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教案[新增]《小溪流的歌》教案2_0340文档
语文版七年级《小溪流的歌》教案
语文版七年级《小溪流的歌》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溪流成长的历程。
2.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溪流的成长过程。
2.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难点:1.把握课文中的象征手法,理解课文深层含义。
2.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实践。
教学过程:一、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小溪流的歌》,提问: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二、课文解析1.分组讨论:课文中小溪流的成长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第一阶段:源头出发,充满活力;第二阶段:汇入小河,融入集体;第三阶段:融入大海,实现生命价值。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拟人:将小溪流赋予人的情感,使文章更具生动性;比喻:将小溪流比作唱歌的姑娘,形象地描绘了小溪流的形象;排比: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三、写作实践1.以“我的成长故事”为题,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2.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小溪流的成长过程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五、课堂小结六、课后作业1.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小溪流的成长故事的作文。
2.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描绘一个自然景物的特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课文《小溪流的歌》,让学生理解了小溪流的成长过程,学会了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了写作能力。
同时,通过情感教育,培养了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但在课堂小结环节,学生的回答较为简单,今后需要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在分析小溪流的成长过程时,通过具体语句让学生感受小溪流的情感变化,如对小溪流“笑着、唱着”等描述的解读,使学生理解小溪流的快乐和自由。
2.在修辞手法的学习中,通过课文中的具体例子,让学生模仿和实践,如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创作拟人化的描述。
2024年语文版七年级《小溪流的歌》教案
2024年语文版七年级《小溪流的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小溪流的歌》。
具体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文章主旨及写作特色的理解、句子解析和修辞手法分析。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 学习生字词,掌握重点词语的用法,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 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象征意义,分析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和文章主旨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小溪流的声音,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 课文朗读:全班齐读课文,要求发音准确,语调自然。
3.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做好笔记,进行课堂练习。
4. 理解课文: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和象征意义。
5. 句子解析:讲解重点句子,分析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6. 随堂练习:设计填空、翻译等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课文《小溪流的歌》2. 生字词:潺潺、奔腾、婉转、悠扬等。
3. 文章主旨:描绘小溪流的美景,象征生命的顽强与美好。
4. 重点句子及修辞手法:例句及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用“潺潺”、“奔腾”等词语造句。
(2)分析课文中的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
(3)谈谈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答案:(1)示例:小溪流潺潺地流淌,像一支婉转的乐曲。
(2)示例:文章中的拟人手法如“小溪流在石头间跳跃”,比喻手法如“小溪流像一条银色的丝带”。
(3)文章通过描绘小溪流的美景,表达了生命的顽强与美好,激励人们积极面对生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小溪流的歌》的教案
《小溪流的歌》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小溪流的歌》。
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溪流成长的过程及变化的喜悦。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2.1 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2 课文的朗读与感悟。
2.3 课文重点句子的理解与运用。
三、教学难点3.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2 体会作者对小溪流变化的喜悦情感。
四、教学方法4.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4.2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3 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五、教学步骤5.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小溪流的景象,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氛围。
5.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5.3 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5.4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难点知识。
5.5 情感体验:学生朗读课文,体会小溪流的变化及作者的情感。
5.6 课堂练习:学生进行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7 总结课堂: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6.1 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语音准确,语调自然。
6.2 学生能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回答相关问题,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有深刻的理解。
6.3 学生能够通过朗读和表演,展现对课文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6.5 学生能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在实践中运用。
七、教学准备7.1 准备课文《小溪流的歌》的文本材料,以及与课文相关的图片、音乐等辅助教学材料。
7.2 准备黑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以便进行课堂展示和讲解。
