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文言文复习 鲁教版五四制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单元复习资料(五四制)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单元复习资料(五四制)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单元复习资料(五四制)第一单元:词语的正确书写
-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词语填空
- 根据词语的读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 根据词语的释义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第二单元:古代诗词欣赏
- 阅读古代诗词,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 分析古代诗词的艺术特点和修辞手法
- 创作一首自己的古体诗或词
第三单元:写人作文
- 学习如何描写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 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人物,写一篇描写他/她的作文
- 运用形容词、比喻等修辞手法,使作文更生动有趣
第四单元:记叙文的写作
- 学习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技巧
- 阅读经典的记叙文,分析其结构和表达手法
- 写一篇自己的记叙文,选取一个有趣的事件进行描写
第五单元:写景作文
- 学习如何描写自然景物和城市风景
- 阅读描写景物的优秀作品,学习其中的写作技巧
- 写一篇描写自己所见所闻的景物作文,尽量运用生动的词语和形象的比喻
第六单元:命题作文
- 学习如何应对命题作文的要求
- 阅读命题作文的范文,了解不同主题的写作思路
- 根据老师提供的命题,写一篇符合要求的作文,注意结构和观点的合理安排
以上是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单元复习资料的大致内容。

通过复习这些单元,可以提升语文写作和阅读理解的能力,同时培养对文学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加油!。

2019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7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五四制

2019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7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五四制

2 .对“不必说…… 也不必说……单 是……就有”这个句 式的作用有四种理 解,正确的一句是 ( )。 A . 表 明前 后内容并列,都有趣 味。 B . 表 明可 写的内容很多,前面 的略写,后面的详 写,是为了突出后面 “单是”的内容。 C .表 明前 面的内容是次要的, 后面的内容是主要 的。 D . 表 明前 面的内容不需要说, 只需要说“单是”后 面的内容。 3 . 这 段百 草园的景物描写层 次清楚。从描写的对 象上看,先写___ _ ,后 写 _ _ _ ,再写__ __ ;从 描写的范围看,是先 写 _ _ _ _ _ ,再 写 _ _ _ _ ;从感官 的角度看,既有视觉 又 有 _ _ 、__ _ 、__ _ 。 4 . 这 段文 字中的哪句话可以 概括百草园的特
问题。 不 说 菜 畦 必 的
, 的 石 井 栏 , 的 皂 荚 树 , 的桑葚;也不必 说鸣蝉在树叶里长 吟,肥胖的黄蜂伏在 菜花上,轻捷的叫天 子(云雀)忽然从草 间直窜向云霄里去 了。单是周围的短短 的泥墙根一带,就有 无限趣味。油蛉在这 里低唱,蟋蟀们在这 里弹琴。翻开断砖 来,有时会遇见蜈 蚣;还有斑螯,倘若 用手指按住它的脊 梁,便会啪的一声, 从后窍喷出一阵烟 雾。何首乌藤和木莲 藤缠络着。木莲有莲 房一般的果实,何首 乌有臃肿的根,有人 说,何首乌根是有像 人形的,吃了便可以 成仙,我于是常常拔 它起来,牵连不断地 拔起来。也曾因此弄 坏了泥墙,却从来没 有见过有一块根像 人样。如果不怕刺。 还可以摘到覆盆子, 像小珊瑚珠攒成的 小球,又酸又甜,色 味都比桑葚要好得 远。 1 .在文中的横线上 依次填入的词。
授 学
三、检测反馈 5.拓展延伸: 仿第七段“雪地捕 鸟”用不少于六个动 词写一段话。 (可 叙 述做某个游戏的过 程、或描写蚂蚁搬家 的经过,也试着用上 一系列动词。 )

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鲁教版五四制

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鲁教版五四制

文言文一、阅读《为学》,回答下列各题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8、解释多义词(6分)自南海还( ) ( ) 蜀之鄙有二僧( ) 西蜀之去南海( )越明年( ) 子何恃而往( )( ) 以告富者( )9、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用法相同得一项就是( )(2分)A吾欲之南海B、其一贫,其一富C、以告富者子墨子九距之其真无马邪必以分人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吾欲之南海,何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本文引用______________得故事,意在阐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道理。

12、下面摘录《为学》中得一段话,请用“/”给这段话断句。

(2分)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1、本文通过一个生动得故事,告诉我们对于学习得重要性。

