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药物的药理作用特点与机制
头孢菌素的药理作用与机制
头孢菌素的药理作用与机制头孢菌素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活性。
它的药理作用与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细菌细胞壁的抑制作用:头孢菌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
它能够抑制细菌的横向连接酶(transpeptidase),阻断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细菌细胞壁的脆弱性增加,最终导致细菌死亡。
头孢菌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2. 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β-内酰胺酶是一类能够降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酶,它能够使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
头孢菌素能够抑制β-内酰胺酶的活性,从而提高抗菌药物的疗效。
3. 免疫调节作用:头孢菌素还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
研究表明,头孢菌素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巨噬细胞的活性化,增加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机体抗菌能力。
4. 药代动力学特点:头孢菌素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对其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头孢菌素在体内的半衰期较短,需要多次给药才能维持有效血药浓度。
此外,头孢菌素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调整剂量,以避免药物在体内蓄积。
5. 药物相互作用:头孢菌素与其他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例如,头孢菌素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使用时,可以相互增强抗菌作用。
然而,头孢菌素与某些药物如氨苄西林、红霉素等同时使用时,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
总之,头孢菌素作为一类广谱抗生素,在临床上应用广泛。
其药理作用与机制主要包括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抑制β-内酰胺酶的活性、免疫调节作用等。
了解头孢菌素的药理作用与机制,有助于合理应用该类药物,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耐药性的产生。
同时,临床医生在使用头孢菌素时,还需注意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和可能的药物相互作用,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药物的基本药理作用与常见的作用机制
药物的基本药理作用与常见的作用机制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药物的基本药理作用与常见的作用机制1. 引言药物的药理作用指药物在生物体内产生的各种生物学效应,这些效应直接影响着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
青霉素的作用机制与药理
青霉素的作用机制与药理引言:青霉素是一类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它具有杀菌作用,对多种细菌感染具有良好的疗效。
本文将介绍青霉素的作用机制与药理,以便更好地理解其临床应用。
一、青霉素的来源与分类青霉素最早由亚历山大·弗莱明发现于1928年,其主要来源于青霉菌属(Penicillium)。
根据其化学结构和抗菌谱的不同,青霉素可分为天然青霉素、合成青霉素和半合成青霉素等几个类别。
二、青霉素的作用机制青霉素的作用机制主要与其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有关。
具体而言,青霉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酶(称为横断酶)活性,阻断了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过程,导致细菌细胞壁的弱化和破裂。
此外,青霉素还可以通过干扰细菌细胞膜的功能,导致细菌内外环境的失衡,从而杀灭细菌。
三、青霉素的药理特点1. 抗菌谱广泛:青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某些革兰氏阴性菌均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尤其对于革兰氏阳性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常见致病菌,青霉素的抗菌效果更为显著。
2. 药物动力学特点:青霉素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速度较快,常规给药方式为静脉注射或口服。
青霉素的半衰期较短,通常为1-2小时,因此需要多次给药以维持有效药物浓度。
3. 药物耐受性:由于青霉素的广泛应用,一些细菌已经产生了对青霉素的耐药性。
这主要是由于细菌产生了青霉素酶,能够降解青霉素分子结构,从而失去了其抗菌活性。
为了应对耐药性问题,科学家们不断研发出新的青霉素类似物,以提高其抗菌活性。
四、青霉素的临床应用青霉素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个领域,特别是对于细菌感染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的临床应用包括:1. 治疗细菌感染:青霉素可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如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泌尿道感染等。
对于一些严重感染,如肺炎、败血症等,青霉素常常与其他抗生素联合应用,以增强疗效。
2. 预防感染:青霉素也可用于预防某些细菌感染的发生。
例如,在外科手术前使用青霉素可以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
3. 风湿热的治疗:青霉素也可用于风湿热的治疗。
常见药物的药理机制和副作用
常见药物的药理机制和副作用一、皮质类固醇类药物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是一种主要用于抗炎、免疫及过敏性疾病等治疗的药物。
