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应急工作手册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14015273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48.png)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一、引言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突发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制定一份卫生应急工作手册是非常必要的。
本手册旨在系统梳理卫生应急工作的相关知识和措施,为卫生应急响应提供指导和支持。
二、卫生应急基础知识1.卫生应急的概念与目标- 卫生应急是指当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紧急灾害时,迅速采取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的一系列紧急卫生措施和工作。
- 卫生应急的目标是减少灾害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最大程度地保护健康和生命。
2.卫生应急工作体系- 卫生应急工作体系由预防与准备、应急响应和恢复重建三个环节组成。
- 预防与准备包括事前准备、组织措施、物资设备准备等。
- 应急响应包括事故现场处置、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医疗救治等。
- 恢复重建包括灾后健康防治、灾后心理援助、卫生设施重建等。
三、卫生应急准备1.卫生应急预案- 卫生应急预案是制定卫生应急工作的重要依据和指导文件,包括组织机构、任务分工、应急响应程序等方面的内容。
- 卫生应急预案的制定要考虑地域特点、灾害类型、人口分布等因素。
- 卫生应急预案应定期演练和修订,确保其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2.人员准备- 卫生应急需要有一支专业的应急队伍,包括医疗救援人员、疾病监测人员、宣传教育人员等。
- 人员准备要求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反应和处理能力。
3.物资设备准备- 卫生应急需要有一定的物资设备准备,包括防疫药品、医疗器械、防护用品等。
- 物资设备准备要维护好存储条件,定期检查和更新货物,确保其完好有效。
四、卫生应急响应1.事故现场处置- 在事故现场,要做好伤员救治、病原学监测、疫情报告等工作。
- 系统组织救援队伍,设立临时医疗救援点,及时收治伤员。
- 在有毒、有害物质泄漏事故中,要做好相关处理和清除工作。
广水市疾控中心卫生应急工作手册单行本1115教学提纲
![广水市疾控中心卫生应急工作手册单行本1115教学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e8d15c48763231126edb115a.png)
广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建设工作手册广水市卫生局应急办二0一一年十月二十日前言随着人口流动和商品流通日益加大,国际交流增多,一些新发以及传统的传染病预防控制难度明显增加,不明原因传染性疾病和群体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威胁日益突出,疾病控制应急工作面临严峻的考验。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市疾控中心卫生应急处置,提高卫生应急能力,真正做到无急可应,有急能应,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应急队伍。
市卫生局应急办编写了这本《广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工作手册》,供疾控中心专业人员使用。
内容包括疾病控制工作制度、疾病控制岗位职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流程等。
广水市卫生局应急办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日目录第一篇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工作相关制度一、卫生应急组织管理制度二、卫生应急联络员制度三、卫生应急信息管理制度四、卫生应急工作报告制度五、卫生应急值守制度六、卫生应急队伍管理制度七、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制度八、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制度九、卫生应急监测预报制度十、卫生应急督导检查制度十一、卫生应急现场处置制度十二、卫生应急风险管理制度十三、卫生应急培训工作制度十四、卫生应急演练工作制度十五、卫生应急检验检测制度十六、卫生应急生物安全制度十七、卫生应急健康教育制度十八、卫生应急考核评估制度第二篇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岗位职责一、疾控中心主任和分管副主任职责二、疾控中心卫生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职责三、疾控中心卫生应急业务相关科室负责人职责四、疾控中心后勤保障部门负责人职责五、疾控中心疫情信息人员职责六、疾控中心卫生应急值班人员职责七、疾控中心卫生应急事件现场流调人员职责八、疾控中心卫生应急检验检测人员职责九、疾控中心卫生应急现场采样人员职责十、疾控中心卫生应急疫区(点)消杀人员职责十一、疾控中心卫生应急健康教育人员职责十二、疾控中心应急储备物资保管人员职责第三篇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相关工具包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范围与标准二、几种急性传染病的潜伏期、隔离期与接触者观察期三、从临床症状入手寻找病因线索的步骤四、按临床综合征划分的疾病特征五、急性不明原因中毒相关体征的甄别六、不明原因疾病样本采集表七、各类食物中毒特点及处理要点八、灾区饮用水水源选择、保护及消毒方法九、传染病防控现场消毒方法十、自然灾害后灾区病媒生物监测与评价十一、化学物中毒常用特效解毒剂十二、疫苗免疫程序十三、突发事件防护用品装备及使用目录第四篇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工作流程广水市疾控中心卫生应急处置工作流程第一篇广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应急工作相关制度一、卫生应急组织管理制度(一)市疾控中心成立卫生应急事件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处理辖区内发生的卫生应急事件。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cd20a91b6bd97f192279e92f.png)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知识要点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与分级分类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概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划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和特别重大(Ⅰ级)四级。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1)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
(3)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4)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人,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
(5)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
(6)周边以及与我国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并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及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
