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钢件热处理的检验规程
毛坯铸钢件检验规范
液体渗透检验试验方法
JB/T 6440
阀门受压铸钢件射线照相检测
ISO 15156 石油天然气工业—油气开采中含硫化氢环境中使用的材料
4 订货须知
4.1 本规范是本公司签发的采购订单、零件图相配套的文件,供方提供的零件必须同时也 满足本规范的要求;
4.2 采购订单或零件图上的要求与本规范不一致时,应优先满足采购订单及零件图的要 求;
摆锤(V 形缺口)冲击试验。
b) 一项冲击试验至少以 3 个试样为一组,应以最终热处理条件下,每批炉号材料的代
表性试棒进行试验。试样的尺寸设计和加工按 A703/A703M 图 11 规定。
注:设计标准或地方要求,允许在高于-29℃(-20ºF)的最低设计温度时做冲击试验。
c) 冲击试验应按管道设计标准在最低温度下进行。
棒取法应遵守 1/4T 的原则,试棒加工按 A703/A703M 图 4 规定。
5.3.2 拉伸和弯曲试验的力学性能应符合本规范表 1(另附)要求; 5.3.3 冲击韧性试验是在客户有需要时做,但注意下列事项:
a) 用于规定设计温度低于-29℃(-20ºF)的碳钢承压件应按 ISO148-1 或 ASTM A370 进行
5.2.化学成份应符合本规范表 1(另附)要求;其偏差应符合表 2 要求,该偏差可取得买方
同意。
表 2 铸钢件化学成份分析允许偏差
元素 C Mn Si P
范围 5%
≤0.65 ≥0.65 ≤1.00 ≥1.00 ≤0.60 ≥0.60
全部
允许偏差 %
0.03×C+0.02 0.04
0.08×Mn+0.01 0.09
检验,并满 足标准要求 8.2 铸件交货时应提供的质量文件 a)材料标准和牌号; b) 炉号; c) 化学分析结果; d) 机械性能试验和硬度测试结果; e) 热处理方法及温度记录曲线图; f) 采购合同要求的其他补充试验结果,如冲击试验、金相分析、宏观浸蚀试验、硬度和
铸钢件产品热处理艺规范
铸钢件产品热处理艺规范1目的:为确保铸钢产品的热处理质量,使其达到国家标准规定的力学性能指标,以满足顾客的使用要求,特制定本热处理工艺规范。
2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各种精铸、砂铸产品的热处理,材质为各种低碳钢、中碳钢、低合金钢、中合金钢、高合金钢、铸铁及有色合金。
3术语3.1退火:指将铸钢产品加热到规定的温度范围,经保温一段时间后,降温出炉的操作工艺。
3.2正火:指将铸钢产品加热到规定的温度范围,经保温一段时间后,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冷却下来的操作工艺。
3.3淬火:指将铸钢产品加热到规定的温度范围,经保温一段时间后,快速冷却的操作工艺。
3.4回火:指将淬火后的铸钢产品加热到规定的温度范围,经保温一段时间后出炉,冷却到室温的操作工艺。
3.5调质:淬火+回火4 职责4.1热处理操作工艺由公司技术部门负责制订。
4.2热处理操作工艺由生产部门负责实施。
4.3热处理操作者负责教填写热处理记录,并将自动记录曲线转换到热处理记录上。
4.4检验员负责热处理试样的力学性能检测工作,负责力学性能检测结论的记录以及其它待检试样的管理。
5 工作程序5.1每次装炉前应对设备进行检查,把炉底板上的氧化渣清除干净,错位炉底板应将其复位后再装,四周应留有足够的间隙,轻拿轻放,装炉应结实,摆放合理。
5.2装炉时大铸件产品放在下面,对易产生热处理变形的铸件,必须作好防变形或反变形处理,力学性能试样应装在高温区,对特别小的铸件采用铁桶或其它框类工装集中盛放。
5.3炉车上的铸钢件入炉时,应缓慢推进,仔细观察铸钢件是否与炉壁碰撞,关闭炉门,通电后应经常观察炉内工作状况。
5.4作好铸件产品后续热处理的准备工作,严格控制出炉温度,对水淬铸件应控制入水时间,水池应有足够水量,以保证淬火质量。
5.5作业计划应填写同炉热处理铸件产品的材质、名称、规格、数量、时间等要素,热处理园盘记录纸可多次使用,但每处理一次都必须与热处理工艺卡上的记录曲线保持一致。
铸钢件生产通用操作检验规程
铸钢件生产通用操作检验规程一、前言铸钢件是机械制造中常见的零部件,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为了保证铸钢件的质量,需要在生产过程中进行严格的检验。
本文将介绍铸钢件生产通用操作检验规程,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二、检验前准备1. 检验设备的准备:检验铸钢件需要用到各种设备,包括硬度计、显微镜、超声波探伤仪等,要确保这些设备的准确性和完好性。
2. 检验人员的准备:检验铸钢件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专业素养。
3. 检验环境的准备:检验铸钢件需要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进行,确保没有杂质和尘埃的干扰。
三、外观检验1. 检查铸钢件的表面是否有气孔、夹渣、裂纹等缺陷,要求表面光洁平整,无明显的瑕疵。
2. 检查铸钢件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包括长度、宽度、高度等方面的尺寸,要求尺寸精确。
3. 检查铸钢件的外观是否有变形、变色等情况,要求外观完整,无明显的变形和变色。
四、化学成分检验1. 采用化学分析仪器对铸钢件的化学成分进行检验,包括碳含量、硫含量、磷含量等,要求符合相关标准。
2. 对铸钢件的组织结构进行观察,确保组织均匀细致,无明显的偏析和夹杂。
五、力学性能检验1. 对铸钢件的硬度进行检验,要求硬度值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2. 对铸钢件进行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等力学性能检验,确保其强度和韧性符合要求。
六、非破坏检验1. 对铸钢件进行超声波探伤检验,发现内部缺陷和夹杂,确保铸钢件的内部质量。
2. 对铸钢件进行磁粉探伤检验,发现表面裂纹和疲劳损伤,确保铸钢件的可靠性。
七、检验记录和报告1. 对每一批铸钢件的检验结果进行记录,包括外观检验、化学成分检验、力学性能检验、非破坏检验等内容。
2. 对不合格的铸钢件进行处理,包括返工、报废等,确保不合格品不流入市场。
3. 编制检验报告,对合格的铸钢件进行标识,确保其质量可追溯。
八、结语铸钢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机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
铸钢件生产通用操作检验规程
水玻璃砂的配比及混制工艺和性能指标铸钢常用水玻璃技术参数注:夏季用下限,冬季用上限冶炼碳钢的合理供电制度铸钢件生产通用操作检验规程(试行稿)配砂操作检验规程造型操作检验规程上箱造型检验规程制芯操作检验规程冶炼作业指导书装配、合箱、浇注操作检验规程浇冒口切割操作检验规程清铲操作检验规程铸钢件缺陷焊补操作检验规程铸钢件热处理操作检验规程说明1.本操作检验规程是铸钢件生产各工序在进行工作时必须遵守的主要工艺文件之一。
也是生产组长、班长、副主任技术人员和检查人员在指导生产时的主要依据。
2.在操作检验规程所规定之项目如与工艺文件夹抵触时按专用工艺文件执行。
3.对设备的使用按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
4.本规程的解释和修订为公司技术部。
5.本规程自下发之日执行。
配砂操作检验规程一.旧砂的准备1.旧砂必须经过处理,不能有碎的耐火砖块、杂草、木块、铁块等。
2. 旧砂块度不能大于50×50毫米。
二. 砂型的配制与运送1. 混砂前首先检查混砂机运转和润滑情况是否良好,称重装置是否准确,出砂装置是否灵活。
2. 各种型砂的配比,见表1:水玻璃砂的配比及混制工艺和性能指标铸钢常用水玻璃技术参数注:夏季用下限,冬季用上限。
3. 加料不能超过混砂机的负荷,机器启动后方可按顺序加入原材料。
4. 加料量力求准确,并尽量做到一次加入。
5. 面砂和背砂要用专用的混砂机混制,不能共用一台机器。
6. 送砂前砂斗要清理干净,各种型砂要装入指定砂斗,不能混杂。
三. 型砂的检验1. 质检员对加料成分、加料顺序、混压时间情况进行检查,对违反工艺的现象要及时纠正。
2. 型砂试验员每天对面砂要进行干拉强度、水分和透气性进行测定,对背砂要测定水分、通气性,每天抽检两次。
3. 型砂试验员对测定结果进行记录,发现不合格及时通知操作者,每天整理记录报告组长,每月统计一次。
造型操作检验规程一.造型前的准备1. 熟悉铸件工作图纸和有关文件,有异议及时和相关部门沟通。
铸钢件的热处理规程
