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 长征》定稿
说课文稿《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第二课时讲课稿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我今日讲课的内容是《七律长征》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课过程这四个方面来对我的这节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一)教材剖析《七律长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走进毛泽东”专题的第一篇精读课文。
本课是毛泽东在1935年10月长征马上成功之时,回想起红军所走过的千山万水,所经历的困难坎坷,心潮汹涌激动时写下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七言律诗总合56个字却道尽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困难历程,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革命英豪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教课目的《小学语文新课标》对第三学段(5-6年级)诗歌学习的要求是“阅读诗歌,大概掌握诗意;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领会作品的感情;朗读优异诗文,注意经过语调、韵律、节奏等领会作品的内容和感情,而且背诵优异诗文。
”为此,我将本课的教课目的确定以下:1、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背诵诗歌。
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多媒体课件等资源,创建情境,引领学生多种形式朗诵,自主研究,互动沟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会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英豪气派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教课重难点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把本节课的教课要点和难点确定为抓住要点诗句品读感悟,领会红军大无畏的英豪气派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说教法教无定法,但采纳科学合理的教课方法却能使教课成效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睦完满的一致,本节课我主要采纳以下教课方法:1、朗诵感悟法。
我国有名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讲过,让孩子们“读、读、频频的读”。
确实,读是阅读教课中理解与感悟的重要手段,对于诗歌教课朗诵更加重要,惟有多读才能理解。
2、品析词句法。
本课教课,经过对要点词以及要点句子的频频朗诵、品析、感悟,达到帮助学生领会诗歌思想感情的目的。
3、情境创想法。
这首诗的时代背景离学生的生活年月比较远,学生要掌握诗中的思想感情有必定的难度。
《七律长征》说课稿
《七律长征》说课稿尊敬的老师、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的说课内容是苏教版语文学科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七律长征》。
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对本课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1、本课课题是《七律长征》,苏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它是毛泽东在1935年10月写的红军战胜长征艰险而满怀战斗豪情的诗篇,选自《毛泽东诗词集》,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以诗歌的形式讴歌长征和红军战士的钢铁意识,与《老山界》、《草》等组成“长征之歌”为主题的第一单元,本单元的内容主要通过长征之歌来表达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伟大的民族精神,本节内容为过渡到下一单元的主题“爱国情怀”作铺垫,在这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本诗手法多样,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调动多种感官,给人以恢宏壮美的感受,通过概括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歌颂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3、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本课内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重点及教学难点:(1)教学重点:把握诗题的含义,关键字词、诗句的含义及其丰富的感情,领会艺术的高度概括性,运用夸张的手法来讴歌红军战士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教学难点:了解艺术高度概括性。
二、教学目标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讲述我的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方面学生能划分诗句的朗读节奏,流利的有感情的朗读全诗,了解全诗大意并背诵全诗;掌握全诗关键字词的含义及其饱含的感情;学习本诗艺术的高度概括性;2、过程与方法方面学习本诗极度夸张、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反衬等表现手法,运用到今后写作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方面了解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和伟大意义,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三个目标的设定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
三、说教法八年级的学生已经进行了一年的初中语文学习,对古诗的学习方法和能力已经有所把握,为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好地实现我所设计的教学目标,我将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应用激发兴趣法、问题引导法、指导归纳法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采用观看诗歌朗诵视频的教学手段来扩大教学容量,通过直接感知来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同时引入朗诵法来体会史诗的威武雄壮、气势磅礴。