《小溪流的歌》教学教案
《小溪流的歌》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小溪流成长的过程,认识小溪流、河流、海洋等不同水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不同水域。
(3)开展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3)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团结合作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了解小溪流成长的过程,认识不同水域。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小溪流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4. 小组活动所需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水域。
(2)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认识小溪流、河流、海洋等不同水域。
(3)简介课文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关注生字词。
3. 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
(2)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开展生字词竞赛,巩固学习效果。
4. 理解课文内容(1)引导学生讨论小溪流成长的过程。
(2)分析小溪流心理变化的原因。
(3)引导学生从中得到启示,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自己的体验,写一篇关于成长的小作文。
2. 拓展作业:(1)观察身边的水域,了解其特点,与同学交流。
(2)开展保护环境的活动,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教案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小溪流的歌》。
2. 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3.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2.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乐观的个性品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2.1.1 《小溪流的歌》是一首描绘小溪流成长历程的诗。
2.1.2 课文通过小溪流的眼睛,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景和生活的美好。
2.2 教学重点2.2.1 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2.2.2 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型。
2.3 教学难点2.3.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2.3.2 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进行交流和表达。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小溪流的特征和成长过程。
3.2 朗读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 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3.3 理解课文1. 学生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2.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3.4 小组活动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段落进行讨论和表达。
2. 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其他组进行评价和反馈。
第四章:作业布置1. 请学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请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型写一篇小短文,描述自己最喜欢的大自然景色。
第五章: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出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评价1. 观察学生在朗读课文时的表现,注意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2. 评价学生在讨论和表达时的语言组织和思维能力。
6.2 作业评价1. 评价学生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否准确。
《小溪流的歌》教师教案
《小溪流的歌》教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小溪流的歌》,了解小溪流成长的经历,体会小溪流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小溪流的歌》内容简介:本文讲述了一条小溪流从源头出发,历经曲折,最终融入大海的故事。
2. 生字词学习:涌、渊、嘛、喧闹、慰藉、澎湃。
3. 句子解析:分析课文中具有代表性的句子,如“小溪流总是欢快地唱着歌,向前奔去。
”三、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溪流的精神。
2. 难点:句子解析,运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阅读感悟能力。
2. 利用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小溪流的印象。
2.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小溪流的精神。
3.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4. 集体朗读课文,感受小溪流的欢快氛围。
5. 学生分享阅读感悟,教师点评并引导深入思考。
6. 针对课文中的生字词,进行讲解和练习。
7. 分析课文中的代表性句子,让学生学会运用词语。
8. 课堂小结,强调小溪流的精神,鼓励学生勇敢面对困难。
9. 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回家后向家长讲述课文内容。
10. 课后反思,总结教学效果,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家长反馈,评价学生在阅读理解、生字词掌握和句子运用方面的进步。
2. 关注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评估其合作能力和交流技巧。
3. 考察学生对小溪流精神的认同和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该精神的实际情况。
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抄写并默写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
家长协助孩子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家长与孩子一起讨论课文内容,了解小溪流的故事,并谈谈对小溪流精神的理解。
2. 拓展作业: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看到的自然景物,并尝试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
《小溪流的歌》的优秀教案
《小溪流的歌》的优秀教案•相关推荐《小溪流的歌》的优秀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溪流的歌》的优秀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溪流的歌》的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进一步学习总分段式的写法。
3、感受小溪流自强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第2段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朗读全文时如何把握住小溪流欢快、活泼的情感基调。
