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座机原理

合集下载

座机电话的原理

座机电话的原理

座机电话的原理
座机电话的原理是基于电信网络传输信号实现通话功能的。

具体原理如下:
1. 信号生成:座机电话通过麦克风将用户的声音转换成模拟信号,被称为话音信号。

这些信号经过放大和滤波后,变得适合传输。

2. 信号传输:座机电话将话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通过电话线路传输到电话交换机或交换设备。

电话线路通常是铜线或光纤,并使用模拟或数字信号进行传输。

3. 信号处理:电话交换机接收到信号后,会将其转换成数字信号,然后根据号码拨号规则进行处理。

交换机可以为电话分配虚拟路径,并确保通话质量和安全。

4. 信号传递:交换机将通话请求转发到被叫电话的位置。

如果被叫电话在同一交换机内,通话信号可以直接传递。

如果被叫电话在不同的交换机内,信号需要通过电信网络传输到对方所在的交换机。

5. 信号解码:被叫电话接收到信号后,将其转换成可听的声音信号。

首先进行解码,然后放大和滤波,最后通过扬声器播放出来。

6. 通话结束:当通话结束时,交换机会断开电话连接,释放资源。

总结来说,座机电话的原理就是将用户的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通过电话线路传输到被叫电话所在位置,然后将电信号再转换成可听的声音信号。

通过这个过程,用户可以进行通话。

座机电话原理

座机电话原理

座机电话原理座机电话,作为一种传统的通信工具,已经伴随着人们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

它的工作原理其实并不复杂,但是却承载着人们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座机电话的工作原理,希望能够让大家对这一传统通信工具有更深入的了解。

座机电话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发送端和接收端。

首先我们来看发送端的原理。

当用户拿起电话听筒时,话筒内部的电路就会闭合,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回路。

接着话筒内部的电流就会流动,这个电流会通过电话线路传输到接收端。

在接收端,电话线路会将传输过来的电流转换成声音信号,然后通过听筒传递给接收者。

这样,就完成了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通信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座机电话主要依靠电话线路来传输信号。

电话线路是一种双绞线,它由一对绝缘导线组成。

在传输信号的过程中,这对绝缘导线会相互绕在一起,从而减少了外部干扰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此外,电话线路还会通过交换机连接到公共电话网,从而实现了不同用户之间的通信。

除了电话线路,座机电话还需要一台交换机来实现通信。

交换机是座机电话系统中的核心设备,它负责接收来自发送端的信号,并将其转发到接收端。

在早期的座机电话系统中,交换机是由人工操作的,而现在的交换机则大多由计算机控制。

这样不仅提高了通信的效率,还降低了通信成本。

总的来说,座机电话的工作原理其实并不复杂,它主要依靠电话线路和交换机来实现通信。

通过这篇文档,希望大家能够对座机电话的工作原理有更清晰的认识,同时也能够对传统通信工具有更深入的了解。

座机电话虽然已经逐渐被移动电话所取代,但是它在某些场合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对它抱有敬畏之心,同时也应该珍惜它所承载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联系。

无线AP的工作原理

无线AP的工作原理

无线AP的工作原理无线AP(无线接入点)是一种用于创建无线局域网(WLAN)的设备。

它通过将有线网络连接转换为无线信号,允许无线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连接到网络和互联网。

无线AP的工作原理包括信号传输、接收和处理。

首先,无线AP通过物理层将有线网络连接转换为无线信号。

它通过一个或多个无线天线向周围的区域广播无线信号。

这些无线信号在特定的无线频段上传输,如2.4GHz或5GHz频段。

在传输过程中,数据按照无线标准进行编码和调制,以确保在传输过程中的高速率、低误码率和稳定的传输性能。

其次,无线设备(如手机或笔记本电脑)通过无线网卡接收AP发送的信号。

无线网卡是物理设备,它能够接收并解码AP发送的无线信号。

无线网卡在特定的无线频段上工作,并且能够根据无线标准进行解码和解调。

一旦无线设备接收到AP发送的信号,它将能够获得无线网络的访问权限。

最后,无线AP将接收到的信号传输到有线网络,并将来自无线设备的数据转发到互联网。

当无线设备连接到无线AP时,设备通过无线AP与有线网络连接。

无线AP充当网络的门户,将无线设备的数据包转发到互联网,并通过有线网络接收来自互联网的响应数据包。

无线AP还负责处理网络安全功能,如身份验证和加密,以确保无线网络传输的安全性。

无线AP的工作原理还包括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和容量管理。

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取决于AP的发送功率和无线天线的性能。

较高的发送功率和较好的无线天线性能将提供更广泛的信号覆盖范围。

然而,由于信号的传播特性,如衰减和干扰,信号的强度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弱。

因此,在建立无线网络时,需要考虑AP的位置和数量来提供适当的信号覆盖。

此外,无线AP还需要管理多个无线设备的容量。

无线AP能够同时处理多个无线设备的数据传输请求,但有时可能会出现网络拥塞和性能下降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无线AP可以使用一些技术来调整无线设备之间的通信,如频率分配、信道选择和流量控制。

固话goip工作原理

固话goip工作原理

固话goip工作原理固话GoIP是一种用于固话网络的设备,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手机信号转换为固话信号,实现手机与固话网络之间的互通。

固话GoIP 的出现,不仅方便了用户在固话网络上接听和拨打手机电话,还提供了一种便捷的解决方案,使得企业和个人用户可以更加灵活地管理电话通信。

固话GoIP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四个步骤:信号转换、数据传输、通信控制和接口连接。

固话GoIP通过内置的无线模块将手机信号转换为固话信号。

在这个过程中,固话GoIP会将手机信号接收器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内部的处理芯片将数字信号转换为固话信号。

转换后的固话信号会通过数据传输方式传送给固话网络。

固话GoIP 设备通常会通过以太网或无线局域网连接到固话网络,将转换后的固话信号传输到固话网络的服务器或交换机中。

第三,固话GoIP设备会与固话网络进行通信控制。

在通信过程中,固话GoIP设备会与固话网络的服务器或交换机建立连接,通过通信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和控制操作。

这样,固话GoIP设备就可以实现与固话网络的互通,并能够接收和发送固话信号。

固话GoIP设备通过接口连接实现与固话终端设备的连接。

固话GoIP设备通常会提供多个接口,包括RJ11电话线接口和以太网接口等,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接口连接固话终端设备,如电话机、传真机等。

固话GoIP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将手机信号转换为固话信号,通过数据传输和通信控制实现与固话网络的连接,最后通过接口连接与固话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固话GoIP的工作原理使得用户可以在固话网络上使用手机进行通信,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固话GoIP提供了一种便捷的解决方案,使得用户可以在固话网络上接听和拨打手机电话。

用户可以直接使用固话终端设备进行通话,无需使用手机,大大提高了通信的便利性。

固话GoIP可以实现固话网络和手机网络之间的互通。

用户可以通过固话网络接收和发送手机短信,方便了用户在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

电话机座机原理

电话机座机原理

电话机座机原理
电话机座机的原理是通过电话线连接到电话交换机,实现与其他电话机号码的通话。

具体而言,电话机座机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1. 麦克风:麦克风用于将说话者的声音转换成电信号。

