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统计的有关计算

数据统计的有关计算
数据统计的有关计算

数据统计的有关计算

数理统计研究的对象是受随机因素影响的数据,数理统计是以概率论为基础的一门应用学科。

数据样本少则几个,多则成千上万,人们希望能用少数几个包含其最多相关信息的数值来体现数据样本总体的规律。描述性统计就是搜集、整理、加工和分析统计数据,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以显示出数据资料的趋势、特征和数量关系。它是统计推断的基础,实用性较强,在统计工作中经常使用。

面对一批数据如何进行描述与分析,需要掌握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这两个数理统计的最基本方法。

1 统计的基本概念

1.1 总体和样本

总体是人们研究对象的全体,又称母体,如工厂一天生产的全部产品(按合格品及废品分类),学校全体学生的身高。

总体中的每一个基本单位称为个体,个体的特征用一个变量(如)来表示,如一件产品是合格品记,是废品记;一个身高170(cm)的学生记。

从总体中随机产生的若干个个体的集合称为样本,或子样,如件产品,100名学生的身高,或者一根轴直径的10次测量。实际上这就是从总体中随机取得的一批数据,不妨记作,称为样本容量。简单地说,统计的任务是由样本推断总体。

1.2 频数表和直方图

一组数据(样本)往往是杂乱无章的,作出它的频数表和直方图,可以看作是对这组数据的一个初步整理和直观描述。

将数据的取值范围划分为若干个区间,然后统计这组数据在每个区间中出现的次数,称为频数,由此得到一个频数表。以数据的取值为横坐标,频数为纵坐标,画出一个阶梯形的图,称为直方图或频数分布图。

若样本容量不大,能够手工作出频数表和直方图,当样本容量较大时则可以借助Matlab这样的软件了。让我们以下面的例子为例,介绍频数表和直方图的作法。

例1 学生的身高和体重

学校随机抽取100名学生,测量他们的身高和体重,所得数据如表

( = 1 \* roman i)数据输入

数据输入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交互环境中直接输入,如果在统计中数据量比较大,这样作不太方便;另一种办法是先把数据写入一个纯文本数据文件data.txt中,格式如例1的表格,有20行、10列,数据列之间用空格键或Tab 键分割,该数据文件data.txt存放在matlab\work子目录下,在Matlab中用load 命令读入数据,具体作法是:

load data.txt

这样在内存中建立了一个变量data,它是一个包含有个数据的矩阵。

为了得到我们需要的100个身高和体重各为一列的矩阵,应做如下的改变:high=data(:,1:2:9);high=high(:)

weight=data(:,2:2:10);weight=weight(:)

( = 2 \* roman ii)作频数表及直方图

用hist命令实现,其用法是:

[N,X] = hist(Y,M)

数组(行、列均可)Y的频数表。它将区间[min(Y),max(Y)]等分为M份(缺省时M设定为10),N返回M个小区间的频数,X返回M个小区间的中点。

hist(Y,M)

数组Y的直方图。

对于例1的数据,编写程序如下:

load data.txt;

high=data(:,1:2:9);high=high(:);

weight=data(:,2:2:10);weight=weight(:);

[n1,x1]=hist(high)

[n2,x2]=hist(weight)

subplot(1,2,1)

hist(high)

subplot(1,2,2)

hist(weight)

计算结果略,直方图如下图所示:

从直方图上可以看出,身高的分布大致呈中间高、两端低的钟形;而体重则看不出什么规律。要想从数值上给出更确切的描述,需要进一步研究反映数据特征的所谓“统计量”。直方图所展示的身高的分布形状可看作正态分布,当然也可以用这组数据对分布作假设检验。

1.3 统计量

假设有一个容量为的样本(即一组数据),记作,需要对它进行一定的加工,才能提出有用的信息,用作对总体(分布)参数的估计和检验。统计量就是加工出来的、反映样本数量特征的函数,它不含任何未知量。

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常用的统计量。

( = 1 \* roman i)表示位置的统计量—算术平均值和中位数

算术平均值(简称均值)描述数据取值的平均位置,记作,

(1)

中位数是将数据由小到大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那个数值。

Matlab中mean(x)返回x的均值,median(x)返回中位数。

( = 2 \* roman ii)表示变异程度的统计量—标准差、方差和极差

标准差定义为

(2)

它是各个数据与均值偏离程度的度量,这种偏离不妨称为变异。

方差是标准差的平方。

极差是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Matlab中std(x)返回x的标准差,var(x)返回方差,range(x)返回极差。

你可能注意到标准差的定义(2)中,对个的平方求和,却被除,这是出于无偏估计的要求。若需要改为被除,Matlab可用std(x,1)和var(x,1)来实现。

( = 3 \* roman iii)中心矩、表示分布形状的统计量—偏度和峰度

随机变量的阶中心矩为。

随机变量的偏度和峰度指的是的标准化变量的三阶中心矩和四阶中心矩:

偏度反映分布的对称性,称为右偏态,此时数据位于均值右边的比位于左边的多;称为左偏态,情况相反;而接近0则可认为分布是对称的。

峰度是分布形状的另一种度量,正态分布的峰度为3,若比3大得多,表示分布有沉重的尾巴,说明样本中含有较多远离均值的数据,因而峰度可以用作衡量偏离正态分布的尺度之一。

Matlab中moment(x,order)返回x的order阶中心矩,order为中心矩的阶数。skewness(x)返回x的偏度,kurtosis(x)返回峰度。

在以上用Matlab计算各个统计量的命令中,若x为矩阵,则作用于x的列,返回一个行向量。

对例1给出的学生身高和体重,用Matlab计算这些统计量,程序如下:

clc

load data.txt;

high=data(:,1:2:9);high=high(:);

weight=data(:,2:2:10);weight=weight(:);

shuju=[high weight];

jun_zhi=mean([high weight])

zhong_wei_shu=median(shuju)

biao_zhun_cha=std(shuju)

ji_cha=range(shuju)

pian_du=skewness(shuju)

feng_du=kurtosis(shuju)

统计量中最重要、最常用的是均值和标准差,由于样本是随机变量,它们作为样本的函数自然也是随机变量,当用它们去推断总体时,有多大的可靠性就与统计量的概率分布有关,因此我们需要知道几个重要分布的简单性质。

1.4 统计中几个重要的概率分布

1.4.1 分布函数、密度函数和分位数

随机变量的特性完全由它的(概率)分布函数或(概率)密度函数来描述。设有随机变量,其分布函数定义为的概率,即。若是连续型随机变量,则其密度函数与的关系为

.

分位数是下面常用的一个概念,其定义为:对于,使某分布函数的,成为这个分布的分位数,记作。

我们前面画过的直方图是频数分布图,频数除以样本容量,称为频率,充分大时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因此直方图可以看作密度函数图形的(离散化)近似。

1.4.2 统计中几个重要的概率分布

( = 1 \* roman i)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曲线呈中间高两边低、对称的钟形,期望(均值),方差,记作,称均方差或标准差,当时称为标准正态分布,记作。正态分布完全由均值和方差决定,它的偏度为0,峰度为3。

正态分布可以说是最常见的(连续型)概率分布,成批生产时零件的尺寸,射击中弹着点的位置,仪器反复量测的结果,自然界中一种生物的数量特征等,多数情况下都服从正态分布,这不仅是观察和经验的总结,而且有着深刻的理论依据,即在大量相互独立的、作用差不多大的随机因素影响下形成的随机变量,其极限分布为正态分布。

鉴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在实际生活中如此地常见,记住下面3个数字是有用的:

68%的数值落在距均值左右1个标准差的范围内,即

95%的数值落在距均值左右2个标准差的范围内,即

99.7%的数值落在距均值左右3个标准差的范围内,即

.