第2自然段中的几个拟人化的句子。
能从小溪流生动的形象体会出其中的寓意,以及要我们学习的精神。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小黑板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理清文章脉络。
2、指导朗读课文第一段,感受小溪流永不停息的精神。
3、进一步认识总分段式的特点。
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
2、揭题,布置预习。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想想这篇童话讲了一件什么事?3、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轮读课文,正音。
(2)认读词语,说说意思。
(3)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分段指导。
4、阅读课文1—3自然段。
(1)围绕课后1(1)自学课文1—3自然段,读读划划。
(2)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其余思考:你认为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溪流?从哪些地方可看出?(指导用欢快、活泼的语调朗读此段。
)(3)自读第2自然段,并思考课后2。
A、指名读,问:这是什么段式?B、小溪流是怎样玩耍的?(划出有关动词。
)出示有关动词,认读:拍拍、摸摸、打个转儿、挠挠(指导读好这些词,用轻快、活泼的语调读出小溪流的可爱、顽皮。
)C、齐读第2自然段。
(4)指名读第3自然段,回答课后1(1)。
读了这一段,你感受到了小溪流的一种什么精神?(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那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坚定)齐读第3自然段。
《小溪流的歌》教师教案
《小溪流的歌》教师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小溪流的歌》,让学生了解小溪流的形成过程,掌握小溪流的特点和作用。
1.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欣赏自然的能力,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小溪流的形成过程、特点和作用。
2.2 教学难点小溪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小溪流。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讲解小溪流的形成过程、特点和作用。
3.2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环境中的小溪流,提高学生对小溪流的认知。
3.3 讨论法组织学生探讨小溪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小溪流。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具准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4.2 环境准备实地考察小溪流,了解小溪流的生态环境。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小溪流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小溪流。
5.2 讲解小溪流的形成过程、特点和作用详细讲解小溪流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了解小溪流的特点和作用。
5.3 观察小溪流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小溪流,观察小溪流的特点和生态环境。
5.4 讨论小溪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小溪流引导学生探讨小溪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讨论如何保护小溪流。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小溪流形成过程、特点和作用的理解程度。
6.2 学生报告让学生就实地考察小溪流的心得进行报告,评估学生对小溪流的认知水平。
6.3 课后作业布置关于小溪流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小溪流知识的学习。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探讨小溪流在不同地区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7.2 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深入探究小溪流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及其保护措施。
7.3 参观考察安排学生参观水文站或环保部门,了解小溪流监测和保护的实际工作。
第八章:教学反思8.1 教学效果评估8.2 教学方法改进根据教学效果,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小溪流的歌》的教案
《小溪流的歌》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和小溪流的变化。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观察图片、想象画面,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发展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3)培养学生懂得珍惜美好时光,努力追求梦想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和小溪流的变化。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哲理。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教学课件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和小溪流的变化。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大意的理解。
(3)学生相互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 生字词学习:(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说出其意思。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巩固学习效果。
4. 品味语言:(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优美语句,进行品读和欣赏。
(2)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明原因。
5. 情感教育:(1)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体会到小溪流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2)学生谈论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勇敢面对困难、努力追求梦想。
6. 小结与作业:(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小溪流的歌》教案范文
《小溪流的歌》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小溪流成长的过程,认识小溪流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运用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分享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3)培养学生珍惜友谊、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生字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课文解析:分析小溪流成长的过程,认识小溪流的特点。
