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与绿色崛起的两大引擎_论生态文明创新经济的两个基本形态_刘思华

合集下载

关于绿色经济和绿色发展若干问题的战略思考

关于绿色经济和绿色发展若干问题的战略思考

关于绿色经济和绿色发展若干问题的战略思考
刘燕华
【期刊名称】《中国科技奖励》
【年(卷),期】2010(000)012
【摘要】@@ 什么是绿色?怎么给绿色定义?绿色就是健康、持久和富有生命力,它是协调的、多样性的、公平和有序的.我们经常谈到绿色发展,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什么关系呢?应该说是相互补充、相互涵盖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国策,我理解绿色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现在提出的绿色发展,在国家推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特别具有时代特征.
【总页数】2页(P49-50)
【作者】刘燕华
【作者单位】国务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与天津滨海新区低碳经济战略思考
2.关于发展伊春林区绿色经济的战略思考
3.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对麻阳经济发展走向的战略思考
4.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打造福建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
5.西部地区绿色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这种需求的不断增加却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因此,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共识。

然而,由于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之间的矛盾,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一、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冲突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消耗随着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就使得资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多。

而这些资源的消耗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使用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从而加剧全球气候变化。

2、污染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各种污染也日益严重。

例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这些污染不仅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也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3、生态系统破坏经济建设过程中,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利益,往往会破坏生态系统。

例如,在采矿、建设水电站、城市化进程中,会破坏森林、湖泊、河流等自然资源,从而影响生态平衡,威胁生物多样性。

二、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经济建设是实现国家财富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而生态文明建设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只有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之间找到平衡点,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1、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推动经济结构的升级,从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向低耗能、低污染的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2)生态文明建设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例如,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3)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稳定的环境,从而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丛书》简介

《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丛书》简介

龙源期刊网
《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丛书》简介
作者:
来源:《环境影响评价》2016年第03期
主编:刘思华
出版社:中国环境出版社
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是21世纪人类文明演进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大方向,集中表达了当今人类努力超越工业文明的黑色经济发展旧时代而迈进生态文明绿色经济发展新时代的意愿和价值期盼,已成为人类文明演进和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时代潮流。

为响应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号召,迎接生态文明绿色经济发展新时代的来临,中国环境出版社精心打造并出版了该套丛书,由著名生态经济学家、绿色经济理论家刘思华先生担任主编。

丛书以建设生态文明为价值取向,以发展绿色经济为主题,以推进绿色发展为主线,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在生态文明与绿色经济发展时代“怎么发展才是更好发展”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赋予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与经济发展理论以生态文明内涵和绿色实践要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展示了中国绿色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探索与创新。

丛书规划出版45部,覆盖数十个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大都为原创性作品,多数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在当今世界尚属首次。

首批19册,截至2016年4月20日,已出版12册,第二批将于8月份出版。

“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丛书”作为现代经济理论与发展思想学科群綠色化的开篇,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实现建成绿色经济富国、绿色发展强国的“绿色中国梦”,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理论基础和实践框架及路径。

丛书的出版将成为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规模最大的绿色学术与出版工程之一,具有突出的社会效益。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范文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1今年,x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国率先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重点解决乡村建设脏乱差、人无厕、畜无圈、饮食不卫生等问题。

为了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村,全省投资10亿多元。

随着这项建设的开展,越来越多的生态文明村得以建成,许多农民的居住环境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怀着想要深入了解身边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心情,我来到了位于海口演丰镇的曲口生态文明村。

从海口驱车20公里左右,沿途就可以看到去演丰镇的路标。

演丰曲口片区,包括环东寨港的演东、山尾、演中、演海、边海5个村委会、92个自然村、1841户、6163人,在文明生态村的创建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步入这里,就像进了乡村公园,连路边的路牌都花费了一番心思,木头做成的各种路牌不仅美观、大方,其造型更有味道,采用的是犁、船舵等造型,将海边农村的特色展现了出来。

终于到达目的地了,在当地一位村民的带领下,我参观了他们的住所。

如果不是亲眼目睹,我真的不相信该地村民们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居然这样好,甚至可以与城市相比较。

