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第三部分 大题小做 专题二 原因分析类练习
高考地理第三部分大题小做专题二原因分析类练习
![高考地理第三部分大题小做专题二原因分析类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35f171aae45c3b3566ec8b7a.png)
高考地理第三部分大题小做专题二原因分析类练习1.[2021·广东深圳二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以下要求。
阿拉斯加西北部有一片世界上最大的温带雨林(如图),这里生长着矮小茂密的铁杉和云杉,林下是苔藓铺就的厚厚地毯;林间1.4万条河流为鲑鱼提供了理想的生活环境,鲑鱼在逆流而上产卵的进程中,会被它的天敌棕熊捕捉后带回森林。
在鲑鱼较多的时分,棕熊在8小时内可以带回40多条鲑鱼,熊普通只会吃掉比拟容易积存脂肪的部位而不吃身体。
在温带雨林左近的海域,磷虾和鲱鱼云集;每年夏季,少量座头鲸从夏威夷海岸迁移到这里。
1950年代以来,阿拉斯加西北部的温带雨林被大规模〝清场伐木〞(将砍伐地带内的树木全部砍伐)。
未被砍伐的森林里有各种树龄的树木,大树衰老倒下的中央,太阳光可以射进森林外部,小树可以茁壮生长;但在清场砍伐再一致栽种树木一段时间之后,林下无法生长苔藓、灌木,似乎荒地;河里的鲑鱼也少量增加。
要恢复到砍伐前的形状,至少需求200年。
(1)剖析阿拉斯加西北部温带雨林区降水量多的缘由。
(2)在有鲑鱼经过的河流沿岸,云杉的生长速度要比没有鲑鱼的河流沿岸的云杉快3倍,请剖析其缘由。
(3)剖析阿拉斯加西北部温带森林左近的海域磷虾、鲱鱼云集的缘由,并说明每年夏季少量座头鲸从夏威夷海岸迁移到这里的缘由。
2.[2021·四川德阳三诊]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以下效果。
喜马拉雅山脉屹立在青藏高原南缘,长达3 400多千米,平均海拔高度6 000米以上,拥有8 000米以上高峰14座,是世界上最矮小宏伟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的沟谷地域是该区生物的自然〝避难所〞,也是本地域生物分散和交流关键的〝生态走廊〞。
右图为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南坡局部卫星影像,图中白色局部为冰川,淡色线状事物为河流。
(1)剖析喜马拉雅山脉多高峰的缘由。
(2)简析喜马拉雅山脉南坡降水、河流和地形三者之间的关系。
(3)剖析喜马拉雅山脉对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三篇备考与冲刺专题二综合题题型突破题型突破二原因分析类课件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三篇备考与冲刺专题二综合题题型突破题型突破二原因分析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ce5fe9d700abb68a882fb4c.png)
问题 设置
内容解说 考查自然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天文现象成 因;地形、地质现象成因;气候与天气现象 成因;生物特征成因;水文现象成因;土壤 特征成因;海洋特征成因;自然灾害成因等。 考查次生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酸雨成因; 臭氧空洞成因;荒漠化成因;水土流失成因; 盐碱化成因;气候变暖成因;资源短缺等。 多用一般原理解释特殊自然现象的成因。 涉及人文地理事象成因的考查,也是重要命 题视角之一,但多以区位原理分析的形式出 现。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项目 内容解说 请分析……的形成原因;
设问 请解释……(现象)出现的原因;
方式 某地出现了……现象,为什么?