铸钢件的热处理规程WC6铸钢件的热处理规程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WC6材质的阀门铸钢的热处理工艺?2?化学成分(%)C<0.20, Mn 0.50~0.80 Si<0.60 S<0.20 P<0.03 Cr 1.0~1.5 3?机械性能要求σb≥482N/mm2 σs≥275N/mm2δ5≥20% Ψ≥35%4?热处理工艺4.1 热处理方式:正火+回火4.2 热处理参数;4.2.1 正火装炉温度:≤300℃加热速度:≤100℃/hr加热温度:920℃±2℃保温时间:按炉内铸件的最大壁厚选用?铸件有效厚度mm 保温时间min≤50 210~~24050~~75 240~~30075~~100 300~~360100~~125 360~~420125~~150 420~~480冷却方式:空冷4.2.2回火装炉温度:≤300℃加热速度:≤100℃/hr加热温度:700℃±20℃保温时间:按炉内铸件的最大壁厚选用?铸件有效厚度mm 保温时间min≤50 240~~27050~~75 270~~33075~~100 330~~390100~~125 390~~450125~~150 420~~480冷却方式:空冷,用户要求时,可炉冷至300℃后空冷,冷却速度≤100℃/hr?5.其它5.1 用户指定有热处理工艺时,按其要求执行?5.2 焊后热处理工艺按厂工艺处的规定执行?5.3 切割前预先热处理工艺按KFR4312-1的规定执行?LCB铸钢件热处理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LCB材质的阀门铸钢的热处理工艺?2、化学成分(%)C<0.30, Mn<1.00 Si<0.60 S<0.020 P<0.033、机械性能要求σb≥448N/mm2 σs≥245N/mm2δ5≥24% Ψ≥35%-45.6℃时,冲击功?三个试样的平均值大于17.8J,允许一个试样低于平均值,但应大于13.7J?4、热处理工艺4.1 热处理方式:正火+回火4.2 热处理参数;4.2.1 正火装炉温度:≤300℃加热速度:≤150℃/hr加热温度:910℃±25℃保温时间:按炉内铸件的最大壁厚选用?铸件有效厚度mm 保温时间min≤50 210~~24050~~75 240~~30075~~100 300~~360100~~125 360~~420125~~150 420~~480冷却方式:空冷4.2.2回火装炉温度:≤300℃加热速度:≤150℃/hr加热温度:650℃±20℃保温时间:按炉内铸件的最大壁厚选用?铸件有效厚度mm 保温时间min≤50 240~~27050~~75 270~~33075~~100 330~~390100~~125 390~~450125~~150 420~~510冷却方式:空冷,用户要求时,可炉冷至300℃后空冷,冷却速度≤100℃/hr?5.其它5.1 用户指定有热处理工艺时,按其要求执行?5.2 焊后热处理工艺按厂工艺处的规定执行?ZG20CrMo铸钢件热处理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ZG20CrMo材质的阀门铸钢的热处理工艺?2?化学成分(%)C 0.15~0.25, Mn 0.50~0.80 Si 0.20~0.45 S≤0.04 P≤0.04Mo 0.40~0.60 Cr 0.50~0.803?机械性能要求σb≥461N/mm2 σs≥245N/mm2δ5≥18% Ψ≥30% αK≥3kgf.m/cm2 4?热处理工艺4.1 热处理方式:正火+回火4.2 热处理参数;4.2.1 正火装炉温度:≤300℃加热速度:≤100℃/hr加热温度:900℃±25℃保温时间:按炉内铸件的最大壁厚选用?铸件有效厚度mm 保温时间min≤50 210~~24050~~75 240~~30075~~100 300~~360100~~125 360~~420125~~150 420~~480冷却方式:空冷4.2.2回火装炉温度:≤300℃加热速度:≤100℃/hr加热温度:650℃±20℃保温时间:按炉内铸件的最大壁厚选用?铸件有效厚度mm 保温时间min≤50 240~~27050~~75 270~~33075~~100 330~~390100~~125 390~~450125~~150 420~~510冷却方式:空冷,用户要求时,可炉冷至300℃后空冷,冷却速度≤100℃/hr?5.其它5.1 用户指定有热处理工艺时,按其要求执行?5.2 焊后热处理工艺按厂工艺处的规定执行?ZG20CrMoV铸钢件热处理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ZG20CrMoV材质的阀门铸钢的热处理工艺?2?化学成分(%)C 0.18~0.25, Mn 0.40~0.70 Si 0.17~0.37 S≤0.03 P≤0.03Mo 0.50~0.70 Cr 0.9~1.20 V 0.20~0.303?机械性能要求σb≥490N/mm2 σs≥314N/mm2δ5≥14% Ψ≥30% αK≥3kgf.m/cm2 4?热处理工艺4.1 热处理方式:正火+回火4.2 热处理参数;4.2.1 正火装炉温度:≤300℃加热速度:≤100℃/hr加热温度:920℃±25℃保温时间:按炉内铸件的最大壁厚选用?铸件有效厚度mm 保温时间min≤50 210~~24050~~75 240~~30075~~100 300~~360100~~125 360~~420125~~150 420~~480冷却方式:空冷4.2.2回火装炉温度:≤300℃加热速度:≤100℃/hr加热温度:670℃±20℃保温时间:按炉内铸件的最大壁厚选用?铸件有效厚度mm 保温时间min≤50 240~~27050~~75 270~~33075~~100 330~~390100~~125 390~~450125~~150 420~~510冷却方式:空冷,用户要求时,可炉冷至300℃后空冷,冷却速度≤100℃/hr?5.其它5.1 用户指定有热处理工艺时,按其要求执行?5.2 焊后热处理工艺按厂工艺处的规定执行?ZG15Cr1MoV铸钢件热处理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ZG15Cr1MoV材质的阀门铸钢的热处理工艺?2?化学成分(%)C 0.14~0.20, Mn 0.40~0.70 Si 0.17~0.37 S≤0.03 P≤0.03Mo 1.00~1.20 Cr 1.20~1.70 V 0.20~0.403?机械性能要求σb≥490N/mm2 σs≥314N/mm2δ5≥14% Ψ≥30% αK≥3kgf.m/cm2 4?热处理工艺4.1 热处理方式:正火+回火4.2 热处理参数;4.2.1 正火装炉温度:≤300℃加热速度:≤100℃/hr加热温度:990℃±25℃保温时间:按炉内铸件的最大壁厚选用?铸件有效厚度mm 保温时间min≤50 210~~24050~~75 240~~30075~~100 300~~360100~~125 360~~420125~~150 420~~480冷却方式:空冷4.2.2回火装炉温度:≤300℃加热速度:≤100℃/hr加热温度:670℃±20℃保温时间:按炉内铸件的最大壁厚选用?铸件有效厚度mm 保温时间min≤50 240~~27050~~75 270~~33075~~100 330~~390100~~125 390~~450125~~150 420~~510冷却方式:空冷,用户要求时,可炉冷至300℃后空冷,冷却速度≤100℃/hr?5.其它5.1 用户指定有热处理工艺时,按其要求执行?5.2 焊后热处理工艺按厂工艺处的规定执行?ZG1Cr5Mo铸钢件热处理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ZG1Cr5Mo材质的阀门铸钢的热处理工艺?2?化学成分(%)C≤0.15 Mn ≤0.60 Si≤0.50 S≤0.03 P≤0.035Mo 0.50~0.60 Cr 4.00~6.003?机械性能要求σb≥588N/mm2 σs≥392N/mm2δ5≥18% Ψ≥35% αK≥4kgf.m/cm2 4?热处理工艺4.1 热处理方式:正火+回火4.2 热处理参数;4.2.1 正火装炉温度:≤300℃加热速度:≤100℃/hr加热温度:920℃±25℃保温时间:按炉内铸件的最大壁厚选用?铸件有效厚度mm 保温时间min≤50 210~~24050~~75 240~~30075~~100 300~~360100~~125 360~~420125~~150 420~~480冷却方式:空冷4.2.2回火装炉温度:≤300℃加热速度:≤100℃/hr加热温度:700℃±20℃保温时间:按炉内铸件的最大壁厚选用?铸件有效厚度mm 保温时间min≤50 240~~27050~~75 270~~33075~~100 330~~390100~~125 390~~450125~~150 420~~510冷却方式:空冷,用户要求时,可炉冷至300℃后空冷,冷却速度≤100℃/hr?5.其它5.1 用户指定有热处理工艺时,按其要求执行?5.2 焊后热处理工艺按厂工艺处的规定执行?ZG25Ⅱ铸钢件热处理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ZG25Ⅱ材质的阀门铸钢的热处理工艺?2?化学成分(%)C 0.22~0.15, Mn 0.50~0.80 Si 0.20~0.45S, P≤0.05(来源:GB979-67)3?机械性能要求σb≥411N/mm2 σs≥235N/mm2δ5≥20% Ψ≥32% αK≥4.5kgf.m/cm2(来源:GB979-67)4?