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诊治指南

合集下载

国际权威子宫内膜癌诊治指南解读

国际权威子宫内膜癌诊治指南解读

二、治疗选择
根据FIGO的《指南》,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应结合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肿瘤 分期等因素综合考虑。对于早期低风险的患者,可以优先考虑手术治疗,如全 子宫切除术和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对于晚期或复发患者,可能需要通过化 疗、放疗或激素治疗来控制病情。
在手术治疗中,FIGO推荐应用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的微创手术技术。这些技术 能够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诊断与分期
在《指南》中,FIGO提供了详细的子宫内膜癌诊断流程。首先是通过全面的妇 科检查和超声检查进行初步评估。如果怀疑有子宫内膜癌,应进行组织活检和 病理学检查。此外,还需要进行一系列影像学检查,如CT、MRI和PET-CT等以 确定肿瘤的分期。根据这些检查结果,医生可以对肿瘤进行准确的分期,为后 续的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参考内容
近期,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发布了一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癌症报告—— 《国际妇产科联盟癌症报告子宫内膜癌诊治指南》。这份报告为子宫内膜癌的 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明确且全面的指引,对于全球的妇科医生来说具有极高的参 考价值。本次演示将对该报告进行解读,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这些指南。
放疗和化疗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对于早期患者,放疗可以降低局部复发的风 险;对于晚期或复发患者,化疗可以提高生存率并控制肿瘤的扩散。
三、激素治疗
在《指南》中,激素治疗被推荐为子宫内膜癌的一种有效治疗方式。尤其是对 于晚期或复发患者,激素治疗可以作为手术或放化疗的辅助手段,有效控制病 情进展。
四、随访与监测
四、治疗指南解读
1、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手术范围根据肿瘤的 分期、病理类型、患者年龄等因素而定。对于早期肿瘤,手术治疗可达到根治 效果;对于晚期肿瘤,手术可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期。

子宫内膜癌的诊疗FIGO指南

子宫内膜癌的诊疗FIGO指南

THANKS
OB/GYN Hospital of Fudan University
Trachelectomy
Fertility sparing Ib <4cm Evaluation of infertility factor Procedure of trachelectomy Complications Outcome
Prevention
Primary prevention 1. Health care 2. Sexual behavior 3. Dual protection 4. HPV vaccines 4. Cancer screening 5. Treat precursors
From:2003年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
\
Spread pattern
Local tumor extension most common
Lymphatic pelvic and para-aortic
Hematogenous dissemination uncommon
FIGO stage
Symptoms
Asymptomatic Abnormal pap smear Watery, blood-tinged vaginal discharge Post-coital bleeding Pelvic pain
Diagnosis
History Physical examination Cytology (pap smear, TCT, HPV) Biopsy (colposcopy) Conization Imaging
Micro-invasive cervical cancer

子宫内膜癌诊治指南

子宫内膜癌诊治指南

子宫内膜癌诊治指南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子宫内膜癌常见的病理组织学类型() [单选题] *A粘液性腺癌B内膜样腺癌(正确答案)C透明细胞癌D浆液性腺癌2.按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2B期是指() [单选题] * A侵犯深肌层B累及宫颈粘膜腺体C侵犯宫颈间质(正确答案)D盆腔淋巴转移3.诊断子宫内膜癌最可靠的办法() [单选题] *A超声B细胞学检查C诊断性刮宫(正确答案)D盆腔核磁4.孕激素治疗不适用于() [单选题] *A不能手术治疗的子宫内膜癌B晚期子宫内膜癌C复发性子宫内膜癌D早期子宫内膜癌(正确答案)5,子宫内膜癌首选治疗() [单选题] *A放射治疗B激素治疗C手术治疗(正确答案)D化疗6.属于子宫内膜癌癌前病变() [单选题] *A增生期子宫内膜B分泌期子宫内膜C子宫内膜复杂性增生D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正确答案)7,子宫内膜癌以那种类型最常见() [单选题] * A1型雌激素依赖性(正确答案)B2型非雌激素依赖型C不典型增生D增生性内膜8子宫内膜癌预后较好的病理类型() [单选题] * A癌肉瘤B粘液性癌C内膜样低分化癌(正确答案)D透明细胞癌9原发性输卵管癌起源于() [单选题] * A子宫内膜B输卵管粘膜(正确答案)C输卵管浆膜D输卵管肌层10.与子宫内膜癌有关的因素是() *A雌激素长期刺激(正确答案)B肥胖高血压(正确答案)C内膜癌家族史(正确答案)D绝经延迟(正确答案)。