( = 2 \* roman ii)分布(Chi square)

若为相互独立的、服从标准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则它们的平方和服从分布,记作,称自由度,它的期望,方差。

( = 3 \* roman iii)分布

若,,且相互独立,则服从分布,记作,称自由度。分布又称学生氏(Student)分布。

分布的密度函数曲线和曲线形状相似。理论上时,,实际上当时它与就相差无几了。

( = 4 \* roman iv)分布

若,,且相互独立,则服从分布,记作,称自由度。

1.4.3 Matlab统计工具箱(Toolbox\Stats)中的概率分布

Matlab统计工具箱中有20种概率分布,这里只对上面所述4种分布列出命令的字符:

norm 正态分布;chi2 分布;

t 分布 f 分布

工具箱对每一种分布都提供5类函数,其命令的字符是:

pdf 概率密度;cdf 分布函数;inv 分布函数的反函数;

stat 均值与方差;rnd 随机数生成

当需要一种分布的某一类函数时,将以上所列的分布命令字符与函数命令字符接起来,并输入自变量(可以是标量、数组或矩阵)和参数就行了,如:p=normpdf(x,mu,sigma) 均值mu、标准差sigma的正态分布在的密度函数 (mu=0,sigma=1时可缺省)。

p=tcdf(x,n) 分布(自由度n)在x的分布函数。

x=chi2inv(p,n) 分布(自由度n)使分布函数F(x)=p的x(即p分位数)。

[m,v]=fstat(n1,n2) 分布(自由度n1,n2)的均值m和方差v。

几个分布的密度函数图形就可以用这些命令作出,如:

x=-6:0.01:6;y=normpdf(x);z=normpdf(x,0,2);

plot(x,y,x,z),gtext('N(0,1)'),gtext('N(0,2^2)')分布函数的反函数的意义从下例看出:

x=chi2inv(0.9,10)

x =

15.9872

如果反过来计算,则

P=chi2cdf(15.9872,10)

P =

0.9000

1.5 正态总体统计量的分布

用样本来推断总体,需要知道样本统计量的分布,而样本又是一组与总体同分布的随机变量,所以样本统计量的分布依赖于总体的分布。当总体服从一般的分布时,求某个样本统计量的分布是很困难的,只有在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时,一

些重要的样本统计量(均值、标准差)的分布才有便于使用的结果。另一方面,现实生活中需要进行统计推断的总体,多数可以认为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所以统计中人们在正态总体的假定下研究统计量的分布,是必要的与合理的。

设总体,为一容量的样本,其均值和标准差由式(1)、(2)确定,则用和构造的下面几个分布在统计中是非常有用的。

或(3)

(4)

(5)

设有两个总体和,及由容量分别为,的两个样本确定的均值和标准差,则

(6)

(7)

其中,

(8)

对于(7)式,假定,但它们未知,于是用代替。在下面的统计推断中我们要反复用到这些分布。

2 参数估计

利用样本对总体进行统计推断的一类问题是参数估计,即假定已知总体的分布,通常是,估计参数的分布,如。参数估计分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两种。

2.1 点估计

点估计是用样本统计量确定总体参数的一个数值。评价估计优劣的标准有无偏性、最小方差性、有效性等,估计的方法有矩法、极大似然法等。

最常用的是对总体均值和方差(或标准差)作点估计。让我们暂时抛开评价标准,当从一个样本按照式(1)、(2)算出样本均值和方差后,对和(或)一个自然、合理的点估计显然是(在字母上加^表示它的估计值)

,,(9)

2.2 区间估计

点估计虽然给出了待估参数的一个数值,却没有告诉我们这个估计值的精度和可信程度。一般地,总体的待估参数记作(如),由样本算出的的估计量记作,人们常希望给出一个区间,使以一定的概率落在此区间内。若有

,(10)

则称为的置信区间,分别称为置信下限和置信上限,称为置信概率或置信水平,称为显著性水平。

给出的置信水平为的置信区间,称为的区间估计。置信区间越小,估计的精度越高;置信水平越大,估计的可信程度越高。但是这两个指标显然是矛盾的,通常是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使置信区间尽量小。通俗地说,区间估计给出了点估计的误差范围。

2.3 参数估计的Matlab实现

Matlab统计工具箱中,有专门计算总体均值、标准差的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函数。对于正态总体,命令是

[mu,sigma,muci,sigmaci]=normfit(x,alpha)

其中x为样本(数组或矩阵),alpha为显著性水平(alpha缺省时设定为0.05),返回总体均值和标准差的点估计mu和sigma,及总体均值和标准差的区间估计muci和sigmaci。当x为矩阵时返回行向量。

Matlab统计工具箱中还提供了一些具有特定分布总体的区间估计的命令,如expfit,poissfit,gamfit,你可以从这些字头猜出它们用于哪个分布,具体用法参见帮助系统。

3 假设检验

统计推断的另一类重要问题是假设检验问题。在总体的分布函数完全未知或只知其形式但不知其参数的情况,为了推断总体的某些性质,提出某些关于总体的假设。例如,提出总体服从泊松分布的假设,又如对于正态总体提出数学期望等于的假设等。假设检验就是根据样本对所提出的假设做出判断:是接受还是拒绝。这就是所谓的假设检验问题。

3.1 单个总体均值的检验

原假设(或零假设)为:。

备选假设有三种可能:

;;。

3.1.1 已知,关于的检验(检验)

在Matlab中检验法由函数ztest来实现,命令为

[h,p,ci]=ztest(x,mu,sigma,alpha,tail)

其中输入参数x是样本,mu是中的,sigma是总体标准差,alpha是显著性水平(alpha缺省时设定为0.05),tail是对备选假设的选择:为时用tail=0(可缺省);为时用tail=1;为时用tail=-1。输出参数h=0表示接受,h=1表示拒绝,p表示在假设下样本均值出现的概率,p越小越值得怀疑,ci是的置信区间。

例3 某车间用一台包装机包装糖果。包得的袋装糖重是一个随机变量,它服从正态分布。当机器正常时,其均值为0.5公斤,标准差为0.015公斤。某日开工后为检验包装机是否正常,随机地抽取它所包装的糖9袋,称得净重为(公斤):

0.497 0.506 0.518 0.524 0.498 0.511 0.520

0.515 0.512

问机器是否正常?

解总体已知,,未知。于是提出假设和。

Matlab实现如下:

x=[0.497 0.506 0.518 0.524 0.498...

0.511 0.520 0.515 0.512];

[h,p,ci]=ztest(x,0.5,0.015)

求得h=1,p=0.0248,说明在0.05的水平下,可拒绝原假设,即认为这天包装机工作不正常。

3.1.2 未知,关于的检验(检验)

在Matlab中检验法由函数ttest来实现,命令为

[h,p,ci]=ttest(x,mu,alpha,tail)

例4 某种电子元件的寿命(以小时计)服从正态分布,均未知.现得16只元件的寿命如下:

159 280 101 212 224 379 179 264

222 362 168 250 149 260 485 170

问是否有理由认为元件的平均寿命大于225(小时)?

解按题意需检验

取。Matlab实现如下:

x=[159 280 101 212 224 379 179 264 ...