热处理工艺4.1 热处理方式:正火4.2 热处理参数;装炉温度:≤300℃加热速度:≤150℃/hr加热温度:910℃±25℃保温时间:按炉内铸件的最大壁厚选用?铸件有效厚度mm 保温时间min≤50 210~~24050~~75 240~~30075~~100 300~~360100~~125 360~~420125~~150 420~~480冷却方式:空冷5.其它5.1 用户指定有热处理工艺时,按其要求执行?5.2 焊后热处理工艺按厂工艺处的规定执行?ZG1Cr18Ni9Ti铸钢件热处理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ZG1Cr18Ni9Ti材质的阀门铸钢的热处理工艺?2?化学成分(%)C≤0.12 Mn 0.80~2.00 Si≤1.50S<0.03 P≤0.035Cr 17.0~20.0 Ni8.00~11.0 Ti 5(C-0.02)~0.7(来源:GB2100-80)3?技术要求按GB4334(1~5)-84作晶间腐蚀试验?4?热处理工艺4.1 热处理方式:固溶处理4.2 热处理参数;加热温度:1000~1050℃保温时间:按炉内铸件的最大壁厚选用?铸件有效厚度mm 保温时间min≤2030~~4020~~40 40~~6040~~60 60~~9060~~8090~~12080~~100 120~~150冷却方式:水冷至150~200℃左右后空冷5.其它5.1 用户指定有热处理工艺时,按其要求执行?5.2 焊后热处理工艺按厂工艺处的规定执行?5.3 对于重要件可在850~~900℃进行稳定化处理,具体工艺根据需要另行规定?1Cr13钢热处理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用于规定1Cr13钢棒料?锻件的热处理工艺?2?化学成分(%)(GB1220-84)C≤0.15 Si≤1.00 Mn≤1.00P≤0.035S≤0.030Ni≤0.60 Cr 11.5~~13.503?技术条件及热处理工艺3.1 用于阀杆?二开环?四开环?五开环?六角螺栓?垫环?顶心?阀瓣?压盖?摇轴?填料压套?隔环?活节螺栓?调节圈?填料垫等?3.1.1技术条件:HB200~~240对于Pg≥6.4Mpa的阀门阀杆?紧固件及用于出口阀门部件应检查机械性能?有效截面尺寸小于100mm 时,σs≥411N/mm2σb≥588N/mm2 δ5≥20% Ψ≥60% αK≥88.2J/cm2有效截面积尺寸为100~150mm 时,σs≥343N/mm2σb≥539N/mm2 δ5≥20% Ψ≥50% αK≥78.4cm23.1.2?热处理方式:调质在能满足性能要求的情况下,锻件可只进行锻后高温回火?对于直径大于60mm的阀杆,在调质前应进行退火处理?长度大于1800mm的阀杆校直后应在500~~550℃进行3~~4小时的时效处理?3.1.3工艺参数(1)调质淬火加热温度:1000~~1050℃保温时间:按炉内工件的最大有效壁厚选取?壁厚mm 保温时间min≤2030~~5020~~40 40~~6040~~60 60~~9060~~80 90~~12080~~100 120~~150冷却方式:油冷至150~~200℃后出油回火?回火加热温度:620~~660℃保温时间:按炉内工件的最大有效壁厚选取?壁厚mm 保温时间min≤20 6020~~40 60~~9040~~60 90~~12060~~80 120~~15080~~100 150~~180冷却方式:空冷?(2)高温回火加热温度:660~~700℃保温时间:按炉内工件的最大有效壁厚选取? 壁厚mm 保温时间min≤20 6020~~40 60~~9040~~60 90~~12060~~80 120~~15080~~100 150~~180冷却方式:空冷?(3)锻后退火加热温度:680~~720℃保温时间:按炉内工件的最大有效壁厚选取? 壁厚mm 保温时间min ≤2060~~9020~~4090~~12040~~60 120~~18060~~80 180~~24080~~100 240~~300冷却方式:空冷?3.2用于上密封座等3.2.1 技术条件:HB250~2903.2.2 热处理方式:调质?3.2.3 工艺参数淬火加热温度:1000~~1050℃保温时间:按炉内工件的最大有效壁厚选取? 壁厚mm 保温时间min ≤2030~~5020~~40 40~~6040~~60 60~~9060~~80 90~~12080~~100 120~~150冷却方式:油冷至150~~200℃后出油回火? 回火加热温度:580~~620℃保温时间:按炉内工件的最大有效壁厚选取? 壁厚mm 保温时间min ≤20 6020~~40 60~~9040~~60 90~~12060~~80 120~~15080~~100 150~~180冷却方式:空冷?3.3 用于衬套?销轴等回火加热温度:700~~7500℃保温时间:按炉内工件的最大有效壁厚选取? 壁厚mm 保温时间min ≤20 6020~~40 60~~9040~~60 90~~12060~~80 120~~15080~~100 150~~180冷却方式:空冷?5、其它用户指定热处理工艺时,按其要求执行?。
热处理检验规程
铸钢件热处理操作检验规程一.准备工作1.所有交付热处理的铸钢件必须将型砂、泥芯、芯骨、等清理干净,浮砂倒去。
2.台车上面的型砂、氧化皮、碎砖等杂物清理干净。
3.热处理前应检查炉子,测温系统是否正常(如砂封、热电偶、仪表等)如发现有问题,应报告有关人员解决后,方可装炉热处理.二. 配炉和装炉1.有硬度和机械性能要求的铸钢件均需正回火处理。
2.无硬度和机械性能要求的铸钢件均做退火处理。
3.配炉原则:(1)、同装一炉的铸件其加热温度必须相同或接近。
(2)、在通常情况下,同装一炉铸件的含碳量之差不大,壁厚之差不大,一般按最大壁厚和合金含量来确定工艺参数。
(3)、不同炉次的正火铸件,如回火温度相同,允许同装一炉回火,其保温时间取最大值,升温、降温速度、出炉温度取最小值。
4.装炉原则(1)、装炉时,铸件应放在适当高度的垫铁上(矫形件除外)垫铁和砖放的位置应保证炉气的良好循环和防止铸件变形。
(2)、铸件间应留有一定的距离,使炉气在铸件间有良好循环,多层装料中间隔开有困难时允许重叠,但应力求使炉气畅通。
(3)、形状简单的大件放在下面,易变形件、薄壁件、小件放在上面。
(4)、试样应与同炉热处理。
也允许放入相同热处理工艺的其它炉次处理,试样应放在炉膛中间的铸件上,试样较多时,可分散放置。
三. 加热和冷却1. 加热和炉冷过程以炉温为准,但均温和保温还应经常以目测来验证温度,如发现炉表温度有偏差时,应立即解决。
2. 均温的完成是指炉内每个工件的表面各处都达到相同加热温度,温度数值以炉表为准。
保温时应考虑炉侧表,炉顶表读数相差不得大于30℃。
3. 正火温度指部件表面温度(最大壁厚处),可根据经验来判断,回火出炉温度以炉表为准。
4. 在保温过程中,如因某些原因使炉温降低时,两段或几段保温时间的总和必须等于或大于工艺中规定的保温时间。
5. 停火炉冷时,允许停火后第一小时之冷速度比工艺中规定数值略快,在保证规定的冷速情况下,可调整冷却速度。
碳钢铸件热处理检验规程范本
碳钢铸件热处理检验规程范本1. 一般要求1.1 检验目的为了保证碳钢铸件在热处理过程中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要求,确保产品的安全可靠使用,制定本规程。
1.2 检验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碳钢铸件的热处理过程中的检验工作。
1.3 检验依据1.3.1 《GB/T9441-2009 碳素钢铸件热处理工艺》1.3.2 《GB/T9441-2009 碳素钢铸件热处理能量消耗计算方法》1.3.3 《GB/T9419-2005 钢铸件热处理术语》1.3.4 《GB/T9442-2009 铸件热处理质量控制要求》2. 术语和定义2.1 热处理根据要求对铸件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等工艺操作,以改变其组织和性能的方法。
2.2 加热温度指热处理过程中的铸件达到的温度。
2.3 保温时间指铸件在热处理过程中保持在目标温度下的时间。
2.4 冷却工艺指热处理过程中对铸件进行冷却的方法和过程。
2.5 组织性能指铸件经过热处理后的组织结构和性能特征。
3. 检验内容和要求3.1 温度检验3.1.1 加热温度的测定对每炉铸件进行加热温度的测定,测温精度应符合规定要求。
3.1.2 保温时间的监控对每炉铸件进行保温时间的监控,确保符合规定的保温时间。
3.2 冷却工艺检验3.2.1 冷却速率的检验对每炉铸件进行冷却速率的检验,确保其符合规定的冷却速率范围。
3.2.2 冷却介质的检验对每炉铸件进行冷却介质的检验,确保介质的冷却性能和质量符合要求。
3.3 组织性能检验3.3.1 金相检验对热处理后的铸件进行金相检验,确定组织结构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3.3.2 硬度检验对热处理后的铸件进行硬度检验,确定硬度值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4. 检验方法4.1 加热温度检验方法采用热电偶或红外测温仪进行加热温度的测定,测量结果应进行记录和归档。