国家卫健委子宫内膜癌诊疗指南

国家卫健委子宫内膜癌诊疗指南
• 长期危险因素评估中显示EAH发生癌变的概率为14倍,而EIN则为 45倍左右。
2.子宫内膜癌 (1)子宫内膜样癌 • 最常见的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类型,约占子宫内膜癌的 60%~80%左右。 • 子宫内膜样癌伴鳞状分化:10%~25%的子宫内膜样癌可见到灶性鳞状
分化。 • 子宫内膜样癌伴分泌性改变:典型的伴有分泌改变的子宫内膜样癌几
• Ⅰ型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持续刺激直接 相关,缺乏孕激素对抗,子宫内膜长期处于过度增生的状态, 进一步发展为子宫内膜癌。
• Ⅱ型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清楚。
主要危险因素如下:
1.生殖内分泌失调性疾病:如无排卵性月经异常、无排卵性不孕、 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由于无周期性排卵,子宫内膜缺乏孕激素拮 抗,长期的单一雌激素作用致使子宫内膜发生增生,甚至癌变。
系统体征。 • 是否因长期失血导致贫血而出现贫血貌。 • 触诊锁骨上、颈部及腹股沟淋巴结是否肿大。 • 妇科三合诊检查。可触及宫颈或子宫颈管质硬或增大、子宫主韧
带或子宫骶韧带增厚及弹性下降、附件肿物以及盆壁处肿大固定 的淋巴结。
(三)辅助检查
1.血液生化检查:子宫内膜癌可以出现血色素下降。因多数患者合 并糖尿病、高血压或心血管疾病,需重视血糖、血脂等方面结果。 还要进行肝功能、肾功能检查。
(5)子宫内膜混合型腺癌
• 混合有 2 种或 2 种以上病理类型的子宫内膜癌至少有 1 种是Ⅱ型 子宫内膜癌,任何比例的Ⅱ型子宫内膜癌 的混合存在即可诊断为 混合型癌。
• 最常见的是子宫内膜癌和 浆液性癌的混合型癌,其次是子宫内膜 癌和透明细胞癌的混 合型癌。
• 混合型癌的预后取决于混合成分中的高级别癌的成 分,即使小于 5%的浆液性癌混合在普通型的子宫内膜样腺癌中,预后仍然较差。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案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案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案引言: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它发生于子宫内膜组织,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可能经历阴道出血、盆腔疼痛以及不规则的月经。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的关键。

治疗方案:1. 手术治疗:手术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子宫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术。

- 子宫切除术:手术中切除子宫以及附件(输卵管和卵巢)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对于早期子宫内膜癌,仅需切除子宫;- 淋巴结清扫术:通过在手术中对盆腔淋巴结进行清扫,可确定癌细胞是否已经蔓延至淋巴结,并帮助决定进一步的治疗。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可以作为手术治疗后的辅助疗法。

它利用高能射线破坏癌细胞,阻止其进一步生长和扩散。

放射治疗通常分为外部放射治疗和内部放射治疗:- 外部放射治疗:通过机器从体外照射高能射线,瞄准肿瘤区域进行治疗。

这种方法非侵入性,对于早期癌症和手术后辅助治疗非常有效;- 内部放射治疗:也称为腔内放射治疗,通过将放射源直接放置在子宫内,使放射线直接照射癌细胞。

这种方法适用于早期子宫内膜癌和复发子宫内膜癌。

3. 化疗:化疗可以通过使用药物杀死癌细胞来治疗子宫内膜癌。

化疗可以作为手术前的辅助治疗,以缩小肿瘤的大小,使手术更容易进行。

它也可以作为手术后的辅助治疗,以杀死残留的癌细胞,并减少复发的风险。

化疗通常通过口服药物或静脉注射药物的方式进行。

4.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是一种新型的肿瘤治疗方法,它通过作用于特定的分子靶点,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例如,靶向子宫内膜癌细胞表面特定的受体或酶,从而干扰癌细胞的正常功能。

结论: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的关键。

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疗和靶向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案,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单独或联合使用这些治疗方法。

