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篇一:集体行动的逻辑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个体通过组织和协作来实现共同的目标。
这种行动通常涉及到集体决策、分工合作、资源调配和互相支持等方面。
集体行动的逻辑不仅仅是简单地将个体的力量相加,更在于改变了个体行动的方式和效果,使得整体具有更大的力量和影响力。
首先,集体行动的逻辑在于共同目标的制定和集体决策的过程。
在集体行动中,个体需要通过讨论和协商来制定共同的目标,并进行集体决策。
这个过程中,个体的意见和利益需要得到充分的尊重和考虑,以达到一致的共识。
这样一来,集体行动具备了统一的方向和动力。
其次,集体行动的逻辑在于分工合作和资源调配的方式。
在集体行动中,个体需要根据自身的特长和能力来进行分工合作,以达到整体的最优效果。
每个人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和任务,通过互相之间的协作和配合,实现了工作的高效运转。
同时,个体还需要根据集体的需求和资源的分配,进行合理的资源调配,以确保整体的利益最大化。
最后,集体行动的逻辑在于互相支持和团结的精神。
在集体行动中,个体之间需要互相支持和团结,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
通过相互之间的帮助和激励,个体可以克服困难,达到目标。
此外,集体行动还能够培养个体之间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综上所述,集体行动的逻辑在于共同目标的制定和集体决策的过程、分工合作和资源调配的方式以及互相支持和团结的精神。
只有在这样的逻辑下,集体行动才能够实现最大的效果和影响力。
因此,对于个体而言,参与集体行动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可以通过与他人合作,共同实现更大的目标和梦想。
篇二: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集体行动是指一群人共同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
它通常需要团队合作、协调和共同努力,以达到集体的利益和目标。
在阅读有关集体行动的逻辑后,我深感集体行动是一种重要且必要的力量,它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和变革。
首先,集体行动能够汇集个体的力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和专长,但单独行动往往难以产生显著的影响。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集体行动在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无论是政治抗议,环境保护还是群众运动,集体行动的力量都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而集体行动的逻辑,成为了我在读完《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后的主要思考。
《集体行动的逻辑》是曼努埃尔·卡斯特斯(Manuel Castells)教授撰写的一部社会学著作。
卡斯特斯是一位着名的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他在这本书中对集体行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集体行动的逻辑。
首先,卡斯特斯通过对不同类型的集体行动的研究,阐释了集体行动的动力和逻辑。
他指出,集体行动与其他形式的行动不同,它是由一个共同的目标或价值观所驱动的。
集体行动的动力来自于人们对共同利益的追求和对不公正的愤怒。
当人们认识到自身利益与集体利益的联系,他们就会积极参与到集体行动中。
同时,卡斯特斯还强调了集体行动的逻辑,即人们通过集体行动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佳途径。
他认为,通过集体行动,人们能够集结更多的资源和能量,从而更好地争取自身权益,解决自身问题。
其次,在研究集体行动的逻辑时,卡斯特斯还对影响集体行动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他指出,集体行动的逻辑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结构、组织和交流方式等。
社会结构的不平等和不公正是导致集体行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社会存在不平等和不公正的现象时,人们往往会产生一种无力感和愤怒情绪,从而积极地参与到集体行动中。
此外,组织形式和交流方式也对集体行动起着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组织形式和有效的交流方式可以促进集体行动的形成和发展。
另外,在书中,卡斯特斯还对网络时代的集体行动进行了探讨。
他指出,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使得集体行动的方式和逻辑发生了变化。
互联网提供了一个无障碍的平台,使得人们可以迅速建立联系和组织。
通过社交媒体等工具,人们可以轻松地传播信息和表达观点,从而形成更加广泛和强大的集体行动。
互联网的出现使得集体行动成为了一种全球化的现象,人们可以跨越地域和国界,共同参与到集体行动中。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篇一:在当今社会,集体行动已经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现象。
无论是政治上的示威游行,还是社会上的慈善活动,集体行动都在不断地发生着。
而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呢?首先,集体行动的逻辑在于凝聚力。
通过集体行动,人们能够团结在一起,共同追求一个共同的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力量得以集中,从而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
例如,在政治上的示威游行中,参与者们能够通过集体的力量,向当权者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
而在社会上的慈善活动中,人们也能够通过集体行动,为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支持和希望。
其次,集体行动的逻辑在于合作与共享。
在集体行动中,人们需要相互合作才能够取得成功。
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能力,为集体的目标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时,集体行动也能够促进资源的共享与分配。
通过合作,人们能够更好地利用各自的资源和技能,实现共同的目标。
例如,在社区义工活动中,人们可以通过合作,共同为社区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持。