4.2 保温时间监控方法采用计时器或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保温时间的监控,监控结果应进行记录和归档。
4.3 冷却速率检验方法采用冷却速率计或红外测温仪等工具,进行冷却速率的检验和监控,检验结果应进行记录和归档。
铸钢件生产通用操作检验规程
力学性能检验
拉伸试验:测定 铸钢件的抗拉强 度、屈服强度和 伸长率
弯曲试验:测定 铸钢件的弯曲强 度和弯曲模量
冲击试验:测定 铸钢件的冲击韧 性和冲击吸收能 量
硬度试验:测定 铸钢件的硬度值, 如布氏硬度、洛 氏硬度等
01
铸钢件生产通用操作规程的注意事 项
安全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和经验。 操作过程中必须穿戴防护服、安全帽、手套等防护用品。 操作过程中必须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改变操作程序。 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设备的运行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操作过程中必须注意周围环境,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稻壳公司
铸钢件生产通用操 作检验规程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1
铸钢件生产通用操作规程
02
铸钢件生产通用检验规程
0生产通用检验规程的注意事
项
05
01
添加章节标题
01
铸钢件生产通用操作规程
准备阶段
检查设备:确保 设备处于良好状 态,如熔炉、模 具等
检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检验数据的准确 性:确保检验数 据的准确性,避 免因数据错误导 致的误判
检验数据的完整 性:确保检验数 据的完整性,避 免因数据缺失导 致的误判
检验数据的及时 性:确保检验数 据的及时性,避 免因数据滞后导 致的误判
检验数据的分析 :对检验数据进 行深入分析,找 出问题所在,为 改进生产提供依 据
询和追溯
稻壳学院
感谢观看
汇报人:
检验方法的选用与优化
选用合适的检验方法:根据铸钢件的生产工艺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检 验方法。 优化检验方法:根据铸钢件的生产实际情况,对检验方法进行优化,提高 检验效率和准确性。
(17-16)铸钢件检验规范
的铸件,错箱不大于 5mm,但应打磨至平滑过渡。
@
1
2007-064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产品型号 JY 系列
名称
臧晓刚
签字
编制
2007.10.2 校对
4
日期 审核
文件 铸钢件检验规范
时冷却用油渍。
e) 对于非装配面的加工面上存在的缺陷,允许焊后直接打磨平整。
f) 对轴孔类零件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按图纸规定确定。
3.2.7. 在精加工前暴露的缺陷(无论在上述缺陷范围内或范围外)应行。焊补完毕检查合箱面平面度
应满足图纸要求,否则,应加工后重新配钻、铰合箱螺栓孔,各孔加工
一(最大值 8MM)在每一百平方厘米面积上(小于 100 平方厘米按 100
平方厘米计算)不多于两个,间距不小于 20MM,离边缘(小于 10 千克
的铸件不计)或孔边不小于 10MM(直径和深度不大于 1MM 的针孔不计)
的缺陷在缺陷背面的相同位置,不允许同时存在缺陷。
b) 不影响组装,离边缘或孔边(小于 40KG 铸件不小于 5MM)不小于 10MM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编制 校对 日期 审核
标准 会签 批准
检验要求 项目
附表 1
检验要求的内容
铸件表面 不允许有裂纹、穿透孔、穿透性冷隔或缩松和加渣等缺陷
非加工面 除上述要求外,毛刺、披缝、浇冒口和突起等应清理与铸件表面同样平整
加工面 基准面
允许有不超过加工余量范围内的任何缺陷存在,但裂纹必须清除掉
名称
标准 会签
碳钢铸件热处理检验规程范本
碳钢铸件热处理检验规程范本1. 引言本规程是为了保证碳钢铸件的热处理质量,并确保其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的,制定的检验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碳钢铸件的热处理过程中的监督检验及验收。
2. 检验准备2.1 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并严格按照规定操作。
2.2 检验设备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要求,保证能够正常使用。
2.3 检验样品应从合格的生产批次中选择,并进行标识。
3. 检验项目及要求3.1 外观检验3.1.1 确保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1.2 检查零件是否有缺损、裂纹、气孔等缺陷。
3.2 尺寸检验3.2.1 检查零件的重量、长度、宽度、高度等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2.2 确保各部位的尺寸偏差在允许范围内。
3.3 组织结构检验3.3.1 采用金相显微镜方法观察和评估零件的金属组织结构。
3.3.2 确保组织结构均匀、细致,并无明显的缺陷。
3.4 硬度检验3.4.1 采用硬度计测量零件的硬度值。
3.4.2 确保硬度值符合设计要求,并无明显的不均匀性。
3.5 铸件缺陷检验3.5.1 通过X射线或超声波等方法检查零件的铸件缺陷。
3.5.2 确保零件无裂纹、夹杂、疏松等缺陷。
4. 检验方法4.1 外观检验4.1.1 目测外观,检查表面有无明显的缺陷。
4.1.2 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细节,检查是否有微小的缺陷。
4.2 尺寸检验4.2.1 使用测量仪器,如卡尺、游标卡尺等,对尺寸进行测量。
4.2.2 根据设计要求,对测得的尺寸数据进行比对和评估。
4.3 组织结构检验4.3.1 提取合适的试样,并使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其组织结构。
4.3.2 根据相关标准对观察到的组织结构进行评估。
4.4 硬度检验4.4.1 使用硬度计对试样进行硬度测量。
4.4.2 根据设计要求,对测得的硬度值进行比对和评估。
4.5 铸件缺陷检验4.5.1 使用X射线或超声波等设备对试样进行缺陷检测。
4.5.2 根据相关标准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估。
2024年碳钢铸件热处理检验规程
2024年碳钢铸件热处理检验规程____年碳钢铸件热处理检验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规程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的,适用于____年以后生产的碳钢铸件热处理检验工作。
第二条碳钢铸件热处理检验是指对碳钢铸件进行热处理过程中的参数和质量进行检验,以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的工作。
第三条碳钢铸件热处理检验应遵循科学、准确、公正、严谨的原则。
第四条碳钢铸件热处理检验应有专门的检验人员进行操作,并应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第五条碳钢铸件热处理检验应配备相应的检验设备和仪器,并应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
第六条对于不符合检验要求的碳钢铸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或淘汰。
第七条各生产企业和检验机构应加强对碳钢铸件热处理检验的管理,确保检验工作的质量和可靠性。
第二章热处理参数的检验第八条热处理过程中的温度应符合碳钢铸件的热处理要求,应进行温度测量并记录。
第九条热处理过程中的时间应符合碳钢铸件的热处理要求,应进行时间测量并记录。
第十条热处理过程中的冷却速率应符合碳钢铸件的热处理要求,应进行冷却速率测量并记录。
第十一条热处理过程中的工艺气氛应符合碳钢铸件的热处理要求,应进行气氛分析并记录。
第十二条热处理过程中的表面硬度应符合碳钢铸件的热处理要求,应进行硬度测量并记录。
第三章质量检验第十三条碳钢铸件热处理过程中应进行质量检验,包括金相检验、力学性能检验和耐蚀性能检验等。
第十四条金相检验应对热处理后的碳钢铸件进行组织结构观察和金相组织分析,并对不合格的样品进行进一步处理。