毛泽东《七律·长征》赏析:高度概括了长征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
毛泽东《七律·长征》赏析:高度概括了长征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七律·长征》是一首七言律诗,选自《毛泽东诗词集》,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一、作品原文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二、译文及注释译文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五岭山脉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高大雄伟,在红军眼里也不过像在脚下滚过的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湍急的流水拍击着高耸的山崖,溅起阵阵雾水,像是冒出蒸汽一样。
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人人心情开朗,个个笑逐颜开。
注释七律: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长征:1934年10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1936年10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难:艰难险阻。
等闲:寻常;平常。
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
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细浪:作者自释:“把山比作‘细浪’、‘泥丸’,是‘等闲’之意。
”乌蒙:山名。
乌蒙山,在贵州西部与云南东北部的交界处,北临金沙江,山势陡峭。
1935年4月,红军长征经过此地。
泥丸:小泥球,整句意思说险峻的乌蒙山在红军战士的脚下,就像是一个小泥球一样。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七律·长征》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七律·长征》课文原文及教案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①[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的总称。
位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区交界处。
②[乌蒙]即乌蒙山,位于贵州、云南两省交界处。
③[金沙]即金沙江,指长江上游从青海省玉树县到四川省宜宾市这个段。
④[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⑤[大渡]即大渡河,位于四川省中西部。
⑥[岷山]位于四川、甘肃两省交界处。
⑦[三军]这里指红军队伍。
________本诗作者毛泽东。
【篇二】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5课《七律·长征》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逶”、“迤”等6个生字,会写“崖”、“渡”2个生字。
会理解“逶迤、磅礴、泥丸”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诗句的意思,在朗读课文中读出磅礴的气势,并背诵课文。
3.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
难点:(1)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并读出磅礴的气势。
(2)了解文章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
教学准备:1.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情景录象。
2.播放《长征组歌》。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长征组歌》,将学生带入红军长征的艰苦岁月。
板书:5.七律长征2.解题。
(1)七律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2)国民党*对红军发动了五次“围剿”。
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准确路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
以后,因为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准确领导,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七律·长征》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5课《七律·长征》原文及教案【原文】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①[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的总称。
位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区交界处。
②[乌蒙]即乌蒙山,位于贵州、云南两省交界处。
③[金沙]即金沙江,指长江上游从青海省玉树县到四川省宜宾市这一段。
④[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⑤[大渡]即大渡河,位于四川省中西部。
⑥[岷山]位于四川、甘肃两省交界处。
⑦[三军]这里指红军队伍。
________本诗作者毛泽东。
【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逶”、“迤”等6个生字,会写“崖”、“渡”2个生字。
会理解“逶迤、磅礴、泥丸”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诗句的意思,在朗读课文中读出磅礴的气势,并背诵课文。
3.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种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
难点:(1)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并读出磅礴的气势。
(2)了解文章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
教学准备:1.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情景录象。
2.播放《长征组歌》。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播放歌曲《长征组歌》,将学生带入红军长征的艰苦岁月。