当用户说话时,声音通过麦克风转化为电流,并传输到电话线上。

2. 扬声器:扬声器用于将对方的声音转换成听得见的声音。

通过电话线接收到的电流信号会经过扬声器转化为声音,使用户能够听到对方的声音。

3. 键盘:键盘上有0-9的数字键、*和#键以及其他功能键,使用者通过按下相应的数字键发送拨号信号,以拨打指定电话号码。

4. 铃声:当有人拨打电话到该电话机时,电话机会发出铃声来提醒用户来电。

铃声由内部电路产生。

5. 电话线:电话线是将电话机连接到电话交换机的介质。

通过电话线,电话机发送和接收电流信号与对方通信。

电话机座机工作原理如下:
当用户拨号时,通过按下相应的数字键,发送拨号信号到电话线上。

这些拨号信号(DTMF信号)包含了一个具体的电话号
码。

信号通过电话线传输到电话交换机。

电话交换机接收到信号后,会根据拨号信号中的号码将通话连接到相应的电话号码。

一旦通话连接建立,电话机就可以接收来自对方的声音信号。

信号通过电话线传输到电话机,经过扬声器转化为声音,用户可以听到对方的声音。

同时,用户的声音被麦克风转化为电流信号,然后通过电话线发送给对方的电话机。

对方电话机接收到信号后,经过扬声器转化为声音,对方可以听到用户的声音。

当通话结束时,用户挂断电话,电话交换机会断开通话连接。

电话机座机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与其他电话号码的通话。

固定电话交换机原理

固定电话交换机原理

固定电话交换机原理
固定电话交换机原理指的是固定电话系统中,用于连接和进行电话通信的中央设备。

该设备负责管理电话的拨号、接听、转接、维持通话等功能,使用户能够实现电话通信。

固定电话交换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链路接入:固定电话交换机通过电话线接入用户的电话终端,建立与用户的物理连接。

2. 拨号信号解析:当用户拨号时,固定电话交换机会接收到拨号信号,并对信号进行解析,获取被拨号码。

3. 路由选择:固定电话交换机会根据被拨号码的归属地信息,通过路由选择算法确定下一跳的路径,以便将呼叫转接到目标终端。

4. 呼叫建立:固定电话交换机会通过信令与目标终端交互,进行呼叫建立的过程。

包括向目标终端发送呼叫请求信号,等待对方的应答等。

5. 通话过程:一旦呼叫建立成功,固定电话交换机会将通话双方的语音信号进行转发,使双方可以进行正常的通话。

6. 通话控制:固定电话交换机会监控通话的状态,并对通话进行控制。

例如,可以实现保持、转接、会议等功能。

7. 通话结束:当通话结束时,固定电话交换机会释放通话资源,断开与终端的连接。

总的来说,固定电话交换机通过接收、解析信号,并进行路由选择和信令交互,实现电话通信的建立、转接、维持和释放。

这样,用户通过固定电话终端可以实现与其他终端的通话。

电信、移动、联通无线固话(无线座机)连接电脑实现来电弹屏、发短..

电信、移动、联通无线固话(无线座机)连接电脑实现来电弹屏、发短..

无线固话(无线座机)实现来电弹屏、拨号、发短信功能的设置方法无线座机:也叫无线固话,无线固定台,等等,外形和电话机一样,实质是一手机,可以插手机卡。

电信、移动(铁通)、联通的无线固话,有USB接口的无线座机基本都可以实现通过软件拨号、来电弹屏、群发短信这三个功能。

使用前提:无线座机具有USB接口,并备有usb数据线,电信无线固话到官方网站下载或者到中盛官方网站下载usb驱动并安装到电脑上,移动联通的无线固话的驱动内置在话机内,不需要到官方网站下载。

一、来电弹屏设置:1、驱动安装正确后,usb连接电脑和无线座机,电脑的设备管理器会增加一个该座机的调制解调如下图所示(注:下图是电信无线固话的截图,移动、联通的无线固话请参阅4):双击该Modem,如下图:上图的端口COM15,即为软件将要使用的端口。

注:不同的电脑,这个端口号不同的,以实际的显示的端口号为准,不一定是COM15,我安装的这台电脑上端口为COM15而已。

2、进入中盛客户管理软件的通讯设置窗口,将手机端口设置为COM15,手机类型选常规,波特率为115200,如下图所示:然后保存即可。

注意上图,不是座机端口,而是手机端口。

3、拨打该无线座机号码,中盛客户管理软件将弹出客户资料窗口。

4、华为GSM无线座机ETS5623、F501、F516,设备管理器里面显示的是这样的:设置方法同上。

注意:上图中,选CMCC MODEM,不要选CMCC MMS这两款机器内置USB驱动,插上usb数据线,电脑提示发现新硬件,然后根据提示操作即可。

二、拨号操作前提条件:上述的设置完成。

进入客户资料详细窗口,点联系电话项右边的“拨号”按钮,弹出拨号窗口,如下图:注1:CDMA无线固话或者GSM无线固话,勾选上图相应的复选框。

注2:点“手机拨打”按钮拨打。

拨号时,拿起话机和不拿话机都可以,不拿话机的话,接通后话机处于免提通话状态。

三、发短信操作1、上述第一步驱动需要安装完成。

固定电话原理

固定电话原理

固定电话原理
固定电话是一种使用有线线路连接的通信工具,其原理是基于传统电话通信技术。

固定电话原理涉及到两个主要部分:发射器和接收器。

发射器是话筒,用来将声音转换为电信号发送出去。

接收器是听筒,用来将接收到的电信号转换为声音。

在通信过程中,当使用者拨打电话时,话筒会将声音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电话线路传输到接收方。

电话线路是由铜线组成,它负责传输电信号,以便通话双方能够进行语音交流。

电信号是通过改变电流的方式来传达声音信号的。

在电话线路中,使用交流电信号进行通信,其频率范围为
300Hz到3400Hz。

人类声音的频率范围在此范围内,因此这
种频率范围可以有效传输和还原人类的语音。

当接收方收到电信号时,听筒会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以便使用者能够听到对方的声音。

固定电话原理还涉及到交换机的使用。

交换机是一个信号路由设备,它负责将电话信号从一个电话线路转移到另一个电话线路,以实现通话功能。

通过交换机,使用者可以与全球各地的电话用户进行通话,实现远程通信。

总的来说,固定电话的原理是通过将声音转换为电信号,通过电话线路传输,再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实现双方的通话。

这种通信方式具有稳定可靠的特点,并且可以实现长距离通信。

固定电话的原理为人们提供了一种非常重要的通信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家庭、企业和公共场所。