2、“以( )告富者”就是一个省略句,括号中省略得内容就是。

3、选出下面加点得词解释不正确得一项。

( )A、贫者语于富者曰(告诉)B、吾欲之南海(往)C、西蜀之去南海(距离)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瞧来)4、文中有两处“子何恃而往”,为什么第一处用得就是问号,而第二处用得就是叹号?请作简要分析。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单元复习文档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单元复习文档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单元复习文档第一单元:人与自然课文内容- 《草原》- 《丝绸之路》- 《大自然的语言》重点知识点1. 词汇理解:掌握“草原”、“丝绸之路”、“大自然”的相关词汇及其含义。

2. 课文内容理解:描述文章主要内容,理解作者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看法。

3. 写作技巧:学习如何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绘自然景色。

复习题目1. 简述《草原》的主要内容。

2. 请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描述一种自然景色。

第二单元:科学与探索课文内容-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错误之后》- 《詹天佑》- 《童年的发现》重点知识点1. 科学思维: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错误之后”的含义,学习科学探索的过程。

2. 历史人物:了解詹天佑的生平和贡献。

3. 写作技巧:学习如何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个人感悟。

复习题目1. 请简述《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错误之后》的主旨。

2. 詹天佑为什么被称为“中国铁路之父”?3. 请举例说明如何通过具体事例来表达个人感悟。

第三单元:传统文化课文内容- 《长城》- 《最后的姿势》- 《孔子游春》重点知识点1. 文化遗产:理解长城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2. 道德观念:学习孔子提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3. 写作技巧:学习如何通过描绘人物行为来展现其品质。

复习题目1. 请简述长城的历史意义。

2. 孔子提出的“仁”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3. 请举例说明如何通过描绘人物行为来展现其品质。

第四单元:故事与传纪课文内容- 《只有一个地球》- 《钓鱼的启示》- 《我的战友邱少云》重点知识点1. 环境保护:理解地球只有一个,我们需要保护环境。

2. 人物描写:学习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3. 写作技巧:学习如何通过故事来传达道德观念。

复习题目1. 请简述《只有一个地球》的主旨。

2. 请举例说明如何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

3. 请举例说明如何通过故事来传达道德观念。

第五单元:人与社会课文内容- 《匆匆》- 《三亚落日》- 《十六年前的回忆》重点知识点1. 时间观念:理解时间匆匆,要学会珍惜。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全单元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全单元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全单元第一单元:人与自然课题1:草原重点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知识点:1. 课文讲述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和民族风情,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赞美。

2. 理解课文中描绘的草原景色、民族风情和作者的情感。

3.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如“一望无际、心旷神怡、民族风情”等。

课题2:索桥的故事重点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索桥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知识点:1. 课文讲述了索桥的来历、历史和在当地人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理解课文中描绘的索桥景色、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3.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如“历史悠久、造型独特、为民造福”等。

第二单元:人与社会课题3:詹天佑重点内容:- 了解詹天佑的生平事迹,学习他的爱国精神和科技创新精神。

-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知识点:1. 课文介绍了詹天佑的生平、爱国事迹和科技创新成果。

2. 理解课文中描绘的詹天佑的事迹、品质和爱国精神。

3.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如“科技创新、爱国精神、铁路建设”等。

课题4:夜莺的歌声重点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夜莺歌声中的爱国情怀。

-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知识点:1. 课文讲述了一只夜莺在战争年代的歌声,传递着爱国情怀。

2. 理解课文中描绘的夜莺歌声、战争背景和爱国情怀。

3.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如“战争年代、歌声、爱国情怀”等。

第三单元:人与自我课题5:鲁滨孙漂流记(节选)重点内容:- 了解鲁滨孙的冒险经历,学习他的勇敢和坚毅品质。

-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知识点:1. 课文节选了鲁滨孙漂流记中的精彩片段,展现了他的冒险精神和坚毅品质。

2. 理解课文中描绘的鲁滨孙的漂流经历、心理活动和品质。

3.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如“冒险、漂流、勇敢、坚毅”等。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单元复习文档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单元复习文档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单元复习文档第一单元:古诗文欣赏课文梗概本单元主要学习了一些经典的古代诗文作品,包括《静夜思》、《鹅》、《登鹳雀楼》等。