红白砖瓦所砌的两层小楼,楼前种植的绿树,二者交相辉映,显得非常协调。

进入楼内细细观看,可以看到几乎每家每户都配有电视、音响、dvd等全套的家用电器设备。

茶余饭后,三两人坐在一起看电视便成了他们的消遣方式之一。

漫步于村中,我看到有的孩子在尽情嬉戏,有的人在织渔网,而有的人则出海捕鱼。

从村民的口中得知,出海捕鱼是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

一年下来,村民们每户年收入约为3~5万。

如此而来,每个村民都成了小富翁。

对比于过去,这里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过去,缺水、缺电、出入交通不便成了一直困扰人们的问题,但现在,这些问题都得到解决。

村民们可以正常用水,可以欣赏到精彩的电视画面,可以通过笔直的公路来往于城乡之间。

在演丰镇,无人不知红树林。

当我来到红树林时,我立刻就被红树林的天然美所震撼。

一丛丛浓密的树叶覆盖在水面上,每当微风吹拂,树冠的那一抹翠绿便随波荡漾。

经济发展中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中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中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经济发展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增长,生态环境的恶化问题日益凸显,绿色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从经济发展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经济发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经济发展中的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对环境的保护和生态问题。

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 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好自然生态系统,包括水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等,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2. 提倡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理念。

在经济发展中,我们要始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理念,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减少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污染。

3. 强化法律法规的执行。

要加强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完善相关的监管机制,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

二、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经济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它强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绿色经济发展具有以下特点:1. 低碳环保。

绿色经济发展倡导低碳环保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减少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2. 资源高效利用。

绿色经济发展注重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升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3. 持续创新。

绿色经济发展鼓励技术创新和绿色产品的研发与推广,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经济发展的品质和效益。

4. 就业促进。

绿色经济发展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提高就业水平,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密不可分,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依存。

在经济发展中,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经济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

首先,经济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生产活动也随之增加,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最新生态文明建设优秀征文

最新生态文明建设优秀征文

最新生态文明建设优秀征文最新生态文明建设优秀征文7篇地球孕育了人类,是人类的母亲,她提供了人类生存、生产和发展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最新生态文明建设优秀征文7篇,欢迎阅读!生态文明建设优秀征文篇1建设生态文明是_,立足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一重要精神,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十分突出的战略位置,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的发展模式。

环境与经济之间相互影响,反映出事物普遍联系之中的共同性和统一性。

恩格斯说过,“劳动与自然界一起才是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

”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国家和地区,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证,自然环境是衡量一个地区“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在区域竞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谁的环境好,谁就能让更多的生产要素汇聚本地,因此,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

同时,经济发展也为环境保护提供了物质条件。

联合国发布的《只有一个地球》报告中指出:“贫穷是一切污染中最坏的污染”,因为环境不可能在贫困的条件下得到改善。

保护需要资金,资金需要通过发展才能得到;只有合理开发资源才能有效保护生态,尤其是可以通过使用新工艺、新技术尽量减少甚至避免工业化阶段的污染。

由此可见,发展方式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总量增长取决于对资源的开发以及有效配置,有赖于人类智慧不断地认识、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环境。

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与经济二者统一于发展,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绿色发展是经济转型的趋势,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的标志。

时势所趋,经济欠发达地区迫切需要从“非此即彼”的“对抗性”思维中解脱出来,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赢”。

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经济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经济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经济发展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经济发展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关键课题。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与再生产。

而绿色经济发展是指以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为支撑,通过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提高能源效率等措施,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的是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而绿色经济发展则是通过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只有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经济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为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中国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积极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

中国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支持绿色技术的研究与发展,鼓励企业投入绿色产业,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经济发展在中国的实践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一方面,中国加大了对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的投入,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另一方面,中国积极推动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的发展,加快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了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然而,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经济发展仍面临许多挑战。

一方面,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的发展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加大对绿色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投入。

另一方面,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提高治理效果,保护好生态环境。

为了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经济发展的步伐,我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加大对绿色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投入,推动绿色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其次,鼓励企业投入绿色产业,提高绿色产业的竞争力。

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和根本

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和根本

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和根本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任务。

它们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

它们也是当前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涉及到全球走向和未来发展方向的问题。

在这里,我们将探讨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和根本。

绿色发展的关键绿色发展是指以环境保护为前提,以可持续利用资源为基础,依靠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实现经济快速增长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