此外,密切的随访也是重要的,以便及早发现和处理任何复发或进展的迹象。

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来说,合理的治疗方案和良好的支持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关键。

子宫内膜癌诊断和治疗指南

子宫内膜癌诊断和治疗指南

复发监测和干预措施
复发监测
子宫内膜癌患者治疗后应定期进行复发监测,包括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以及时发现复发征象。
干预措施
对于复发患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包括再次手术、放疗、化疗等, 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同时,还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和营养支持等,提高患者的生
活质量。
06
血、消瘦及恶病质等相应症状。
辅助检查方法选择
超声检查
经阴道超声检查可了解子宫大小、宫腔形状、宫 腔内有无赘生物、子宫内膜厚度、肌层有无浸润 及深度,可对异常阴道流血的原因作出初步判断 ,并为进一步检查的选择提供参考。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可协助判断有无子宫外转移,但价值有限。
磁共振成像(MRI)
对肌层浸润深度和宫颈间质浸润有较准确的判断 ,有助于术前准确判断病变范围,为手术方案的 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02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早期症状及体征
01
异常阴道流血
绝经后阴道流血,量一般不多;尚未绝经者可表现为月经增多、经期延
长或月经紊乱。
02
阴道排液
多为血性液体或浆液性分泌物,合并感染则有脓血性排液,恶臭。
03
下腹疼痛及其他
若癌肿累及宫颈内口,可引起宫腔积脓,出现下腹胀痛及痉挛样疼痛;
晚期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可引起下腹及腰骶部疼痛;晚期可出现贫
好发人群
好发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其中50-69岁是高发年龄段 。
危险因素及预防
危险因素
包括年龄、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不孕不育、绝经延迟、长期使用雌激素或 他莫昔芬等药物以及家族遗传等。
预防措施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脂肪饮食、适当锻炼、控制体重等;积极治疗相关 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避免长期使用雌激素或他莫昔芬等药物;有家族 史等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子宫内膜癌筛查。

子宫内膜癌NCCN指南解读

子宫内膜癌NCCN指南解读

Ⅳa
肿瘤侵及膀胱或直肠黏膜Ⅳb Nhomakorabea远处转移,包括. 腹腔内和(或)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3
子宫内膜癌标准诊治流程
初诊评估:
ü病史、体格检查 ü血常规 ü子宫内膜活检 ü胸片
可选择 ü肝肾功能 ü基因检测(<50岁 或有内膜癌和/或 结直肠癌家族史)
专家病理 阅片
初诊临床特征
单纯子宫内 膜样腺癌
恶性上 皮性癌
方法:按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2:1的比例随机入组
结果:腹腔镜组:26%的患者需中转开腹(因为视野暴露差、出血、转移性癌或BMI高)
晚期患者检出率:腹腔镜和开腹组无差异
未切除淋巴结率(PAN/PLN):腹腔镜组显著高于开腹组(8% vs 4%,P<0.0001)
术后恢复、住院天数:腹腔镜组显著优于开腹组
• 辅助治疗:个体化
• IA期,无肌层浸润:1)观察 2)化疗 3)肿瘤靶向放疗
• 其余期别:化疗±肿瘤靶向放疗
• 不同病理类型,化疗方案不同:浆乳、透明—— TP
.
18
癌肉瘤——ISO+Paclitaxel
.
19
9
I、II期子宫内膜癌的辅助治疗(2)
G1
G2
G3
IA
无高危因素 观察
观察或VBT
观察或VBT
有高危因素 观察或VBT
观察或VBT和/或盆腔放疗* 观察或VBT和/或盆腔放疗*
IB
无高危因素 观察或VBT
观察或VBT
观察或VBT和/或盆腔放疗*
有高危因素 观察或VBT和/或 观察或VBT和/或盆腔放疗* 盆腔放疗和/或VBT±化疗 盆腔放疗*
.
5
II期子宫内膜癌标准诊治流程

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技术诊治指南

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技术诊治指南

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技术诊治指南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易于被忽视,因此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近年来,腹腔镜技术在妇科肿瘤的诊治中得到广泛应用,能够提供更精准的手术操作和更少的手术创伤,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手术效果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子宫内膜癌腹腔镜技术的诊治指南。

