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1012定稿)

合集下载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专业代码:120102专业名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二、培养目标及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与文化素养,具备现代管理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能在各级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开发与应用、实施管理与评价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1.德育方面热爱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全局观念、法治观念和吃苦精神、奉献精神、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

2.智育方面系统掌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信息管理研究与应用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现代信息系统的能力;掌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与信息管理有关的法规,了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发展动态,具有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开发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3)具有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能力,包括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实施管理、信息系统评价等方面的能力;(4)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能适应信息技术、经济管理理论与方法发展的要求;(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与收集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科研工作能力;3.体育、美育及其他方面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掌握体育运动的基础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修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1.doc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1.doc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110102)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坚实的数学、管理学,经济学基础,掌握计算机科学和现代信息科学的理论与技术,具备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富有宽厚的专业基础、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能在各个行业相关信息部门和政府职能部门以及专业IT公司从事信息系统分析、项目开发、评估监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具有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和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

2、系统掌握和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数学、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开发方法;具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有关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与技能;具备融合所学信息技术与经济学、管理学知识,和解决信息管理的综合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

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础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和军事训练标准,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

三、培养特色本专业在教学中充分依托我经管学科的优势,把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与会计、金融、工商管理等领域有机结合,构建以信息的获取、处理为基础,IT项目管理、质量管理为保障,以建模、定量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在会计信息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方面具有开发和应用的能力;同时,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会计信息化和企业管理信息化人才。

四、主要课程运筹学、经济学原理、中级微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财务管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网络编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企业资源计划、多变量统计方法、管理信息系统、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IT 项目管理、信息系统配置与过程管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培养方案1. 建设目标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开发能力的专业人才,满足信息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2. 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了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1)掌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2)具有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工作中能够熟练运用现代计算机软件、硬件和网络技术;(3)具备较高的信息管理和分析能力,能够有效地进行信息资源管理和决策支持;(4)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意识,能够协作完成复杂的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设计工作;(5)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能够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3. 培养任务(1)突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特色,注重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加强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开发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2)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设施,加大实验课程的开设,课程内容不断更新与改进,保证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3)能够培养学生对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和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4)强化实践教学,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完成各种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开发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5)培养学生优秀的科研素质,注重学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激发。

4. 主要课程设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管理学本门课程主要介绍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包括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信息安全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2)系统分析与设计主要介绍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技术,包括信息系统需求分析、功能设计、数据结构设计、系统测试等方面的知识。

(3)数据库技术主要介绍数据库的设计原理和管理方法,包括数据库的概念、结构、数据模型、查询语言等方面的知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书桌上,笔尖轻轻划过纸面,带着十年的方案写作经验,我开始构思这个“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这个方案,就像一幅画,需要用心描绘每一个细节。

一、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我们要明确专业定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听起来有些抽象,但其实就是将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培养具备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知识的高素质人才。

所以,我们的培养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具备现代企业管理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备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核心。

我们要根据培养目标,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

1.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等,为学生提供扎实的数学基础。

2.专业基础课程:计算机科学基础、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等,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知识。

3.专业核心课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等,培养学生具备现代企业管理的知识和能力。

4.实践课程: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上,我们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知识。

三、实践环节实践环节是检验学生能力的试金石。

我们要重视实践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

1.实验室建设:建立完善的实验室,让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课程设计、项目实践等。

2.实习基地: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锻炼自己。

3.学术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如学术竞赛、学术论坛等,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素质拓展素质拓展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社团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110102)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基本要求学生毕业时应具备以下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2.掌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采集、处理数据及信息系统开发的能力;掌握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能撰写各种系统分析及开发方案文档;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3.掌握一门外语,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达到国家规定的本科层次外语水平要求;4.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5.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高雅的审美品位和良好的美学素养,具有一定的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主干课程本专业主要课程有: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管理运筹学、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数据库系统概论、信息系统网络工程、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安全、信息经济学等。

四、学制及学期安排本专业为本科层次,学制4年。

共分8个学期,全程总计198周,每学期按17周规划教学周数,考试1-2周,1-7学期寒暑假安排34周。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2)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科门类:管理学专业大类: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名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专业代码: 110209w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具备扎实的现代经济、管理基础,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善于管理和经营,既懂技术又懂管理,具备开拓与沟通、应变与决策能力,熟悉国内竞争与合作环境的复合型IT行业高级管理人才,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从事信息技术规划、管理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工作。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管理、数量分析方法、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系统和设计方法及信息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

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数学、英语、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2)具有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能综合运用信息管理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3)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1)具有一定的交流沟通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三、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主要课程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运筹学、运营管理、计算机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多媒体技术、软件开发工具、Web技术与应用。