通过阅读和欣赏这些古诗文,我们能够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情感表达和对自然的描绘。

重点内容1. 了解古代文人创作诗文的背景和目的2. 熟悉并背诵几篇古代诗文作品3. 分析诗文中的意境、修辞手法和主题4. 通过写作练习,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复习方法1. 阅读课本中的古诗文,注意理解诗文的背景和意义。

2. 背诵重点古诗文,注意掌握诗句的韵律和意境。

3. 分析古诗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例如比喻、夸张、拟人等。

4. 尝试仿写古诗文,练习自己的写作能力。

5. 参加课堂上的讨论和辩论,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和印象。

第二单元:记叙文阅读课文梗概本单元主要学习了几篇记叙文作品,包括《钱钟书》、《狼牙山五壮士》等。

通过阅读这些记叙文,我们能够了解不同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感知能力。

重点内容1. 掌握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特点2. 理解记叙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3. 分析记叙文中的语言运用和修辞手法4. 运用记叙文的写作技巧,进行创作实践复习方法1. 通读课本中的记叙文,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注意分析记叙文的结构和语言运用,例如描写、对话、独白等。

3. 阅读其他记叙文作品,扩展自己的阅读广度。

4. 尝试用记叙文的写作方式,写一篇自己的故事。

5. 参加课堂上的讨论和分析,加深对记叙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三单元:修辞手法运用课文梗概本单元主要学习了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等。

通过学习这些修辞手法,我们能够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使自己的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重点内容1. 理解比喻、拟人、夸张等常见的修辞手法的含义和运用方式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其作用和效果3. 运用修辞手法,丰富自己的写作表达4. 分享自己的作品,接受他人的评价和建议复习方法1. 复习课本中关于修辞手法的知识点,理解其含义和运用方式。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全单元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全单元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全单元第一单元:《小兔的画集》知识点概述- 写人物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理解故事情节并进行复述- 学习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复习内容- 重新阅读《小兔的画集》这篇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的描写。

- 复述故事中发生的事件及人物之间的关系。

- 写一篇关于自己画画的文章,使用描写人物的技巧,表达自己对画画的热爱和喜好。

第二单元:《小狗钱钱》知识点概述- 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 分析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方法- 学习写记叙文的结构和语言表达复习内容- 回顾《小狗钱钱》这篇故事,理解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

- 分析故事中的冲突和解决方法,思考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类似情况,并提出解决方法。

- 写一篇记叙文,描述一个自己的成长经历,包括遇到的困难和如何解决。

第三单元:《植树节》知识点概述- 学习诗歌的特点和修辞手法- 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感情表达- 掌握写议论文的方法和结构复习内容- 学习《植树节》这首诗的特点和修辞手法,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感情表达。

- 分析诗中的议论文段落,归纳出写议论文的方法和结构。

- 写一篇议论文,表达自己对环境保护的看法,并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第四单元:《雷锋日记》知识点概述- 学习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描写- 理解人物的行为动机和价值观- 掌握写日记的方法和语言表达复习内容- 重新阅读《雷锋日记》这篇文章,理解雷锋的人物形象和他的行为动机。

- 思考自己的行为动机和价值观,写一篇日记,记录自己一天的生活和感悟。

第五单元:《小白兔和小灰兔》知识点概述- 学习对比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理解故事中的寓意和主题- 掌握写寓言故事的结构和语言表达复习内容- 复述《小白兔和小灰兔》这个寓言故事的情节和主题。

- 学习对比描写的方法和技巧,分析故事中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对比形象。

- 写一篇自己的寓言故事,通过对比描写表达一个道德或生活哲理。

第六单元:《狼和七只小山羊》知识点概述- 学习推理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理解故事中的悬念和发展- 掌握写推理故事的结构和语言表达复习内容- 复述《狼和七只小山羊》这个推理故事的情节和悬念。

鲁教版五四制初中六年级历册知识点

鲁教版五四制初中六年级历册知识点

鲁教版五四制初中六年级历册知识点第1 1 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元谋人:云南省元谋县,距今约170 万年,会制造工具和使用天然火,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北京人:北京周口店,距今约70-20 万年,还保留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使用天然火和保存火种,过着群居生活。

北京人遗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迹最丰富的遗址。

(3)山顶洞人:北京周口店,距今约三万年,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使用打制石器,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