(7)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在一个县(市)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6天)发生5例以上肺鼠疫、肺炭疽病例,或者相关联的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县(市)。
(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
(3)腺鼠疫发生流行,在一个市(地)行政区域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多点连续发病20例以上,或流行范围波及2个以上市(地)。
(4)霍乱在一个市(地)行政区域内流行,1周内发病30例以上,或波及2个以上市(地),有扩散趋势。
(5)乙类、丙类传染病波及2个以上县(市),1周内发病水平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
(6)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人,尚未造成扩散。
(7)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县(市)以外的地区。
(8)发生重大医源性感染事件。
(9)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人员死亡。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答案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ed1e74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7f.png)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答案卫生应急工作手册第一章:引言1.1 本手册的目的1.2 本手册的适用范围1.3 本手册的组织结构第二章:应急响应机制2.1 应急响应组织体系2.1.1 领导小组2.1.2 指挥部2.1.3 应急响应部门2.2 应急响应等级划分2.3 应急响应程序2.3.1 应急响应预案的编制2.3.2 应急响应的启动2.3.3 应急响应的组织实施2.3.4 应急响应的评估与调整第三章:应急资源准备3.1 应急资源清单3.1.1 卫生器材设备清单3.1.2 医疗救援人员清单3.1.3 防护用品清单3.2 应急物资储备3.2.1 防护物资储备3.2.2 医疗救援物资储备3.3 应急设施准备3.3.1 应急指挥中心3.3.2 隔离区域设置3.3.3 治疗点设置第四章:应急培训与演练4.1 应急知识培训4.1.1 卫生应急教育计划4.1.2 员工培训与演练4.2 应急预案演练4.2.1 演练目标与方法4.2.2 演练计划与组织4.2.3 演练评估与总结第五章:疫情监测与报告5.1 监测系统建设5.1.1 监测指标及方法5.1.2 监测设备及使用5.2 疫情报告流程5.2.1 病例报告与排查5.2.2 数据上报与分析5.2.3 疫情通报与发布第六章:应急沟通与协调6.1 内部沟通与协调6.1.1 指挥体系的组织与协调 6.1.2 信息传递与共享6.2 外部沟通与协调6.2.1 部门沟通与合作6.2.2 媒体与公众信息发布第七章:风险评估与控制7.1 疫情风险评估方法7.1.1 疫情传播风险评估7.1.2 应急响应实施风险评估7.2 风险控制措施7.2.1 传染源隔离与控制7.2.2 个人防护与卫生措施第八章:应急后续工作8.1 事件评估与总结8.1.1 事件情况评估8.1.2 应急响应工作总结8.2 事后处置与复原8.2.1 应急物资补充与归档 8.2.2 积极心理干预与支持附件:附件一、卫生器材设备清单附件二、医疗救援人员清单附件三、防护用品清单法律名词及注释:1:《应急管理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法》。
详细全文:小学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手册
![详细全文:小学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2fdbec63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01.png)
详细全文:小学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手册目录1. 引言2.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定义3. 小学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原则4. 小学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步骤- 4.1 事件发生初期的应急响应- 4.2 事件发展期的应急处置- 4.3 事件后期的应急处理5. 应急处置措施- 5.1 预防措施- 5.2 传染病防控措施- 5.3 紧急救护措施6. 应急处置人员的职责和分工- 6.1 学校领导- 6.2 教职员工- 6.3 学生及家长- 6.4 卫生保健人员7. 应急处置设备和物资准备- 7.1 应急通信设备- 7.2 防护用品和药品储备- 7.3 应急物资储备8. 应急演练和培训- 8.1 应急演练计划- 8.2 应急演练流程- 8.3 应急培训9. 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9.1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法律法规- 9.2 学校安全管理相关政策10. 附录- 附录一: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图- 附录二:常见传染病的防控手册- 附录三:应急联系人名单引言本手册旨在指导小学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处置工作。
小学作为儿童集中活动场所,应具备一定的应急预案和处置能力,以确保学生和教职员工的安全与健康。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定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是指在小学范围内突然发生的、对学生和教职员工健康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威胁的事件。
小学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原则- 保护生命安全和健康为首要任务- 实施快速响应和处置,防止事件扩大蔓延- 依法依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保持信息畅通和及时沟通- 组织协调各方资源,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援助小学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步骤4.1 事件发生初期的应急响应-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通知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 确认事件性质和规模- 集中人员到安全区域或疏散点- 开展初步的紧急救护和防控措施4.2 事件发展期的应急处置- 继续实施防控措施- 确保学生和教职员工的生活和研究秩序- 组织疏散和转移有需要的人员- 加强与卫生保健人员的合作与协调4.3 事件后期的应急处理- 对学生和教职员工进行健康监测和评估- 清理和消毒受污染区域和物品- 开展心理疏导和咨询服务- 归档和总结事件的应急处置经验应急处置措施5.1 预防措施- 加强卫生教育和宣传- 定期检查和维护学校卫生设施- 建立健全学生健康档案和疫苗接种记录- 做好食品安全和饮用水卫生管理5.2 传染病防控措施- 加强传染病监测和报告- 提供及时的传染病防控指导- 实施学生健康监测和隔离措施- 配发个人防护用品和消毒用品5.3 紧急救护措施- 培训教职员工急救知识和技能- 配备急救设备和药品- 开展急救演练和模拟演练- 建立应急医疗联络机制应急处置人员的职责和分工6.1 学校领导- 负责指挥和决策应急处置工作- 确保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 组织资源和力量支持应急处置6.2 教职员工- 配合学校领导的指挥和安排- 组织学生疏散和转移- 实施防控措施和紧急救护6.3 学生及家长- 遵守学校的应急指导和安排- 