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总体要求和目标
农业农村旅游规划
农业农村旅游规划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和休闲方式要求的提高,农业农村旅游逐渐成为一种受追捧的旅游方式。
农业农村旅游不仅有助于提升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还能促进农民增收,保护农村传统文化和自然环境。
为了规范农业农村旅游行业的发展,制定相关规程、规范和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从农业农村旅游规划的角度出发,探讨该行业的规范和标准。
一、农业农村旅游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农业农村旅游的发展方向应以保护农村传统文化和自然环境为基础,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
具体目标包括:提供优质的农业农村旅游产品和服务;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繁荣;增加农民收入并改善其生活品质;保护和传承农村传统文化;维护农村的生态环境。
二、农业农村旅游规划的原则1. 保护与发展并重:农业农村旅游的规划应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的原则,即保护农村地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同时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全面统筹:规划应与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相统一,充分考虑农业农村旅游的特点和需求,协调农村旅游与农业生产、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的关系。
3. 区域协调:规划应与周边地区的发展相协调,避免重复建设和不必要的竞争,形成区域间的合作和互补,实现资源共享。
4. 客户导向:规划应以顾客需求为导向,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农业农村旅游产品和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
5. 岗位职责明确:规划应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提高农业农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建立相关培训和评估机制,确保人员岗位的适应性和专业性。
三、农业农村旅游规划的内容1. 旅游目的地规划:根据农村资源的特点和分布情况,确定旅游目的地的规划范围和类型,包括农田观光、农业体验、乡村游等。
规划应充分考虑目的地的可达性、交通便捷性和基础设施建设。
2. 旅游产品开发规划:根据旅游目的地的特点和需求,制定旅游产品的开发规划,包括游览路线、旅游项目、旅游设施等。
规划应注重创新和差异化,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
3.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确定旅游服务设施的布局和建设规划,包括接待中心、停车场、公共厕所、休息区等。
《内蒙古自治区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划》-V1
《内蒙古自治区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划》-V1内蒙古自治区是中国少数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文化底蕴,因此,在休闲农牧业和乡村旅游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为了进一步推动内蒙古自治区的休闲农牧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自治区政府出台了一份《内蒙古自治区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一、规划目标根据规划,内蒙古自治区计划在2020年完成对休闲农牧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初步布局,到2025年实现全域旅游发展。
规划目标包括:1.推进休闲农牧业和乡村旅游的品质提升,建设一批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目的地,打造各具特色的民宿品牌和优秀的乡村旅游线路。
2.加强产品创新和市场开发,注重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内蒙古自治区丰富的餐饮、艺术、文化和旅游资源。
3.提升休闲农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的服务质量,加快建立“旅游+生态+农牧”三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格局。
4.加强对休闲农牧业和乡村旅游产业的支持和引导,实现规范管理,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
二、规划措施1.扩大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包括酒店、民宿、农家乐、公共厕所、停车场、垃圾处理设施等。
2.鼓励和支持乡村旅游产业的创新和发展,建立一批创新创业园区和科技创新平台。
3.实行乡村旅游产业和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推动农业和旅游产业的国际化,扩大出口。
4.加强管理和监督,规范民宿、农家乐等产业的经营。
建立多元化的管理团队,提升服务质量。
三、实现路径1.充分发挥内蒙古自治区的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优势,实施差异化发展。
2.重视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加强品牌宣传和营销力度。
3.鼓励和支持个人创业和经营,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4.强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综上所述,内蒙古自治区休闲农牧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的出台,将进一步繁荣内蒙古自治区的旅游产业,拓展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空间,提升内蒙古自治区的地域文化和经济实力,推动内蒙古自治区的全面发展。
农村发展的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规划
农村发展的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规划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变动,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成为了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规划有助于改变农村地区的经济结构,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规划的重要性,以及规划的关键步骤和实施过程。
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小觑。
首先,乡村旅游可以提供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农民可以成为农家乐、民宿、农场主等,从而增加收入来源。
其次,乡村旅游可以推动乡村地区的农产品销售。
游客来到农村旅游,可以购买当地特色农产品,增加农民的销售渠道,推动农产品的发展。
此外,乡村旅游还可以促进当地的文化传承和历史保护,保护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提升农村地区的形象和知名度。
在规划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之前,需要进行必要的调研和分析。
了解当地的资源禀赋、文化底蕴、旅游潜力等,为规划提供依据。
同时,要考虑当地农民的意愿和需求,充分利用他们的农产品、农田、农户等资源。
在规划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时,需要确立发展的目标和战略。
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确定目标客群、景点选择、旅游线路规划等。
同时,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要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社会效益的提升。
规划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给予农民产权保护、资金支持等,鼓励他们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
同时,要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