五、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习(运筹学与数据分析技术应用、软件工具开发MIS)、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多媒体及web技术设计、C++与实用系统开发、数据库课程设计)、专业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其中每门课程设计一般安排1~2周,毕业设计一般安排13~14周。

六、所含专业方向及特色1. 学术研究型2.应用技术型七、课程框架及学分要求八、毕业条件修完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的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个性课程及实践课程,成绩合格,且各部分所得学分均不少于相应规定学分数,累计获得不少于165学分,同时素质拓展学分获得不少于10学分方可毕业;符合河海大学学位授予条件者,可申请授予学士学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业本科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业本科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信息管理和企业管理基本知识,具备熟练的计算机实际应用能力,掌握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等部门从事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评价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2.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掌握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信息技术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3.掌握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管理等方面的方法、技术与工具;4.具有一定的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技能;5.熟悉经济管理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等方面的知识;6.了解本专来的理论与应用前沿以及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趋势;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主干学科、核心课程和主要实践环节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课程: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会计学、市场营销、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网络及应用、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实验与课程设计(程序设计、管理学、数据结构与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系统分析与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社会实践与实习(社会认知实践、管理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标准学制四年,修业年限4—6 年四、毕业学分与授予学位最低毕业学分为 195 学分,其中通识必修课 39 学分,通识选修课 8 学分;专业基础必修课 18 学分;专业核心必修课 47 学分、专业选修课程 40 学分,实践环节43 学分。

凡达上述毕业学分要求,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通化师范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doc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doc

信息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名称专业代码:110102专业名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Information Management & Information System)二、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信息管理学基础、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掌握系统思想以及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复合、创新型人才。

三、专业特色和培养要求专业特色: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研究信息的构成分布与特征,信息系统开发与设计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解决信息的获取、加工、检索、控制和利用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为科学研究和管理决策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管理、数量分析方法、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与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得到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四、学制和学分要求学制:4年学分要求:150学分五、学位授予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六、专业主干(核心)课程学科基础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高等数学(B)、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管理学原理。

专业主干课程:信息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原理、数据结构、信息分析与预测、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信息服务与用户、信息计量学、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管理信息系统、网站设计与开发、操作系统原理、信息需求分析、市场营销、运筹学、标准化与质量管理、智能信息系统、信息经济学等。

七、双语课程信息检索(information retrieval) 经济学原理 (Principle of Economics)八、主要实验和实践性教学要求本专业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劳动(0学分)、社会实践调查(0学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6周,3学分)、信息管理课程实践(4周,2学分)、毕业实习(4周,2学分)、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12周,6学分)其中:社会实践调查安排在一年级下学期暑期进行,成绩在第三学期评定;第6学期留6周时间用于进行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实践第7学期留4周时间用于信息管理课程设计。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所需要的理论和方法,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成为从事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承担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系统开发、维护、管理以及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专业特色:本专业研究信息的构成分布与特征,信息系统开发与设计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解决信息的获取、加工、检索、控制和利用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为科学研究和管理决策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管理、数量分析方法、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与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得到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学制与修业年限标准学制4年。

修业年限3—6年。

三、毕业要求思想政治合格,在规定的年限内修完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至少获得165学分,其中必修课程109学分,选修课程36学分,见习2学分,实习6学分,毕业论文6学分,独立实践其余学分6学分,且所得学分的结构符合要求。

四、授予学位要求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授予条例》和《重庆师范大学学士学位授予条例》的要求,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五、学分分配表六、课程设置表(一)通识课程( 39学分)1.通识必修课程( 36 学分)2.通识选修课程( 3学分)(二)学科基础课程(必修:27学分,选修3学分)(三)专业主干课程(必修:46 学分)(四)专业方向课程(选修:30 学分)(五)独立实践教学环节(必修:20学分;选修学分)七、关于本培养方案的其他说明1、本专业方案要求限招理科生,具有一定的数理基础和英语水平。

2、选择学习本专业方案的学生原则上应拥有自己的电脑设备,否则影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学习。

3、通识课《计算机文化基础II》本专业不修,以学科基础课《C程序设计》代替,要求学生参加重庆市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二级考试(C语言),其考试成绩作为本课程的成绩。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120102)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具备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政府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等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基本要求本专业以培养“懂信息技术的管理人才”为基本要求,学生应牢固树立“创新、创业、创富”的职业理想。

学生毕业时应具备以下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1.牢固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

具备严谨治学、团结协作的品质,具有社会责任感、法律意识及良好的职业道德。

2.掌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有采集、处理数据及信息系统开发的能力;掌握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能撰写各种系统分析及开发方案文档;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