最后,集体行动的逻辑在于影响力。
通过集体行动,人们能够更好地传达自己的观点和价值观。
集体行动往往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关心,从而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例如,通过大规模的示威游行,人们可以向社会传递自己的诉求和不满,从而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反思。
而在社会上的慈善活动中,集体行动也能够唤起更多人的爱心和关注,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的关怀和支持。
总之,集体行动的逻辑是凝聚力、合作与共享以及影响力。
通过集体行动,人们能够团结一致,共同追求一个共同的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力量得以集中,从而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
同时,集体行动也强调了合作与共享的重要性,通过合作,人们能够更好地利用各自的资源和技能,实现共同的目标。
最后,集体行动能够产生更大的影响力,通过集体行动,人们能够更好地传达自己的观点和价值观,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关心。
篇二:集体行动的逻辑是一种组织力量和资源来实现共同目标的方法。
这种行动的逻辑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情境,包括政治运动、社会运动、商业合作等等。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行政一班张俊东15012873 在本学期的中间阶段,我接触了《集体行动的逻辑》这本书,阅读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了这本著作。
在这篇文章中我就关于集团的主体的行为,以及相容性和排他性的区分和大小集团的比较中,小集团的天赋优势进行比较。
奥尔森教授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书中一开始就批判了传统的集团利益观。
传统的社会理论家研究集团行为时,总是认为具有相同利益的个人所形成的集团,有进一步扩大这种集团利益的倾向,每个集团都是为其成员的共同利益服务的。
比如消费者协会的出现,商家一旦提高价格,消费者一感觉利益受损就会谋求与商家交涉。
奥尔森却发现,这个看似合理的观点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和预测集体行动的结果,往往在最后还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一部分集体中的个人放弃为集体利益的行为而加入搭便车的行列,另一部分为集体利益行动的个人因为成本收益的不均衡而放弃为集体谋利益,最终的结果是集体无行动。
还是以刚才的消费者来说的话,虽然大家都有想要商家降低价格这种想法,却没多少人愿意做出头鸟,因为与商家交涉要花费资金,与工商部门反映情况也要时间和物质的成本,还有就是在我国政府办事效率比较低,办事还不一定能够成功,所以作为理性的我们就会觉得,付出了数天甚至数月的时间和不少资金,而自己所获得的收益完全不能弥补付出,消费者们就不会愿意去做了。
奥尔森解释道出现这种情况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在集体行动中,集团越大,增进集团利益的热能获得的集团总收益的份额就越小,有利于集团的行动得到的报酬就越少。
这种情况下,即使集团能够获得一定量的集体物品,在数量上也是远远低于它所能达到的最优水平,其次,由于集团越大,集团任一个体能获得的总收益的份额就越小,他们从集体物品中所获取的收益就不足以抵消他们提供的哪怕是数量很小的集体物品所支出的成本,再次,集团成员的数量越多,组织成本就会相应增加,在这种情况下,获得任何集体物品前需要跨越的障碍就越大。
关于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
关于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关于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1曼瑟尔·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被称为公共选择理论的奠基,公共选择理论是一种以现代经济学分析民主立宪制政府的各种问题的学科,传统上是属于政治学的范畴(对此更为普遍的称呼则是政治经济学,但应该注意这不可和马克思主义对这词的定义混为一谈)。
公共选择理论研究选民、政治人物、以及政府官员们的行为,假设他们都是出于私利而采取行动的个人,以此研究他们在民主体制或其它类似的社会体制下进行的互动研究利益集团问题,通过阅读,我们能够了解到奥尔森所提出的集体行动的逻辑推演,而在网络化迅速发展、群体的事件多发的今天,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为我们理解和解决客观现实当中的诸多相关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对利益集团做了区分,相容性,排他性。
由具有相同利益的个人所形成的集团,均有进一步追求扩大这种集体利益的倾向。
奥尔森教授在本书中明确支持这种论断根本是错误的。
在一个集团范围内,集团收益是公共性的,及集团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共同且均等地分享它,而不管他是否为之付出了成本。
在严格坚持经济学关于人及行为的假定条件下,经纪人或者理性人都不会为集团的共同利益采取行动,较之排他性集团,相容性集团就有可能实现集体的共同利益。
奥尔森教授设计出了一种动力机制——有选择性的激励,这种激励之所以是有选择性的,是因为它要求对集团的每个成员却别对待,“赏罚分明”。
但对组织集体行动并不奢望,因为成本太高了。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2奥尔森开篇就否认了人们惯性认为的,又具有相同利益的`个人所形成的集团,均有进一步追求扩大这种集团利益的倾向。
集团是与具有相同利益的人构成的,而这里所说的利益是只针对他们个人的,那么我们如果说追求集团的利益也就能推出我们是在追求个人里的基础之上的。
集体行动的逻辑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奥尔森・奥尔森作为美国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
他在1965年所著的《集体行为的逻辑》被译成十儿种语言畅销全球,更奠定了他集体行动理论的代表人物的地位。
本书的观点是,“除非一个集团中人数很少,或者除非存在强制或其他某些特殊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两种集团形式的不同性质和功能。
在区分这两种集团的性质和功能之前,需要首先了解集团成员行动的相关理论,而这是本书在探讨小集团时所予以阐述的。
根据作者的理论推演,只有集团收益率乘以个人得到的集团收益的份额等于集体物品总成本的增加率时,个人得到的集团物品数量最优。
这里,集团收益率必须超过成本增加率,其倍数等于集团收益超过个人收益的倍数。
