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坳陷地区地质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PPT模板

合集下载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A油田开发利用方案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A油田开发利用方案

1油田概况河北省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A油田位于河北省黄骅市东部的南排河镇,南排河镇东临渤海,所以该项目约20%的地域在陆地,其余80%地域在渤海湾的滩涂-海域水深0-4m的极浅海地区。

该地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因靠近渤海而略具海洋气候特征,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夏季潮湿多雨,冬季干燥寒冷,淤泥质海滩造成通行困难,对油田交通、施工作业影响较大,使油田建设和开采成本大大增加。

2地质特点2.1地质特征A油田钻井揭示的地层自下至上分别为上古生界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中下侏罗统;新生界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东营组和上第三系馆陶组、明化镇组及第四系平原组。

其中海三区缺失下第三系始新世孔店组、中生界下白垩系及中上侏罗系等地层。

2.2构造特征A油田被羊二庄断层、张东-海4井断层分成了三个断阶区,由南向北分别为高斜坡高断阶区、中断阶区和低断阶区。

在低断阶区南北依附于张东、歧东断层形成两个断鼻圈闭,地层产状北东倾,构造高部位、低部位地层产状较陡;中断阶区是在前第三系基岩潜山背景上长期继承性发育的大型背斜构造,内部发育一组北东东走向、东西走向次级断层,将南、北两断鼻进一步分割成多个小型断鼻或断块圈闭;高断阶区位于羊二庄断层上升盘,主要断层以北东-近东西走向为主,北西掉向,次一级断层以南北、近东西走向为主。

2.3储集层特征沙河街组地层,储层岩性以砂岩为主,砂岩颗粒磨圆度次尖和次尖-次圆状,以中等分选为主,颗粒之间以点-线接触为主,胶结类型以接触-孔隙式胶结为主,平均孔隙度17.92%,平均渗透率为31.75×10-3μm2,属中孔-低渗储层。

馆陶组地层,储层以细砂岩为主,颗粒呈次圆状,分选中等,泥质胶结,疏松。

平均孔隙度为35.8%,平均渗透率为7400×10-3μm2,为高孔-高渗型储集层。

明化镇组地层,总体来看该段为一“砂包泥”的粗段。

泥岩成岩程度低;细砂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分选好,泥质胶结疏松;粉-细粒结构、次圆状,分选好-中等,颗粒支撑,接触式胶结,胶结物以泥质为主,胶结疏松。

渤海湾盆地

渤海湾盆地
8地层缺失以披覆背斜构造为主的油气藏分布模式图以沾化凹陷为例3地层超覆不整合基岩断块体油气藏为主要类型的复式油气富集区地层超覆不整合基岩断块体油气藏为主要类型的复式油气富集区在前第三系基岩断块隆起的背景上形成了块断岩溶区又被次一级基岩断裂切割改造为堑垒相间排列的地质结构使生油岩直接覆盖或以断层间的形式与岩溶块断体直接接触组成新生古储成油组合形成了以古潜山为主要类型的油气富集区
E始: 区域性沉降为主。 区域拉张应力作用下,于中生代断块体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
列分割的下第三系箕状断陷,形成了一个多凸多凹相间的构造格局。
由47个箕状断块组成,各自形成一独立沉积体系和成油单元。
三、构造单元划分
位于中朝准地台东部,辽冀台向斜内。 地球物理和钻井资料揭示:是以裂陷活动为主的断块构造区。
内部及周围的任 丘、留路、南马庄、 文安及高阳坡等二 级构造带上有10多 个油田分布。
地质储量占80% 多。
廊固凹陷
坝县凹陷 饶阳凹陷 深县凹陷 束鹿凹陷 晋县凹陷
黄骅坳陷内的歧口凹 陷最大,是生油最丰 富的地区。
油气田围绕凹陷呈环 带分布。
有北大港、南大港、 羊二庄、海四井等构 造带上已找到了多个 油气田和含油气构造。
探明储量占60%以上。