板书:5.七律长征2.解题。
(1)七律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中间两联要求对仗。
(2)国民党*对红军发动了五次“围剿”。
从1931年到1934年,在毛泽东同志正确路线指引下,红军取得了四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
以后,由于王明的错误路线排斥了毛泽东同志的正确领导,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了保存革命力量,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长征,北上抗日。
《七律·长征》古诗欣赏
• 这些诗都是写一景一地,并以此来表达心 情, 着重在于侧写。而这首《长征》,从
题目就可看出,是写整个长征的经过与感 受, 诗人从正面挺身而出,运酣畅之笔朝 四面八方抒写,景致转换向前, 一首八行
七律担当了二万五千里,担当了一个庞大 的包罗万象的主题。
首联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 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 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它是全诗精神的开 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
• 中心思想展开,强调红军对困难的蔑视, 是红军指战员内心世界的呈现,所以描写 红军是隐态的,借山水来反衬红军的壮举。 “腾”、“走”两个动词使山化静为动, 是红军精神的外显。一般说来,以地名入 诗很难,地名多了很容易出现败笔。但毛 泽东却运用得很成功,这不仅是他具备挫 万物于笔端的诗才,更具备吐磅礴于寸心 的诗情,同时也反映出毛泽东对祖国语言 文字锤炼的功底。
• 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 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 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 中的灿烂明珠。无论对革命史而言,亦或 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长征 如此伟大复杂的题目,毛主席以一首短短 的七律浓缩了它的景观, 其中包括了多少
惊险,多少曲折,多少悲壮,多少感天地 泣鬼神的故事。 诗人就长征的题材写过 《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三首》、 《念奴娇·昆仑》、 《清平乐·六盘山》,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一联是写水,也是写红军对水的征服。红 军渡过金沙江和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 要的意义。金沙江宽阔而湍急,蒋介石梦 想利用这一天险围歼红军于川、滇、黔边 境。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如果说巧 渡金沙江是红军战略战术最富有智慧、最 成功的一次战斗,那么强渡大渡河则是红 军表现最勇敢、最顽强的一次战斗。大渡 河的险恶也不亚于金沙江,且有敌人的重 兵把守,狡猾的敌人还拆掉河上泸定桥的 木板,只留下十三根铁索。
写七律长征的背景资料
写七律长征的背景资料创作背景:《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
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
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一、《七律长征》的历史背景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敌,保存自己的实力,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翻过五岭,突破乌江,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终于在1935年10月到达陕北。
在这短短的一年里,红军战士靠着自己的双脚,走过了十几个省,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完成了举世无双、惊天动地的万里长城。
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二、《七律长征》原文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三、《七律长征》表达主旨《七律长征》,从题目就可看出,是写整个长征的经过与感受,诗人从正面挺身而出,运酣畅之笔朝四面八方抒写,一首八行七律担当了二万五千里,担当了一个庞大的包罗万象的主题。
表达了革命者大无畏的精神和乐观的革命情怀,以及红军对远征中艰难险阻的无所畏惧。
四、诗句鉴赏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首联开宗明义,统领全篇。
开头一句首先指明长征的主体——英雄的红军。
壮山河,豪情万丈,充分表现了红军“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革命英雄主义和藐视一切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一联是写山,却将其戏称为“泥丸”,这也是写红军万里远征,勇敢无畏的革命精神。
在红军看来,“五岭”也不过是腾跃着的细小的波浪,高大的乌蒙山脉也不过是往后滚动的小泥球。
《七律·长征》全文
《七律·长征》是我国伟大的开国领袖毛泽东在红军长征期间所创作的一首诗词,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表现了红军不畏艰难险阻的伟大革命精神。
小编在这里帮大家整理了《七律·长征》的全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律·长征》全诗七律·长征作者: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长征》的创作背景《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9月下旬,10月定稿。
这首七律是作于红军战士越过岷山后,长征即将胜利结束前不久的途中。
作为红军的领导人,毛泽东在经受了无数次考验后,如今,曙光在前,胜利在望,他心潮澎湃,满怀豪情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七律·长征》的创作特点一首七律,担当了二万五千里。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是写地理,而且是著名的,大的地理。
毛泽东运酣畅之笔,负载了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了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
在长征途中,毛泽东主席还写过其他一些诗词,比如《清平乐·六盘山》《忆秦娥·娄山关》《念奴娇·昆仑》《十六字令三首》等,但都是写一景一地,而《七律·长征》却有多景多地,场景之大,气吞山河。
这首诗的地理书写,把长征经过的所有地方都涵盖了。
