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题专题练习
【人教版】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专项狂练十九文言文+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含解析)

备考专项狂练十九文言文+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一、(广西梧州2019届高三摸底考试)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郎基字世业,中山新市人也。
基身长八尺,美须髯,泛涉坟籍,尤长吏事。
齐天保四年,除海西镇将。
遇东方白额称乱淮南,州郡皆从逆。
梁将吴明彻围海西,基固守,乃至削木为剪,剪纸为羽。
围解还朝,仆射..杨愔迎劳之曰:“卿本文吏,遂有武略,削木翦纸,皆无故事,班.、墨.之思,何以相过。
”御史中丞毕义云引为侍御史。
赵州刺史尉粲,文宣外弟;扬州刺史郭元贞,杨愔妹夫。
基不惮权威,并劾其赃罪。
皇建初,除郑州长史。
西界与周接境,因侯景背叛,其东西分隔,士人..仍缘姻旧,私相贸易。
而禁格严重,犯者非一。
基初莅职,披检格条,多是权时,不为久长。
州郡因循,失于请献,致密钢久施,得罪者众。
遂条件申台省,仍以情量事科处,自非极刑,一皆释放。
积年留滞,案状胶加,数日之中,剖判咸尽。
寻而台省报下,并允基所陈。
条纲既疏,狱讼清静。
基性清慎无所营求尝语人云任官之所木枕亦不须作况重于此乎唯颇令人写书潘子义曾遗之书云在官写书亦是风流罪过基答云:“观过知仁,斯亦可矣。
”卒.于官,赠骠骑大将军、和州刺史。
谥曰惠。
柩将还,远近赴送,莫不攀辕悲哭,哀不自胜。
初,基任瀛州骑兵时,陈元康为司马,毕义云为属,与基并有声誉,为刺史元嶷所目:“三贤俱有当世才,后来皆当远至。
唯郎骑兵任真过甚,恐不足自达。
”陈、毕后并贵显,而基位止郡守。
(节选自《北史﹒郎基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基性清慎/无所营求/尝语人云/任官之所/木枕亦不须作/况重于此乎/唯颇令人写书/潘子义曾遗之书云/在官写书/亦是风流罪过/B.基性清慎/无所营求/尝语人/云任官之所/木枕亦不须/作况重于此乎/唯颇令人写/书潘子义曾遗之书/云在官写书/亦是风流罪过/C.基性清慎/无所营求/尝语人/云任官之所木枕/亦不须作/况重于此乎/唯颇令人写书/潘子义曾遗之书/云在官写书/亦是风流罪过/D.基性清慎/无所营求/尝语人云/任官之所木枕/亦不须/作况重于此乎/唯颇令人写/书潘子义曾遗之书/云在官/写书亦是风流罪过/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仆射,官名。
浙江省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练习:第1板块 语言文字运用 2 题型2 扩展语句和压缩语段 Word版含解析

专题强化训练2(建议用时:40分钟)1.根据要求写两段话,每段话都要包含下面三个词语,不少于40个字。
明月白雪云层(1)描绘一种情景。
答:(2)表达一种感悟。
答:解析:描绘一种情景,首先要分析三个词语之间的内在联系,如由“明月”联想到“月色”,再由“月色”联想到“白雪”;然后把这些词语描绘成一幅画,语言表达要形象生动。
表达一种感悟,首先要把三个词语组合成一段能给人启示的话,然后把这种启示表述出来。
答案:(1)一轮明月穿过厚厚的云层,毫不吝啬地向大地挥洒它皎洁的月光。
大地像被镀上了一层银白色,灿若白雪。
(2)如果明月没有穿透云层的毅力,就没有灿若白雪的皎洁月光洒向大地。
人也如此,没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就没有美好灿烂的明天。
2.下面一段文字摘选自一位中学生题为“妈妈的笑”的习作,其中三处画线句描写相同,请你分别改写成生动传神、个性鲜明的描写。
……接过我递过来的数学卷子,一看到上面红红的100分,(1)妈妈对我笑了,刮刮我的鼻子对我说:“乖孩子,可不能骄傲哦!”……快到夜里十点了,我还在拼命做作业,妈妈给我端来一杯热腾腾的牛奶,说:“来,孩子,趁热喝了,补充补充能量。
”看到我牛饮而尽的样子,(2)妈妈对我笑了……听我倾诉完了委屈,妈妈轻轻拍拍我的前胸说:“被人误解在所难免,不过,男子汉要坚强乐观,没有什么能击倒我家小王子,妈妈相信你!”我不由得破涕为笑,见此情景,(3)妈妈也对我笑了……(1)(2)(3)答案:示例:(1)妈妈先是惊讶得睁圆了双眼,继而整张脸都笑了起来,灿烂得像花朵绽放,连眼角、皱纹里都漾满了深深浅浅的笑意,仿佛在说:“好样的,儿子,妈妈为你骄傲!”(2)妈妈对我莞尔一笑,微抿的嘴角轻扬出优美的弧度,微眯的眼睛里闪现着慈祥、疼爱的光芒,轻轻地说道:“瞧你那贪婪样,小心,别噎着。
”(3)妈妈居然调皮地、萌萌地对我眨眨眼,嘟嘟嘴,随即咧嘴而笑。
这微笑,暖暖的,如阳光温暖了我心底的寒冷。
3.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展开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再现它的意境。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疯狂专练20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

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一、(广东梅州2020届高三质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题。
百年中国美学的现代建构离不开对西方美学的借鉴,但这种借鉴乃是一个首先“学西”、继而“化西”的创造性现代转化的过程,某种意义上也是中西互鉴的特殊形态,从而达到中西美学不同程度的创新融合。
中国现代美学主要奠基人之一的王国维,早在20世纪初,在译介叔本华悲观主义意志论哲学著述基础上,撰写了迥异于传统思想的《红楼梦评论》;借鉴康德美学“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说,首次提出“一切之美,皆形式之美也”的重要主张,并建构起具有中国传统特质的“古雅”说;借鉴德国古典美学诸家,对中国古典美学尤其是先秦道家美学思想作了深刻反思,自觉把二者加以融会贯通,写出了《人间词话》这一中国现代美学的奠基之作,创建了以“境界”为核心范畴、意蕴丰厚的创新美学体系,对传统的“意境”说作出了具有现代性的创造性开拓。
王国维之所以在融通中西上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与他具有超越中西学术二元对立的现代视野有密切关系。
