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计内部校准规程
内部校准规程
![内部校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d58083b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b4.png)
内部校准规程
根据《质量手册》中《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程序》的要求,本规程旨在制定内部校准计量器具的流程。
本规程包括内校项目、内校标准、方法、周期等。
1、钢盒尺的内部校准:使用标准盒尺与受校盒尺进行比对校准。
每一把受校盒尺选三个点(尺两端及中间一点)与标准盒尺比对校准。
标准钢盒尺应送国家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校准并出具检定报告。
钢盒尺的内校周期为一年。
标准钢盒尺应标注清晰与内校钢盒尺相互区分,并妥善保存。
2、秤的内部校准:使用标准秤与受校秤进行比对校准。
取一份重物分别用标准秤和受校秤比对校准,这份重物的重量应为该受校秤量程的1/2倍左右。
标准秤应送国家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校准,并出具检定报告。
秤的内校周期为一年。
经外校秤应标注清晰与内校秤相区分。
3、温度计的内部校准:使用标准温度计与受校温度计进行比对校准。
每只受校温度计在室内环境温度下与标准温度计比对校准。
标准温度计应送国家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校准,并出具检定报告。
温度计的内校周期为一年。
经外校温度计应标注清晰与内校温度计区分并妥善保管。
4、百分表的内部校准:使用标准百分表与受校百分表进行比对校准。
用同一重物对标准百分表和受校百分表进行受压比对校准。
标准百分表应送国家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校准,并出具检定报告。
百分表的内校周期为2个月。
标准百分表标注清晰与内校百分表相区分。
5、游标卡尺的内部校准:使用标准块规与受校卡尺进行比对校准。
标准块规应送国家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并出具检定报告。
体温表校准流程
![体温表校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89c2161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8e.png)
体温表校准流程
1.在使用新体温计前或定期消毒体温计后应对体温计进行核对,以检查其准确性。
2.方法:将全部体温计的水银柱甩至35℃以下,于同一时间放入已测试好的40℃以下水中,3分钟后取出检视。
凡误差在0.2℃以上或玻璃管有裂隙者,不能再使用,合格体温计用纱布擦干,放入容器内备用。
水银体温计消毒方法
将体温计先浸泡于消毒液容器内,5分钟后取出,冲洗;将体温计的水银柱甩至35℃以下;再放入另一消毒液容器内30分钟取出;用冷开水冲洗;再用消毒纱布擦干,存放在清洁盒内备用。
温度仪表校验规程
![温度仪表校验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01e5b7e27d3240c8447ef82.png)
德信诚培训网
温度仪表的内部校准规程
1、概述
0.5S及0.5K温控仪表。
2、技术性能
0.5S温显仪表:测定范围:0~1600℃精度:10℃
0.5K温显仪表:测定范围:0~1100℃精度:10℃
3、校准规程:
3.1校准条件:
3.2校准方法:用UJ36a型携带式直流电位差计进行校准。
a将待测的电压(电动势)接在“Ux”(未知)接线柱上。
b把“倍率”(X1断X0.2)开关放在需要位置上,此时接通检流计及电位差计工作电源,调节检流计指针指零。
c将电键开关“K”扳向UN(标准),调节Rp(多圈变阻器),使检流计指针指零。
d再将电键开关“K”扳向Ux(未知),旋动二个测量盘使用检流计再次指零。
e二个测量盘之和乘上使用倍率,等于被测量的电压(电动势)值。
f倍率开关旋向“G1”或“G2”时,电位差计X1及X0.2位置,此时检流计短路,可作标准电动势输出。
g用温度计测出此时热电偶的冷接点温度,从附表中查出其相应的热电势值,然后与被测量的电动势值相加,将相加后得出的值带入到附表中,查出其相应的温度,即为所测的真实温度,再与温控仪表显示的实际温度相比较,记下误差。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好好学习社区。
温度计校正操作规范
![温度计校正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18728db28ea81c758f57817.png)
4.6不合格:量規儀器經校驗,其誤差值不符合本廠『檢測設備允收水準』。
