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四章重点笔记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4章笔记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4章笔记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4章笔记一、光的直线传播。

1. 光源。

- 定义: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 分类:- 天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等。

- 人造光源:如电灯、蜡烛等。

2. 光的直线传播。

- 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 实例:- 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与小孔形状无关,只与物体形状有关。

- 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形成的黑暗区域。

- 日食和月食:日食是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食是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 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路径,我们用一条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激光准直:在开凿隧道时,利用激光引导掘进机沿直线前进。

- 射击瞄准:“三点一线”,利用光沿直线传播来瞄准目标。

二、光的传播速度。

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 3×10^8m/s,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

2.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近似等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 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c,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约为(2)/(3)c。

三、光的反射。

1. 光的反射定律。

-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和入射角是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 反射的分类。

- 镜面反射:- 定义:平行光照射到光滑表面上时,反射光线仍然平行的反射现象。

- 特点:反射光强,且只在反射光的方向上能看到物体,如平静的水面、光滑的金属表面等反射太阳光时产生的强光。

- 漫反射:- 定义:平行光照射到粗糙表面上时,反射光线向四面八方散开的反射现象。

- 特点:反射光弱,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表面发生了漫反射,如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黑板上的字,就是因为黑板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四、平面镜成像。

1. 平面镜成像特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笔记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笔记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笔记一、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光到这一地区时,这一地区光传播的方向发生了偏折。

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光到这一地区时,这一地区光传播的方向发生了偏折。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光到这一地区时,这一地区光传播的方向发生了偏折。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光到这一地区时,这一地区光传播的方向发生了偏折。

可运用以下知识分析光在其他介质中的传播方向偏折情况。

光在其他介质中传播时一般会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随入射光线而偏折,在气体中折射率较小,在固体中较大。

光在空中传播速度最快,大于在其他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二、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结合作图记忆可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加深对直线传播的理解。

光线直线传播的应用可结合以下具体的实例来加深理解。

光线直线传播的应用可结合以下具体的实例来加深理解。

光线直线传播的应用可结合以下具体的实例来加深理解。

可运用图形记忆法理解光线直线传播的应用。

光线直线传播的应用可结合图形记忆法理解。

光线直线传播的应用可结合图形记忆法理解。

光线直线传播的应用可结合图形记忆法理解。

三、光线光线的符号是一种带箭头的直线,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线。

光线是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

光线是一种几何的抽象,在实际当中不可能得到一条光线。

名字是“光线”,是因为在科学发展的初期,所应用的科学研究方法而言,尚未有能力直接观察到光的存在,而是以文字方式来描述光的行进与变化特性,因此称为“光线”。

物理八年级四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八年级四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八年级四章知识点归纳总结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的运动规律和能量转化的科学。

在八年级的学习中,我们涉及了许多重要的物理知识点。

下面将对八年级物理课程中的四章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第一章:运动和力1. 运动的描述运动是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物的位置移动。

我们可以根据物体的位置和时间的变化来描述运动,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2. 力的作用与测量力是使物体发生变化的原因。

常见的力包括接触力、重力、摩擦力等。

我们可以通过力的大小和方向来描述它,力的单位是牛顿(N)。

3.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描述力和运动关系的基本原理。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如果受到平衡力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第二定律(运动定律)指出物体受到的合力等于物体质量和加速度的乘积;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指出力的作用总是成对出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第二章:光的反射1. 光线的传播特点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传播直线、以光速传播、具有反射、折射等特点。

2. 反射定律反射定律描述了光线与表面发生反射时的关系。

它指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3. 镜面的成像平面镜和球面镜是常见的镜子。

根据反射定律,我们可以得知镜子中的光线与物体的关系,并利用光线追迹法确定镜面成像位置。

成像特点包括:虚实、大小、正倒等方面。

第三章:声的传播1. 声音的特点和产生声音是物体振动引起的一种机械波。

声音的特点包括:响度、音调、音色等。

声音的产生与空气中的分子振动有关。

2. 声音的传播和速度声音需通过介质传播,如空气、水等。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米/秒。

3. 声音的反射和回声声音在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形成回声。

我们可以利用回声原理测量距离。

第四章:电和磁1. 电流与导体电流是电荷流动的现象,导体是电流流动的媒介。

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可由电量和时间来描述。

2. 电路和电阻电路是电流的路径,可以分为串联和并联电路。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物态变化笔记整理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物态变化笔记整理 人教新课标版