在实施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规划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建设良好的基础设施是保障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包括交通、供水、卫生等方面的设施建设。
其次,要加强宣传与推广,将当地特色推向市场。
可以通过互联网、旅游展会等多种途径,提高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旅游从业者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行。
休闲农业发展工作方案
休闲农业发展工作方案休闲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旅游休闲体验,结合农村旅游、农事体验、特色农产品销售等元素,以满足城市居民对自然环境、宜居乡村生活和农业知识的需求,实现农业与旅游、休闲的有机结合。
休闲农业的发展不仅能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也能提供城市居民丰富多样的休闲娱乐选择,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本文将提出一份休闲农业发展工作方案,旨在促进农村旅游发展,推动农业多元化发展,提升农村经济实力和居民生活质量。
一、休闲农业发展目标1. 发展农家乐、农村旅游等休闲农业项目,吸引更多城市居民前往农村地区休闲度假,带动农村旅游的繁荣与发展。
2. 推动农业多元化发展,培育农民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加强农业与旅游、休闲产业的融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3. 培养农村旅游从业人员,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品质的休闲农业项目。
4.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环境卫生和农民生活水平,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二、发展休闲农业的关键措施1. 挖掘农村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景区通过调查研究,确定农村旅游资源和特色,结合当地优势资源和产业特点,精心打造一批农村旅游景区,如乡村文化体验区、农事体验区、农产品展销区等。
组织农户开展具有特色的休闲农业项目,如家庭农场、草地露营、采摘园等,提供给游客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2. 加强休闲农业项目建设和推广鼓励农民参与休闲农业项目建设,提供相关政策扶持和贷款支持。
组织开展培训活动,提高农民的管理和经营水平,引导他们开展农家乐、采摘园、特色民宿等休闲农业项目。
同时,利用媒体、网络等渠道宣传推广农村旅游,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3. 建立休闲农业示范区和品牌认证选取一些具备发展潜力和示范意义的地区,建立休闲农业示范区,重点推进农民接待设施、服务设施、农产品原材料采购等方面的建设和完善,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品质的休闲农业示范区。
同时,引进第三方机构参与,对休闲农业项目进行品牌认证,提高消费者对休闲农业产品的认知和信任度。
乡村振兴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在中国大力推动下取得了显著成效。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地区的农业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成为一种可行的发展模式,既能够提升农村地区的生产力,又能够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分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并探讨其对乡村振兴的意义和影响。
一、农村地区的休闲农业发展休闲农业是指以农业为基础,结合文化、农事体验和旅游等元素,提供给游客休闲、娱乐、学习等活动的一种形式。
农村地区天然的环境与优质的农产品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养殖观光、果园采摘、农家乐等项目广受游客欢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走入农村,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
二、乡村旅游的特点与发展价值乡村旅游强调的是对农村的自然风景、历史文化和人文生活的游览和体验。
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乡村旅游融入了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和生活方式,通过农村地区的独特魅力吸引游客。
同时,乡村旅游还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改善农村地区的基本设施和公共服务。
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是将两者的优势互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平台的共建。
在这个模式下,农民可以将闲置的土地和农田资源转变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场所,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保护。
同时,相关部门也应推动政策和法规的创新,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便利条件。
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成功案例江苏省如东县的蓝莓乡村旅游区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这个旅游区以蓝莓种植为核心,结合了采摘、休闲农业和农家乐等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
蓝莓种植不仅带动了农民的收入增长,还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为当地的农业转型升级和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意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意义在于提升农村地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
休闲农业的发展可以激活农村地区的农业资源,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休闲农业规划方案
休闲农业规划方案休闲农业是指在农业产业中增加旅游、休闲、观光等元素,使农业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为城市居民提供远离尘嚣的休闲度假场所。
本文将提出一个休闲农业规划方案,以帮助农民将传统农业发展为休闲农业,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和农村发展。
一、规划目标休闲农业规划的目标是将农业发展为旅游休闲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提高。
具体目标包括:1. 创建旅游景区:通过改造农田、建设农户旅馆等形式,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旅游景区,吸引城市居民前来休闲度假。
2. 丰富旅游产品:在农业产业中增加观光果园、农家乐等旅游项目,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3. 推广农产品销售:将农产品直接销售给游客,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4. 促进农村发展:引入旅游业,创造就业机会,带动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二、规划步骤1. 确定适宜发展休闲农业的地区:选择风景优美、交通便利、接近城市的地区作为休闲农业发展的重点区域。
2. 建设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改善交通路网、完善供水供电设施,提升景区基础设施水平,为游客提供便利条件。
3. 建设观光果园和农家乐:农民可以种植各种水果并开辟观光果园,为游客提供采摘体验;同时,在农田周边建设农家乐,提供农民特色的饮食和住宿服务。
4. 加强宣传推广:利用社交媒体、旅游平台等渠道,积极宣传休闲农业景区的特色和优势,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5. 建立农产品销售渠道:在休闲农业景区内建立农产品直销点,让游客可以购买新鲜的农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6. 支持政策:制定相应的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鼓励农民发展休闲农业,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三、运营管理1. 人员培训:为农民提供培训机会,提高其服务意识和接待能力,确保游客得到良好的体验。