无绳电话原理

无绳电话原理

理论部分(无绳电话)1.1 无绳通讯的基本概念............................. ..............................1.2 无绳通讯的各种标准....................... .................................1.3 无绳通讯的主要研究课题............................. .... ................1.4 45 / 48 MHZ模拟制无绳电话的主要技术指标.....................................1.5 CT1+的主要性能指标............................... ... ... ...........1.6 扩频和码分多址无绳电话...................................1.7 美国FCC规定.........................................................1.8 扩频基本原理,扩频无绳电话,跳频无绳电话.................1.9 CT2 CAI标准.......................................................1.10 CT2 服务及技术特点.....................................1.11 数字欧洲无绳通讯(DECT).............................1.12 DECT 标准.....................................1.13 DECT 的服务,及其发展..................................1.14 无绳通讯之广泛应用..............................1.15 数据通讯........................................................1.16 无绳PABX.......................................................1.17 未来个人通讯展望............................................二.线路部份(无绳电话)2.1 高频部分2.1.1双功器和谐振控...................................................2.1.2高频放大器...................................................2.1.3微带线设计....................................................2.1.4混频器......................................................2.1.5本地振荡器................................2.1.6频率合成器..........................................................2.1.7FM调剂........................................................2.2 中频部分2.2.1陶瓷滤波器..................................................2.2.2中频放大器................................................2.2.3限幅放大器.................................................2.2.4FM 解调 ....................................................2.3 电话外线接口电路2.3.1双向混合音频电路.................................2.3.2开关电路 ............................................2.3.3光电耦合器................................................2.3.4CID电路..........................................................2.4 数字外围电路 ..................................................2.4.1串行变并行移位寄存器..................................2.4.2并行变串行寄存器..........................................2.4.3锁存器...............................................................2.4.4数字/模拟转换...............................................2.5 语声编码2.5.1CVSD调制...............................................................2.5.2ADPCM调制.................................................2.6 声音通道2.6.134118简介................................................2.6.234119简介.........................................................2.7 ASIC部份2.7.1PDL接线方案总图...........................................2.7.2900DX电话方案总图.........................................2.7.3ADL电话方案总图........................................2.7.4扩频式数字无绳电话..........................................无绳通讯的基本概念1.1无绳电话的基本概念无绳电话是一种无线电话,最初是应有线电话用户的要求而产生无绳的.其应用在于家庭及办公室等场合,到目前为止,这些场合的应用的是无绳电话的最大市场.但是后来人们发现可以把它扩展为"移动通讯"的领域,因为它实质上是一种双工移动电话系统,由此引伸出现了无绳 PABX,无绳用户环,无绳局域网等基于无绳电话概念的各种室内无绳移动通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人们把这些基于无绳电话的概念而发展起来的系统,系统称为无绳通讯系统.无绳通讯主要由手机和基站,网络管理中心等组成,基站最大服务范围半径为数百公尺,用放置大数量基站达到复盖服务区的目的,它与公众蜂房网相比,发射功率小是无绳的特点,由此带来网络结构和设备制造等方面的诸多特色,因此这种系统又称为低功率移动电话系统.无绳电话最早在 1980 年出现于英国,其后十余年它经历了从模拟到数字,从家庭到公众商用,从不可漫游到可以漫游,从低频段到UHF段都体现了无绳电话的突飞猛进的历史.1.2无绳电话的标准模拟制无绳电话标准1.2.1 英国标准UKCT1指配8个频段分双工讯道,采用模拟调频方式,手机发射载频47.45625~47.54375MHZ,讯道间隔12.5 KHZ?.642~1.782 MHZ 讯道间隔为20KHZβ饰?0MW,使用范围室内20米,室外50米,讯道固定分配,称单讯道接入,后来发展为两对固定讯道,在手机上设置一个开关来切换,现在发展成讯道自动扫瞄动态分配以及设置ID码来实现保密性,但毕竟只有8个讯道这种标准产品主要在英国及部分英联邦国家使用.1.2.2 美国46/49MHY模拟制标准FCCCTo在该频段内指配了15个频分双工讯道,采用模拟制调频;发射功率为10MW,其讯道分配见下表所示:讯道号手机发射主机发射收,发间隔1 49.695MHZ 46.510MHZ 3.185MHZ2 49.710MHZ 46.530MHZ 3.180MHZ3 49.725MHZ 46.550MHZ 3.175MHZ4 49.740MHZ 46.570MHZ 3.170MHZ5 49.755MHZ 46.590MHZ 3.165MHZ6 49.670MHZ 46.610MHZ 3.060MHZ7 49.845MHZ 46.630MHZ 3.215MHZ8 49.860MHZ 46.670MHZ 3.190MHZ9 49.770MHZ 46.710MHZ 3.060MHZ10 49.875MHZ 46.730MHZ 3.145MHZ11 49.830MHZ 46.770MHZ 3.060MHZ12 49.890MHZ 46.830MHZ 3.060MHZ13 49.930MHZ 46.870MHZ 3.060MHZ14 49.990MHZ 46.930MHZ 3.060MHZ15 49.970MHZ 46.970MHZ 3.000MHZFCC CTo无绳电话在美国占有极大的市场,90年代初已拥有2000万用户,其发展过程也是从单讯道后经开关切换为两讯道,到90年代初,禁止进口此类产品,规定必须是多讯道动态分配方式的产品才能进口,因此它刺激了无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1.2.3 中国标准 :1985~1986年政府分配了22对工作频率供无绳电话使用,手机功率20MW,座机为50MW载频见下表:讯道手机载频座机载频讯道手机载频座机载频1 74.000MHZ 48.000MHZ 12 74.275MHZ 48.275MHZ2 74.025MHZ 48.025MHZ 13 74.300MHZ 48.300MHZ3 74.050MHZ 48.050MHZ 14 74.325MHZ 48.325MHZ4 74.075MHZ 48.075MHZ 15 74.350MHZ 48.350MHZ5 74.100MHZ 48.100MHZ 16 48.375MHZ 1.665 MHZ6 74.125MHZ 48.125MHZ 17 48.400MHZ 1.690 MHZ7 74.150MHZ 48.150MHZ 18 48.425MHZ 1.715 MHZ8 74.175MHZ 48.175MHZ 19 48.450MHZ 1.690 MHZ9 74.200MHZ 48.200MHZ 20 48.475MHZ 1.740 MHZ10 74.225MHZ 48.225MHZ 21 40.000MHZ 1.760 MHZ11 74.250MHZ 48.250MHZ 22 74.375MHZ 46.000MHZ94年国家无线管理委员会发出修改无绳电话管理规定,规定了无绳采用45/48MHZ频段,共10个讯道,讯道间隔25KHZ,新标准规定发射功率为<20MW,杂散发射<25UM,FM调制5KHZ频偏必要带宽16KHZ,频率容限1.8KHZ,衰减(离载频(12.5KHZ)40dB,频道如下:讯道座机手机讯道座机手机1 45.250MHZ 48.250MHZ 6 45.375MHZ 48.375MHZ2 45.275MHZ 48.275MHZ 7 45.400MHZ 48.400MHZ3 45.300MHZ 48.300MHZ 8 45.425MHZ 48425MHZ4 45.325MHZ 48.325MHZ 9 45.450MHZ 48.460MHZ5 45.350MHZ 48.350MHZ* 10 45.475MHZ 48.475MHZ*注原著:46.350,疑有误,编者.1.2.4EPT CTI 和CTI+900MHZ频段模拟制标准1983年欧洲CEPT 提出了第一个工作在900MHZ频段指配40个频分双工讯道的模拟制无绳电话称 CEPT CTI 到 1987 年修订的建议 T / R 24-03,该40个频段间隔为 25KHZ,手机发射914.0125 MHZ~914.9875 MHZ ,痤机:959.0125~959.9875 MHZ ,动态选择讯道,该标准公布后,许多国家采用如: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瑞典,瑞士,澳大利亚等国.在使用该标准过程中出现两个问题: 40 个讯道尚嫌不足,要求扩大容量;另一个是与GSM 频率有冲突互相干扰.为此 CEPT 于90年提出对CT1改进的建议称CEPT CT1+,该标准分配80个讯道和一个特别讯道,间隔均25 KHZ,座机发射:930.0125~931.9875MHZ,手机为885.0125MHZ ~886.9875MHZ,特别讯道为932.0125,887.0125MHZ,CEPTCT1+,首先被法国,比利时,瑞士等国采用,这些国家在95年之后,已逐步用CT1+取代CT1产品.这种产品主要提供室内服务,技术成熟,通讯质量好,价格比数字制的低,到目前尚有一定市场随着CT2DECT,GSM等数字制系统成功,市场出现了纷争局面.1.2.5 无绳电话标准(a).CT2和CT2+ CT2是世界上第一个数字制无绳标准,85年英国研究数字制无绳标准,即第二代无绳电话.87年4月英国贸易部和工业部提出第一个CT2标准MPT 1334,89年提出公共空中接口CAI MPT1375,1991年正式被 CEPT作为数字制的标准. CT2 首先提出TELEPOINT和CAI概念,使无绳从家庭走向街头,广场公共场所,它提出了无绳电话公共入网点的概念,有如公共电话亭般.CAI则用来解决同一部无绳电话手机的使用范围问题.