一、手术前的准备工作1.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系统的体格检查,包括妇科检查。

2.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常规化验项目,以评估患者手术的安全性。

3.影像学检查:通过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手段来评估肿瘤的定位、大小和浸润范围,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二、腹腔镜手术的具体操作步骤1.麻醉和体位: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术前评估结果,选择全身麻醉或腰麻。

将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双下肢屈曲并分开,以便于手术操作。

2.手术入路的选择: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选择腹腔镜手术的入路,可以是脐部、腹直肌上缘等。

通过腹腔镜入路进入腹腔。

3.探查和检查:使用腹腔镜器械对腹腔进行全面的探查和检查,评估肿瘤的浸润范围和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等。

4.子宫内膜癌的手术切除:根据肿瘤的浸润范围,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子宫附件和淋巴结清扫术。

使用腹腔镜器械对子宫内膜癌进行切除,并进行合适的淋巴结清扫。

5.术后处理:检查手术切除标本,确认肿瘤的病理类型和分级。

进行术后照顾和恢复治疗。

三、术后的处理和随访1.术后病理报告和分期:根据术后病理报告,确定肿瘤的病理类型和分期,为术后的辅助治疗提供依据。

2.术后康复和护理:进行术后的适当康复护理,包括伤口处理、疼痛控制、饮食指导等。

遵循医嘱,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

3.辅助治疗的选择和实施:根据肿瘤的分期和病理特点,选择适当的辅助治疗,如化疗、放疗等。

《2023版CSCO子宫内膜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2023版CSCO子宫内膜癌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
营养支持
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支持计划, 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运动康复
推荐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康复 ,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健康教育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患者 对子宫内膜癌的认识和自我管
理能力。
03 手术治疗原则及技巧探讨
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分析
适应症
包括早期子宫内膜癌、部分晚期或复发性疾病患者,以及经过充分评估和术前准 备后适合手术的患者。
注意事项
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建议
不良反应监测
定期监测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 标,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反应。
处理建议
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和类型,采 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停药、减量、 对症治疗等。
耐药问题应对策略
耐药机制研究
深入研究子宫内膜癌的耐药机制,为开发新的治疗药物提供理论 依据。
ABCD
疼痛管理
对于疼痛患者,采取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多模 式镇痛措施,以缓解疼痛症状。
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参加子宫内膜癌患者互助组织,与病友 交流经验,互相鼓励支持。
THANKS
定义与发病率
定义
子宫内膜癌是指发生在子宫内膜 上皮的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道 三大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
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尤其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成为 女性健康的重要威胁。
病因及危险因素
雌激素过度刺激
长期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刺激可能 是子宫内膜癌发生的重要原因。
肥胖、高血压、糖尿病
被称为子宫内膜癌三联征,这些因素 可能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
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上升
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不断上 升,成为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 瘤之一。

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

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

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子宫内膜癌在发达国家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据2015年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我国发病率为63.4/10万,死亡率21.8/10万。

相关危险因素包括高水平的雌激素(可能由肥胖、糖尿病、高脂肪饮食引起),初潮早,未育,绝经延迟,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高龄(55岁以上)以及应用激素替代和他莫昔芬等。

近年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本指南更新基于临床重要规范的修正,不能解决临床所有的问题,也不能替代好的临床判断和个体化治疗。

约有70%的子宫内膜样癌患者,发现时局限于子宫体。

子宫内膜癌大部分是局限性病变,生存率相对较高,但常忽略早期不规则阴道流血和阴道排液等症状,失去早期诊断的机会。

有数据显示,我国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病死率增速超过了发病率的增速。

增高的病死率可能与晚期病例的增加,高危型病理类型(如浆乳癌),诊断时处于高龄等相关。

美国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数据显示,年轻患者、早期病例、低级别病变的患者有更好的生存率。

与生存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病理级别、浸润深度、年龄、淋巴结状态、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病变累及子宫下段等。

为了提高患者生存率,医师需要判断这些高危因素进行适当的个体化治疗。

目前,尚缺乏有效的子宫内膜癌筛查手段,可探索无创筛查方法。

1 遗传咨询与干预大部分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是散发性的,但有5%左右的患者是遗传性子宫内膜癌,其特点是这些患者发病年龄要比散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平均年龄要小10~20岁。

对于遗传性子宫内膜癌的筛查[如患有林奇综合征、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HNPCC)者]应该在50岁以前进行。