4. 讨论与思考:引导学生关注小溪流所遇到的问题,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5. 小组合作: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与小溪流相关的任务。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小溪流成长的过程,认识小溪流的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对小溪流特点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
3. 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分享交流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小组合作任务材料。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与小溪流相关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展示小溪流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小溪流的特点。
2. 课文朗读与解析:(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分析小溪流成长的过程,认识小溪流的特点。
《小溪流的歌》教案教学设计
《小溪流的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小溪流的变化过程,理解课文所传达的自然环保意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小溪流的兴趣。
(2)运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3)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引导学生懂得珍惜资源,关爱生态环境。
(3)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词汇运用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教学难点:(1)理解小溪流的变化过程。
(2)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口语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课文《小溪流的歌》全文,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2. 教学环境:教室,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小溪流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小溪流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小溪流的了解和印象。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跟读。
(2)小组内进行生字词接龙游戏,巩固记忆。
4.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回答问题的方式,理解小溪流的变化过程。
(2)学生讲述自己对小溪流变化的理解和感受。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所传达的自然环保意识。
(2)学生举例说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关爱生态环境。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2. 拓展作业:以“我眼中的小溪流”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创作。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参与度、生字词掌握情况、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环保意识的培养等方面。
关于小溪流的歌教案(精选12篇)
小溪流的歌教案关于小溪流的歌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溪流的歌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溪流的歌教案篇1教学目标㈠理解"小溪流的歌"所体现的精神,领会作品的主题;㈡掌握童话常见的艺术手法;重点难点品味作品形象、生动、充满童趣的语言,小溪流的歌表格式教案。
教学方法采用座谈的形式较好,可以给学生更大的想像、发挥空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为老师提供创新,灵活的教学方法。
教学步骤㈠导入童话虽说面向的是儿童读者,但很多成年人也非常喜欢看童话故事。
有记者曾经问作家毕淑敏:"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下24小时,你会做什么?"她很干脆地回答:"我会读童话。
"她进一步解释说:"我非常喜爱经典童话,生病住院的时候就更喜欢。
我一直觉得,童话并非只属于儿童,《白雪公主》描述了嫉妒导致的残忍的阴谋,《海的女儿》写一种自我牺牲的精神,《青蛙王子》体现了对承诺的态度…在这些优美的故事里,孩子看到的可能是新奇的想象,成年人却能体会到古老的、恒定的心灵法则。
"童话中不仅有丰富奇特的想象、幻想,它还蕴含着生活中许多深刻且耐人寻味的道理,它以最恰当、最轻灵的方式为读者打开一扇可以终身受益的大门--思考人生。
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严文井先生的一篇童话作品《小溪流的歌》,看看这篇作品会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㈡布置、检查预习作业。
1、布置预习作业: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结合【字词积累】。
(此项内容为上课前布置,或课下通过课代表布置给同学)2、检查预习作业。
词语解释:低沉--天色阴暗;(声音)低;(情绪)低落。
怨恨--对人对事强烈地不满或仇恨。
富足--丰富充足。
汹涌--(水)猛烈地向上涌。
㈢题解同学们也许都亲眼目睹或从电视中看到过"溪流"。
《小溪流的歌》教师教案
《小溪流的歌》教师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溪流的歌》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 让学生理解故事中表达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3. 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1.2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故事中的人物和场景。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写一篇关于自然的短文。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培养学生勇敢面对困难、积极向上的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故事梗概《小溪流的歌》是一篇描述小溪流一路欢歌笑语,勇敢面对困难,最终融入大海的故事。
故事中小溪流遇到了各种各样的生物,有善良的、有恶意的,但它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2.2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2. 让学生理解故事中表达的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3. 让学生学会一些常用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内容和意义。
3.2 互动法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3 实践法通过写作练习,让学生将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运用到实际中,提高写作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4.2 新课导入介绍《小溪流的歌》的故事梗概,激发学生的兴趣。
4.3 讲解详细讲解故事的情节和人物,让学生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意义。