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

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第第2 2 课原始的农耕生活(1)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七千年,生活在长江流域。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子,过定居生活,他们已经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玉器、乐器。

(2)半坡原始居民:距今五六千年,生活在黄河流域。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使用磨制石器,住半地穴式房子。

会制造彩陶。

主食有粟,副食有鱼、肉、蔬菜(3)大汶口原始居民: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第3 3 课华夏之祖(1)炎帝和黄帝:传说中黄河流域的部落首领,炎黄联合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黄帝被称为“人文初祖”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

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

(2)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治水),他们统治时期,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

(3)原始社会结束和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约公元前2070 年禹建立夏朝。

禹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

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单元扩展(一)(1)蓝田人的出现早于北京人,是迄今所发现的亚洲北部最早的能直立行走的人。

(2)沂源人是迄今为止山东境内发现的最早的人类。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24《短文两篇》两小儿辩日(第1课时)教学设计 鲁教版五四制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24《短文两篇》两小儿辩日(第1课时)教学设计 鲁教版五四制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24《短文两篇》两小儿辩日(第1课时)教学设计鲁教版五四制
分钟)
)多知
层展示(

使最有学问的人也有难解的问题。

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治学五、小结全文
⑵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复习巩固《同步》上题目,能力迁移

附:
一、同层展示:
1.给加点字注音。

盂()沧()孰()汝()多知()乎
2、《两小儿辩日》选自,它的体裁是:。

二、课堂检测题:
1.解释下列加点词。

⑴两小儿辩斗()⑵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⑶及其日中如探汤()⑷孔子不能决也()⑸孰为汝多知乎()()2.翻译下列句子
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⑵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附送: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24《短文两篇》两小儿辩日
(第2课时)教学设计鲁教版五四制

理解课文
孰为汝多
点字:
中心思想?
观察事物,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还敢于争辩。



附:
三、同层展示:
1.给加点字注音。

盂()沧()孰()汝()多知()乎
2、《两小儿辩日》选自,它的体裁是:。

四、课堂检测题:
解释下列加点词。

⑴两小儿辩斗()
⑵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⑶及其日中如探汤()
⑷孔子不能决也()
⑸孰为汝多知乎()()
三、布置作业:
1、《同步》前两个题(必做)
2、《同步》能力迁移部分(选做)。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语文各个单元的复习资料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语文各个单元的复习资料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语文各个单元的复习资

单元一:《故事村》
- 重点词汇:故事、村庄、传统、想象、情节、主题
- 重点知识点:故事的结构和要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创作想象力的培养
单元二:《鹿鸣苑》
- 重点词汇:鹿鸣、苑、世界、生态、诗人、感受
- 重点知识点:自然的美与人类的关系,诗歌的表达方式,感受大自然的情感
单元三:《书香门第》
- 重点词汇:书香、门第、家庭、文化、传承、教育
- 重点知识点:家庭文化的重要性,传统文化的传承,读书与教育的关系
单元四:《探险乐园》
- 重点词汇:探险、乐园、自然、活动、勇气、团队
- 重点知识点:探索自然的乐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勇气与自信
单元五:《故乡的味道》
- 重点词汇:故乡、味道、美食、传统、怀念、家乡
- 重点知识点:食物与情感的关系,传统美食的意义,怀念家乡的情感表达
单元六:《期末考试》
- 重点词汇:期末、考试、研究、知识、复、努力
- 重点知识点:研究方法与技巧,科学复的重要性,努力与成绩的关系
以上是《五四制六年级下册语文》各个单元的复资料,希望能帮助你进行有效的复。

加油!。

新鲁教版(五四制)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课时过关习题

新鲁教版(五四制)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课时过关习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课时习题一、基础题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迹罕.至(稀少)觅.食(寻找)B.敛.进(收拢,收缩)鉴.赏(鉴定)C.人声鼎沸.(开水)拗.(用力弯曲)D.攒.成(簇聚)宿.儒(长久从事某种工作)二、综合题选择题。

1.选出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市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本文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小说。

C.本文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D.“三味书屋”不是“我”的乐园,但其中也不乏乐趣,如大家放开喉咙读书的情形以及到后园去折梅花、寻蝉蜕都是好玩的事情。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古时也称“诗三百”。

