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学艺术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近代以来的科技和19世纪以来的文艺课件(共16张PPT)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近代以来的科技和19世纪以来的文艺课件(共16张PPT)

【答案】
C 【解析】 依据所学,面对工业革命后社会 的剧烈变革,出现了浪漫主义艺术,故A项 排除;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社会精神 危机,出现了现代主义艺术,故排除B项; 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使现 实主义文学的兴起,故C项符合题意;第二 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繁荣,现代主义 艺术进一步发展,排除D项。
【例2】
(2015·福建·23)列夫·托尔斯泰被 列宁誉为“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产阶级 革命快到来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者”。 材料表明,托尔斯泰是( ) A.农民运动的引领者 B.资产阶级革命的倡导者 C.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D.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 【答案】 C
【解析】
【例2】
(2015·山东·23)文学艺术是时代 的产物,同时又能反映时代的风貌。下列各 项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工业革命后社会的剧烈变革——现代主义 绘画兴起 B.第一次世界大战引发的西方社会精神危 机——印象派绘画产生 C.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激化— —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繁荣——浪漫 主义文学产生 【立意与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19世纪以来
根据“俄国千百万农民在俄国资 产阶级革命快到来时候的思想和情绪的表现 者”,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夫托尔斯泰的 文学作品客观、如实地反映了当时俄国农民 的状况,因此属于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故选 C项;A、B两项材料不能体现;材料无法体 现托尔斯泰的阶级属性,排除D项。
十四 近代以来的科技和 19世纪以来的文艺
1
考 向 分 析3强 化 Fra bibliotek 练2
考 题 引 路
4
易 错 防 范
考向分析
本专题以图文并举的方式来命题,体现了本

[高考总复习资料]历史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14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和文学艺术

[高考总复习资料]历史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14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和文学艺术

专题14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和文学艺术【考向解读】1.近代科学技术:(1)经典力学;(2)进化论;(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2.现代科学技术:(1)相对论和量子论;(2)现代信息技术。

3.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文学的主要成就;(2)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3)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4)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4.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1)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3)教育事业的发展。

【命题热点突破一】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1.物理学与生物学领域的成就(1)牛顿经典力学①奠基:伽利略开创近代科学,为经典力学奠定了基础。

②标志: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

③内容: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

④意义: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和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冲击了宗教神学思想,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具有科学预见性(如海王星的发现)。

(2)生物进化论①标志: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

②内容:生物是不断进化和变异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③意义: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达尔文被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3)相对论和量子论①相对论: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相对论否定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是物理学的重大革命。

②量子论: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揭示了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使人们的认识深入到新的层次和领域。

2.三次工业(科技)革命中的科技成就(1)蒸汽机与电气技术的发明①蒸汽时代:1785年瓦特改良的“万能蒸汽机”运用于纺织业;蒸汽机用于交通运输:1807年蒸汽轮船、1814年蒸汽机车。

②电气时代: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利用,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爱迪生发明电灯等。

第讲近代以来西方的科技与文学艺术-精选文档

第讲近代以来西方的科技与文学艺术-精选文档

【知识链接】
(1)19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受光学理论和实践的 启发下产生印象主义绘画,它把对自然清新生动的感观放到
了首位,追求光与色的表现效果。代表作品是法国莫奈的
《日出· 印象》和凡高的《向日葵》。 (2)毕加索作为立体画派,代表作是《格尔尼卡》。
知识网络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高考阅卷现场
【对点突破2】 (2019· 江苏盐城二模)他的作品是“动荡时局的
等。
知识网络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高考阅卷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场
【对点突破1】 (2019· 广东佛山质检)19世纪中叶法国某小说
家曾对一位朋友说:“你描绘人类如你所眼见,我按照我
希望于人类来描绘。”该小说家应该属于 A.古典主义 B.现代主义 ( )。
C.现实主义
解析
D.浪漫主义
本题考查知识再现和历史概念理解能力。古典主
第4讲 近代以来西方的科技与文学艺术
知识网络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高考阅卷现场
知识网络
高考命题视角
考场失分防范
高考阅卷现场
1.一条线索:近代以来西方的科技、文学艺术的主要成 就。 2.三个领域:物理学:经典力学体系、相对论和量子理 论;生物学:进化论;工业科技:蒸汽机、电气技术、
信息技术。
3.三个方法突破:用列表法分析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 题上的分歧及其根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认识近代思想 解放与近代科技产生、发展的内在关系;用辩证的观点 理解科技革命“双刃剑”的作用。
【知识链接】
爱因斯坦是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奠基人,1905年提 出狭义相对论,1916年建立广义相对论,深刻揭示了时间和 空间的本质属性,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发展 了牛顿力学,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了物 理学发展到一个新高度。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和文学艺术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和文学艺术

