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4章财政体制

合集下载

第十四章 国民政府崩溃时期的财政 《中国财政史》PPT 课件

第十四章  国民政府崩溃时期的财政 《中国财政史》PPT 课件
1 9 4 9 年 4 月 1 8 日 , 国 民 政 府 公 布 《 财 政 金 融 改 革 案 》 , 将 特 种 营 业 税、土烟土酒税以及货物税中的薰烟叶税,自1949年7月1日起划归 地方征收,但施行不久,国民党政权即告覆灭。
七、苛捐杂税的整顿
1946年6月,行政院召开改订财政收支系统会议,同时对整理地方捐 税,严禁苛杂摊派亦做出明确决议。同年7月,新的财政收支系统实 施后,行政院于9月27日通令各省、市政府,严禁苛杂摊派。
务费为2%。 1948年上半年,粮食部主管费用为6.3%,教育费为3%。此外,农
业支出在各年内均不到1%。 表14-1是1946-1948年上半年的除军费支出外的其他各项实际支出
的估计。
表14-1 1946-1948年上半年其他各项支出所占比重(%)
支出项目 债务费 经济开发支出 行政和一般支出 其中: 各部开支
第十四章 国民政府崩溃时期的财政
第一节 国民政府崩溃时期的政治经济背景及财政 特征
一、国民政府“戡乱政治”的破产
二、国民政府经济的崩溃
三、国民政府崩溃时期的财政特征
一、国民政府“戡乱政治”的破产
在抗日战争期间,执政的国民党就奉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保存实力,准备内战”的政策。抗战胜利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 民党反动派进一步加紧了发动内战的准备。
据当时中央银行总裁张公权的估计,军费实际支出数占当年财政 实支数的比重:1946年为59.9%,1947年为54.8%,1948年上 半年为68.5%。
二、其他各项支出
从预算情况看,国民政府除军事支出外的各项支出占预算支出的比例 是:
1946年,善后救济和建设费支出为19.21%,省市支出为10.8%。 1947年,政务费为25%,复员救济费为14%,省市补助费为7%,债

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

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

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一、单选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我国现行财政管理体制是( A )。

A.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体制B.对地方实行多种形式的财政包干体制C.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D.以中央集权为主,适当下放财权的体制2.( B )是一种与无条件的均衡拨款相对应的有条件的指定用途拨款,是转移支付的辅助形式。

A.一般均衡拨款B.专项拨款C.财政补助D.财政拨款3.关于地方预算收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中央参与分享地方预算收入 B.地方本级收入属于地方预算收入C.中央按规定返还或补助地方的收入属于地方预算收入 D.地方预算收入纳入地方预算4.( B )是指对所拨出的资金不规定具体用途的转移支付,受援地方可以用该项资金弥补其一般预算的缺口。

A.专项补助B.一般均衡补助C.配套补助D.非配套补助5.德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实行( C )的模式。

A.横向转移B.纵向转移C.纵向与横向转移相结合D.预算补助金6.各级政府应当按本级政府预算支出额的多大比例设置预备费( D )。

A. 10%―15%B. 5%―10%C. 3%―5%D. 1%―3%7.( A )是调节中央对各地方之间及各地方之间财力余缺的规则和方法。

A.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B.分税制度C.依法理财制度D.财政监管制度8. 由于规范统一的收支划分方法,形成一些地方的收入能力不能满足支出需要的缺口,称作( B )。

A.纵向财政缺口B.横向财政缺口C.纵向财政平衡D.横向财政平衡9.由于中央收入占主导地位而地方又承担更多的支出责任所形成的地方财政的财政缺口,称为( A )。

A.纵向财政缺口B.横向财政缺口C.纵向财政平衡D.横向财政平衡10.( B )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主导环节,是国家预算编制、执行、决算以及实施预算监督的制度依据和法律依据。

A.税收管理体制B.预算管理体制C.国有资产管理体制D.社会保障管理体制11.( A )是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

14财政学(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

14财政学(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

第十四章预算管理体制第一节预算管理体制概述第二节中国分税制改革第一节预算管理体制概述●预算管理体制及其类型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的基本制度,其核心是各级预算主体的独立自主程度以及集权和分权的关系问题。