积极配合疏散和转移工作- 主动报告疾病情况和提供信息6.4 卫生保健人员- 提供专业的卫生防控指导- 开展学生健康监测和评估- 提供紧急救护和医疗服务应急处置设备和物资准备7.1 应急通信设备- 配备应急广播器材和电话通讯设备- 建立学校内部和外部的通信网络- 确保通信设备的正常维护和使用7.2 防护用品和药品储备- 储备个人防护用品和消毒用品- 提供常用急救药品和药箱- 定期检查和更新储备物资7.3 应急物资储备- 储备食品、饮用水和生活物资- 准备应急照明和发电设备- 储备应急工具和器械应急演练和培训8.1 应急演练计划- 制定年度应急演练计划- 定期组织演练和模拟演练- 评估演练效果和提出改进建议8.2 应急演练流程- 制定演练方案和演练流程- 组织演练人员和设备准备- 指挥和跟踪演练过程- 梳理和总结演练经验8.3 应急培训- 提供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 开展卫生防控培训和演讲- 组织教职员工参加培训活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9.1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法律法规- 了解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遵守法律法规要求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与协调9.2 学校安全管理相关政策- 熟悉学校安全管理相关政策和规定- 落实学校安全管理责任和义务- 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附录附录一: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图(插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流程图)附录二:常见传染病的防控手册(提供常见传染病的防控手册,如流感、手足口病等) 附录三:应急联系人名单(列出学校应急联系人及其联系方式)以上为小学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手册的详细内容,请小学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详细全文:小学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手册
![详细全文:小学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e18e0bae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31.png)
详细全文:小学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手册1. 总则本手册旨在为小学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提供应急处置的指导。
所有小学都应制定和实施本手册,以确保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 适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小学在以下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处置:- 传染病疫情- 食物中毒- 饮用水污染- 空气质量污染- 其他可能导致师生健康受损的公共卫生事件3. 组织架构小学应成立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应急处置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应包括校长、分管副校长、教务处、保卫处、后勤处、卫生保健室等相关部门负责人。
4. 预防措施4.1 传染病预防- 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卫生意识。
- 建立健全因病缺勤登记制度,对因病缺勤的师生进行追踪。
- 定期进行环境卫生整治,保持校园环境整洁。
- 落实晨检、午检制度,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4.2 食物中毒预防- 加强对食品采购、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的监管。
- 定期对食堂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培训。
- 提高师生食品安全意识,禁止购买和食用来源不明的食品。
4.3 饮用水污染预防- 定期对饮用水进行监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 加强对饮用水设施的维护和管理,防止水源污染。
- 教育师生正确饮用自来水,提高饮用水安全意识。
4.4 空气质量污染预防- 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及时了解空气质量状况。
- 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校园空气质量。
- 教育师生正确应对空气质量污染,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5. 应急处置流程5.1 发现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一旦发现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
- 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确定应急级别和应对措施。
5.2 初步处置- 根据领导小组的指示,相关部门迅速采取措施,如隔离病例、暂停集体活动等。
- 卫生保健室开展调查,了解事件原因和涉及人员。
5.3 进一步处置- 根据调查结果,领导小组决定采取更严格的措施,如全校停课、全面消毒等。
详细全文:小学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手册
![详细全文:小学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a8279f43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4f.png)
详细全文:小学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手册一、前言为了有效应对小学可能发生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保障师生的生命健康,提高应急响应能力,我们编写了这份《小学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手册》。
二、基本原则1. 预防为主:做好日常公共卫生管理工作,预防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发生。
预防为主:做好日常公共卫生管理工作,预防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发生。
2. 及时响应:一旦发生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及时响应:一旦发生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3. 科学处置: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科学方法进行应急处置。
科学处置: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科学方法进行应急处置。
三、突发事件分类根据可能出现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传染病疫情:如流感、手足口病等。
传染病疫情:如流感、手足口病等。
2. 食物中毒:学校食堂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
食物中毒:学校食堂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
3. 环境污染:如学校周围的空气、水源等环境污染事件。
环境污染:如学校周围的空气、水源等环境污染事件。
四、应急处置流程1. 确认事件当发现可能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首先要确认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2. 启动预案确认事件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设立应急指挥部,由校长或其指定的人员担任指挥长。