绿色发展关键在于:一、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技术创新。

绿色发展需要通过改变传统的产业结构,发展高科技产业,推进新型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方向的技术创新,以更高效、更清洁的方式实现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二、加强政策引导,推动市场化机制。

政策引导是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引导和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绿色发展,加强能源和环境领域的监管,促进产业转型和淘汰劣质企业,加强环境减排和污染治理。

三、依托城市建设,推动城市化的绿色化。

城市化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

城市化的绿色化是建设生态城市、绿色地铁、生态住宅等项目,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交通系统等多维度的角度,推动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四、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能源革命。

能源革命是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

通过推进新能源的利用,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形成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从而有效实现能源消费的低碳化和清洁化。

生态文明建设是指在绿色发展的基础上,以生态为中心,以人民幸福为核心,以文明发展为目标,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为动力,实现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协调发展的一种战略性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在于:一、科学认识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是全球生态系统的最基本单元,是生态环境的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从深入学习生态知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优化生态环境格局等方面全面落实科学认识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二、坚持可持续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生态文明与绿色经济发展之关联

生态文明与绿色经济发展之关联

生态文明与绿色经济发展之关联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开始更加重视生态文明与绿色经济之间的关系。

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绿色经济则追求可持续发展,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相结合。

这两者之间的关联密切,共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性发展。

首先,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是环保,而绿色经济是环境友好型的经济模式。

通过生态文明的倡导和实施,人们对环境的重视程度得到了提高。

在这种背景下,绿色经济的发展成为一种必然。

绿色经济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清洁能源等手段,使生产方式更加环保可持续,从而实现了环境和经济的双赢。

其次,生态文明与绿色经济之间的关联还体现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上。

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倡导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

绿色经济的发展则促使人们更加关注环境和生态,追求简约、健康的生活方式。

例如,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骑自行车代替汽车,尽量减少碳排放;在饮食方面,更多人开始选择有机食品和素食,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这些种种变化都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绿色经济的发展,并加强了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和追求。

再次,生态文明的倡导推动了绿色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绿色产业是指以环境友好为出发点,注重资源的节约、循环利用、低碳排放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的产业形态。

生态文明理念的普及,推动了社会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增长,同时也为绿色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这种背景下,绿色产业逐渐兴起,涉及节能环保、清洁能源、可持续农业等多个领域。

这些绿色产业的发展不仅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能,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和就业机会的增加,推动了经济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

另外,生态文明与绿色经济之间的关联还表现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

随着生态问题的加剧,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这些政策包括鼓励绿色创新、推动环境法规的落实、设立绿色基金等,旨在引导企业和社会各界转变发展观念,促进经济绿色化。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绿色经济发展之路探究

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绿色经济发展之路探究

现代经济信息10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绿色经济发展之路探究程军溢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摘要:在国家倡导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视域下,绿色生态经济概念也被相应的提出,并凭借其对社会发展所起到的积极意义,广泛被人们所认可和接受。

虽然,我国绿色经济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指导下获得了一定的效益,但是在我国绿色生态经济建设中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这些难题严重阻碍着我国全面化向绿色生态经济建设推进的脚步。

本文从我国绿色生态经济面临的困难出发,深入分析了我国企业面临的重大困难,并结合实际现状,积极探索了相应的策略,从而达到有效提升我国绿色生态经济建设的目的。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绿色经济发展;困难;路径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8)016-0010-01一、我国绿色生态经济建设中遇到的困难1.政府官员的绿色生态意识有待提升绿色生态经济是近年来被提出的一种新型发展理念,这种全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在我国广泛传播,并受到了高度重视。

但是我国的政府官员对于绿色生态经济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表面上,不能在实际运用上科学、合理的对我国现代化产业进行相应的改进,从而极大的影响了我国产业向绿色化的转型。

政府官员对其认识不足,也使绿色生态经济很难在我国进行全面开展,政府对绿色生态经济有效实现路径认识不足,甚至对于绿色生态理论也只是停留在其理论基础上,从而无法正确的运用到我国现代产业中,出现了我国现代产业和未来发展理论相违背的尴尬局面。

政府对绿色生态经济的认识不足,也使得我国现代化的绿色生态经济人才培养不受重视,高校培养出的生态人才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向绿色生态经济转型的要求,从而严重阻碍了我国全面化的绿色生态经济建设的脚步。