其药理机制在于阻止细胞内的磷酸化反应,抑制细胞因子的合成及释放,从而减轻炎症、免疫反应和过敏反应。
其常见副作用包括糖尿病、骨质疏松、肌肉萎缩、水肿、脑垂体-肾上腺轴抑制等。
二、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其药理机制在于通过阻断心脏和血管上的β受体,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降低心脏负荷和心率,减轻心脏负担。
其常见副作用包括低血压、心动过缓、心力衰竭、呼吸道反应等。
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是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肾病的药物,其药理机制在于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从而降低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和收缩作用,放松血管平滑肌,降低血压及减轻心脏负担。
其常见副作用包括咳嗽、低血压、高钾血症等。
四、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和肺动脉高压的药物,其药理机制在于抑制细胞膜上钙通道的开放,降低细胞内钙离子含量,从而减轻心脏负担、放松血管平滑肌,降低血压和肺动脉压力等。
其常见副作用包括头晕、低血压、心动过缓等。
五、抗生素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是一种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其药理机制在于通过干扰细菌墙、膜、代谢等不同的生理过程,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消灭感染源。
其常见副作用包括过敏反应、肝损害、肾损害、神经系统毒性等。
六、非甾体抗炎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物是一种用于抗炎、镇痛、退烧的药物,其药理机制在于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干扰前列腺素、血栓素等物质的生成和释放,从而减轻痛苦、炎症和发热等症状。
其常见副作用包括胃肠道反应、肝肾损害、过敏反应等。
七、抗精神病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是一种用于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其药理机制主要在于阻断多巴胺受体和5-羟色胺受体等神经递质的作用,影响神经传递和神经调节等功能,从而减轻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等症状。
其常见副作用包括锥体外系反应、代谢紊乱、心脏电生理异常等。
常用抗菌药物的药理学特点及注意事项
五.各类常用抗菌药物个论
1、-内酰胺类
(2)头孢菌素类 作用特点:
• 头孢菌素类属繁殖期杀菌剂,常用于严重感染 • 毒性低微,可安全的用于小儿、老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 抗菌谱广,对各专科常见致病菌的覆盖率高 • 不少品种耐酸,可供口服 • 对多种-内酰胺酶稳定,耐酶 • 引起过敏反应特别是过敏休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青霉素类
常用抗菌药物的药理学特点 及注意事项
Logo
静配中心 吴云侠 王平
基本概念 常用抗菌药物的分类 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作用特点 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作用特点
各类常用抗菌药物个论
一、基本概念
一.基本概念
1.抗菌药物:由生物包括微生物(如细菌等)、植物和动物 在内,在其生命活动中所产生的低微浓度下有 选择性的抑制或影响他种生物功能的有机物质 及由人工半合成,全合成的一类化学药物的总 称
❖ 与每日多次给药相比,长间歇给药可以缩短疗程,增强抗 菌活性,降低耳毒性和肾脏毒性,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 疗程不宜超过2周,有条件的应检测血药浓度 ❖ 尽量避免与加重毒性的药物联用,如利尿剂、红霉素、肌
松药、碱性药物等 ❖ 新生儿和婴幼儿慎用,因为药物在内耳停留时间较长
五.各类常用抗菌药物个论
3、大环内脂类
五.各类常用抗菌药物个论
2、氨基糖苷类
(4)不良反应
耳毒性 ❖ 前庭功能损害、耳蜗神经损害 ❖ 链霉素以前庭功能损害为主;卡那霉素、阿米卡星主要为耳蜗
神经损害;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二方面均有损坏。
肾毒性
➢ 蛋白尿、管形尿、血尿,严重时无尿、氮质血症和肾衰 ➢ 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
药理学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效
药理学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效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和药效的科学。
它旨在深入了解药物如何影响人体及其疾病,并寻找新的药物治疗手段。
通过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和药效,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药物治疗疾病,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
一、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指的是药物与生物体内的靶标相互作用,产生特定的生物效应的过程。
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来实现其治疗效果,包括以下几种常见的方式:1. 靶点受体:许多药物通过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活或抑制特定的信号通路,以调控细胞的功能。
例如,β受体阻滞剂可以通过与心脏细胞表面的β受体结合,减慢心率、降低血压。
2. 酶抑制剂:某些药物可以抑制生物体内的酶活性,从而干扰代谢过程。
例如,抗病毒药物可以抑制病毒复制所需的病毒酶,从而减少病毒数量。
3. 转运体调节剂:转运体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负责将药物从细胞内或细胞外运输。
某些药物可以调节转运体的活性,改变药物在生物体中的分布和有效浓度。
例如,抗癫痫药物可以通过调节转运体的活性,提高药物在脑组织中的浓度,增强药效。
二、药物的药效药效是指药物对生物体产生的特定效应。