第十五条力学性能检验应对热处理后的碳钢铸件进行拉伸试验、硬度试验和冲击试验等,并对不合格的样品进行进一步处理。
第十六条耐蚀性能检验应对热处理后的碳钢铸件进行腐蚀试验,并对不合格的样品进行进一步处理。
第四章检验结果的评定和记录第十七条碳钢铸件热处理检验结果应根据相关标准进行评定,结果应有专门的检验人员进行复核。
第十八条碳钢铸件热处理检验结果应及时记录,并进行归档保存,以备查证。
铸钢件的热处理规程
WC6铸钢件的热处理规程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WC6材质的阀门铸钢的热处理工艺。2、化学成分(%)C<0.20, Mn 0.50~0.80 Si<0.60 S<0.20 P<0.03 Cr 1.0~1.53、机械性能要求σb≥482N/mm2 σs≥275N/mm2δ5≥20% Ψ≥35%4、热处理工艺4.1 热处理方式:正火+回火4.2 热处理参数;4.2.1 正火装炉温度:≤300℃加热速度:≤100℃/hr加热温度:920℃±2℃保温时间:按炉内铸件的最大壁厚选用。铸件有效厚度mm 保温时间min≤50 210~~24050~~75 240~~30075~~100 300~~360100~~125 360~~420125~~150 420~~480冷却方式:空冷4.2.2回火装炉温度:≤300℃加热速度:≤100℃/hr加热温度:700℃±20℃保温时间:按炉内铸件的最大壁厚选用。铸件有效厚度mm 保温时间min≤50 240~~27050~~75 270~~33075~~100 330~~390100~~125 390~~450125~~150 420~~480冷却方式:空冷,用户要求时,可炉冷至300℃后空冷,冷却速度≤100℃/hr。5.其它5.1 用户指定有热处理工艺时,按其要求执行。5.2 焊后热处理工艺按厂工艺处的规定执行。5.3 切割前预先热处理工艺按KFR4312-1的规定执行。LCB铸钢件热处理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LCB材质的阀门铸钢的热处理工艺。2、化学成分(%)C<0.30, Mn<1.00 Si<0.60 S<0.020 P<0.033、机械性能要求σb≥448N/mm2 σs≥245N/mm2δ5≥24% Ψ≥35%-45.6℃时,冲击功。三个试样的平均值大于17.8J,允许一个试样低于平均值,但应大于13.7J。4、热处理工艺4.1 热处理方式:正火+回火4.2 热处理参数;4.2.1 正火装炉温度:≤300℃加热速度:≤150℃/hr加热温度:910℃±25℃保温时间:按炉内铸件的最大壁厚选用。铸件有效厚度mm 保温时间min≤50 210~~24050~~75 240~~30075~~100 300~~360100~~125 360~~420125~~150 420~~480冷却方式:空冷4.2.2回火装炉温度:≤300℃加热速度:≤150℃/hr加热温度:650℃±20℃保温时间:按炉内铸件的最大壁厚选用。铸件有效厚度mm 保温时间min≤50 240~~27050~~75 270~~33075~~100 330~~390100~~125 390~~450125~~150 420~~510冷却方式:空冷,用户要求时,可炉冷至300℃后空冷,冷却速度≤100℃/hr。5.其它5.1 用户指定有热处理工艺时,按其要求执行。5.2 焊后热处理工艺按厂工艺处的规定执行。ZG20CrMo铸钢件热处理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ZG20CrMo材质的阀门铸钢的热处理工艺。2、化学成分(%)C 0.15~0.25, Mn 0.50~0.80 Si 0.20~0.45 S≤0.04 P≤0.04Mo 0.40~0.60 Cr 0.50~0.803、机械性能要求σb≥461N/mm2 σs≥245N/mm2δ5≥18% Ψ≥30% αK≥3kgf.m/cm2 4、热处理工艺4.1 热处理方式:正火+回火4.2 热处理参数;4.2.1 正火装炉温度:≤300℃加热速度:≤100℃/hr加热温度:900℃±25℃保温时间:按炉内铸件的最大壁厚选用。铸件有效厚度mm 保温时间min≤50 210~~24050~~75 240~~30075~~100 300~~360100~~125 360~~420125~~150 420~~480冷却方式:空冷4.2.2回火装炉温度:≤300℃加热速度:≤100℃/hr加热温度:650℃±20℃保温时间:按炉内铸件的最大壁厚选用。铸件有效厚度mm 保温时间min≤50 240~~27050~~75 270~~33075~~100 330~~390100~~125 390~~450125~~150 420~~510冷却方式:空冷,用户要求时,可炉冷至300℃后空冷,冷却速度≤100℃/hr。5.其它5.1 用户指定有热处理工艺时,按其要求执行。5.2 焊后热处理工艺按厂工艺处的规定执行。ZG20CrMoV铸钢件热处理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ZG20CrMoV材质的阀门铸钢的热处理工艺。2、化学成分(%)C 0.18~0.25, Mn 0.40~0.70 Si 0.17~0.37 S≤0.03 P≤0.03Mo 0.50~0.70 Cr 0.9~1.20 V 0.20~0.303、机械性能要求σb≥490N/mm2 σs≥314N/mm2δ5≥14% Ψ≥30% αK≥3kgf.m/cm2 4、热处理工艺4.1 热处理方式:正火+回火4.2 热处理参数;4.2.1 正火装炉温度:≤300℃加热速度:≤100℃/hr加热温度:920℃±25℃保温时间:按炉内铸件的最大壁厚选用。铸件有效厚度mm 保温时间min≤50 210~~24050~~75 240~~30075~~100 300~~360100~~125 360~~420125~~150 420~~480冷却方式:空冷4.2.2回火装炉温度:≤300℃加热速度:≤100℃/hr加热温度:670℃±20℃保温时间:按炉内铸件的最大壁厚选用。铸件有效厚度mm 保温时间min≤50 240~~27050~~75 270~~33075~~100 330~~390100~~125 390~~450125~~150 420~~510冷却方式:空冷,用户要求时,可炉冷至300℃后空冷,冷却速度≤100℃/hr。5.其它5.1 用户指定有热处理工艺时,按其要求执行。5.2 焊后热处理工艺按厂工艺处的规定执行。ZG15Cr1MoV铸钢件热处理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ZG15Cr1MoV材质的阀门铸钢的热处理工艺。2、化学成分(%)C 0.14~0.20, Mn 0.40~0.70 Si 0.17~0.37 S≤0.03 P≤0.03Mo 1.00~1.20 Cr 1.20~1.70 V 0.20~0.403、机械性能要求σb≥490N/mm2 σs≥314N/mm2δ5≥14% Ψ≥30% αK≥3kgf.m/cm2 4、热处理工艺4.1 热处理方式:正火+回火4.2 热处理参数;4.2.1 正火装炉温度:≤300℃加热速度:≤100℃/hr加热温度:990℃±25℃保温时间:按炉内铸件的最大壁厚选用。铸件有效厚度mm 保温时间min≤50 210~~24050~~75 240~~30075~~100 300~~360100~~125 360~~420125~~150 420~~480冷却方式:空冷4.2.2回火装炉温度:≤300℃加热速度:≤100℃/hr加热温度:670℃±20℃保温时间:按炉内铸件的最大壁厚选用。铸件有效厚度mm 保温时间min≤50 240~~27050~~75 270~~33075~~100 330~~390100~~125 390~~450125~~150 420~~510冷却方式:空冷,用户要求时,可炉冷至300℃后空冷,冷却速度≤100℃/hr。5.其它5.1 用户指定有热处理工艺时,按其要求执行。5.2 焊后热处理工艺按厂工艺处的规定执行。ZG1Cr5Mo铸钢件热处理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ZG1Cr5Mo材质的阀门铸钢的热处理工艺。2、化学成分(%)C≤0.15 Mn ≤0.60 Si≤0.50 S≤0.03 P≤0.035Mo 0.50~0.60 Cr 4.00~6.003、机械性能要求σb≥588N/mm2 σs≥392N/mm2δ5≥18% Ψ≥35% αK≥4kgf.m/cm2 4、热处理工艺4.1 热处理方式:正火+回火4.2 热处理参数;4.2.1 正火装炉温度:≤300℃加热速度:≤100℃/hr加热温度:920℃±25℃保温时间:按炉内铸件的最大壁厚选用。铸件有效厚度mm 保温时间min≤50 210~~24050~~75 240~~30075~~100 300~~360100~~125 360~~420125~~150 420~~480冷却方式:空冷4.2.2回火装炉温度:≤300℃加热速度:≤100℃/hr加热温度:700℃±20℃保温时间:按炉内铸件的最大壁厚选用。