第四章:物态变化笔记整理注意点(理解部分)一、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沸腾图像分析:图1为某晶体的熔化图像,AB阶段该物质吸收热量,温度逐渐上升,处于固态;当温度升到t0时,开始熔化,t0为该晶体的熔点,整个BC阶段为熔化过程,虽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整个熔化过程为固液混合态;CD阶段该物质已熔化为液态,继续加热,温度再次逐渐上升。

图2为某非晶体的熔化图像,整个过程一直吸热,温度持续上升,没有温度保持不变的过程,即没有熔点。

可以比较出,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图3为某晶体的凝固图像,初始DE阶段该物质放出热量,温度逐渐下降,整个阶段该物质处于液态;当温度下降到t0时,开始凝固,t0为该晶体的凝固点,EF阶段为凝固过程,虽继续放出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整个凝固过程为固液混合态;FG阶段该物质已凝固为固态,继续放热,温度再次下降。

对于同一晶体而言,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图4为某非晶体的凝固图像,整个过程一直放热,温度持续下降,没有温度保持不变的过程,即没有凝固点。

图5为某液体的沸腾图像,液体在加热的过程中温度逐渐上升,达到t0时开始沸腾,温度t0为该液体的沸点,液体沸腾后虽不断吸热但温度却保持不变。

二、沸点的知识:1、液态氧的沸点-183℃,固态氧的熔点时-218℃.-182℃时,氧为气态。

-184℃时,氧为液态。

-183℃时,氧可以是液态、气态或气夜共存状态。

以水为例:固态 0℃液态 100℃气态2、可用纸锅将水烧至沸腾。

(水沸腾时,温度保持在100℃不变,低于纸的着火点)三、蒸发吸热。

有致冷作用:1、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

(风加快了身上水的蒸发,蒸发吸热)2、一杯40℃的酒精,敞口不断蒸发,留在杯中的酒精的温度低于40℃.(蒸发要从周围环境和液体自身吸热)3、在室内,将一只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示数会先下降再升高。

(酒精蒸发吸热。

使温度计中液体温度下降,蒸发结束后温度回升到室温。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总结一、力的概念及表示方法1. 力的定义力是使物体产生形状、状态或运动变化的物理量。

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弹簧测力计或天平等工具进行测量。

2. 力的表示方法力的大小用牛顿(N)作单位表示,方向用箭头表示。

力的作用方向可以是任意方向,但通常以物体接触面的方向作为力的方向。

3. 力的分类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

•接触力是指物体之间接触时产生的力,如推、拉、支撑力等。

•非接触力是指物体之间不接触时产生的力,如重力、电磁力等。

二、力的效果1. 力的效果力的效果可以分为平衡和不平衡两种情况。

•平衡: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不会发生形状、状态或运动的变化。

根据平衡条件,力的合力为零,即力的合成为零。

•不平衡: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零时,物体将发生形状、状态或运动的变化。

根据不平衡条件,力的合力不为零,即力的合成不为零。

2. 力的平衡条件力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力的平衡条件包括:•合力为零:所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合成为零。

•力的合成为零:根据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利用力的平衡条件可以计算出力的合成。

3.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换句话说,物体的运动状态只有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才会发生变化。

三、摩擦力1. 摩擦力的概念摩擦力是指物体相对运动或准备相对运动时,由于两物体之间的接触而产生的一种力。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准备相对运动。

2. 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摩擦力的大小与以下因素有关:•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物体间的压力: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物体间的物质种类:不同物质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不同。

3. 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摩擦力可以分为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物体相对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静摩擦力:物体相对静止时产生的摩擦力。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点一:光源1、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水母、太阳),人造光源(灯泡、火把);月亮、钻石、镜子、影幕不是光源。

知识点二:光的直线传播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①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果介质是不同种或不均匀的,光线将会发生弯曲。

例如: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到了它,就是因为大气层不均匀,靠近地面附近大②能传播光的介质必须是透明的,如水、玻璃、空气等。

2、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是理想化物理模型,非真实存在)3、光的直线传播的有关现象(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只跟物体的形状相似,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像是倒立的实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像。

a. 小孔成像的条件:孔的大小必须远远小于孔到发光的距离及孔到光屏的距离。

b. 像的大小与发光体到孔的距离和像到孔的距离有关,发光体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光屏远离小孔,实像增大;光屏靠近小孔,实像减小;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发光体远离小孔,实像减小;发光体靠近小孔,实像增大。