4.4 互动提问和讨论,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故事中的人物和场景,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4.5 练习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然的短文,将所学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运用到实际中。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5.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小溪流的歌》的优秀教案(10篇)
《小溪流的歌》的优秀教案(10篇)《小溪流的歌》的优秀教案 1教学要求:1、继续根据要求预习课文,区别“清亮”和“清脆”的意思。
2、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能区别“漂、游、跑”的意思。
3、通过朗读,了解小溪流活泼欢快,勇往直前的性格。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当你们漫步在田野,或置身于山林,观看那蜿蜒曲折的小流清溪,一定会被那清澈透底、碧波荡漾的秀色所陶醉,而那溪水叮咚的响声,更能激起人的无限遐想。
2、板书课题,作者简介。
3、学生质疑。
二、整体感知,预习课文:1、出示“预习小菜单”。
(1)轻声读课文,发现自己不认识的字并学会它,理解新词。
(2)区别“清亮”和“清脆”的意思。
(3)想一想,为什么人们听到小溪流的歌声“就会忘记疲劳和忧愁?”2、学生自学。
3、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1)学生__交流生字、新词。
(2)重点理解“清亮”和“清脆”的意思。
(3)分节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三、学习课文,朗读感悟:1、学习1-3节。
(1)__读课文1-3节,说说你觉得小溪流的歌是怎样的?找到相关的句子读出感情,并能说出理由。
(2)交流。
快活:唱着歌不分日夜地向前奔流。
不断地向他所遇到的朋友打招呼。
活泼: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一会儿。
石块拦住他他的去路,他就轻轻跳跃两下——__(3)为什么人们听到小溪流的歌声“就会忘记疲劳和忧愁?”因为歌声能使人忘记疲劳和忧愁,更何况是活泼欢快的歌呢?(4)出示练习:想一想,带点的词语能否改成括号里的词语?再读一读,体会句中所用的词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小溪流笑着往前跑。
(漂、游)小树叶不怕痒,轻轻转了两个圈儿,就又往前漂。
(跑、游)小蝌蚪可有些怕痒,就赶快向岸边游。
(跑、漂)(5)齐读1-3节。
2、学习4-9节。
(1)小溪流的歌是欢快活泼的,你认为小溪流的歌还是怎样的?学习课文4-9节。
出示学习策略引导单:读:与同学合作读课文4-9节。
找:从文中找能解决这个问题的相关句子。
2024年语文版七年级《小溪流的歌》教案
2024年语文版七年级《小溪流的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小溪流的歌》。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阅读课文《小溪流的歌》,学习作者如何运用生动的比喻、形象的描绘来表现小溪流的特点;通过分析课文,理解作者借小溪流的歌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小溪流的美。
2. 学习并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词,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3. 通过分析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词,了解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难点:理解作者借小溪流的歌所表达的深层含义,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小溪流的声音,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引出课题《小溪流的歌》。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解决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朗读指导: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感受小溪流的美。
4. 精讲细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理解作者借小溪流的歌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5. 例题讲解:讲解一篇关于小溪流的例文,分析作者如何运用修辞手法表达对小溪流的喜爱。
6. 随堂练习:学生模仿例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一段描述小溪流的文字。
7.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保护小溪流,爱护大自然。
六、板书设计1. 《小溪流的歌》2. 主要内容:生字词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小溪流的形象描绘作者的情感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心中的小溪流》为题,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一篇描述小溪流的作文。
2. 答案示例:我心中的小溪流,像一条银色的丝带,在山间蜿蜒流淌。
它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欢快地嬉戏。
小溪流的歌声,宛如大自然的摇篮曲,让人陶醉。
《小溪流的歌》教案
《小溪流的歌》教案教案:《小溪流的歌》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小溪流动的美丽形象,体验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
2.通过欣赏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语言组织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歌曲欣赏:《小溪流的歌》2.歌曲演唱:根据歌曲的形象和节奏进行表演3.歌曲创编: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创编歌词与旋律三、教学流程:1.导入(5分钟)介绍今天的主题《小溪流的歌》,引导学生接触和感知小溪流动的形象,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歌曲欣赏(10分钟)播放歌曲《小溪流的歌》给学生听,让学生仔细聆听歌曲中所反映的小溪流动的声音。
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首歌的感受和联想。
3.歌曲演唱(25分钟)教师将歌曲分段教唱,学生跟随教师的指挥一起唱。
重点训练歌曲的节奏感和音准。
4.歌曲创编(35分钟)带领学生进行创作活动,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创编歌词与旋律。
可以分小组进行,也可以个别完成。
创编完成后,学生可以在剩余时间内进行展示演唱。
5.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今天的学习进行总结,回顾学习的过程和成果。
四、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对歌曲的欣赏和反应,是否能够体会到小溪流动的美丽形象。
2.观察学生对歌曲的演唱和创编的表现,是否有节奏感和音准。
五、教学拓展:1.充分利用音乐教材中其他相关歌曲,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六、教学反思: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和理解小溪流动的美丽形象,培养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通过创编活动,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音乐欣赏和创作能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聆听歌曲,尽量让学生区分出其中的细节,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同时,要对学生的表演和创作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让学生在音乐创作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通用6篇)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篇1教材说明儿童文学作家严文井的童话《小溪流的歌》用拟人的方法,歌颂了勇往直前、永不停留、奋斗不息的精神。