3.掌握一门外语,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达到国家规定的本科层次外语水平要求。

4.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初步掌握1-2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质健康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5. 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高雅的审美品位和良好的美学素养,具有一定的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三、专业核心课程本专业核心课程有: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管理信息系统、信息数据库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网页程序设计、信息系统网络与安全、管理咨询工具、商务智能、ERP原理与应用、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资源管理。

2012_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

2012_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

2012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具有扎实现代管理科学、企业管理和信息技术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实际问题,能够在各级各类组织机构中从事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网络构建、信息系统维护、信息系统运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型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健康的身心素质,并系统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本专业知识体系,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与人沟通的较好表达能力、合作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企业管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3、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4、了解电子商务、ERP、CRM、SCM;5、具有较强的知识获取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学制与学分四年,九学期,其中第五学期为认知实习学期;共240学分。

四、毕业与学位授予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修完规定的学分,颁发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符合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条件,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五、主干学科与学位课程主干学科: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位课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英语、高等数学、企业管理学、西方经济学、管理运筹学、统计学、信息管理概论、数据结构、数据库管理与应用开发、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软件设计、ERP原理与实践、网络市场营销学另外不同的专业选修模块各有三门学位课程:模块一: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系统安全与保密(信息系统方向)模块二:无线传感技术概论、物联网项目工程管理(物联网方向)六、课程结构及学分、学时分配总表课程类型学分(学时)其中实验(践)分学期学分安排学分(学时)比例学分(学时)1 2 3 4 5 6 7 8 9课堂教学公共必修课41.5(664)26.60% 1(16)11 8 10 8.5 0.5 3 0.5 专业基础课50(800)32.05% 11.5(184)15 17 14 4 0 0 0 0 0 专业方向课51(816)32.69% 15.5(248)0 0 0 10 0 21 17 3 0 专业选修课11.5(184)7.37% 2(32) 4 7.5 0 公共选修课2(32) 1.28% 2合计156(2496)100% 30(480)26 25 24 22.5 0.5 24 21 12.5 0.5综合实践活动集中安排的实践教学(82.5 学分,占总学分的 34.38 %)形势与政策教育8 8 1 1 1 1 1 1 1 1 入学教育与军训 4.5(3周) 4.5(3周) 4.5安全教育 1 1 1认知实习18(12周)18(12周)18社会实践活动3(2周)3(2周) 1.5 1.5 课程设计18(12)18(12周) 4.5 4.5 4.5 4.5毕业实习9(6周)9(6周)9 毕业论文(设计)15(10周)15(10周)15 毕业教育 1.5(1周) 1.5(1周) 1.5 小计78 92.9% 78 6.5 1 5.5 5.5 18 5.5 7 2.5 26.5课外科技活动( 6 学分,占总学分的 2.71 %)第二课堂科技活动 6 7.1% 6 1 2 3合计84 100% 84 6.5 1 5.5 6.5 18 7.5 7 5.5 26.5 合计总学分240 100% 112.5 32.5 26.5 29.5 29 18.5 31.5 28 18 27注:1、形势与政策教育和安全教育课集中采取专题讲座、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不作整周安排。

信息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20102)一、专业简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设置于1993年,是青岛大学管理类学科较早设立的专业之一。

目前本专业所属系管理科学与工程系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下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二级学科和研究方向。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依托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近年来采取引进、培养、深造等一系列措施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现已拥有一支政治过硬、教学科研能力强、作风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适应学科发展需要的教学科研人员队伍。

现有教师18人,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7名,具有博士学位者15名,占教师比例83.3%。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素质过硬、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管理人才为目标。

近年来,本专业每年招生近60人,就业率均为97%以上,为社会经济各领域输送了一批高素质人才。

毕业生就业分布在多个行业的信息化相关领域,主要包括:IT 行业(如用友、金蝶、浪潮软件等ERP软件公司和咨询公司);大型制造企业(如海尔、海信等的信息技术部);银行、证券、保险业等;零售业;机关、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等等。

从企业反馈的信息来看,本专业学生适应能力较强,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

较早毕业的学生多已成为本单位的业务骨干和部门负责人,还有少数毕业生自主创业,展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对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具备优良的人才培养条件,教学和实验设备依托于青岛大学国家级文科实验中心,建设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实验室、InforERP实验室、ERP沙盘模拟实验室等。

同时,积极开拓社会资源,与校内教学资源实现互补。

已建立了多个校外实习基地,包括海尔集团、海信集团等知名企业,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实践平台。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青岛市和山东省经济发展需要的,具备现代管理学和经济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在国家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从事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以及信息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复合型高素质应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辅修人才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辅修人才培养方案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辅修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20102)
一、培养目标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辅修专业)培养适应国家信息化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知识面宽广,有创新意识和向上发展能力,具备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能力,能在各个行业相关信息部门和政府职能部门以及专业IT公司从事信息系统分析、项目开发、评估监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1.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理论,熟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熟练掌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相关理论,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知识结构。