B.鲁智深是《水浒传》中的人物,范进是《儒林外史》中的人物。

C.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小说《故乡》选自《呐喊》,作者是朱自清。

D.童话《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

3.“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老者,文中鲁迅对他的看法是:()A.他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鲁迅很讨厌他。

B.他对鲁迅很严厉,鲁迅认为这束缚了儿童的身心发展,所以对他很不满。

C.他没有多少真才实学,只是常读些令学生难懂的文章,鲁迅觉得他很可笑。

D.他很博学,对学生又有一些开明的思想,鲁迅对他很恭敬。

4.“百草园”与“三味书屋”是作者童年生活过的场所,鲁迅用“从……到……”的标题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有比照的意味,对文章描述的内容,有以下三种理解,比较恰当的理解是()。

A.因为“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的生活成年以后回忆起来都很有趣,所以表达了作者对生气蓬勃的少年生活的怀念和追求。

B.作者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种生活作对比,暴露了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的漠视、束缚和残害。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单元复习资料(五四制)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单元复习资料(五四制)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单元复习资料(五四制)第一单元:语文常识- 语文的定义:语文是人们用来交流、思考和表达的工具,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 语文的特点:语文具有符号性、社会性、交际性和文化性等特点。

- 语文研究的重要性:语文研究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二单元:词语积累- 同义词和近义词:同义词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近义词指意义相近但不完全相同的词语。

- 反义词:指意义相反的词语。

- 词语辨析:针对词义相近但用法不同的词语进行辨析,以避免使用错误的词语。

第三单元: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的基本技巧:包括快速浏览、仔细阅读、理解主旨等。

- 阅读理解的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判断题和填空题等。

- 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可以根据文章的标题、首尾句和关键词等找到答案的线索。

第四单元:写作技巧- 写作的步骤:包括准备、构思、写作、修改和润色等步骤。

- 写作的要素:包括标题、开头、结尾、中间段落和过渡等要素。

- 写作的注意事项:包括语言简明扼要、逻辑清晰、用词准确和注意段落结构等。

第五单元:作文指导- 议论文的写作要点:包括明确立场、提出论点、列举论据和总结观点等。

- 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包括选好题材、把握结构、塑造人物和运用修辞手法等。

- 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包括分类、比较、举例和定义等写作方法。

第六单元:古诗文赏析- 古诗文的特点:包括形式美、意境美和语言美等。

- 古诗文的欣赏方法:可以从韵律、意象、修辞和情感等方面进行欣赏。

- 名句赏析:可以选取古诗文中的名句进行赏析,理解其中的深意。

第七单元:语言规范- 书写规范:包括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和纸张整洁等。

- 语法规范:包括词语搭配、时态运用和句子结构等。

- 标点符号的使用:包括句号、问号、感叹号和逗号等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第八单元:修辞手法- 比喻:用一个事物来比拟另一个事物,以便更形象地表达。