迅速发展阶段 工业革命的进行,经济的发展 (18C末-19C中期) 对科学提出更高要求
电磁学的新成就;道尔顿 的科学原子论;细胞学说 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重大突破和系统化 阶段 (19C末-20C初)
新革命 (二战以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资本 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前两次科技革命的基础;两次 世界大战的推动;国家垄断资 本主义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 加快;各国竞争的需要

3.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论 (1)相对论指出了时间、空间和物体的质量不是绝对不变的, 而是随着物体的运动而发生变化,打破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 相对论发展了牛顿力学,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 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创立了一个全新的物理学世 界,极大地扩展了物理学应用的领域。相对论打破了经典物理 学绝对化的思维,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 (2)量子论是研究微观世界粒子运动规律的科学。量子论对 化学、生物学、医学、考古学、古生物学和地质学等科学领域 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带来了许多划时代的技术创新,使人类对 微观世界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3)量子理论和相对论弥补了经典物理学的缺陷,掀起了物 理学的革命,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它们不仅对 物理学本身,对自然科学,而且对整个人类的生活、思0年)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 他善于描写小人物的不幸命运,揭示资本主义的不平等与虚 伪。在艺术上,他的小说常常以“带泪的微笑”和辛酸的欢 乐打动读者,善于构思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这种写法称为 “欧· 亨利笔法”。据此判断,“欧· 亨利笔法”应该属于 ( )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3.史载“二战期间, 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 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最初是用来计算炮 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 是用于攻击 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 A. 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B. 战争是推动科技发展的主要动力 C. 战争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D. 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结束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3.14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和文学艺术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3.14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和文学艺术
专 题 定 位 1.近代以来,科学与技术逐步走向结合,大大推动了社 会经济的发展;相对论和量子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理论支 柱;互联网的产生把人类社会带入信息时代。 2.任何文学艺术都是一定历史条件的反映。
知 识 重 点 1.物理学领域的重大进展;生物学关于人类生命的起 源;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美术作品和音乐作 品,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的历程。
①电影经历了从无声到有 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小规 卓别林 模、低技术到大规模、系列 的《城 化和专业化的转变;②电视 市之 具有覆盖面广、时效性和现 光》等 场感强的特点
化难为易 问题 1 近现代以来的科技发展历程 1.兴起:文艺复兴运动促使了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实现 了科学史上的一次革命,17 世纪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则标 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2.突破 (1)19 世纪初至 20 世纪初,科学技术长足发展,细胞学 说、生物进化论、相对论是这一时期的突出成就。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使人 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3)以电的发明和使用为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 推进到“电气时代”。
3.飞跃:20 世纪 40~50 年代,出现了以原子能、电子 信息技术、航天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引起了第三 次科技革命。
生物 进化 论
英国达尔文发表《物种起 源》,提出生物是从低级到高 级不断进化的,生存竞宗教 关于人类起源的分 歧问题得以解决
清单二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一、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1.蒸汽时代:万能蒸汽机、蒸汽轮船、蒸汽机车等。 2.电气时代:发电机、电动机、电灯、电话、电车、 无线电报、电影等。 3.社会影响: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生产力的发展 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

关于近代以来世界科技发展及文学艺术部分中高考命题点解读

关于近代以来世界科技发展及文学艺术部分中高考命题点解读

2.(2015·江苏高考)“科学革命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宗教神
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撩开一
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
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此处“科学
革命”的代表人物是
()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普朗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解析:牛顿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建立了 经典力学体系,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这是人类认识史上对 自然科学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的概括和综合,故选A项。依据 材料中的“第一次”,可排除B、C、D三项。 答案:A
通过光来观测电子这个行为本身将会扰乱电子的位置。与
这一认识变化相关的是
()
A.经典力学的诞生
B.进化论的传播
C.电气革命的出现
D.量子论的提出
解析:海森堡提出的测不准原理,反映了微观粒子运动的基本 规律,帮助科学家更深入地了解世界,这与1900年普朗克提出 的量子理论有关,D项正确。经典力学诞生于17世纪,它在认 识微观世界方面存在不足,A项错误。进化论是有关人类起源 的理论,与题干所述认识的变化无关,B项错误。电气革命出 现于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与题干所述探索 微观世界的认识变化关系不大,C项错误。 答案:D
D.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不利
解析:中国科技创新打破外资品牌的垄断,有利于中国参与国 际竞争,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故选A项;“只能受制于人” 表述太武断,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资本扩张”,排除C 项;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化有利有弊,排除D项。 答案:A
4.下表是创刊于1981 年的关于科技管理、创新、改革等动态
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更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核心动力。自1995年“科教兴国”战略 提出以来,中国把科技创新和教育事业摆在重要位置,一大批 重大原创成果领跑全球。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 入了新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深入人心,全 民科学意识觉醒,中国科教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成为国家发 展、民族振兴永不枯竭的重要源泉。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一、科学技术(一)物理学1.经典力学(1)奠基者:伽利略——近代科学之父①发现自由落体定律,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