文章按照隔行分段的方法,文章的开头、主体和结尾部分都很明晰。
教学设计思路在教学中,小组合作,通过品读充满了想象和幻想的童话故事的方式,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感知作品所塑造的形象,感知童话语言形象生动的特点,进而悟出本文的主题思想。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本课生字词。
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反复的诵读中了解小溪流成长的过程。
体会“小溪流”、“枯树桩”、“乌鸦”、“泥沙”的各自特点以及他们的象征意义。
情感目标:学习小溪流奋斗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1.在反复的诵读中了解小溪流成长的过程。
体会“小溪流”、“枯树桩”、“乌鸦”、“泥沙”的各自特点以及他们的象征意义。
2.学习小溪流奋斗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
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热爱一切美好的事物。
教学时间2~3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曾经有一首歌曲叫《泉水叮咚》。
歌中唱道:“泉水叮咚,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响。
”“泉水啊泉水你到哪里去?”它要流到小溪里去,要流到大海里去。
当代著名作家严文进笔下的小溪流也“唱着歌儿,弹着琴弦,流向远方”,今天,就让我们来欣赏这首——《小溪流的歌》。
二、初读课文,熟悉内容。
先由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小溪流是怎样一步步成长壮大奔向大海的。
课文篇幅较长,教师要明确提出具体的阅读要求。
1.小组合作或自己查字典解决预习时遇到的难懂的字词。
2.从课文中找出最能体现小溪流、小河、大江大海的特征的词语,再看看各有哪些词语体现了这一特征,在下面画上横线。
《小溪流的歌》的教案
《小溪流的歌》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小溪流成长的过程,认识小溪流、河流、大海之间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了解小溪流的形成过程。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感受文章的优美语言。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懂得珍惜生活中的点滴,感恩身边的美好。
(3)树立正确的成长观念,勇于追求梦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小溪流的成长过程,认识小溪流、河流、大海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讨论,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小溪流的美丽和成长过程。
2. 朗读教学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课文的优美语言。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从不同角度理解课文。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小溪流、河流、大海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这些自然景观的认识。
(2)简要介绍小溪流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跟随课件或黑板上的课文,一起朗读,感受课文的节奏和韵律。
(2)引导学生默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并讨论生字词的意思。
(3)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充分理解并学会运用。
3. 理解课文:(1)让学生讲述小溪流的成长过程,认识小溪流、河流、大海之间的关系。
(2)讨论:小溪流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它是如何克服的?4. 拓展延伸:(1)让学生发挥想象,描绘小溪流成长过程中的美好景色。
(2)讨论:我们从课文中学到了什么?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到生活中?(2)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写一篇关于小溪流成长过程的短文。
小溪流的歌初一教案.doc
小溪流的歌初一教案篇一:小溪流的歌教案5、《小溪流的歌》【课题】《小溪流的歌》【教材分析】《小溪流的歌》是一篇文字优美、内蕴丰富的童话,作为教读课,教授有关的童话知识,以及认识学习童话的规律,熟读课文,对文章内容做整体感知。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充分认识童话的特点。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作品形象生动、充满童趣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目标:充分认识童话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地人生态度,向善的品质,乐观的心理。
【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溪流的永不停息、乐观向上的精神。
【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法,研讨点拨法【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语,搜集整理有关作者情况。
2.教师准备:录音机、小黑板【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导语同学们,今天我想先请大家欣赏四文乐曲,这些曲子是老师精心挑选出来的,在欣赏乐曲的时候,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这些曲子让你们想到了什么?再顺便想想老师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现在先请大家轻轻松松地欣赏音乐吧!学生各抒己见,自由畅谈,教师鼓励学生随想象驰骋。
如果有学生谈到感觉像水流,教师应自然地向课文内容靠拢。
学生思维活跃,能切合实际,大部分学生能联想到水流。
)教师放音乐带第二部分,并配乐朗读,朗诵内容为从文申抽取的适合音乐需要的优美文字。
(学生随音乐进入情境,表情愉快。
)指导学生将音乐欣赏中得到的美好感受带入课文。
(二)出示教学目标(三)检查预习情况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水磨()沉淀()恐吓()积蓄()眺望()水闸()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1)他兴致勃勃地推送着木排。
(2)他眺望着远远隐在白云里的山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小溪流在歌声中成长壮大分为几个阶段?(明确:小溪流——小河——大江——海洋)2、小溪流的歌是怎样的一首歌?(明确:永不停息,乐观向上)三、精读课文,研读赏析1、小溪流遇到了哪些阻碍?结果怎样?(明确:小溪流一路上遇到过枯树桩、苦草、乌鸦、泥沙、沉船等阻碍,结果小溪流依然不停息的向前奔流。
《小溪流的歌》教案教学设计
《小溪流的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小溪流的歌》,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小溪流成长的过程,理解小溪流的歌所传达的哲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描写,感受小溪流的变化和成长。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引导学生懂得珍惜自己的成长过程,勇敢面对困难。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感受小溪流成长的过程,理解小溪流的歌所传达的哲理。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2. 体会小溪流的歌所蕴含的深层含义。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小溪流的歌》全文。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小溪流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小溪流的变化和成长。