4.7限定使用:量規儀器經校驗,其誤差值僅有小部份不符合本廠『檢測設備允收水準』,且所量測之項目不占重點,輸出訊號或量測值僅供參考,不影響品質制定,不做數據管制者。
8使用表單:無
4定義:
4.1校驗:定期將量規儀器與標準儀器作一比較,如誤差不在本廠『檢測設備允收水準』範圍時,將其加以調整,使其恢復到規定的範圍。
4.2內校:量規儀器之校驗由儀校室執行。
4.3標準件:追溯至“國家二級標準”以上之量規儀器,並作為廠內量規儀器之校驗依據。
4.4追溯:籍由一步一步的往上與較精確的標準比較、校驗以建立量測儀器、標準物質或測量的有效校驗觀念,通常最終會參考於國際或國家基準。
5.3.4溫度計校驗誤差值計算公式為:溫度計實際測量值-標准溫度計的標准值。
5.4校驗完成后參考『檢測設備允收水準』判斷校驗結果,合格則出校驗報告,不合格則按『檢測設備作業管理辦法』處理,最后確認校驗狀態&貼附相應的標簽。
6流程圖:無
7相關文件:
7.1檢測設備管制程序2-17
7.2檢測設備作業管理辦法3-17-02
5溫度計(Thermometer)校驗方法:
5.1校驗項目:溫度(100℃,200℃,300℃,400℃)
5.2標準儀器:標准溫度計
5.3校驗步驟:
5.3.1確認標准溫度計的校驗有效期是否過期,過期則不能做標准件使用。
5.3.2將輔助校驗儀器電烙鐵分別設置到校驗點。
5.3.3待電烙鐵溫度值穩定后,分別用標准溫度計與待校溫度計測量電烙鐵同一個點,並分別記錄實測值與標准值。
温度计内部校准检验规程
![温度计内部校准检验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2dd38243169a4517723a394.png)
XXXX股份有限公司质检部
温度计内校规程
一、目的:对计量器具进行定期内部校准,确保计量器具测定的有效性。
二、范围:所有玻璃温度计。
三、职责:质检部根据基准计量器具进行内校并作记录,所有新购进的玻璃温度计必须进行内部校准。
四、内容
1、计量器具自检环境要求:常温常湿。
2、温度计的内部校准。
(1)外观标示清晰,无损坏。
(2)用经计量部门校准的,高精度等级的玻璃温度计作为基准计量器具,采用对比法,校验其它器具,并作记录。
(3)内校步骤:
①用一台做水浴恒温的仪器,依次设定恒温20度、40度、60度、80度、90度,用基准玻璃温度计分别测20度、40度、60度、80度、90度的温度并记录下其显示值。
②用待检的玻璃温度计分别测上述温度并记录下显示值。
③将待检玻璃温度计测的数值和基准玻璃温度计测的数值进行比较(差值 0.5℃),符合以上差值要求即为待检温度计校准合格;反之即为校准不合格。
(4)以此类推校准所有需要内校的玻璃温度计;
(5)校准合格的温度计统一编号,编入《测量监控设备一览表》;每一温度计有专人负责保管和负责日常使用;温度计使用时发现测量严重不准确时可报废处理。
3、玻璃温度计的校准记录:校准时填写《内校记录表》,详细记录有关校准数据和校准结论,并对校验结果签名确认。
温湿度计内部校准作业规范
![温湿度计内部校准作业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fbd0837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51.png)
版本
更改类型
生效日期
更改内容
会签部门:
品质:工程:
采购:业务:
研发:DCC:
生产:PMC:
行政:财务:
制作:
审核:
批准:
1.目的﹕
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性,使校准作业规范化,程序化,特制定以规范;
2.范围﹕
制程中所有测量温、湿度用的仪器均属之;
3.责任部门﹕
生技课
4.相关部门:
检测设备使用部门
8.3.10根据检测设备精度要求判定是否合格;
8.4如果所测结果在《内校检测设备精度要求》所规定的范围内,即为合格,在被校的温、湿度计上贴《合格证》;如果所测结果大部分在所规定的范围内,而有一小部分超过标准,结合实际的情况还可以用,这样的情况可定为准用,在被校的温、湿度计上贴《准用证》,并要求使有部门了解准用的内容,如果所测结果严重超去,则判断为不合格,在被校的温湿度计上贴《暂不使用》,送维修处维修OK后再校验;
8.3.6将温度校准仪的输出温度设定在400度,记下被校的数显温度计显示值T5;
8.3.7将温度校准仪的输出温度设定在600度,记下被校的数显温度计显示值T6;
8.3.8按以上校验T1通道的方法校验T2信道,记下显示值T7、T8、T9、T10、T11、T12
8.3.9在校验过程中,注意输出线不能接反,否读数为负值;
8.2.7将温度校准仪的输出温度设定在400度,记下被校的温度计显示值T5;
8.2.8将温度校准仪的输出温度设定在500度,记下被校的温度计显示值T6;
8.2.9根据检测设备精度要求判定是否合格;
8.3数显温度计的校验(TES1320)
8.3.1将温度校准仪的正负线接到被校的数显温度计的正负极上,先校验T1通道;
温度计校正安全操作规程
![温度计校正安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9790cad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99.png)