分析(解释)某种地理事象形成(发生、出现、存在)的原因, 一般从自然地理因素、人文地理因素两大方面入手。但在考 题设置时多有限定条件,要求从自然或人文某一视角分析, 或要求以某一成因要素为主要的思维中心加以分析,建造好 基本思维模板,与考题相结合,因题制宜,灵活应用模板, 才能得心应手,顺利解题。
[2017·江淮十校联考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薰衣草为多年生小灌木,喜冬暖夏凉,需要充足的阳 光及适湿的环境,特别需要注意通风、排水。其原产地为 法国普罗旺斯,后被广泛栽种。
薰衣草精油是天然香料骨干产品之一,中国原无种植, 为摆脱对进口的依赖,中国从国外引进苗种,作为重点项目 发起冲锋,并将这一任务交给了当时驻扎在伊犁河谷的新疆 生产建设兵团。1964 年新疆薰衣草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 下开始试种,伊犁河谷虽具备不少优良条件,但冬季酷寒是 巨大的挑战,在最初的几个冬天,很多薰衣草冻死。后经过 试验、引种和驯化,解决“落户”问题后,1978 年伊犁河 谷进入大面积种植阶段。现在伊犁河谷薰衣草种植面积近 2 万亩,是全国最大的薰衣草生产基地。薰衣草精油年产量达 10 万公斤左右,占到全国总产量的 95%以上。2002 年 5 月, 新疆农垦专家在阿尔泰山山麓意外发现了大量野生薰衣草 群落,面积连绵达 100 平方公里。下图示意伊犁河谷薰衣草 集中种植区。
【通用版】高考地理综合题 成因分析类 答题模板(含练习题及答案)
![【通用版】高考地理综合题 成因分析类 答题模板(含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00e2555fbfc77da369b185.png)
【通用版】高考地理综合题成因分析类答题模板一、设问形式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能检测考生的思维过程,因而成为地理综合题的常见的设问类型。
命题形式上,本模板常以区域图为信息载体,就区域内典型的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考查地理环境要素时空分布产生的原因以及某种地理环境要素变化的原因。
,通常的设问形式有“试分析......地理现象的(自然或社会)原因”、“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阐释……变化的原因等。
二、思维建模在分析该类试题时,要注意把握两点:1:明确设问形式及分析主体确定针对地理现象的主要设问词,是“简析”“解释”“分析”还是“阐释”等,并要确定针对何种地理现象进行分析2:结合图文信息确立正确的分析思路A要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因”与“果”的联系。
B明确分析的原因内容:包括自然原因与人文原因两个方面。
自然原因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自然资源、洋流、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方面来分析;人文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市场、国家政策、科技等方面来分析。
3:简洁、准确巧作答解答时注意因果联系,要语言简练、层次性强,把握关键词,要避免因果倒置答题模板专题练习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4分)2018年上半年,新疆清洁能源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得到有效使用。
截至2018年6月底,全疆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 835.4万千瓦,占装机总容量的22.9%,装机规模仅次于内蒙古位居全国第二位。
位于乌鲁木齐和吐鲁番之间的达坂城,是目前新疆九大风区中开发建设条件最好的地区。
下图为新疆地形简图。
(1)据图说明达坂城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6分)(2)简述新疆大力发展风电的原因。
(8分)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多肉植物通常生活在气温偏高,降水量少且有明显干湿季交替的地方,有少量雾气和露水也可满足其生存需要。
多肉植物叶小、肉厚,非洲西南部的纳马夸兰地区夏季多雾、冬雨较多,使多肉植物疯狂繁殖,其多肉植物出口量已位居世界前列。
题型02 成因分析类题型-2024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解析版)
![题型02 成因分析类题型-2024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0da05118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ab.png)
02 成因分析类题型题型特点考查方向常见设问形式一、答题技巧二、模板构建【模板一】气候方面成因分析【模板二】地貌方面成因分析【模板三】水文方面成因分析【模板四】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类分析【模板五】人文方面成因分析1.(气象灾害的成因)(2023·海南·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荷兰(图1)地处大西洋沿岸,地势较低,常遭受风暴潮袭击。
1953年1月31日夜间至2月1日凌晨,荷兰遭遇由强风引发的风暴潮,适逢涨潮,水位异常抬升,有些地方浪高接近7米。
夜间持续的暴雨导致河水泛滥,在洪水和海浪的夹击下,无数房屋被毁,数千人丧生,数万人流离失所。
材料2:菲律宾(图2)每年都要遭遇大约20次台风,莱特岛是菲律宾遭受台风和地质灾害的重灾区之一。
长期以来,莱特岛居民在附近的山上乱砍滥伐。
2006年2月,当地连续两周暴雨,发生了大规模的泥石流,导致数百人丧生,千余人失踪。
(1)据材料1分析该次风暴潮危害严重的原因。
(2)从地理位置角度分别说明荷兰常受风暴潮影响、菲律宾常受台风影响的原因。
【答案】(1)强风且适逢涨潮,风暴潮强度大;出现在夜间,大部分居民已入睡;荷兰经济发达,人口稠密,风暴潮带来的经济损失大。
(2)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处于盛行西风控制区,属于向岸风,风力强劲,故常受风暴潮影响;菲律宾位于副热带海区太平洋西岸,夏季海水温度高,极易形成台风,故菲律宾常受台风影响。
