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方至乐散

合集下载

治癌症经验方——国医刘绍武用的一个方子,叫做调神攻坚汤(出自《千家妙方》)

治癌症经验方——国医刘绍武用的一个方子,叫做调神攻坚汤(出自《千家妙方》)

治癌症经验方——国医刘绍武用的一个方子,叫做调神攻坚汤(出自《千家妙方》)治疗肿瘤疾病,必须先疏肝理气,同时配合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治癌症经验方——调神攻坚汤针对这种情况,国医刘绍武有一个方子,叫做调神攻坚汤(出自《千家妙方》),这个方子是他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和用药配伍经验总结出来的,它能杀死癌症、缩小肿瘤、消除病灶,是一个调治肿瘤的基础方。

调神攻坚汤方解调神攻坚汤主要由夏枯草、苏子、牡蛎、王不留行四种常见的中草药组成,这个方子主要是围绕肝气郁结来展开的。

这个看配方就能看出来。

方中四味药,夏枯草疏肝,苏子降气,王不留行活血,牡蛎散结,各有各的功效,共同搭配组合,互帮互助,共凑疏肝理气、行血通经、攻坚破瘀之功。

夏枯草性寒,主入肝经,既能疏通肝经淤滞,又能降泻肝经郁火,还有清热消炎之功。

苏子降气消痰以化寒,帮助夏枯草梳理人体内的气机。

王不留行,透窍而达微,活络而致极,无窍不通,无孔不入,活血化瘀,为散结打好基础。

生牡蛎软坚散结。

四药共用,使肝气郁结而形成的寒热虚实之聚,尽散于无形之中。

按语这个方子连癌症这种恶性肿瘤都能应对,治疗各种结节、息肉、增生、囊肿、脂肪瘤等良性肿瘤,效果就更好了。

但必须说明的是,这只是一个基础方。

临证时,还要根据病位的不同,病程的长短,患者的体质做相应的辨证加减。

乳腺增生方:夏枯草、苏子、牡蛎、王不留行、柴胡、芍药、当归、丹皮、栀子。

乳腺癌方:柴胡、黄芩、苏子、党参、夏枯草、王不留行、牡蛎、瓜蒌、石膏、陈皮、白芍、川椒、甘草、大枣。

主动脉夹层瘤方:柴胡、黄芩、党参、苏子、川椒、甘草、大枣、陈皮、白芍、川军、石膏、牡蛎、桂枝、车前子、百合、乌药、丹参、郁金、瓜蒌、五味子、王不留、夏枯草、土茯苓、二花。

贲门癌方:柴胡、黄芩、苏子、党参、川椒、旋覆花、代赭石、生白芍、陈皮、夏枯草、牡蛎、王不留、山豆根、芦荟、甘草、大枣。

鼻咽癌方:柴胡、黄芩、苏子、党参、牡蛎、王不留行、夏枯草、生石膏、辛夷、苍耳子、银花、连翘、百合、川椒、甘草、大枣。

一位出家老和尚秘传方子

一位出家老和尚秘传方子

一位出家老和尚秘传方子作者:阿修罗郎君已被分享1次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转载删除腰椎间盘突出特效方生芪120克当归30克熟地30克制川乌30克制附子30克黑小豆30克麻黄15克细辛18克桂枝45克白芍45克防风30克蜂蜜150克鲜生姜45克枣21枚杞子30克菟丝子30克补骨脂30克仙灵脾30克加冷水2500MI(七到八碗)文火煎三个半小时,煮取600ML(一碗半),日分3次,饭后服。

七日为一个疗程。

可连服一至两个疗程。

此方名“加味改良乌头汤”,是一位出家老和尚秘传方子,愈人无算。

老和尚慈悲,将方子交与上会下如法师,法师传与我。

我不敢私密,公诸海上,普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慈悲种福田,施与众生乐。

治风湿的方子。

本人在1984年前后得到武汉市中医进修学院许老头(当时的名老中医权威)留下的一组医方,专治风湿病,类风湿,骨变形等症。

又在今年五月份家内人患有风寒型类风湿,骨变形之“不死的癌症”。

经住院治疗很不理想,且又花不起那么多的钱,所以自行做主按此医方前往药店抓药煎服,历时三个月病情控制住了没有任何的骨疼痛感,行动自如方便,疗效十分显著而又明确,故不忍私藏和谋利,特别公开普及。

海蛇:15克泽泻:9克桂枝:9克乌头:9克桑枝:24克(乌头先下药罐中,武火煨30分钟后次下海蛇待软烂时,另五味药依次下齐后改文火煨。

一副药只服一天)海风藤:12克千年建:9克共七味水煎日服三次,忌大荤及生冷,辛辣。

并愿天下所有风湿,类风湿,骨变形的病友早日康复!并回向给许老中医功德无量!乘愿再来!搜风通痹药方:用于诸风缓痹:风湿麻痹白花蛇125克,羌活、天麻、秦艽、五加皮各60克,防风30克入白酒2500克,浸泡7天,为白花蛇酒,每服15毫升,日2服。

亦治中风伤湿,半身不遂,口眼嘴斜,骨节疼痛等证。

用于风瘫缓痹:白花蛇125克,天麻22克,薄荷、荆芥各6克为末,用好酒500克,蜜120克,隔水熬制为驱风膏。

每服15毫升,日2服,温酒送。

我来荐方:老年性耳聋方

我来荐方:老年性耳聋方

家庭医药 2013.0249编辑/严敏****************编后:来源于民间的验方、偏方数不胜数,很多人自行应用,有用对了的,也有用错了的。

“我来荐方”就是本刊为读者搭建的这样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并请专家评点指导。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各不相同,不同的人患上同一种疾病,用药也可能差异很大。

因此,我们不主张读者自行用药,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安全地应用。

老年性耳聋方我今年79岁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耳鸣、听不清别人说话,如果对方声音大了又觉得不舒服,后来去医院检查,说是患上了老年性耳聋。

医生说这个病是因为年龄大了,听觉系统老化而引起的,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

后来一老友介绍了一治疗老年性耳聋的药方:灵磁石30克,石菖蒲20克,蝉蜕6克,砂仁、青蒿各15克,苍耳子、升麻各10克,辛夷9克。

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我服用一段时间,自己感觉还是有效果,听声音清楚了不少。

湖南衡阳 赵劲松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耳聋可以因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引起,中耳炎、外伤、药物等也可导致耳聋。

老年性耳聋属“久聋”范畴,因“肾气通于耳”,老年性耳聋多与肾气虚关系密切。

本方中,灵磁石(磁石)味辛性寒,入肝、肾经,既能平肝潜阳、镇静安神,又可平冲逆、纳肾气,擅治肝肾阴虚之头晕目眩、视力模糊、耳聋耳鸣等症;石菖蒲味辛性温,豁痰开窍、醒神健脑,《本草经》云其“通九窍,明耳目”,是开耳窍之佳品。

