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石煤矿大断面交岔点支护技术浅析与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石煤矿大断面交岔点支护技术浅析与应用
【摘要】本文针对板石煤矿巷道支护现状,对锚网索联合支护技术与u型钢可缩支护技术进行支护原理、支护强度、支护优缺点和经济效益对比分析,并提出今后巷道围岩控制技术建议。
【关键词】交岔点 u型钢支护锚网索支护
随着煤矿开采强度和开采深度的增加,矿井的深部巷道因围岩变形、破坏严重不得不翻修,每年需要翻修多次,巷道变形剧烈、维护困难、支架折损严重、返修率高、维护费用成倍增加,安全状况恶化等,这些问题给煤矿的安全生产带来许多问题。
1 问题提出
板石煤矿从7月15日集中大面积来压以后,矿井的大部分巷道不同程度受到破坏,破坏较为严重的主要集中在-480m水平附近,特别副井-480m井底车场、风井-480m井底车场、-480m变电所、-480m 水泵房、-480m入风石门、-480m回风石门,这些巷道及硐室受到破坏程度尤为严重,主要表现在巷道支架扭曲变形严重、底鼓量大。从7月15日至现在,-480m入风车场及石门、-480m回风车场及石门拉底次数5-6次,平均每次拉底量在600mm左右。这些巷道的支护形式均为29u钢+钢筋网(横筋φ12×纵筋φ8)+喷砼(厚度240mm),而在此区域的几个较大的交岔点采用锚网索+喷砼支护(锚杆长2000mm、锚杆φ18mm、锚杆间排距800mm×800mm,锚索长8300mm、锚索φ15.24mm、锚索间排距1500mm×1500mm),受到破坏的程度较小。
2 锚网索+喷砼与29u钢+钢筋网+喷砼支护技术
锚杆支护主要改变围岩强度,而u型钢可缩支架主要改变围岩运动状态。由于种种原因,棚式支护不可能紧贴围岩,或不能全部紧贴围岩,往往形成所谓“等来劲”。
本文主要对锚杆联合支护技术和u型钢可缩支架的支护原理、支护强度和支护施工难易程度和经济技效益四方面进行分析。
2.1 锚网索与u型钢可缩支架支护原理比较
u型钢拱形可缩性支架是国内外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架型。它主要依靠连接件锁紧后,可缩性支架节间连接段的型钢受到压紧,产生预紧力。若要推动支架节间连接部分滑动,必须克服连接部分型钢与型钢之间、型钢与连接件之间的摩擦阻力。
锚杆支护促使围岩由载荷体转化为承载体。尽管锚杆在不同的地质条件下作用机理有所不同,但都是在巷道周边内加固围岩,形成围岩承载体,有利于围岩的稳定。
2.2 支护强度比较
u型钢可缩支架具有结构较简单、承载能力较大、可缩性能较好等优点。
锚杆杆体是锚杆的主体,杆体材质及表面结构直接影响锚固范围内对围岩的支护阻力。
2.3 支护技术优缺点比较
(1)拱形u型钢可缩性支架优缺点分析。拱形u型钢可缩性支架结构比较简单,承载能力大,可缩性较好,是可缩性支架中使用
最广泛的一种。
拱形u型钢可缩性支架的优点是:①支架受力均匀,特别是对非均匀载荷,不稳定围岩和动压巷道有良好的适应性。②由于支架铰接处弯矩较小,从而使支架承载能力提高了2~3倍。③支架的可缩性较好,支护效果好。④支架为拱形符合巷道最优断面要求。拱形u型钢可缩性支架的缺点是:①在煤层开采厚度较小的情况下掘进巷道时,不利于保持巷道顶板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在工作面与巷道连接处比较难以安装;②在非机械化掘进的条件下,拱形巷道断面施工也比较困难。增加施工难度。③对于矿压比较大的矿井而言,u钢可缩型支架很容易造成弯曲变形。④拱形u型钢可缩性支架重量大,不宜搬运,无形中加大了工人劳动量。
(2)锚杆支护技术优缺点分析。锚杆支护技术已是目前最为普遍使用的支护技术。锚杆支护技术的优点如下:①从根本上改善巷道的支护状况,保证了安全生产。生产实践表明:使用锚杆支护发生冒顶事故率降低、巷道失修率逐年下降和断面利用率提高。②简化综采工作面上、下顺槽超前支护,加快了回采速度,提高了工作面单产,有利于安全高效矿井建设。锚杆支护可以有效减少回采超前压力对巷道的破坏,省掉替棚工序,超前支护也大大简化,从而提高综采工作面推进速度。③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减少了支护物料的运输。采用锚杆支护后,不得要运输大量的支费型钢和其它辅助材料,改善了上、下顺槽工作环境,从根本上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解放了生产力,加快了循环进度。④大幅度节约支护材料,
降低支护成本,有利于节约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3 板石煤矿煤岩巷道围岩控制技术建议
本文结合板石煤矿u钢支护和锚网支护的分析比较,提出今后巷道支护技术建议。(1)u钢支护巷道和锚网索支护比较。在这次矿井大面积集中来压后,矿压波及到的地方,u钢支护巷道破坏程度较大,而这三个较大跨度的交岔点受到破坏的程度较小,这三个交岔点均为锚网索+喷砼联合支护。(2)预应力锚网索联合支护技术。软岩巷道支护机理研究的关键技术主要为强化控制技术,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要有效增支护体系的工作阻力,特别是初始工作阻力,以阻止围岩塑性变形的发展;②要有效增强巷道围岩自身强度,提高围岩自身承载能力;③提高巷道围岩与支护体系的整体工作强度,以联合方式代替单一的被动支护形式,通过支护体与围岩间的主动和动态相互作用,来全面保持巷道围岩与支护体系的长期稳定,延长巷道的修复周期。(3)强化关键技术。锚索支护方式具有如下优点:①钻眼施工机具、锚固材料及搅拌方式沿用树脂锚杆相关技术,较传统的锚索大大简化了施工难度;②钢绞线具有柔性,因而长度可以适当加长,锚固深度大大提高,可以将6.0~9.0m以内的下部不稳定岩层锚固到上部稳定的岩层中,而目前的锚杆长度难以超过巷道高度;③专用设备施加预应力,预拉力大小随意可调,可以及时主动支护围岩,而锚杆预拉力受钻机扭矩限制,目前不超过20~30kn。
锚杆和锚索联合支护解决了大量巷道支护技术难题,已作为经验
在现场推广应用,并成为解决复杂条件的基本形式。但从使用效果看,尚存在一些问题:①由于外端头受力不良,与围岩点接触,软弱岩体受点载荷时,顶板强化效果不明显;②钢绞线延伸率仅有3.5%,抗变形性能差,和锚杆承载不同步,易超前锚杆集中受力;过高的预拉力必将进一步加剧锚杆和锚索的不同步承载现象,导致各个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