预算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包括:(1)确定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一般是一级政权即构成一级预算管理主体(2)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3)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4)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

预算管理体制的类型:预算管理体制类型划分的主要标志是各级预算主体的独立自主程度,核心问题是地方预算是否构成一级独立的预算主体。

中国预算管理体制类型变化:(1)统收统支体制(1949-1953) ;(2)“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1953-1978);(3)“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财政包干体制)(1980-1993);(4)分级预算体制或分税制体制(1994-)。

●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简介——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要点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是实行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取的一种预算体制,在西方财政学中称之为财政联邦主义。

财政联邦主义不是专指联邦国家的财政体制,而是有关多级财政体制的概念。

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可归纳为以下几个要点(1)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自求平衡;(2)在明确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边界的前提下划分各级政府职责(即事权)范围,在此基础上划分各级预算支出职责(即财权)范围;(3)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4)建立预算调节制度,即所谓转移支付制度,调节政府间收支差距;有纵向调节(或纵向转移)和横向调节(或横向转移)两种形式。

(5)各国的分级预算体制是适应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和历史传统长期形成的,就体制整体而言是相对稳定的,只是集权与分权关系及其相应的调节方法可以有经常的调整。

●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简介——收支划分的基本理论依据1.社会公共需要或公共物品的层次性公共需要的层次性包含两方面的内容:(1)从支出角度分析,接受益范围为标准区分的层次性。

财政体制改革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财政权

财政体制改革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财政权
社会 多数人 的利 益和 需要 为核 心 的 。与 以政府财 政收入 需 要 为核心 的财政 利益 有 着本 质 的区别 。以公共 利益 为
制。我国社会经济中存在 的很多问题 , 有些是根源于国
家财 政 权 定位 的偏 差 和 国家 财 政 权 配 置 与运 行 机 制 不 科 学 、 合理 。因此 , 今 后 我 国 的财政 体 制 改 革 中 , 不 在 要 按 照 宪法 和公共 财 政 的要 求重 新 定 位财 政 权 , 变 国家 改 财 政 权 配 置 和运 行 机 制 ,这 对 理 顺 财 政 权 主 体 权 责 关 系, 健全 财政权 运 行制 约机 制 , 高 财政 管 理 水 平 , 有 提 具
【 词】 财政体制 ; 关键 改革 ; 财政权 ; 定位 【 中图分 类号】 F5. 23 7 【 标识 码】 B 文献
改革 开 放 3 年 来 ,我 国对 国家 财 政 权 的 配置 和 运 O 行 进行 了一系列 的变革 , 步 规范 了政府 与 市 场之 间 的 逐
家所否弃。而公共利益 , 是超越个人范围, 为社会全体成
权 的关 系。
包括属于生产资料的私有财产权;既包括对公 民个人财
产 的所 有权 , 也包 括对 公 民个人 合 法取得 的公 共财 产 。 如 土地使 用权 。国家财 政权 是 指 国家通 过公 共选 择在政府
与社会之 间, 立法主体、 行政主体和司法主体之间, 按其 法律预先制定的程序 , 确定的财政立法权、 预算审查权 、
收入的需要 , 对个政 收入 , 足政 府 需要 , 满 而不关 心 满足 社会公共利 益 的需 要。这种 “ 政利益 ” 财 理论 已被先 进 国
来源于国民财富的创造 ,由此决定 了国家财政权是 以公 民财产权为存在前提和基础 的,是以实现公民各项基本