222 362 168 250 149 260 485 170];

[h,p,ci]=ttest(x,225,0.05,1)

求得h=0,p=0.2570,说明在显著水平为0.05的情况下,不能拒绝原假设,认为元件的平均寿命不大于225小时。

3.2 两个正态总体均值差的检验(检验)

还可以用检验法检验具有相同方差的2个正态总体均值差的假设。在Matlab 中由函数ttest2实现,命令为:

[h,p,ci]=ttest2(x,y,alpha,tail)

与上面的ttest相比,不同处只在于输入的是两个样本x,y(长度不一定相同),而不是一个样本和它的总体均值;tail的用法与ttest相似,可参看帮助系统。

例5 在平炉上进行一项试验以确定改变操作方法的建议是否会增加钢的得率,试验是在同一平炉上进行的。每炼一炉钢时除操作方法外,其它条件都可能做到相同。先用标准方法炼一炉,然后用建议的新方法炼一炉,以后交换进行,各炼了10炉,其得率分别为

1°标准方法 78.1 72.4 76.2 74.3 77.4 78.4 76.0 75.6 76.7 7 7.3

2°新方法79.1 81.0 77.3 79.1 80.0 79.1 79.1 77.3 80.2 82.1

设这两个样本相互独立且分别来自正态总体和,均未知,问建议的新方法能否提高得率?(取。)

解(= 1 \* roman i)需要检验假设

,.

( = 2 \* roman ii)Matlab实现

x=[78.1 72.4 76.2 74.3 77.4 78.4 76.0 75.6 76.7 77 .3];

y=[79.1 81.0 77.3 79.1 80.0 79.1 79.1 77.3 80.2 82 .1];

[h,p,ci]=ttest2(x,y,0.05,-1)

求得h=1,p=2.2126×10-4。表明在的显著水平下,可以拒绝原假设,即认为建议的新操作方法较原方法优。

3.3 分布拟合检验

在实际问题中,有时不能预知总体服从什么类型的分布,这时就需要根据样本来检验关于分布的假设。下面介绍检验法和专用于检验分布是否为正态的“偏峰、峰度检验法”。

3.3.1 检验法

:总体的分布函数为,

: 总体的分布函数不是

在用下述检验法检验假设时,若在假设下的形式已知,但其参数值未知,这时需要先用极大似然估计法估计参数,然后作检验。

检验法的基本思想如下:将随机试验可能结果的全体分为个互不相容的事件。于是在假设下,我们可以计算(或),。在次试验中,事件出现的频率与()往往有差异,但一般来说,若为真,且试验的次数又甚多时,则这种差异不应该很大。基于这种想法,皮尔逊使用

(11)

作为检验假设的统计量。并证明了以下定理。

定理若充分大,则当为真时(不论中的分布属什么分布),统计量(11)总是近似地服从自由度为的分布,其中是被估计的参数的个数。

于是,若在假设下算得(11)有

在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否则就接受。

注意:在使用检验法时,要求样本容量不小于50,以及每个都不小于5,而且最好是在5以上。否则应适当地合并,以满足这个要求。

例6 下面列出了84个伊特拉斯坎(Etruscan)人男子的头颅的最大宽度(mm),试检验这些数据是否来自正态总体(取。

141 148 132 138 154 142 150 146 155 158

150 140 147 148 144 150 149 145 149 158

143 141 144 144 126 140 144 142 141 140

145 135 147 146 141 136 140 146 142 137

148 154 137 139 143 140 131 143 141 149

148 135 148 152 143 144 141 143 147 146

150 132 142 142 143 153 149 146 149 138

142 149 142 137 134 144 146 147 140 142

140 137 152 145

解编写Matlab程序如下:

clc

x=[141 148 132 138 154 142 150 146 155 158 ... 150 140 147 148 144 150 149 145 149 158 ... 143 141 144 144 126 140 144 142 141 140 ... 145 135 147 146 141 136 140 146 142 137 ... 148 154 137 139 143 140 131 143 141 149 ... 148 135 148 152 143 144 141 143 147 146 ... 150 132 142 142 143 153 149 146 149 138 ... 142 149 142 137 134 144 146 147 140 142 ... 140 137 152 145];

min(x),max(x) %求数据中的最小数和最大数

hist(x,8) %画直方图

fi=[length(find(x<135)),...

length(find(x>=135&x<138)),...

length(find(x>=138&x<142)),...

length(find(x>=142&x<146)),...

length(find(x>=146&x<150)),...

length(find(x>=150&x<154)),...

length(find(x>=154))] %各区间上出现的频数

mu=mean(x),sigma=std(x) %均值和标准差

fendian=[135,138,142,146,150,154] %区间的分点

p0=normcdf(fendian,mu,sigma) %分点处分布函数的值

p1=diff(p0) %中间各区间的概率

p=[p0(1),p1,1-p0(6)] %所有区间的概率

chi=(fi-84*p).^2./(84*p)

chisum=sum(chi) %皮尔逊统计量的值

x_a=chi2inv(0.9,4) %chi2分布的0.9分位数

求得皮尔逊统计量chisum=1.9723,,故在水平0.1下接受,即认为数据来自正态分布总体。

3.3.2 偏度、峰度检验(留作习题1)

3.4 其它非参数检验

Matlab还提供了一些非参数方法。

3.4.1 Wilcoxon秩和检验

在Matlab中,秩和检验由函数ranksum实现。命令为:

[p,h]=ranksum(x,y,alpha)

其中x,y可为不等长向量,alpha为给定的显著水平,它必须为0和1之间的数量。p返回产生两独立样本的总体是否相同的显著性概率,h返回假设检验的结果。如果x和y的总体差别不显著,则h为零;如果x和y的总体差别显著,则h为1。如果p接近于零,则可对原假设质疑。

例7 某商店为了确定向公司或公司购买某种产品,将公司以往各次进货的次品率进行比较,数据如下所示,设两样本独立。问两公司的商品的质量有无显著差异。设两公司的商品的次品的密度最多只差一个平移,取。

:7.0 3.5 9.6 8.1 6.2 5.1 10.4 4.0 2.0 10.5

5.7 3.2 4.2 11.0 9.7

6.9 3.6 4.8 5.6 8.4 10.1

5.5 12.3

解分别以记公司的商品次品率总体的均值。所需检验的假设是

,.

Matlab实现如下:

a=[7.0 3.5 9.6 8.1 6.2 5.1 10.4 4.0 2.0 10.5];

b=[5.7 3.2 4.2 11.0 9.7 6.9 3.6 4.8 5.6 8.4 10.1 5.5 12.3];

[p,h]=ranksum(a,b)

求得p=0.8041,h=0,表明两样本总体均值相等的概率为0.8041,并不很接近于零,且h=0说明可以接受原假设,即认为两个公司的商品的质量无明显差异。

3.5 中位数检验

在假设检验中还有一种检验方法为中位数检验,在一般的教学中不一定介绍,但在实际中也是被广泛应用到的。在Matlab中提供了这种检验的函数。函数的使用方法简单,下面只给出函数介绍。

3.5.1 signrank函数

signrank Wilcoxon符号秩检验

[p,h]=signrank(x,y,alpha)

其中p给出两个配对样本x和y的中位数相等的假设的显著性概率。向量x,y 的长度必须相同,alpha为给出的显著性水平,取值为0和1之间的数。h返回假设检验的结果。如果这两个样本的中位数之差几乎为0,则h=0;若有显著差异,则h=1。

3.5.2 signtest函数

signtest 符号检验

[p,h]= signtest(x,y,alpha)

其中p给出两个配对样本x和y的中位数相等的假设的显著性概率。x和y若为向量,二者的长度必须相同;y亦可为标量,在此情况下,计算x的中位数与常数y之间的差异。alpha和h同上。

习题16-9

1. 试用偏度、峰度检验法检验例6中的数据是否来自正态总体(取)。

2. 下面列出的是某工厂随机选取的20只部件的装配时间(分):

9.8,10.4,10.6,9.6,9.7,9.9,10.9,11.1,9.6,10.2,10.3,9.6,9.9,11.2,10.6,9 .8,10.5,10.1,10.5,9.7。设装配时间的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是否可以认为装配时间的均值显著地大于10(取)?