他主张“学无中西”,批评持中学、西学二分的“俗说”,“虑西学之盛之妨中学,与虑中学之盛之妨西学者,均不根之说也”,认为“余谓中西二学,盛则俱盛,衰则俱衰,风气既开,互相推助。
且居今日之世,讲今日之学,未有西学不兴而中学能兴者,亦未有中学不兴而西学能兴者。
”这样一种关于中西学术互助、互动、互鉴、互促的精彩之论,至今仍不失其高远眼光和宏大气度。
另一位中国现代美学的主要奠基人蔡元培,在国内最早全面介绍了康德的美学思想,对康德关于审美的四契机说,运用儒家思想作了“超脱”“普遍”“有则”“必然”的创造性阐述;从儒家以德为本的思想出发,借鉴康德有关思想并加以吸收融合,同时借鉴席勒的美育理论,强调“涵养德性,则莫如提倡美育”,进而提出了中国现代美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美育代宗教”说。
还有梁启超,前期以启蒙为宗旨,强调文艺改造人心的社会功能,提出了诗、文、小说的三界革命论,目的在于“新民立人”或曰“移人”;后来借鉴西方哲学智、情、意三分理论,用儒家思想加以化用,提出以“情感教育”“趣味教育”为中心、以文学艺术为主要内容和形式的“趣味主义”美学主张,在20世纪20年代产生了广泛影响。
(课标版)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滚动组合练(4)文学类文本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含解析)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语言文字运用限时:30分钟总分:35分一、文学类文本阅读(2019安徽示范性高中皖北协作区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15分)雨夜小站柳青春雨唰唰地下着。
透过淌着雨水的玻璃车窗,我看见秦岭西部太白山的远峰、松坡,渭河上游的平原、竹林、乡村,百里烟波,都笼罩在白茫茫的春雨中。
当潼关到宝鸡的列车进站的时候,小街两边的店铺已经点起了灯火。
由于春汛,渭河的渡口暂时取消了最后一次摆渡。
旅客们都陆陆续续进了这个旅馆或那个旅馆,只剩年轻的庄稼人梁生宝,头上顶着一条麻袋,背上披着一条麻袋,一只胳膊抱着用一条麻袋包着的被窝卷儿,黑幢幢地站在街边靠墙搭的破席棚底下。
来这里买稻种的生宝,碰到一个难题。
小伙子问过几家旅馆,连睡大炕也要两角钱。
他从家乡起身时,根本没预备住客店的钱,心想:随便什么地方不能滚一夜呢?没想到,眼前唰唰的春雨却把他搁在了这个小站。
“把它的!到哪里过一夜呢?”站在这异乡的陌生小街上,生宝的心却回到渭河下游的稻地里去了。
钱对于那里的贫雇农,是多么困难啊!起身时收集稻种钱,难着哩!其他互助组[注]的庄稼人,要劳驾他捎买些稻种,临了却没弄到钱。
本互助组有两户的钱,也是作为组长的他先垫着。
生宝心里明白:他带来了多少钱,要买多少稻种,还要运费和来回的车票;他怎能贪图睡得舒服,多花两角钱呢?从前,汤河上的庄稼人不知道这郭县地面有种叫“百日黄”的急稻子。
种了这急稻子,秋天割倒稻子来得及种麦,夏天割倒麦能赶上泡地插秧;只要有肥料,一年可以稻麦两熟。
任老四曾经溅着唾沫星子感激地对他说:“宝娃子!你这回领着大伙试办成功了,娃们就有馍吃了嘛!”“就说稻地麦一亩只收二百斤吧!全黄堡区五千亩地,要增产一百万斤小麦哩!生宝同志!”这是区委王书记开会时盯着生宝说的。
生宝明白:那是希望和信赖的眼光……“我哪怕就在这席棚底下蹲一夜哩,也要省下这两角钱!”生宝对自己说。
度过了讨饭的童年生活,十三岁就给财东家熬半拉子长工,青年时代又在秦岭荒山里混日子,他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叫作“困难”!他觉得:照党的指示给群众办事,“受苦”就是享乐。
【2020二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 题点5基础知识题(词语、句病、标点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的能力。A项,“鬓”应读“bìn”;C项,“废驰”应为“废弛”;D项,“惩”应读 “chéng”,“枉”应为“罔”。
(1)避免以形统声:很多字形相近而读音迥异,如猝死(cù)、淬火(cuì)、精粹(cuì)、荟萃(cuì)
中,“猝”就容易受后三个加点汉字读音影响而误读。
(2)归类辨析异读:有些字的字形十分相像,只是略有不同,如“戌”“戍”“戊”,可以概括为“横戌、
点戍、戊中空”。
3.习惯性误读字
习惯性误读字要谨防被声旁误导,如“鞭笞”的“笞”读“chī”,不能读成“tái”,要有针对
泥、和(huó)面,“和”意思相同但难以区别;待他不薄(báo)、日薄(bó)西山中,“薄”字的读音因单
用(单音词)和用该字构成复合词不同;血淋淋(xiě)和血海深仇(xuè),靓妹(liàng)和靓妆(jìng)因口语
和书面语而读音不同。
2.形声、形近字
随着汉字的演变,不少形声字声旁的声母、韵母、声调发生了变化。容易迷惑考生,引起误读。
C.“历史 ”并非噱.(xué)头, 而是“历史 文化名 城”的依 托, 一旦 历史印 记被急 功近利 的行为 粗 暴 抹.(m ǒ)去 ,“文化 ”气息 将荡然 无存,“名城 ”必然 岌岌可 危。
D.如果一个人能够用爱心拥抱世界,那么整个世界的灿烂和澄.(chéng)净都会永驻心中,即 便身形羸.(léi)弱,也会因内心的丰盈而精神焕发、神采熠熠。
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引号、括号、破折号
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 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
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附答案解析)

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附答案解析)【必背金词金句】成语:①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②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③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④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⑤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富多彩。