②用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证明了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性。

(2)创立者:牛顿①标志:1687年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②内容:物体运动三大定律(牛顿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③特征: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

④意义:a.创立经典力学体系,改变了自古代中世纪以来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b.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

c.标志近代科学的形成,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

⑤局限性:只是适用于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认为存在绝对静止和绝对时间。

2.相对论(1)提出: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2)内容:①狭义相对论(1905年):认为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②广义相对论(1916年):认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不仅取决于物质的运动情况,也取决于物质本身的分布状态。

(3)意义: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重大革命。

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它也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3.量子论(1)提出: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这一假说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

(2)内容:辐射像物质一样,是由具有能量的基本单位量子来实现的。

(3)发展: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1930s量子力学诞生。

(4)意义: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成为20世纪最深刻、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之一。

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的三大发现:电子、X射线和放射性现象的发现)(二)生物学1.背景①欧洲封建教会坚持上帝创世说,致使生物学研究发展缓慢。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近现代世界的文学、美术、音乐、影视艺术的发展演变与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交织在一起,具有鲜明的时代 感和世界多元化的特色。
【核心自查】 一、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 1.牛顿经典力学: (1)奠基:伽利略开创近代科学,为经典力学奠基。 (2)标志: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 (3)内容:物科学的形成,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和两 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冲击了宗教神学思想,推动了启蒙思想的 传播;具有科学预见性(如海王星的发现)。
【解析】选B。解答本题时应了解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的 科学成就,并结合所处时代科学发展的特点综合分析理解。哥 白尼提出日心说冲击了神学世界观,但太阳中心说并非是完全 科学的,对技术发展影响甚微;牛顿学说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 一次大飞跃,对人类认识、科技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爱因斯坦 相对论极大扩展了物理学应用领域,为人们提供辩证看待世界 的途径,由此判断B项正确。A、C、D三项不符合哥白尼。
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物理学的研究。16世纪末17世纪初, 科学家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的研究,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 展奠定了基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17世纪,科学家牛 顿创立了经典力学,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也为工业革 命的开展提供了科学发展的依据;18世纪,随着启蒙运动的扩 展,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科学研究的发展;20世 纪初,爱因斯坦相对论和量子论的提出,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 基础。近代以来,世界物理学的发展逐渐摆脱神学的束缚,呈 现出对世界认识逐步深入的特征,即由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 界。
近代对生命起源的探索,经历了由宗教创世神话到生物进 化论的认识过程。文艺复兴后,生物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细 胞学说的确立,为生命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19世纪中期英国 科学家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物竞天择,适 者生存,自然选择”的观点,从根本上改变了当时大多数人对 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 世说。

高考历史(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14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和文学艺术

高考历史(考点解读+命题热点突破)专题14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和文学艺术

专题14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和文学艺术【考向解读】1.近代科学技术:(1)经典力学;(2)进化论;(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2.现代科学技术:(1)相对论和量子论;(2)现代信息技术。

3.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文学的主要成就;(2)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3)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4)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4.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1)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3)教育事业的发展。

【命题热点突破一】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1.物理学与生物学领域的成就(1)牛顿经典力学①奠基:伽利略开创近代科学,为经典力学奠定了基础。

②标志:1687年,牛顿出版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

③内容: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

④意义: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和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冲击了宗教神学思想,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具有科学预见性(如海王星的发现)。

(2)生物进化论①标志: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

②内容:生物是不断进化和变异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③意义: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达尔文被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3)相对论和量子论①相对论:20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相对论否定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是物理学的重大革命。

②量子论: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揭示了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使人们的认识深入到新的层次和领域。

2.三次工业(科技)革命中的科技成就(1)蒸汽机与电气技术的发明①蒸汽时代:1785年瓦特改良的“万能蒸汽机”运用于纺织业;蒸汽机用于交通运输:1807年蒸汽轮船、1814年蒸汽机车。

②电气时代:1831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利用,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爱迪生发明电灯等。