这也就是说,只有个人占集体的份额大于成本占收益的份额,即个人的收益大过成本(这里应该指总成本)时,也就是集体物晶的成本与集体物品所获得的收益相比微不足道时,才会产生提供集团物品的可能。
于是根据这个理论公式,可以看看小集团和大集团的区别究竟在什么地方。
当一个集团是小集团时,由于成员很少,获得其他成员行为的信息成本较低且相互监督的可能性很大,所以集团成员可以经过协商共同承担提供集体物品的成本。
并且,即便只有一个成员承担所有成本也仍然可以提供集体物品,因为小集团的个体份额是很大的,特别是小集团中的大个体,而成本相当于集体收益来说又是很小的。
不过,这里需要明确的是,这样也容易产生少数剥削多数的倾向,也就是小集团中的众多小成员搭大成员的便车。
另外,还需要了解的是,在小集团的成员不断增多的时候,由于成员的增多,由成员享有的平均收益所组成社会最优收益不断增大,之前单独负担成本的成员已经无力提供更多的资源以满足这些收益实现所需要的成本,使得这个集团距离最优收益水平越来越远,最终也会导致集体物品供给的失败,而这个会在大集团中得到更详细的阐释。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
课程:市场中左右为难的政府题目:读后感一名字:学号:参考文献:《集体行动逻辑性》《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集体,个体,在这两者之间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又有什么样的影响。
个体的行为会怎样影响集体,集体又如何来引导个体来达到利益的最大化。
奥尔森教授撰写的这本《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则是公共选择理论的奠基之作。
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奥尔森把经济学的方法引入到政治学和社会学领域,在分析集团的非市场行为的基础上建立了“公共选择理论”。
全书的逻辑线索清晰,思维严谨又多有创建,堪称当代学术著作中的经典。
传统观点认为,“组织或社团的存在是为了增进其成员的共同利益”。
是的,个体组成小集体,小集体又组成大集体。
作者并不否认这一观点,但是他提出成员也拥有纯粹的不同于集团中其他人的利益,所以建立组织并不总是必要的。
接下来作者介绍了公共物品和大集团,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非竞争性是对费者而言的,即一个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不减少其他人对此物品的消费;非排他性是对生产者而言的,即公共物品一旦被提供,非付费者便不能被排除在对此物品的消费之外;而大集团往往是规模庞大的群体组织,如国家。
作者还隐约解释了“搭便车”的行为机制。
在一个集团内部,集团利益是公共性的,即集团中每个成员都能共同且均等地分享它。
这也就意味着,不管个人是否付出成本,他都能享受到集团的共同利益,而这样的性质促使集团的每个成员都想“搭便车”坐享其成。
基于这样的结论,奥尔康教授对集体行动作了进一步分析。
首先奥尔康教授根据集体利益的相容性和排他性,将各种种各样的集团分为利益相容性集团和利益排他性集团。
排他利益类似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既有利益”,这样的集团碰到的是“分蛋糕”问题,因而希望分利者越少越好,分利集团越小越好,故这类集团总是排斥他人进入;而相容性集团则碰到“做蛋糕”问题,自然希望人越多越好,集团规模越大越好,故而这类集团总是欢迎具有共同利益追求的为主体加入其中。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报告
对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的理解——《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报告曼瑟尔·奥尔森撰写的《集体行动的逻辑》是新政治经济学的经典著作,是一部有关人类行为理论的经典巨著,它对个人在具有集体利益的组织中为何引发行动困境这一问题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理论以“理性人”假设为逻辑起点,认为由于存在搭便车现象,集团规模越大,集体行动越困难,并提出“选择性激励”解决困境。
这为我们理解和解决现实当中的相关问题提供了借鉴,但其理论自身也存在着局限性。
通过研读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我们可以逐步清晰地了解奥尔森提出集体行动理论的逻辑思路,其阐述的集体行动理论为我们理解和解决客观现实当中的诸多相关问题具有启发作用。
同时,随着对这一理论的关注和更深一步的思考,我们也发现其理论存在一些局限性。
一、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的逻辑思路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理论采取“理性人”的假设,他假设人都是理性的、自利的、短视的,人们总是寻求最大的收益和最低的成本。
从这一假设出发,奥尔森对“有共同利益的个人组成的集团通常是试图增进那些共同利益”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
他认为,“除非一个集团中人数很少,或者除非存在强制或其他某些特殊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有理性、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
”奥尔森重点考察了集团规模与集体行动之间的关系,对大集团和小集团做了区分,认为集团规模越大,增进集团利益的人获得的集团总收益的份额就越小,组织成本也越高,集体行动越困难。
奥尔森指出:“在任何一种情况下,规模是决定对个体利益自发、理性的追求是否会导致有利于集团的行为的决定性因素。
比起大集团来,小集团能够更好地增进其共同利益。
”他指出一个具有共同利益的集体并非必然产生集体行动的根源在于集团内广泛存在的“搭便车”现象。
一个理性的人是不会参与到集体行动中来的,因为这要花费私人的成本,而收益却是集体共享。
针对大集团集体行动提供公共物品的困境,为避免搭便车,奥尔森设计建立独立的“选择性的激励”驱使潜在集团中的理性个体采取有利于集团的行动。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集体行动的逻辑》是一本由美国社会学家Mancur Olson所著的社会学著作。
该书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独特的视角,深入探讨了集体行动的本质和逻辑。
在全球范围内,这本书被广泛认为是对社会学和政治学领域的重要贡献,为我们理解社会现象和政治行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中,Olson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概念,即“个人理性”的假设。
他认为,在任何集体行动中,个人都会根据自身的利益和动机来做出决策。
这一理论对于我们理解社会中的各种行为和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集体行动都是由一小部分人所主导的,而大多数人则是被动的参与者。
这种现象正是由于个人理性的假设所导致的。