名句: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郦道元《三峡》)一、语言文字运用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中国高等教育用不到十年时间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跨越,但发展过程中,难免会________,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②如果真像柴静说的那样开放几千家私营企业开采销售油气,必会________,假冒伪劣品充斥市场,那么谁敢到这些加油站加油。
③近几年来,从事介绍“越南新娘”、“柬埔寨新娘”行业的人员总是________,各种负面报道屡屡见诸报端,造成不良的影响。
A.鱼目混珠泥沙俱下鱼龙混杂B.泥沙俱下鱼目混珠鱼龙混杂C.鱼龙混杂鱼目混珠泥沙俱下D.泥沙俱下鱼龙混杂鱼目混珠解析:“泥沙俱下”指在江河的急流中泥土和沙子随着水一起冲下。
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
符合第①句语境。
“鱼龙混杂”虽也比喻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但前者多用在动态语境中,后者多用在静态语境中。
符合第③句语境。
“鱼目混珠”用比喻以假乱真。
符合第②句语境。
答案:B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广东各地将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公开招聘专职安全员,加强基层安全生产监管力量薄弱的现状。
B.作为中小学图书馆最主要的服务群体,中小学生能否充分利用好其中的馆藏资源,令其发挥育人作用,不仅在于中小学生自身,还受限于学校及家长。
C.为加强药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收费,规范注册收费行为,保障注册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发改委、财政部日前印发通知,明确了药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收费标准。
高考语文二轮总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客观选择题(词语辨析题) 习题含答案

专题突破练20语言文字运用客观选择题(词语辨析题)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经典需要认真阅读文本。
经典是不可重复的创造,包含着丰厚的文化积淀与人性。
阅读它可以借我们一双慧眼,人间真情百态;可以让我们渺小的心灵与伟大的心灵产生共鸣,让我们的精神同作家的精神,让我们的心灵得到诗性的滋润,变得而细腻。
A.内涵洞察浑然一体丰满B.内含洞见水乳交融充满C.内涵洞见水乳交融丰满D.内含洞察浑然一体充满2.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儒学作为一种精神导向,在唐诗的创作宗旨和思想内涵中,对其产生了而又深远绵长的影响。
通过对儒学的吸收、、融合,唐诗逐渐开拓着自身新的发展道路,尤其在应制、宦游、乐府、咏史等多种诗歌类型中,形成了的诗性表达。
A.渗透潜移默化转化文质浑融B.渗漏潜移默化转化文质彬彬C.渗透耳濡目染转变文质彬彬D.渗漏耳濡目染转变文质浑融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一个人处世,拿得起是一种勇气,放得下是一种。
对于人生道路上的鲜花、掌声,有处世经验的人大都能,屡经风雨的人更有自知之明。
对于坎坷与泥泞,能以平常心视之,就非易事了。
既来之,则安之,便是一种超脱,这种超脱足够人们受用。
A.气质刮目相看只是终生B.品位满不在乎于是终身C.度量等闲视之但是终身D.修养置若罔闻便是终生4.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文学形象是文学理论中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范畴。
在黑格尔的美学体系中,形象具有多义性。
一般认为,文学形象能够使读者更加集中地欣赏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作品里悲伤与喜悦的感情,其中的美好和丑恶,获得美的享受。
A.五花八门领会判定从而B.包罗万象领会判别从而C.五花八门感受判别因而D.包罗万象感受判定因而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中国文学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
若论文学的悠久,只有古希腊文学、古印度文学可以与中国文学比肩;若论文学传统的不断,任何别的国家和民族的文学都不能与中国文学。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我读着海,海是古老的书最,古老得,世界皱着眉头在钻研着海的学问:寒武纪发生过怎样惊天动地的沧桑浮沉?奥陶纪和志留纪发生过怎样的生存死灭?海里有机界的演化有过怎样的革命的飞跃?A.不可理喻动入心弦波澜壮阔B.不可理喻动人心魄波诡云谲C.不可思议动人心弦波谲云诡D.不可思议动人心魄波澜壮阔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我发现,山上之松与山下之松绝不一样。
为此,它们才有着知此非凡的性格与精神。
①而这些山顶上的绝壁松却是枝干瘦硬,树叶黑绿,矫健又强悍。
②这一代代艰辛的生存记忆,已经化为基因潜入绝壁松的骨头里。
③它虬劲和富于弹性的树干,是长期与风雨搏斗的结果。
④那些密密实实拥挤在温暖的山谷中的松树,枝肥叶鲜,慵懒而富态。
⑤它远远地伸出的枝叶是为了更多地吸取阳光。
⑥这绝壁之松是被恶劣凶险的环境强化出来的。
A.④①⑥③⑤②B.④⑤①②③⑥C. ⑥②③⑤④①D.⑥⑤③④①②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完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A.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B.即今江表..尚恬熙,忘却前回饮马时。
C.江左..风流今有几,逢春不要人憔悴。