使之既可在家庭,办公室使用,也可在公共场合使用.CT2首先使用时分双工技术(TDD),收发用同一载频,在864.1~868.1MHz 给出40个间隔为100KHz之频分讯道,有利于频率资源管理.CT2缺陷是不能越区切换,为了克服缺陷作了改进即CT2+,常规型的称CT2,另一方面它发展当新系统典型代表,是泛欧的DECT,日本PHS系统.亦有一些公司成功开发了CT2+,如加拿大北方电讯,法国达索集团. 加拿大的CT2+使用944~948MHz,具双向切换和越区切换功能. 法国达索开发了双向通讯功能,用户5万多个网络.(b) DECT :DECT大大发展了无绳电话的概念,涵盖着广泛的应用领域,从家庭,办公室应用到公众移动通讯服务无绳PABX,WLL,从而实现与GSMDGS1800互通到提供全国的个人通讯服务,从手机通用接入规范到各种无绳网络间的漫游切换,DECT都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DECT的手机有低功率和高功率两种方式,分别为10MW 和250MW, 服务半径比CT2大的多. DECT构成的WLL 能灵活,快捷,经济地为用户供通讯服务,它不仅能为固定终端提供多种业, 而且可为移动用户提供本地漫游,例如在城镇的住户发散地区或基础设施不健全的地区甚至高用户密度城区,城郊都可以利用DECT构成WLL,使终端用户以无线方式接入各种固定网络. DECT还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它可以接到许多不同的网络上,包括PSTN,PABX,ISDN,GSM.和DCS1800等.尽管从本质上说DECT仍属于一种无绳通讯系统,但它极大地突破了传统的无绳电话范围,成为新一代的个人通讯为特色的无绳电话网络,因此有人认为它已达到了 PCN 的要求,也有人称之为第三代无绳电话1.2.6 扩频-码分多址无绳电话系统美国FCC于92年公布的开放902~928MHZ, 2400~2483.5MHZ ,5125~5850MHZ作为工业,科研,医疗卫生用途的应用称为ISM频段,在此段规定采用扩频方式,并对直接序列扩频(DS方式,跳频 (FH) 方式和 DS/FH 混合方式作了明确规定.许多厂家纷纷研究扩频式无绳电话,94年美国Cobra公司,日本Uniden公司同时在美推出902~928MHZ段单手机扩频式无绳话,INTENA 900及EXP9100,VTECH公司则宣传将推出跳频式多手机无绳电话系统,其后久,Zilog,Wireless公司致力开发扩频式无绳使用的各种芯片许多大,中,小型公司都跃跃欲试,想在扩频 CDM A领域一显身手,形成了一股不可低估的无绳通讯热潮.无绳通讯的主要研究课题(1) 频谱的有效利用(a) 不断开发新频段 (b) 有利于频率复用的网络结构 (c) 好的双工方式 (d) 高效的调制解调技术,压缩编码技术 (e) 控制讯号带宽和带外辐射(2) 传播特性要研究新频段的衰落模型,考虑多径效应和远近效应的影响的研究(3) 数字化技术的趋势模拟制无绳将要被数字制所取代 ,数字化要解决的是提供更多种多样服务,保密性和价格的可行性等问题.(4) 通讯协议和多址方式多址方式有FDMA,TDMA和CDMA.到底采用何种更有利,应开展研究.(5) 无线交换工厂校园,办公室,机关大院需要话音,非话音,双向,漫游等服务,因此它将成为今后大规需求的服务对象.(6) 数据通讯利用无绳电话实现数据通讯(7) 以PCN为目标无绳通讯都以个人通讯为追求目标,因此研究无绳就不能不研究PCN(8) 集成芯片开发更多的品种新功能的芯片,支持PCN的发展目标.CT1+主要性能指标(1) 系统性能该种无绳电话由痤机和手机组成,座机可对应一只手机,也可对应多只手机.(a)讯道分配讯道号手机发射频率座机发射频率1 885.0125MHZ 930.0125MHZ2 885.0375MHZ 930.0375MHZ3 885.0625MHZ 930.0625MHZ78 886.9375MHZ 931.9375MHZ79 886.9625MHZ 931.9625MHZ80 886.9875MHZ 931.9875MHZ特别频道887.0125MHZ 932.0125MHZ CT1+ 规定每部电话都能动态地使用 80 个用户讯道中任一空闲讯道,不允许固定分配,为了降低技术难度允许厂商将80个讯道分组,每组不少于10个讯道,某部电话在某段时间内只使用其中一组讯道,但在某种条件下它又可使用另一组频道,同一时间内,有的使用这组讯道,有的使用那个组的讯道,只要分组是完全随机的,则宏观上就认为使用80个频道是动态的,但微观上则是每部电话只使用某组讯道,这样使厂商有更大的发挥空间.特别讯道实质上是讯令讯道,不允许传送话音,也不允许任一电话频繁占用及一次占用较长时间,CT1+ 规定相邻两次占用特别讯道时间间隔不少于120 秒,间隔越短,占用时间越短,但每次占用时间不得超过3秒.(2)设备识别码识别码不少于999999个,应以技术保证不能被非法盗用,CT1+电话设备识别码几乎全部采用随机方式产生,且在同一工区内任两部电话识别码相同者极微.(3)建链时间要求接收机天线场强:40dB/M,8个讯道都有数据调制条件下,建链请求到成功建链时间不得大于5秒,在5秒应有两次建链机会,若第一次建链不成功则应转去另一讯道,还有一次建链机会,但对于外面打进的电话,只要PSTN或PABX振铃还存在,座机就应继续建链,手机在5秒内没能成功建链,应回到守候状态并给出指示,该条要求实质上是对第一条的进一步规定.无论是采用80讯道逐一扫瞄,还是将讯道分组使用,在80个讯道中只剩下一个空闲讯道的情况下,都必须使电话在 5秒这个讯道找到并建链.(4)通讯期间定时"握手"从手机和座机建链成功开始,在正常通讯期间,至少在每隔15秒双方交换一次设备识别码,又称为"握手",以确认其通讯的正确性,"握手"应该是无声的,如果在连续3秒内得不到确认,链路应自动断掉,座机亦应向 PSTN 作挂机处理.这个要求,实质上是避免长时间被窃听.定时"握手"在数字制电话中普遍采用,实现也容易.但模拟制中,只有CT1+明确提出要求.实现起来比数字制的复杂,因话音是模拟讯号而"握手"是数字讯号,握手要定时,又要无声,不能对通话造成影响,故技术上有一定难度.(6)超出服务区指示当手机接收场强低于30dBuV/M持续1+0.3 -0.1秒后,手机应给出超出服务区指示,当这种低讯号持续达10(2秒之后,链路自动地断,话路自动释放.这规定给出了工作时RSSI之判决值.(7)座一手机内部通讯CT1+规定不允许用户进行座一手机间话音通讯,但允许座机寻呼手机,每次不超过5秒(8)话音讯号的压缩--扩张CT1+规定是对话音使用压扩技术,推荐用CCITT建议.发射机的主要性能(1)载频准确度频偏不得超过(2.5KHz,发射机稳定载频建立的时间表如下图+2.5KHzt-2.5KHz秒20ms(2)载波功率手机,座机发射功率<10mw.允许偏离+2dB(3)邻讯道功率音频为1250Hz,频偏5KHz的条件,邻讯道内功率<10nw.手机建链时,可为50nw.5秒后应为10nw.(4)调制特性与前提相同(5)杂波辐射发射机工作时,杂波<4nw,在1~4GHZ,杂波<250nw.守候状态时,杂波<2nw,在1~4GHZ,杂波<20nw.互调(相距1m) <45dB接收机主要指标(1)灵敏度测试条件,调制声音1000Hz,频偏3000Hz,接收机输出=额定功率(50%接收机输出讯数比((S+N+D)/N=35dB此灵敏度叫工作灵敏度;若讯纳比为45dB则称第二灵敏度.(2)共讯道抑制接收机输出讯纳比降至35dB时, 干扰讯号与有用讯号之比即为共讯道抑制.要求>23dB(3)邻讯道选择性干扰讯号载频比有用讯号载频高(或低)一个信道,接收机输出讯纳比35dB干扰讯号强度比有用讯号高出53dB.(4)互调衰减,杂散响应抑制有用讯号场强设定 55dBuv/m .加入各种已调干扰载波,当讯纳比为35dB 时干扰强度dB数与有用讯号之dB差即为互调衰减,及杂散响应.互调不少于45dB,杂散:60dB(5)杂散辐射CT1规定 1GHZ以下,2nw1~4GHZ,20nw25MHZ以上FM段:20PW25MHZ以下:30dBuv/m第二代数字无绳电话(1) CT2的发展过程和现状旱在70年代末,大量的北美标准的无绳电话进入美国,这种设备称CTo.电话的出现的确给用户带来大方便,它可以把电话拿到花园,浴室......,因而受到欢迎,当时,几乎在整个欧洲都可以买到这种无绳电话但这种标准在英国未获批准使用,因它的频段在英国已作它用,故无法供CTO使用,为此英国电讯研究室及工贸部联合制定出模拟无绳电话的国家标准 ( UKCT1 ).这种产品在价格上比非法进口产品更具有竟争力,并克服了它们的一些不足.但出于对价格的考虑,采用了与CTo基本相同的技术.UKCT1的使用范围始终被限制在家庭住宅或十分有限的办公室场合,使用UKCT1的用户只需简单地将家用基站与电话线相连的插头塞入原固定电话使用的外线插座后,使可借助手机 ,在通话期间,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这与有线电话相比的确方便得多,但CTO 及 UKCT1 均采用模拟技术,因而其保密性差, 通话质量也不高.同时,由于采用双频双工工作方式, 其频率利用率低,仅有 8 个频道为用户服务,除此之外,早期的手机体积也比较大,不太适合于放在口袋中, 电池寿命也比较短,上述这些UKCT1的不足限制了它在用户密度高的办公室及公共场合使用.与此同时,迅速发展的数字蜂窝移动通讯提醒人们是否能采用新的技术,使无绳电话走出家庭,进入办公或公共场所,这便是CT2得以发展的原因.自从80年起就有几家英国公司开始独立地开发第二代无绳电话 CT2,84年在英国工贸部的领导下,这几家公司开始合作开发CT2,87年,英国把864~868MKZ的频段分配给CT2,4月发表了MPT 1334文件在6月发表了 BS6833 文件,它规定了无绳电话设备的详细技术标准 , 在此基础上,英国在89年又制定了CT2的公共空中接口,这一系列CT2的标准,使无绳电话技术不断完善并标准化,对CT2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在制定各种标准的同时,CT2的产品不断出现,首先在用户密度较小的办公室场合,以后随着用户的增加,又发展到与PABX相连的多线多讯道的用户密度高的办公室场合.CT2产品的价格逐年下降,因而家用CT2产品大量走进家庭.由于CT2本身技术上带来的各种强于CT1 的功能,最终CT2将完全替代CT1.到84年,研究表明:用于办公室及家庭的CT2产品同样可以在公共场合使用.尽管CT2在家用和办公室用时,有双向功能,但在公共场所使用的CT2 网却只有单向的主呼功能,这一点无法与蜂窝移动通讯相比,但还是由于技术上的相对简单,使CT2产品价格占有极大优势,从而获得了广大用户.由于CT2在公共场所的应用具有很大的潜力,所以在88年,英国批淮了四家CT2公共网络营运者提供公用CT2的服务. 英国的公用CT2服务被称为"电讯点",是将CT2系统的基站作为公用电话亭,而将CT2手机作为电讯点的无线延续为用户提供公用电话服务,但是公用CT2系统在英国并未得到成功,最初几家经营CT2的公司先后宣布关闭,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英国在推行CT2系统初期不应同时由几家公司分别经营,这些私营公司各划一方为界,各个电讯点相互不能共用,CT2新覆盖的服务面积本来就小,再被几家不同公司分割,使只持有一家公司手机的用户在市内打电话时很难找到他注册的公司的电讯点.用户不喜欢也不满意,早期用户的抱怨影响了未来可能入网的新用户,使发展受挫.而且各公司之间对手机与基站之间的空中接口无统一标准,在一个公司注册并买到的手机只能使用该公司的系统进行通讯,各公司手机不兼容,用户不便.(2) 设置的电讯点不合理,各公司各据一方,电讯点成为稀落布局而成为找"点"难.(3) 宣传不当,用户期望值太高.CT2系统可作移动中的通讯,而且价格较蜂窝电话也便宜的多,但目前有的 CT2 系统尚无双向的,越区切换,自动登录等功能,特别是手机必须在电讯点覆盖的小区内才能使用,因此与蜂窝电话相比,确有不便之处,最好不要把 CT2 的手机叫作便宜的"大哥大",否则用户一用上就希望 CT2 手机具有"大哥大"的全部功能,这很容易令人失望,当然随着 CT2 系统的技术进步,它有可能实现"漫游""越区切换", 自动登录,等功能,如果电讯点的数量也足够,覆盖区总面积较大,那时再称它为廉价大哥大才会名符其实.(4) 忽视了用量最大的家用和办公室用CT2系统的开发,在欧洲公用有线电话亭已十分发达的情况下,如果CT2仅仅瞄准公用电话系统,忽略了用户量极大的家用,办公室的CT2系统,在市场上必然受挫,设想如果CT2系统的用户手机在家里,办公室,公共场合都能使用,即便是街上的电讯点有些不足,用户也不致于不满,因为他们感到有了个人所有的手机.以上是英国CT2失败的原因,虽然CT2系统在英国遭了失败,但由于其系统本身所具有的优点和潜在的功能,决定了它会继续发展,人们吸取了英国的教训后,先是在欧洲,然后在亚洲和北美再一次掀起了开发应用CT2系统的浪潮,首先制定了CT2的公共空中接口标准CAI,并由欧洲电讯标准化组织(ETSI)接受它为欧洲标准(ETSI) ,一些非欧洲国家也采纳了CAI 作为自己的空中接口标准,这样不同厂家生产的手机可以对同一个电讯点进行通讯,90年代七个欧洲国家(含英)签署了备忘录,正式采纳CT2 CAI标准,与此同时,CT2 也在技术上作了重大改进,如加拿大北方电讯公司开发的CT2 PLUS可实现公共基站的自动切换,以及当手机进入覆盖区会有显示时,Motorola公司则把BP与CT2合装一个壳内.依靠BP机获得被呼叫的讯息,由CT2原手机部分回呼,部分地解决了双向通讯的问题。

