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多种键盘使用类型的方法

合集下载

单片机课程设计—8个按键控制8个LED自动设定控制流水灯

单片机课程设计—8个按键控制8个LED自动设定控制流水灯

东北石油大学实习总结报告实习类型生产实习实习单位东北石油大学实习基地实习起止时间 2018年7月7日至2018年7月16日指导教师刘东明、孙鉴所在院(系)电子科学学院班级电子科学与技术15-2学生姓名学号 022018年 7月 16日目录第1章按键控制流水灯设计 (1)实习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习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章电路工作原理 (2)STC89C52单片机工作原理 (2)LED工作原理 (3)按键工作原理 (3)整体电路图 (5)本章小结 (6)第3章 C程序设计 (7)程序设计流程图 (7)实验结果 (8)本章小结 (9)总结及体会 (10)参考文献 (11)附录 (12)第1章按键控制流水灯设计1.1实习目的本次实习以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

通过它实现对八盏LED 灯的亮灭进行设定,并在设定完成之后能够按照之前的设定实现流水灯效果。

外部电路为按键控制流水灯。

P0口控制八盏灯,P1口控制矩阵键盘,P2口控制独立按键,程序利用单片机内部计时器中断实现流水效果。

要求流水灯能够自行设定、暂停、复位,工作稳定,可靠性高。

生产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本专业的生产实习旨在广泛了解实际单片机电子产品工作的全过程,熟悉电子产品的主要技术管理模式,并在实习的操作过程中学习掌握电子产品的焊接安装调试的实际操作技能。

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的理论,开阔眼界,提高潜力,为培养高素质大学本科人才打下必要的基础。

透过学习,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够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带给必要的感性知识,同时直接了解本业的生产过程和生产资料,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带给必要的实际生产知识。

1.2实习要求1.深入学习单片机开发软件Keil的使用,熟悉单片机电路设计,根据实际应用电路对程序进行调试。

51单片机矩阵键盘原理

51单片机矩阵键盘原理

51单片机矩阵键盘原理51单片机矩阵键盘原理矩阵键盘是一种常用的输入设备,可以通过少量的I/O口控制多个按键。

51单片机作为嵌入式系统中常用的控制器,也可以通过控制矩阵键盘来实现输入功能。

1. 矩阵键盘的结构矩阵键盘由多个按键组成,每个按键都有一个引脚与其他按键共用,形成了一个按键矩阵。

例如,4x4的矩阵键盘有16个按键,其中每行和每列各有4个引脚。

2. 矩阵键盘的工作原理当用户按下某一个按键时,该按键所在行和列之间会形成一个电路通路。

这时,51单片机可以通过扫描所有行和列的电路状态来检测到用户所按下的具体按键。

具体实现过程如下:(1)将每一行引脚设置为输出状态,并将其输出高电平;(2)将每一列引脚设置为输入状态,并开启上拉电阻;(3)逐一扫描每一行引脚,当发现某一行被拉低时,则表示该行对应的某一个按键被按下;(4)记录下该行号,并将该行引脚设置为输入状态,其余行引脚设置为输出状态;(5)逐一扫描每一列引脚,当发现某一列被拉低时,则表示该列对应的是刚才所记录下的行号及其对应的按键;(6)通过行号和列号确定具体按键,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3. 代码实现下面是一个简单的51单片机矩阵键盘扫描程序:```c#include <reg52.h> //头文件sbit row1 = P1^0; //定义引脚sbit row2 = P1^1;sbit row3 = P1^2;sbit row4 = P1^3;sbit col1 = P1^4;sbit col2 = P1^5;sbit col3 = P1^6;sbit col4 = P1^7;unsigned char keyscan(void) //函数定义{unsigned char keyvalue; //定义变量while(1) //循环扫描{row1=0;row2=row3=row4=1; //设置行状态 if(col1==0){keyvalue='7';break;} //读取按键值 if(col2==0){keyvalue='8';break;}if(col3==0){keyvalue='9';break;}if(col4==0){keyvalue='/';break;}row2=0;row1=row3=row4=1;if(col1==0){keyvalue='4';break;}if(col2==0){keyvalue='5';break;}if(col3==0){keyvalue='6';break;} if(col4==0){keyvalue='*';break;}row3=0;row1=row2=row4=1; if(col1==0){keyvalue='1';break;} if(col2==0){keyvalue='2';break;} if(col3==0){keyvalue='3';break;} if(col4==0){keyvalue='-';break;}row4=0;row1=row2=row3=1; if(col1==0){keyvalue='C';break;} if(col2==0){keyvalue='0';break;} if(col3==0){keyvalue='=';break;} if(col4==0){keyvalue='+';break;}}return keyvalue; //返回按键值}void main() //主函数{unsigned char key;while(1) //循环读取{key = keyscan(); //调用函数}}```以上代码实现了一个简单的矩阵键盘扫描程序,可以通过调用`keyscan()`函数来获取用户所按下的具体按键值。