D.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4.对下面一段文字寓意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一群虱子寄生在猪身上,它们认为生活在又硬又长的猪毛中间就像生活在宽广的宫延和园林里,猪胯、猪乳、猪股等隐蔽的地方是世界上最安全温暖的房屋。
没想到,一天杀猪的来了,铺开茅草,点火燎毛,很快,它们就和猪同归于尽了。
A.城门失火,殃及池鱼B.人无远虑,必有近忧C.安危相易,祸福相生D.智者千虑,必有一失1.D 2.A 3.D 4.B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组是(3分)对于已被广泛运用的智能客服,消费者有诸多“吐槽”:或技术不成熟,对具体问题▲ ;或语气冰冷,成为商家的“挡箭牌”。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疯狂专练2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含解析)

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论述类一、(宁夏银川市2020届高三月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诗言志”,历来被我国诗人视为指导文学创作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中国古代诗歌理论领域的开山纲领。
《诗经》在对作诗目的的叙述中就有“诗言志”的萌芽,明确提出“诗言志”的是《尚书·尧作为一种文学观念,典》:“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作为一种理论概念,“诗言志”最早大约是出自《左传》记载的襄公二十七年赵文子对叔向所说的“诗以言志”。
到了战国时代,“诗言志”的说法就比较普遍了,这个时期各家所说的“诗言志”含义并非完全相同,但占主流的还是指思想、抱负和志向,带有强烈的政治和伦理道德倾向。
汉代,“诗言志”的内涵开始发生了变化,加入了情的内容。
先秦的“志”到了两汉,主要指志向抱负和情感相融合,情理结合。
孔颖达明确提出了“情志一也”:“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
”汉代将情志作为一个统一体来看待,其意义在于,中国历史上向来有“言志”与“缘情”的分别,道学家往往割裂二者,导致对各种情感抒发的抹杀。
而汉人的情志统一,一来是合理的,并且出现了诗歌创作上汉魏风骨的伟大成就,成为后世的典范;二来对后来“缘情”说的兴起起到了示范作用,因此在文学批评史上有重大理论意义。
汉魏之后,特别是六朝时期,诗歌创作则朝向重情的方向发展。
陆机《文赋》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指出:“诗者,持也,持人情性。
”这些观念的提出,反映了诗歌创作从“言志”到“缘情”的变化。
“言志”的“志”在汉代虽然也包含着“吟咏情性”的因素,但是,这种“情”只能是符合“礼义”之情,这种“志”也在儒家政教怀抱的范围。
而六朝的“缘情”说目的在于突破儒家“礼义”的束缚,自由地抒发自己的感情,不再囿于儒家政教怀抱的“志”,而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愿望与要求,而且“情”甚至反过来包含了“志”。
(完整)2020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题训练(精校版附答案)语段综合附答案

2020 高中语文语言文字运用专题训练(精校版附答案)语段综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教养和财富一样,是需要证据的。
热爱大自然。
把它列为有教养的证据之首,是因为一个不懂得敬畏大自然,不知道人类渺小的人,必是井底之蛙,与教养谬之千里。
这也许怪不得他,()没有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人除了显得蒙昧和狭隘以外,注定也是盲目傲慢的。
懂得与自然协调地相处,懂得爱护无言的植物的人,,他多半也可能会爱惜更多的动物,爱护自己的同类。
一个有教养的人,对人类种种优秀的品质,比如忠诚、勇敢、信任、舍己救人、临危不惧、坚贞不屈等等,有敬仰之心。
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够,但他们懂得爱戴和歌颂。
人不是不可以怯懦和懒惰,但他不能把这些陋习伪装成高风亮节,不能由于自己做不到高尚,就诋毁做到了的人是伪善。
你可以跪在泥里,但你不可以把污泥抹上整个世界的胸膛,并因此地说到处都是污垢。
教养是一些习惯的总和,在某种程度上,教养不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是活在我们的皮肤上。
教养必须要有酵母,在潜移默化和条件反射的共同烘烤下,假以足够的时日,才能自然而然地散发出香气。
教养是衡量一个民族整体素质的一张X 光片。
脸面上可以依靠化妆,但只有内在的健硕,才经得起冲刷和考验,才是力量的象征。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教养不但活在我们的皮肤上,而且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
B.不是教养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是活在我们的皮肤上。
C.不是教养活在我们的皮肤上,而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
D.教养不是活在我们的皮肤上,而是繁衍在我们的骨髓里。
(2)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因为如果不经教育,一个人很难自发地懂得宇宙之大和人类的渺小。
B.如果不经教育,一个人很难自发地懂得宇宙之大和人类的渺小。
C.因为不经教育,一个人很难自发地懂得人类的渺小和宇宙之大。
D.如果因为不经教育,一个人很难自发地懂得宇宙之大和人类的渺小。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随着技术不断成熟,荼的“吃”法日益多样化。
浙江省2020届高考语文大二轮复习第1板块语言文字运用1题型1连贯练习(含解析)(最新整理)

连贯(建议用时:40分钟)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动力和基础。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开发人的创新思维。