2.基层人员对绿色生态经济认识严重不足绿色生态经济建设在我国提出时间较短,工作人员对其不够了解,甚至是政府官员也不能全面理解绿色生态经济的内涵。

基层人员对绿色生态经济建设理解严重缺乏,使得我国企业很难在日益剧烈的国际竞争中实现向绿色化经济的转型。

2024年继续教育公需课考试题目及答案

2024年继续教育公需课考试题目及答案

2024继续教育公需课考试题目及答案一、绿色经济单选题1在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方面,要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用最少的资源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A. 正确B. 错误正确答案:A2.2023年11月16日,《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

文章中,总书记从()这几个方面,深刻阐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重大关系,提出明确要求。

CD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A. 心@@B. CD®@C. 心@@@)D. CD®®@®正确答案:D3. 红线、底线、上线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严格坚守的三条红线,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与生命线。

()A. 环境质量、资源利用、生态保护B. 资源利用、环境质量、生态保护C. 资源利用、生态保护、环境质量D. 生态保护、环境质量、资源利用正确答案:D4.2022年,我国将“共建清洁美丽世界”作为六五环境日的主题,旨在促进全社会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共建清洁美丽世界,需要每个人付出努力。

在日常生活中,公民应该()心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培养良好习惯@制定柜关法律法规,依法治理环境@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或骑车出行@坚持绿色消费,少用或不用一次性产品A. 心@@B. 印@@C. ®®@D. 印@@正确答案:B5.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回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意见》,强调加强生态保护,促进绿色发展。

对此,下列符合要求的是()也发展循环经济@吃食野味@伺机排放污水@保护耕地A. CD®B. CD@C. ®®D. @@正确答案:B6要达成绿水青山就是青山银山的目标,就必须把()放在优先地位A. 人民B. 保护C. 发展D. 经济正确答案:B与2060年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经济发展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经济发展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经济发展路径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国家战略。

随着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等问题的日益严重,如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经济发展路径。

一、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在这个过程中,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生态环境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国家战略,是一个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它旨在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发展有机结合,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的共同提升。

二、以绿色发展形式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为了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中国提出了绿色发展的理念。

所谓绿色发展,就是通过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手段,使得经济的增长能够与资源的保护以及环境的改善共同达成。

这种发展形式既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又不会对环境和资源造成过度损耗。

它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的协调发展的有效手段。

三、以科技创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才能够实现。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科技创新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效果。

目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也在逐渐推行绿色技术、清洁生产等理念。

这些技术的运用能够大幅度降低能耗和排放量,以此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环境负荷,从而达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

四、通过政策引导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引导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式之一。

政府需要通过政策来引导经济向绿色方向发展,减少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等问题的发生。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此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财政、税收等手段,鼓励企业、机构、个人从事绿色产业、绿色投资等活动,从而使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

中国的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知识点总结

中国的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知识点总结

中国的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知识点总结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本文将对中国的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绿色发展的概念与特点绿色发展是指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发展模式。

其特点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资源的高效利用,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培育等。

二、中国绿色发展的路径中国绿色发展的路径主要包括: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创新驱动型和制度保障型四个方面。

资源节约型绿色发展是指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环境友好型绿色发展是指发展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创新驱动型绿色发展是指通过技术创新和科学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制度保障型绿色发展是指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推动各方共同参与,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

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领域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生态保护和修复,污染防治,资源循环利用,生态文明教育和公众参与。

生态保护和修复是指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生态环境的功能,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抵抗力。

污染防治是指减少和控制各类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

资源循环利用是指加强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回收利用,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生态文明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公众参与是指加强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共治。

四、中国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中国政府积极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推动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例如,制定能源法、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强化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法律保障。

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绿色产业发展。

实施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等专项行动,提升环境质量。

大力推进绿色经济发展必须创新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大力推进绿色经济发展必须创新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大力推进绿色经济发展必须创新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作者:林卿来源:《绿色科技》2016年第20期中国正迈入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与绿色经济发展新时代。

高红贵教授所著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论》,表达了其作为一名从事绿色经济发展研究者对当下中国建设绿色文明、发展绿色经济的深刻理解。