二味伍用,一开一补,能让启闭开窍、聪耳之力益彰。

青蒿味苦性寒,能清肝、胆之热;砂仁理气开胃;升麻可升阳益气,助通窍;苍耳子能疏散宣通、行气活血;辛夷质轻上行、宣肺通窍。

诸药相配,能起到开闭通窍、扩张咽鼓管之功用。

本方对新近出现的耳聋有一定疗效。

据报道称,有人采用上方为主,或配合针灸等疗法,治疗多种耳聋患者9例,均取得良效。

不过,老年性耳聋是逐渐形成的,多属生理性,且与肾气虚衰有关,选用上方治疗效果可能有限,患者不宜对此寄希望过高。

中药成方制剂 第20册

中药成方制剂 第20册

中药成方制剂第20册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药品名称页码二天油........................ 1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十全大补糖浆........................ 2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人参再造丸 (3)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人参补丸(胶囊) ........................ 5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人参补气胶囊........................ 6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八宝惊风散........................ 7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八珍益母膏 (8)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三乌胶…………………… 9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三乌胶丸…………………… 11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三金颗粒(冲剂) …………………… 13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三蛇胆川贝膏…………………… 14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久强脑立清……………………15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小儿七珍片…………………… 16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小儿止泻灵胶囊…………………… 17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小儿白贝止咳胶囊…………………… 18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小儿启脾丸…………………… 19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小儿治哮灵片…………………… 20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小儿健身片……………………21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小儿健脾丸…………………… 22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小儿清热化痰栓…………………… 23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小儿脾健灵糖浆…………………… 24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小儿解热丸…………………… 26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小儿感冒片……………………27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小儿增食片…………………… 28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小青龙口服液…………………… 29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小青龙糖浆…………………… 30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川贝止咳糖浆…………………… 31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川贝枇杷露……………………32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川芎茶调口服液…………………… 33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丹参注射液…………………… 34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丹溪玉屏风颗粒…………………… 36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乌金止痛丸…………………… 37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云南白药气雾剂…………………… 38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云南白药片……………………39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云南花粉片…………………… 41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五粒回春丸…………………… 42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六味丸…………………… 43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六味地黄软胶囊…………………… 44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六味头痛片……………………45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化毒散........................ 46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升华红黑丸........................ 47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天蚕片 (49)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心律宁片…………………… 50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无敌丹胶囊…………………… 51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止血宁片…………………… 52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止嗽定喘丸(浓缩丸) …………………… 53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止嗽定喘丸……………………54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止嗽定喘片…………………… 55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止嗽青果片…………………… 56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毛冬青注射液…………………… 57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牛黄清肺片……………………58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王氏保赤丸…………………… 59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长白复尔春胶囊…………………… 60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长城止咳喘糖浆…………………… 61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长城感冒片…………………… 62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长春烫伤膏……………………63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风湿安泰片…………………… 64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加味藿香正气丸…………………… 66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四季三黄片…………………… 67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外用跌打止痛膏…………………… 68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宁神补心片……………………70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平消片…………………… 71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平消胶囊…………………… 73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扑感片…………………… 75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正心降脂片……………………77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玉泉丸........................ 78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生力雄丸........................ 79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生三七散........................ 80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田七花叶颗粒........................ 81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白药胶囊 (82)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白药散…………………… 83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白癜风胶囊…………………… 84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艾迪注射液…………………… 85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关节克痹丸……………………87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创伤散…………………… 88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华佗延寿酒…………………… 89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壮阳春口服液…………………… 90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壮阳春胶囊……………………91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壮骨木瓜酒........................ 92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妇宁栓........................ 93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妇宝金丸........................ 95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安神胶囊 (97)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当归片…………………… 98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当归寄生注射液........................ 99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全鸡拔毒膏........................ 101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灯盏花素注射液........................ 102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灯盏细辛注射液........................ 105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竹红菌素软膏........................ 107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红花注射液........................ 108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红茴香注射液........................ 110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红药片........................ 111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老鹳草膏........................ 112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血栓通注射液........................ 113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西瓜霜 (116)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贞芪扶正颗粒........................ 117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阮氏上清丸........................ 118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防衰益寿丸........................ 119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阳春胶囊........................ 121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佛山人参再造丸........................ 122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克痒敏醑........................ 124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克痤隐酮乳膏........................ 125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妙灵丸 (127)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尿毒灵灌肠液…………………… 128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尿塞通片…………………… 130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抗炎退热片…………………… 131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抗衰复春片…………………… 132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抗腮腺炎注射液…………………… 133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抗癌平丸…………………… 134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沉香理气丸…………………… 136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灵猫香解毒丸…………………… 137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男春宝胶囊…………………… 139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肝炎康复丸…………………… 140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肝康颗粒…………………… 141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补金片…………………… 142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近视乐眼药水…………………… 143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连翘败毒丸…………………… 144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附子理中液…………………… 145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附片液…………………… 146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京万红痔疮膏…………………… 148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京制牛黄解毒片…………………… 149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京制咳嗽痰喘丸…………………… 151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净石灵胶囊…………………… 152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刺五加糖浆…………………… 154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参术止带糖浆…………………… 155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参芪二仙片…………………… 156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参芪乌鸡养血膏…………………… 157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参苓白术片…………………… 158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参苓白术颗粒........................ 159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参茸三七酒........................ 160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参茸片 (161)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参茸壮骨丸…………………… 162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参茸固本片…………………… 163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固元片…………………… 164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固肠止泻丸…………………… 165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坤净栓…………………… 166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定风止痛胶囊…………………… 167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拔云复光散…………………… 168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拔云眼膏…………………… 169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拔云锭…………………… 170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板蓝根注射液…………………… 171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治咳枇杷露…………………… 172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治偏痛颗粒…………………… 173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注射用灯盏花素…………………… 174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泻痢保童丸........................ 175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炎立消胶囊........................ 176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罗汉果止咳糖浆........................ 177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罗浮山风湿膏药........................ 178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罗浮山百草油........................ 179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肥儿散 (181)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肾衰康灌肠液(肾衰宁灌肠液) …………………… 182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苦木注射液…………………… 184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贯防感冒片…………………… 185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软坚药水…………………… 187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金不换膏…………………… 188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金牛眼药(散) …………………… 190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金匮肾气丸…………………… 191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降压避风片…………………… 192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降浊健美茶…………………… 193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保济丸(浓缩丸) …………………… 194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养阴清肺合剂…………………… 196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养荣祛斑膏…………………… 197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咳喘宁颗粒…………………… 198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咳喘停膏…………………… 199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咳嗽糖浆…………………… 200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复方大青叶注射液…………………… 201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复方小活络丸…………………… 203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复方乌鸡酒…………………… 204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复方田七胃痛片…………………… 205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复方当归注射液…………………… 206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复方枣仁胶囊…………………… 208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复方树舌片…………………… 209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复方香薷水…………………… 210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复方益母草膏…………………… 212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复方莪术油软胶囊…………………… 213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复方铁苋止血粉…………………… 214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复方曼陀罗药水…………………… 215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复方鹿茸酒…………………… 217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复方蛤青注射液…………………… 218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复方蛤蚧口服液…………………… 220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复方满山红胶囊…………………… 221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复方蒲公英注射液…………………… 223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复方藿香片…………………… 225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复方蟾酥膏…………………… 226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复肾宁片…………………… 227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宫炎康颗粒…………………… 228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柔肝顺气丸…………………… 229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活血理伤丸…………………… 230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活血理伤丸…………………… 231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珍菊降压片…………………… 232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盆炎清栓…………………… 233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祖师麻注射液…………………… 235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祛风膏…………………… 236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神曲胃痛片…………………… 237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神曲胃痛胶囊…………………… 239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神康宁丸…………………… 240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秋泻灵合剂…………………… 241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穿心莲胶囊…………………… 242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胃太平胶囊…………………… 243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胃疡宁丸…………………… 244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胃痛平胶囊…………………… 245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脉管复康片…………………… 246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茸血补脑液........................ 247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追风膏 (249)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退热解毒注射液…………………… 250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香砂养胃口服液…………………… 252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香砂养胃软胶囊…………………… 253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草香胃康胶囊…………………… 254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骨刺消痛胶囊…………………… 255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骨质宁搽剂…………………… 256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骨健宁膏…………………… 258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骨痨敌注射液…………………… 259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健儿止泻颗粒…………………… 261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健肝灵胶囊…………………… 262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凉血祛风糖浆…………………… 263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哮喘片…………………… 264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射干抗病毒注射液…………………… 265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息喘丸…………………… 267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桑姜感冒注射液…………………… 269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消食健脾丸…………………… 271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消积化虫胶囊…………………… 272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消积顺气丸…………………… 273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消痔灵片…………………… 275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消癌平片…………………… 277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消癌平糖浆…………………… 278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消糜栓…………………… 279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润喉药茶…………………… 280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烧伤灵酊…………………… 281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热可平注射液…………………… 282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热毒平颗粒…………………… 283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珠贝定喘丸…………………… 284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益气养血口服液…………………… 286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益气强身颗粒........................ 287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益母草注射液........................ 288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益肾丸 (289)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益肾养元合剂…………………… 290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益肾强身丸(抗老延年丸) …………………… 291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益肾糖浆…………………… 293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脑心清片…………………… 294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脑心舒口服液…………………… 295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莫家清宁丸…………………… 296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莲芝消炎片…………………… 298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通便消痤胶囊…………………… 300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通络生乳糖浆…………………… 301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通脉口服液…………………… 302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通窍益心丸…………………… 303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通窍救心油…………………… 304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速克感冒片…………………… 306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速克感冒胶囊…………………… 307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速感宁胶囊…………………… 308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康妇软膏…………………… 309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康复春口服液…………………… 310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康媛颗粒…………………… 311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排石利胆颗粒…………………… 312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梁财信跌打丸…………………… 313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清肺止咳散…………………… 314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清肺抑火膏…………………… 315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清咽解毒散…………………… 316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清热定惊散…………………… 317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清热散结片…………………… 318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清热解毒片........................ 319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痔舒适洗液........................ 320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盘龙七片........................ 322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盘龙七药酒........................ 323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维C银翘片........................ 324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羚羊清肺散........................ 326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羚翘解毒片........................ 327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野木瓜注射液........................ 328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银翘合剂........................ 329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雪上一支蒿总碱注射液........................ 330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雪上一雪蒿速效止痛搽剂........................ 333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雪梨蜜膏........................ 335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雪蛤大补素片........................ 336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鹿茸胶........................ 337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麻杏止咳糖浆........................ 338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黄石感冒片........................ 339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喉舒口含片........................ 340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喉舒宁片........................ 341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强力定眩片........................ 342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强力脑心康口服液........................ 343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强力康颗粒........................ 344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强力感冒片(强效片) ........................ 346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强力蜂乳浆胶丸........................ 347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强肝丸(浓缩水蜜丸) ........................ 348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强身壮骨酒........................ 349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御制平安丸........................ 350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散风活络丸(浓缩丸) ........................ 352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散痛舒片........................ 353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湿消丸........................ 355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滋肾健脑颗粒........................ 356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舒胆片 (357)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葛洪脚气水…………………… 358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跌打红药片…………………… 359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跌伤灵贴膏…………………… 360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阑尾灵颗粒…………………… 361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微达康口服液…………………… 362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微达康膏…………………… 363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微达康颗粒…………………… 364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愈肝龙糖浆…………………… 365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愈渊丸…………………… 366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痰咳净片…………………… 367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痰咳净散…………………… 369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睡安胶囊…………………… 371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腰痛丸…………………… 372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蜈蚣追风膏…………………… 373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解毒消炎红药膏…………………… 374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橡皮生肌膏…………………… 375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醒脑牛黄清心片…………………… 376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藤黄健骨丸…………………… 377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藿胆片…………………… 378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藿香祛暑水…………………… 379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藿香祛暑软胶囊…………………… 380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蟾龙定喘合剂…………………… 381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癫痫康胶囊…………………… 382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麝香祛风湿油…………………… 383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麝香海马追风膏…………………… 384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蠲痹抗生丸…………………… 385 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册。