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矩阵式键盘实验报告

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矩阵式键盘实验报告

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矩阵式键盘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单片机c语言设计实验类型:设计型实验实验项目名称:矩阵式键盘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矩阵式键盘结构2.掌握矩阵式键盘工作原理3.掌握矩阵式键盘的两种常用编程方法,即扫描法和反转法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实验1.矩阵式键盘实验功能:用数码管显示4*4矩阵式键盘的按键值,当K1按下后,数码管显示数字0,当K2按下后,显示为1,以此类推,当按下K16,显示F。

(1)硬件设计电路原理图如下仿真所需元器件(2)proteus仿真通过Keil编译后,利用protues软件进行仿真。

在protues ISIS 编译环境中绘制仿真电路图,将编译好的“xxx.hex”文件加入AT89C51。

启动仿真,观察仿真结果。

操作方完成矩阵式键盘实验。

具体包括绘制仿真电路图、编写c源程序(反转法和扫描法)、进行仿真并观察仿真结果,需要保存原理图截图,保存c源程序,总结观察的仿真结果。

完成思考题。

三、实验方法与实验步骤1.按照硬件设计在protues上按照所给硬件设计绘制电路图。

2.在keil上进行编译后生成“xxx.hex”文件。

3.编译好的“xxx.hex”文件加入AT89C51。

启动仿真,观察仿真结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void Scan_line()//扫描行{Delay(10);//消抖switch ( P1 ){case 0x0e: i=1;break;case 0x0d: i=2;break;case 0x0b: i=3;break;case 0x07: i=4;break;default: i=0;//未按下break;}}void Scan_list()//扫描列{Delay(10);//消抖switch ( P1 ){case 0x70: j=1;break;case 0xb0: j=2;break;case 0xd0: j=3;break;case 0xe0: j=4;break;default: j=0;//未按下break;}}void Show_Key(){if( i != 0 && j != 0 ) P0=table[ ( i - 1 ) * 4 + j - 1 ];else P0=0xff;}五、讨论和心得。

单片机按键连接方法

单片机按键连接方法

------------------- 看磊诫呎 ....... ....... .....单片机按键连接方法总结(五种按键扩展方案详细介绍)单片机在各种领域运用相当广泛,而作为人机交流的按键设计也有很多种。

不同的设 计方法,有着不同的优缺点。

而又由于单片机 I/O 资源有限,如何用最少的 I/O 口扩展更多的按键是我所研究的问题。

接下来我给大家展示几种自己觉得比较好的按键扩展方案,大家可以在以后的单片机电路设计中灵活运用。

1)、第一种是最为常见的,也就是一个 I/O 口对应一个按钮开关。

GND这种方案是一对一的, 一个I/O 口对应一个按键。

这里P00到P04,都外接了一个上拉 电阻,在没有开关按下的时候,是高电平,一旦有按键按下,就被拉成低电平。

这种方案优 点是电路简单可靠,程序设计也很简单。

缺点是占用 I/O 资源多。

如果单片机资源够多,不紧缺,推荐使用这种方案。

2)、第二种方案也比较常见,但是比第一种的资源利用率要高,硬件电路也不复杂。

P0.0P0-1P0.2P0,3o■0 0S2O O这是一种矩阵式键盘,用 8个I/O 控制了 16个按钮开关,优点显而易见。

当然这种电路的程序设计相对也还是很简单的。

由P00到P03循环输出低电平,然后检测P04到P07的状态。

比方说这里 P00到P03 口输出1000,然后检测P04到P07,如果P04为1则说明按下 的键为si ,如果P05为1则说明按下的是s2等等。

为了电路的可靠,也可以和第一种方案 一样加上上拉电阻。

3)、第三种是我自己搞的一种方案,可以使用4个I/O 控制8个按键,电路多了一些二极管,稍微复杂了一点。

POOS1S2'S3―■—■1 ------------ O --------------------------- -------- od ------------------- &o ------------S4< ----- -56S10S8S12o o-S16PQ OS7S5POIo811P02□P03P04------------------- 磊册时——... .... .... ..这个电路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单片机矩阵键盘

单片机矩阵键盘
单片机矩阵键盘
汇报人: 202X-01-04
contents
目录
• 单片机矩阵键盘概述 • 单片机矩阵键盘硬件设计 • 单片机矩阵键盘软件编程 • 单片机矩阵键盘调试与测试 • 单片机矩阵键盘优化与扩展
01 单片机矩阵键盘 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单片机矩阵键盘是一种由行线和 列线组成的键盘,通过按键的行 和列交叉点来识别按键。
用于显示输入的信息或状态, 如数码管、液晶显示屏等。
电源模块
为整个系统提供稳定的电源, 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
电路连接
01
矩阵键盘的行线和列线分别连接到单片机的输入/输出端口,通 过软件扫描方式检测按键状态。
02
单片机控制模块与显示模块连接,将需要显示的信息传输给显
示模块。
电源模块为整个系统提供稳定的电源,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
在通讯设备领域,单片机矩阵键盘可以用 于手机、电话等设备的操作面板,实现拨 号、挂断等功能。
பைடு நூலகம்
02 单片机矩阵键盘 硬件设计
硬件组成
01
02
03
04
矩阵键盘模块
由行线和列线组成的键盘矩阵 ,按键被安排在行线和列线的
交叉点上。
单片机控制模块
用于接收和处理来自矩阵键盘 的信号,控制整个系统的运行