药效通常通过药物对疾病或症状的治疗效果来评估,可以包括以下几种表现:1. 治疗效果:药物的主要目标是治疗疾病或减轻症状。
一些药物可以直接针对病因,治疗疾病,例如抗生素可以杀死细菌,抗病毒药物可以抑制病毒复制。
其他药物可能通过缓解症状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例如止痛药可以缓解疼痛。
2. 副作用: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称为副作用。
这些副作用可能是因为药物与正常细胞或器官产生非特异性作用,如消化不良、头痛等。
部分副作用可能是可控制的,而另一些副作用可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3. 毒性:一些药物在达到治疗效果之前,可能会对生物体产生毒性。
这种毒性可能是由于药物在正常细胞中的非特异性作用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过量使用引起的。
因此,药物的毒性评估非常重要,以确保药物的安全使用。
麻醉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麻醉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麻醉药物是用于手术、疼痛缓解和其他医疗操作中的药物。
它们通过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产生麻醉、镇痛和抑制意识的效果。
麻醉药物可以根据其化学结构、药理作用和使用方式等不同特点进行分类。
本文将介绍麻醉药物的分类及其作用机制。
一、全身麻醉药物全身麻醉药物主要用于手术过程中,能够产生全身麻醉效果。
常见的全身麻醉药物有以下几种:1.静脉麻醉药物:静脉麻醉药物通过静脉注射给药,迅速起效并具有短暂作用时间。
常见的静脉麻醉药物包括丙泊酚、异丙酚等。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产生镇静和麻醉效果。
2.气体麻醉药物:气体麻醉药物是通过患者呼吸这种气体来实现麻醉效果。
常见的气体麻醉药物有笑气、氟烷等。
这些药物进入肺部后,通过血液循环带到大脑,发挥麻醉作用。
3.插管麻醉药物:插管麻醉药物是指通过气管插管实现麻醉效果。
常见的插管麻醉药物有地西泮、咪达唑仑等。
这些药物影响神经递质的传递,从而达到麻醉效果。
二、局部麻醉药物局部麻醉药物主要用于局部区域的疼痛缓解,通过阻断痛觉神经的传递来实现麻醉效果。
常见的局部麻醉药物有以下几种:1.局部浸润麻醉药物:局部浸润麻醉药物是通过直接注射到手术区域周围组织中,达到麻醉效果。
常见的局部浸润麻醉药物有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
这些药物通过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产生局部麻醉效果。
2.神经周围阻滞麻醉药物:神经周围阻滞麻醉药物是通过将药物注射到神经周围组织或神经束中,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来实现麻醉效果。
常见的神经周围阻滞麻醉药物有利多卡因、罗哌卡因等。
这些药物能够局部麻醉神经束,使其对疼痛信号不敏感。
三、镇痛药物镇痛药物主要用于缓解疼痛,并不具有麻醉效果。
常见的镇痛药物有以下几种:1.阿片类镇痛药物:阿片类镇痛药物是一类强效的镇痛药物,通过与脑中的阿片受体结合来缓解疼痛。
常见的阿片类镇痛药物有吗啡、哌替啶等。
这些药物可适用于严重疼痛的情况,但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和成瘾性。
2.非阿片类镇痛药物:非阿片类镇痛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和COX-2抑制剂,具有镇痛和抗炎作用。
常用抗菌药物的药理学特点与注意事项概要
常用抗菌药物的药理学特点与注意事项概要首先,抗菌药物的药理学特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抗菌机制:抗菌药物作用于细菌的生理和代谢过程,抑制或杀死细菌,以达到治疗感染的目的。
常见的抗菌机制包括细胞壁的抑制合成、细胞膜的损伤、核酸的干扰、蛋白质合成的抑制等。
2.谱系:抗菌药物可按其作用的细菌谱分为广谱和窄谱。
广谱抗菌药物对多种细菌有抑制或杀菌作用,而窄谱抗菌药物对少数几种细菌具有作用。
3.抗生素耐药性:由于长期和不适当的使用抗菌药物,细菌具有较强的耐药性。
为了避免耐药性的发展,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并严格按照医嘱用药。
4.符合体内药物浓度:抗菌药物需要在药物吸收后达到体内细菌感染部位的足够浓度,以发挥其疗效。
因此,特定的抗菌药物可能适用于特定的感染部位,如胃肠道、呼吸道、泌尿道等。
其次,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只有在确定感染为细菌性时才应使用抗菌药物。
对于病毒性感染、真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等,则不宜使用抗菌药物。
此外,应注意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确定药物的选择。
2.遵守使用剂量和用药时间:应按照医嘱用药,并且遵守规定的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
早期停药、减量用药会导致治疗失败和耐药性发展,而超量用药则可能引起药物中毒。
3.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抗菌药物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神经系统毒性等。
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药物。
同时,一些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应避免同时使用。
4.儿童、孕妇和老年患者的使用:儿童、孕妇和老年患者对抗菌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可能存在差异,因此使用抗菌药物时要特别注意剂量的调整和用药安全性。
5.预防和控制细菌耐药性: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是导致细菌耐药性发展的主要原因。
为了预防和控制耐药性的发展,应避免滥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采取细菌感染预防措施,如手卫生、消毒等。
总而言之,了解抗菌药物的药理学特点与注意事项对于正确使用这些药物至关重要。
药理学中的药物作用机制与副作用
药理学中的药物作用机制与副作用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如何作用于生物体以及其与生物体的相互作用的科学。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药物的应用和使用,了解药物作用机制和副作用对于科学合理地使用药物至关重要。