该书围绕“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这一主题做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型成果。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厘定了绿色经济的理论本质绿色经济这个词汇最早见于英国环境经济学家大卫.皮尔斯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的蓝图》第一本小册子的书名中,此后,绿色经济一词在世界广泛传播。

但是,皮尔斯等人的“绿色经济”只是从环境经济学的视角,阐述了环境保护及改善问题,其实质借用绿色经济之名,表达环境经济之实,诠释环境保护、治理污染和改善的问题。

为了阐释绿色经济的本质问题,刘思华先生在《绿色经济论——经济发展理论变革与中国经济再造》(2000年出版)中,把绿色经济看作生态经济与可持续经济的新概括与代名词,并对绿色经济进行了以下界定:“绿色经济是可持续经济的实现形态和形象概况。

它的本质是以生态经济协调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

”沿着这个新的学术路径,高红贵教授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论》一书,“以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视角探寻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深刻阐述了诸如“生态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变量,驱动经济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等观点,揭示了创新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应奠基于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上。

2 厘定了绿色经济的的文明属性自皮尔斯等人指出环境经济学范畴的绿色经济概念以来,国内外一个主流观点,就是把绿色经济看成是解决工业文明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新经济观念,是克服工业文明的褐色经济或黑色经济弊端的经济模式。

高红贵教授认为,工业文明经济范畴的绿色经济观念,在本质上仍是人与自然对立的文明观,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工业文明及黑色经济反生态和反人性的黑色基因,丢弃了绿色经济是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和超越工业文明黑色经济、铸造生态文明生态经济的本质属性,从而否定了绿色经济是生态文明生态经济形态的理论内涵与实践价值。

论生态文明、绿色经济、和谐社会发展关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思华访谈录

论生态文明、绿色经济、和谐社会发展关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思华访谈录

作者: 李雪
作者机构:�经济师》编辑部
出版物刊名: 经济师
页码: 6-7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1期
主题词: 构建和谐社会 建设生态文明 绿色经济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社会发展 刘思华 博士生导师 教授
摘要: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分析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认真总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从而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等一系列崭新发展理念和重大战略思想,集中体现了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国家、政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经济发展问题上重大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创新。

因此,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这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伟大创造。

刘思华教授在不久前召开的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第五届论坛的大会发言中论述了生态文明、绿色经济、和谐社会发展关系问题。

本刊将刘思华教授的发言整理后,以访谈形式刊发,以飨读者。

浅析生态文明下的产业结构升级与绿色产业体系的建立

浅析生态文明下的产业结构升级与绿色产业体系的建立

浅析生态文明下的产业结构升级与绿色产业体系的建立
张艳波;王世民
【期刊名称】《魅力中国》
【年(卷),期】2011(000)005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要实现生态文明的目标,必须对现有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与升级.生态文明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提出的.从生态文明的发展途径来考察,必须对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升级,即形成节约资源能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
【总页数】1页(P68)
【作者】张艳波;王世民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学院,财经学院,陕西,咸阳,712082;西藏民族学院,财经学院,陕西,咸阳,71208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1
【相关文献】
1.生态文明下的产业结构升级与建立绿色产业体系 [J], 刘胜华
2.生态文明背景下绿色产业发展探析 [J], 方晓红
3.浅析生态文明下的产业结构升级与绿色产业体系的建立 [J], 张艳波;王世民
4.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环境规制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J], 韩素娟
5.生态文明视角下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评《资源环境约束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 [J], 杨红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发展绿色经济 推进三重转变

发展绿色经济 推进三重转变

发展绿色经济推进三重转变
刘思华
【期刊名称】《理论月刊》
【年(卷),期】2000(0)1
【总页数】4页(P10-13)
【关键词】中国;绿色经济;生态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
【作者】刘思华
【作者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0.4
【相关文献】
1.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低碳经济实现绿色发展 [J], 蒋洁敏
2.坚持绿色发展推进呼伦贝尔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J], 张福云
3.大力推进绿色经济发展必须创新绿色经济发展模式——《绿色经济发展模式论》评介 [J], 林卿
4.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绿色繁荣——恩施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证研究 [J], 覃章梁;
5.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经济社会超常发展——从新晃以领导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谈起 [J], 黄木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欟绿色发展与绿色崛起的两大引擎———论生态文明创新经济的两个基本形态刘思华,方时姣(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生态文明与可持续经济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收稿日期:2012-04-05作者简介:刘思华(1940-),男,湖北云梦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生态文明与可持续经济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湖北省生态经济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生态经济教育委员会会长。