3.下表分别给出两个文学家马克﹒吐温(Mark Twain)的八篇小品文及斯诺特格拉斯(Snodgrass)的10篇小品文中由3个字母组成的词的比例。

马克﹒吐温0.225 0.262 0.217 0.240 0.230 0.

229 0.235 0.217

斯诺特格拉斯 0.209 0.205 0.196 0.210 0.202 0.

207 0.224 0.223 0.220 0.201

设两组数据分别来自正态总体,且两总体方差相等。两样本相互独立,问两个作家所写的小品文中包含由3个字母组成的词的比例是否有显著的差异(取)?

2013年全国交通事故数据统计情况表

2013年全国交通事故数据统计情况表 历年的数据显示,从2004年我国发生交通事故的567753起、2005年的450254起、2006年的278781起、2007年的327209起、2008年的265204起、2009年的238351起、2010年219521起、2011年210812 起、……,呈下降趋势。每年的死亡人数也成下降趋势,从2004年的9.4万余人、2005年的9.8万余人、2006年的8.9万余人、2007年的8.1万余人、2008年7.3万余人、2009年的6.7万余人、2010年6.5万余人…..,亦成下降趋势。 目前网上还没有官方公布的2013年全国交通事故具体数据统计,但从过去十年的交通事故数据来分析,2013年全国交通涉及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有望低于20万起,死亡人数应该在6万人以下。 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数量日益增加,根据公安部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数量2.4亿余辆,驾驶机动车的人数达到了2.6亿,而且驾驶人数以每年2647万的速度在增长。对于因汽车剧增和驾驶人数骤长带来的交通压力,针对2012年,同比2011年涉及人身伤亡的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数下降有3.1和3.8个百分点,造成损失达到重大交通事故和特大交通事故的数量也有所减少。如此比较,2013年交通事故的起数和伤亡人数有望进一步下降,重大交通事故和特大交通事故至多和2012年持平。 原因分析:2013年交通事故发生的起数和带来的损失有所下降,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国家立法的进一步完善 随着《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对于交通管理和事故赔偿的法律、法规与解释的进一步实施,我国在道路交通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 二、交通事故执法力度的加强 各地交通警察部门不断改进交通执法方法,提高交通执法效率,严查、严打各类交通违章违法行为,使各地交通秩序得到明显提高,交通事故数量明显减少。

数据分析程序

Q/JGZBR-01-21-2002 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第 1 版 编写人: 审核人: 管理部门:技术质量部 2002-09-09 发布2002-09-15实施 受控状态:发放编号:

数据分析程序 版本:第1版Q/JGZBR-01-21-2002 共5页第1页1.0 目的 通过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提供信息。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来自监视和测量的结果以及其他有关来源的数据。 3.0 职责 3.1 技术质量部 3.1.1 与企业策划部一起负责本程序制定、更改并监督实施; 3.1.2 负责收集、分析质量目标的实现方面的数据; 3.1.3 负责收集、分析检验和试验方面的数据; 3.1.4 负责收集、分析不合格品方面的数据。 3.2 物资管理部 3.2.1 负责收集、分析物资供方产品质量和供应能力方面的数据; 3.3施工管理部 3.3.1负责收集、分析施工计划完成方面的数据; 3.3.2 负责收集、分析工程机械和设备方面的数据; 3.3.3 负责收集、分析工程分承包方面的数据; 3.3.4 负责收集工程回访方面的数据。 3.4 市场经营部负责收集与顾客满意方面的信息,分析顾客的满意度。 3.5 经济监审部负责收集、分析与经济成本有关的数据。 3.6 人力资源部负责收集、分析人力资源、劳务承包、培训教育方面的数据。

3.7企业策划部负责收集内审、外审和管理评审改进措施实施情况的数据。 3.8 项目经理部负责收集、分析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物资、施工进度、成本、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数据。 4.0 工作程序 4.1 与顾客满意有关的数据 4.1.1 施工管理部负责收集工程回访和工程保修期间顾客满意情况的信息,并传递到市场经营部。 4.1.2数据分析 市场经营部定期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分析方法可采用量化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如顾客满意度等。市场经营部应将分析结果输入管理评审。 4.2与产品要求符合性有关的数据 4.2.1施工管理部负责收集整个企业的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机械和设备的配备方面的有关数据。 4.2.2 人力资源部负责收集整个企业的劳动力资源配备方面的有关数据。 4.2.3 技术质量发展部负责收集整个企业的质量目标的实现、检验和试验、不合格品处置等方面的有关数据。 4.2.3数据分析 a. 施工管理部定期对整个企业的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机械和设备的配备方面的有关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输入管理评审。 b. 技术质量发展部定期对整个企业的质量目标的实现、检验和试验、不合格品处置等方面的有关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输入管理评审。

薪酬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薪酬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方 法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薪酬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纠正整理的基础上,得出被调查的劳动力市场的薪酬分布的情况。通常薪酬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有:数据排列法、频率分析法、居中趋势分析法、离散分析法、图表分析法、回归分析法。下面对这几种方法分别作详细的介绍,我们很可能在看一些咨询公司或者政府部门的薪酬调查的报告中都要用这些方法,或者其中的部分方法。 1、数据排列法 统计分析的方法常采用数据排列法。先将调查的同一类数据由高至低排列,再计算出数据排列中的中间数据,即25%点处、中点即50%点处和75%点处。工资水平高低企业应注意75%点处,甚至是90%点处的工资水平,工资水平低的企业应注意25%点处的工资水平,一般的企业应注意中点工资水平,下表是调查的部门文员岗位的工资数据。 2、频率分析法 如果被调查单位没有给出某类岗位完整的工资数据,只能采集到某类岗位的平均工资数据。在进行工资调整数据分析时,可以采取频率分析法,记录在各工资额度内各类企业岗位平均工资水平出现的频率,从而了解某类岗位人员工资的一般水平。为了更直观地进行观察,还可以根据调查数据绘制出直方图(下图二)。从下表一和下图二中很容易看出,该类岗位人员的工资主要浮动范围介于1800元和2400元之间,这也就是大部分企业为该类岗位人员支付的工资范围。 表一分析的是部门文员岗位的工资频数分布情况。 3、趋中趋势分析法 趋中趋势分析是统计数据处理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具体又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简单平均法 简单评价法是根据薪酬调查的数据,采用以下计算公式求出某岗位基本工资额,作为确定本企业同类岗位人员工资的基本依据。这种方法用起来比较简单,但异常值(主要是最大值与最小值)有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采用简单平均法时,应当首先剔除最大值与最小值,然后再作出计算。 (2)加权平均法 采用本方法时,不同企业的工资数据将赋予不同的权重,而权重的大小则取决于每一家企业在同类岗位上工作的工作人数。也就是说,当某企业中从事某类岗位工作的人数越多,则该企业提供的工资数据,对于最终平均值的影响也就越大。在这种情况下,规模不同的企业实际支付的工资会对最终调查结果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采用加权平均法处理分析数据比简单评价法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在调查结果基本上能够代表行业总体状况的情况下,起经过加权的平均数更能接近劳动力市场的真实状况。 (3)中位数法 采用本方法时,首先,将收集到的全部统计数据按照大小排列次序进行排列之后,再找出居于中间位置的数值,即中位数作为确定某类岗位人员工资水平的依据.该方法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剔除异常值即最大值和最小值对于平均工资值的影响。但准确性明显低于上述方法,它只能显示出当前劳动力市场平均薪酬水平的概况。 4、离散分析