温度计校正安全操作规程一、引言温度计是一种测量温度的常用工具,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工业生产、医疗等多个领域。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温度计的准确度可能会有所偏差,因此需要进行定期的校正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温度计校正的安全操作规程,以提高校正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校正前的准备工作1. 确认校正周期:不同类型的温度计具有不同的校正周期,确保校正工作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
一般情况下,建议将温度计定期校正,校正周期为一年一次。
2. 确保合适的环境:温度计的校正需要在稳定、恒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确保校正室的温度和湿度在规定范围内,并保持空气流通。
3. 校正设备准备:准备好所需的校正设备,如标准温度计、温度控制仪、校正水槽等。
校正设备需定期检查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
三、温度计校正的具体操作步骤1. 检查温度计:在校正之前,检查温度计是否有损坏或磨损现象。
若温度计有损坏或磨损,应更换新的温度计,以确保校正的准确性。
2. 准备校正设备:确保校正设备已经预热并稳定在所需校正的温度点。
根据需要,可以使用标准温度计和温度控制仪实现目标温度。
3. 测量温度:将待校正的温度计放入温度控制仪中,并将温度控制仪的温度调节至校正点。
等待温度稳定后,记录温度计的显示值。
4. 校正温度计:将标准温度计置于与待校正温度计相同的环境中,并将其放入校正水槽中,确保标准温度计与校正水槽中的温度接触均匀。
等待温度稳定后,记录标准温度计的显示值。
5. 计算偏差:根据待校正温度计和标准温度计的显示值,计算待校正温度计的偏差值。
校正公式为:偏差 = 待校正温度计的显示值 - 标准温度计的显示值。
6. 校正温度计:根据计算得到的偏差值,通过调整待校正温度计的指示,将其显示值调整至与标准温度计一致。
对于数字温度计,可以通过相应的按键或操作菜单进行调整;对于传统温度计,则需要调整其指针位置。
7. 再次测量温度:校正后,将待校正温度计重新放入温度控制仪中,将温度控制仪的温度调至校正点。
温度计校准方法与记录
![温度计校准方法与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a97e0e64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8f.png)
温度计校准方法与记录一、温度计校准方法:1.常规校准法:将温度计直接放入温度已知并稳定的标准温度源中,如:冰点温度(0℃)和沸点温度(100℃)的水,等待温度计读数稳定后进行校准。
这种方法适用于传统温度计,如水银温度计和酒精温度计等。
2.比对校准法:使用已校准的参考温度计与待校准温度计同时放置于相同的温度源中,待温度读数稳定后,比较两个温度计的读数差异,并进行校正。
这种方法适用于电子温度计和红外温度计等。
3.精密校准法:将温度计放置于严格控制的恒温水槽或恒温油槽中,通过改变槽内温度并记录温度计读数,绘制温度计响应曲线,从而确定温度计的非线性、滞后和灵敏度等性能指标。
二、温度计校准记录过程:1.记录校准环境:校准时需记录环境温度、湿度、大气压等环境因素,以排除环境对温度计测量的干扰。
2.校准前准备:将校准用的温度计放于稳定温度源中30分钟以上,使其达到与环境相同温度。
3.进行校准:按照选择的校准方法进行校准,记录校准的日期、时间、环境温度和湿度等信息。
4.记录温度和读数差异:根据校准环境的要求,调整温度源的温度,记录温度计的读数和标准温度源的温度值。
重复多次,以获得稳定的平均值。
5.统计分析:计算温度计的测量误差,可以采用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置信区间等统计指标进行分析。
6.修改校准结果: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对温度计的读数进行修正,以提高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7.校准结果记录:将校准的日期、时间、温度源的温度值、温度计的读数值、校准结果和校准人员等信息详细记录下来,保存在校准记录表中或电子文件中。
8.定期复校:对温度计进行定期的复校,以确保其测量结果的持续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温度计的校准是确保其测量结果可靠的关键步骤。
根据温度计的类型和使用环境的要求,可选择不同的校准方法进行校准。
在校准过程中,需要记录校准环境、温度和读数差异等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和记录。