2. 环境保护:加强景区环境保护工作,保持景区的清洁与整洁,确保游客的体验质量。
3. 游客安全:加强景区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游客的人身安全,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做出处理。
农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
农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农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当前农村发展的热门方向之一,它们不仅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还能丰富城市居民的休闲方式,带动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农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
一、农村休闲农业的概念与特点农村休闲农业是指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利用农村自然、人文和社会资源,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度假、教育和健康服务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方式。
其特点是结合了农业、休闲和服务业的元素,能够满足城市居民对于乡村生态环境、农村文化和乡村生活的向往。
二、农村休闲农业的发展前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的休闲需求不断增加,对于乡村环境的向往也日益强烈。
因此,农村休闲农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为农民增加收入,促进乡村振兴,同时也能为城市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休闲选择。
三、农村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农村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多种多样,包括乡村民宿、观光农场、休闲农庄等。
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休闲农业产品和服务,吸引城市居民前来体验农村生活,从而实现农村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乡村旅游的概念与特点乡村旅游是指城市居民到农村地区进行观光、度假、休闲等活动的旅游方式。
其特点是融合了自然风光、民俗文化、乡土情怀等元素,让游客可以体验到原生态的农村生活和乡村风情。
五、乡村旅游的发展价值乡村旅游有助于传承和发展当地的文化遗产,促进乡村产业的发展,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创造就业机会,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发展价值。
六、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主要包括资源整合、产品创新、品牌打造、市场开拓等方面。
通过挖掘和整合当地的自然、人文和社会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加强市场营销,促进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七、农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互补作用农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具有较强的互补作用。
农村休闲农业为乡村旅游提供了丰富的休闲农业产品和服务,满足了城市居民对乡村生活的向往;而乡村旅游为农村休闲农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是一种将农业资源和乡村特色与旅游需求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旨在提供游客一种别致、宜人的休闲方式,增加农村经济收入,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
增收。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应包括以下要点:
1. 挖掘乡村资源:规划应充分挖掘当地农业资源、自然景观、人文历史等优势,确定
乡村旅游主题和特色,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2. 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应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产品、农家乐、农庄等休闲农业产业,
推动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提高农民收入。
3. 建设配套设施:规划应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村道路、水电设施、厕所等,提
升乡村旅游的便利性和舒适度,满足游客的需求。
4. 宣传推广:规划应注重乡村旅游的宣传推广,利用新的媒体手段和社交平台,提升
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
5. 投资引导:规划应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旅游的投资建设,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提高投资回报率。
6. 培训与人才引进:规划应加强相关培训机构的建设,培养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
素养和服务能力,同时引进专业人才,提升乡村旅游的管理水平。
7. 环境保护:规划应注重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对乡村资
源的破坏,保护乡村旅游的长期发展利益。
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将为农村经济增加新的增长点,促进乡村全面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2023年休闲农业发展工作方案
2023年休闲农业发展工作方案一、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也日益增长。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模式,结合了农业、旅游、休闲等元素,成为了满足人们追求慢生活、享受自然的需求的重要途径之一。
为了进一步发展休闲农业,提升农村形象,创造农民增收的新途径,我们制定了以下的发展工作方案。
二、目标1. 打造一批示范休闲农业基地,提升农村旅游品质和服务水平。
2. 推动农村旅游与文化、康养、体育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3. 培育一批专业从事休闲农业的农民,提高其专业技能和经营能力。
4. 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增加农民收入。
三、重点工作1. 建设示范基地:选择一批农村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的地区,打造示范休闲农业基地。
通过整合农村旅游资源,提供丰富多样的农业观光、农事体验、农产品购买等服务,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休闲、度假。
同时,加强对基地的管理和服务,提升基地的品质和形象。
2. 推动融合发展:将农村旅游与文化、康养、体育等相关产业进行融合发展,提升旅游产品的综合价值。
通过举办农村文化节、农民体育赛事等活动,丰富农村旅游内容,增加游客的参与度。
同时,鼓励农村旅游企业与相关产业进行合作,推出跨界产品,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3. 培育专业人才:组织农村旅游从业者参加培训班、研讨会,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
加强对农民进行休闲农业经营模式的培训,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
同时,鼓励高校开设农村旅游专业,为农村旅游行业输送人才。
4. 打造特色品牌:挖掘农村旅游资源,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
通过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同时,加强对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的指导和扶持,提高其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四、保障措施1. 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增强休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修建道路、设立停车场、改善基础设施环境,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