大城 青县
天津
汉沽

小站 桥板
凹 陷
北 塘沽



歧歧口口 凹 陷

孔 店

沧起
沧州 东
凹 陷

王徐庄 黄骅


南皮 南

凹 陷
龙黑 村 凸



盐山 山
凹 陷

海兴

黄骅坳陷大港探区深层天然气成因类型与分布规律

黄骅坳陷大港探区深层天然气成因类型与分布规律

h yd r o c a r bo ns,a nd r oc k— py r ol yt i c c a r b on i s o t op e)a nd ge ol og i c a l s e t t i ng. Re s u l t s s h ow t ha t d e e p na t u r a 1 g a s i n D EA i s do mi n a t e d bv t h e r mo ge n i c ga s a t t h e s t a ge of mat u r i t y - hi g h ma t ur i t y,w hi c h c a n be c l a s s i f i e d i n t o t h r e e t yp e s i n t e r ms o f t y pe a nd s o ur c e o f D a r e n t mat er i a l s,i . e ., c oa l — de r i v e d g a s,c oa l — t yp e g a s,a n d oi l t y pe ga s .Th e d i s t r i bu t i on o f d e e p na t u r a l g a s i s s t r i c t l y c on t r o l l e d bv a v a i l a b i l i t y o f s ou r c e r o c ks . Coa l — de r i ve d g a s i s ma i nl y di s t r i but e d i n Che n gbe i ,Kon gd i a n,a nd Ko n gna n a r e a s i n t he mi d dl e — s o ut h e r n Da r t

黄骅坳陷孔西构造带构造变形及油气成藏

黄骅坳陷孔西构造带构造变形及油气成藏

黄骅坳陷孔西构造带构造变形及油气成藏摘要:本论文探究了位于华北地区的黄骅坳陷孔西构造带的构造变形及油气成藏状况。

通过对该区域地质结构的详尽分析,发现该区域存在着复杂的构造演化历程。

该构造带自古生代晚期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形成了由南向北依次为段式、块状和大幅度走滑构造的复杂构造体系。

通过对该区域的测量和观测,发现了多种构造变形,如断层、褶皱和泥岩的塑性变形等。

此外,通过对该区域地质特征和构造背景的分析,揭示了该区域富含油气资源的地质基础。

因此,本论文对该区域的构造变形和油气成藏机制进行了深度探讨。

关键词:黄骅坳陷;孔西构造带;构造演化;构造变形;油气成藏一、引言黄骅坳陷是位于华北地区的一个大型沉积盆地,是华北克拉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区域地质梗概复杂,构造背景复杂,故该区域的地质探究一直备受关注。

其中,孔西构造带是该区域一个重要的构造体系,其构造演化历程和油气成藏机制一直是该区域探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黄骅坳陷孔西构造带的构造变形、沉积特征、岩相特征等方面的探究,探讨该区域的地质背景、构造演化历程以及油气成藏机制等问题,为该区域地质探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区域地质梗概黄骅坳陷是一个大型的沉积盆地,其面积约为4.2万平方公里。

该区域沉积物种类多样,主要为砂岩、泥岩、页岩等沉积岩石。

地层划分上,该区域主要划分为下三叠统、中三叠统、上三叠统和第四系等层位。

其中,下三叠统为该区域的主要油气产层,储层主要为灰岩和砂岩。

该区域的地质背景复杂,构造演化历程较为复杂。

三、孔西构造带的构造演化通过对该区域地质结构的探究,发现孔西构造带具有较为复杂的构造演化历程,主要经历了三期构造运动。

自古生代晚期以来,孔西构造带开始经历弱烈的断裂活动和褶皱变形。

此后,随着构造作用的加强,孔西构造带逐渐形成了由南向北依次为段式、块状和大幅度走滑构造的复杂构造体系。

其中,走滑断层是该区域的一大特色,为整个孔西构造带的核心构造元素。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潜山演化历程及展布规律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潜山演化历程及展布规律