无线电话的工作原理

无线电话的工作原理

无线电话的工作原理
无线电话是一种通信设备,其工作原理基于无线电技术。

其主要组件包括发射器、接收器、天线和电池。

无线电话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发送信号:用户通过无线电话的话筒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

这些电信号经过放大和调制处理后,通过发射器发送出去。

2. 信号传输:发射器将处理后的信号通过天线发送出去。

天线将电信号转换为无线电波,然后以无线电波的形式传输。

3. 信号接收:接收器的天线接收到无线电波后,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4. 解调和放大:接收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和放大处理,将其恢复为原始的电信号。

5. 声音转换:接收器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通过听筒输出给用户。

无线电话的信号传输是基于无线电波的,因此在信号传输过程中需要考虑电信号的调制和解调,以及无线电波的传播和接收。

无线电话的天线起到了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的作用,能够将电信号转换为无线电波并发送出去,同时能够接收到发送过来的无线电波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电池则为无线电话提供所需的能量。

通过无线电话,用户可以实现声音的双向通信。

无线电话的工作原理基于无线电技术,利用无线电波将声音信号传输,使得用户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实现移动通信。

有线固话与无线固话对比方案

有线固话与无线固话对比方案

有线固话与无线固话固话分为有线固话跟无线固话两种。

有线固话它是通过声音的振动利用话机内的话筒调制电话线路上的电流电压,也就是将声音转换为电压信号通过电话线传送到另外一端电话,再利用送话器将电压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

因为通常固定在一个位置,所以称为有线固话。

无线固话,俗称“无限通”,外观为普通电话机外观,是基于GSM/CDMA无线网络的一种通信终端产品。

核心技术采用GSM/CDMA移动通信系统。

由于“无线固话”无须重新布线,可以为运营商节省很大的费用,更重要的是它能够移动起来,这就极大地扩大了固话的使用范围。

有线固话资费有线固话主要以中国电信为主,安装费用100元,月租35元。

资费:市话前三分钟为0.22元/分钟,第四分钟开始为0.11元/分钟,拨打广州本地移动手机按0.2元/分钟计费。

国内长途+11808,前10分钟为0.29元/分钟,第11分钟起为0.09元/分钟套餐无线固话资费电信无线固话无需安装费用,需要购买专用电话机249元,月租26元广州市区(含萝岗区、南沙区、番禺区、花都区)固话和小灵通用户,拨打本地固话和小灵通按首三分钟共0.22元,第四分钟起每分钟0.11元计费;拨打广州本地移动手机按0.2元/分钟计费;拨打增城区、从化区的固话和小灵通按0.2元/分钟。