显示模块
软件编程
编写单片机程序,用于扫描矩阵键盘并识 别按键按下事件。
测试方法
按键响应时间测试
测试从按键按下到单片机响应 的时间,确保在合理范围内。
按键防抖测试
测试按键防抖功能是否正常, 即在按键按下和释放时是否能 够正确识别。
多键同时按下测试
测试在多个按键同时按下时, 单片机是否能够正确识别并处 理。

单片机控制系统按键的类型

单片机控制系统按键的类型

012 3 0
456 7 1
8 9 10 11 2
12 13 14 15 3
0 123
图7.5 矩阵式键盘结构
+5 V
矩阵式键盘中,行、列线分别连接到按键开关的两 端,行线通过上拉电阻接到+5V上。当无键按下时,行 线处于高电平状态;当有键按下时,行、列线将导通, 此时,行线电平将由与此行线相连的列线电平决定。这 是识别按键是否按下的关键。然而,矩阵键盘中的行线、 列线和多个键相连,各按键按下与否均影响该键所在行 线和列线的电平,各按键间将相互影响,因此,必须将 行线、列线信号配合起来作适当处理,才能确定闭合键 的位置。
图7.8是一种简易键盘接口电路,该键盘是由8051 P1口 的高、低字节构成的4×4键盘。键盘的列线与P1口的高4位 相连,键盘的行线与P1口的低4位相连,因此,P1.4P1.7是 键输出线,P1.0P1.3是扫描输入线。图中的4输入与门用于 产生按键中断,其输入端与各列线相连,再通过上拉电阻接 至+5 V电源,输出端接至8051的外部中断输入端。
2. 矩阵式键盘按键的识别 识别按键方法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扫描法。下 面以图7.5中8号键的识别为例来说明扫描法识别按键的过程。 按键按下时,与此键相连的行线与列线导通,行线在 无键按下时处在高电平。显然,如果让所有的列线也处在 高电平,那么,按键按下与否不会引起行线电平的变化, 因此,必须使所有列线处在低电平。只有这样,当有键按 下时,该键所在的行电平才会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CPU 根据行电平的变化,便能判定相应的行有键按下。8号键按 下时,第2行一定为低电平。然而,第2行为低电平时,能 否肯定是8号键按下呢?
(3) 求按键位置。根据前述键盘扫描法,进行逐 列置0扫描。图7.6中,32个键的键值分布如下(键值 由4位十六进制数码组成,前两位是列的值,即A口数 据,后两位是行的值,即C口数据,X为任意值):

单片机实验五报告_单片机键盘实验

单片机实验五报告_单片机键盘实验

单片机实验五报告_单片机键盘实验一、实验目的本次单片机键盘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深入了解单片机与键盘的接口技术,掌握如何通过编程实现对键盘输入的检测和响应,从而提高我们在单片机应用开发中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在单片机系统中,键盘通常是作为输入设备使用的。

常见的键盘有独立式键盘和矩阵式键盘两种类型。

独立式键盘是每个按键单独占用一根 I/O 线,其优点是电路简单,编程容易,但缺点是占用较多的 I/O 口资源。

矩阵式键盘则是将按键排列成矩阵形式,通过行线和列线的交叉来识别按键。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节省 I/O 口资源,但电路和编程相对复杂一些。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采用了矩阵式键盘。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逐行扫描或者逐列扫描的方式,检测行线和列线的电平状态,从而确定按下的按键。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1、单片机开发板一块2、计算机一台3、编程软件(如 Keil C51)4、下载工具(如 STCISP)四、实验步骤1、硬件连接将矩阵式键盘与单片机的 I/O 口进行连接,注意行线和列线的对应关系。