老中医:推荐太医院秘藏民间验方,丸散膏丹露一应俱全

老中医:推荐太医院秘藏民间验方,丸散膏丹露一应俱全

太医院秘藏民间验方,丸散膏丹露一应俱全«太医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剂»编撰者不详,推测当为清代太医院医官。

全书四卷,共收方442首,除去其中重复者,实收方430首。

该书除收录少量名方,如天王补心丹、四神丸、十全大补丸、归脾丸等之外,大多数方剂不见其他方书记载,应收录了不少民间验方、秘方。

所用剂型包括膏、丹、丸、散、汤剂,以及药酒剂。

每方详列药物,标明剂量、制服法和主治,适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皮肤、伤科等多科疾病。

该书现存手抄孤本,珍藏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

胜金丹香附一斤,分七份,酒醋浸七日,甘草七钱五分、赤芍一两五钱、白芍一两五钱、川芎、当归、白芷各一两五钱、熟地四两五钱、白薇四两、藁本三两、茯苓、丹皮、牛膝各二两五钱、桂心三两五钱上十四味,俱用好酒浸七日,晒干为末,听用。

每料用酒醋各一斤。

赤石脂二两、白石脂二两此二味用醋浸三日,火煅,淬七次,晒干为末,入前药内。

乳香没药各一两朱砂琥珀各五分上四味,用好黄酒二两研成膏,入前药内,加蜜为丸,如桐子大。

此药专治妇人月水不调,或过期不来,或崩漏不止,下焦虚冷,久无子嗣,或血癖气积,不时作痛,四肢浮肿,呕吐恶心,虚烦劳倦,面色萎黄,赤白带下,或如烂肉,盗汗不止,血劳虚劳,骨蒸潮热,积年血风,脚手麻木,半身不遂,及室女虚伤劳弱,经脉不调,并宜服之。

每服二丸,空心温酒送下,滚水亦可。

太平丸天门冬麦冬去心知母盐水炒川贝去心冬花杏仁各五钱生地黄连各一两八钱阿胶当归各一两五钱蒲黄桔梗京墨煅,烟尽薄荷各三两五钱五分共为细末,炼蜜为丸。

此药专治劳病久嗽,肺痿肺痈,肺热咳嗽,咯血吐血,痰中有血,咽痛作渴,鼻孔生疮,或因怒伤,强力过度,或酒冲心肺,醉饱入房,以致膈痛,肺经亏损,因而生嗽。

每服一丸,食后或临睡细嚼,用白滚水送下。

如是痰盛,先用梨汤或白水送下消化丸一钱,然后再噙化太平丸。

二药合攻,其痰嗽扫迹除根。

金不换膏白芷栀子大黄柴胡川芎苍术生地熟地当归白术半夏陈皮香附枳壳乌药川贝母青皮白蔹细辛知母薄荷杏仁桑皮黄连黄芩猪苓赤芍木通桃仁黑参前胡泽泻麻黄桔梗升麻黄柏牛膝杜仲远志山药续断高良姜桑皮甘草连翘藁本茵陈首乌荆芥羌活独活金银花地榆苦参僵蚕天麻南星白蒺藜草乌威灵仙芜花穿山甲川乌蜈蚣白鲜皮五加皮青风藤巴豆防风苍耳头五倍子大风子益母草柳枝榆枝槐枝桃枝以上七十七味,各五钱以上七十七味,用芝麻油十二斤炮炸,药味去渣,用炒净黄丹六斤,以丹入后细药:潮脑龙骨乳香没药血竭轻粉海螵蛸赤石脂冰片麝香各五钱每料用香油十二斤,入药味二斤四两,每斤应折六两四钱,共折四斤三两八钱,入净得油七斤三两二钱,入炒过黄丹三斤九两六钱,入细药十两五钱,净得膏十一斤七两三钱,每张重一钱,共计一千八百三十三张。

国家级名老中医毛德西教授经验方58首

国家级名老中医毛德西教授经验方58首

国家级名老中医毛德西教授经验方58首毛德西是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中医,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科普专家,河南省中医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主持编辑的《消渴病中医防治》《疑难病证名验方辑要》《中国医学诊疗法大全》等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