一、药物作用机制1. 直接作用某些药物通过直接作用于生物体,与生物体内的分子、细胞或组织相互作用,从而产生药理效应。
例如,心脏病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时,药物会与心脏细胞的β受体结合,阻断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的作用,达到减慢心率和降低血压的效果。
2. 间接作用有些药物通过在生物体内进行代谢和转化,产生活性代谢产物或影响特定生物过程,从而发挥相应的药理作用。
例如,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的细胞壁合成来杀灭细菌,这种作用是通过药物与细菌发生的代谢反应实现的。
3. 受体介导的作用大多数药物通过与生物体内的受体结合,引发特定的信号传导路径,进而发挥治疗效果。
例如,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它通过抑制环氧酶的活性,减少炎症介质的生成和炎症的发生。
二、药物的副作用1. 预期的副作用预期的副作用是指在药物的治疗效果之外,由于药物与生物体其他组织或系统发生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不良反应。
例如,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可能导致胃肠道不适,如胃痛、消化不良等。
2. 不可预测的副作用不可预测的副作用是指在使用药物期间出现的非预期的不良反应,其发生原因可能与个体差异、药物代谢、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有关。
例如,某些人在使用药物后出现过敏反应,包括皮肤瘙痒、荨麻疹、呼吸困难等。
3. 潜伏期副作用潜伏期副作用是指在药物应用后一段时间内,由于药物在体内积累或药物代谢产物的持续作用而导致的副作用。
例如,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可能导致肾脏功能损害,患者在使用药物初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肾脏功能逐渐受损。
三、药物作用机制与副作用管理1. 合理使用药物明确药物的适应症,合理用药剂量,结合患者的个体差异,避免不必要的使用和滥用药物。
2. 监测治疗效果和副作用通过定期监测患者的生理指标和症状变化,评估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副作用的发生情况,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药理学知识点归纳
药理学知识点归纳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和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
它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与药学之间的桥梁学科。
以下是对药理学一些重要知识点的归纳。
一、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1、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的基本作用包括兴奋作用和抑制作用。
兴奋作用可以使机体的生理、生化功能增强,抑制作用则使其减弱。
2、药物的作用方式(1)局部作用:药物在用药部位产生的作用。
(2)全身作用:药物被吸收后,随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器官而产生的作用。
3、药物的治疗作用(1)对因治疗:针对病因进行的治疗,目的在于消除病因。
(2)对症治疗:针对疾病症状进行的治疗,目的在于减轻或消除症状。
4、药物的不良反应(1)副作用: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反应。
(2)毒性反应: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机体损害性反应。
(3)变态反应:也称为过敏反应,是药物引起的免疫反应。
(4)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5)继发反应: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后果。
(6)特异质反应:少数特异体质患者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反应性质也可能与常人不同。
5、药物的量效关系(1)量效曲线:以药物的剂量或浓度为横坐标,以效应强度为纵坐标作图,得到的曲线。
(2)效能:药物产生最大效应的能力。
(3)效价强度:能引起等效反应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则强度越大。
6、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通过影响细胞的生理生化过程发挥作用,常见的作用机制包括:(1)改变细胞周围环境的理化性质。
(2)补充机体所缺乏的物质。
(3)对神经递质、激素或自身活性物质的影响。
(4)作用于受体。
(5)影响酶的活性。
(6)影响离子通道。
二、药物代谢动力学(药动学)1、药物的体内过程(1)吸收: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包括药物的理化性质、剂型、给药途径、机体的生理状态等。
(2)分布:药物吸收后,随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器官的过程。
药理学中的药物分类与作用机制知识点
药理学中的药物分类与作用机制知识点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人体生物系统相互作用的科学,了解药物分类和作用机制是药理学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药理学中常见的药物分类以及各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药物。
一、药物分类1. 化学性质分类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和性质,药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包括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和生物制品等。
- 有机化合物药物:包括大部分临床应用的药物,如抗生素、镇痛药和抗癌药等。
- 无机化合物药物:如金属化合物药物,例如抗肿瘤金属络合物。
- 生物制品药物:来源于生物体的制品,如生物合成药物、基因工程制品和血液制品等。
2. 药物作用部位分类药物的作用部位也是分类的依据之一,主要分为靶酶药物、蛋白质药物和核酸药物。
- 靶酶药物:作用于酶的活性位点,干扰酶的催化活性,包括酶抑制剂和酶诱导剂等。
- 蛋白质药物:作用于细胞表面受体,调节细胞信号转导和功能活性,如激素类药物。