矿产资源潜力
黄骅坳陷的矿产资源潜力较小,但仍然存在一些有价值 的矿床和矿点,如金、铜、铁等。这些矿产资源的开发 利用有助于促进该区域的经济发展。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与成果
01
渤海湾盆地黄骅坳陷潜山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古生代至中生代早 期,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
02
潜山主要受控于板块构造运动和地壳隆升,具有明显的分区性
要点二
水质状况
黄骅坳陷的地下水质状况总体较好,但存在不同程度的 污染。其中,平原地区的地下水污染较为严重,而丘陵 地区的地下水污染较轻。针对不同地区的水质状况,需 要采取相应的水处理措施,以保障地下水资源的安全利 用。
其他资源潜力评价
地热资源潜力
黄骅坳陷具有丰富的地热资源潜力,主要分布在多个构 造单元和沉积盆地中。这些地热田具有良好的热储条件 和开发利用前景,为该区域的能源利用提供了新的选择 。
潜山形成时期与背景
形成时期
黄骅坳陷潜山形成时期主要集中在晚第三 纪和第四纪,特别是新构造运动期间。
VS
背景
在地质历史长期演化过程中,渤海湾盆地 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和沉积作用,形成了 复杂的构造形迹和地层序列。
潜山演化过程与机制
演化过程
黄骅坳陷潜山的演化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 个阶段:原形形成、坳陷沉降、构造抬升 和外力侵蚀。
地质构造
构造运动是影响潜山展布的主 要因素之一,包括板块运动、
断裂活动等。
地层岩性
地层岩性对潜山展布也有重要 影响,不同地层岩石的力学性 质和热学性质等会影响潜山的
形成和分布。
气候与环境
气候和环境因素也会对潜山展 布产生影响,如气候变化引起 的海平面升降、河流冲刷等。

黄骅坳陷中_北区构造特征与油气分布规律

黄骅坳陷中_北区构造特征与油气分布规律

中国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申请理学硕士学位)黄骅坳陷中黄骅坳陷中、、北区北区构造特征与油气分布规律构造特征与油气分布规律学科专业: 构造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培养方向: 盆地构造解析盆地构造解析硕 士 生: 张福利张福利指导教师: 陈清华陈清华((教授教授))入学日期:2004年9月 论文完成日期:2007年5月Structural Feature and the Law of Oil-gas Reservoir Distribution in Middle-north area ofHuanghua DepressionThesis Submitted to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SciencebyZhang Fu-li(Structural Geology)Tutor:professor Chen Qing-huaMay May, , , 20020020077独 创 性 声 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中国石油大学或其他教学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签名:日期:.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中国石油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学生签名:日期:导师签名:日期:黄骅坳陷中、北区构造特征与油气分布规律张福利(构造地质学)指导老师:陈清华(教授)要摘 要黄骅坳陷是渤海湾新生代盆地的一级坳陷之一,它的形成与演化有着与渤海湾盆地其它坳陷的相似之处,但又由于其所处的特殊构造位置,决定了它具有复杂的地质特点和特殊的地质规律。

黄骅坳陷深部地壳构造及流体特征与潜山油气藏勘探远景

黄骅坳陷深部地壳构造及流体特征与潜山油气藏勘探远景

黄骅坳陷深部地壳构造及流体特征与潜山油气藏勘探远景
黄骅坳陷深部地壳构造及流体特征与潜山油气藏勘探远景
由于南堡油田的发现,使黄骅坳陷的石油勘探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根据坳陷深部地壳构造特征,中、下地壳有低速层,其深度分别为15 km 和20 km.中地壳低速层富含气体(如CO2,CO,H2等),在合适的温度、压力条件下,这些气体可合成甲烷及其它烃类化合物.坳陷的地幔流体活动(如碱交代,Mg2+交代等)以及幔源CO2,CH4和He气体(港151井)都表明了它们均来自深部热液流体.黄骅坳陷发育多个潜山构造带(沈青庄、孔店、北大港、南大港、羊三木等),按照油气无机成因的假说,深部潜山带(而不是在第三系砂岩)中可望找到几个大型油气田(如千米桥潜山油气田).
作者:张景廉石兰亭卫平生ZHANG Jing-lian SHI Lan-ting WEI Ping-sheng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刊名:岩性油气藏英文刊名:LITHOLOGIC RESERVOIRS 年,卷(期):2009 21(2) 分类号:P542+.5 关键词:低速层中地壳地幔流体无机烃潜山油气藏黄骅坳陷。

黄骅坳陷裂变径迹分析与古生代烃源岩受热演化

黄骅坳陷裂变径迹分析与古生代烃源岩受热演化

黄骅坳陷裂变径迹分析与古生代烃源岩受热演化
黄骅坳陷裂变径迹分析与古生代烃源岩受热演化
烃源岩的构造-受热史是有机质成熟演化、烃源岩生烃演化的最重要控制因素. 在对磷灰石裂变径迹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黄骅坳陷古地温场的演化历史,揭示了古生代烃源岩自形成以来至少经历4期构造-热事件,导致其有机质生烃作用呈阶段性演进.
作者:朱炎铭秦勇张有生李田忠ZHU Yan-ming QIN Yong ZHANG You-sheng LI Tian-zhong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资环学院, 刊名:煤炭学报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NA COAL SOCIETY 年,卷(期):2001 26(2) 分类号:P531 关键词:裂变径迹烃源岩构造-热史古地温场。