毛教授从事临床工作5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治疗心得,在中医辨证治疗胃痛方面,颇有见地,善用经方,多用小方,随症化裁,疗效显著。

1.安胃清幽汤【处方】黄芪党参白术白芍槟榔高良姜桂枝甘草。

【主治】胃溃疡2.老子养生酒红参首乌丹参山楂。

【功效】消积化瘀,化痰利湿【主治】高血脂症,辨证属于痰浊血瘀证和气虚血瘀者。

3.推气散【处方】枳实(或枳壳)3克,郁金3克,桂心1.5克,炙甘草1.5克,桔梗2.5克,陈皮2.5克,生姜2片,大枣2枚。

【用法】水煎服。

每日1剂,水煎两次,分2~3次服用。

此方用量为原书所载,在具体应用时,可以适当加大用量。

4.白马四味汤:白头翁马齿苋薏仁各三十克丹皮十五克,清热除湿,凉血解毒,主治肠炎痢疾(加山楂)。

【功效】理气疏肝,和胃止痛。

【主治】由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肝炎,或肋间神经痛引起的胁痛。

【加减】不欲饮食,加焦三仙;口苦,加黄芩、石斛;胃脘胀满,加代代花、厚朴花;大便不实,加炒山药、炒山楂。

5.贝母二冬膏【处方】麦冬8两(240克)、天冬8两(240克)【用法】水熬去渣,加入川贝2两(60克),水煎去渣;再用鸭梨20个,去核,压取汁,与药汁混合,加蜂蜜收膏。

【主治】咽喉干燥,干咳少痰6.五参心乐丸【处方】西洋参(或者红参)丹参苦参三七沙参赤芍水蛭。

【主治】用于治疗冠心病风心病气阴两虚夹瘀证。

7.救阴止崩汤【处方】当归20克山药25克元肉 30 五味子30 炒枣仁20克。

【主治】崩漏:8.风疹用奇效良方【处方】威灵仙石菖蒲苦参黑芝麻何首乌甘草等分【用法】研末冲服。

逍遥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逍遥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柴胡9g 当归12g 生白芍9g 白术9g 茯苓9g 甘草6g 薄荷6g 炮姜3g【用法】共爲散,每服6―9克,生姜、薄荷少许水煎汤冲服,日三次。

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主治】1.肝郁血虚所致的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乾、神疲食少,或见往来寒热,或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舌淡红、脉弦而虚者。

【方义体会】肝郁血虚,脾土不和;气机不疏,往来寒热,肋胁痛胀;肝脾失调,神疲食少,气血失和。

故以柴胡疏肝解郁,当归、芍药补血养肝;白术、茯苓健脾理中;薄荷、生姜疏散条达;甘草和中健脾,诸药合之,肝郁得解,血虚得补,脾虚得补。

肝脾之治,贵于疏解调和,气血之治亦贵于斯。

见肝之病当先实脾,见脾之病当以疏肝;脾气健,则营血有源,肝有所藏;肝气舒,则气机条达,脾有所主。

二者互依互存,有生有制,是维系後天气血之脏。

所以治疗肝脾,气血之病,莫过于疏解、调养,使其“和”之。

常云:肝脾调则气血和,人逍遥。

故逍遥散是调和肝脾,调养气血的代表方剂。

临证若兼血虚发热,小便涩便者,可加丹皮、栀子,名爲丹桅遣遥散(《内科摘要》)。

若兼精血不足,脉弦虚者,可加熟地黄,名爲“黑逍遥散”(《医略六书·女科指要》)。

【临床应用】1、治疗妇人杂证凡妇人头晕身困,面赤手热,周身酥软,少腹胀满,性情易怒,经水涩少或过多者,宜服此方。

2、慢性眼目疾患肝开窍于目,肝血久虚,肝火上炎,常可导致眼目疾患,治疗以逍遥散加菊花1 5克,石决明1 5克,白蒺藜子9克、车前子6克清肝明目,理气和血。

3、治疗色素沉着色素沉着多发于妇人面部,或慢性皮肤病病竈,多因肝脾不调所致,临床以逍遥散加白蒺藜9克、蝉退9克治疗,坚持服药可癒。

4、治疗早期肝硬化余以逍遥散加枳实12克,通草9克、三七粉6克(冲服)、桃仁9克治疗肝硬化初期患者多例,疗效很好。

5、慢性肝炎慢性肝炎患者,多以胁痛不适,腹胀满闷爲主症。

至乐散”秘方

至乐散”秘方

至乐散”秘方
至乐散”秘方出自宫廷内院,由名贵药材精制而成,对男性阳痿、早泄、举而不坚、精子数目少,女性阴冷无性趣,均有独特疗效。

服用数天即见奇效,可大大提高性兴趣及性生活质量,且无任何副作用。

[处方]肉苁蓉30克、山茱萸30克、生地20克、远志50克、蛇床子15克、五味子15克、防风18克、茯苓18克、牛膝20克、菟丝子20克、杜仲20克、韭菜子15克。

[制作方法]上药研为细末,密闭保存,防霉变等。

[使用方法]每日口服二次,每次口服10克左右,若觉心烦即停药,或减半服。

凡30~80岁男女均可服用.且可健体美容。

民间“三味中医”,三三之方–经方派

民间“三味中医”,三三之方–经方派

民间“三味中医”,三三之方–经方派大黄、附子、川楝子(疝气化瘀汤)此方取大黄附子汤义,为相反形成之配伍;又参考《止圆医话》治疝方,罗云:“以附子、大黄加入普通治疝气之药中(即罗氏所用川楝子方),速收特效,此治外疝之经验谈也。

”毛德西除用于疝气外,还将此“三味”用于盆腔炎、慢性结肠炎、睾丸炎、前列腺疾患等,凡见小腹坠胀,隐隐作痛,湿热互结者,每收疗效。

砂仁、黄柏、甘草(封髓丹)此三味为古方封髓丹,是治疗梦遗早泄的良方。

当代著名中医蒲辅周将此方用于口腔溃疡,效果良好。

他说:“封髓丹乃补土伏火之剂,土虚则水中之阴火无所抑制,便上炎而发为口疮。

”是方以砂仁醒脾培土,黄柏清泄阴火,甘草和中清热,毛德西常加入肉桂、干姜、牛膝以引火归元,于平淡中取效。

浮小麦、霜桑叶、地骨皮(清热止汗散)毛德西对于汗症,不论是气虚自汗,或是阴虚盗汗,都首选此三味,名曰“清热止汗散”。

气虚自汗合用玉屏风散;阴虚盗汗合用二至丸加知母、黄柏。

若是产后大汗不止,则加入麻黄根、炮附子,以温阳增卫气,固表止阴耗。

青蒿、白薇、银柴胡(退热散)此三味是毛德西治疗低热经验方“青白退热散”之主药。

青蒿以清解阴分热见长;白薇长于清肺热,也是退阴分虚热之要药;银柴胡清肝经虚热。

三味合用,以治夜热早凉、低热绵绵、舌苔不厚,脉象细数为应用指证。

若舌苔厚腻,舌质红赤,可加升降散治之。

桂枝、茯苓、白术(温阳化饮汤)此三味有温阳健脾化饮的功效。

取之于张仲景苓桂术甘汤和桂枝茯苓丸等方义。

桂枝配茯苓,温阳化饮,加入白术,以增强脾的运化功能,毛德西常将此三味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盆腔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等,舌苔白润口不渴者,具有温化三焦水湿的功效。