△当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大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时,成缩小的像。

△当物体到小孔的距离小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时,成放大的像。

△当物体到小也孔的距离等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时,成等大的像。

(2)取得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一叶障目;(4)影子的形成:影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阴暗区域即影子)。

;日食(太阳一月球一地球)、月食(月球一太阳一地球)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拗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旦侦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金【习题】1 •小孔成像与影子的区别和联系彩子小孔成像不同点“影子”是光不能到达的地方,形成的黑暗区域。

“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相对于物体呈倒立的像。

“影子”和物体形状相似,但不一定和物体一样大小“像”的形状和物体是相似的2•太阳光穿过树叶间的缝隙,在地面上形成无数个小圆点,这是太阳的(像),是由于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总结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知识点基本概念1、光的直线传播:(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光的传播速度:真空或空气中c=3×108m/s。

水中为真空中的3/4,玻璃中为真空中的2/3。

2、光的反射:(1)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2)“一点”、“二角”、三线”:O为入射点;i和r分别是入射角和反射角,AO、NO、OB分别是入射光线、法线和反射光线。

(3)镜面反射:平滑的表面对光线的反射叫镜面反射。

(4)漫反射:粗糙的表面对光线的反射叫漫反射。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

(5)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射到镜面上发生反射,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在镜后相交而形成的,如图所示S为光点,S’为像。

(6)球面镜: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3、光的折射:高清课堂:《光现象复习课》主要知识点四、光的折射1、定义(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如下图所示,O为入射点;i和r分别是入射角和折射角;AO、MN、OB分别是入射光线、法线和折射光线。

(3)色散现象说明:①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色光;②不同的单色光通过棱镜时,偏折的程度是不同的,红光偏折的程度最小,紫光偏折的程度最大。

4、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5、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特点及应用:红外线特点:热作用强;应用:红外线夜视仪、步枪的瞄准器、电视遥控器;紫外线特点:生理作用强,能杀菌;作用:紫外线灯灭菌、防伪标志要点诠释:1、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一样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只是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两种不同的介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 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  光现象知识点总结

一、光的直线传播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第四章光现象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

1 34、应用及现象:2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 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5、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二、光的反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不发光物体把照在它上面的光反射进入我们的眼睛3、分类:(1)镜面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2)漫反射: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三、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①像、物大小相等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八年级上册物理笫四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笫四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笫四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的知识点主要有以下内容:
1. 电流: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的流动,它的单位是安培(A),符号是I。

电流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2. 电路的基本要素:电路包括电源、导体和负载。

电源提供电流,导体传输电流,负载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3. 静电场和静电力: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静电力,它与电荷之间的距离和电荷的大小有关。

静电力遵循库仑定律,即静电力正比于两个电荷的乘积,反比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

4. 电阻和电阻率:导体中电流的流动受到阻碍,这种阻碍称为电阻。

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有关,用电阻率来表示。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5.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等于电压与电阻的比值,即I=U/R,其中I代表电流,U代表电压,R代表电阻。

6.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在串联电路中,电流沿着一条路径依次通过各个电阻。

在并联电路中,电流通过分支,再汇集在一起。

7. 电功和功率:电功表示电能的转化或传递,它等于电流乘以电压乘以时间。

电功的单位是焦耳(J)。

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的电功,它等于电功与时间的比值,单位是瓦特(W)。

这些是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理解电流、电路的基本要素、静电力、电阻和欧姆定律等物理概念和原理。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前四节知识点总结梳理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前四节知识点总结梳理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前四节知识点总结梳理八年级物理课程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光的传播和成像,包括了光的传播直线性、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四个部分。

本文将对这四个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光学的基础知识。

一、光的传播直线性光的传播直线性是指光在各种介质中传播时的路径是直线。

这一知识点的核心是光的传播遵循直线传播的规律,即光线在各种介质中传播时不会发生弯曲,而是沿着直线方向传播。

与光的传播直线性相关的实验包括直线传播实验、光的阻挡实验等。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验证光的传播路径确实是直线,并进一步理解光的传播直线性原理。

二、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界面时从原来的介质中反射出去的现象。

光的反射主要包括反射定律和平面镜成像两个方面。

反射定律是指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三者之间的关系: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这一定律可以用来解释光线在平面镜前的反射情况,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在平面镜上形成的像。