连接好电源和地线,确保硬件电路正常工作。

2、软件编程打开编程软件,创建一个新的工程。

编写初始化程序,包括设置 I/O 口的工作模式、中断等。

编写键盘扫描程序,通过循环扫描行线和列线的电平状态,判断是否有按键按下。

当检测到按键按下时,根据按键的编码执行相应的操作,如在数码管上显示按键值、控制 LED 灯的亮灭等。

3、编译和下载对编写好的程序进行编译,检查是否有语法错误。

如果编译成功,使用下载工具将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中。

4、实验调试观察硬件电路的工作状态,看是否有异常现象。

按下不同的按键,检查程序的响应是否正确。

如果出现问题,通过调试工具(如单步调试、断点调试等)查找并解决问题。

五、实验代码以下是本次实验的部分关键代码:```cinclude <reg51h>//定义键盘的行和列define ROW_NUM 4define COL_NUM 4//定义行线和列线的端口sbit ROW1 = P1^0;sbit ROW2 = P1^1;sbit ROW3 = P1^2;sbit ROW4 = P1^3;sbit COL1 = P1^4;sbit COL2 = P1^5;sbit COL3 = P1^6;sbit COL4 = P1^7;//定义按键值的编码unsigned char code KeyCodeMapROW_NUMCOL_NUM ={{'1','2','3','A'},{'4','5','6','B'},{'7','8','9','C'},{'','0','','D'}};//键盘扫描函数void KeyScan(){unsigned char i, j, temp;unsigned char keyValue = 0;//逐行扫描for (i = 0; i < ROW_NUM; i++){//先将所有行线置高电平ROW1 = ROW2 = ROW3 = ROW4 = 1;//将当前行线置低电平switch (i){case 0: ROW1 = 0; break;case 1: ROW2 = 0; break;case 2: ROW3 = 0; break;case 3: ROW4 = 0; break;}//读取列线的电平状态temp = COL1 | COL2 | COL3 | COL4;//如果有列线为低电平,则表示有按键按下if (temp!= 0xF0){//延迟去抖动delay_ms(10);//再次读取列线的电平状态temp = COL1 | COL2 | COL3 | COL4; if (temp!= 0xF0){//确定按下的按键for (j = 0; j < COL_NUM; j++){if ((temp &(1 << j))== 0){keyValue = KeyCodeMapij;break;}}//执行相应的操作switch (keyValue){case '1'://具体操作break;case '2':break;//其他按键的操作}}}}}//主函数void main(){while (1){KeyScan();}}```六、实验结果及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成功地实现了对矩阵式键盘的输入检测,并能够根据不同的按键执行相应的操作。

单片机实现触摸键盘技术

单片机实现触摸键盘技术

单片机实现触摸键盘技术触摸键盘技术可以通过单片机实现,这种技术使用户能够通过触摸屏幕或触摸按键进行输入操作,替代了传统的物理按键,提供了更加便捷和灵活的输入方式。

触摸键盘技术的实现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知识,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

在硬件设计方面,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触摸屏幕或触摸按键模块,并与单片机进行连接。

在软件编程方面,需要编写相应的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实现触摸键盘的功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触摸键盘技术的实现步骤。

一、选择合适的触摸屏幕或触摸按键模块在选择触摸屏幕或触摸按键模块时,需要考虑它们的硬件接口和性能指标。

通常情况下,触摸屏幕模块使用SPI或I2C接口与单片机进行通信,触摸按键模块使用GPIO接口进行输入。

此外,还需要考虑模块的精度、灵敏度、稳定性等性能指标,以满足具体应用需求。

二、连接触摸屏幕或触摸按键模块将选定的触摸屏幕或触摸按键模块与单片机进行连接。

具体的连接方式取决于模块的硬件接口。

如果是触摸屏幕模块,可以通过SPI或I2C接口连接到单片机的相应引脚上。

如果是触摸按键模块,可以通过GPIO接口连接到单片机的输入引脚上。

三、编写触摸键盘驱动程序编写触摸键盘的驱动程序,用于与触摸屏幕或触摸按键模块进行通信,并获取用户输入的数据。

驱动程序需要实现以下功能:1.初始化模块:初始化触摸屏幕或触摸按键模块,配置相关参数。

2.检测触摸事件:周期性地检测触摸事件,包括触摸按下、触摸移动和触摸释放等事件。

3.获取坐标数据:在触摸事件发生时,获取触摸坐标数据,可以通过模块提供的接口实现。

4.处理输入数据:根据获取到的坐标数据,将其转换为具体的按键输入,可以使用坐标与按键的对应关系表进行转换。

四、编写触摸键盘应用程序在单片机上编写触摸键盘的应用程序,用于处理用户的输入和实现相应的功能。

应用程序需要实现以下功能:1.显示界面:根据应用需求,通过单片机的显示模块显示相应的界面,如按钮、菜单等。

2.响应输入:通过触摸键盘驱动程序获取用户的输入数据,并根据输入数据执行相应的操作,如按钮的点击、菜单的选择等。

利用单片机系统的显示功能设计多功能键盘

利用单片机系统的显示功能设计多功能键盘

0 引 言
在 单 片机 控 制 系统 开 发过 程 中 , 键 盘接 口是 最 常 用 的人 机 接 口。键盘 可分 为编码 键盘 与非 编码 键 盘, 编码 键盘 实现 的功 能 多 , 硬 件 复 杂而 且 成 本 高 ,
如 P C机 上 的键 盘 是 典 型 的 编 码 键 盘 。 非 编 码 键 盘
图 1 键 盘 硬 件 接 口 电路 图
2 键 盘 功 能 定 义
与上位 机 的通信 等功 能 , 为 了使 人机 接 口电路 简单 ,
按 照 常规 的 非 编 码 键 盘 , 占用 系 统 I / ( )接 口太 多 , 功能 无法完 成 。最 后利 用 系统 的显 示 功 能 , 采用 四 个按键, 用 软件 巧妙 完 成 了人 机交 互 多 功 能 键 盘 的 设计 , 通过 测试 , 系统 对按 键反 应迅 速 , 性 能可 靠 。
1 键 盘 硬 件 接 口电路
由于本 系统 键 盘 只有 四个按 键 , 所 以 采 用 非 编
码 键盘 , 每 个 键 盘 各 占用 一 根 I / O 口线 , 共 占用 四 个 UO 口资 源 , 每个按 键 I / O 口线 的 工作 状 态 相 互
独 立 。因此 , 通 过 检 测 按 键 的 输 入 电 平 就 很 容 易 判
系统中 , 并结合开发过程 , 详 细 的 阐述 了键 盘 系统 硬件 组成 和 软 件 的 设 计 方 法 。
关键词 : 单片机 ; 非 编码 键 盘 ; 多 功 能 键 盘
中图分类号 : T P 3 6 8 .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9 1 3 1 ( 2 0 1 3 ) 0 3 — 0 0 3 2 — 0 3