五岭,概括了江西、湖南、广西等地,乌蒙概括了云南、贵州等地,金沙水、大渡桥、岷山等又涵盖了四川。
毛泽东主席为什么写金沙水,不是金沙江?明明夺的是泸定桥,写的却是大渡桥;岷山,不是一座山,而是山系……“他要突出的,就是大的地理概念。
用一套大的地理概念将长征的路线说明了,高度地概括了红军长征途中的万水千山。
每个地理背后都包含着极大的信息量,有多少惊险,多少曲折,多少悲壮,多少感天地泣鬼神的故事,都被毛泽东浓缩在这些地理中,轻描淡写,这正好应了那句“只等闲”,展现了毛泽东主席一笑而过的大气。
《七律·长征》部编版
三军/过后/尽/开颜。 乐乐:
2. 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天晴时小径上美丽的景物,表现了景物鲜活的生命力,表达了诗人轻松、愉悦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
生活的热爱。
3.仿写修辞
加、换、删、调、改。
诗中哪两句概括了全诗?它们体现了红军怎样的精神?
首联: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远征难:总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 等闲: 平平常常。 “万水”以金沙江和大渡河为代表。 “千山”以五岭和乌蒙为代表。
是因为画出事物是一种最直接的造字方法。但它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些事物是画不出来的。
怕远征难”的英雄气概。 金沙/水拍/云崖/暖, 1、《假如我有三天光明》海伦•凯勒,一个生活在盲聋哑世界的人,竟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拉德克里夫女子学院。她一生
写了
14 部巨著,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 20 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时隔一百多年,我们穿过悠长的时光隧道,回眸凝
七律·长征
毛泽东,字润之,1893年12 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 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 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 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 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 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 的“围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根据地进行 长征。其间经过11个省,翻过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 河,爬雪山,过草地,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其间他 们历经无数次生死考验,由开始时的八万多人到长征 胜利时,只剩下了六千多人。终于,1935年10月,长 征即将胜利,毛主席回顾所经历的艰难险阻,激动地 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偶
《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
红军战士踏征途,长征伟业催人才,
风雨如磐铸英勇,行程千里志气高。
胜利的旗帜高高扬,沿途山河尽展望,
穿越险峰谱新篇,历经磨难铁骨强。
高山峻岭挡不住,瀑布怒涛拱毛发,
江河暴涨激奋进,长征路上写豪情。
血染征途不屈服,牺牲铸就共和国,
红军战士胆气壮,担负使命一路走。
沿途田野祭英魂,穿行险难傲雪寒,
百万红军铁血胸,背负命运担重担。
黄土高原尽忠诚,从此江山红色漫,
战鼓擂响出胜利,长征里写壮丽篇。
一路高歌爱国情,古道青山迎胜景,革命烈火燃烧胸,长征纪念永铭刻。
浩气长征路未尽,红旗扛起铺新天,林海雪原寻战魂,红军足迹遍四方。
勇往直前任征程,长征路上汇新颜,筚路蓝缕绘壮美,长征精神血液髓。
七十载长征如歌,红军情怀永铭刻,中华儿女传佳话,纪念长征永流传。
文档总字数:165字。
《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 作者:⽑泽东 原⽂: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千⼭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泥丸。
⾦沙⽔拍云崖暖,⼤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千⾥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 1、七律:七律是律诗的⼀种,每篇⼀般为⼋句,每句七个字,分四联:⾸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偶句末⼀字押平声韵,⾸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对仗。
2、长征:⼀九三四年⼗⽉间,中央红军主⼒从中央⾰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转移,经过福建、江西、⼴东、湖南、⼴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肃、陕西等⼗⼀省,击溃了敌⼈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然界的⽆数艰险,⾏军⼆万五千⾥,终于在⼀九三五年⼗⽉到达陕北⾰命根据地。
3、难:艰难险阻。
4、等闲:不怕困难,不可阻⽌。
5、五岭:⼤庾岭,骑⽥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之间。
6、逶迤:形容道路,⼭脉,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
7、乌蒙:⼭名。
乌蒙⼭,在贵州西部与云南东北部的交界处,北临⾦沙江,⼭势陡峭。
1935年4⽉,红军长征经过此地。
8、泥丸:⼩泥球,整句意思说险峻的乌蒙⼭在红军战⼠的脚下,就像是⼀个⼩泥球⼀样。
9、⾦沙:⾦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耸⼊云的峭壁悬崖,雾⽓腾腾,使⼈⼼感温暖。
10、云崖暖:是指浪花拍打悬崖峭壁,溅起阵阵雾⽔,在红军的眼中像是冒出的蒸汽⼀样。
(云崖:⾼耸⼊云的⼭崖。
暖:温暖。
) 11、⼤渡桥:指四川省西部泸定县⼤渡河上的泸定桥。
泸定桥位于中国四川省西部的⼤渡河上,是⼀座由清朝康熙帝御批建造的悬索桥。
12、铁索:⼤渡河上泸定桥,它是⽤⼗三根铁索组成的桥。
13、寒:⼼⾥害怕,有⼀丝寒意。
14、岷⼭:中国西部⼤⼭。
位于⽢肃省西南、四川省北部。
西北-东南⾛向。
西北接西倾⼭,南与邛崃⼭相连。
包括⽢肃南部的迭⼭,⽢肃、四川边境的摩天岭。
《七律长征》完美版(通用版)全集精品模板
03
完美版呈现方式探讨
文字排版设计
字体选择
选用清晰易读的字体,确保文字在各种设备 上都能清晰显示。
字号与行距
根据内容的重要性和阅读习惯,合理设置字 号和行距,提高阅读舒适度。
文字排版布局
