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信息安全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17版

《我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17版》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我国信息社会正处于一个新的时代。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分析我国信息社会的发展状况,特别是在2017年,我国信息化促进会联合相关部门和机构,编制了《我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17版》。
本报告围绕着信息社会基础设施、信息化应用、产业发展、政策法规和社会影响等多个方面展开观察和分析,全面呈现了我国信息社会发展的最新态势。
一、信息社会基础设施报告指出,2017年我国信息社会基础设施取得了显著进展。
互联网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固定宽带接入和移动宽带接入速度都在不断提升。
光纤网络建设加快,5G网络试点不断推进。
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信息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二、信息化应用报告还指出,2017年我国信息化应用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
电子商务、移动支付、上线教育、智能医疗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为信息化应用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产业发展在产业发展方面,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信息社会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信息技术、电子通信、互联网等产业持续快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电子商务、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产业也崭露头角,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四、政策法规在政策法规方面,报告认为2017年我国信息社会的相关政策不断完善。
《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相继发布,为信息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和支持。
信息安全、网络监管等方面的法规也在不断加强,为信息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五、社会影响报告关注了信息社会的社会影响。
报告认为,信息社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就业创业、民生改善等方面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也为社会管理、文化传播、国际交流等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然而,信息化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信息安全、个人隐私保护等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我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17版》全面而客观地展现了我国信息社会的发展状况,为政府决策和社会各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网络安全产业的创新发展

网络安全产业的创新发展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计算机信息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问题开始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
近年来,随着人们精神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享受网上冲浪带来的乐趣。
因此,网络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和快乐,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新的麻烦和不变的东西。
因此,做好信息网络安全和网络保护工作对我们来说尤为重要。
在这个安全过程中,我们解决了很多人的安全问题,从而有效地维护了信息网络的正常稳定运行。
标签: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技术;发展方向引言:随着移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各种新一代人类网络物理信息空间技术创新的快速发展。
网络空间和人类物质信息世界已经深入融合,网络空间已经成为覆盖人类网络生产信息生活的全新信息空间。
同时,大量传统安全网络威胁可以通过现代网络空间技术进行信息传递和分析来实现,保障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未来和命运。
一、网络空间安全产业的内涵网络空间最早是由西方网络学者在1980年提出的。
目前,网络空间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科学定义。
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继海陆每天的陆地、空中和天空之后的第五个新空间,并逐渐发展成为世界大国之间博弈的重要焦点。
一般而言,网络空间安全的概念涵盖整个网络空间系统的结构安全、网络空间信息传输的各种内容的安全、网络空间数据的各种传输方式的安全、网络运营商私有资产管理的安全。
网络安全技术产业发展应被视为与中国网络安全密切相关的各种产业的统一总称。