高考历史14单元近代以来中外科技与文艺的发展历程30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高考历史14单元近代以来中外科技与文艺的发展历程30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

第14单元近代以来中外科技与文艺的发展历程——————————[框图概览·线索归纳]—————————【认读导引】两大主题:近现代世界科技与文化发展历程;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三大线索:近现代世界科技发展,近现代世界文学艺术;现代中国科技、教育的发展。

六个方面:近现代科技发展历程;近现代世界文学;近现代世界美术;近代以来的影视音乐艺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第30讲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科学革命——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主干整合·厘清史实]一、近代以来科学革命(一)从哥白尼到伽利略1.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不仅改变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而且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2.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二)牛顿的经典力学1.建立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定律。

2.意义(1)科学领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对人类解释与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2)生产领域:引发了第一次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3)思想领域: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牛顿力学体系的特征(1)注重实验。

实验可以进一步揭示客观现象和过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并由此得出重要的结论。

(2)力学体系的数学化。

主要运用他创立的微积分做计算工具,这种数学化源于自然界内在的数学关系。

(三)达尔文与进化论1.背景19世纪以前,神创论占统治地位,基督教的上帝造人说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2.创立(1)标志: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

(2)内容:建立起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严密的生物进化理论,说明一切动植物,包括人类都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要点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要点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要点2021年高考历史必考点专题整合考点3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专题导航世界近代科学是从中世纪的神学中解放出来并得到进展的,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阻碍。

17世纪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将天上和地上的物质运动第一次加以理论性的概括和综合,反映了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是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哈维的血液循环学说标志现代生物学的建立。

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科学技术长足进展,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相对论是这一时期的突出成就。

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到蒸汽时代。

法拉第发觉电磁感应现象,以电的发明为明显特点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推进到电气时代。

科学进展并和技术相结合,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电子运算机的应用等使人类进入到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和进展,社会政治经济和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均发生了庞大变化。

资产阶级文学、艺术得到不断进展。

课标要求1.了解经典力学的要紧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进展中的历史地位;明白相对论、量子论的要紧内容,认识其意义。

2.简述进化论的要紧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3.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进展的作用。

4.以网络技术为例,明白得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阻碍。

5.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要紧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阻碍。

6.观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7.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明白得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8.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进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阻碍。

专题概说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1. 近现代以来的世界科技(1)进展历程、时期特点①兴起:文艺复兴运动促使了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实现了科学史上的一次革命;17世纪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那么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高考历史知识点: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和世界文学艺术

高考历史知识点: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和世界文学艺术

高考历史知识点: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和世界文学艺术
高考历史频道为大家提供高考历史知识点: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和世界文学艺术,一起来看看吧!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高考历史知识点:近代以来世界科学发展历程和世界文学艺术
1.伽利略的杰出成就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对牛顿力学的概括,而不是否定。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只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力学在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

3.牛顿力学体系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第一次进行的理论性概括和总结;相对论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量子论使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从宏观世界深入到了微观世界。

4.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发电机和其他电力技术发明的出现,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

5.欧美的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是两个不同的文学艺术流派。

现实主义流派的特点是真实反映现实,揭露和批判现实;现代主义流派的特点是反传统、反理性,重视主观感受和表现形式。

6.一战后至二战前的流行音乐的主流是爵士乐;二战后流行音乐的主流是摇滚乐。

2021年高考历史大一轮专题知识讲义:专题14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和文学艺术

2021年高考历史大一轮专题知识讲义:专题14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和文学艺术

专题14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和文学艺术第一讲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一、物理学的重大进展△课标要求:1、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知道相对论和量子论的主要内容, 认识其意义 物理学:发现 自由落体 定律天文学:证明 日心说 的正确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为 经典力学 的创立奠定基础。

标志:1687年, 牛顿发表《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提出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创立 特点:以 实验 为基础, 以 数学 为表达形式(17世纪) 影响:科学预见性——(海王星、冥王星的发现)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影响伽利略奠基(16、17初) 经典力学贡局限:无法解释高速运动的微观粒子发生的现象。

创立:20世纪初, 爱因斯坦 创立, 包括 狭义 相对论内涵:时空会随物体 运动速度 的变化而变化, 出现 尺缩钟慢 效应。

是物理学领域的一次 重大革命 ,发展了牛顿力学。

否定了经典力学的 绝对 时空观, 揭示了时空的 相对 性。

诞生:1900年 普朗克 提出量子假说 量子论 ①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光电效应” ,运用量子假说解释光的本质;②玻尔提出 原子 的量子理论影响: 相对论 + 量子论 =现代物理学基础——改变认识 角度 和 方式二、破解生命起源之迷△课标要求: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宣扬 上帝 创造一切,即神创说 指责敢于挑战神学说教的思想为“ 异端 ”相对论原因发展 量子 力学建立,对世界的认识开 始由 宏观 世界深入到 微观 世界。