3. 信息报告将事件情况及时、准确地报告给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健康部门。
4. 采取措施根据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隔离病例、消毒环境、停止供餐等。
5. 宣传教育对师生进行公共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其防控意识。
6. 事后总结事件结束后,应总结经验,修改和完善应急预案。
五、应急物资储备应急物资包括但不限于口罩、消毒液、急救药品等,应定期检查,确保数量充足,有效期内。
六、培训与演练定期对师生进行公共卫生应急知识的培训,定期组织应急处置演练,提高师生的应急能力。
以上就是《小学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手册》的全文,希望对小学的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有所帮助。
紧急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手册(全版)
![紧急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手册(全版)](https://img.taocdn.com/s3/m/36842f6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80.png)
紧急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手册(全版)本手册旨在为各级政府部门、医疗卫生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应对紧急公共卫生事件的指导和参考。
本手册内容包括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类型及特点,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组织架构和职责,以及应对措施等。
一、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类型及特点1.1 定义紧急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1.2 类型(1) 重大传染病疫情:如新冠、非典、禽流感等;(2)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如集体发热、腹泻等;(3) 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如食物中毒、化学中毒等;(4) 其他:如放射性事故、生物恐怖袭击等。
1.3 特点(1) 突发性:事件发生迅速,难以预测;(2) 严重性:可能对公众健康造成严重损害;(3) 复杂性: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4) 社会性:容易引起社会恐慌和舆论关注。
二、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组织架构和职责2.1 组织架构(1) 应急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和指挥应对工作;(2) 医疗救治组:负责救治病患和防控疫情;(3) 流行病学调查组:负责调查事件原因和传播途径;(4) 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组:负责监测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5) 宣传和舆论引导组:负责宣传和引导舆论;(6) 社会稳定组:负责维护社会稳定;(7) 后勤保障组:负责提供物资和人员支持。
2.2 职责(1) 应急指挥部:负责决策和指挥;(2) 医疗救治组:负责救治病患,隔离传染源;(3) 流行病学调查组:负责调查事件原因,制定防控措施;(4) 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组:负责监测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采取相应措施;(5) 宣传和舆论引导组:负责宣传防控知识,引导舆论;(6) 社会稳定组:负责维护社会稳定,处理相关事件;(7) 后勤保障组:负责提供物资和人员支持。
三、应对措施3.1 预防措施(1) 加强监测:关注疫情动态,及时发现异常;(2) 健康教育:普及公共卫生知识,提高防范意识;(3) 卫生防护: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做好个人防护;(4) 应急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
《卫生院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手册》实用指南
![《卫生院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手册》实用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ea25e42b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52.png)
《卫生院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手册》实用指南
卫生院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是卫生院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应急处理过程中,要掌握科学的救援方法和管理手册,以应对突发事件。
《卫生院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手册》是卫生院公卫人员经常查询的文档,接下来将对该文档进行解析。
一、文档介绍
《卫生院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手册》是卫生院为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应对突发事件而编制的应急手册。
该手册包含卫生院与应急部门的联系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管理、卫生院内部应急处理的流程等重要信息。
二、文档内容
1.与应急机构的联系:手册中提供了与应急机构联系的途径,包括联系人、电话号码等,以保障在紧急情况下的快速连接与高效应对。
2.突发事件管理:手册中对不同事件类型分类处理,确定不同管理程度、运输方案以及抗疫药物及器材等应及时配备就位。
3.卫生院内部应急处理:手册中对卫生院内部各部门及职责进行了明确,针对不同事件也有相应的处理流程和人员排班等规定。
4.信息备份:手册中还提供了信息备份的方式,可以保
证在紧急情况下关键数据及时提取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三、文档应用
《卫生院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手册》的应用可以帮助卫生院公卫人员快速掌握应急处理的流程和规程,提高应对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手册提示的流程进行紧急事件处理,配合应急机构的共同协作,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综上所述,卫生院公卫人员需要认真学习《卫生院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手册》的内容,掌握突发事件应对流程和相应的管理方法。
只有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处理能力,才能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的挑战,有效保护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答案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5084ee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34.png)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答案1.(B)负责组织制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技术方案。