【详解】(1)根据材料可知,1953年1月31日夜间至2月1日凌晨,荷兰遭遇由强风引发的风暴潮,适逢涨潮,水位异常抬升,有些地方浪高接近7米,风暴潮强度大;夜间持续的暴雨导致河水泛滥,人们已入睡,没有察觉,疏于防范;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属于发达国家,经济发达,人口稠密,风暴潮带来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大。
(2)风暴潮是强烈的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台风、飓风)、温带气旋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
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处于盛行西风控制区,属于向岸风,风力强劲,故常受风暴潮影响;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
2023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综合题专项训练二原因分析类
![2023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综合题专项训练二原因分析类](https://img.taocdn.com/s3/m/0b2ec136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69.png)
综合题专项训练二原因分析类1.[2022·山东烟台市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6分)俄罗斯楚科奇自治区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北角,是世界的最东北端,有“地球东极”之称。
首府阿纳德尔是一座彩色城市,房屋外墙涂刷各种鲜艳的色彩,被称为“俄罗斯最明亮的城市”,近年来该市常常出现建筑物倾斜和裂缝现象,并有倒塌危险。
阿纳德尔河口处存在巨大的水下溺谷(河谷被水淹没),该溺谷呈“V”形,原来位于陆地上,后被海水淹没。
楚科奇自治区境内居民点较少,以小镇和村庄为主,居民点之间以直升飞机或小飞机为主要运输方式。
(1)请从气温的角度,说明阿纳德尔多彩色建筑的原因以及该地建筑常常出现裂缝的原因。
(6分)(2)说出阿纳德尔“V”形溺谷的形成原因。
(4分)(3)说出楚科奇地区居民点之间以直升机或小飞机为主要运输方式的原因。
(6分)2.[2022·皖江名校联盟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分)安哥拉被称为非洲的“春天国度”。
安哥拉全年分旱、雨两季,5~9月为旱季,平均气温24 ℃,相对凉爽,有很重的雾,被人们称为“雾季”,潮湿无雨;10月至次年4月为雨季,气温高,湿度大,平均气温33 ℃。
安哥拉年均降水量约400毫米,降水量从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东北高原地区年均降水量可达1 500毫米,而南部纳米布沙漠地区年均降水量仅为50毫米。
安哥拉矿产、森林、水力、农牧渔业资源丰富。
(1)南部沿海地区气候干燥而温和,分析其原因。
(8分)(2)该国每年5~9月是旱季,但又是“雾季”,分析大雾的成因。
(6分)(3)该国渔业资源丰富,分析其原因。
(6分)3.[2022·合肥市毕业班综合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横断山区高山峡谷中的程海,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为滇西第二大淡水湖。
程海曾经是一个外流湖,湖水通过程河向南流入金沙江。
1609年前后程海水位开始下降,逐渐成为封闭型湖泊。
程海湖面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38.6 mm,蒸发量为2 040.3 mm。
高考地理考前冲刺大题精做专题03原因分析类综合题学生版汇编
![高考地理考前冲刺大题精做专题03原因分析类综合题学生版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6f5f4ada561252d381eb6e62.png)
学习-----好资料高考地理考前冲刺大题精做专题03 原因分析类综合题(学生版)【题型特点】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能检测学生的思维过程,因而成为地理综合题的常见设问和考查形式。
命题形式上,常常以区域图为信息的载体,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通常的设问形式有“试分析××地理现象的(自然或社会)原因”“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等。
【思维建模】在分析该类试题时,要注意把握两点:1.要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因”与“果”的联系。
2.明确分析的原因内容: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
自然原因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洋流、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方面来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宗教等方面来分析。
【考点定位】【例1】读某区域年降水量图和等高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8分)更多精品文档.学习-----好资料洋流开普敦分)经过的东西两岸地区年降水量的差异及其原因。
(1230(1)简述°S 分)处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其主要原因。
(6(2)分析图中P简要分析促进该港口发展的区位条件。
也是最大港口城市。
)开普敦是南非第二大城市,(3 分)(10】读京沪高速铁路路线示意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例2的货的铁路客运量和7.2%京沪铁路长度仅为全国铁路营运里程的2%,却承担着全国10.2%严重制约了沿线经倍,但目前运能缺口仍很大,物周转量,其运输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 月正式通车。