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光的反射来构建光学仪器,如反光望远镜和显微镜。

三、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光的折射主要包括折射定律和透镜成像两个方面。

折射定律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折射角和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之间的关系。

光的折射定律可以用来解释光线在透明介质中的传播情况,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在透镜上形成的像。

根据透镜的特性,我们可以设计和使用透镜来实现放大或者缩小的成像效果,如放大镜和显微镜等。

四、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光通过不同介质时,不同频率的光线被分散成不同颜色的现象。

光的色散主要包括光的频率与颜色关系和光的全反射两个方面。

光的频率与颜色关系是指不同频率的光线对应不同的颜色。

通过光的频率与颜色的关系,我们可以解释彩虹的形成原理,并进一步了解光的特性。

光的全反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发生的现象。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必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必背知识点一、光源1. 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 分类:天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等。

人造光源:如电灯、蜡烛、油灯等。

需要注意的是,月亮本身不发光,它反射太阳光,所以不是光源。

3. 光源的类型:按不同标准可分为天然光源与人造光源、热光源与冷光源、点光源与平行光源等。

其中,太阳光属于平行光源。

二、光的直线传播1. 基本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 现象与应用:现象: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应用:激光准直、射击时的三点一线、学生排队等。

3. 光速: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10^8m/s,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也接近此值。

光在水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速度的3/4,在玻璃中的速度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三、光的反射1. 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 反射定律:三线同面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法线居中(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角相等(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路可逆。

3. 分类:镜面反射:射到平滑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应用如平静的水面、黑板反光等。

漫反射:射到凹凸不平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应用如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四、平面镜成像1. 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即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且成的是虚像。

2. 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3. 应用:成像(如镜子)、改变光路(如潜望镜)。

五、光的折射1. 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光的折射。

2. 折射规律:三线共面 (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法线居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两角不等 (折射角不等于入射角,具体取决于光从哪种介质射入哪种介质),光路可逆。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四章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二物理第四章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初二物理第四章知识点总结第四章《物态变化》复习提纲一、温度1、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单位:①国际单位制中采用热力学温度。

②常用单位是摄氏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③换算关系T=t+273K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分类及比较:分类用途量程分度值所用液体特殊构造使用方法实验用温度计测物体温度-20℃~110℃寒暑表测室温-30℃~50℃体温计测体温35℃~42℃1℃水银煤油(红)1℃酒精(红)0.1℃水银玻璃泡上方有缩口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④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练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温度变化相同时,体积变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细的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相同时液柱变化大,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读数准确。

二、物态变化升华吸热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1、熔化和凝固汽化吸热熔化吸热气①熔化:液固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液化放热凝固放热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水晶、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凝华放热熔化图象: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温度不断上升。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 知识点大全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 知识点大全

第四章 第一节 光的反射1、光源的特点:光源指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太阳、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都是光源,月亮和所有行星,它们并不是光源。

2、光的传播规律:光在透明的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三个条件)3、光的传播速度:光速与介质有关,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真空或空气中的光速取为s m c /100.38⨯=。

4、光年:路程的单位。

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

5、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太阳光是平行光。

6、应用及现象:(1)激光准直。

(例子:排队、挖掘隧道、打靶瞄准、木工刨木头)(2)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皮影也是。

(3)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当月球在中间时可形成日食。

(4)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7、光的反射及反射定律(实验重要)(1)反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表面时,有部分光返回原介质中传播的现象。

(2)反射定律:①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入射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

(3)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4)反射类型:① 漫反射:反射面凸凹不平,使得平行光线入射后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而是射向各个方向。

② 镜面反射:反射面很光滑,使得入射的平行光线反射后光线仍然平行。

③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与不同点:a. 相同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是反射现象,每一条光线反射时,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b. 不同点:是镜面反射的反射面是表面光滑的平面,平行光束反射后仍为平行光束;而漫反射的反射面是粗糙不平的,平行光束反射后射向各个方向。

④实例:a. 光的反射现象例子:水中的倒影、平面镜成像、潜望镜、凸面镜、凹面镜、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

b. 利用镜面反射可以改变光路,例如用平面镜反射日光照亮地道;利用漫反射可以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例如用粗糙的白布做幕布放映电影。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重点笔记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重点笔记

地球 月亮月食: 11 1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笔记第四章 光现象 4.1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注意:月亮、银幕、宝石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虚设的理想物理模型,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