2.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旅游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提供贷款、信贷等金融服务。
乡村旅游度假,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乡村旅游规划方案
乡村旅游度假,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乡村旅游规划方案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于回归自然、体验乡村生活的需求日益增强。
乡村旅游度假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休闲方式。
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将农业与旅游业完美结合,对于乡村经济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
为满足市场及游客的需求,一套专业的乡村旅游规划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乡村旅游的特色和优势自然环境优美:乡村地区通常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山水、田园等,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亲近大自然的机会。
文化底蕴深厚:乡村地区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遗产,如地方建筑风格、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这些都可以成为乡村旅游的文化魅力。
休闲农业体验:通过种植、采摘、养殖等农业活动,游客可以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感受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
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来源,提升乡村基础设施,促进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缓解城市压力:对于城市居民而言,乡村旅游是一种有效的减压方式,有助于身心健康。
三、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政策支持:近年来,政府对于乡村旅游的支持力度加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政策。
市场增长迅速:随着人们对休闲方式的多样化需求,乡村旅游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基础设施改善: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当地基础设施如交通、住宿、餐饮等得到明显改善。
同质化竞争:尽管市场前景广阔,但乡村旅游项目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特色和创新。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意识逐渐加强,注重可持续发展。
四、乡村旅游规划的原则因地制宜:根据当地资源条件和环境特点,制定适合的旅游发展规划。
文化传承:在规划中注重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文化遗产,突出文化特色。
生态优先:在开发过程中始终将生态保护放在首位,确保旅游活动不对环境造成损害。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既注重经济效益也强调社会效益,实现两者的和谐统一。
创新与特色化:避免同质化竞争,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和产品。
五、乡村旅游规划的策略资源整合:整合当地各类资源,形成完整的旅游产品体系。
休闲农业规划方案
休闲农业规划方案一、引言随着现代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和压力增大,休闲农业成为了人们追求身心放松的新方式。
休闲农业是指将农业资源与休闲旅游相结合,使游客能够亲近自然、体验农耕乐趣,同时也为农民增加了农业产值,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本文将探讨休闲农业规划方案,以促进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1)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休闲农业作为新兴产业,可以为农村带来新的创收渠道,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
(2)保护生态环境:休闲农业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
(3)提升农业文化价值:休闲农业注重传承传统农业文化,提升人们对农业的认识和理解,推广农业科学知识。
2. 原则:(1)可持续发展:休闲农业规划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充分考虑环境、社会和经济因素的平衡。
(2)科学规划:休闲农业规划应以科学数据和专业研究为依据,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农业效益。
(3)灵活性与多样性:休闲农业规划应注重不同地区、不同农场的特点和需求,提供多样化的体验项目。
三、规划内容1. 建设农业休闲景点根据当地农业资源和特色产业,选择适当的地点建设农业休闲景点,提供农事体验、农产品展示、农村旅游等项目,吸引游客和消费者。
2. 发展田园综合体将农庄、观光果园、农村民宿等农业休闲项目集合在一起形成田园综合体,提供游客全方位的观光、体验和休闲服务。
3. 打造农事体验项目创设各类农事体验项目,如果树采摘、蔬菜种植、制作农产品等,让游客亲身参与其中,感受农业的乐趣和辛劳。
4. 开展休闲农业示范通过建立休闲农业示范基地,挑选优秀的农业经营户,向农民和游客展示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农业产业的创新和升级。
5. 完善农业服务设施建设现代化的农业服务设施,包括停车场、卫生间、休息区等,提供便利的设施保障,提升游客体验。
6.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进行宣传推广,包括社交媒体、旅游网站、地方电视台等,吸引更多游客关注和参与休闲农业。
2024年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计划
2024年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计划近年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在我国逐渐兴起并蓬勃发展。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可以提供农民增收致富、丰富城乡居民休闲娱乐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多重效益。
为了进一步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制定2023年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计划如下:一、加强政策支持1. 制定相关政策,给予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优惠政策支持,减免税费和行政审批手续,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2. 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乡村旅游项目的发展和建设。
鼓励各级政府加大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提供项目资金、财政补助和技术支持等。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1. 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农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旅游的交通和通信便利性。
2. 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设施水平,建设更多、更好的农家乐、民宿、农产品直销店等乡村旅游设施,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产品。
三、加强宣传推广1. 加大宣传力度,推广乡村旅游品牌,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 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加强对乡村旅游的推介,提供线上线下的服务预订和信息查询系统。
3. 加强对农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增强顾客满意度。
四、推动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1. 鼓励农民参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提供培训和扶持政策,帮助农民转变思想观念,增加创收途径。