西方的语文课程与教学非常强调“批判性”,无论是总述还是细部,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许多表述即使没有“批判性”这三个字,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譬如,“认识作者所要传递的价值观、前提及隐含的意义”“识别别人讲话中的宣传成分和基本态度”等。
在西方,“批判性"不仅作为一种治学的技巧来传授,而且被当作一种理想的人格来影响学生.答案:①开发人的批判性思维②“批判性”都占据着突出的位置③实际上也渗透着“批判性”的精神2.(2019·宁波南三县六校联考)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2个字.很多人都认为,“中医”是“中国医学”或者是“中国大夫"的意思,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是中国古代哲学里的一个著名概念,形容心境达到了定、正、静的状态.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认为,人体的阴阳保持中和才会取得平衡,人才不会生病;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疾病必来.在西医传入中国以前,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把“中药”不是称为“本草”,就是称为“药”。
直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的一些大城市出现了中西药并存的局面,人们才将“本草"称为“中药”,以明显区别于“西药”。
答案:①其实不然②如果阴阳失衡③中国没有“中药”这一说法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啸,是一种介于呼叫与歌唱之间的声音。
《创新设计》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专题组合(十四) Word版含解析.doc

专题组合(十四)语言文字运用+名句默写+文言文阅读(三)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妈妈好,还是爸爸好?”这种排斥性选择往往会误导孩子挖空心思揣摩大人心理,养成随机应变....的性格。
②一些运营商通过虚假广告吸引用户,明知网速无法契合相关的宽带资费,却照样营销、售卖,这与消费欺诈毫无二致....。
③NBA总决赛结束,金州勇士队以总比分4:2击败了骑士队,历经40载终于旗开得胜....,再次夺取总冠军。
④国有企业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进程,理直气壮....地发展壮大国有经济。
⑤90后女孩小姬和男友双双辞职,二人轻车简从....,以徒步和搭车的方式走访56个民族,并记录下当地的特色文化。
⑥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在好莱坞举行,莱昂纳多凭《荒野猎人》中不瘟不火....的表演成为奥斯卡影帝得主。
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④⑥D.③⑤⑥解析①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褒义贬用,应为“见风转舵”。
②毫无二致:丝毫没有两样。
③不合语境,“旗开得胜”比喻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
④理由正当充分,胆子壮,说话十分有气势。
⑤对象错误,指有地位的人。
⑥不瘟不火: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答案 C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陶寺遗址博物馆项目的建设是临汾市发展文物旅游的重头戏,各相关部门能否高度重视、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影响着该项目各项工作的进展。
B.清晨,火车站候车室大门刚一打开,一身戎装的民警们在例行检查各种设备后便和安检职工、车站验票员、候车大厅工作人员一起守在了进站口。
C.身着橙色工作服的辛勤扫雪的环卫工人与挺拔的雪松拍照合影的市民形成鲜明对比;虽然棉衣厚实,但长时间户外作业,多厚的衣服都会被冻透。
D.资助贫困学子的爱心企业代表来到忻州一中校园,在学校报告厅与学生齐聚一堂,举办了一场以“快乐阳光行,温暖健康年”为主题的爱心捐赠活动。
2020届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2考点跟踪训练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2考点跟踪训练1.【2012年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伦敦当地时间18日17时,随着中国与土耳其主宾国活动交接仪式的正式举行伦敦当地时间18日17时,随着中国与土耳其主宾国活动交接仪式的正式举行,为期3天的伦敦书展落下帷幕。
在此次书展上,中国以迄今最大规模的主宾国活动隆重登场,向英国及来自世界各国的出版商、版权交易商展示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及各类图书出版现状。
今年的中国展台上有近3000种英文图书展出。
书展推出的中国作品包括《钱钟书英文散文选》和苏童的《大红灯笼高高挂》等书的英文版,以及《红楼梦》、《聊斋志异》、《孙子兵法》、《论语》等中国古典名著英文版。
伦敦书展落下了帷幕,但书展对中英两国文化交流所产生的重大推动意义,将留下长远影响。
正如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所指出,长期以来,中英文学的交流有点失衡,不对等。
中国读者对英国文学的了解,远比英国读者对中国文学了解得多,英方对中国文学的了解仅限于古典文学,像《红楼梦》等。
中国一般读者,对英国的莎士比亚、狄更斯、勃朗特姐妹等,直到当代作家作品,如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哈利·波特》等都非常了解。
2020年度伦敦书展将于明年4月15日—17日举行,市场焦点主宾国是近年出版业蓬勃发展的土耳其。
(选自《人民日报》2012年4月20日第4 版“要闻版”,有删节)(1)请为上述消息拟一个标题并阐述理由。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所拟标题中必不可少的关键词语:“伦敦书展”“中国”。