对于小于50岁或者有家族史的子宫内膜癌或结肠癌患者建议进行基因检测和遗传咨询。

林奇综合征患两种恶性肿瘤如结肠癌或者卵巢癌的可能性增加,这些患者的亲属也是林奇综合征的易感人群,因此建议根据子宫内膜癌患病年龄和家族患癌情况进行遗传咨询。

子宫内膜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子宫内膜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子宫内膜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Endometrial Cance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Guidelines 2022。

Diagnosis:History and physical exam: Includes a pelvic exam and discussion of symptoms.Transvaginal ultrasound (TVUS): Uses sound waves to create images of the uterus and ovaries.Endometrial biopsy: Removal of a small sample oftissue from the uterine lining for microscopic examination.Hysteroscopy: A thin, lighted instrument is inserted into the uterus to visualize the uterine lining.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Provides detailed images of the uterus and surrounding structures.Computed tomography (CT) scan: Provides images of the uterus and other pelvic organs.Treatment:Surgery:Hysterectomy: Removal of the uterus and often the ovaries as well.Trachelectomy: Removal of the cervix and upper part of the vagina.Myomectomy: Removal of fibroids or other growths from the uterine muscle.Radiation therapy:External beam radiation: Delivers radiation from outside the body.Brachytherapy: Places radiation sources inside the uterus or vagina.Chemotherapy:Systemic chemotherapy: Drugs that travel throughout the body to kill cancer cells.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 Drugs delivered directly into the peritoneal cavity.Hormonal therapy:Progestins: Blocks the effects of estrogen on the uterine lining.GnRH analogues: Suppress the production of estrogen.Targeted therapy:Anti-angiogenesis drugs: Inhibit the growth of newblood vessels that supply cancer cells.PARP inhibitors: Block the activity of an enzyme involved in DNA repair.PD-1/PD-L1 inhibitors: Enhance the immune system's ability to recognize and attack cancer cells.Surveillance:Regular pelvic exams and Pap smears: To detect any recurrence of cancer.Imaging tests: Such as ultrasound, MRI, or CT scans, to check for any suspicious changes.Blood tests: To monitor the levels of cancer markers.Follow-up:Regular appointments with the healthcare team: To monitor progress, adjust treatment as needed, and providesupport.Patient education and support: To help patients cope with the physical and emotional challenges of cancer and treatment.中文回答:宫内膜癌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年版。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法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法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法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法如下:
1. 手术治疗:通常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手术可以包括子宫切除术(子宫切除术可以分为子宫体切除术和全子宫切除术)、附属器切除术以及淋巴结清扫术。

根据病变的不同程度和患者的健康状况,医生会决定采取何种手术方式。

2. 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可用于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复发子宫内膜癌以及有手术难度的患者。

放射治疗可通过外部照射或内部照射(放置放射源)进行。

3. 化学治疗:也称为药物治疗,通过使用化疗药物来杀死体内的癌细胞。

化学治疗可以用于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高危患者、晚期子宫内膜癌、复发子宫内膜癌或无法手术的患者。

4. 靶向治疗:靶向治疗通过干扰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来治疗癌症。

目前靶向治疗在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中仍处于研究阶段。

5. 免疫疗法:免疫疗法是一种新兴的癌症治疗方法,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

对于一些复发或难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免疫疗法可能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治疗方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而有所不同,患者应该根据医生
的建议制定适合自己的治疗计划。

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

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

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完整版)子宫内膜癌在发达国家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据2015年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我国发病率为63.4/10万,死亡率21.8/10万。

相关危险因素包括高水平的雌激素(可能由肥胖、糖尿病、高脂肪饮食引起),初潮早,未育,绝经延迟,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高龄(55岁以上)以及应用激素替代和他莫昔芬等。

近年子宫内膜癌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本指南更新基于临床重要规范的修正,不能解决临床所有的问题,也不能替代好的临床判断和个体化治疗。

约有70%的子宫内膜样癌患者,发现时局限于子宫体。

子宫内膜癌大部分是局限性病变,生存率相对较高,但常忽略早期不规则阴道流血和阴道排液等症状,失去早期诊断的机会。

有数据显示,我国近年来子宫内膜癌的病死率增速超过了发病率的增速。

增高的病死率可能与晚期病例的增加,高危型病理类型(如浆乳癌),诊断时处于高龄等相关。

美国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数据显示,年轻患者、早期病例、低级别病变的患者有更好的生存率。