2. 加强农产品与旅游产品的融合,促进农产品直销、休闲农业体验等多种形式的融合发展,同时打造农村特色产品和品牌。
3. 引导旅游企业与农民合作,共同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形成农民、旅游企业、政府等多方共赢的局面。
五、加强保护环境与生态建设1. 通过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工程,提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环境质量,确保游客的安全和健康。
2. 鼓励农民采用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农业的生态效益。
3. 加强农村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推动农村旅游与生态建设的有机融合。
乡村旅游发展实施方案
乡村旅游发展实施方案一、总体目标乡村旅游发展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在保护乡村环境和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实现乡村旅游业的持续发展,促进乡村经济繁荣,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推动乡村振兴。
二、发展思路1. 制定乡村旅游规划:通过编制详细的乡村旅游规划,科学规划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确保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 强化宣传推广:加大对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宣传推广力度,提升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 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培育一批具有特色和品质的乡村旅游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旅游体验,提高游客满意度。
5.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结合乡村资源优势,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三、具体措施1. 开展乡村旅游资源普查,编制乡村旅游资源清单,确定重点开发区域和重点项目,为乡村旅游规划提供依据。
2. 加强乡村旅游宣传推广,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特色和魅力,吸引更多游客关注。
3. 建立健全乡村旅游产业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和农户参与乡村旅游业发展,推动乡村旅游业规模化发展。
4. 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旅游服务水平,改善游客接待条件,构建完善的乡村旅游交通网络。
5. 支持发展乡村旅游特色产品,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满足游客需求。
四、实施机制1. 建立健全乡村旅游发展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乡村旅游发展工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2. 建立乡村旅游发展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乡村旅游项目的监测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3. 加强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推动乡村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五、预期效果经过乡村旅游发展实施方案的有序实施,预计未来几年内,我国乡村旅游业将迎来持续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乡村旅游业收入将大幅增长,乡村旅游品质和服务水平将不断提升,乡村经济将逐步实现繁荣,农民生活水平将明显改善,乡村振兴的目标将更快实现。
2024年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计划(二篇)
2024年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计划一指导思想以____为统领,按照“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的总体要求,从农村实际和旅游市场需求出发,坚持“政府推动农民自愿社会联动多方投入市场运作”的工作方式,依照“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全面发展”三步走的总体思路,不断完善农业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丰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产品,优化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环境,促进各地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向特色化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形成以旅强农以农促旅农旅结合城乡互动的旅游新格局。
二目标任务用____年时间,通过实施“百村万户”工程,举全市之力,全力扶持____个特色旅游村,使之成为特色鲜明功能完善交通便利服务配套环境优美受广大旅游者欢迎的观光游览度假休闲型乡村旅游产品基地,带动和促进全市乡村旅游发展。
扶持百村农民开办农家乐,把乡村旅游业培育发展成为繁荣和壮大我市农村经济的特色优势产业,农民致富新的增长点,市民消费新的兴奋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点。
三工作内容(一)特色百村选择。
将选择____个有名气有特色有依托有基础的自然村作为扶持对象,接受大型企业的直接扶持,接受相关市直部门的政策和资金倾斜。
(二)策划规划引领。
结合我市乡村旅游发展实际,按照“规划先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对列入“百村万户”工程的特色旅游村进行策划或规划提升,避免盲目建设。
(三)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实施“六个一”工程,即:一条连接交通干道主要景区公路到乡村旅游点的道路,一套完善的形象导识系统(包括标牌标识解说词等),一个游客服务中心,一定数量的停车位,一定数量的旅游厕所和污水处理设施,一定规模的住宿餐饮购物设施等。
(四)乡村旅游商品开发。
组织引导和培训农民依托当地资源,设计开发和销售有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手工艺品旅游纪念品等旅游商品,形成“一村一品”“一家一艺”。
扶持“公司+农户”等多种经营方式,完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体系,培育具有地方知识产权的乡村旅游品牌。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计划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计划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计划一直以来备受关注,被视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将从定义、重要性、挑战、政策支持、目标与计划、培训、宣传推广、资金投入、监督与评估、未来发展等方面展开回答。
定义休闲农业是指把农民利用其农户或合作社自有农田资源、农业生产技术等条件,按照市场经济的需求,在农业服务业(包括农事劳务、农产品加工和销售、农村旅游等)中寻找到自己的市场定位,提供服务和开展经营活动,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社会经济行为。
重要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及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挑战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农民素质和服务意识不高,需要通过培训提升农民的服务水平。
其次,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不完善,需要大力改善和投资。
再次,目前市场竞争激烈,需要加强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来提升农业旅游的竞争力。
政策支持为了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一方面,鼓励农民参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和金融支持。