具体来说,底层安全基础,包括安全元器件服务提供商、安全技术芯片软件提供商、安全技术系统应用软件服务提供商、开发工具软件提供商;中间一层支撑,即涉及安全技术产业,包括安全设备软件提供商、安全技术应用系统软件服务提供商;其他的还可以包括安全技术集成系统提供商,以及其他专业安全技术服务提供商等与网络安全紧密相关的专业产品与技术服务等。
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的趋势

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的趋势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的趋势引言: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破坏、篡改或者泄露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要议题。
网络安全产业随之崛起,成为保护网络安全的重要力量。
本文将探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的趋势,包括技术发展、市场规模、政策支持和合作模式等方面,以期为网络安全从业者和相关创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一、技术发展趋势1.1 人工智能(AI)与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正在迅速增长。
AI和机器学习技术能够从大量的网络数据中学习和分析,识别出异常活动和潜在的威胁,帮助企业更加及时地发现和应对网络攻击。
AI和机器学习还可以用于恶意软件检测、入侵检测和网络防御等方面,提高网络安全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
1.2 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作为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区块链技术可以提供安全和可信的数据存储和传输环境,能够防止数据篡改和数据泄露等风险,从而提高网络安全的可靠性和保密性。
1.3 量子计算量子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计算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传统的加密算法可能会受到未来量子计算攻击的威胁,而量子安全通信技术则能够提供抵抗量子计算攻击的能力。
因此,量子计算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发展也备受关注。
二、市场规模趋势2.1 网络攻击频率和规模不断上升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增加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攻击的频率和规模也不断上升。
据统计,全球每天都会有大量的网络攻击事件发生,给企业和个人的信息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因此,网络安全产业在未来将面临巨大的市场需求。
2.2 家庭和个人网络安全市场潜力巨大随着智能设备和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家庭和个人的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个人隐私的保护、网络钓鱼和在线支付等安全风险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因此,未来家庭和个人网络安全市场的潜力巨大,将成为网络安全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未来最热门的十大行业未来十大暴利行业

未来最热门的十大行业-未来十大暴利行业未来最有可能暴富的十大行业一、互联网服务行业这两年,互联网行业正在以摧枯拉朽之势改变着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而它们巨大的吸金能量和对人才的巨大需求和渴望,也使得这两年互联网企业的涨薪速度曲线几近陡直向上。
一般来说,在一线城市,以BAT 为代表的一线互联网企业给应届毕业生的起薪并不高,但只要工作拼命、能力出众,实际上入职后的2、 3 年里就很容易拿到10 万元以上的年薪。
而在三线互联网公司,同等条件下,普通技术员工的年薪一般能达到15 万元左右。
而准二线的互联网公司的普通员工薪水基本也能达到或超过20 万元,与许多传统行业相比,这样的收入水平绝对令人艳羡。
工作经验超过 5 年后,互联网企业中的收入差距就会拉大。
作为一个彻底的新兴行业,没有传统行业那么多的关系户、论资排辈或刚性的学历要求,而是更看重你的实战能力,如果你能力出色,快速成长为某部门的技术骨干或重要员工,那你的年薪就将直奔30 万元。
出版发行权归至尊学府所有第 1 页圣天子绝世制作上传如果你身上的确有别人难以轻易取代的过人之处,比如某个模块的技术权威,后台存储开发的技术核心,或者在测试、前端开发、运营维护等环节成为公司骨干的话,那40 万-50 万元的年薪也在向你招手。
未来趋势:互联网本身是个瞬息万变的大行业,不同子行业的热门程度往往与所在行业的垄断程度、发展速度和从业公司数量有关,目前较为热门的有互联网金融、电商、视频、搜索等。
从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来看,目前除了。
net、c #等过时的技术外,其他方向的技能,包括PHP、java、PM,尤其是Android、IOS 语言的平台开发,往往都能有较多的从业选择。
比如大数据开发、云计算、搜索、移动互联网等热门领域都有大量的高薪工作需求。
除了技术人员外,还有两类人才是许多互联网企业,尤其是中小电商急需的人才类型。
一类是熟悉网络市场营销的专业人才。
B2B 企业和B2C 企业都对这类人才有较高的渴求。