A宣传部门B卫生部门C教育部门D科技部门2.西尼罗热是经(C)传播急性发热性疾病。
A鸟类B牲畜C蚊子D鱼类3.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可将人感染猪链球菌分为(O四类。
A普通型、休克型、脑膜炎型、败血症型B普通型、关节炎型、脑膜炎型、败血症型C普通型、休克型、脑膜炎型、混合型D普通型、休克型、心内膜炎型、败血症型4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负责接受生物恐怖报告的部门,应在生物恐怖事件核实后2小时内,向(D)进行网络直报。
A上级人民政府B上级卫生行政部门C国务院XXX5.发生化学恐怖事件后,应在(C)设立现场临时医疗救护站接受中毒患者。
A染毒区B染毒区下风向处C染毒区外围上风或侧风向处D以上均不对6.引起脑炎的真菌是(B?)oAXXX菌B新型隐球南C土拉伦斯菌D链球菌7旱灾主要是由于(D)原因所致的自然灾害。
A气象B过度放牧C滥砍滥伐D上流截流过量8.以下无季候性发病特性的食物中毒类型为(A)oA化学性食物中毒B有毒植物食物中毒C真萌毒素食物中毒D细菌性食物中毒9.马尔堡病毒也称为绿猴病毒,为(B)。
A正链RNA病毒B负链RNA病毒C正链DNA病毒D负链DNA病毒10.对丁•群体性心因反应患者发病的先后顺序与其服药或接种疫苗的先后顺序(A一致B不一致C纷歧定D以上均不对11.有机磷类杀虫剂中毒的特效解毒剂是(A)A阿托品XXXC二筑丙磺钠D乙酰胺12.以下病毒发病率与气候有关的是(A)oA登革热B节肢植物流传的病毒热C流行性肌痛D以上都不是13.关于核和放射突发污染事件中属于长期防护步伐的是(B)oA控制进出口通道B控制食物和饮水C个人防护D服用不乱性碘14.关于药物不世反应事件说法错误的是(D)A是指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利事件。
B匆物不良反应事件与匆物有因果关系。
C匆物不良反应事件是否确为匆物所致必须经分析评估。
D它也可以理解为临床新出现的偶然事件及不良反应。
广水市疾控中心卫生应急工作手册单行本20111115
![广水市疾控中心卫生应急工作手册单行本20111115](https://img.taocdn.com/s3/m/ffa2dc02d0d233d4b14e69c5.png)
(六)联络员因工作变动或其它原因不能承担联络员工作,其所在科室 (所、办)必须重新确定卫生应急工作联络员,并及时报本单位应急管理科室 备案。
三、卫生应急信息管理制度 (一)市疾控中心应急办负责卫生应急信息的收集、报告和汇总统计,由 专职人员及时填写卫生应急相关信息处置单,并及时根据卫生应急信息性质确 定分流科室,报分管领导批准后,由相关职能科室归口处理,相关职能科室处 理完毕后应及时将处置单反馈到中心应急办。 (二)对需要上报市卫生局和上级疾控机构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或相 关信息,由业务处置科室拟定报告,经中心应急办审核,报分管卫生应急的领 导同意后,由应急办转业务处置科室上报。业务处置科室负责将上级对突发事 件处理的相关指示及时报告中心领导,并传达至有关科室和有关机构。 (三) 对专题报告的重大突发事件, 由主管科室拟定报告, 应急办会签后, 送分管领导审核,最后呈报疾控中心主任签发,以正式文件专题上报市政府、 市卫生局或上级主管部门。 (四)严格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规 定的报告范围、标准、 方式、 时限和程序, 及时发现和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五)要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析月报和年报制度。报告的主要内容是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情况、特点分析、趋势预测及对策建议。 (六)突发事件处置中要及时向卫生局应急办进行工作汇报,包括工作简 报,事件的初次报告、进展报告和结案报告,并随时报告重大线索、异常情况
内部资料 注意保密
广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卫生应急管理“五个一工程”建设
工 作 手 册
广水市卫生局应急办 二 0 一一年十月二十日
前
言
随着人口流动和商品流通日益加大,国际交流增多,一些新发以及传统的传 染病预防控制难度明显增加,不明原因传染性疾病和群体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 威胁日益突出,疾病控制应急工作面临严峻的考验。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 (3)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 (3)](https://img.taocdn.com/s3/m/e94639a9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01.png)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概述卫生应急工作是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灾害事故等紧急情况下,组织和调配相关资源,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本手册旨在为卫生应急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包括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卫生管理等内容。
应急准备1. 建立应急预案针对不同类型的卫生应急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预案名称:明确预案的名称和适用范围。
•应急组织:明确卫生应急组织的设置和职责。
•应急措施:列出应急时需要采取的紧急措施,如医疗救治、疫情监测等。
•资源保障:明确应急时需要调动的人员、物资和设备。
•信息报告:规定应急时的信息报告流程和内容。
•演练与评估:定期组织演练,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更新。
2. 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包括医疗器械、药品、防护用品等。
应急物资储备应按照不同应急事件的需求进行合理调配和保障。
3. 加强人员培训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工作的培训,包括卫生应急知识、应急预案的操作流程等。
培训应当定期进行,并进行考核以保证人员的应急能力。
应急响应1. 启动应急响应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灾害事故,应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措施。
启动应急响应时,应立即通知相关人员并按照预案的要求进行操作。
2. 信息报告和发布及时收集和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灾害事故的信息,包括事件的类型、发生地点、受影响人数等。
同时,制定信息发布方案,向公众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以避免恐慌和误导。
3. 医疗救治和疫情监测组织相关医护人员进行医疗救治工作,同时进行疫情监测和防控。
根据预案,采取必要的隔离、治疗和防护措施,以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4. 疫情溯源和调查追踪和调查疫情的来源和传播途径,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开展疫情调查和溯源工作,以遏制疫情的扩散。
卫生管理1. 环境卫生管理加强对环境卫生的监管,保持公共场所的清洁和卫生。
定期进行消毒和清理工作,防止病菌和病毒的传播。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4fd3125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4d.png)