(套餐用户按套餐规定收费)套餐(后付费)联通无线固话需预存500元(包含一个终端机、一个八位数号码卡以及500元电话费)。

月租16元(包含来电显示,含120分钟市话手机时长,或80分钟国内长途时长。

)资费:市话0.10元/分钟;国内长途0.15元/分钟;香港、美国、加拿大、新加坡0.30元/分钟;台湾、澳门0.60元/分钟。

套餐(预付费)市话套餐长途套餐移动无线固话套餐无线固话优缺点:优点:1、广州区域内可随处移机;2、月租相较于有线固话便宜。

3、免除安装布线麻烦。

缺点:1、无法实现传真;2、需在有信号的地方使用,信号有时不稳定;3、一台固话一个号码,如果员工人数多的话则需要用到很多台无线固话,很多个号码;4、有线固话则可以一台多个号码,可号码共用,实现分机转接。

固定电话 原理

固定电话 原理

固定电话原理
固定电话是一种通过有线电路而不是移动网络进行通信的电话系统。

它利用传统的电话线(也称为固定电话线或电话线路)传输语音信号,而不依赖于无线信号。

固定电话的原理是基于模拟信号传输。

当用户拨号时,电话机会将语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这些电信号经过固定电话线传输到电话交换机,然后再传输到接收方的电话机。

在接收端,电话机会将电信号转换回语音信号,使用户能够听到对方的声音。

固定电话系统中的关键组件是电话交换机。

电话交换机是一种用于处理和转接电话呼叫的中央设备。

当用户拨号时,电话交换机会将呼叫连接到目标号码所在的电话线路上。

这样,通过电话交换机,用户可以与世界各地的其他电话机进行通话。

固定电话的传输质量通常比移动电话更稳定。

因为电话线是专门设计用于语音传输的,它可以提供更好的语音质量和信号稳定性。

此外,固定电话通常不会受到移动网络信号强度或覆盖范围的限制。

然而,固定电话也有一些限制。

首先,固定电话需要安装电话线路,这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费用。

此外,固定电话只能在电话线路所覆盖的范围内使用,用户无法在移动的情况下随时随地使用固定电话。

总的来说,固定电话是一种通过传统的电话线路进行通信的电话系统。

它的原理是将语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通过电话线路
传输,然后将其还原为语音信号。

虽然它具有较好的通信质量和稳定性,但使用固定电话需要安装电话线路且受限于固定位置。

无绳电话原理

无绳电话原理

无绳电话原理
无绳电话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进行通信的电话设备,它的原理是基于无线电技术和通信原理。

无绳电话可以实现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移动通信,而不受电话线的限制,因此在现代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无绳电话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无绳电话利用了无线电技术。

它通过无线电波来传输语音信号,因此可以实现移动通信。

无线电波是一种电磁波,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因此无绳电话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信。

这种无线电技术的应用,使得无绳电话成为了一种便捷的通信工具。

其次,无绳电话利用了通信原理。

无绳电话通过将语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通过无线电波进行传输,最终再将电信号转换成语音信号,实现了通信的过程。

这种通信原理的应用,使得无绳电话可以实现高质量的语音通话,同时也可以进行一些基本的通信功能,如拨号、接听、挂断等。

此外,无绳电话还利用了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在无绳电话中,语音信号会被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行传输,然后再转换回语音信号。

这种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使得无绳电话可以实现更高的通信质量和更多的通信功能,同时也可以实现一些高级的通信功能,如短信、语音信箱等。

总的来说,无绳电话的原理是基于无线电技术、通信原理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

它利用了无线电波进行通信,通过通信原理实现了语音信号的传输,同时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实现了更高质量的通信和更多的通信功能。

因此,无绳电话在现代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信工具。

无绳电话原理

无绳电话原理

无绳电话原理无绳电话,顾名思义,即不需要通过传统的电话线路来进行通信的电话设备。

它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通信方式,使得人们可以在不受线路限制的情况下进行通话,极大地提高了通信的便利性和灵活性。

那么,无绳电话是如何实现通信的呢?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无绳电话的原理。

首先,无绳电话的核心技术是无线通信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通过无线电波来进行信号传输,因此无绳电话可以在没有电话线路的情况下进行通信。

在无绳电话系统中,通常会有一台基站和多部无绳电话。

基站负责接收来自电话网的信号,并将其转换成无线电波发送出去;而无绳电话则通过内置的天线接收无线电波,并将其转换成语音信号,从而实现通话。

这种无线通信技术使得无绳电话可以实现移动通信,用户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自由移动,不受线路的限制。

其次,无绳电话的实现还涉及到频率的利用。

无线通信需要使用一定的频率来进行信号传输,而频率的合理利用对于无绳电话的通信质量至关重要。

在无绳电话系统中,会根据不同的地区和国家制定相应的频率规划,以避免不同频率之间的干扰。

同时,无绳电话还会采用频率切换和跳频技术,以减少信号干扰和窃听的可能性,保障通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此外,无绳电话的实现还需要考虑到通话质量和安全性。

无绳电话系统会采用一定的编解码技术,以提高语音信号的传输质量和抗干扰能力。

同时,为了保障通话的安全性,无绳电话系统还会采用加密技术,对通话内容进行加密处理,防止被他人窃听和监听。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无绳电话在通信质量和安全性方面有了较大的提升。

综上所述,无绳电话的实现涉及到无线通信技术、频率利用、通话质量和安全性等多个方面。

通过这些技术手段的应用,无绳电话得以实现在不受线路限制的情况下进行通信,极大地提高了通信的便利性和灵活性。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相信无绳电话在未来会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人们的通信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惊喜。

光纤 固话 原理

光纤 固话 原理

光纤固话原理
光纤固话的原理是利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将电话信号进行光传输。

在发送端,电话信号通过激光器转换为光信号,然后通过光纤传输到接收端。

在接收端,光信号通过光探测器转换为电信号,经过放大和滤波等处理后,恢复为原始电话信号。

光纤传输电话信号具有传输速度快、传输距离长、抗干扰能力强、网络稳定性高等优点,能够提供更好的通话质量和用户体验,特别是对于长距离传输来说更为突出。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信息,建议查阅光纤通信相关的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座机电话工作原理

座机电话工作原理

座机电话是一种常见的通信工具,它可以实现远距离的通话。

座机电话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信号传输语音信息。

座机电话的工作过程大致如下:
1、拨号:用户拨打电话号码,座机电话会将数字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发送出去。

2、信号传输:电信号通过电信线路传输到对方电话,对方电话接收到电信号后会进行处理。

3、建立连接:如果对方电话接听,两方电话就建立了连接。

4、传输语音信息:两方电话建立连接后,可以进行通话。

座机电话会将用户的语音信息转化为电信号发送出去,对方电话接收到电信号后再转化为语音信息。

5、挂断电话:通话结束后,用户可以挂断电话。

座机电话会将电信号发送到对方电话,对方电话接收到电信号后就会断开连接,通话结束。

座机电话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信号传输语音信息,这种方式在通信距离较远的情况下是非常有效的。

座机电话的通信范围一般可以覆盖整个城市,甚至跨越国界。

注意,座机电话的通信质量受到电信线路的影响。

如果电信线路质量差,座机电话的通信质量也可能受到影响。

因此,在使用座机电话时应当注意电信线路的质量。

CDMA无线网络原理

CDMA无线网络原理

1 基础设施
网络基础设施的部署密度 越高,网络的容量和覆盖 范围就越大。
2 信道管理
合理的信道管理可以增加 网络的容量和覆盖范围。
3 传输介质
使用传输介质的不同,会 对网络的容量和覆盖范围 产生影响。
CDMA网络中的干扰抑制技术
1. 动态功率控制技术 2. 发射滤波技术 3. 空时编码技术
可根据移动距离调整功率,从而减少干扰。 抑制频率干扰以及邻频、对频干扰。私数据,遵 守个人隐私的法律和条例。
CDMA网络的性能优化和提升技术
波束成形技术
可将信号独立地传输到目标区域,提高传输质 量。
网络优先级
提高重要业务传输的优先级,提高业务效率。
周界维护
通过实时监测周界信息,快速发现和解决网络 故障。
协议优化
调整协议参数和网络拓扑结构,优化网络性能。
CDMA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未来CDMA技术将不断发展,实现更高的性能和更强的安全性。我们相信, CDMA技术将成为未来智能无线通信的主要技术。
未来CDMA网络的应用场景
自动驾驶汽车
CDMA技术可以实现汽车之间的通讯和数据共享,大 大提高汽车的智能化水平。
智能家居
CDMA技术可以实现智能家居设备之间的互联和智能 控制。
规范信令处理
标准化网络协议,提高信令处 理能力,降低误码率。
CDMA网络中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CDMA技术已经被应用于许多无线传感器网络领域,如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和工业自动化等。
CDMA网络的安全性和隐私合规性
1 认证和加密
通过安全技术,保护数据 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2 访问控制
实现用户身份验证和访问 权限的控制。
接收信号处理技术

