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学生语言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升学生语言素养
概要:用上海市特级教师高永娟老师的话来说:“语言素养是体现学生语感水平、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和文化积淀的综合素养。语言素养是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和其他语言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包括语言知识、听说读写能力、文化修养。语言知识的获得是基础,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是核心,文化修养的提升是归宿。”简单地说,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必须在阅读中积累,在实践中提升。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草船借箭》的故事就发生在孙刘联合抗曹时,故事结构
严谨,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诸葛亮受刘备之命,过江东,协助东吴一起抗曹。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的才干,要诸葛亮在十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刁难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了周瑜的威风,粉碎了周瑜的阴谋。在这场扣人心弦的智斗中,学生在课堂上读两三遍很难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课堂上,笔者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说出文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即诸葛亮、周瑜和鲁肃;接着让学生联系课题及预习中了解的信息说说他们三人发生的事件,理出事情的起因、经过与结果;最后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按文本的行文思路也就自然而然地理清了“议—备—取—搬”的故事叙述顺序。因此,教材的课文就是学生能文从字顺地表达的学习蓝本。
(一)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
学生掌握多种表达方式能够增强表达的效果。到了中高年级,学生尽管掌握了
记叙文用叙述、抒情,说明文用说明的表达方式,但到了讲述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时却全然用不上了。原因是教师在课堂上只说而忽视了运用。
《再见了,亲人》是一篇浸透了中朝两国人民浑厚感情的抒情文章。就抒情种
类而言,文章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方式。针对文中直接抒情的句子,笔者根据文本创设三个情景,在情景中通过范读、引读,让学生体会文中志愿军心中那份按捺不住的亲情,从而懂得记叙文中抒情的表达方式。
(二)学习作者的语言运用
我们今天要使语文教学回归本真,值得借鉴传统语文教学的一些做法。遗憾的是,现代的语文教学基本上都抛弃了这些传统做法,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用大量时间对学生进行讲解、说教或展示视频画面,其后果是不再让学生大量接触汉语书面语。这样,学生如何能从小积聚汉语书面语的语感呢?
笔者班上有一名学习成绩不错的学生,就是不爱说话,因为怕说错闹出笑话。
该生一写作文就发愁,因为一节写作课只能写出两百多字的短文,满肚子的话倒不
出来。因而,怎样将课文语言输进学生的语言仓库,把消极语言变为积极语言,就是教学中急需思考的问题。语言积累是学习语文的起点,是学习语文的基础。课堂上,教师若能让学生熟读课文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运用在交流与写作上,那还怕写成“白话文”吗?
一、借助文本情景,训练学生的表达
(一)让复述绽放语言风采
“复述”是小学语文课堂语言表达训练任务中的一个综合训练。复述是一种最
基本、最广泛的口语表达方式。根据小学生不同年段的特点,需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已掌握的材料进行筛选,把文本的内容有条理、有重点地表述出来,这是进行口语表达训练的一种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抓住关键词复述、抓住重点情节复述、简要复述、详细复述、创造性复述等都是常用的方法。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说得有条理、有重点,笔者根据文本为学生提供生动的画面或动画、直观的板书、思维导图,以此启发学生的思维。
如教学课文《海底世界》,从思维导图看,“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揭示了
作者的行文思路,表現文本的主体结构和层次;“宁静——窃窃私语”体现了重点段“景色奇异”的层次;“动物多——植物多——矿产多”体现了重点段“物产丰富”的层次。思维导图突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即“海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学生看思维导图中关键词语的提示,轻松地复述一遍课文。通过这样的训练,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水平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二)利用文本“空白点”展开学生想象的翅膀
在语文教材中,作者根据表达的需要,在许多文本中都设下欲言而未明说的
“空白点”。这些“空白点”具有广阔而充满生机的想象、体验和解释的空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这些“空白点”,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让思辨激活表达的欲望
“三段六环一思辨”是学校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辩论环节使全体学生在查阅资料、口语表达、思维敏捷等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思辨课堂需要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巧妙地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尽情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自由畅谈自己的观点。这样提高了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和学生的竞争意识,开启其智慧,挖掘其自身潜力,提升其综合素养,让他们在学习中更有自信。
用上海市特级教师高永娟老师的话来说:“语言素养是体现学生语感水平、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和文化积淀的综合素养。语言素养是在语文课程学习过程和其他语言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包括语言知识、听说读写能力、文化修养。语言知识的获得是基础,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是核心,文化修养的提升是归宿。”简单地说,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必须在阅读中积累,在实践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