中国历年《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统计【收藏】

中国历年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统计(1995-2011) 时间:2012-03-29 12:02:04来源:中国救援网 【收藏】字号:T|T 中国历年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数量统计表(1995-2011)。中国救援网吴飞制 中国历年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统计表(1995-2011)。中国救援网吴 飞制图 中国是世界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交通事故年死亡人数首次超过五万人至今,中国(未包括港澳台地区)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已经连续十余年居世界第一。截止到2008年,中国大陆的这一冠军头衔才终于让给了印度。 根据公安部交管局发布的数据,2011年8月中国汽车保有量首次突破1亿辆大关,仅次于美国的2.85亿辆,位居世界第二,但是中国1亿辆汽车保有量中,包括近2000万辆三轮和四轮低速货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农用车。扣除农用车后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大约为7800万辆,超过日本的7000万辆,仍然居世界第二。 然而数据显示,2011年,在严格禁止酒驾后,汽车保有量大约为7800万辆的中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10812起,高达62387人死亡。而汽车保有量在7000多万辆的日本,虽然2011年共发生690907起交通事故是中国的3倍,且受伤人数为852094人,但是造成的死亡人数只有区区4611人。汽车保有量2.85亿辆,大大超过我们的美国,车祸死亡人数也只有4.2万人。因此我国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与这些国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种差距体现在许多方面,包括:交通法规制定和执行力度、驾驶人员安全意识和道德素质、事故发生后的自救互救能力、社会的救援体系建设等,这些都能够预防和挽救交通事故带来的死亡威

全国交通事故统计

中国历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官方统计 交通事故已成为“世界第一害”,而中国是世界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交通事故年死亡人数首次超过五万人至今,中国(未包括港澳台地区)每年交通事故50万起,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均超过10万人,已经连续十余年居世界第一。 2009年,中国汽车保有量约占世界汽车保有量的百分之三,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却占世界的百分之十六。而酒后驾车为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罪魁之一。 中国历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官方统计 2001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0.6万人。 2001年全国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共受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75.5万起,事故共造成10.6万人死亡,平均每天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已达300人(注:每5分钟有一人死于交通事故),直接经济损失30.9亿元。(来源:中国新闻社) 2002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0.9万人 2002年,中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77.3万起,造成10.9万人死亡、56.2万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3.2亿元。(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3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0.4万人 2003年全国公安部门共受理一般以上道路交通事故667507起,这些事故造成10437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3.7亿元。去年,在机动车增长1674万辆、道路增加4.6万公里的情况下,全国交通事故起数、死伤人数出现了10年以来的首次下降,其中“非典”期间事故下降明显。(来源:京华时报) 2004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9.4万人 2004年中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达9.4万人,居世界第一。驾驶员是道路交通安全最重要的影响因素。2004年因驾驶员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占总数的89.8%,造成的死亡人数、受伤人数分别占到了总数的87.4%和90.6%。(来源:新华网) 2005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死亡98738人 2005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50254起,造成98738人死亡、469911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8.8亿元。(来源:新华社) 2006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78781起,造成89455人死亡、431139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4.9亿元。万车死亡率为6.2。

数据统计与分析(SPSS).

数据统计与分析(SPSS) 一、课程属性说明 适用对象:教育技术学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广告学专业 课程代码:11200913 课程类别:专业任选课 所属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授课学期:第8学期 学时:讲授54学时,实验34时 学分:3 教材: 《SPSS for Windows 统计与分析》,卢纹岱主编,电子工业版社,2000年版参考书: 考核方式:考查 评分方法:试验报告20%,上机考试 80% 前导课程:计算机基础,线性代数,概率统计

二、大纲制定依据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信息获得的方法,很多领域均需要做这方面的工作。传统的统计分析是由人工计算求解;现在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统计分析工作是由计算机来完成的,现在最为流行也最容易被广大用户接受的统计分析软件是SPSS,本课程就以介绍该软件为核心,并渗透介绍一些统计分析的数学方法,从而满足各专业学生对数据统计分析知识和技能的需求。 三、课程概要与目的任务 1.课程概要 本课程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1)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其中包括SPSS概述、系统运行管理方式、数据统计处理、数据文件的建立与编辑、文件操作与文本文件编辑;(2)统计分析过程,其中包括统计分析概述、基本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均值比较与检验、方差分析、回归分析、据类分析与辨别分析、因子分析、非参数检验、生存分析;(3)统计图形生成与编辑,其中包括生成统计图形、编辑统计图形,创建交互式图形、修饰交互图形 2.课程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理解SPSS软件的功能和应用方法,并能开展简单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工作。

道路交通事故数据统计分析系统研究

Y82660I107lO-22087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姓名垫垒占鲎熊焦壅煎申请学位级别塑±专业名称主垫苎焦论文提交日期2005.06论文答辩日期呈Q盟:Q昼:!璺学位授予单位垫尘.去堂答辩委员会主席塑叁堡壅亟评阅人塑圭堡整垫查壅鲎一查.墨二oo五年六月摘要目前,道路交通安全研究已趋于从交通事故成因、机理入手,寻找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时的人员、车辆、道路环境等方面的诱导因素,以及交通事故与影响因素间的相互关系,所以道路交通事故的调查和统计分析是交通事故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我国关于道路交通安全中事故影响因素定量分析工作还不是很完善,而符合实际功用的事故数据统计分析系统无疑会促进这一工作的发展。本文在对国内外道路交通事故数据采集项目和道路交通事故数据分析系统进行详细的研究分析后,确定了我国的道路事故数据采集项目及道路事故数据分析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适合于道路安全研究的道路交通事故数据的加工整理方法,建立了能展示更多交通事故信息的数据分析系统,从而为道路交通事故的规律总结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关键词:道路交通事故事故数据采集交通事故统计统计分析系统AbstractAtpresent,thecasestudyofthetraffichasalreadytendedtoward

sproceeding淅morigincauseoftrafficaccident,mechanism,factorofleadinginsuchrespectsastheroad,traffic,environmentwhilelookingforthetrafficaccidentoftheroadtohappen,andtrafficaccidentandinteractionofinfluencefactor,SOinvestigationandstatisticalanalysisoftheroadtrafficaccidentareimportantway intrafficaccidentstudy.Itisnotstillveryperfectthatourcountryhitsthequantitativeanalyticalworkofinfluencefactorofaccidentaboutthetrafficsafetyoftheroad,theaccidentdatastatisticalanalysissystemofthefunctionthatcorrespondtorealitywillundou

近三年全国交通事故统计和解析

附件1 2009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3.8万起,造成67759人死亡、27512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1亿元,与2008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0.1%、7.8%、9.8%和10.7%。 2008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265204起,造成73484人死亡、304919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0.1亿元。与2007年相比,分别下降19%、10%、25%、15%、39%。 中国每5分钟有一人因车祸死亡,每一分钟有一人因车祸伤残,每天死亡280多人,每年死亡10万多人,汽车数量占世界1.9%,车祸死亡人数占世界15%,且每年增加4.5%。自1899年发生第一起有记录车祸以来,全球车祸累计死亡3000万人,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所以每个人都必须珍重生命,注意安全。 截至2010年3月,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约1.92亿辆,全国机动车驾驶人约2.05亿人,中国已经大踏步进入“汽车时代”。但是,值得社会关注并亟待采取有效措施的是,有数据显示,儿童因道路交通事故导致的儿童伤害和死亡率在1985~1999年的15年间增长了81%。目前我国每年有超过1.85万名的14岁以下儿童死于交通安全事故,每天,至少有19名15岁以下的中国孩子因道路交通意外而死亡;77人因道路交通伤害而受伤。少年儿童交通事故死亡率居全球首位,是欧洲的2.5倍、美国的2.6倍。 2010年,全国共接报道路交通事故3906164起,同比上升35.9%。其中,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219521起,造成65225人死亡、254075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9.3亿。与去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18839起,下降7.9%;死亡人数减少2534人,下降3.7%;受伤人数减少21050人,下降7.7%;直接财产损失增加1196.7万元,上升1.3%。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1244起,同比减少32起,发生一次死亡5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269起,同比增加8起;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