橘核仁、橘叶、橘络(通络散结散)此三味均取之于橘,均以疏肝理气见长。

橘核仁理气的作用大于橘叶;而橘叶“散阳明、厥阴经滞气”(《本草纲目拾遗》)为长,橘络作用缓和,善于舒理中焦气滞,有化痰湿之功。

三味合用,以疏肝理气、通络止痛、散结消胀为目的,常用于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或身体某处有囊肿及赘生物者。

补肾壮阳至乐散秘方

补肾壮阳至乐散秘方

补肾壮阳至乐散秘方
“至乐散”秘方出自宫廷内院,由名贵药材精制而成,对男性阳痿、早泄、举而不坚、精子数目少,女性阴冷无性趣,均有独特疗效。

服用数天即见奇效,可大大提高性兴趣及性生活质量,且无任何副作用。

[处方]肉苁蓉30克、山茱萸30克、生地20克、远志50克、蛇床子15克、五味子15克、防风18克、茯苓18克、牛膝20克、菟丝子20克、杜仲20克、韭菜子15克。

[制作方法]上药研为细末,密闭保存,防霉变等。

[使用方法]每日口服二次,每次口服10克左右,若觉心烦即停药,或减半服。

凡30~80岁男女均可服用,且可健体美容。

名医印会河教授三十八方集验-二妙散加味

名医印会河教授三十八方集验-二妙散加味

名医印会河教授三十八方集验-二妙散加味
方药组成:黄柏15克,苍术12克.生薏仁30克,牛膝10克,车前子12克(包),椿根皮1 5克,萆薢15克,泽泻18克,滑石15克(包).木瓜10克.蚕砂30克(包)。

功用:清热燥湿
主要症状:带下量多.色黄质粘稠.气腥臭,阴道灼热,著者瘙痒.胸闷纳少.腰酸腿重,肢体困倦,腹胀肠鸣.大便溏而不爽.小便短赤舌质偏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辨证要点:本证系湿热下注。

脾失健运,湿浊蕴积.久而化热.湿热下注故见带下色黄、粘稠、气秽臭.阴部灼热:脾虚湿浊内蕴,故胸闷纳呆.腹胀便搪;湿重故肢体困倦重着,腰酸腿软。

适应证: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

加减法:带下量多,色黄夹赤气恶臭,腹胀者.加土茯苓30克,贯众15克,半枝莲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以加强清热解毒作用。

袁淑芳经验秘方

袁淑芳经验秘方

袁淑芳经验秘方袁淑芳经验秘方白癜风治疗法2(口服中药部分,临证可选一个)白癜风与中医学“白癜”、“白驳风”相类似。

为风邪袭于腠理、气血失和所致。

治宜养血疏风,中和气血。

处方一[方药] 旱莲草90克、白芷、何首乌、沙蒺藜、刺蒺藜各60克,紫草45克,重楼、紫丹参、苦参各30克,苍术24克。

[用法]上药研细末,每日服2次,每次服6克。

开水送下。

处方二[方药] 苏木、充蔚子、蝉衣、赤芍各10克,刺蒺藜15克、何首乌20克、大枣6个。

[用法] 每日1剂,水煎2遍。

分2次口服。

10剂为一疗程。

若肝肾虚加生地、熟地、枸杞子、黄精、黑芝麻;血瘀加丹参;处方三[方药] 紫草、刘寄奴、丹皮、威灵仙各25克,草河车、浮萍草各50克,丹参50克,琥珀、地龙、土鳖虫各10克,川芎15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早晚各1次。

一个月为一疗程。

处方四[方药] 当归、何首乌、女贞子各15克,川芎、破故子各10克,黄芪、黑芝麻、旱莲草各20克,白术、茯苓各12克,甘草3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

早晚各1次。

(二)神经性皮炎本病为一瘙痒性皮肤神经官能症,情绪改变、局部摩擦常为诱发因素,皮肤呈苔癣样变,多为对称性。

处方:水化硫磺(由石硫磺和苛性碱等反应而得)50克,蒸馏水加至100毫升。

用法:每隔两周涂抹搽病变局部一次,轻者一次,重者三次可愈。

(三)带状疱疹(可转让)带状疱疹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

该病毒有嗜神经性,疱疹群蔟并沿神经分布。

剧痛。

处方:老陈醋40%、、白乙醋40%、薄荷冰2%、酒精20%,共制100毫升。

有食醋酸味。

浅兰色液体,[用法]用小棉鉴沾药液少许,直接点涂于疱疹上,十日后脱落,每隔10--15天沿疱疹区外涂一次。

涂药后有一过性疼痛,局部疱疹由白变黑,自然干燥结痂,痂脱后局部洁净如玉,不留痕迹。

注意:1.本品无毒,但涂药局部有轻微的皮肤剥脱现象为正常。

勿涂于正常皮肤上。

2.仅加服中药龙胆泄肝丸,一日二次。

五积散

五积散

现选《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方。

组成:苍术、桔梗各二十两,枳壳、陈皮各六两,芍药、白芷、川芎、川归、甘草、肉桂、茯苓、半夏(汤泡)各三两,厚朴、干姜各四两,麻黄(去根节)六两。

上除枳壳,桂两件外,余剉细,用慢火炒,令色变摊冷,入枳壳,桂令匀,每服三钱。

水一盏,加生姜三片,煎至半盏热服。

凡被伤头痛,伤风发寒,姜煎二钱,仍入葱白,食后热服。

【方剂名称】五积散【来源】《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处方】白芷、川芎、甘草(炙)、茯苓(去皮)、当归(去芦)、肉桂(去粗皮)、芍药、半夏(汤洗七次),各三两。

陈皮(去白)、枳壳(去瓤、炒)、麻黄(去根、节),各六两。

苍术(米泔浸、去皮)二十四两,乾姜四两,桔梗(去芦头)十二两,厚朴(去粗皮)四两。

制法:上除肉桂、枳壳二味别为粗末外,一十三味同为粗末,慢火炒令色转,摊冷,次入桂、枳壳末令匀。

【功效】调中顺气,除风冷,化痰饮。

【主治】治脾胃宿冷,腹胁胀痛,胸膈停痰,呕逆恶心;或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心腹痞闷,头目昏痛,肩背拘急,肢体怠惰,寒热往来,饮食不进;及妇人血气不调,心腹撮痛,经候不调,或闭不通,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三片,煎至一中盏,去滓,稍热服。

如冷气奔冲,心、胁、脐、腹胀满刺痛,反胃呕吐,泄利清谷,及倂癖症瘕,膀胱小肠气痛,即入煨生姜三片、盐少许同煎。

如伤寒时疫,头痛体疼,恶风发热,项背强痛,入葱白三寸、豉七粒同煎。

若但觉恶寒,或身不甚热,肢体拘急,或手足厥冷,即入炒茱萸七粒、盐少许同煎。

如寒热不调,咳嗽喘满,入枣煎服。

妇人难产,入醋一合同煎服之。

并不拘时候。

归脾汤药物组成:白术1钱,当归1钱,白茯苓1钱,黄耆(炒)1钱,龙眼肉1钱,远志1钱,酸枣仁(炒)1钱,木香5分,甘草(炙)3分,人参1钱。

功效:养血安神,补心益脾,调经。

主治:思虑伤脾,发热体倦,失眠少食,怔忡惊悸,自汗盗汗,吐血下血,妇女月经不调,赤白带下,以及虚劳、中风、厥逆、癫狂、眩晕等见有心脾血虚者。

名中医对至乐散的评价

名中医对至乐散的评价

名中医对至乐散的评价
名中医对至乐散的评价如下:
1. 清代医家徐大椿在《医略六书·杂病证治》中对至乐散评价说:“至乐散,治郁病良方也。

此方能治七情郁结、痰火蒙蔽、神识昏迷等症。

痰火闭塞,则神识昏迷,气郁则神气不宣,火郁则神气闷乱,食郁则神气闷塞,血郁则神气厥逆,皆能令人发痫。

此方能开郁理气,清痰活血,故诸症皆愈也。


2. 清代医家陈士铎在《石室秘录·痰症论》中说:“治痰必先顺气,气顺则
痰自降。

治火必无损阴,火解则痰不上升。

至乐散、六君子汤皆可治也。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使用至乐散或者寻求医生帮助,建议您前往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