采油PPT课件:油气田开发地质概述

采油PPT课件:油气田开发地质概述

一、油气藏及其油、气、水
9、地层水
地层水状态:地层水在岩石(油层)孔隙中呈油水(气)混 合状态;油藏边水和底水呈自由状态。
地层水化学成分:地层水化学成分主要有:Na+、K+、 Ca2+、Mg2+阳离子,和Cl-、SO42-、CO32-、HCO3-阴离子。
实际各油田地层水水型通常有:CaCl2型(氯化钙型),又 称硬水,一般是封闭条件较好的油藏;NaHCO3型(碳酸氢钠 型),又称碱性水,也是油田常见的水型。
一、油气藏及其油、气、水
2、圈闭类型
(1)构造圈闭:由于构造运动使岩层发生变形和位移造 成的圈闭叫构造圈闭,包括断层遮挡圈闭和背斜圈闭。
断层遮挡圈闭
背斜圈闭一、油气藏及其油、来自、水2、圈闭类型(2)地层遮挡圈闭:由于地层因素造成遮挡条件的圈闭。 包括地层不整合遮挡圈闭和地层超覆遮挡圈闭。
地层不整合遮挡圈闭
一、油气藏及其油、气、水
5、原油的物理性质
饱和压力:地层原油在压力降低到开始脱气时的压力称 饱和压力。原始饱和压力是指油田开采初期,地层保持在原 始状况下测得的饱和压力。
溶解气油比:地层原始状况下,单位重量(或体积)原油 所溶解的天然气量称为原始气油比(单位:m3/t或m3/m3);油 井生产时,每采出1吨原油伴随采出的天然气量称生产气油 比(单位:m3/t)。
8、天然气的化学性质
天然气与石油相似,主要由C(65%-80%)、H(12%-20%)、 S、N、O及微量元素组成。
天然气的化合物主要有甲烷 (CH4)、乙烷(C2H6)、丙烷 (C3H8) 、丁烷(C4H10) 等烃,还有少量CO2、CO、H2、N2等。甲 烷在天然气中含量最多,占42%-98%,当其含量超过95%时, 则称为干气;而乙烷以上的烃类含量超过5%时,称为湿气。 干气多产自纯气藏,湿气多与石油伴生。

渤海地层简介PPT课件

渤海地层简介PPT课件
一。类型1油田如渤中34地区油田和含油构造; 类型2油田如锦州20-2气田。
25
LD16-3-1 E3s1沙一段
沙一段岩性特征及含油性
•典型岩性:两种类型 类型1 深灰色泥岩、油页岩、钙质页岩、
生物碎屑灰岩、薄层碳酸岩盐的互层夹砂岩。 类型2 由生物碎屑灰岩、碳酸岩盐、油页岩
5
6
渤海湾盆地地壳等厚图
7
胜利油区L4深反射/折射地震剖面 (据杨凤丽,2000)
环太平洋的一部分,郯庐断裂带北东向穿过渤海湾,地幔上涌隆升 造成地壳拉张裂陷是渤海湾断陷盆地形成且本区地震多发的根本原因。
8
渤海地层划分对比依据与手段
时间类依据与手段(主要)
指示化石
如华北介—沙三段
化石组合带
渤海地层简介
天津分公司开发部 July.3.2003
1
汇报内容
区域地质背景简介 渤海地层划分对比依据与手段 各时代地层特征简述及其与油
气聚集的关系
2
区域地质背景简介
渤海位于华北盆地东部,华北盆地在太古代至早 元古代为变质基底形成及固结演化时期,岩性主要为混 合岩、花岗岩系。中、晚元古代是地台南北边缘裂陷带 活动期,沉积了巨厚的碎屑岩及碳酸盐岩。古生代开始 进入地台演化时期,由于洋壳在地台南北两侧的俯冲、 挤压,造成地台的升降活动并形成了一系列近东西向的 隆起和拗陷带,沉积了海陆交互相及陆相含碳酸盐和煤 系的红色碎屑岩系。中生代中晚期,太平洋板块向北西 向俯冲,本区处于左旋剪切应力场,改变了前期以东西 向为主的构造格局,出现了北东-北北东向的构造,发 育了陆相含煤红色碎屑岩及火山岩系。进入新生代,华 北盆地相对稳定沉降,渤海成为盆地沉降中心,发育了 陆相含油岩系及第四系海陆过渡淤泥、粉沙和砾。