《财政学》第14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财政学》第14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行政性分权型 经济性分权型
43
一、财政体制及其类型
(二)财政体制的类型
集权型财政体制
集权型财政体制是指财政资金分配权限主要 集中在中央的管理体制。 在集权型财政体制下,财政资金的支配权和财 政管理权由中央高度集中,地方的权限和机动 财力均很小,收支指标是指令性的,地方只有 照办,没有收支调剂权。
44
行政性分权型财政体制
行政性分权型体制是指在中央统一 领导和统一计划下,由地方掌握部分 财政资金分配权限的管理体制。
46
一、财政体制及其类型
(二)财政体制的类型
行政性分权型财政体制
特点
除中央必须集中的财政资金外,给地方或大 或小的机动财力和调剂权限。 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收支关系的 确定上,随意性比较大,且缺乏稳定性。
对同一级政府内部的事权分配应遵循公平原则,即一个政府对不同事务的事 02 权配置应相对平衡,做到权责一致,保证政府各项事权的有效使用。
政府间事权划分应保证同一政府辖区内的居民享受到相对公平的政府服务, 03 从而缩小或控制地区间和居民间的贫富差距。
19
二、政府间事权划分的基本框架
(一)政府间事权划分的基本原则
税基分享
税基分享的方法
对某一税基分别设置中央税和地方税,由两 套税制分别征收;
对某一税基只设置中央税,地方政府在中央税 的基础上附加一定的比例;
对某一税基只设一种税,由某一级政府进行征 管,征得的收入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分享。
31
三、政府间收入划分的基本框架
(二)政府间税种划分的基本准则
马斯格雷夫 (1910-2007)
39
第二节 财政体制
一 财政体制及其类型 二 中国财政体制的变迁 三 分税制财政体制 四 新时代财政体制改革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 第十四章 税收制度-课件新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 第十四章 税收制度-课件新
6.税率——适用于一般纳税人的税率有四档
基本税 率13%
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货物,除以下列举的外,税 率均为 13%; 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 务和应税服务,除适用低税率范围外。
44
二、流转税
(二)增值税 ★ ★
6.税率——适用于一般纳税人的税率有四档
税率 9%
(1)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包括:
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纳税人本身就是负税人。 如增值税、 消费税等,纳税人和负税人不一致,即通常所说的 税负转嫁问题。
9
一、税制要素和税收分类
(一)税制要素 ★ ★
(2)扣缴义务人: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 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扣缴义务人既可以是各种类型的企业,也可以是机关、社会团 体、民办非企业单位、部队、学校和其他单位,或者是个体工 商户、个人合伙经营者和其他自然人。 扣缴义务人既非纯粹意义上的纳税人 ,又非实际负担税款的负 税人,只是负有代为扣税并缴纳税款法定职责的义务人。它的 义务为法定义务。
4
第十四章 税收制度
有新增及调整
5
本章教材结构
税制要素和税 收分类
税制要素 税收分类
第十四章 税 收制度
流转税 所得税
{ 特点 增值税 消费税
特点 企业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财产税
{ 特点 房产税 车船税
纳税人 课税对象 税率、计税方法
6
一、税制要素和税收分类
7
一、税制要素和税收分类 (一)税制要素 ★ ★ 税制要素:是指构成一国税收制度的主要因素,具体包括:
5.纳税人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 劳务,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 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 增值税实行凭专用发票抵扣税款的制度。

邓子基财政学详细讲义第十四章 财政管理体制

邓子基财政学详细讲义第十四章 财政管理体制

第十四章财政管理体制内容提要:本章分析了财政管理体制的内涵、地位和作用以及财政管理体制建立的原则,介绍了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演变,对我国目前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现状和进一步改革进行了探讨。

学习目标:了解财政管理体制的内涵、建立财政管理体制的原则、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及1994年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掌握建立财政管理体制的原则、改革开放以来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演变及现行财政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

应用所学知识和内容分析80年代以来财政管理体制的弊端及如何改革与完善。

第一节财政管理体制概述内容提要:财政管理体制是指国家管理财政的组织体系、管理制度和管理形式,它的建立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财政管理体制的内涵(一)财政管理体制的实质财政管理体制是国家管理财政的组织体系、管理制度和管理形式。

它的实质是正确处理国家在财政资金分配上的集权与分权问题。

国家的各项职能是由各级政府共同承担的,为了保证各级政府完成一定的政治经济任务,就必须在中央与地方政府、地方各级政府之间,明确划分各自的财政收支范围、财政资金支配权和财政管理权。

一般地说,各级政府有什么样的行政权力(事权),就应当有相应的财权,以便从财力上保证各级政府实现其职能。

(二)财政管理体制的地位和作用在整个国民经济管理体制中,财政管理体制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各项经济事业的发展都要有财力、物力的支持。

正因为如此,财政管理体制必须适应经济管理体制的要求。

由于财政管理体制属于上层建筑,它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并由其决定。

因此,财政管理体制要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的发展服务,并要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