2011年62010年11月15日京沪高铁全线铺通,并于济的发展。
与我国已建成的武广高铁相比,京沪高铁单位距离建设成本较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 简述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的社会经济原因。
(2) (3)京沪高速铁路建设中尽可能采取以桥代路方式的原因是什么?】读“利比里亚自然地理要素图”及相关材料,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人教版高考地理 大题增分练10 原因分析类2
![人教版高考地理 大题增分练10 原因分析类2](https://img.taocdn.com/s3/m/c0d555b95fbfc77da269b1bf.png)
人教版高考地理大题增分练10原因分析
类2
(建议用时:30分钟)
1.(2019·安徽合肥高三质量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车尔臣河流域荒漠广布,生态脆弱。
1990~2010年,流域内降水增加,冰川积雪面积缩小,海拔1 300米以上地区自然植被覆盖度增加,海拔1 300米以下地区自然植被覆盖度减少。
同期该流域人口数量及耕地面积显著增加,水危机日益凸显。
下图示意车尔臣河流域地理事物分布。
(1)1990~2010年,车尔臣河流域内降水增加,推测在此背景下该流域冰川积雪面积缩小的原因。
(2)从气候变化的角度,分析1990~2010年车尔臣河流域内海拔1 300米以上地区自然植被覆盖度增加的原因。
(3)分析1990~2010年车尔臣河流域内海拔1 300米以下区域自然植被覆盖度减少的原因。
(4)为应对水危机,有学者建议向车尔臣河流域调水,试分析调水对该流域生态环境带来的可能影响。
2.(2019·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K湖和T湖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部,两湖一大一小、一咸一淡、一湖水质清澈,一湖鱼类丰富。
两湖虽然相距很近,而且有着相似的生态环境和变迁历史,但目前两湖风貌却迥然不同。
图甲为K湖和T湖位置示意图,图乙为T湖和K湖面积变化曲线图。
(1)指出与B河相比,L河突出的的水文特征。
(2)指出两湖中鱼类资源丰富的湖泊,并说明其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3)指出两湖中哪个湖泊为淡水湖,并分析其原因。
(4)判断1970~2010年图中湖心岛的面积的变化特点,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教育资料】2019高考地理 第三部分 大题小做 专题二 原因分析类练习学习专用
![【教育资料】2019高考地理 第三部分 大题小做 专题二 原因分析类练习学习专用](https://img.taocdn.com/s3/m/98fd027cfc4ffe473368abff.png)
专题二原因分析类1.[2019·广东深圳二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拉斯加东南部有一片世界上最大的温带雨林(如图),这里生长着高大茂密的铁杉和云杉,林下是苔藓铺就的厚厚地毯;林间1.4万条河流为鲑鱼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环境,鲑鱼在逆流而上产卵的过程中,会被它的天敌棕熊捕捉后带回森林。
在鲑鱼较多的时候,棕熊在8小时内可以带回40多条鲑鱼,熊一般只会吃掉比较容易积蓄脂肪的部位而不吃身体。
在温带雨林附近的海域,磷虾和鲱鱼云集;每年夏季,大量座头鲸从夏威夷海岸迁徙到这里。
1950年代以来,阿拉斯加东南部的温带雨林被大规模“清场伐木”(将砍伐地带内的树木全部砍伐)。
未被砍伐的森林里有各种树龄的树木,大树衰老倒下的地方,太阳光可以射进森林内部,小树可以茁壮成长;但在清场砍伐再统一栽种树木一段时间之后,林下无法生长苔藓、灌木,如同荒地;河里的鲑鱼也大量减少。
要恢复到砍伐前的状态,至少需要200年。
(1)分析阿拉斯加东南部温带雨林区降水量多的原因。
(2)在有鲑鱼经过的河流沿岸,云杉的生长速度要比没有鲑鱼的河流沿岸的云杉快3倍,请分析其原因。
(3)分析阿拉斯加东南部温带森林附近的海域磷虾、鲱鱼云集的原因,并说明每年夏季大量座头鲸从夏威夷海岸迁徙到这里的原因。
2.[2019·四川德阳三诊]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喜马拉雅山脉耸立在青藏高原南缘,长达3 400多千米,平均海拔高度6 000米以上,拥有8 000米以上高峰14座,是世界上最高大雄伟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的沟谷地区是该区生物的天然“避难所”,也是本地区生物扩散和交流关键的“生态走廊”。
右图为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南坡局部卫星影像,图中白色部分为冰川,浅色线状事物为河流。
(1)分析喜马拉雅山脉多高峰的原因。
(2)简析喜马拉雅山脉南坡降水、河流和地形三者之间的关系。
(3)分析喜马拉雅山脉对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2019·湖南衡阳八中质监]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原因分析类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原因分析类](https://img.taocdn.com/s3/m/78a8a7c6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e3.png)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原因分析类
整理了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原因分析类,更多资讯请关注本网站更新。
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模板:原因分析类
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答题模板
【自然原因】
1.水系特征:
a.流域广,支流多;
b.含沙量大;
c.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2.水文特征:
a.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
b.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3.气候特征:该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人为原因】
1.植被破坏:
a.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
b.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2.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湖泊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某地区缺水原因的分析答题模板
【自然原因】
1.气候:降水较少或不充沛、蒸发量大、季节分配不均
2.河流:地表径流量较少
【人为原因】
1.用水量大: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
2.利用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考前增分策略 专题十二 题型二 综合题型3 原因分析型综合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部分 考前增分策略 专题十二 题型二 综合题型3 原因分析型综合题](https://img.taocdn.com/s3/m/ccbfc26190c69ec3d5bb7563.png)
【题型解读】 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能检测考生的思维过程,因 而成为地理综合题的常见设问和考查形式。命题形式上,常常以 区域图为信息的载体,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 问,通常的设问形式有“试分析××地理现象的(自然或社会)原 因”“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等。
低,环保意 久之,河床高出
矿交通建设中不注
科技、军事、宗教
识、节水意 两岸的地面,便
意环保等
等方面来分析
识差
形成“地上河”
1.气候成因分析
地理 要素
影响因素
原因分析
①纬度低,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气温较高。纬度高,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
气温较低。纬度低,气温的年变化较小,纬度高,气温的年变化较大。②寒
变化减小,湖泊对径流有调节作用,湖泊下游地区河流的流
量变化减小
凌汛 纬度、流向、流域气候
①由低纬向高纬流;②有结冰期(气温在0℃以下),结冰时间 高纬早、低纬晚,融冰时间低纬早、高纬晚
水能 流量、落差
流域内降水多,河流流量大,且水位落差大的河流水能丰富
自然因素(河流的通航里
①气候:降水量大,流量大,降水季节变化小,冬季气温在
地理 原因
分析要素
荒漠化
实例 水资源短缺 黄河“地上河”
一般从纬度位置、 气候干旱,风力强
黄河下游流经平
海陆位置、地形、 劲;河流欠发育, 水量有限, 原地区,水流速
自然 地势、气候、水文、流水作用微弱;植 空 间 分 布 不 度 减 慢 , 河 水 携
原因 植被、土壤、矿产、被少,土壤发育差;均 , 时 间 分 带 的 泥 沙 大 量 沉
时间长,冰层厚,活动空间小,鱼类成活率低;鄂毕河流经沼泽, 营养物质被沼泽植物吸收,很难到达河口,不利于河口浮游生物 生长;北冰洋纬度高,冰层厚,营养物质和饵料也较为贫乏,不 利于鱼类成活。 答案 (1)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 结(永冻层),阻滞水分下渗;(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 (2)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流速快, 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 沙沉积,含沙量小。 (3)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 存活率偏低。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 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 较为贫乏。
2020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成因分析类(综合题)
![2020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成因分析类(综合题)](https://img.taocdn.com/s3/m/86ed974476eeaeaad1f330a2.png)
2020届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训练:成因分析类(综合题)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6分)中国有句古话“樱桃好吃树难栽”。
我国大樱桃(车厘子)是由欧美引种的落叶果树,适宜在海拔300~600米生长,喜温喜光,不耐寒;抵御病虫害的能力较低;需保水透气,最怕涝害和倒伏,适宜生长在土质疏松、土层深厚的沙壤土。
大连大樱桃栽植至今已有130多年历史,种植规模和产量、产值均居全国前列,被国家命名为“大樱桃之乡”,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称号。
近年来,大连市重点打造大樱桃网上销售,各大快递企业主动对接樱桃网络电商,做好配送服务,使大樱桃网络销量逐年增加。
大连大樱桃6—7月份为销售旺季,运输时一般只是通过箱子里加冰袋降温,分拣大部分靠人工,为了长途运输,有些果农甚至要提前采摘不成熟的果子。
辽东半岛地形图(1)分析大连成为我国大樱桃主产区的原因。
(8分)(2)分析近年来大连大樱桃网上销售发展迅猛的原因。
(8分)【答案】(1) 自然原因:①地形多为平缓丘陵,(土壤多为砂壤土)土层较厚,排水良好;②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果实糖分积累;③位于暖温带,积温较高,无霜期长;④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三面环海,受海洋影响较大,降水较多,水分条件好。
(每点2分,答对3点得6分)人为原因:种植历史悠久,技术先进。