乐肤散”的配制秘方

乐肤散”的配制秘方

乐肤散”的配制秘方乐肤散—针不打、药不吃、除病真正神奇 (转)2009-07-27 14:07新世纪、新千年—把健康送给您!“乐肤散”以100%奇效杀灭各种致皮肤引起的病菌,它能迅速调解人体湿度,平衡阴阳,激发人体潜能,使人体健康强壮。

该药物是本人二十年来配制总结出来的一个验方,还没有发布过任何广告和宣传品,所以也没引起众多的人关注。

如外阴性病,100%杀灭病菌。

九八年二月份,山西一位来我地了解苹果市场的人,肚脐周围长了奇痒难忍的癣疮,经多方治疗无效果,我发现后给他用了“乐肤散”七天就好了一大半,十天左右就全好了。

他回家后,八月份打来电话说:“乐肤散”真行,用剩下的药治好了其他几个人身上的痒疮、脚气、腋下臭,特来信感谢,再次汇款来请邮寄“乐肤散”。

就这样开始邮寄“乐肤散”的业务了。

一九九九年四月,省内外分别有几个朋友来信反馈“乐肤散”的效果特别好,有的说花几千元没治好的脉管炎都用“乐肤散”治好了,有的说脸上的暗斑、黑点、粉刺、痤疮全都治好了。

真是值得、划算的好药;今年六月份止,又收到四十多封反馈信,故不能一一作答,感谢朋友们对“乐肤散”的厚爱。

“乐肤散”的名字是我自己命名的,因为皮肤上的痛用了它,能很快的舒服的消散,所以我叫它“乐肤散”。

有的朋友来信说:“这么好的药为什么没传开?”其实有很多秘方在乡村医生手中掌握,这里不一一举例。

一九八四年,一个三岁的孩子大面积烫伤致昏死,人们见我只用了一碗水就把这个被烫伤的孩子从昏死中抢救过来,又用这碗水治好了这个孩子的烫伤,并且伤好后没有痕印。

又有一位女同志带一孩子,问我能否治中耳炎,我问她患多长时间了,她说三年多了,打针、吃药、小偏方用尽了。

我说:“方法是用不尽的,给你三次(三天)的药试一试吧”。

她拿手中:怀疑地问道:“这点药能治好吗?”我说:“这是药,不是吃饭,不好再来找我”。

一个月左右,那人看见我,很远就说:“我谢谢你的药,你真行。

”就这样,当年也传了几位朋友。

和乐散

和乐散

和乐散
和乐散,补肾养生之名方
名称:和乐散
方剂组成:
淫羊藿、五味子、菟丝子、山芋、桑椹子、何首乌六味中药
方解:功能补肾助阳,滋阴固精,主治早泄,屡用屡验
源流发展:
本方出自南北朝时期著名医药家陶弘景(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号华阳隐居(自号华阳隐居)。

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

作品有《本草经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华阳陶隐居集》等),实为治疗早泄阳痿之方。

淫羊藿便是其命名的,南北朝时期,有些牧羊人发现,羊啃吃一种小草后,发情次数明显增多。

公羊阳具勃起不软,与母羊交配次数增多,交配时间延长,而吃其他野草则无此功效。

有一次,陶弘景采药途中,无意中听牧羊人谈及此事,后经实地考察,认定这种小草具有壮阳的作用。

由于此草能使羊淫性增加,陶弘景便给这种草取名为“淫羊藿”,后经多次配比,便流传下了‘和乐散’之奇方,
方义分析:
就现代医学而言,这是治疗肾阴肾阳都有点虚的情况的。

也就是治疗肾精虚为主的。

其中淫羊藿、五味子、菟丝子温补肾阳。

山萸肉、桑椹子、何首乌温补肾阴。

可谓阴阳双补,整个方子是是极为稳健的
临床应用:
用于治疗早泄、男性不育症。

临床观察449例有效率达90%以上,
用法及注意事项: 日服三次,早午晚各7克,沸水或温水冲服,三周为一疗程,轻者为一个疗程,重者2一3个疗程,服药期忌房事半月。

典型病例介。

秘方

秘方

秘方,不好找,收藏好了分享作者:品致(sean)已被分享1次评论(0)复制链接分享转载举报腰腿痛颈椎病健康此方通治:风湿、类风湿、坐骨神经痛、肩周炎、颈椎病、骨质增生、四肢麻木、肌肉萎缩、股骨头坏死、椎间盘突出、腰腿痛等一切骨科疾病。

药方贡献人:洪真大居士洪真居士;是佛门高德之士。

出自中医世家,现任某医院院长一职。

曾得多位佛、道两教高人真传,穷其一生研究......。

好多,不多说。

今有两门中医绝技(根治一切胃肠疾病\根治一切骨科疾病)临床应用效验如神,故此贡献于世。

广利有情,救济世人,乃洪真居士之愿!也是我佛之愿!天下病苦众生之愿!配方:麻黄10克、艾叶10克、乌梢蛇15克、蕲蛇15克、乳香10克、白芷10克、威灵仙50克、千年健10克、钻地风10克、伸筋草30克、鸡血藤30克、羌活15克、独活15克、牛夕15克、当归12克、防己12克、桂枝15克、木瓜12克、葛根15克、穿山甲15克、蚂蚁50克、黄芪20克、白术15克、一口钟80克金樱子15克、甘草15克。

药店加工成粉。

服法:每天服3次,按各人病情轻重每次5到10克(一小汤勺或两小汤勺)三餐前半小时服用。

一到三副药可以根治治高血压:(1)香蕉皮30克,晒干水煎喝,每日3次,一个月见效。

(2)用中药罗布麻,开水冲喝,每日15克,半月见效。

(3)银杏叶每日15克,用开水冲喝下,半月见效。

治低血压:甘草20克,桂枝,肉桂各40克,将以上药物混合后当茶冲泡服用一周。

治血脂稠:(1)枸杞子10克,何首乌,草决明,山楂各15克,丹参20克,水煎服,每日两次,四个疗程治愈,(七天为一个疗程)。

(2)山楂. 银杏叶. 绞股蓝各15克,泡茶喝。

连服四疗程(半月为一疗程)脸上黑星(雀斑):元荽(又名香菜),煎汤,一天洗三次,一个疗程治愈。

治脚汗. 脚臭:白萝卜煮水,每晚熏洗双脚30分钟,连洗半月治愈。

治脚气:韭菜一斤,煮水十分钟泡脚,每日一次,每次20分钟,三天除根。

至灵散_杏苑卷八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至灵散_杏苑卷八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至灵散_杏苑卷八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至灵散_杏苑卷八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1.原方 (4)1.1.组成:土茯苓2两,白花蛇3分,防风、荆芥、薄荷、金银花、皂角刺、牙皂、白鲜皮、当归、五加皮、地骨皮、川芎、薏苡仁、人参、黄芩、牛膝、木通、甘草。

(4)1.2.功效:杨梅疮。

(4)1.3.来源:《杏苑》卷八。

(4)1.4.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4)2.相似度89%:驱毒散 (5)2.1.组成:土茯苓2两,白花蛇3分,防风1钱,荆芥1钱,薄荷1钱,牙皂1钱,金银花1钱,皂角刺1钱,白鲜皮1钱,川芎1钱,当归1钱,薏苡仁1钱,人参1钱,黄芩1钱,牛膝1钱,木通1钱,甘草1钱。