采用合适的对齐方式和排版布局,使页面整 体美观且易于阅读。
图片素材选择与运用
01
02
03
图片质量
选择高清、高质量的图片 素材,确保图片清晰度和 色彩饱满度。
艺术表现形式的探索
在艺术表现形式上,作者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尝试。通过 反复推敲和修改,最终形成了完美的七律诗形式,使作品 更加生动、形象。
语言表达的锤炼
在语言表达上,作者进行了反复的锤炼和打磨。通过不断 的修改和调整,使作品的语言更加精炼、生动,富有诗意 。
创作心得体会分享
1Hale Waihona Puke 深入挖掘历史事件在创作过程中,作者深刻体会到深入挖 掘历史事件的重要性。通过对历史事件 的深入了解和研究,能够更好地把握历 史背景和时代背景,为创作提供更加丰 富的素材和灵感。
时代背景
在创作过程中,作者深入了解了长征 时期的历史背景、时代背景和革命精 神,通过挖掘历史事件和人物故事, 激发了创作灵感。
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历史细节的考证
在创作过程中,作者遇到了历史细节的考证问题。为了确 保作品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作者进行了大量的历史研究和 考证工作,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文献。
01
继续加强红色基因的传承
我们要继续加强红色基因的传承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让更多的
人了解和认识红色基因,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02
不断弘扬长征精神
我们要不断弘扬长征精神,让长征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为中
《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流传甚广。
毛泽东史诗般地再现了万里长征的艰难历程,歌颂了红军不怕困难、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然而,关于这首诗背后的故事,至今仍众说不一,或者鲜为人知。
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考证,以便人们更好地了解这首诗的来龙去脉。
一、究竟创作于何时?1957年1月《诗刊》创刊号发表《七律·长征》时,并未注明写作时间。
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毛主席诗词》37首,其中包括《七律·长征》。
“六三年版”《毛主席诗词》是毛泽东生前出版的最为权威的一个版本。
毛泽东注明《七律·长征》写于1935 年10 月。
多数毛泽东诗词版本都采用这一说法,但是人们的的观点并不一致,至今存在诸多分歧。
第一种观点认为,《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10月。
《党史博采》(纪实)2013 年第8期刊载的《毛泽东诗词背后的故事》一文在“《七律·长征》背后的故事”一节的开头写道:“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
毛泽东在吴起镇待了三天,即前往瓦窑堡。
在瓦窑堡的新窑洞里,他诗兴大发,把一张(条)木凳拉到松木桌旁,从锡制文具盒里取出砚台,研好墨,用驼毫小楷笔蘸了一下墨汁,在一张宣纸上一气呵成,写就了《七律·长征》诗。
”萧永义在《毛泽东诗词史话》中认为:1935年9月27日,毛泽东率陕甘支队到达通渭县榜罗镇。
在这里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了把党中央和陕甘支队落脚点放在陕北的决定。
10月22日,中共中央在吴起镇召开政治局会议。
这次会议宣告了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大体作于这一时期。
郭思敏在《毛泽东诗词辨析》中说: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红军来到甘肃通渭,在全军副排长以上干部会议上,毛泽东讲了长征的意义并充满激情地朗诵了《七律·长征》这首诗。
丁正梁在《挑战者之歌》一文中说:1935年10月初,毛泽东率领红军长征来到甘肃通渭。
《七律 长征》教案优秀8篇
《七律长征》教案优秀8篇《七律长征》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诗句内容,体会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学会3个生字,解释只等闲、尽开颜、万水千山的意思,并且体会词语在诗句中所含有的思想感情。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了解的背景资料,采用读议画读相结合的教学策略,理解诗意领会诗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二、教学重、难点:弄懂诗句中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背诵课文。
三、教学准备:学生搜集与长征相关的文字、图片以及资料。
四、课时安排:3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了解课文的大意。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请大家回忆我们曾经学习过哪些描写红军长征的文章?你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2.在我国的革命历程中,有一次伟大的壮举,有一座不朽的丰碑,那就是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3.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长征》。
二、解题,补充课外资料1.读了课题,你查找了哪些与长征有关的资料?(1)介绍有关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资料。
1934年,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导致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红军不得不离开中央苏区根据地,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北上抗日。
在长征的途中,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错误路线的统治,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2)介绍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路线。
教师投影出示红军长征的地形图。
红军第一方面军在1934年10月从福建西部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等地出发,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十一个省。