2017年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分析报告2017年10月目录一、行业监管体制和相关法规政策 (4)1、行业监管体制 (4)(1)行业监管部门 (4)(2)行业自律组织 (5)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5)3、行业主要产业政策 (6)二、行业发展概况 (8)三、行业上下游的关系 (10)四、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 (11)1、市场规模与空间 (11)2、行业发展趋势 (13)(1)信息技术服务地位更加突出 (13)(2)信息系统集成“软化”趋势加深 (14)(3)行业并购量增加,国内市场集中度提升 (14)(4)“工业4.0”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15)(5)企业个性化服务需求渐增 (15)五、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6)1、有利因素 (16)(1)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16)(2)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17)(3)市场竞争逐渐增强 (18)(4)信息技术持续创新 (18)2、不利因素 (18)(1)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18)(2)高端技术人才流失 (19)(3)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19)六、行业竞争状况 (20)1、行业竞争格局 (20)(1)IBM (21)(2)HP (21)(3)华为 (22)(4)浪潮 (22)(5)宁夏希望 (22)(6)陕西万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3)2、行业主要进入壁垒 (23)(1)技术难度壁垒 (23)(2)人才资源壁垒 (24)(3)资金规模壁垒 (24)(4)客户资源壁垒 (24)七、行业风险特征 (25)1、行业政策风险 (25)2、市场竞争风险 (26)3、技术发展风险 (26)4、人才流失风险 (27)一、行业监管体制和相关法规政策1、行业监管体制(1)行业监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商务部。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制定我国软件公司和技术标准等,对行业的发展方向进行宏观调控。
工信部下设的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的主要职责为:指导软件业发展;拟定并组织实施软件、系统集成及服务的技术规范和标准;推动软件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荐软件服务外包;指导、协调信息安全技术开发。
2017年国内网络安全风险挑战

2017年国内网络安全风险挑战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 刘洪梅 张舒 磨惟伟2017年,网信事业蓬勃发展,网络安全领域迎来新局面。
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把网络安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来统筹谋划部署,大力推进网络安全和网络信息保护工作,在增强全民网络安全意识、构建网络安全制度体系、保障网络运行安全、治理违法违规信息、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推进核心技术创新等领域取得了积极成效。
但与此同时,我们仍要认识到,目前我国所面临的网络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美国视我为主要网络威胁国,国内仍处于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产业存有差距、攻防两端皆不精湛、网络安全事件频发的现状。
一、国内外网络舆论压力不减,网络操控事件初显苗头,网络舆情技术领域的干扰因素增多2017年,国内网络舆情态势总体良好,国外涉我舆情趋于平稳。
国内舆情方面,涉及民生、娱乐类仍占绝大部分,其中又以医疗卫生、社会治安类舆情事件(话题)数量最多,网络负面舆情大幅减少,社会正气、正能力聚集,网络空间逐渐“清朗”。
国内网民对我国经济转型、政府深化改革和反腐廉政建设、国家安全和军队改革、依法治国和社会公平正义等问题的关注呈上升趋势。
国外方面,报道量最多的是中国经济对全球的影响和工商业、投融资,其次是外交、环境保护及军事领域话题。
网络操控事件风险加剧,对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保护国家海外利益方面,受限于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语言处理技术储备不足,针对相关国家的舆情数据、开源数据采集和分析能力有限等原因,导致对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动向、舆情态势把握的有效性、及时性、准确性等得不到保障,对域外国家在相关国家和地区针对我国实施网络操控预警能力不足,极易引发我国海外利益受损;在“水军治理”方面,“水军”通过“卖粉”、炒作等手段,影响舆论场中热点和社会关注,造成舆情监测、研判和网络预警的严重误判。
由于心理学、行为科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技术还未全面浸入网络舆情监测、研判和网络预警等方向,影响对网络空间中活动个体识别的准确率,导致“水军治理”自动化程度不高、效率不高,促使“水军治理”仍然是当前的突出难题;在国家安全风险化解方面,从网络舆情数据和开源数据发现、识别、跟踪、确认关键目标和重要对象,有利于降低国家安全风险。
网络安全形势及政策解析

机密文件描述了中兴通讯通过设立、控制和使用一系列“隔断”公司而不需经过授权
就可向受美国制裁国家非法地再出口受控产品的计划方案。BIS还将这两份中兴通讯机 密文件的中文扫描件和英文翻译件放在官方网站上以供查看和下载。
某政府&企业网站被篡改
中等 影响
• 垃圾邮件 • 钓鱼攻击 • 间谍软件
小麻烦
• 病毒
攻击研究 攻击利益 复杂动机
云计算安全的问题与需求
• 随着云计算兴起,物理网络隔离为主体思想的传统信息安全在新的IT云计算架构中已经日益难以应对 。新技术引入带来了新的安全问题,云计算的开放、共享与“高速、互联、互通”的特性,为安全控
制带来了新的挑战。
云安全问题
身份与访问管理:缺乏统一、集中、标准的访问控制 数据集中控制:系统、租户的数据安全防护难度加大 云与虚拟化:攻击从终端转向云端,安全边界趋于模糊 自动化安全管理:安全自动化管理要求更高、防护盲点 数据泄漏威胁:数据集中、共享与多样化加大了泄漏风险 安全监管合规:国家标准、行业规范、监管要求
DDAN
威胁态势感知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分析平台
主机病毒 探针
主机威胁 取证
网络未知 威胁探针
网络已知 威胁探针
沙盒分析 设备
系统日志 记录
其他探针
大数据分析平台
威胁情报可视化
威胁态势感知—威胁信息可视化
威胁态势感知—反电信欺诈
移动智能设备办公安全
1
2
3
4
5
6