所拟标题必须紧扣事实主要信息作简明扼要的陈述,概括、突出地提示整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对所拟标题理由的阐述须言之成理,持之有据。
(2)根据上述消息,自选角度,写一段新闻短评。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体裁应该是新闻短评。
2020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八针对提升五短话长说长话短说__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落实训练高效增分

针对提升五短话长说长话短说扩展语句、压缩语段(一)1.按照要求把下面的句子扩写成一段话。
盛夏,村口的梧桐树给人们送来凉爽。
要求: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②至少运用两种不同的修辞手法。
③不少于60字。
答:解析:把握题目要求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正面描写就是直接描写梧桐树;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其他内容衬托梧桐树能给人们送来凉爽。
由此,可抓住“盛夏”“村口”“梧桐树”“凉爽”这些关键词来扩写。
答案:(示例)盛夏时节,阳光总是那么毒辣地照射下来,而此时村口的梧桐树却像一把把用力撑开的巨伞,热情地为赶路的人们遮挡着酷暑,送来凉爽。
而在树下,总会有三五成群的孩子嬉笑打闹,仿佛盛夏已远离。
2.依据下面小诗的内容,描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②描写生动形象,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③不少于100字。
我爱这雨后天,/这平原的青草一片!/我的心没底止地跟着风吹,/风吹:/吹远了香草,落叶,/吹远了一缕云,像烟——/像烟。
答:解析:本首小诗表达了作者对雨天的喜爱,有对青草、风、落叶、浮云的描写,在描写的时候要抓住这些重点,可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
几个注意点:第三人称,描写内容与诗歌意境契合,语言生动,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100字。
答案:(示例)雨后的天,微微地透着点蓝,远处仍朦朦胧胧的。
他凝望着眼前的青青草地,嗅着雨后温润的空气和泥土混杂的味道。
身旁的风徐徐地吹着,吹过香草,吹过落叶,也吹过天边的浮云,一丝丝、一缕缕,如烟似幻的浮云。
他的心亦随风飘远,飘远……3.依据下面的文字,发挥你的想象,描写一段古人过清明节时的场景。
要求:三个场景任选其一进行描写,语言形象、生动,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100字。
古人的清明节是这样过的:①感受春季“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的美好;②祭拜先祖:男女扫墓,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以纸钱置坟头;③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尽享对生活的热爱。
专题二十八 语言文字运用句子专题-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全国通用)

,这种早
期类型的根被称为假根。
(2017·全国卷Ⅱ)人们对此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看法,以
为变色龙
,就.可以变成什么颜色。其
实,
。
(2019·全国卷Ⅱ)如.果.花芽生长所需温度比较低,叶芽
所需温度较高,则先花后叶;如.果.花芽
,则先叶后花。
三大常见文段结构关系
从结构上来说,语段多数可以分为“起始、展开、过渡、结束”四部分。 “起始”部分一般为提出话题中心,“展开”部分为叙述主要语义,“过渡”部 分为承上启下,“结束”部分则归纳全段、呼应话题或中心,由此形成内部结 构的总分关系。除较为常见的总分关系外,还有承接、并列等关系。
第二步:找出画线句中书面语色彩较浓、不适合少儿听众 的词语。如“潺潺流过”“清晰可见”“长髯老者”“清癯”“炯 炯有神”等。
第三步:把找出的书面语色彩较浓的词语转化为具有口语 色彩的适于少儿听众的语句。如“潺潺流过”改为“哗哗啦啦 地流着”,“长髯老者”改为“老爷爷,胡子长长的”等。
题型三:仿写句子
(二) 限定话题式仿写 限定话题式仿写,或规定仿写的对象,或对陈述对象有一定的限制,一定 程度上加大了仿写难度。在仿写时,必须以给定的陈述对象为主语,或按照题 目要求对陈述对象加以限制,否则,就会不符合要求,“失之一词,谬以千里”。 具体解题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看清楚题目中所限定的话题。解答仿写题,必须注意题目的明确要求和 隐含要求,否则,就会遗漏要点,答非所问。
语意 相关
“语意相关”是对联内在美的体现,它要求上下联的意脉必须互相 关联,好像是双峰对峙,二水分流,是林黛玉、薛宝钗这样的两美 合一,是环肥燕瘦般地和谐统一在一个意境中。
平仄 和谐
对联讲究平仄,平仄相异,能够达到声调的和谐。对联无论长短, 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即“仄 起平收”。
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项练习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无意义文本”真的可以成为当代书法创作素材吗?以其为内容能够写出有感染力的书法吗?支持者认为,( )。
其实,书法艺术与文学、文字学、篆刻学等密不可分。
仅仅强调其视觉属性,显然失之偏颇。
当下,书法创作中文辞的重要性不仅不应被忽视,反而应该加强;文辞与笔墨的关系不仅不应割裂,反而应该和谐统一。
文本是书法的灵魂所系。
书法的书卷气,以及艺术风格等,皆与文本背后的人文精神息息相关。
关于书法的价值判断,只有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有一定程度的调整,其文化根本才没有动摇。
书法艺术一直承担着“载道”的功能。