铸件有效厚度mm 保温时间min≤50 240~~27050~~75 270~~33075~~100 330~~390100~~125 390~~450125~~150 420~~510冷却方式:空冷,用户要求时,可炉冷至300℃后空冷,冷却速度≤100℃/hr。5.其它5.1 用户指定有热处理工艺时,按其要求执行。5.2 焊后热处理工艺按厂工艺处的规定执行。ZG25Ⅱ铸钢件热处理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ZG25Ⅱ材质的阀门铸钢的热处理工艺。2、化学成分(%)C 0.22~0.15, Mn 0.50~0.80 Si 0.20~0.45S, P≤0.05(来源:GB979-67)3、机械性能要求σb≥411N/mm2 σs≥235N/mm2δ5≥20% Ψ≥32% αK≥4.5kgf.m/cm2(来源:GB979-67)4、热处理工艺4.1 热处理方式:正火4.2 热处理参数;装炉温度:≤300℃加热速度:≤150℃/hr加热温度:910℃±25℃保温时间:按炉内铸件的最大壁厚选用。铸件有效厚度mm 保温时间min≤50 210~~24050~~75 240~~30075~~100 300~~360100~~125 360~~420125~~150 420~~480冷却方式:空冷5.其它5.1 用户指定有热处理工艺时,按其要求执行。5.2 焊后热处理工艺按厂工艺处的规定执行。ZG1Cr18Ni9Ti铸钢件热处理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ZG1Cr18Ni9Ti材质的阀门铸钢的热处理工艺。2、化学成分(%)C≤0.12 Mn 0.80~2.00 Si≤1.50S<0.03 P≤0.035Cr 17.0~20.0 Ni8.00~11.0 Ti 5(C-0.02)~0.7(来源:GB2100-80)3、技术要求按GB4334(1~5)-84作晶间腐蚀试验。4、热处理工艺4.1 热处理方式:固溶处理4.2 热处理参数;加热温度:1000~1050℃保温时间:按炉内铸件的最大壁厚选用。铸件有效厚度mm 保温时间min≤2030~~4020~~40 40~~6040~~60 60~~9060~~8090~~12080~~100 120~~150冷却方式:水冷至150~200℃左右后空冷5.其它5.1 用户指定有热处理工艺时,按其要求执行。5.2 焊后热处理工艺按厂工艺处的规定执行。5.3 对于重要件可在850~~900℃进行稳定化处理,具体工艺根据需要另行规定。1Cr13钢热处理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用于规定1Cr13钢棒料、锻件的热处理工艺。2、化学成分(%)(GB1220-84)C≤0.15 Si≤1.00 Mn≤1.00P≤0.035S≤0.030Ni≤0.60 Cr 11.5~~13.503、技术条件及热处理工艺3.1 用于阀杆、二开环、四开环、五开环、六角螺栓、垫环、顶心、阀瓣、压盖、摇轴、填料压套、隔环、活节螺栓、调节圈、填料垫等。3.1.1技术条件:HB200~~240对于Pg≥6.4Mpa的阀门阀杆、紧固件及用于出口阀门部件应检查机械性能。有效截面尺寸小于100mm时,σs≥411N/mm2σb≥588N/mm2 δ5≥20% Ψ≥60% αK≥88.2J/cm2有效截面积尺寸为100~150mm时,σs≥343N/mm2σb≥539N/mm2 δ5≥20% Ψ≥50% αK≥78.4cm23.1.2、热处理方式:调质在能满足性能要求的情况下,锻件可只进行锻后高温回火。对于直径大于60mm的阀杆,在调质前应进行退火处理。长度大于1800mm的阀杆校直后应在500~~550℃进行3~~4小时的时效处理。3.1.3工艺参数(1)调质淬火加热温度:1000~~1050℃保温时间:按炉内工件的最大有效壁厚选取。壁厚mm 保温时间min≤2030~~5020~~40 40~~6040~~60 60~~9060~~80 90~~12080~~100 120~~150冷却方式:油冷至150~~200℃后出油回火。回火加热温度:620~~660℃保温时间:按炉内工件的最大有效壁厚选取。壁厚mm 保温时间min≤20 6020~~40 60~~9040~~60 90~~12060~~80 120~~15080~~100 150~~180冷却方式:空冷。(2)高温回火加热温度:660~~700℃保温时间:按炉内工件的最大有效壁厚选取。壁厚mm 保温时间min≤20 6020~~40 60~~9040~~60 90~~12060~~80 120~~15080~~100 150~~180冷却方式:空冷。(3)锻后退火加热温度:680~~720℃保温时间:按炉内工件的最大有效壁厚选取。壁厚mm 保温时间min ≤2060~~9020~~4090~~12040~~60 120~~18060~~80 180~~24080~~100 240~~300冷却方式:空冷。3.2用于上密封座等3.2.1 技术条件:HB250~2903.2.2 热处理方式:调质。3.2.3 工艺参数淬火加热温度:1000~~1050℃保温时间:按炉内工件的最大有效壁厚选取。壁厚mm 保温时间min ≤2030~~5020~~40 40~~6040~~60 60~~9060~~80 90~~12080~~100 120~~150冷却方式:油冷至150~~200℃后出油回火。回火加热温度:580~~620℃保温时间:按炉内工件的最大有效壁厚选取。壁厚mm 保温时间min ≤20 6020~~40 60~~9040~~60 90~~12060~~80 120~~15080~~100 150~~180冷却方式:空冷。3.3 用于衬套、销轴等回火加热温度:700~~7500℃保温时间:按炉内工件的最大有效壁厚选取。壁厚mm 保温时间min ≤20 6020~~40 60~~9040~~60 90~~12060~~80 120~~15080~~100 150~~180冷却方式:空冷。5、其它用户指定热处理工艺时,按其要求执行。。
碳钢铸件热处理检验规程
碳钢铸件热处理检验规程本文为碳钢铸件热处理检验规程,旨在规范碳钢铸件的热处理过程中的检验流程和标准,确保热处理效果符合质量要求,提高产品的品质和使用寿命。
1. 检验前准备在进行热处理检验前,需要对热处理设备和工具进行检查和确认,确认以下要求:•热处理设备的温度控制系统稳定可靠。
•工具和设备的量具和温度计校准合格。
•热处理现场干净整洁,无杂物和遮挡物。
2. 热处理规程为了使得热处理效果达到最佳,并且确保产品质量,我们需要遵循以下的规程:2.1 开炉开炉前需要确认以下要求:•炉温控制器稳定,热处理的温度控制和波动符合标准。
•预热炉、夹具、钳子等热处理设备已就位并且清洁。
2.2 加载在将钢铸件放入炉内进行热处理前,需要确认以下要求:•钢铸件的信息、数量、热处理要求和检验标准已确认。
•钢铸件表面应清洁干净,无油污、砂粒及其他不利于热处理和检测的杂物。
•钢铸件放置炉内的位置和方向应符合热处理工艺要求。
2.3 升温和保温在升温和保温过程中,需要确认以下要求:•升温、保温过程控制稳定,温度控制在要求范围内。
•加热速度应适当,以纠正可能出现的过热或超调现象。
•在保温过程中,钢铸件应充分与炉内空气接触,以实现均匀加热。
2.4 冷却冷却过程需要确认以下要求:•冷却介质应符合要求,并保证冷却过程稳定、均匀。
•冷却过程中,应避免过快的冷却造成钢铸件的变形和裂纹。
2.5 卸载卸载前需要确认以下要求:•卸载时应小心操作,防止撞击钢铸件损坏。
•工艺和检验记录应填写完整,保持完好。
3. 热处理检验在热处理完成后,需要进行热处理检验,以保证热处理效果符合要求。
3.1 金相组织检验对热处理后的钢铸件进行金相组织检验,检查其晶粒形态、尺寸和分布是否符合要求。
3.2 硬度检验硬度检验是测量钢铸件抗压缩能力的重要方法,其检测结果能够反映出钢铸件的物理性能。
需要对热处理后的钢铸件进行硬度检测,并确认其硬度是否符合要求。
3.3 其他检验除金相组织和硬度检验外,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其他检验,如:拉伸试验、影像分析等。
铸钢件热处理的检验规程[1]1
铸钢件热处理的检验规程一、碳钢铸件热处理检验规程考虑到阀门铸件形状复杂,容易变形和开裂,碳钢铸件热处理通常采用退火。
检验时着重监督供方是否按下列热处理规范进行,以及检验铸件的硬度值。
1.碳钢铸件热处理时的注意点通常碳钢铸件在热处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1炉温升到650℃~800℃时,是否缓慢升温因为在加热过程中,特别是形状复杂的碳钢铸件,当炉温升到650℃~800℃时,应缓慢升温,或在此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
因为在这个温度区间碳钢发生相变,伴随着体积变化,产生相变应力,如果快速升温,容易使铸件薄壁部分与厚壁部分以及表面层和中心层之间的温度差增大,从而使铸件的热应力增大,容易导致铸件开裂。
1.2保温时间是否足够为了使铸件内外温度一致,并且有足够的时间使组织完全转变,厚壁铸件的保温时间要比薄壁铸件长一些。
保温时间的计算方法如下:a)按同炉铸件最大壁厚计算,每25mm保温1小时,适用于壁厚20mm以内的铸件。
b)按同炉铸件最大壁厚计算,每50mm保温1小时,但不少于2小时。
