从而更加熟练地掌握它们。
初中语文成语词语积累方法

初中语文成语词语积累方法语文学习中,成语和词语的积累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环节。
掌握丰富的成语和词语,不仅可以丰富写作内容,更能够提升整体语言水平。
本文将分享一些初中语文成语词语积累的有效方法,希望能够对学生们的语文学习有所帮助。
1.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是积累成语和词语的有效途径之一。
通过阅读名著,可以接触到大量精彩的成语和词语。
比如,读到《红楼梦》中的“草木知春不久归”的描述,可以理解其中的成语“草木知春”并学习其用法。
读到《西游记》中的“美猴王”时,可以了解到“美猴王”是指聪明机智的猴子。
通过不断地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我们会不知不觉地积累并运用更多的成语和词语。
2. 制作成语卡片制作成语卡片是一种互动、直观的学习方法。
可以将一个个成语和其解释分别写在纸片的两面,然后将这些卡片放入一个盒子中。
每天从中随机抽取一张卡片,尝试使用这个成语进行造句。
这样既能够加深对成语的记忆,又能够掌握它们的正确用法。
此外,也可以创造一些游戏规则,如拼图游戏、竞赛等,让学习成语变得更加有趣。
3. 创设情境学习成语和词语往往都是与特定的情境相关联的。
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加深对成语和词语的理解和记忆。
比如,选取一篇短文,指导学生在文中找出并解释其中的成语和词语。
然后,可以给学生一个写作任务,要求他们在作文中恰当地运用这些词语。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加深对成语和词语的掌握。
4. 制定积极的学习计划语文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学生可以制定一个积极的学习计划,每天花一定的时间用于成语和词语的积累。
可以选择每天背诵一两个新的成语,并在语文课堂上主动提问和发言,积极参与讨论和表达。
同时,可以尝试每周写一篇成语和词语相关的作文,并请教老师或同学修改意见。
这样能够不断地巩固所学的成语和词语,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 利用网络资源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利用各种网络资源来辅助成语和词语的学习。
成语积累与运用趣味题

成语积累与运用趣味题《成语积累与运用趣味题之“画蛇添足”》一、出处这个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二》。
二、解释画蛇时给蛇添上脚。
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
三、近义词多此一举、徒劳无功。
这就好比一个人本来已经把事情做得很完美了,却还要去做一些额外不必要的事情,就像画好的蛇非要加上脚,和“多此一举”一样傻。
四、反义词画龙点睛。
画龙点睛是让事物变得更好,而画蛇添足是把事情搞砸。
五、造句我看到小李在已经很漂亮的蛋糕上又加了一堆乱七八糟的装饰,这不是画蛇添足嘛!本来那蛋糕看着就很可口,他这么一弄,哎呀,真不知道他咋想的。
《成语积累与运用趣味题之“杯弓蛇影”》一、出处应劭《风俗通义·怪神》。
二、解释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
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三、近义词草木皆兵。
就像一个人胆小得很,看到一点风吹草动就害怕得不行,就如同杯弓蛇影一样,有点啥动静就觉得有危险,和草木皆兵没两样。
四、反义词处之泰然。
处之泰然的人可不会像杯弓蛇影的人那样疑神疑鬼,人家遇到事情很淡定。
五、造句小张总是杯弓蛇影的,那天看到墙上有个黑影就大喊有贼,结果只是挂着的衣服的影子,真是大惊小怪,他就不能淡定一点,像人家老王一样处之泰然吗?《成语积累与运用趣味题之“掩耳盗铃”》一、出处《吕氏春秋·自知》。
二、解释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三、近义词自欺欺人。
这就好比一个学生考试作弊,还以为老师看不见,自己捂住眼睛就以为别人看不到自己的小动作了,和掩耳盗铃一样可笑,就是在自欺欺人。
四、反义词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的人可不会做掩耳盗铃这种傻事,人家是实实在在面对事情的。
五、造句你以为你把那点小错误藏起来别人就不知道了?这不是掩耳盗铃嘛!要像小赵那样实事求是,有错误就改正才对呀。
《成语积累与运用趣味题之“亡羊补牢”》一、出处《战国策·楚策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教学中成语的有效积累和运用
石狮三中附小杨晓枫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充分体现了汉语的博大精深。