二、财政管理体制建立的原则(一)统一领导、分级财政的原则1、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财政符合我国的国情:第一,我国在政治上是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财政管理体制必须适应我国政权体制的要求。

一级政府有一级施政范围、就必须相应地建立一级财政。

第三,我国要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同样需要计划,财政必须有计划地筹集和分配资金。

《中级经济基础》第十四章 税收制度

《中级经济基础》第十四章 税收制度

《中级经济基础》第十四章税收制度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应纳税所得额,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A. 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B. 个体工商户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收入总额,减去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约为应纳税所得额C. 劳务报酬,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费用800,4000元以上的,减除20%费用D. 利息所得,不列入应纳税所得额(正确答案)2、第一部地方税收法律是指() [单选题]A. 所得税法B. 土地使用税法C. 车船税法(正确答案)D. 房产税法3、下列税收要素中,体现税收深度的是() [单选题]A. 税目B. 税率(正确答案)C. 税源D. 纳税人4、将税收划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划分依据是() [单选题]A. 课税对象B. 税收能否转嫁(正确答案)C. 税收和价格的关系D. 计量课税对象的标准5、以单位和个人生产经营过程中取得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征收的是() [单选题]A. 所得税B. 消费税C. 增值税(正确答案)D. 财产税6、在税收要素中,反应具体的征收范围、代表税收广度的是() [单选题]A .纳税人B .计税依据C .税目(正确答案)D .纳税环节7、下列税收中,属于中央固定收入的是() [单选题]A.增值税B.营业税C.资源税D.消费税(正确答案)8、允许扣除固定资产折旧中所含税款的是() [单选题]A.收入型增值税(正确答案)B.消费型增值税C.生产型增值税D.投资型增值税9、根据消费税的有关规定,下列行为中应缴纳消费税的是() [单选题]A.电池(正确答案)B.进口服装C.零售化妆品D.零售白酒10、增值税的税率,适用于一般纳税人,目前有基本税率是多少() [单选题]A.10%B.15%C.20%D.17%(正确答案)11、下列关于增值税的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A.现行增值税征税范围包括货物的生产、批发、零售和进口环节B.增值税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C.一般纳税人应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D.纳税人认定为一般纳税人后,可以申请转为小规模纳税人(正确答案)12、消费税采取按()列举税目的方法 [单选题]A.产品(正确答案)B.金额C.数量D.税源13、下列商品中,消费税适用于定额税率的是() [单选题]A.白酒B.卷烟C.黄酒(正确答案)D.高档化妆品14、如果要体现鼓励投资政策,采取哪种增值税() [单选题]A.投资型B.收入型C.生产型D.消费型(正确答案)15、下列关于所得税的说法,正确的是() [单选题]A.合伙企业适用企业所得税法B.个人所得税非居民纳税人是指在中国没有住所,或无住所且居住不满两年的个人C.企业所得税税率是25%,非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所有所得缴纳所得税,适用税率20%D.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改革方向,是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正确答案)16、对乘用车所有人征收的税种中,起源于养路费的收费是() [单选题]A.车辆购置税B.车船税C.个人所得税D.燃油消费税(正确答案)17、()不含有重复课税,是完全的增值税 [单选题]A.收入型增值税(正确答案)B.消费型增值税C.生产型增值税D.投资型增值税18、白酒、卷烟等应税消费品实行的税率是() [单选题]A.定额B.比例C.累进D.定额和比例相结合(正确答案)19、下列不属于税收制度改革主要内容的是() [单选题]A.稳定宏观税负(正确答案)B.进一步发挥消费税调节作用C.加快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D.建立健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20、下列税收要素中,属于税制的基本要素的有() [单选题]A.纳税地点B.纳税环节C.纳税人(正确答案)D.纳税期限21 税收按计量课税对象的标准不同,分为( )。