- 拟人:用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来形容非人的事物,赋予其生命力。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单元复习整合(五四制)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单元复习整合(五四制)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单元复习整合(五四制)第一单元:记叙文阅读1.1 《武松打虎》- 人物:武松、潘金莲、西门庆- 情节:武松打虎、潘金莲勾结西门庆、武松杀人- 主题:忠义、报复1.2 《小兔子乖乖》- 人物:小兔子、妈妈兔- 情节:小兔子不乖、妈妈教训小兔子、小兔子改正错误- 主题:孝顺、改过自新第二单元:议论文阅读2.1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主题:环境保护、责任意识- 论点:环境污染的危害、保护环境的方法、每个人都应该参与环境保护2.2 《电视对学生的影响》- 主题:电视对学生的影响- 论点:电视的正面影响、电视的负面影响、合理使用电视第三单元:诗歌欣赏3.1 《静夜思》- 作者:李白- 内容:写作者在静夜中对故乡的思念之情3.2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内容:描绘作者登上鹳雀楼后的壮丽景色和感叹人生短暂的情感第四单元:古诗文阅读4.1 《岳阳楼记》- 作者:范仲淹- 内容:记述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和作者对国家兴衰的思考4.2 《观沧海》- 作者:曹操- 内容:描绘作者观海时的壮丽景色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第五单元:写人作文5.1 描写家人- 内容:写自己的家人,包括外貌特征、性格特点、对自己的关心等5.2 描写自己- 内容:写自己,包括外貌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第六单元:小说阅读6.1 《小王子》- 作者: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 内容:讲述一个王子来到地球的故事,探讨人与人之间的真正关系6.2 《草房子》- 作者:曹文轩- 内容:描写了一个贫穷农家的生活,以及孩子们追求知识的故事以上是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单元复习整合,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以便取得好成绩!。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单元复习材料(五四制)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单元复习材料(五四制)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单元复习材料(五四制)第一单元:古代诗词- 了解古代诗词的背景和特点- 研究古代诗词的韵律和格律- 逐句理解古代诗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分析古代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第二单元:现代诗歌- 了解现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 分析现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研究现代诗歌的艺术语言和形式- 听诵和欣赏现代诗歌作品第三单元:古代散文- 了解古代散文的发展和特点- 阅读古代散文的经典作品- 分析古代散文的文体和修辞手法- 理解古代散文作品中的思想和意义第四单元:现代散文- 了解现代散文的发展和特点- 阅读现代散文的优秀作品- 分析现代散文的风格和表达方式- 探究现代散文作品中的人生哲理和社会问题第五单元:小说阅读- 研究小说的基本要素和结构- 阅读不同类型的小说作品-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理解小说作品中的主题和价值观第六单元:古代文言文阅读- 研究古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 阅读古代文言文的经典篇章- 理解古代文言文作品中的内容和写作手法- 分析古代文言文的思想和文化内涵第七单元:现代文阅读- 研究现代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 阅读现代文的优秀作品- 分析现代文作品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探究现代文作品中的社会现象和个人体验第八单元:修辞与表达- 研究修辞手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分析修辞手法在语言表达中的应用- 体验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效果- 运用修辞手法进行文学创作第九单元:写作与表达- 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练写作不同类型的作文- 改进写作表达的逻辑和语言表达- 培养自主创作和表达的能力以上是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单元复材料的内容概要,希望能帮助你复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祝你学业进步!。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语文各个单元的复习资料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语文各个单元的复习资料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语文各个单元的复习资料单元一:辞章- 辞章的定义:辞章是修辞手法之一,是通过运用各种修辞方法,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情色彩。

- 辞章的分类:拟人、夸张、比喻、排比、反复、对偶、反问、设问、感叹等。

- 辞章的作用: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艺术性,使文学作品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单元二:机械人的未来- 机械人的定义:机械人是一种能够模仿人类行为的自动化机器。

- 机械人的发展历程:从简单的机械装置到智能化的人形机器人。

- 机械人的应用领域:工业生产、医疗护理、军事领域等。

- 机械人的优缺点:提高效率、减少人力成本,但也存在取代人类工作岗位的风险。

单元三:美的追求- 美的定义:美是指人们对于事物外形、色彩、声音等方面的感官愉悦和审美享受。

- 美的表现形式:自然美、艺术美、生活美等。

- 美的标准:客观标准和主观标准。

- 美的重要性:美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丰富人的情感体验。

单元四:风筝的世界- 风筝的定义:风筝是一种利用风力飞行的玩具。

- 风筝的制作材料:纸、竹子、骨架线等。

- 风筝的分类:凤凰风筝、龙形风筝、鹰形风筝等。

- 风筝的传统文化:风筝节、风筝戏、风筝比赛等。

单元五:字的力量- 字的定义:字是语言的符号,通过组合形成词语,表达意义。

- 汉字的特点:形声字、会意字、象形字等。

- 字的演变:从甲骨文、金文、隶书到楷书等。

- 字的魅力:字可以传递思想、感情,是文化的载体。

单元六:人与自然- 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依赖自然生存。

- 人类对自然的影响: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物灭绝等。

- 保护自然的重要性:保护自然是保护人类自身的需要。

- 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活等。

以上是五四制六年级下册语文各个单元的复习资料,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语文电子书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语文电子书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语文电子书鲁教版《山中杂诗》作者:吴均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论诗》清朝:赵翼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约客》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送灵澈上人》作者: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江南逢李龟年》作者: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文言文两则》《两小儿辩日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②,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③日始出时去④人近,而日中⑤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⑥日中则如盘盂(yú)⑦,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⑧,及其日中如探汤⑨,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⑩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⑾为汝(rǔ)⑿多知乎?”①本文选自《列子·汤问》。