按照题目首字拼音顺序查找1周内,同一乡镇、街道等发生(C.5例及以上)乙脑病例,或者死亡1例及以上,即需要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2009年至今,关于我国应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转变,描述有误的是(C.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包揽转变)4~6Gy属于(C)造血型急性放射病5%高效氯氟菊酯制剂是(A)A按灾种对自然灾害进行分类,台风属于(A、气象灾害)按照突发事件类型,预案可分为(D.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事故灾害类应急预案、公共卫生事件类应急预案和社会安全事件类应急预案按照现行规定,县级疾控机构要将发现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情况及时向什么部门报告(B.卫生行政部门)苯达到一定剂量,可导致(B)B病毒的分离培养通常采用的方法不包括(D)病毒鉴定包括初步鉴定和最终鉴定,最终的鉴定方法是(D)(E.各类疾病与公共卫生监测信息系统)报告信息占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60%以上不属于工级食品安全事故的是(A、造成伤害人数100人以上,并出现死亡病例的)C采取尿液需要准备的采样器材有(C)采取血液标本需要准备的采样器材有(B、碘伏、压脉带、无菌棉签、棉球、真空采血针与持针器(或注射器)等,根据检验项目备齐各种采血管)操作级应急预案适用时间跨度以(C、月)计肠道传染病一般通过(B)途径感染人或动物常见传染病的疫情特点是(A)传染病监测主要属于(C.被动监测和常规报告)传染病疫情属于哪类突发公共事件(D.公共卫生事件)传染性疾病流行的要素包括(D、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甲类、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时,(C)地方人民政府报经上一级人民政府决定,才可以宣布本行政区域部分或者全部为疫区(A、亚硝酸盐中毒)常出现发组缺氧典型体征D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分级标准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由相应级别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评估,在确认事件终止后(C s2周)内,对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当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要及时进行监测,珍惜(A)的黄金时间和(A)的白金时间,迅速查明污染物的种类、污染程度和范围以及污染发展趋势C当事故已经或可能导致碘放射性同位素释放的情况下,按照辐射防护原则及管理程序,及时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和公众服用稳定碘,关于稳定性碘的叙述有误的是(C)《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对剂量限值进行如下规定:任何单一年份不应超过(C)mSv,当剂量累计达到()mSv时,应对这种情况进行审查导致危机心理最本质的因素是(B敌敌畏属于(A、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典型霍乱大便的特点为(B、米汨水样便)电离辐射超过某一剂量阈值水平时引发的某种健康效应属于(B、确定性效应(或组织效应))对变质甘蔗中毒患者,正确处理措施是(D)对病因线索指向明确的疫情标本,多采用传统的传染病快速识别与诊断方法进行检测。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 (2)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 (2)](https://img.taocdn.com/s3/m/6adedc74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95.png)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是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各级
卫生部门和相关单位根据应急管理的原则和要求,编制的
一本手册,用于指导和管理卫生应急工作。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应急管理体制和职责:明确各级卫生部门和相关单位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职责和协调机制。
2.信息报告和监测预警:规定卫生事件的信息报告和监测预警的要求,包括病例报告、群体感染监测、传染病监测等。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级划分和应急响应:指导各级卫生部门和相关单位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等级划分,制定相
应的应急响应措施。
4.卫生应急机构建设和人员培训:包括建立卫生应急机构、完善应急物资保障和设备建设,以及培训卫生应急人员的
要求。
5.卫生应急预案编制与实施:制定各类卫生应急预案,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等,并明
确实施步骤和责任单位。
6.应急通信和信息管理:规范卫生应急通信和信息管理工作,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
7.应急物资和设备管理:确保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储备、保管、使用和更新。
8.应急演练和评估: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评估,以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能效。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的编制和实施是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重要保障措施,能够提供科学、规范和有效的指导,保障卫生应急工作的顺利进行。
卫生应急预案手册
![卫生应急预案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2a0c147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75.png)
一、前言为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手册。
二、编制目的1. 提高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能力,确保在发生公共卫生事件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 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形成协同作战格局。
3. 提高公众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和自我防护意识,降低公共卫生事件对人民群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影响。
三、编制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3.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4. 相关行业法律法规和标准四、基本原则1.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3. 科学防控,分类指导。
4. 公开透明,及时报告。
五、应急组织体系1. 应急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2. 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调度应急处置工作。
3. 专业救援队伍:负责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处置和救援工作。
4. 技术支持小组:负责公共卫生事件的技术评估和指导。
5. 信息报送组:负责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收集、汇总和报送。
六、应急处置流程1. 发现公共卫生事件:立即报告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