表现教会的禁锢影响:使生物学研究 进展缓慢 文艺复兴以后基督教神学 受到极大冲击背景 资产阶级 革命和 工业 革命使人们思想更加解放细胞学 的确立为生命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提出:19世纪初 , 法国生物学家 拉马克 提出生物从 低级 向 高级 发展进化的观点提出“ 用进废退 ”和“ 获得性遗传 ”原则创立:1859年发表《 物种起源 》生物进化过程:由 低级 到 高级 、由 简单 到达尔文的进化论 生物进化原理: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自然 选择改变了大多数人对自然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 地位 的看法有力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神创 说△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内容早期生物进化思想影响①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 ②人们认识水平的差异 ③人们所处的阶级立场不同三、从蒸汽机到互联网△课标要求:1、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器技术的应用等为例, 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模块三 第十一单元 第31讲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和文学艺术(word教参)-2023高考历史(通史)

模块三 第十一单元 第31讲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和文学艺术(word教参)-2023高考历史(通史)

模块三第十一单元第31讲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和文学艺术本文是2023高考历史(通史)一轮复习【优化指导】高中总复习·第1轮(全国版)的参考文档,主要围绕模块三第十一单元第31讲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和文学艺术展开。

本文基于Markdown文本格式,在不使用图片的情况下,将近代以来世界科技和文学艺术的发展进行梳理,旨在帮助考生更好地复习历史这一科目。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近代以来,科技发展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以下是近代以来的一些重要的科技发展。

1.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从手工业向机器工业的转变,在科技上带来的重大变革是亘古未有的。

生产方式的变革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加速了科技和文化的传播。

在这一过程中,轮机的应用和电力的发现是至关重要的科技成果。

2. 航空技术人类向天空挑战,从近代开始,飞机就成为了探索天空的队伍中的主要角色。

伟大的航空先驱莱特兄弟的“飞行器”的成功,标志着世界航空科技的开端。

随后,飞机的应用及其发展令人瞩目。

飞行器和宇宙航行都成为现代科技的重要里程碑。

3. 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仅催生了互联网和信息科技,同时也推动了社会、医学、军事和科学的飞速发展。

计算机技术的成功应用,也使得科研成果的传播、管理和利用更加便捷和高效。

4. 生命科学从19世纪开始,生物学和医学科技的进步,不断地推进着人们对生命的认知和解析。

这一领域的进步,不仅为医生、科学家、生产商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知识,而且也带领我们对人类文明的理解和认知不断地深入。

近代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随着19世纪的到来,文学和艺术也开始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以下是近代以来的一些重要的文学艺术发展。

1. 印象派印象派是一个以法国为中心的、以明亮、明快、快捷的笔触和感情色彩鲜明的表现手法为特征的艺术运动。

它突破了传统艺术的表达形式,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多元文化、多元艺术、流行文化重建的视觉世界。

2. 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最初起源于欧洲,包括英国和意大利等国家。

近代科技发展和世界文学艺术

近代科技发展和世界文学艺术

2.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 (1)时代背景:19世纪 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积聚的社 时代背景: 世纪 年代以后, 世纪30年代以后 时代背景 会矛盾日益尖锐和复杂。 会矛盾日益尖锐和复杂。 (2)主要成就 主要成就 ①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托尔斯泰的《 ②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俄国:列夫 托尔斯泰的 战争与和平》
二、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和音乐成就 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和音乐成就 1.美术 . (1)流派:18世纪末以来,先后产生了新古典主义、浪漫 流派: 世纪末以来 先后产生了新古典主义、 世纪末以来, 流派 主义、现实主义、印象派、现代主义美术。 主义、现实主义、印象派、现代主义美术。 (2)印象派 印象派 ①特点:借助光学研究成就,用光和色描绘外部世界。 特点:借助光学研究成就,用光和色描绘外部世界。 印象》 ②代表:法国画家莫奈的《日出·印象》。 代表:法国画家莫奈的《日出 印象 世纪初, ③发展:20世纪初,荷兰的凡 高、法国的高更、塞尚, 发展: 世纪初 荷兰的凡·高 法国的高更、塞尚, 被称为后期印象派。 被称为后期印象派。
2.量子论 . (1)提出:德国理论物理学家普朗克。 提出:德国理论物理学家普朗克。 提出 (2)内容:辐射是由具有能量的基本单位量子来实现的。 内容:辐射是由具有能量的基本单位量子来实现的。 内容 (3)意义:量子力学建立起来,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意义:量子力学建立起来, 意义 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有了革命性的进步。
高频考点串讲
考点一 近代以来的科技发展
一、经典力学和进化论 1.经典力学 . (1)奠基与创立 奠基与创立 ①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为其奠定了基础。 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为其奠定了基础。 ②英国科学家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标 英国科学家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 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