第14章 财政政策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实务课件

第14章  财政政策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实务课件
• 各方面引起的反响,进而推进政策目标的实现。
• 挤出效应是指政府增加需求的政策实施结果,却挤掉了部分或全 部总需求。这种效应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政策效果的大小。
2020/7/5
19
本节主要内容
• 14.2.1 财政体制的基本结构
• 14.2.2 自动稳定器与实例分析 • 14.2.3 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 14.2.4 实例分析
• (2) 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之间的矛盾。因为充分就业的实现引 起国民收入增加,而在边际进口倾向既定的情况下,国民收入增 加必然引起进口增加,从而使国际收支状况恶化。此外,在物价 稳定和经济增长之间也存在矛盾,因为经济增长过程中,通货膨 胀是难以避免的。
• (3)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
2. 宏观经济政策的困境
2020/7/5
18
• 货币效应一方面表现为政府投资、公共支出、财政补 贴等本身形成一部分社会货币购买力,从而对货币流 通形成直接影响,产生货币效应;另一方面则主要表 现在公债上。公债政策的货币效应又取决于公债认购 的对象和资金来源。
• 社会效应指财政政策的提出和实施在社会上包括政治、 军事、意识形态、社会各阶层
2020/7/5
15
第 2节
财政政策原理
2020/7/5
16
• 财政政策是通过财政支出(政府 购买和转移支付)和财政收入这 两种手段的不同搭配而产生财政 政策效应,这些政策效应影响宏 观总需求,进而影响国民收入。 这些效应是:内在稳定器效应、 乘数效应、奖抑效应、货币效应、 社会效应和挤出效应等。
第6篇 宏观调控理论
2020/7/5
1
第14章 财 政 政 策
2020/7/5
5
需要思考的问题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14章财政管理体制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14章财政管理体制

第十四章财政管理体制【本节考点】(1)财政管理体制的含义(熟悉)(2)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掌握)(3)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熟悉)(4)财政管理体制的作用(了解)【本节内容】一、财政管理体制的含义财政管理体制,就是国家管理和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和财政管理职责与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

(1)、广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包括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公共部门财务管理体制等。

(2)、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是指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

【例题1:单选】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是()。

A.财政收入制度;B.税收管理体制;C.政府预算管理体制;D.公共部门财务管理体制【答案】C二、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1.财政分配和管理机构的设置与政府管理体制相适应,目前我国的财政管理机构分为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各级财政部门内部又设置不同业务分工的机构,分别负责各项业务管理工作。

2.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的划分财政管理体制作为划分各级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根本制度,其依据是政府职能界定和政府间事权划分。

政府间财政支出划分是财政管理体制的基础性内容。

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一般遵循以下重要原则:3.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税种属性是决定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主要标准。

市场经济成熟国家一般遵循以下几个重要原则:根据国际经验,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呈现的基本特征,是收入结构与支出结构的非对称性按排。

即收入结构划分以中央政府为主,支出结构划分则以地方政府为主。

4.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例题2:单选】财政管理体制的基础性内容是()A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B政府间财政支出的划分;C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D政府间财权的划分【答案】B【例题3:单选】决定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主要标准是()A收入的来源;B事权的划分;C支出的性质;D税种的性质【答案】D【例题4:2011年多选】各级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遵循的一般原则有()。

财政体制 ppt课件

财政体制  ppt课件
第四章 财政体制
本章要点:
1. 世界上主要的政治体制及其相对的财政体制 2. 分税制改革前我国财政体制的演进 3. 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4. 省以下财政体制的建设
ppt课件 1
第一节 单一制、联邦制与邦联制
• 政治体制 • 财政体制
• 发展趋势
ppt课件
2
一、 政治体制
• 单一制 • 联邦制
5.
谈谈你对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认识。
ppt课件
24

1974-1975
收入按固定比例留成,超收另定分成比例,支出按指标包干
1976-1979
定收定支,收支挂钩,总额分成,一年一变,部分省(市)试行“收
支挂钩,增收分成”
分 级 包 干 的 财 政 1980-1985 体制
划分收支,分级包干 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 财政包干
ppt课件
1985-1988 1988-1993
二、分税制改革的内容
• 中央和地方事权支出的划分
• 中央和地方收入的划分
ppt课件 14
三、分税制改革的成效
ppt课件
15
ppt课件
16
四、分税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中央、地方政府权力关系不规范 • 收入划分不尽合理,地方税体系尚待健全
• 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
ppt课件
17
五、1994年分税制以后几次重要改革
• • • • • •
对所得税收入进行分享的改革 针对增值税进行的多次改革 出口退税机制的改革 对证券交易(印花)税的分享比例进行调整 房产税的推行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18
ppt课件
第四节 省以下分税制财政体 制改革

