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病实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绩:
1 实验目的
1.1 熟悉对禽的病理解剖
1.2 掌握对病变的观察
1.3 鸡胚的病毒液接种
1.4掌握HA和HI试验操作过程和技术
2 家禽解剖
2.1 放血、宰杀后,用消毒药进行浸泡。
2.2 腿内侧剪开,用力将股骨外翻,将鸡平放在解剖托盘内。
2.3 病鸡精神沉郁,鼻有分泌液,常甩头,无下痢。腹腔,肝脏出血肿胀,肠道出血,胰腺、肾脏、法氏囊、盲肠扁桃体等有无病变或异常,剪开腺胃和肌胃,观察腺胃乳头和肌胃角质膜下无出血。将龙骨突用力上翻,观察肺脏、支气管等,外观没有病变,沿食道、气管剪开,发现气管内有大量出血点。
3 实验原诊断
3.1 接种物准备
3.1.1 将肺脏、脾脏、肾脏、肝脏、心脏、支气管等脏器物小许,放入灭菌钵中。加入少许石英砂,进行研磨,边研磨边加入PBS进行稀释。
3.1.2 抽取组织液装入离心管3000r/min,离心5分钟。
3.1.3 用注射器抽取离心上清液,装上细菌过滤器,将组织液过滤到灭菌离心管中。
3.2 胚蛋接种
3.2.1 将胚蛋在经照蛋器照蛋,避开气室和血管,用铅笔进行标注。
3.2.2 打孔。
3.2.3 每个鸡胚接种0.2mL 组织液。
3.2.4 用蜡烛进行封口。存放2天。
3.3 鸡胚接种结果
两天后打开鸡胚气室和尿囊膜,胚内液体清亮。
4 血凝(HA)试验
4.1 材料准备
4.1.1 96孔V型微量反应板、微量移液器(配有滴头)
4.1.2 阿氏液、1%鸡红细胞悬液。
4.1.3 PH7.2\0.01mol/L PBS.
4.2 血凝(HA)试验
4.2.1 在微量反应板的1孔~12孔均加入0.025mlPBS,换滴头。
4.2.2 吸取0.025ml病毒悬液加入第1孔,混匀。
4.2.3 从第1孔吸取0.025ml病毒液加入第2孔,混匀后吸取0.025ml病毒液加入第3孔,如此进行对倍稀释至第11孔,从第11孔吸取0.025ml弃之,换滴头。
4.2.4 每孔加入0.025ml体积分数为1%鸡红细胞悬液(将鸡红细胞悬液充分摇匀后加入)4.2.5 震荡混匀,在室温(20℃~25℃)下静置40min后观察结果(如果温度太高,可置4℃环境下),对照孔红细胞将呈明显的钮扣状沉到孔底。
4.3 结果判定
将板倾斜,观察红细胞有无呈泪滴状流淌,完全凝集(不流淌)的抗原或病毒最高稀释倍数代表一个血凝单位(HAU).
4.4 试验结果
从结果可以看出,该病毒的不能血凝。
5 实验结果
通过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的血凝价等因素可以判定该鸡感染的病毒没有血凝效应,怀疑传染性支气管炎。
6.PCR实验:
6.1PCR试剂准备
DNA模板、对应目的基因的特异引物、10*PCR Buffer、Tap酶、2mM dNTPmix: dATP、dCTP、dGTP、dTTP 各2mM
6.2操作步骤
在冰浴中,按以下次序将各成分加入一无菌0.5ml离心管中。
10*PCR buffer 5μL
dNTP mix(2mM) 4μL
引物1(10pM) 2μL
引物2(10pM) 2μL
Tap酶(2U/μL) 1μL
DNA模板(50ng-μg/μl) 1μL
加ddH2O至 50μL
视PCR仪有无热盖,不加或添加石蜡油。
调整好反应程序。将上述混合液稍加离心,立即置PCR仪上,执行扩增。一般:在93°C 预变性3-5min,进入循环扩增阶段:93°C 40s→58°C 30s →72°C 60s,循环30-35次,最后在72°C 保温7min。
结束反应,PCR产物放置于4°C待电泳检测或-20°C长期保存。
PCR的电泳检测:如在反应管中加有石蜡油,需要100μL氯仿进行抽提反应混合液,以除去石蜡油;否则,直接取5-10μL电泳检测。
6.3PCR结果
PCR结果显示该病毒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7 体会
1.通过本次实验,更进一步熟悉并掌握了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的基本原理和具体操作步骤,以及对血凝和血凝抑制实验结果的判定,同时大体掌握了如何对病死鸡所感染病毒的判定。
2.通过该综合实习,我们从攻毒到病鸡的剖检,再根据剖检症状基本上判定是什么病毒或细菌的感染,继而选择各种实验室检测方法,鉴定病原。熟悉了禽病学常见的病理检查和常见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在操作过程中的实际操作让自己更加的联系到了课本理论知识,达到了真正的学以致用之目的。
3. 在实验过程中进一步熟悉了对禽类的病理解剖和观察鉴别以及实验室常见的诊断方法要
领,在实验中更紧密的联系到了理论知识,使自己在掌握实践操作的同时更深入理解了其理论知识。
4.在本次试验中还是发现了自己存在一些不足,操作能力和操作方法不够恰当和熟练,在以后的实践操作中药更加的注重动手能力和分析实际问题,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指导老师评语及成绩:
成绩:指导老师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