(2分)(自然原因6分,人为原因2分,共8分)(2)①网络电商的兴起与发展;②人民生活水平提提高,消费能力增强;③冷藏保鲜及冷链物流技术的发展;④大连大樱桃品质优良,口感好;⑤大连大樱桃的品牌效应;⑥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每点2分,答对4点得8分)2.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是R湖区简略图。
R湖是一个堰塞湖,发源于高山地区的L河被冰川沉积物所阻断,在幽深的峡谷中汇水成湖。
湖面海拔300多米,面积近6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50米。
注入湖泊的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其中L河是吐纳湖水的主要河流,L河流量丰富,水流湍急,R湖湖水随L河西流不止,湖面湖水却是平静如镜,水不扬波。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强化复习第三部分考前提分攻略 攻略三增分专项训练(选择题)专练二动态数据分析型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强化复习第三部分考前提分攻略 攻略三增分专项训练(选择题)专练二动态数据分析型](https://img.taocdn.com/s3/m/ca4bc5f0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2b.png)
专练二动态数据分析型[2022 ·湖南湘潭摹拟]夜市指夜间摊贩沿街经营的场所,是城市夜间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
河南省开封市夜市历史悠久,数量众多,已经成为城市的特色名片。
夜市经营时间主要考虑对周边交通及居民等的影响。
下图示意开封市河大东门、东苑和鼓楼夜市摊贩的日常作息时间。
据此完成1~3题。
1.调查发现,开封夜市摊贩普通具有“短距离流动”的特征,主要考虑( )A.个人喜好B.人流量多少C.照应家庭D.经营便利2.大量摊贩经营活动集聚于夜市,可以( )①扩大服务范围②便于集中管理③降低摊位租金④减少经营竞争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3.从夜市摊贩日常作息时间可以猜测( )A.河大东门夜市挨近主干道B.东苑夜市距离居民点近C.鼓楼夜市位于城市中心D.三个夜市均管理严格规范[2022 ·湘赣十四校高三联考]自然村是指自然聚居形成的村落,普通多个自然村共同设立一个村委会,便组成为了行政村。
读1990~2022 年中国自然村数量变化图,完成4~5 题。
4.中国自然村数量变化最大的阶段是( )A .1990~1996 年B .1997~2000 年C .2004~2022 年D .2022~2022 年5.我国自然村数量变化( )A.说明人口的分布趋于均衡B.反映人口城市化水平提高C.是由大量的农民工返乡创业造成的D.主要受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影响[2022 ·陕西联考摹拟]青海湖是青藏高原的内流湖,湖中盛产裸鲤,近年来水位有所上升。
经研究发现,该湖蒸发量与降水量呈负相关。
下图示意“公元1000~2000 年之间青海湖盐度和流域内某地降水量变化”。
据此完成6~7 题。
6 .1500~1600 年间青海湖盐度变化及主要影响是( )A.升高——湖面冰期延长B.降低——湖面不易结冰C.升高——裸鲤数量减少D.降低——鸟类数量增加7.近年来青海湖盐度呈减小趋势,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A.流域内降水量增加B.流域内蒸发量减少C.高山冰雪融化量增大D.流域面积增加,入湖水量增多[2022 ·福建省漳州市高考适应性测试]“积分入户”指外来人口取得政策规定分值后即 可申请落户,是迁入地促进外来人口融入的有效方式,东莞市于 2022 年推出“积分入户” 政策。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五综合题技法突破题型突破二原因分析类课件
![(全国通用)2020版高考地理三轮复习专题五综合题技法突破题型突破二原因分析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3f5455011ca300a6c3904e.png)
多用一般原理解释特殊自然现象的成因。
涉及人文地理事象成因的考查,也是重要命题视角之一,但多
以区位原理分析的形式出现
项目
内容解说
请分析……的形成原因; 设问 方式 请解释……(现象)出现的原因;
某地出现了……现象,为什么
分析(解释)某种地理事象形成(发生、出现、存在)的原因,一般从自然地 理因素、人文地理因素两大方面入手。但在考题设置时多有限定条件,要求 从自然或人文某一视角分析,或要求以某一成因要素为主要的思维中心加以 分析,建造好基本思维模板,与考题相结合,因题制宜,灵活应用模板,才 能得心应手,顺利解题。
(3)变化:径流量先增加后减少。原因:气温升高,流域山区冰川消融 量增大,蒸发加大,致使降雨量增加,导致阿克苏河径流量先增加;随着 气温的持续升高,流域山区冰川持续消融,达到高峰后,导致径流量转为 减少。
(4)同意。阿克苏河径流量未来达到高峰后会减少,水资源供给减少;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生产生活用水量不断增加。
(2019·全国卷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 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 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 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卷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 分) 材料一 强烈的侧风会严重影响飞机的起飞和降落。飞机能够在多大的 侧风气象条件下安全起飞和降落必须通过试验试飞来验证。 材料二 冰岛凯夫拉维克国际机场,大风天数多,风向多变,机场跑道 长度超过 3 000 米,宽达 60 米,独有两条垂直沥青跑道。该机场机坪、机库 等地面保障设备完善,且机场周边地表被苔藓覆盖,环境较好,是飞机大侧 风试验的重要基地。与之相比,我国国内机场跑道走向单一,基础设施较为 落后。下面分别为冰岛位置图、凯夫拉维克国际机场跑道俯瞰图、冰岛各月 平均风速分布图。
高考地理原因分析类题型训练(含答案)