移动操作系统出 现严重漏洞
移动应用漏洞 大量出现
云安全新需求
1. 纵深防御(DiD)、软件定义信息安全 (SDIS)、安全设备虚拟化(SDV),结合后 形成更安全、敏捷、经济的云平台安全体系。 2. 云访问安全代理、多点联动防御、入侵容忍 和Docker自带的安全机制等技术将会成为未 来云安全发展的新趋势。
大数据时代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现状及建议

第19期2019年7月No.19July ,2019斐卢冉·热依木江(新疆师范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54)1个人信息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任何组织和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1.1个人信息的定义个人信息是指公民个人身份的基本信息,其包含多方面。
王利明教授[1]认为,个人信息是指与特定个人相关联的、反映个体特征的、具有可识别性的符号系统,包括个人身份、工作、家庭、财产、健康等各方面信息。
根据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第76条第五项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方式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自然人个人身份的各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个人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等。
1.2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个人信息网络科技的出现,使得人们凭借计算机的超强运算能力和快捷的信息传输能力,在信息收集、处理与利用方面有了跨越式的大进步。
相比以往来说,数据和信息的增长呈爆炸式,人类已经跨入了大数据时代。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信息自由与数据分享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动力。
但是,在加速社会发展的同时,信息自由与数据分享也让我们面临着严峻的信息泄露威胁以及网络安全问题。
人们每天都在通过手中的手机、电脑与他人进行着信息交流,同时人们也在创造着信息,在网络空间留下自己的轨迹。
通过网络上人们留下的碎片化信息,再加上整理,便可以得出数据形象。
电商了解消费需求,专车清楚每天的行踪,移动支付掌握财产变动等,个体的身体、位置、通信、征信、交易等各类信息被源源不断地收集、存储在网络空间,每个人似乎都成了“数字人形”。
互联网公司在获得了用户的“画像”后,就可以划分不同人群,迎合人群的喜好和需求,针对性地做活动,投放广告。
大数据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技术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创新活力的同时,也使传统网络安全防护面临严重威胁与全新挑战。
本文介绍了大数据技术及产业发展的有关背景,从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及大数据平台自身安全三个方面梳理大数据技术应用面临的安全挑战,提出我国强化大数据安全保障的对策建议。
大数据发展状况及安全问题简介大数据的概念起源于2000年前后,伴随着互联网应用发展而诞生。
当时,互联网网页爆发式增长,产生的数据量激增,为了提高用户检索信息效率,谷歌等公司开始建立索引库以提供搜索服务,成为大数据应用的起点。
2012年之后,大数据技术方兴未艾,经过数年蓬勃发展,如今业界对大数据的认识已经基本趋于一致,尤其对于大数据的基本特性已达成共识。
当前,大数据已进入应用发展阶段,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各行业应用逐步成熟,应用创造的价值占市场规模的比重日益增大,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大数据发展调查报告(2017)》(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大数据核心产业的市场规模约为168亿元,较2015年增速达45%,伴随着国家政策激励以及大数据应用模式逐步成熟,未来几年中国大数据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将达到578亿元。
随着数据资产价值持续攀升、大数据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大数据技术在改善社会生产生活的同时,其安全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2017年1月,大数据基础软件陷入一场全球范围的大规模勒索攻击,Hadoop集群被黑客锁定为攻击对象。
同时,据Shodan互联网设备搜索引擎的分析显示,因Hadoop服务器配置不当导致5120TB数据暴露在公网上,涉及近4500台HDFS服务器。
同时,近年来全球数据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如何在大数据时代处理好数据安全问题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热点。
大数据分析平台安全与其承载数据的安全同生共息,在数据成为国家基础战略资源和社会基础生产要素的今天,大数据安全与国家安全的关系愈发紧密,在保障国家安全、经济运行、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愈加关键的作用,亟需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抵御大数据安全风险。
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网络信息安全是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议题。
在全球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下,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已经与网络息息相关。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成熟,让我们越来越依赖于网络,但网络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安全威胁。