(2)学生通过课文注释,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探究:(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小溪流的歌所传达的哲理。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1)学生发挥想象,描绘小溪流成长过程中的美丽景色。
(2)学生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感受成长的喜悦和艰辛。
5. 实践应用:(1)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编写关于小溪流的短文。
(2)学生进行朗读展示,评价同伴的作品。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小溪流的歌所传达的哲理。
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写一篇关于保护环境的短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
七年级语文教案[新增]《小溪流的歌》教案2_0340文档
EDUCATION WORD
七年级语文教案[新增]《小溪流的歌》教案
2_0340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
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
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进一步学习总分段式的写法。
3、感受小溪流自强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第2段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朗读全文时如何把握住小溪流欢快、活泼的情感基调。
第2自然段中的几个拟人化的句子。
能从小溪流生动的形象体会出其中的寓意,以及要我们学习的精神。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小黑板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理清文章脉络。
2、指导朗读课文第一段,感受小溪流永不停息的精神。
3、进一步认识总分段式的特点。
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2、揭题,布置预习。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想想这篇童话讲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轮读课文,正音。
(2)认读词语,说说意思。
(3)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分段指导。
4、阅读课文1―3自然段。
(1)围绕课后1(1)自学课文1―3自然段,读读划划。
(2)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其余思考:你认为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溪流?从哪些地方可看出?(指导用欢快、活泼的语调朗读此段。
)(3)自读第2自然段,并思考课后2。
A、指名读,问:这是什么段式?B、小溪流是怎样玩耍的?(划出有关动词。
)出示有关动词,认读:拍拍、摸摸、打个转儿、挠挠(指导读好这些词,用轻快、活泼的语调读出小溪流的可爱、顽皮。
)C、齐读第2自然段。
(4)指名读第3自然段,回答课后1(1)。
读了这一段,你感受到了小溪流的一种什么精神?(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那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坚定)齐读第3自然段。
(5)指名读1―3自然段。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阅读课文二、三段,指导感情朗读。
2、进一步感受小溪流永不停息,不断进取,热心为人们做事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读第1段。
2、说说小溪流在奔流中遇到哪些阻挡,他是怎样继续前进的。
二、阅读课文2、3两段。
1、默读第2段,思考课后1(2)。
2、读后讨论。
(1)小溪流和枯树桩是怎样对话的?(2)指名分角色读,说说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为什么?(响亮有力,意志坚强)(3)枯树桩和枯草是怎样劝小溪流的?结果又如何呢?从小溪流的话中你看出了小溪流怎样的精神?(4)指导读对话。
3、齐读第9自然段。
(1)思考:小溪流不知疲倦地奔流,结果是怎样的?(汇成大江,冲向海洋)(2)
指导读这一自然段。
4、指导分角色朗读2、3段。
三、总结全文,问:学了课文,你认为应该想小溪流学些什么?(不断进取,永不停息,为人们做有益的事。
)
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进一步学习总分段式的写法。
3、感受小溪流自强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第2段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朗读全文时如何把握住小溪流欢快、活泼的情感基调。
第2自然段中的几个拟人化的句子。
能从小溪流生动的形象体会出其中的寓意,以及要我们学习的精神。
教学准备:课文录音、小黑板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理清文章脉络。
2、指导朗读课文第一段,感受小溪流永不停息的精神。
3、进一步认识总分段式的特点。
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2、揭题,布置预习。
(1)自由读课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想想这篇童话讲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轮读课文,正音。
(2)认读词语,说说意思。
(3)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分段指导。
4、阅读课文1―3自然段。
(1)围绕课后1(1)自学课文1―3自然段,读读划划。
(2)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其余思考:你认为这是一条怎样的小溪流?从哪些地方可看出?(指导用欢快、活泼的语调朗读此段。
)(3)自读第2自然段,并思考课后2。
A、指名读,问:这是什么段式?B、小溪流是怎样玩耍的?(划出有关动词。
)出示有关动词,认读:拍拍、摸摸、打个转儿、挠挠(指导读好这些词,用轻快、活泼的语调读出小溪流的可爱、顽皮。
)C、齐读
第2自然段。
(4)指名读第3自然段,回答课后1(1)。
读了这一段,你感受到了小溪流的一种什么精神?(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那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坚定)齐读第3自然段。
(5)指名读1―3自然段。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阅读课文二、三段,指导感情朗读。
2、进一步感受小溪流永不停息,不断进取,热心为人们做事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读第1段。
2、说说小溪流在奔流中遇到哪些阻挡,他是怎样继续前进的。
二、阅读课文2、3两段。
1、默读第2段,思考课后1(2)。
2、读后讨论。
(1)小溪流和枯树桩是怎样对话的?(2)指名分角色读,说说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为什么?(响亮有力,意志坚强)(3)枯树桩和枯草是怎样劝小溪流的?结果又如何呢?从小溪流的话中你看出了小溪流怎样的精神?(4)指导读对话。
3、齐读第9自然段。
(1)思考:小溪流不知疲倦地奔流,结果是怎样的?(汇成大江,冲向海洋)(2)指导读这一自然段。
4、指导分角色朗读2、3段。
三、总结全文,问:学了课文,你认为应该想小溪流学些什么?(不断进取,永不停息,为人们做有益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