- 核酸药物:如抗肿瘤药物,通过干扰DNA或RNA的合成或功能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3. 药物临床用途分类根据药物的临床应用用途,药物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包括抗生素、抗炎药、抗过敏药等。
- 抗生素: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 抗炎药:减轻炎症反应和炎症相关疾病症状的药物,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
- 抗过敏药:减轻过敏反应和过敏相关疾病症状的药物,如抗组胺药物。
二、药物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指药物与人体生物系统相互作用产生药效的过程和方式,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有助于合理用药和预防药物副作用。
1. 靶点作用药物通过与特定靶点相互作用,改变靶点的活性或功能,从而产生药效。
- 受体作用:药物与细胞表面或细胞内受体结合,激活或抑制受体信号转导通路,如激素类药物。
- 酶作用:药物与酶结合,干扰酶的催化活性,抑制或促进特定酶的活性,如抗生素和抗癌药物。
- 离子通道作用:药物作用于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改变细胞内外离子传递,如利多卡因和钙离子拮抗剂。
药理学中的药物分类与作用机制知识点
药理学中的药物分类与作用机制知识点药理学是研究药物的作用、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以及药物与生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药理学中的药物分类与作用机制知识点是药理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下面将就药理学中常见的药物分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介绍。
一、药物分类及作用机制1. 传统药物分类传统药物分类主要根据药物来源、化学结构以及药理作用等方面进行分类。
传统药物分类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各类药物均具有其独特的药理作用机制。
2. 现代药物分类现代药物分类主要根据药物的作用靶点、作用机制以及药效等方面进行分类。
现代药物分类包括抗生素、激素、细胞毒药等,各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3. 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指药物在生物体内发挥作用的方式和途径,不同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
常见的药物作用机制包括激活或抑制受体、影响酶的活性、干扰细胞信号传导等,这些作用机制对于药物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 药物效应药物效应是指药物在生物体内产生的生理、生化或药理学上的作用效果,药物效应通常与药物的作用机制密切相关。
药物效应可表现为治疗作用、毒副作用等,药物效应的产生涉及多种生物化学过程。
5.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在体内同时使用时产生的相互影响,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可能导致药效增强或减弱、毒副作用增加等不良后果。
临床合理用药时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问题,以确保药物疗效和安全性。
二、总结药理学中的药物分类及其作用机制知识点对于医学工作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深入了解药物分类和作用机制有助于提高临床用药水平、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医学工作者应不断深化对药理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为患者的健康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麻醉药物的种类与药理作用
麻醉药物的种类与药理作用麻醉药物是在医疗术中广泛使用的一类药物,其主要作用是抑制病人的感觉和意识,以达到无痛或减轻疼痛的效果。
不同种类的麻醉药物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根据这些作用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
本文将探讨常见的麻醉药物种类及其药理作用。
一、全身麻醉药物全身麻醉药物主要通过直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来产生作用。
其中最常见的三大类全身麻醉药物包括静脉通用麻醉药、吸入性通用麻醉药和混合型通用麻醉药。
1. 静脉通用麻醉药静脉通用麻醉药包括巴比妥类、苯二氮䓬类和局部浸润剂。
巴比妥类主要通过增强GABA能神经传递起作用,可以减少神经元活动并抑制意识;苯二氮䓬类通过增强GABA能神经传递和抑制谷氨酰胺的释放来发挥作用;局部浸润剂则是通过直接作用于神经末梢,以阻断痛觉传导产生麻醉效果。
2. 吸入性通用麻醉药吸入性通用麻醉药主要包括笑气、七氟醚、异氟醚等。
这些药物通过进入呼吸道被吸收,并迅速在大脑和其他组织中分布,从而产生全身性的麻醉效果。
3. 混合型通用麻醉药混合型通用麻醉药是指同时使用静脉注射药物和吸入性药物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单一药物的剂量,降低不良反应风险。
二、局部麻醉药物局部麻醉药物主要作用于感觉神经末梢,以阻断疼痛的传导。
常见的局部麻醉药物包括利多卡因、普罗卡因等。
局部麻醉药物可分为两大类:表面麻醉药和浸润麻醉药。
表面麻醉药主要适用于局部表皮或黏膜的手术操作,如利多卡因凝胶。
而浸润麻醉药则适用于局部注射,以阻断疼痛神经传导,如普罗卡因。
三、神经阻滞药物神经阻滞药物通过直接作用于神经传导或靶器官来达到止痛效果。
常见的神经阻滞药物包括布比卡因、琥珀巴洛缩血管素等。
四、镇痛药物除了以上提到的种类外,还有一些专门用于镇痛的药物。
常见的镇痛药物包括吗啡类、非甾体消炎药和局部清凉敷料等。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机制来减轻或消除疼痛感。
总结起来,不同种类的麻醉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全身麻醉药物主要通过干扰中枢神经系统来产生作用,局部麻醉药物则通过阻断神经传导以达到止痛效果。
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的区别