此外,Olson还对集体行动的动机和障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指出,集体行动的动机通常来自于共同利益或共同目标,而集体行动的障碍则来自于自私的个人行为和信息不对称。
这些观点为我们理解为什么有些集体行动能够成功而有些则失败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集体行动因为缺乏共同利益或者受到个人行为的干扰而未能取得成功。
总的来说,《集体行动的逻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社会和政治行为。
它告诉我们,集体行动并非简单的人数叠加,而是受到个人理性和动机的影响。
只有当个人的利益和动机与集体利益相一致时,集体行动才能够取得成功。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如何激发个人的共同利益,以促进集体行动的实现。
在读完《集体行动的逻辑》之后,我对社会和政治行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意识到,集体行动并非简单的人数叠加,而是受到个人理性和动机的影响。
只有当个人的利益和动机与集体利益相一致时,集体行动才能够取得成功。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如何激发个人的共同利益,以促进集体行动的实现。
同时,我也意识到集体行动的成功并非易事,需要克服诸多困难和障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如何激发个人的共同利益,以促进集体行动的实现。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在翻开《集体行动的逻辑》这本书之前,我对于集体行动的理解还停留在一个相对模糊和浅显的层面。
然而,当我真正深入其中,那些文字仿佛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洞悉集体行为奥秘的大门。
书中所阐述的观点,让我不禁回想起曾经亲身经历的一件事。
那是在我大学的时候,学校组织了一场全校规模的公益活动——为贫困地区的孩子募捐书籍和学习用品。
一开始,这个活动的倡议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大力支持,各个学院也都积极响应。
海报贴满了校园的每个角落,广播里也不断地宣传着活动的意义和目的。
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场全校师生都会热情参与的盛大行动。
我所在的班级也不例外,班长在班会上激情洋溢地讲述了这次活动的重要性,呼吁大家踊跃参与。
同学们在当时也都纷纷点头,表示愿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可当真正要行动起来的时候,情况却变得复杂起来。
比如说,在收集书籍的过程中,有些同学虽然答应了会带书过来,但到了截止日期,却找各种借口说忘记了或者家里没有合适的书。
这让负责收集的同学感到十分无奈和困惑。
还有在组织义卖活动的时候,原本报名参加的志愿者,到了活动当天,却有不少人以各种理由请假不来,导致现场人手紧张,忙得不可开交。
我记得那几天,负责组织的同学一个个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他们不断地打电话、发信息,试图说服那些没有履行承诺的同学参与进来,但效果并不理想。
而那些积极参与的同学,则在一边默默地付出更多的努力,试图弥补人员不足带来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观察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有些同学之所以不愿意参与,并不是因为他们不关心贫困地区的孩子,而是觉得自己的一点点贡献对于整个活动来说微不足道,不会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还有一些同学则是担心自己付出了努力,却得不到相应的认可或者回报。
这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集体行动中的“搭便车”问题。
就像书中所说的,在一个集体中,每个人都希望享受集体行动带来的利益,却不愿意付出相应的成本。
这种心态在这次募捐活动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集体行动的逻辑
读《集体行动的逻辑》的心得引言在此,我更愿意把“集体行动的逻辑”说成是“集体行动的困境”,虽然事实上它们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但我总觉得“集体行动的困境”比“集体行动的逻辑”更能表达出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的复杂性与它的实质。
“集体行动”一词虽然简单,但是把其作为一个社会现象来研究,其深度与复杂性可见其中,真正再深究时,就真的觉得自己的思维也陷入了困境,好像一直在几个问题上循环,好在有前人的研究与指导,让我可以在几个关键性的问题上有实质性的突破,对“集体行动”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
一、集体行动的困境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集体行动的逻辑或曰集体行动的困境是客观存在的社会象现,是行动个体理性行为的非合作博弈结果。
首先,集体行动是相当于个体行动而言的,对于集体行动的论断也是由对个体行动的假设而得出的。
这个假设就是“由具有相同利益的个人所形成的集团,均有进一步扩大这种集团利益的倾向“。
这只是一个理想模型,奥尔森教授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中就明确指出这一论断根本是错误的。
个人自私的行为并不一定能够而且在许多情况下显然不能够在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下产生最佳的社会共同结果,个人理性并不能保证集体理性。
认为集团会采取行动维护其利益,这是建立在集团中的个人行动都是为了自身利益这一假设上的。
因此,在严格坚持经济学关于人及其行为的假设条件下,经济人或理性人都不会为集团的共同利益采取行动。
于是,集体行动会由于种种原因的阻碍,不能像预期中的那样出现扩大集体利益的倾向。
二、集体行动的困境的由来奥尔森教授对集体利益作了区分,一种是相容性的利益,另一种是排他性的利益。
我们可以把相容性利益与排他性利益分别比作“做蛋糕”与“分蛋糕”的问题,前者在把蛋糕做大的过程中总是希望做蛋糕的人越多越好,集团规模越大越好,故这类集团总是欢迎具有共同利益追求的行为主体加入其中,可谓“众人拾柴火焰高”,而后者则希望分利者越少越好,分利集团越少越好,故这类集团总是排斥他人进入。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_心得体会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感谢您的阅读!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一)吴勇浩《集体行动的逻辑》是公共选择理论的奠基之作,研究的是传统经济学很少置予关注的非市场决策的集体行动问题。
在传统经济学家看来,这些问题是由于非市场因素导致的,违背了经济学的基本行为假设。