2. 评估风险:对公共卫生事件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应急处置等级。
3. 应急响应:根据应急处置等级,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4. 现场处置:专业救援队伍对现场进行处置,控制疫情蔓延。
5. 信息发布:及时发布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6. 总结评估:对应急处置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改进应急管理工作。
七、应急物资储备1. 医疗物资:防护服、口罩、消毒液、药品等。
2. 防护用品:手套、护目镜、防护靴等。
3. 通讯设备:手机、对讲机、卫星电话等。
4. 交通工具:救护车、警车等。
八、宣传教育1. 开展公共卫生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151535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59.png)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一、引言。
卫生应急工作是指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突发环境卫生事件发生时,为了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及时有效地采取卫生防控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的工作。
卫生应急工作手册是为了指导卫生部门和相关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突发环境卫生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科学、有序地开展卫生应急工作而编写的。
二、卫生应急工作手册的编制目的。
1. 为了规范卫生应急工作的程序和流程,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和水平;2. 为了加强卫生应急工作的组织管理,确保应急工作的有效开展;3. 为了指导卫生部门和相关机构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突发环境卫生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科学、有序地开展卫生应急工作。
三、卫生应急工作手册的编制原则。
1. 科学性原则,卫生应急工作手册内容应当科学、准确、可操作;2. 紧急性原则,卫生应急工作手册应当具有紧急性,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启用;3. 可操作性原则,卫生应急工作手册应当具有实用性,能够指导实际工作操作;4. 经验性原则,卫生应急工作手册应当结合实际经验,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和更新。
四、卫生应急工作手册的内容。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环境卫生事件的定义和分类;2. 卫生应急工作的组织管理体系;3. 卫生应急工作的预案制定和修订;4. 卫生应急工作的应急响应程序和流程;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环境卫生事件的风险评估和预警发布;6. 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和保障措施;7. 卫生应急人员的培训和演练;8. 卫生应急信息发布和舆情处置;9. 卫生应急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评估;10. 卫生应急工作的经验总结和教训吸取。
五、卫生应急工作手册的应用。
1. 卫生部门和相关机构可以根据卫生应急工作手册的内容,制定和完善自己的卫生应急预案;2. 卫生部门和相关机构可以通过卫生应急工作手册的指导,开展卫生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3. 卫生部门和相关机构可以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突发环境卫生事件发生时,按照卫生应急工作手册的程序和流程,迅速、科学、有序地开展卫生应急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继续医学教育考试答案之《卫生应急工作手册》答题须知:下面的答案是按每个题目的第一个字拼音的大写字母排列的,A.ADR因果关系评价准则有(D)A.阿托品引起的口干属于药物不良反应的(A)。
A.埃博拉病毒的传播媒介为(D)。
A埃博拉出血热的主要传播途径为(A)A埃博拉出血热发病者以(C)多见。
B.斑疹伤寒的病原体是(C)。
B.爆炸事故的原因不包括(B)B.变异型克雅氏病的病死率达(D )。
D 100%B.变异型克雅氏病的病原体是(D )B.病毒引起的一般性皮疹是(D )。
D 以上都是B.病因调查应从现场病例调查、(D)调查、实验室检测三方面开展。
B.病因假设的特征不包括(D)。
B.不发热皮疹的病原体有(A)。
A 肠道病毒发疹热B.不以蚊虫为传播媒介的疾病是(D)。
B.布氏田鼠是(C)地区的主要宿主。
B斑疹伤寒的病原体是(C)。
B苯中毒的特效解毒剂为(D)。
B变异型克雅氏病的病死率达(D)。
B变异型克雅氏病的病原体是(D)B变异型克雅氏病的样本采集部位不包括(B)B病毒引起的一般性皮疹是(D)。
B病因假设的特征不包括(D)。
B不发热皮疹的病原体有(D)。
B不以蚊虫为传播媒介的疾病是(D)。
C.采集标本的方法不正确的是(D )。
C.采集麻疹急性期病人的血清最好为发病(B )天内。
C.采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的第一份血清应在入院后(B)小时内采集。
C.参与化学恐怖事件现场处置的中毒控制中心、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在对事件调查处理结束后(B )小时内,对事件进行全面地总结和评价。
C.参与生物恐怖事件现场处置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机构,在对事件调查处理结束后(C )小时内,对事件进行全面地总结和评价。
C.长期大剂量服用维生素A、D的不良反应主要是(D )C.常见的群体性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事件包括(A)C.常温下为无色或微黄色,略有葱头气味的油状液体的是(D)C.常温下为无色有臭蛋气味的气体是(A)C.常温下为无色有霉变干草或腐烂水果样气味气体的是(D )C.虫媒传染病具有明显的(D )C.传染病病原的理想判定标准是(C)原则。
C采集标本的方法不正确的是(B)。
C采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的第二份血清应在发病后(B)天或出院当日采集。
C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是由(D)引起的一种以肺炎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C粗制棉籽油中游离棉酚达(A)%属于超标。
D.(B)的高密度是虫媒传染病将要流行的基本条件。
D.(B)的种类和数量是虫媒传染病重要的预警指标。
B 媒介生物D.大部分变异型克雅氏病的病例以(A)为主要临床症状。
A精神异常D.当全身照射剂量是(C)时,被照射者照后8-15小时早期红斑或异常感觉。
D.导致上呼吸道疾病的细菌不包括(D)。
D 链球菌D.导致下呼吸道疾病的真菌是(D)D新型隐球菌D.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为(A)。
D.地震伤员最多见的危及生命的急症有(D)。
D.地震引起的骨折伤中有(C)为脊柱骨折。
D.地震灾害时有关尸体处理说法错误的是(D)D.调查食物中毒的现场个案发病者,一般调查发病前(B)小时内摄入食物的情况。
D.毒蘑菇食物中毒可引起多脏器官损害型的毒素是(C)。
D.毒蘑菇食物中毒可引起溶血型的毒素是(A)。
D.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英文缩写为(A)D.对SARS密切接触者应进行隔离医学观察(B)天D.对变异型克雅氏病具有高度感染性的组织是(C)。
D.对儿童实行麻疹减毒活疫苗普种定在(B)进行。
D.对怀疑有脊柱骨折的地震伤员搬运时应选择的担架为(B)。
B 硬质担架D.对肉制品引起的食物中毒采样要求从各个不同部位采样(B)克。
D.对危重伤员进行专科治疗在救护空间上属于(C)。