另一方面,加大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扶持力度,完善政策法规,为农村旅游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目标与计划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目标是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绿色农业旅游品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建立完善的工作计划,明确发展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确保工作的有序推进。
培训培训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的重要一环。
通过组织培训班、技能比赛等形式,提升农民的服务意识和技能水平,使其更好地适应农村旅游发展的要求。
宣传推广宣传推广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的重要环节。
通过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发布农业旅游广告、建立农业旅游网站等方式,增强公众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认知度和兴趣,吸引更多游客前往农村旅游。
江西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江西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工程实施方案一、总体思路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满足居民休闲消费需求、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目标,按照“发展加快、布局优化、质量提升、领域拓展”的发展思路,以推进工程建设为抓手,培育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田园综合体,壮大一批示范带动能力强的休闲农业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基地和品牌企业。
到2020年,全省创建田园综合体50个,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点)达到6000家,农家乐总数超过30000家,从业人员超过150万人。
二、产业布局(一)赣北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区。
依托中心城市交通、资金、信息、人才和市场优势与庐山、庐山西海、梅岭等旅游景区,依托特色农业产业资源和优良的生态环境,打造一批精致农业、景观农业项目,培育一批规模化、精致化、品牌化现代休闲农业观光园、市民农园、现代农业示范园等示范引领项目,建设一片环城市休闲农业游憩带。
(二)赣东北景观农业度假区。
依托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优势和丰富的乡村资源,在三清山、龙虎山和婺源古村落等大型景区周边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提升农业景观价值和休闲度假功能,加强园区和景区的互动发展,强化旅游和农业的关联度,做优休闲农业精品旅游带,使休闲农业成为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补充和拓展。
(三)赣西绿色生态农业养生区。
依托赣西优良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休闲农业。
依托昌铜高速,建设昌铜高速生态农业风光带。
依托105国道、320国道,发展规模化生态休闲农业产业园区。
依托明月山、仙女湖、武功山、三爪仑等景区,发展生态休闲农业产业集群,着力引导发展富硒农业、绿色有机农业,促进休闲农业和养老养生、医疗保健等行业的融合发展。
(四)赣中乡村耕读文化探秘区。
依托深厚的地方文化、保存完好的古村镇、美丽乡村和特色农林资源,大力推进区域休闲农业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发展。
着力打造特色农业产业观光游、古村镇休闲体验游、农业科普教育游等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充分挖掘民俗文化、农业文化遗产,使农业文化遗产展示利用成为赣中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突出亮点。
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总体要求和目标
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时间:2010-06-28 11:54 点击:923次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特色,着力完善基础条件,强化公共服务,提升发展水平,丰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推动、充满活力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新局面,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要坚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提升;坚持以农为本,不脱离农民,不脱离乡土,不脱离当地资源条件,不脱离发展阶段,紧紧围绕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情风貌开发休闲旅游产品;坚持可持续发展,突出自然生态,体现乡土气息,培植现代文明,增强乡村旅游吸引力和感染力;坚持开发和保护并举,注重做好农村生态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避免盲目发展、低层次竞争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
第一、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总体目标构建结构合理、特色明显、服务良好、发展规范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新格局,基本满足城乡居民休闲度假和观光旅游需求。
到2010年,培育100个优势明显、管理规范、农民广泛参与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重点县、1000个重点乡(镇)、10000个重点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年接待客人超过5亿人次,年经营收入超过600亿元,年均新增直接就业35万人、间接就业150万人,从业农民年均收入增长10%以上。
第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基本原则:农村发展,农业促进,农民富裕五个基本方针:坚持以农为本坚持农地农用,不以占用土地为开发代价坚持以“20字方针”为指导,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政府指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第三、发展乡村旅游收效明显一、全面推动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和受益主体,以乡村民俗文化为灵魂,以乡村风貌与生活环境提升为手段的旅游发展形式。
2024年乡村旅游发展实施方案
2024年乡村旅游发展实施方案一、背景与意义乡村旅游是新时代下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实现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2024年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一年,制定乡村旅游发展实施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总体目标2024年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实现乡村旅游业年收入500亿元,带动农村经济增长,提高农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
三、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1.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推动农村产品产业化、品牌化,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通过品牌营销和渠道拓展增加农民收入。
2.发展休闲农业发展休闲农业项目,如农家乐、观光果园、农业主题公园等,提供农产品体验、休闲娱乐等多元化服务,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
3.推动农村旅游+文化创意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以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农村旅游,开发乡村文化旅游产品,提供文化体验和互动,增加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四、基础设施建设1.完善交通网络加强农村道路、桥梁、公交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旅游区域的交通便捷性,方便游客前往。