②辩斗:辩论,争论。

③以:认为。

④去:离。

⑤日中:正午。

⑥及:到。

⑦盘盂:盛物的器皿。

圆者为盘,方者为盂。

⑧沧沧凉凉:形容清凉的感觉。

沧沧:寒冷的意思。

⑨探汤:把手伸向热水里。

意思是天气很热。

汤:热水。

⑩决:判断。

⑾孰:谁。

⑿汝:你。

《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春夜洛城闻笛》作者: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竹里馆》作者: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童年的朋友》6岁的时候,我曾经急着要当一个拳击家。

因为没有训练用的沙袋,我就拿自己的小熊练拳。

我把它放在沙发上,摆好,以便打起来顺手些。

六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总复习文档(五四制)

六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总复习文档(五四制)

六年级下册语文单元总复习文档(五四制)第一单元:人与自然1.1 课文内容本单元主要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展开,通过学习课文《小溪流的歌》、《三月桃花水》、《夜晚的动物世界》等,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1.2 生字词1.2.1 生字- 小溪- 流淌- 桃花- 夜晚- 动物1.2.2 词语- 清澈见底- 欢声笑语- 花团锦簇- 生机勃勃1.3 语法知识本单元主要学习的是定语和状语的用法,通过例句学习,使学生掌握定语和状语的添加方法。

1.4 阅读理解本单元的阅读理解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第二单元:成长的故事2.1 课文内容本单元通过学习《顶碗少年》、《草船借箭》、《寓言二则》等课文,让学生感受到成长过程中的挫折与成功,培养他们面对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2.2 生字词2.2.1 生字- 顶碗- 草船- 寓言2.2.2 词语- 小心翼翼- 垂头丧气- 欣喜若狂- 恍然大悟2.3 语法知识本单元主要学习的是被动语态的用法,通过例句学习,使学生掌握被动语态的构成和用法。

2.4 阅读理解本单元的阅读理解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成长过程中挫折和成功的认识。

第三单元:民间故事3.1 课文内容本单元通过学习《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等民间故事,让学生了解我国民间故事的魅力,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2 生字词3.2.1 生字- 牛郎- 织女- 白蛇- 孟姜女3.2.2 词语- 喜结良缘- 海枯石烂- 鹊桥- 眼泪如雨3.3 语法知识本单元主要学习的是比喻句的用法,通过例句学习,使学生掌握比喻句的构成和用法。

3.4 阅读理解本单元的阅读理解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民间故事的认识。

第四单元:科幻世界4.1 课文内容本单元通过学习《飞向蓝天的恐龙》、《宇宙生命之谜》、《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等课文,让学生感受到科技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7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1课时)教学设计 鲁教版五四制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7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1课时)教学设计 鲁教版五四制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7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1课时)教学设计鲁教版五四制
一、同层展示:
1、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著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
2、注下列词语的字音
确凿菜畦蟋蟀缠络竹筛觅食渊博鼎沸绣像锡箔签赏脑髓盔甲
蝉锐秕谷倜傥拗
二、课堂检测题:
1、本段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2、“美女蛇的故事”作用?3、简述捕鸟的过程:4、找出捕鸟的动词
附送: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下册 7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附:
三、同层展示:
背诵第二段
四、课堂检测题:
三味书屋有没有我们感兴趣的事?试举例说明: 有乐趣。

例如:
1、“怪哉”是怎么回事?
2、折腊梅花;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
3、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
4、用荆川纸蒙在小说绣像上画画等。

三、布置作业:
1、配套巩固基础和个性探究部分。

(必做)
2、配套活动体验与拓展延伸部分(选做)
小学教育资料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7 页共7 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鲁教版五四制
一、阅读《为学》,回答下列各题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8、解释多义词(6分)
自南海还()()蜀之鄙有二僧()西蜀之去南海()越明年()子何恃而往()()以告富者()
9、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吾欲之南海B. 其一贫,其一富C. 以告富者
子墨子九距之其真无马邪必以分人
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吾欲之南海,何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引用______________的故事,意在阐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道理。

12、下面摘录《为学》中的一段话,请用“/”给这段话断句。

(2分)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

1.本文通过一个生动的故事,告诉我们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2.“以()告富者”是一个省略句,括号中省略的内容是。

3.选出下面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贫者语于富者曰(告诉)
B、吾欲之南海(往)
C、西蜀之去南海(距离)
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看来)
4.文中有两处“子何恃而往”,为什么第一处用的是问号,而第二处用的是叹号?请作简要分析。