高三历史名校试题汇编:专题14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技和文艺(教师版)

高三历史名校试题汇编:专题14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技和文艺(教师版)

2013届高三历史名校试题汇编(第2期)专题14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技和文艺(教师版)(备注:本专题考察情况比较少,各省市对这专题考查力度不大,而且难度低,所以各地市的考题也比较少涉及,笔者建议了解一些史实即可)【专题考点】近代科学技术(1)经典力学(2)进化论(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1)相对论和量子论(2)现代信息技术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文学的主要成就(2)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3)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4)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一、选择题(一)近现代文艺1.(2013届河北省邯郸一中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贝多芬用人们难以忘怀的音调全力颂扬“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这一时代信念。

据此判断贝多芬音乐的主旋律是A.古典主义的悲剧情结B.文艺复兴的人文关怀C.现代主义的批判意识D.启蒙时代的理性精神2. (2013届安徽省黄山市高三七校联考)下列四幅作品,风格各异,反映的历史背景也不同,其中以世界现代史的某一重大事件为背景的名画是()《格尔尼卡》A《伏尔加河上的纤夫》B《自由引导人民》C 《日出·印象》D【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近现代绘画发展的理解能力。

根据题干符合世界现代绘画的只有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格尔尼卡》;B项《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近代批判现实主义流派的列宾作品;C项《自由引导人民》是近代法国德拉克罗瓦的浪漫主义绘画流派作品;D项《日出·印象》是法国近代莫奈的印象派作品。

故选A。

3.(2013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作品素以大胆新奇著称,作品激情澎湃,想象诡异,语言肆虐,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想象成为其最大特色。

其风格最接近于下列哪一作品A.《唐璜》B.《人间喜剧》C.《等待戈多》D.《牧神午后·前奏曲》5.( 2013届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高三摸底考试)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某个流派的作家“行使了社会学家、社会史家以及社会批评家的职能,生动记录了这个时代纷至沓来的所有紧要事件,其中既有公共生活事件,又有个人生活事件,都市社会、工人状况、贫困、婚姻、妇女角色。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技和文学艺术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技和文学艺术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技和文学艺术[知识网络][重难突破](1)思想解放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①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从思想上解放了人和人性,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激发了人对宇宙、自然和人自身的探究热情。

近代天文学革命就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反对封建神学的斗争中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直接为打破地心说提供了思想动力和精神基础。

②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对人们思想的解放为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条件。

(2)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新的思想解放①近代天文学革命打破了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支柱之一——地心说,给神学以极大冲击。

②牛顿用数学的研究方法描述宇宙运行的自然法则,为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对启蒙运动的开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③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生物学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进化论的观点开始挑战基督教神学所宣扬的神创论,极大地冲击了基督教神学思想,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

4.三次科技革命的积极影响(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2)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3)政治上要求进一步民主化,使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普遍获得了一些政治权利。

(4)第一次工业革命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形成了垄断组织,部分地克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互联网产生,更加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5)扩大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征服能力。

5.三次科技革命的消极影响(1)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加剧了当地的贫穷与落后。

第三次科技革命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

(2)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

(3)如果无限制地发展工业,必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枯竭。

(4)互联网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犯罪等,都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一些青少年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工作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6.三次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a.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后,西方列强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封闭的大门,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出现。

近代以来的世界的科技与文学艺术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及热点难点试题演练

近代以来的世界的科技与文学艺术年高考历史考纲解读及热点难点试题演练

(1)近现代科学技术:①经典力学;②进化论;③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④相对论和量子论;⑤现代信息技术;(2)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①文学的主要成就;②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③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④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一、近现代世界科技1.牛顿经典力学(1)奠基:伽利略。

(2)内容: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3)特征:注重实验;数学化。

(4)意义: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和两次工业革命的出现;冲击了宗教神学思想,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具有科学预见性(海王星、冥王星).2.生物进化论(1)诞生: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

(2)观点:生物是不断进化的;生物是不断变异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3)意义:是对神学创世说的有力挑战,打破了造物主造人的神话;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