财政体制的概念

财政体制的概念

财政体制的概念
财政体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财政管理和运作的体系和规则。

它涵盖了财政收入的来源、财政支出的用途、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等方面。

财政体制的来源通常包括税收、债务和其他非税收入。

税收是一种国家或地方政府从个人和企业收取的强制性付款,用于支持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项目。

债务是通过借贷资金来满足政府支出需求的方式,政府通过发行债券向市场募集资金。

其他非税收入可以包括政府的资产收益、特许权使用费等。

理解财政体制的技巧包括研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分析财政数据和统计信息,以及了解各个部门和机构在财政管理中的职责和作用。

此外,了解财政体制的历史和发展趋势也是理解它的重要方面。

财政体制的应用广泛,包括国家预算编制与执行、税收政策设计与实施、财政支出调控、债务管理等。

它对于实现经济稳定、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

一个健全的财政体制可以确保财政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提供公共服务,促进经济增长,满足社会需求。

第14章 财政管理体制

第14章   财政管理体制

第十四章财政管理体制一、单项选择题:1、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是指(B108 )。

A、国有资产收益管理体制B、政府预算管理体制C、税收管理体制D、公共部门财务管理体制2、广义的财政管理体制不包括(C108)。

A、税收管理体制B、政府预算管理体制C、国有资产收益管理体制D、公共部门财务管理体制3、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是(B108)。

A、国有资产收益管理体制B、政府预算管理体制C、税收管理体制D、公共部门财务管理体制4、财政管理体制的基础性内容是(B108)。

A、划分财政管理权责B、政府间财政支出划分C、设置财政分配和管理机构D、建立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5、(A108)是指根据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受益范围来划分政府间事权。

A、受益原则B、区域原则C D、技术原则6、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国从D111→我国现行的)财政体制。

A、统收统支型B、包干型C、收入分成型D、分税制型7、表明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由放权让利进入制度创新阶段的体制类型是(B110)A、收支挂钩型B、分税制型C、包干型D、收入分成型8、(B111)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模式。

A、收支挂钩型B、分税制型C、包干型D、收入分成型9、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取决于(B111)。

A、财政政策的完善程度B、政府间事权的合理划分C、经济发展水平D、财政收入来源及使用方向10、依据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的要求,按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其原则是(A111-112)。

A、事权和财权相结合B、事权和收人相结合C、分级管理D、一级政府一级预算11、增值税中央与地方分享的比例是(D112)A、25:75B、50:50C、65:35D、75:2512、经过1997和2000年两次调整,我国证券交易(印花)税中央与地方的分享比例调整到(A112)。

A、中央占97%、地方占3%B、中央占75%、地方占25%C、中央占90%、地方占10%D、中央占88%、地方占12%13、根据分税制体制规定,将维护国家利益、实施宏观调控所必需的税种划分为(A112)A、中央税B、中央与地方共管税C、中央与地方共享税D、地方税14、根据分税制体制规定,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分为(C112)A、中央税B、地方税C、中央地方共享税D、中央地方共管税15、按照我国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规定,关税属于(A1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章财政管理体制
一、财政管理体制内容与类型
(一)财政管理体制的含义(掌握)
财政管理体制:国家管理和规范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划分财政收支范围和财政管理职责与权限的一项根本制度。

广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包括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税收管理体制、公共部门财务管理体制等。

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是指政府预算管理体制。

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中心环节。

(二)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掌握,2011年修订)
1.财政分配和管理机构的设置
目前我国的财政管理机构分为中央、省、市、县、乡五级。

2.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的划分
【例题·多选题】政府间事权划分的原则有()
A.受益原则
B.统一领导原则
C.区域原则
D.一级政府、一级事权原则
E.效率原则
『正确答案』ACE
3.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
税种属性是决定政府间财政收入划分的主要标准。

市场经济成熟国家一般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根据国际经验,政府间财政收支划分呈现的基本特征:收入结构与支出结构的非对称性安排——即收入结构划分以中央政府为主,支出结构划分则以地方政府为主。