(5)2.2.原方对照:土茯苓2两,白花蛇3分,防风、荆芥、薄荷、金银花、皂角刺、牙皂、白鲜皮、当归、五加皮、地骨皮、川芎、薏苡仁、人参、黄芩、牛膝、木通、甘草。

(5)2.3.减:五加皮、地骨皮 (5)2.4.功效:杨梅疮初起。

(5)2.5.来源:《杏苑》卷八。

(5)3.相似度53%:神秘七星散 (5)3.1.组成:防风5分,皂角刺5分,天门冬5分,黄芩5分,瓜蒌仁5分,金银花5分,当归1钱,熟地黄1钱,薏苡仁1钱,木瓜1钱,紫花地丁1钱,白鲜皮1钱,木通1钱,土茯苓4两,甘草3分。

(5)3.2.原方对照:土茯苓2两,白花蛇3分,防风、荆芥、薄荷、金银花、皂角刺、牙皂、白鲜皮、当归、五加皮、地骨皮、川芎、薏苡仁、人参、黄芩、牛膝、木通、甘草。

(5)3.3.加:天门冬、瓜蒌仁、熟地黄、木瓜、紫花地丁 (5)3.4.减:白花蛇、荆芥、薄荷、牙皂、五加皮、地骨皮、川芎、人参、牛膝.. 5 3.5.功效:杨梅疮。

(5)3.6.来源:《疡科选粹》卷六。

(5)4.相似度53%:棉子乳香汤 (5)4.1.组成:棉花子(炒,研;取仁,焙用)、金银花、何首乌、白鲜皮、薏苡仁、防风、荆芥、当归、川芎、白芍、茯苓、槟榔、牛膝、木瓜、防己、乳香、没药俱减半,甘草少许,土茯苓量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秘方至乐散至乐散”秘方出自宫廷内院,由名贵药材精制而成,对男女均有效果,对男性阳痿、早泄、举而不坚、精子数目少,女性阴冷无性趣,均有独特疗效。

服用数天即见奇效,可大大提高性兴趣及性生活质量,且无任何副作用。

疗效:服用5日,玉茎炽热;10~15天,通体滑泽;25天,手足温热;30天性欲旺盛;35~40天,真气朗然,面如桃花,身体温热不寒、记忆力增强。

45岁以下服一剂即可,60岁以下服两剂,满70岁亦可以使用。

治疗体会:凡男子五劳七伤、怕冷畏寒、阳痿不起、早泄、举而不坚、精少无力;女子阴冷兴趣、小便淋漓、时亦时黄、耳鸣、不思饮食、体虚、肾气不足,服之有独特疗效。

健脾补髓、益阴阳、除风去冷,效果非凡,且可养颜美容,服药年龄不受限制,凡30~80岁均可对症用药。

[处方]:肉苁蓉30克、山茱萸30克、生地20克、远志50克、蛇床子15克、五味子15克、防风18克、茯苓18克、牛膝20克、菟丝子20克、杜仲20克、韭菜子15克。

[制作方法]:上药研为细末,密闭保存,防霉变等。

[使用方法]:每日口服二次,每次口服10克左右,若觉心烦即停药,或减半服。

凡30~80岁男女均可服用,且可健体美容。

张氏伟哥灵胶囊处方:鹿茸60克僵虫60克黑附子60克柏子仁60克淫羊藿60克蛇床子60克肉苁蓉60克巴戟肉60克仙茅60克和服20克蜈蚣8条。

共计570克共研末装胶囊,2次/日5粒/次饭后服用!一副即愈!不信你试试。

阳痿不振专用方作者:乌梅主方:蜈蚣50条高丽参粉50g 海马粉30g 生水蛭30g 麻黄粉30g 马钱子(油炸)8g,共研细末用O 号胶囊套服,1日3次,每次6粒。

(注:此方含有马钱子,不可随意加量。

)主治:阳痿不振,性功减弱。

临床上经常遇到男性阳痿或性功能减弱的病人求治,查其他症状不明显,又不愿意用西药“伟哥”,嫌副作用大,故找中医给予解决改善。

对于此类病人,我一般配制此胶囊服用一周左右,即可轻则治愈,重则改善。

服药期间节制房事,再假以食料常吃大虾海蛤枸杞之类,效果更好。

此方兴阳补益并举,可媲美西药“伟哥”。

但是对于继发性阳痿一定要先治原有病,诸如糖尿病之类引起的阳痿,先治疗糖尿病,而后再用此方,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使用者不可不知,此方虽好,但干万不可滥用啊。

师传秘授---治阳萎师传秘授,临床多年,众人验证,屡获奇效。

无副作用!价格低廉!效不更方!定能满意!组方:柴胡25g 白芍25g 枳壳25g 白蒺藜40g 远志25g 石菖蒲25g 肉苁蓉35g 菟丝子30g 三七6g 蜈蚣7条水蛭35g 大黑蚂蚁25g 韭莱籽30g 山药28g 紫河车30g 龟板30g 拘杞子25g 当归20g 炙甘草25g服法:研末,每日二次,每次5g(欲速则适当加量),黄酒或白开水送服。

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阳萎。

真实的秘方!所以价贵,便宜绝无好货!女性不孕经验方作者:乌梅处方:海南沉3克细辛3克甘草心3克川乌3克紫叩3克泽兰40克大黄10克制法:将上药为面,以蜜和为20丸用法:于月经过后5天开始服,每日2次,每次2丸,连服5天.疗效:经用百例以上,疗效可靠来源:河南辉县王建国乌梅:本方具有促进排卵之功效.且无付作用.可以用.壮阳丹1【药物组成】熟地黄4两,巴戟(去心)2两,破故纸(炒)2两,仙灵脾1两,桑螵蛸(真者,盐焙)半两,阳起石(煅,别研,水飞)半两。

【处方来源】《广嗣纪要》卷四。

【方剂主治】男子阴萎无子。

【制备方法】上6味,合阴之数,研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温酒送下,不可持此自恣也,戒之。

壮阳丹2【功能】添挖补髓,保固其精不泄,善助元阳,滋润皮肤,壮筋骨,理腰膝。

【药物组成】蒺藜1斤(酒洗炒黄),莲须8两(炒),山萸肉(酒浸1宿,蒸,焙干)4两,续断(酒洗,蒸)4两,覆盆子(去蒂,酒蒸)4两,枸杞子(酒蒸)4两,金樱子膏4两,菟丝饼、芡实米、五花龙骨(醋煅3-4次)各1两。

【处方来源】《良朋汇集》卷二。

【方剂主治】男子阴萎。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白滚水送下。

加味益精壮阳3处方:熟地15克,山萸肉15克,山药15克,茯苓12克,枸杞15克,肉苁蓉12克,锁阳12克,淫羊藿30克,巴戟天12克,人参12克,炒枣仁12克,菟丝子12克,天门冬9克,鹿茸6克,甘草9克。

做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

用法:每日三次,每次一丸,白开水送下。

服药期间忌食腥冷之物。

功用主治:滋阴壮阳益肾男子阳痿遗精精泄畏寒肢冷綠珠進石崇延壽補益湯夜有房事勞神,明早服此大有補益。

(房室后补益)处方:人參,黃芪蜜水拌炒,白術炒,杜仲炒去絲,牛膝,白芍炒,各一錢,甘草六分,當歸酒浸焙乾,陳皮七分,柴胡五分,知母八分,五味子十二粒,熟地酒浸焙乾二錢,上為一劑,水二鐘,紅棗一個,煎七分,空心服。