统计技术与数据分析程序

PAGE页码 1 of 2 一.目的 在正常的生产状态下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分析产品质量状况及制程能力,予以产品质量的 矫正、改善、预防与提高. 二. 范围 自进料检验、制程检验、成品检验等,凡与质量活动相关之统计均适用之. 三. 权责 3.1 品保单位:统计分析、呈报. 3.2 品管单位:统计分析、呈报. 3.2 相关单位: 质量不良改善之执行. 四. 内容 4.1 规定各项统计之方式 4.1.1 进料管制:依《?协力厂周/月/季质量管理表》、《协力厂退货批率/评鉴月报表》 统计绘制厂商评比推移图分析之;依《?IQC进料异常问题追踪记录》统计进料异 常问题之追踪与确认. 4.1.2 制程管制:依《?IPQC周/月/季质量管理表》、《?制程质量周/ 月报表》统计不良 项目之不良率;依《?IPQC制程异常问题追踪记录》统计制程异常问题之追踪与确认. 4.1.3 成品管制:依《?FQC周/月/季质量管理表》、《?FQC验货重工明细月报表》;品保 课依《QA周/月/季质量管理表》、《QA验货重工明细周~月报表》、《?事业处 __部重工来源柏拉图》作统计,绘制相关柏拉图和百分比图. 4.2 统计方法和内容 4.2.1 进料检验部分 4.2.1.1《?协力厂周/月/季质量管理表》应注明厂商、类别、交货批数、总不合格 批率、退货批率、特采批率等. 4.2.1.2 推移图:应注明厂商、退货批率、特采批率等进行曲线对比排序. 4.2.2 制程检验部分 4.2.2.1 制程检验用推移图:包括总送验数、抽验数、不良率、重工率、特采率等. 4.2.3 最终检验部分

PAGE页码 2 of 2 4.2.3.1 《?FQC验货重工明细月报表》应包括:送检数、检验数、不良数、不良现 象、不良原因等. 4.2.3.2 《?课质量缺点柏拉图周/月/季分析表》、《QA周/月/季质量管理表》统计总 抽验不良率、重工率、特采率。 4.2.3.3 《?事业处__部重工来源柏拉图》统计不良现象、不良率、重工批数. 4.3 判断基准 推移图中不良率比曲线上升超出质量目标值为质量改善之重点,由相关责任单位提出改善 措施,依【质量异常处理程序】办理. 五. 参考文件. 5.1 【进料管制程序】 5.2 【制程检测程序】 5.3 【成品检验程序】 5.4 【质量异常处理程序】 六. 使用表单 6.1 品保处IQC第三方质量管理周/月/季报表 6.2 协力厂退货批率/评鉴/辅导月报表 6.3 品保处IQC进料异常问题追踪记录周/月报表 6.4 品保处课IPQC质量管理周/月报表 6.5 品保处课IPQC制程异常问题追踪记录周/月报表 6.6 品保处质量缺点柏拉图周/月/季分析表 6.7 品保处课FQC验货重工明细周/月报表 6.8 品保处QA质量管理周/月/季报表 6.9 品保处QA验货重工明细周/月报表

关于道路交通事故的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 道路交通事故 学院:应用数学学院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姓名:张琪 学号:1117020102

一.背景 汽车的发明使用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汽车以其特有的优越性为人类生活带来了舒适和便捷,但同时,它也给人类带来了道路交通事故等负面效应。由于汽车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车辆保有量急剧增加,交通流量急剧增大,造成车辆与道路比例的严重失调,导致交通事故频发,伤亡人数增多,经济损失增加,当今世界面临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困扰,无论是工业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不为交通事故所烦恼,道路交通事故问题已成为深刻的全球性社会问题,所以开展道路交通事故研究更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数据的收集 2.1 关于中国交通安全问题的调查问卷 1.你对目前中国交通安全状况有何看法? A很好B一般C糟糕 2你认为中国最近几年交通事故频繁吗? A频繁B较多C一般 3你认为交通知识主要由谁来灌输? A老师B家长C交警 4你认为中国在普及交通安全知识方面全面吗? A全面B不全面C不清楚 5你认为中国政府在处理交通事故方面做得够了吗? A够了B不够C不清楚 6你认为机动车哪些行为对交通安全影响大? A乱闯红灯B强行抢道C车辆乱停 7你认为行人及非机动车哪些行为对交通安全影响大? A乱闯红灯B乱穿马路C非机动车驶入机动车道 8哪类车辆交通违章较突出? A电动车B出租车C摩托车 9你认为造成交通安全意识差的原因是什么?(可多选) A缺乏交通安全意识B缺乏交通安全知识 C缺乏交通安全责任感D存在侥幸心理 E存在麻痹思想F没有交警的监督 G惩处违法行为力度不够

10.你认为今后中国的交通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可多选) A机动车的性能和质量B逃生设施 C服务质量D基础设施及环境的舒适度 E监管体质F配套法律 G事故处理能力 2.2 为了简便地了解关于交通事故方面的相关内容,在网站上找到了以下的统计数据。 表1 1995-2004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表

全国历年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数据

年份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财产损失万车死亡率10万人口死亡率1951 5922 852 5159 137.64 0.15 1952 4702 675 4026 101.81 0.12 1953 8744 1200 7255 153.65 0.20 1954 8467 917 5762 102.46 0.15 1955 9249 955 5463 94.18 0.16 1956 11332 1126 6364 95.91 0.18 1957 14980 1219 6789 96.75 0.19 1958 26938 3009 13259 174.33 0.46 1959 37126 4901 19038 232.61 0.73 1960 33634 5762 18637 257.46 0.87 1961 22358 4436 14355 184.83 0.67 1962 21238 3908 14879 157.58 0.58 1963 19212 2648 10789 101.34 0.38 1964 18157 2253 10490 81.60 0.32 1965 20967 2382 11949 79.53 0.33 1966 27367 3466 17639 102.18 0.46 1967 29264 5728 18517 172.48 0.75 1968 1969 1970 55437 9654 37128 227.63 1.16 1971 69975 11331 52119 229.19 1.33 1972 77465 11849 58738 205.21 1.36 1973 71192 13215 53827 37666779 196.45 1.48 1974 81672 15599 66498 44704449 198.51 1.72 1975 91606 16862 71776 51363635 183.86 1.82 1976 101878 19441 81908 55673377 156.62 2.07 1977 112222 20427 84779 62953015 145.45 2.15 1978 107251 19096 77471 56412909 120.20 1.98 1979 117848 21856 80855 53742835 119.62 2.24 1980 116692 21818 80824 49602939 104.47 2.21 1981 114679 22499 79546 50837376 95.85 2.25 全国历年道路交通事故统计数据 1982 103777 22164 71385 48594796 85.32 2.81 1983 107758 23944 73957 58358392 84.35 2.33 1984 118886 25251 79865 73363944 42.99 2.43 1985 202394 40906 136829 158676425 62.39 3.89 1986 295136 50063 185785 240180000 61.12 4.70 1987 298147 53439 187399 279389380 50.37 4.94 1988 276071 54814 170598 308613669 46.05 5.00 1989 258030 50441 159002 335984528 38.26 4.54 1990 250297 49271 155072 363548114 33.38 4.31 1991 264817 53292 162019 428359749 32.15 4.60