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的区别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是药物在机体内发挥作用的两个重要概念,虽然它们有些相似,但实质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从药理学的角度探讨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的定义、特点以及不同之处。
1. 药理作用的定义和特点药理作用是指药物在机体内引起的生物学效应。
药理作用通常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包括治疗作用、毒副作用、药物过敏反应等。
药物经过各种途径进入体内后,通过作用于靶细胞或器官,引起生物学效应从而产生相应的药理作用。
药理作用通常包括药物的理化特性、活性、剂量效应关系等。
药物通过不同的途径在体内发挥不同的药理作用,其作用机制取决于药物的化学结构、生物转化途径、靶位特异性等因素。
2. 作用机制的定义和特点作用机制是指药物在体内产生药理作用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学过程。
作用机制通常包括药物与靶标的相互作用、信号转导途径的调控、生物反应过程等。
作用机制反映了药物与生物体的相互关系,揭示了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的分子水平基础。
药物的作用机制是由药物的分子结构和体内代谢特点决定的,不同的药物由于作用机制不同可能表现出不同的药理活性和药效。
作用机制一般通过实验研究和药理学分析来揭示,有助于了解药物的靶标选择、有效性评价和副作用发生机制。
3. 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的区别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的主要区别在于药理作用是药物引起的生物学效应,而作用机制是药物在体内产生药理作用的生物化学和生理学过程。
药理作用是药物效应的结果,而作用机制是引发这种效应的机理。
另外,药理作用主要关注药物对生物体的整体效应,强调的是药物在体内所产生的功能和效果;而作用机制更多关注药物与靶标之间的分子相互作用和生物反应过程,强调的是药物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作用机理。
总的来说,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是两个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概念,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药物的临床效果和药理特性。
综上所述,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在概念和特点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药理学基础知识药物作用原理
药理学基础知识药物作用原理药理学是研究药物在机体内的作用和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了解药理学基础知识对于正确合理地使用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药理学基础知识中的药物作用原理。
一、药物的定义和分类药物是指能够治疗、缓解或预防疾病,调节生理功能的化学物质或生物制品。
药物根据其来源和作用方式可以分为天然药物、化学合成药物和生物制品药物等。
二、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药物通过与机体内的受体结合来发挥药效。
受体可以分为内源性受体和外源性受体。
药物与受体的结合可以激活或抑制受体的功能,进而调节机体的生理过程。
三、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通过多种作用机制产生药效。
常见的药物作用机制包括:1. 拮抗作用:药物与某种生理活性物质竞争结合受体,从而抑制其生理效应。
2. 激动作用:药物能够与受体结合,激活其功能,增强其生理效应。
3. 酶抑制作用:药物通过与体内酶结合,抑制酶的活性,从而影响酶催化的生化反应。
4. 组织靶向作用:药物通过选择性地结合目标组织或器官,发挥治疗效果。
5. 细胞膜通透作用:药物能够穿过生物膜,进入细胞内,与细胞内部组分结合,发挥药效。
6. 基因调控作用:药物通过与DNA结合,影响基因的表达,从而调控细胞功能。
四、药物代谢和排泄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泄对于其药效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药物主要通过肝脏和肾脏进行代谢和排泄。
肝脏代谢可以将药物转化为活性代谢产物或无活性物质,同时也能够将药物代谢产物进行进一步代谢或排泄。
肾脏则通过尿液排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
五、药物的药效学参数药物的药效学参数包括剂量反应曲线、药物半衰期、治疗指数等。
剂量反应曲线可以反映药物剂量与药效之间的关系;药物半衰期代表药物在体内消失一半所需的时间;治疗指数是衡量药物治疗效果和毒副作用之间安全性的指标。
六、药物相互作用不同药物在同时应用时,会产生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增强或减弱药物的药效,或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
临床应用药物时,需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药理学_药物作用及其机制总结概要
疾病首选药物汇总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及相似药物的比较药物的主要临床用途药理学口诀----天,居然有这个不可能不收藏啊拟胆碱药拟胆碱药分两类,兴奋受体抑制酶;匹罗卡品作用眼,外用治疗青光眼;新斯的明抗酯酶,主治重症肌无力;毒扁豆碱毒性大,作用眼科降眼压。
阿托品莨菪碱类阿托品,抑制腺体平滑肌;瞳孔扩大眼压升,调节麻痹心率快;大量改善微循环,中枢兴奋须防;作用广泛有利弊,应用注意心血管。
临床用途有六点,胃肠绞痛立即缓;抑制分泌麻醉前,散瞳配镜眼底检;防止“虹晶粘”,能治心动缓;感染休克解痉挛,有机磷中毒它首选。
东莨菪碱镇静显著东莨菪碱,能抗晕动是特点;可治哮喘和“震颤”,其余都像阿托品,只是不用它点眼。
肾上腺素α、β受体兴奋药,肾上腺素是代表;血管收缩血压升,局麻用它延时间,局部止血效明显,过敏休克当首选,心脏兴奋气管扩,哮喘持续它能缓,心跳骤停用“三联”,应用注意心血管,α受体被阻断,升压作用能翻转。
去甲肾上腺素去甲强烈缩血管,升压作用不翻转,只能静滴要缓慢,引起肾衰很常见,用药期间看尿量,休克早用间羟胺。
异丙肾上腺素异丙扩支气管,哮喘急发它能缓,扩血管治“感染”,血容补足效才显。
兴奋心脏复心跳,加速传导律不乱,哮喘耐受防猝死,甲亢冠心切莫选。
α受体阻断药α受体阻断药,酚妥拉明酚苄明,扩血管治栓塞,血压下降诊治瘤,NA释放心力增,治疗休克及心衰。
β受体阻断药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是代表,临床治疗高血压,心律失常心绞痛。