然而,奥尔森对集体行动的逻辑的研究,恰恰证明了非市场问题依然可以用经济学方法来研究。
在这本书里,奥尔森紧扣“经济人”的行为假设前提,认为利益集团的成员都有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在没有选择性激励或强制等手段下,为了所谓的公共利益或集体物品最大化而宁可自己承担集体成本是不存在的。
换句话说,即便是基于成员共同利益组成的集团在试图增进成员的共同利益,实现集团某些目标而采取行动,成员的行动并非是理所当然的,它都是建立在成员实现集团中某些特定利益的基础上。
这就批判了传统经济学家的观点:有共同利益的个人所组成的集团是为他们的共同利益而行事,会在必要时采取行动以增进维护共同利益。
奥尔森认为,即使集团采取的行动在实现集团目标之后,能够使集团中所有成员获得相对应的利益,也不能推导出所有成员一致自愿采取行动,实现这一目标。
集团或集体设立的最初目标是为了促进和维护共同利益,其组织的基本功能是提供公共或集体物品。
在集团内部成员中,集体行动产生的集体物品属于公共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
通常情况下,集团在采取集体行动过程中,某些成员的消极对待或少付出行为并不会影响其对实现了的集体物品的分享。
这就可能导致了集体成员“搭便车”现象的产生,在这种情况下,集体成员宁愿不享受公共物品也不愿付出成本去实现集团目标,所以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集团的利益。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运用集体行动的逻辑可以解释很多事情。
就拿安全性日益堪忧、形势严峻的食品问题来举例。
当这些毒大米、三聚氰胺奶粉、瘦肉精猪肉等食品流入消费者市场时,假设最初恰巧发现问题的一小撮消费者,能够坚决地控告商家,同时给政府施予必要的压力,促使相关职能部门及时取缔商家,以最严厉的措施去惩罚这些为了赚取暴利,不顾消费者生命健康去生产有毒有害的食品厂家,或许就不会出现一大批消费者受害事件。
集体行动的逻辑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这本书被称为“制度性公共选择理论”的奠基之作,作者曼瑟尔·奥尔森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
了解了一下关于这本书的背景知识后发现,这本书1993年获得美国管理学会颁发的“最持久贡献著作奖”,1995年获得美国政治学会颁发的“里昂·爱泼斯坦奖”,且适合于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各类研究人员使用。
在这本书中,奥尔森提出了三个看似平常、实则重大的问题:为什么对每一个人都有利的集体行动常常难以实现?国家兴衰的根本原因何在?同样是市场经济国家,为何有些繁荣而另外一些却遭受贫困?在这本书中,奥尔森主要回答了其中的第一个问题,并在回答过程中开创了与其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集体行动经济学”,群体规模、搭便车、选择性刺激等范畴被界定并广泛应用于经济分析之中。
首先梳理一下本书的框架,奥尔森首先阐述了集体行动理论与理性人假设的相关理论,为从微观机制来对集团腐败进行分析奠定理论基础。
奥尔森鲜明地反驳了传统理论丝毫不加怀疑地认为正如单独的个人会为他们的个人利益而行事一样,有着共同利益的个人所组成的集团会为他们的共同利益而行事。
并随后得出了在许多情况下小集团比大集团更有效率、更能创造价值的观点。
第三章则考察赞成工会的论点的含义,并得出以下结论:某一形式的强制性会员制度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工会是生死攸关的。
第四章则用本研究中提出的方法对马克思的社会阶级理论进行考察并对其他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的国家理论进行分析。
第五章按照本研究阐述的逻辑对许多政治学家使用的集团理论进行分析,并证明对这一理论的通常理解在逻辑上是矛盾的。
第六章提出了一个新的压力集团理论,说明大的压力集团组织的会员制度和力量并不是游说疏通活动的结果,而是它们其他活动的副产品。
本书最吸引我的是当中的搭便车理论,虽然在书中主要讲的是大集团的搭便车现象。
但这个概念的完善跟对其有明确的定义确是书发表之后的一些评论者完成的。
再后来就有了搭便车效应一词。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集体行动的逻辑》这本书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就像给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让我看到了集体行动背后那些有趣又复杂的事儿。
我先得说说我经历过的一次小区维权事件,这事儿和书里讲的内容可有不少联系呢。
我们小区之前有个问题,就是停车位规划得特别不合理。
车越来越多,每天晚上找车位都像打仗一样。
于是呢,有几个热心的邻居就站出来,说要找物业协商,重新规划停车位。
这一开始,大家都觉得这是个好事儿啊,纷纷响应,就像一群准备冲锋陷阵的战士,觉得肯定能把这事儿搞定。
可这过程啊,就像书里说的,没那么简单。
刚开始,大家在业主群里讨论得热火朝天,各种主意都有。
有人说要增加停车位数量,有人说要规范停车秩序,还有人说要给物业施压。
这就像一群人在黑暗中找方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
但是呢,真正到行动的时候,问题就来了。
每次和物业协商,需要业主代表出面吧,可这代表就不好选。
有的邻居虽然在群里喊得凶,可真要他去和物业谈,就各种推脱,不是说没时间,就是说怕得罪物业。
这就像书里提到的“搭便车”现象,大家都想享受改变带来的好处,可都不想付出成本。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意见也很难统一。
有部分业主觉得增加停车位会占用绿化面积,他们就不同意。
还有些业主觉得规范停车秩序要安装门禁系统,费用怎么分摊又是个大问题。
这就像一团乱麻,越扯越乱。
最后呢,这次维权行动就有点雷声大雨点小了,没达到大家预期的效果。
从这件事儿再来看《集体行动的逻辑》,就更能理解书里说的了。
集体行动要成功可不容易,不是人多力量就大。
这里面有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博弈,还有组织成本、“搭便车”问题这些复杂的因素。
就像我们小区这次,虽然大家目标好像是一致的,但在行动过程中,各种小算盘一打,就很难达成真正的集体行动了。
这本书真的让我明白,要让集体行动有效,得好好考虑这些内在的逻辑,不能光靠热情,还得有合理的机制和大家共同的努力。
以后要是再有类似的事儿,我可得好好琢磨琢磨这些道理,可不能再让行动半路夭折啦。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集体行动的逻辑》是美国哲学家迈克尔·托马斯·斯密斯的一部著作,通过对集体行动的逻辑和心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揭示了集体行动的本质和特点。
在阅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深受启发,对集体行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首先,书中对集体行动的定义和特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作者认为,集体行动是指一群人共同合作以达成共同目标的行为。