16种统计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方法有多少种

16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汇总 2015-11-10分类:数据分析评论(0) 经常会有朋友问到一个朋友,数据分析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哪些,我需要学习哪个等等之类的问题,今天数据分析精选给大家整理了十六种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描述统计 描述性统计是指运用制表和分类,图形以及计筠概括性数据来描述数据的集中趋势、离散趋势、偏度、峰度。 1、缺失值填充:常用方法:易9除法、均值法、最小邻居法、比率回归法、决策树法。 2、正态性检验:很多统计方法都要求数值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所以之前 需要进行正态性检验。常用方法:非参数检验的K-量检验、P-P图、Q-Q图、W 检验、动差法。 二、假设检验 1、参数检验 参数检验是在已知总体分布的条件下(一股要求总体服从正态分布)对一些主要的参数(如均值、百分数、方差、相关系数等)进行的检验。 1)U验使用条件:当样本含量n较大时,样本值符合正态分布 2)T检验使用条件:当样本含量n较小时,样本值符合正态分布 A单样本t检验:推断该样本来自的总体均数卩与已知的某一总体均数卩0常为理论值或标准值)有无差别; B配对样本t检验:当总体均数未知时,且两个样本可以配对,同对中的两者在可能会影响处理效果的各种条件方面扱为相似; C两独立样本t检验:无法找到在各方面极为相似的两样本作配对比较时使用。 2、非参数检验 非参数检验则不考虑总体分布是否已知,常常也不是针对总体参数,而是针对总体的某些一股性假设(如总体分布的位罝是否相同,总体分布是否正态)进行检验。

适用情况:顺序类型的数据资料,这类数据的分布形态一般是未知的 A 虽然是连续数据,但总体分布形态未知或者非正态; B 体分布虽然正态,数据也是连续类型,但样本容量极小,如10 以下; 主要方法包括:卡方检验、秩和检验、二项检验、游程检验、K-量检验等。 三、信度分析检査测量的可信度,例如调查问卷的真实性。 分类: 1、外在信度:不同时间测量时量表的一致性程度,常用方法重测信度 2、内在信度;每个量表是否测量到单一的概念,同时组成两表的内在体项一致性如何,常用方法分半信度。 四、列联表分析 用于分析离散变量或定型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对于二维表,可进行卡方检验,对于三维表,可作Mentel-Hanszel 分层分析。 列联表分析还包括配对计数资料的卡方检验、行列均为顺序变量的相关检验。 五、相关分析 研究现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依存关系,对具体有依存关系的现象探讨相关方向及相关程度。 1、单相关:两个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叫单相关,即研究时只涉及一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 2、复相关:三个或三个以上因素的相关关系叫复相关,即研究时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相关; 3、偏相关:在某一现象与多种现象相关的场合,当假定其他变量不变时,其中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称为偏相关。 六、方差分析 使用条件:各样本须是相互独立的随机样本;各样本来自正态分布总体;各总体方差相等。 分类1、单因素方差分析:一项试验只有一个影响因素,或者存在多个影响因素时, 只分析一个因素与响应变量的关系2、多因素有交互方差分析:一顼实验有多个影响

用SPSS对计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检验

第七节计数数据统计分析的SPSS操作 对于计数数据的统计分析,SPSS提供了不同的分析和检验方法,从总体上来说,大致可以分为:用于比率差异的非参数二项检验,用于离散型变量配合度检验的卡方检验、用于连续型变量配合度检验的单样本K-S检验和正态图检验法和用于独立性检验的列联表分析等,这一节我们简单介绍如何通过SPSS操作解决这些常见的计数数据分析的统计问题。 一、二项分布的非参数检验方法 我们常常需要检验一个事件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概率是否与已知结论相同,如某地区出生婴儿的性别比例是否与通常男女各半的结论相符,或在一次抽样中,男女两性所占的比例是否与原先设计好的比例相符。此时即可用二项分布(Binomial)方法进行检验。下面结合具体数据说明Binomial方法在检验比率差异时的应用。 1.数据 所用数据文件为SPSS目录下之GSS93 subset.sav。这里我们将该数据文件另寸为“8-6-1.sav”。该文件中有一变量SEX,是回答者的性别,我们想检验这些回答者的性别是否各占一半。 2.理论分析 从上面数据来看,我们的目的是检验数据中男生和女生所占的比例是否相等,这等价于检验男生所占的比例是否等于0.5,可以用比例检验的方法进行检验。在SPSS中对应于二项分布的检验(Binomial Test)过程。 3.二项分布检验过程 (1)打开该数据文件后点击菜单Analyze,在下拉菜单中选择Nonparametrics Tests子菜单中的Binomial…,单击可进入二项检验(Binomial Test)的主菜单。把SEX变量选入到检验变量表列

中,其他选项请保持默认(图8-1)。 图8-1:二项分布检验主对话框 (2)请单击Options…按钮,打开对话框如图8-2所示。在此我们想同时在结果中输出一些描述 统计量及百分位数,可设置如图所示。设置完成单击Continue按钮回到主对话框。 图8-2:二项分布Options窗口 (3)在主对话框中点击OK得到程序运行结果。 4.结果及解释 (1)输出数据描述统计量信息 NPar Tests Descriptive Statistics N Mean Std. Deviation Minimum Maximum Percentiles 25th 50th (Median) 75th Respondent 's Sex 1500 1.57 .49 1 2 1.00 2.00 2.00 在描述统计表中,程序提供了样本容量、平均数、标准差、极值及三个百分位数。 (2)输出二项分布检验结果 Binomial Test Category N Observed Prop. Test Prop. Asymp. Sig. (2-tailed) Respondent's Sex Group 1 Male 641 .43 .50 .000

大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

统计分析方法有哪几种?下面天互数据将详细阐述,并介绍一些常用的统计分析软件。 一、指标对比分析法指标对比分析法 统计分析的八种方法一、指标对比分析法指标对比分析法,又称比较分析法,是统计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有关的指标对比来反映事物数量上差异和变化的方法,有比较才能鉴别。 指标分析对比分析方法可分为静态比较和动态比较分析。静态比较是同一时间条件下不同总体指标比较,如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比较,也叫横向比较;动态比较是同一总体条件不同时期指标数值的比较,也叫纵向比较。 二、分组分析法指标对比分析法 分组分析法指标对比分析法对比,但组成统计总体的各单位具有多种特征,这就使得在同一总体范围内的各单位之间产生了许多差别,统计分析不仅要对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进行分析,还要深入总体的内部进行分组分析。分组分析法就是根据统计分析的目的要求,把所研究的总体按照一个或者几个标志划分为若干个部分,加以整理,进行观察、分析,以揭示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性。 统计分组法的关键问题在于正确选择分组标值和划分各组界限。 三、时间数列及动态分析法 时间数列。是将同一指标在时间上变化和发展的一系列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就形成时间数列,又称动态数列。它能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动情况,通过时间数列的编制和分析,可以找出动态变化规律,为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依据。时间数列可分为绝对数时间数列、相对数时间数列、平均数时间数列。 时间数列速度指标。根据绝对数时间数列可以计算的速度指标:有发展速度、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