温度计校准工作应根据需要进行定期复校,以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温度计内校规程
![温度计内校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61054e8941ea76e58fa04ff.png)
温度计内校规程
一、目的:对温度计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测量温度所使用的温度计
三、基准温度计:外校合格温度计
四、校准步骤:
1、检查被校温度计是否完好、刻度是否清晰,否则更换
2、将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待变化稳定后,观察刻度是否在0℃的位置,连续测量三次,测量
结果取其平均值并记录,允许误差±1℃
3、将温度计放入50℃以下的温水中(30℃左右),用基准温度计校对,连续测量三次并记录读数,
将三次测量结果取其平均值并记录,允许误差±1℃
4、将温度计放入50℃以上的热水中(80℃左右),步骤同3要求
五、判定
三次测量平均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该温度计判定为合格,否则判定为不合格
六、校验周期:1次/季度
七、记录
《温度计校准记录》
1。
温度计校准规程
![温度计校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5d060a1866fb84ae55c8d59.png)
温度计校准标准1 范围适用于新购置和使用中的,测量范围为-30℃(不含)~300℃的工作用温度计的校准。
2 温度计的分类根据分度值和测量范围不同,分为精密温度计和普通温度计,见表1。
表1 温度计的分类℃3 环境要求环境温度25±10℃。
4 标准器及配套设备见下页表25 校准方法5.1 将标准温度计与被检温度计垂直插入槽中,插入前应注意预热(零上温度计)。
恒温槽恒定温度偏离检定点控制在±2℃以内(以标准温度计为准),再缓慢调整至检定温度。
5.2 温度计在恒定的恒温槽中要稳定10分钟(水银温度计)或者15分钟(有机液体温度计)方可读数。
读数过程中标准温度计的温度波动不得超过0.2℃。
读数要迅速,时间间隔要均匀,视线应与刻度垂直,读取液柱弯月面的最高点(水银温度计)或最低点(有机液体温度计),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的1/10。
5.3 温度计采用比较法在三点以上进行校准:用一支标准水银温度计与被检温度计处于同一恒定温度下,读数比对。
校准顺序:以零点为界分别向上限或下限方向逐点进行。
校准点间隔如表3。
5.4 精密温度计读取四次,普通温度计读数两次,其顺序为标准、被测1、被测2、被测n,然后再相反顺序读回到标准,最后取算术平均值,分别得到标准温度计及被检温度计的示值。
表2 标准器及配套设备℃表3 温度计校准点间隔5.5 修正值的计算: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实际温度 = 二等标准标准水银温度计示值 + 该点的修正值被校温度修正值 = 标准温度计的实际温度 - 被检温度计示值6 校准周期检定周期应根据使用情况确定,一般不超过1年。
内挍周期为六个月,出现异常时也应进行内挍。
7.注意事项水银温度计应尽可能浸没在恒温槽中,校准时环境不符合规定时,其露出的液柱按下式进行修正(一般可忽略不计):。
温度计校准规程
![温度计校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5d060a1866fb84ae55c8d59.png)
温度计校准标准1 范围适用于新购置和使用中的,测量范围为-30℃(不含)~300℃的工作用温度计的校准。
2 温度计的分类根据分度值和测量范围不同,分为精密温度计和普通温度计,见表1。
表1 温度计的分类℃3 环境要求环境温度25±10℃。
4 标准器及配套设备见下页表25 校准方法5.1 将标准温度计与被检温度计垂直插入槽中,插入前应注意预热(零上温度计)。
恒温槽恒定温度偏离检定点控制在±2℃以内(以标准温度计为准),再缓慢调整至检定温度。
5.2 温度计在恒定的恒温槽中要稳定10分钟(水银温度计)或者15分钟(有机液体温度计)方可读数。
读数过程中标准温度计的温度波动不得超过0.2℃。
读数要迅速,时间间隔要均匀,视线应与刻度垂直,读取液柱弯月面的最高点(水银温度计)或最低点(有机液体温度计),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的1/10。
5.3 温度计采用比较法在三点以上进行校准:用一支标准水银温度计与被检温度计处于同一恒定温度下,读数比对。
校准顺序:以零点为界分别向上限或下限方向逐点进行。
校准点间隔如表3。
5.4 精密温度计读取四次,普通温度计读数两次,其顺序为标准、被测1、被测2、被测n,然后再相反顺序读回到标准,最后取算术平均值,分别得到标准温度计及被检温度计的示值。