3-1渤海湾盆地[分]—典型油气区-学生拷贝

3-1渤海湾盆地[分]—典型油气区-学生拷贝

辽河坳陷油气区冀中坳陷油气区黄骅坳陷油气区渤海海域油气区 (中海油探区)东濮坳陷油气区济阳坳陷油气区渤海湾盆地主要油气区油气藏地质特征一、辽河坳陷油气区 二、黄骅坳陷油气区 三、冀中坳陷油气区 四、济阳坳陷油气区 五、东濮坳陷油气区 六、渤海海域油气区一、辽河坳陷油气区包括陆上辽河下游平 原。

陆上面积12400 (km2)。

划分出 3个凹陷,1个 中央凸起。

辽河油区位于辽宁省及 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北起 内蒙的阿鲁科尔沁旗,南 临辽东湾,西起赤峰市, 东至新宾县。

勘 探 领 域:辽河坳陷陆上、滩海、外围和南海海域 地 域 范 围:辽宁省、内蒙古、中国南海 探矿权面积: 20.4×104 km2辽 河 陆 上:6779 km2 辽 河 滩 海:3391 km2 辽 河 外 围:24159 km2 南 海 地 区:169264 km2一个具有多油品性质、 多油气藏类型、多套含油 层系、地质情况十分复杂 的大型复式油气区。

勘探总面积84566km2; 陆上面积12400km2(6660) 滩海面积3506km2(3506) 外围面积68660km2(8460)三套含油层系:孔店组顶部的中一基性火 山岩油层;沙一段油层;沙 三段。

三种类型油藏组成:上部(沙一段下部一沙三段 上部)为断块油藏,分布局 限; 中部(沙三段下部-沙四) 为地层-岩性油藏,它是西坡 主要油藏类型,油田西部边 界被氧化带稠油封闭; 下部有中生界潜山油藏。

潜山边界(一)辽河坳陷地层—岩性油气藏地质特征沙四段岩性油气藏沈299砂体 沈267砂体 沈267缘 前沈278沈225砂体洲 角沈225沈257砂体沈268三沈281砂体扇沈257 沈281 沈640沈232胜21沈288沈235沈9前32浊积扇西部沙四段:先后发现沈225等5个LST扇三沈179角洲前缘砂体、沈232等3个TST浊积扇砂 体,总面积136km2。

岩性圈闭EdES1ES31ES32LINE 5600 ES1、ES31、ES32、ES33与基底均为上超接触ES33发育岩性圈闭过铁25井波阻抗反演纵线5421铁25井II砂组 I砂组(二)辽河坳陷潜山油气藏地质特征潜山边界大洼—新开潜山成藏模式图兴隆台潜山油层之下找油层1.241.171.141.051.051.06辽河断陷勘探成果图兴古7曙古158曙古1冷1201.8km23.8km22.8km2双226双100双106双台子地区沙一、二段底界构造图有利面积18.1km 2砂体面积29.0km 226双台子地区沙一、二段砂体顶面构造图曙1-28-44(Es4)杜84-38-172(Ng)曙1-041-043(潜山))曙1-32-58C(Es4)杜32杜84-兴H254(兴)曙1-7-03(Es4杜)杜84-58-136(Ng)杜84-37-73(Es1-2兴)A’盖层:沥青壳具有封堵作用D(m)100020003000400037833齐50齐古16齐2-22-14齐62双深双海43海海19Es Ng+QNg+QNg+QEdEs 1+2Es 1+2EdEdEs 3Es 3Es 4Es 3Es 4Ar3Es 1+2Es 1+2EdNg+QArAr5km比例尺油藏埋深一般<3000mN E 千15千11千5锦17锦2-21-35锦2-8-08锦2-9-12锦13锦2-10-24锦2-8-9锦2-8-307深度(m )10001500200025003000g s 233N E E 32E 13E s 33E s 1E s 3E s 33E s 33E s 33E d E s 1+S 2E dgE d d E d d E d E d E s 32E s 32E s 12E s 13+S 2E s 13+S 2E s 12E s 13+S 2E s 31E s 3E s 13+S 2E s 32E s 3E s 32E s 31E s 1+S 2E s 1E s 12E s 1E s 32E s 13+S 2E s 12s 13+S 2E s 12E s 32N g气油层水层断层层A A’锦州-欢喜岭油田油气分布A A’BB’C C’AA’BB’CC’主干断层控制油气运聚:¾控制圈闭的形成¾油气运移的通道¾控制油气的分布¾沙四段-沙一段多含油层锦州-欢喜岭油田早期油藏形成后保存条件较差,原油降解稠化,稠油封堵——重要富集因素二、黄骅坳陷油气区黄骅坳陷位于渤海湾盆地中部,为一第三纪发育的裂谷盆地;探区面积18744km2,探区面积是渤海湾盆地面积的4.7%。