优秀书法“对于内身而说,足以陶冶人心,有‘修身’之力;对于社会而言,则有移风易俗、感化人心之效”。
以《兰亭集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诗帖》等为代表的书法经典,均是笔墨与文辞交相辉映的产物,其中蕴含着家国情怀、民族风骨、人文精神,体现着书家的文化修养与艺术素养,至今熠熠生辉。
对当代书法创作而言,怎么写很重要,写什么更重要。
所书文本代表着书法家的人生理想、文化认同、文人风骨,不可轻视。
17.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书法艺术应该具有独特价值,当代书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图式的拓展上,必须具备与文本没有关系的视觉审美价位B.书法艺术应该具有独立价值,当代书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图式的拓展上,应该具备与文本没有关系的视觉审美价值C.书法艺术应该具有独特价值,当代书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图式的拓展上,应该具备与文本没有关系的审美视觉价值D.书法艺术必须具有独立价值,当代书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图式的开拓上,应该具备与文本没有关系的审美视觉价值18.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载道”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消息传开,聂将军收到了大批来自日本各地的电报和书信,日本人民称他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题专题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记一忘三二》是我读的第一本李娟的书。
之前她的《我的阿勒泰》《走夜路请放声歌唱》《冬牧场》,因为对“畅销书”有出自本能的疑虑,我的阅读嗅觉故意绕道走。
直到有一天,偶然读到《猫馆记》。
我也是养猫之人,遇到李娟却甘拜下风,她不仅养猫无数,观察力更是比猫还敏锐。
她既写喵生也画人情,令“猫奴”们________。
我的阅读嗅觉从此锁定了她。
李娟的文字带有一种清晰光明的节奏感,所以只用了大半个上午,我就读完了这本《记一忘三二》。
我以为作为散文家,李娟最大的美德是:不抒情。
________,抒情成为熬制散文(尤其是“美文”)的底料。
有的作者像撒鸡精般拼命往文章里撒“抒情”,以至于整锅汤漂浮着炫丽的辞藻,闻起来________,一打捞,却没什么干货。
李娟不同,她描述,叙述,讲述,但不抒情。
换言之,不是李娟用语言修饰生活,就是让语言从生活里长出来。
不抒情,那靠什么呢?细节。
《猫馆记》之所以动人,就在于处处见细节。
李娟详写猫的高冷与谄媚,写猫的来与去,写“我家每一只猫咪生平第一次迈出家门的时刻”,均神态毕现,________。
她写扫雪,写老师,写院子,写梦境,写过年,写冰箱,( )。
何谓栩栩如生?有了栩栩的细节,才能“如生”。
李娟捕捉细节的能力堪称一流。
1.依次填入文章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 C )A.魂不守舍转瞬即逝香远益清跃然纸上B.神魂颠倒转瞬即逝香远益清跃跃欲试C.神魂颠倒曾几何时芳香馥郁跃然纸上D.魂不守舍曾几何时芳香馥郁跃跃欲试【解析】神魂颠倒: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
形容对人、物或事入迷着魔。
魂不守舍:灵魂离开了躯壳,形容精神恍惚、心神不定。
也形容惊恐万分。
根据语境强调着迷,应用“神魂颠倒”。
曾几何时:指才过了没多少时间,即时间没过多久。
根据语境,强调时间短,应用“曾几何时”。
转瞬即逝:一转眼就消逝,形容时间过得飞快。
芳香馥郁:一般用来形容盛开的花朵美丽芳香、香气浓厚。
也可用来比喻美丽的女性,周身散发的浓烈香气。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越发显得清新芳香,褒义词。
根据前文的“炫丽的辞藻”,应用“芳香馥郁”。
跃然纸上:活跃地显现在纸上,形容刻画、描写得非常生动、逼真。
跃跃欲试: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
根据前文“神态毕现”,应用“跃然纸上”。
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D ) A.换言之,不是李娟用语言修饰生活,就是让生活里让语言长出来。
B.换言之,李娟不是让语言从生活里长出来,而是用语言修饰生活C.换言之,不是李娟让语言从生活里长出来,就是用语言修饰生活。
D.换言之,李娟不是用语言修饰生活,而是让语言从生活里长出来。
【解析】原句一共有两处语病,第一处是“不是”应该放在“李娟”的前面,因为前后分句的两个主语一致,第二处是根据前后的语境应该用并列的关联词语“不是……而是……”,不应该用选择关系的关联词语“不是……就是……”,另外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应该是李娟让语言从生活里长出来。
由此可以确定答案为D。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B )A.反而不充盈着细节B.也无不充盈着细节C.也不充盈着细节D.反而充盈细节【解析】根据前面的意思,李娟写猫的细节很好,所以后面的“写扫雪,写老师,写院子,写梦境,写过年,写冰箱”应该是用“也”,构成并列关系,而不能用“反而”,因为“反而”表示转折关系,由此可以排除A、D两项,根据上下文的语意,应该表达“充盈着细节”,所以选择答案为B。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历代的文学作品,与其说是艺术实践,倒不如说是“审美人格”的构建。
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为人熟知。
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时所作,作者借月夜孤鸿既表现了内心深处的幽独、寂寥,也表达了________、蔑视流俗的心境。
( ),使艺术追求与人格信仰完美地融合。
如果没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则无法呈现这种审美人格。
魏晋风度能永远地让人铭记,这和那个时期人物磊落坦荡的心胸________。
王羲之堪称这方面的代表。