3.相对论和量子理论(1)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

(2)量子理论:普朗克提出。

揭示了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使人们的认识深入到新的层次和领域.4.瓦特和爱迪生的主要发明(1)蒸汽时代:1785年“万能蒸汽机”运用于纺织业;蒸汽机运用于交通运输:1807年蒸汽轮船、1814年蒸汽机车。

(2)电气时代: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发明和改进了电话、电报、电影等。

(3)影响:前者: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密切了世界各地联系;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后者: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垄断大企业时代到来;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5.现代信息技术(1)发明: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在美国诞生.1969年国际互联网问世。

(2)评价:一方面使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另一方面出现垃圾信息、网络犯罪、虚拟社会等负面现象。

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1.浪漫主义文学(1)背景:法国大革命;资本主义社会秩序引起人们的不满。

(2)成就: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大仲马《基督山恩仇记》;拜伦《唐璜》;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西风颂》;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4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学艺术
考点一:近现代科技(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论)
1.(2019年江苏卷,17,3分)1919年5月29日,英国皇家)
1.(2019年4月浙江选考,21,2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一位发明家偶然发现,簧片在带铁芯线圈附近的振动可以导致圈内电流的强弱变化,反过来,同样的电流变化可以导致磁铁线圈附近簧片的振动。

根据这一物理原理,他发明了通过电流传播人的声音和语言的重要通讯工具。

这位发明家是
A.爱迪生
B.莫尔斯
C.贝尔
D.马可尼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贝尔发明了电话。

根据材料“根据这物理原理,他发明了通过电流传播人的声音和语言的重要通讯工具”可知指的是电话,C选项符合题意。

爱迪生的发明有电灯、留声机、电影等,A 选项排除。

莫尔斯发明的是电码,B选项排除。

马可尼发明了实用电报,D选项排除。

1.(2018年4月浙江选考,34,4分,节选)科学巨人爱因斯坦被称为“20世纪的哥白尼”。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的发现激起了一系列发明的浪潮并最终引发了电气技术革命,爱因斯坦的父亲和叔叔也投身其中。

1882年,他们在国际电气技术展览会上推出了自己的发电机和新式电话。

在家里,爱因斯斯坦每天都能听到父亲工厂里“汽笛鸣叫”奏响的劳动序曲,电枢和线圈成了这个正在成长的孩
子手中的宠物。

同时,他通过疯狂阅读掌握了物理学和哲学的概貌,并在父辈工厂和中学、大学实验室获得了实际认识。

凡此,在他那个时代,有哪位物理学家曾在攀登顶峰之前将如此众多的必备前提集于一身?
——整理自(德)于尔根・奈佛《爱因斯坦传》(1)阅读材料一,概述传记作者所认为的爱因斯坦成才的“必备前提”。

【答案】(1)前提: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广泛阅读科学著作,打开研究视野;家庭影响;父辈工厂与学校实验室的实际体验。

【解析】(1)前提:题目要求“阅读材料一”概述。

由材料一中的“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的发现激起了一系列发明的浪潮并最终引发了电气技术革命”可得出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由“他通过疯狂阅读掌握了物理学和哲学的概貌”可得出广泛阅读科学著作,打开研究视野;由“爱因斯坦的父亲和叔叔也投身其中”、“他们在国际电气技术展览会上推出了自己的发电机和新式电话”等可以得出家庭影响;由“在父辈工厂和中学、大学实验室获得了实际认识”可得出父辈工厂与学校实验室的实际体验。

1.(2017年天津卷,10,4分)对下图信息的解读,表述正确的是
A.科技发展带来生产方式变化
B.科学发挥最重要的作用
C.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大
D.信息化普及贯穿全过程
【答案】A
【解析】据图片信息可知,每次工业革命都引起了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A项正确;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科技与生产未紧密结合,排除B项;C、D两项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

2.(2017年4月浙江选考,21,2分)市场需求推动技术发明,英国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典型个案:织布速度的提高,推动了纺纱技术的改进,纺纱技术的改进,又呼唤织布技术的革新。

下列发明,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手摇纺纱机②骡机③飞梭④水力织布机
A.②③①④B.③①②④C.④①②③D.④③①②
【答案】B
【解析】由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正确顺序应是飞梭、手摇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故B项符合题意。

3.(2017年新课标全国Ⅱ卷,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1 钟表的演变
古代日晷被称为“最早的钟表”,是古代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

中世纪末期机械钟在西欧流行,最初的机械钟只有时和刻。

在伽利略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游丝,钟的精确度提高,制
近代早期
造出怀表。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