有人说:绞尽脑汁找比喻,不如人间一成语。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
成语言简意赅,内容包罗万象,各有妙用,如果使用恰当,可以使言语简洁,增强表达效果。
笔者在平时教学中,注重成语的积累和运用,主要运用了“记、练、用”这三字诀:
一、记
1、情境中识记。
(1)图片展示情境。
以图片展示情境,能丰富学生的直观感受,引起学生思维与感官的共鸣。
如学了“春天”的单元,出示春光图,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成语:桃红柳绿、鸟语花香、百花吐艳、争奇斗艳、鸟啾虫鸣、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学生理解图的同时也形象生动的识记了成语。
(2)以片断描述情境。
片断描述成语情境,与成语意思延伸紧密结合在一起。
如片断描述:走进超市,各种商品映入我的眼帘,我都来不及看。
让学生总结出“眼花缭乱”这个成语。
又如“沧海一粟”可这样描述:知识就像无边的海洋,我们知道的实在是太少了,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一样。
2、联想中识记。
很多成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可以运用一个词带动一组词的积累。
如学习积累了“东张西望”时,可引出“左顾右盼”“瞻前仰后”等;学习积累“满面春风”时可引出“喜形于色、兴高采烈”等。
3、游戏中识记。
(1)成语接龙
“成语接龙”不要求多,每天两个就够。
在黑板旁开辟一块空地,让学生自由接,每天两个。
利用每节课前的预备时间让学生齐读,既熟记了成语,又保证了课前纪律,一举两得。
积累到一定量,让学生变换形式、节奏读:或小组接读;或男女轮读;或指名领读,再一组一组跟进;或快或慢,或高或低。
随着声势、节奏的变化,学生读的酣畅淋漓,热情高涨。
这份热情会产生巨大的能量,燃烧
孩子们积累成语的欲望。
(2)成语猜谜
猜谜语是一项很有趣的活动,把猜谜语引到成语积累中,效果极佳。
比如:一(打一成语)。
谜底:接二连三
乖(打一成语)。
谜底:乘人不备
呀(打一成语)。
谜底:唇齿相依
伞兵(打一成语)。
谜底:从天而降
雨披(打一成语)。
谜底:一衣带水
笑死人(打一成语)。
谜底:乐极生悲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打一成语)。
谜底:缺衣少食
……
(3)比划动作猜成语
语文活动课的时候,让学生轮流比动作,其他学生猜成语。
看谁表演的生动形象,同学猜出的成语多,评出最佳表演奖。
比如一个孩子先伸出一个手指,接着向天空射了一箭,又伸出两个手指,最后从天空落了两个东西。
学生一下子就猜出是“一箭双雕”。
还有一个孩子把两只手放在头顶,做出了牛的角,又滑稽地拍了拍屁股,最后指了指天上。
答案是“牛气冲天。
”……这个形式新颖活泼,生动有趣,学生在游戏中轻松地理解记忆了成语。
二、练
1、成语替换
《师恩难忘》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后来,这儿的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在教学时,我启发同学将画线的部分转换成成语,学生很快说出了许多个:不计其数、数不胜数、漫山遍野等。
在将语句转换成成语的同时,我还引导学生将原来的成语进行替换,例如《师恩难忘》中的“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我让学生将“娓娓动听”换成别的成语,学生能说出:绘声绘色、惟妙惟肖、声情并茂等。
这样训练,既加深了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又能活化已储存的知识。
2、创设情境,成语填空。
学生不仅要积累成语,更重要的是会运用成语。
我常常创设情境,设计语段,训练他们运用成语。
如:
今天是国庆节,大街上热闹非凡,真是()、()。
瞧,舞龙舞狮队正向我们走来,他们()、();紧跟着的锣鼓队动作整齐有力,没有一个像南郭先生那样()。
我的好朋友小东在一边()地模仿起来,她那滑稽的动作惹得路人哈哈大笑,有人说:“‘西施’的确很美,可你也别()啊!”我想,这些演员之所以能有精湛的表演,这和他们平时()地练习是分不开的。
学生饶有兴趣地填着成语,激活了储存的成语,达到了灵活运用的效果。
三、用
1、给定主题,连词作文。
北师大版以“主题”为单元的教材编排形式,为“主题”积累成语提供了很多方便。
比如学了“春天”的单元,就以“春天”为主题积累成语,然后训练学生运用成语,让学生尽可能多的用上这些成语描述春天。
有一学生这样描述: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山坡上,百花吐艳,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真可谓万紫千红,繁花似锦。
河岸边,杨柳依依,微风拂过,柳枝摇曳,婀娜多姿。
游人泛舟河中,嘻闹戏水,欢歌笑语,响彻云霄。
遥望江南,烟雨濛濛,草长莺飞,莺歌燕舞,春意盎然。
啊,好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春光啊!