固话业务原理

固话业务原理

固话业务原理一、固定电话网络结构固定电话网络是电信运营商提供的一种通信网络,它由多个节点和链路组成,用于实现电话通信。

固定电话网络通常采用分级结构,包括本地交换局、长途交换局和国际交换局等。

本地交换局负责处理本地电话呼叫,长途交换局负责处理长途电话呼叫,国际交换局负责处理国际电话呼叫。

二、电话号码分配与路由电话号码是用于标识电话用户的唯一标识符。

每个电话用户都有一个唯一的电话号码,用于标识其在固定电话网络中的位置。

电话号码的分配通常由电信运营商进行管理,并根据不同的区域和运营商进行划分。

路由是固定电话网络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决定了电话呼叫的路径。

路由算法通常基于最短路径、最少跳数或最少延迟等因素进行选择。

在固定电话网络中,路由的选择取决于电话号码的分配和交换局的设置。

三、呼叫建立与接续呼叫建立是固定电话网络中实现电话呼叫的关键过程。

当一个电话呼叫被发起时,被叫用户的号码会被发送到网络中的交换机,交换机会根据被叫用户的号码和路由信息选择一条合适的路径,并将呼叫建立请求发送到被叫用户所在的位置。

接续是呼叫建立后,被叫用户接听电话的过程。

当被叫用户接听电话时,交换机会将呼叫建立请求转发给被叫用户所在的交换机,然后被叫用户所在的交换机会将呼叫建立请求转发给被叫用户。

在这个过程中,语音信号会通过固定电话网络进行传输,直到被叫用户接听电话为止。

四、语音信号传输语音信号是固定电话网络中传输的主要信号之一。

在固定电话网络中,语音信号通常以模拟信号的形式进行传输。

模拟信号是一种连续变化的信号,它可以表示语音信号中的各种声音信息。

在固定电话网络中,模拟信号的传输通常通过线路传输的方式进行。

五、信令协议与交互信令协议是固定电话网络中实现呼叫建立、接续和释放等过程的协议规范。

信令协议通常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等层次结构。

在固定电话网络中,信令协议的实现通常由交换机和终端设备完成。

交互是指不同设备之间进行通信和信息交换的过程。

固定电话网络原理及技术

固定电话网络原理及技术

PSTN NGN(VoIP)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公用交换电话网,是传统固定电话网PSTN网络是以时分复用TDM的方式进行电路交换的,并采用脉冲编码PCM方式对语音信号进行调制、传输和解调制。

基本概念:1、时隙TS:每一个话路,可传送8位PCM码组,每个话路的码率为64kbit/s2、帧:32时隙合成为一帧。

一帧的码率为64*32=2048kbit/s=2Mbit/s。

一帧中TS0是帧同步时隙,TS16是标志信号时隙,TS1-TS15、TS17-TS31共30个时隙用于话路并传送语音信号3、通常我们称30/32PCM系统或PCM 2M电路或E1电路1、五级电话网a)C1(汇接大区内各省内的交换中心)b)C2(汇接省内各地区之间的交换中心)c)C3(汇接本地区之间的交换中心)d)C4(汇接本县城镇、农村之间的通信的中心)e)C5(本地网交换端局)2、三级电话网a)DC1:C1、C2(省际平面)b)DC2:C3、C4(省内平面)c)C53、电话网节点设备a)用户节点-用户电话机或其他设备b)中转节点-提供端到端的连接控制,即电话交换机i.呼叫检查功能ii.接受被叫号码iii.若被叫空闲,则应分配空闲的通话回路iv.被叫应答后,接通话路v.及时发现通话终了,进行拆线,并复原话路c)交换机为了完成上述基本功能,交换机必须具备进行通话的话路系统和连接话路的控制系统i.话路系统-包括用户电路、交换网络、出入中继器及具有监视功能的信号设备ii.控制系统-包括编译码、忙闲测试、路由选择、链路选择、驱动控制和计费等设备4、固网信令系统a)信令:通信网中用户与交换机之间和各个交换机之间为完成呼叫连接、拆线及设备运行而执行的通信语言b)信令分类:按其传送方式分为随路信令和共路信令i.随路信令:信令和话路在统一通路上传送,主要应用与模拟交换机ii.共路信令:把传送信令的通路和话路的通路分开,即把话音接续中的各种信令集中在一条公共信道上传输,也称公共信道信令c)信令分类:按其工作区域分为用户线信令和局内信令i.用户线信令:用户和交换机之间的信令,包括用户状态信令(摘机、挂机等)、被叫号码信令、铃流和信号音信令ii.局内信令:交换机之间在终极设备上传递的信令,用来控制呼叫的接续和拆线d)No.7 信令系统是采用公共信道信令方式的局内信令5、一个典型的呼叫过程所涉及的信令6、No.7号信令的协议体系结构7、固网信令系统a)No.7信令网是由信令点(SP)、信令转接点(STP)和连接他们的数据链路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线座机原理电话机工作原理1,馈电俗成:供电。

馈电方式有电压馈电和电流馈电两种。

所有连接在交换系统的终端,都是由交换机向其供电。

一般程控交换机的馈电电压在48V,通话馈电电流在20毫安—50豪安之间。

小型集团电话及部分进口集团电话的馈电电压在30V左右,馈电电流在20毫安—60毫安之间,这就是为什么程控交换机比集团电话传输距离更远的原因之一。

2,过压保护即使在外部配线部分安装保安器,并且接地以后,在雷击等瞬间高压时,其残余端电压仍会在100V以上,这对交换机来说是致命大打击,故必须采取过压保护措施。

相应的会有过流、过压保护。

3,振铃振铃电压较高,国内一般为90V左右。

一般采用继电器来控制铃流接点。

振铃是由交换机系统来控制,当需要振铃时,发出控制信号,是继电器闭合,振铃电路发出铃流信号至用户。

当用户摘机时,摘机信号由振铃监视电路检测,立即切断振铃。

有些集团电话这部分功能由高压电子器件实现,取消掉了继电器。

4,状态监控通过对线路的通/断状态可以反馈出以下状态:①用户摘机、挂机、通话状态。

②话机拨号发码。

5,信号转换用户电路实际上是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间的接口。

用户电路从终端方收到的都是电信号的模拟信号,所以上交处理系统时转换成数字信号,这部分是由编码器实现的。

同样在收到处理结果为数字信号要变成模拟信号,这部分是由译码器来实现的。

6,混合电路普通话机送出的信号都是模拟信号,采用二线进行双向传输,而专用话机等用到PCM 数字信号,在去话方向上进行编码,在来话方向上需要译码,这样就必须采用四线制传输。