1850年前后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

原为女性装饰品的手表逐渐为男性所接受,在户外运动、驾驶汽
20世纪初
车时都可佩戴。

根据原子物理学原理制造出原子钟,精度可以达到每100万年误20世纪50年代
差1秒。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
21世纪初
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

——据(英)约翰·哈萨德《时间社会学》等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解析】依据材料,提炼相关信息得出相关主题,如“科技发展与钟表的演变”“钟表的演变与社会的发展”“工业革命与钟表的演变”等,然后结合所学史实,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阐述时,注意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分析全面。

【答案】略
考点四:近代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35,4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青年艺术家在瑞士组成艺术群体“达达派”。

他们用纸片、抹布、电车票、火柴盒等进行创作,甚至把瓷质的小便器命名为“喷泉”搬上展览会。

这类作品A.抒发了浪漫情怀
B.遵循了写实原则
C.突出了理性思维
D.表达了幻灭反叛
【答案】D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战争的残酷性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危机,从而出现侧重于表现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现代主义美术,材料中“达达派”就是现代主义美术的分支,它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表达了他们对一战的绝望,表达幻灭反叛的内心感受,故选D。

A是浪漫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A;B是现实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B;C是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点,排除。

2.(2019新课标全国卷Ⅲ,33,4分)恩格斯在评价某一文学艺术流派时说:“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属于这一流派的作品是
A.《哈姆雷特》
B.《等待戈多》
C.《人间喜剧》
D.《西风颂》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现实主义文学强调的是写实,C选项符合题意。

《哈姆雷特》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A选项排除。

《等待戈多》属于现代主义文学,B选项排除。

《西风颂》属于浪漫主义文学,D 选项排除。

3.(2019年江苏卷,17,3分)“风雪里一个满身乌黑的小东西,‘扫呀,扫呀’在那里哭哭啼啼!……‘因为我原先在野地里欢欢喜喜,我在冬天的雪地里也总是笑嘻嘻’。

”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在《经验之歌》中用组歌描绘了扫烟囱孩子,从侧面反映了工业化初期的英国社会。

这首诗歌
A.以浪漫主义风格表达不满情绪
B.以现实主义笔触揭露社会黑暗
C.以现代主义手法表现自我追求
D.以印象主义技巧展现真实历史
【答案】A
【解析】材料“小东西……哭哭啼啼……欢欢喜喜……笑嘻嘻”这些对人丰富情感的描述,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写作风格,A选项正确。

现实主义的笔调往往冷静客观,与该段文字所展现的风格不符,B选项错误。

现代主义的特点是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C选项排除。

印象主义强调的是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D选项排除。

1.(2018年新课标全国Ⅱ卷,34,4分)1836年,俄国著名戏剧家果戈里发表剧作《钦差大臣》,描写的是一名小官吏路过某偏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

该作品
A.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
B.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
C.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
D.讽刺了拜金主义的风气
【答案】B
【解析】1836年的俄国正处于沙皇专制统治时期,俄国还依然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钦差大臣》里的情节反映的是小官吏被误认为是钦差大臣而备受巴结和奉承以至于行贿,这是沙俄腐朽的专制体制的产物,故选B;当时的俄国处于封建制时代,故A中的“资本主义政治”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剧作表现的是现实主义创作的风格,故C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题干没有反映拜金主义,故排除D。

名师点睛:这一题以俄国著名戏剧家的作品入题,考查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基本特征,考生要具备一定的俄国时代特征知识才可以准确判断每个选项的正误,既要有时间概念,又要有对俄国历史的总体把握能力,体现了对考生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等历史核心素养的考查。

1.(2017年江苏卷,20,3分)建筑是凝固的艺术。

下图是位于捷克首都布拉格的一幢建筑,被称为“跳舞的房子”。

与这一建筑艺术风格最为接近的美术作品是
A.《拾穗者》
B.《格尔尼卡》
C.《日出·印象》
D.《自由引导人民》
【答案】B
【解析】现代主义绘画的最大特点是反传统,画面的不协调是其重要特征,图片中的房子明显呈现扭曲状态,与现代主义美术中“画面扭曲变形”的特征相吻合,而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就是典型的现代主义绘画作品,故B项正确。

A是现实主义美术作品;C是印象派美术作品;D是浪漫主义美术作品。

【名师点睛】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是反传统、反理性,反映分崩离析的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畸形的异化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创伤、变态心理、悲观绝望情绪和虚无主义思想,实质上反映了西方人心灵的迷惘和痛苦,反映了西方精神生活中的问题。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是现代主义美术的主要代表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