2.具有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具有系统思想和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能力;了解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科动态,
三、修读要求与学位
学生修读时间为两年。

完成辅修专业培养方案中不少于4门课程的学习且未达到辅修专业要求,可申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辅修课程修读证明;修满规定的26 学分且满足相应条件1,可申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辅修证书;修满规定的36 学分(含辅修专业论文4学分)且满足相应条件,可申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辅修学士学位。

1申请辅修证书、学士学位相应条件详见《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本科生辅修专业(双学位)管理办法》
四、教学计划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师范大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2014级使用)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秉承“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教育理念,培养符合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的,具有扎实的管理理论基础,掌握信息技术的前沿理论和应用基础,具备管理、规划、组织、开发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各级各类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等,从事行业信息化建设、行业信息化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一)人才培养规格依据
随着移动计算、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兴起,我国的信息化建设步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这对于信息化建设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

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主要依据教育部、贵州省教育厅、贵州师范大学等部门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结合《中国信息系统学科课程体系2011》研究成果来确定。

在以我国对信息化建设人才的需求为导向的基础上,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理念,在充分融合了新兴信息技术知识的前提下,以“系统设计,分类指导,强化实践,提高能力”的培养方式,培养适应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及其重要思想,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较强的职业信念;
2.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主要学习经济、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学科的相关知识。

重点学习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管理、信息管理的理论与应用、信息化建设的方法与实践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科学思维、系统分析、技术工具的基本训练,了解信息技术的前沿理论和应用方法。

了解本专业及相关专业领域的发展动态和发展趋势,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探索精神。

4.掌握信息搜集、信息组织、信息分析、信息存储、信息开发的基本能力,掌握信息化建设中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计算机网络的规划与集成,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掌握软件工程的实施与管理等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等基本技能,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以及行业、职业要求的基本能力和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

三、主干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

四、学制
学制4年,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

五、学分
毕业所需总学分为:160 学分;其中,通识课程 43 学分;专业课程 91 学分;综合实践课程 26 学分。

六、本专业的课程设计思路及课程关系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
1.本方案充分体现了“交叉融合、能力导向、分类设计、分层培养和自主选择”的课程设置原则,课程设计为相互支撑、共同促进的通识课程、专业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三大模块。

通识课程的设置,能够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团结协作精神和职业理念;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较强的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专业课程的设置,能够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以及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基本能力和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

实践教学有利于培养和增强学生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探索精神。

通过各板块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在保证必修环节教学质量的同时,扩大专业选修和实践教学范围,加强学生的个性教育,丰富和完善课程体系结构。

3.课程设置目的在于学生素质和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实现“厚基础、
宽口径、素质高、能力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人才培养规格与具体开设课程之间的关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知识、素质和能力发展与开设课程关系表
(三)课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本专业是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高度交叉的专业,所以本专业主干课程的选取,必须结合交叉学科的对本专业基本要求,同时也要为学生后续的发展奠定基础。

本专业设定的学科基础课程,就是为达到
培养交叉学科专业人才而选定的。

本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首先是能满足本专业对学生知识结构的要求,其次还融合了相关学科近几年的新发展,最后结合了我国对信息化建设人才能力的实际需求,安排了相关的课程。

这些课程内容不仅照顾了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要求,而且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相当的好处。

专业核心课程也为学生在本学科进一步深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发展方向课程的选取,是根据“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和“电子商务应用”两个方向的不同特点,为培养学生在不同的发展方向上,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就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而设定的。

七、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八、毕业与获得学位的条件
参见《贵州师范大学本科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修订)》和《贵州师范大学学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试行)》。

九、课程结构及学分分布
主要环节比例:毕业总学分 160 ,实践环节学分 45 ,占总学分的28.13%,其中独立实验/实训/实践课程学分 39 ,占总学分的24.38%;最低选修课程学分 39 ,占总学分的 24.38% 。

十、人才培养计划表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通识课程人才培养计划表(见附表)
注:1.网络学习与理论讲授同步进行,不排入理论教学时间。

2.2+1*,2指须进入系统排课的理论课程学分,1为其它学习方式学分,不进入系统排课,其它同。

8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专业课程人才培养计划表
9
1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通识类综合实践课程人才培养计划表
注:军事理论课程结合军训进行,实践教学的“学期及周学时分布”,请用“√”表示。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专业类综合实践课程人才培养计划表
注: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期及周学时分布”,请用“√”表示。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职业基本技能训练课程人才培养计划表
注:实践教学环节的“学期及周学时分布”,请用“√”表示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课程人才培养成绩认定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