c)按堆料高度(即铸件堆放高度)计算,一般碳钢铸件保温时间按1m高保温4小时计算。
1.3碳钢铸件退火时,一般随炉冷却。
2.碳钢铸件的热处理规范2.1碳钢铸件退火加热温度见表一碳钢铸件退火加热温度表一铸钢牌号退火温度(℃)ZG230~450880~900ZG270~500860~880ZG310~570840~860ZG340~640840~8602.2碳钢铸件退火规范见表二碳钢铸件退火规范表二碳含量(%)退火温度(℃)保温冷却方式硬度值(HBS) 铸件壁厚(mm)时间(h)0.10~0.200.20~0.300.30~0.400.40~0.500.50~0.60910~880880~850850~820820~800800~780≤301炉冷至620℃后出炉空冷115~143133~156143~187156~217187~230>30每增加30mm增加1h二、奥氏体不锈钢铸件热处理检验规程奥氏体不锈钢铸件热处理通常采用固熔处理和稳定化处理,使其具有最佳的抗腐蚀性。
碳钢铸件热处理检验规程范文
碳钢铸件热处理检验规程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碳钢铸件的热处理质量,确保碳钢铸件的性能达到设计要求,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碳钢铸件的热处理过程的检验工作。
第三条热处理质量检验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第四条检验按照制定的热处理工艺和工艺参数进行,确保产品质量。
第五条对热处理设备的计量仪表进行定期校验,确保检验过程的准确性。
第二章检验方法第六条热处理后的碳钢铸件,标准件和试验片应进行物理、化学、力学性能、硬度等方面的检验。
第七条热处理后的金相显微组织检验,应按照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
对于未进行或不合格的碳钢铸件,应进行再热处理。
第八条低倍显微组织检验,应保证视野清晰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应根据需求进行调节。
第九条金属卤化试剂法进行试片腐蚀、颗粒度等检验。
第三章检验设备和工具第十条热处理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和工具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第十一条热处理过程中使用的温度计、差压计、补偿线等计量仪表应定期进行校验。
第十二条热处理设备的炉温计、烟气分析仪、炉顶差压计等参数检测仪器应检测合格并定期校验。
第四章检验步骤第十三条碳钢铸件进行热处理前,应对铸件进行检验,检查铸件的质量和形状是否符合要求。
第十四条热处理前,对于出现气孔、缩松、夹渣、夹砂等缺陷的铸件,应予以修复或者报废。
第十五条热处理前,应检查炉膛和加热设备是否干净,是否有杂质,若有影响反应的污物应清除。
第十六条热处理前,应对热处理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并保持稳定的热处理工艺。
第十七条热处理过程中应定期对温度进行记录,并与要求的工艺参数进行比对。
第十八条热处理后的碳钢铸件应进行力学性能测试,测试项目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等。
第十九条热处理后的碳钢铸件应进行硬度测试,测试包括维氏硬度和洛氏硬度。
第五章检验记录和报告第二十条热处理过程中的温度记录、检测报告和热处理设备的校验记录应进行保存。
第二十一条热处理检验报告中应包括热处理过程的日期、工艺参数、温度记录、力学性能测试结果、硬度测试结果等。
碳钢铸件热处理检验规程
碳钢铸件热处理检验规程1. 背景碳钢铸件是机械制造业常见的零部件之一,其热处理过程对其机械性能和耐用性具有显著影响。
为确保碳钢铸件经过热处理后能够满足设计要求,本文档制定了碳钢铸件热处理检验规程。
2. 热处理工艺2.1. 热处理流程碳钢铸件热处理一般分为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加热:将碳钢铸件平稳地放进热处理炉中,控制炉温以950~1050°C加热。
2.保温:等待铸件达到保温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一般为常温下的1小时)。
3.冷却:将铸件摆放在冷却槽内等待降温到室温。
2.2. 控制要点在热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控制要点:•温度控制:炉温需要控制在950~1050°C,偏差不得超过±10°C。
•时间控制:保温时间需要控制在1小时内,严禁过长或过短。
•冷却方法:冷却速度需要适中,过快或过慢都会对铸件的性能造成损害。
冷却通常采用水淬或自然冷却的方式。
3. 热处理检验3.1. 检验标准对于碳钢铸件热处理后的性能,需要按照以下标准进行检验:•硬度:检测硬度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组织结构:检查铸件内部的晶粒和耐磨性等组织特性,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追溯性:可追查热处理的批次和相关信息。
3.2. 硬度检验方法碳钢铸件的硬度可采用落锤式硬度计测定。
具体方法如下:1.将硬度计的压头嵌入试件表面(垂直于表面)。
2.推动手柄,使落锤自由落下,并弹回。
3.读取指针指示的示值。
3.3. 组织结构检验方法碳钢铸件的组织结构可采用金相显微镜进行观察。
具体方法如下:1.取一小块碳钢铸件试样,将其打磨至平整,去除表面油污。
2.将试样压入机械研磨机中,采用碳化硅磨粉进行粗磨、中磨和精磨。
3.在光学显微镜下对试样进行观察和照相。
3.4. 热处理检验记录为确保热处理质量的追溯性,需要对热处理过程进行记录。
具体要求如下:1.热处理设备的检定证书、操作规程。
2.热处理控制系统测试数据。
WCB铸件热处理制度及工艺规范
WCB铸件热处理制度及⼯艺规范
WCB铸件热处理制度及⼯艺规范(常规)
⼀、根据客户要求。
对铸件(⽑坯)进⾏退⽕、正⽕、正⽕+回⽕等热处
理。
⼆、热处理⼯艺规范(见表)
三、铸钢件焊后去应⼒退⽕
加热温度600-650°C 保温1h / 25mm 空冷。
四、装炉温度及升温要求
1、室温或者400°C以下装炉,升温⾄500-600°C时保温1-2h,再升
温。
2、升温速率100-200°C / h,随炉冷却速率100-200°C / h。
五、装备(设备及设施)
1、采⽤台车式电阻加热炉,必要时配备机械⿎风冷却。
2、温度控制采⽤带程序控制的PID调节器进⾏控温。
六、操作要求
1、所有铸件在热处理前,应清砂、切冒⼝、清理铸件表⾯、对裂纹等
缺陷进⾏补焊。
且化学成分必须检验合格、外观⽬视检验合格。
同时应带有同铸件冶炼炉次相同的标号的试棒。
2、铸件应放置在加热炉有效加热区内。
同炉处理的铸件壁厚相差不应
太⼤。
在铸件加热时不⾄于产⽣变形的前提下,允许多层叠放。
试棒应和其所代表的铸件同炉进⾏热处理,并放置在具有代表性的位置。
3、严格执⾏热处理⼯艺规范。
加热过程中应确保温度测量、控制和记
录装置的正常运⾏。
铸件热处理后,应按相关标准规定的检验⽅法检验。
浙江⽅⽂特钢有限公司
2014年1⽉15⽇。
铸件热处理工艺规程
5.1.5热处理铸件应建立台帐(履历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a)铸件类别、名称
b)热处理工艺
c)铸件顺序号
d)试片编号、熔炼炉号热处理日期、机械性能等。
5.2淬火+回火控制
5.2.1车钩、钩舌、钩尾框采用连续式热处理炉加热,(详见车钩件热处理工艺守则)。
5.5.2铸钢件的化学成分分析取样法,应符合TB/T2942的7.3条规定,校核分析的取样方法符合TB/T2942的7.4条规定,分析方法须按GB/T223的规定。
5.5.3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应符合下列规定:
材质
C(%)
Si(%)
Mn(%)
P、S(%)
ZG230-450
0.2-0.3
0.2-0.5
0.5-0.9
E级钢淬火+回火工艺曲线时间(h)
4.2.5铸件热处理后清理焊修,按规定需要回火处理的按以下工艺曲线进行:
温度(℃)
500-550
出炉
保温2-3
ZG230-450、B、C级钢铸件回火工艺曲线时间(h)
温度(℃)500-550
2.5-3空冷
E级钢铸件回火工艺曲线时间(h)
第3页
共9页
标记
处数
更改依据
签 名
E级钢
830
630
14
30
-40
27
241-311HBW
5.6.3力学性能不合格可双倍复试,其中一项不合格需重新热处理,但重
新热处理次数不得超过两次。
第7页
共9页
标记
处数
更改依据
签 名
日 期
碳钢铸件热处理检验规程
碳钢铸件热处理检验规程碳钢铸件热处理是铸造件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热处理可以改善铸件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提高铸件的力学性能、抗腐蚀性能和耐磨性能。