摘要:循环经济与循环发展和低碳经济与低碳发展,都是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的范畴与形态。

生态文明创新经济的实现载体与实现形式具有多样性,而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则是它的两个基本形态。

在21世纪生态文明与绿色经济时代,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将会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它将是中国绿色发展与绿色崛起的两大重要引擎。

关键词:生态文明;创新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685(2012)07-0038-0621世纪是生态文明与绿色经济时代。

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的实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其中最基本的形式就是循环经济与循环发展和低碳经济与低碳发展。

循环经济与循环发展和低碳经济与低碳发展,都是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的范畴与形态,这就决定了生态文明创新经济的载体与实现形式具有多样性,而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则是它的两个基本形态。

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和民族真正的崛起,既要在经济上崛起,又要在文化上崛起。

21世纪生态文明与绿色经济时代的大国崛起,还要在生态上崛起,大力发展生态文明创新经济。

一、生态文明创新经济的重要载体与基本形态之一———低碳经济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以低碳革命为主要标志的生态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人类文明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从此进入绿色、低碳发展时代。

因而,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2009年,《中美联合声明》中指出,气候变化是我们时代的重大挑战之一,应对气候变化和国际金融危机,“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转型十分关键”。

[1]因此,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是世界各国经济创新发展的新方—83—经济纵横·2012年第7期DOI:10.16528/ki.22-1054/f.2012.07.014向和共同的目标与使命,低碳经济必然成为生态文明创新经济的重要载体与基本形态。

(一)低碳经济的科学内涵和本质特征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最早使用了“低碳经济”这个词,其核心内容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虽然提出了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但是没有对这个新概念作出科学界定。

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低碳经济做了各种定义和诠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广泛认同的统一定义。

学者们提出了几种观点,代表了对低碳经济理论本身的几种理性认知,在此基础上,我们把它们概括为“三论”:一是“模式论”,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

这是目前国内外主流的理性认知和理论含义。

现在被人们广泛引用的是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的观点:“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型。

”[2]我国有些学者都强调低碳经济是相对于高碳经济模式而言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如,付允等认为:“低碳经济是针对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而言,是相对于基于碳基能源的经济发展模式而言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这是一种绿色经济模式。

[3]二是“方式论”,认为碳排放量已经成为衡量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标识。

如,鲍健强等指出,从表面上看,碳排放量的高低是人类能源利用方式和水平的反映,但是从本质上讲,更是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标识。

低碳经济涉及人类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等问题,从本质上触动了人类经济发展方式变革的问题。

[4]三是“形态论”,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经济形态。

如,刘细良认为:“现代意义上的低碳经济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关系的一种理性认知,是一种低能耗、低物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绿色可持续经济;是继人类社会经历过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的新能源革命。

”[5]我们认为,这种新能源革命是低碳革命的表现形式,其本质上是生态革命。

潘家华认为,低碳经济相对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等来说,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在我们看来,它在本质上是生态经济形态。

进入21世纪后,英国率先发起了世界低碳革命。

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的低碳发展战略逐步进入了实践层面,使人感到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低碳时代。

因此,“模式论”和“方式论”,应当说是从实践层面上讲的。

而“形态论”则是从学理层面上讲的,认为低碳经济是从工业文明(包括后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的一种经济形态。

我们把“三论”统一起来,就不能仅仅是低碳经济现象的概述,而是要给予理论内涵。

因此,我们必须运用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低碳经济概念进行重新界定。

对低碳经济的本质内涵与根本特征的诠释应在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中进行。

[6]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碳排放量、生态环境代价及社会经济成本最低的生态经济,是一种能够改善地球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可持续性很强的可持续经济。

低碳经济有两个基本点:其一,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活动低碳化,把二氧化碳排放量尽可能减少到最低限度乃至零排放即脱碳化,获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效益;其二,它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能源消费生态化,形成低碳能源和无碳能源的绿色知识经济体系,保证生态经济社会有机整体的清洁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这就把低碳经济纳入了生态文明的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准确地揭示了低碳经济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突出地体现了它的经济本质是生态经济与可持续经济,它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一种经济形态、经济模式、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统一。