表2 标准器及配套设备℃表3 温度计校准点间隔5.5 修正值的计算: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实际温度 = 二等标准标准水银温度计示值 + 该点的修正值被校温度修正值 = 标准温度计的实际温度 - 被检温度计示值6 校准周期检定周期应根据使用情况确定,一般不超过1年。
内挍周期为六个月,出现异常时也应进行内挍。
7.注意事项水银温度计应尽可能浸没在恒温槽中,校准时环境不符合规定时,其露出的液柱按下式进行修正(一般可忽略不计):。
温度计、温湿度计校验规范
![温度计、温湿度计校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4799fe13968011ca2009119.png)
文件制修订记录1.0目的为了确保温度计、温湿度计在使用期内能维持其精密度和准确度,以保障品质,特制定本标准。
2.0范围本公司之温度计、温湿度计之校正。
3. 定义无4.0权责校正人员:品保部仪校人员。
5.0内容5.1校正温度计、温湿度计是用国家级上试验室校正合格之温度计、温湿度计进行比对的过程。
5.2校正条件5.2.1经外校合格之温度计、温湿度计。
5.2.2环境条件:温度25±3°C温度65±15﹪。
5.2.3辅助工具:高温烤箱,恒温恒湿机等。
5.3温度计、温湿度计每半年校正一次,新购或经维修之温湿度计须校正合格后方可使用。
5.4温度计、温湿度计校正过程5.4.1检查温度计、温湿度计是否正常,有无损伤.如不正常或损坏则修后在校,无法维修则申请报废。
正常则进行校前准备。
5.4.2将待校温度计和外校合格温度计同时放于烤箱设定温度下,1-2小时后测不同的5个烤箱设定温度点,将数值记录于《温度计校正记录表》上,比对待校温度计和外校合格温度计之间的差值(5个标准点是45、65、85、105、125)以上标准测试点是根据我司实际使用状况进行定义的。
5.4.3将待校温湿度计和外校合格温湿度计同时放于恒温恒湿机设定温湿度下,1-2小时后测不同的5个恒温恒湿机设定温湿度点,将数值记录于《温湿度计校正记录表》上,比对待校温湿度计和外校合格温湿度计之间的差值(温度5个标准点是5、15、25、35、45湿度5个标准点是10%、30%、50%、70%、90%)以上标准测试点是根据我司实际使用状况进行定义的。
5.5校正结果5.5.1温度计校正的允许标准为:±3C°。
5.5.2温湿度计校正的允许标准为:温度±3C°湿度:±5﹪。
5.5.3校正合格之温度计、温湿度计在适当的位置上贴上校正合格标签。
5.5.4校正不合格之温度计、温湿度计须贴上停用标签,并通知使用单位,能维修的送维修,维修好的再校正合格后才能使用,如不能维修的申请报废。
温度计内校指导书
![温度计内校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789fdb17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ac.png)
温度计内校指导书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温度计内校的操作指导书,确保温度计在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
温度计内校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控制措施,对于各种行业和领域的温度测量应用都具有关键意义。
2. 温度计内校的目的温度计内校的主要目的是:- 确保温度计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校准温度计的读数;- 调整或修复温度计,以确保其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工作正常。
3. 温度计内校的步骤以下是一般的温度计内校步骤:1. 准备工作:检查校准设备的状态以及温度计的外观和功能;2. 校准环境设定:将温度计校准设备放置在稳定、准确的温度环境中;3. 预热:在进行内校之前,确保温度计和校准设备处于相同的温度稳定状态;4. 内校程序:根据温度计的型号和规格,按照说明书中的步骤进行内校;5. 数据记录:记录校准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包括温度计的读数和校准设备的输出数据;6. 分析和比对:分析校准结果,并将校准数据与标准值进行比对;7. 校准结果处理:根据校准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温度计或进行维修;8. 记录和报告:将校准结果、调整记录和其他相关信息记录并报告。
4. 温度计内校频率温度计内校的频率应根据以下因素进行决定:- 温度计的精度要求;- 温度计的稳定性;- 温度计的使用频率和环境;通常情况下,温度计的内校应定期进行,频率一般为每年或者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
5. 结论温度计内校是确保温度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操作。