与生存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病理级别、浸润深度、年龄、淋巴结状态、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病变累及子宫下段等。

为了提高患者生存率,医师需要判断这些高危因素进行适当的个体化治疗。

目前,尚缺乏有效的子宫内膜癌筛查手段,可探索无创筛查方法。

1 遗传咨询与干预大部分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是散发性的,但有5%左右的患者是遗传性子宫内膜癌,其特点是这些患者发病年龄要比散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平均年龄要小10~20岁。

对于遗传性子宫内膜癌的筛查[如患有林奇综合征、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HNPCC)者]应该在50岁以前进行。

对于小于50岁或者有家族史的子宫内膜癌或结肠癌患者建议进行基因检测和遗传咨询。

林奇综合征患两种恶性肿瘤如结肠癌或者卵巢癌的可能性增加,这些患者的亲属也是林奇综合征的易感人群,因此建议根据子宫内膜癌患病年龄和家族患癌情况进行遗传咨询。

子宫内膜癌诊治指南

子宫内膜癌诊治指南

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病期诊断(1) 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病期诊断(1)
FIGO/AJCC 分期 Ⅰ ⅠA ⅠB ⅠC Ⅱ ⅡA ⅡB 肿瘤范围 肿瘤局限于宫体部 肿瘤局限于子宫内膜 肿瘤浸润子宫肌壁1/2 肿瘤浸润子宫肌壁1/2 肿瘤累及子宫体和子宫颈 肿瘤仅累及子宫颈内腺体 肿瘤侵及子宫颈基质
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临床诊断(1 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临床诊断(1)
临床表现 ⒈异常子宫出血
– 绝经前可表现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更年期子宫出
血不能单纯认为是内分泌失调的良性疾病,要常规 细胞组织学检查。 – 绝经后子宫出血须明确是发生最后一次出血后至少 一年的子宫出血
⒉腹痛、腰痛、贫血 ⒊子宫体增大:早期患者子宫体正常大小,子 宫增大提示伴有肌瘤或宫腔积脓和肿瘤扩散。
放射治疗:腔内放射和体外放射
–⒈术后放疗(R1) –⒉全盆腔放疗(R2) –⒊术前放疗(R3)
孕激素治疗(E) 化疗(C)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
分期 ⅠG1,G2 S1 ⅠG3 Ⅱ Ⅲ Ⅳ S1 S1 E E /C 治疗方法 R1 /R3 R1 /R3 R2 S1 S1 R1 R1 5年生存率(%) 80 60 50 30 10
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临床诊断(2 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临床诊断(2)
检查方法
⒈阴道细胞学检查(Pap test)自阴道后穹隆吸取标本涂片 或子宫颈管标本涂片的准确率分别为50%和75%。绝经前月 经后半期阴道涂片发现子宫内膜细胞应高度重视;绝经后阴 道涂片发现子宫内膜细胞应视为异常,进一步检查明确有无 子宫内膜癌。 ⒉子宫内膜细胞吸取法(Endometrial Aspiration)对无症状 和体征的患者准确率是80%。 ⒊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学检查(endometrial Sampling)刮宫、 吸取和宫腔镜钳取。 ⒋阴道B超检查:对阴道异常出血患者检查以明确子宫内膜 是否增厚,子宫内膜疾病、子宫内膜癌和激素替代治疗者子 宫内膜厚度>5mm分别为81%、60%和7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子宫内膜癌
2.1.诊断
症状和体征
B超或MRI
确诊:分段诊刮或内膜活检
外院病理:本院会诊
2.2.术前病理需明确:
•病理类型:
a)单纯内膜样癌
b)浆液性乳头状癌或透明细胞癌
c) 癌肉瘤(也称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或恶性苗勒氏管混合
瘤Malignant mixed Müllerian tumor,MMMT)
分化程度:G1、G2、G3
2.3. 术前检查
•外院切片会诊
•常规实验室检查
•CA125
•宫颈脱落细胞检查
•胸片
•盆腹腔影像学检查:B超或MRI/CT
•EKG
可选
•对有明显家族史的患者可考虑基因检查
2.4. 根据术前检查结果和既往病史,明确有否手术禁忌征。