2、激发想象,发展思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爱因斯坦)。
在全班共读了《成语故事》后,可让学生模仿着挑自己喜欢的成语编成小故事,为学生提供一个让思维飞扬的大舞台。
让学生挑选所积累的成语来编小故事。
这样既能体现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一位学生用“守株待兔”新编了一个动人的故事:我是一棵残疾的桂树。
一年前的一天,电锯锯断了我的身体,也锯断了我所有美丽的梦想,只剩下深埋地下的树根和一截短短的树桩。
遭受如此不幸的不仅仅是我,在那片广阔的土地上,随处可见像我这样的兄弟们。
从前这里是一个郁郁葱葱的大家庭,如今放眼望去,只有高高低低的树桩。
我越来越感到生命正变得索然无味。
就在这时,兔子出现了。
她比我以前见过的任何兔子都要漂亮。
但她只有一只耳朵,好奇怪呀!记得那一天,兔子伏在我的树桩边,喃喃地诉说:“树桩兄,你一定很奇怪我只有一只耳朵吧。
我小时候,曾经被一个猎人捉住,妈妈救了我,但我失去了一只耳朵。
我很伤心。
妈妈告诉我,如果在中秋那天晚上得到一片嫩绿闪光的桂树叶,就能实现一个愿望。
可是我去了很多地方,都没有见到那片树叶。
树桩大哥,你是桂树吗?你怎么没有树叶呢?”
兔子是多么希望得到桂树叶啊,可我,却不能满足她的愿望。
我安慰她,也是安慰自己,说:“你知道吗,只要到了中秋月圆之时,月亮里出现了美丽的桂树,我身上的枝叶就会重新生长出来了……”
“真的吗?那我们一起等待中秋,好不好?”
以后每天的傍晚时分,兔子都会跑来与我一起默默地仰望天空。
昨天,兔子说:“明天就是中秋了,我好害怕我们看不到桂树叶……树桩兄,我一定好好祈祷……”
中秋到了,可兔子却迟迟没有来。
月亮已经升起来了,我焦急地凝望着远方。
良久,地平线上终于出现了一个白点。
越来越近了,是兔子。
她在一览无余的土地上矫健地奔过来了。
突然,我看到附近有个黑影在移动,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了我的心头。
“兔子,快跑!”我不顾一切地大喊。
可是,砰──兔子慢慢倒下了。
我呜咽着看着那个猎人乐滋滋地一颠一颠地跑了过去……
突然兔子又站立起来了,不顾一切地冲了过来,她仿佛在大叫:“月桂树叶!”皎洁的月光下,亮晶晶的绿色的树叶在悠悠地飘落,她跑得那么快,那么快,一头竟撞在了我的身上,鲜血染红了那片月桂树叶……
成语,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学习语文,积累并会运用一些成语,确实很有必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厚积而薄发,学习成语,必须重视日积月累,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
巧用“记、练、用”这三字诀,有效培养学生积累运用成语的习惯和能力,让学生运用成语能信手拈来,我想这才是教学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