在整个长征的途中,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了千辛万苦,击败了敌人的多次围追堵截,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
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
《七律·长征》说课稿
《七律·长征》说课稿《七律·长征》说课稿1我向大家展示的是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主要是:复习巩固、背诵诗句,进一步体会红军战士的战斗豪情;拓展延伸,读读所收集到的毛泽东的其他诗词,举行了一个小小的诗歌朗诵会。
我觉得在我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有几个情境的设计,是有可取之处的:1、创设情境,精心导学。
一个好的导入,便有了一个好的开始。
一节课能否抓住学生的心,导入是否精彩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特别是对于学生相对较为陌生的认知领域,如果能通过情境设计,拉近学生与所学知识的距离,将会对教学内容的推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红军长征是何等样的壮举,然而对当前小学生来说有些遥远了,单靠老师的一本书,一支粉笔,是无法让未经风雨的学生体会出长征的艰辛的。
因此,我在课前播放了电视剧《长征》的录像片段,出示了红军长征的线路图,并进行了必要的介绍,给学生带来了视觉、听觉上的强烈震撼,增加了学生对长征的了解,进而带动学生,感动学生,实现语文教学的潜移默化。
2、引导学生融入情境,激发情感。
在情境教学中,如何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把情感活动与认知活动结合起来,与教材建立起美妙的情感,十分重要。
李吉林老师曾总结出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研读文本、融入情境的模式:在初读课文、激发动机中入情;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在领悟课文语言的神韵中移情;在表情朗读、语言训练中抒情。
我能认真学习、借鉴李老师的这些做法。
比如,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我播放了一段沉稳昂扬的朗诵录音,让学生比较一下:录音的诵读和你们的朗读有什么样的区别?我们应该怀着什么样的感情读这首诗?通过讨论,使学生初步理解了诗歌的情感,初步把握朗读的节奏和感情。
又如,在学生把握了诗句的基本意思后,我播放了用《长征》这首诗谱写的歌曲,让学生细细地聆听,尽情地遐想,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里有什么感受?在这里,我用激昂的音乐渲染了情境,从总体上又使学生体会到了红军长征的豪迈的气势,为激发学生情感升华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5七律 长征》【市级优质课一等奖说课稿】
此时,学生对课文已经有了一定的感知,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把学生置亍主动、自动、亏动的平台之上,以读代讲,让学生自读自悟,领略本诗的意境。
1.小组研究,亏动感悟。新课标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长征资料,对照诗文研读,在学习小组中进行合作、交流,尝试亏相解答对诗文的质疑。教师热情鼓励,参不评议,然后小组汇报、集体交流。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设计总体上分亐个环节:了解背景,走进长征——放手阅读,感知长征——绅读鉴赏,深入长征——回弻全文,升华长征——拓展延伸,学习长征。
(一)了解背景,走进长征
教学伊始,我借助长征路线图,概括红军长征的艰难及《七律·长征》的创作背景。紧接着,欣赏课文范读。通过铺垫历叱背景和激情范读,将学生引入情境。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5七律•长征》【市级优质课一等奖说课稿】
《5七律•长征》
一、说教材内容
《七律·长征》是部编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课是毛泽东主席在1935年10月,长征即将胜利之时,回想起红军所走过的千山万水,所经历的艰难坎坷,心情激动地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生动地概述了红军两万亐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四)回顾全文,升华长征
《长征》这首诗不仅语言美、韵味美,节奏更美,在本课的最后,我和学生一起欣赏歌曲《长征》。让学生汇报学习这首诗后的收获,帮助学生升华对课文的理解、对长征精神的体会以及表达对一代伟人的崇敬之情。
(五)拓展延伸,学习长征
最后,教师谈话让学生在讨论中懂得在今天的和平年代里,新的世纪有着新的挑戓,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仍然需要长征精神。
《七律长征》朗诵稿
《七律长征》朗诵稿
红旗拂天卷秋烟,万里长征逆风前。
崇山峻岭几千里,英勇少年谱壮篇。
纵使艰险路满途,烈火炼狱锻勇气。
峰回路转胜难挫,坚定信念齐奋斗。
长征风雨中锤炼,红军先锋毅不屈。
艰苦边关见真情,民族精神彰显逐。
革命志士长征路,峥嵘岁月铸辉煌。
百姓心头最亮丽,长征精神永传扬。
七律长征颂英雄,铸就辉煌壮丽画。
红旗飞舞展豪情,挥洒青春撑明天。
弘扬长征精神力,奋进新时代追梦飞。
铁蹄踏过山河破,人民之声凝万里。
长征一路波澜起,革命精神史留传。
百折不挠谱华章,长征精神永流传。
让我们铭记长征路,踏着红军的足迹。
向着胜利的方向,勇敢前行向前进。
长征的火炬照亮心,激励奋进在新征程。
百年征程谱新篇,长征精神永永铭。
毛泽东《七律长征》赏析
毛泽东《七律·长征》赏析《七律·长征》1935年10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一《七律•长征》是在毛泽东长征诗词中唯一的一首律诗。
全诗以其极为凝炼的诗行,概括了长征历史的全过程,再现了中国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是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了人类历史上无以伦比的英雄史诗。
全诗短短的56个字负载着红军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着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万种壮志豪情。
它既是中国革命的悲壮史诗,也是中国诗歌的灿烂明珠。
无论对革命史而言,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极具意义的红色丰碑。
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开篇点出了全诗的中心思想,赞美了红军战士不怕困难,奋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奠定了全诗轻松豪迈、气度非凡的艺术基调。