本指导书提供了一般的温度计内校步骤,并强调了校准数据的记录和分析的重要性。
根据温度计的精度要求和实际使用情况,合理的内校频率可以保证温度计始终在最佳状态下工作。
中心温度计校准流程
![中心温度计校准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7df3fb2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df.png)
中心温度计校准流程一、校准前的准备。
咱要校准中心温度计呀,那可得先把东西都准备好呢。
先找个合适的地方,这个地方得平稳,别晃晃悠悠的,要是温度计在那放着还晃来晃去的,这校准可就不准啦。
然后呢,得把校准需要的工具找齐,比如说标准温度计,这个标准温度计就像是个模范生,咱要拿中心温度计跟它比呢。
还有呀,干净的布也不能少,为啥呢?因为温度计得擦干净呀,要是上面脏兮兮的,可能会影响温度测量的准确性呢。
再说说这个温度计本身,从存放的地方拿出来的时候要小心点,就像捧着个小宝贝似的。
可不能磕着碰着,要是温度计里面的零件啥的被震坏了,那可就麻烦大了。
拿出来之后,就用干净的布轻轻地把温度计擦一擦,把表面的灰尘啊啥的都弄掉,让它清清爽爽地准备接受校准。
二、开始校准。
好啦,准备工作做好了,就可以开始校准啦。
把中心温度计和标准温度计都放在咱们刚刚选好的那个平稳的地方。
这时候呢,得让它们待在相同的环境里,比如说温度、湿度都要尽量一样。
要是一个在冷飕飕的地方,一个在暖洋洋的地方,那测出来的温度肯定不一样,这校准也就没意义啦。
等它们在这个环境里待一会儿,让它们适应一下这个环境的温度。
这个时间呢,不用太长,大概几分钟就可以啦。
然后就可以开始比较它们显示的温度啦。
看看中心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和标准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差多少。
如果差得不多呢,那还好说,如果差得比较多,那可就要调整中心温度计啦。
三、校准调整。
要是发现中心温度计的温度不准,那咱就得调整它啦。
这个调整的方法可能因温度计的类型而异哦。
有些温度计可能有个小旋钮之类的东西,就可以通过旋转这个小旋钮来调整温度。
就像给它拧一拧,让它变得更准确。
在调整的时候呢,要慢慢地来,一点点地调整。
可不能一下子拧太多,要是拧过头了,又得重新调整回来,那就麻烦啦。
一边调整,一边看着温度计的显示,直到它显示的温度和标准温度计的温度差不多为止。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点耐心,就像我们做手工的时候,要一点一点地雕琢,才能做出完美的作品。
温度计校正使用操作规程
![温度计校正使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19cc6bdc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b9.png)
文件制修订记录
一、目的:
建立温度计校正、使用操作规程,使操作标准化,规范化。
二、范围:
温度计的校正及使用。
三、责任人:
温度计校正者,温度计使用者,质控部负责人。
四、管理内容:
1、温度计的校正:
1.1公司申请省、市技术质量检定所或省药检所对所购温度计,分不同测量值的,每个测量值检定2支,1支作为标准温度计,另1支作为标准温度计备用。
标准温度计作出标记,以防混淆,由质控部保管。
1.2化验室依照标准温度计,对自己所使用的温度计进行校正,校正合格的温度计作为工作温度计,不合格的温度计淘汰。
1.3校正方法:
1.3.1将待校正的工作温度计与标准温度计的感温点在一个水平面靠近,但不得直接接触,中间留出5mm的间距,固定。
1.3.2感温点浸入硅油中,但离底部至少5cm以上,保证感温平稳,缓慢加热,分别记录感温值,0~40℃,误差不得超过0.2℃;40~100℃,误差不得超过0.3℃;100~150℃,误差不得超过0.5℃;150℃以上,误差不得超过1.0℃;为合格,并记录差值。
1.3.3校正合格的温度计,进行编号。
2、温度计的使用:
2.1使用温度计应轻拿轻放,小心碰破;测量时,不得接触容器具的表面,以免测量结果不真实。
2.2严禁用温度计测量超出其测量范围的物质温度,以免损坏温度计。
内校记录表。
内部校验管理规程
![内部校验管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959b29ba32d7375a5178020.png)
内部校验管理规程内部校验管理规程颁发部门设备部新订□ 修订▇ 复审□ 页码第1 页共2 页文件性质技术文件□ 管理文件▇ 操作文件□ 文件编码 ZL-SMP-061-01 起草年月日审查年月日批准年月日执行日期年月日依据《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B17405-1998 分发部门质量部、设备部一、目的:建立温度计、温湿度计、液位计内部校验管理规程,使其正确地显示。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检验用玻璃温度计、温湿度计和液位计的校验。