三条禁忌记心间,哮喘、心衰、心动缓。
传出N药在休克治疗中的应用(一)药物的种类抗休克药分二类,舒缩血管有区分;正肾副肾间羟胺,收缩血管为一类;莨菪碱类异丙肾,加上α受体阻断剂;还有一类多巴胺,扩血管促循环。
(二)常见休克的药物选用:过敏休克选副肾,配合激素疗效增;感染用药分阶段,扩容纠酸抗感染,早期需要扩血管,山莨菪碱为首选;后期治疗缩血管,间羟胺替代正肾。
心源休克须慎重,选用“二胺”方能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重点:药物的药理作用(特点)与机制1. 毛果芸香碱:M样作用,M受体激动药(用阿托品拮抗)。
缩瞳、调节眼内压和调节痉挛。
用于青光眼。
2. 新斯的明:胆碱脂酶抑制剂。
用于重症肌无力,术后腹气胀及尿潴留,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肌松药的解毒。
禁用于支气管哮喘,机械性肠梗阻,尿路阻塞。
M样作用可用阿托品拮抗。
3. 碘解磷定:胆碱脂酶复活药,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常用解救药。
应临时配置,静脉注射。
4. 阿托品:M受体阻滞药。
竞争性拮抗Ach或拟胆碱药对M胆碱受体的激动作用。
用于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虹膜睫状体炎,眼底检查,验光,抗感染中毒性休克,抗心律失常,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
禁用于青光眼及前列腺肥大患者禁用。
用镇静药和抗惊厥药对抗阿托品的中枢兴奋症状,同时用拟胆碱药毛果芸香碱或毒扁豆碱对抗“阿托品化”。
同类药物莨菪碱。
合成代用品:扩瞳药:后马托品。
解痉药:丙胺太林。
抑制胃酸药:哌纶西平。
溃疡药:溴化甲基阿托品。
5. 东莨菪碱山莨菪碱作用特点:东莨菪碱中枢镇静及抑制腺体分泌作用强于阿托品。
还有防晕止吐作用,可治疗帕金森氏病。
山莨菪碱可改善微循环。
主要用于各种感染中毒性休克,也用于治疗内脏平滑肌绞痛,急性胰腺炎。
6. 筒箭毒碱:肌松作用,全麻辅助药。
呼吸肌麻痹用新斯的明解救。
7. 琥珀胆碱:速效短效肌松药,插管时作为全麻辅助药。
禁用于胆碱酯酶缺乏症病人,与氟烷合用体温巨升的遗传病人,青光眼,高血钾患者(持续去极化,释放K过多)如偏瘫、烧伤病人,以免引起心脏意外。
使用抗胆碱脂酶药患者禁用。
8. 去甲肾上腺素:α受体激动药。
用于休克,上消化道出血。
不良反应有局部组织坏死,急性肾功能衰竭,停药后的血压下降。
禁用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器质性心脏病,无尿病人与孕妇。
主要机理为收缩外周血管。
9. 去氧肾上腺素(苯肾上腺素):α1受体激动药,防治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的低血压。
速效短效扩瞳药。
10. 可乐定:α2受体激动药。
用于降血压。
中枢性降压药。
降压快而强,使用于中度高血压。
尚可用于偏头痛以及开角型青光眼的治疗,也用于吗啡类镇痛药成瘾者的戒毒。
(见后)11. 肾上腺素:α、β受体激动药。
用于心脏停搏,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减少局麻药的吸收,局部止血。
不良反应:剂量过大可发生心律失常,脑溢血,心室颤动。
禁用于器质性心脏病,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甲状腺机能亢进及糖尿病。
主要机理为兴奋心脏,兴奋血管,舒张支气管平滑肌。
12. 多巴胺:α、β受体激动药。
作用特点:主要激动多巴胺受体,也能激动α和β1受体,用于抗休克。
可与利尿药合用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对肾脏的特色是直接激动肾脏的多巴胺受体,增加肾脏血流量,排钠利尿,注意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
可用于抗慢性心功能不全。
13. 间羟胺作用特点:激动α受体,作用弱而持久,用于各种休克早期。
14. 麻黄碱:α、β受体激动药,较肾上腺素弱而持久。
特点是有中枢作用。
可产生快速耐药性,停药一定时间后可恢复。
用于防止低血压,治疗鼻塞,过敏,缓解支气管哮喘。
大量长期应用可引起失眠、不安、头痛、心悸。
15. 异丙肾上腺素:β受体激动药。
能兴奋心脏,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及扩张骨骼肌血管。
用于支气管哮喘(可产生耐受性),房室传导阻滞,心脏骤停,休克。
禁用于冠心病,心肌炎,甲状腺机能亢进病人。
(对支气管哮喘病人用量过大可因心肌缺氧而导致心律失常)。
16. 多巴酚丁胺:作用于β1受体,有耐受性,适用于短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有的心力衰竭,中毒性休克伴有心肌收缩力减弱或心力衰竭。
禁用于心房颤动患者。
17. 沙丁胺醇:作用于β2受体。
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用于支气管哮喘。
18. 酚托拉明:阻断α受体,舒张血管,降血压。
用于治疗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抗休克(需补充血容量),缓解因嗜铬细胞瘤分泌大量肾上腺素而引起的高血压及危象,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
不良反应: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胃酸过多等拟M样作用。
注射量较大时,可引起心动过速及心绞痛、体位性低血压。
故消化道溃疡及冠心病患者慎用,严重动脉硬化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28. 乙琥胺:对小发作的疗效不及氯硝西泮。
治疗小发作的常用药。
机制为抑制T型Ca离子通道。
不良反应有嗜睡、眩晕、呃逆、食欲不振及恶心、呕吐等。
偶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粒细胞缺乏,严重者可发生障碍性贫血。
19. 卡马西平:阻滞钠通道,抑制癫痫病灶及其周围神经元放电。
对精神运动性发作最有效。
对神经元尿崩症、躁狂抑郁症亦有效。
还有广谱抗癫痫药丙戊酸钠。
30. 其它抗癫痫药:卡马西平、扑米酮、丙戊酸钠、氟硝西泮、硝西泮、氯巴占、氯柳双胺、氨己西酸、氟桂利嗪、奥卡西平、非氨酯、拉莫三嗪。
20. 氯丙嗪:二甲胺类抗精神病药。
口服易吸收,血浆蛋白结合率达90%.经肝微粒体酶代谢,给药剂量个体化。
多巴胺(DA)受体阻滞剂。
对α—受体和M受体也有阻断作用。
临床应用:抗精神病作用(可产生耐受性)。
镇吐作用较强。
调节体温进行人工冬眠,可用于严重感染性休克、高热及甲状腺危象等的辅助治疗。
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
可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2受体,使胆碱能神经的功能占优势,而导致锥体外系反应。