在51单片机上使用PC机ps2键盘

在51单片机上使用PC机ps2键盘

在51单片机上使用PC机ps/2键盘(附源码)本人弄了几天,终于在今天晚上,也就是刚才实验成功,心情特佳,特写出来以享大家。

单片机上应用非编码键盘,各书上均有介绍。

作为实验用,我想到了用PC机的ps/2键盘。

PC机键盘内部有单片机电路来完成编码和去抖动,它按照ps/2协议来发送扫描码。

因此在应用中,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将扫描码与字符对应起来,大部分事情都由键盘自己完成了。

首先介绍一下键盘的接口,典型的几种接口如下图:其中第一种用于老式键盘(我原来的键盘就是),第二种便是现在的PS/2键盘,第三个不用去管它。

我的实验是按照最常用的PS/2(即第二种)来做的。

再略微介绍一下PS/2协议的相关内容。

PS/2的一个数据帧为11位,时序如下:PS/2帧的第一位是起始位,为0,然后是8位数据位,发送键盘扫描码的一个字节(扫描码为1-4个字节),然后是奇偶校验位,最后是停止位,为1。

这些是在数据线(即1号引脚线)上发送的。

无键按下时,数据线和始终线都保持为1。

当有键按下时,时钟线CLOCK 送出脉冲,同时数据线送出数据。

主机(此处是89c51 MCU)在始终脉冲的下降沿对数据线采样获得数据。

键盘扫描码包括通码和断码,当键按下时发送通码,抬起时发送断码。

更详细的内容可参考所附的《PS/2技术参考》。

根据上述原理,我这样设计了实验:将键盘的脉冲线接至89c51的外部中断输入口(INT0或INT1),当键按下和抬起时有脉冲产生,此脉冲引发MCU中断。

将键盘的DATA线连至89c51的输入口(如P1.0)。

在中断处理程序中,从输入口读入数据,然后通过循环移位对读进的数据位进行处理,1(起始位)、10(奇偶校验)、11(停止位)可抛弃,如不嫌麻烦也可将奇偶校验位加以应用。

当一个数据帧收完后,将处理后剩下的2-9位(即扫描码)通过串口发至PC机,通过PC机的串口监视软件(如“串口调试助手”)来查看。

硬件连线和源码如下:源码:ORG 0000HAJMP MAIN;转入主程序ORG 0003H ;外部中断P3.2脚INT0入口地址AJMP INT ;转入外部中断服务子程序;以下为主程序进行CPU中断方式设置MAIN:MOV SCON,#50H;设置成串口1方式MOV TMOD,#20H;波特率发生器T1工作在模式2上MOV PCON,#80H;波特率翻倍为2400x2=4800BPSMOV TH1,#0F3H;预置初值(按照波特率2400BPS预置初值)MOV TL1,#0F3H;预置初值(按照波特率2400BPS预置初值)SETB EA ;打开CPU总中断请求SETB IT0 ;设定INT0的触发方式为脉冲负边沿触发SETB EX0 ;打开INT0中断请求SJMP $INT: CLR EA ;暂时关闭CPU的所有中断请求CJNE R0,#0,L1L3: INC R0SJMP L5L1: CJNE R0,#9,L2SJMP L3L2: CJNE R0,#10,L4SETB TR1;启动定时器T1MOV SBUF,AMOV R0,#0L5: SETB EA ;允许中断RETI ;退出子程序L4: MOV C,P1.0RRC ASJMP L3END搞定后,当按下和释放键时,会在PC机上显示其扫描码。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程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程

LOOP: LOOP1:
ORG 0000H MOV P3,#00H SETB STAR ; 启动A/D CLR STAR JNB EOC,LOOP1 ; 转换结束? MOV A,ADB ; 读转换数据 MOV B,#5
DIV AB ; ÷5标度变换 MOV B,#10 DIV AB ; ÷10十进制转换 MOV DPTR,#0100H MOVC A,@A+DPTR ; 查段码 MOV XSL,A ; 输出低位 MOVC A,@A+DPTR ANL A,#7FH ; 加小数点 MOV XSH,A ; 输出高位 AJMP LOOP ORG 0100H DMB:DB C0H,F9H,A4H,B0H,99H,92H,82H,F8H,80H,90H
图8-26 简易5V直流数字电压表硬件电路图
2. 软件流程图及程序 应用程序如下: XSH EQU XSL EQU ADB EQU STAR EQU EOC EQU
P0 P2 P1 P3.0 P3.1
; 显示高位输出口 ; 显示低位输出口 ; ADC0809数据端口 ; 启动线 ; A/D转换结束状态 线
2. 矩阵式键盘接口及工作原理 当按键数较多时,为节பைடு நூலகம்I/O口线和减少引线,常将其按矩 阵方式连接。每条行线与列线的交叉处通过一个按键来连 通,则只需N条行线和M条列线,即可组成具有NM个按键 的键盘。其连接形式如图8-2所示。
图8-1 开关式键盘
图8-2 矩阵键盘连接形式
8.1.4 键盘接口扩展设计 当键盘的按键较多或单片机的I/O端口较紧张时,就需要通 过外部扩展来实现键盘的功能。通常通过8255、8155等并 行接口芯片,或通过单片机的串行口进行键盘的扩展,也 可通过专用键盘、显示接口芯片如8279进行键盘扩展。 1. 8031经8155扩展键盘 经 扩展键盘 图8-4为4×8键盘,经8155与单片机相连,键扫描子程序框 图同图8-3。