黄骅坳陷王官屯构造带白垩系火山岩油气成藏特征

黄骅坳陷王官屯构造带白垩系火山岩油气成藏特征

文献标志码:A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retaceous volcanic rocks in Wangguantun tectonic zone, Huanghua Depression
ZHENG Qinghua,YOU Jiyuan
(School of Chemistry & Chemical Engineering,Yulin University,Yulin 719000,Shaanxi,China)
Abstract: Many high-yield wells have been found in Cretaceous volcanic rocks in Wangguantun tectonic zone, and oil and gas are enriched.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combined with inclusions and burial history,the petroleum ge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Cretaceous volcanic rocks were analyzed,and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stages and model were def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retaceous oil and gas in Wangguantun tectonic zone originated from dark mudstone and shale of the second member of Kongdian Formation. The volcanic reservoir was dominated by lava,pyroclastic rocks and pyroclastic sedimentary rocks. The lithofacies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lithofacies and seven subfacies. Primary reservoir space mainly included pore,intercrystal pore,intergranular pore and shrinkage fracture,and secondary reservoir space mainly

黄骅坳陷下古生界深潜山油气聚集条件及成藏因素分析

黄骅坳陷下古生界深潜山油气聚集条件及成藏因素分析
d e g r e e a n d g o o d r e s e r v o i r i n g c o nd i t i o ns . Th e Lo we r Pa l e o z o i c r e s e r v o i r r o c ks a r e a fe c t e d b y t h r e e f a c t o r s a s t h e b u ie r d — h i l l o v e r l y i n g s t r a t a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r a n g e nd a d i fe r e n t d e n u d a t i o n d e g r e e , t h e f a u l t s d e v e l o p me n t d e g r e e , a n d t h e u n d e r f l o w z o n e d e ve l o p me n t de re g e . Al s o c a r b o na t e
Fa n g J i e , Wu Xi a o z h o u, Wa ng J u f e n g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P e t r o l e u m E x p l o r a t i o n &De v e l o p me n t , B e i j i n g 1 0 0 0 8
层 气多、储集条件要求较低 ,油 气后 期保 存条件优越 ;但该 区深潜 山形成油气富集 的关键 因素取决于 “ 供油窗 ”的存
在 或发育程度 。南大港和港 东两个深潜 山带是重点 目标 区 ,但 要解 决的关键 问题为 :前者是南大港 断裂和歧北 断裂一 侧 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层是否存在 “ 供油 窗” ;后者是 奥陶系潜 山圈闭是否落实。 关键词 :油气 聚集条件 ,成 藏因素 ;深潜山 ;下古生界 ;黄骅坳 陷;渤海湾盆地 中图分类号 :T El 1 2 . 2 文献标识码 :A