(二)低碳文明具有生态文明的本质属性自低碳革命在我国兴起之后,学术界出现一种所谓低碳革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思潮,极大地歪曲了低碳革命与低碳经济的文明属性和经济本质。

在此,我们强调几点:第一,人类社会发展的三次技术革命引起了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关系与方式的三次伟大飞—93—经济纵横·2012年第7期跃。

农业技术的发明与使用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技术革命,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关系与方式的第一次飞跃。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农业革命,使人类获得了手工生产力。

蒸汽机的发明与使用,引爆了震撼世界的工业技术革命,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二次技术革命,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关系与方式的第二次飞跃。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工业革命,使人类获得了机器生产力和信息生产力。

从1770年开始的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到20世纪80年代,整个工业革命经历了三个阶段,这就是所谓的第一、第二、第三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最终使人类文明发展陷入生态危机的困境之中,导致生态与生物技术革命兴起,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三次技术革命,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关系与方式的第三次飞跃。

这次革命可以称之为生态革命,它将使人类获得以生态生产力为基础并与经济生产力内在统一的生态经济生产力。

它是比机器生产力、信息生产力更加完备、更高层次的绿色生产力。

第二,三次技术革命引起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三次巨大变革,即人类文明形态的三次更替。

农业革命引起人类经济社会出现第一次巨大变革,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明;工业革命引起人类经济社会出现第二次巨大变革,创造了辉煌的工业文明;生态革命将会引起人类经济社会的第三次巨大变革,一定会比工业文明在人类文明历史上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生态文明。

第三,人类文明形态的三次更替与人类社会形态的三次更替具有高度一致性,或者说它们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第一次巨大变革使人类社会由原始文明进入农业文明社会即农业社会;第二次巨大变革使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社会即工业社会;当今人类文明面临的第三次巨大变革,将使人类社会由工业文明与后工业文明进入生态文明时代,走向未来的生态社会。

第四,低碳文明在本质上是生态文明。

发展低碳经济,推进低碳发展的过程,也就是铸造低碳文明的过程。

现阶段人类文明发展正在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

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文明,不仅要克服工业文明时代的黑色经济与高碳文明的各种弊端,而且要超越工业文明,铸造现代文明的新形态,即成为生态文明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从学理层面上说,低碳文明在本质上是生态和谐、经济和谐、社会和谐一体化的生态文明社会经济形态。

这就揭示了低碳文明的生态文明属性及其历史地位。

[7]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作出符合客观事实和逻辑分析的基本结论:低碳革命不是第四次工业革命,而是生态革命的一种现实形式;低碳经济不是工业经济范畴,而是生态经济范畴;低碳文明不是工业文明发展的最高阶段,而是属于生态文明的范畴。

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建设生态文明与发展绿色经济的方向、目标与要求,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绿色的创新经济发展道路,这才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质与方向。

(三)低碳经济与低碳发展本身就是创新经济与创新发展第一,低碳经济是继农业文明即“原生态”低碳文明的农业经济形态、工业文明即高碳文明的工业经济形态、信息文明即高碳文明的最高阶段的后工业经济形态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是经济社会形态的深刻变革和巨大创新。

这就是说,低碳经济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历史的新阶段,意味着人类文明形态的变迁与创新。

[8]第二,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人类文明形态及经济社会形态的根本变迁,而且是经济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尤其是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乃至生存与发展观念的彻底变革与创新。

因此,低碳经济与低碳发展作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就在于对工业文明时代的黑色高碳经济发展模式与方式的否定和扬弃。

构建生态文明创新绿色经济发展模式,是生态文明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模式。

第三,低碳经济之所以是创新经济,其关键是能源结构和能源生产与使用技术的创新,这是对工业文明时代的黑色高碳能源结构和能源生产与使用技术的变革与创新。

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所在,是对现代经济运行与发展方式进行一场深刻的生态革命。

[9]这场革命的核心技术突破来自于新的能源生产技术和能源使用技术领域的科技创新,它是以风能、太阳能、生物能等低碳与无碳能源代替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高碳碳基能源—04—经济纵横·2012年第7期的生态革命。

也就是说,低碳经济要实现能源消费结构由黑色高碳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经济与能源结构的转型,体现着工业文明增长经济向生态文明创新经济的转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