单片机与键盘输入的接口设计与应用解析

单片机与键盘输入的接口设计与应用解析

单片机与键盘输入的接口设计与应用解析引言: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处理器核、存储器和输入输出引脚等组成部分,可以控制各种外部设备。

键盘是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的常用输入设备,通过按下不同的按键来输入信息。

在许多应用中,需要将键盘与单片机相连接,以实现键盘输入的功能。

本文将深入探讨单片机与键盘输入的接口设计与应用,包括接口电路的设计原理、接口方式的选择以及相关应用案例的分析。

一、接口电路设计原理1. 键盘扫描原理键盘通常是由一系列按键按排成矩阵状的结构,每个按键都有两个触点,当按键按下时,两个触点短接,形成闭合电路。

为了检测到具体按下的按键,需要通过扫描的方式来逐个检测。

2. 电路连接方式通常,键盘与单片机之间可以通过行列式和矩阵式两种方式实现连接。

行列式连接方式即将键盘的行和列通过引脚分别连接到单片机的IO口,通过单片机的输入输出控制来检测按键信号。

矩阵式连接方式则是采用矩阵键盘的形式,将所有的按键都连接到行和列的交叉点上,通过扫描的方式来检测按键信号。

二、接口方式的选择1. 行列式连接方式的优势和劣势行列式连接方式相对简单,常用于按键较少的情况下。

它的优势在于节省IO 口的使用,通过编写简单的行列扫描程序即可实现对按键的检测。

然而,它的劣势在于不能同时检测多个按键,当同时有多个按键按下时,只能检测到其中一个。

2. 矩阵式连接方式的优势和劣势矩阵式连接方式可以同时检测多个按键,因为所有的按键都连接到行和列的交叉点上。

它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编写复杂的扫描程序,实现同时检测多个按键,并且可以检测到按键的精确位置。

然而,它的劣势在于需要占用较多的IO口,且对于按键较多的情况下,编写扫描程序较为复杂。

三、相关应用案例的分析1. 数字密码锁数字密码锁是常见的应用之一,通过将键盘与单片机连接,可以实现输入密码的功能,比如开启或关闭某个装置。

在设计中,可以选择行列式连接方式,通过扫描程序来检测按键,进而判断输入的密码是否匹配。

51单片机矩阵键盘

51单片机矩阵键盘
识别方法
行扫描法 行扫描法又称为逐行(或列)扫描查询法,是一种最常用的按键识别方法,如上图所示键盘,介绍过程如下。 1、判断键盘中有无键按下 将全部行线Y0-Y3置低电平,然后检测列线的状态。只要有一列的电平为低,则表示键盘中有键被按下,而且闭合的键位于低电平线与4根行线相交叉的4个按键之中。若所有列线均为高电平,则键盘中无键按下。 2、判断闭合键所在的位置 在确认有键按下后,即可进入确定具体闭合键的过程。其方法是:依次将行线置为低电平,即在置某根行线为低电平时,其它线为高电平。在确定某根行线位置为低电平后,再逐行检测各列线的电平状态。若某列为低,则该列线与置为低电平的行线交叉处的按键就是闭合的按键。
SETB C RLC A JC NEXT2 NEXT3: MOV R0,#00H RET KCODE: MOV B,#0FBH NEXT4: RRC A INC B JC NEXT4 MOV A,R1 SWAP A NEXT5: RRC A INC B INC B INC B INC B 。
JC NEXT5 NEXT6: MOV A,P1 ANL A,#0FH CJNE A,#0FH,NEXT6 MOV R0,#0FFH RET <2>确定矩阵式键盘上何键被按下介绍一种“高低电平翻转法”。 首先让P1口高四位为1,低四位为0,。若有按键按下,则高四位中会有一个1翻转为0,低四位不会变,此时即可确定被按下的键的行位置。 然后让P1口高四位为0,低四位为1,。若有按键按下,则低四位中会有一个1翻转为0,高四位不会变,此时即可确定被按下的键的列位置。 最后将上述两者进行或运算即可确定被按下的键的位置。
会员免费下载
键盘处理程序就作这么一个简单的介绍,实际上,键盘、显示处理是很复杂的,它往往占到一个应用程序的大部份代码,可见其重要性,但说到,这种复杂并不来自于单片机的本身,而是来自于操作者的习惯等等问题,因此,在编写键盘处理程序之前,最好先把它从逻辑上理清,然后用适当的算法表示出来,最后再去写代码,这样,才能快速有效地写好代码