5.对比鲜明是本文写法上的一大特点,请以蜀鄙二僧欲往南海部分为例,说说文章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

二、伤仲永(节选)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词。

(1)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3)日扳仲永()(4)邑人奇之()
2、翻译下列句子。

(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对我们的教育和启发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相同,请任选一题作答。

①语文活动课上,老师让你组织一场即兴演讲,题目是“由方仲永所想到的”。

你就为自己设计一个简短的导入语吧!
②古代有不少勤奋好学的典故,请写出两个。

(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 -13题。

(4分)
献之①尝经吴郡,闻顾辟疆②有名园。

先不识主人,径往其家,时辟疆方集宾友,而献之游历既毕,指麾③好恶,傍若无人。

辟疆勃然数之曰:“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

失是二者,不足齿之伦④耳。

”便驱出门,献之傲如也,不以屑意.(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献之]即王献之,官王中书令(相当于宰相)。

②[顾辟疆]人名。

③;[指麾]指点评论。

④[伦]粗野,粗俗。

12.用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2分)
傲主人,非礼也;以贵骄人,非道也。

译文:
13.对文中王献之的表现,请你给他提两点建议,使其行为得体有礼。

(2分
建议一:
建议二: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本题满分8分】
戴逵
戴逵,字安道,谯郡铚①也。

幼有巧慧,聪悟博学。

善鼓琴,工书画。

为童儿时,以白瓦屑、鸡卵汁和溲作小碑子,为郑玄②碑,时称词美书精,器度巧绝。

其画古人山水极妙。

十余岁时,于瓦棺寺中画。

王长史见之云:“此儿非独能画,终享大名,吾恨不得见其盛时。


逵曾就范宣③学,宣见逵画,以为亡用之事,不宜虚劳心思。

逵乃与宣画《南都赋》。

宣观毕嗟叹,甚以为有益,乃亦学画。

逵既巧思,又善铸佛像及雕刻。

曾造无量寿木像,高丈六,并菩萨。

逵以古制朴拙,至于开敬④,不足动心⑤,乃潜坐帷中,密听众论。

所听褒贬,辄加详研,积思三年,刻像乃成。

(选自《历代名画记》)
【注释】①谯、铚:古地名;郡:古代行政区域。

②郑玄:人名。

③范宣:人名。

④至于开敬:到了开放敬神的时候。

⑤动心:打动人心。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
①宣见逵画,以为亡.用之事()②又善.铸佛像及雕刻()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此儿非独能画,终享大名,吾恨不得见其盛时。

②宣观毕嗟叹,甚以为有益,乃亦学画。

11.通读全文,说说戴逵在艺术上取得成就的原因。

(2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

(10分)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

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

楚、越之间有寝之丘①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

荆②人畏鬼,而越人信禨③。

可长有者,其唯此也。

”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

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

知以人之所恶为已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①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

②荆:楚国的别称。

③禨(jī):迷信鬼神和灾祥。

8.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孙叔敖疾.()(2)王数.封我矣()
9.翻译下面的句子。

(3分)
(1)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

(2)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

10.孙叔敖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至今不失”的原因是什么?(2分)
11.“孙叔敖之知”表现在哪两件事上?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3分)
初一语文文言文复习答案
《为学》阅读答案
参考答案:
(6分,每空1分)回来掉转(回转)边境目光短浅距8、
离离开
9、(2分)C
10、(6分,“买”、“犹”、“顾”、“哉”各占1分,句意各占1分)
译文①我好几年来想要雇船而下,还没有成行(实现)。

②人们确立志向,难道不如四川边境的和尚吗?
11、(4分,每空2分)
蜀鄙二僧(去南海)志向坚定,主观努力,即使客观条件差也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意思对即可)
12、(2分,每错1处扣0.5分,扣完本题分为止)
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为学》阅读答案
参考答案:
1.主观努力(或立志)
2.到过南海这件事
3.D
4.第一次表示探询语气(或表示一般疑问)第二次表示轻蔑语气(或表示不屑一顾)
5.略
1、(1)聚,团结。

(2)完成。

(3)通“攀”,牵,引,拉。

这里有强要的意思。

(4)对……感到惊奇(奇怪)。

2、(1)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是有利可图的,于是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