本文将探讨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网络信息安全的现状随着全球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威胁也日益增加。
恶意软件、网络钓鱼、勒索软件等越来越常见,给个人和企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数据泄露的风险。
根据一份报告,2019年全球的网络攻击事件有5100万次之多,而且黑客攻击的手段也越来越复杂,甚至可以攻击航空和能源系统等关键基础设施。
在互联网的世界中,用户数据的泄露是网络安全的一大风险。
互联网公司收集的个人信息和数据越来越丰富,如果被不法分子攻击将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问题。
例如,2019年首都机场的几十万名旅客的个人信息被泄露,劳动力公司拥有的900多万学生的信息也被泄露,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
网络安全政策和法律的不完善也给网络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在美国政府不断收集用户数据泄露的丑闻中,从NSA的PRISM计划,到美国国安局使用黑客工具攻击其他政府和组织,再到欧盟法庭的舆论权利裁决,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自由和隐私的主要威胁之一。
二、网络信息安全的发展趋势面对网络安全的挑战,我们需要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政策,保障个人和企业的信息安全。
同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也可以帮助我们加强网络安全。
1. 制定更加严格的网络安全法律随着网络安全问题的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通过立法加强网络安全的保护。
例如欧盟于2016年颁布了《一般数据保护条例》,明确规定了个人数据的处理规范和作者的权益。
而在中国,网络安全法于2017年6月1日正式实施,旨在维护网络安全和保护用户数据。
但同时,一些专家认为,这样的法律在实施时往往存在问题,可能会损害人们的基本权利,而且监管的缺陷还存在。
因此,制定更为完善的网络安全法律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发展现状及思考

当前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发展现状及思考!李利1,韩伟红2#梅阳阳2#王欢1(1.广东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00;2.广州大学网络空间先进技术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06)摘要:随着全球网络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网络空间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网络空间安全技术的发展备受关注$首先从三个领域概述了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发展现状,包括“卡脖子”安全技术、新技术及其安全、安全基础研究平台,然后系统梳理了当前网络空间安全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我国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给出了具体建议$关键词:网络空间安全(“卡脖子”安全技术;新技术及其安全;安全基础研究平台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58/j.issn.2096-5133.2021.05.006引用格式:李利,韩伟红,梅阳阳,等.当前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发展现状及思考[J].信息技术与网络安全,2021, 40(5):33-38.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inking of the developmentof cyberspace security technologyLi Li1,Han Weihong2,Mei Yangyang2,Wang Huan1(1.Guangdo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Guangzhou510000,China;2.Cyberspace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Guangzhou University,Guangzhou510006,China)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global network information process,the issue of cyberspace securit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and the development of cyberspace security technology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This paper firstly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yberspace security technology from three areas,including"stuck-neck"security technologies,new technologies and its security,and security basic research platforms,then systematically sorts out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yberspace security,and finally gives specific suggestions for the practical problems fac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cyberspace security technology in China.Key words:cyberspace security;“stuck-neck”security technology;new technology and its security;security basic research platforms0引言网络空间安全是在信息通信技术的硬件、代码、数据、应用4个层面,围绕着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利用4个核心功能,针对网络空间的设施、数据、用户、操作4个核心要素来采取安全措施&网络空间安全涉及多个安全领域,总体可归纳为四类:传统网络安全、“卡脖子”安全技术、新技术及其安全以及网络安全基础研究平台(网络靶场)。