2.加强农村旅游设施建设加强对乡村旅游设施的修缮和新建,提升农村旅游的接待能力和服务质量。
3.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强农村旅游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发布的效率和准确性,方便游客获取目的地的相关信息。
五、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1.推动绿色农业发展鼓励农民采用科学的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推动农业向绿色发展转变。
2.加强生态修复加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提高农村旅游区域的生态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市场开拓与宣传推广1.深度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加强对乡村旅游资源的调研和评估,找出有潜力和有特色的乡村旅游点,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
2.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广告、媒体、网络等多种方式加强对乡村旅游的宣传推广,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开展精准营销根据不同的目标人群开展精准的市场营销,提高乡村旅游的游客数量和满意度。
七、政策支持与规范管理1.制定相关支持政策制定有利于乡村旅游发展的财税、金融、土地等政策,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参与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度假,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乡村旅游规划方案
乡村旅游度假,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乡村旅游规划方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乡村旅游度假成为了越来越受欢迎的旅游方式。
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更是吸引了大量游客,提供了独特的农村体验和丰富的休闲活动。
为了更好地规划和发展乡村旅游,以下是一些乡村旅游规划方案的建议。
一、地理位置与环境1.1 选择地理位置优越的乡村地区,如挨近自然景观或者水域的地方。
1.2 确保周边环境干净整洁,提供游客一个舒适的休闲环境。
1.3 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提高游客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农业体验与文化交流2.1 提供农业体验活动,如采摘水果、种植蔬菜等,让游客亲身参预农村生活。
2.2 举办传统文化展示活动,如民俗表演、手工艺品展示等,增加游客对当地文化的了解。
2.3 开展文化交流活动,邀请艺术家、作家等前来创作,为乡村增添文化氛围。
三、农家乐与特色美食3.1 发展农家乐项目,提供农家住宿、农家餐饮等服务,让游客体验农村生活。
3.2 推广当地特色美食,如土特产、农家菜等,吸引游客品尝当地美食。
3.3 开展美食节活动,邀请知名厨师、美食家前来品尝评选,提升乡村美食知名度。
四、休闲娱乐与体育活动4.1 建设休闲娱乐设施,如游泳池、SPA中心等,提供游客丰富的休闲选择。
4.2 开展体育活动,如徒步、骑行、钓鱼等,让游客享受户外运动的乐趣。
4.3 举办文艺演出、康体比赛等活动,丰富游客的休闲娱乐生活。
五、交通便利与宣传推广5.1 加强交通基础建设,提高乡村旅游地区的交通便利性,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5.2 制定宣传推广计划,通过网络、媒体等渠道宣传乡村旅游的特色和优势。
5.3 发挥口碑效应,提升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
综上所述,乡村旅游度假、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规划方案应该充分考虑地理位置、农业体验、农家乐、特色美食、休闲娱乐、交通便利等因素,为游客提供丰富多样的乡村体验和休闲活动,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和繁荣。
希翼以上建议能够对乡村旅游规划工作有所匡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时间:2010-06-28 11:54 点击:923次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特色,着力完善基础条件,强化公共服务,提升发展水平,丰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品,形成政府引导、农民主体、社会推动、充满活力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新局面,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要坚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促进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提升;坚持以农为本,不脱离农民,不脱离乡土,不脱离当地资源条件,不脱离发展阶段,紧紧围绕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情风貌开发休闲旅游产品;坚持可持续发展,突出自然生态,体现乡土气息,培植现代文明,增强乡村旅游吸引力和感染力;坚持开发和保护并举,注重做好农村生态环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避免盲目发展、低层次竞争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
第一、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总体目标构建结构合理、特色明显、服务良好、发展规范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新格局,基本满足城乡居民休闲度假和观光旅游需求。
到2010年,培育100个优势明显、管理规范、农民广泛参与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重点县、1000个重点乡(镇)、10000个重点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年接待客人超过5亿人次,年经营收入超过600亿元,年均新增直接就业35万人、间接就业150万人,从业农民年均收入增长10%以上。
第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基本原则:农村发展,农业促进,农民富裕五个基本方针:坚持以农为本坚持农地农用,不以占用土地为开发代价坚持以“20字方针”为指导,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政府指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第三、发展乡村旅游收效明显一、全面推动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和受益主体,以乡村民俗文化为灵魂,以乡村风貌与生活环境提升为手段的旅游发展形式。
乡村旅游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是新农村建设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是否能够解决,是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成败的一把标尺。
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一方面是保证农业生产的稳步增长,另一方面是推动农村非农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通过城市的“反哺”,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
国家和地方在资金和政策上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都是空前的。
但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一味地从资金和政策上支持农村发展,并没有真正促进农村的快速发展。
同时,过去城市对农村的“反哺”,根本还没有达到自愿的程度,也不是按照市场规律进行支持的。
近年来,农村的发展实践证明了一点,那就是多种非农产业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产业结构等方面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注意到,乡村旅游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对一些农村地区经济与社会面貌的改善所起到的促进作用。