三、责任者:QC检验员、设备员、质量部经理四、规程:一、温度计的校验:1、所有新购进的温度计在使用前,必须用标准温度计进行校验。
2、将待校验的温度计和标准温度计,共同浸入水浴或油浴中,比较温度指示值的差异,若差异在±0、5℃内,则可判定合格。
3、水浴一般用于测试100℃以下时使用的温度计,油浴则用于测试100℃以上使用的温度计。
4、测试时须注意温度计浸入水浴或油浴中的深度,并两者感温部位浸入的深度相同,以求得最准确的读数。
5、校验合格的温度计,编号后供使用。
6、在用温度计每年校验一次。
7、及时填写温度计校验记录。
二、温湿度计的校验:1、公司每年要对工厂使用的温湿计挑选2-5个进行检定,做为标准温湿度计。
2、其他温湿度计每年要根据标准温湿度计内部检验一次。
3、所有新购进的温湿度计在使用前,也必须用标准温湿度计进行校验。
4、开启校准房间空调2小时以上,使房间的温湿度稳定,校验前将待校验的温湿度计和标准温湿度计放在房间的桌面上,注意时通气孔全部露出,放置1小时再记录一次,然后将比较温度指示值的差异,若温度差异在±2℃内,相对湿度差异在±5%,则可判定合格;否则判定为不合格。
5、测试时须注意房间的温湿度恒定、测试点相同,通气孔全部露出,以求得最准确的读数。
6、校验合格的温湿度计,编号后供使用。
7、在用温度计、温湿度计每年内部校验一次。
三、液位计的校验:文件名称内部校验管理规程第2 页共2 页文件编码 ZL-SMP-061-011、将待校验的设备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05温度计校准规程
![05温度计校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c3ab79e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dc.png)
对现场品管使用温度计进行校准,以确保使用中的温度计符合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职责与权限品管室负责对使用的温度计进行校准实施。
3.工作程序3.1校正频率:每日一次内部校准;每年一次外部检定。
3.2相关工具:3.2.1 不锈钢容器(容器面积大于100mm2,深度大于80mm)3.2.2 碎冰(没有添加物的纯净水制成的冰)和纯净水。
3.2.3多功能电炉3.2.4热灵敏度为0.1℃的标准温度计3.3操作方法:3.3.1冰点校准:适用于检测用温度计。
3.3.1.1向不锈钢容器内加入碎冰,然后加入纯净水。
3.3.1.2 冰∶水的比例约为四分之三∶四分之一,冰水总量至少为容器容量的60%(冰水混合物应有较多的可视碎冰),稳定3分钟。
3.3.1.3将需检测温度计与热灵敏度为0.1℃的标准温度计同时慢慢伸入冰水中。
3.3.1.4用温度计轻轻搅拌冰水,但不可接触容器内壁,当温度计所显示的数据处于稳定后,读数并记录。
3.3.1.5比较读数,计算偏差。
3.3.1.6最大允许偏差:±0.5℃。
3.3.2沸点校准: 适用于检测用温度计。
3.3.2.1向不锈钢容器内加入纯净水,煮沸。
3.3.2.2将需检测温度计与热灵敏度为0.1℃的标准温度计同时慢慢伸入沸水中。
3.3.2.3温度计不可接触容器内壁,当温度计所显示的数据处于稳定后,读数并记录。
3.3.2.4比较读数,计算偏差。
3.3.2.5最大允许偏差:±0.5℃3.3.3.1将经过较准的手持电子温度计放于悬挂的电子温度计同一点,进行比较读数,计算偏差。
3.3.3.2 最大允许偏差:±0.5℃4.相关记录[温度计校准记录]修改记录。
温湿度计校准标准操作规程
![温湿度计校准标准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e576a9aff121dd36a32d8267.png)
温湿度计校准标准操作规程1 目的本规程规定了公司内在用的温湿度计的校准流程。
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内在用的温湿度计。
3 职责3.1 质量管理部负责负责对温湿度计进行校准并出作好校准记录。
3.2各使用部门配合质量管理部进行温湿度计的校准工作。
3.3 设备管理部负责对校准不合格的温湿度计进行维修和处理。
4 校准周期温湿度计的校准周期为一年。
5 校准条件5.1 由具有校验资质的专业机构校验合格的人工气候箱一个;5.2 由具有校验资质的专业机构校验合格的温湿度计一个。
7 校准流程7.1 外观检查7.1.1外型结构完好,无明显机械机械损伤,表面无划痕和锈蚀,无影响计量性能的缺陷。
7.1.2标志:有制造厂名,规格型号,许可证编号。
7.1.3读数部分:a.刻度板正确而不倾斜,刻度线清晰均匀。
b.湿度刻度范围不小于30~95%RH,最小刻度不小于2%RH.。
c.温度刻度应不小于5~40℃,最小刻度应不小于1℃。
d.指针应平直,灵活转动,自由复位。
7.2 温度和湿度的校准7.2.1将人工气候箱设置到温度25℃,相对湿度60%RH。
7.7.2将需要校准的温湿度计与校验合格作为比对的温湿度计同时放入设置好的人工气候箱内,每隔一小时读取被校表及比对表的温度和湿度值,共计3次,然后将两者进行比较。