动态分析法。在统计分析中,如果只有孤立的一个时期指标值,是很难作出判断的。如果编制了时间数列,就可以进行动态分析,反映其发展水平和速度的变化规律。 四、指数分析法 指数是指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变动情况的相对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根据指数所研究的范围不同可以有个体指数、类指数与总指数之分。 指数的作用:一是可以综合反映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变动的方向和程度;二是可以分析某种社会经济现象的总变动受各因素变动影响的程度,这是一种因素分析法。操作方法是:通过指数体系中的数量关系,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来观察某一因素的变动对总变动的影响。 用指数进行因素分析。因素分析就是将研究对象分解为各个因素,把研究对象的总体看成是各因素变动共同的结果,通过对各个因素的分析,对研究对象总变动中各项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测定。因素分析按其所研究的对象的统计指标不同可分为对总量指标的变动的因素分析,对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 五、平衡分析法 平衡分析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化对等关系的一种方法。它把对立统一的双方按其构成要素一一排列起来,给人以整体的概念,以便于全局来观察它们之间的平衡关系。平衡关系广泛存在于经济生活中,大至全国宏观经济运行,小至个人经济收支。平衡分析的作用:一是从数量对等关系上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平衡状况,分析各种比例关系相适应状况;二是揭示不平衡的因素和发展潜力;三是利用平衡关系可以从各项已知指标中推算未知的个别指标。 六、综合评价分析 社会经济分析现象往往是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运行状况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且各个因素的变动方向和变动程度是不同的。如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评价,涉及生活、分配、流通、消费各个方面;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价,涉及人、财、物合理利用和市场销售状况。如果只用单一指标,就难以作出恰当的评价。 进行综合评价包括四个步骤:

2019年全国交通事故统计数据

2019年全国交通事故统计数据 国家统计局早在2020年2月23日就发布了《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下称《公报》),其明确了我国2019年度汽车拥有的相关数据,指出: ① 在2019年末,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26150万辆(涵盖有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762万辆),这个数据比2018年的24028万辆增加了2122万辆(增长率8.83%),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达到了22635万辆,比2018年的20730万辆增加了1905万辆(增长率9.18%)。 ② 而民用轿车保有量14644万辆,比2018年的13451万辆增加了1193万辆(增长率8.86%),其中私人轿车保有量又有13701万辆,与2018年的12589万辆相比增加1112万辆(增长率8.83%)。

(图片来源于网络) 虽然我国道路交通建设在长足进步,但是汽车的增长速度实在是太快,这也给交通安全带来了巨大压力。结合过去三年的《公报》统计数据,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统计数据被公布如下: ① 2017年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人数2.06人; ② 2018年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人数1.93人; ③ 2019年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人数1.80人。 2019年度,如果以26150万辆汽车为总数计算,以2019《公报》中公布的数据,:每万车死亡人数为1.80人,则2019年,我国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共导致大约14527人死亡。

对于上述的死亡数据,网络上存在较大争议,如网络上就有相关统计,在2018年,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次数达244937起,导致死亡人数是63194人,这个数据远远大于根据上述国家相关统计数据计算后得出的死亡数据。 (某网站数据图片) 当然,对普通老百姓而言,对数据的关心是其次的,更多的是关心由此带来的事故处理,因为很多当事人咨询我们时都是问事故的处理或赔偿问题。 目前,我国处理交通事故的依据主要是《交通安全法》《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以及与交强险有关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这些规定明确了道路运行的基本规则、原则以及相关的行政处

统计技术与数据分析程序(含表格)

统计技术与数据分析程序 (IATF16949-2016/ISO9001-2015) 1.0目的 合理使用统计技术,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采取纠正/预防措施,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识别可以实施的持续改进,增强顾客满意。2.0适用范围 适用于产品实现和服务实现的全过程。 3.0职责 3.1技术部负责在质量先期策划中明确每一过程适用的统计工具,负责对制造过程能力应用的统计技术进行计算验证和研究。 3.2 销售部依据销售及顾客满意度的信息,通过使用统计技术和数据分析,提出销售策略的建议及最大限度满足顾客要求的措施,并将数据和统计结果传递给技术部、质量保证部。 3.3质量部负责组织统计技术和数据分析的应用,负责对内、外相关性数据的传递、初步分析与处理,并进行过程能力研究。 3.4生产车间负责通过使用统计技术和数据分析,确保生产过程处于稳定的受控状态,并将数据及统计结果传递给技术部、质量部。 3.5综合部负责组织统计技术和数据分析的普及培训。 3.6总经理负责提供统计技术和数据分析研究所需资源。 4.0工作程序和要求 4.1 统计技术选用范围

质量部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全厂使用的统计技术方法。各部门所应用的统计技术,可在下列统计技术中选用:排列图、因果图、散布图、直方图、控制图、分层法、抽样技术、方差分析法等。 表一:推荐应用的统计技术 4.2 统计技术说明 4.2.1 抽样检验 技术部根据产品的主要程度和以往的控制经验,制订产品过程的抽样方案,对产品过程进行控制。 4.2.2 调查表 根据对产品、过程质量体系涉及的方方面面的控制需要,设定相应的表格进行记录、分析,为质量控制(或管理)搜集必要的信息。 4.2.3 排列图 当优先顺序或缺陷程度不得达到一目了然时,为便于观察或决定可采用排列图。

统计研究的程序与数据搜集方法

二、数据搜集方法 A、为什么要搜集数据:数据是统计分析的基础 B、什么是数据搜集: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有组织、有计划地向调查对象搜集原始 资料和次级资料。

C 、 数据来源 (一)原始数据的搜集方法 1、全面调查 (1)定期统计报表制度:严格的报告制度 指按照国家统一规定的各项要求,自下而上地定期向国家和主管部门报送基本统计资料的一种报告制度 优点:能保证统计资料的全面性和连续性 能保证统计资料的统一性和及时性 能满足各级部门对统计资料的需要 缺点:统计报表过多会增加基层负担 有可能由于虚报瞒报而影响统计资料质量 (2)普查:指国家为详尽了解某项重要的国情国力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 由于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宜经常进行 最近的一次普查: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 我国人口普查:1953年 1964年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2、 随机抽样调查:根据随机原则推算总体特征,又称概率抽样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抽样推断的理论基础是概率论。 特点: (1)按随机原则选样,即样本单位的抽取不受主观因素及其他系统性因素的影响,每个总体单位都有均等的被抽中机会 间接来源

(2)能够保证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即样本单位和总体具有相同的概率分布 (3)调查目的是从数量上推算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表现,它可以到全面调查的作用 (4)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控制 优点: (1)能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达到全面调查的目的 (2)调查资料的准确性较高、受人为干扰的可能性较小 方式: (1)简单随机抽样,每个个体被抽中的机会相等;选择一个受试对象对其他元素没有影响;使用随机数表,抽签等方式。 可以应用Excel中的随机函数rand()根据样本框安排随机样本 *样本框:抽样过程中抽取样本的所有抽样单位的名单。如,从全体学生中,直接抽取200名学生作为样本,那么,全体学生的名单(花名册)就是这次抽样的样本框。 例:在编号为1-100的学生中随机抽取 随机编号=int(rand()*100))+1 学会查看Excel的帮助文件 (2)等距抽样,又称机械抽样或系统抽样,常用于电话调查。 例如:从一个学生人数为200人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20的样本,将学生的学号排序,假定随机选取学号起点4,然后从总体中选取样点的学号为第4,第14,第24,… (3)类型抽样,又称分层抽样,把总体某种分类标准分为若干群组,这些群组满足互斥性、完备性、和相似性要求,然后在组中按照同样的比例随机选取样本。 特点:代表性高,抽样误差低。 例如:调查对象按收入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然后从每个阶层中或随机抽取 (4)整群抽样,又称聚类抽样。先对总体分类,然后用简单随机抽样选类,最后对选中的类作普查或简单随机抽样调查。较为有效。 例如:按照家庭、宿舍楼或街区来抽取调查对象,对抽到的家庭、宿舍楼或街区再作全面或随机调查。 3、非概率抽样:不按照概率均等的原则,而是根据人们的主观经验或其它条件来抽取样本。缺点: (1)由于调查者的主观决策影响抽样的整个过程,因而不能保证样本是否重现了总体的分布结构,样本的代表性往往较小,用这样的样本推论总体是极不可靠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