而这种行为的特点是,它需要群体成员之间的协作和协调,需要彼此之间的互相配合和信任。
这种集体行动的特点使得它与个体行动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也使得它成为了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次,书中对集体行动的逻辑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作者指出,集体行动的逻辑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它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在集体行动中,个体的行为和决策往往受到了社会环境、群体心理和文化传统的影响,这使得集体行动的逻辑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同时,作者还对集体行动的动机和效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揭示了集体行动的内在机制和社会意义。
最后,书中还对集体行动的心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作者认为,集体行动的心理是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它涉及到了个体的认知、情感和意愿等多个方面。
在集体行动中,个体的心理状态往往受到了社会环境和群体压力的影响,这使得集体行动的心理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
同时,作者还对集体行动的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揭示了集体行动的心理规律和特点。
通过阅读《集体行动的逻辑》,我对集体行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我认识到,集体行动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到了个体和群体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也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同时,我也意识到,要促进和引导集体行动,需要深入了解集体行动的逻辑和心理,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管理。
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我会对集体行动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和引导集体行动的发展和进步。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在《集体行动的逻辑》这本书中,作者曼瑟尔·奥尔森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分析,探讨了集体行动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让我对集体行为有了全新的认识。
书中开篇就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却引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个人在理性的情况下,有时并不会参与到对整个集体有益的行动中?奥尔森指出,传统观点认为,当一群有着共同利益的个体聚集在一起时,他们自然会为了共同的利益而采取行动。
但实际上,这种假设往往是错误的。
奥尔森提出了“搭便车”理论。
在一个大群体中,每个人都希望他人付出努力来实现共同的目标,而自己则可以坐享其成。
比如在社区环境治理中,大家都明白干净整洁的环境对所有人都好,但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即使自己不参与打扫,也能享受到其他人打扫带来的好处。
这种“搭便车”心理的存在,导致了集体行动的困境。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这一现象,作者将群体分为两种类型:相容性群体和排他性群体。
相容性群体中,个体所获得的利益并不相互排斥,比如享受公共公园的美景。
而排他性群体中,成员所获得的利益是相互排斥的,比如一个工作岗位的竞争。
在相容性群体中,“搭便车”问题往往更为严重,因为个体很难阻止他人享受共同利益。
奥尔森还探讨了小群体和大群体在集体行动中的不同表现。
小群体中,由于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加紧密,监督更加有效,个体为了集体利益行动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而在大群体中,成员众多,相互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个人的贡献难以被准确衡量,这就使得“搭便车”行为更容易出现。
书中提到的一些案例让理论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工会组织为提高工人工资而进行的斗争。
在规模较小、组织紧密的工会中,成员更容易团结起来采取行动。
但在规模庞大、成员复杂的工会中,协调和组织行动的难度就大大增加。
奥尔森的理论对于理解社会现象具有重要的启示。
在公共政策制定方面,政府需要考虑如何克服集体行动的困境,激励个体积极参与公共事务。
比如通过税收优惠等手段鼓励企业进行环保投资,以解决环境污染这样的公共问题。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后感《集体行动的逻辑》这本书由美国经济学家曼瑟尔·奥尔森所著,初读此书,我便被其深刻的见解和独特的分析视角所吸引。
在书中,奥尔森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和丰富的实例,对集体行动的困境以及可能的解决途径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我们理解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奥尔森在书中开篇就指出了一个看似违背常理的现象:在一个群体中,即使每个个体都认为某个集体行动是有益的,也并不意味着这个行动就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这是因为个体在考虑是否参与集体行动时,往往会权衡个人的成本和收益。
如果个人为集体行动付出的成本高于预期的收益,那么即使集体行动的成果对整个群体有利,个体也可能选择不参与。
这种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的矛盾,就是集体行动面临的困境。
以公共物品的提供为例,比如一个社区需要修建一座公园,这座公园对于社区内的所有居民都有益处。
然而,修建公园需要资金和人力投入,每个居民在考虑是否出资出力时,可能会想:“即使我不出钱出力,一旦公园建成,我也能享受到它带来的好处。
”如果大多数居民都抱有这样的想法,那么公园的修建就很难顺利进行。