这就是为什么一些集团电话、程控交换机上的专用话机需要四芯线路,而通常所说的数字话机专用话机,为必是全数字话机,正规说应该是叫做:混合专用话机。

电话通信是通过声能与电能相互转换、并利用“电”这个媒介来传输语言的一种通信技术。

两个用户要进行通信,最简单的形式就是将两部电话机用一对线路连接起来。

a)当发话者拿起电话机对着送话器讲话时,声带的振动激励空气振动,形成声波。

b)声波作用于送话器上,使之产生电流,称为话音电流。

c)话音电流沿着线路传送到对方电话机的受话器内,d)而受话器作用与送话器刚好相反--把电流转化为声波,通过空气传至人的耳朵中。

这样,就完成了最简单的通话过程。

注:无线座机回收:一三七二八三三三零零五。

电话机设置在电话通信起点和终点的用户侧,是电话网的用户终端设备。

现代的电话机能够方便地实现终端用户之间的呼叫和通话,是经过一百多年来许多人的研究和无数次的改进而形成的。

尽管它们的式样千差万别,但一般都有如下基本功能;1、声电和电声转换功能因为要进行快速的、远距离的通信,不能直接传送声音,而必须先把声音变成电信号(即以电作为载体),到对方后再把电信号还原成为声音。

2、摘机识别功能当主叫方拿起电话机时,交换机应有能知道“有人要打电话”的功能,以便交换机做好接续准备。

3、发送拨号信号的功能自动电话机正是通过发送拨号信号来指挥电话交换机的工作,并进而建立两个电话机之间的连接的。

4、响铃的功能即在对方来电话时,电话机能以铃声告诉主人:“有人来电话了。

”5、和交换机之间的电接续功能电话机中,实现这五大功能的部件依次是:送受话器、叉簧、拨号盘(或按键盘)、电话铃和电话回路。

送话器是一个装着碳粒的小盒子。

小盒子的后面有一个固定电极,前面有个振动膜(称为振动电极)。

当你对着送话器讲话时,振动膜随声音的大小变化做幅度不等的振动,使碳粒时而压紧(电阻减小),进而放松(电阻增大),从而使流过两个电极之间的电流也跟着变化。

就这样,声音的大小变化便被变成为适合在电路上进行传输的电信号的强弱变化了。

受话器的主体是一个绕有线圈的永久磁铁。

对方传来的话音电流在通过线圈时产生一个磁场,吸引磁铁前面的薄铁片产生振动,发出声音。

振动的大小决定于流过线圈的电流的大小。

这就是受话器为什么能把电信号还原成声音的简单道理。

在我们打电话时,第一个动作便是“摘机”(把送受话器从电话机上拿下来)。

这时,电话机上承载送受话器的部分(叫“叉簧”)就会弹起来,使电话机与交换机之间的电路接通。

如这时交换机的机线有空,便向电话机送去一个连续的“拨号音”,它告诉你:“我已经在待命,请拨号!”电话机的拨号盘有旋转式的和按键式的。

用它们拨号时,送出去的是直流脉冲或双音频信号。

不管是哪一种信号,它们的作用都是控制电话局里的交换机,让它去完成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间的接续。

如果被叫电话空闲,交换机便向它送出一个振铃电流,使对方的电话机响铃。

这是在告诉对方:“有人来电话了!”与此同时,主叫用户将听到一个“回铃音”。

如果对方电话没空,交换机便给主叫用户送出一个“嘟、嘟、嘟……”的“忙音”。

若有人问你‘什么是电话机?’,您将怎样解释呢?词典上解释为‘是相隔远距离的人相互间通话时使用的装置’,或‘为了传达语言或电波而安装在电话线终端的设备’。

可能大多数人以前者解释较多。

一般人都知道电话的用途是什么,但都不太清楚其原理。

有线电话机电话机具有将终端的音波转换为电子信号,通过电话线传送到远距离的对方,同时将对方传送来的电子信号再生为语音(音波),使其通话的功能,以及发送可从多个对方中选择的信号(拨号脉冲),告知对方的呼叫音等功能。

电话机由将语音转换为电流发送到电话线的送话机、将对方传送来的电流还原为语音的受话机、呼叫对方的拨号或按钮、发送呼叫音的铃声、将这些连接在电话线上执行其功能的线路网等组成。

送话机内有装满碳素颗粒的小箱子,其前方有薄硬铝合金振动板。

振动板根据语音振动,振动碳素颗粒,碳素颗粒传导电流,随着颗粒的接触程度,电阻发生变化,生成语音电流。

受话机接受对方的语音电流后,在线圈上生成语音电流引起的磁力,振动铁振动板,发出声音。

无线电话机这种电话机大致可分为磁石式电话机和共振式电话机及自动式电话机。

磁石式电话机由呼叫话务员的响铃小发电机和附有可与对方通话的电池的电话机组成,目前几乎不使用。

共振式电话机由在电话局加入者可共同使用的电池和发电机组成,是拿起受话机时其信号到达电话局的电话机。

自动式电话机是拨号或旋转按钮数字时,电话局的自动交换机连接对方的电话机。

若对方与他人通话时,给出通话中的信号。

是目前最为常用的电话机。

(来源:)电话机的功能电话机发展到现在,已有好几代,但其基本功能是类似的。

电话机的基本功能主要有:1、把声音变成电信号和把电信号变回声音的功能。

因为要进行快速的、远距离的传送,不能直接传送声音,所以必须先把声音变成电信号,到对方后再把电信号还原回声音;2、拿起电话时,让交换机知道“有人要打电话”的功能,以便交换机做好“为你服务”的准备。

3、发送拨号信号功能。

自动电话机正是通过这个拨号信号来指挥电话交换机的工作,并由它来建立两个电话之间的连接的。

4、响铃的功能。

即在对方来电话时,电话机能以铃声告诉你:“有人来电话了”;5、和交换机之间的电接续功能。

电话机中实现这五个功能的部件依次是送受话器、叉簧、按键盘(或拨号盘)、铃和电话回路。

送话器是一个装着碳粒的小盒子。

小盒子后面有一个固定电极,前面有个振动膜(称为振动电极)。

当你对着送话器讲话时,振动膜随声音的大小变化做幅度不等的振动,使碳粒时而压紧(电阴减小),时而放松(电阴增大),从而使渡过两个电极之间的电流也跟着变化。

就这样,声音的大小变化便被变成为适合在电路上进行的电信号的强弱变化了。

受话器的主体是一个绕有线圈的永久磁铁。

对方传来的电流在通过线圈时产生一个磁场,吸引磁铁前面的薄铁片产生振动,发出声音。

振动的大小决定于流过线圈的电流的大小。

这就是受话器把电信号还原成声音的原理。

叉簧是在摘机时,电话机上承载送受话机的部分会弹起来,使电话机与交换机之间的电路接通。

如这时交换机的机线有空,便向电话机送去一个连续的“拨号音”,告诉你“已在待命,请你拨号”。

如果对方电话空闲,交换机便向它送出一个振铃电流,使对方的电话机响铃,告诉对方“有人来电话了”。

与此同时,主叫用户将听到一个“回铃音”,如果对方电话没空,交换机就给主叫用户送出“忙音”。

电话机的未来现在世界电话机的用途不仅传达语言的功能,还拥有更多有用的用途。

电话机可分两类,是有线电话机、无线电话机。

大部分的人常用有线电话,可是最近用无绳电话,车辆电话和手机的人越来越多。

最近随着电脑和通信线路的发展,将很快开发符合综合信息通信网的最新电话机。

其中最主要是以下几种电话机。

可以传达声音的Analogue 信息,电脑及传真类似的Digital电话机,带着随时都能发/收图片和动画像功能的画像电话机,不需拨号或按钮只用自己的声音来可以打出去的声音确认电话机。

等等。

这样高科技电话机的发展都是随着无线通信的发达而形成的。

现在电话机的发展趋势经过Digital电话机和PCS后发展到可以用卫星通信的IMT-200服务。

IMT-200支持信息的高速传送,Packet,画像等多媒体的服务,将来世界各个地方都可以使用所有声音电话,电报用户直通电路,传呼和电子邮件。

模拟用户接口是集团电话、程控交换机连接普通模拟终端(如:普通电话机、传真机等)的接口电路,也常称为:用户端口。

在交换系统中,由于处理交换采用数字化和集成化,对于电流和电压较高的电信号不能被直接处理,所以许多功能必须由用户接口电路来处理。

这部分电路单元通常占交换机系统总成本的60%左右,就是我们在集团电话、程控交换机中所说的:模拟用户板、专用分机板、数字分机板等等。

单位一般是按线数或者端口数算,例如:每板8端口、16端口、24端口。

用户电路的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