黄骅坳陷构造变形格局与演化过程分析_任建业

黄骅坳陷构造变形格局与演化过程分析_任建业
nm黄骅坳陷沿岸带基底走滑断裂及盖层强制性背斜平面位置见图l所示fig2basementstrikeslipfaultsalongshoreandtheforcedbendsinthecoverbeds除了上述兰聊断层及其分支沿岸断裂带之外在黄骅坳陷的基底还发育nw向或nww向延伸的区域性走滑断裂带图1这些断裂带的共同特点是位于断裂带附近地震反射杂乱或出现空白在剖面上或表现为高梁子或表现为一侧古生界相对抬高及古近系无法追踪等特点平面上可看出沿该带发育有一系列延伸长度约36km走向近东西且倾向不一的小断层说明它们是受下伏基岩断裂扭动造成的
第4 期
任建业等: 黄骅坳陷构造变形格局与演化过程分析
463Βιβλιοθήκη Es3 . 沙河街组三段; Es2 . 沙河街组二段; Es1 . 沙河街组一段; Ed. 东营组; Ng. 馆陶组; Nm. 明化镇组。
图2 Fig. 2
黄骅坳陷沿岸带基底走滑断裂及盖层强制性背斜 ( 平面位置见图 1 所示) Basement strike slip faults along shore and the forced bends in the cover beds
面) 显示双向滑脱背斜形态, 逆冲断层系发育在孔 店中央背斜带的两 翼, 在 东 翼 ( 图 5 中 的 NS12 剖 面) 发育三条与背斜 翼 部 岩 层 同 向 倾 斜 的 逆 冲 断 层, 这三条逆冲断层向下收敛在一起沿寒武系内部 的顺层滑脱带向深部延伸消失。中部和西部的两条 K1 时期 ) 和孔店组沉 断层分别在中生界( 应该是 J3 积时期, 遭受拉伸作用发生负反转, 表现出上正下逆 的断层运动学特征。 在黄骅坳陷的中区盆地前新生代基底内也有大 量的逆冲断裂系发育,研究最为详细的是千米桥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
英 文 摘 要
英文摘要
202X
感谢聆听
七 章 黄 骅 坳 陷 油 气 分

第七章黄骅坳陷油气分布同构 造作用的关系
第一节黄骅坳陷波浪状构造演化 与成油条件的关系
第二节波浪状镶嵌构造运动对油 气的控制作用
第三节黄骅坳陷不同区段油气分 布特征同构造作用之关系
第四节黄骅坳陷波浪状镶嵌构造 格局与油气远景区评价
结 束 语
结束语
参 考 文 献
202X
黄骅坳陷地区地质构 造演化与油气分布
演讲人
2 0 2 X - 11 - 11


目 录
目录
前 言
前言
的第 地一 质章 构黄 造骅 背坳 景陷
第一章黄骅坳陷的 地质构造背景
第一节渤海地块在中国波浪状镶 嵌构造网中的位置
第二节黄骅坳陷在渤海地块中的 构造地位
第三节黄骅坳陷构造隶属的双重 性及构造作用的互补性
第一节早加里东期(∈)构造演 化特征
第二节晚加里东期(O—S)构 造演化特征
第 印四 支章 期黄 构骅 造坳 演陷 化地 特区 征海
西
-
第四章黄骅坳陷地区海西-印支期构造演化特征 第一节海西阶段构造演化特征 第二节印支阶段构造演化特征
燕 山 期 构 造 演 化 史
第 五 章 黄 骅 坳 陷 地 区
——

黄 骅 坳 陷 地 区 喜 马 拉 雅
第 六 章 黄 骅 坳 陷 的 形 成 与 发
第六章黄骅坳陷的形成与发展——黄骅坳陷地区喜马拉雅期构造特征、沉积作用和岩浆演化 第一节黄骅坳陷岩石圈结构 第二节黄骅坳陷新生代断裂构造发展特征 第三节黄骅坳陷构造沉降分析及形成模式讨论

同 构 造 作 用 的 关 系
第五章黄骅坳陷地区燕山期构造演化史
第一节早燕山期(J<sub>1+2</sub>)构造演化 史 第二节晚燕山期(J<sub>3</sub>—K)构造演化 史 第二节晚燕山期(J<sub>3</sub>—K)构造演化 史 第二节晚燕山期(J&lt;sub&gt;3&lt;/sub&gt;—K)

期 构 造 特 征 、 沉 积 作 用 和 岩 浆
第 武二 时章 期黄 构骅 造坳 演陷 化地 概区 况前

第二章黄骅坳陷地区前寒武时期构造演化概 况
第一节黄骅坳陷地区太古宙—古元古代早期构造演化特征臆测 第二节黄骅坳陷地区古元古代晚期—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构造 演化特征概述

东 期 构 造 演 化 特 征

三 章 黄 骅 坳 陷 地 区 加

第三章黄骅坳陷地区加 里东期构造演化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