4.光的直线传播应用及现象: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 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月食:当地球 在中间挡住了 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日偏食,在3:日环食。

日食:月球在中间) ④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光源相似,与孔的形状无关。

射击瞄准、排队...... 5.光速:真空中光速c=3×108m/s ;空气中光速近似c,光在水中速度约为3c/4,在玻璃中速度为为2c/3 。

6.光年:等于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

4.2光的反射1、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3.(1)镜面反射:反射面光滑,平行的入射光被平行反射。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2)漫反射:反射面凹凸不平,把平行的入射光向四面八方反射(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4.3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①像和物体大小相等②像和物体到平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像。

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2.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成虚像。

3.平面镜作用:成像、 改变光路。

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所成的像(例如:小孔成像) 虚像:光线反向延长线会聚所成的像(平面镜成像)23太阳虚像: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不能用光屏承接BAB ' A 'N 水 空气 O 水空气 O N 图1 入射角 折射角 折射角 入射角4.球面镜:(1)凸面镜 :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凸面镜能起到扩大视野的作用。

八年级物理 第四章前四节知识点总结梳理

八年级物理 第四章前四节知识点总结梳理

第一节 光的反射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打靶、排队、激光准直、木匠刨平木料3.光是真实存在的,光线不是真实存在的4.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c=5.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

光速:空气>液体>固体;声速:空气<液体<固体。

6.入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反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7.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光屏的作用:(1)显示光的传播路径;(2)探究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8.将有反射光线的半个光屏向后折转一个角度,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9.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的方法: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量并比较反射角的变化。

10.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的方法:将带有反射光线的半个光屏向后折转一个角度,观察光屏上是否还有反射光线。

11.垂直入射时,反射角=入射角=。

12.使入射光线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这时反射光线逆着原来入射光线的方向反射出去,说明光路是可逆的。

13.光的反射定律:(1)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4)光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5)垂直入射时,反射角=入射角=.14.镜面发射和漫发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5.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到一个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发生了漫反射。

s m /1038 00016.平行光照射到光滑物体的表面,其反射光线仍然平行,这种反射叫做镜面发射;平行光照射粗糙物体的表面,其反射光线不再平行,这种反射叫漫反射。

第二节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光的反射。

2.探究平面镜成像时,两支蜡烛要求相同。

3.选用玻璃板的好处: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4.刻度尺的作用:测量并比较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与物到玻璃板距离的大小关系。

初二物理第四章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初二物理第四章知识点总结(苏科版)

初二物理第四章知识点总结(苏科版)一、力和压强1. 力的概念与特点•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的原因。

•力的大小用牛顿(N)作单位,方向用箭头表示。

•力有大小和方向,是矢量量。

•力的运算遵循力的合成和分解原则。

2. 一些常见力•弹力:物体被压缩或拉伸时产生的力。

•正常力:物体受支持压力的力。

•摩擦力:物体相互接触时产生的阻碍运动的力。

•引力:地球或其他物体对物体的吸引力。

3. 压强的计算•压强是单位面积上的力的大小。

•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 = 力 / 面积。

•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Pa)。

二、浮力与物体的浸没1. 浮力的概念与特点•浮力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的向上作用力。

•物体浸没的条件是物体上浮力大于等于物体的重力。

2. 浸没、漂浮和沉没•浸没:物体完全被液体或气体包围。

•漂浮:物体受到浮力包围但未完全浸没。

•沉没:物体的重力大于浮力而完全被液体或气体包围。

3. 浮力的计算•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三、压力与压强1. 压力的概念与特点•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压强。