单片机单个I-O口实现多按键输入方法

单片机单个I-O口实现多按键输入方法

单个I/O口实现多按键输入
作者:admin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039 更新时间:2006-1-1 在单片机应用中,经常要用到按键输入,在有较多按键输入的情况下,通常会使用矩阵式扫描方法来完成,例如对于16个按键输入的场合,会使用4×4矩阵键盘,这需要占用较多的I/O口(如8个),而对于单片机来说,其I/O口资源非常有限,当I/O口资源紧缺时,只好选用成本更高的具有更多I/O口的单片机来使用,本文介绍一种只用一个或两个I/O口实现多按键输入的方法。

对于使用一个I/O口来实现多按键输入,有个前提条件,就是这个I/O口具有A/D转换功能,只要使不同的键按下时,A/D转换输人端的电压不同,就可识别出所按的键,其电路如下图所示。

在无键按下时,I/O口端电压为电源电压Vcc,当S1键按下时,I/O口端电压最低,是电阻R1和R2的分压,当S2键按下时,I/O口端电压变高,是电阻R1和(R2+R3)的分压,同理,当S3、S4按下时,电压会更高,通过对该I/O口的A/D转换值的大小进行判断,就可以得知所按下的哪一个键。

图中只列出了4个按键的例子,在实际使用中,适当调整电阻值,可使按键数增加很多,在8位A/D转换中,按键数甚至达到上百个。

对于无A/D转换功能的单片机,可通过使用2个I/O口达到以上同样的功能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单片机12 矩阵键盘控制数码管

单片机12  矩阵键盘控制数码管
方法
独立按键控制单个数码管的显示
矩阵式键盘由P3口控制,P3.0、P3.1、P3.2、P3.3 引脚分别控制第一、二、三、四行(从上到下), P3.4、P3.5、P3.6、P3.7引脚分别控制第一、二、 三、四列(从左到右)。动态数码管由P0口和P2 口控制,P0口控制数码管的数值,P2口控制数码 管的位码。
(2)若P1.0至P1.3有引脚产生了电平变化,则说明被拉低 电平那一列有按钮被按下,用变量(这里假设是变量a) 将IO口的二进制信息存储起来(a=P0;),其中高四位为 行信息,所以一定为0,低四位为有效信息(反应出那一 列有按钮按下),一共有以下四种情况:
P1.0 0 0 0 0 1 1 1 0 第一列有按钮按下0x0e; P1.1 0 0 0 0 1 1 0 1第二列有按钮按下0x0d; P1.2 0 0 0 0 1 0 1 1第三列有按钮按下0x0b; P1.3 0 0 0 0 0 1 1 1第四列有按钮按下0x07;
程序编写及讲解
程序较长(略),参照课本程序讲解
矩阵式键盘的工作原理
当单片机高电平的引脚与低电平的引脚相连接,高电平的 引脚将被低电平的引脚“拉”至低电平。根据这个规律, 我们常用“行扫描法”对矩阵式键盘进行识别,过程如下:
(1)引脚P1.4至P1.7输出底电平,引脚 P1.0至P1.3输出高 电平(P0=0x0f;),观察引脚 P1.0至P1.3引脚有没有电 平变化,若无,则无按键被按下。
的位置,将按钮行与列的信息存于同一变量中 (c=a|b),此时c变量中存储的就是被按下按键的键 码,从键码就能判断按钮的位置,
(31.0至P1.3输出低电 平(P0=0xf0;),这时,有按键按下的那一行将 会把该行的引脚电平拉低,将此时的IO口的二进 制信息存于另一变量中(假设是变量b).

单片机上的几种按键输入方法

单片机上的几种按键输入方法

单片机上的几种按键输入实现方法按键作为一种简单实用的输入设备已经应用于各种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可谓是无处不在。

但在不同的实用场合下所使用的按键也不尽相同。

这里就对几种经常用到的按键及其使用方法进行介绍。

1、传统按键:传统按键是现在在各种电子设备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按键,可能它们的形状各有不同,但其控制方法却大同小异,利用按键是否按下的IO电平状态变化来对其进行识别。

这种按键如下图所示:1)直接按键最简单的键盘就是把电平信号直接接到IO上。

在程序里面读取IO电平状态,如果读到相应的电平,则说明此IO上所接的按键被按下。

这种方法原理与控制方法都非常简单,但造成了IO资源的浪费。

这种按键方式的示意图如下:2)扫描按键矩阵这种按键输入方式很巧妙地利用了IO资源,使得8个IO可以实现16键键盘。

它的示意图如下:这种按键输入方式比上面的直接按键方式从原理与控制上都比上面的直接按键要复杂。

它通过IO的扫描来获取键值,其实扫描过程非常简单,过程如下:KEY1~KEY4对应于IO0~IO3,KEY5~KEY8对应于IO4~IO7。

1.将IO0~IO3置高,将IO4置低,IO5、IO6、IO7置高,读取IO0~IO3。

第一列的某个按钮按下后,使相应的两个触点接通,相应行上的IO可以读到低电平。

2.将IO0~IO3置高,将IO5置低,IO4、IO6、IO7置高,读取IO0~IO3。

第一列的某个按钮按下后,使相应的两个触点接通,相应行上的IO可以读到低电平。

3.将IO0~IO3置高,将IO6置低,IO4、IO5、IO7置高,读取IO0~IO3。

第一列的某个按钮按下后,使相应的两个触点接通,相应行上的IO可以读到低电平。

4.将IO0~IO3置高,将IO7置低,IO4、IO5、IO6置高,读取IO0~IO3。

第一列的某个按钮按下后,使相应的两个触点接通,相应行上的IO可以读到低电平。

循环此过程可以不断读取按键键值。

在实际的应用中,这个扫描过程通常是放在定时器的中断服务程序中去完成的,通过全局变量将键值返回到其它函数中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箱》。