为了确保热处理效果的质量,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验工作。
本文将就碳钢铸件热处理检验规程进行详细阐述,包括热处理前的准备工作、热处理过程中的检验方法和检验指标、热处理后的质量评定等方面。
一、热处理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热处理工艺参数: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方式等。
需要根据铸件的材质、尺寸和要求的力学性能来确定。
2. 铸件表面清洁:将铸件表面的油污、氧化皮等杂质清除干净,以保证热处理效果的稳定性。
3. 铸件外观检查:检查铸件是否有裂纹、夹渣和气孔等缺陷,如有需要进行修补或更换。
4. 铸件腔型检查:检查铸件腔型是否完整、无漏砂,以免影响热处理效果。
5. 铸件装夹固定:根据铸件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装夹方式,保证铸件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稳定性。
二、热处理过程中的检验方法和检验指标1. 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的控制:通过记录加热炉的控温曲线图,来确定炉温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 冷却方式的选择:根据铸件的要求和热处理工艺参数,选择合适的冷却介质和速度。
3. 金相组织检查: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铸件的组织结构,判断是否存在贝氏体、珠光体和奥氏体等相的转变,以及组织的均匀性和致密度。
4. 硬度测试:使用洛氏硬度计或其他硬度测试仪器,测量铸件的硬度值。
硬度值可以反映铸件的强度和耐磨性能。
5. 压缩强度测试:通过压缩试验仪测量铸件在一定加载速度下的最大抗压强度,以评价其抗压能力和塑性变形能力。
6. 抗拉强度测试:通过抗拉试验机测量铸件在拉伸过程中的最大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以评价其拉伸能力和塑性变形能力。
三、热处理后的质量评定1. 确定热处理工艺是否符合要求:根据热处理后的铸件组织结构、硬度值以及力学性能指标的变化,对比热处理前的要求和实验数据,判断热处理工艺是否合格。
2. 铸件外观质量评定:检查铸件表面是否有裂纹、夹渣和气孔等缺陷,如有则判定为不合格品。
碳钢铸件热处理检验规程
碳钢铸件热处理检验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碳钢铸件热处理质量,保证产品性能和使用寿命,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碳钢铸件的热处理检验。
第三条检验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
第四条热处理检验应由热处理工程师或技术人员进行。
第五条热处理设备和工艺参数应合格并符合要求。
第六条热处理过程应记录并进行记录保留。
第七条检验结果要求及判定标准应与设计文件和技术要求相符。
第八条热处理检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操作,防止事故发生。
第二章检验要求第九条碳钢铸件的热处理过程和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一)硬度值要求:硬度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要求。
(二)显微组织要求:显微组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要求,无明显的缺陷和组织不均匀问题。
(三)组织稳定性要求:经过热处理后,碳钢铸件的组织应能够保持稳定,不发生相变或退火。
(四)性能指标要求:碳钢铸件的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技术要求。
第三章检验方法第十条硬度检验应使用硬度计进行测量,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校验和记录。
第十一条显微组织检验应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评定和记录。
第十二条组织稳定性检验应通过观察和对比热处理前后的显微组织来判断。
第十三条性能指标检验应通过力学性能试验进行测定,并记录试验结果。
第四章检验程序第十四条热处理检验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一)穿孔:将待检碳钢铸件进行穿孔处理。
(二)加热:将穿孔后的碳钢铸件进行加热,并控制加热时间和温度。
(三)冷却:加热后的碳钢铸件需进行冷却处理,并控制冷却速度和方式。
(四)测量:对冷却后的碳钢铸件进行硬度测量,并记录硬度值。
(五)观察:使用光学显微镜对冷却后的碳钢铸件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
(六)力学性能试验:对样品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并记录试验结果。
第五章检验记录和评定第十五条热处理检验应记录以下信息:(一)检验日期、时间和地点。
(二)碳钢铸件的型号和批次信息。
(三)热处理工艺参数。
(四)热处理前后的硬度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铸钢件热处理的检验规程
一、碳钢铸件热处理检验规程
考虑到阀门铸件形状复杂,容易变形和开裂,碳钢铸件热处理通常采用退火。
检验时着重监督供方是否按下列热处理规范进行,以及检验铸件的硬度值。
1.碳钢铸件热处理时的注意点
通常碳钢铸件在热处理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1炉温升到650℃~800℃时,是否缓慢升温
因为在加热过程中,特别是形状复杂的碳钢铸件,当炉温升到650℃~800℃时,应缓慢升温,或在此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
因为在这个温度区间碳钢发生相变,伴随着体积变化,产生相变应力,如果快速升温,容易使铸件薄壁部分与厚壁部分以及表面层和中心层之间的温度差增大,从而使铸件的热应力增大,容易导致铸件开裂。
1.2保温时间是否足够
为了使铸件内外温度一致,并且有足够的时间使组织完全转变,厚壁铸件的保温时间要比薄壁铸件长一些。
保温时间的计算方法如下:
a)按同炉铸件最大壁厚计算,每25mm保温1小时,适用于壁厚20mm以内的铸件。
b)按同炉铸件最大壁厚计算,每50mm保温1小时,但不少于2小时。
c)按堆料高度(即铸件堆放高度)计算,一般碳钢铸件保温时间按1m高保温4小时计算。
1.3碳钢铸件退火时,一般随炉冷却。
2.碳钢铸件的热处理规范
2.1碳钢铸件退火加热温度见表一
碳钢铸件退火加热温度表一
铸钢牌号退火温度(℃)
ZG230~450880~900
ZG270~500860~880
ZG310~570840~860
ZG340~640840~860
2.2碳钢铸件退火规范见表二
碳钢铸件退火规范表二
碳含量(%)退火温度(℃)保温冷却方式硬度值(HBS) 铸件壁厚(mm)时间(h)
0.10~0.20
0.20~0.30
0.30~0.40
0.40~0.50
0.50~0.60910~880
880~850
850~820
820~800
800~780≤301炉冷至620℃
后出炉空冷115~143
133~156
143~187
156~217
187~230
>30每增加30mm
增加1h
二、奥氏体不锈钢铸件热处理检验规程
奥氏体不锈钢铸件热处理通常采用固熔处理和稳定化处理,使其具有最佳的抗腐蚀性。
检验时着重监督供方是否按下列热处理规范进行。
1.奥氏体不锈钢的固熔处理
固熔处理的目的是使钢中的碳化物完全熔解并获得单相组织,其方法是将铸件加热到950℃~1175℃,加热方式宜采用先低温预热,再加速加热到固熔温度的工艺,以减少加热过程中铸钢件表面与心部的温差,其固熔保温时间决定于铸钢件壁厚,一般按壁厚每mm保温2.5~3min计算,保证铸件各截面全部热透即可,固熔保温后淬入水、油或空气中,并以水为常用,空气冷却仅适用于薄壁铸件。
2.奥氏不锈钢铸件稳定化处理
为防止奥氏不锈钢铸件的“敏化”现象,在钢中添加钛、铌等合金元素,固熔处理后,再进行稳定化处理,即重新将铸件加热到850℃
~930℃,经过保温,使钢中的碳充分地与钛、铌化合形成稳定的碳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