大有補益。

补阴丸1【来源】《丹溪心法》卷三。

【异名】虎潜丸(《景岳全书》卷五十七)、补阴种子丸(《医学正印》卷上)。

【组成】黄柏250克(盐、酒炒) 知母(酒浸,炒) 熟地黄各90克龟版120克(酒浸,炙) 白芍(炒) 陈皮牛膝各60克锁阳当归各45克虎骨30克(酒浸,酥炙)【用法】上药为末,酒煮羊肉和丸。

每服50丸,盐汤送下。

【功用】滋阴降火,强壮筋骨。

【主治】精血不足,虚火亢盛,筋骨痿弱,腿足消瘦,步履乏力,精元不固,尺脉虚浮洪数,久不生育。

【加减】冬加干姜15克。

【方论】方中黄柏、知母泻火清热,熟地、龟版、白芍补益肝肾,滋阴养血;虎骨强壮筋骨,锁阳温阳益精,干姜、陈皮温中健脾,理气和胃。

诸药合用,共奏滋阴降火,强壮筋骨之功。

补阴丸2【来源】《医学心悟》卷三。

【组成】熟地90克丹皮夭冬当归枸杞子牛膝山药女贞子茯苓龟版杜仲续断各36克人参黄柏各15克【用法】用石斛120克熬膏,和炼蜜为丸。

每早淡盐水下9克。

【功用】滋肾补肝,强筋壮骨。

【主治】阴虚火烁,髓减骨枯,腰软无力,便结溺赤,脉细数无力。

补阴丸3【处方】黄柏(盐水炒)4两,知母(酒洗)4两,熟地黄(酒蒸,焙)6两,天门冬(焙)3两(各勿犯铁器)。

【制法】上为末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滋其真水之化源,以制其邪火之元甚。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食前百沸汤送下。

【各家论述】肾苦燥,知母之辛寒以润之;肾欲坚,黄柏之苦寒以坚之;熟地黄之苦甘寒,以补肾之虚;天门冬之甘寒,以补肺,滋肾水之化源。

【摘录】《广嗣纪要》卷四二精丸(《圣济总录》)【成分】黄精、枸杞子、白蜜【功效】滋阴补肾。

原书云:“常服助气益精,补填丹田,活血驻颜,长生不老”。

【主治】老年人虚阴不足,头晕耳鸣,口舌干燥。

男女交合精脫氣絕救治男女交合之際,樂極精脫而死者,切不可驚走下床。

男脫者,則女以口哺送其熱氣;女脫者,則男以口哺送其熱氣。

一連數十口呵之,則必悠悠然陽氣重回矣。

當此頃刻之間,生死交關,不但不可驚懼下床,且男女兩陰俱不可扯脫,仍宜兩相緊抱,下部交合,則氣未脫絕,尚可救治。

在死者不知相抱,全賴生者抱之,以口哺送氣,送至氣回而後止。

此時送氣之法,先須閉口,提丹田之氣上來,盡力哺於口中,送下喉去,可以救垂絕於俄頃。

此法男女皆宜知之也。

迨陽氣既回之後,再以人參附子湯灌之。

若貧者不能得參,急用黃芪四兩、當歸二兩、附子五錢,煎服亦有得生者。

又男子精脫氣絕者,用人抱起坐之,以人之口氣呵其口,又恐不能入喉,急以筆管通其兩頭,入病人喉內,使壯盛女子呵之,不必皆妻妾也。

此以人治人之法,雖死亦有得生者。

固本壯陽丹乳香丁香各二錢,木香一分,役藥,辰砂各一錢,察香,茵香,血竭各五分,柏子仁一兩,陽起石一錢,川山甲一兩,火燒存性。

上為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隨人年歲數服,察香酒空心吞下,壯硬非常。

延壽固精丸冤絲子,肉從蓉,熟地黃俱酒浸一宿,柏子仁,桂心去骨,北五味,遠志去心,青鹽,川牛膝去心酒浸一宿,蛇床子酒浸一宿,以上各一兩,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送下,行事晝夜不衰,十遍不困,服至七日,似鐵不損;服一日,通宵不倒,長七寸。

此藥能添精髓,常服延年益壽。

還精養氣丸巴戟去心,川株子去皮,冤絲子酒浸焙乾各二兩,肉從蓉酒浸焙于三錢,陽起石一錢,用紙包火鍛少時,鹿茸一兩,酒浸焙乾,大附子川椒同炒,去椒三錢,拘祀一兩,牛膝酒浸一兩,山藥獲等熟地各二兩,人參五錢。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

每服三錢,空心鹽湯下。

服後自然還精養氣,鬚髮不白,七、八十歲行房不倦,功不可盡述。

希夷八卦安神延壽丹能安五臟,返老還童,服之長生,得者寶之。

天門冬三斤,抽心去皮,長流水淨洗,曬乾擇明淨者用之,能補虛熟地黃一斤,去黑,酒洗曬乾,能和血生津液,用之莫犯鐵器紅花二兩,能生顏僵蠶二兩,能補容當歸二兩,去尾,酒浸洗一宿,曬乾能生氣血真川椒二兩,閉目者不用,能寬脾去風邪石燕二對,能溫血補益丹田海馬一對,用酥油煮透,然後慢火焙乾,用能助髓興陽上為細末,分兩如數,煉蜜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一錢,空心無灰酒或鹽湯下,忌大怒大醉。

周天生精再造固本還真膏蛇床子肉蓯蓉枸杞子地骨皮麥門冬廣木香大附子生地黃木鱉子鎖陽巴戟防風人參川烏細辛草烏茯苓丁香桂皮沒藥豆蔻各五分天門冬蒼術當歸各一兩其法,用真正芝麻油一斤四兩,將藥入油內,煎至五六滾,驗藥枯,將複布濾淨,滴油入冷水中成珠,不散再入後藥末:麝香雄黃各二錢陽起石一兩,如無用鴉毛代之虎骨海馬各二兩,用酥油煮透,慢火焙乾蟾蜍紫稍花龍骨石燕雲母石各一兩上為末,待前油成珠,退溫收入內,攪勻收瓷罐內,冷水浸罐半肚三晝夜,退火氣。

不拘顏色,用絹或厚紙表開攤其藥封臍,每六十日一換。

此藥能鎮玉池,金精不泄,興陽助氣,通二十四血脈。

若欲種子,制去膏藥,金精射入子宮,百發百中。

又治下元虛冷,五勞七傷,膀胱氣,風濕痛癢,兩腿酸麻,陽事不舉,婦人赤白帶下,血山崩漏。

能令老弱行路剛健,顏發轉變。

无敌大阳丹出处:此方相传为洞玄子发明,隋唐时代传入宫庭,唐明方视为神方,驳女无数,之后辗转相传,落入清宫,各代均秘而不宣,君皇独享其药,民间鲜有人知,此方为治发育不全的绝佳良方,本丹又名“大阳丸”。

处方:柏子仁二钱半,白敛二钱,白术三钱半,桂心,附子各一钱半。

用法:蜜丸。

每日早中晚饭前各服三到五丸(约三至五克)一律白开水下。

服本药期间,每日晚必须是热水(夏天冷水亦可),将下部洗涤干净,热水中浸一二分钟更佳,未服药前应将龟头之形状,大小,颜色看清楚,牢记脑中,然后令其勃起,量好长度及粗度,记录下来,服药后快者三天,龟头便会变成紫红色,变色处并会生出一层肉来,以后逐渐发育,勃起后不但会增长,也会增粗。

根据记载的例子,一般服用十日后约可增大一到两公分,也有增大二三寸者,但为数极少,应属奇迹,但如服此药一两个月,仍毫无反应,必系体质不合,可以放弃,不可强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