![高考地理原因分析类题型训练(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0f4fbbf61fb7360a4c6513.png)
高考地理原因分析类题型训练(含答案)
高考第二轮复习是进行专题训练,分模块掌握高中所学知识。
在高考地理原因分析类题型训练中,大家首先要把基本概念理解到位,然后配合题型训练更好地掌握模块精髓。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7高考地理原因分析类题型训练(含答案)地理原因分析类真题》,供参考。
地理原因分析类题型训练设问形式:地理事物间的因果联系能检测学生的思维过程,因而成为地理综合题的常见设问和考查形式。
命题形式上,常常以区域图为信息的载体,就区域内典型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进行设问,通常的设问形式有“试分析××地理现象的(自然或社会)原因”“分析××地理事物的成因”等。
地理原因分析类题型训练思维建模在分析该类试题时,要注意把握两点:1.要清楚重要地理要素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相关“地理要素”之间“因”与“果”的联系。
2.明确分析的原因内容: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
自然原因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洋流、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方面来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宗教等方面来分析。
地理原因分析类题型训练模板典例
地理要素形成因素太阳辐射①纬度位置②天气状况③地势高低与坡向(阴阳坡)等温线走向①纬度位置(东西向);②海陆位置(与海岸线平行);③地形(局部闭合或沿山脉延伸)降水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地形、洋流、植被和水文、人类活动盐场形成①平坦广阔的海滩;②利于蒸发的天气;③避开大河的河口渔场形成①大陆架海区;②河流入海口处;③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补偿流处;④温带海区气候成因①太阳辐射;②大气环流(气。
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篇 备考与冲刺 专题二 综合题题型突破 题型突破二 原因分析类素能特
![2021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三篇 备考与冲刺 专题二 综合题题型突破 题型突破二 原因分析类素能特](https://img.taocdn.com/s3/m/db3fe6ca964bcf84b8d57b41.png)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三篇备考与冲刺专题二综合题题型突破题型突破二原因分析类素能特训综合题(2小题,共46分。
)1.[xx·河北衡水摸底二]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2分)一旅游团春季来内蒙古游玩,某日突遇强沙尘天气,沿主干道路发现M河和N河存在显著的水文差异,同时发现沿路植被也存在明显差别。
该日沿途观察不到内蒙古高原美丽的落日景观。
下图为内蒙古高原某区域图。
(1)说明沿主干道路植被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
(4分)(2)说出M、N两河的水文差异,并分析原因。
(12分)(3)分析该日旅游团沿主干道路观测不到美丽落日景观的原因。
(6分)答案(1)原因:地形高差较大,形成植被垂直差异;由于山地对季风的阻挡和海陆位置的影响,导致降水差异,从而形成植被的东西差异。
(2)水文差异:M河含沙量大于N河;M河水流速度慢于N河;M河流量小于N河。
原因:强沙尘天气,风力大,风吹沙入河,M河含沙量高;N河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轻,含沙量低。
M河流经地区地形平坦,水流缓慢;N河流经地区地势落差大,水流速度快。
M河途经沙漠区,降水少;N河春季积雪融水量大,夏季降水较多。
(3)该日为强沙尘天气,在内蒙古高原路段,能见度很低;冀北山地西侧路段,沙尘的影响依然显著,同时该区域为山地森林草甸区,植被的遮挡难以欣赏到落日景观;山地东段,受地形的阻挡,难以观察落日景观。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沿主干道路穿越不同的地形区,不同地形区海拔高度不同,说明植被差异符合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图示区域东部距海近,地处山地迎风坡,降水多,植被以森林为主;图示区域西部距海远,地处背风坡,植被以草原为主。
第(2)题,水文特征主要从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含沙量、结冰期、流速等方面考虑;流量主要与降水量有关,水位的季节变化主要与降水的季节变化有关,含沙量主要与植被覆盖率、风沙活动有关,结冰期主要与冬季气温有关,流速主要与地形起伏有关,结合区域特征即可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二原因分析类
1.[2019·广东深圳二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拉斯加东南部有一片世界上最大的温带雨林(如图),这里生长着高大茂密的铁杉和云杉,林下是苔藓铺就的厚厚地毯;林间1.4万条河流为鲑鱼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环境,鲑鱼在逆流而上产卵的过程中,会被它的天敌棕熊捕捉后带回森林。
在鲑鱼较多的时候,棕熊在8小时内可以带回40多条鲑鱼,熊一般只会吃掉比较容易积蓄脂肪的部位而不吃身体。
在温带雨林附近的海域,磷虾和鲱鱼云集;每年夏季,大量座头鲸从夏威夷海岸迁徙到这里。
1950年代以来,阿拉斯加东南部的温带雨林被大规模“清场伐木”(将砍伐地带内的树木全部砍伐)。
未被砍伐的森林里有各种树龄的树木,大树衰老倒下的地方,太阳光可以射进森林内部,小树可以茁壮成长;但在清场砍伐再统一栽种树木一段时间之后,林下无法生长苔藓、灌木,如同荒地;河里的鲑鱼也大量减少。
要恢复到砍伐前的状态,至少需要200年。
(1)分析阿拉斯加东南部温带雨林区降水量多的原因。