《世说新语》记载,郗太傅派人向王丞相家求女婿,王家男儿们个个表现矜持。
唯有王羲之“坦腹卧,如不闻”,却获郗太尉赞赏,把女儿嫁给他,这也是“________”一词的来源。
它启示我们,生活的境遇无论如何呈现出生命状态的本真,表现出磊落坦荡的心胸,也许会达到高出俗流的人格。
交流出智慧是一条颠覆不破的真理。
曹植喜欢结交文士,喜欢与这些文士高谈诗词歌赋,他虽未成为一代帝王,却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一个更为艺术更具审美情怀的姿态,其《洛神赋》《白马篇》都是后世________的佳作。
“盛唐之音”的形成也如此。
因此,思想交流与对话的展开离不开相对自由的社会环境,这种文化境遇也更有助于推动审美人格的建构。
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 A.无论生活的境遇如何,呈现出本真的生命状态,表现出磊落坦荡的心胸,也许会拥有高出俗流的人格。
B.生活的境遇无论如何,呈现出本真的生命状态,表现出磊落坦荡的心胸,也许会获得高出俗流的人格。
C.生活的境遇无论如何,如能呈现生命状态的本真,表现出心胸的磊落坦荡,就能形成高出俗流的人格。
D.无论生活的境遇如何,呈现出本真的生命状态,表现出磊落坦荡的心胸,也许会达到高出俗流的人格。
【解析】B项,语序不当,“生活的境遇”不是“呈现”“表现”的主语,应放在“无论”后面。
C项,除“生活的境遇无论如何”语序不当外,“如能……就能”说法太绝对,不合逻辑。
D项“达到”和“人格”不搭配。
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C )A.可以说,有了作者本真高洁的人格追求,才有旨趣淡远、含蓄蕴藉的艺术B.可以说,作者不如意的生活境遇和作者本真高洁的人格水乳交融在创作中C.艺术追求上的旨趣淡远、含蓄蕴藉与人格上追求的本真高洁交融在创作中D.人格上追求的本真高洁与艺术追求上的旨趣淡远、含蓄蕴藉交融在创作中【解析】该段主要是谈作家审美人格的建构,根据后文“如果没有深厚的艺术修养则无法呈现这种审美人格”句,A项、D项没强调审美人格,B项没谈到艺术修养、艺术追求,所以答案为C。
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C )A.孤高自许息息相关乘龙快婿琅琅上口B.孤芳自赏休戚相关东床快婿琅琅上口C.孤高自许息息相关东床快婿脍炙人口D.孤芳自赏休戚相关乘龙快婿脍炙人口【解析】孤高自许:指孤特高洁,不流于世俗,并以此称许自己。
孤芳自赏:指自命清高,自我欣赏的人,含贬义。
这里应用“孤高自许”。
息息相关:呼吸也相互关联。
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休戚相关:忧喜、祸福彼此相关联。
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这里应用“息息相关”。
东床快婿:指为人豁达,才能出众的女婿。
乘龙快婿:意思是称意的女婿好比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
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
这里应用“东床快婿”。
脍炙人口:切细的烤肉人人都爱吃。
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被众人所称赞。
琅琅上口:指诵读熟练、顺口。
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这里应用“脍炙人口”。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人们称黄山为“天下第一奇山”,这种美誉以奇松、怪石、云海、冬雪、温泉“五绝”著称而闻名。
其中,冬雪只有在冬季才可见到;而云海在冬季出现的概率也远远高于夏季,其时,峰、石、松隐现于云海之中,________,亦真亦幻,恍如人间仙境。
冬日,皑皑白雪,遍铺峰峦,处处冰雕玉砌,千姿百态,令人仿佛置身童话世界。
雾凇、冰挂等也是大自然送给人类的一道亮丽风景。
“一夜寒风起,万树银花开。
”百里黄山,一夜之间________,分外妖娆。
棵棵黄山松婉若玉枝垂挂,簇簇松针恰似银菊怒放。
满树满枝的雾凇、冰挂,仿佛珠帘长垂,风吹树动,万籁有声,( )。
冬天的黄山云海________,比其他季节显得更加奇绝壮观。
清晨雪霁,红日东升,霞光万道,映射在云海之上,霎时间________,鲜艳夺目,形成了奇妙壮观的霞铺云奇景。
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D ) A.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这种美誉以奇松、怪石、云海、冬雪、温泉“五绝”著称。
B.黄山有“天下第一奇山”的美誉,以奇松、怪石、云海、冬雪、温泉“五绝”著称而闻名。
C.人们称黄山为“天下第一奇山”,以奇松、怪石、云海、冬雪、温泉“五绝”著称。
D.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冬雪、温泉“五绝”著称。
【解析】 A 项,删除“这种美誉”,属于结构混乱,明换主语;B 项,“著称”和“闻名”重复;C 项,偷换主语,“以……著称”主语应该是黄山,前面句子主语是“人们”。
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 )A.影影绰绰玉树琼枝气势磅礴色彩斑斓B.出奇不穷玉树琼枝气势如虹云谲波诡C.出奇不穷金枝玉叶气势磅礴云谲波诡D.影影绰绰金枝玉叶气势如虹色彩斑斓【解析】出奇不穷:指多出奇兵,多用奇计。
比喻变化多端,使人难以捉摸。
此处语境指景物的若隐若现。
影影绰绰:可形容人或物模糊,隐约,看不真切。
排除BC。
玉树琼枝:形容树木华美。
金枝玉叶:指皇族子孙。
现也比喻出身高贵或娇嫩柔弱的人。
此处错误。
排除D项。
气势磅礴:形容宏伟壮观,雄壮有气势的样子(多形容景物)。
气势如虹:形容精神高昂,气势极其壮盛,好像可以贯穿长虹。
一般对象指人。
云谲波诡:形容房屋建筑形式就像云彩和波浪那样千姿百态,后多用来形容事态或文笔变幻莫测。
色彩斑斓:形容灿烂多彩,与后面的“鲜艳夺目”相应。
故选A。
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D )A.和谐有节,如闻仙乐,清脆悦耳B.清脆悦耳,如闻仙乐,和谐有节C.清脆悦耳,和谐有节,如闻仙乐D.和谐有节,清脆悦耳,如闻仙乐【解析】“和谐有节”声音本身的特点,“清脆悦耳”给人听觉的感受,“如闻仙乐”打比方。
注意区分前后逻辑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