2017网络空间安全现状与趋势分析报告

2017网络空间安全现状与趋势分析报告
金丽慧
【期刊名称】《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
【年(卷),期】2018(0)3
【摘要】中国国内网络空间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在安全领域依然存在众多问题,急需系统梳理和整体思考应对。
本文基于2017年中国网络空间重要关键设施存在的安全隐患、攻击威胁、典型事件,对其中重点行业的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前沿性地探索了网络空间内新出现的犯罪行为,通过提炼其特征、根源与趋势,并结合相应的技术与管理手段,提出思考和措施,以期能够为网络运营单位与监管单位提供网络空间安全治理与建设的思路。
【总页数】7页(P119-125)
【作者】金丽慧
【作者单位】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美国网络空间安全的安全叙述建构
——基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话语分析(1987-2017) [J], 王守都
2.2017年《计算机研究与发展》专题(正刊)征文通知——应用驱动的网络空间安全研究进展 [J],
3.“第三届网络空间安全Workshop2017”成功举办 [J],
4.2017年《计算机研究与发展》专题(正刊)征文通知——应用驱动的网络空间安
全研究进展 [J],
5.《2017年度网络空间安全报告》在京发布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网络空间安全技术发展现状及思考

贰 网络安全核心技术发展现状
(一)国外技术发展现状 在“卡脖子”安全技术中,有效维护网络主权是攻防对抗的重要目标,是战略性安全 问题。国际社会对网络主权概念颇具争议,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已在政策、组织 和技术等先发优势基础上建立了维护网络主权和霸权的能力。
✓ 英国、美国和德国等对网络空间的概念都不尽完全相同,但本质都是一样的:着重强调提 供网络应用的整个系统。
壹 网络空间安全概述
(三)信息安全的概念 信息是指音讯、消息、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一切能够被人类运用的内容。图片、音频、视频 等都是数据,我们通过分析之后获取得到的东西就是信息。信息由三部分组成,信息、信源和信宿。由信 源产生信息,信宿接收信息,即信息是在信源与信宿之间进行传递的。
贰 网络安全核心技术发展现状
国内芯片安全研究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迅速,清华大学研究团队在2019 年发现了ARM和Intel处理器电源管理机制的“骑士”漏洞。新一代信息技 术的内生安全和衍生安全问题随着技术发展和应用深入逐步凸显。我国紧抓 新技术的发展契机,积极布局,缩小与国外的技术差距。
大数据战略实施以来,我国数据安全立法进程加快,数据管理、交易、安全能力等 方面的技术逐渐增强,行业标准也逐渐完善。云安全随着云计算的广泛应用而快速 发展,2019年云安全市场规模相对2018年增长50%,纵深防护体系和结合人工智能 的大数据安全分析是当前研究主要方向。
壹 网络空间安全概述
(二)网络空间的概 念
网络是一个用户无法触摸到的、抽象的东西,空间又是一个抽象的 概念,所以网络空间的概念更是抽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中国信息安全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一)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以及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1、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监管体制信息安全行业主要受信息产业及安全主管部门的监管,具体如下: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1)行业主要法律法规信息安全行业,受到信息安全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管理。
行业的主要法律法规如下: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行业主要发展政策行业主要发展政策如下: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二)信息安全行业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1、信息安全的定义信息安全是指对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系统中的数据及依托其开展的业务进行保护,使得它们不会由于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未经授权的访问、泄露、破坏、修改、审阅、检查、记录或销毁,保证信息系统连续可靠地正常运行。
信息安全具有真实性、机密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可用性、可核查性和可控性七个主要属性: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信息安全行业的技术、产品和服务(1)信息安全技术为了实现信息安全的七个核心属性,需要从信息系统的物理安全、运行安全、数据安全、内容安全、信息内容对抗等五个方面进行安全建设与安全防范。