有α受体阻滞作用,使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反转。
阻断结节—漏斗通路的D2受体,减少下丘脑释放催乳素释放因子,使催乳素释放增加,引起乳房肿大和泌乳,乳腺癌患者禁用。
抑制促性腺释放激素的分泌,引起排卵延迟。
可抑制垂体生长激素的分泌,试用于巨人症的治疗。
不良反应:嗜睡、无力、鼻塞、体位性低血压(注射后应卧床休息)。
过敏反应,急性中毒,锥体外系反应(帕金森氏综合症,静坐不能,急性肌张力障碍;可用中枢性胆碱受体阻滞药安坦等缓解)迟发性运动障碍(抗胆碱药可使症状加重)禁用于有癫痫或惊厥史者,青光眼、肝障碍者禁用,冠心病及伴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慎用。
米帕明:三环类抗抑郁药。
1. 碳酸锂:抗躁狂抑郁药。
作用机制为抑制脑内NA和DA的释放,并促进其再摄取,降低突触间隙NA浓度。
还能抑制肌醇磷酸酶活性,抑制脑组织中肌醇的生成,减少PIP2的含量。
2. 其它抗精神病药:泰尔登,珠氯噻醇,氯哌噻吨,氟哌噻吨、替沃噻吨。
氟哌啶醇、氟哌利多,三氟哌多,五氟利多。
舒必利,氯氮平。
3. 左旋多巴:抗帕金森病药。
本身无药理活性,进入中枢脱羧成多巴胺后才起治疗作用。
口服后通过芳香族氨基酸的主动转运系统从小肠上端迅速吸收。
临床用于抗帕金森氏综合症,对吩噻嗪类抗精神病药引起的帕金森氏病无效,因其已阻断了受体。
可引起轻度直立性低血压,短暂心动过速和轻度心律失常。
减少催乳素的分泌。
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溃疡出血可用多潘立酮消除),心血管反应(体位性低血压),不自主异常动作(开关现象),精神障碍。
禁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麻黄碱、利舍平以及拟肾上腺素合用。
消化道溃疡、高血压、精神病、心率失常及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禁用。
维生素B6是多巴脱羧酶的辅基,可增强左旋多巴的外周副作用。
4. 苯海索(安坦):胆碱受体阻滞类抗帕金森氏病药。
对中枢纹状体的胆碱受体有明显的阻断作用,外周抗胆碱作用较弱,因此不良反应轻。
窄角型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慎用。
5. 抗帕金森病药还有卡比多巴、苄丝肼、金刚烷胺、溴隐亭、培高利特、卡马特灵。
6. 吗啡:阿片类镇痛药(最有效的镇痛部位在导水管周围灰质)。
口服后有较强的首过消除。
阿片受体激动剂,有镇痛镇静、抑制呼吸、镇咳作用。
可使血管扩张。
可兴奋胃肠道平滑肌。
临床用于镇痛,心源性哮喘(休克、昏迷和严重肺功能不全者禁用),止泻。
不良反应包括眩晕、呼吸抑制、排尿困难,胆绞痛,体位性低血压,耐受性和依赖性(可乐定可抑制蓝斑核放电,故可缓解吗啡的戒断症状),可引起呼吸肌麻痹(可用钠洛酮等来拮抗)。
禁用于颅内压升高,严重肝功能损害及儿童等禁用吗啡。
7. 哌替啶(度冷丁):阿片激动类镇痛药。
口服易吸收,注射更快。
可起到镇痛、镇静作用,兴奋胃肠道平滑肌,血管扩张。
临床用于镇痛、麻醉前给药(与氯丙嗪、异丙嗪组成冬眠合剂)、心源性哮喘和肺水肿。
治疗量哌替啶可引起眩晕、出汗、口干、恶心呕吐、心悸、体位性低血压等。
反复应用可产生依赖性,大剂量可抑制呼吸。
54. 普鲁卡因胺:广谱抗过速性心律失常药。
主要用于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频发性室性早搏。
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红斑狼疮。
传导阻滞、低血压及心衰患者慎用。
8. 利多卡因:主要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
可降低自律性,缩短APD相对延长ERP,改变病变区传导速度。
对室上性心律失常基本无效。
9. 普罗帕酮:口服用于治疗室性或室上性过早搏动。
静注可中止阵发性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和预激综合症伴室上性心动过速。
对室性心律失常很有效。
严重心衰、心动过缓、传导阻滞、低血压者禁用。
同类药物是恩卡尼、劳卡尼、氟卡尼。
10. 普萘洛尔:见前。
11. 胺碘酮:广谱抗心律失常药。
适用于反复发作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和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
不良反应常见窦性心动过缓。
12. 钙拮抗药维拉帕米:口服吸收快,首过效应明显。
阻滞心肌细胞膜慢钙通道,抑制Ca离子内流,主要影响窦房结和房室结等慢反应细胞。
降低心律,适用于室上性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首选,适于伴有冠心病或高血压患者。
主要有胃肠道等不良反应,严重心衰、传导阻滞、心原性休克及低血压等禁用。
13. 钙拮抗药硝苯地平:亲脂性强,口服后可迅速吸收,有肝首过作用。
抑制血管平滑肌和心肌细胞Ca离子内流。
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下降,心肌耗氧量降低;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冠状动脉痉挛,增加冠脉流量和心肌供氧量。
临床用于防治心绞痛,可单独用于高血压。
不良反应:禁用于心原性休克。
低血压及心功能不良者慎用。
14. 钙拮抗药地尔硫卓:口服吸收良好,受肝首过作用影响。
为苯噻嗪类钙拮抗药,可扩张冠状动脉及外周血管,使心收缩力降低;可使窦房结及房室结自律性降低。
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治疗。
对轻及中度高血压也有较好疗效。
尤适用于老年病人。
2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低血压、严重心衰患者及孕妇禁用。
15.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药代表药强心苷:长效:洋地黄毒甙;中效:地高辛;短效:毛花甙C、去乙酰毛花甙丙、毒毛花甙K.作用机制:强心甙的正性肌力作用主要是由于抑制细胞膜结合的Na,K-ATP酶,使细胞内钙离子增加。
药理作用:增强正性肌力,减慢心律,对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减慢房室传导,增加自律性,延长有效不应期)。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扑动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治疗心衰及心房扑动或颤动。
毒性反应及防治: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神经系统及心脏。
引起过速性心律失常用钾盐治疗常有效。
苯妥英纳和利多卡因等对强心甙引起的过速性心律失常非常有效。
对强心甙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及传导阻滞可用阿托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