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二轮复习:专题二_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体系构建
线索提炼
线索一古代农业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的演变。秦汉时期,基本形成了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封建小农经济模式。
线索二古代手工业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主要有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三个领域(冶金、制瓷、纺织)成就突出,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
线索三古代商业
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在城市经济、货币源流、对外贸易等层面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古代商业的发展。
线索四古代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与经济思想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古代封建土地私有制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战国时期商鞅首倡的重农抑商政策,历朝历代一直沿用;明清时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题组一古代农业
1.(题点:汉代农业生产的特征)下图为陕北出土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农户生活的悠闲富足状态
B.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情况
C.边疆畜牧业迅速发展情形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状况
2.(题点:区域农业的发展)下表为古代中国治水事业历史发展及区域分布。对此表分析正确的是()
省份时代陕
西
河
南
山
西
河
北
甘
肃
四
川
江
苏
安
徽
浙
江
江
西
福
建
汉18 19 4 5 1 1 1 4 1
三国 2 10 1 1 1 1 3 3 2
晋 4 1 2 2 3 1 2 南北朝 1 3 8 4 2 1
隋9 4 3 1 1 1 2 4 唐32 11 32 24 4 15 18 12 44 20 29
B.魏晋时期南北方经济遭到沉重打击
C.隋朝时南北农业基本持平
D.唐代东南发展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
3.(题点:佛教庄园经济的兴衰)魏晋南北朝时,一些佛寺“侵夺细民,广占田宅”,招揽农民,建立起规模很大的庄园,产品主要供内部享用,政府按惯例对其免征徭役、兵役和赋税。这些庄园内的农民被称为“佛图户”。后来,北周武帝开展了大规模的灭佛禁佛运动,北周实力大大增强。这说明()
A.佛教冲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佛教庄园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C.佛寺庄园的存在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D.佛教势力的膨胀威胁到中央集权
4.(题点:租佃关系的发展)明代江南地区的一些土地所有者,不再满足于把土地出租,而是雇工经营全部或部分土地,他们亲自管理生产,非常注意作物配置和生产过程的合理化。由此可见明代江南地区()
A.新的经济因素滋生
B.农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C.放弃传统经济模式
D.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剧变
5.(题点:农耕经济的影响)许倬云在《历史大脉络》中谈到“中国人以为繁荣安定的景观是田畴相接,庄稼丰茂;中国的诗歌中,最常见的是田园,很少有欧洲的牧野和山林。”这体现出()
A.地理环境决定人的思想观念
B.道家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
C.生产方式对思想观念的影响
D.中西价值取向的显著差异
6.(题点:小农经济对民众参政意识的影响)“常态的情况下,他们(中国古代农民)是政治的莫名其妙的观众和国家权力的俯首帖耳的受众,表现出的是低调的集体意识和政治意识。”古代中国农民对政治“低调”的主要原因是()
A.深受儒家思想文化影响
B.统治阶级严酷统治镇压的结果
C.小农自然经济的影响
D.佛教、道教长期熏染的结果
题组二古代的手工业
7.(题点:秦汉时期手工业的发展)史载:“(秦汉时期)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彩布帛鱼盐。”鲁地是“地狭民众,颇有桑麻之业。”“齐、鲁千亩桑麻。”这表明当时齐鲁地区()
A.具有发展海洋贸易的有利条件
B.具备手工纺织业发展的客观条件
C.政府鼓励种植桑麻等经济作物
D.铁器牛耕推动了当地的农业生产
8.(题点:古代纹锦图案)下图是青海都兰县唐代吐蕃贵族墓葬中出土的纹锦。图案中,驾车出行的太阳神题材来自欧洲,驾车的有翼神马源自希腊神话,联珠纹是波斯的特征,太阳神的手印和坐姿是弥勒菩萨的形象,织入的汉字“吉”和织造技术来自中原。该文物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青海是当时欧亚经济文化中心
B.中国丝织技术已传往世界各地
C.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D.欧亚各地区宗教文化不断融合
9.(题点:手工业的区域化生产)明代浙江杭州百货所聚,湖州的丝,嘉兴的绢,绍兴的茶酒,处州的瓷器,温州的漆器,金华的火腿等,“皆以地得名”。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A.专业性的生产区域较为普遍
B.区域间长途贸易发展艰难
C.区域贸易重视地方保护主义
D.手工业区域分布相对平衡
题组三古代的商业
10.(题点:商业发展与对外贸易)古丝绸之路是一条文化之路、商贸之路、友谊之路。在中国西北地区的丝绸之路上发现大量古代的遗迹、遗物。下列遗物中,可能出现在汉代的是()
A.葛布、曲辕犁
B.玉米种子、水排
C.绒类织物、罗马金币
D.丝绸、定窑孩儿枕
11.(题点:商业经济的特点)陆游在摄四川自贡荣州州事时,曾用“卖蔬市近还家早,煮井人忙下麦迟”来描述当地居民的生活。该诗句反映出当地()
A.居民市场意识较强
B.经济封闭性被打破
C.农业主体地位动摇
D.区域性贸易的发展
12.(题点:商业发展对伦理观念的影响)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拜财神的习俗浓厚,浙江拜范蠡为财神,安徽徽州拜管仲为财神,江西拜关公为财神。这些,朝廷不但认可,还给予支持。这反映出()
A.朝廷不反对宗教信仰
B.江南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C.朝廷藉此强化忠君思想
D.商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题组四古代的经济政策与资本主义萌芽
13.(题点:重农抑商政策的演变)汉代对大商贾重征商税,不许社会有大富之现象;唐初不收一切商业赋税,为前代所未有。这一变化反映出()
A.汉代节制资本,有均富思想
B.唐朝商人政治地位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