•压力的计算公式:压力 = 力 / 面积。

•压力的单位是帕斯卡(Pa)。

2. 液体压力的计算•液体压力由液体的密度、加速度、液体深度和重力加速度决定。

•液体压力的计算公式:压力 = 密度 × 加速度 × 液体深度 × 重力加速度。

3. 液体压强的传导与液压系统•液体压强在液体中传导时,不随传导路线的长度和形状变化而变化。

•液压系统利用液体的压强传送力。

四、杠杆和杠杆平衡1. 杠杆的概念与特点•杠杆是由一个支点和杠杆臂组成的简单机械工具。

•支点处的力臂决定了杠杆的力矩大小。

2. 杠杆平衡的条件•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力矩的平衡。

•当杠杆两边的力矩相等时,杠杆平衡。

3. 杠杆原理的应用•根据杠杆原理可以设计杠杆平衡的杠杆系统,如天平等。

以上是初二物理第四章知识点的总结,涵盖了力和压强、浮力与物体的浸没、压力与压强以及杠杆和杠杆平衡等内容。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重点归纳笔记(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重点归纳笔记(带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重点归纳笔记单选题1、下列光现象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墙上的手影B.水中的倒影C.树荫下的光斑D.水中的筷子答案:DA.墙上的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树荫下的光斑属于小孔成像,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变弯了,是由于筷子反射的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看到筷子在水中的部分是向上弯折,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A.水平向左移动B.水平向右移动C.竖直向上移动D.竖直向下移动答案:CAB.将平面镜水平向左移或者向右移时,由于入射角不变,故反射角也不变,并且还是从原入射点入射,所以反射光线位置不变,不能射中目标,故AB不符合题意;C.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则入射点右移,入射角不变,反射光线向右平移,如下图所示,到达墙壁时光线向上移动,可以射中目标,故B符合题意;D.将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则入射点左移,入射角不变,反射光线向左平移,如下图所示,到达墙壁时光线向下移动,不能射中目标,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下列有关红外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B.红外线的颜色是红色,是一种可见光C.红外线在真空中不能传播D.红外线看不见,传播过程中一定会拐弯答案:AAB.红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具有热效应,故A正确;B错误;CD.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而红外线是一种光,故能够在真空中传播,且沿直线传播,不能拐弯,故CD 错误。

故选A。

4、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光斑形状与哪些因素有关。

孔是约为2 mm的五角型孔,“F”型光源到半透明膜的距离约为30 cm,纸质圆桶长约为10 cm,打开光源,在半透明膜上观察到的光斑形状是()A.正立的“F”B.倒立的“F”C.五角型的“☆”D.圆形的“○”答案:B在小孔成像现象中,物体经小孔成的像的形状由物体决定,与孔的形状无关,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所以“F”型光源经过小孔后在半透明膜上观察到的光斑形状倒立的“F”。

物理初二第4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初二第4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初二第4章知识点归纳总结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通过研究物质的本质、性质和相互关系,揭示宇宙的规律。

在初二的物理学习中,第4章是一个重要的章节,涉及了一些基础的物理知识和概念。

下面对第4章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1. 物体的电荷在物理中,电荷是一种基本的物理量,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物体可以通过摩擦、接触和感应等方式获得电荷。

2. 电流和电路电流是电荷流动的现象,在电路中,电荷通过导体形成电流。

电路由电源、导体和电器等组成。

串联电路中,电流穿过各个电器;并联电路中,电流在分支中分流。

3. 电阻和电阻定律电阻是材料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

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即U = IR,其中U是电压,I是电流,R是电阻。

4. 电功和功率电功是电流通过电阻时所做的功,功率是电功在单位时间内的做功速度。

功率可以表示为P = IV,其中P是功率,I是电流,V是电压。

5. 电路中的能量转化和损耗在电路中,能量可以从电源转移到电器上,实现能量转化和利用。

但由于电阻的存在,电能会转化为热能,导致能量损耗。

6. 简单电路图的绘制和分析利用电路图可以清晰地表示电路的组成和连接关系。

通过分析电路图,可以计算电流、电压、电阻等物理量。

7. 并联电阻和串联电阻的计算并联电阻求解时使用倒数相加法,即1/R总 = 1/R1 + 1/R2 + ...;串联电阻求解时直接相加,即R总 = R1 + R2 + ...8. 伏安特性曲线和电阻的测量伏安特性曲线是描述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关系的图线。

通过测量电阻和电压,可以计算电阻的大小。

9. 电源和电器的功率计算电源和电器的功率计算可以利用功率公式P = IV进行计算。

对于交流电,还需要考虑功率因数的影响。

10. 电源的选择与安全用电在使用电源时,应该选择适当的电源和电器,确保安全用电。

注意家庭用电的安全常识和电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通过对物理初二第4章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荷、电流、电路和电阻等基本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 月亮
月食: 1
1 1
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笔记
第四章 光现象 4.1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注意:月亮、银幕、宝石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

3.光线:虚设的理想物理模型,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

4.光的直线传播应用及现象:
①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 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月食:当地球 在中间挡住了 太阳射向月球的光,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
在2:日偏食,在3:日环食。