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在于:可以充分利用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拓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乡村旅游服务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较好的经济基础;使农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增加价值;农村生产的农副产品就地消费,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市场价格,促进农民增收;使农村自力更生,靠自身力量得到发展,进而减少国家对农村的扶持资金;促进城乡统筹,增加城乡之间互动;挖掘、保护和传承农村文化;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实现“管理民主”的目标等。
因此,更好、更快、更全面的发展乡村旅游事业,已经在全社会形成了广泛共识。
发展乡村旅游,尤其是发展大中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可以实现城市自愿支持农村发展,吸引城市的资金及人才向农村流动,且符合市场规律,真正的体现“城市反哺农村”的方针。
农村经济发展,需要进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形成高附加值的经济产业。
而旅游产业,是乡村经济中最具有附加值的产业。
同时,旅游业能推进农村乃至全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农业的平均利润率,实现“生产发展”的目标。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使农村自力更生,靠自身力量得到发展,进而减少国家对农村的扶持资金。
同时,当地农民参与投资、经营旅游业,可增加其可支配收入,实现“生活宽裕”的目标。
乡村旅游产业,最终是服务产业,是文化产业。
没有以游客为上帝的服务精神,就难以获得市场的认可,更不易获得经济的收益。
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必然在市场的引导下,在现实的教育下,培养了农民市场经济意识和服务顾客的文明。
市场是一所最好的学校,服务教育将农民培养成为文明卫生礼貌的公民。
发展乡村旅游,大量的外来文化和先进思想带入农村,可以迅速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使农民接受先进思想,实现思想转变,实现“乡风文明”的目标。
乡村旅游中的旅游休闲环境的打造,农家接待条件的建设,都是最基础的内容;旅游对于环境卫生及整洁景观的要求,将大大推动农村村容的改变,推动卫生条件的改善,推动环境治理,推动村庄整体建设的发展。
最为重要的是,旅游休闲要求,村庄面貌不是千村一面,而是各具特色;旅游最求个性化、特色化、原生态文化基础、唯一性等等,都形成了旅游村庄的独特面貌和村容,是打破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千村一面的最佳模式。
可以说,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农村乃至全国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促进农村科学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村容整洁”的目标。
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高旅游业在当地社区的参与度,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进行农村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或里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提高当地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实现“管理民主”的目标。
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乡村旅游作为一种超越工业化路径、直接进入第一、二、三产业的新的产业形态,已成为其产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从而形成以旅游业为中心的产业链,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由乡村旅游延伸开的产业链包括:旅店经营、种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运输业,甚至包括装修业、建筑业和文化产业等。
据贵州省最新统计调查,在30个典型村寨中,主要从事餐饮463户,占旅游经营户总数的19.1%;旅游运输166户,占旅游经营户总数的6.83%;旅游商品生产723户,占旅游经营户总数的29.8%;旅游商品经营665户,占旅游经营户总数的27.4%;娱乐业969户(包括歌舞表演),占旅游经营户总数的40%;乡村旅馆259户,占旅游经营户总数的10.7%,经营户中以一业为主,交叉经营的现象突出。
贵阳乌当区新堡乡陇脚村,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原因所致,光合作用不明显,对当地农作物产量影响很大,自古以来该地区的农作物产值低,当地农民除种植以外,还以制纸出售来贴补家用,农户人均年收入只有500元左右。
1996年该村开展乡村旅游经营以来,村民逐渐转入从事旅游经营服务,积极开展农家乐、手工艺品的制作销售、马匹游览等经营活动,极大提高了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
目前,该村的典型农家乐经营户一年毛收入可达20万元左右,每匹马匹的年收入在8000~15000元,开展旅游经营的农户达80%以上,顺利完成当地的产业化调整,乡村旅游成为当地的支柱性产业。
近年来,结合乡村旅游推进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形成了一批以“花山果海”为主要特色的农业观光乡村游品牌产品。
“桃红梨白菜花黄、品桃尝梅摘葡萄”等特色农业观光游为主的节庆活动,已成为贵州乡村旅游的特色和亮点,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
如安顺屯堡的“油菜花旅游节”、贵定音寨的“金海雪山”旅游文化节、清镇的“葡萄节”、乌当阿栗杨梅节等。
其中,贵阳乌当阿栗杨梅节、安顺屯堡油菜花旅游节等已成功举办多年。
贵州农业部门也在包括黄果树旅游景区在内的各大风景名胜旅游区内,对农业生产的区域布局和农副产品的品种品质结构做了进一步调整,走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无公害的生产发展路子,让贵州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农产品逐步向旅游景区靠近和集中,不断丰富旅游资源,提供新的农业观光内容,以实现农业和旅游业的双赢。
安徽省合肥市通过乡村旅游拓宽了农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创造了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农民兴办乡村旅游后,主动调整种植业结构,逐步将粮食生产变成了花果种植、水产品养殖,旅游发展又带动花果和渔业销售,形成良性循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长丰县年种植草莓3万多亩,年产草莓6万吨左右,打造了长丰县全国无公害草莓生产基地形象。
同时,草莓酱、草莓饮品、草莓酒等深加工产品,也提高了草莓的附加值。
肥西“三岗”苗木花卉种植面积10万多亩,年出圃量5亿株,成为全国重要的苗木花卉基地之一。
从全国其它地方看,很多地区的旅游发展区开始由种粮为主转向种养植业全面发展。
由于蔬菜、水果、鸡、鱼、肉、蛋等农副产品以及花卉有了销路,农民瞄准市场,什么赚钱就生产什么,出现了许多直接与市场对接的种植养殖专业户、专业村。
罗平县由于连年举办“黄花旅游节”,带动该县成为“三黄”、“三白”的生产和加工基地(“三黄”是指菜油、生姜和蜂蜜,“三白”是指白薯、百合和白萝卜),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三、带动农民发展致富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农民找到了致富门路。
乡村旅游,具有较大的家庭服务特性,最具增加就业、富裕民众的推广价值。
乡村旅游的开发主体,可以是独立经营的农户,也可以是集体或私营的企业。
独立经营农户,以采摘、农家乐、垂钓园、民俗大院等方式,可以直接为游客提供服务,形成家庭收入。
农村企业提供的具有一定规模和一定档次的旅游休闲服务,不仅就地消化了农产品,吸收农民就业,而且带动了区域的发展。
旅游休闲是一个富民产业,对于参与农户的收入支持,超过对税收的贡献。
因此,旅游休闲是新农村建设中比较容易直接带动农民增收的产业。
目前,云南省凡是靠近城市和有旅游资源优势的农村,都不同程度地搞起了乡村旅游。
随着人流、物流、信息流的流动,农民空闲的房屋、剩余的劳动力、自产蔬菜水果等,都派上了用场。
城市周边的“农家乐”,客人吃一餐饭只收10元钱,但是源源不断的游客,日积月累的收入,使经营的农户很快富裕起来了。
不少农民靠办“农家乐”盖起了小洋楼、购买了小汽车。
丽江市有些乡镇旅游收入已占GDP50%左右。
过去,束河古镇一直靠种地为生,村民人均收入只有七八百元。
开展束河茶马古镇旅游项目以来,收入迅速增加,2005年该镇旅游总收入达到25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提高到4000多元。
贵州省参与调研的30个典型村寨中,旅游经营户均总收入平均为6.8万元,旅游经营户均纯收入平均为4.52万元;旅游总收入达4312.2万元,旅游纯收入达3011.1万元。