有严重的内科疾病或手术禁忌征者,可行根治性放疗,采用腔内后装和体外照射结合。

分期采用临床分期法,如表1。

表1 临床分期(FIGO,1971) Array
2.5. 无手术禁忌征的病例,手术方式按病灶浸润范围分三大类
进行处理,分别为病灶局限于宫体、疑有或已有宫颈转移和疑有子宫外转移,分期采用手术-病理分期,如表2。

表2 手术-病理分期 (FIGO 1988年)
2.5.2.宫颈疑有或已有肿瘤
2.5.
3. 术前检查疑有子宫外病灶
•腹腔内病灶:腹水、大网膜、淋巴结、卵巢、腹膜
•行手术:全子宫双附件切除±减瘤术±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
巴结切除
•盆腔内脏器转移:阴道、膀胱、肠道(直肠)、宫旁转移
放疗±手术+后装±化疗
•肝脏转移或其他远处转移:
姑息性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放射治疗±激素治疗±化疗2.5.4. 病理类型为浆液性乳头状腺癌(UPSC),透明细胞癌或癌肉瘤(Carcinosarcoma)
其手术方式与子宫内膜腺癌有所不同
•腹水细胞学检查
•次广泛子宫+双附件切除
•盆腔LN和腹主动脉旁LN切除
•大网膜切除
•腹膜活检(包括横膈在内的广泛腹膜活检)
•晚期:肿瘤细胞减灭术
2.6. 术后辅助治疗
2.6.1. 术后辅助治疗必须依赖术后手术病理分期和有否高危因素
术后病理必须要明确下列结果:
1)淋巴结受累水平(盆腔,髂总,或腹主动脉旁)
2)腹水细胞学情况
3)子宫内肿瘤情况
1)浸润肌层深度,占整个肌层的比例
2)宫颈间质受累or腺体受累
3)肿瘤大小
4)肿瘤的部位(宫底or子宫下段/宫颈)
5)病理类型以及分化程度
6)淋巴脉管浸润
7)可考虑检测错配修复基因以发现基因改变
2.6.2. 根据术后病理,给予不同的辅助治疗
⏹Ia(G1-3)或Ib,G1-2 术后予观察
⏹Ib,G2-3, 或Ic: 如有危险因素选择术后辅助盆腔外照

注:Ic,G3还可选用化疗(2B级证据)
⏹IIa根据子宫内病理结果选择术后辅助治疗(见上述)
⏹IIb,G1~2:盆腔外照射;
IIb,G3:盆腔外照射±化疗(化疗为2B级证据);
⏹IIIa期:
▲仅腹水细胞学(+)G1~2 观察随访
G3 观察随访,或盆腔外照射±化疗
▲除仅腹水细胞学阳性外的其余IIIa期:化疗±放疗
or 放疗(盆腔±腹主动脉旁放疗)±化疗
or 盆腔外照射
⏹IIIb~ IIIc期:化疗和/或放疗(盆腔±腹主动脉旁放疗
±后装)
⏹Iva~IVb期(术后无或仅有微小残留者):化疗±放疗
注——盆腔±腹主动脉旁放疗必须根据术后病理
2.6.
3. UPSC、透明细胞癌以及癌肉瘤的术后辅助治疗
Ia期,G1~:观察or 化疗or放疗
Ib,Ic,II期
化疗±放疗,或全腹盆腔照射±阴道后

III,IV期
(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后)
III,IV期(不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化疗
2.7.外院已行手术,但未完成手术分期者的处理
2.8. 局部复发子宫内膜癌的治疗
2.9. 复发、转移及高危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强烈推荐临床试验)
2.9.1.激素治疗:(仅适用于子宫内膜样腺癌)
①芳香化酶抑制剂
②孕激素
③它莫西芬
2.9.2.化疗方案:(如患者可以耐受,推荐联合化疗)
1.顺铂+阿霉素(1级证据)
2.顺铂+阿霉素+紫杉醇(1级证据)
3.异环磷+紫杉醇(针对癌肉瘤,1级证据)
4.卡铂
5.卡铂+紫杉醇
6.顺铂
7.阿霉素
8.紫杉醇
9.异环磷(针对癌肉瘤)
10.异环磷+顺铂(针对癌肉瘤)
(王华英执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