D.对需向卫生部报告的重大生物恐怖事件,应按网络直报要求,及时向卫生部发送(D )D 以上均是D.对于核、化学和生物恐怖事件的个人防护的具体措施说法错误的是(A)D.对于核和放射突发污染事件中,应急人员的一般防护要求不包括(D)D.对于核和放射突发污染事件中的穿衣顺序:鞋套、裤子、(C)、剂量计、外层手套。
D.对于核和放射突发污染事件中应急人员的个人防护应该遵守的基本防护导则不包括(B)。
D.对于核和放射突发污染事件中属于长期防护措施的是(B)。
B 控制食品和饮水D.对于可用作生物战剂的病原体特性说法错误的是(A)D.对于群体性心因反应患者发病的先后顺序与其服药或接种疫苗的先后顺序(D)。
D.对于生物恐怖事件中,可疑污染的植物,可采取树叶、草叶(B)左右。
D.对于食物中毒样群体性心因反应,应该采取(A)A 隔离治疗D.对于造成医院感染的动物感染源,(C)的意义最大。
C 鼠类D大部分变异型克雅氏病的病例以(A)为主要临床症状。
D当全身照射剂量是(D)时,被照射者照射后小时会出现呕吐,还可能出现低血压、颜面充血、腮腺肿大等全身症状。
D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为( A)。
D地震灾害时要做好尸体处理的(D)五个环节。
D地震灾害时有关尸体处理说法错误的是(D)D碘化油胶丸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是(D)D毒蘑菇食物中毒可引起溶血型的毒素是(A)。
D对儿童实行麻疹减毒活疫苗普种定在(B)进行。
D对肺鼠疫病人的隔离直到完成(C)小时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并出现临床好转为止。
D对怀疑有脊柱骨折的地震伤员搬运时应选择的担架为(B)。
D对肉制品引起的食物中毒采样要求从各个不同部位采样(B)克。
D对危重伤员进行专科治疗在救护空间上属于(C)。
D对无传染性的群体不明原因疾病应急处理的原则是(D)。
D对于核和放射突发污染事件中救援人员应了解的减少受照剂量的三原则不包括(D)D对于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儿童接种率未达到(D)的地区应进行查漏补种工作。
D对于可用作生物战剂的病原体特性说法错误的是(A)D对于生物恐怖事件中,可疑污染的植物,可采取树叶、草叶(B)左右。
D对于食物中毒样群体性心因反应,应该采取(A)D对于食物中毒样群体性心因反应患者的暗示疗法主要包括(D)D对于造成医院感染的动物感染源,(C)的意义最大。
D.大面积烧伤者采用立即浸入冷水的方法。
F (A)负责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F (A)负责训练装备的日常训练使用、保管、定期维护与保养。
F (A)负责应急装备的统一调配。
F (C)防护适于低浓度污染环境或现场支持作业区域。
F (D)负责组织制订核医学应急救援方案。
F(B)负责组织制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技术方案。
F. (A) 防护能对周围环境中的气体与液体提供最完善的保护。
F. (A) 负责应急装备的统一调配。
F. (A) 负责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F. (B) 负责训练装备的日常训练使用、保管、定期维护与保养。
F. (B) 负责组织有关专家验收应急装备。
F. (B) 负责组织有关专家验收应急装备。
B 应急装备日常管理单位F.(B)负责组织制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技术方案。
F.(D )负责动物疫情的防治工作。
F.发生SARS病例,并有扩散趋势,属于(A)疫情。
F.发生化学恐怖事件后,应在(C)设立现场临时医疗救护站接受中毒患者。
F.发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后需要携带的现场检测用品包括(D)F.发现SARS预警病例立即采集患者发病后(B)天的咽、鼻拭子或含漱液进行病毒检查。
B.爆炸事故的原因不包括(B)F.发现SARS预警病例立即采集患者发病后(B)天的咽、鼻拭子或含漱液进行病毒检查。
F.非发热性神经系统疾病有(D)。
D 以上都是F.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B)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的趋势,称为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F.风灾期间的卫生救援,主要是( D)。
D A+BF发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病例属于(B)疫情。
F发生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省级人民政府启动省级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时,应该启动医疗卫生救援的(B)反应。
F发现SARS预警病例立即采集患者发病后(B)天的咽、鼻拭子或含漱液进行病毒检查。
F 风灾期间的卫生救援,主要是(D)。
F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可定义为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预警病例,除外(D)G.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组织安排本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演练要按照的原则不包括(D)。
G.根据WHO的资料,IFA法检测患者血清SAR冠状病毒抗体时使用发病(B)天后的血清标本所得结果比较可靠。
B 10G.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可将人感染猪链球菌分为(C)四类。
G.根据事件的成因和性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D)G.弓形虫病属于(A )。
G.汞及其化合物中毒一般不会出现的症状是(D)D 过敏性哮喘G.共同暴露的调查包括(D)。
G.关联的(B)仅适用于有特异性致病因子的疾病。
B 特异性G.关于变异型克雅氏病的感染清除原则说法正确的是(B )G.关于地震伤员的搬动和转运说法错误的是(D)D 以上均不对。
G.关于进入核、化学和生物恐怖事件的疫区必须遵守的行动规则除外(C)G.关于进入核、化学和生物恐怖事件的疫区必须遵守的行动规则除外(C)C 完成救援任务后,所有参加救援的人员可以在回家后进行全身淋浴、洗消并更换干净衣服。
G.关于群发性臆症的临床表现说法错误的是(D)G.关于群体性食物中毒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D)。
D 人与人之间有传染性G.关于烧伤急救的措施不当的是(B)。
G.关于突发事件现场的群体性验伤方法说法正确的是(A )。
G.关于药物不良反应事件说法错误的是(D )G.观察昆虫是否出现反常现象属于(C)监测。
G.过去5年国内炭疽发病由高到低排序为(B)G根据疾病的临床表现,可将人感染猪链球菌分为(C)四类。
G根据事件的成因和性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D)G根据引起突发事件的危害源性质,现场周边环境、气象条件及人口分布等等因素,事件现场危险区域一般可分为(C)。
G共同暴露的调查包括(D)。
G关群体性心因反应事件的流行特征不包括(C)G关于爆炸事故现场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D)G关于进入核、化学和生物恐怖事件的疫区必须遵守的行动规则除(C)G关于群体性食物中毒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D)。
G关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的标本运输说法错误的是(D)G关于烧伤急救的措施不当的是(B)。
G关于生物恐怖事件的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说法错误的(C)G关于我国洪涝水灾说法错误的是(C)G关于药物不良反应的A类反应说法错误的是(A)G观察昆虫是否出现反常现象属于(C)监测。
G国际原子能机构和(C)制定了国际核事件分级表。
G过滤式呼吸防护器不适用于(C)环境中作业人员的防护。
H.旱灾威胁灾区群众健康的首要问题是(C)。
H.核电厂核事故辐射影响已经超越场区边界,辐射水平达到应急干预水平的属于H.核事件分级将无安全重要性的事件定为( A)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