因而,目前信息安全的主流技术包括信息系统自身的安全技术(物理安全和运行安全技术)、信息自身的安全技术(数据安全与内容安全技术)、信息利用的安全技术(信息对抗技术),具体如下: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信息安全产品信息安全产品按照功能分类主要包括:防火墙产品、入侵检测与入侵防御产品、统一威胁管理产品、身份管理类产品、加密类产品、电子签名类产品、安全审计类产品以及终端安全管理产品等。
主要产品的情况如下: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3)信息安全服务信息安全服务是以服务的形式,面向信息化业务过程提供安全保障服务。
信息安全服务是一种由第三方提供的系统化管理一个组织信息安全需求的服务,主要包括安全集成、风险评估、渗透测试、合规性咨询、安全巡检、应急保障等专业信息安全服务。
3、信息安全行业发展概况(1)全球信息安全行业发展概况当前,世界各国信息化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发展模式的创新,互联网对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更加深刻,信息化渗透到国民生活的各个领域,网络和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关键基础设施乃至整个经济社会的神经中枢,围绕信息获取、利用和控制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保障信息安全成为各国重要议题。
近年来,全球频现重大安全事件, 2013 年曝光的“棱镜门”事件、“RSA后门”事件、 2017 年爆发的新型“蠕虫式”勒索软件 WannaCry 等更是引起各界对信息安全的广泛关注。
网络攻击从最初的自发式、分散式的攻击转向专业化的有组织行为,呈现出攻击工具专业化、目的商业化、行为组织化的特点。
随着获利成为网络攻击活动的核心,许多信息网络漏洞和攻击工具被不法分子和组织商品化,以此来牟取暴利,从而使信息安全威胁的范围加速扩散。
个人信息及敏感信息泄露的信息安全事件,可能引发严重的网络诈骗、电信诈骗、财务勒索等犯罪案件,并最终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而政府机构、工业控制系统、互联网服务器遭受攻击破坏、发生重大安全事件,将导致能源、交通、通信、金融等基础设施瘫痪,造成灾难性后果,严重危害国家经济安全和公共利益。
全球整体网络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国际间网络空间竞争形势日益紧张。
面对日益严峻的网络空间安全威胁,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出台了国家网络安全战略,明确网络空间战略地位,并提出将采取包括外交、军事、经济等在内的多种手段保障网络空间安全。
2011 年 4 月,美国发布了《网络空间可信身份国家战略》,首次将网络空间的身份管理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并着手构建网络身份生态系统。
这一战略的出台表明美国已高度认识到网络身份安全在保障网络空间安全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从各国的战略规划的内容来看,一方面政府希望通过顶层安全战略的制定来引导本国安全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对于网络空间的保护逐渐上升到和传统疆域保卫同等的地位上来,通过成立网络安全部队以加速军队信息安全攻防的研发,积极应对未来有可能发生的网络战争。
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驱动安全市场的快速增长。
根据 Gartner 的数据显示,2016 年全球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的开支达到 816 亿美元,比 2015 年增长 7.9%。
数字化企业的多个要素日益推动全球关注信息安全,尤其是云计算、移动计算和物联网等,而错综复杂、影响重大的高级针对性攻击同样起到了推动作用。
(2)我国信息安全行业发展概况①信息安全成为我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一直高度重视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早在 2003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将信息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层面,明确提出“确保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和信息安全”。
面对日益复杂的全球信息安全形势和国内信息安全现状, 2012 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高度关注网络空间安全,并将网络空间安全、海洋安全、太空安全置于同一战略高度。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再次指出,“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确保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
2014 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
2016 年 11 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并于 2017 年 6月 1 日开始实施,强调了金融、能源、交通、电子政务等行业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建设。
2016 年12 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是我国第一次向全世界系统、明确地宣示和阐述对于网络空间发展和安全的立场和主张。
2017 年 1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印发了《信息通信网络与信息安全规划(2016-2020 年)》,紧扣“十三五”期间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对“十三五”期间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进行统一谋划、设计和部署。