网址: 《匠人手记》之二十一
多种击键类型的处理流程图
作者:程序匠人 出处:《匠人的百宝箱》
1.前言
之前,匠人曾经写了一篇《按键漫谈》。

在该文中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击键类型,及程序判别方法。

但当时由于时间不够充裕,没有进一步给出具体的程序或流程图。

这次,特补充此文,权当是《按键漫谈》的姊妹篇吧。

关于流程图中提到的各种击键类型,其定义已经在《按键漫谈》中给出了。

此文不做雷述。

为什么只给流程图,而不给源程序呢?因为匠人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流程图描述的是程序的思想精髓。

只要掌握了程序的流程(算法),不管用何种语言,都可以很容易地实现吧。

2.定义说明
在应用本流程图前,先了解以下有关定义:
z寄存器定义
寄存器(变量)定义说明
KEY_NUM 本次键号KEY_BUF 备份键号给每个按键分配一个键号(0~255);
当键号=0(或255)时,代表无键闭合;
K_DELAY 按键响应延时时间(倒计时器)服务于“连击”功能NOKEY_JS 无键计时器(每1S+1) 服务于“无击”功能KEY_JSQ 按键闭合计数器服务于“长击”功能
z标志定义
标志位定义说明
KEY_DIS_T 按键禁止响
应标志
如果按键闭合后还未执行过,或者按键支持“连击”功能,
则该标志=0;如果按键不支持“连击”功能,并且已经执行
过一次了,则该标志=1
KEY_SCAN_T 按键检测使
能标志
在中断定时系统中,每过10MS将该标志设置为有效
z常量参数定义
常量值定义说明
AN_XD_DL 2 按键初按(消抖)延时初按响应时间=AN_XD_DL*按键扫描周期AN_LA_DL 15 按键连击延时连按响应时间=AN_LA_DL*按键扫描周期
AN_CJ_DL 10 按键长击(时间) 长击响应时间=AN_CJ_DL*AN_LA_DL*按键扫描周期
宝箱》。

网址:
3.简单的按键处理流程图
现在,我们先给出一个最简单的流程图,在这个程序中,可以识别正常的击键动作。

完成消抖处理。

该程序的实时性比较好,在其消抖的过程中,CPU可以执行其它程序。

宝箱》。

网址:
4.可以识别单击/连击、无击等击键类型的按键处理流程图
现在,我们在前一个流程图的基础上,增加对连击的识别以及按键释放后的“无击处理”。

宝箱》。

网址: 5.可以识别单击/连击、短击/长击、无击等击键类型的按键处理流程图
现在,我们在前一个流程图的基础上,增加对长击的识别。

宝箱》。

网址: 6.可以识别多种击键类型的按键处理流程分解图
宝箱》。

网址:
7.进一步的发挥
前面给出的流程图,基本上已经非常完善了。

如果再进行适当的改造,完全可以识别更多的击键类型。

如:同击(复合键),双击(多击)。

这就看各位看官的自行发挥了。

8.参考文章
各位可以访问匠人的博客网站——《匠人的百宝箱》(),找到以下相关文章。

z《KEY(按键)应用》大全
链接:/more.asp?name=cxjr&id=4449
介绍:包括几十篇按键应用方面的文章及源程序。

z《匠人手记》合集
链接:/more.asp?name=cxjr&id=4994
介绍:包括以往已经发布的所有《匠人手记》系列原创技术类文章。

z《匠人夜话》合集
链接:/more.asp?name=cxjr&id=24878
介绍:包括匠人以往原创的大部分非技术类文章。

《匠人手记》版权声明
《匠人手记》系列文章都为匠人原创或精心整理,其中耗费了匠人的诸多心血。

这些文章推出以来,一直受到网友的欢迎。

也有许多网站给予转载和推荐,匠人对此由衷感谢。

但是,最近我们发现,有些网站故意将《匠人手记》的内容拆开来发表,不但隐去了作者和出处等信息,而且还贴上他们自己网站原创的标签。

匠人觉得这是一种不尊重原作者的行为。

在此,匠人特声明如下:《匠人手记》的正式发布版本均为PDF格式。

匠人欢迎各位收藏或转载。

但是,匠人要求转载者必须也以PDF格式提供。

并且,转载者不得对PDF格式的《匠人手记》文件内容进行修改。

转载者不得利用《匠人手记》谋取经济利益。

大伙能到《匠人的百宝箱》来做客,都是匠人的朋友。

希望不要做伤害朋友的事情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