这就是典型的“搭便车”问题,个体都希望享受集体行动的成果,却不愿意承担相应的成本。
奥尔森进一步指出,集体规模的大小对集体行动的可能性有着重要影响。
在小群体中,由于成员之间相互熟悉,彼此的利益关系较为紧密,个体的行为更容易受到监督和约束,因此集体行动相对容易达成。
而在大群体中,由于成员众多、关系复杂,个体的“搭便车”行为更难被发现和制止,集体行动往往更难以实现。
为了解决集体行动的困境,奥尔森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策略。
其中,选择性激励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选择性激励是指对参与集体行动的个体给予额外的奖励,对不参与的个体进行惩罚。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改变个体参与集体行动的成本和收益结构,从而提高个体参与的积极性。
例如,在一个志愿者组织中,可以为表现出色的志愿者提供荣誉证书、晋升机会或者其他形式的奖励,同时对不履行职责的志愿者进行批评或警告。
集体行动的逻辑
读《集体行动的逻辑》有感如果你想对利益集团理论有深刻的理解,那么这本书无论如何是必须一读书。
《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1993年获得美国管理学会颁发的“最持久贡献著作奖”,1995年获得美国政治学会颁发的“里昂·爱泼斯坦奖”。
本书适合于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领域的各类研究人员使用。
自本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以来,现代经济学中兴盛、发展起来了一门新的分支--公共选择理论,它研究的是传统经济学不予关心的非市场决策问题。
传统经济学之所以不研究这类问题,无非是认为,诸如此类的决策和行动由于是由非市场因素决定的,所以就超出了经济学有关行为的传统假定。
可现代经济学的拓展和进步恰恰证明了:非市场题并不意味着不能用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
相反,公共选择理论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牢牢扣住了“经济人”这个最基本的行为假定,认为除了参与私人经济部门活动的人之外,公共活动的参与者也受制与此,都有使自己行为最大化的倾向,无行为主体的所谓的公共利益是不存在的。
现在,公共选择理论不仅在经济学术界独立门户、自成一派,渗透到对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各个方面的研究中去,而且国外许多学者也用之来分析计划经济的形成、演变及其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日益受到我国学术界的热情关注。
奥尔森教授撰写的这本《集体行动的逻辑》一书则是公共选择理论的奠基之作。
者开篇即批判了人们习以为常的观点:“有共同利益的个人组成的集团通常总是试图增进那些共同利益”,并由此给出了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经济人”假设。
这个假设有三层含义:(1)人是“自利性”的个体,经济学家认为社会竞争的幸存者都好象是按照“自利原则”行事的人,而那些不按照自利原则行事的人已经消亡;(2)个人的理性选择导致对幸福最大化的追求;(3)每一个人的自利行为与群体内其他人的自利行为之间的一致性假设。
另一个假设是集体目标的公共性假设,即认为人们形成集体是因为有着共同的目标或是存在利益上的一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体行动的逻辑》读书笔记奥尔森·奥尔森作为美国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
他在1965年所著的《集体行为的逻辑》被译成十几种语言畅销全球,更奠定了他集体行动理论的代表人物的地位。
我有幸拜读了这本经典名著,他从集团和组织理论的概念入手,将理性人假设引入社会领域集体行动问题的研究中,奠定了集体行动理论的逻辑起点,很好地解释了生活中诸多集团及政治问题。
以下便是我的相关读书心得。
首先梳理一下本书的框架,奥尔森首先阐述了集体行动理论与理性人假设的相关理论,为从微观机制来对集团腐败进行分析奠定理论基础。
奥尔森鲜明地反驳了传统理论丝毫不加怀疑地认为正如单独的个人会为他们的个人利益而行事一样,有着共同利益的个人所组成的集团会为他们的共同利益而行事。
并随后得出了在许多情况下小集团比大集团更有效率、更能创造价值的观点。
第3章则考察赞成工会的论点的含义,并得出以下结论:某一形式的强制性会员制度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工会是生死攸关的。
第4章则用本研究中提出的方法对马克思的社会阶级理论进行考察并对其他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的国家理论进行分析。
第5章按照本研究阐述的逻辑对许多政治学家使用的集团理论进行分析,并证明对这一理论的通常理解在逻辑上是矛盾的。
第6章提出了一个新的压力集团理论,说明大的压力集团组织的会员制度和力量并不是游说疏通活动的结果,而是它们其他活动的副产品。
对于“经济人假设”,我认为是非常实用。
每个人的行为背后基本的逻辑都是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这就是人的“理性”。
这个利益我们一般人都把它理解的比较狭窄。
实际除了经济利益,人还有很多的抽象利益,如人的情感、地位等方面。
举个例子。
有些人热衷慈善、乐施于人,一般来看这是违背“理性”的,但是,可能他是为了获得名誉、存在感或者享受施与的快乐与欣慰、甚至仅仅只是获得某种心理的平衡等等,这也是符合最大化自己利益的原则。
它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大集团公共选择理论,我认为大有继续研究的意义。
社会是人组成的,把每一个人,无论是作为个人还是组织中的人的行为规律研究透了,对我们解决许多社会问题会有很大帮助的。
何况对于研究国家、社会中的一个个集体、组织的行为也大有裨益。
奥尔森还发现,集体行动在两种特定条件下比较容易产生,一是集体成员的不对称,二是选择性激励的存在。
“搭便车”之所以发生在于信息不对称,所以集体行动难以达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
他进而从特殊利益集团的内涵、特征及类型入手,与集团腐败案件相结合分析,论证了集团腐败的行为主体就是特殊利益集团,并提出了集团腐败的新的概念。
接下来提出了腐败集团中的组织者,监督机构的对立性以及腐败成本的高低是防治集团腐败的重要因素。
我之前就开始思考过事业单位人事赘余及效率相对低下等类似的问题,在中国的现实中这种问题普遍存在并亟待解决。
在某种曾度上甚至可以说中国的文化就是造了这样的局面。
也看到过有些人从管理、分工、文化等等方面找到过一些未涉及核心层面的原因,问题远非一般人想的那么简单。
奥尔森却一语道破:“个人的理性导致集体的无理性。
”“我们必须坚持一种判别真伪的原则,即对历史规律的任何解释必须适用于两个以上的事件才算成立。
”“一种理论的说服力不取决于它能够解释多少件事实,而在于它能说明差别多大的不同类型的事实。
”奥尔森是独特的。
正如诺贝尔经济奖得主罗伯特·梭罗说的,“我们大多数人都相当类似,认识其中一个就等于认识了全部。
但奥尔森不同,他别具一格。
这使我们更加怀念他。