4.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协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一项重要配套制度。

【例题·多选题】财政管理体制的内容主要有()。

A.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B.实行政府采购制度
C.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的划分
D.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
E.财政分配和管理机构的设置
『正确答案』ACDE
(三)财政管理体制的类型
1.财政管理体制的两种模式(2011年新增)
2.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变化(了解)
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总体上讲,我国一直实行统收统支、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

1980年至1993年历经了三次大的改革,这三次体制改革可以概括为是“包干制”财政管理体制
(1)1980-1984 年“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分灶吃饭体制
(2)1985-1987年“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体制
(3)1988-1993年实行包干财政体制
了解包干型的优缺点
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例题·单选题】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我国从1994年开始建立了()财政管理体制
A.统收统支
B.收支挂钩
C.包干
D.分税制
『正确答案』D
(四)财政管理体制的作用(了解)
1.保证各级政府和财政职能的有效履行
2.调节各级和各地政府及其财政之间的不平衡
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分税制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我国从1994年开始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一)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了解)
1.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调动两个积极性,促进财政收入的合理增长。

2.合理调节地区间财力分配。

3.正确处理政府与企业间的财力分配关系。

4.坚持统一政策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5.坚持整体设计与逐步推进相结合的原则。

(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掌握)
【例1·单选题】依据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的要求,按税种划分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其原则是()
A.事权和财权相结合
B.事权和收入相结合
C.分级管理
D.一级政府一级预算
『正确答案』A
【例2·单选题】下列不属于1994年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内容的是()。

A.根据财权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收入
B.按统一比例确定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数额
C.打破隶属关系,实施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
D.确立了新的预算编制和资金调度规则
『正确答案』C
【例3·单选题】根据分税制体制规定,将同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主要税种划分为()
A.中央税
B.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C.地方税
D.中央地方共管税
『正确答案』B
【例4·单选题】(2008年)下列税种中,从2002年1月1日起成为我国中央地方共享税的是()。

A.增值税
B.所得税
C.证券交易印花税
D.资源税
『正确答案』B
【例5·多选题】现在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包括()
A.增值税
B.资源税
C.证券交易税
D.企业所得税
E.土地增值税
『正确答案』ABCD
【例6·单选题】我国目前的分税制中增值税在中央和地方间的划分比例是()
A.80:20
B.75:25
C.70:30
D.60:40
『正确答案』B
【例7·单选题】(2007年)按照我国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央固定收入。

A.铁路运输部缴纳的房产税收入
B.国有商业银行总行缴纳的营业税收入
C.国家邮政局上缴的利润
D.省属企业缴纳的消费税收入
『正确答案』A
【例8·单选题】(2009年)下列税收中,属于中央固定收入的是()。

A.增值税
B.营业税
C.资源税
D.消费税
『正确答案』D
【例9·单选题】(2010年)按照我国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规定,关税属于()。

A.中央税
B.中央与地方共管税
C.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D.地方税
『正确答案』A
(三)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效(了解)
1.建立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
2.增强了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3.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
(四)“十二五”规划关于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规定(2011年新增)
(1)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要求,在合理界定事权基础上,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完善分税制
(2)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加一般性特别是均衡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调减和规范专项转移支付
(3)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省直管县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县级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财力保障;
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一)财政转移支付及其特点
1.财政转移支付的含义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在处理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时,协调上下级财政之间关系的一项重要制度。

最早提出转移支付概念的是著名经济学家庇古。

建立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目的:为了解决地方政府收支不平衡的问题,以及因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引起的全国公共服务水平不均衡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

2.财政转移支付的特点(2011年新增)
(1)完整性
(2)对称性
(3)科学性
(4)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5)法制性
(二)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
1.财政转移支付分类——均衡拨款和专项拨款
(1)均衡拨款——对于地方事权范围的支出项目,中央政府通过一般性转移支付实施财力匹配与均衡
(2)专项拨款——专项转移支付严格限于中央委托事务、共同事权事务、效益外溢事务和符合中央政策导向事务
2.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分类
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由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组成
3.税收返还制度
(三)进一步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2011年新增)
1.合理使用转移支付方式
2.进一步优化转移支付结构
3.提高转移支付的法制化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