(2)在有鲑鱼经过的河流沿岸,云杉的生长速度要比没有鲑鱼的河流沿岸的云杉快3倍,请分析其原因。
(3)分析阿拉斯加东南部温带森林附近的海域磷虾、鲱鱼云集的原因,并说明每年夏季大量座头鲸从夏威夷海岸迁徙到这里的原因。
2.[2019·四川德阳三诊]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喜马拉雅山脉耸立在青藏高原南缘,长达3 400多千米,平均海拔高度6 000米以上,拥有8 000米以上高峰14座,是世界上最高大雄伟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的沟谷地区是该区生物的天然“避难所”,也是本地区生物扩散和交流关键的“生态走廊”。
右图为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南坡局部卫星影像,图中白色部分为冰川,浅色线状事物为河流。
(1)分析喜马拉雅山脉多高峰的原因。
(2)简析喜马拉雅山脉南坡降水、河流和地形三者之间的关系。
(3)分析喜马拉雅山脉对该区域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3.[2019·湖南衡阳八中质监]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水冲玛瑙大多呈卵石状,磨圆度高,原岩以喷出岩为主,集中分布于河床与沙滩中。
贝齐布卡河口是水冲玛瑙的知名产地(如下图),当地水冲玛瑙原石采集集中在每年的5月~10月,某地理考察队为了探究水冲玛瑙的形成过程,按照图示路线从马哈赞加徒步经甲城到达图阿马西纳。
在考察途中,考察队发现途经甲城前后所见植被景观差异明显。
(1)说明贝齐布卡河口水冲玛瑙的形成过程。
(2)分析贝齐布卡河口水冲玛瑙原石采集有明显季节性的原因。
(3)指出考察队从甲地到图阿马西纳所见典型植被并分析其成因。
4.[2019·湖南衡阳八中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基伍湖位于卢旺达和刚果(金)两国交界处,湖区周边生活着约200万人口。
该湖湖床坐落在东非大裂谷带内,周围群山环抱。
基伍湖从下而上分成明显而稳定不变的层次,越是往下,湖水密度越大,水深250 m以下的湖水完全处于静止状态,湖底聚集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硫化氢。
目前,卢旺达与邻国刚果(金)合作开发湖中的甲烷气体。
下图为基伍湖位置图。
(1)简述基伍湖的形成过程。
(2)与世界其他深湖相比,基伍湖深水区被称为“生物荒漠”,试分析其原因。
(3)科学家认为基伍湖看似平静,却杀机重重,如同一个可怕的恶魔,给在周边生活的
数百万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试说明原因。
5.[2019·广西南宁三中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巴布亚新几内亚矿藏丰富,铜储量1 200万吨,黄金储量1 756吨,产量分别位列世界第11位和第13位。
此外还有富金矿、铬、镍、铝矾土、石油、天然气等资源。
森林资源丰富,热带原始森林覆盖面积达3 600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77%,林木总蓄积量约29亿立方米。
巴布亚新几内亚多海底地震,但对渔业资源的形成却是一个很有利的因素。
材料二巴布亚新几内亚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境内至今无铁路。
2019年,中国计划斥资近40亿美元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建立巨大的工业园区,发展加工业和制造业,以促进巴布亚新几内亚经济的发展,加强两国合作。
材料三巴布亚新几内亚示意图。
(1)说明巴布亚新几内亚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2)巴布亚新几内亚国内无铁路,分析其原因。
(3)中国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建设工业园,有人主张在园区建立大规模的家具制造厂,请为其说明理由。
6.[2019·湖北沙市中学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加利福尼亚州(简称加州)是美国西部太平洋沿岸的一个州。
优越的地理环境吸引了大量的人才聚集于此,著名的好莱坞和硅谷都在州内;同时加州也是农业最发达的州,农牧产品多达几百种。
2019年,加州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前五名为美国、中国、日本、德国、英国)。
材料二加州东南方群山之中的“死亡谷”异常干旱,夏季最高气温高于49℃是很正常的;这里经常整年不下雨,偶尔下场暴风雨,一场暴风雨过后,积聚起浅湖泊,之后很快就干涸了。
山谷还有令人奇怪的景象是,这里所有的石块都会在谷底到处跑,后面还会留下它们滑动的轨迹,有的是直线滑动,有的沿着优美的曲线滑动。
到了秋冬季节出现在加州南部山谷中的季风“圣安娜风”,来自美国内陆荒漠地带,极度干燥,易于引发山火,当地人称作“魔鬼之风”。
材料三加州森林覆盖面积15.08万平方公里,仅次于阿拉斯加州,其森林覆盖区域为:加利福尼亚州与太平洋、俄勒冈州、内华达州、亚利桑那州和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亚州接壤区域。
但2017年10月16日,加利福尼亚州,正在遭受一场前所未有的特大森林火灾:过火面积将近22万2千英亩、约合近900平方公里,17处山火燃烧点,这场大火已经彻底夷平了相当于一座纽约市大小的土地。
(注:纽约市的土地面积为789平方公里)
(1)简述“死亡谷”盐滩的地理形成过程。
(2)试分析南加州秋冬季多山火的原因。
(3)根据材料推断“死亡谷”内石头会自己走动的原因。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
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
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
《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
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4)2017年10月16日,加利福尼亚州特大森林火灾,有部分州议员,开始积极提议应该限制原木出口,试推测这些州议员提议限制原木出口的可能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