”奥尔森的独特在于他一生专门研究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个人的理性行为往往无法产生集体或社会的理性结果?这种专注与执着值得我们尊敬。
世界充满了未知,只要我们足够的执着与专注,不断的追寻逻辑,很可能会有伟大发现。
问题是这种伟大对你有多大的吸引力,面临许多欲望的时候,你是否会动摇与放弃?你是否从这种思考的过程中得到极大的快乐?这恰恰是我们现在社会中难于寻觅的的。
几十年以前的陈景润身上曾经显现过。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个人理性导致集体的无理性的例子的分类。
人的自利分成两类,一类增加自己的利益,一类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损。
人的行为也分两类,一类是作为,一类是不作为。
这样组合起来就有四类。
第一类、作为为了增加自己的利益。
像偷盗,坑蒙拐骗,行贿受贿、制假贩假、做伪劣产品、城市牛皮廯、乱穿马路、发布虚假信息、引发价格战、发动战争等等。
奥尔森提到的分利联盟有些就属于这一类,如通过“寻租活动”、影响经济政策制定,增加自己利益。
第二类、不作为增加自己的利益。
不按要求处理污水,随意排放污染环境,故意不标生产日期,政府部门不作为、不按要求先检测产品再投向市场,对某些有害消费者的行为故意视而不见等等。
第三类、作为保护自己的利益。
超载、行贿、响应竞争对手的价格战、反对改革、撒谎、作假、组成联盟等等。
第四类、不作为保护自己利益。
见义不勇为、对他人求助视而不见、对增加集体利益毫不关心等等。
这就是奥尔森提到的“搭便车“行为。
这里的个人包括一类比较特殊的人——统治者或者统治集团。
他们的行为影响更大,表现方式也不一样。
复杂了吧。
奥尔森的“不对称”与“选择性激励”明显的力不从心了。
就是处理第四类“搭便车”行为,笔者认为这两种策略也很难奏效。
“不对称”存在,但更多得是“对称”。
而且我们无法让他不对称。
“选择性激励”有用,特别是小集团,但放到整个社会作用就大打折扣了。
执行是个很大的问题。
就说法律,有时候就是一个“选择性激励”,但是,看看,犯法的事多了。
何况有些事你怎么去“选择性激励”。
像大打价格战,恶性竞争等等。
还有,统治者、统治集团呢?特别是在民主比较缺乏的社会。
解决了这四类问题,人类就开始真正开始走向理想的家园。
实际,奥尔森身后是一个更大的领域——公共选择理论。
诺斯认为公共选择理论起源于《集体行为的逻辑》、布坎南与塔洛克的《同意的计算》、安东尼唐斯的《民主的经济理论》。
本人了解的比较少。
仅就几个基本的简单的概念说说自己的看法。
“经济人假设”,我认为是非常正确的。
每个人的行为背后基本的逻辑都是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这就是人的“理性”。
这个利益我们一般人都把它理解的比较狭窄。
实际除了经济利益,人还有很多的利益,像涉及情感方面的等等。
举个例子。
有些人捐款帮助贫困、弱势群体,一般来看这是违背“理性”的,但是,可能他是为了其他的利益,获得名誉、成就感、施与的快乐、帮助他人的欣慰、或者仅只是获得某种心理的平衡,或者减轻自己的某种心理痛苦等等。
这也是符合最大化自己利益的原则呀。
当然这不是否认有些人损己利人,完全无私的奉献。
但占得比例有多少?这种行为会大面积扩散吗?显然不可能。
福利经济学家阿马蒂亚·库马尔·森曾以一个故事讽刺公共选择理论:有一个外地人问“请问到火车站怎么走?”,“当然”,本地人一边说一边指向相反的方向,邮局正好在那里。
“您能顺路帮我发封信吗?”“当然”,外地人一边回答,一边想着打开信封,看看里面有没有值得偷的东西。
我想这恰恰是人类的现实。
许许多多的例子简单的讲就是这样的。
中国有句话“尔虞我诈”,用在这里最合适。
至于,社会上出现的看上去许许多多违背人的自利的原则的例子,存在是件好事,但笔者要说,结合秩序的属性,他们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政府本身就是一个利益集团。
而且往往就是他导致整个集体的无理性。
这一点我想虽然有许多人难以接受,但他就是事实。
奥尔森的“流寇”与“坐寇”的例子,历史上、现实中极权政府的行为、恶性的党派争斗都说明这个道理。
公共选择理论,我认为大有继续研究的意义。
社会是人组成的,把每一个人,无论是作为个人还是组织中的人的行为规律研究透了,对我们解决许多社会问题会有很大帮助的。
何况对于研究国家、社会中的一个个集体、组织的行为也大有裨益。
但公共理论都没有看到背后的“秩序”。
这才是解决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矛盾的钥匙。
我这里就不再赘述。
奥尔森后来写了两本书,都比较著名。
《国家兴衰探源》与《权力与繁荣》逻辑上是与《集体行为的逻辑》一脉相承的。
笔者也正有写同样的书之意,只是时间不够。
正真看清了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矛盾的深层逻辑,这两个问题自然可以得到很好的解答。
笔者认为人类的历史就是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不断冲突、调和、再冲突、再调和的不断的循环。
现在也一样,永远都是这样。
这种循环是永无止境的。
奥尔森的伟大被远远低估了。
他轻轻的推开了一扇人类通往理想家园的门,只是,还只开了一条缝。
人类任重而道远。
奥尔森还发现,集体行动在两种特定条件下比较容易产生,一是集体成员的「不对称」,二是「选择性激励」的存在。
所谓「不对称」即集体成员收益的不对称。
个别成员从集体行动中得到的利益比其他成员来得越大,他为集体行动作贡献的积极性也就越大。
假如三个和尚中有一个是喝水特别多的「水鬼」,而其他两个是很少喝水的「耐乾旱品种」,那么「水鬼」和尚挑水给大家喝的可能性就很大。
「不对称」在国际间的集体行动中经常出现,例如亚洲金融危机对日本影响很大,因此日本积极出钱设立「亚洲货币基金」。
同样,美国认为北约能给美国安全带来很大利益,因此愿意负担高达70%的北约经费。
「选择性激励」的存在是实现集体行动的另一个条件。
选择性激励可以分为正向激励和反向激励两种。
正向激励通过搭卖私人物品的方法,刺激集体成员为负担集体行动的成本作贡献。
许多慈善机构的筹款活动都提供正向激励,例如,购买慈善演出的门票可以观看别人看不到的演出,慈善捐款可以获得嬴取奖品的抽奖机会等,都是搭卖私人物品的行为。
三个和尚中的那个小和尚也许就不介意天天下山挑水,藉此机会偷偷瞧一瞧在河对岸洗衣服的那位貌美村姑。
与此类似,美国劳联产联领袖组织工会运动得到的利益,主要在于他们个人所获得的政治权力和行政资源,与劳资谈判获得的直接利益反而关系不大。
反向激励是惩罚搭便车的措施,最常见的是禁止搭便车者享受集体行动的成果。
许多国家的工会都将劳资谈判的范围限制在工会会员范围内,使非会员无法享受工会争取到的加薪和优惠待遇。
总之看这本书,最大的感觉就是简单却充满了逻辑的智慧与对常识的质疑、反思甚至否定。
在此基础上,文章的最后提出了从教育、监督及法制三方面预防和惩治集团腐败的对策建议,以此来达到维护应有的社会公平与社会公正。
经济学的研究一般都从理性人的视角出发,通过交易成本的比较进行分析,但这种分析往往不能得出切合实际的结论.我们通过对一些行业协会进行的跟踪观察,运用社会资本的理论,分析了集体行动中志愿发起者的特征、生成与作用,从经济学和社会学结合的角度考察了行业协会这种社会组织的行为特征,从而对我国行业治理组织与市场治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进行了更加现实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