7.2.3温度示值误差△T△T=∣TS -Td∣Ts:比对温湿度计的温度读数Td:被校温湿度计的温度读数平均值T s =(Ts1+ Ts2+Ts3)/3T d =(Td1+Td2+Td3)/37.2.4湿度示值误差△S△S=∣Ss -Sd∣Ss:比对温湿度计的湿度读数Sd:被校温湿度计的湿度读数平均值S s =(Ss1+Ss2+Ss3)/3S d =(Sd1+Sd2+Sd3)/37.3 校准记录及结果的处理校准的同时填写相应的《温湿度计比对校准记录》,确保记录按规范及时填写。
校准结果外观符合要求且△T≤2℃,△S≤5﹪RH的,视为校准合格,粘贴合格标识,校验不合格的出具《校准结果通知书》。
温度计内部校准规程
![温度计内部校准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6f17da9e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d4.png)
温度计内部校准规程1.目的:对温度计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适用于工作用玻璃液体温度计(棒式)后续校准和使用中检查。
包括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水银温度计以及其他有机物液体温度计3.标准温度计:外校合格的二等标准水银温度计(分度值:0.1℃)4.环境条件:15℃-30℃5.术语5.1 刻度线:印刻在玻璃棒或刻度板上用以指示温度值的刻线。
5.2 刻度值;印刻在玻璃棒或刻度板上用以指示温度值的数字。
5.3 分度值:量相邻刻度线所对应的温度值之差。
5.4 浸没标识:局浸温度计用以表示温度计浸没位置的标志线或浸没深度。
5.5全浸式温度计:当温度计的感温泡和全部感温液柱浸没在被测介质内,且感温液柱上端面与被测介质表面处于同一水平时(在实际中使用时,全浸温度计的感温液柱上端面可露出被测介质表面10mm以内,以便于读取示值),才可以正确显示温度示值的玻璃液体温度计。
5.6 局浸式温度计:当温度计的感温泡和感温液柱的规定部分浸没在被测介质内,才可以正确显示温度示值的玻璃液体温度计。
5.7感温泡:玻璃液体温度计的感温部位,位于温度计的最下端,可容纳绝大部分感温液体的玻璃泡。
5.8中间泡:毛细管内径的扩大部位,其作用是容纳部分感温液,以缩短温度计长度。
5.8 安全泡:毛细管顶端的扩大部位,其作用是当被测温度超过上限一定温度时,保护温度计不致损坏,还可以用来连接中断的感温液柱。
6外观检测6.1 温度计的刻度线应与毛细管的中心线垂直。
刻度线、刻度值和其他标志应清晰,涂色应牢固,不应有脱色、污迹和其他影响读书的现象。
6.2温度计应具有以下标志:表示摄氏度的符号“℃”、制造厂名和商标、制造年月,高精密温度计应有的编号。
全浸式温度计应有“全浸”标志,局浸式温度计应有浸没标志。
6.3玻璃棒和玻璃套管应光滑透明,无裂痕、斑点、气泡、气线或力集中等影响读书和强度的缺陷,玻璃套管内应清洁,无明显杂质,无影响读书的朦胧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查玻璃体是否破裂及刻度是否清晰,否则更换。
用一透明容器盛装适量自然溶解的冰水混合物。
把温度计有水银液体的一端放进冰水混合物中,然后观察水银柱的变化情况。
待水银柱变化稳定,再对照温度计刻度是否在
0℃的位置,记录读数。
第一次测量完成后,取出温度计,待水银柱回到自然的位置后,重新第二次测量,这样连续测量
名称 测量范围
校验场所 标准件
序号
量测点
序号: 出厂编号
精度等级
校验环境
温度:
校准依据
校验记录
标准值
实测值
允许误差
使用部 门
购置日 期
℃
湿度: %RH
结果 判定
校准人
校准时间
其平均值,Hale Waihona Puke 录在《内校记录表》内,允许误差±℃。
把温度计放在 50℃以上的热水中( 80℃为宜),重复、相关步骤。
三次测量值与标准值之差,均在允许误差范围内,该温度计判校准合格。
?
6. 温度计校验周期:
每 6个月 1次
7.相关记录
内校记录表。
内部校验记录表
编号: HT-JL-048-2012 -01 仪器仪表
三次,取得结果再取其平均值,记录在《内校记录表》内
, 允许误差±℃。
以上步骤完成后,把温度计放在 50℃以下的温水中( 30℃为宜),用基准水银温度表进行校对(把
探头放在水银柱旁边的温水中),对比并记录温度计的和基准温度表的温度读数。
第一次测量完成取出温度计,待水银柱回到自然的位置后,再进行第二、第三次测量,测量结果取
温度计内部校准规程
编号: HT-PB-ZY-2012-32
1.目的
对温度计进行内部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适用性保持完好。
2.范围
适用于测量产品温度所使用的水银温度计。
3.校准用基准设备
外校合格的水银温度表 ( 精度℃ ).
4.环境条件 校准必须在室内进行;温度:室温;室温波动不得超过
5.校准步骤
±3℃ /h ;湿度不大于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