“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所在,表现出我们的红军战士在各种困难中从容不迫,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英雄气概;“只等闲” 是对“不怕” 的重申和强化,从两个不同角度塑造了红军战士那种蔑视敌人、藐视困难、顶天立地的高大英雄形象,具有强烈浓郁的感情色彩;“远征难”三个字包含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无数困难,既有自然上的艰难险阻,也有敌人的围追堵截;既有来自外部的压力,也有来自党内的分裂;“万水千山”则是对“远征难”的进一步阐述,同时对全诗下一步的展开做好铺垫。
在整句的布局上,诗人用“不怕”和“只等闲”将“远征难”和“万水千山”夹到中间,表现出红军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形成前后句的对称,极富美感。
首联是全诗的总纲,后面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
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写的是红军对山的征服。
作者选取五岭、乌蒙这两座大山,代表红军长征途中所克服的所有山脉,对应的是首联中的“千山”。
五岭、乌蒙在作者的视野中,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是被感情化的审美对象,“腾”和“走”两个动词,使静止的高山峻岭顿时赋予生命跃然纸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分两类,一是古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古风,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诸体。
后世使用五言、七言较多。
五言简称“五古”,七言简称“七古”。
古体诗不拘句数,不求对仗,也不大讲平仄,用韵较为自由。
一是近体诗。
近体诗是相对古体诗而言的,产生较晚,起源于南朝,至唐初成熟。
近体诗包括绝句和律诗。
律诗,格律严密。
发源于南朝,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其中六律较少见。
律诗形式固定,格律严密,每首八句。
如果仅6句,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超过8句,即10句以上的,则称排律或长律。
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单句叫出句,双句叫对句,合起来称为一联。
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
每首的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排律除首末两联不对外,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
小律对偶要求较宽。
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
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有“仄起”与“平起”两式。
律诗有以下四个特点:a.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b.押平声韵;c.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d.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另外,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
其中的绝句,又称绝诗、截句。
它好像截取律诗的一半,每首四句。
就其规格看,有的后一联对仗,类似律诗的首联、颔联;有的前一联对仗,类似律诗的颈联、尾联;有的两联都对仗,类似律诗的颔联、颈联;有的不用对仗,类似律诗的首联和尾联。
绝句的韵脚在二、四两句,通常押平声韵。
第一句如押韵,也押平声字。
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两种,简称“五绝”和“七绝”。
它源于汉及魏晋南北朝歌谣。
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格律同于八句律诗中的前、后或中间四句。
所以,唐人有的在诗集中把绝句归于律诗。
后来也有学者认为绝句是截于律诗之半而成。
绝句灵活轻便,适于表现一瞬即逝的意念和感受,广为诗人所采用,创作之繁荣超过其他,绝句也被人视作唐人乐府。
1、押韵把同韵的几个字都放在句尾,就叫“押韵”。
古诗韵共有106个韵: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律诗一般只用平声韵,所以这里我们只谈平声韵。
在韵书里,平声分为上平声,下平声。
平声字多,所以分为两卷,等于说平声上卷,平声下卷。
上平声15韵: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下平声15韵: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东冬先萧等都只是这个韵的代表字,只表示韵母的种类。
至于“东”和“冬”这两个韵的读音,在普通话里根本没有分别,但在古代一定是有某种区别的,在写律诗的时候还不能把他们混用,必须遵守。
《红楼梦》有这样一段故事:林黛玉叫香菱写一首咏月的律诗,限定用寒韵。
香菱苦思冥想了好久,探春隔窗笑说道:“菱姑娘,你闲闲吧。
”香菱怔怔地答道:“‘闲’是十五删的,错了韵了。
”由此可见近体诗用韵的严格。
各韵所包括的字数很不相称,有些韵很宽(字数很多),有些韵很窄(字数较少)。
宽韵可以很自由,窄韵就会令人局促;但是,有些诗人自认文才很高,有时候就故意用窄韵来显示本领。
依诗韵的宽窄来说,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平声韵):⑴宽韵支先阳庚尤东真虞⑵中韵元寒鱼萧侵冬灰齐歌麻豪⑶窄韵微文删青蒸覃盐⑷险韵江佳肴咸这种说法是相对的,有些虽然是窄韵,但比较合用,诗人们也很喜欢用它们。
2、平仄要解决平仄的问题,我们首先应弄明白声调的含义。
古代汉语有四个声调,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
古代的四声(每声都分阴阳,所以共有八声)是:⑴平声。
到后代分为阴平和阳平。
⑵上声。
古代为仄声。
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⑶去声。
古代为仄声。
到后代仍是去声。
⑷入声。
古代为仄声。
这个声调的发音特征是:①是一个短促的调子。
详细地说比较繁琐,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阴平、阳平是平声,上声、去声等是仄声。
知道了什么是四声,平仄就好懂了。
古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
平,就是平声(普通话分为阴平、阳平),仄就是上去入三声(普通话归为上声、去声,入声分别归入各声)。
所谓“仄”,就是“侧”,也就是不平的意思。
如果让平仄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使用,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