日食:月球在中间) ④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光源相似,
与孔的形状无关。

射击瞄准、排队...... 5.光速:真空中光速c=3×10
8
m/s ;空气中光速近似c,光在水中速度约为3c/4,在玻璃
中速度为为2c/3 。

6.光年:等于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光年是长度单位。

4.2光的反射
1、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 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3.(1)镜面反射:反射面光滑,平行的入射光被平行反射。

(应用:
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2)漫反射:反射面凹凸不平,把平行的入射光向四面八方反射(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4.3平面镜成像
1、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①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②像和物体到平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像。

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2.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成虚像。

3.平面镜作用:成像、 改变光路。

实像和虚像: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所成的像(例如:小孔成像) 虚像:光线反向延长线会聚所成的像(平面镜成像)
2
3
太阳
虚像:实际光线
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不能用光屏承接
B
A
B ' A '
N 水 空气 O 水

气 O N 图1 入射角 折射角 折射角 入射角
4.球面镜:
(1)凸面镜 :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凸面镜能起到扩大视野的作用。

应用:汽车后视镜,街头路口的反光镜
(2)凹面镜 :从焦点射向凹面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

4.4光的折射
1、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当发生折射现象时,一定也发生了反射现象。

当光线垂直射向两种物质的界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2、光的折射规律:(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巧记:空气中的角大);(2)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3)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时,传播方向不变。

3.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4.折射现象:从岸上向水中看,池水变浅;从水中看岸上的东西,好像变高了;沿着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筷子在水中好像“折断”了;海市蜃楼。

4.5光的色散
1、光的色散:光的色散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物理学家牛顿用玻璃三棱镜使白色的太阳光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的彩带。

牛顿的实验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2、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3.看不见的光:红外线、紫外线
4.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的红外线越多;物体吸收红外线越多,温度越高。

5.红外线的主要特性是热作用强;红外线烤箱、浴室暖灯、红外胶片拍摄热谱图、红外线夜视仪、红外遥感、遥控。

6.紫外线:(1)适当的紫外线照射有助于人体合成维生素D ,维生素D 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对于骨骼的
生长和人体的健康都有好处。

(2)紫外线灭菌;(3紫外线防伪;(4)过量紫外线会引起皮肤粗糙、皮肤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5.1透镜
1、有关名词:
2.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对光有会聚作用。

越凸,焦距f 就越小,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对光有发散作用。

3..三条特殊光线
平行主光轴入射会聚于焦点 过光心方向不变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 过焦点的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平行主光轴
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5.2生活中的透镜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原理 凸透镜成像(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u >2f
f <u <2f
u <f
像的性质
倒立、缩小的实像
倒立、放大的实像
正立、放大的虚像
光路图
平面镜的作用: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实像:有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能用光屏承接。

虚像: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不能用光屏承接。

凸透镜成实像情景:光屏能承接到所形成的像,物和实像在凸透镜两侧。

凸透镜成虚像情景:光屏不能承接所形成的像,物和虚像在凸透镜同侧。

5.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F
F
F
F
F
光屏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物距u 像的性质
像距v
应用
特点
倒、正 放、缩 虚、实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照相机 u =2f 倒立
等大 实像 v =2f 小大分界点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幻灯机
u =f 不成像 实虚分界点 u<f
正立
放大 虚象
|v|>u 放大镜 物、像同侧,在物的一
边观看像
巧记:
1.焦点分实虚,二倍焦距分小大,
2.实倒虚正
3. 物像同像移
( 即:成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
(相反)成虚像: 物近像近,像变小
5.4、眼睛和眼镜
1.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晶状体和角膜相当凸透镜;视网膜相当光屏
2.近视原因: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强,(成像于视网膜前)或眼球的前后方上太长(用凹透镜矫正)
远视原因: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弱,(成像于视网膜后)或眼球的前后方上太短。

(用凸透镜矫正)老花镜:凸透镜
明视距离(最清晰又不疲劳):25cm ; 近点(看清最近点):10cm ;远点:无限远 3.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用Φ表示,即Φ= 眼镜度数D=100Φ= 近视度数是负数,远视是正数
5.5、显微镜和望远镜
实 虚 小 大 u v
1.显微镜、开普勒望远镜:两组凸透镜,
2.显微镜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成放大倒立的像。

望远镜:成缩小倒立的像。

1.物镜相当投影仪:成放大,倒立的实像
2.放大镜:成放大,正立虚像
1.物镜相当照相机: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1.放大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