②我国网络安全事件多有发生随着我国不断完善网络安全保障措施,网络安全防护水平进一步提升。
然而,信息技术创新发展伴随的安全威胁与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使得网络空间安全问题日益复杂隐蔽,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不断加大,各种网络攻击事件层出不穷。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报告, 2016 年,我国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数量持续高速上涨且具有明显趋利性;来自境外的针对我国境内的网站攻击事件频繁发生;联网智能设备被恶意控制,并用于发起大流量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的现象更加严重;网站数据和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危害不断扩大;欺诈勒索软件在互联网上肆虐;具有国家背景黑客组织发动的 APT 攻击事件直接威胁了国家安全和稳定。
③我国信息安全产业规模快速增长2015 年,中国信息安全硬件、软件、服务市场的规模为 27亿美元,同比增长 19.7%,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
上、下半年信息安全市场的占比分别为 42.9%和 57.1%2012-2015年中国信息安全市场规模统计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智研咨询整理2015 年,在整体信息安全硬件、软件、服务市场中,安全硬件市场的占比最大,为54.2%,安全软件市场占比 20.8%,安全服务市场占比 25.0%。
2015 年中国信息安全软件市场的规模为 5.57 亿美元,同比上升 13.6%,身份管理与访问控制软件市场成为最大的子市场,而终端安全软件市场以及安全性与漏洞管理软件市场则保持快速增长,这得益于企业级用户对安全软件需求的提升及云应用带来的刚需。
2015 年中国信息安全硬件市场的规模为 14.52 亿美元,同比增长22.1%,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这得益于 2015 年下半年政府、军队、金融以及电信行业对防火墙和统一威胁管理产品的采购。
2015 年中国安全服务市场规模为6.72 亿美元,同比增长 20%,随着云与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将刺激安全服务市场持续快速增长。
中国信息安全各子市场规模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预测,中国信息安全市场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到 2020年将达到 447.7 亿元人民币, 2015 念至 2020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为 20.6%。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全球安全产业规模从 2016 年至 2019 年有望保持超过 8%的增长速率。
国内信息安全产业增速高于全球增速。
④国内信息安全市场以硬件产品为主根据上海社会科学信息研究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安全研究所《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发展报告(2016)》, 2015 年,全球信息安全产业中安全服务、安全软件与安全硬件占比分别达到 60.1%、 24.5%和 15.4%。
而国内的产业结构与之有所不同,安全硬件的占比达到 54.2%,国内信息安全行业以安全硬件为主的特点与全球以安全服务为主的特点有着明显的差异。
安全硬件市场中防火墙硬件市场的占比为 37.8%,依然是中国安全硬件市场中最大的子市场,统一威胁管理硬件市场和安全内容管理硬件市场,分别占整体安全硬件市场的25.9%和 13.1%,入侵检测与防御硬件市场占比为 17.0%。
⑤信息安全投入有待提高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信息安全投入的绝对数量以及相对 IT 总投入的占比都明显偏小。
国内安全投入占信息产业总规模较低的占比说明国内信息安全发展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差距。
这与国内信息安全产业起步较晚,普遍重视程度不够有关系。
而根据经验,随着发展阶段的变化,对于信息安全的投入会从产品为主逐渐过渡到服务为主。
目前国内处在信息安全发展较为初级的阶段,国内信息安全产品偏高的占比也体现了这点。
信息安全产业的快速发展将逐渐降低国内外信息安全领域投入的差距,国内逐渐增长的信息安全投入也将成为信息安全厂商发展的原动力。
4、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趋势(1)信息安全行业发展影响因素我国信息安全行业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信息安全需求的提升是推动行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因素。
随着我国整体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经济和社会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而随着身份盗用、交易诈骗、资源滥用、网络钓鱼等安全事件频繁发生,政府、企业、个人对信息安全的关注程度日益增强,社会对信息安全的需求与日俱增,政府部门、重点行业在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上的投入也不断增加,促进了信息安全行业的持续增长。
②国家政策支持是信息安全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鼓励行业发展的产业政策,为信息安全行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我国的信息安全工作提高到国家战略高度。
信息安全形势的日益严峻,国家对信息安全产业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随着政府及行业政策法规的推动,促使我国信息安全市场空间日益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