古人所说的“抑扬顿挫”、“声调铿锵”,虽然还有其他讲究,但是平仄和谐确实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按照《康熙字典》上载的一首歌诀,即说明四声的读法,其歌曰:“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收藏,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根据这一原则,人们将所有的汉字统统分成两大类,即一平一仄,非平即仄。
这就形成了汉字的对立和统一。
一平一仄,也就是一阴—阳的关系,平扬仄抑,平清仄浊,平长仄降,平悠长仄短促,平和缓仄急剧。
平仄相替、节奏方出,节奏出则韵步起,由此形成汉语的音韵美。
(1)五言律诗的平仄,只有四个类型,可以构成两联。
就是:1、仄仄平平仄2、仄仄仄平平3、平平平仄仄4、平平仄仄平(2)七律的平仄七律就是五律的扩展,扩展的办法是在五字句的前面加上一个两字的头。
仄上加平,平上加仄。
因此,七律的平仄也只有四个类型,也可以构成两联,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当然,这是最基本的,还有更为复杂的变化。
在此不赘述。
汉乐府在中国中古时期的汉魏两晋南北时代,中央政府一直设置着管理音乐和歌曲的专门官署乐府,负责采集和编制各种乐曲,配诗演唱。
这些配乐演唱的诗歌,就称为乐府诗,也简称乐府。
在体式上,乐府诗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及杂言。
句式比较灵活自由,语言自然流畅,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生活气息非常浓厚。
他的思想性主要有:1、反映的是老百姓被君主、官吏所奴役和迫害的痛苦;2、反映的是人民群众流离失所的痛苦;3、批判了上层社会的腐朽生活。
他的艺术性主要有;1、叙事性成分占很大比重,并通过叙事塑造人物形象,从乐府开始,中国叙事诗开始了新纪元;2、比兴的大量运用,是以前诗歌所没有的;3、形式多样,有四言句,有五言句,有杂言句,语言活泼生动。
乐府民歌继承和发扬了《诗经》的传统,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
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乐府。
魏晋和唐代以及其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称乐府或拟乐府。
例如我们学过的《敕勒歌》《木兰诗》《孔雀东南飞》都是乐府诗。
【七律篇目】《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九四九年四月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和柳亚子先生》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九日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和柳亚子先生》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九日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到韶山》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
离别这个地方已有三十二周年了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七律二首《送瘟神》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都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
浮想联翩,夜不能寐。
微风拂煦,旭日临窗。
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陀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登庐山》一九五九年七月一日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园里可耕田?《答友人》一九六一年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支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和郭沫若同志》一九六一年十一月十七日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
僧是愚氓犹可恕,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
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冬云》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风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洪都》一九六五年到得洪都又一年,祖生击楫至今传。
闻鸡久听南天雨,立马曾挥北地鞭。
鬓雪飞来成废料,彩云长在有新天。
年年后浪推前浪,江草江花处处鲜。
《长征》一九三五年十月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巨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创作背景】1935年9月17日凌晨6时左右,红军攻克天险腊子口,同时从前方传来追击敌残部的红四团在岷县大草滩村取得战斗胜利的喜讯。
在这样的情况下,毛泽东随一军团翻越大拉梁。
大拉梁位于岷县、宕昌、迭部三县交界处,也是岷山山脉与秦岭的交界。
也许是因为它大部分位于岷县境内,自古以来人们就习惯地将大拉梁称为岷山。
翻越岷山后,红军终于摆脱了雪山和草地,告别了风餐露宿、荒无人烟和吃草根树皮的原野生活。
红军将士们就像将要回家一样,下山时像潮水般涌下去。
在这样的情况下,毛泽东触景生情,诗兴大发,开始对本首诗打腹稿。
本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
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该诗最早收入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更名为“西行漫记”)一书。
后经作者同意,正式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长征简介】〖路线示意图〗〖相关资料〗中国工农红军的序列红一方面军:中央直接控制,主要指挥者原来是朱德与毛泽东,后来被博古、李德把持,遵义会议后是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三人军事小组。
第一、三、五、七、八、九军团(长征前)。
红二方面军:也就是原来的第二、六军团,第三十二军(原九军团),贺龙任军长,任弼时是政委,副政委关向应,主要领导者还有萧克,王震。
(二、四方面军会师时)红四方面军:即张国焘部,有8万多人,长征期间力量最大。
主要领导是张国焘、陈昌浩、徐向前等。
这里有很多将才,可惜他们没死在战场上,却死在张国焘这个小人手里。
红四方面军在鄂豫皖根据地时,包括第四、二十五军,后四军转移开辟川陕苏区,二十五军留在鄂豫皖,后来长征至陕北与红二十六、二十七军会师,组编为红十五军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